钢铁能耗分析

钢铁能耗分析
钢铁能耗分析

炼铁工序能耗现状和节能

我国炼铁工序能耗现状和节能 王维兴 (中国金属学会) 1、钢铁工业能耗现状 据统计,我国钢铁工业能耗占全国能源总耗的16.2%左右,GDP 值占全国3.2%。2011年前5个月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00.18 kgce/t,比去年同期下降1.01‰ 表1 2011年前5个月重点钢铁企业各工序能耗情况单位:kgce/t 说明:〈1〉因国家将电力析标系数从0.404kgce/度调整为 0.1229kgce/度,故造成约17%误差,使能耗指标失去连 续性。

〈2〉2010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产钢5.40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1.09%,但重点大中型企业总能耗2009年度比去 年同期仅增长6.81%,说明全行业为节能做出了贡献。 〈3〉我国有一批企业专业工序能耗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2011年前5个月度工序能耗较低单位: 烧结工序:湘钢(40.04)。新余(42.16). 宣钢(42.24) 太钢(45.23) 重钢(46.54) 成钢(46.42) 宝钢八一 (40.79) 衡管(47.00) 三钢(47.18) 武钢(47.86)。 焦化工序: 建龙(61.29) 湘钢(62.83)新余(74.33)柳 钢(82.49) 太钢(82.78) 鞍钢(82.29)沙钢(84.11) 三 明(89.41) 南钢(89.58) 安钢(93.68)武钢(94.69). 炼铁工序:。涟钢(336.77),宣钢(362.27) 太钢(353.81) 邯钢(364.25),天铁(370.71),新余(374.98) 国丰(375.69) 冷 水江(382.70) 重钢(383.89) 衡管 (384.04),日照(384.19) 杭钢(384.33),建 龙(384.34) 张店(384.88). 〈4〉从表1可看出各企业之间的最高值与最低值工序能耗 水平差距很大,说明我国炼铁系统节能的潜力是很 大的。 〈5〉我国已经掌握相关专业先进的节能工艺、技术、装备、 以及操 作技术。本人认为,不必再向国外购买相关节能技术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GDP的推动作用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GDP的推动作用 选取中国钢铁行业三大主要产品粗钢、生铁、钢材,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利用V 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技术证明并研究了钢铁行业与我国GDP增长的密切联系。结果表明:钢铁行业以一稳定增速缓慢发展,产量变化接近线性增长;钢铁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 标签:V 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 1引言 韩晶利用DEA-TOBIT两步法对中国28家钢铁业上市公司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了我国钢铁业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共性和存在的问题。傅强和汪俊生采用V AR模型,对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中国八大行业股市收盘价波动的传染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次贷危机期间,钢铁行业收盘价的波动对大多数行业收盘价的波动有单项因果关系,与少数行业收盘价波动有双向因果关系。 目前对钢铁行业的研究多是定性研究,缺乏精确的数据说明;宏观研究多于微观分析,更多地是在整体上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对钢铁行业主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1)利用我国最近几年钢铁行业相关数据对钢铁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2)对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情况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做出数量描述。 2方法思路 本文采用2008年11月至2014年11月钢铁主要产品粗钢(CG)、生铁(ST)和钢材(GC)月产量数据来描述钢铁行业发展现状;经济发展情况用我国GDP 数据来描述。在研究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时,我们选取三个代表性指标CG、ST和GC,对其月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钢铁行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时,利用钢材(GGC)与GDP建立V AR模型,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说明钢铁行业与经济发展有紧密联系,然后通过脉冲响应分析这种联系,最后利用钢材综合价格、钢材产量、GDP数据等统计分析钢材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估计和预测钢铁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多大推动作用。本文使用的分析软件是Stata11.2。 3实证分析 3.1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1)描述性统计。

钢铁企业节能思路和管理节能案例(可编辑修改word版)

钢铁企业节能思路和管理节能案例 核心提示:2008 年前8 个月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28.97Kgce/t,吨钢可比能耗611.31Kgce/t,吨钢电耗458.52Kwh/t,吨钢耗新水4.80m3/t。吨钢外排SO2 1.95Kg/t,吨钢烟尘排放0.434Kg/t,占 1. 中国钢铁工业能源环保现状 2007 年中国钢铁工业总能耗占全国总能耗14.71%,污染物排放占全国11%。 2008 年前8 个月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28.97Kgce/t,吨钢可比能耗611.31Kgce/t,吨钢电耗458.52Kwh/t,吨钢耗新水4.80m3/t。吨钢外排SO2 1.95Kg/t,吨钢烟尘排放0.434Kg/t,占工业总排放15.12%。 中国钢铁企业处于多层次、不同结构、不同技术装备水平共同发展阶段。 表1 2008 年前8 个月重点企业能耗状况单位:Kgce/t 全国有高炉1300 多座,大于1000m3以上的高炉有150 座。 全国有烧结机400 多台,180m2以上的烧结机有72 台。 全国有链蓖机-回转窑35 条生产线,带式机有3 条。 全国有焦炉2200 多座,炭化室高大于6m 的有124 座。

全国有连铸机996 台,2806 流,其中板坯连铸机75 台,薄板坯连铸机17 台,园坯连铸机48 台。 全国电炉179 座,50t 以上电炉110 座。 中国冶金装备数量多,平均容量小,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能耗高。 大高炉焦比要比小高炉低50Kg/t,吨铁风耗低300m3/t,单位炉容散热面积小等。 大转炉实现负能炼钢,回收煤汽80~100m3/t,蒸汽50Kg/t。小转炉不回收煤汽和蒸汽。一般转炉回收量也少。 中国钢铁工业能耗高的原因 中国钢铁工业能耗比工业发达国家高10%左右 ?中国电炉钢比低,铁钢比高 2007 中国电炉钢比为10%左右,铁钢比为0.959,美国电炉钢比为55%,铁钢比为0.45;德国电炉钢比为30%,铁钢比为0.45。铁钢比升高0.1,吨钢综合能耗升高20Kgce/t。仅次一项,就使我国能耗高出80 Kgce/t。 ?中国钢铁工业能源结构中煤炭为69.9%,电力为26.4%,石油类3.2%。工业发达国家电力在30%以上,石油类和天然气占15%~25%。造成我国能耗比国外高15~20Kg/t 钢。 ?我国冶金装备平均炉容偏小,自动化程度低,造成能耗高。 中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流程连续化,紧凑化,自动化,高效化等方面有些不足。 中国钢铁工业各工序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比 表2:钢铁工业工序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

关于钢铁工业发展的几点认识

关于钢铁工业发展的几点认识 学习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几点体会 2003年质量工作会议 2003年12月4日 武汉 一 钢铁工业快速增长的合理性 当前经济既不是总体过热,又不是局部过热,也不是没有新特点的正常发展,而是中国的工业化已进入以重工业重新大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新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日) 有一种观点认为: 美国钢产量到了一亿吨后开始下降, 日本钢产量到了一亿吨后开始下降, 前苏联钢产量到了一亿多吨后开始下降, 中国钢产量到两亿吨了,已经到了峰值或接近峰值,也该下降了。 的确,美国、日本、前苏联钢产量达到一亿多吨后开始下降,但是德国钢产量的峰值在5323万吨(1974年) 而英国、法国、比利时钢产量峰值均在2700-2800万吨(1970-1974),瑞典甚至597万吨就是钢产量的峰值。可是韩国钢产量4570万吨、印度2700万吨也没有达到峰值,巴西(1660万吨)、墨西哥(1560万吨)阿根廷(447万吨)没有进入饱和期。 不是钢材消费达到某一数量(比如一亿吨)就到了峰值,就开始下降,要看工业化进程完成没有。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 金属矿产人均消费量与人均GDP 呈“S”形有序变化, 反映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后工业经济矿产资源消费的基本特征。 0200004000060000 80000 100000120000140000160000180000 200000186018661872187818841890189619021908191419201926193219381944195019561962196819741980198619921998千吨 美国俄国/苏联日本 中国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 -------------------------------------------------------------------------------- https://www.360docs.net/doc/416227903.html,/sites/aqzn/cyjzlnr.jsp?contentId=2515430884143 2009-11-09 15:31:23 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访问次数: 7371 世界钢铁大国梦想照进现实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整整60年了。在60年中,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在战争废墟上艰苦创业,既有顺利发展的机遇,也有探索前进的挑战;有过三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的沉痛教训,也遭遇过10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和挫折。尽管如此,中国钢铁工业仍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工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钢铁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满足下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在钢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强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不断改善品种质量,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钢铁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前人的跻身于世界钢铁大国的梦想。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5亿吨,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粗钢产量的3164倍,钢产量占到全球的38.2%。 一、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程 回顾新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大体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前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0年)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2001年以来)四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9~1978年) 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两个黄金发展期”、“三次基本建设高潮”和“一段坎坷、曲折路”。 1.一次重大转变 从建国初期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是在前苏联大力支援下开展的,几乎全盘照搬苏联的模式。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之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认真总结学习苏联经验教训基础上,转变到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走大、中、小相结合之路。这一转变,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钢铁现货网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1.中国钢铁工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中国钢铁企业格局3.中国钢铁工业大事件---铁矿石谈判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而且在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中国是钢铁生产的大国。从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开始,一直稳居世界钢产量排名第一的位置。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5亿吨,超过位居第二位到第八位的国家的粗钢产量的总和。然而,成绩的背后却难掩中国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的经营困难中国钢铁工业不仅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中国钢铁行业现状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快速发展同时也给钢铁工业留下了很多潜在的问题,如技术水平较低、组织结构不合理等。因此,从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需要对钢铁工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及判断。中国钢铁业世界第一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并一跃成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但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并没有成为钢铁生

产强国,在全球钢铁产业格局中没有话语权。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30以上,在推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正是得益于钢铁工业提供的各类钢铁产品,才确保了国内机械、交通运输、建筑、国防等基础行业的大发展。但是,在获得诸多“世界第一”的背后,中国也为钢铁工业的无限扩产付出了惨重代价。这代价不仅是物质上的、环境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不仅是短期的,还包括长期的,甚至影响到我国钢铁工业在做大后难以做强。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存在的问题一、资源弱势,受制于人造成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原因,几乎贯穿了整个钢铁产业链,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基础资源储备不足。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对地质勘探的支持力度弱化,勘探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特别是对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力度和深度尤为欠缺。资源储备不足,造成了一边是国内钢铁工业迅速发展,一边是铁矿石资源出现严重稀缺。需求大增,丧失定价权。由于国内铁矿石产量满足不了企业生产需求,我国每年不得不进口上亿吨铁矿石和铁精粉,而这些资源仅由几个国际矿业巨头所控制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淡水河谷以及印度的铁矿石公司等。中国钢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连年增加,这些矿业巨头就在每年的铁矿石谈判中联

中国钢铁工业的能耗现状及分析研究

中国钢铁工业的能耗现状及分析研究 钢铁行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我国钢铁行业装备及技术创新任重而道远。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在我国,科技水平较低一直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最大障碍,钢铁行业同样也不例外。其中,技术装备落后是中国钢铁工业目前存在的最大结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虽然得到较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钢铁出口产品中,我国的初级产品比重高达60%,而高级产品的比重我国只有20%,仅占美国的30%、日本的27%、韩国的26%。并且,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仅为3%,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远。按生产能力统计,我国有竞争能力的装备约占50%,其余是需要改造和淘汰的。在大中型钢铁企业中,炼铁高炉中约有两千五百万吨的生产能力是落后的。在轧钢设备中,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设备不到50%,国际上早已淘汰的复二重机等设备仍在使用。目前,我国在整体装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企业只有宝钢和天津钢管公司,年产钢能力约为一千余万吨,占全国钢总产量不到10%。 目前我国钢铁产量、消费量、净出口量以及铁矿石进口量均居世界第一,2004 年,中国生铁产量为2.51亿t,钢产量为2.72亿t,钢材产量为 2.97亿t,焦炭产量为2.09亿t。去年(2005年),宝钢分公司炼铁厂全面完成铁水、烧结矿、焦炭等生产目标,其中共生产铁水1301.18万吨,焦炭535.4万吨,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仅以钢产量而论,中国的钢产量要比产钢量居世界第二、第三、第四位国家的产量之和还要多,占世界钢总产量的 26.31%;焦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其贸易量占世界焦炭贸易量的60%。由于中国钢铁产品产量高,也就造成了中国钢铁工业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很大。据统计,2003年中国钢铁工业消耗了2.74亿t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耗量的16.3%,消耗量仅次于电力工业。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两千年前就提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而我国资源储量的本并不强,如果不在合理使用上下功夫,不顾自然、不计代价、不为未来、竭泽而渔、竭矿而采,就会很快耗尽国内资源,而且会加大全球资源供给的压力。(中国的四大钢铁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公司和唐山钢铁股份公司通过合资公司的方式获得

新时期我国工业发展谋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分析

我国钢铁生产历史悠久,明代钢铁产量就居世界首位。1890年我国创办汉阳钢铁厂。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建立了庞大的钢铁生产体系,钢铁产量急剧增加。从粗钢产量来看,1978年为3180万吨,1990年为6635万吨,1995年为9536万吨,2000年为12850万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钢铁工业进入全盛发展时期,2001年全国生产粗钢15163万吨,2002年为18237万吨,2003年达22234万吨,2004年更达27280万吨。2005年我国粗钢产量突破3亿吨,实际产量达34936万吨,比2004年增加28.1%。1978年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5位,从1996年起居世界第1位。2005年我国钢铁产量要占到全世界的30%,相当于美国、日本、俄罗斯钢铁产量的总和。 从钢铁工业来看,在发达国家被视为“夕阳工业”,表现出长期的不景气。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社会钢铁需求是稳步增长的;但到工业化后期,对钢铁的需求会逐渐趋于稳定。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对于钢铁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并且此种需求将维持比较长的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主要是由于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尤其是房地产、汽车、机械等部门的强劲拉动作用。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对于钢铁我国将一直保持旺盛的需求。 钢铁工业关联面广,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消耗的焦煤、电力和运力都相当可观,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钢铁工业的发展要有“全国一盘棋”的观点,必须服从国家的统一布局和宏观调控制。 我国钢铁产业的迅猛发展,将对世界钢铁工业产生深刻影响。专家预

测,到2010年,欧美钢铁企业会进一步减少,我国钢铁企业有半数可能被淘汰,但剩下的将成为具有雄厚实力的特大型企业。 我国铁矿资源严重不足,矿石品位偏低,结果导致国内钢铁工业不得不大量进口铁矿。我国铁矿储量400多亿吨,可开采量仅200多亿吨,其中大部分属于贫矿。2003年我国进口铁矿石1.5亿吨,原料比重为47%;2004年进口铁矿石1.8亿吨,原料比重上升到52%;2005年进口铁矿石2.6亿吨,对外依存度达53%;2005年钢铁工业粉尘年排放量120万吨,占全国工业粉尘排放总量的14%。由于进口铁矿石价格暴涨,导致我国外汇大量流失,并直接影响到钢铁行业的经济效益。与2004年相比,尽管产量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我国钢铁行业利润要减少1/10左右。 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由于我国铁矿资源越来越少,并且品位欠佳,国内钢铁工业对于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日益上升,2/3的铁矿石不得不依赖进口。这就决定了我国新建的大钢厂必须选址在沿海,以便于远洋运输,也利于今后的出口。在钢铁业已呈现大进大出的态势之下,临近港口可以降低成本,更接近国内消费市场,同时也缩短了与国际市场间的距离。 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一则,由于我国全面推进工业化为期不久,社会钢铁累计存量不多,废钢回收量比较少,导致电炉钢比重偏低,钢铁生产以铁矿、焦炭作为主要原燃料。但我国铁矿资源不足,对进口铁矿的依存度不断提高。二则,我国焦煤资源不足,焦炭生产能力难以

(完整版)我国钢铁工业能耗现状和节能潜力分析

我国钢铁工业能耗现状和节能潜力分析 2010-12-17 特约专家王维兴特约专家王维兴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9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钢产量为4.659亿吨,2005年为2.9939亿吨,2009年钢产量比2005年增长68.96%;2009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总量为23832万吨标准煤,2005年为19427万吨,2009年能源消耗比2005年增长22.67%。这表明,全国重点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总量增幅要比钢产量增幅低46.29%。这说明,钢铁工业节能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9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由2005年的 694KGCE/T,降到2009年的619.43 KGCE/T,,下降10.74%,相应各工序能耗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各主要生产工序能耗情况见表1。 表1 重点钢铁企业各主要生产工序能耗情况单位:KGCE/T 我国于2005年将电力折标准煤系数由0.404KGCE/KWH,调整为0.1229 KGCE/KWH,使我国钢铁工业能耗指标与国外企业出现不可比,也使企业内部历史数据存在不可比性。为便于比较,2005年的数据已按0.1229 KGCE/KWH折标准煤系数进行调整。 从2006年起转炉工序能耗中不再计算炉外精炼部分的能耗。所以,2007年与2006年转炉工序能耗数值下来较多。 从表1可看出,近五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各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最大的工序是电炉工序,主要是因我国电炉生产中使用热铁水的比例不断增加,由2005年的311KG/T增加到2009年的484KG/T,使电炉工序能耗下降133.76KGCE/T。 从表1还可看出,进入2010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能耗得到进一步普遍下降,说明钢铁企业加大了节能工作力度,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我国节能减排做出新贡献。 1.我国重点钢铁企业能耗情况 1.1我国钢铁企业的能源利用水平发展不平衡,一批企业能耗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但也有落后产能存在, 能耗指标落后.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是处于不同层次、多种结构、各种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共同发展阶 中国有800多家钢铁企业, 重点钢铁企业有105家,钢产量占全国的82.06%.近年来,非重点铁企业的发展速度高于重点钢铁企业.使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不断下降. 重点钢铁企业的能耗水平基本上可以代表我国钢铁企业的能源利用基本情况.重点钢铁企业之中有三分之一的钢铁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水平,宝钢,首钢,鞍钢,武钢,天管等企业的部分技术装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们的相关工序能耗也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国仍有一批应淘汰的落后技术装备在生产. 钢铁企业之间能耗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详见表2.

钢铁工业能源现状和管理

钢铁工业能源现状和管理 一、2004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为19.7亿吨标准煤,其中钢铁工业消耗2.99亿吨标准煤(含矿山、铁合金、焦化、耐材等行业),占中国能源总消费量的15.18%。2007年钢铁工业总能源占全国能耗14.71%,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工业排放总量8.53%,工业粉尘排放量占工业总排放量15.18%。 1、钢铁工业用能结构 表.1 钢铁工业能源消费构 成单位:% 说明: ⑴钢铁工业的用能是以煤炭为主,占70%以上。钢铁工业用能发展趋势是向多买煤,少买电力和石油类产品,不用天然气方向发展。 ⑵日本钢铁企业自发电量占企业总用电量50%,说明充分利用好副产煤气对节能有重大意义。 ⑶副产煤气(高炉、焦炉、转炉煤气)的热值是企业购煤总热量的34.12%。数值巨大,煤气使用好坏对企业能耗会产生重大影响。应高度重视钢铁企业煤气应用情况,尽最大限度

科学、合理地发挥其作用。 ⑷钢铁企业尚没有向社会上供电的能力,也没有必要刻求。 2、钢铁企业煤气性能和使用情况 表3 2007年前三季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煤气使用情况 说明: (1) 从表2可看出转炉煤气热值是高炉煤气的热值1倍多,但全国重点钢铁企业(79个单位)有20个单位没有进行回收利用,这是个很大的浪费。国外工业发达国家转炉煤气回收量在100m3/t钢左右,而我国在56 m3/t钢这也是个浪费。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转炉容积偏小,回收投资大,难于管理。 (b)转炉除尘技术部份企业尚未过关。 (c)转炉煤气回收后,没有设置煤气储存柜,用户没能落实。 (d)企业管理尚存在缺陷。 转炉煤气回收量大于100 m3/t钢,煤气显热可回收90㎏/t钢蒸汽,且能使回收的物质得到充分利用,就可以实现负能炼钢。 (2)焦炉煤气合H2大于55%,去烧掉太可惜了,应当提取H2去做清洁燃料(技术已过关,储存方法也解决了,只是经济问题),也可再转换为二甲醚,可代替汽油,还可以去用作直接还原炼铁(最好的还原剂),首钢已在可行性研究。 (3)煤气要先得到充分利用,最后有富余量才去发电。因为煤气用于发电能量转化率不高。煤气-蒸汽-发电工艺能源转化率在25%左右,煤气-燃气轮机-发电工艺能源转化率在45%左右。 (4)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在热风炉、轧钢加热炉等)可以将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得到充分利用,可发替换出高热值的焦炉煤气,去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3.近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各工序能耗情况 表 4 重点钢铁企业各工序能耗情况单位:㎏ce/t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 建国50十多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 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 1979年以后,我国逐步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钢铁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极好机遇和强大的内在动力,新建了宝钢、天津钢管等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通过对老企业挖潜改造,钢产量以每年400 500万吨的速度快速增长。20世纪9 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钢产量从1990年的6535万吨,以每年增长600 700万吨的速度大幅度增长。 从1996年首次超过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以后,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并一直保持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一名的位置。 二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钢铁工业已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有: (1)钢铁工业发展较快。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以来,我国钢产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目前能够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能够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丝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有85%的钢材是按国际标准生产,其中1/3的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工艺结构逐步改善。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逐步淘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已淘汰平炉炼钢。2001年连铸坯产量为12,232万吨,比2000年增长1,798万吨,增幅18.26%;连铸比为82.14%,比20

世界钢铁历史发展概况.doc

世界钢铁历史发展概况 字体大小:大|中|小 钢铁工业是工业基础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部门与地域结构的变动。常以钢铁的产量、消费量、特别是人均钢铁数量来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平。 现代钢铁工业始建于19世经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钢铁产量仍很有限,生产国也不多,且分布十分集中。1937年总产量1.1亿多吨,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区的美国和西欧,该两地合占世界总产量的3/4,再加上前苏联则达87.5%。这是战前世界三大钢铁生产基地。形成原因:西欧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源地,开发较早;美国起步迟,但进展迅速;苏联十月革命后,由于经济和国防的需要,大大加快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各国丰富的煤铁资源,有利的经济技术和方便的运输条件都给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产量倍增,钢铁工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与布局,有以下几个特点。 钢铁产量与钢铁生产国明显增加,钢铁工业地域东移50~70年代是世界钢铁产量迅猛发展时期,1950年只产1.89亿吨,1968.1972.1974年分别超过5亿吨、6亿吨、7亿吨,到1979年达到7.4亿吨(历史最高记录),其间净增加5.5亿多吨,年平均增长1900万吨。同期,钢铁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的国家由4个增加到16个,并出现了设备能力超过1亿吨的国家。分析其迅速发展的原因;首先是世界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向重化学化发展,造船、汽车及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扩大了钢铁的需求量,钢铁工业成为许多国家的重点发展部门。另一些国家为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战败国要恢复发展经济;西方老钢铁生产国要维持其垄断地位;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都相继扩大生产设备规模。其次,当时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原料、燃料不仅供给充足,且价格低廉,大大加快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步伐。还有生产技术的变革,如顶吹转炉与电炉炼钢的广泛应用等都是引起钢铁产量激增的重要因素。 进入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市场萎缩,能源供给紧张,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等等,钢铁工业开工不足,产量停滞和下降。现产量维持在7亿吨左右,1990年7.7亿吨。

2钢铁企业能耗指标管理

钢铁企业能耗指标管理 钢铁企业能源统计指标体系是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研究能源统计指标体系有助于企业间能效对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加强能源精细化管理和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并促进和推动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和能效指标的持续改善。 技术经济指标是指与生产技术密切相关,反映企业对原材料、能源、人力、设备等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其效果的指标。能源消耗是钢铁企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资源消耗之一,费用占钢铁生产成本的25%~35%,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成本效益,而且涉及到整个国家的资源有效利用问题,因此,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 一、企业能源消耗指标 能源消耗指标管理是企业能源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用行业统一控制的能源检测计算方法、能源消耗指标管理企业生产的手段,是正确确定企业能源需要量,编制能源供需量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产品成本核算的重要基础。对于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能源消耗指标的管理内容 能源消耗指标包括单位能源消耗量和用能总量指标两种。单位能源消耗量指标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组织管理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规定的能源消耗量。用能总量指标是对能源消耗量如产品产量关系不大的工序所规定的能源消耗总量。根据能源消耗管理的需要和用能单位的实际情况,可采取单项能源消耗指标、工艺消耗指标、综合能源消耗指标、用能总量指标等不同种类。能源消耗管理的内容: 1.建立能源消耗管理体系; 2.适时修订能源指标; 3.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能源消耗指标的实现;

4.考核分析能源消耗指标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二)能源消耗指标管理的作用 能源消耗指标是编制能源供需计划的重要依据。企业实行了先进合理的能源消耗指标管理,才能正确计算企业能源需要量,编制出准确的、科学的能源供需计划,预算企业能源成本。 能源消耗指标是科学地组织能源供应的重要基础。企业制定先进合理的能源消耗指标,才能严格地按质、按量、按时组织能源供应计划,做好各项能源的平衡计划,并对消耗情况实施控制,从而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能源消耗指标是监督和促进企业内部开展节能工作的有力工具。企业为了使其能源消耗指标经常保持在先进合理的水平上,就必须不断提高用能技术水平和能源管理水平。 能源消耗指标是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和节能奖惩的依据。 (三)能源消耗指标的制定及制定方法 1.能源消耗指标制定的原则 “定质”与“定量”相统一的原则。能源消耗指标的制订应该包括“定质”与“定量”两个方面。定质,是确定所需要能源的品种、规格和质量要求,定量,是确定能源消耗的数量。 先进性和合理性相统一原则。能源消耗指标必须反映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组织管理水平。能源消耗指标的先进性,是指在满足工艺需要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所能实现的各项节能措施效果,使制定的能源消耗指标能够比已达到的实际水平先进。能源消耗指标合理性,是指指标必须是切合实际可行的、有科学依据的,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因此,用能单位按照本单位能源消耗的历史最好水平和现行的生产工艺状况,核定能源消耗指标。 能源消耗指标的制订必须遵循从实际出发,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掌握资料,实际测算,适当的科学分析,精确的核算等原则;制定的能源消耗指标应迅速及时,走在生产之前,对生产

新常态下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中五大突出问题

新常态下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中五大突出问题 2015年钢材供过于求的现状难以好转、出口将略有降低、钢材价格仍将低位徘徊、钢厂盈利状况难言乐观,钢材市场将依然弱势运行。 工信部网站2月5日发布题为《2014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和2015年展望》的报告,作出上述表示。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新常态,钢铁行业也随之发生新变化。2014年,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初见成效,企业效益有所好转,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同时,由于下游需求减弱,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企业资金紧张凸显等,全行业仍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形势依然严峻。”报告称。 “银行抽贷、融资贵”突出 报告提到了新常态下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中的五大突出问题。 一、产能依然过剩,企业效益两极分化。截至2014年底,粗钢产能已达11.6亿吨,仍处于较高水平。从企业效益看,重点大中型企业中实现利润前20名企业总体盈利280亿元,占行业利润总额的92%;亏损企业19家,累计亏损116亿元,企业盈利水平两极分化严重。 二、企业财务状况未得到有效改善,银行抽贷、融资贵问题突出。2014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8.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但与行业效益最好的2007年相比高出11个百分点。受银行系统严控产能过剩行业和钢贸企业信贷规模影响,银行提高了钢铁行业贷款利率,2014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财务费用共计938.3亿元,同比增长20.6%,是企业实现利润的3倍多。部分银行对企业采取了大额抽贷、压贷,已有钢铁企业因此出现停产甚至破产情况。 三、产业集中度降低,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向高端产品蔓延。2014年,粗钢产量前10家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6.6%,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大型钢铁企业精品板材项目多为汽车板、电工钢等高端产品,已出现过剩迹象,低牌号取向电工钢、无取向电工钢及普通质量汽车板市场压力进一步加大,高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加剧。 四、出口产品大幅增加,引发贸易摩擦冲突加剧。2014年,我国出口钢材占全球钢铁贸易量的32.2%,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含硼钢前11个月累计出口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分析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分析 一、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当美国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来势凶猛,致使中国钢铁企业陷入极大困境,大多数钢铁企业均陆续采用了一系列调整措施。伴随着国务院扩大内需刺激政策,全国钢铁企业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力争在经济复苏时快速占据市场份额,参与国际钢铁再分配。此外,我们也要看到国内的钢铁企业多元化,国内钢铁企业非钢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壮大,呈现着稳步前进的态势。 首先是宝钢已经形成了资源开发及物流业、钢铁延伸加工业、生产服务业、工程技术服务业、煤化工业和金融投资业六大业务板块多元化经营体系,并且多个业务板块的集团外业务收入超过了集团内业务。2010年,宝钢六大多元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占到了集团营业总收入的27%,实现利润占集团利润总额的22%。 其次首钢从上世纪80年代即进入多元化经营领域,9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非相关多元化的高新技术领域。经过2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包括矿业、国际贸易、国际工程、建设、机电、高新、房地产、教育等8大公司的经营格局。到2010年,首钢的非钢产业实现利润38.2亿元,是集团利润19.7亿元的1.94倍,成为首钢集团效益的重要支撑。 再次重钢在1991年初就提出了发展多种经营的10年规划,现有子公司28家,其中环境产业、矿山资源开发和多金属综合利用等非钢重点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重钢的非钢产业销售收入占重钢销售总收入的30%左右。 最后杭钢大力实施“钢铁主导、适度多元、创新应变、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目前已形成以钢铁为主业,房地产、贸易流通、酒店餐饮、环境保护、科研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等产业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 二、中国钢铁企业的发展所面临的局势。 全球经济危机使中国所有的钢铁企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了一场破记录的减产限产行动,这或许是一场严峻的转型变革。伴随着钢价直线坠势,国内钢铁行业顿时从“富豪”变成了“穷汉”,包括华北的首钢、华中的武钢、东北的鞍钢等均遭到沉重的打击,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产品出厂价远低于其固定成本或平均变动成本,生产越多则亏损越大,只能全线停产,中国钢铁龙头企业上海宝钢也经历了在危机中的艰难曲折。 (1)国家的宏观政策。尽管钢铁行业受到了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市场受到重创,但当前钢铁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也迎来了一些积极因素。随着政府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将拉动国内钢材消费需求,政府系列支持出口政策的推出,将更有利于出口市场健康成长,国内钢铁行业之间整合并购保护先进产能,加快结构调整促经济增长,让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钢铁业重新散发活力。虽然国内中小钢铁企业正面临宏观调控和市场的双重挤压,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刺激下,武钢、鞍钢、首钢、山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等国内主流大型钢铁企业,正集体迎来行业复苏的曙光。 (2)铁矿石进口量激增。2009年铁矿石的进口量远超中国钢企的预期。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11月我国进口铁矿石5107万t,2009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5.66亿t,而2008年同期仅为4.09亿t,累计同比增长了38.4%。2009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6亿t左右,受此影响预计2010年铁矿石价格或将继续上涨。 (3)面临的国际威胁。在供给大于需求的2009年钢材市场运行下,国际钢材价格指数经历了“持续下滑、触底回升、回调盘整”三个运行过程,市场价格在波动中前行。在世界经济开始回转时期,作为世界代表的美国以不断扩大的趋势对中国发起了新一轮钢铁贸易战,导致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磨擦数量激增。8月份欧盟成为继日本之后的第二大钢出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式发展所积累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高端产品不足、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过低、区域分布不合理、环保问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钢铁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使我国的钢铁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一、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行业集中度低,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尚不能达到规模经济。由于我国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程度低,以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原因,导致我国钢铁产品生产率低、成本高。我国钢铁企业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钢铁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目前,国内钢铁联合企业大都是“万能型”工厂,专业分工不明确,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然而,钢铁产业的产业集中度是关系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提高产业集中度是跟我国钢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由于房地产热的带动,国内钢材价格飞涨,受利益驱使,导致国内钢铁生产出现结构性过剩,钢铁企业普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竞争十分激烈。目前,国内中小型材、低档次产品的生产能力处于相对过剩状态,而高附加值产品的自给率较低,大部分依赖进口,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国产钢材面临进口钢材的冲击增大。

(3)、中国钢铁企业平均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任务十分艰巨。 (4)、钢材产品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就我国的钢铁产品结构而言,一方面,国内钢铁企业的主导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另一方面,高附加值和高技术难度的品种有的国内不能生产,有的虽能生产但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产品供不应求,国家每年需要大量进口。 二、我国的钢铁企业分析 (1)、从市场容量方面分析,由于我国目前仍然是工业化国家,我国的工业在飞速发展,包括汽车等金属行业也在腾飞。同时钢铁行业门槛较低,利润回报率高,所以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的加入。但是由于核心技术问题,中小企业没有高新技术,所以钢铁的质量较差,同时中下企业的加入使得钢铁行业的集中度降低。 (2)、从经济规模分析,国的钢铁行业,近年发展迅速,几家国有钢铁公司规模壮大,同时许多中小企业蓬勃发展.面对钢铁行业的发展和产量的迅速提高,可见,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并不明显,甚至规模不经济.因此,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改革已经启动,且势在必行。 (3)、从产品差异化分析,由于我国钢铁的统一生产标准规定和行业自身特点,使得我国大部分企业所产钢的质量差别较小,无法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产品差异化也是一个阻碍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重要因素。 (4)、从进入障碍和退出壁垒方面分析,进入障碍和退出壁垒是又

《钢铁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工信部规〔2016〕35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促进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我部制定了《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6年10月28日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之基石。长期以来,钢铁工业为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有力支撑了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三步走”建设制造强国的开局阶段,也是钢铁工业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阶段,制定并落实好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对实现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建成世界钢铁强国,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编制,作为未来五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行业现状 “十二五”时期,我国已建成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提供了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绝大部分钢铁材料,产品实物质量日趋稳定,有效支撑了下游用钢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钢铁工业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矛盾愈发突出,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环境能源约束不断增强,企业经营持续困难等问题。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 1.支撑经济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在需求的带动下,我国粗钢产量由2010年的6.3亿吨增加到2015年的8亿吨,年均增长5%,并在2014年达到8.2亿吨的历史峰值。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9%,基本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钢材的需求。2015年,钢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万亿元,利税2416亿元,为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2.品种丰富质量提升。“十二五”期间,关键钢材品种生产取得突破,以百万千瓦级核电用钢、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第三代高强汽车板、高性能海洋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