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

浅析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浅析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1资料与方法

抽取该院20XX 年7 月1 日~20XX 年6 月30 日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布桂嗪及吗啡电子处方分别为674 张、66 张、19张作为调查对象。将处方信息导入Excel表并进行分类、排序、统计处理, 以生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 , DUI) 作为评价基准。其中:DUI= 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 总用药天数, DDDs= 药品用量/ 限定日剂量(defineddaily dose , DDD), DDD 值参照《中国药典》(20XX 版) 与《新编药物学》( 第17 版) 及药品说明书。对比分析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合理性。

2结果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主要用于结石止痛, 布桂嗪与吗啡主要用于癌症镇痛,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DUI1)。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量远大于吗啡的用量, 违背了《癌症三级阶梯治疗原则》。3 种药物在急诊科、内一科、外二科使用较多。诊断心肌梗死处方中用量最多的是吗啡,但也存在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情况。

3讨论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量较大, 主要用于结石、内脏绞痛、胰腺炎、手术前给药等, 其DUI 值为 1.17 , 可视为用药基本合理。但在晚期癌症、腹痛待查等部分诊断的应用中有不当。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于癌症的处方有128 张, 为三种药中处方用量最多的, 这可能与医生用药习惯有关。首选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进行镇痛治疗, 忽略了WHO 推荐的《癌症三级阶梯止痛指导原则》, 癌症患者应尽量减少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镇痛。对腹痛原因待查, 很难判断其发病原因, 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镇痛易掩盖病情或改变患者原体征, 不利于诊断且易给患者带来潜在的危害。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可诱发心肌梗死, 分析中心肌梗死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情况依然存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在妇产科主要用于剖宫产, 外一科主要用于骨折围手术期的镇痛。说明本院医师仍未改变长期开具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进行镇痛的习惯。布桂嗪与吗啡在结石疼痛、内脏绞痛及心肌梗死等疾病中也有使用。由于麻醉性镇痛药的特殊性, 使用时给药剂量应根据患者个体化给药,直至患者疼痛消失为止。严格按照三级阶梯给药,有规律地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 足够的剂量在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癌痛治疗中,合理的评估疼痛, 规范的三阶梯疼痛治疗方案和安全有效的用药剂量, 是控制疼痛的基础。本院这三种药品的使用提示医院应加快临床药学队伍建设, 促进合理用药, 提高疗效, 降低毒副作用,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使药物的应用趋向于科学化、经济化、合理化,让临床合理用药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ICU常用药物

镇静类: 1.咪达唑仑注射液(力月西) 规格:2ml:10mg、1ml:5mg。 用途:本品为强镇静药,注射速度宜缓慢。 用法剂用量:ICU病人镇静,先静推2-3mg,继之以0.05mg/(kg.h)静脉维持。 常规配制:0.9%NS 40ml+咪达唑仑注射液50mg(1ml=1mg)。 2.丙泊酚注射液 规格:20ml:200mg,10ml=100mg。 用途:麻醉、ICU镇静。 用法剂用量:ICU镇静:建议持续输注,通常按0.3-0.4mg/(kg.h)能获得满意的镇静效果。 常规配制:丙泊酚注射液600mg 泵入,(1ml=10mg)。 备注:起效时间为30-60秒,维持时间约10min。 镇痛类药: 1.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规格:2ml:0.1mg。 用途:强效镇痛药,用于麻醉前、中、后的镇静与镇痛。 用量及用法:成人麻醉前用药或手术后镇痛0.7-1.5vg/Kg 肌注或静推(毓璜顶:0.7-10vg/h续泵)。 常规配置:0.9%NS 40ml+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5mg(1ml=10vg),泵入2.5ml/h。 备注:阿片受体激动剂,作用强度为吗啡的60-80倍,与吗啡、哌替啶相比,作用迅速,维持时间短;呼吸抑制作用弱于吗啡,但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则易抑制呼吸。有成瘾性。中毒用纳洛酮解救,纳洛酮能拮抗本品的呼吸抑制及镇痛作用。支气管哮喘、呼吸抑制、重症肌无力病人禁用。 2.注射用氢溴酸高乌甲素 规格:4mg/支 用途:用于中度以上疼痛。 用量及用法:肌注一次4mg,溶于注射用水/生理盐水/5%GS(肌注浓度不宜超过2mg/ml),一日1-2次。

静滴一日4-8mg,溶于糖或盐500ml中静滴。 常规配置:NS 2ml+注射用氢溴酸高乌甲素4mg/肌注 备注:无成瘾性,无致畸性作用;与哌替啶相比,镇痛效果相当,起效时间稍慢,持续时间较长。 3.盐酸柰褔泮注射液 规格:1ml:20mg。 用途:用于术后止痛、癌症痛、急性外伤痛。急性胃炎、胆道蛔虫症、输尿管结石等内脏平滑肌绞痛。 用量及用法:肌注或静注,一次20mg,必要时每3-4小时一次。 常规配置: 备注:对中、重度疼痛有效,肌注本品20mg相当12mg吗啡。对呼吸抑制作用较轻,肌注5-10 分钟生效。严重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或惊厥者禁用。青光眼,尿潴留和肝、肾功能不全部者慎用。过量可引起兴奋,宜用安定解救。 4.吗啡注射液 规格:1ml:10mg。 用途:各种剧痛,用于心源性哮喘,有利于肺水肿的消除。 用量及用法:25-100mg 肌注,一日100-400mg;极量:150mg/次,600mg/日。 常规配置: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4mg静推(或哌替啶50-100mg 肌注),必要时5-10min 后重复;急性心力衰竭:3-5mg静推,必要时间隔15min重复1次,共2-3次,老年患者可减量或改肌注。 5.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规格:1ml:50mg、2ml:100mg。 用途:各种剧痛,用于心源性哮喘,有利于肺水肿的消除。 用量及用法:25-100mg 肌注,一日100-400mg;极量:150mg/次,600mg/日。 常规配置: 升压药物: 1.多巴胺注射液 规格:2ml:20mg。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应用

社区用药指导  中国社区医师 2007年第9期 (综合版)(第9卷总第162期)11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应用 王立云 130051长春市人民医院 摘 要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度冷丁注射液)在临床上做为镇痛药而经常使用。鉴于其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的毒性及盐酸哌替啶止痛效果不理想、作用时间短,国外的应用逐年下降,而国内仍是大量使用,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的注意。 关键词 盐酸哌替啶 去甲哌替啶 度冷丁 盐酸哌替啶又名度冷丁,因口服吸收利用率差,临床多使用注射液肌肉注射。度冷丁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有两种:一种是哌替啶酸,另一种是去甲哌替啶。前者对人体无害,而后者镇痛效果只有哌替啶的一半,而神经毒性却是哌替啶的2倍,半衰期为3~18小时,是哌替啶的4~10倍,且长期应用可存体内蓄积,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有报道,去甲哌替啶的血浆浓度分别达422、463、814mg/L 时,病人将分别表现出颤栗感、震颤、抽搐、肌阵挛、癫痫大发作等症状。肾功能不良时尤其容易发生中毒症状。曾有人做过“单次与多次给药对患者血浆度冷丁与去甲度冷丁水平的影响”研究,见表1。 可见,用药的次数与去甲哌替啶在血浆中的浓度是成正比的。再者,由于哌替啶的作用时间短,仅能维持2.5~3.5小时,镇痛效果仅为吗啡的1/8~1/10,因此,度冷丁既不是最安全有效的止痛药,更不宜用于治疗癌痛等慢性疼痛。 由国外的度冷丁使用量也不难看出,度冷丁已不在是临床止痛的首选药物,WHO 已将度冷丁列为癌症疼痛治疗不推荐的药物。美国药物滥用警告网络调查结果显示:1990~1996年吗啡、芬太尼、 羟考酮、氢吗啡酮等4种阿片药物的消耗 量骤增,消耗增长率分别为59%(从2172kg 增至3462kg )、1169%(从3.26kg 增至41.37kg )、23%(1642kg 增至2016kg )、19%(从118kg 增至141kg )。相反,哌替啶的消耗量减少了35%(从5223kg 减至3380kg ),用药人数也减少了 39%。在澳大利亚临床已完全停用。最 近获悉我国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也 基本少用度冷丁或度冷丁用量极少。 在我国,度冷丁的使用状况则不尽合理。度冷丁的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医疗清耗量约占全球度冷丁医疗消耗量的17%,一直居高不下,且呈现增长趋势。吉林省的度冷丁针使用量在全国排第9位,每年消耗约16000盒。 我院度冷丁针使用情况(50mg/支):2004年6865支,2005年5083支,2006年2942支,呈逐年下降趋势。 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医疗机构中,度冷丁仍作为止痛治疗的最主要药品,有许多癌症患者的止痛,不是按WHO 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用药,而是直接使用第三阶梯的强效镇痛药物,尤其以度冷丁的使用为多。有人曾对运城286家医疗机构最近3年期间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70%的度冷丁被消耗于癌症患者的长期慢性疼痛治疗,度冷丁仍是目前医生惯用的镇痛药。综上,限制度冷丁的使用,已摆在了医务工作者的面前。医务人员既要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可靠,也要保证让癌症患者不瘸苦。 如何使用麻醉药品消除癌痛,解除患者的痛苦呢?当务之急是正确贯彻并实行1992年WHO 提出的癌痛三阶梯止痛原则,即:第一阶梯,非阿片类药物,以阿司匹林(鉴于其不良反应,国外使用扑热息痛)为代表的非甾体抗炎类药物,适用 于轻度疼痛;第二阶梯,弱阿片类约物,以可待因为代表,适用于中度疼痛;第三阶梯,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约物,适用于重度疼痛。 在止痛药物的应用中,笔者认为,也应该遵循“首先无创给药”的一般用药原则,即按外用、口服到注射的顺序。我院现有的麻醉药品有:①外用止痛麻醉药有:多瑞吉贴(芬太尼透皮贴剂),它具有强效镇痛、稳定的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达2天、消化道症状轻、无局部刺激等优点,适用于慢性中、重度疼痛等。曾有人作过综合评分,结果证明:吗啡与多瑞吉的疗效无显著差异。②口服止痛药有:阿片片,可待因片,盐酸吗啡片,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旆康啶)。在癌痛药物使用过程中重要原则之一即是:首选口服给药。它具有经济、方便、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患者可以自己掌握等优点。为了推进癌痛治疗工作,国家药品监督局作出规定:“医师为癌症病人开具麻醉药品控、缓释制剂(口服片剂、外用贴剂)时,每张处方可开具15天常用量”。 综上所述,在癌症止痛治疗中,不能盲目使用度冷丁制剂,而要遵循WHO 三阶梯止痛原财用药,能外用给药的决不口服,能口服的决不注射。参考文献 1 扬克元.癌症三阶止痛阶梯疗法实施过程 中的问题和对策.中国药事,1999,13(2): 91 2 张广求,郁哲琦,等.我院住院病人麻醉药 品使用谢查分析.中国药物应用与盛测杂志,2005,1(2):5 3 曾向东,向芳,等.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 调查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 (1):38 表1 单次与多次给药对患者血浆度冷丁与去甲度冷丁水平的影响剂量次数取血时间(小时) 度冷丁μg/m l 去甲度冷丁μg/m l 100110.290.00100110.370.0010013.50.110.00100910.540.2875510.360.13751010.380.18100 70 4 0.16 0.48

《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明细介绍》

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细则 一、概述 中药注射剂是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其药效迅速,便于昏迷、急症、重症、不能吞咽或消化系统障碍患者使用,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优势。 自抗战时期第一种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问世以来,已有多种中药注射剂被开发应用于临床,为国家多个药品目录所收载(见附件)。然而,在中药注射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增的同时,“葛根素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所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使得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2011年4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指出,2010年全年,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在中成药中的占比分别为50.9%、87.2%,在引起不良反应/事件、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排名前20位的中成药中,中药注射剂分别占据17位、20位。由此可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已不能忽视。 为警示社会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自2001年11月起,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不断以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形式,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告知社会,以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相关中药注射剂信息见附件)。 纵观中药注射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导致不良反应/事件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1. 药物自身问题,如:原料药材、制备工艺、组成成分、质量控制标准、运输和存储等不符合相关要求,未能保证药品质量;2. 安全性研究与风险管理缺乏,如临床前动物试验、临床试验、上市后临床研究等不足或不完整,未能充分证实药品的安全;3. 个体差异,如患者年龄、性别、生理状态、伴随治疗、合并用药、中医证候或体质等的不同,导致机体对药品的反应不同;4. 临床不合理使用。

注射剂的正确使用讲课讲稿

如何正确使用注射剂 注射剂按照分散系统分,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乳浊型和固体粉末型。给药途径有静脉给药、椎管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其他注射(例如关节腔注射、穴位注射、动脉注射等)。 1. 注意避免滥用 注射剂过度使用必然伴随着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例如滥用问题、用于口服、滴眼的问题、配伍不当等。 注射剂口服问题-患者在折断安瓿时可能会划破手、饮用时可能被碎玻璃屑划伤等。还有从药物经济学上考虑,注射剂的成本要比口服制剂高,将注射剂改为口服,浪费卫生资源,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像黄芪注射液口服肯定是不合理的使用方法。从疗效看,一些注射剂口服后会失去疗效。某些中药注射剂为达到注射剂标准,精制过程多,有效成分的损失也大。很多的药物之所以制成注射液使用,是因为这些药物在胃肠内不稳定或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若改为口服,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同时注射剂过度使用也增加了不安全注射的可能,如存在质量问题或受到污染的输液器具,导致乙肝、艾滋病的传播等。因此,药师要寻找切实有效的降低注射剂使用率的干预措施,促进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行政干预和宣传教育。药物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内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等原则。规定注射剂使用的适应证,提倡使用序贯疗法等。翟所迪教授组织了多中心合理使用注射剂的对照干预研究。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了不同的宣传形式:①针对临床医生和药师的宣传教育。内容可以是“注射剂中的微粒及其危害”、“注射剂使用的几个误区”、“抗感染治疗新战术—序贯疗法”、“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应用”、“注射剂合理使用管理办法”等。根据各医院不同情况组织医生学习材料。②针对患者的宣传教育。例如编写面向患者的宣传合理使用注射剂的宣传展板,使患者和家属了解有关合理使用注射剂的基本常识,并纠正其有关注射剂使用的错误观念。结果显示,应用多种手段对于注射剂的使用行为进行干预是有效的,干预后注射剂的使用率有所降低,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有所减少。 2. 注意注射剂配伍的相容性

静脉输注药物的正确使用_(1)

临床应用的给药途径中以静脉给药为最普遍 静脉输液是临床用药、治疗疾病、补充营养的重要手段 静脉药物配置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安全 风险性较大的一种给药方式 简称输液反应,系输液引起或与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的总称。 “热原反应”只是输液不良反应的一个部分。 临床最常见的输液反应是热原反应和类热原样反应 所致的发热、寒战、呕吐等,其他尚有菌(细菌、芽 胞、真菌)污染反应,过敏反应等。 在输液后15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冷感、寒战,发热 38℃以上,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腰部及四肢关节剧 痛,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于停止 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 静脉炎 当患者静脉输液的疗程较长,输入药物的刺激性较强,或因反复穿刺 致机械性损伤,以及患者的特殊体质,操作时消毒不严格等都会导致静 脉炎。主要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 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急性心衰 多因患者本身患有冠心病且输液量大,输液 滴速太快所致。 热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药剂学) 微粒异物:橡胶微粒、不溶性无机盐、活性炭微粒、纤维、配伍用药 过程中产生的微粒 病菌或灰尘:没经滤过的空气携带进入输液 输液器具 操作因素 药物因素 病人因素 明确溶媒pH值,药物特性,对静脉输液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青霉素水溶液在pH 6.0-6.5 稳定 如选用葡萄糖作为溶媒,加速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水解,效价降低 青霉素类及其酶抑制剂(除苯唑西林等异噁唑青霉有耐酸性质),在 葡糖注射液中有一定程度的分解。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在葡萄糖注射液中不仅被葡萄糖催化水解,还能产生聚合物,增加过敏反应。 头孢类的β-内酰胺环较青霉素类稳定,可与葡萄糖配伍,但实验也证明头孢类与 0.9%的氯化钠>5%GS>10%GS. 依托泊苷注射液在葡萄糖溶液中不稳定,可形成细微沉淀,应该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盐酸吡柔比星只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注射用水溶解,以免pH的原因影响效价。 奥沙利铂不能与碱性药物或介质、氯化物、碱性制剂等一起使用,用5%葡萄糖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及对策 摘要】目的综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发生原因,探讨其防治对策,以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 引发的不良反应仅次于抗菌药物,其产生原因包含多方面因素。结论加强质量 控制,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是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0-0288-01 中药制备成针剂并运用于临床,只有20多年的历史,在使用过程中,不良 反应时有发生。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复杂,不单纯是药品质量问题,而是多种 因素的综合表现。本文综述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并探讨其防治对策,以推进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使用。 1.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特点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ADR的报道数量急剧增多,其安全性已引起国内医药界 的广泛关注。在辛传伟报道的16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中,中药注射剂引起 的ADR占25.45%,仅次于抗生素类药品[1]。中药注射剂ADR不仅数量多而且危 害性大,如葛根素注射剂引起的急性血管内凝血,双黄连、清开灵、炎琥宁注射剂 引起的全身性损害、过敏性休克等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中药注射剂ADR的特点:呈现出多发性和普遍性、临床表现多样性、不可预 知性及批间差异性等。 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2.1药物因素中药注射液的成分复杂,且有些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难于剔除,残留在药液中作为抗原在输注时易引起过敏反应,另外中药注射剂本身氧化、还原、聚合、分解等形成的杂质也可能成为过敏原物质而致机体过敏。 2.1.1药材质量不同产地、不同季节采集的中药材质量不同,过去有“地道药材”之说。况且中药材种植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2.1.2制备工艺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通常有提取有效成分的单体、提取有 效部位、水煎醇沉、醇提水沉、水蒸汽蒸馏及综合法等[2]。相同品种的中药注射 剂由于不同厂家采用的制备工艺不同,导致制剂中的鞣质、蛋白质、树脂、杂质 等含量不同,这些差异不仅导致疗效不同,更会导致出现局部疼痛、过敏、红肿、硬结等ADR,另外生产过程中的助溶剂、稳定剂及操作不规范等也是发生ADR的 原因之一。 2.2使用方面的因素 2.2.1剂量过大给药剂量掌握不当是不良反应发生的常见原因。如双黄连粉 针的剂量为60mg?kg-1d-1,以此剂量应用疗效较好,而且不良反应较少,随着剂 量的增加,不良反应明显增加。 2.2.2溶媒选择不当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中药注射剂与输液的配伍也不容忽视。不溶性微粒的增加可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较大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循 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造成局部堵塞,引起局部供血不足、水肿、静 脉炎、肉芽肿等。 2.2.3滴速过快王小仙[3]报导的20例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中,有8例是由 于患者自行调快滴速后才发生的。陈兰贞[4]报告的4例不良反应中,有3例是直 接用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稀释后静滴的患者,故怀

浅析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

浅析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浅析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1资料与方法 抽取该院2020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布桂嗪及吗啡电子处方分别为674张、66张、19张作为调查对象。将处方信息导入Excel表并进行分类、排序、统计处理,以生物利用指数(drugutilizationindex,DUI)作为评价基准。其中:DUI=用药频度(defineddailydosesystem,DDDs)/总用药天数,DDDs=药品用量/限定日剂量(defineddailydose,DDD),DDD值参照《中国药典》(2020版)与《新编药物学》(第17版)及药品说明书。对比分析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合理性。 2结果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主要用于结石止痛,布桂嗪与吗啡主要用于癌症镇痛,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DUI1)。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量远大于吗啡的用量,违背了《癌症三级阶梯治疗原则》。3种药物在急诊科、内一科、外二科使用较多。诊断心肌梗死处方中用量最多的是吗啡,但也存在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情况。 3讨论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量较大,主要用于结石、内脏绞痛、胰腺炎、手术前给药等,其DUI值为1.17,可视为用药基本合理。

但在晚期癌症、腹痛待查等部分诊断的应用中有不当。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于癌症的处方有128张,为三种药中处方用量最多的,这可能与医生用药习惯有关。首选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进行镇痛治疗,忽略了WHO推荐的《癌症三级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癌症患者应尽量减少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镇痛。对腹痛原因待查,很难判断其发病原因,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镇痛易掩盖病情或改变患者原体征,不利于诊断且易给患者带来潜在的危害。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可诱发心肌梗死,分析中心肌梗死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情况依然存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在妇产科主要用于剖宫产,外一科主要用于骨折围手术期的镇痛。说明本院医师仍未改变长期开具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进行镇痛的习惯。布桂嗪与吗啡在结石疼痛、内脏绞痛及心肌梗死等疾病中也有使用。由于麻醉性镇痛药的特殊性,使用时给药剂量应根据患者个体化给药,直至患者疼痛消失为止。严格按照三级阶梯给药,有规律地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足够的剂量在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癌痛治疗中,合理的评估疼痛,规范的三阶梯疼痛治疗方案和安全有效的用药剂量,是控制疼痛的基础。本院这三种药品的使用提示医院应加快临床药学队伍建设,促进合理用药,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使药物的应用趋向于科学化、经济化、合理化,让临床合理用药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陈晟

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则 ?辩证用药因人制宜 ?溶媒恰当单独配置 ?性状检查规范操作 ?严格剂量控制速度 ?疗程合理间隔洗脱 ?提倡皮试输注监测

辩证用药因人制宜 ?分清病症“寒”、“热”属性 ?寒症与热症鉴别 ?寒症:恶寒喜暖,面色白,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迟或紧 ?热症:恶热喜凉,渴喜冷饮,面色红赤,四肢灼热,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脉数

辩证用药因人制宜 通用名性味 注射用血栓通甘、微苦,温 注射用血塞通甘、微苦,温 舒血宁注射液性平,味甘苦涩,有小毒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味苦,微寒 注射用灯盏花素辛,微温 灯盏细辛注射液辛、微苦,温 疏血通注射液咸苦,平,有毒/苦,微寒,有毒 红花注射液辛,温 参麦注射液红参为偏热性、麦冬“甘、微苦,微寒 柴胡注射液味辛、苦,性微寒

辩证用药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 ?不同个体由于遗传基因、体内代谢酶、免疫系统及健康状况等有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不尽相同。 ?过敏体质、儿童、老年人对药物敏感性较高,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空腹、饥饿、精深紧张、过度疲倦时均易发生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过敏和胃肠道反应等。 ?过敏体质应慎用或不用中成药,老年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不建议使用中药注射剂,婴幼儿、孕妇也不适宜使用中药注射剂。 ?注射给药的风险远大于口服或肌注,使用中药注射剂要严格把握适应症,不可盲目使用。

溶媒恰当单独配置 ?溶媒导致药物在溶解或稀释时药液内微粒体增加,引起静脉炎、肉芽肿、热源反应、过敏反应、局部组织血栓或坏死、肺水肿。 ?微粒体的增加与稀释后药液pH变化相关。 ?偏酸性的药物宜选用5%GS稀释。 ?药物主要成分在酸性条件下易析出宜选用0.9%NS稀释。

浅析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浅析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1资料与方法 抽取该院20XX 年7 月1 日~20XX 年6 月30 日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布桂嗪及吗啡电子处方分别为674 张、66 张、19张作为调查对象。将处方信息导入Excel表并进行分类、排序、统计处理, 以生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 , DUI) 作为评价基准。其中:DUI= 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 总用药天数, DDDs= 药品用量/ 限定日剂量(defineddaily dose , DDD), DDD 值参照《中国药典》(20XX 版) 与《新编药物学》( 第17 版) 及药品说明书。对比分析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合理性。 2结果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主要用于结石止痛, 布桂嗪与吗啡主要用于癌症镇痛,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DUI1)。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量远大于吗啡的用量, 违背了《癌症三级阶梯治疗原则》。3 种药物在急诊科、内一科、外二科使用较多。诊断心肌梗死处方中用量最多的是吗啡,但也存在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情况。 3讨论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量较大, 主要用于结石、内脏绞痛、胰腺炎、手术前给药等, 其DUI 值为 1.17 , 可视为用药基本合理。但在晚期癌症、腹痛待查等部分诊断的应用中有不当。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于癌症的处方有128 张, 为三种药中处方用量最多的, 这可能与医生用药习惯有关。首选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进行镇痛治疗, 忽略了WHO 推荐的《癌症三级阶梯止痛指导原则》, 癌症患者应尽量减少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镇痛。对腹痛原因待查, 很难判断其发病原因, 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镇痛易掩盖病情或改变患者原体征, 不利于诊断且易给患者带来潜在的危害。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可诱发心肌梗死, 分析中心肌梗死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情况依然存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在妇产科主要用于剖宫产, 外一科主要用于骨折围手术期的镇痛。说明本院医师仍未改变长期开具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进行镇痛的习惯。布桂嗪与吗啡在结石疼痛、内脏绞痛及心肌梗死等疾病中也有使用。由于麻醉性镇痛药的特殊性, 使用时给药剂量应根据患者个体化给药,直至患者疼痛消失为止。严格按照三级阶梯给药,有规律地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 足够的剂量在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癌痛治疗中,合理的评估疼痛, 规范的三阶梯疼痛治疗方案和安全有效的用药剂量, 是控制疼痛的基础。本院这三种药品的使用提示医院应加快临床药学队伍建设, 促进合理用药, 提高疗效, 降低毒副作用,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使药物的应用趋向于科学化、经济化、合理化,让临床合理用药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注射剂参比制剂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注射剂参比制剂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注射剂参比制剂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为质量研究人员进行参比制剂的质量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范围:质量研究人员。 规程: 一、参比制剂的选择 首选原研厂家,或美国橙皮书、日本橙皮书公布的厂家,同剂型同规格不同时间段生产的(效期内前中后)三批样品。 二、参比制剂的购买与存储 购买的参比制剂在核对无误后应建立台帐,置冷库(或按制剂标注的存储条件)保存,保管好说明书、外包装、标签和发票。 三、参比制剂的使用 1、参比制剂的使用应填写领用记录。 2、参比制剂对比前检验(即0天检验):取三批参比样品各1瓶,按以下项目顺序进行检验,直到1瓶参比制剂的内容物用完为止,每个项目在保证检验准确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供试品用量:性状、有关物质、异构体(或光学异构体)、pH值、水分、溶液澄清度与颜色、含量、可见异物。 3、专属性研究(破坏试验):取一批参比制剂2瓶,分别进行高温、光照、酸、碱、氧化破坏试验,与一批自研产品同步进行,对比参比制剂和自研产品各强制降解条件下产生的杂质数量、种类和含量是否一致。 4、影响因素试验:取一批参比制剂6瓶,分别于高温、高湿、光照条件下各放2瓶,于试验5天和10天每个分别取1瓶进行检测(按以下项目顺序进行检验,直到1瓶参比制剂的内容物用完为止,每个项目在保证检验准确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供试品用量:性状、有关物质、异构体、pH值、水分、溶液澄清度与颜色、含量、可见异物),与一批自研产品同步进行,对比参比制剂和自研产品在影响因素条件下各项检测结果和变化趋势的异同,产生的杂质数量、种类和含量是否一致。如果参比制剂比较昂贵,试验5天的点可以不做。 5、加速试验:取三批参比制剂各4瓶,分别置于加速试验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箱中,于第1、2、3和6月分别取1瓶进行检测(按以下项目顺序进行检验,

麻、精药品处方检查表

麻、精药品处方检查规范记录 我院麻醉药品: 1 注射剂:盐酸吗啡注射液(10mg/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0mg/支)、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1g/支)。 2 口服药:盐酸吗啡缓释片(30mg/片)、磷酸可待因片(30 mg/片) 我院精神药品: 1 第一类精神药品:盐酸氯胺酮注射液(100 mg/支) 2 第二类精神药品:地西泮注射液(10mg/支)、咪达唑仑注射液 (10mg/支)、苯巴比妥钠注射液(0.1g/支) 地西泮片(2.5mg/片)、阿普唑仑片(0.4mg/片)、盐酸曲马多缓释片(150mg/片) 易制毒药品:盐酸麻黄碱注射液(30mg/支) 注:0 =不合理;1 =合理 一不规范处方: 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1-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1-5.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1-6.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1-7.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8.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9.未按规定使用相应处方开具的;(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为淡红色,右上角分别标注“麻”、“精一”,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 二超量处方 2-1.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为一次用量;其它剂型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控释制剂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 2-2癌痛、慢性中、重度非癌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其它剂型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 卫医政发〔2008〕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 近年来,“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炎毒清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鱼金注射液”等多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因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存在严重不良反应被暂停销售使用。为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用药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管理、不良反应监测和召回工作 (一)药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验,确保中药注射剂生产质量;应加强中药注射剂销售管理,必要时应能及时全部召回售出药品。 (二)药品生产企业要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调查、分析、评价和处理的规章制度。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对药品质量投诉和药品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对收集的信息及时进行分析、组织调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主动召回。 (三)药品生产企业应制定药品退货和召回程序。因质量原因退货和召回的中药注射剂,应按照有关规定销毁,并有记录。 二、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 (一)中药注射剂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凭医师处方使用,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对过敏性休克等紧急情况进行抢救的规程。 (二)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采购、验收、储存、调剂的管理。药学部门要严格执行药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记录,保证药品来源可追溯,坚决杜绝不合格药品进入临床;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的药品储存条件储存药品;在发放药品时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进行审核。 (三)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管理。要求医护人员按照《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见附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严格掌握功能主治和禁忌症;加强用药监测,医护人员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应严格执行用药查对制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规定报告;临床药师要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指导,确保用药安全。 (四)医疗机构要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工作。要准确掌握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的情况,做好临床观察和病历记录,发现可疑不良事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出现损害的患者及时救治,并按照规定报告;妥善保留相关药品、患者使用后的残存药液及输液器等,以备检验。(五)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的监管,指导医疗机构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 一、概述 中药注射剂是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其药效迅速,便于昏迷、急症、重症、不能吞咽或消化系统障碍患者使用,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优势。 自抗战时期第一种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问世以来,已有多种中药注射剂被开发应用于临床,为国家多个药品目录所收载(见附件)。然而,在中药注射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增的同时,“葛根素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所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使得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2011年4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指出,2010年全年,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在中成药中的占比分别为50.9%、87.2%,在引起不良反应/事件、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排名前20位的中成药中,中药注射剂分别占据17位、20位。由此可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已不能忽视。 为警示社会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自2001年11月起,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不断以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形式,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告知社会,以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相关中药注射剂信息见附件)。 纵观中药注射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导致不良反应/事件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1. 药物自身问题,如:原料药材、制备工艺、组成成分、质量控制标准、运输和存储等不符合相关要求,未能保证药品质量;2. 安全性研究与风险管理缺乏,如临床前动物试验、临床试验、上市后临床研究等不足或不完整,未能充分证实药品的安全;3. 个体差异,如患者年龄、性别、生理状态、伴随治疗、合并用药、中医证候或体质等的不同,导致机体对药品的反应不同;4. 临床不合理使用。

注射剂的正确使用

注射剂的正确使用 正确使用注射剂应了解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理特性和患者的疾病状态;考虑药物间的配伍禁忌;选择适当的溶媒、注射途径、给药间隔、药液浓度、药物剂量、注射速度以及注射部位并发症的防治等诸多因素。设计与实施某种药物的具体给药方法前,应该熟悉相关知识。 1注射剂配制时应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1这种药物是否有必要以这种方式给药? 1.2这种药物在所用载体溶媒中的稳定性是否合乎要求? 1.3若计划在载体溶媒中混合多种药物,溶媒中每种药物的稳定性是否合乎要求? 1.4若药物被高度稀释后经数小时滴注完毕,药物是否能发挥预期的治疗作用? 1.5药物配制后在载体溶媒中可能会缓慢失活,药物配制与使用之间的间隔时间如何才能最短?如果静脉滴注持续时间最短,这种给药方法是否会发挥预期疗效?是否会引起毒副反应? 1.6注射给药带来的液体摄入量增加与整体治疗方案是否一致? 2注射剂的配伍禁忌 药物配伍禁忌是指二种或二种以上药物配伍后由于药物制剂间理化性质的相互影响,发生直接的物理或化学反应,导致药物性质和作用的改变。亦有称之为物理化学性的相互作用或药剂学的相互作用或体外的药物相互作用。 注射剂配伍禁忌是指二种或二种以上注射剂在输液瓶或注射器内配伍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变色、浑浊、沉淀、结晶或者效价降低和失效。由于理化反应产生的微粒易从静脉进入微血管,有可能造成栓塞,发生临床意外,严重者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应为人们所重视。 2.1物理性配伍禁忌 2.1.1溶解度改变难溶性药物在制成注射剂时添加了一些增溶剂(或助溶剂),当这些药物的注射剂和任何一种输液混合时,可因增溶剂浓度降低而析出药物结晶。如氢化可的松注射剂的溶媒是50%乙醇溶液,当与其它水溶性注射剂混合时,由于乙醇浓度稀释,药物溶解度下降而发生沉淀。 2.1.2药物溶解状态或溶胶状态破坏 2.1.3药物与注射器相互作用药物的输注容器,包括输液容器、输液管、注射器和滤器等多为医用塑料制成,塑料器具对某些药物,如胰岛素、硫喷妥钠、安定、氯硝安定、胺碘酮、利多卡因、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醇酯、尼莫地平、维生素A、博来霉素、卡氮芥、紫杉醇等脂溶性药物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吸附的药量与塑料容器的面积、药物与塑料器具接触的时间成正比。由于塑料器具的吸附作用,使进入体内的药量减少,药效明显降低。为了保证进入体内药物的有效浓度,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塑料器具,如必须使用时,应适当增加药物的用量,并在允许的条件下尽快注射完,以减少药物的损失。 2.2化学性配伍禁忌 2.2.1酸性注射液与碱性注射液的相互作用如盐酸氯丙嗪和异戊巴比妥钠混合,两药或其中一药发生沉淀。 2.2.2pH发生变化产生的相互作用如氨苄青霉素钠不宜与多巴胺、阿拉明配伍,因为多巴胺在pH≤5,阿拉明在pH2.5~4.5之间最稳定,它们都是儿茶酚胺类,在苯环上含有两个羟基,在碱性溶液中易被氧化,而氨苄青霉素钠水溶液pH为8.5~10.0,易使多巴胺、阿拉明氧化。同时,配伍后由于pH值改变,使氨苄青霉素钠的水溶液更不稳定,分解速度加快;如维生素C的pH以5~6最适宜,pH>6易被氧化,故维生素C不宜与碱性的氨茶碱、谷氨酸钠等注射液配伍。 2.2.3药物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如青霉素类药物与庆大霉素混合时,庆大霉素可失去抗菌活性。 2.2.4药物与静脉营养液的相互作用一些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药物在营养液中易降解。此外,这种营养液有可能与青霉素形成变态反应结合体或者与药物结合形成复合体。 2.2.5阳离子药物与阴离子药物的相互作用。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规格】注射液100mg或者50mg每支 【适应证】1.各种急性重度疼痛,如创伤、烧伤、烫伤、手术后疼痛及分娩止痛等。2.心源性哮喘。3.麻醉前给药。4.内脏剧烈绞痛,如胆绞痛、肾绞痛需与阿托品合用。5.与氯丙嗪、异丙嗪等合用用于人工冬眠。 【应用原则】 1.本药为国家特殊管理的麻醉药品,必须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管理,严格按适应证使用。2.疼痛原因未明确前,不宜使用本药,以防掩盖症状贻误诊断。3.本药的耐受性和致药物依赖程度虽比吗啡轻,但连续使用亦能形成药物依赖。4.慢性重度疼痛的晚期癌症病人不宜长期使用。 【使用方法】口服给药:镇痛的常用量50~100 mg/次,200~400 mg/日;极量150mg/次,600 mg/日。对于有耐受性病例,根据病人情况首次剂量可大于常规剂量。 皮下注射:镇痛的常用量25~100 mg/次,100~400 mg/日;极量150 mg/次,600 mg/日,两次用药间隔不宜少于4小时。 肌肉注射:(1)镇痛的剂量和用法同皮下注射。(2)分娩镇痛25~50 mg/次,每4~6小时 (3)麻醉前给药为术前30~60分钟1~2 mg/kg。可根据需要重复给药;极量为50~75 mg/次。 静脉注射:镇痛不超过0.3 mg/kg/次。 静脉滴注:用于麻醉维持中总量为1.2~2 mg/kg,配成稀释液,以1mg/分钟的速度给药。硬脑膜外注射:用于术后镇痛或缓解晚期癌症的重度疼痛,24小时总量不超过 2.1~2.5 mg/kg。晚期癌症病人个体化给药,剂量可较常规大,并可逐渐增加至止痛疗效满意。 儿童口服给药:不超过1.1~1.76 mg/kg/次。 儿童静脉注射:用作基础麻醉,硫喷妥钠给药10~15分钟后本药1mg/kg与异丙嗪0.5 mg/kg,稀释至10ml缓慢注射。 儿童静脉滴注:用于麻醉维持,剂量同成人,滴速相应减慢。 【慎用及禁忌】1.慎用:(1)惊厥或有惊厥发作史的患者。(2)精神失常有自杀倾向者。(3)肝、肾功能不全者。(4)甲状腺功能不全者。(5)老年人、孕妇、产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婴幼儿,1岁以内小儿一般不应作静脉注射或行人工冬眠。(6)恶液质患者。 2.禁忌证:(1)对本药过敏者。(2)中毒性腹泻患者。(3)急性呼吸抑制、通气不足者。(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支气管哮喘患者。(6)严重肺功能不全者。(7)肺源性心脏病者。(8)室上性心动过速者。(9)颅脑损伤、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高压者。(10)正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或停用单氨氧化酶抑制剂2~3周内。(11) 排尿困难者。 【不良反应】1.现轻度的眩晕、出汗、口干、恶心、呕吐、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2.出现脑脊液压升高、胆管内压力升高。皮下注射局部有刺激性;静脉注射后可出现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尤其与氯丙嗪和中枢抑制药合用时。3.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焦虑、兴奋、疲倦、排尿困难、尿痛、震颤、发热、咽痛。 【注意事项】1.与芬太尼的化学结构相似,两药可有交叉过敏。2.中应监测呼吸,用于分娩镇痛时须注意本药对新生儿的呼吸抑制作用。3.单氨氧化酶抑制剂2~3周后才可应用本药,而且应先从小剂量开始。4.不得与氨茶碱、巴比妥类、苯妥英钠、碳酸氢钠、肝素钠、碘化钠、磺胺嘧啶等药物混合注射。5.与巴比妥类药、吩噻类药、镇静催眠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硝酸酯类抗心绞痛等药合用时需减量。6.把药液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7.与全麻药、局麻药、吩噻嗪类中枢抑制药及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时,会加重呼吸抑制。易发生低血压、便秘和产生药物的依赖性。8.血压药、利尿药与本药合用,有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的危险。9.可增强硫酸镁静脉给药的中枢抑制作用。10.本药过量中毒时可出现皮肤湿冷、紫绀、脉缓、血压下降、肌无力,呼吸减慢、嗜睡,进而昏迷。偶可出现阿托品样中毒症状,如瞳孔散大、

(精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调配和使用管理制度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调配和使用管理制度 (一)、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专用处方的领用管理 ①药剂科根据有关规定设计我院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专用处方,经主管院长审核后定量印制。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为淡红色,处方右上角分别标注“麻”、“精一”;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为白色,处方右上角标注“精二”。 ②印制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处方入库后即移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专职管理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应当场清点,记录处方起止号码,入库保管。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交财务科管理。 ③专职管理人员应建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领用登记册》,记录以下内容:领用日期、领用科室、处方起止号码、领用人签名、发放人签名。 各科室需要使用门诊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时,由各科室的护士长到专职管理人员处领用,一次领用处方不得超过1本(100张),要妥善保管。 各科室需建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处方使用情况登记册》,记录以下内容:处方领入日期、处方起止号码、处方使用日期、使用处方号码、使用处方医生。 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由各护士长从财务科领用。 ④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处方发生失窃时,应迅速向院办公室报告,并向药剂科报告失窃处方的起止号码,由药剂科监控处方的流向。失窃处方自失窃之时起作废,在院内网上通告。 ⑤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处方作废时,各科室登记后交回药剂科专职管理人员。 ⑥麻醉药品处方保存三年,精神药品处方保存两年。 ⑦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账册的保存应当在药品有效期满后不少于两年。 (二)、医生的处方权管理 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参加“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权考核”,合格者方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处方权,处方权统一由医护办管理。 (三)、医生的诊疗管理

药理实验处方

五、处方的一般知识及实训 【实训目的】了解处方的意义、格式和内容;熟悉处方的书写规则、常用英文及其缩写;掌握正确判断处方内容对错的方法。具备对处方所用药物正确评价的能力。 一、处方的意义 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处方选药和用法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病人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医务人员必须以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处方。凡由于开处方或配制、发药的差错而造成的医疗事故,处方便是重要的证据之一,借以帮助确定医师或药师应负的法律责任。为了正确的书写处方,医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临床医疗知识,而且要熟悉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剂量、用法、配伍以及制剂学的知识。 二、处方规格及结构 (一)处方规格 处方由各医疗机构按规定的格式统一印制。一般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麻醉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应分别为白色、淡黄色、淡绿色、淡红色;精神药品处方用白纸绿字印制;医用毒性药品处方用白纸红字印制;并在处方右上角以文字注明。 (二)处方内容 1.前记:包括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名称、处方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 2.正文:以Rp.或R.(拉丁文Recipe“请取”的缩写)

标示,分列药品名称、剂型、规格与数量、用法用量等。药名可用中文、英文书写,英文书写时第一字母应大写。不要中英文混写。中文处方药名在前剂型在后;英文处方是剂型在前药名在后。药物的剂量按药典的规定书写,先写出药物单位剂量后再乘以多少倍来表示药物的总量。然后再写用法及每次剂量,可用“sig.”标明用法,也可用中文“用法”表示。书写顺序依次为:每次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间隔,特殊标记。 3.医生签名: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由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 三、处方书写规则: (一)处方记载的患者一般项目应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年龄必须写实足年龄,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婴幼儿要注明体重。 (二)每张处方只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三)处方一律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书写。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或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四)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要分别开具处方。西药、中成药处方,处方中每一药名都须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五种药品。 (五)用量。一般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中的常用剂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超剂量使用时,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必须注明理由。 (六)药品剂量与数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公制单位: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μ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计算。其中固体药物以克(g)、液体药以毫升(ml),为单位,可以省略,其他必须注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