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教材分析

在表内乘法(一)和表内除法(一)单元,我们已经初步教学了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教学了1~6的乘法口诀。学生已经能够运用学习的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以及相应的除法,能够应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上述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编排,以7~9的乘法口诀为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领悟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感受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乘法口诀,能够正确、迅速地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全单元编排六道例题,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7的乘法口诀例2用7的口诀求商练习十一

用7的口诀求积,求商例38的乘法口诀例4用8的口诀求商练习十二

用8的口诀求积,求商例59的乘法口诀用9的口诀求商整理乘法口诀例6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练习十三

用9的口诀求积,求商练习十四

练习全部乘法口诀单元复习整理全单元的内容,并进行练习从上表可以看到:①全单元教学内容分成四段,依次是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整理乘法口诀以及乘除两步计算。在教学全部乘法口诀以后,及时整理口诀并进行乘除两步计算,有助于学生掌握口诀,熟练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②7、8的口诀把乘法计算和除法计算分开教学,分别编排例题;9的口诀把乘、除计算结合起来,在同一道例题里教学。这是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安排。7、8的乘法口诀比较多,记忆的难度较大,教学进度不宜过快。教学9的口诀时,学生编口诀、用口诀的经验丰富了,把乘除计算结合起来教学,能体现乘法与除法的联系,有助于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③不编排例题教学乘、除法的实际应用,仍然在练习里安排学生解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1.鼓励学生编乘法口诀,帮助他们记忆口诀。

在教学1~6的乘法口诀时,已经安排学生参与编口诀和自主用口诀的活动,部分5和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编出来。本单元继续教学乘法口诀,给学生留出了更大的主动学习空间。

7、8、9的乘法口诀,几乎都让学生自己编。编7、8、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线索是:在现实情境里提出具体的问题,在表格里用加法解决问题,为编乘法口诀作铺垫→把具体问题抽象成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写出乘法算式→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写在教科书指定的地方。这样的线索和教学1~6的口诀是一致的,有利于学生把学习1~6乘法口诀的经验迁移过来。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数学思考,例1、例3和例5在编写上也有一些变化。

(1)例1教学7的乘法口诀,像2~6的口诀那样,详细地展开了上述活动,使新、旧知识的教学很好地衔接,促进已有的学习活动经验迁移过来。例题提出的实际问题是摆1只小船用7个三角形,摆这样的2只、3只……7只小船分别要用多少个三角形。首先让学生在教材提供的表格中依次计算2个7、3个7……7个7相加的和,体会3个7比2个7多7、4个7比3个7多7……7个7比6个7多7。接着问学生“算三角形的个数时能想到什么”,把他们的心向引导到用乘法计算和编乘法口诀上面。然后依次抽象出数学问题1个7、2个7相加、3个7相加……7个7相加,写成相应的乘法

算式1×7=7、2×7=14……7×7=49,并根据乘法算式编出7的乘法口诀。这道例题的编写有两点应引起教学的注意:一是表格里的三角形个数以及乘法算式的积都要让学生填写,这是编乘法口诀不可缺少的资源,学生对这些资源的熟悉程度会直接影响口诀的编制。二是在编口诀之前,教材仍然写出1个7、2个7相加……7个7相加等数学问题,还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为学生顺利编出乘法口诀搭建了平台,把他们的精力集中到编口诀上面。

(2)例3教学8的乘法口诀,例5教学9的乘法口诀,教材提出实际问题以后,只给出1个几、2个几……8个几、9个几的表格,没有写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和乘法算式,要求学生看着解决实际问题的那张表格,直接编出8或9的乘法口诀。从表面上看,似乎跳过了提取数学问题、写出乘法算式等环节。其实,这些环节都蕴含在看着表格编口诀的过程中。学生仍然要经历编乘法口诀的全部过程,只是数学思考的自主性得到了加强,思维的连贯性得到了锻炼,初步推理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编出的口诀,可以先在小组里交流,再写到教科书上。交流能相互评价编出的口诀是否正确,并把正确的口诀写到教科书里。这样,通过交流也充实了编口诀的学习活动,有益于学生记住口诀。

2.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

7、8、9的乘法口诀较多。许多口诀的得数较大,部分口诀较难记住。尤其是个别口诀之间还会相互干扰,增加了记忆的难度。因此,帮助学生记忆口诀是教学的一项任务,教材从多数学生的需要出发,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1)利用计算题组,沟通相邻口诀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整体记忆口诀。配合例1和例3的“想想做做”里,都有这样的计算题组。例如,3×7+7、4×7和7×4;4×8+8、5×8和8×5。还有这样的口答题,如6个7比5个7多几?7个8比8个8少几?这些题都在沟通相邻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使一句句口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学生理解了这层关系,就能由记住的口诀推算出没有记住的口诀。这样,那些难记的口诀就不是机械记忆,而是意义记忆,记忆效果会好许多。例如,“六七()”这句口诀忘了,就通过“比5个7多7”或“比7个7少7”,由口诀“五七三十五”或“七七四十九”推算出“六七四十二”。

(2)利用“几个9相加的和(即几乘9的积)比几十少几”这个规律,记忆9的乘法口诀。

配合例5的“想想做做”第1题,设计了一张表格,从上往下,第一行里是1个9,比10少1,是9;第二行里是2个9,比20少(),是();第三行里是3个9,比30少(),是()……第九行里是9个9,比90少(),是()。教材希望学生从表格里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记住9的乘法口诀。例如,6个9比60少6,是54,相应的乘法口诀是“六九五十四”。

(3)有计划安排背口诀。

背口诀是记忆口诀的一种方法。乘法口诀是陆续教学的,学生应该像滚雪球那样,把新学习的口诀逐渐积累在已记住的口诀上,既温故又纳新,记忆效果比较好。在表内乘法(一)里,学生能够有序地背出1~6的乘法口诀,教学7的口诀以后,教材要求学生从“一一得一”背到“七七四十九”。教学8的口诀以后,要求学生从“一一得一”

背到“八八六十四”。大多数学生像这样背口诀,当学习9的口诀以后,就把全部乘法口诀都记住了。

(4)整理所有的乘法口诀,有针对地加强记忆。

教学9的口诀以后,教材把所有的乘法口诀整理在一张表格里,这张表格就是“乘法口诀表”。呈现的口诀表里,已经写出了一些乘法口诀,留出部分空格,让学生填写口诀,把口诀表补充完整,并利用口诀表安排了许多活动。

①发现口诀表里的排列规律,有序地背口诀。学生填写乘法口诀表,需要了解表格里口诀的排列规律。竖着看,从左往右第一列是“一几”的口诀共九句,第二列是“二几”的口诀共八句……第九列是“九几”的口诀一句。横着看,从上往下第一行是1的乘法口诀一句,第二行是2的乘法口诀共两句……第九行是9的乘法口诀共九句。

有序地背可以竖着背、横着背或者拐弯背。即从左到右一列一列地背,从上到下一行一行地背,或者先横背再拐弯背接着竖背。拐弯背对计算除法最有好处,尤其是计算有余数除法,有助于找到商。

②任意指着一句乘法口诀,说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乘法口诀的作用在于口算表内乘、除法,正确、迅速地口算表内乘、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学生看到表内乘、除法算式,应该立即想到有关的乘法口诀;看到乘法口诀,应该立即想到它能算哪些乘、除法式题。

有些乘法口诀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有些乘法口诀能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学生应该逐步熟悉这些内容。

根据一句乘法口诀,说出两道(或一道)乘法算式以及两道(或一道)除法算式,还能从中体验乘法与除法的内在联系。学生获得这种认识,他们的除法概念也就深刻了一层。

③寻找得数相同的口诀(算式)。有些乘法口诀的得数相同,它们往往会相互干扰,影响学生的记忆和计算。例如,三四十二和二六十二,四四十六和二八十六,三六十八和二九十八,四六二十四和三八二十四,六六三十六和四九三十六等。教材设计了□×□=36、16÷□=□等开放性习题,让学生通过补充算式,强化对有关乘法口诀的辨析和记忆。

3.引导学生主动应用口诀,熟练进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

在教学1~6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初步获得了利用口诀计算乘法和除法的经验。本单元教学7、8、9的乘法口诀,要让学生应用已有的计算经验,主动进行乘、除法计算,获得新的计算知识与体验,提高计算能力。

(1)主动计算表内乘法。

本单元继续教学表内乘法时,与“表内乘法(一)”一样,不专门编排应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例题。事实上,例1根据1×7=7、2×7=14……7×7=49编出7的乘法口诀,意味着7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这些“几乘7”的乘法式题。接着例题安排的“想一想”让学生计算7×1、7×2、7×3等题,体现了7的乘法口诀还可以计算“7乘几”的乘法式题。例题和“想一想”的内容综合起来,就能知道“几乘7”和“7乘几”都用7

的乘法口诀计算。上述的计算和相关体验,教材都留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学习用口诀算乘法。

例3教学8的乘法口诀,学生根据几个8相加的表格编出口诀以后,“想一想”让他们计算3×8和8×5,体会8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几乘8”或“8乘几”。

这两道例题后的“想想做做”第3题,都是根据一句乘法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的练习题。这些题,不仅让学生知道7、8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7、8的乘法,还知道一句口诀通常能算两道乘法式题。

(2)主动计算表内除法。

例2教学用7的口诀求商。教材用28朵花扎花环这个题材,提出“每7朵扎成一个花环,可以扎几个?”和“扎4个花环,平均每个花环有几朵花?”这两个问题,列出两道除法算式,分别计算28÷7和28÷4。教材提示学生通过想乘法口诀“()七二十八”和“四()二十八”来求商,重温用口诀求商的思考方法,体会除数是几,就要想与几有关的口诀。计算28÷7可以依次想“一七”“二七”……“四七二十八”,计算28÷4可以依次想“一四”“二四”……“四四”“四五”……“四七二十八”。这两道除法是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

例4教学用8的口诀求商,要求学生根据16厘米花边“平均剪成2段,每段长多少厘米?平均剪成8段,每段多少厘米?”这些问题,列出除法算式并计算,并和同学交流求商的思考过程。这样的安排,比例2提高了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的成分比前面大了许多。

配合例2和例4的“想想做做”第1题,都是先算一道乘法,再算两道除法的题组。例如,6×7、42÷6、42÷7,3×8、24÷3、24÷8等。第2题都是根据一句乘法口诀说出两道除法算式。学生已经熟悉这些练习形式,能够从中反复体会乘法与除法的联系,体会乘法口诀求商的要领。

例5把9的口诀算乘法和算除法计算结合起来教学,随后的“试一试”要求学生同时计算2×9、9×2、18÷2、18÷9,体会计算这些题目用了同一句口诀。虽然这是他们第一次同时计算乘法和除法,但学生是有基础的。因为前面已经有一句口诀算两道乘法或者算两道除法算式的经验,还有从乘法算式得出除法算式的体验,大多数学生在这里是能够用一句口诀同时计算四道算式的。

(3)培养细心计算的习惯。

2×9=18与9×9=81,两题的积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刚好换了位置。3×9与8×9、4×9与7×9、5×9与6×9也是这样。这种现象既有趣,也容易给计算造成错误。为此,练习十三特地设计了四个题组:27÷9和72÷9,36÷9和63÷9,45÷9和54÷9,18÷9和81÷9。意图是帮助学生记住9的乘法口诀,细心选择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表内乘除法和加减法口算有时也会相互干扰。如计算4+2、4-2、4×2、4÷2,稍不留神就会出错。其主要原因不在知识上,而在对运算符号的识别与区分上。为此,教材里有这些安排:①在表内乘除法的练习题里适量插入加减法题目;②编排像8÷2和8×2的题组。这些安排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培养认真读题的习惯,锻炼感知的灵敏性。

(4)结合计算探索规律。

教材编排了两道蕴含着规律的计算题。

一道是练习十一第6题(教材第74页),给出三个题组:4×4和3×5+1、5×5和4×6+1、6×6和5×7+1,要求学生算一算、比一比。算出各题的得数,发现同组两题得数相同,是教材的基本要求。如果让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如下操作,体会同组两题的得数相同是合理的,就更好了。

给出16个同样的小方块,如果每行4个,刚好4行拼成一个正方形。如果每行5个,3行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剩1个小方块。这样拼图形的过程能够表明4×4=3×5+1。

给出25个同样的小方块,如果每行5个,刚好5行拼成一个正方形。如果每行6个,4行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剩1个小方块。这样拼图形的过程能够表明5×5=4×6+1。

……

另一道是单元复习第4题(教材第87页),给出三个图形,每个图形下面是两个算式,分别是1+3和2×2、1+3+5和3×3、1+3+5+7和4×4。学生结合图形理解算式的意思,能够体会同组两题的得数应该相同。

每行2个小方块,2行拼成的正方形里,一共有2×2个小方块,或者有1+3个小方块(1个白色的方块和3个蓝色方块合起来)。

每行3个小方块,3行拼成的正方形里,一共有3×3个小方块,或者有1+3+5个小方块(1个白色的方块、3个淡蓝色方块和5个蓝色方块合起来)。

……

需要再次说明的是,教材对这两题的基本教学要求是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同组两题的得数相同。结合图形体会其合理性,是部分学生可以达到的程度。至于题组里的规律,不作为基础知识,不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

4.教学乘除法的两步混合运算。

在整理乘法口诀,学生较好地掌握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例6和其后的“试一试”教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计算,使学生了解运算顺序,更好地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学生有加、减两步计算的经验,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乘除法的两步混合运算,一般不会有问题。尽管这样,教材还是十分重视运算顺序的教学,希望学生初步掌握。因为后面的教科书,不再专门教学加减两步计算和乘除两步计算了。

例题把算式2×3×4里的“2”和“3”用线连起来,写出“6”,表示先算2乘3得6;把“6”和“4”用线连起来,表示再算6乘4得24。这些就是教学连乘的运算顺序。同样,教学连除和乘除混合,教材也把算式前两个数用线连起来,表示先算这一步;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和算式的第三个数用线连起来,表示再算这一步。

配合例6的“想想做做”第1题,把三道相关的算式编成题组。例如,3×3、9×5和3×3×5,24÷4、6×8和24÷4×8等。学生从上往下依次计算同组的三道题,能感受到第三个算式的计算是连续进行前两个算式的计算,这也是对“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顺序的体验。

练习十四第3题,把乘除混合运算和加减混合运算综合起来,它们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这就形成了比较概括的同级运算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两步计算,利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进行第二步计算,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既体现了运算顺序,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尤其是只写出最后的得数,不写出计算的过程,学生很容易忘记第一步算出的是什么。为此,例6和“试一试”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写在算式的下面,让学生看着第一步计算的结果算第二步。在初步学习两步计算时,可以鼓励学生像这样做,因为这能有效地避免错误。但要注意逐步提高要求,引导学生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记在头脑里,再利用这个数进行第二步计算。

5.在计算教学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编排了许多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学习的7、8、9的乘除法计算解决这些问题。

(1)以下几种情况是前面教材里出现过的。

①用图画、对话、文字叙述等形式呈现的乘、除法一步计算的问题。有些是单独的一道题,有些是相关的几道题组成的题组。解答单独的一道题,思考重点在于提取题目里的“几个几相加”或“平均分”等数学问题,根据数学问题选择计算方法。解答题组,不仅要分析各道题的数量关系,还要体会各道题之间的关系,感受“几个几相加”问题与“平均分”问题可以相互改编。如:

7组小朋友做游戏,每组4人,一共有多少人?

28个小朋友做游戏,每4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

28个小朋友做游戏,平均分成7组,每组有多少人?

这一组题都是“组数”“每组人数”和“一共的人数”三个数量。已知“组数”和“每组人数”,可以求“一共的人数”;已知“一共的人数”和“组数”,可以求“每组人数”;已知“一共的人数”和“每组人数”,可以求“组数”。

②改变连续两问的呈现结构。过去,连续两问题目的结构大多是:条件1、条件2、问题1,条件3、问题2。本单元里的连续两问题目结构大多是:条件1、条件2、条件3,问题1、问题2。如教材第79页练习十二第5题:

17个男同学和15个女同学到校外参加义务劳动,每8人分为一组。参加义务劳动的一共有多少人?一共分成了几组?

无论是解决第一问还是解决第二问,都要从三个已知条件里选择需要的条件,这能让学生感受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是以后形成解题思路的重要基础。

③呈现大情境,解决多个问题。在一幅图画里给出许多数学信息,由教材提出或者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分别解答。如教材第88页单元复习第9题:图画呈现1袋饼干的价钱是4元,1块巧克力的价钱是9元,1个蛋糕的价钱是5元,1包水果糖的价钱是6元。小红买一种食品正好用去18元。她买的可能是什么?买了多少?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是解决四个问题:18元能刚好买几袋饼干吗?能刚好买几块巧克力吗?能刚好买几个蛋糕吗?能刚好买几包水果糖吗?

大情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按数量及其关系收集和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引导思维的多向性和发散性。

(2)新出现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型,应该加以重视。

①用直条图呈现题目。

画线段图是数学教学经常采用的方法,不仅教师的教要利用它,学生的学也需要它。学生学会使用线段图有一个过程,一般先接触直条图,再逐步简化成线段图。他们接触直条图,一般先看图、识图,再画图、用图。

直条图有其直观的一面,它毕竟是图,表达的意思比文字形象。直条图也有其抽象的一面,它用直条代替具体的对象,比实物、情境图里的非数学信息少许多。所以,让二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直条图是比较合适的。例如,本单元例3后的“想想做做”第6题(教材第77页),用一段直条表示3个☆,求8段这样的直条一共有多少个☆。又如,单元复习的第6题,用一根直条表示45个皮球,把这根直条平均分成5份,求1份表示多少个皮球。教材要求学生看图说说其中的条件和问题,这就是帮助他们识图。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意,找到图中的已知数据和所求问题,整理这些信息,完整、有序地表达出来,也就形成了一道用语言表达的实际问题。

②为解决问题选择条件或补充条件。

解决问题需要条件,具备了条件就能解决问题。善于把握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相关性,是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标志。应该看到,学生在解决每一个实际问题时,都在体验这种相关性。教材为此而专门设计一些练习,这是必要的。配合乘法口诀表的“想想做做”第4题(教材第84页)就是典型的例子。这道题给出的已知条件是:张大伯种了8行青椒和6行茄子,青椒每行有9棵。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种了多少棵青椒?一共种了多少棵茄子?解决“一共种了多少棵青椒”这个问题,学生应分类整理题目的三个已知条件,发现所需要的条件已经具备,并选择与青椒有关的一组对应数据——种青椒的行数和每行青椒的棵数,求出青椒的总棵数。解决“一共种了多少棵茄子”这个问题,学生在整理已知条件时,发现只有种茄子的行数,缺少每行茄子的棵数,还不能计算茄子的总棵数。于是明白教材提问“需要补充什么条件”的原因,并补充这个条件,使问题得到解决。

还要说明的是,学生理解直条图的图意,学会使用直条图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他们学会整理实际问题里的条件和问题,把握其中的相关性,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以后的教材里还会注意这些内容的安排。使用教材组织教学。应该注意到这些编排,理解其意图,明白其要求,不仅教学这几道题目,而且教学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教材分析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位置 (一)教材内容 “上下”“前后”“左右”。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三对方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接触,“上下”“前后”的方位儿童基本上已建立起来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6岁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所以我们先认识,并且把它们安排在一个例题中(去掉了原来专门教学前后的例2,在例1中加入了“前后”的认识);而左右相对于前两对方位难一些,所以后认识,并且专门安排一个例题进行教学。 1.上下、前后。 结合情境和活动认识。 教材以一座大桥为背景,有2层加上水面共3层,每层都有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都有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教材通过先示范如何用上下、前后来描述两种交通工具的位置,再让学生自己选两种交通工具像这样进行描述,以进一步明确上下方位。 接着通过“做一做”的活动和练习进一步巩固“上下”“前后”方位概念。 ·让学生充分地说。例题、第4题,每两层物体的位置都有上、下关系,例题、第2题每两辆车,每两个人的位置都有前后关系,因此,可说的内容很多。让学生充分地说,既能调动积极性,又给他们大量的练习机会。 ·描述的语言不要过分单调、机械。可以像教材示范的那样说“谁在谁的上(下)面”“谁在谁的前(后)面”,也可以说“谁的上(下)面是什么”“谁的前(后)面是什么”。要鼓励学生用例外的说法来描述,通过语言的灵敏促进思维的灵敏。 ·感受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可以把对两种事物相关描述对照起来,如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汽车的下面;语文书在数学书的上面,数学书在语文书的下面等,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中体会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2.左右。 ◇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认识:认识左右手---感知身体的左右---以自身为中心。 儿童辨别“左、右”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有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判断左、右的根据是身体的左、右两半,后来有人证明在左、右分化中起绝对优势作用的不是身体,而是手。也就是说,儿童建立左、右的过程是:先将左、右同自己的左、右手建立起联系,然后再与自己身体的两边对应起来,最后以自身为标准来进行判断。教材教学左、右概念时,就是按这样的顺序来编排的。 ①让老师背对着学生,学生模仿老师举右手,再让学生想一想左、右两只手的习惯性分工,将左、右与自己的左、右手对应起来,②再通过“做一做”第1题,初步感知身体的左、右。③再通过练习二的第1题,让学生以自身为中心确定物体的位置,逐步建立左、右的概念。 ·不涉及左右的相对性。去掉了,一方面是因为有一定的难度(儿童大凡在7岁左右,不仅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而且也能以别人为标准辨别左右)。另一方面主要是这方面的原因,教学中老是纠缠以谁为标准。 ◇将左右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车辆、行人靠右行、少先队员敬礼用右手等。 加深对左右的认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数学思考: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审美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课时安排:9课时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4课时 2.解决问题…………………………………3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4.小小设计师………………………………1课时 1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报告

第二单元 1、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这一专题整体安排教学内容。“同学之间、课堂内外发生过许多难忘的事,学校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呀!”简短的导语首先点出本组的专题──学校生活;然后安排了集中识字课———识字2,其内容是关于学校生活的十二个词语;接着,《一株紫丁香》《我选我》《一分钟》《难忘的一天》四篇课文,从各个不同方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从中可以受到爱老师、爱学习、爱集体、爱劳动以及要珍惜时间的教育。本组最后的《语文园地二》中,“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发现“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和汉字的构字特点。“学习查字典”则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在学生明白部首含义的基础上,重在掌握部首查字典的一般方法。“口语交际”是与课文《我选我》结合安排的内容,讨论班里改选干部,自己会不会选自己。“展示台”则让学生展示新学到的本领。围绕一个专题整体安排教学内容,体现了课标避免烦琐、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与学校有关的词组,诗歌、故事,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发现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随文和生活中会认57个生字,会写46个生字。学习部首查字法,学会按部首个汉字归类,认识部首。 3、重点难点:通过学习与学校有关的词组,诗歌、故事,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会认57 个生字,会写46 个生字。学习部首查字法,学会按部首个汉字归类,认识部首。 识字2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教学准备:ppt、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位置 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位置 一、单元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13页 二、单元教材分析: 关于位置,一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因此,本单元进行集中教学,帮助学生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根据研究,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所以,教材根据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安排了方位认识的先后顺序,并且创设了适合学生年龄又便于操作的情景,使他们一方面亲身体验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的方位,另一方面又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块知识是为今后学习从两个角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打下基础。 三、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不同的方位,并且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情感与态度: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的精神,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四、单元教学重点:了解“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和含义,会用“上、下”和“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和含义,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五、单元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上、下”和“前、后”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左右”的空间观念,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第一课时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页)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上、下”和“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和“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和含义,会用“上、下”和“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上、下”和“前、后”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情境图、课件 学具:语文书、数学书、笔盒。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教师:上课前,我们来玩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 教师说口令,学生做动作: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二)教学新知: 1、谈话,揭示课题。 教师:在刚才的小游戏里,我们提到了哪些方位? 学生:上、下、前、后。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这四个方位。(板书课题) 2、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前、后”这四个方位大家都很熟悉,你能举些例子来说一说吗? 学生个别汇报。(在学生观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家中的物体摆设、观察教室里物体的位置。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要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3、观察课本中的主题图,加深体会“上、下、前、后”的含义。(1)出示课本第9页的主题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图中事物之间的方位关系。 (2)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然后再由个别学生进行汇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 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学设想】 三国有一个故事,说有人向董遇请教,他不肯教,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苏东坡曾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们宋朝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后人也仿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咏。”诸如此类的话都在说“熟读”的重要。因此,学习古诗文的学法就是“熟读法”。 真正的“熟读”应是一种美的享受和美的创造。苏轼说:“三分诗,七分读。”此言也正道出了诗文诵读的重要性。古诗文尤其重视诵读,学习诵读的基本技能,是更好地品味古诗文的必要环节。 为了全面了解作家作品,自主地查阅搜集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立体的懂”,而不是“平面的懂”,这就是文学理论所谓的“外部研究”。这种“外部研究”既是横向的也是纵向的。因此,学习古诗文可用“综合学习法”。 古诗文流传于世,自有其可称处,其中有的既是名篇,亦复有佳句,即如晚清王国维所谓“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篇有句”者。而且许多名句因寓意深刻、形象生

动而流传千古,脍炙人口。这样,“语言积累法”也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必要方法。 教学角度:写读训练 主要教学步骤: .教师出示一朵花,学生看花后,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全班交流,探讨“观花”之异趣,感受心理对创作的影响。 .品读范文之悲景,模仿其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品读范文之乐景,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分组交流,全班点评。 .创新思维写作训练: ①以乐景写哀情。 ②以哀景写乐事。 老师举例说明,学生自由创作。 .依据课文主题,学生自创逆境警句。 《醉翁亭记》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朗读训练 主要教学步骤: .学生自读,辨音正义。 .分句群朗读,理解内容。

第二单元英语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Unit 2 Last weekend 一、单元教学内容 1、话题:What did you do? 2、功能:动词过去式在具体情境中的基本使用方法。 3、语言结构: (1)句型: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 played football/ watched TV …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went fishing/ went to a park … Did you read books? Yes , I did./ No, I didn’t. (2)词汇:watched TV, washed clothes, cleaned the room, played football, visited grandparents, went to a park, went swimming, read a book, went fishing, went hiking.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对过去某人所做的事情进行问答,如: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 visited my grandparents. (2)能够用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形式询问别人过去某个时间所做的事情并作答。如:Did you go fishing last weekend? Yes, I did. No, I didn’t. (3)能够对某人过去某天所做的事情进行简单地叙述。如:Zhang Peng visited his grandparents yesterday. (4)能够听懂会唱歌曲At the zoo 2.知识目标 (1)能够掌握A,B部分Let’s learn,Let’s talk中的四会单词和四会句子。 (2)能够听,说,认读A,B部分Let’s talk中的句子。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位置 一、教学内容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单元内容由原六年级上册移来。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能用数对(正整数)表示物体的位置。 2. 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让学生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存在对应关系。 三、编排特点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是在学生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也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打下基础。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实际情境出发,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能用“第几”描述物体的位置,还经历了类似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找到物体的位置,如教室里的座位、电影院的座位等,初步具有用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教材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了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知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和方法。 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或方格纸上用抽象的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初步感知直角坐标系的思想,为后面“图形与坐标”的学习作好铺垫。 例如,例1学生根据张亮坐在教室的第2列、第3行用数对(2,3)表示,初步建立与座位示意图的对应关系,在同样的规则下,再次通过周明坐在教室的第1列、第3行怎样用数对表示和给出数对确定位置的活动,加深数对与座位示意图行列的一一对应关系。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直观体会直角坐标系的思想。 例2更为直接地呈现了方格纸这一学生熟悉的材料,其中同样蕴含着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只不过没有明确表示出x、y轴。不同的是,例1中物体的位置相当于方格纸中的每个格子,而例2进一步抽象为一个点,用方格纸上的格点(横线和竖线的交点)来表示。可以说,方格纸是渗透直角坐标系的有效载体,借助方格纸来学习也是实践直观几何的重要手段。小学几何的学习立足于直观几何,通过方格纸研究几何图形的有关特点和性质,获得几何活动经验,发展几何直观,逐步培养学生推理的意识和能力。 四、具体编排 1.例1: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会用两个数描述位置,比如第几排第几个等,这里学习数学上位置的表示方法。教材呈现的是一个教室,老师的讲桌上有一个座位示意图,哪个学生如果有问题,按一下开关,座位示意图上的灯就会亮起来。这里编排的层次主要有: (1)明确“列”“行”的含义及一般规则。结合“教师是如何确定张亮的位置”的讨论,使学生明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2)给出数对表示的方法。由小精灵直接给出用数对表示的方法,正是有了前面的规则才能保证数对表示的唯一性。 (3)明确数的顺序,体会一一对应思想。通过比较王艳和赵雪两位同学的位置进一步明确数对中两个数是有顺序的。并体会数对和每个人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 2.例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六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是在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100以内的基本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些口算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基础,一定要加以重视。结合口算,教材还安排了用数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问题)内容。 二 教学目标 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标准》P1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 编排特点 .创设情境,提出计算问题。P57、P61、P67 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样,计算问题都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感受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有联系的计算对照编排。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关系,同时突出算法上的相同点。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相同单位的数相

加减,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减少计算错误。 3.结合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都通过让学生摆小棒、交流算法明确所学计算的联系和区别,以此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4.结合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单元的解决问题主要是解决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P72) 这类问题在生活中比较普遍,数量关系比较特殊,教材专门安排例题进行教学。教材从同一题材引出例3、第六单元 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一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数学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能熟练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科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材分析 一、单元概述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本单元主要是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 本单元包括8课:第1课主要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第2课通过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详细观察没有变化的沙豆混合和产生了新物质的白糖加热,分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第3—6课具体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及这些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产生了新的物质。第7—8课通过研究化学变化速度的控制,介绍化学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懂得化学变化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最后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并不要求学生学生掌握化学变化的类型和化学变化生成的具体新物质。而是要求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出发,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2.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3.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5.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 6.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获得结果。 2.学习通过“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上两个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通过让学生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培养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通过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初步感受坐标法的思想。 4.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三、主要变化与具体编排 (一)主要变化“用数对确定位置”和“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直角坐标和极坐标思想在小学的初步渗透。在上一轮教材的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遍反映“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教学难度要大于“用数对确定位置”。因此,此次修订,根据各方意见,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至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移至本册。 (二)具体编排在具体编排上,也更加注重体现层次性。教材选

择台风移动这一学生相对熟悉的现实素材作为一个大背景,用“情境串”的形式引出3个例题。 1.例1。教材以电视播报台风警报作为情境引入,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使学生充分感受生活和数学的紧密联系。 教材直接给出标出台风中心和A市的方位图,让学生利用图示理解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所表示的含义。确定一个位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教材先通过小精灵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东偏南30°表示什么意思,这也是本例的重点。使学生看到东偏南30°表示的是一条射线上的所有点,如果只有这一条件,还无法判断台风中心的确切位置,由此引出距离。“东偏南30°”与“南偏东60°”含义完全相同,只是生活中更习惯于选择小于45°的角度来描述。图示中用一条线段表示100km,由于学生还没学习比例尺,只要能说出这样的6条线段表示600km 就可以了,不必涉及比例尺。最后小精灵问“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与例2进行很自然的情境连接。 2.例2。本例在学生通过例1了解了方向与距离的含义之后,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某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在方位图上找到该点的位置。延续了例1的情境,情节连贯,随着现实情境的发展,自然地引出数学问题。教材给出了两类定位的情形,一类是非正东、正南、正北、正西的,一方面需要确定角度,另一方面需要确定距离;另一类的正东、正南、正北、正西的,只需要确定距离即可。教材采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目标 1.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3.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二、编写意图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从内容和主题上说,有的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如《北冥有鱼》《大道之行也》等;有的是对现实生存状态的反思,如《马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等。 《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道遥游》,是全文开头的一小部分。作者通过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这样一个超现实的形象,阐发了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富有浪漫色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庄子?秋水》,主要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既机智敏锐,又轻松闲适;既令人叹服于庄惠二人的辩才,又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重点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虽然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启发意义。《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礼运》,闻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马说》以良马喻人才,认为人オ只有遇到伯乐才能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被埋没。文章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引人深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茅屋被风雨袭击的遭遇,生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卖炭翁》通过卖炭老人惨道宫使强取豪夺的故事,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从语文能力训练的角度来说,学习这个单元: 首先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文言语感。诵读是文言文学习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核心的环节,而诵读的目的正是在于培养语感。没有良好的语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难以学好的。 其次,要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要学会整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在一年级下册第三组安排了“保护环境”,二年级上册第七组安排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专题。与以往专题不同的是,本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专题,本组教材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其中,“调查周围环境”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5课《翠鸟》之后,提示学生此次活动要求调查的内容、所选择的组织和调查方式;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之后,提示学生交流开展活动的方式,整理调查材料,做好展示和交流的准备。 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本组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

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 1、会认31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留心周围的环境,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交流的基础上,选择习作内容,借鉴课文的有关表达方法,写一篇与爱护周围环境有关的作文。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5、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6、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1、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体会翠鸟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小学数学下册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2019年度小学数学下册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一共有9个单元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以《标准》为依据,按照整套教材的总体知识结构以及阶段性目标来设计的。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空间与图形、数与计算、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联系实际的内容。 这些内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使学生从更广泛的角度观察数学、学习数学,对数学有更全面、更丰富的认识。如数与计算一共有三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这样从总体上有所变化,并且每一个单元的内容都考虑到容量要合适,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觉枯燥。 2019年度小学数学下册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页 1 第

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 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 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页 2 第 全册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八年级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教材教法分析 纵观第六单元选文,都是古代请新隽永的写景名篇,一切景语皆情语,每位作者怀着对美景相同的感受,留下美文,展示各样美好思想感情,因此,在这一单元,我们带领学生,读美文,品美景,赏美情,留美印,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健康坦荡的胸怀,向往美好境界,树立追求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目标。 参考开学初曹老师发给我们的整体教材分析,关于本单元教学目标如下: 第六单元教学目标: 1、体会古人从大自然中领略和感受到的人文熏陶和审美观感。引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 养和审美情趣。 2、提高学生对古代美文佳篇的阅读、感知、赏析、体味、领悟能力。 3、掌握重点字词和基本句式,背诵美篇佳句。 教学重点: 了解和体会自然之美。学习文章从不同角度、抓特征刻画景物的手法。领略文中的美妙境界,体会作者的志趣;学习对偶佳句,场景描写手法,简练成趣;叙事、绘景、写情结合的手法。掌握文中的文言时间词及其他字词。背诵默写。 单元教学难点: 1、读通文意,结合时代背景、简单了解作家经历的基础上,领略作者思想感情 2、学生在欣赏美文中,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自然景色的美点,培养欣赏美、 体验美的能力

26课《三峡》 北魏郦道元的《三峡》,描写了三峡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是写景散文中的上乘之作。对学生而言,结合注释读懂弄通文意不困难,关键是了解写景散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的布局以及文言词语、特殊句式的掌握。 教学设想: 教学过程中尽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欣赏三峡风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熟读成诵,积累理解”对课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并结合书下注释通过圈画法把字词和译文一一对应,尽量字字落实;通过“品读课文,解决问题”,使学生明了写景散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的布局。 重难点教学建议 本文的写作手法: 明确: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写山的长、多、陡、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可见其凶险。“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侧面表现江水迅疾。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正面描写猿啼凄凉怪异,回声久久不绝,悲哀婉转,到处笼罩着悲寂、凄凉的气氛。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以忧伤的渔歌作结暗示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侧面表现三峡之秋的萧瑟凄凉。 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一般包括动静描写,虚实描写,色彩渲染描写,观察角度变化描写,点面结合描写五种描写方法;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方面进行的直接描写。(也叫实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2、动静结合。 静景:山动景:水 山(两岸连山,群峰对峙)水(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组元,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世界”单 元之后,第二次以文体组元,编排了4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4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 体有故事,还有诗歌。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 打开了一扇窗。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本单元的4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交流平台”则引导学生对寓言的基本特点及阅 读寓言的好处进行了总结梳理。 本单元的习作是看图作文,要求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习作安排的是“看图画,写一写”。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经典寓言故事, 提示阅读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课文 1.认识27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32个字,会写2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寺株待兔》。 3.能结合相关语句,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读懂故事,明白道

理, 4.能借助注释读准文言文。 5.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2)口语交际 1.积极參与讨论.能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清楚理由。 2.能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尊重不同的想法。(3)习作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4)语文园地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2.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 构的词语。 3.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 4.能按照正确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5.知道横画或監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写好“艳、静”等8个字。 6.积累“邯郸学步.、滥竽充数”等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数学思考: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以及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行、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了,本单元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之后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一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

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学习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结合学生的实际座位,将教学搬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如例2的教学,在让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时,教师应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引导学生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和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同时要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1.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1课时 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1课时 3.练习五………………………………………1课时

2019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2019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 单元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珍爱我们的家园 单元导语 在群星璀璨的茫茫宇宙中,地球只不过是一颗微不足道的行星,但对于地球上的 生命来说,它却是唯一的。地球以它蓝色的海洋、绿色的森林、黄色的土地哺育了无 数生命,而人类不过是众多生命中的一员,绝没有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随意浪费自然 资源的权利。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在享受它带给我们一切美好事物的同时,也要学会 感恩、珍惜,用心去呵护这颗美丽的星球。 适合人类生存的只有一个地球,如果人类肆意破坏环境,浪费自然资源,必然会 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最终危及人类生存。我们应该像三黑那样珍惜和热爱 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像山野老农那样为保护环境、绿化家园而不懈奋斗。请珍爱我 们的家园吧,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为我 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分力量。 本单元的文章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永恒的主题。这样编写的目的在于依托文本,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底,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教材分析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课文古诗三首2 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写的美丽景 色;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展现出来的。 只有一个地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

球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结合关键句,说说 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三黑和土地1品味诗歌直白质朴的语言;感受三黑的形象,体会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青山不老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体会课题的作用。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 么办 1 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尊 重不同的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 人;表达观点时要简洁明了,有根有据。 习作学写倡议书1注意倡议书的格式要正确;倡议的内容要写清楚、有条理。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1 学会抓住关键字词概括段落的主要观点、了解主 要信息;了解古代文化中的一些专有名词,感受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五篇课文和一个练习。五篇课文分别是《春笋》《雨点》《小池塘》《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内容都与景色有关,意在告诉孩子们大自然的一些美景,让孩子们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写4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情感目标 《春笋》写的是春天到来之际,春笋破土而出,旺盛地生长的情景,赞颂了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 《雨点》是一首诗歌,全诗8行、4句,分别写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第一句抓住“池塘”水波不兴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睡觉”;第二句抓住“小溪”流水潺潺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散步”;第三句抓住“江河”奔腾不息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奔跑”;第四句抓住“海洋”巨浪翻滚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跳跃”。课文表述由静到动,由小到大,不仅内容丰富,且构成了审美的多样性,读来颇有趣味。 《小池塘》的意境很美,如诗如画。它描写了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美丽景象,为了表现这种意境,作者大量采用了比喻来表现这种意境。全文共出现了六个比喻:把池塘比作眼睛;把芦苇比作睫毛;把白云比作白鹅;把太阳比作气球;把月牙比作小船;把星星比作珍珠。对于孩子来说,这种静态中的动感和生命之美如何使学生领会,这是教学本篇课文的一个难点。 《春到梅花山》一文描写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情景。课文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供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境。课文着重描写的是早春时节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 《草原的早晨》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早晨,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本文意在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文章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生动,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也是对学生情感熏陶的好课例。

第二单元 位置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位置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原来凭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从第一学段用两个“第几”来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到第二学段用一个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再到第三学段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正好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螺旋上升的数学抽象过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2.会用数对表示具体物体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的物体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难点: 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的物体位置。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 注意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五、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例1,P 19做一做,P 21 练习五第1、2、5题; 第二课时:例2,P 20做一做第1、2题,P 21 练习五第3、4题;

第三课时:P 练习五第6、7、8题。 22-23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