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二五”林业发展

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国家计划

【发文字号】青政办[2011]196号

【发布部门】青海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1.08.16

【实施日期】2011.08.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青政办[2011]196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青海省“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八月十六日

青海省“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发展高原现代林业,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为青海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依据《全国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在全面总结“十一五”青海林业发展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十二五”发展机遇与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立省”战略的总体要求,制订《青海省“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建设任务等。本规划是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十二五”时期青海林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简要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我省林业由传统林业向高原现代林业发展、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转变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央首次召开了林业工作会议,明确了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青海省首次召开省委林业工作会议,提出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立省”战略。“十一五”时期,青海林业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务林人奋发进取,锐意改革,扎实工作,林业建设依靠项目带动和改革推进,在生态建设、资源保护、产业发展、科技推广与林权改革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还存在着不少制约林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第一节主要成就一、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成就突出,生态功能得以提升“十一五”期间,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省广大林业职工的共同努力,全省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已呈现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重点,“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全面协调推进的生态建设新格局。

1.着力保护和构建高原森林生态系统

一是以流域管理的思想,按照“南封、北育、西治、东造”、构建“一屏两带”的生态安全格局,认真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林业工程。“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完成营造林任务56.90万hm2,其中人工造林18.34万hm2、封山育林38.56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5.23%,比2005年增加0.83个百分点,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5.07%的目标,活立木总蓄积4589万m3;二是通过签订管护责任书、完善奖惩制度,全省198.3万hm2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完成了306.74万hm2重点公益林管护任务;三是深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开展,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359万人次,完成义务植树7009万株;四是城乡绿化进程不断推进,组织开展了西宁市、格尔木市创建绿化模范城市和“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完成了150个村的绿化工作,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

2.着力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

“十一五”期间,全省林业部门坚持以林业重点工程带动防沙治沙工作,紧紧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国家重点公益林、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加大人工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草)等防沙治沙力度,使我省的防沙治沙工作逐步走向了整体治理、快速推进的道路。“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5.27万hm2,其中人工造林种草6.12万hm2,封山(沙)育林8.80万hm2,工程治沙0.35万hm2,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

一定成绩,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个世纪末年均扩展31.6万hm2,到现在年均减少1.1万hm2,沙漠化土地面积扩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3.着力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一是湿地类型保护区建设初具规模。现已建三江源、青海湖、隆宝3处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山、可鲁克湖-托素湖2处湿地类型省级自然保护区,继青海湖保护区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之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湿地也列入了《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二是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为主攻方向,实施了三江源、青海湖、可可西里、隆宝、可鲁克湖-托素湖等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有效地促进了我省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三是加强湿地保护项目前期申报工作。完成了《青海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5-2030年)》,编制了可可西里卓乃湖、太阳湖、西宁、黑河源、大通县宝库河流域、贵德黄河清湿地公园等6个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争取国家立项批复。

4.着力维护生物多样性

一是以维持健康生态系统为目标,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突出就地保护,积极开展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工作,实施了孟达、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建设工程;二是开展了全省自然保护区调研工作、麝类资源专项调查、普氏原羚分布区野外通道和饮水点建设工程、青海高原水鸟繁殖群调查工作;三是建设全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立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16处、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29处,提高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水平;四是认真做好野生动物保护救护工作,在青海湖和通天河流域启动实施了中欧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协议保护项目,探索和示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体制和机制。

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成就突出,兴林富民取得实效

1.两大基地建设促进了林业产业发展

按照“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在柴达木盆地种植枸杞0.67万hm2,可采果面积0.4万hm2;在东部地区营造人工沙棘林8.67万hm2。依托柴达木高科技药业公司、清华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康普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工利用枸杞果和沙棘果资源,年加工产值近3亿元,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实现了我省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双赢。

2.生态旅游成为林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按照“积极推进资源转化战略,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要求,不断挖掘林业在旅游方面的潜力,充分利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的景观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以自然风光和乡村旅游带动农牧民增收。目前,全省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6处,并已建成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湿地公园和8处省级森林公园。森林旅游、湿地考察旅游和自然保护区旅游等生态旅游已发展成为我省林业的主导产业。

3.为民办实事取得实效

结合林业重点工程,投资1.96亿元用于新农村生态建设,在农村绿化、帮助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将林业为民办实事办成一项得民心的工程。同时,立足实际,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如帮助湟中县岗岔村建立了50亩沙棘育苗基地,每亩收入可达1.5万元,年人均收入与其它村相比,净增收1376元。

三、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成就突出,生态文明观念不断强化

1.生态宣传深入人心

充分利用“荒漠化日”、“国际湿地日”、“植树节”、“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把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现代媒体,提升人们关注林业、支持

林业、参与林业的热情。

2.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向奥运会组委会捐赠5万枝唐菖蒲鲜切花,为奥运会增姿添彩,对宣传青海、推出青海花卉品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支撑保障能力得到加强,林业发展环境得以优化

1.林业投入大幅增加

坚持资金带动战略,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林业建设资金显著增加,为林业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十一五”期间,全省林业总投资达51.5亿元,比“十五”期间(29.5亿元)增长74.5%。同时在资金使用中,严格落实各项制度,规范运行程序,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2.依法治林进程加快,资源保护成效明显

“十一五”期间,认真贯彻落实《青海省实施〈森林法〉、〈防沙治沙法〉、〈环保法〉实施办法》、《禁伐令》、《禁牧令》、《禁采令》等法规制度,同时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地方林业法规。紧紧围绕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的总体目标,加大执法力度,积极开展严打整治和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十一五”以来,全省森林公安机关共查处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1.16万次,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26万人(次),有力地保护了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强化森林火灾防控,取得了连续24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不断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面积69.8万hm2,重点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严格审核征占用林地项目,严格采伐限额管理。

3.实施科技兴林战略、林业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东部地区开展了系列抗旱造林技术,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重点开展了以推广杨

柳深栽造林和工程治沙为中心的荒漠化综合治理技术。完成了4项国家级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和31项省级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社会林业工程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实施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邀请捷克、斯洛伐克、瑞士、美国等外籍专家开展小蠹虫信息素防治技术研究。这些成果有效地提高了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4.林业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通过开展“作风年建设”、“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争先创优”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四型”机关建设,提高了队伍素质。通过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和党风廉政建设体系,建立了一支作风优、工作实、能力强的林业工作队伍。

五、国家支持林业政策实现重大突破

1.生态补偿制度不断完善

截至目前,中央已将我省306.74万hm2国家重点公益林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范围。同时国家林业局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制定了《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将国家级公益林的集体林补偿标准由每年每亩5元提高到10元。2010年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开始试点。

2.造林补助标准逐步提高

营造林乔木林、灌木林、封山育林国家投入标准分别提高到200元/亩、120元/亩、70元/亩。

3.森林经营工作启动实施

2010年国家安排我省森林经营任务20.0万亩,投资2000.0万元。标志着森林经营工作在我省正式启动实施。

4.加大了改善林区民生的投入政策

全省危旧房改造建设项目总户数为5094户,25.8万m2。2010年完成国有林场危旧房

改造2700户,危旧房改造面积14.3万m2。国家投资2700.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2700.0万元。

5.林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

编制完成了《林区道路建设工程规划》、《林区用水安全工程规划》等林区基础设施规划工作,随着规划的实施,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将逐步得到改善。

六、林业改革成就突出,思想得到不断解放

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各级林业部门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高原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一切从生态省情、林情出发,不断破除阻碍林业发展的旧观念,消除束缚林业发展的思想羁绊;树立“按流域治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新思想,树立大林业、大生态、多功能林业、全方位开放等新理念。在成功策划三江源、青海湖等大项目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完成了对祁连山(黑河流域、大通河流域、湟水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可研上报工作;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研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由中科院、工程院7位院士和省内外专家参加的生态立省战略研讨会,7位院士向温家宝总理呈报的《对青海“三江源区”实施生态补偿的建议》,得到了温总理的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

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顺利推进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的精神,按照“先行试点、探索方法、总结经验、逐步推开”的工作要求,从2009年开始试点,2010年在全省全面推开,累积完成林地勘界面积98.93万hm2,核发林权证面积61.73万hm2,结合林改,开展了以落实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为主要内容的林改配套政策的调研和试点,探索用中央生态补偿政策支持林改,走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路子。目前,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已由农业区深入到半农半牧区、牧业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

革工作有序推进。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结合省情林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两项突破:一是造林体制机制的改革探索和创新突破,二是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与林改相结合以及公益林管护体制改革探索和创新突破。

3.深入调研、提供保障

结合解放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深入调查研究,破解制约林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分别对造林绿化机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村镇绿化工作、林业产业发展、自然保护区建设、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七个专题进行深入调研,提出了新的思想和办法,更好地为推进林业科学发展提供制度和理论保障。

4.林业对外开放初显成效

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力度,全省林业已走向全方位开放的新局面。按期完成了澳援青海林业资源管理延期项目,并通过了终期评估;启动实施了日贷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中欧生物多样性社区保护项目;继续实施GEF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项目示范点建设;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在高原湿地保护和气候变化领域开展了合作;与日本小渊基金、韩国政府等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达成合作意向。

第二节基本经验一、确立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建设,2008年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2009年首次以中共中央名义召开了林业工作会议,明确了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使命,林业地位得到显著提升。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

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林业具备的生态、经济、社会、碳汇和文化等五大功能和服务进一步得到全社会认可。青海省委、省政府立足我省基本省情和独特的生态环境,着眼于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实施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立省”战略,把林业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林业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赋予林业建设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使命。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作为重要的公益事业,承担着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荒漠化土地的保护发展和监督管理任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基础保障。

二、以林业重点工程为龙头,推动全省林业快速发展

林业四大重点工程是青海省生态建设的主战场,是推进青海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争取国家重点林业项目资金支持,加大对大江大河源头地区的生态治理力度,从而将局部造林、常规发展,逐步转向整体治理、快速推进,全面带动了全省林业快速发展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形成了林业发展的良好态势,林业建设的速度和效益明显提升。在国家重点工程的带动下,我省根据林业发展的实际,启动实施了适应地方发展的各项生态建设工程,逐步形成了以国家生态建设工程为主,地方工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生态建设的新格局。

三、深化林业改革,为林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十一五”以来,林业改革力度明显加大,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主的配套改革深入推进,林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坚持以工程为载体,科技为先导,机制创新为动力,落实了“四荒地”拍卖、延长承包期以及“谁造谁有”等一系列林业优惠政策。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落实投资对象放开、投资渠道放开、经营方式放开的林业政策措施,靠政策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良好氛围,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建设格局。

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提高营造林成效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体思路是:加快发展做强建材业;超常发展做精地产业;持续发展做大建筑业,统筹发展做好辅助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资源循环、全面提升弘洋综合实力。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市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 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房地产交易与市场 【发文字号】青政办[2015]153号 【发布部门】青海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5.08.08 【实施日期】2015.08.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 实施意见》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青政办[2015]153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8月8日

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青政〔2015〕58号)精神,确保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现提出如下分工方案: 一、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个人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贷款需求。 牵头单位:人行西宁中心支行 配合单位:青海银监局,省金融办,各商业银行 时间进度:全面执行。 二、研究制定引导农牧民进城购房的信贷支持措施。 牵头单位:人行西宁中心支行 配合单位:青海银监局,各商业银行 时间进度:抓紧研究制定。力争于2015年底将具体支持措施报省政府研究审议。 三、落实国家出台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提高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发放率。 牵头单位:各市、州政府 配合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时间进度:全面执行。各地通过提高首套普通商品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建立浮动贷款额度制度、发展异地贷款和二手房贷款业务、取消贷款保险和公证等中间费用等措施,确保2017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发放率比2014年有新提高。 四、积极探索住房公积金建制扩面新举措,不断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提高职工住房消费能力。 牵头单位:各市、州政府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1)

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十二五”发展回顾 回顾公司“十二五”发展,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以精益生产管理深入扎根为目标,以车间班组建设为抓手,在保证产值产能的同时,完成了推进组织机构建设、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并努力拓展其外延等工作。 一、推进组织机构建设 “十二五”期间,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共设立生产运营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物资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设备工程部、行政事务部、财务部、安全保卫科,均由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直接领导,在整体工作运行上,达成了高效准确的管理目标。固体制剂一车间、固体制剂二车间、动力维护车间作为公司产能保证,由车间主任直接负责,车间主任配备工艺技术员、质量管理员、劳资核算员、设备管理员四大职能管理人员,该管理体系独立支持车间生产运作。 在后勤管理方面,公司依靠管理协调体系、后勤保障体系两大主体带动生产、保证发展。从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质量、控制成本。在生产中,严格要求过程控制,全面落实“三检制度”,确保流入市场产品的合格性。 二、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 “十二五”期间,公司积极参与山西省内制药行业标准设计,努力投身我省生物制药科技项目工作。

通过小试工艺研究、中试、大生产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等,太原制药公司独立起草了“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产品质量标准,其中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已申报专利。 三、实施精益生产管理 在全面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公司组建“精益生产管理小组”,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特点,全面审视公司的组织运作,解决组织架构与组织运作的冲突。在整体运作方面,公司以管理流程为中心组建管理架构,对公司的部门进行重组,不断改善管理流程。 在不断打造精益样板的同时,目标管理体系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通过目标管理工具的运用,管理逐渐以数字和事实为基础。通过系统的培训,公司全员将自身工作和公司目标对标,达成了工作系统化、理论化的目标。 6S的深入落实,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同时也在挖掘“精益生产管理”精髓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集团“精益生产管理”的试点,太原制药公司在车间管理方面率先施行班前会、工作教导等多种管理形式,以“三件事情两张表”作为管理工作的抓手,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车间员工的工作技能。 第二部分“十三五”面临形势 伴随制药行业政策的发布、执行,不能严格按照GMP规定生产的制药企业会面临倒闭风险。在政府不断提高制药企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制药行业成熟度已经很高。面对更加规范化、严格化的政府管理现状,药品生产企业更加需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提高自身的管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 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法规类别】法规规章清理 【发文字号】青政[2016]96号 【发布部门】青海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6.12.29 【实施日期】2016.12.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青政〔2016〕96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根据《青海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青海省人民政府第99号令)中相关规定,省政府对现行有效的以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结果公布如下: 一、对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的475件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见附件1)予以保留,继续有效。对继续有效的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其起草部门或承担该项职能的部门应根据文件实施情况,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法律法规规章

及国家政策实行动态管理,在执行过程中需进行清理的,按规定程序及时提出意见报省政府。 二、对部分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相抵触的32件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见附件2)予以修改。由各责任单位牵头负责进行修改,应在6个月内完成修改工作,并按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报省政府审定后重新公布实施。 三、对主要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政策及相关行政规范性文件相抵触的,或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或与政府职能转变要求不一致的103件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见附件3)予以废止。对调整对象已经消失,或已过有效期限的,或不需要继续执行的28件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见附件4)宣布失效。予以废止、宣布失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不得作为实施行政管理的依据,不再执行。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1.继续有效的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475件) 2.予以修改的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32件) 3.予以废止的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103件) 4.宣布失效的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28件) 青海省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29日附件1 继续有效的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 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475件)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

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

《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省政府56号令

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 (2006年12月22日省人民政府第6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6年12月3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 44 号公布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人工影响天气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人工影响天气,是指在适当的气象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消)雨雪、防雹、消雾、防霜、森林草原防(灭)火、消除公共污染等目的的活动。 第四条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农牧、水利、林业、公安、飞行管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依法在职责范围内,做好人工影响天气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建设、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需要,商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按照有关人民政府批准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开展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属于公益性事业,所需经费列入该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 第六条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外,其他组织或个人要求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活动的,由申请人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提出申请,报省气象主管机构批准后实施,其费用由提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要求的组织或个人承担。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依照公益性事业用地征用程序办理。 第八条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变化、云水资源变化以及保障农牧业生产安全等方面影响的研究,开展空中云水资源的普查、评估、区划以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效果评估。 第九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地点由省气象主管机构会同飞行管制部门依法确定。经确定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地点不得擅自变动;确需变动的,须按原程序重新确定。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地点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施负有保护责任。 第十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实行资质证制度。取得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资质证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作业高射炮、火箭发射装置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技术标准和要求;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豫政办[2013]32号 【发布部门】河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3.05.03 【实施日期】2013.05.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分工 方案的通知 (豫政办〔2013〕32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对分工负责的工作进一步分解细化,制定具体措施,明确进度安排。涉及多个单位的工作,牵头单位要负总责,加强协调,其他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省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及时跟踪了解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并会同有关部门对相关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工作落实中的重要情况要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5月3日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分工方案 一、基本公共教育 (一)重点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多种方式并举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省教育厅牵头。只明确牵头部门的,其他有关部门配合,不一一列出,下同) (二)基本标准。执行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实施国家校舍建设、设备配置、师资配备、教学管理规范等标准。(省教育厅负责)(三)保障工程。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普通高中改造工程。(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负责,列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下同) 二、劳动就业服务 (四)重点任务。全面提升城乡就业全过程公共服务能力,以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为重点服务对象,努力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供更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五)基本标准。实施国家劳动就业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服务规范等标准。加强劳动标准体系建设。执行国家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等标准,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青海省优秀专家选拔办法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青海省优秀专家选拔办法和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职位职称 【发文字号】青政办[2005]139号 【发布部门】青海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5.09.28 【实施日期】2005.09.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青海省优秀 专家选拔办法和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办法的通知 (青政办[2005]139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人事厅拟定的《青海省优秀专家选拔办法》和《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五年九月二十八日 青海省优秀专家选拔办法 第一条为加快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强全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高层

次人才脱颖而出,构建青海省专家队伍,根据《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青海省省级行政表彰奖励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级优秀专家是我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全省各项事业发展中担当起专业学科和学术、技术领域带头人的重任。 第三条选拔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以贡献、业绩和学术水平为依据,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标准,坚持公开、公正、平等、择优原则,把选拔工作作为加强青海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梯次递进的专家选拔制度,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富于创新,能够适应全省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家队伍。 第四条选拔对象:在全省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并取得较大业绩的专家、学者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重点支柱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与做出突出贡献的专门人才。 第五条选拔范围: (一)全省各类所有制成分的企事业单位中符合选拔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中央驻青单位符合选拔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在青挂职或者专职服务两年以上,符合选拔条件的外省籍专业技术人员。 (四)在企事业单位中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后不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党、政、群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列入选拔范围。

2020年(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 划

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录 一、“十一五”回顾与总结 (1) (一)发展现状 (1) (二)存在问题 (6) 二、面临的形势 (7) (一)工业转型升级引导民爆行业健康发展 (7) (二)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拉动民爆行业市场需求增长 (7) (三)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民爆行业产能布局调整 (7) (四)一体化模式成为民爆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8) (五)倡导绿色发展和强化社会公共安全对民爆行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8)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9) (三)发展目标 (9) 四、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11) (一)推动结构调整 (11) (二)促进行业科技进步 (11) (三)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13) (四)推行绿色发展 (13) (五)强化行业信息化建设 (14) (六)加快行业市场化进程 (14) (七)扩大国际贸易与交流合作 (15) (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6) 五、保障措施 (16)

(一)坚持依法行政和政策引导 (16) (二)加快技术与管理标准化工作 (17) (三)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17) (四)强化产品质量监督 (18) (五)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 (18) (六)充分发挥中介组织服务功能 (18) (七)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18)

“十二五”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民用爆炸物品行业(以下简称“民爆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民爆行业是我国工业体系中的基础性产业,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使命。为继续促进行业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现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与总结 “十一五”是民爆行业发展较快的五年。在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能源及资源性工业品的需求持续旺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加大的拉动下,民爆行业产能逐步释放,结构不断优化,安全水平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效益明显改善,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发展现状 1.行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十一五”期间,民爆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快,效益状况明显改善,运行态势趋稳向好,经济规模总量和企业利润大幅提高。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总值分别由2005年的137.8亿元、137.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78.2亿元、278.3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1%、15.2%;销售企业的销售总值由2005年的12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28.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9%;产品和技术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不足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亿美元以上;实现利润总额由2005年的13.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8.6亿元。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为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一系列挑战,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时期的各项任务。 一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二是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 三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迈出坚实步伐,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四是人事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 五是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工资分配关系进一步理顺,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 上传者知盟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17675999.html,

六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十一五”时期,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实现较快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今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二是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和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全面实施,我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更加明晰、地位更加重要,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是我省坚持走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四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应对危机和复杂局面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十二五”时期,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持续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难度加大;我省人均发展水平和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低的状况没有改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改善民生任务艰巨。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自身看,也面临许多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报告

公司 “十三五”发展规划 二○一六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基础 (2)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2)

三、自主创新上台阶 (3) 四、市场开拓创新高 (4) 五、管理水平显成效 (4) 六、存在的不足 (5) 第二章发展环境分析 (9) 一、市场环境分析 (9) 二、同行业对标分析 (10)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1) 第三章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发展思路 (14) 三、发展目标 (14) 第四章保障措施 (17) 一、抢占市场 (16) 二、增加产能 (17) 三、储备人才 (17) 四、科技创新 (18) 五、狠抓成本 (18) 六、确保安全质量 (19) 七、文化建设 (19) 八、加强党建 (20) 结束语 (21)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公司实现管理提升、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时期,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对企业统筹规划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意义重大。本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的精神和要求,明确了企业“十三五”时期方向性、整体性、全局性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保障措施等内容,是“十三五”时期公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是企业快速转型壮大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时期。公司紧紧围绕股份公司总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业务结构调整,细化管理责任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前进步伐,坚持三个市场齐头并进,实现产业链无缝对接,公司社会影响力、竞争力得以大幅提升。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015年各项任务目标的胜利完成,为实现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画上圆满句号。五年来,累计新签合同额15.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2.3%、30.67%。企业总资产、净货币资金存量分别由期初的 4.11亿元和9255.2万元增长到6.4亿元、1.1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27%、3.86%。十二五末和期初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一年一个小台阶,五年实现大跨越。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十二五”期间,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以及《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纲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求好、求快、求实”的总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做强做大为重点,以求真务实为抓手,着力处理开拓经营与防范风险、做强优势与补好短板、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意见(试行)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意见 (试行)的通知 【法规类别】退伍军人安置 【发文字号】青政办[2011]296号 【发布部门】青海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1.12.15 【实施日期】2011.12.15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失效依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意见的通知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意见(试行)的通知 (青政办[2011]296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关于促进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意见》(试行)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关于促进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意见(试行) 根据新修订的《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为促进我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切实保障退役士兵的合法权益,吸引更多更优秀的适龄青年投身军营,献身国防,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经济补助 在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的基础上,从2011年11月起对退伍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由地方政府按照全省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发一次性经济补助,义务兵按2年计发,一期士官按3年计发,二期士官按4年计发,三期士官按5年计发,四期士官按6年计发。所需资金省与州(地、市)县按8∶2比例负担,具体由退役士兵户口所在地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发放。 二、加大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 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按照《青海省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施办法》(青政〔2011〕52号)的规定,本着自愿参加、自选专业、技能为主、免费培训、属地管理的原则,在退出现役1年内可选择免费参加一次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 三、鼓励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减免部分税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3年内免交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参照《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青政〔2010〕13号)精神,对创业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提供资金支持。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退役士兵创业可给予不超过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豫政办〔2011〕8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 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谋划我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200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牢牢抓住农业农村工作不放松,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启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深入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2010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543.7亿公斤,连续5年稳定在500亿公斤以上,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畜牧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638.38万吨,禽蛋产量达到388.6万吨,奶产量达到290.9万吨,均居全国前列。特色经济作物产量实现快速增长,油料、蔬菜、水果、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540.72万吨、6624.26万吨、767.33万吨、99.4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20.3%、18.7%、38.1%和9 2.3%。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0195.88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28.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是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重大挑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各项任务。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改革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人力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2016-2025)

目录 一、公司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体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管理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回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十二五”取得的成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十二五”存在的不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环境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世界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中国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地缘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行业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竞争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公司内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公司外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SWOT矩阵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SWOT矩阵分析推导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企业愿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目标定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发展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支撑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组织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经营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市场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投资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财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