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动物生理指标参考值

健康动物生理指标参考值
健康动物生理指标参考值

健康动物生理指标参考值

一、健康动物生命征象参考值

二、健康动物血压参考值

三、健康动物血液学检验参考值

1、健康动物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参考值

※:资料引自《兽医实验诊断》(安丽英编)

2.健康动物红细胞指数参数值

3.健康动物白细胞数参考值

※:资料引自《兽医实验诊断》(安丽英编)4.健康动物白细胞分类平均值参考值(%)

※:资料引自《兽医实验诊断》(安丽英编)5.健康动物血小板数参考值

6.健康动物红细胞压积参考值

7.健康动物血沉参考值

8.健康动物血液生化检验参考值

(引自Radostits O M, et al. 2005. Veterinary Medicine. 9th Edition;

Morgan r h.2007.Handbook of Small Animal practice.5th Edition)

总胆红素 μmol/L 0.17~8.55 0~1.71 0~17.10 7.10~

35.00 2~17 2~17 直接胆红素 μmol/L 0.70~7.54 0~5.13 0~6.8 0~2

0~2 间接胆红素 μmol/L 0.51 0~5.13 3.42~

34.2 0.17~8.38 胆酸 μmol/L

<120 <25 ~

10~20 <10

<5 ~ 胆固醇

mmol/L

1.0~5.6

1.05~1.50

3.05~3.10

1.20~4.60

2.5~5.9

2.1~5.1

血糖 mmol/L 2.49~4.16 2.77~4.44 4.71~8.32 4.16~

6.38 3.9~6.1 3.9~8.0 8.4~10.1

总蛋白 g/L 57~81 64.0~70.0 35~60 60~77

50~71 50~80 40.0~54.7

白蛋白 g/L 21~36 27.0~39.0 19~24 29~38 28~40 23~35 15.3~22.4 球蛋白

g/L

30.0~34.8

27.0~41.0

52.9~64.3

26.2~

40.4

27.0~44.0

26.0~51.0

21.3~35.3

A/G g/g

0.84~0.94

0.63~1.26 0.37~0.51 0.62~1.46

0.59~1.11 0.45~1.19 0.43~1.05

α球蛋白 g/L

7.5~8.8

5.0~7.0

β球蛋白 g/L 8.0~11.2

γ球蛋白

g/L

16.9~22.5

9.0~30.0

22.4~24.6

5.5~19.0

α1球蛋白

g/L

3.2~

4.4 0.60~0.70

2.0~5.0 2.0~11.0

α2球蛋白

g/L

12.8~15.4 3.10~13.10

3.0~11.0

4.0~9.0

β1球蛋白

g/L

7.0~12.0 1.3~3.3 4.0~15.8 7.0~13.0 3.0~9.0

β2球蛋白

g/L

3.0~6.0 12.6~16.8 2.9~8.9 6.0~1

4.0 6.0~10.0

γ1球蛋白

g/L

5.0~13.0 3.0~25.0

γ2球蛋白

g/L

4.0~9.0 14.0~19.0

纤维蛋白原

μmol/L

8.82~20.6 2.94~11.8 2.94~14.7 2.94~11.8

5.88~11.8 1.47~8. 82

甘油三酯mmol/L 0.56 0.56

T4 nmol/L 54~110 12~36 20~52 15~58

T3 nmol/L 0.7~2.2 1.2~3.1 0.6~1.9

皮质醇nmol/L 13~21 42~82 76~88 36~81 13.8~165.6 13.8~138

丙氨酸转氨

酶(ALT)

IU/L 11~40 24~38 31~58 3~23 15~70 10~50 167.8

天冬氨酸转

氨酶(AST)

IU/L 78~132 167~513 32~84 220~600 10~50 10~40 174

碱性磷酸酶

(ALP)

IU/L 0~500 93~387 120~400 140~4003 20~150 10~100 482.5

γ-谷氨酰转

移酶(γ-GT)

IU/L 601~1074 20~56 10~60 4~44 1~11.5 1~10

ARG

IU/L 1~30 0~14 0~14 0~14 0~14

AcChE

IU/L 1270~2430 270 930 450~790 270 540

ButChE IU/L 70 110 400~430 2000~

3100

1260~3020 640~1400

肌酸激酶

(CK)

IU/L 35~280 145~380 30~200 26~450

乳酸脱氢酶

(LDH)

IU/L 692~1445 123~392 380~630 160~410 50~495 75~495 636 LDH1 %

39.8~63.5 29.3~51.8 34.1~61.8 6.3~18.5 1.7~30.2 0~8.0

﹡:mmHg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mmHg=133.322Pa

注:引自《兽医临床病理学》(王小龙主编)、《兽医临床鉴别诊断学》(王民桢主编)四、健康动物尿液检查参考值

注:引自《兽医临床病理学》(王小龙主编)

动物疾病与人类健康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宠物俨然已成为许多家里不可或缺的一员,宠物与人们之间各种的亲密行为更是数不胜数。因此,宠物疾病更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又以狂犬病最为常见! 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侵害大脑中枢神经的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均可感染。人主要通过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狼、鼠等肉食动物咬伤或抓伤而感染。潜伏期长短不同,视被咬伤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远近、咬伤程度和感染病毒剂量而异。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狂犬病发作之后无法治愈,要提前预防,积极防控。在发病动物唾液中存在大量病毒, 当咬人时, 病毒侵入伤口而感染,在周围组织中繁殖, 到一定程度, 就沿着周围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及大脑。当病毒到达脊髓背侧的神经根时,便开始大量繁殖, 并侵入到脊髓的有关节段, 在24 小时内遍布整个中枢神经系统, 侵犯许多部位的神经原。狂犬病的症状可分为前驱期、狂躁期、麻痹期三个阶段。 1、前驱期发病初期, 常出现头疼、不安, 有恐惧感等神经性症状。有的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体温高达37.5~38℃。患者的性格或行为发生改变, 如情绪低落, 抑郁和不安, 有的易发怒。被咬伤的部位发红, 伤口周围有刺痛或麻木, 有肿胀, 伴随有蚁走感和强烈骚痒。进一步可出现喉部紧迫感,厌食, 并有吞咽困难症状出现。此期一般为1~3 天, 有时可达7 天。 2、狂躁期又称为兴奋期, 可出现狂犬病具有的独特症状, 如恐

水、阵发性的狂躁和流涎发作。病人想饮水时, 便引起咽部的剧烈痉挛, 呼吸困难, 十分痛苦。以后每当看到水或听到水声, 甚至想到水, 都可引起反射性发作, 所以又称“恐水病”。咽部痉挛亦可扩散到呼吸肌, 导致呼吸困难。病人皮肤出现发绀现象, 可见瞳孔散大。发作间歇期间病人意识清楚, 随着阵发性痉挛加剧, 病人时时出现狂躁 行为。由于交感神经兴奋, 病人出现大汗及流涎, 加上呕吐及进食进水的障碍, 很快即出现脱水, 体温高达39~40℃。此期一般为1~3 天。 3、麻痹期。病人渡过狂躁期转狂躁为安静, 痉挛逐渐停止, 反 应迟钝,还可少量进食, 一般家人常以为病情好转, 实际很快出现脑 神经与四肢神经麻痹, 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此期较短, 一般为15~20 小时。 四、病变和诊断 前驱期症状不太明显时, 一般不易诊断。诊断时要询问有无咬伤史, 或伤口处有无异常感觉可帮助诊断。若有典型的怕水或咽部痉挛, 则不难诊断。在诊断中需与其他疾病鉴别: 1、狂犬恐怖症这些病人常是有狂犬病知识或是看见过狂犬病病 人发作的人。这种人对狂犬病十分恐怖, 有咬伤部位的疼痛感而产生精神恐怖症状。但这种病人不发烧, 遇水咽喉肌肉不痉挛, 没有恐水现象。 2、破伤风两者的症状有相似处, 但破伤风潜伏期短, 为6~14 天,有外伤史。主要表现为牙关紧闭, 角弓反张及长时间的强直性全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N 0.3 ~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 ~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 ~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B 0.00 ~0.01 (0~1%) 淋巴细胞L 0.20 ~0.40 (20%-40%) 单核细胞M 0.03 ~0.08 (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 ×10的6次方/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出血性疾病检查

2020年秋冬智慧树知道网课《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关于药物动力学的叙述,的是 A. 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的目标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B. 药物动力学是采用动力学的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推测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C. 药物动力学在探讨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D. 药物动力学对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改进剂型等都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2 【单选题】(2分) 药物的处置是指 A. 代谢 B. 分布 C. 吸收 D. 渗透

3 【多选题】(2分)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哪些方面 A. 吸收 B. 分布 C. 代谢 D. 排泄 4 【判断题】(2分) 药物的消除是指吸收,渗透,代谢,排泄 A. 对 B. 错 5 【判断题】(2分)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的学科。

A. 错 B. 对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药物与蛋白结合后 A. 能由肾小管滤过 B. 能透过血管壁 C. 不能透过胎盘屏障 D. 能经肝代谢 2 【单选题】(2分) 以下关于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药物和蛋白结合是不可逆,有饱和和竞争结合现象 B.

药物与蛋白结合后,可促进透过血脑屏障 C. 蛋白结合率越高,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D. 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犹豫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3 【多选题】(2分) 体内常见的结合剂主要包括 A. S-腺苷甲硫氨酸 B. 乙酰辅酶A C. UDPGA D. PAPS 4 【多选题】(2分) 主动转运特点 A. 转运膜对通过的药物存在选择性 B. 逆浓度梯度

血常规正常值参考

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 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 3:血红蛋白浓度(HB)(参考值:120~160),(单位:g/L) 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40~48),(单位:%)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97),(单位:fL)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00~360),(单位:g/L) 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单位:10^9/L) 9: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 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4-10),(单位:%) 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参考值:43~76),(单位:%) 12: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10^9/L) 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3~0.8),(单位:10^9/L)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1.2~6.8),(单位:10^9/L)15: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1~14.5),(单位:%) 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9~18),(单位:%) 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4~12.5),(单位:fL)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 红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值]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血红蛋白测定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白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血小板计数 [正常参考值] 100~300 ×10的9次方/L(10万-30万个/mm3)。

绿色荧光裸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分析

绿色荧光裸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分析尤金炜,张立波,方天,田小芸,刘彪,周森妹,梁磊,董敏, 胡文娟,赵志刚,恽时锋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比较医学科,全军实验动物科普与伦理教育基地,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江苏南京,210002) 摘要:目的: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简称GFP)转基因裸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基础参考值。方法:实验选用6~8周GFP转基因裸鼠及对照组BABL/C裸鼠雌 雄各30只,取血测定血生化和血常规指标。结果:①GFP转基因裸鼠与对照组BABL/C裸鼠比较,白 细胞总数(WBC)、尿素(URE)、平均血红蛋浓度(MCHC)、葡萄糖(GLU)差异极显著(P <0.01);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尿酸(UA)差异显著(P <0.05),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 ②GFP转基因裸鼠雌雄间比较,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球蛋白(G)、胆固醇(TC)、HDL-胆固醇(HDL-TC)差异极显著(P <0.01),白蛋白(ALB)、葡萄糖(GLU)差异显著( P <0.05),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转基因GFP转基因裸鼠的生理生化指标值在雄雌间有一定的差异,为相关的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GFP转基因裸鼠;血常规;血生化 引言 转基因动物是指将外源重组基因转染并整合到动物受体细胞基因组中,从而形成在体表达外源基因的动物[1]。来源于水母(Aequorea Victoria)的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现已成为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标记之一,在制作转基因动物过程中更是如此[2]。GFP转基因裸鼠是本科室工作人员通过多年的杂交回交选育而成[3],选育方法:选择自带GFP转基因的C57BL/6小鼠与BALB/c裸鼠杂交,并与BALB/c裸鼠回交并经逐代选育,选育至第六代,产生了GFP基因表达较为稳定的BALB/c绿色荧光裸鼠。C57BL/6中插入的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序列号为:GenBank L29345.1,同时转入鸡β-actin启动子序列,转入巨细胞病毒的增强子,增强GFP基因表达。 增强的绿色荧光蛋白常常是作为示踪标记,大部分脏器都表达绿色荧光,包括心脏,肺

重大动物疫病培训资料

重大动物疫病培训资料 重大动物疫病具有传染扩散的特点,一旦蔓延很难扑灭,有的会给人类健康及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加以消除。因此,对动物疫病,首要的是防止其发生与流行。根据目前现状,动物饲养以农户为主,生产分散,防疫基础薄弱,疫病种类多,蔓延范围广,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危及人民身体健康,妨碍畜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所以必须大力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工作,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重大动物疫病具体说就是动物传染病。 一、动物传染病的概念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一)、传染病的特征: ⒈特异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⒉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⒊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⒋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⒌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⒍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周期性、季节性) (二)、传染病的发展阶段(传染病的病程): ⒈潜伏期;⒉前驱期;⒊明显(发病)期;⒋转归期(灰

复期) (三)、传染病分类: 一类疫病:是指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需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性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的疾病。一类疫病包括: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等14种。 二类疫病:是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的疾病。 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动物疫病。 (四)、感染的类型: ⒈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 ⒉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 ⒊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⒋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⒌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 ⒍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 ⒎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二、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血常规各项检查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数 (WBC) 4.0~11.0 ×109/L 临床意义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注意事项 淋巴细胞百 分率 (LYMPH%) 20~40 % 临床意义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单核细胞百 分率(MONO%) 3.0~8.0 % 临床意义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注意事项 中性粒细胞 百分率 (NEUT%) 50~70 % 临床意义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注意事项 嗜酸性细胞 百分率(EO%) 1.0~5.0 % 临床意义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烧伤、大手术后,患大叶性肺炎、伤寒、猩红热等疾病严重 注意事项

嗜碱性细胞 百分率 (BASO%) 0.0~2.0 % 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 注意事项 淋巴细胞绝 对值(LYMPH) 1.0~3.5 ×109/L 临床意义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注意事项 单核细胞绝 对值(MONO) 0.0~0.8 ×109/L 临床意义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中性细胞绝 对值(NEUT) 2.0~7.5 ×109/L 临床意义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注意事项 嗜酸性细胞 绝对值(EO) 0.0~0.7 ×109/L 临床意义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注意事项 嗜碱性细胞0.0~0.1 ×109/L

血常规参数

血常规参数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包括有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PL)。正常参考值在化验单的右侧都有注明,查出来的结果,除有数字外,还有符号“↑”和“↓”表示比正常参考值高了或是降低。血常规报告内容较多,各项含义不同,看报告时可分为三大块,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红细胞系统: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如果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都标有“↓”号,提示有贫血存在,组织可能有缺氧表现。如果“↑”显示体内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也是不正常的。 白细胞系统:白细胞在血常规中显示“↑”或“↓”都不正常。它的总数是局限在“正常范围”内的,如刚出生正常新生儿的白细胞总数是(9~30)×109/L,平均是20×109/L。随年龄增长,正常值会逐渐降低,如6月到6岁的幼儿为(6~15)×109/L,平均为10×109/L;7~12岁为(4.5~13.5)×109/L,平均为8×109/L。超过高值则疑有炎症存在,多为细菌感染,少于低值,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以上是指白细胞总数而言,还应进一步了解白细胞是由五种白细胞组成的,各有自己的功能,其中占比例最多的是中性粒细胞(代表符号为N),约占50%~70%(年龄不同,百分比有变化),主要起吞噬杀灭细菌作用。 第二种是淋巴细胞(代表符号为L),约占20%~40%,产生细胞因子破坏细菌结构,使细菌不能生存。第三种细胞是单核细胞(代表符号为M),约占1%~8%,产生抗体。第四种细胞是嗜酸性粒细胞(符号E),约占0.5%~5%,机体过敏或寄生虫感染时可增加比例数。末位是嗜碱性粒细胞(符号B),约占0~0.75%,各种比例如不协调,预示可能有某种病。 血小板系统:血小板(PL)约为(100~300)×109/L,主要功能是防止出血,如低于正常值可能有出血倾向。 红细胞(RBC) 正常情况:男性:(4-5) *1012/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 血红蛋白(Hg) 正常情况:男性:(120-150) g/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动物生化指标对照

动物生化指标对照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ALT(GPT) 临床意义:升高见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心梗等 正常参考值:3-40U/L 二.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AST(GOT) 临床意义:升高见于心梗发病期、急慢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等 正常参考值:3-40U/L 三.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 GGT 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等正常参考值:7-50U/L 四:血清碱性磷酸酶 ALT(AKP) 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肝癌、肝硬化、骨细胞瘤、骨转移癌等 正常参考值:30-110U/L 五:血清肌酸激酶测定 CK 临床意义:升高见于心梗、心肌炎、肌损伤、心脏手术等 正常参考值:25-200U/L 六: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 临床意义:升高见于急性心梗、肝脏疾病、恶性肿瘤等 正常参考值:109-245U/L 七:血清a-羟丁酸脱氢酶 HBDH

临床意义:升高作为急性心梗诊断标志 正常参考值:80-220U 八:血清淀粉酶 AMY 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胰腺炎、胰腺癌、胆道疾病、胃穿孔等,降低见于肝脏疾病 正常参考值:0-220U/L 九:血清总胆固醇 TC(CHOL) 临床意义: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血蛋白血症的诊断和分类;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定 正常参考值:80-220U/L 十:血清甘油三脂 TG 临床意义:升高见于糖尿病、肾病等,降低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病变等 正常参考值:30-150MG/DL 十一:血清总胆汁酸 TBA 临床意义:作为肝功能检测指标、肝炎、肝硬化、肝损害等 正常参考值:0-10umol/L 十二:血清肌酐测定 CRE 临床意义:升高见于严重肾功不全、各种肾障碍、肢端肥大症等;降低见于肌肉量减少、多尿。 正常参考值: 十三:血清总胆红质 TBIL

动物疫病小论文

浅析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存在问题:1 、严格的疫情保密制度影响了疫病防治,动物防疫体系机制不清,体制的障碍使防疫难以实行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化监控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疫情发生,但是,真正通报的屈指可数,虽然人家部心知肚明,却是因为没有通过正式途径,致使疫情流通泛滥,采取措施小,紧急预案尤法启动,如山东、河南等地发生的口蹄疫凶为没有通报,当地政府不作适当处置,给我国的动物防控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兽医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覆盖了从饲养、加工、运输、贮藏、销售到餐桌的全过程,而我国的防疫、检疫和卫生监督却被分为几段。各个部门的工作范围不同,由于职能界定的模糊和交叉,在工作中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互相扯皮、相互推诿的问题,从而使疫病控制的整体工作出现多种漏洞和失误。 2、对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动物防疫工作一直被认为是以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安全生产发展为核心,还没有转变到动物防疫工作是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为核心上来,没有把人类发乍的一些新疫病与人畜共患病相当大的联系来看待。 3、防疫体系不健全,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设备落后,技术手段落后,经费保障严重不足 4、技术支撑体系支持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的兽医实验室以各级畜牧兽医站、兽医卫生监督所附属实验室为主,这些实验室承担的任务也特别庞杂,严重缺乏合格的技术人员,技术落后,资源配置不合理。而农业大专院校的兽医实验室虽然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和人才优势,但由于管理体系不健全,造成运转困难,不能参与到动物疫病防治的主战场。 5、信息采集和处理设备不足,疫情监测预警能力有待提高 6、法律体系不完善兽医法规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 目前为止,我国在法律法规方面虽制定了《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但在很多方面还很不完善,如《动物防疫法》仅适用于对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管理,没有体现兽医管理部门对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卫生监督和对兽医工作的有效管理,其实用地位尚待提升;《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没有提及监控方面的内容。同时,《动物防疫法》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在职能界定上有的地方出现交叉和脱节,很不适应当前形势下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和动物疫病的控制。同时因有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存在执法犯法现象。 7、缺乏完善的防疫补偿机制 我国目前只对口蹄疫和禽流感防治中捕杀的患病和同群动物给予适当补助,而且补助标准低,农民损失大,严重影响了对疫情的快速处理,导致一些地方疫情的蔓延。 8、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隐患多 我国畜牧业发展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生产力水平低、管理粗放、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方式落后、布局不尽合理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突出的问题一是生产经营主体相当分散。我国幅员辽阔,尤其是牧区地广人稀,防疫工作量大、条件艰苦、成本费用高。散养户往往成为防疫工作的死角,成为重大动物疫情频发地。二是管理粗放,防疫工作不落实。相当一部分的中小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生产管理粗放,有的饲养场建在公路边,完全是开放式饲养,人流、物流不作任何限制;有的养禽场与候鸟或野生禽鸟不能隔离,鸡、鸭、鹅混养。更严重的是相当多的中小规模养殖场没有建立规范的免疫档案、防疫规程和监测机制。三是广大农村散养户大都是在居家庭院饲养牲畜和家禽,人畜、人禽不能分居,甚至是同一口锅煮食品和饲料,卫生条件恶劣,人与畜禽长期密切接触,一旦发生疫情,很容易交叉感染、传播。 9、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弱化,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在整个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中,乡

(完整版)第一章-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第一章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2.5学时) 主要内容 1、传染病的概念及与非传染病相区别特性; 2、感染的类型 3、传染病发展的四个阶段 4、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5、疫源地与自然疫源地的关系 6、流行的表现形式和及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7、影响流行过程的自然、饲养管理和社会因素 自学内容 1、感染的分类 2、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来源及种类 基本要求 l、掌握相应的基本概念 2、掌握传染病的特性、发展阶段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相互关系 重点 感染的概念:传染病的概念;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动物的概念;疫点、疫区、疫源地的概念:传染病的流行形式。 难点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慢病毒感染;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的关系 第一节感染和传染病 (一)、感染(infection):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显性感染:当病原微生物具有相当的毒力和数量,而机体的抵抗力相对地比较弱时,动物在临诊上出现一定的症状,这一过程称作显性感染。 隐性感染:如果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定居在某一部位,虽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生长繁殖,但动物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种状态称为隐性感染。处于这种情况下的动物称为带菌(毒)者。 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体不一定都能引起感染过程,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动物机体的条件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动物机体能迅速动员防御力量将侵入者消灭,从而不出现可见的病理变化和临诊症状,这种状态称为抗感染免疫。换句话说,动物机体对病原

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即没有抵抗力),称为有易感性。病原微生物只有侵入有易感性的动物机体才能引起感染过程。 (二)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1.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引起的。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致病性微生物。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大多数耐过传染病的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4.被感染的机体能发生特异性反应,如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等,可以用血清学等方法检查出来 5.大多数传染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第二节感染的类型和传染病的分类 (一)感染的类型 1、按感染的发生分: 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2、按感染的部位分: 全身感染和局部感染 3、按病原的种类分: 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 4、按症状是否典型分: 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 5、按疾病的严重性分: 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 6、按病程长短分: 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感染 7、按临床症状分: 显性感染、隐性感染、一过型感染、顿挫型感染

宠物尿常规血常规及生化化验单数据分析

一、宠物尿常规化验单各种符号的意义 SG:尿比重;pH:尿酸碱度;LEU:尿白细胞酯酶;NIT:尿亚硝酸盐; PRO:尿蛋白;GLU:尿葡萄糖;KET:尿酮体;UBG:尿胆原; BIL:尿胆红素;ERY:尿红细胞;BLD:尿潜血。 报告栏中:neg:阴性;norm:正常;2+:两个加号“++”; 0.75g/L:每升尿液中含0.75克被检物质; 3mmol/L:每升尿液中含有3毫摩尔被检物质; 150/μL:每微升150个。 尿常规化验单镜检部分:WBC:白细胞;RBC:红细胞; 0-3/HP:每高倍镜视野检出某种成份(细胞或管型)0-3个; 3~5/LP:每低倍镜视野检出某种成份3~5个。 二.、宠物血液生化的意义 1.血糖【正常值】3.9--5.9mmol/L(约60--110mg/dl)。【临床意义】对于胰岛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不足或过多有鉴别意义;对于监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 2.葡萄糖耐量【正常值】服糖后60分钟血糖<160mg/dl,(<9mmol/L)120分钟恢复到空腹水平;各次尿中无糖。【临床意义】糖耐量曲线,对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亢等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3.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值】23--31mmol/L。【临床意义】对于判断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碱中毒有一定意义。 4.尿素氮(BUN)【正常值】3.2--7mmol/L。【临床意义】判定肾功能。增高可见于各种原因的肾功能损害;肝功能严重损害时减低。 5.肌酐【正常值】88--177μmol/L。【临床意义】对急、慢性肾炎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6.肌酸【正常值】230--530μmol/L。【临床意义】肌肉严重损伤,肾脏重度损害或尿闭时增高。 7.尿酸【正常值】119--238μmol/L。【临床意义】增高:临床多见于痛风、急性及慢性肾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8.钾【正常值】3.5--5.3mmol/L。【临床意义】判定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9.钠【正常值】136--145mmol/L。【临床意义】判定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10.氯【正常值】100--106mmol/L。【临床意义】判定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11.钙【正常值】2.2--2.7mmol/L。【临床意义】判定甲状旁腺机能,维生素D缺乏症,骨肿瘤,多发骨髓瘤有意义。 12.无机磷【正常值】1.0--1.6mmol/L。【临床意义】判定甲状旁腺机能,维生素D缺乏症,骨肿瘤,多发骨髓瘤有意义。 13.镁【正常值】0.8--1.2mmol/L。【临床意义】判定肾功能、脱水甲亢、洋地黄中毒等有一定意义。 14.血清铁【正常值】11--27pmol/L。【临床意义】鉴别各种贫血有意义。 15.氨氮【正常值】6--35μmol/L。【临床意义】判定肝昏迷有价值。 16.总蛋白【正常值】65--85g/L。【临床意义】可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诊断、鉴别诊断意义。 17.白蛋白【正常值】35--55g/L。【临床意义】可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诊断、鉴别诊断意义。 18.血清总胆红质【正常值】1.7--17.1μmol/L。【临床意义】诊断、鉴别诊断黄疸类型

血常规化验单参考值

血常规化验单参考值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1.白细胞IWBC或LEU) 【单位】个/升(个/L)。 【正常值】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个月~2岁为(11.0~12.0)×109/升;4~14岁为8.0×109/升左右。 【临床意义】 (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2.白细胞分类(DC) 【单位】百分比(常用1.0表示100%)。 【正常值】 (1)嗜中性粒细胞(N):成人0.40~0.75(40%~75%),儿童0.30~0.65(30%~65%)。 (2)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0.5%~5%)。 (3)嗜碱性粒细胞(B):0~0.01(0~1%)。 (4)淋巴细胞(L):成人0.20~0.45(20%~45%),儿童0.3~0.56(30%~56%)。 (5)单核细胞(M):成人0.02~0.06(2%~6%),儿童0.02~0.08(2%~8%)。 【临床意义】 (1)嗜中性粒细胞(N):增多或减少,同白细胞(WBC)。 (2)嗜酸性粒细胞(E):①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蚓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鼻咽癌,肺癌等。②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

兽医常用生化指标

全血是血细胞和液体的混合物。全血计数(CBC)检查血液细胞部分,并给出各种不同类型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的数量。生化检测对象是血液移除细胞后的液体部分。为了获取血液中的液体,血样需要先在管内凝集,然后经离心机离心,使血凝块下沉至管的底部,而析出的液体留在管的上部。血液凝集后析出的液体被称为“血清”,通常用于生化检测。动物生化检测包括在一份样品内检查查多种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的浓度可揭示体内各种器官许多方面的信息。 检测项目 兽医临床生化指标通常包括以下项目: T-Pro总蛋白T-Bil总胆红素 Alb白蛋白BUN血尿素氮 GPT 谷丙转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CRE肌酸酐 GOT 谷草转氨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TG甘油三酯 ALP碱性磷酸酶T-Cho总胆固醇CPK肌酸磷酸激酶FRA果糖胺LDH乳酸脱氢酶Ca钙 Amy淀粉酶IP无机磷GGTγ-谷酰氨基转移酶Mg镁 Glu葡萄糖UA尿酸

主要项目的判读 总蛋白(T-Pro): 一般说来,总蛋白浓度检测的是两种血液蛋白分子,白蛋白和球蛋白。总蛋白浓度升高通常见于机体脱水。球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由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机体免遭细菌和病毒的侵害。某些疾病,如猫传染性腹膜炎,可见免疫球蛋白浓度升高。 白蛋白(Alb): 白蛋白在肝脏合成,是构成血浆蛋白的主要成分。在外周组织中分解,其半衰期为7-10天。犬的白蛋白半衰期约是8.2天。白蛋白的主要功能有维持血浆渗透压和作为载体转运各种激素、离子和药物。脱水时可见白蛋白升高,降低多因生成减少、小肠吸收不良、蛋白质丢失过多或蛋白质分解过多所致。 谷丙转氨酶(GPT): 血清谷丙转氨酶(GPT)也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它是检测肝功能的一种重要的酶,其活性升高通常意味着肝细胞由于某种原因遭到破坏,肝脏可能出现癌变、感染、充血(见于心力衰竭)、硬化、堵塞(因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毒素不能经胆管清除)等。通常来说,任何对肝脏或肝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均将导致GPT活性升高。 谷草转氨酶(GOT): 谷草转氨酶(GOT)也称之为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存在于许多组织中,包括肝脏、骨骼肌、心肌和红细胞。有两种同工酶ASTs

动物疾病与人类健康

弓形虫的传播及其预防 摘要:弓形虫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机会致病原虫,人类普遍易感且感染途径广泛,先天性和免疫缺陷者获得性弓形虫病危害较为严重。对于人类感染弓形虫途径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更好的预防弓形虫感染。 关键词:弓形虫;传播;预防。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饲养犬、猫作为宠物的人越来越多,人和宠物间的亲密接触增加了弓形虫病传播给人的机会。一、弓形虫i 弓形虫中医叫三尸虫,是细胞内寄生虫。寄生于细胞内,随血液流动,到达全身各部位,破坏大脑、心脏、眼底,致使人的免疫力下降,患各种疾病。它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虫,球虫亚纲,真球虫目,等孢子球虫科、弓形体属。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寄生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最终宿主,虫卵随猫的便便排出。 二、流行ii 1、传染源 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可为人弓形虫感染的传染源。猫及猫科动物,感染率相当高,有的地区达到80%以上,其粪中排出的卵囊,是人类弓形虫感染不可忽视的传染源。家畜的弓形虫感染甚为普遍,国内猪弓形虫感染率在4.0%~71.4%,为此猪是重要传染源之一。牛弓形虫感染率为0.2%~43.0%。此外,各种野生动物,已发现有弓形虫感染的就有40多种。已证实有蚊、虱、蚤、蟑螂和臭虫等17种可携带本虫,起机械传播的作用。 2、传播途径 弓形虫感染的传播途径可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先天性传播是妇女妊娠期感染,出现弓形虫血症,速殖子经胎盘感染胎儿,又称为垂直传播。一般以妊娠早期弓形虫感染导致胎儿先天感染较为多见。后天感染即获得性感染,占弓形虫感染的绝大多数,主要传播途径可分为经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粘膜传播,输血和器官一直等。 经消化道传播一是吞食含有包囊的动物肉。因此使用生或半生肉及长期接触生肉者均易受到感染,即“肉→人”的感染方式,这种包囊→肉→人的传播方式对造成人的弓形虫感染至为重要。二是卵囊→环境→人的传播方式。卵囊污染手或食物,以及通过蟑螂、苍蝇等机械地将卵囊带至人的食物上,造成人类感染。 三、临床表现 一般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类,均以隐性感染为多见。临床症状多由新近急性感染或潜在病灶活化所致。 1、先天性弓形虫病 先天性弓形虫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数婴儿出生时可无症状,其中部分于出生后数月或数年发生视网膜脉络膜炎、斜视、失明、癫痫、精神运动或智力迟钝等。下列不同组合的临床表现:视网膜脉络膜炎、脑积水、小头畸形、无脑儿、颅内钙化等应考虑本病可能。 2、获得性弓形虫病 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病情轻重不一,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可表现急性淋巴结炎最为多见,约占90%。免疫缺损者如艾滋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主要为霍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N 0.3 ~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 ~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 ~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B 0.00 ~0.01 (0~1%) 淋巴细胞L 0.20 ~0.40 (20%-40%) 单核细胞M 0.03 ~0.08 (3%-8%)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健康动物生理指标参考值

健康动物生理指标参考值 一、健康动物生命征象参考值 二、健康动物血压参考值 三、健康动物血液学检验参考值 1、健康动物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参考值 ※:资料引自《兽医实验诊断》(安丽英编)

2.健康动物红细胞指数参数值 3.健康动物白细胞数参考值 ※:资料引自《兽医实验诊断》(安丽英编)4.健康动物白细胞分类平均值参考值(%)

※:资料引自《兽医实验诊断》(安丽英编)5.健康动物血小板数参考值 6.健康动物红细胞压积参考值

7.健康动物血沉参考值 8.健康动物血液生化检验参考值 (引自Radostits O M, et al. 2005. Veterinary Medicine. 9th Edition; Morgan r h.2007.Handbook of Small Animal practice.5th Edition)

总胆红素 μmol/L 0.17~8.55 0~1.71 0~17.10 7.10~ 35.00 2~17 2~17 直接胆红素 μmol/L 0.70~7.54 0~5.13 0~6.8 0~2 0~2 间接胆红素 μmol/L 0.51 0~5.13 3.42~ 34.2 0.17~8.38 胆酸 μmol/L <120 <25 ~ 10~20 <10 <5 ~ 胆固醇 mmol/L 1.0~5.6 1.05~1.50 3.05~3.10 1.20~4.60 2.5~5.9 2.1~5.1 ~ 血糖 mmol/L 2.49~4.16 2.77~4.44 4.71~8.32 4.16~ 6.38 3.9~6.1 3.9~8.0 8.4~10.1 总蛋白 g/L 57~81 64.0~70.0 35~60 60~77 50~71 50~80 40.0~54.7 白蛋白 g/L 21~36 27.0~39.0 19~24 29~38 28~40 23~35 15.3~22.4 球蛋白 g/L 30.0~34.8 27.0~41.0 52.9~64.3 26.2~ 40.4 27.0~44.0 26.0~51.0 21.3~35.3 A/G g/g 0.84~0.94 0.63~1.26 0.37~0.51 0.62~1.46 0.59~1.11 0.45~1.19 0.43~1.05 α球蛋白 g/L 7.5~8.8 5.0~7.0 β球蛋白 g/L 8.0~11.2 γ球蛋白 g/L 16.9~22.5 9.0~30.0 22.4~24.6 5.5~19.0 α1球蛋白 g/L 3.2~ 4.4 0.60~0.70 2.0~5.0 2.0~11.0 α2球蛋白 g/L 12.8~15.4 3.10~13.10 3.0~11.0 4.0~9.0 β1球蛋白 g/L 7.0~12.0 1.3~3.3 4.0~15.8 7.0~13.0 3.0~9.0 β2球蛋白 g/L 3.0~6.0 12.6~16.8 2.9~8.9 6.0~1 4.0 6.0~10.0 γ1球蛋白 g/L 5.0~13.0 3.0~25.0 γ2球蛋白 g/L 4.0~9.0 14.0~19.0 纤维蛋白原 μmol/L 8.82~20.6 2.94~11.8 2.94~14.7 2.94~11.8 5.88~11.8 1.47~8. 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