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习题课件

中药学习题课件
中药学习题课件

解表药

一、单项选择题:

1.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首选()。

A.桂枝

B.紫苏

C.麻黄

D.防风

2.风寒表证,咳嗽痰多又兼气滞胸闷,首选()。

A.生姜

B.防风

C.紫苏

D.荆芥

3.治夏季贪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于湿所致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风寒表证,宜选()。

A.桂枝

B.香薷

C.羌活

D.麻黄

4.长于祛风解表,有“风药中之润剂”之称的药物是()。

A.白芷

B.防风

C.荆芥

D.细辛

5.外感风寒挟湿之头痛,身痛等表寒重证,首选()。

A.麻黄

B.紫苏

C.羌活

D.细辛

6.白芷善冶()

A.阳明头痛

B.太阳头痛

C.厥阴头痛

D.少阳头痛

7.既能外散表寒、又能温肺化饮,治疗寒饮咳喘的药是()。

A.生姜

B.白芷

C.细辛

D.麻黄

8.既能疏散风热,又能定惊止痉,治疗小儿惊痫夜啼的药是()。

A.薄荷B.蝉蜕C.防风D.菊花

9.功善解肌退热,治疗外感表证、发热、项背强痛的药是()。

A.柴胡B.葛根C.牛蒡子D.升麻

10.升阳举陷,宜用柴胡配伍的药是()。

A.黄芩B.细辛C.升麻D.葛根

答案:1.C 2. C 3.B 4.B 5.C 6.A 7.C 8.B 9.B 10.C

二.填空题:

1.发散风寒药多属性味之品,主治。发散风热药多属性味之品,主治。

2. 有“呕家圣药”之称,因药性辛温,故多用于呕吐。

3.荆芥生用能、、;炒炭后偏于。

4.细辛常用量为。使用时需注意、。

5.治疗外感发热,项背强痛,柴胡多配伍同用;治少阳证,寒热往来,柴胡多配伍同用;而治疗气虚下陷脱肛,子宫脱垂,柴胡又多与配伍。

答案:1.辛温风寒表证辛凉风热表证 2.生姜胃寒 3.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4.1—3克用量不宜过大反藜芦 5.葛根黄芩升麻

三.判断说明题

1.使用发汗力较强的解表药,应注意中病即止,不可使之汗出过多。()

2.解表药多含挥发油,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降低药效。()

3.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化湿和中,故有“夏月解表药”之称。()

4.细辛既能祛风解表,散寒止痛,又能温肺化饮,消肿排脓。()

5.葛根生津止渴宜煨用,升阳止泻宜生用。()

答案:1.√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2. √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3.×说明:麻黄不能化湿和中。改错: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有“夏月麻黄”之称。 4. ×说明:细辛不能消肿排脓。改错:细辛功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5. ×说明:葛根升阳止泻宜煨用。改错:葛根退热生津生用,升阳止泻煨用

四、简答题

1.比较桑叶、菊花功效、适应证的异同点。

2.比较荆芥、防风功效、适应证的异同点?

3.简述薄荷的功效及适应证。

答案:

1. 共同点:桑叶、菊花均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常相须为用,治疗风热表证,温病初起及肝热目赤肿痛。不同点:桑叶疏散之力较菊花强,又能清肺润燥,治疗肺热燥咳。菊花清肝明目之功较桑叶好,又能平抑肝阳,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清热解毒,治疔疮肿毒。

2.共同点:二药均能祛风解表,常相须为用,治疗风寒表证或风热表证。不同点:荆芥又能透疹、消疮,治疗麻疹透发不畅或风疹瘙痒及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炒炭能止血,治疗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防风又能胜湿止痛、止痉,治疗风湿痹痛,破伤风;炒用能止泻,治肝郁侮脾,腹痛泄泻。

3. 薄荷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适应于:①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②头痛目赤,咽喉肿痛。③麻疹不透,风疹瘙痒。④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五、论述题

1.麻黄、桂枝在解表方面有何特点?结合其性能特点,阐述二者功效应用的异同。

答案:麻黄、桂枝均属辛温之品,均能发汗解表,常相须为用,治疗风寒表证。但麻黄发汗力强,只用于

风寒表实无汗者;桂枝发汗力缓和,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均可使用。麻黄又具苦味,能宣肺平喘,利水

消肿,治疗咳嗽气喘及水肿兼有表证者。桂枝还有甘味,入心经,又能温通经脉,治疗寒凝血滞诸证,如

胃寒腹痛,血寒经闭,风湿痹痛及心悸,胸痹等;又具助阳化气之功,可治脾阳不运,痰饮眩晕及膀胱气

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

清热药

1.用于温热病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实热亢盛之症,石膏最宜配()。

A.芦根B.天花粉C.知母D.黄芩

2、生地与玄参的共同点是()。

A.泻火解毒B.养阴生津C.凉血活血D.解毒散结

3、既能凉血退热,又善清泄肺热,治疗有汗骨蒸潮热的药是()。

A.黄柏B.牡丹皮C.地骨皮D.银柴胡

4、善治痰热壅盛之咽喉肿痛的药是()。

A.马勃B.玄参C.山豆根D.射干

5、胃热呕吐当首选()。

A.黄连B.生姜C.藿香D.半夏

6、胎热胎动不安当首选()。

A.紫苏B.黄芩C.砂仁D.白术

7、知母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宜配()。

A.黄芩B.黄连C.黄柏D.黄芪

8、下列哪项不是栀子的适应证()。

A.热病心烦B.湿热黄疸C.血热尿血D.津伤口渴

9、下列药中哪味能清热生津治热病烦渴及消渴()。

A.天花粉B.夏枯草C.牡丹皮D.竹叶

10、肝郁化火,肝胃不和之呕吐吞酸宜选()。

A.黄连半夏B.黄连吴茱萸C.黄连生姜D.黄连芦根

11、内服截疟,外用腐蚀赘疣,又为阿米巴痢疾所首选的是()。

A.鸦胆子B.青蒿C.黄连D.白头翁

12、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的是( )。

A.金银花B.蒲公英C.紫花地丁D.连翘

13、下列哪项不是黄连的适应证()。

A.湿热泻痢B.胃热呕吐C.心经实火D.相火妄动

14、功能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长于清透阴分伏热,为退虚热要药的是()。

A.银柴胡B.胡黄连C.青蒿D.黄柏

15、大青叶的功效哪项是正确的()。

A.清热解毒,凉血利咽B.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C.清热解毒,凉血消肿D.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16、咽喉肿痛宜用()。

A.山豆根B.马勃C.射干D.以上均可

17、下列何药善泻三焦之火()。

A.芦根B.龙胆草C.栀子D.天花粉

18、既能凉血活血,又能解毒透疹的药是()。

A.生地B.玄参C.牡丹皮D.紫草

19、功能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为治梅毒的要药是()。

A.茯苓B.贯众C.土茯苓D.鱼腥草

20、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治热毒血痢的良药是( )。

A.秦皮B.白头翁C.黄连D.黄柏

答案:1.C 2.B 3.C 4.D 5.A 6.B 7.C 8.D 9.A 10.B 11.A 12.D

13.D 14.C 15.B 16.D 17.C 18.C 19.C 20.B

二.判断说明题

1.银柴胡以其具有与柴胡相似的和解退热之功,故得柴胡之名。()

2.栀子善能清泻上中下三焦火热之邪,故机体周身上下无论表里有热邪者皆可用之。()

3、黄柏既能滋补肾阴,又善泻相火,故长于治肾阴不足,相火妄动。()

4、黄芩善清心经实火,而黄连善清肺火及上焦实热。( )

5、金银花甘寒,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温热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

答案:1、×说明:银柴胡不能和解退热。改错:银柴胡命名虽与柴胡相近,但作用不同。 2、√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3、×说明:黄柏不能滋肾阴。改错:黄柏可泻火存阴,用于相火妄动。 4、×说明:黄芩善清肺热,黄连善清心热。改错:黄芩长于泻肺热,黄连长于清心经实火。 5、√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三.填空:

1、龙胆草苦寒,入肝胆经,功能,。

2、下列清热解毒药中,蒲公英善治,鱼腥草善治,红藤善治,而紫花地丁善治。

3、清热药依其功效的不同可分为、、、、等五种。

4、清虚热药主要用于以及两类病证,常配伍或药同用。

盐水炙用。

5、夏枯草功能、。

答案:1.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2.乳痈肺痈肠痈疔毒 3.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虚热 4.阴虚发热温病后期清热养阴清热凉血 5.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四.问答题

1.简述栀子的功效和使用注意

2.比较石膏与知母功效及应用的异同。

3.比较银花与连翘功效及应用的异同。

4.比较生地与玄参功效及应用的异同。

5.比较牡丹皮与赤芍功效及应用的异同。

答案:1.栀子的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慎用。清热宜生用,止血炒炭用 2. 相同点:清热泻火。主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实热证。亦用于肺胃热盛之咳喘、痰黄不利,牙龈肿痛。不同点:石膏辛甘大寒,重在清解,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要药,降火力强,凡肺热实喘,胃火炽盛多用;煅烧外用可收湿敛疮生肌,用于疮疡不敛、湿疹及水火烫伤。知母甘苦而寒,质润多液,善于滋阴润燥,重在清润,肺热燥咳、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等多用,亦可用于内热消渴及肠燥便秘。 3、相同点: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疔疮等多种火热疮毒以及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咽喉肿痛,口干口渴、脉浮数等。不同点:金银花甘寒,既散在表之邪,又解心胃之热,清热解毒力强,为治一切痈肿疔疮阳证的要药。可用于温病各期病证;尚能凉血止痢,治疗热毒血痢。连翘苦寒,入心经,其清泄火热之中又能消痈散结,善治疮疡肿毒,瘰疬痰核,故为“疮家圣药”。尤善清心,又可用于热陷心包、烦热神昏等证。

五.论述题

1、比较黄芩、黄连、黄柏功效及应用的异同点。

答案:相同点: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热毒火盛所致腹泻、痢疾、黄疸、带下及热毒疮痈等。黄芩善清上焦湿热,以清肺火,凉血止血,除热安胎为特长,故肺热咳嗽,血热妄行的出血,胎热不安多用。黄连善除中焦湿热,以清心除热,清胃止呕,解毒疗疮为特长,故心火烦燥,胃热呕吐,热毒疮疡多用。黄柏善清下焦湿热,泻相火,退虚热,治下焦湿热诸证及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最宜。

泻下药

一.单选

1、大黄配何药用于寒积便秘最佳()。

A.甘遂B.麻子仁C.芒硝D.附子

2、用于出血证时,大黄宜采用()。

A.炒炭B.酒炒C.酒蒸。D.生用后下

3、大黄用于热结便秘的最佳配伍是()。

A.牵牛子B.芒硝C.芦荟D.番泻叶

4、芒硝的服用方法是()。

A.包煎B.烊化C.后下D.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

5、具有泻下、软坚、清热作用的药物是()。

A.大黄B.芒硝C.芦荟D.玄参

6、肝经实热,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又见大便秘结首选( )。

A.芒硝B.栀子C.芦荟D.龙胆草

7、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滋养补虚的药物是()。

A.火麻仁B.瓜蒌仁C.郁李仁D.杏仁

答案:1.D 2. A 3.B 4.D 5.B 6.C 7.A

二.判断说明题

1.芦荟宜入丸散,不入煎剂。()

2.峻下逐水药有毒且泻下作用峻猛,易损伤正气,体虚者禁用。()

3.巴豆去油制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制剂。()

4.甘遂、京大戟、芫花醋制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疗效。( )

5.牵牛子与巴豆相伍,可增强峻下逐水之功。

答案:1.√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2. ×说明:因所主病证大多邪实正虚,故不能做到体虚者禁用。改错:峻下逐水药力峻有毒,易伤正气,虽宜于胸水、腹水等病属正气未衰者,但因所主病证邪实正虚者居多,故配伍补益药亦可使用。 3.×说明:制霜是为了减轻毒性。改错:为减轻毒性,巴豆大多制霜使用。 4.×说明:醋制是为了减轻毒性。改错:为减轻毒性,甘遂、大戟、芫花等一般须醋制用。 5.×说明:牵牛子与巴豆属配伍禁忌,不能同用。改错:牵牛子与巴豆不能同用(牵牛子与巴豆均为峻下逐水药)。

三.填空

1.大黄用于攻下,入汤剂宜,久煎则力减弱;酒制大黄作用较好,多用于证;大黄炭则多用于证。

2.番泻叶的用法是,小剂量可起作用,大剂量则可。

3.大黄善治便秘,巴豆善治便秘。火麻仁善治便秘。

答案:1、生用后下泻下活血瘀血出血 2、入汤剂宜后下或开水泡服缓泻攻下 3、热结冷积肠燥

四.问答题

1.泻下药分哪几类?各类药物的性能特点、功效及适应证分别是什么?

2.大黄的性能、功效、适应证、用法及使用注意分别是什么?

答案:

1.泻下药依作用特点及使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攻下药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具有较强的泻下通便作用,并能清热泻火,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之证。取其清热泻火之功,还可用治外感热病所致的高热神昏、谵语发狂,或火热上炎所致的头痛、目赤、咽痛、牙龈肿痛及吐衄出血等症。现代临床用治多种急腹症。润下药多为植物种仁,富含油脂,质润性降,能润滑肠道,使大便软化易于排出。适用于年老津枯、久病体虚、热病伤津、产后血虚等所致的肠燥津枯便秘。峻下逐水药大多苦寒有毒,泻下作用峻猛,药后能引起剧烈腹泻,部分药物兼有利尿作用,使体内潴留的水液从大、小二便排出,适用于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等水饮内停而正气未衰之证,临床用治肝硬化、血吸虫病晚期腹水及渗出性胸膜炎,均取得一定疗效。 3.大黄苦寒沉降。归脾、胃、大肠、心、肝经。功能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适用于:①肠道积滞,大便秘结,对热结便秘尤为适宜;②火热上炎所致的目赤、咽痛、牙龈肿痛,以及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衄出血;③热毒疮疡、肠痈腹痛,水火烫伤;④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瘀血证。此外,也可用治湿热黄疸及湿热淋证。生大黄泻下力较强,入汤剂应后下或开水泡服,久煎则泻下力减弱,酒制大黄活血作用较好,宜于瘀血证;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使用时注意妇女怀孕、月经期及哺乳期均应慎用或忌用。

祛风湿药

一.单选题

1.既能舒筋活络,又善化湿和胃以治吐泻转筋的药是( )。

A.木瓜B.吴茱萸C.薏苡仁D.藿香

2.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效的药物是( )。

A.五加皮B.桑寄生C.狗脊D.独活

3.祛风湿作用好,且被誉为“风药中之润剂”的药物是( )。

A.威灵仙B.防己C.秦艽D.木瓜

4.痹证见发热,关节红肿者,应选用下列何药()。

A.羌活B.独活C.秦艽D.威灵仙

5.蕲蛇的功效是()。

A.祛风、通络、定惊B.祛风、通络、解毒

C.祛风、通络、止痛D.祛风、通络、除湿

6.功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的药是( )。

A.独活B.秦艽C.木瓜D.防己

7.功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药物是()。

A.五加皮B.桑寄生C.防己D.川乌

8.祛风湿、止痹痛,善通行十二经脉的药是()。

A.防风B.秦艽C.威灵仙D.木瓜

9.功能祛风湿、利关节、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A.豨莶草B.秦艽C.防己D.木瓜

10.既祛风湿、又通经络的药物有()。

A.木瓜、防己B.秦艽、威灵仙C.蕲蛇、豨莶草D.独活、蕲蛇

答案:1.A 2.B 3.C 4.C 5.A 6.B 7.D 8.C 9.A 10.B

二.判断说明:

1.木防己利水消肿作用好,而汉防己祛风止痛作用强。( )

2.威灵仙辛散温通,性猛善走,凡风湿痹痛,无论病位在上在下皆可应用。( )

3.祛风湿药能祛除肌肉、经络、脏腑中的风湿邪气。( )

4.五加皮分南北两种,其中北五加皮无毒,长于补肝肾、强筋骨;南五加皮有毒,长于利尿、强心、止痛。( )

5.桑寄生与黄芩均能清热安胎。()

答案:1.×说明:木、汉防己两者特长错位。

9 改错:木防己长于祛风止痛,汉防己善于利水消肿。 2.√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3.×说明:祛风湿药不入脏腑。改错:祛风湿药可祛除肌肉、经络、筋骨、关节中风湿邪气。 4.×说明:南、北五加皮性能错位。改错:南五加无毒,长于补肝肾、强筋骨;北五加有毒,可强心、利尿。 5.×说明:桑寄生不能清热。改错:桑寄生与黄芩均可安胎。桑寄生补肝肾安胎。

三.问答

1.独活与羌活在功效及应用方面有何异同?

2.祛风湿药配伍补肝肾药的临床意义为何?

答案:

1. 独活与羌活的相同点:均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解表,均可用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重着、遇寒痛增等症及外感风寒挟湿之恶寒身困、头部重痛等。不同点:独活气味较弱,燥散性缓,主入肝肾经,性善下行,长于祛风湿、止痹痛,主治下半身寒湿邪气偏重的痹证,亦治少阴经头痛。羌活气味雄烈,燥散性强,主入膀胱经,长于祛风散寒解表,胜湿止痛,主治风寒湿邪袭表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项强(太阳经头痛),亦治上半身的风寒湿痹。

2. 祛风湿药配伍补益肝肾之品:一方面肾主骨、肝主筋,补益肝肾,可强筋健骨,扶助正气,抵御邪气,防止病邪深入,另一方面,对风湿日久累及肝肾之关节疼痛、腰膝酸软、筋骨痿弱等证,补肝肾之品与祛风湿药配伍,可起协同作用,标本兼顾,增强疗效。

化湿药

一.单选

1.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多涎者宜选用下列中()。

A.藿香B.白豆蔻C.佩兰D.砂仁

2.夏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者当选用()。

A.苍术B.白豆蔻C.厚朴D.藿香

3.肠胃积滞,腹胀便秘者可选用()。

A.砂仁B.厚朴C.白豆蔻D.苍术

4.功能化湿、行气、温中,又可宣通肺气,常用于湿温初起的药是()。

A.白豆蔻B.砂仁C.藿香D.佩兰

5.化湿之外,又善和中,善治湿浊呕吐的药是()。

A.佩兰B.苍术C.紫苏D.藿香

6.痰饮壅肺,咳喘痰多宜选用()。

A.砂仁B.苍术C.生姜D.厚朴

答案:1.C 2.D 3.B 4.A 5.D 6.D

二.填空

1. 砂仁与白豆蔻均能、、,但砂仁长于。白豆蔻长于。

2.厚朴的功效有、、、。

3.苍术的功效是、。

答案:1.化湿温中行气温中止泻温中止呕 2. 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3.燥湿健脾祛风湿

三.名词解释:

1.化湿药:凡气味芳香,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化湿药,也可叫芳香化湿药。

四.简答题:

1.试述藿香的性能、功效和适应证。

2.紫苏、黄芩、砂仁均可安胎,试区别其间作用机理及适应证的不同。

答案:

1. 藿香辛而微温,入脾、胃、肺经,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功能化湿、解暑、止呕,适用于湿浊中阻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食少倦怠;夏日风寒外感、生冷内伤,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脘痞、呕吐泄泻的暑湿证及湿温初起、湿热并重的发热倦怠、口淡尿赤;多种原因的呕吐,而尤以湿阻脾胃的呕吐为佳。

2.紫苏与砂仁均能理气安胎,适用于脾胃气滞的妊娠呕吐、胎动不安;黄芩清热安胎,用于胎热不安。

利水渗湿药

一. 单选

1.下列中能清肝明目的药是()。

A.金钱草B.海金沙C.滑石D.车前子

2.下列中兼能除痹、排脓的药是()。

A.薏苡仁B.茯苓C.泽泻D.木通

3.茵陈蒿最常用于()。

A.淋证B.黄疸C.水肿D.痰饮

4.功能下乳,又清心火的药是()。

A.通草B.木通C.竹叶D.穿山甲

5.善于清利湿热而通窍止痛,为尿道涩痛要药的是( )。

A.海金沙B.石韦C.萆薢D.瞿麦

6.服用后可增加尿量的一类药是()。

A.祛风湿药B.化湿药C.清热燥湿药D.利水渗湿药

答案:1.D 2.A 3.B 4.B 5.A 6.D

二. 填空

1.利湿而长于分清别浊,善治膏淋的药是;利尿通淋而善排石,常用于石淋及肝胆结石的药是。利尿通淋,善治血淋的药是。

2.白茯苓长于;赤茯苓长于;茯神善于;茯苓皮善于。答案:1.萆薢金钱草石韦 2.健脾清利湿热安神利水消肿

三. 判断说明

1.车前子因善利小便而实大便,故常用治湿盛水泻。( )

2.木通为利尿通淋要药,但因气薄力弱,临床须大量使用,方可奏效。()

3.茵陈蒿功善清利湿热、退黄疸、临床上无论湿热阳黄,还是寒湿阴黄,均可使用。()

4.茯苓性平力缓,凡水湿内停之证,无论寒热均可使用。()

答案:1、√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2.×说明:木通有毒,用量不宜过大。改错:木通为利水渗湿要药,但因苦寒甚重,用量不宜过大。 3.√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4.√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四. 简答

1.茯苓与薏苡仁功用有何异同。

2.简述茯苓与猪苓两药功用的区别。

答案:

1. 茯苓与薏苡仁均能利水渗湿、健脾,同可用于水湿内停之证。但茯苓作用较强,又可安神,可用于心脾两虚的心悸、失眠;薏苡仁作用较弱而性微寒,尚有清热排脓、除痹之功,可用于风湿痹痛、肺痈、肠痈等证

2. 茯苓与猪苓来源相近,功能相似,并为水湿内停诸症常用药。但茯苓利水力平缓,又善健脾、安神,常用于脾虚证及心脾两虚的心悸失眠。

五. 论述

1.清热燥湿、祛风湿、化湿、利水渗湿四类药均以除湿为主,试比较各自的性能、功效和应用特点。答案:清热燥湿、祛风湿、化湿、利水渗湿四类药均以祛湿为作用核心,但各有特点:清热燥湿药性味苦寒,以清热为主,燥湿为次,主祛湿热之邪,适用于黄疸、泄痢、淋证、带下、湿疮、湿疹等机体各部湿热为患之症;祛风湿药辛散苦燥,主祛肌肉、经络、筋骨、关节等处风湿邪气,适用于风湿痹痛;化湿药辛香温燥,善入脾胃化中焦湿浊之邪,主治湿困脾胃,运化失职之症;利水渗湿药则以甘淡渗利为特点,主入肾、膀胱,以促使小便通畅,增加尿量为作用途径,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痰饮、泄泻、淋证、黄疸、湿疹、湿疮等水湿停留之症。

温里药

一. 单选

1.附子入汤剂应()。

A.后下B.另煎C.先煎D.包煎

2.善温脾阳以治脾胃虚寒,并能回阳的药是()。

A.生姜B.干姜C.高良姜D.炮姜

3.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的药是()。

A.附子B.干姜C.肉桂D.桂枝

4.能鼓舞气血生长,从而加强补气补血药作用的药是( )。

A.桂枝B.附子C.肉桂D.龙眼肉

5.药性甘热,功能补火助阳,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是( )。

A.附子B.干姜C.吴茱萸D.肉桂

6.治肝郁化火,呕吐吞酸,口苦胁痛,吴茱萸最宜配( )。

A.黄芩B.黄连C.黄柏D.黄芪

7.公丁香的药用部位是()。

A.花蕾B.果实C.茎D.叶

8.温里药中善治寒滞肝经诸痛证的药是()。

A.高良姜

B.吴茱萸

C.丁香

D.干姜

9.吴茱萸善治()。

A.少阳头痛B.厥阴头痛C.血瘀头痛D.风寒头痛

10.干姜与细辛的共同功效为()。

A.温肺散寒B.温肺化饮C.温肺止咳D.温肺化痰

11.肉桂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多配伍()。

A.附子B.丁香C.干姜D.小茴香

12.附子治亡阳兼气虚欲脱常配()。

A.人参B.党参C.西洋参D.太子参

答案:1.C 2.B 3.A 4.C 5.D 6.B 7.A 8.B 9.B 10.B 11.A 12.A

二.名词解释

1.温里药:凡以温里散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温里药。

2.温肺化饮:指运用温热性药物振奋阳气,挽救虚脱的方法。适用于大汗冷出、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

亡阳证。

3.回阳救逆:即温散肺寒而化痰饮之义。是治疗因寒邪犯肺引起咳嗽气喘、痰稀色白、形寒肢冷等证的

方法。

三.判断说明

1.“附子无姜不热”可以理解为干姜的回阳之力比附子更强。()

2.干姜长于温中散寒,凡脾胃寒证,无论是外寒内侵之实证,还是阳气不足之虚证均可应用。()

3.干姜即生姜之干燥品,二者功用相同。()

4.肉桂与桂枝为同科植物,虽用药部位不同,但功用一样。()

答案:1.×说明:干姜只是对附子起辅助和反佐作用,回阳力不如附子。改错:附子配干姜既可使回阳力增强,又可减轻毒性。 2.√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3.×说明:二姜功用有区别。改

错:干姜为姜的干燥根茎,功用与生姜同中有异。 4.×说明:两者功用不同。改错:肉桂与桂枝来源相近,但入药部位各异,作用有别。

四.简答

1.简述吴茱萸的功效、应用。

答案:吴茱萸功能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主治寒滞肝脉,寒疝腹痛,脚气胫肿,痛经;胃寒呕吐,吞酸;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五.论述

1.试比较附子与肉桂在性能、功效、应用方面的异同。

答案:相同点:辛、甘、热。入心、脾、肾经。功能散寒止痛,补火助阳。用于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之腰膝冷痛及寒湿内侵之脘腹冷痛和风寒湿痹腰腿疼痛等证。不同点:附子辛热性烈,力猛效捷,除治多种阳虚证外,善能回阳救逆,用于大汗冷出、四肢厥逆、脉微欲绝之亡阳证,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肉桂甘缓,回阳救逆一般不用,而善温补命门之火,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且可引火归元,使肾阳亏虚上浮的虚火下归于肾。又能温通经脉,用于寒凝血滞,胸痹心痛,寒疝腹痛,经闭痛经,阴疽等证,兼有鼓舞气血生长之功。

理气药

一. 单选

1.青皮行气力强,破气散结,可用治()。

A.癥瘕积聚

B.乳房胀痛

C.胸胁胀痛

D.大便秘结

2.枳实用于食积停滞,痞满胀痛是因其能()

A.化痰除痞

B.破气消积

C.行气燥湿

D.通阳散结

3.枳实与补气升阳药同用可治疗()。

A.胃下垂

B.子宫脱垂

C.脱肛

D.以上均可

4.被称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的药是()。

A.木香

B.香附

C.附子

D.沉香

5.肝郁气滞,月经不调首选()。

A.青皮

B.木香

C.香附

D.陈皮

6.芳香辛散,善行脾胃气滞,为行气止痛要药的是 ( )。

A.木香

B.香附

C.沉香

D.丁香

7.既能行气止痛,又兼杀虫疗癣的药是()。

A.沉香

B.薤白

C.佛手

D.川楝子

8.沉香功能纳气平喘,治下列哪种喘最佳()。

A.肺气上逆的实喘

B.肺热痰多的咳喘

C.肺寒的咳喘

D.肾不纳气的虚喘

9.川楝子用治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宜配()。

A.夏枯草

B.吴茱萸

C.延胡索

D.香附

10.既行气止痛又温肾散寒的药物为()。

A.川楝子

B.柿蒂

C.佛手

D.乌药

11.功能降气止呃,为止呃要药的是()。

A.生姜

B.沉香

C.荔枝核

D.柿蒂

12.薤白善于治疗()。

A.胸痹证

B.湿痹证

C.梅核气

D.呃逆证

13.功能行气止痛,调理三焦气分的药是()。

A.木香

B.陈皮

C.枳实

D.香附

答案:1.A 2.B 3.D 4.B 5.C 6.A 7.D 8.D 9.C 10.D 11.D 12.A 13.A

二.判断说明

1.枳实与厚朴配伍善治气滞、食积所致脘腹胀满。( )

2.枳实用治脾胃虚弱,运化无力,食后脘腹痞满作胀者,多配苍术以消补兼施。()

3.佛手气清香而不烈,性温和而不峻,善能疏肝解郁,理气和中。()

4.行气药可治气机运行失常的各类病证,如气滞、气逆、气脱、气陷。()

答案:1.√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2.×说明:枳实破气,脾虚者不用。改错:枳实可破气消积,配白术可用于脾虚食积者

3.√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4.×说明:行气药不能治气脱、气陷。

改错:行气药可治气机运行失常的病证,如气滞、气逆。

三问答

1.橘皮、青皮同出一物,二者功效和应用有何异同。

2.比较木香与香附二药功效应用的异同。

答案:1、相同点:二药同出一物,性味皆是辛苦温,功能行气消积化滞。主治气滞食积痰滞的脘腹胀痛等。

不同点:橘皮为成熟果实外皮,力缓,温中不峻,入脾、肺经,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理脾肺气滞,为脾肺二经气分要药。又治痰湿壅滞,肺失宣降、咳嗽痰多气逆等。青皮为未成熟果实外皮,沉降下行而力猛,入肝胆经,功能疏肝破气,主理肝胆气滞,为肝胆二经气分要药,善治肝气郁结诸证及食积停滞、瘕积聚等证。

2.相同点:二药均可行气止痛,用于治疗气滞所致脘腹胁肋胀痛等证。

不同点:木香辛温香燥,主入脾、胃、大肠经,善行肠胃气滞,主要用于气滞脘腹胀痛,既为行气止痛的要药,也为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兼入胆经,尚能疏肝利胆,用于胁肋胀痛、黄疸尿赤。生用专行气滞,煨熟行气力缓而多止泻。

香附药性平和,不寒不热,主入肝经,长于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多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又能通调十二经脉气分,故为气病之总司,亦为女科之主帅。

消食药、驱虫药

一. 单选

1.山楂的功效是()。

A.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B.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C.消食运脾、固精止遗

D.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2.麦芽、谷芽共有的功效是()。

A.消食运脾

B.消食除胀

C.消食化积

D.消食健胃

3.莱菔子除消食作用外,还有何功效?()。

A.固精止遗

B.回乳消胀

C.降气化痰

D.化结石

4.消食化积又兼活血化瘀之功的药是()。

A.麦芽

B.鸡内金

C.莱菔子

D.山楂

5.善消化油腻肉食积滞的药是()。

A.山楂

B.麦芽

C.鸡内金

D.神曲

6.丸剂中如有金石类药物而难以消化吸收者,可用何药糊丸以助消化()。

A.麦芽

B.谷芽

C.莱菔子

D.神曲

7.有化坚消石之效,可以治泌尿系结石及肝胆结石的药是( )。

A.鸡内金

B.山楂

C.神曲

D.莱菔子

8.被称为驱蛔要药的是()。

A.雷丸B.槟榔C.使君子D.贯众

9.以驱杀绦虫为主的药是哪一组?()。

A.槟榔、雷丸B.苦楝皮、使君子C.榧子、苦楝皮D.槟榔、苦楝皮

10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作用的药是()。

A.苦楝皮B.贯众C.榧子D.槟榔

答案:1-5 ADCDA 6-10 DACAD

二.判断说明

1.谷芽能回乳,多用于妇女断乳或乳汁郁积。()

2.麦芽、谷芽均能消食健胃,尤宜用于米、面、薯等淀粉性食物引起的食积不化。()

3.消食药只能用于食积不消,宿食停留所致的脘腹胀满等证,虽经配伍也不可用于脾胃虚弱者。()

4.十九畏中人参畏莱菔子。()

5.鸡内金煎汤服用比研末效果好。()

6.有攻毒杀虫止痒作用,用于人体内外虫疾的药称为驱虫药。()

7.驱虫药一般应在饭后服用,以免刺激胃肠。()

8.虫积腹痛剧烈时,当即刻大量服用驱虫药,以顿挫病势。()

9.苦楝皮、川楝子都有行气止痛、杀虫疗癣的作用。()

10、槟榔驱绦虫常与南瓜子同用,两者有协同作用,可增强疗效。()

答案:1. 错误谷芽改为麦芽 2.正确 3.错误消食药亦科用于脾虚消化不良。 4.错误人参恶莱菔子5.错误鸡内金研末比煎汤服用效果好 6.错误驱虫药只用于肠道寄生虫。改为:已去除或杀灭肠道寄生虫为主要作用的药物为驱虫药。 7.错误驱虫药一般宜空腹服用。 8.错误腹痛剧烈时不宜驱虫。 9.错误苦楝皮不能行气止痛。 10. 正确

三.问答

1.槟榔、苦楝皮、花椒、牵牛子都可驱虫,说明各药的驱虫特点,还有何功用?

答案:槟榔、苦楝皮、花椒、牵牛子都有驱虫之效,可用治虫积腹痛。然槟榔以驱绦虫疗效最佳,苦楝皮以驱蛔虫为主,花椒、牵牛子对蛔虫、蛲虫等均有效。此外,槟榔又能消积、行气、利水。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泻痢后重及水肿脚气等症。苦楝皮又能杀虫止痒,治疥癣瘙痒,湿疮湿疹。花椒善温中止痛,治中寒腹痛,寒湿泻泄。并且外洗有燥湿止痒杀虫之功,治皮肤湿疹瘙痒,妇女阴痒等。牵牛子以泻下逐水去积为主,故多用于水饮停蓄的水肿腹胀及实热积滞的大便秘结。

止血药

一. 单选

1.治疗血热夹瘀之崩漏,月经不调,下列何药首选( )。

A.三七B.茜草C.棕榈炭D.地榆

2.蒲黄治瘀滞作痛常配伍()。

A.川楝子B.五灵脂C.牡丹皮D.地榆

3.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而出血者应选用()。

A.温经止血药B.化瘀止血药C.收敛止血药D.凉血止血药

4.治疗虚寒性出血证,尤其是妇科崩漏下血多用 ( )。

A.蒲黄B.艾叶C.炮姜D.茜草

5.善治血淋、尿血的药是()。

A.白茅根B.地榆C.大蓟D.侧柏叶

6.地榆最常用于下列何种出血()

A.咯血、衄血B.吐血、崩漏C.尿血、血淋D.便血、痔血

7.下列属凉血止血药的是()。

A.槐花、白及B.大蓟、蒲黄C.侧柏叶、艾叶D.地榆、小蓟

8.功能收敛止血,善治肺胃出血的药是()

A.白及B.仙鹤草C.地榆D.棕榈炭

9.既止血,又治肺热咳嗽、痰多的药物是()。

A.侧柏叶B.槐花C.白茅根D.地榆

10仙鹤草除具有收敛止血作用外,还能()。

A.解毒、利水B.清热、利水C.止痢、杀虫D.凉血、止痢

答案:1-5 BBBBA 6-10 DDAAC

二.填空

1.止血药以其药性的不同,可分为药、药、药和药四类。

2.使用凉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时,当注意。

3.大蓟与小蓟均有、作用,小蓟又兼能,善治。

4.白茅根的功效是,。用治出血证,则善治。

答案:1.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

2.因易凉遏恋邪留瘀,不可单纯用于瘀滞性出血证

3.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尿尿血、血淋

4.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尿血、血淋

三.判断说明

1.所有的止血药均须炒炭使用。()

2.三七为血证良药,凡出血均可用之。()

3.地榆、槐花同用,善治下焦血热之便血。()

4.棕榈炭可用治各种出血证。()

5.炮姜善治虚寒性崩漏下血,而艾叶善治虚寒之吐血、便血。()

6.槐角止血作用强于槐花,但清热作用较弱,且能润肠。()

7.小蓟与白茅根均善治尿血、血淋。()

答案:1.×说明:止血药不一定均要炒炭。改错:一般而言,止血药炒炭可增强疗效,但也有少数以生用为佳。 2.√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3.√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4.×说明:该药忌用于瘀血出血。改错:棕榈炭用于多种出血,以无瘀血者为宜。 5.×说明:两药所主病位颠倒。改错:炮姜善治脾胃虚寒的吐血、便血;艾叶长于治虚寒性崩漏。 6.×说明:槐角止血力弱于槐花。改错:槐角止血作用较槐花弱,但有润肠之功。 7.√

四.论述

1.生姜、干姜、炮姜三者同出一源,其作用特点、功效及主治病证有何异同?

2.地榆、白及、艾叶、三七均可止血,其功效如何表述?各用于何种出血?

答案:1.生姜、干姜、炮姜三者同出一物,相同点:均能温中散寒,治脾胃寒证,不同点:生姜为姜之鲜品,辛味最重,辛散力强,走而不守,长于发汗解表,作用偏于表,又能温肺止咳,多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及风寒束肺的咳嗽;又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治胃寒呕吐;还能解毒,治鱼蟹中毒,并解生南星、生半夏中毒。干姜为姜之干燥品,辛味有所散失,能守能走,长于温中,善治脾胃寒证,实寒、虚寒均可选用;并能回阳通脉,可配附子用治亡阳厥逆证;还能温肺化饮,治寒饮伏肺,形寒背冷、咳嗽气喘、痰多清稀。炮姜由干姜经火炮制而成,辛散全无,味苦而涩,守而不走,长于温经止血,多用于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对中焦虚寒、脾不统血之吐血、便血尤为要药、并能温中止痛止泻,治虚寒性腹痛腹泻。

2.地榆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对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尤为适宜。白及收敛止血,多用于肺胃止血,对无瘀血及实邪者尤为适宜。艾叶温经止痛,用于虚寒性出血,尤宜于下焦虚寒所致的崩漏下血。三七化瘀止血,可治体内外各种出血证,对兼有瘀滞者尤为适宜。

活血化淤药

一. 单选

1、既能上行头目,又可下达血海,素为头痛要药的是( )。

A.红花B.川芎C.延胡索D.牛膝

2、牛膝用于血热吐血、衄血是因其可()。

A.活血祛瘀B.凉血止血C.引血下行D.收敛止血

3、下列中可凉血消痈、安神的药是()。

A.丹参B.当归C.赤芍D.桃仁

4、可活血调经、利水消肿,为妇科经产要药的是()。

A.红花B.当归C.益母草D.木通

5、肝肾不足,腰膝痿软者当首选()。

A.川牛膝B.怀牛膝C.鸡血藤D.川芎

6、下列中既能活血,又可行气的一组药是()。

A.桃仁红花B.三棱莪术C.丹参益母草D.牛膝姜黄

7、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药是()。

A.骨碎补B.水蛭C.莪术D.蟞虫

8、血虚、血瘀均可适用的药是()。

A.红花B.桃仁C.鸡血藤D.益母草

9、功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要药的是()。

A.川芎B.穿山甲C.延胡索D.乳香

10、既能活血,又可行气,可广泛用于身体各部位疼痛的药是()。

A.没药B.延胡索C.姜黄D.五灵脂

11、热郁血滞,斑疹紫暗者当选用()。

A.桃仁B.红花C.牛膝D.骨碎补

12、为增强止痛作用须醋制的药是()。

A.莪术B.三棱C.延胡索D.以上均是

13、下列中兼能伸筋的药是()。

A.乳香B.没药C.川芎D.蟅虫

14、妇女倒经应选用何药()。

A.益母草B.川芎C.郁金D.骨碎补

15功善活血通经,素为妇科调经要药,今常用于瘀血心胸刺痛的药是()。

A.川芎B.丹参C.益母草D.鸡血藤

16、内行气血、外散风湿的药是()。

A.鸡血藤B.姜黄C.穿山甲D.丹参

17、使用活血化瘀药最常配伍的一类药是()。

A.行气药B.止血药C.补气药D.温里药

答案:1.B 2.C 3.A 4.C 5.B 6.B 7.D 8.C 9.D 10.B 11.B 12.D 13.A 14.C 15.B 16.B 17.A

二. 填空

1、川芎为头痛要药,经不同配伍可用于、、等外感头痛。

2、为增强止痛作用,延胡索炮制时宜用制;丹参为加强活血作用,宜用炙。

3、莪术与三棱均能、,但三棱长于;莪术优于。答案:1、风寒风热风湿2、醋酒3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破血行气消积

三. 名词解释

1.活血祛瘀药

2.破血药

3.血中气药

答案:1. 凡以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活血化瘀药。

2.活血祛瘀作用强烈的药物,叫破血药。

3.以活血化瘀为主要作用,兼能行气的药,叫血中之气药

四. 判断说明

1.川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怀牛膝则偏于活血、利尿、引血下行。()

2.桃仁在活血祛瘀之外,又可清热解毒,故常用于肺痈、肠痈。()

3.益母草既善活血,又能补血,故善能调经,为妇科经产要药。()

4.牛膝的特点是能行能止,在活血通经之外又有止血作用,故也常用于血热吐血、衄血。()

答案:1 、×说明:川、怀牛膝特长错位。

改错: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川牛膝善于活血。

2、×说明:桃仁不能解毒。

改错:桃仁善于活血祛瘀,除瘀血证外,还常用于肺痈、肠痈

3、×说明:益母草不能补血。改错:益母草善于活血调经,为妇科经产要药。

4、×说明:牛膝不能止血。改错:牛膝可引血下行,常用于血热吐血、衄血。

五. 问答

1.试述丹参的性能、功效和适应证。

2.桃仁与红花功用有何不同?

答案:1. 丹参味苦性微寒,主入心、肝经,功能活血通经、凉血消痈、安神。临床适用于①瘀血阻滞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②瘀血心胸刺痛、脘腹疼痛及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③疮痈肿痛;④温热病热入营血的高热、烦躁神昏、斑疹及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

2.桃仁与红花均为活血化瘀要药,在多种瘀血证常相须为用。但桃仁又可润肠通便、止咳平喘,可用于肠燥便秘、肺痈、肠痈及咳喘;红花善能通经,多用于心腹瘀痛,并可活血消斑而用之热郁血滞的活血化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 单选

1.功能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善治头面部风痰的药是( )。

A.半夏B.天南星C.白芥子D.禹白附

2.下列哪项不是白芥子的功效()。

A.利气散结B.润肠通便C.通络止痛D.温肺祛痰

3.功擅祛痰排脓而消痈,有“肺痈要药”之称的是()。

A.川贝母B.浙贝母C.桔梗D.瓜蒌

4.功能清化热痰,除烦止呕的药是()。

A.竹沥B.竹茹C.竹黄D.竹叶

5.白前、前胡的共同点是()。

A.宣散风热B.止咳平喘C.降气祛痰D.宽胸理气

6.哪项不是竹茹的主治病证()。

A.肺热咳嗽,痰黄粘稠B.胃热呕吐

C.痰迷神昏D.痰火内扰,心烦不安

7.哪项不是百部的主治病证()。

A.百日咳B.痰热咳嗽C.新久咳嗽D.肺痨咳嗽

8.枇杷叶既能化痰止咳,又能()。

A.灭虱杀虫B.利水消肿C.和胃降逆D.润肠通便

9.治疗咳嗽,紫菀多与何药相须为用()。

A.百部B.杏仁C.桑白皮D.款冬花

10.桑白皮多用治()。

A.肺热咳喘B.肺寒咳喘C.寒饮咳喘D.痰热咳喘

11.为缓和葶苈子的苦寒峻猛之性,常配伍()。

A.甘草B.蜂蜜C.大枣D.生姜

12、痰涎壅肺,咳逆痰多,喘息不得卧,首选()。

A.桔梗B.葶苈子C.桑白皮D.白前

13、内服需包煎的药是()。

A.旋覆花B.款冬花C.白芥子D.苏子

14、功能清热滑痰,善治热咳痰稠的药是()。

A.贝母B.竹茹C.竹沥D.竹黄

15、既可敛肺平喘,又能收涩止带,治疗白浊带下的药是( )。

A.百部B.白果C.白芷D.白前

答案:1-5 DBCBC 6-10 CBCBA 11-15 CBACB

二.填空

1、半夏最善治痰,白芥子善治痰,而禹白附,天南星多用治痰。

2、旋覆花的功效是、,入汤剂应。

3、功能宣肺祛痰,利咽开音,有“诸药舟楫”之称的是。

4.杏仁善于降泄肺气而止咳平喘,适用于证,无论、均可配伍使用。

5.紫菀、款冬花均能,但紫菀长于,款冬花长于。

答案:1.湿,寒,风2.消痰行水,降气止呕,包煎。3.桔梗4.各种咳嗽气喘,新久、寒热5.化痰止咳化痰止咳

三.判断说明

1、化痰药只用于痰多咳嗽或痰饮气喘等有形之痰,禁用于癫痫、瘰疬等无形之痰。()

2、为减轻半夏,天南星的毒性,多用甘草、蜂蜜炮制后使用。()

3、“凡花皆散,惟旋覆独降”是指旋覆花善降肺气止咳喘,又善降胃气而止呕噫。()

4、瓜蒌皮功偏润肺化痰,润肠通便;瓜蒌仁功偏清肺化痰,利气宽胸。( )

答案:1、×说明:化痰药可用于各种痰证。改错:化痰药主治痰证,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2、×说明:减轻半夏、南星毒性多用生姜、白矾。改错:为减轻半夏、南星的毒性,一般要以生姜、白矾制用。

3、√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4、×说明:皮、仁作用错位。改错:瓜蒌皮清肺化痰、利气宽胸;瓜蒌仁润肺化痰、润肠通便。

四.问答

1、化痰药分几类?每类药的药性特点及功效主治是什么?

2、川贝母、浙贝母均能清化热痰,如何区别使用?

3.桑白皮、葶苈子均能泻肺平喘,如何区别使用?

4、比较半夏、天南星功效应用的异同

答案:1、化痰药分二类。①温化寒痰药,药性多温燥,具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功,主治寒痰,湿痰引起的咳嗽痰多,色白清稀及痰湿阻于经络所致的肢节酸痛,阴疽流注,或痰浊上壅,蒙蔽清窍所致的眩晕,中风痰壅等。②清化热痰药,药性多寒凉,具有清化热痰,润化燥痰之功,主治热痰引起的咳喘胸闷,痰稠色黄或燥痰犯肺,干咳少痰,咯痰不爽,以及与痰热有关的癫痫惊厥,中风痰迷,瘿瘤瘰疬等。

2、川贝母、浙贝母均能清肺化痰止咳,治疗痰热咳嗽。又均能清热散结,治疗瘰疬疮肿及乳痈、肺痈。但川贝母甘寒滋润,长于润肺止咳,故肺燥咳嗽及虚劳干咳等虚证多用;浙贝母苦寒开泄,清热散结力强,并能宣泄肺热,故风热、痰热咳嗽及痰火郁结,瘰疬疮痈等实证多用。

3、桑白皮、葶苈子均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治疗肺热咳喘,水肿,小便不利等。但桑白皮甘寒,药性缓和,重在清肺热,故肺热咳喘及水肿轻证多用。葶苈子苦寒,降泄力猛,重在泻肺实,故痰涎壅肺,咳喘气急及胸腹积水,水肿胀满的实证多用。

4、半夏、天南星均为温化寒痰的代表药,二药均燥烈有毒,均有较强的燥湿化痰作用,常相须为用治疗寒痰、湿痰、咳嗽痰多。外用均能消肿散结,治疗痈疽痰核。但半夏辛散而专走肠胃,善化脾胃湿痰兼能

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治湿痰之要药,亦为呕吐、胸痞之常用药。天南星辛燥而专走经络,善祛经络风痰,并能祛风止痉,为治风痰之要药,故眩晕、中风、癫痫等症常用之。胆南星苦、凉,功善清热化痰、息风定惊,常用于痰热惊风抽搐。

平肝息风药、安神药、开窍药

一. 单选

1.忿怒忧郁,虚烦失眠,选何药最佳()。

A.朱砂

B.龙骨

C.合欢皮

D.远志

2、心火亢盛,惊悸不眠当首选()。

A.朱砂

B.龙骨

C.酸枣仁

D.磁石

3、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的药是( )。

A.龙骨

B.磁石

C.琥珀

D.朱砂

4、功能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的药是()。

A.龙骨

B.琥珀

C.朱砂

D.磁石

5、能养心益肝而安神的药物是()。

A.朱砂

B.磁石

C.酸枣仁

D.柏子仁

6、功能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的药物是()。

A.夜交藤

B.合欢皮

C.酸枣仁

D.远志

7、安神药中可作丸剂的外衣,增强安神及防腐作用的药是()。

A.朱砂

B.磁石

C.龙骨

D.琥珀

8、火煅后能析出水银的药物是()。

A.磁石

B.石膏

C.朱砂

D.滑石

9、药性咸寒质重,能平肝阳,清肝热,为凉肝、镇肝之要药的是()。

A.石决明

B.代赭石

C.牡蛎

D.珍珠

10、既能平肝疏肝,又可祛风明目的药是()。

A.天麻

B.钩藤

C.罗布麻

D.刺蒺藜

11、惊痫抽搐,无论寒热虚实均可用的药是()。

A.羚羊角

B.地龙

C.天麻

D.僵蚕

12、既可治肝风内动,又可用于风热头痛的是()。

A.白僵蚕

B.地龙

C.羚羊角

D.石决明

13、功能清热息风,通络,又可平喘,利尿的药物是( )。

A.全蝎

B.蜈蚣

C.地龙

D.僵蚕

14、除哪项外均是全蝎与蜈蚣的共同功效()。

A.平肝潜阳

B.息风止痉

C.攻毒散结

D.通络止痛

15、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开窍的药是()。

A.天麻

B.羚羊角

C.钩藤

D.牛黄

16、代赭石与旋覆花的共同功效是()。

A.平肝潜阳

B.降逆止呕

C.化痰止咳

D.凉血止血

17、麝香的功效是()。

A.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 B.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C.开窍醒神、清热止痛D.开窍醒神、解毒止痛

18、冰片除开窍醒神之功外,尚能()。

A.辟秽止痛B.解毒止痛C.清热止痛D.活血止痛

19、被称为醒神回苏之要药,寒闭、热闭皆可用的开窍药是( )。

A.苏合香B.冰片C.蟾酥D.麝香

20、药性偏寒,多用治热闭神昏的药是()。

A.麝香B.苏合香C.冰片D.蟾酥

二. 名词解释

1.重镇安神药

2.养心安神药

3.平肝息风药

4.介类潜阳

5.开窍药

答案:1.来源多为金石、贝壳,有质重沉降之性的一类安神药,叫重镇安神药。

2.来源多为植物,有甘润滋养之性的一类安神药,叫养心安神药。

3.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平肝息风药。

4.介类指动物甲壳,以其质重镇降,甲壳类药物可镇潜上亢之肝阳,以平肝潜阳为主要作用。

5.凡具辛香走窜之性,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的一类药物,叫做开窍药。

三. 判断说明

1.石决明与决明子均能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2.天麻药性甘平,作用缓和,对惊风抽搐之症,无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

3.代赭石与磁石性寒质重,均可平肝潜阳、降逆止呕。( )

4.凡神志昏迷者均咳可用开窍药救急。()

5.开窍药只宜暂用,不可久服,以免寒凉太过。()

答案:1.×说明:石决明不能润肠通便。

改错:石决明与决明子均能清肝明目,决明子又可润肠通便。

2.√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3.×说明:磁石不能降逆止呕。

改错:代赭石与磁石均可平肝潜阳,但前者又可降逆止呕。

4.×说明:开窍药只用于闭证神昏。

改错:开窍药宜于神志昏迷属闭证者,脱证神昏不可使用。

5.√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四. 问答

1、比较龙骨与牡蛎功用的异同。

2、安神药分几类,各类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是什么?

3. 试述平肝息风药的分类及每类药的含义、功效和主治病证。

答案:1.相同点:二药生用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煅用收敛固涩,治疗正气不固之滑脱诸证。

不同点:龙骨以镇惊安神为主,治疗神志不安,心悸失眠,惊痫癫狂,为重镇安神之要药。

牡蛎善能软坚散结,用于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及瘀血阻滞之瘕积聚;又能制酸止痛,治疗胃痛泛酸。

2.安神药分为重镇安神药和养心安神药两类。重镇安神药多为金石及介类,质重沉降,重能去怯,功能重镇安神,主治心火炽盛、痰火扰心、惊吓等引起的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及惊痫癫狂等证。

养心安神药多为植物种子、种仁,具有一定滋养作用,功能养心安神,主治阴血不足、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证。

3.平肝息风药分为平抑肝阳药和息风止痉药两类。凡以平抑或潜镇肝阳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平抑肝阳药。功能平肝潜阳或平抑肝阳。主要用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和肝火上攻之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症。

凡以平息肝风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做息风止痉药。功能息肝风,止痉挛。主要用治热极生风,肝阳化风所致眩晕欲仆,痉挛抽搐等;也用于癫痫,破伤风痉挛抽搐。

补虚药

一. 单选

1、既能补中益气,又可养血生津的药物是( B )。

A.人参B.党参C.西洋参D.太子参

2、治疗中气下陷诸证的首选药应是( B )。

A.人参B.黄芪C.升麻D.柴胡

3、下列补气药中兼有固涩作用的药物是( B )。

A.西洋参B.山药C.白术D.黄芪

4、能补肾阳以纳气平喘的药物是( A )。

A.补骨脂B.巴戟天C.鹿茸D.益智仁

5、既能补血止血,又能滋阴润肺的药是( D )。

A.当归B.熟地黄C.白芍D.阿胶

6、使用补气药如产生气滞,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可适当配伍( B )。

A.消食药B.理气药C.补血药D.化湿药

7、治疗妇女血虚夹瘀之痛经、月经不调的首选药是( B )。

A.川芎B.当归C.丹参D.阿胶

8、既补肾阳,又补肺阴,且能止血化痰的药物是 ( D )。

A.菟丝子B.紫河车C.蛤蚧D.冬虫夏草

9、具有燥湿利水之功,治疗脾虚湿盛的最佳药物是 ( C )。

A.扁豆B.山药C.白术D.茯苓

10、被称为补肝肾、明目之要药的是( C )。

A.白菊花

B.车前子

C.枸杞子

D.沙苑子

11、大枣与甘草的共有功效是( C )。

A.养血安神B.缓急止痛C.缓和药性D.祛痰止咳

12、用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证,最宜选用( B )

A.淫羊藿B.杜仲C.补骨脂D.益智仁

13、素体阴虚,新感风热,宜选何药配解表药同用( C )。

A.麦门冬B.百合C.玉竹D.石斛

14、可用于阴虚燥咳,舌干口渴及心烦失眠的药是( A )。

A.麦门冬B.天门冬C.石斛D.北沙参

15、善治脾寒泄泻,口多涎唾的药物是( C )。

A.佩兰B.补骨脂C.益智仁D.干姜

16、既治脾肾两虚,便溏泄泻证,又治肝肾不足,胎动不安证的药物是( D )。

A.杜仲B.补骨脂C.白术D.菟丝子

17、下列药中补阳而不燥,药力和缓的是( C )。

A.淫羊藿B.巴戟天C.肉苁蓉D.补骨脂

18、功能养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血要药的是( C )。

A.当归B.何首乌C.熟地黄D.阿胶

19、补血药与补气药同用是因为( B )。

A.气行则血行B.气能生血C.气能摄血D.以免影响食欲

20、既能养胃阴、生津液,又能滋肾阴、清虚热的药物是( D )。

A.麦门冬B.天门冬C.玉竹D.石斛

二. 名词解释

1、补气固脱

使用大补元气之药,治疗元气虚脱病症的方法,叫补气固脱

2、滋阴潜阳

滋补肝肾之阴与平抑肝阳并举,以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一种用药方法,叫滋阴潜阳。

三. 判断说明

1、党参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大剂量亦可治气虚欲脱之证。( F )

党参不能大补元气。改错:党参补脾肺气,常用作人参代用品,但不能用于气虚欲脱。

2、黄芪、肉桂、鹿茸均可用治阴疽内陷不起、疮疡久溃不敛之证。( T )

3、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 T )

4、刺蒺藜又名潼蒺藜,既可平肝疏肝,又可养肝明目。( F )

刺蒺藜不叫潼蒺藜。改错:刺蒺藜也叫白蒺藜,可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5、当归所主之证,总以血虚或血瘀为病机。( T )

6、天门冬与麦门冬均有润肺滋肾清火之功。( F )

麦冬不能滋肾。改错:天冬与麦冬均可养阴润肺

7、南、北沙参功用相同,均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化痰止咳。( F )

北沙参不能益气。改错:南北沙参均能养阴清肺,但南沙参又可化痰益气。

四. 问答

1、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的功用有何异同?

2、白术与苍术为一类二种,功能主治有何异同?

3、熟地黄、生地黄与鲜地黄三者在性能、功用方面有何异同?

4、生、制首乌的性能、功效及应用有何区别?

5、当归与白芍的功用有何区别?

答案:1、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均有补气生津之功,均治气虚证及津伤口渴证。但人参性微温,补气力强,能大补元气,治气虚欲脱之危证及肺、脾气虚之重证;又能安神增智,治气血亏虚的心悸、健忘、失眠;又可用治阳痿。党参性平力缓,善补中气,为常用的补气药,可代人参治肺脾气

虚、气血两虚、气津两伤之轻证,又能养血,治血虚萎黄;与人参均可配祛邪药同用,以扶正祛邪。西洋参性寒,补气养阴,并能清火,凡气阴两伤兼火热者用之较佳,可治阴虚火旺喘咳痰血之证。太子参补气生津作用最弱,是一味清补之品。

2、白术与苍术均能健脾燥湿,治脾虚湿盛的腹胀食少便溏。但白术味甘,补气力强,气虚之证主选白术,又能止汗、利水、安胎,主治气虚神疲食少、水肿、自汗及胎动不安之证。苍术辛香燥烈,燥湿功著,湿盛者主选苍术,并能发汗而解表,祛风湿,主治脾胃湿滞证、风寒湿痹及外感风寒挟湿的表证。

3、熟地黄、生地黄、鲜地黄三者同出一物,熟地黄由生地黄拌黄酒反复蒸晒而成。均能滋阴生津,治阴血津液亏虚诸证。但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功专养血滋阴,为补血要药,滋阴主药,并能益精填髓,培元固本,滋腻性较大,对精血阴液亏虚偏寒或热不甚者宜之,主治血虚面色萎黄、目眩心悸、月经不调、崩漏,肾阴不足的腰膝酸软、遗精盗汗,以及精血亏虚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等证。生地黄苦寒质润,滋腻性较小,长于滋阴生津,并能清热凉血,凡血热、津伤或精血阴液亏虚有热者宜用,既治阴血亏虚、心烦内热、骨蒸、消渴,又治热入营血,舌绛烦渴、吐衄下血等证。鲜地黄甘苦大寒,滋阴力稍弱而长于清热凉血,生津止渴,尤宜于热病伤津,舌绛烦渴、斑疹及血热妄行的吐衄出血等证。(这个总结非常好)

4、制首乌味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补益精血,固肾乌须,主治①精血亏虚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崩带,须发早白等;②血虚萎黄乏力,头昏目眩,心悸失眠;③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属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者。生首乌味甘、苦,性平,归心、大肠经,功能截疟、解毒,润肠通便,主治体虚久疟、痈疽、瘰疬及肠燥便秘等证。

5当归与白芍均能补血,但当归性温,为补血要药,适用于血虚有寒者;白芍性微寒,适用于血虚有热者。均能调经,但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妇科调经要药,主治血虚、血瘀且兼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白芍养血柔肝,主治血虚肝郁所致者。均能止痛,但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治血虚、血瘀寒凝之痛证,以及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止痛,治肝阴肝血不足、肝气不舒的胁肋脘腹疼痛或四肢拘挛作痛。当归又可治痈疽疮疡,还能润肠,治血虚肠燥便秘。白芍又能平抑肝阳,止汗,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及自汗、盗汗等。

收涩药、涌吐药及其它

一. 单选

1、久泻久痢宜选哪组药( A )。

A.白头翁苦参B.秦皮黄连C.木香黄连D.肉豆蔻赤石脂

2、蛔厥腹痛呕吐宜首选( D )。

A.苦楝皮B.使君子C.乌梅D.罂粟壳

3、除哪味药外均可治肾虚咳喘( C )。

A.五味子B.蛤蚧C.磁石D.赤石脂

4、长于缩尿,又可补肾助阳的药是( D )。

A.桑螵蛸B.五味子C.金樱子D.肉桂

5、虚烦心悸、失眠多梦可选用( C )。

A.乌梅B.五味子C.五倍子D.芡实

6、大汗淋漓,虚极欲脱宜选用( A )

A.麻黄根B.浮小麦C.黄芪D.山茱萸

7、哪项不可使用收涩药( B )。

A.表邪未解B.内有湿滞C.郁热未清D.以上均是

8、可补肾固精、健脾止泻,又可养心益肾安神的药是( A )。

A.莲子B.五味子C.芡实D.山药

9、下列中具有生津作用的是( B )。

A.太子参B.乌梅C.五味子D.以上均是

10、除哪项外均是罂粟壳的功效( D )。

A.止泻B.固精C.止咳D.止痛

二. 问答

1.试述收涩药的概念、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

2.山茱萸功用是什么?

1.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之为收涩药,本类药味多酸涩,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精缩尿,固崩止带,止血等收敛固涩作用。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之久咳虚喘,自汗盗汗,崩漏带下,遗精滑精、久泻久痢、遗尿尿频等证。

2.山茱萸能补益肝肾,收涩固精,适用于肝肾亏虚及下元不固的遗精、滑精和大汗欲脱等证。

完整中药学课件

完整中药学课件 完整中药学课件 《中药学》的教学讲究方法,是上联基础、下联临床的桥梁课程。小编整理了一份完整中药学课件,为大家提供参考。 在中药学教学中,通过在课堂上的讲授,课后帮助学生记忆,总结复习时助学生学会药物的运用等问题。认为在课堂上通过归纳比较的讲授、课后帮助学生利用多种记忆方法记忆药物、总结复习时通过实例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学习中药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使学生学以致用。 中药学是一门继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之后开设的第三门中医类基础课程,是上联基础、下联临床的桥梁课程。在中药学的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内容繁杂难记,虽然由章到节到药物结构层次清晰、功能主线明确,但内容较多,记忆较为困难,同时由于临床课内容提前设置,许多概念、病因、病证等内容学生并不了解,故使《中药学》的教与学都有一定的难度。为解决这一难题,使学生能全面熟悉、熟练掌握药物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中药学教学中,经反复探究学科规律,从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中的这些体会总结如下:

1.课堂上对药物进行归纳比较讲授 1.1 从共性入手。每一章节药物共性内容在总论、概述中有充分的体现。首先从含义上进行讲授,如解表药:即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其主要作用的药物。从中即可推出本章药均具发散表邪之功,均能用治外感表证,而其中的发散风寒药性味辛温、主归膀胱经与肺经,均具发散风寒之功,均能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发散风热药性味辛凉,以归肺、肝经为主,均具发散风热之功,均能治疗风热表证;理气药即凡以疏畅气机,消除气滞,可使气行通顺为其主要作用的药物,同样也就可得知本章药物均具行气止痛、消胀除痞、疏肝解郁、降逆止呕等作用,均可治疗气滞证。当讲授章、节概述内容时,务必将上述共性内容提炼出来并加以强化,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建立一章或一节药物主要功用方向,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1.2 突出个性。药物功用个性的掌握是认识中药和准确用药的关键。通过教学、突出中药个性、促使学生领会、掌握中药,是提高中药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此教学中,笔者采用以下方式来实现这些目标。 1.2.1 共性到个性。讲授药物时,将章节共性内容落实到具体药物时,尤其要突出共性基础上的`个性特征。如理气药,虽均有疏理气机,均能治疗气滞证,但具体到橘皮,则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