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为胎儿娩出后一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生后最常见的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是什么

凡是能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引起窒息。窒息在产前、产程中及产后都有可能发生。

1、在宝宝出生前

孕妇的产前保健做得不好,比如家里卫生条件差、不重视定期产检、孕妇缺乏锻炼使胎儿过大而难产等原因都会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还有孕妇因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贫血、心脏病、急性传染病、妊娠中毒症、糖尿病等疾病,血液中含氧量过低,胎儿便容易发生窒息。另外,多胎、羊水过多以及胎盘功能异常等也会使子宫内环境不良而导致胎儿缺氧。

2、在生产过程中

脐带绕颈、脐带脱垂或打结,以及胎盘的病理变化,常常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只有通过脐带和胎盘,妈妈的血液才能传输给胎儿。一旦传输受阻或中断,供血供氧不足则立刻危及胎儿的生命。因难产而产程时间过长,供血供氧有问题,也会导致新生儿窒息。

3、在宝宝出生后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也可能导致新生儿窒息,比如吸入羊水、因呼吸道发育不良而阻塞,以及严重的中枢神经畸形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因成人护理不当,使健康新生儿发生窒息。

新生儿窒息患者有以下症状:

1、胎儿娩出后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色或皮肤苍白,口唇暗紫。

2、呼吸浅表,不规律或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

3、心跳规则,心率80 ̄120次/分钟或心跳不规则,心率〈80次/分钟,且弱。

4、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肌肉张力好或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肉张力松弛。

5、喉反射存在或消失。

新生儿窒息急救方法

1、清理呼吸道首先在胎头娩出、胎肩未娩出之前接生人员用手挤净鼻咽部粘液和羊水,然后再娩肩,接着用备好的纱布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和羊水。在断脐的同时,抢救人员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之前,用吸痰管或电动吸痰器吸出口、鼻腔、咽部等呼吸道内的粘液和羊水。新生儿体位取仰卧位,头略向后仰,颈轻度后伸。抢救时,应注意保暖,因为所有新生儿都容易丢失热量而受抑制,处于窒息状态下的新生儿其调节功能不稳定,更容易成低温状态。低温会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妨碍有效的复苏[2]。娩出后应迅速擦干全身皮肤,减少蒸发散热,有条件的最好在远红外线辐射台上进行复苏,温度调至37-38℃,它能保持新生儿恒定的正常体温。

2、刺激自主呼吸如果呼吸道通畅后仍无呼吸,应立即促进自主呼吸,可快速摩擦背部,如果仍无呼吸,应立即按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

3、人工呼吸轻度窒息处理无效或开始即为重度窒息者,在患儿呼吸道通畅后即给口对口人工呼吸。取一块无菌纱布,覆盖在患儿口鼻部,抢救者将患儿颈

部托起,头部后仰,另一手轻压腹部,防止气体进人胃部,将口对准患儿口鼻部轻轻向内吹气,用力要均匀,不可过大,当患儿腹部微微隆起时停止吹气,放在腹部的手轻压腹部,协助气体排出。如此一吹一压20-30次/分,每做4次人工呼吸,给胸外心脏按摩一次,至患儿建立自主呼吸为止。

4、胸外心脏按摩如心率少于60次/分或心跳停止,应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摩。两手指按压胸骨下1/3,如新生儿小,也可用两个拇指重叠在一起,按压深度为1.5-2cm,频率为120次/分。经上述抢救,多数患儿能在短期内建立自主呼吸,然后给氧吸人。

5、气管插管气管内插管的指征为:有羊水胎粪吸人需吸净者;重度窒息需要较长时间加压给氧人工呼吸者,或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经人工呼吸胸廓不扩张或者仍然紫绀;需要气管内给药;拟诊隔疝儿[3]。如有以上指证者,则采取气管插管。

6、药物治疗如果吸氧后心率仍少于80次/分,给1:1000肾上腺素0.5-1m1脐静脉注射。窒息后无氧代谢易发生酸中毒,常用5%碳酸氢钠按3-5ml/kg脐静脉注射,用等量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注射。

新生儿窒息对孩子的危害

新生儿窒息抢救过来以后,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仍然会有两方面不良影响。

1、短期影响。窒息将引起呼吸衰竭、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需要立即就医。

2、长期影响。窒息将造成新生儿大脑损伤,使智力发育受损。

爸爸妈妈很可能以为宝宝已经抢救过来就没事了,而忽略了对大脑发育的监控,等发现宝宝智力水平低于生长标准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恢复期。所以对曾经发生过新生儿窒息的宝宝,医院和家庭两方面都要重视,特别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它需要家长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追踪监测宝宝的智力发育,发现问题及早纠正,以避免宝宝将来发生智力残疾。

新生儿窒息护理措施

1、清理呼吸道:①急救必须及时,断脐后将其仰卧放在温暖的复苏台上,用洗耳球或吸痰管吸出口?鼻腔和咽部的黏液及羊水?②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暖,宜在 30~32 ℃环境中进行抢救?

2、建立自主呼吸:清理呼吸道后如仍无呼吸,可轻拍或轻弹足底,或针刺人中?十宣第 14 单元胎儿及新生儿异常的护理 139 穴,以刺激其建立呼吸?①轻度窒息者,可以直接将氧气导管开口靠近新生儿鼻孔,或将氧气面罩扣在鼻上,氧气流速为 5L /分?②重度窒息者,协助医生做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待自动呼吸建立后,即可拔出气管导管,改为一般给氧?如无上述设备,亦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帮助患儿建立自动呼吸?

3、改善循环:如经给氧后心率仍少于 80 次/分,遵医嘱可给予 1 ∶ 10000 肾上腺素静脉或脐静脉注射,推药后立即加做胸外心脏按摩?用 5% 碳酸氢钠脐静脉缓慢滴注纠正酸中毒情况?低血容量者使用扩容剂?

4、预防感染:遵医嘱给抗生素?

5、复苏后护理:①继续保暖?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出呼吸道液体,保持侧卧位,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再度引起窒息和并发肺炎,适当延期哺乳,以防呕吐?③继续给氧?④重点监护: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心率?液体入量等?⑤保持安静:各种护理和治疗操作须轻柔?⑥预防感染和颅内出血:遵医嘱给药,预防感染和颅内出血?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新生儿窒息紧急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临产后如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宫内窘迫立即向家属交代病情,同时通 知二线值班医生采取适当措施纠正缺氧状态,根据具体情况尽快结束 分娩。二线值班医生接通知后10分钟到场。 2、阴道分娩准备接生时,立即通知新生儿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接通知 后5分钟内到场并做好窒息复苏准备工作。 3、剖宫产术中估计新生儿会发生窒息者,立即通知新生儿科医生,新生 儿科医生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到达手术室,做好窒息准备工作。 4、新生儿科医生到产房或手术室后立即组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小组, 以备用。抢救小组成员由包括新生儿科医生在内的至少3人组成,并 做好分工,由新生儿科医生领导。 5、病房发生窒息护士立即抱入产房行初步复苏,同时通知产科值班医生 及新生儿科医生。 6、发生新生儿窒息后,严格按窒息复苏抢救流程实施抢救。新生儿出生 5分钟仍未建立自主呼吸者,立即通知新生儿科主任到场指挥抢救。 并再次向家属交代病情。 7、窒息复苏10分钟仍未建立自主呼吸是立即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组织 我院抢救小组到场。并再次向家属交待病情。必要时联系转院。 8、窒息复苏后新生儿转儿科进一步诊治。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立即通知医师,组成抢救小组进行抢救。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心率<100次/分,给正压人工通气,心率<60次/分,胸外按压30秒,心率<60次/分,遵医嘱给予药物复苏,评价心率<60次/分,应配合麻醉师气管插管药物复苏,心率>60次/分,停止胸外按压,继续正压通气,如心率>100次/分,停止正压人工通气,评价皮肤颜色,四肢青紫或红润,继续观察紫绀、给氧、病情变化。 (三)准备各种抢救药物器械。 (四)复苏后,严密观察生命征及病情变化,加强保暖,做好记录。 【程序】 发现患儿呼吸暂停、心率小于100次/分 ↓ 检查,呼叫医生,摆好体位,垫高头肩部1.5—2cm, 置于鼻吸气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先口后鼻 ↓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以降低围产期新生儿窒息和死亡发生率。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分娩新生儿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方法,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所在。结果早产、脐带因素、胎盘异常为新生儿窒息出现的主要产科原因;孕周0.05时不存在差异的统计意义。 2 结果 2.1新生儿窒息在不同孕周的发生情况不同孕周的分娩,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亦是存在差异性。孕周0.05),见表2。 2.2新生儿窒息出现的产科原因脐带因素、胎盘异常、早产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而重度窒息的发生主要在早产、产前出血、妊娠合并症等情况,其中产前出血和早产窒息率最高。见表3。 2.3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窒息的关联体重<2500g的窒息新生儿10例(4.7%),正常体重新生儿76例(8.8%),巨大儿24例(27.0%),两两比较发现:三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呈现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在研究中1165例新生儿中,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有早产、脐带因素和胎盘异常等。其中脐带因素指脐带因缠绕、打结等致使胎儿在子宫内出现不同程度缺氧情况,进而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率升高;胎位异常多因胎盘血流受阻所引发的的胎儿宫内缺氧,尤其是第二产程,由于先露下降水平较大,所引起缺氧情况最为严重。因此,在孕妇分娩过程中应严密关注产程进展,遇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 研究发现:早产导致的窒息率显著高于足月40~41孕周孕妇,在窒息发生率中发生率最大;低体重儿窒息发生率高于正常儿窒息率,而巨大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儿的窒息发生率(P<0.05),和文献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一般孕妇分娩早产儿由于自身呼吸中枢没有发育成熟,导致早期呼吸过度,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进而造成缺氧现象,危害新生儿的智力健康发展,严重甚至会危机患儿的生命安全;低体重儿多和胎盘功能不全有关,和正常体重儿相比,低体重儿因胎盘功能障碍问题,导致其在母体子宫内长期处于缺氧、缺糖的环境,加大出现宫内窘迫。因此,孕产妇应重视分娩前的检查、保健和监护,预防并及时治疗妊娠期间各类综合病症,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使胎儿体重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区间,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自然分娩、剖宫产和阴道助产三者两两之间新生儿窒息率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率远高于剖宫产和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多用于第二产程延长、胎儿偏大,在助产时多引发对胎儿的牵引刺激(陈穗敏)。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流程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流程 选手:报告评委,x号选手参加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考核,请指示。 评委:开始。 选手:是,首先物品准备,辐射台预热,小枕、纱布、大毛巾,吸痰球、吸痰管、胃管、胎粪吸引器、听诊器,新生儿复苏气囊及新生儿面罩,气囊完好无漏气,功能良好。各种型号喉镜镜片,光源良好。内径2.5-4.0mm气管导管。打开氧源,连接氧管,氧流量5L/min。1:1000肾上腺素、10ml生理盐水各5支。1ml、5ml、10ml、30ml注射器各5支。常规洗手,戴手套,报告,物品准备完毕。 评委:开始。 选手:足月吗?羊水清吗?呼吸好吗?肌张力好吗? 助手:38周,羊水清,无呼吸,肌张力低。 选手:需复苏,置辐射台保暖;开放气道,清理呼吸道、口腔、鼻腔;擦干全身;局部刺激,重新摆正体位。听诊……心率(6s) 助手:80次/分。 选手:无呼吸,皮肤青紫。正压通气,吸2、3……吸2、3……(30s) 助手:30s到。 选手:听诊……心率(6s)。 助手:70次/分。 选手:矫正通气——检查气囊无漏气,重新摆正体位,开放气道,凄厉分泌物,提颏,增加通气压力。吸2、3……吸2、3。 助手:30s到。 选手:听诊……心率(6s)。 助手:50次/分。 选手:行气管插管。继续通气。(舌右边进入)通气,听诊。 助手:双肺尖呼吸音清晰对称。 选手:加胸外心脏按压。 助手:1、2、3——吸……1、2、3——吸……1、2、3——吸…… 选手:30s时间到。听诊,心率。 助手:40次/分。 选手:1:10000肾上腺素1.5ml气管内滴入,再次胸外按压。 助手:1、2、3——吸……1、2、3——吸……1、2、3——吸…… 选手:30s时间到。听诊,心率。 助手:120次/分。 选手:停止通气,观察患儿自主呼吸,患儿自主呼吸恢复,移除导管,常压给氧,保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抢救物品按院内感染处理,手消毒,详细记录复苏过程。报告,操作完毕。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探析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探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方法:选取在2009年9月-2012年6月在本院分娩并出现窒息的157例新生儿,均经临床判断为窒息。对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对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可知,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的产科因素主要有早产、过期妊娠、脐带因素、双胎、胎儿畸形、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等,157例新生儿中,由于早产导致的窒息有42例,占26.75%;过期妊娠导致的窒息有27例,占17.20%;脐带因素导致的窒息有24例,占15.29%;双胎导致的窒息有26例,占16.56%;胎儿畸形导致的窒息有11例,占7.00%;巨大儿导致的窒息有16例,占10.19%;胎儿生长受限导致的窒息有11例,占7.06%。此外,新生儿的窒息发生率于产妇的分娩方式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造成的影响也大不相同。结论: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想实现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降低,就必须有效提高产前的检查质量,对于产妇出现的妊娠症状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以保证产妇的顺利生产,从而降低新生儿的窒息发生率。 标签: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 产妇在妊娠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胎儿的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由此引发新生儿出现窒息现象,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新生儿在出现窒息现象后,由于脑部缺氧,会导致其以后成长过程中的智力低下,从而对其健康成长造成影响,不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针对此种情况,临床医生一定要对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有效降低后续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患儿的健康成长,并提高其生活质量[1]。现选取在2009年9月-2012年6月在本院分娩并出现窒息的157例新生儿,对其出现窒息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9月-2012年6月在本院分娩并出现窒息的157例新生儿,均经临床判断为窒息。其中,轻度窒息的新生儿有135例,重度窒息的新生儿有22例,新生儿出现死亡的有9例,对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1.2 方法根据产妇分娩的实际情况对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新生儿的窒息标准对新生儿出现的窒息程度进行划分。 2 结果 早产导致的窒息有42例,占26.75%,过期妊娠导致的窒息有27例,占17.20%,脐带因素导致的窒息有24例,占15.29%,双胎导致的窒息有26例,占16.56%,胎儿畸形导致的窒息有11例,占7.00%,巨大儿导致的窒息有16例,占10.19%,胎儿生长受限导致的窒息有11例,占7.06%。

新生儿窒息复苏步骤

新生儿窒息是怎么回事? 胎儿娩出时以及出生后1分钟内,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称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出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窒息后,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因缺氧可对小儿神经系统及各器官造成不利影响。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是减少窒息儿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之一! 新生儿窒息的后遗症? 一般来说,胎儿和新生儿对缺氧的耐受力比成人强,如果是短时间缺氧而引起的轻度窒息,是不会留下后遗症的。如果持续时间较长,甚至达到半小时,乃至几小时之上,脑组织缺氧受损严重者,可产生程度不同程度的脑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瘫痪、肢体强直及发育迟缓等。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 窒息的本质是缺氧,凡是影响胎盘或肺气体交换的因素均可引起窒息。可出现于妊娠期,但绝大多数出现于产程开始后。新生儿窒息多为胎儿窒息(宫内窘迫)的延续。 1、孕妇因素: (1)孕妇有慢性或严重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等。 (2)妊娠并发症:孕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3)孕妇吸毒、吸烟或被动吸烟等。 (4)孕妇年龄≥35岁或<16岁及多胎妊娠等。 2、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胎盘老化等。 3、脐带因素:脐带脱垂、绕颈、打结、过短或牵拉等 。4、胎儿因素:(1)早产儿、巨大儿等。 (2)先天性畸形:如食道闭锁、喉蹼、肺发育不全、先天性心脏病等。 (3)宫内感染。 (4)呼吸道阻塞:羊水、粘液或胎粪吸人。 5、分娩因素:头盆不称、宫缩乏力、臀位,使用高位产钳、胎头吸引、臀位抽出术;产程中麻醉药、镇痛药或催产药使用不当等。 6、护理因素: (1)妈妈给小宝宝喂完奶后把宝宝仰面来放,宝宝吸进胃内的空气将奶汁漾出,呛入气管内而造成突然窒息。 (2)奶嘴孔太大使奶瓶中的奶汁流速过快,呛入宝宝气管。 (3)妈妈生怕宝宝冷,给宝宝盖上厚厚的大被子,并把大被子盖过宝宝的头部,使宝宝的口鼻被堵住,不能呼吸引起窒息。 (4)妈妈熟睡后,翻身时或是无意将上肢压住宝宝的口鼻而造成窒息。 (5)妈妈夜里躺在被子里给宝宝喂母乳,但由于白天过于劳累而不知不觉地睡着,将乳房堵住宝宝的口鼻而使宝宝不能呼吸。 (6)抱宝宝外出时裹得太紧,尤其是寒冷时候和大风天,使宝宝因不能透气而缺氧窒息。(7)宝宝枕边放塑料布单以防吐奶,塑料布单不慎被吹起,蒙在宝宝脸上,但宝宝不会将其取下而造成窒息。宝宝俯卧时,枕头和身边的毛巾堵住口鼻,使宝宝不能呼吸,又无能力自行移开而造成呼吸困难。 新生儿窒息的症状 1、胎儿娩出后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色或皮肤苍白,口唇暗紫。 2、呼吸浅表,不规律或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2016/09/24 06:32:37 儿科助手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新生儿窒息(asphyxia)是指由于分娩过程中的各种原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引起缺氧、酸中毒〃严重时可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的一种病理生理状况〃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伤残率的主要手段。目前〃国内新生儿窒息诊断大多仍单独使用Apgar评分〃国内已有学者提出重新认识新生儿窒息的诊断问题及应正确认识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价值。 一、关于新生儿窒息诊断的变迁 1.Apgar评分的应用 Apgar评分是由Dr.VirginiaApgar在1953年提出来的用于快速评估新生儿生后一般状况的方法。Apgar评分由5项体征组成〃5项体征中的每一项授予分值0、1或2〃然后将5项分值相加〃即为Apgar评分的分值。Apgar 评分作为评估新生儿出生时生命状况和复苏效果是一种简捷实用的初筛指标。 但是〃近20余年人们对Apgar评分的诊断价值不断提出质疑:(1)Apgar评分虽可识别新生儿有无抑制〃但不能区别抑制的病因;(2)低Apgar评分并不等同于窒息〃低评分的原因可能不是宫内缺氧;(3)早产儿由于肌张力弱和对刺激反应差〃其Apgar评分可低于正常;(4)没有突出呼吸抑制〃把相同的分值赋予了重要性并不相等的5个成分;(5)1minApgar评分与患儿远期预后无明显相关性〃5mim低评分与预后相关性更强;(6)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敏感度高而特异度低〃常导致窒息诊断扩大化。而且〃国内部分医疗单位及个人不能正确执行评分〃个体主观影响较大〃降低了评分的可靠性。 Apgar评分低的原因可能不一定是宫内缺氧〃5minApgar评分0~3分的新生儿中仅38%、5min4~6分者仅8%存在胎心监护异常〃单用Apgar评分诊断窒息显然是不妥的。此外〃美国新生儿复苏指南指出〃Apgar评分可评价窒息的严重程度和复苏的效果〃但不能指导复苏〃因为它不能决定何时应开始复苏〃也不能对复苏过程提供决策。评分是生后1min完成的〃但窒息新生儿不能等1min后再进行复苏。 2.关于脐动脉血气 近10年来〃有研究认为应增加脐动脉血气作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脐动脉血气代表新生儿在产程中血气变化的结局〃能揭示有无缺氧、酸中毒及其严重程度〃反映窒息的病理生理本质〃被认为比Apgar评分更客观、更具有特征性。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由于胎盘/胎儿血流气体交换障碍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发生严重酸中毒和窒息且pH<7的新生儿其主动脉最大血流和主动脉舒张压明显降低〃甚至不能测出〃致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下降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但经合适心肺复苏及使用肾上腺素〃主动脉舒张压(正常为20mmHg)上升〃从而使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增加。加强心肺复苏应该将纠正低氧血症及增加冠状动脉灌注作为重点。近年来国内外均提出〃Apgar评分对诊断新生儿窒息的敏感度高〃特异度较低〃而脐动脉血气(pH和碱剩余)指标特异度高〃敏感度较低〃两者结合可增加其准确性。 (注:1.脐动脉血流由胎儿流出〃反映胎儿的情况;脐静脉血流由胎盘流向胎儿〃能反映孕母酸碱平衡和胎盘的功能〃条件允许可以留取动静脉两份标本对照。2.脐动脉血标本的留取:分娩后立即用2把血管钳夹胎儿侧的脐带〃另2把血管钳夹胎盘侧〃留取的脐带应长10-20cm〃用肝素化的注射器抽取后针尖密封〃即刻送检。)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从产科角度寻找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13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脐带因素、羊水过少为主要原因,分别占30.97%、30.09%,重度窒息中产前出血、早产、有妊娠合并症者居前三位。结论做好产前保健,防治有关合并症,产时对具有窒息高危因素的孕妇做胎儿重点监护,及时防治胎儿窘迫。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胎儿窘迫 [Abstract] Objective To look for th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for neonatal asphyxia in obstetrical department.Methods Analysed the reason of 113 neonatal asphyxia patients in obstetrical department. Results It is the main reason that there are too little navel cord factor, amniotic fluid, accounts for separately 30.97%, 30.09%, antenatal bleeding, premature delivery, complication are top three factors.Conclusion Do a good job of antenatal health care, prevent and cure relevant complication disease, monitor the

(完整版)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 一、概述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若出生时无窒息,而数分钟后出现呼吸抑制者亦属窒息。其发生率为5%。为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统计:每年500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它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20-30%。如果运用先进的复苏技术可以极大程度地防止新生儿窒息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从母体宫腔突然过渡到宫外生活的过程也许是我们一生中所经历的最危险的时刻。人体在出生后需要立即做出的生理调整,比我们日后所做的要多得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生儿会非常顺利地完成这个过程,他们仅需要少量的帮助或根本无需帮助。新生儿复苏技术就是为了救护那些少部分的新生儿,如果不接受救助,其后果也许是致命的,也许会带来影响一生的问题。 二、病因 凡是造成胎儿或新生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引起窒息,与胎儿在宫内所处的环境和分娩过程密切相关。 (一)孕母因素 1、孕母全身性疾患如糖尿病、心、肾疾病、严重贫血和急慢性传染病; 2、产科疾病:如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全等; 3、孕母吸毒、吸烟或被动吸烟; 4、孕母年龄≥35岁或<16岁、多胎妊娠等。 (二)分娩因素 1、脐带受压、打结、绕颈等; 2、手术产如高位产钳、臀位助产、胎头吸引不顺利等; 3、产程中的麻醉、镇痛剂和催产药使用不当。 (三)胎儿因素 1、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等; 2、各种畸形:如后鼻孔闭锁、喉蹼、肺膨胀不全、先天性心脏等; 3、羊水或胎粪吸入致呼吸道阻塞; 4、宫内感染所致神经系统损害等; 三、病理生理 (一)呼吸改变 原发性呼吸暂停:胎儿或新生儿窒息缺氧时,初起1-2分钟有呼吸深快,如缺氧未及时纠正,即转为呼吸抑制和反射性心率减慢,此为原发性呼吸暂停。此时患儿肌张力存在,血压升高、循环尚好,但有些紫绀,如及时或适当刺激,仍能恢复呼吸。 继发性呼吸暂停:如缺氧持续存在,则出现喘息样呼吸,心率继续减慢,血压开始下降,肌张力消失、苍白、呼吸运动减弱,最终出现一次深度喘息而进入继发性呼吸暂停,如无外界正压给氧帮助,则无法恢复而死亡。 (二)各器官缺血缺氧的改变 (三)血液生化及代谢改变 PaCO2↑PH↓PaO2↓血糖早期↑后↓、血Ca↓血钠 四、临床表现 (一)胎儿缺氧(宫内窒息):早期有胎动↑、胎心率>160次/分,晚期胎动减少甚至消失,胎心率变慢或不规则,羊水黄绿色或墨绿色。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 目的对新生儿出现窒息情况的产科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方法以避免或者是减少新生儿窒问题的出现。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0年~2014年72例出现新生儿窒息情况的患者为例,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详细探究这72 例出现窒息情况的新生儿资料,以总结出在产科角度新生儿出现窒息情况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相关解决办法。结果共有28例新生儿窒息问题是由脐带因素造成,占据总数的38.89%,共有18 例是由早产造成,占据总数的25.00%,另外孕母因素、胎盘功能不全、产程因素以及羊水异常都会导致新生儿窒息问题的出现。结论针对于新生儿窒息问题,需要做好及早预防、及早发现以及及早治疗,另外孕产妇在妊娠阶段,应当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同时做好适当的妊娠保健,尤其是要对胎心进行必要的监护。 标签:新生儿;窒息;产科 胎儿由于缺氧问题而在娩出阶段出现呼吸循环障碍问题,或者是在宫内出现窘迫问题,这就是新生儿窒息问题。新生儿窒息问题在近几年的发生率一直保持在5%~6%,这是造成围产期小儿伤残甚至是死亡的常见原因。这是由于新生儿若出现窒息问题,就会导致胎儿以及母体这两者间的气体交换以及血液交换受到阻碍,进而导致胎儿出现宫内窘迫或者是宫内缺氧问题,胎儿在出生1min之后会出现只有心跳但是没有呼吸这一问题,并导致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比如说呼吸衰竭等。所以对出现窒息问题的新生儿进行及时成功的抢救,不仅能够减小新生儿死亡率,同时也能够加强新生儿未来的生活品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主要以某医院于2010年~2014年72例出现新生儿窒息情况的患者为例,其中38例新生儿为男婴,34例新生儿为女婴,共有6例新生儿为足月儿,有58例新生儿为早产儿,并有8例新生儿的胎龄要超过平均胎龄。本文主要依据Apgar评分标准对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诊断:需要在胎儿出生之后的1min、5min以及10min进行分别测评,无窒息情况为8~10分,轻度窒息情况是4~7分,重度窒息情况是0~3分。本文所分析的72例出现新生儿窒息情况的患者,共有61例患者被判为轻度窒息,共有11例患者被判为重度窒息。 1.2方法全面分析探究72例出现新生儿窒息问题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总结出导致新生儿窒息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办法,以加强胎儿的存活希望,同时减少新生儿窒息问题的出现。 1.3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5.0统计学系统对全部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2 结果 通过对72例出现新生儿窒息问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发现,其中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及对策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以及对策。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出生的174例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的患儿资料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比例较高的为脐带因素、羊水因素以及产程因素,且多种因素常合并出现。结论:对新生儿窒息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可提升产科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围产期保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概率。 标签: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原因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和儿科中较常见的新生儿危急状况,胎儿因缺氧而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出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必须积极抢救并正确处理。为了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以及对策,笔者选取了我院17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资料,分析新生儿窒息与产科因素的关系及对策,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出生的3241例新生儿中174例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的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重度窒息21例,轻度窒息153例。 1.2诊断标准 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按照Apgar标准评分方案,出生后1min内评分8分以上分为无窒息;7分至4分范围内分为轻度窒息;3分以下为重度窒息。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原始数据。以(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前原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在174例窒息新生儿中,脐带因素位占首位,其中34例轻度窒息及6例重度窒息,占23%。羊水过少致30例轻度窒息及4例重度窒息,占19.5%。产程异常导致轻度窒息21例及重度窒息5例,占15%。早产致轻度窒息17例及重度窒息3例,占11.5%.有妊娠合并症致轻度窒息15例,重度窒息4例,占11%。羊水污染致轻度窒息10例重度窒息5例占8.6%。产前出血致轻度窒息7例重度窒息1例,占4.6%。胎盘早剥致轻度窒息5例重度窒息2例,占3.9%,其他原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 ↓ ↓ ↓ ↓

1.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2.加强产儿科合作,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儿科医师要参加分娩或手术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3.在卫生行政领导干预下降复苏指南及常规培训制度化,以进行不断的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各级医院须建立由行政管理人员,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师)及麻醉师组成的院内复苏领导小组。 4.在ABCDE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⑴快速评估和初步复苏;⑵正压通气和氧饱和度监测;⑶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⑷药物和(或)扩容。 第二部分新生儿复苏指南

一、复苏准备 1.每次分娩时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顾新生儿。 2.复苏1名严重窒息儿需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师)各1名。 3.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有专人负责。4.复苏小组每个成员需有明确的分工,均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 5.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 二、复苏的基本程序 此评估-决策-措施的基本程序在整个复苏中不 断重复,见图1。 评估主要基于3个体征:呼吸、心率、氧饱和度。评估 ↗↖ ╱ ╲

措施 ←─────── 决策 图1 复苏的基本程序 通过评估这3个体征中的每一项来确定每一步骤是否有效,其中,心率对于决定进入下一步骤是最重要的。 三、复苏的步骤 复苏的步骤见流程图(图2)。 (一)快速评估 出生后立即用几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4项指标:1.足月吗? 2.羊水清吗? 3.有哭声或呼吸吗? 4.肌张力好吗? 以上4项中有1项为“否”,则进行以下初步复苏。 (二)初步复苏

新生儿窒息复苏诊疗指南

新生儿窒息复苏诊疗指南 【复苏准备】 1. 每次分娩时有1 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料新生儿。 2. 复苏1 名严重窒息儿需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师)各1 人。 3. 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由专人负责。 4. 复苏小组每个成员都需有明确的分工,每个成员均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 5. 检查复苏设备、药品齐全,并且功能良好。 【复苏的基本程序】 此程序贯穿复苏的整个过程。 评估主要基于以下3 个体征:呼吸、心率、肤色。

图1-1 新生儿复苏流程图【复苏的步骤】 (一)快速评估

出生后立即用几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4 项指标: 1. 足月妊娠? 2. 羊水清? 3. 有哭声或呼吸? 4. 肌张力好? 如以上任何1 项为“否”,则进行以下初步复苏。 (二)初步复苏 1. 保暖 2. 体位:置新生儿头轻度伸仰位(鼻吸气位); 3. 吸引:应限制吸管的深度和吸引时间(< 10 s),吸引器的负压不超过100 mm Hg( 1 mm Hg =0. 133 kPa); 羊水胎粪污染时的处理 图1-2 羊水胎粪污染时的处理 *有活力的定义为:规制呼吸或哭声响亮、肌张力好及心率>100次/分,以上三项中有1项不好者为无活力。

4. 擦干:快速擦干全身; 5. 刺激:用手拍打或手指弹患儿的足底或摩擦背部 2 次以诱发自主呼吸,如这些努力无效表明新生儿处于继发性呼吸暂停,需要正压人工呼吸。 (三)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1. 指征: (1)呼吸暂停或抽泣样呼吸; (2)心率< 100 次/ min; (3)持续的中心性紫绀。 2. 方法: (1 )正压呼吸需要20 ~ 25cm H2O(1 cm H2O = 0. 098 kPa),少数病情严重的初生儿起初可用2-3次30 ~ 40 cm H2O,以后维持在20 cm H2O; (2)频率40 ~ 60 次/ min(胸外按压时为30 次/ min); (3)充分的人工呼吸应显示心率迅速增快,由心率、胸廓起伏、呼吸音、心率及肤色来评价; (4)如正压人工呼吸达不到有效通气,需检查面罩和面部之间的密闭性,是否有气道阻塞(可调整头位,清除分泌物,使新生儿的口张开)或气囊是否漏气,面罩型号应正好封住口鼻,但不能盖住眼睛或超过下颌; (5)经30s 100%氧的充分人工呼吸后,如有自主呼吸,且心率≥100 次/ min,可逐步减少并停止正压人工呼吸。如自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 窒息的定义:是指出生时无法呼吸或仅有不规则,间隙而表浅的呼吸,不反可引起缺氧缺血性恼损害,还可引起其他多器官的损害,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 病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宫内环境分娩过程密切相关,凡能影响母体和胎儿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因素都会造成的窒息,1。母系因素:母亲患糖尿病,严重贫 血和心,肾病等全身性疾病,患妊高血压,胎盘异常等产科疾病。2。分 娩因素:因脐带打结,受压,绕颈,脱垂等造成脐带血流中断;难产,手术 产,产科中麻醉剂等使用不当,3。胎儿因素:各种高危新生儿,早产儿,小 于胎龄儿,羊水或胎粪吸入者,宫内感染所致神经系统受损。 临床表现:窒息程床可根据阿氏评分(皮肤颜色,心率,刺激反应,肌张力,呼吸)1分钟,5分钟各评1次。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 度窒息。新生儿窒息时,常根据皮肤颜色判断定其严重程度。1。轻度窒息{青 紫窒息}皮肤青紫,呼吸浅。间歇或无,心音有力,心率可增快,促常减慢, 肌张力正常或增强,反射{对刺激的反应}存在。2.重度窒息{苍白窒息}处于心 源性休克状态,皮肤苍白,四肢凉。呼吸微弱或无,心音弱,心率慢或不规则。 肌张力很低或消失。肢体松弛。 护理问题: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中枢受抑制或呼吸道阻塞有关。 2,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脑缺氧有关。 3,有受损的危险,与窒息,缺氧,损害心,脑等脏器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窒息抢救或吸入分泌有关。 护理措施; 1, 保暖。 2,严密观察。注意患儿面色,哭声,呼吸,心率,体温,液体入量等发现异 常及时报告医生。 3,给氧。直到出现皮肤红润,呼吸平稳为止. 4,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出呼吸道液体,保持侧卧位,以防呕吐物吸入呼 吸道,再度引起窒息或并发肺炎,适当延期喂奶,以免呕吐。 例如:35床张香兰之子,男,30分钟。诊断;新生儿轻度窒息。于11AM10 由产科护士抱入。因窒息复苏后30分钟入院。患儿系G2P1孕38+3周顺产出生,出 生时1分钟阿氏评分评7分{呼吸,肌张力,肤色各扣1分}经清理呼吸道,正 压给氧后5分钟,10分钟评10分,入院时弹足一次哭,哭声大,易兴奋,激 惹,前囟平坦,头顶却有一5X4CM血肿,胸廓饱满,呈胸腹式呼吸,无吸 气性三凹征,右上肢肌张力偏低,四肢稍凉,末梢紫绀,通知医生后予置辐射 台保暖,侧血糖2。2mmol/L ,补液等对症治疗,1级护理,暂禁食,经保 暖后四肢肢体暖,未稍紫绀缓解,臀部予护臀油外涂。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 ↓ ↓ ↓ ↓

1.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2.加强产儿科合作,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儿科医师要参加分娩或手术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3.在卫生行政领导干预下降复苏指南及常规培训制度化,以进行不断的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各级医院须建立由行政管理人员,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师)及麻醉师组成的院内复苏领导小组。 4.在ABCDE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⑴快速评估和初步复苏;⑵正压通气和氧饱和度监测;⑶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⑷药物和(或)扩容。 第二部分新生儿复苏指南 一、复苏准备 1.每次分娩时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顾新生儿。2.复苏1名严重窒息儿需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师)各1名。 3.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有专人负责。 4.复苏小组每个成员需有明确的分工,均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 5.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 二、复苏的基本程序 此评估-决策-措施的基本程序在整个复苏中不断重复,见图1。 评估主要基于3个体征:呼吸、心率、氧饱和度。 评估 ↗↖ ╱╲ 措施←─────── 决策 图1复苏的基本程序 通过评估这3个体征中的每一项来确定每一步骤是否有效,其中,心率对于决定进入下一步骤是最重要的。 三、复苏的步骤 复苏的步骤见流程图(图2)。 (一)快速评估 出生后立即用几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4项指标: 1.足月吗? 2.羊水清吗? 3.有哭声或呼吸吗?

新生儿窒息

产科护士理论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主讲人:参加人数: 参加人员签名: 讲稿: 新生儿窒息 主讲人:刘兰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的自主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全身多脏器损伤,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因】 窒息的本质是缺氧,凡是影响胎儿、新生儿气体交换的因素均可引起窒息。可发生于妊娠期,但绝大多数发生于产程开始后。新生儿窒息多为胎儿窒息(宫内窘迫)的延续。 1.孕母因素①孕母有慢性或严重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等;②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③孕母吸毒、吸烟或被动吸烟、年龄≥35岁或<16岁以及多胎妊娠等。 2.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胎盘老化等。 3.脐带因素脐带脱垂、绕颈、打结、过短或牵拉等。 4.胎儿因素①早产儿或巨大儿; ②先天性畸形:食管闭锁、先天性肺发育不良等; ③宫内感染; ④呼吸道阻塞:羊水、黏液或胎粪吸入等。 5.分娩因素头盆不称、宫缩乏力、臀位、使用高位产钳、胎

头吸引、臀位抽出术,产程中麻醉药、镇痛药或 催产药使用不当等。 【病理生理】 1.窒息时胎儿向新生儿呼吸、循环转变受阻正常胎儿向新生儿呼吸、循环系统转变的特征为:胎儿肺液从肺中清除---表面活性物质分泌----肺泡功能残气量建立---肺循环阻力下降,体循环阻力增加---动脉导管和卵圆孔功能性关闭。窒息时新生儿未能建立正常的呼吸,致使肺泡不能扩张,肺液不能清除;缺氧、酸中毒引起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减少、活性降低,以及肺血管阻力增加,胎儿循环重新开放、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加重组织严重缺氧、缺血、酸中毒,最后导致不可逆器官损伤。 2.窒息时各器官缺血缺氧改变窒息开始时,缺氧和酸中毒引起机体产生经典的“潜水”反射,即体内血液重新分布,肺、肠、肾、肌肉和皮肤等非生命器官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保证脑、心和肾上腺等生命器官的血流量。同时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精氨酸加压素、肾素、心钠素等分泌增加,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增快、心排血量增加,以及外周血压轻度上升,心、脑血流灌注得以维持。如低氧血症持续存在,无氧代谢进一步加重了代谢性酸中毒,体内储存的糖原耗尽,最终导致脑、心和肾上腺的血流量减少,心肌功能受损,心率和动脉血压下降,生命器官供血减少,发生脑损伤。非生命器官血流量则进一步减少,导致各脏器受损。 3.呼吸改变 (1)原发性呼吸暂停:胎儿或新生儿缺氧初期,呼吸代偿性加深加快,如缺氧未及时纠正,随即转为呼吸停止、心率减慢,即原发性呼吸暂停。 (2)继发性呼吸暂停:若缺氧持续存在,则出现几次深度喘息样

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及复苏步骤

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及复苏步骤 1.复苏方案:A:尽量吸净呼吸道粘液;B: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维持正常循环,保证足够心排出量;D:药物治疗;E:评价。以前三项最重要,其中A是根本,通气是关键。 2.复苏程序: (1)最初复苏步骤:①保暖:娩出婴儿置于远红外或其他预热方法的保暖台上。②用温热干毛巾揩干头部及全身。③摆好体位,肩部用布卷垫高2~2.5cm,使颈部微伸仰。④立即吸净口、咽及鼻部粘液。 ⑤触觉刺激:拍打足底2次及磨擦婴儿背部,促使呼吸出现。 (2)通气复苏步骤上述初步复苏后,婴儿出现正常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或仅手足青紫者予以观察。如无自主呼吸和心率100次/分,出现自主呼吸者可予以观察;心率在80~100次/分,有增快趋势者宜继续复苏器加压给氧。如心率<80次者,同时加胸外按压心脏30秒,无好转者行气管插管术,同时给于1:10000肾上腺素0.1~0.3ml/kg,由静脉或气管内注入,如心率仍<100次/分,应依据病情给予纠酸、扩容及抗休克等措施。 (3)复苏技术①复苏器加压给氧法:面罩应密闭遮盖下巴及口鼻,通气率30~40次/分,手指压与放的时间比为1:1.5. ②胸外按压心脏:按压速率为120次/分(每按压3次,间断加压给氧1次)。③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指征如胎粪粘稠或声门下有胎粪颗粒需吸净者、重度窒息需要较长时间加压给氧人工呼吸者、应用气囊面罩复苏器胸廓扩张效果不佳者、心率在80~100次/分并不继续增快者及怀

疑有膈疝者。 (4)复苏后观察监护 监护主要内容为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尿量、肤色及神经系统症状。注意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大小便异常、感染及喂养等。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 一、概述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若出生时无窒息,而数分钟后出现呼吸抑制者亦属窒息。其发生率为5%。为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统计:每年500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它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20-30%。如果运用先进的复苏技术可以极大程度地防止新生儿窒息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从母体宫腔突然过渡到宫外生活的过程也许是我们一生中所经历的最危险的时刻。人体在出生后需要立即做出的生理调整,比我们日后所做的要多得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生儿会非常顺利地完成这个过程,他们仅需要少量的帮助或根本无需帮助。新生儿复苏技术就是为了救护那些少部分的新生儿,如果不接受救助,其后果也许是致命的,也许会带来影响一生的问题。 二、病因 凡是造成胎儿或新生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引起窒息,与胎儿在宫内所处的环境和分娩过程密切相关。(一)孕母因素 1、孕母全身性疾患如糖尿病、心、肾疾病、严重贫血和急慢性传染病; 2、产科疾病:如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全等; 3、孕母吸毒、吸烟或被动吸烟; 4、孕母年龄≥35岁或<16岁、多胎妊娠等。 (二)分娩因素 1、脐带受压、打结、绕颈等; 2、手术产如高位产钳、臀位助产、胎头吸引不顺利等; 3、产程中的麻醉、镇痛剂和催产药使用不当。

(三)胎儿因素 1、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等; 2、各种畸形:如后鼻孔闭锁、喉蹼、肺膨胀不全、先天性心脏等; 3、羊水或胎粪吸入致呼吸道阻塞; 4、宫内感染所致神经系统损害等; 三、病理生理 (一)呼吸改变 原发性呼吸暂停:胎儿或新生儿窒息缺氧时,初起1-2分钟有呼吸深快,如缺氧未及时纠正,即转为呼吸抑制和反射性心率减慢,此为原发性呼吸暂停。此时患儿肌张力存在,血压升高、循环尚好,但有些紫绀,如及时或适当刺激,仍能恢复呼吸。 继发性呼吸暂停:如缺氧持续存在,则出现喘息样呼吸,心率继续减慢,血压开始下降,肌张力消失、苍白、呼吸运动减弱,最终出现一次深度喘息而进入继发性呼吸暂停,如无外界正压给氧帮助,则无法恢复而死亡。 (二)各器官缺血缺氧的改变 (三)血液生化及代谢改变 PaCO2↑PH↓PaO2↓血糖早期↑后↓、血Ca↓血钠 四、临床表现 (一)胎儿缺氧(宫内窒息):早期有胎动↑、胎心率>160次/分,晚期胎动减少甚至消失,胎心率变慢或不规则,羊水黄绿色或墨绿色。 (二)阿氏(APgar)评分:是一种简易的 临床评价刚出生婴儿窒息程度的方法、内容 包括心率、呼吸、对刺激的反应、肌张力和 皮肤颜色等五项,每项0-2分,总共10分,评 分越高,窒息程度越轻,0-3分为重度窒息, 4-7分为轻度窒息,生后1分钟评分可区别窒 息程度,5分钟以后评分有助于预后判断。 新生儿APgar评分表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 (一) 症状与体征 若胎儿宫内窒息,首先出现胎动增加、胎心增快(>160次/分)、肠蠕动增加、肛门括约肌松弛,排出胎粪。羊水可能被胎粪污染为黄绿色。 若缺氧继续,心率减慢(<100/分)、胎心减弱且不规则、最后消失。 产后窒息一般根据窒息轻重可分: 青紫窒息(轻度)和苍白窒息(重度),见下表。 1)青紫窒息与苍白的表现 体征----青紫窒息(轻度)----苍白窒息(重度) 皮肤----发绀-------苍白 心跳----心音有力-------初减慢,后弱不规则 呼吸----浅或间歇-------几乎无或缺如 对刺激反应---有---------无 肌张力-----正常或增强-----松弛或消失肛门松弛 2)也可采用Apgar评分法来判断窒息的轻、重程度(见下表)。 Apgar的评分8~10分为正常。 4~7分为轻度窒息或青紫窒息。 0~3分为重度窒息或苍白窒息。 生后1分钟内即予评分。如不正常,应继续在5分钟后再予评分,或更长时间的评分。 【新生儿Apgar评分表】 体征------0分-----1分--------2分 皮肤颜色---全身青紫或苍白---躯干红,四肢青紫---全身红 心率(次/分)----无------<100--------≥100 刺激反应-----无反应-----皱眉-------皱眉,咳嗽或喷嚏、哭 (用导管插鼻孔、弹足底刺激) 肌张力------松弛-----四肢稍屈曲------四肢能活动 呼吸情况------无------慢,不规则-----有力,哭声响亮 【Apgar】系人名,为了便于评分记忆,可将: A(apperance)表示为皮肤颜色, P(pulse)表示心率, G(grimce)表示为刺激后的皱眉动作, A(activity)表示肌张力,

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

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 我国卫生部与美国儿科学会共同合作建立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并以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编写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作为培训教材,本讲义根据新版教材有关新生儿复苏的新进展、新内容及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现行方案和技术特点进行讲述: 一、复苏流程图(图1) 现使用的复苏流程图描述了新生儿复苏程序的所有环节,并且简明、扼要、实用、易学易记,熟悉流程图可以帮助你记住复苏过程的各步骤。 新复苏流程图有以下特点: 1.图表始于婴儿出生时即刻快速评价新生儿5项指标,表明新生儿复苏从一出生就开始,做好这一步,可以减少和预防窒息的发生。 2.新生儿复苏原则:ABCD步骤保留原版精华内容及顺序不变,而确定是否需要进入下一步骤需要先后评价新生儿三大生命特征:呼吸、心率、肤色。 3.评价是复苏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不断重复评价→决策→措施的循环,用新的生命体征来重复评价,根据结果采取措施直至新生儿复苏。 4. 评价方式为“综合评价”方式,对出生时5项指标及随后评价的三项生命体征,采取同时被评价(用3-5秒),如果有2个人进行复苏,则评价和干预同时进行,使复苏更为及时。 5. 心率是复苏有效的主要标志,要记住两个心率:60次/分和100次/分,心率<60次/分,说明还需要进行其他复苏步骤,心率>100次/分,通常说明复苏程序可以终止。

6. 复苏流程图还标明了各步骤的操作技能,用“星号”标明这些步骤中可能需要使用气管插管,提高复苏成功率。 7. 在流程图旁还标明各步骤使用的时间大约限制为30秒(如需要气管插管可适当延长),如果无好转迹象,无需继续在这个步骤延长时间,而必须进入下一步骤。强调了救命的紧迫感。 8. 流程图增加了复苏后的护理内容,受复苏的新生儿在生命体征恢复期得到继续监护,防止有可能的恶化。根据不同程度的复苏分三级护理:(1)常规护理(2)支持护理(3)继续护理。 9.复苏步骤与需要复苏的关系是倒三角型依次递减。(图2) 评价婴儿出生后的反应 建立有效的呼吸(气囊和面罩或气管 插管) 胸外按压 用药所有新生儿都需要有时需要 少数需要 评价婴儿出生后的反应 保暖、体位、通畅气道、擦干,触觉刺 激,必要时供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