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型冷库之简述制冷原理

【精品】大型冷库之简述制冷原理
【精品】大型冷库之简述制冷原理

大型冷库之简述制冷原理

谈起制冷大家就会联想起冷和热的关系,但冷和热仅仅说明物体温度高或低,在本质上无什么区别,均是分子热运动的关系,也就是说大量分子无规则的运动,冷表示物体内部热量减少,分子热运动的减弱,热表示物体内部热量的增加,表示分子热运动的激烈。所以制冷实质上就是使物质内部热量的减少,分子热运动的减弱,但如何达到此目的而获得冷呢?这就是我们所要说的制冷原理。

首先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例子:如酒精擦手或游泳上岸时有冷的感觉,出汗时用风扇吹也感到很冷,这些例子均说明一个问题,即液体汽化时吸收了皮肤(即被冷却物体)上的热量而造成的。也就是皮肤上失去了热量,而液体得到了热量而蒸发(汽化)。但为什么液体汽化的时候,被冷却物体的温度就下降?从分子角度来解释:当液体汽化时,分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而液体的液分子在脱离液体时,必须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而做功,那么做功就需要一定的能量,但这些做功的能量靠什么来供给,毫无疑问靠外界热量即被冷却物体,或靠本身热量来使液体变成汽体所需的内能。由于被冷却物体提供了热量,使液体在物体中汽化,而吸收了大量的汽化潜热,导致被冷却物体的温度下降。

通过上述得知,利用低沸点的液体物质,吸热汽化是基本的制冷原理,但很不全面。因为它无法保持温度的稳定性,而且浪费液体。为了克服此点,就必须把低沸点的液体(如制冷剂)回收循环利用,就必须循环热力学的第二定律的规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而绝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向另一个高温物体”说明了热量交换的方向性。例如水,它们不能自发的从低处向高处运动(必须注意自发两字),如果外界给于一个力(如水泵),水就能改变运动方向,但必须消耗外功(即补偿)。

从上例说明,热量并非绝对不能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需要给它一个补偿过程,即消耗功,就能实现制冷。图为制冷中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示意图。

从上面示意图说明:被冷却物体(即食物、空气、水),被蒸发器内的低沸点制冷剂液体吸热蒸发,再经压缩机外功补偿,而传给冷凝器放出热量。它整个传递过程由低温热源传向高温热源,但必须消耗外功。即:QK=Qo+AIQl广冷凝器放出的热量Q 蒸发器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Al——压缩机耗功的热量从理论上讲,蒸发器吸收的热量应等于冷凝器放出的热量,也就是说,1公斤蒸汽液化放出的热量等于同一温度下,1公斤液体汽化时所吸收的热量。即QK=Q。

通过上述得出结论:

制冷基本原理——在热力学第二定律基础上,利用某些低沸点的物质(制冷剂)在低温下吸热汽化(循环相变)。如果要实现低温物体的热量转移到另一个高

温物体中去,就必须消耗外功,热量才能反自然的倒流,从而使被冷却物体的温度下降到比环境介质温度更低。

三、制冷过程

制冷过程和制冷原理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制冷过程主要叙述制冷循环中的工作过程。实质上制冷循环就是一个相变过程。所相变过程,就是从一相(固相、液相、汽相),通过加热或冷却来改变分子结构,而转变为另一相的过程。制冷循环中的物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工作物质(简称工质、制冷剂),它是利用本身制冷剂汽化、凝结的相变,并在相变过程中与外界进行交换,时而吸热(液体变成了汽体),时而放热(气体变成了液体)。主要原因是加热、冷却后分子结构改变的结果。(详细解释,请关注以后期刊)制冷设备四大件中的冷凝器,主要作用是释放出被冷却物体的热量(食品或介质)和压缩机压缩时的热

制冷原理知识点整理.doc

·制冷原理思考题 1、什么是制冷 从物体或流体中取出热量,并将热量排放到环境介质中去,以产生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 自然冷却:自发的传热降温 制冷机 / 制冷系统:机械制冷中所需机器和设备的总和 制冷剂:制冷机中使用的工作介质 制冷循环:制冷剂一系列状态变化过程的综合 2、常用的四种制冷方法是什么 ①液体气化制冷(蒸气压缩式、蒸气吸收式、蒸气喷射式、吸附制冷) ②液体绝热节流 ③气体膨胀制冷 ④涡流管制冷、热电制冷、磁制冷 优点缺点 蒸气压缩式性能系数高,制冷量大,成本制冷剂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压缩 低,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机存在噪声,振动等 蒸气吸收式有利于废热的回收利用,电能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钢材 耗费少,维修简单,振动噪声及冷却水消耗量大,性能系数 小,对大气臭氧层无破环作用低,体积较大,设备昂贵,适用 于大型设备 蒸气喷射式以热能为补偿能量形式,结构工作蒸汽压力高,喷射器流动损 简单,加工方便,没有运动部失大,效率较低 件,使用寿命长 热电无需工质,无运动部件,灵活效率低,必须使用直流电源,使 性强,使用方便可靠用的半导体器件价格高 3、液体汽化为什么能制冷 ①当液体处在密闭容器内,液体汽化形成蒸气。若容器内除了液体及液体本身的蒸气外不存在

任何其他气体,也提出在某一压力下将达到平衡,处于饱和状态。 ②将一部分饱和蒸气从容器中抽出时,必然要再汽化一部分来维持平衡。 ③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这一部分热量称为汽化热。汽化热来自被冷却对象,因而被冷 却对象变冷或者使它维持在环境温度以下的某个低温。 4、液体汽化制冷的四个基本过程是什么 ①制冷剂低压下汽化 ②蒸气升压 ③高压气液化 ④高压液体降压 5、什么是热泵及其性能系数 制冷机:使用目的是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 热泵:使用目的是向高温热汇释放能量 6、性能系数:COP Q H /W (W Q0 ) / W 7、劳伦兹循环 在热源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由两个与热源做无温差传热的多变过程及两个 等熵过程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称为洛伦兹循环,这是变温条件下制冷系 数最大的循环。为了表达变温条件下可逆循环的制冷系数,可采用平均当 量温度这一概念, T0m 表示工质平均吸热温度, Tm 表示工质平均放热温度, ε表示制冷系数。洛伦兹循环的制冷系数相当于在恒温热源 T0m 和 Tm 间工作的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8、什么是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完善度,制冷剂的性能系数COP 热力学完善度:实际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与逆卡诺循环性能系数之比 制冷剂的性能系数:制冷量与压缩耗功之比。 9、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四个基本部件 压缩机:压缩和输送制冷剂,保持蒸发器中的低压力,冷凝器里的高压力 膨胀阀:对制冷剂节流降压并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量 蒸发器:输出冷量,制冷剂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

制冷原理知识点整理

·制冷原理思考题 1、什么是制冷? 从物体或流体中取出热量,并将热量排放到环境介质中去,以产生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 自然冷却:自发的传热降温 制冷机/制冷系统:机械制冷中所需机器和设备的总和 制冷剂:制冷机中使用的工作介质 制冷循环:制冷剂一系列状态变化过程的综合 2、常用的四种制冷方法是什么? ①液体气化制冷(蒸气压缩式、蒸气吸收式、蒸气喷射式、吸附制冷) ②液体绝热节流 ③气体膨胀制冷 3、液体汽化为什么能制冷? ①当液体处在密闭容器内,液体汽化形成蒸气。若容器内除了液体及液体本身的蒸气外不存在任何其他气体,也提出在某一压力下将达到平衡,处于饱和状态。 ②将一部分饱和蒸气从容器中抽出时,必然要再汽化一部分来维持平衡。 ③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这一部分热量称为汽化热。汽化热来自被冷却对象,因而被冷却对象变冷或者使它维持在环境温度以下的某个低温。 4、液体汽化制冷的四个基本过程是什么? ①制冷剂低压下汽化 ②蒸气升压 ③高压气液化 ④高压液体降压 5、什么是热泵及其性能系数? 制冷机:使用目的是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 热泵:使用目的是向高温热汇释放能量 6、性能系数:W Q W W Q COP H /)(/0+== 7、劳伦兹循环

在热源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由两个与热源做无温差传热的多变过程及两个 等熵过程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称为洛伦兹循环,这是变温条件下制冷系 数最大的循环。为了表达变温条件下可逆循环的制冷系数,可采用平均当 量温度这一概念,T0m表示工质平均吸热温度,Tm表示工质平均放热温度, ε表示制冷系数。洛伦兹循环的制冷系数相当于在恒温热源T0m和Tm间工 作的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8、什么是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完善度,制冷剂的性能系数COP? 热力学完善度:实际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与逆卡诺循环性能系数之比 制冷剂的性能系数:制冷量与压缩耗功之比。 9、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四个基本部件? 压缩机:压缩和输送制冷剂,保持蒸发器中的低压力,冷凝器里的高压力 膨胀阀:对制冷剂节流降压并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量 蒸发器:输出冷量,制冷剂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 冷凝器:输出热量,从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消耗功所转化的热量在冷凝器中被冷却介质带走 10、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当制冷剂确定后,冷凝温度、蒸发温度有什么因素决定? 环境介质温度决定冷凝温度决定冷凝压力;制冷装置用途决定蒸发温度决定蒸发压力 11、过冷对循环性能有什么影响? 在一定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下,节流前制冷剂液体过冷可以减少节流后的干度。节流后的干度越小,他在蒸发器中气化的吸收热量越大,循环的性能系数越高。 12、有效过热无效过热对循环性能有哪些影响? 有效过热:吸入蒸气的过热发生在蒸发器本身的后部或者发生在安装与被冷却室内的吸气管道上,过热吸收的热量来自被冷却对象。 有害过热:由蒸发器出来的低温制冷剂蒸气在通过吸入管道进入压缩机之前,从周围环境吸取热量而过热,但没有对被冷却对象产生制冷效应。 13、不凝性气体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不凝性气体:在制冷机的工作温度、压力范围内不会冷凝、不会被溴化锂溶液吸收的气体。 原因:蒸发器、吸收器的绝对压力极低,易漏入气体 影响:①不凝性气体的存在增加了溶液表面分压力,使冷剂蒸气通过液膜被吸收时的阻力增加,吸收效果降低。 ②不凝性气体停留在传热管表面,会形成热阻,影响传热效果,导致制冷量下降。 ③不凝性气体占据换热空间,是换热设备的传热效果变差 ④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温度升高,压缩机耗功增加 措施:在冷凝器与吸收器上部设置抽气装置 ①水气分离器:中间溶液喷淋,吸收水气,不凝性气体由分离器顶部排出,经阻油器进入真空泵排出。阻油器用于防止真空泵停机时,大气压力将油压入制冷系统中。 ②自动抽气:由引射器引射不凝性气体入气液分离器,打开放气阀排气。 ①无机化合物 ②有机化合物

液氨冻库安全

液氨冻库安全 冷库常用制冷剂有哪些 我们在建设冷库时,制冷是最主要的控制程序。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它是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利用制冷剂的相变来传递热量,既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时吸热,在冷凝器中凝结时放热。当前能用作制冷剂的物质有80多种,最常用的是液氨、甲烷、氟利昂、水和少数碳氢化合物等。氟利昂在我国早起的冰箱和冷藏室中是非常常用的,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小型的制冷剂开始使用液态氨进行制冷。液态氨色状透明,具有毒性和燃烧性,是一种现代化新型的制冷剂。液态氨主要是是应用于工业制冷的使用,其使用要求比较高,由于毒性比较强,人体吸入会有一定的危害性。吸入人体可以与血液结合蛋白,造成缺氧等症状,需要谨慎使用。液氨相对其他制冷剂有哪些优缺点 在冷库的应用中,现主要的四种冷媒为液氨、甲烷、氟利昂和液氮。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它是一种工业制冷剂,通过管道能够降低冷库的温度,使得鸡肉等产品能够保存在-18℃以下。大型禽类屠宰场,都是全冷链生产,屠宰车间、分割车间都是封闭、低温运行,因此需要液氨进行制冷,一般有规模的屠宰加工厂,都会有几吨或者更多的液氨存在。液氨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由于它最便宜且大面积使用效果

好,因此成为制冷厂的首选。但氨气是有毒有害的气体,人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血氨浓度过高从而危及生命。另外,氨气属于不可燃性的气体,爆炸完以后有一定的挥发性。氨水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如何保障液氨的使用安全 应建立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对液氨使用情况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情况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氨压缩机房和液氨贮罐区等重要部位24小时有人值守或巡查。加大安全投入,及时维护、保养液氨使用设备设施,更新锈蚀严重或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安全附件等。液氨储存装臵(场所)应定期进行安全(职业危害)评价、检测检验,并对评价报告、检测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建立“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在液氨使用场所设臵“三图五牌”,强化液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建立职工教育培训考核制度,对从事液氨相关岗位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液氨专业安全知识、职业卫生防护及应急处臵方法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防止事故发生。液氨引发爆炸的原因 液氨属于有毒气体,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应。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燃烧爆炸特性

氨气制冷的原理

氨气制冷的发展及应用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防止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寻求对氯氟烷烃的代替物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的进行着。众所周知,CFC的禁用使全球热泵、制冷、空调行业面临这一次新的挑战,从而对氨的应用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氨(Ammonia,NH3)是一种常见的廉价无机化合物,同时也是一种天然制冷剂(R717)。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和对大气无任何不良效应,在制冷技术发展的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氨具有毒性和和在空间集聚到一定浓度时具有潜在的爆炸性威胁,使其在作为制冷剂使用时,应用的场所受到限制,主要应用于大型工业制冷和商业冷冻冷藏领域。 人工制冷的方法与系统组成 1、人工制冷的方法 人工制冷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以下三种:(1)液体气化制冷,即利用物质相变来实现制冷,称为蒸汽制冷;(2)气体膨胀制冷,即利用气体膨胀时产生的冷效应来实现制冷;(3)电热制冷,即利用半导体的温差电效应来实现制冷。在这三种制冷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蒸汽制冷。蒸汽制冷目前使用的方式有压缩式、吸收式、喷射式三种。 2、压缩式蒸汽制冷的基本原理 压缩式蒸汽制冷是蒸汽制冷的主要形式之一,包括压缩

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四大设备,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成一个封闭系统。制冷的过程是:压缩机将蒸发器内产生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吸入压缩机气缸内,经过压缩,使蒸汽压力升高到稍大于冷凝器内的压力时,将高压制冷剂蒸汽排至冷凝器,所以压缩机起着压缩和传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在冷凝器内,温度和压力较高的制冷剂蒸汽,与温度较低的冷却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把能量传给冷却水(或空气)而冷凝下来,由气体变为液体。液体再经过节流阀节流降温降压后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而汽化,这样,被冷却物质得到了冷却,蒸发器内产生的制冷剂蒸汽又被压缩机吸走。这样,便在系统中经过压缩、冷凝、节流。汽化四个过程,也完成了一个循环。

氨制冷系统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

氨制冷系统四大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制冷是指用机械方法,从一个有限的空间取出热量,使该处的温度降低到所要求的程度,这个过程是靠热传递来完成的。制冷技术是一项工艺极其复杂,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尤其是系统中的氨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使人窒息的气体,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生产都有潜在的较大的危害性。所以要求制冷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属冷库设备的构造、结构、性能、特点、分布情况、工艺流程、运行原理,掌握安全操作技术,并具备查患排险能力,这样才能胜任制冷运行和管理工作。下面就围绕察尔森水库管理局冷库氨制冷设备四大主要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谈谈自己粗浅的理解和看法。 一、制冷工作原理 察尔森水库冷库属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它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贮氨罐、油分离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紧急泄氨器、空气分离器、集油器,水冷却装置,各种阀门、压力表、测温仪和高低压管道组成。其中,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最基本的部件。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其工作过程是: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之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氨气,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气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被冷却水降温放热冷凝为高压氨液,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氨液,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这样,氨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完成一次制冷循环,制冷剂需要通过上述四大件之外,还通过许多辅助设备,这些设备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实际制冷工艺流程是较为复杂的。制冷学原理是一个能量转化过程,即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又通过氨液在系统内不断地发生形态变化,进行冷热变换完成制冷。 二、活塞式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活塞式压缩机是目前广泛用于大中型冷库的制冷机型。察尔森水库安装了一台6AW10型单级氨压缩机和一台8ASJ10型双极氨压缩机,均是大连冷冻机厂生产的。活塞式压缩机主要由机体、曲轴、连杆、活塞、进排气阀组、安全阀、能量调节机构,润滑系统和直联式电动机配装而成。 6AW10型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是:“6”表示压缩机有6缸(3个排气缸,3个吸气缸),“A”表示以氨制冷剂,“W”表示气缸排列的样式如果字母W型,“10”表示汽缸直径为10厘米。该机活塞行程为200毫米,转速为960转/分,标准制冷量为2900000千焦/小时,电动机功率为37千瓦/小时,该机能将库温降至-30℃。 8ASJ10型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是:“8”表示压缩机为8个汽缸,“A”表示氨制冷剂,“S”表示汽缸排列样式像扇子型,“J”表示单机两级,即在一台机体上没有低压级和高压级,两次压缩制冷。其中6个缸(3个低压吸气缸,3个低压排气缸)为低压级,2个缸(1个高压吸气缸,1个高压排气缸)为高压级,该机分设高压腔和低气腔两次分别做工制冷的目的是:分割高低压缸压力差,做梯级压缩制冷,以取得较低的温度,该机能将库温降至

1-商业冷冻制冷原理及提高冷库利用率

商业冷冻制冷原理及提高冷库利用率 正文: 制冷技术是一门研究低温的生产和应用,以及物质在低温条件下生物化学等机理变化的科学技术。冷藏库是提供低温条件的食品储藏仓库。它既有冷加工所需的机器设备,又不同于一般仓库的保温围护建筑结构。要了解冷库和提高其利用率,就必须了解人工制冷的基本原理,弄清其内在的规律性,才能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人工制冷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利用物态的变化;二是利用气体膨胀产生冷效应;三是利用半导体的温差点特性制冷。目前商业冷冻广泛应用的是第一种方法。这里就商业冷藏库制冷的特点(顺德商业冷冻厂/ 单、双级制冷系统/制冷剂:R717(氨)),讨论蒸汽压缩式制冷的一般原理。 单级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图1):它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并用管道一次连接,构成一个封闭系统。制冷剂经膨胀阀时节流,其压力降低,进入蒸发器;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吸取了蒸发器处周围介质的热量而汽化。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后排到冷凝器,这时它的压力和温度都升高了。压力和温度较高的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与不断流过的冷却介质(水)进行热交换,被冷凝为液体。这样,制冷剂便在系统内作了一个循环(液→汽→液)。制冷剂不停地在系统内作循环,蒸发器周围热量不断被吸走,温度下降,这就是单级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所能达到的蒸发温度取决于冷凝压力和压力比。对于活塞式压缩机压力比不能过大,过大会出现以下缺点: 1.使活塞回行时汽缸内余隙容积中的蒸汽膨胀后所占体积过大,造成压缩机的容积效率下降,使压缩机的排气量减少,制冷量下降。 2.使排气温度升高,润滑油粘度降低,润滑条件恶化,加快部件磨损。 3.功耗增加、效率降低、经济指标下降。 所以,单级压缩时,如压力比增大,会使经济效率降低、运行情况恶化。因此,实际上单级压缩的压缩能力和经济效率是有限的。而应用双级压缩后,可避免上述不利影响,在低温的情况下改善运行条件,减少功耗,提高经济效果。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特点,在于压缩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并在高级与低级之间装设了中间冷却器。这就避免了单级压缩制冷所遇到的问题。但是双级压缩系统设备要复杂些,造作调整工作比单级繁重些,投资费用大些,所以,只要单级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双级压缩。 冷库主要用于食品的冷冻加工冷藏,它通过人工制冷,使室内保持一定的低温。特殊的用途决定了特殊的构造。冷库的墙壁、地板及顶部都有一定厚度的隔热材料,并且表面都涂成浅颜色。冷库建筑要防止水蒸气的扩散和空气的渗透,要防止地基冻结膨胀而引起的地面破裂和建筑变形,要有很强的承载力和抗冻能力。

氨制冷系统的分析与比较

冷库项目制冷方案分析 制冷系统按制冷介质(制冷剂)的不同分为氨(R717)制冷系统和氟利昂(以下简称氟)制冷系统,两种系统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选用何种制冷方案,对于该项目的初投资、日后的运行费用、安全等具有很大的差异,本文针对嘉康屠宰厂的规模和运行特点,依据制冷原理中的氨、氟特性,压缩机组结构特点和国家相关政策等因素为依据,做如下分析: 一、氨、氟制冷系统的历史沿革 在工业制冷中,氨系统已被应用了70多年,技术已相当成熟,因而多年来技术上无大进步,由于控制阀门和元器件价格昂贵,实现自动化成本很高,故国内应用中一直未能实现全自动化,虽然如此,但因为其冷量大、单机功率大的特点。在大型制冷系统中还是被广泛应用,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设计院的工程师熟悉氨系统的原因,设计时习惯采用该制冷系统。氟系统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被逐渐采用。因氟的热工性能不如氨,且单机制冷量太小,所以初期仅用于小的制冷系统。随着单个压缩机匹数越做越大,同时又出现了并联技术,可以将多个压缩机并联组成一个机组,此举完全解决了氟机功率小无法应用于大系统的缺陷,加之易于实现全自动控制的优点(农牧美益肉类厂用的压缩机单机功率125匹),所以被逐渐用于较大系统。05年之后我国屠宰业、物流业等开始广泛使用氟系统,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氨制冷系统的优、缺点 A、优点 1、在蒸发温度较高、冷凝温度较低时,氨的热工性能较之氟性能好,单位容积制冷量略高。从这个意义 上讲氨系统较为省电。 2、氨机造价低。由于单个氨机制冷量可达到250 kW甚至更大,而氟机(低温工况)最大为100kW,若 要用于大冷量工况,就必须多机并联,因此,在大功率(100kW以上)的情况下,氨机明显较氟并联机组价格低。 3、制冷剂价格低,如1吨液态氨为4~5千元,1吨常用的R22制冷剂为2万多元。 4、氨系统若发生泄漏易被发现。 B、缺点 1、氨有毒且易燃易爆,国内氨系统不时有事故发生。 2、少量氨泄漏就可导致储藏品受到污染,大量泄漏则危及人身安全。 3、氨系统不能布置在有人操作的场所,特别在对食品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须采用乙二醇进行二次换热, 从而造成系统能量损失。 4、氨液充注量需求大,造成总成本上升。

制冷原理知识点

制冷原理知识点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制冷原理思考题 1、什么是制冷? 从物体或流体中取出热量,并将热量排放到环境介质中去,以产生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 自然冷却:自发的传热降温 制冷机/制冷系统:机械制冷中所需机器和设备的总和 制冷剂:制冷机中使用的工作介质 制冷循环:制冷剂一系列状态变化过程的综合 2、常用的四种制冷方法是什么? ①液体气化制冷(蒸气压缩式、蒸气吸收式、蒸气喷射式、吸附制冷) ②液体绝热节流 ③气体膨胀制冷 ④涡流管制冷、热电制冷、磁制冷

3、液体汽化为什么能制冷? ①当液体处在密闭容器内,液体汽化形成蒸气。若容器内除了液体及液体本身的蒸气外不存在任何其他气体,也提出在某一压力下将达到平衡,处于饱和状态。 ②将一部分饱和蒸气从容器中抽出时,必然要再汽化一部分来维持平衡。 ③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这一部分热量称为汽化热。汽化热来自被冷却对象,因而被冷却对象变冷或者使它维持在环境温度以下的某个低温。 4、液体汽化制冷的四个基本过程是什么? ①制冷剂低压下汽化 ②蒸气升压 ③高压气液化 ④高压液体降压 5、什么是热泵及其性能系数? 制冷机:使用目的是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 热泵:使用目的是向高温热汇释放能量 6、性能系数:W Q W W Q COP H /)(/0+== 7、劳伦兹循环 在热源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由两个与热源做无温差传热的多变过程及两个等熵过程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称为洛伦兹循环,这是变温条件下制冷系数最大的循环。为了表达变温条件下可逆循环的制冷 系数,可采用平均当量温度这一概念,T0m 表示工质平均吸热温度,Tm 表示工质平均放热温度,ε表示制冷系数。洛伦兹循环的制冷系数相当于在恒温热源T0m 和Tm 间工作的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氨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制冷工作原理

浅谈氨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制冷工作原理 一、制冷系统的制冷工作原理: 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氨器、油分离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紧急泄氨器、集油器、各种阀门、压力表和高低压管道组成。其中,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冷库排管)是四个最基本部件。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制冷剂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其工作过程是: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之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氨气,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 气后排入冷凝器, 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完成一次制冷循环, 我局安装的就是一台6AW10型单级氨 轴、连杆、润滑系统和直连式电动机配装而成的。6AW10 3个排气缸、3个吸气缸),“A”表示以氨做制冷剂,型,“10”表示汽缸直径为10厘米。该机活塞行程为100千焦/小时,电动机功率为37千瓦/小时,该机能将库温降至-300C。 8ASJ10型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是:“8”表示压缩机为8个缸,“A”表示以氨做制冷剂, “S”表示汽缸排列的样式如同字母S型,“J”表示单机两极,即在一台机体上设有低压级和高压级,两次压缩制冷。其中6个缸(3个低压吸汽缸、3个低压排汽缸)为低压级,2个缸(1 个高压吸汽缸、1个高压排汽缸)为高压级,该机分设高压腔和低压腔两次分别做工制冷的目的是:分割高低压缸压力差,做梯级压缩制冷,以取得较低的温度,该机能将库温降至-450C,标准制冷量为1100000千焦/小时,电动机功率为31千瓦/小时。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靠电动机的转动,来传动直连式曲轴,带动连杆、活塞和汽阀系统,在曲轴箱汽缸中作上下往复运动,来完成吸汽、压缩、排汽三个过程使低压氨气转化为高压氨气,排至冷凝器中,强迫氨气体分子在高压作用下在容器内聚集,形成液态氨。?????? 第十一章冷冻设备 第二节活塞式压缩制冷设备的附属装置 一、油分离器 而分离。 集油器是汇集从氨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冷凝器及其他装置中分离出来的氨、油混合物,使油在低压状态下与混杂的氨再进行分离,然后分别放出,这样既保证放油安全,又减少制冷剂的损失。 ???集油器的结构是金属立式圆筒形容器,筒体上有进油管、放油管、回气管及压力表等。较大的集油器装有玻璃管液面指示器。 三、贮液器 贮液器的功用是贮存和调节供给制冷系统内各部分的液体制冷剂。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 细知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题 绪论 一、填空: 1、人工制冷温度范围的划分为:环境温度~-为普通冷冻;-℃~℃为低温冷冻;℃~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二、名词解释:人工制冷;制冷;制冷循环;热泵循环;制冷装置;制冷剂。 1. 人工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借助于消耗一定的能量不断将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给高温物体的连续过程。 2.制冷: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3.制冷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热力过程总称为制冷循环 4.热泵循环:从环境介质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给高于环境温度的加热对象的过程。 5.制冷装置:制冷机与消耗能量的设备结合在一起。 6.制冷剂: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 三、问答: 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制冷原理的主要内容: 1.从热力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制冷循环的理论和应用; 2.介绍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等的性质及应用。 3.介绍制冷机器、换热器、各种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作用、型号表示等。 第一章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一、填空: 1、lp-h图上有_压强_、_温度_、_比焓_、__比熵_、_干度_、比体积_六个状态参数。 2、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压缩机__、__蒸发器_、_节流阀、_冷凝器___几大件组成。 3、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绝热压缩、_等压吸热_、_等压放热_、__绝热节流_几个过程组成。 4、在制冷技术范围内常用的制冷方法有_相变制冷_、__气体绝热膨胀制冷_、_气体涡流制冷_、_热电制冷_几种。 5、气体膨胀有__高压气体经膨胀机膨胀_、_气体经节流阀膨胀_、_绝热放气制冷三种形式。 6、实际气体节流会产生零效应_、热效应_、冷效应_三种效应。制冷是应用气体节流的_冷_效应。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_不变_。 二、名词解释: 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热力系数;洛伦兹循环;逆向卡诺循环; 1.相变制冷: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温下的融化或升华过程从被冷却的物体吸取热量以制取冷量。 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高压气体经绝热膨胀以达到低温,并利用膨胀后的气体在低压下的复热过程来制冷 3.气体涡流制冷: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即可分离为热、冷两股气流,利用冷气流的复热过程即可制冷。 4.热电制冷:令直流电通过半导体热电堆,即可在一段产生冷效应,在另一端产生热效应。 5制冷系数:消耗单位功所获得的制冷量的值,称为制冷系数。ε=q。/w。

氨制冷的工作原理

氨制冷的工作原理 一氨制冷的工作原理 氨储罐中的液氨,经过节流阀节流降压,降温后进入氨液分离器中,与从氨蒸发器中吸热后出来的氨气混合,温度进一步降低,然后进入氨蒸发器中,吸收通过氨蒸发器的水热量,液氨由液态变成气态(而水的温度被降低)。转化后的氨气再次进入氨液分离器中,把上升过程中携带的液氨分离出去,与节流阀来的氨液一起再进入到氨蒸发器中;从氨液分离器出来的氨气,被氨压缩机吸入、压缩到一定压力后进入冷凝器中,被冷却水冷却降温,氨气由气态变成液态再进入氨储罐中,从而继续循环制冷。 图1 氨制冷生产流程 二氨制冷工艺流程的设备和作用 在氨制冷项目工艺流程中,主要设备有压缩机、氨蒸发器、冷凝器、氨储罐、氨油分离器、冷箱、氨液分离器、分离器。 1)压缩机。为S8-125活塞式压缩机。 其作用是将从氨蒸发器流出的低压氨蒸气吸入并压缩,使氨气压力提高到冷凝压力(1.4 MPa),温度提高到冷凝温度(140~150℃); 2)氨蒸发器。作用是使天然气通过其中时温度下降,天然气中的轻质油和水凝析出来。其中的液态氨吸收天然气的热量被气化。设备为列管换热器,天然气在管程流动(降温),氨液在壳程蒸发吸热。 3)冷凝器。为列管式换热器,氨气在壳程(被管程流动的冷却水降温),冷凝

水在管程流动(氨气转化为液态氨)。作用是使压缩后的氨气由气态冷凝成液态氨。 4)氨储罐。为卧壳式密闭钢罐,里面储存氨液,为蒸发器提供液氨。 5)氨油分离器。与普通分离相同,体积较小,作用是分离自氨压缩机排出的氨气中携带的润滑油。 6)冷箱。结构为板翅式换热器,材料为导热性能高的铝金属。用于供气与输气之间的热交换。 7)氨液分离器。为立式管型喷淋壳体。将从氨蒸发器流出的氨气携带的液氨分离出去,再次进入到氨蒸发器中;将氨气输送到氨压机。 8)分离器。为油田普遍使用的重力立式油气分离器。其作用是分离天然气降温后冷凝下来的油水、天然气。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 识点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题 绪论 一、填空: 1、人工制冷温度范围的划分为:环境温度~-为普通冷冻;-℃~℃为低温冷冻;℃~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二、名词解释:人工制冷;制冷;制冷循环;热泵循环;制冷装置;制冷剂。 1. 人工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借助于消耗一定的能量不断将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给高温物体的连续过程。 2.制冷: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3.制冷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热力过程总称为制冷循环 4.热泵循环:从环境介质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给高于环境温度的加热对象的过程。 5.制冷装置:制冷机与消耗能量的设备结合在一起。 6.制冷剂: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 三、问答: 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制冷原理的主要内容: 1.从热力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制冷循环的理论和应用;

2.介绍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等的性质及应用。 3.介绍制冷机器、换热器、各种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作用、型号表示等。 第一章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一、填空: 1、lp-h图上有_压强_、_温度_、_比焓_、__比熵_、_干度_、比体积_六个状态参数。 2、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压缩机__、__蒸发器_、_节流阀、_冷凝器___几大件组成。 3、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绝热压缩、_等压吸热_、_等压放热_、__绝热节流_几个过程组成。 4、在制冷技术范围内常用的制冷方法有_相变制冷_、__气体绝热膨胀制冷_、_气体涡流制冷_、_热电制冷_几种。 5、气体膨胀有__高压气体经膨胀机膨胀_、_气体经节流阀膨胀_、_绝热放气制冷三种形式。 6、实际气体节流会产生零效应_、热效应_、冷效应_三种效应。制冷是应用气体节流的_冷_效应。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_不变_。 二、名词解释: 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热力系数; 洛伦兹循环;逆向卡诺循环; 1.相变制冷: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温下的融化或升华过程从被冷却的物体吸取热量以制取冷量。

制冷原理(通俗解释版)

有点罗嗦的制冷原理 最简单的制冷由四大要件组成:①压缩机;②冷凝器 , ③蒸发器, ④节流阀.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冰箱,正好由这四要件加上箱体组成,箱体就好像冷库。不过电冰箱上的节流阀在技术上由相同作用的毛细管替代。 首先讲讲什么叫制冷。制冷两字只能说是技术上的术语,严格讲是错误的,世界上没有那国的科学家能制造出“冷”来。那到底什么是冷,先举例说明:在寒冬腊月,气温降到-5℃,我们说今天天气真冷,可东北人说不冷;在大伏天,气温在+32℃时,我们会说不算热,但气温突然降到+25℃,我们会说太冷了;这冷是随着人的常识来定的,在物理学中没有冷的定义。在工程中冷是跟着生产需要而定的。如老总问,冷库打冷了吗?你说打冷了,这个冷是指-18℃;老总问,水果库温度稳定吗?你说很稳定,这回答的含义是水果库温度稳定在±0 ℃了,这是我们这个行业对冷的定义。但是我们还是把这种利用机械设备把降温对象降到所需温度的方法叫制冷,这就是术语。 什么叫制冷,比如我们将装有一公斤20℃冷水的水壶放到一块烧到500℃的铁板上,没有多久水就开了,如果不拿开水壶,不多久水就干了。大家和说钢板在对水加热,反过来也可以说水在对钢板降温。而且,降了多少度,都可计算出来,因为一公斤水从20℃升到100℃,它需要外界提供它80大卡热量,水从100℃到烧干,它需要外界提供539大卡热量,也就是说一公斤20℃冷水烧到干,要外界提供619大卡热量。如果按制冷的角度它从外界或钢板中提取了619 大卡热量而变成了水蒸汽,使钢板降温了,这就是制冷,是利用水对钢板制冷。如果将水倒在钢板上,那就更直观了。 在上述的制冷过程中,如果钢板的大小一定,并排除外界空气的降温因素,那么钢板降了多少度,是可以精确计算出来的。在这里所述及到的‘热量’、‘温度’、‘大卡’、‘℃’等物理量,我想学过物理的人都能理解。 初中物理就讲到,热量总是通过传导、对流、辐射,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绝不可能反过来进行。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热量后,它的温度也会降低

氨制冷原理

最简单的制冷由四大要件组成:①压缩机;②冷凝器;③节流阀;④蒸发器.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冰箱,正好由这四要件加上箱体组成,箱体就好像冷库。不过电冰箱上的③节流阀在技术上由相同作用的毛细管替代。 首先讲讲什么叫制冷。 制冷两字只能说是技术上的术语,严格讲是错误的,世界上没有那国的科学家能制造出“冷”来。那到底什么是冷,先举例说明:在寒冬腊月,气温降到-5℃,我们说今天天气真冷,可东北人说不冷;在大伏天,气温在+32℃时,我们会说不算热,但气温突然降到+25℃,我们会说太冷了;这冷是随着人的常识来定的,在物理学中没有冷的定义。在工程中冷是跟着生产需要而定的。如老总问,冷库打冷了吗?你说打冷了,这个冷是指-18℃;老总问,水果库温度稳定吗?你说很稳定,这回答的含义是水果库温度稳定在±0℃了,这是我们这个行业对冷的定义。但是我们还是把这种利用机械设备把降温对象降到所需温度的方法叫制冷,这就是术语。 什么叫制冷,比如我们将装有一公斤20℃冷水的水壶放到一块烧到500℃的铁板上,没有多久水就开了,如果不拿开水壶,不多久水就干了。大家和说钢板在对水加热,反过来也可以说水在对钢板降温。而且,降了多少度,都可计算出来,因为一公斤水从20℃升到100℃,它需要外界提供它80大卡热量,水从100℃到烧干,它需要外界提供539大卡热量,也就是说一公斤20℃冷水烧到干,要外界提供619大卡热量。如果按制冷的角度它从外界或钢板中提取了619大卡热量而变成了水蒸汽,使钢板降温了,这就是制冷,是利用水对钢板制冷。如果将水倒在钢板上,那就更直观了。在上述的制冷过程中,如果钢板的大小一定,并排除外界空气的降温因素,那么钢板降了多少度,是可以精确计算出来的。在这里所述及到的…热量?、…温度?、…大卡?、…℃?等物理量,我想学过物理的人都能理解。 初中物理就讲到,热量总是通过传导、对流、辐射,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绝不可能反过来进行。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热量后,它的温度也会降低一些。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制冷系统,将商品中和空气中的热量向比商品温度更低的制冷剂传递,达到降低商品温度的目的。 我们的制冷系统与锅炉的制热系统在热力学上来讲是完全一样的,它们的热传导公式也完全一样,我们先以锅炉作比拟,进一步讲讲制冷剂在制冷时的作用。 上面讲的烧水壶也可算是一只锅炉,不过水烧开了,我们就灌热水瓶了,如果我们在壶嘴上套根管子,通到浴室,那就可以洗桑拿了,水壶就成小锅炉了。要注意的是这时水壶中的水永远是100℃,水壶出口处的蒸汽温度也是100℃,为什么不是110℃,不是90℃?这是因为在一个大气压下水的沸腾温度是100℃,这是水的物理性能所决定了的。在青藏高原,大气压力较低,水70℃左右就开了,没有高压锅就只能吃夹生饭,而在高压锅里,温度可达到110℃,因为高压锅排气阀的重量,刚好使锅内压力保持在1Kg/CM2表压力(实际是2个大气压)。一般小型锅炉可烧4Kg/CM2表压力蒸汽,蒸汽温度也接近140℃,锅炉中的水温也与蒸汽温度一样也是140℃。煤气炉的火头温度可达1000℃左右,火头将热量传递给水,使水的温度上升直达沸点,一公斤水从沸点到烧干(全部变成蒸汽),将从煤气火头中带走的热量与上面所讲水壶给钢板降温是一样的,接近壶底的火焰是一个降温过程。锅炉中的煤燃烧温度在1200℃左右,没有锅炉中水的降温,锅炉中的排管将被烧塌。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在这里的水就是制冷剂。 反过来水蒸汽进了浴室马上凝结成小水珠(雾气),放出热量使浴室内温度上升,同样一公斤水烧成的一公斤蒸汽,汽在浴室里放出539大卡热量后全部变成水,在蒸汽变成水的时候,小水珠的温度是100℃,这是一个冷凝过程。当然小水珠会继续放出热量而降低温度,等水珠变成水滴落到地上或附在墙壁上时,只有30℃左右了,这就不是冷凝过程了,而只是普通降温过程。同样将锅炉蒸汽通到室内热水汀(室内供热排管)中,热水汀对蒸汽来说

氨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制冷工作原理

氨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制 冷工作原理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浅谈氨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制冷工作原理 一、制冷系统的制冷工作原理: 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氨器、油分离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紧急泄氨器、集油器、各种阀门、压力表和高低压管道组成。其中,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冷库排管)是四个最基本部件。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制冷剂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其工作过程是: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之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氨气,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气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被冷却水降温放热冷凝为高压氨液,经节流阀节流为低温低压的氨液,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气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这样,氨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完成一次制冷循环,制冷剂需要通过上述四大件外,还通过许多辅助设备,这些设备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以双级压缩机制冷系统为例,完成一次制冷循环,氨必须依次通过低级氨压机、一级油分离器、中间冷却器、高级氨压机、二级油分离器、冷凝器、储氨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调节站、蒸发器、再回到低级氨压缩机,这样才完成一次循环,实际制冷工艺流程是较为复杂的。 制冷学原理是一个能量转化过程。即电能转化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又通过氨的作用进行冷热交换,完成制冷的过程。 二、活塞式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活塞式压缩机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冷库的制冷机型。我局安装的就是一台6AW10型单级氨压缩机和一台8ASJ10型双级氨压缩机,均由大连冷冻机厂生产的。活塞式压缩机主要由机体、曲轴、连杆、活塞、进排气阀组、安全阀、能量调节机构、润滑系统和直连式电动机配装而成的。6AW10型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是:“6”表示压缩机有6个缸(3个排气缸、3个吸气缸),“A”表示以氨做制冷剂,“W”表示汽缸排列的样式如同字母W 型,“10”表示汽缸直径为10厘米。该机活塞行程为100毫米,转数960转/分,标准制冷量为2900000千焦/小时,电动机功率为37千瓦/小时,该机能将库温降至-300C。

制冷原理知识点总结

制冷原理及设备期末复习 有不全的大家相互补充 题型:填空20分;选择10分;判断10分;简答45分(5道);计算1道,带计算器。 绪论 实现人工制冷的方法(4大类,简单了解原理) 1.利用物质的相变来吸热制冷; 融化(固体—液体),气化(液体—气体),升华(固体—气体) 气化制冷(蒸气制冷): 包括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 2.利用气体膨胀产生低温 气体等熵膨胀时温度总是降低的,产生冷效应。 3.气体涡流制冷 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可分为冷热两股气流; 4.热电制冷(半导体制冷) 利用半导体的温差电效应实现的制冷。 根据制冷温度的不同,制冷技术可大体上划分三大类: 普通冷冻:>120K【我们只考普冷】 深度冷冻:120K~20K 低温和超低温:<20K。 t= (t, ℃; T, Kelvin 开)T=273+t 常用制冷的方法有:液体蒸发制冷循环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过程:液体气化制冷制冷剂液体在低压下汽化产生低压蒸气,气体膨胀制冷将低压蒸气抽出并提高压力变成高压气,涡流管制冷将高压气冷凝成高压液体, 热电制冷高压液体再降低压力回到初始的低压状态。按照实现循环所采用的方式之不同,液体蒸发制冷有 蒸气压缩式制冷蒸气吸收式制冷蒸气喷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等 蒸气压缩式制冷 系统组成:

1-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阀4-蒸发器组成的密闭系统。 工作原理: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而蒸发,产生的低压蒸气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机压缩后制冷剂压力升高,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气在冷凝器中被常温冷却介质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膨胀阀节流,变成低压、低温湿蒸气,进入蒸发器,低压液体在蒸发器中再次汽化蒸发。如此周而复始。 蒸气吸收式制冷 系统组成: 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热交换器、溶液泵、冷剂泵等 工质对:制冷剂与吸收剂常用:氨—水溶液溴化锂—水溶液 工作原理:Ⅰ.溴化锂溶液在发生器中被热源加热沸腾,产生出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被冷凝成冷剂水。冷剂水经U型管节流进入蒸发器,在低压下蒸发,产生制冷效应。 Ⅱ.发生器中出来的浓溶液,经热交换器降温、降压后进入吸收器,与吸收器中的稀溶液混合为中间浓度的溶液。中间热度的溶液被吸收器泵输送并喷淋,吸收从蒸发器中产生的冷剂蒸汽,形成稀溶液。稀溶液由发生器泵输送到发生器,重新被热源加热,形成浓溶液。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工作原理: 在发生器中的氨水浓溶液被热源加热至沸腾,产生的蒸气(氨气中含有一小部分水蒸汽)经精馏塔精馏后(得到几乎是纯氨的蒸气),进入冷凝器放出热量后被冷凝成液体,经节流机构节流,进入蒸发器,低压液体制冷剂,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而蒸发,达到制冷的目的,产生的低压蒸气进入吸收器。而发生器中发生后的稀溶液,降压后也进入吸收器,吸收由蒸发器来的制冷剂蒸气,浓溶液经溶液泵加压后送入发生器。如此不断循环。

氨制冷知识题库

氨制冷知识试题 一单选题 1、由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蒸气称为(C) A)饱和蒸气(B)干饱和蒸气(C)过热蒸气(D)过冷蒸气制冷氨泄漏应 2、急用品中主要用于滴眼和滴鼻的药品是(C) A、食醋 B、柠檬酸溶液 C、5%的硼酸溶液 D、75%酒精 3、当制冷出现轻微氨气泄漏时需要佩戴什么安全护具(D) A、呼吸器 B、防化服 C、轻型防毒面具 D、安全帽 4、目前制冷板式换热器的出口冰水温度设定为(C) A、2℃ B、℃ C、10℃ D、℃ 5、制冷工漏氨演练时正压呼气器和防化服穿戴时间要求在(C)以内 A、30S B、60S C、90S D、12S 6、贮液器的氨存储量不得超过总储量的(C)。 %%%% 7.目前我门所用的贮液器总容量是(D) 制冷压缩机安全阀的额定压力是(A) 氨气的爆炸极限体积浓度是(A) A、15—28% B、13—17% C、—% D、10%-20% 10.进入氨区,禁止穿着可能产生静电的衣服或(B)。 A.正压式空(氧)气呼吸器 B.带钉子的鞋 C.防毒面具 D.橡胶手套 11.下列物品中,哪一件可以带入液氨区(D) A.打火机 B.手机 C.摄像机 D.防护口罩

12.发生泄漏事故后人员应立即向(A)疏散。 A.上风向 B.下风向 C.侧风向 D.均可 13.氨气的爆炸极限体积浓度是27%,它的质量浓度是(B)PPM A、27 B、270000 C、、10000 14.目前车间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排气压力设定数值在(D)之间 ~下列装置哪项不属于制冷循环系统(C) A三相异步电动机B能量调节装置C暖气片D油路系统 1.目前车间制冷设备阀门的垫片不包括(B) A石棉垫B铝垫C四氟垫D橡胶垫 16.制冷压缩机中油分离器液位下视镜大于(A)上视镜小于() A2/2B1/3C2/3D1/2 17.目前车间使用的冷凝器类别为(D) A套管式冷凝器B水冷式冷凝器C空气冷却式冷凝器D蒸发式冷凝器 18.压缩机长期停机再启动之前要求手动盘动最少(B)圈,无卡阻才能开机。A10B5C3D1 19.压缩机卸载停机时应卸载到(D)位才可以停机。 A20B30C15D0 20.目前我们使用的制冷压缩机的油压差要求在(A)MP范围内,油温≤(A)℃。A10~2065B5~1025C8~1550D20~3030 21.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C)第一,预防为主。 A、管理 B、效益 C、安全 D、质量 22.在氨泵供液系统中,应设(B)保护氨泵。 A、自动旁通阀; B、电磁阀; C、气液分离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