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诊治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诊治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诊治指南

— 4 —

1

EbolaHemorrhagicFever

EHF

Ebolavirus

50

90

1976

Filiviridae

RNA

L

1000nm

100nm

RNA

18.9kb

7

1

Vero

Hela

— 5 —

4

1

60

1

1.

2.

3.

— 6 —

2

21

5

12

— 7 —

2

1. ELISA

2

3

2. RT

PCR

2

1

3.

Vero

Hela

1

2

IgM

IgM 710

IgG IgG

10

14

— 8 —

1

IgM IgG

4

IgM

IgM

ELISA

IgG

ELISA

21

1.

— 9 —

2.

0.5

75

0.05

3.

A

BSL

4

ABSL

4

BSL 3

BSL

2

BSL

1

4.

— 10 —

5.

— 11 —

2

Ebola Hemorrhagic Fever

EHF

Ebola virus

50

90

1976

Filiviridae

RNA

L

1000nm

100nm

RNA

18.9kb

7

1

Vero

Hela

— 12 —

4

1

60

1

— 13 —

mononuclear phagocytic

system MPS

MPS

MPS

MPS

DIC

2

215

12

— 14 —

90

12

7

AST

ALT AST

ALT

1. IgM IgM

ELISA

2. IgG

ELISA

1.

ELISA

2. RT

PCR

2

— 15 —

3.

Vero

Hela

BSL

4

1.

3

2.

3.

1

2

IgM 3IgG

44

RNA

5

1.

2.

1.

— 16 —

2.

3.

4.

DIC

DIC

— 17 —

1.

2.

0.5

75

0.05

2014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指南)

2014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流行。 一、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Vero和Hela等细胞敏感。 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塔伊森林型、莱斯顿型和本迪布焦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不同亚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5分钟即可灭活。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2.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病例感染场所主要为医疗机构和家庭,在一般商务活动、旅行、社会交往和普通工作场所感染风险低。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其他密切接触者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就诊指引

附件1 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就诊指引 (2014年第一版) 一、基本要求 1、严格门急诊的筛查和监测,把住医院大门。 2、针对发热病人做好预检分诊工作。临床医师应根据病人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按照规定报告和转运。 3、应建立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排查诊疗专区。医务人员相对固定,掌握相关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和技术,做好个人防护。 4、医务人员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进出隔离病房的人员遵循伙伴原则进行相互检查、相互监督。 5、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的要求,做好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 6、留观、疑似病例转走后的诊室或留观室严格终末消毒后才能接诊下一个病人。 7、发现符合留观、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当在2小时之内通 (共26页)

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相关信息。 二、相关病例 (一)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21天内有在埃博拉传播活跃地区居住或旅行史; 2、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 3、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或处理过来自疫区的蝙蝠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二)病例分类 1、留观病例。 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第1项,并且体温≥38.6℃者;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第2、3项中任何一项,并且体温>37.3℃者。 2、疑似病例。 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符合流行病学史第2、3中任何一项,并且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者: (1)体温≥38.6℃,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 (2)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 (3)不明原因猝死。 3、确诊病例。 留观或疑似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 2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 为指导各地及时、有效地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和救治工作,依据现有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制定本方案。随着临床经验积累以及对本病认识的深入,将进一步修订完善。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二、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9/L,重症可降至1.0×109/L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 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30×109/L。 (二)尿常规检查。 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 (三)生化检查。 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升高。 (四)病原学检查。 1.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 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 (五)血清学检查。 1.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尚在研究中)。 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1.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二)鉴别诊断。 应当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败血症、伤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鉴别。 四、治疗 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应当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等。 不能进食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当及时补充热量,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尤其注意对低钠

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与诊疗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 埃博拉出血热( Ebola hemorrhagic fever, EHF) 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V)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20 世纪70 年代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非洲的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南非等国家流行。 一、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Filiviridae),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 直径70-9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 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EBV 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 其中Vero-98、Vero-E6、Hela-229 细胞最敏感。病毒接种后, 6-7 小时出现细胞病变, 表现为细胞圆化、皱缩, 细胞质内可见纤维状或颗粒状结构的包含体。给猕猴接种埃博拉病毒后可产生与人类疾病相似的症状体征并引起死亡。在鸟类、爬行类、节肢动物和两栖类动物细胞内不能复制,在仓鼠与豚鼠中,需多次传代才能引起死亡。 埃博拉病毒包括四种亚型:埃博拉-扎伊尔(Ebola-Za?re)、埃博拉-苏丹(Ebola-Sudan)、埃博拉-科特迪瓦(Ebola-C?te d’Ivoire)和埃博拉-莱斯顿(Ebola-Reston)。前三种亚型埃博拉病毒已证实能够致人类疾病。不同亚型毒力不同, Ebola-Za?re 毒力强, 人感染后病死率高, Ebola-Sudan 次之, Ebola-C?te d’Ivoire 对黑猩猩有致死性, 对人的毒力较弱。Ebola-Reston对非人灵长类动物有致死性, 而人感染后不发病。不同亚型病毒糖蛋白的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同源性为34%-43%),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遗传特性很少发生变化。 EBV 病毒在室温下稳定,60 ℃ 1小时大部分病毒被灭活, 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均敏感。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均可为本病传染源。 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及其在自然界的自然循环方式尚不清楚,首发病例的传染源也不清楚,但首发病例与续发病例均可作为传染源而造成流行。在非洲大陆,埃博拉病毒感染和雨林中死亡的黑猩猩、大猩猩、猴子等野生动物接触有关。有实验证实蝙蝠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不会死亡。蝙蝠可能在维持埃博拉病毒在热带森林的存在中充当重要角色。

埃博拉出血热等 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等 6种传染病 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 目录 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1) 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8) 黄热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13) 黄热病诊断和治疗方案 (17) 拉沙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23) 拉沙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27) 裂谷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32) 裂谷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35) 西尼罗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40) 西尼罗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45) 马尔堡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50) 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 Ebola hemorrhagic fever, EHF) 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V)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20 世纪70 年代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非洲的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南非等国家流行。 一、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Filiviridae),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 直径70-9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 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EBV 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 其中Vero-98、Vero-E6、Hela-229 细胞最敏感。病毒接种后, 6-7 小时出现细胞病变, 表现为细胞圆化、皱缩, 细胞质内可见纤维状或颗粒状结构的包含体。给猕猴接种埃博拉病毒后可产生与人类疾病相似的症状体征并引起死亡。在鸟类、爬行类、节肢动物和两栖类动物细胞内不能复制,在仓鼠与豚鼠中,需多次传代才能引起死亡。 埃博拉病毒包括四种亚型:埃博拉-扎伊尔(Ebola-Za?re)、埃博拉-苏丹(Ebola-Sudan)、埃博拉-科特迪瓦(Ebola-C?te d’Ivoire)和埃博拉-莱斯顿(Ebola-Reston)。前三种亚型埃博拉病毒已证实能够致人类疾病。不同亚型毒力不同, Ebola-Za?re 毒力强, 人感染后病死率高, Ebola-Sudan 次之, Ebola-C?te d’Ivoire 对黑猩猩有致死性, 对人的毒力较弱。Ebola-Reston对非人灵长类动物有致死性, 而人感染后不发病。不同亚型病毒糖蛋白的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同源性为34%-43%),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遗传特性很少发生变化。 EBV 病毒在室温下稳定,60 ℃ 1小时大部分病毒被灭活, 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均敏感。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均可为本病传染源。 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及其在自然界的自然循环方式尚不 清楚,首发病例的传染源也不清楚,但首发病例与续发病例均可作为传染源而造成流行。在非洲大陆,埃博拉病毒感染和雨林中死亡的黑猩猩、大猩猩、猴子等野生动物接触有关。有实验证实蝙蝠感染埃博

埃博拉应急预案

桥西中心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 为切实做好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保护我辖区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埃博拉出血热防治方案,将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结合我中心实际,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埃博拉出血热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全面落实“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工作措施,预防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和流行。 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发挥三级疫情监测报告网络的作用,强化常规监测和依法报告疫情,落实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及时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迅速采取措施救治病人、隔离密切接触者,切实做到“四早”。 2 、以专为主,专群结合。 坚持以专业防控为主,结合实际,开展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实行协调联动、出入双控机制,有效控制疫情传播蔓延。 积极防御,快速反应。 充分做好应急物资储备,保证通讯渠道畅通,加强专业队伍培训和技术演练,强化应急意识,做到反应敏捷、行动迅速、措施果断。 依靠科学,依法防治。 坚持科学决策、科学防控,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和《埃

博拉出血热防治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报告疫情,依法采取措施,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监测与预警 认真执行卫生部下发的卫生系统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工作方案,按期完成疫情监测报告和疫情直报网络建设,确保疫情报告及时、准确,网络畅通。 三级疫情监测网。巩固和完善各居委会疫情监测报告网。发现可疑患者情况,向中心防疫组报告,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2、疫情报告。中心设立发热门诊和预检诊室作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监测点。埃博拉出血热临床早期症状无特殊性,应注意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如拉沙热、黄热病、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相鉴别。确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目前对埃博拉出血热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具体参见《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 中心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2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的报告。要严格疫情报告责任追究制,对违反规定,漏报、缓报、瞒报疫情的任何科室和个人,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病例诊断中心医务人员及所在医疗机构根据《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进行初步诊断,并配合专家组做好疑似病例的诊断和排除。 三、组织指挥 日常领导管理机构中心成立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一)领导小组: 组长:马俊财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Ebola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目前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 一、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Filiviridae),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Vero和Hela等细胞敏感。 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和莱斯顿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不同亚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2.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

6种输入性传染病防控指南和诊疗方案

6种输入性传染病防控指南和诊疗方案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卫生部近日通知印发埃博拉出血热、黄热病、拉沙热、裂谷热、西 尼罗热、马尔堡出血热等6种输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以有效防控这些输入性传染病,并为做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一.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死率高,可达50%-90%。该病于20 世纪70 年代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非洲的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南非等国家流行。 二. 黄热病是一种由黄热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黄染、出血等,在某些暴发疫情中病死率可高达20%-40%。该 病主要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流行,在蚊和非人灵长类之间周期性地发生自然感染循环。 三.拉沙热是由拉沙病毒引起,主要经啮齿类动物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 尼日利亚、利比亚、塞拉利昂、几内亚等西非国家。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寒战、咽炎、胸骨后疼痛和蛋白尿,可出现多系统病变。 四.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感染多种脊椎动物。人感染裂谷热病 毒后多无症状,少数可有发热、头痛、视网膜炎、出血等表现。该病主要流行于非洲,亚洲中东地区也有报道。 五.西尼罗热是由西尼罗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感染鸟类、人类和马、牛等哺乳动物。鸟类是该病毒的储存宿主,人主要通过带毒蚊虫叮咬而感染。人感染西尼罗病毒后多数没有症状,约20%可主要表现为西尼罗热、西尼罗病毒性脑炎。近年来,本病的流行区域逐渐扩大,在北美、欧洲和非洲等地引起流行。 六.马尔堡出血热是由马尔堡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伴有严重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 染性疾病,经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马尔堡病毒来自于非洲绿猴并主要在非洲流行。 通知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这6种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参照甲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报告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与诊疗方案培训题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与诊疗方案培训题 姓名:______________ 科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 1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和()为本病传染源。 2、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是()。 3、埃博拉出血热的最长潜伏期是()天。 4、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直报。 5、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病毒,是一种感染( ) 动物的疾病。 二、是非题:(每小题5分)。 1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敏感。() 2、目前只发现4种埃博拉病毒。() 3、人群对埃博拉出血热普遍易感。() 4、积极宣传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控意识,洗手很重要。() 5、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不需要采取隔离医学观察和集中隔离观察。()三?选择题,单选题(每题3分) 1关于埃博拉病原体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病原体为埃博拉病毒 B.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C.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 链DNA病毒D.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 2、埃博拉病毒对人不致病的类型为:() A.扎伊尔型B苏丹型C.本迪布焦型 D.莱斯顿型 3、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A.接触传播B、性传播C、气溶胶传播D、消化道传播

A.数小时B、1-3天C、3-5天D、2-21天 5、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病理特点是:() A. 皮肤、粘膜、脏器的出血 B. 多器官灶性坏死 C. 肝细胞点、灶样坏死 D. 小包含体 6、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是:() A.注射疫苗 B ?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 C.药物预防D.杀灭非人灵长 类动物 7、埃博拉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A、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B、埃博拉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超级病毒 8、埃博拉病毒对热有()抵抗力。() A、微弱 B、低度 C、中度 D、高度 9、埃博拉病毒60 C需()小时灭活。() A、1 B、2 C、3 D、4 10、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丫射线、甲醛、()、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A、高锰酸钾 B、次氯酸 C、漂白粉 D、漂精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 1 、简述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标准?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

香坊区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可高达50%-9O%。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加蓬、南非、乌干达、刚果、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流行。目前尚无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及时发现、诊断和严格隔离控制病人、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加强个人防护与感染控制等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一、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Ⅴero 和Hela等细胞敏感。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塔伊森林型、莱斯顿型和本迪布焦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不同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

较大,但同一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 5分钟即可灭活。该病毒对紫外线、Υ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主要传染源。狐蝠科的果蝠有可能为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病例感染场所主要为医疗机构和家庭,在一般商务活动、旅行、社会交往和普通工作场所感染风险低。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其他密切接触者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接触自然疫源地或实验室的感染动物可以导致人的发病。据文献报道,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 3.人群易感性

埃博拉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

附件1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Ebola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目前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 一、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Filiviridae),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Vero和Hela等细胞敏感。 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和莱斯顿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

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不同亚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2.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据文献报道,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年第1版)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年第版)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呕吐、腹泻、出血和多脏器损害,病死率高,目前在西非流行的扎伊尔型病死率为。 本病于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流行。年月几内亚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逐渐蔓延至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并有病例输入至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美国、西班牙。截至年10月8日,各国共报告病例例,其中死亡例,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分别自月日和月日之后无新发病例报告。月初刚果共和国出现一起埃博拉出血热暴发疫情,共计报告例,其中死亡例,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起疫情与西非没有关联。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直径约。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

不分节段的负链,大小为,编码个结构蛋白和个非结构蛋白。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和等细胞敏感。 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本迪布焦型、扎伊尔型、莱斯顿型、苏丹型和塔伊森林型。其中扎伊尔型毒力最强,苏丹型次之,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不同亚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小时,100℃分钟即可灭活。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特征 (一)传染源。 埃博拉出血热的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尚未发现潜伏期病人有传染性;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大猩猩、黑猩猩、猴、羚羊、豪猪等野生动物可为首发病例的传染源。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二)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呕吐、腹泻、出血和多脏器损害,病死率高,目前在西非流行的扎伊尔型病死率为53%。 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流行。2013年12月几内亚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逐渐蔓延至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并有病例输入至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美国、西班牙。截至2014年10月8日,各国共报告病例8399例,其中死亡4033例,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分别自9月5日和8月29日之后无新发病例报告。9月初刚果共和国出现一起埃博拉出血热暴发疫情,共计报告71例,其中死亡43例,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起疫情与西非没有关联。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Vero和Hela等细胞敏感。 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本迪布焦型、扎伊尔型、莱斯顿型、苏丹型和塔伊森林型。其中扎伊尔型毒力最强,苏丹型次之,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不同亚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5分钟即可灭活。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特征 (一)传染源。 埃博拉出血热的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尚未发现潜伏期病人有传染性;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大猩猩、黑猩猩、猴、羚羊、豪猪等野生动物可为首发病例的传染源。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二)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病人感染后血液和体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其他密切接触者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 虽然尚未证实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 据文献报道,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精液、乳汁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相关途径传播的可能性。 (三)人群易感性。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预案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 急预案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预案 一、目的 埃博拉出血热(ehf)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今年3月以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西非四国先后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目前仍在发展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此次西非埃博拉疫情定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为确保在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方案》等技术方案,结合我县实际,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转运”,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扩散,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我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科室配合;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科学应对;预防为主,有效控制。 三、适用范围及启动条件 本预案适用于中心涉及埃博拉出血热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凡在本县范围内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或根据县埃博拉出血热防控领导小组的要求,立即启动本预案。 四、组织领导 成立由**县主任为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和相关专业骨干为成员的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防控策略、合理调配有效资源、统一指挥应急处理和部署及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中心办兼任;同时成立防控专家组、疫情信息管理组、应急流调处理组、健康教育组四个技术小组以及后勤保障小组,具体职责如下: (一)办公室 落实领导小组的决定、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和协调,负责对全县疾控系统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的培训,应对应急工作日常事务。 (二)防控专家组

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诊疗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参照卫生部1987年分布的流行性出血热诊疗方案。 (1)病原学: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2)流行病学资料:在发病季节,于发病前两个月内曾到过疫区,或有与鼠类直接和间接接触,食用鼠类污染的食物或有接触带病毒的实验动物史。 (3)症状:起病急,有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即三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4)体征:面、颈、目红(即三红)重者似酒醉貌,咽部充血,软腭、腋下、前胸等部位可见出血点(点状、条索状、集簇状),并可伴肾区叩击痛。体温在39℃以下,中毒症状轻,血压基本在正常范围,除皮肤与 / 或粘膜有出血点外,无其他出血现象。 (5)实验室检查: ①肾脏损害轻微,尿蛋白在+~++,没有明显少尿期。 ②血象: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血小板数下降。 ③血生化检查:血尿素氮、肌酐正常或轻度升高。 (5)确诊依据: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 (二)证候诊断 (1)邪袭肺卫证:发热汗出,头痛、眼眶痛、腰痛,面红。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2)邪入气分证:壮热烦渴,汗出气粗,面红如醉。舌红苔黄,脉洪大。 (3)气血两燔证:壮热烦渴,斑疹吐衄。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三)分型诊断: 1.流行性出血热(轻型) (1)体温在39℃以下,中毒症状轻。 (2)血压接近正常范围。

(3)除皮肤与粘膜有较明显的出血点外,其他处无明显出血现象。 (4)肾脏损害轻微,尿蛋白在“+~++”者,不出现少尿现象或有少尿倾向,后期出现多尿现象。 2.流行性出血热(中型): (1)体温在39~40℃,全身中毒症状较重,有明显的球结膜水肿。 (2)病程中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脉压<26mmHg。 (3)皮肤、粘膜及其他部位有明显的出血现象。 (4)肾脏损害明显,尿蛋白可达“+++”,有明显的少尿期。 3.流行性出血热(重症): (1)体温≥4 0℃,全身中毒症状及渗出现象严重,或出现中毒性精神症状者。 (2)病程中收缩压低于70mmHg,或脉压低于20mmHg,并呈现临床休克过程者。 (3)出血现象较重,如皮肤瘀斑,腔道出血。 (4)肾脏损害严重,少尿持续在5日以内,或尿闭2天以内者。 以上1、2、3型,各具备2项或2项以上者方可诊断。 4.流行性出血热(危重型):在重型基础上,出现以下任何严重症候群者(1)难治性休克。 (2)出血现象严重,有重要脏器出血。 (3)肾脏损害极为严重,少尿超过5天以上,或尿闭2天以上;或尿素氮超过120毫克/dl以上。 (4)心力衰竭,肺水肿。 (5)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如脑水肿、脑出血、脑疝形成者。 (6)严重继发感染。 (7)其他严重合并症。 5.流行性出血热(非典型) (1)发热在38℃以下,没有中毒症状。 (2)皮肤或粘膜可有散在出血点。 (3)尿常规检查阴性,或尿蛋白±。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的通知 卫办应急发〔2008〕1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有效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等输入性传染病,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为做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我部组织专家编写了埃博拉出血热、黄热病、拉沙热、裂谷热、西尼罗热、马尔堡出血热等6种输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现印发给你们,以指导各地做好上述6种输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临床诊疗工作。其中马尔堡出血热临床诊疗方案参照《卫生部关于推荐<马尔堡出血热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通知》(卫医发〔2005〕285号)执行。 二○○八年七月十二日 附件1 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 Ebola hemorrhagic fever, EHF) 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V)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20 世纪70 年代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非洲的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南非等国家流行。 一、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Filiviridae),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 直径70-9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 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EBV 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 其中Vero-98、Vero-E6、Hela-229 细胞最敏感。病毒接种后, 6-7 小时出现细胞病变, 表现为细胞圆化、皱缩, 细胞质内可见纤维状或颗粒状结构的包含体。给猕猴接种埃博拉病毒后可产生与人类疾病相似的症状体征并引起死亡。在鸟类、爬行类、节肢动物和两栖类动物细胞内不能复制,在仓鼠与豚鼠中,需多次传代才能引起死亡。 埃博拉病毒包括四种亚型:埃博拉-扎伊尔(Ebola-Za?re)、埃博拉-苏丹(Ebola-Sudan)、埃博拉-科特迪瓦(Ebola-C?te d’Ivoire)和埃博拉-莱斯顿(Ebola-Reston)。前三种亚型埃博拉病毒已证实能够致人类疾病。不同亚型毒力不同, Ebola-Za?re 毒力强, 人感染后病死率高, Ebola-Sudan 次之, Ebola-C?te d’Ivoire 对黑猩猩有致死性, 对人的毒力较弱。Ebola-Reston对非人灵长类动物有致死性, 而人感染后不发病。不同亚型病毒糖蛋白的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同源性为34%-43%),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遗传特性很少发生变化。 EBV 病毒在室温下稳定,60 ℃1小时大部分病毒被灭活, 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WS278-2008) 收藏人:lygcw9603 2011-10-04 | 阅:转: | 来源 | 分享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WS278-200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报告。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流行性出血热 Epidemic hemorrhagic’fever,EHF 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简称出血热。在国际上与流行性肾病(nephropathi~。epl—demica.NE)等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k,fever with rena syndromj,HFRS)。 3、诊断依据 3.1 流行病学史 3.1.1 发病前2个月内有疫区旅居史。 3.1.2 发病前2个月内与鼠类或其排泄物(粪、尿)、分泌物等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或可疑 触史。 3.2 临床表现 3.2.1 发热,可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2.2 充血、渗出和出血等毛细血管损害表现:如面潮红、颈潮红和胸部潮红(三红),酒 貌,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三痛).球结膜充血、水肿,皮肤出血点,重者可有腔道出血。 3.2.3 低血压休克。 3.2.4 肾脏损害:尿蛋白、镜下或肉眼血尿,尿中膜状物,少尿或多尿。 3.2.5 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 3.3 实验室检测 3.3.1 血常规 发热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和血小板减少,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液浓缩(低血压休克期或血液稀释(少尿期)。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 Ebola hemorrhagic fever , 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目前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Filiviridae),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 直径70-9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 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 其中对Vero和Hela等细胞敏感。 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和莱斯顿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

致人发病。不同亚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 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均可为本病传染源。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二)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据文献报道,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 (三)人群易感性和发病季节。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这和暴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