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ECONOMIC RELATION

S

F

PRACTICE IN

REIGN

AND

TRADE

doi:10.3969/j.issn.1003-

5559.2012.06.006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展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以来,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尤其是21世纪以来,更是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年均增长率达80%,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动机,并为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的数据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额达326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1654亿美元,同比增长50.0%;进口额达1613亿美元,同比增长35.2%,贸易差额40亿美元,这是中国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首次实现顺差。此后,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快速增长,2010年的对外贸易额达905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4924亿美元,同比增长30.6%;进口额

达4127亿美元,同比增长33.2%,贸易差额为797亿美元,达到历史高点。但从结构上看,

仍存在出口产品结构层次低、收益能力差、风险大及对外资企业依赖性强等问题。为此,应重视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结构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以便更好、更合理地发展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发挥其作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引擎作用。

一、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一)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从出口产品结构上看,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集中度较高。排在前三位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

电子技术和光电技术产品出口占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90%以上,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70%以上,

而其他各技术领域产品的出口额虽然逐年增长,但从占比上看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详见表1所示。2010年,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出口3560亿美元,占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72.3%,进口937亿美元,贸易差额达2623亿美元,而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全部贸易差额才979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几乎完全依靠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

品的出口作为支撑,出口结构过于

集中。

(二)贸易方式结构分析从贸易方式结构上看,中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主要有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租赁贸易等。随着各种利用外资方式数量的增长,加工贸易已经占据中国对外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上,加工贸易的地位更是不可动摇。

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高技术产品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比例占89.7%,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占75.7%,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占14.0%;

2010年,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比例下降至78.9%,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占69.7%,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占9.2%。而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比例2003年为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初探

岩高

鹤长春大学

表1

2006~2010年高技术产品出口按技术领域分布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技术领域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出口额占比出口额占比出口额占比出口额占比出口额占比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22489879.927960980.430845074.228246574.935601572.3电子技术

3600412.84566913.15540213.35107513.67746815.7

光电技术

7070

2.53499 1.024591 5.920927 5.628625 5.8生命科学技术6342 2.38917 2.613394

3.211059 2.913861 2.8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2862 1.04933 1.46345 1.55097 1.47716 1.6材料技术

1272

0.521230.636210.929630.844240.9航空航天技术2436

0.9

2518

0.7

3213

0.8

2684

0.7

3494

0.7

生物技术2560.12650.12630.12960.13550.1其他

310

0.1

285

0.1

326

0.1

365

0.1

422

0.1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历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统计。

26

7.2%,2008年为13.5%,首次超过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方式(10.8%),到2010年达到15.2%。虽然一般贸易方式的比例在不断攀升,但加工贸易方式依然占据近80%的比例,整个贸易方式的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

(三)贸易主体结构分析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上还相对平衡,各占30%左右的比例,但此后这种平衡逐渐被打破,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独自占据了60%以上的比例。2003年,在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国有企业占10.4%,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占21.4%,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占61.9%,此后,国有企业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占比例仍持续下降。到2010年,在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国有企业只占6.9%,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占15.7%,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则占66.5%,外资企业出口占比一直保持在80%以上。

(四)贸易对象结构分析

从贸易对象上看,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对象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印度、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总体上看,美国和香港一直是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对象,2004年欧盟超过日本挤入前三名,并一直保持在前三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的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从全部技术领域上看,香港(23.6%)排名第一、美国(19.5%)和欧盟(18.6%)分列二、三位。从具体的技术领域上看,在电子技术领域,韩国(6.6%)在香港(30.5%)和欧盟(27.8%)之后排在第三位;在生命科学技术领域,印度(10.1%)在欧

盟(20.3%)和美国(16.7%)之后排

在第三位;而其他各技术领域则基

本集中在美国、欧盟和香港三个国

家或地区上。

二、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

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

1.出口产品结构层次低。从表

1中可以看到,中国出口的高技术

产品主要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类

产品为主,占全部高技术产品出口

的70%以上。具体的出口产品主要

包括计算机零件和附件、便携式自

动数据处理设备、手持(包括车载)

无线电话机和零件、光盘和硬盘驱

动器、阴极射线冠显示器、未列名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其他部件、混合

集成电路等。它们主要是主体产品

的零部件和附件,其生产大多处于

价值链的低端,只需要简单的生产

或加工即可,技术环节的要求相对

较低。可见,出口产品结构相对集

中、层次较低是当前中国高技术产

品出口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2.出口产品收益能力差。以加

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结构带来

的直接问题就是出口产品收益能

力差。按照产业结构的优化理论,

随着一国产业的不断发展,其产业

结构会逐渐高度化和合理化,表现

出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

业方向发展的特征。近年来,中国

高技术产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尤其是其出口贸易发展迅速,但却

没有表现出高附加值的演变特征,

反而出现了增加值率不断下降的

趋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

术部的数据统计计算所得,2005

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为

23.8%,这一比率大大低于发达国

家(地区)高技术产业平均约35%

的增加值率水平。中国高技术产业

的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说明

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更多是以

加工装配方式完成的,这就决定了

中国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只能赚

取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费,出口

产品收益能力较差。这一问题在经

济危机时期的表现则更为明显,

200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

降为13.1%,到2009年,更是达到

历史最低点5.9%。可见,中国高技

术产品出口收益能力是比较差的。

3.对外资企业依赖性强。改革

开放后,吸引外资政策促进了中国

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

化,外资企业不仅在中国的对外贸

易出口中成为主导力量,在中国的

高技术产品出口上也是绝对的主

力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中国

高技术产业对外资企业的依赖。而

对外资企业的过分依赖和以市场

换取技术的政策导致中国的高技

术企业失去了大部分的国内外市

场。例如在移动行业上,诺基亚、摩

托罗拉、爱立信等三家企业曾一度

占据中国国内市场80%的份额,虽

然近年中国手机企业的国内市场

占有率大幅上升,但在中国的手机

出口中,来自国外跨国公司的出口

占比达到了90%以上。而这仅是冰

山的一角,如前所述,外资企业出

口在整个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

占据了达80%以上的比例。

4.对外贸易的风险加大。出口

对象的高度集中加大了中国高技

术产品对外贸易的风险。一方面,

当这些国家经济不景气时,将导致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减缓甚

27

ECONOMIC ELATIONS

R

F PRACTICE IN

REIGN

AND TRADE

ECONOMIC RELATION

S

F

PRACTICE IN

REIGN

AND

TRADE

至下降。2009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地区)经济下滑,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只有3769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了9.3%。另一方面,出口对象的高度集中也将导致贸易摩擦频发。

尤其是中国的高技术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因而面临着日渐名目繁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壁垒。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高技术企业所遭遇的知识产权纠纷在数量上、

规模上、范围上都越来越大,几乎涉及到高技术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中国发生贸易摩擦的主要领域,如LED 产业中的中兴、华为就是典型代表。

(二)出口贸易结构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国外技术依赖性较强。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层次低主要

是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强导致的。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国外先进技术的引入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但也使中国企业对国外技术产生了依赖性,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对国外的依赖较为严重。在中国的大中型企业中,70%左右的企业没有完整的研究与开发机构,60%左右的企业没有开展过研究与开发活动,90%左右的企业没有专利权。特别是医药、航空航天、电子通信、电子计算机等高新领域核心产品更是匮乏,几乎80%产品依赖进口。

2.研究与开发的强度过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强度低是导致贸易方式结构以加工贸

易为主的重要原因。如表2所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强度只有1.5%,

不及美国(16.9%)的1/10、日本(10.7%)的1/7,差距较

为明显;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的韩国(5.9%)也是中国的近四倍。研究与开发投入过低直接造成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就缺乏竞争力,最终导致中国

的高技术企业只能承接发达国家(地区)跨国公司的发包业务,即加工装配业务,也就使得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出现了加工贸易方式占80%以上比例的局面。同时,这也是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对外资企业依赖性强的重要原因。

3.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匮乏。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外资企业依赖性强的原因主要是中国本土企业自身缺乏创新的动力。除了前面所述的研究与开发强度低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外商投资对国内本土高技术企业的创新产生了替代效应。

分析其原因,国内本土高技术企业引入外资的目的是提高其高

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通过技术引进显然要比自己研发技术更为有利,不仅节省了研究与开发费用,还能缩短创新的时间。因而导致国

内本土高技术企业逐渐忽视了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对技术引进的依赖性却越来越强,也就间接造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形成以外资企业为主导的局面。

4.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低。全球的高技术产业分工是由发达国家(地区)所主导的,它们处在国际分工的上层,控制着核心技术、研究与开发、市场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大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承担了生产、

加工、装配等低附加值环节,只能处在国际分工的下层。同时,由于中国高技术企业起步晚,缺乏资金和创新动力,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产品甚少,大多是中间产品,最终导致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对发达国家(地区)市场有较强的依赖性,面临的贸易风险也越来越大。

三、优化出口贸易结构的

对策

中国2009年美国2007年日本2006年德国2007年法国2006年英国2006年韩国

2006年高技术产业

1.5

16.9

10.7

6.9

7.7

11.1

5.9

医药制造业

1.4

26.6

15.0

8.3

8.7

24.9

2.5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4.9

9.9

4.2

8.6

5.2

10.7

9.0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

造业

1.715.7 5.4 6.31

2.27.6 6.7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0.610.728.7 4.57.90.4

3.9医疗设备及仪器仪

表制造业

1.9

18.3

14.4

6.3

7.1

3.6

2.2

表2

中国与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强度比较(%)

数据来源:中国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等编《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其他国家数据(注:研究与开发强度按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计算)来自OECD 《结构分析数据库2011》和《企业研发分析数据库2011》。

国际商务论坛

28

(一)提高引进技术的使用效率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在生物技术、材料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光电技术等领域差距更是明显,所以,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仍是其发展的重要途径,但要注重引进技术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一方

面,要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制定鼓励、限制和禁止引进的技术目录,确保引进高水平的、适用的技术,避免引进低水平、重复的技术;另一方面,要培育企业的技术消化和吸收能力,鼓励企业走“引进——

—模仿——

—消化——

—吸收——

—创新”之路,实现技术引进的良性循环,从而有效利用引进技术的全部价值,这样才能克服中国高技术产业对外资的依赖性,并逐步提高出口产品的结构层次。

(二)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度

要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出口收益能力,就要有高水平的自主创新能力,而高水平的自主创新能力来自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根据图2的数据显示,日本、美国、德国等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无一不是有着较高的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它们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在2%以上。而韩国、新加坡能够在发展中国家中异军突起,更是离不开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投入的贡献。2007年,韩国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47%,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而中国的研究与开发投入不仅与主要发达国家(地区)有着巨大差距,而且与世界平均水平也有不小的差距。2000年,中国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

有0.9%,此后虽在逐年增长,到

2007年,中国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只是达到

1.49%,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2/3。要优化中国高技术产业结构,

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实现中

国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加大研

究与开发投入的强度。

(三)提升本土企业的出口能力

中国本土高技术企业由于缺

乏自主创新能力,国际市场竞争力

弱,导致了出口能力低,使得外资

企业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占绝大

比重,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为此应

努力提升中国本土高技术企业的

出口能力。首先,对现有高技术企

业合理整合,组成大型的企业集

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

市场竞争力,以促进其产品出口;

其次,推动民营中小型高技术企业

的发展,健全自主创新的发展体

制,扶持国际市场的开拓,完善出

口的鼓励措施,增强其产品出口的

主动性;最后,进一步加强建设出

口基地,对各类高技术产业开发

区、科技园区等进行调研和规划,

将其升级为出口基地,利用产业集

聚效应,推动产品创新,增强区内

企业的出口能力。

(四)拓宽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

中国的高技术企业应在自主

创新的基础上逐步拓宽产品出口

的国际市场。一方面,中国高技术

企业应从传统的产品观念向现代

的营销观念转变,即在国际市场需

求的研究、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

究与开发在功能和特点上更适合

国际市场的新产品。另一方面,中

国高技术企业应努力建设自己的

营销渠道。从价值链的角度看,市

场营销是一个高附加环节,所以规

模大、实力强的高技术企业应注重

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这样不仅可

以扩大自身的利润空间,也可以提

升国际分工地位。此外,国际品牌

也是拓宽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中

国高技术企业应注意培养品牌的

国际价值和影响力,通过品牌影响

力来拓宽国际营销渠道,通过营销

渠道来提升品牌的国际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峰濂,盛水源.我国高新技术产

品对外贸易发展特点、问题及对

策[J].国际贸易,2006,(12):

18-23.

[2]张威,崔卫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

贸易发展现状、形势与展望[J].国

际贸易,2011,(9):18-26.

[3]徐强.去年我市遭遇贸易摩擦11

起[N].深圳特区报,2011-01-19:第

A17版

.

中国和部分国家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0年国际统计年鉴》。

国际商务论坛

29

ECONOMIC ELATIONS

R

F PRACTICE IN

REIGN

AND TRA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