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

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
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

柴胡类方

主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主脉:弦细。

病位:半表半里。

病机:1、上焦火郁

2、中焦胃虚→关键→病理基础:胃气虚

3、下焦饮逆

4、正邪交争于半表里

病性:寒热错杂,以热为主;虚实夹杂,以实为主。

治法:解表清热,补胃化饮,疏利三焦。

主方:小柴胡汤——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 人参三两 炙甘草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1两=6g 1升=48g 一枚=2g

煎服法:六碗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烧开小火煮,熬成三碗,去滓再煎至一碗半,每次服半碗,每日三次。 →大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旋覆代赭

汤、半夏、甘草、生姜泻心汤

柴胡法

·邪在半表里——往来寒热——柴胡

·上焦火郁——口苦、咽干、心烦——柴胡 黄芩

·中焦胃虚津亏——咽干、默默不欲饮食——人参 甘草 生姜 大枣

·下焦饮逆——目眩、胸胁苦满、喜呕——半夏 生姜

黄芩汤

外感热病理法:

·寒热病势分阴阳

·虚实表里分大小

小阴旦汤:黄芩汤+生姜二两

大阴旦汤:小柴胡汤+芍药四两 小阳旦汤:桂枝汤

大阳旦汤:黄芪建中汤+人参三两 正阳旦汤:桂枝汤+饴糖一升

·阳旦法则:外感——温热: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阴旦法则:外感——风寒: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方机:阳明里热,伤津耗血

主方: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用量理法:一两——清无形之热邪→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二两——入血分,凉血开闭,清已着血之热邪→当归散,奔豚汤

三两——清已郁结之热邪→小柴胡汤

清已伤津之热邪→黄芩汤

结饮之热邪(入水分)→生姜泻心汤

动血之热邪(入血分)→黄土汤 小阴旦汤 大阴旦汤 小阳旦汤 小阳旦汤

实 虚 寒 热

→清热解毒:+黄连——清热泻火→大黄黄连泻心汤

+芍药——清热补津→黄芩汤及类方

+柴胡——清热开结→小柴胡汤类方

+甘草、黄连——泻火解毒→生甘草泻心汤

→宣泄水热:+干姜、生姜——化水饮与热邪之交结→生姜泻心汤

→凉血开闭:+当归、芍药——活血养血,清血分之热邪→当归散

+生地、阿胶——凉血止血→黄土汤

+芍药、大黄——活血祛瘀→大黄蟅虫丸

主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身热,汗出,头目痛,干呕,下利。

火热偏盛→黄芩汤水饮偏盛→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芩+生姜一两半半夏半升)

功效:清热,补津,养血

桂枝汤类方

1、桂枝汤:桂枝→辛甘温→辛温发散;甘温补中益气,健胃气→扶正祛邪

芍药→苦酸寒→苦泄,通利二便;酸补津液;酸寒收敛固涩,保护津液→去腹痛,除血痹

气血津液亏虚,不荣则痛

水饮阻滞气机,不通则痛姜枣草→健胃,补津血,制化水气,祛除邪风

*桂枝甘草汤→治疗表寒的基本配伍→+麻黄、杏仁→麻黄汤→苦泄

→+芍药、生姜、大枣→桂枝汤→酸甘补益

2、桂枝去芍药汤→误下后伤阳→胸闷

3、桂枝加芍药汤→误下后伤阴→腹满时痛(太阴中风证)→更甚→大实痛→津血虚,肠道失其濡润→阳明燥结→桂枝加大黄汤

4、小建中汤→偏于腹壁上的拘急疼痛,并能够解表(理中汤→偏于腹重疼痛)

→治虚劳病→津血虚+虚热→甘温建中补津液

在虚寒基础上发生的虚热

虚寒→津血不能化生→虚热:鼻衄,梦失精,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伴舌质淡胖,腹痛喜温喜按,口干欲饮热

5、黄芪建中汤

6、当归建中汤: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重刺痛不止。以虚为主的产后中风。*若以瘀为主→生化汤

7、桂枝加桂汤:奔豚

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汤证+阳明层面的气机壅滞→胸闷、咳喘

9、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证+项背强急

10、栝楼桂枝汤:太阳痉病→柔痉

津液不能濡养→栝楼→养津液邪风阻滞血络→葛根→舒筋解表

11、桂枝加附子汤:津液不能温煦

1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儿夜啼、盗汗,青少年失精

13、桂枝加黄芪汤:桂枝汤+五两黄芪→甘温补益

→加强桂枝汤的补益作用,又能祛风散水,治疗虚人太阴中风

→黄汗、黄疸表虚证→热更重→芪芍桂酒汤→加强治疗阳明层面的湿热14、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骨弱肌肤盛+疲劳汗出→血痹

脉象:阳微阴涩

*黄汗病:①桂枝加黄芪汤:腰以上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两胫自冷→上热下寒

病机属太阴中风→里虚寒→产生水饮→郁阻气机→气郁化火→感受风邪→湿热熏蒸

②芪芍桂酒汤

15、当归四逆汤: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表寒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太阴里虚寒(久寒产生的水饮)→温里祛寒化饮——表寒+里寒

16、桂枝新加汤:产后中风

17、桂枝二越婢一汤:补益耗散的津血,发越凝滞的津血→慢性咳喘,慢性皮肤病

18、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里虚寒产生的水饮→附子、细辛温化水饮,畅行气机;去阴柔的芍药

19、桂枝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4 3 3 1 用药规律:少量如里,大量出表

桂枝附子汤→大量→温煦表上的卫阳,去除表上的寒湿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少量→温里阳

→若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白术附子汤→湿痹

20、桂枝芍药知母汤:历节→感受风湿,化热伤阴之痹症

21、《近效》术附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甘草一两→暖肌补中,益精气

栀子豉类方

1、辛寒清解——表里俱热:石膏,葛根

2、苦寒直折——里热壅盛:黄连,黄芩,大黄,栀子

3、咸寒润下——里燥成实:芒硝

4、酸苦涌泄——湿热熏蒸:豆豉(苦酒)

30ml陈醋+15ml黄酒

阳明中风→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表邪未解

↓下之↓

胃中空虚→太阴不足里热上逆

↓↓

水湿内生→舌上胎者客气动膈→心中懊憹

舌上胎,湿热

心中懊憹

心中结痛

热郁饮滞

胃中空虚,客气动膈

栀子豉汤:栀子十二枚→12g

苦寒,清热泻火,除烦消疮

淡豆豉四合→18g

苦,酸,寒:①疏表透邪:伤寒,头痛,烦热

②涌泄郁热:烦躁,满闷

③化湿除中:瘴气,恶毒

④建运补虚:虚劳

枳实栀子豉汤:枳实三枚栀子十四枚豉一升清浆水→酸,微温,补养胃气,利水除湿较栀子豉汤更偏重气结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差后:里虚,水湿停滞劳复:①表不了了,余热未清②因过度劳累复发者

治疗要点:①解表,补虚,化饮,清热

②辛燥则助火,滋腻则碍中,利水则伤津,大苦则败胃

③解表忌麻桂,补虚忌胶饴,化饮忌苓术,清热忌芩连

栀子大黄汤:栀子十四枚大黄一两枳实五枚豉一升

治疗酒疸。太阴中风+水饮+阳明里热→阳明水热(小便不利)→黄疸

↓燥化

酒疸

1、栀子豉汤=里热+表束+水湿+里气不和

2、栀子甘草豉汤=里热+表束+水湿+里虚(里气不和→里虚)

3、栀子生姜豉汤=里热+里气不和+饮逆(表束+水饮)

4、栀子干姜汤=里虚+饮逆

4、栀子厚朴汤=表束+里热+气结+水湿

5、栀子大黄汤=表束+里燥+气结(更重)+水湿

6、枳实栀子豉汤=里热+表束+水湿+气结

麻杏甘石汤证

麻杏甘石汤: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麻黄汤证→伤寒表实证→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

葛根汤证→表寒并郁热扰心→表寒重,郁热轻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邪热壅肺→表寒轻,里热重

白虎汤证→里热炽盛→表无寒,里有热

纯寒

纯热

1、病机:寒束于表,热郁于肺

2、辩证要点:咳喘(包括剧烈的干咳)、汗出,身热或高或低而不恶寒,口渴

3、注意事项:其为发汗解表之剂而不可久用

*非但汗出而喘可用此方,无汗而喘者只需加大麻黄用量亦可用之。但心、肾之虚喘禁用。

麻黄为治喘之良药,寒热咸宜。

+干姜、细辛、五味子→寒喘

+石膏、桑皮→热喘

+杏仁、薏苡仁→湿喘

·伤寒喘证的辨证思路

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邪热壅肺,汗出而喘→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与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2、麻黄汤证→寒邪闭表之喘,无汗而喘→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小青龙汤证→外寒内饮,无汗而喘→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中风兼喘,汗出而喘→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5、阳明热实迫肺证→汗出微喘→白虎汤证、大承气汤证

6、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协热下利兼表证,汗出而喘→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麻杏石甘汤治遗尿→宣肺清热“提壶揭盖”法

肺热郁结→肺失宣降,肺气无权→肾水不摄→膀胱开合失司

苓桂剂

水为有形之邪,其性寒冽,最伤阳气。

水气为病,致病广泛:外→周身浮肿;内→心悸眩晕;上→咳嗽喘息;下→小便不利

核心病机:阳不化阴导致的水寒泛滥

核心治法:温阳化饮

水气:水肿、水饮(水气上冲)

①心阳不足→阳不制阴

②脾阳不足→土不制水

③肾阳不足→气化无权

1、望诊:

——面色黧黑(水色)

——额、颊、鼻梁、唇周色素沉着斑(水斑)

——舌质淡嫩,舌苔水滑欲滴

2、脉诊:

——脉沉紧或沉弦,亦可见结脉或沉伏无力

3、问诊:

——自觉气上冲、心悸、胸闷、短气、眩晕、明喉不利等,

·苓桂术甘汤:获苓六两,桂枝三两,白术甘草各二两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病机: 心脾阳虚,水气上冲

——治法: 温阳健脾,平冲利水

——若偏肾阳虚,寒饮水湿较甚者,可用真武汤,加桂枝降逆平冲。

——鉴别:半夏厚朴汤治疗痰气上凝之喉痹(舌两边有两道黏液)

苓桂术甘汤治疗水气上冲之咽塞(舌水)

——加减法:

兼心神浮越而惊悸恐怖者,加龙骨、牡蛎以潜敛之

兼痰湿内盛者,合二陈汤以化痰

兼水冒清阳而眩晕重者,加泽泻利水

兼虚阳上浮而面热,心烦者,加白薇以清虚热

兼心血不续而脉结代的合生脉饮:

或肾不纳气而少气喘息的,加五味子、紫石英

兼血压偏高加牛膝

兼口舌千燥欲饮水而舌反红绛者,加太子参、沙参和丹参

若阳虚水泛严重者,见有畏寒肢冷,下肢浮肿,大便溏泄等证,则与真武汤合用,减白术,加杏仁。·苓桂杏甘汤: 即苓桂术甘汤,减白术,加杏仁

——主证: 咳喘、小便不利、面目浮肿。

——病机: 水气上逆于肺,肺气宜降不利。

——治法: 温阳降冲,宜肺利水。

《金匮要略》又有茯苓杏仁甘草汤,治疗胸痹、胸中气塞、短气、面足、而肿者。可与本方互参。

·苓桂杏苡汤:即苓桂术甘汤,减白术、甘草,加杏仁、苡仁

——主证: 心悸气短、咳嗽多痰、头重如裹、胸满似塞、周身酸楚、不欲饮食、小便不利等。

——病机: 阳虚水逆,兼挟湿独。

——治法: 温阳化饮,兼利湿独。

·苓桂味甘汤:即苓桂术甘汤,减白术,加五味子

——主证: 气从少腹上冲于胸,甚者上厥巅顶,头目眩冒,面赤如醉,心悸、脉结,少气而喘。

——病机: 肾元素虚,冲气上逆。

——治法: 温肾纳气,降逆平神。

·苓桂姜甘汤(茯苓甘草汤):苓桂术甘汤,减白术,加生姜。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主证:心悸,四肢不温,呕吐、腹泻,腹中震水音。舌谈苔水滑,脉沉。

——病机: 中阳虚衰,饮停于胃。

——治法: 温胃化饮,通阳利水。

·苓桂茜红汤:苓桂术甘汤,减白术、甘草,加茜草、红花。

——主证: 冠心病者,既有水饮上冲之证,又见心前区疼痛,甚者胸痛彻背,手臂麻木,舌边有瘀斑。——病机: 水饮凌心,血脉瘀滞。

——治法: 温阳利水,活血通络。

——若兼有血压高者,再加川牛膝12-20g。

·苓桂枣甘汤:苓桂术甘汤,减白术,加大枣。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大枣甘草汤主之。

——主证: 奔豚证,症见气从少腹上冲咽喉,憋闷欲死,气冲所经之处,或胀或悸、或窒。少顷,可自行缓解。

——病机: 心阳上虚,寒水下动。

——治法: 温阳宁心,降逆平冲。

·苓桂群方

——水气迫肺→苓桂杏甘汤——肾不纳气→苓桂味甘汤——水停胃中→苓桂姜甘汤

——兼挟痰湿→苓桂杏苡汤——脾气虚弱→苓桂枣甘汤——兼挟瘀血→苓桂茜红汤——肝气上逆→苓桂芥甘汤——心神浮越→苓桂龙牡汤

水饮引起的各种病症:

1、水眩→泽泻汤

2、水咳→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的使用指征:

——辨气色:面色黧黑(水色),或眼眶色黑(水环),或颜面部黑斑(水斑)。

——辨脉:脉弦,或浮紧,或沉弦。

——辨舌:舌苔水滑。

——辨痰涎:痰清稀如泡沫,落地成水; 或如蛋清状,能之觉京。

——禁忌症:若尺脉迟或微,或两寸无力,禁本方。

3、水痫→五苓散(若伴见四肢不温等阳虚水泛之证→真武汤)

4、水逆→五苓散

5、水痞→五苓散加生姜、枳实

6、水泻→苍术五苓散

7、水秘→苓桂术甘汤与真武汤交替使用,待小便通利,则大便自通。

8、水渴→五苓散

9、水郁发热→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10、水厥→茯苓甘草汤加枳实

水病与血病辨析

1、淡饮: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病位:下焦

·病性:虚寒

·六经:太阴本病

·治法: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2、悬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病位:中焦为主(可兼下焦)

·病性:实热

·六经:太阴、阳明合病之类厥阴本病

·治则:水热内结成实(偏阳明),予攻下法,使水热从肠府而解。

3、溢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

·病位:表

·病性:寒热错杂,以实为主

·六经:太阳(或兼阳明)、太阴合病之类厥阴中风

·治法:大青龙汤;小青龙汤

4、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病位:胸膈为主,兼及表里。上中下焦均可受累,属四饮之集中营。

·病性:寒热虚实错杂

·六经:类厥阴病

·治法:以四饮之法度以法治之。

(一)水盛伤血

·水寒伤血——真武汤

→腹痛,小便不利,心下悸,头眩,身瞤·水热伤血——猪苓汤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心烦·血亏水盛——当归芍药散

*芍药→用于水血同病的主药

最新伤寒论重点条文-一般考试必考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 3 6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 13 20 26 31 34 35 38 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64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 82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 135 138 146 154 161 163 177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 303 305

319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351 378 伤寒: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使之一切外感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之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直中: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凡直中者,病情一般较重 胸胁苦满:苦,用作动词。即病人苦于胸胁满闷不适 谵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多声音高亢 合病:二经或二经症状同时出现者 并病:一经症状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者,谓之并病 坏病:指因误治使病情恶化,难以用六经正名者 热越:即热邪发泄于外之意 阳浮而阴竭:一指营卫,卫气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一指脉象,轻按则浮,故称阳浮;重按见弱,故称阴弱 荣气和:荣气,即营气。和,平和,即正常。荣气和,即营气未受邪 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粘腻不清爽 口中合: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 消渴:形容口渴太甚,急欲饮水,饮不解渴之状 水逆:宿水内停,新水不能受纳,以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 虚烦:指无形热邪扰于胸膈而致的烦躁。虚,非正气虚,乃与有形实热相对而言,意指热邪之无形 协热而利:协,合也。热,指表热。协热而利,指表热不解而兼下利 酒家:指嗜酒之人 喘家:指素患喘疾之人 目瞑: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恍惚心乱:神识昏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 清谷:即泻下未消化的食物 心中懊憹: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 藏结:证候名。藏亦作脏。指由脏气虚衰,阴寒凝结,气血阻滞而形成的病证 痞:证候名,指痞证,以心下痞塞不舒,按之柔软不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剂颈而还:剂通齐。剂颈而还,指头部汗出,到颈部而止,颈部以下无汗 脾约:脾之转输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肠燥便结者 汗出濈濈然:濈,水外流;汗出濈濈然,是汗出连绵不断的意思 心愦愦:愦,糊涂,昏乱。心愦愦,即形容心中烦乱不安之状 潦水:指地面流动的雨水 郑声:语言重复,声音低微,见于虚证 自利:指自发性下利,非误治所致 脾家实:实,此处指正气充实,非邪实,即脾阳恢复之义 胃家实:胃肠燥热亢盛。胃家,泛胃肠而言;实,是指病证的性质,即邪气盛 但欲寐:精神萎靡,呈似睡非睡状态 下厥上竭:因阳气虚于下而厥逆,故称下厥;因阴血出于上而耗竭,故称上竭 气上撞心:心,泛指心胸部位。气上撞心,即病人自觉有气上冲心胸部位

伤寒论(做笔记用)

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 ]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 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 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 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 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 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 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 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家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

《伤寒论》试题 一、单选题 1、气喘,咳痰清稀,宜服用哪方() A.麻黄汤 B.桂枝加杏子厚朴汤 C.桂枝汤 D.小青龙汤 2、"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适用于() A.气血损伤惊悸证 B.心阳虚烦证 C.心阳虚惊狂证 D.邪气弥漫烦惊谵语证 3、下列哪方可以治疗少阴热化证() A.桃花汤 B.猪苓汤 C.麻黄细辛附子汤 D.吴茱萸汤 4、"下列除哪项外,均属吴茱萸汤的主治证() A.胃中虚寒,食谷欲吐 B.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 C.少阴吐利,手足逆冷

D.胃虚停饮,心下痞硬 5、炙甘草汤证的病机是() A.发汗太过,损伤心阳 B.心气不足,气血虚少 C.心阳不足,肾水上逆 D.心阳不振,心阴不足 6、太阳蓄水证“消渴”的病机是() A.水饮内停,阳虚不化 B.里热伤津,津液不足 C.饮停气阻,气不化津 D.阴虚有热,水热互结 7、“虚烦”的含义是() A.正气虚致心烦 B.心烦由阴血虚所致 C.心烦由无形邪热所致 D.虚热扰心致烦 8、阳明病的基本病机是() A.胃肠燥热亢盛,里热实证 B.里热炽盛与肠中糟粕相结 C.邪热结滞于胃 D.里热炽盛,津亏液耗

9、麻子仁丸证的脉症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腹满痛 B.大便硬 C.不更衣十日无所苦 D.趺阳脉浮而涩 10、"原文: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其中“协热而利”意指() A.太阳与阳明合病而下利 B.太阳与少阳合病而下利 C.热结旁流之下利 D.里寒夹表热下利 11、"“麻沸汤”是指() A.麻醉用的汤剂 B.煮沸的水 C.麻黄煮沸去上沫 D.即麻黄汤 12、"白头翁汤证的病机是() A.少阴邪热,内迫阳明,损伤肠络 B.厥阴寒热错杂,壅滞肠道,损伤肠络 C.肝经湿热下注,损伤肠络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新版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 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 (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

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 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 (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 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 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自胸至腹皆痛,脉沉而紧,苔黄腻者,为大小结胸症;大腹疼痛,多病太阴;痛连胁肋,肝脾不和;少腹疼痛,痛在厥阴;少腹硬满急痛,漱水不欲咽,或如狂喜忘,大便色黑,此蓄血腹痛;脐周阵发剧痛而腹柔软,或有吐下蛔虫者,多为虫痛。 但头汗出:即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余处无汗。兼见面赤心烦,口渴, 头面多汗,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黄腻者,是中焦湿热循经上蒸所致;若见头额汗出如油,四肢厥冷,气喘,脉微者,为虚阳上越,津随阳泄的危象。

伤寒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从《伤寒论》方药加减中得到的启示 病有主证,治有主方,张仲景据证立方,故每一证候,有一相对应的主方。但由于疾病的发展变化,在主证的基础上,往往出现兼、夹、变证,为了药与症对,丝丝入扣,就当于主方基础上进行加减,不然的话,就可能无效或效不彻底,甚至有使病情变坏的可能。总结《伤寒论》方药加减的依据,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适应病情、病势而加减。病情总是不断变化的,由于失治、误治等原因,病情变化,原方则必须加减。 2、照顾兼夹症状而加减。 3、根据患者体质不同而加减。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其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同,对药物也就有不同的反应。 从《伤寒论》方药加减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启示: 1、由药识证。相同的症状从加减药物不同来探讨,这是认识不同病理最有效的方法。譬如同为腹痛,论中有加芍药、人参、附子、大黄的不同,其腹痛的病理必有差别,也必各有特点。如芍药能破阴结,通脾络,其所治之腹痛,必是脾络不通,其痛亦时发时止,呈拘孪性疼痛,太阴腹痛用桂枝汤加芍药即是;人参为温补气血之品,所治腹痛为气血不足之虚痛,隐隐而作,喜温喜按,疲劳则加重,霍乱大吐大泻之后腹痛用理中汤加人参即是;附子为温阳化湿之品,所治腹痛 为寒湿凝滞,痛有绵绵下坠之感,且四肢不温,四逆散证出现腹痛即是。大黄为苦寒泻下药,兼能活血化瘀,一般用量加入枳朴之中,能治燥屎攻冲之腹痛,若少量加入调和营卫的桂枝汤中,就只能化瘀通络,而无泻下作用,太阴大实痛用桂枝汤加芍药再加少量大黄,就是因为这样的腹痛,是肠胃之外的脉络充血肿胀,其痛必呈弥漫性刺痛,腹皮不可触按,与实在阳明的燥屎攻冲之疼痛,腹皮可以提捏者不同。 对于太阴大实痛,历代有胃家实与脾实之争,就是没有注意分析药物,简单地把大黄看成是专走肠胃的泻下药所致的错误。总之,临床症状,往往同中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

总论: 一、伤寒学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外感热病的辩证论治体系 1.宋金以前伤寒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美尼尔氏综合症 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 2.明清伤寒学派 错简重订派:方有执(首先提出)喻昌(喻嘉言)(大力倡导) 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陈修园) 辩证论治派:柯琴,徐大椿(以方类证) 尤怡,钱潢(以法类证) 陈修园,包诚(分经审证) 二、医经学派:内经等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重理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痤疮疡门开手第一方。 三、经方学派:重方药(秘方) 四、中西汇通派唐宗海(第一人) 五、河间学派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 (为攻邪学派、丹溪学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还是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形成的先导) 荆山浮屠:罗知悌 六、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 七、攻邪学派张从正“汗、吐、下” 八、丹溪学派养阴 九、温补学派 宋《局方》温燥 金朱丹溪寒凉降火———苦寒 明温补 清寒凉 十、温病学派温疫学派: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 温热学派:叶桂,吴瑭,薛雪,王士雄(温病四大家) 华佗145-208东汉末医家建安三神医(董奉,张仲景)“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1.麻沸散: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 2.五禽戏:运动养生(华佗对中医养生的最大贡献) 3.漆叶青黏散:黄精漆叶桑葚何首乌茅山术 《华佗神方》孙思邈著 整易麻药神方:川乌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专为开取箭头时用,服之令人不痛。 外敷麻药神方:川乌尖草乌尖生南星生半夏胡椒蟾酥荜茇细辛专为施割症时,可治骨质增生“阳化气,阴成形”解麻药神方:人参生甘草陈皮半夏白薇菖蒲茯苓 神膏: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七冰片麝香 热加黄连,腐加轻粉,有水加龙骨,收口加珍珠、蟹黄,杖伤三七倍用。 孙思邈药王千金要方(把虚损分为五劳六极七伤)注重养生、医德。 对《伤寒论》的研究采用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 “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一则麻黄,一则青龙” “以方类证”“三纲鼎立”之说 治疗经验 中风:1.伤风,太阳中风 2.关节不利,疼痛风寒湿痹乌头,天雄,附子 3.半身不遂,口僻,言语不利独活酒,牛膝酒 真中风风邪入中

伤寒论复习重点打印版

伤寒论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 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即为“伤寒有五”中之“伤寒”。 2、白饮:指米汤 3、并病:凡一经证候未罢,继而又见一经证候者称并病 4、面垢:面部如蒙油垢 5、消渴:指口渴而大量饮水的症状,并非内科杂病中的消渴病 6、直中:素体虚弱,感受外邪,病情无三阳之过程,而直犯三阴出现三阴证候者 7、虚烦:吐下后余热所致的心烦。虚,非正气虚,乃无形的邪热。 8、喜呕:喜,容易发生。喜呕,即易呕。 9、谷道:即肛门 10、将息:调养、休息、护理之意。指服药后的调护法。 11、周时:指一昼夜,即24小时 12、霍乱:是一种猝然发病,以上吐下泻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胃肠疾病。霍,有迅 疾、急剧、骤然之意:乱,即变乱、混乱之状。 13、寒格:指上热与下寒相格拒。 14、蛔厥:因蛔虫窜扰而致的四肢厥冷。 15、虚羸:虚弱消瘦。 16、结胸:证侯名。指实邪结于胸膈脘腹部位,以胸膈脘腹部位硬满疼痛为主要 特征的证侯。 17、法醋:即食用醋。 18、脾家实:实,此指正气充实,即脾阳恢复之意。 19、但欲寐: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或阴血不足,均导致神失所养,出现精神萎 靡不振,神志恍惚而呈似睡非睡的状态。 20、麻沸汤:煮沸之水。 21、口不仁:即口中麻木,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22、寒热往来: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作止无定时。 23、筋惕肉瞤:近义,皆指抽动。筋惕肉瞤即指筋肉跳动。 24、合病:凡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者,称为合病。 25、中风:中,伤也。中风,证候名,指为风邪所伤,太阳病的一种证候,与内 科突然倒扑,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26、劳复:疾病初愈,因过劳而复发者。 27、除中:指胃气垂绝,而反能食的反常之象。 28、清脓血:即便脓血。 29、脏厥:因肾脏真阳极虚而致的四肢厥冷。 30、喜唾:时时唾痰涎沫。 二、简答题 1、伤寒提纲六大纲领及其病机

伤寒论考试重点全面总结

伤寒论考试重点全面总结(皓月) 一,问答: 1、伤寒提纲六大纲领及其病机。 1太阳病脉证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机:外邪袭表,营卫不和。 2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病机:燥热亢盛,正邪剧烈相争。 3少阳病脉证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病机:邪犯少阳,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致胆火内郁,枢机不利。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障碍或三焦的决读失权。 4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病机:脾阳虚弱,寒湿内盛。 5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病机:全身气血虚衰。 6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病机:阴阳错杂,虚风内动。 2简述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病机和治法。(简述太阳病伤寒、中风的鉴别要点。) 太阳中风主症: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要桂枝汤)太阳伤寒主症:①头痛、发热、恶风—寒邪伤于肌表。②身疼体痛骨节疼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③无汗—寒性收引,汗孔闭塞。④喘—肺合皮毛,表闭则肺气不宣。病机:寒邪袭表,卫阳郁遏,营阴郁滞。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要麻黄汤)。 3、猪苓汤与五苓散区别? 证型病因病机证侯治则方药鉴别要点 五苓散 证 膀胱气化 失职表邪入腑,水 蓄下焦 发热、 口渴、 小便不 利、 脉浮 烦渴、饮不解 渴,水入即吐, 兼有表证 利水 通阳化 气兼解 表邪 猪苓 茯苓 泽泻 桂枝 白术 尚有表邪水蓄 下焦津液未伤 猪苓汤证阳明病下后伤 津,水热结于 下焦 心烦不得眠,咳 而呕渴,发热不 恶寒 养阴清 热 阿胶 滑石 阴虚有热水热 互结津液不足 ①五苓散②猪苓汤病机及治法特点比较。 脉浮:①表未解,阳浮而阴弱,其脉必浮而无力。②里热外蒸,必浮而有力。发热:汗随热泄,其热较轻,只是微热。②里热外蒸,其热较重。渴:①三焦膀胱功能失职而正津不布,故见消渴、水逆。②热结水停,较五苓散之渴程度轻,饮后可缓解,无吐。小便不利:①三焦阳虚,气化失司,小便必清。②下焦水热郁结,小便必赤。治疗:①泽泻配茯苓猪苓利水通阳,白术健脾散水,桂枝温阳化气行水,表里同治。②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滑石阿胶清热利窍,育阴行水使湿热下泄。 4、结胸三症? 脉沉紧,心下痛,按之石硬是大结胸证的三个典型脉症。 因被医家称为“结胸三症“

伤寒论考题【伤寒论考试】

伤寒论考题【伤寒论考试】 伤寒论学习掌握内容 伤寒: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使之一切外感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之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直中: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凡直中者,病情一般较重 胸胁苦满:苦,用作动词。即病人苦于胸胁满闷不适 谵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多声音高亢 合病:二经或二经症状同时出现者 并病:一经症状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者,谓之并病 坏病:指因误治使病情恶化,难以用六经正名者 热越:即热邪发泄于外之意 阳浮而阴竭:一指营卫,卫气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一指脉象,轻按则浮,故称阳浮;重按见弱,故称阴弱 荣气和:荣气,即营气。和,平和,即正常。荣气和,即营气未受邪 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粘腻不清爽 口中合: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 消渴:形容口渴太甚,急欲饮水,饮不解渴之状 水逆:宿水内停,新水不能受纳,以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 虚烦:指无形热邪扰于胸膈而致的烦躁。虚,非正气虚,乃与有形实热相对而言,意指热邪之无形

协热而利:协,合也。热,指表热。协热而利,指表热不解而兼下利 酒家:指嗜酒之人 喘家:指素患喘疾之人 目瞑: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恍惚心乱:神识昏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 清谷:即泻下未消化的食物 心中懊憹: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 藏结:证候名。藏亦作脏。指由脏气虚衰,阴寒凝结,气血阻滞而形成的病证 痞:证候名,指痞证,以心下痞塞不舒,按之柔软不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剂颈而还:剂通齐。剂颈而还,指头部汗出,到颈部而止,颈部以下无汗 脾约:脾之转输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肠燥便结者 汗出濈濈然:濈,水外流;汗出濈濈然,是汗出连绵不断的意思 心愦愦:愦,糊涂,昏乱。心愦愦,即形容心中烦乱不安之状 目中不了了:视物不清 不了了:了,完结.结束,清楚之意。不了了,指病症基本已,但仍有不舒适的觉潦水:指地面流动的雨水 郑声:语言重复,声音低微,见于虚证 自利:指自发性下利,非误治所致 脾家实:实,此处指正气充实,非邪实,即脾阳恢复之义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doc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②病理上的整体性; ③诊治上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 昼夜晨昏的变化 地域环境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 论治,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 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精气学说 1、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 (2)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在中医学中,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2、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1)气机:指气的运动。 2)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 (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二、阴阳学说 (1)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2)阴阳的基本特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伤寒论考试重点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 中风。(2).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3)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 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3.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 枝汤。54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6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 子汤主之。20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根汤主之。31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 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 筋惕肉目閏,此为逆也38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 汤如前法;若形如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25太阳病三日,已发 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1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豉汤主之。76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 杏子石膏甘草汤。63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6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根黄连黄苓 汤主之。3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64伤寒若吐 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 白术甘草汤主之。67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之下,遂协热而利,禾U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163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附子汤主之。61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 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 伤寒脉结代,心悸动炙甘草汤主之。177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 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4)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 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135)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 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138)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4)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155)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 胡汤证具,而以它药下之,柴胡汤人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 泻心汤主之。(157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158)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 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161)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 呕吐者,黄连汤主之。173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

伤寒论考试重点简答题

伤寒论考试重点简答题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1,伤寒论本来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着,张仲景,字机,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东汉末 年(公元200年-219年)2, 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是什么清简述其病机。 太阳中风证:证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病理特点是腠理疏松,营卫不和,卫强营弱。 太阳伤寒证:证见恶寒,无汗,身体骨节疼痛,脉浮紧,病理特点是,腠理致密,卫阳被遏,营阴瘀滞。 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二者的鉴别要点在于汗出与无汗,脉浮缓与浮紧。二者虽均为风寒袭表所致,但太阳中风证的病机为卫阳不固,营不内守,故见汗出,汗出后营阴内弱,故脉搏宽缓而呈浮缓之象;太阳伤寒证的病机为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固件无汗与脉浮紧。 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中风证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以汗出脉浮缓为特点;伤寒证为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以无汗脉浮紧为特点。 3,桂枝汤证的兼证 桂枝加葛根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 5、何为“麻黄八症”简述产生机理。 “麻黄八症”亦称“伤寒八症”,是指太阳伤寒表实证的八个症状,包括头痛、发热、神通、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喘。由于风寒束表,肌肤失煦,故见恶风寒;卫闭营郁,经气运行不畅,故头身疼痛;寒邪外束,腠理郁闭,故见无汗;肺气不宣则作喘。 6、简述麻黄汤证与葛根汤证的区别。 两者皆为风寒束表,卫闭营郁之伤寒表实证,证候相似,但又有所不同:麻黄汤证为风寒外束,肺气不宣,故见表实而喘,虽有头项强痛而无项背强几几;葛根汤证为风寒外束,经气不利,故见表实证兼项背强几几而无喘。 7,葛根汤与葛根加加半夏汤 两者相同之处:都是风寒束表,内迫阳明为病。 所异者:前者是证见太阳病兼太阳经输不利的项背强几几,及风寒内迫大肠,传导太过,证见下利,后者是是内犯胃腑,胃气上逆,证见呕逆。“不下利,但呕者”即风寒邪气内犯于胃的病理机转,此时用葛根加半夏汤,以葛根汤发散风寒,加半夏和胃降逆。若胃与大肠具受其累则呕利具发,临床亦为常见,也可用葛根加半夏汤, 8,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有何异同 两者皆为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不同的是:桂枝加葛根汤证为表虚证兼经腧不利,故见“汗出恶风”;葛根汤证为伤寒表实证兼经腧不利,故见“无汗恶风”。汗出与否是两者的鉴别要点。 9,简述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病机和治法 太阳中风主症: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护,弱而不守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病机:风邪束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要桂枝汤)太阳伤寒主症:①头痛、发热、恶风—寒邪伤于肌表②身疼体痛骨节疼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③无汗—寒性收引,卫气合而不开,汗孔闭塞④喘—肺合皮毛,表闭则肺气不宣。病机:寒邪外束,卫阳郁遏,营阳涩滞。治法:开腠发汗,固肺平喘(方要麻黄汤) 伤寒、中风:太阳中风证有汗、脉浮弱,而太阳伤寒证为无汗、脉浮紧。中风证的病机为风寒袭表,营弱卫强(营卫不和),唯其汗出脉弱,为表虚证;伤寒证得基本病机为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以其无汗脉紧称之表实证。 10,痞证的成因与症候特点 脉浮而紧,脉浮主表,脉紧主寒,是太阳伤寒的脉象。太阳伤寒本应辛温发汗,使寒邪从汗解。若误用下法,则正气受挫,表邪趁机内犯,导致气机痞塞,则“紧反入里”而形成痞证。误下先虚其里,使脾胃之气受伤,而邪气由表入里,影响脾胃升降功能,使心下气机无力斡旋,而滞塞不通遂成痞证。 痞证的特点是,患者自觉心下堵闷不舒,然,按之却柔软无物,说明此属无形之邪气雍滞心下,故云“但气痞耳” 11,太阴病“宜服四逆辈“的原因及区别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病机:太阴脾脏虚寒,即中阳不足,脾胃虚弱,寒湿内盛,升降失常。 主证:自利不渴,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治法:温中补虚止利,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方剂:轻:理中汤、理中丸;重:理中汤加附子;极重:四逆汤

(完整版)方剂学笔记_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 I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I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 先秦时期 1、 〈〈五十二病方》 2、 〈〈黄帝内经》 二、 汉代 〈〈伤寒杂病论》 战国 记载52病,药物247种 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 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 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 1、 〈〈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 便廉) 2、 〈〈小品方》 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 唐朝 1、 〈〈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孙思邈著 共载方7500余首 2、 〈〈外台秘要》王焘 五、 宋代 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 2、 《小儿药证直诀》 六、 金元时期 1、 《伤寒明理论》 2、 金元四大家 ① 刘完素:字守真 788首 钱乙 ?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金?成无己 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 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观点-- 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 “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 张从正:字子和 号戴人,师从刘完素。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④ 朱震亨:字彦修 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倡导“相火论” 七、 明代 1、 〈〈普济方》朱棣 2、 〈〈医方考》吴昆 八、 清代 1、 〈〈医方集解》汪昂 2、 〈〈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 3、 温病学派 ① 叶天士(桂) ② 吴鞠通(瑭) ③ 薛雪(生白) ④ 王七雄(孟英) 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 I 方剂与病证 I 方剂与治法 一、 治法: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 载方61739首 如:知柏地黄丸 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 著有〈〈温病条辨》 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创“三焦”辨证 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二、 (与方剂)关系1、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 2 、方剂是体现并验证治法的手段 三、 “八法” 一一临床常用的治疗大法(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 ) 1、汗法: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表证,麻疹初起,疮疡初起 /痢疾初起有寒热表证者。 ?分类:辛温,辛凉

伤寒论选读考试重点及押题(14年)

伤寒论考试重点总结及押题 (专业:12 Gushang) 简述题及鉴题: 2、表里同病的治疗原则有哪些?并各举2例说明 原则有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①先表后里适用于表里同病,表证明显而里证不著。如痞证兼表证,“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当先用桂枝汤;太阳病兼表证,以表为主见脉浮,先用桂枝汤;②先里后表适用于表里同病,里实热证急而重或里虚寒较重。如伤寒误用下法,见下利清谷,身疼痛,属脾胃阳虚,表证未解,应急当救里,用四逆汤;太阳蓄血重证兼表证未罢,因里证急而重,应急治共里,用抵当汤;③表里同治法,如太阳病误下致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即太阳表兼太阳脾胃虚寒证,用桂枝人参汤;太少两感,“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用麻黄细辛附子汤 3、简述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病机和治法 太阳中风主症: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护,弱而不守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病机:风邪束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要桂枝汤) 太阳伤寒主症:①头痛、发热、恶风—寒邪伤于肌表②身疼体痛骨节疼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③无汗—寒性收引,卫气合而不开,汗孔闭塞④喘—肺合皮毛,表闭则肺气不宣。病机:寒邪外束,卫阳郁遏,营阳涩滞。治法:开腠发汗,固肺平喘(方要麻黄汤) 4、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所同者,三者皆有脾胃不和,升降有司,寒热错杂,气机痞塞,而致心下痞,呕而肠鸣,下利之症。所异者,半夏泻心汤证以胃气上逆为主,故心下痞,呕逆较著;生姜泻心汤证因兼有水饮食滞,故以心下痞硬,干噫食臭为主;甘草泻心汤证,脾胃虚弱较甚,以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干呕,心烦不安为主。 三者治法均以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和胃消痞为主,但半夏泻心汤为其代表方剂,生姜泻心汤重在宣散水气,甘草泻心汤重在补中和胃。 5、承气汤三方,皆为苦寒攻下之剂,都能治疗阳明腹实证,但随其病情轻重缓急之不同,用药之轻重多少亦有差别。大承气汤药味最多,用量最大;大黄必须后下,后下则气锐行速;

伤寒论读书笔记

伤寒论读书笔记 第一篇:伤寒论读书笔记 伤寒论》读书笔记——请诸位斧正 1、 [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 卫外不固,营卫不调,卫阳浮盛于外以抗邪,外邪袭表,正气向外抗邪,—脉浮;风寒外邪郁遏,束于肌表,卫气不能温煦分肉、司开阖—恶寒;风寒外束,太阳经脉受邪,经气 运行受阻,—项强。 2、 [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 此为表虚症。人体感受风邪侵袭,荣卫失调,阳气外浮与邪抗争,正邪交争于浅表则发热。风邪伤卫,卫失固外,营不 内守则汗出。汗出肌疏不胜风袭故恶风。更以汗液外出,脉象松弛而呈缓象。 3、 [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 风寒袭表,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致。伤寒为表实证,恶寒是必有之证。卫阳被束,失去其正常之卫外功能,不能温煦分肉,故而恶寒。正邪相争则发热;如初感外邪,卫阳被郁,末能及时申展而与邪抗争者可暂不发热。寒邪郁表,汗不得出,身体必然疼痛,脉阴阳 俱紧,此营阴郁滞,太阳经气流行不畅所致。寒邪犯表,邪犯太阳,影响胃气顺行 , 胃气不降则可见呕逆。 4、 [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 [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 太阳病若脉象并不躁疾搏指,而是比较和缓,则病势轻微,不会再有传变。相反,如出现了口苦、咽干、目眩,颇欲吐等少 阳证,或见不恶寒反恶热,烦躁不宁的阳明里热证,同时脉数急不静,可证明病已传人少阳 及阳明了。脉数急者:“数” 为有传阳明之势;“急”即弦数,病有传少阳之势。“躁烦” 是将传阳明,“颇欲吐”即喜呕为病将传少阳。 6、 [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亦可汗而解之,但总须辛凉透解,切忌辛温发汗。温病—渴而不恶寒,伤寒—不渴而恶寒。 [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 温病只能用辛凉解表之法,误用辛温发汗之剂,如 麻黄、桂枝之类再发其汗,则津液更伤,病情势必恶化,即成风温之证。 [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 误用辛温发 汗而成风温,症见身灼热而脉象浮盛有力,热忧心神则神识昏迷,且多睡眠而语言难出。邪 热上壅于肺,呼吸不利则鼻息必鼾,热盛迫津而见自汗出,邪热伤及元气可见肢重。 [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 风温之证若再误下,重伤其津液,化源必然枯 竭,则见小便不利;津伤热炽,神昏加重,故直视而失溲。 [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 总之,若遇“风温”'一证,不明白清热以救阴之理,误用火攻,可因火毒剧烈,熏灼肝胆,肝风内动。证见发黄、惊痫、瘈疭等危候,故言之:若已被火,而复以火熏之,谓逆而再 逆,终促命期。此为医家之大罪,实为风温之大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