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实验化学》问题整理与思考(珍藏版)

最新苏教版《实验化学》问题整理与思考(珍藏版)
最新苏教版《实验化学》问题整理与思考(珍藏版)

苏教版《实验化学》问题整理与思考(珍藏版)

专题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课题1、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1、画出该实验操作的基本流程;

2、海带需要灼烧的目的是什么?需要哪些仪器?

3、溶解时煮沸的作用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

4、海带中提取碘时,需要进行酸化,目的是什么?

5、氧化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氧化需要注意什么?

6、如何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7、若要分离碘的CCl4溶液,分别得到碘和CCl4,应采用什么方法?

8、某同学按书本步骤进行实验,加入淀粉试剂,没有变蓝,可能的原因是?

【拓展课题】茶叶中某些元素的鉴定

1、茶叶灼烧得到的灰分为什么用盐酸溶解?

2、实验中如何使钙与铁、铝离子分离,原理是什么?

3、检验钙、铁离子的反应原理?

4、有哪些方法可以检验铝离子?如果用铝试剂,为什么要用弱酸性的环境?

【总结】

从植物中分离与提纯的一般思路和一般过程是什么?

课题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1、纸层析法的原理是什么?

2、用于纸层析的滤纸条通常剪去两角,为什么?

3、点样时须事先做标记,能否用钢笔?点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4、如何向试管中加入展开剂?

5、为什么进行层析操作需要盖上橡胶塞,作用是什么?

6、层析结果是铁离子在铜离子的上方,说明了什么?

7、为什么进行氨熏?如何进行氨熏?氨熏后滤纸上有何现象,用离子方程式加以解释?

【拓展课题】菠菜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用粉笔进行层析分离

1、菠菜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中,丙酮、细沙、碳酸钙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用粉笔进行层析时,为什么要选择干燥、多孔的粉笔进行实验,本实验中流动相和固定相分别是什么?

如何理解本实验中固定相和纸层析法中固定相的不同?

3、总结检验铁离子的方法,用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4种)

【总结】

用层析法分离、提纯微量物质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课题3、硝酸钾晶体的制备

1、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在操作上有什么区别?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有哪些常用途径获取热饱和溶液?

2、重结晶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加少量溶剂”?重结晶会造成被提纯物质的损耗吗?

3、影响晶体颗粒大小的因素是什么?有哪些方法有利于晶体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

4、常见的过滤有哪些?有什么区别?(从仪器和使用条件加以说明)

5、减压过滤的原理是什么?主要有哪些仪器,有什么优点?在操作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哪些

沉淀不宜减压过滤?

6、硝酸钾的制备原理是什么?

7、取20g硝酸钠和17g氯化钾的原因是什么?加35 mL水溶解,原因是什么?

8、蒸发浓缩时,为什么要“蒸发到溶液体积减少到约为原来的一半”?

9、制备硝酸钾晶体时,为什么要趁热过滤?目的是什么?承接滤液的烧杯为什么应预先加2mL蒸馏水?

10、减压过滤的主要仪器有哪些?优点有哪些?在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1、如何提高产品的纯度?

12、检验所得产物中是否含有氯离子的目的是什么?

【拓展课题】粗盐提纯

1、粗盐提纯时,因选择哪些试剂?加入试剂的顺序如何?

2、如何检验已提纯的食盐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

3、本实验中哪些环节用到玻璃棒,各起什么作用?

【总结】

物质的制备的一般过程是什么?重结晶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专题2 物质性质的探究

课题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无机物性质探究)

1、画出金属铝的知识网络图(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偏铝酸钠、氯化铝)

2、以铝为原料,有哪些方法可以制得氢氧化铝,其中原料最节省的是哪一种?

3、铝盐常用于作净水剂,原理是什么?

4、金属铝属于活泼金属,但通常性质稳定,为什么?

5、为什么铝制容器不能用来腌制咸菜?有哪些方法可以形成和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能用离子方程式解

释的写出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6、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铝表面存在氧化膜?

7、做铝和水反应的实验,可加入饱和Hg(NO3)2溶液,其作用是什么?

8、铝单质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分析?

9、什么是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常见的两性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有哪些,写出对应的反应?

10、什么是配合物,写出你所知道的配合物,能写出反应的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结合实例比较配

合物和复盐的区别?

11、进行铝和氧气反应时,“绕成螺旋状,上端绕紧一根火柴,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目的是什么?

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不容易成功原因有哪些?

12、什么是比较法,比较法在物质性质探究性实验中应用时要注意什么?

13、饱和氟化钠溶液能否置于玻璃瓶中,为什么?

14、培养明矾晶体要注意哪些事项?

【拓展课题】铝热反应

1、铝热反应的原理是什么,什么是铝热剂?铝热反应有哪些实际应用?

2、铝热反应时,通常在纸漏斗的下方剪个小孔,用水湿润,并在下方放装有细沙的铁盘,为什么?

3、如何引发铝热反应?镁条和氯酸钾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

结论:1、物质的结构影响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质的结构特点

2、无机物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课题2、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有机物性质探究)

1、什么是醇,什么是酚?

2、乙醇常用作溶剂,增大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胡蓉程度,这是利用乙醇的什么性质?乙醇也常用于洗

涤沉淀,这又是利用乙醇的什么性质?

3、乙醇中的官能团是什么,能发生哪些反应类型,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4、苯酚中的官能团是什么,苯酚能发生哪些反应类型,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其中,哪些常用于检验

苯酚?

5、比较乙醇和苯酚的官能团和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你有什么发现,得出什么结论?

6、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含量,主要用到什么仪器?

7、做乙醇、苯酚和金属钠的反应时,为什么要加入乙醚?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实现同样目的?分别观察到

什么现象?

8、如果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该怎么处理?做过酚醛树脂的试管该怎么清洗?原理是什么?

9、乙醇能否使重铬酸钾溶液褪色,原理是什么,写出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其他的醇是否也能使重铬

酸钾溶液褪色?

10、乙醇制备乙烯的原理是什么,属于什么反应类型?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11、乙醇制备乙烯的实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可能会发生哪些副反应?为什么需要用温度计?

12、如何用乙醇制备纯净的乙烯,及如何除去乙烯气体中的杂质?反应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杂质气体对

检验结果有何影响,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13、纯净的苯酚颜色与状态如何,实际观察到的苯酚又如何?什么原因?

14、某同学做苯酚和溴水的反应,并无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生成的三溴苯

酚有无酸性,和苯酚比较,酸性强弱如何?

15、苯酚与氯化铁溶液显色的本质是什么?反应后溶液酸性如何变化?归纳重要的实现弱酸性物质

转变为强酸性物质的反应(如氢硫酸和硫酸铜反应得到硫酸)?

16、向苯酚钠中通入二氧化碳,为什么不管少量或过量,产物都是碳酸氢钠?

17、苯酚中苯环和羟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具体说明两个基团之间的影响?在常见的反应中,哪一个

既不能说明苯酚中羟基受苯环的影响而使它比乙醇中的羟基活泼,也不能说明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酚中的苯环比苯更活泼?

18、设计实验证明盐酸酸性大于碳酸,碳酸大于苯酚,画出相应的装置图?

19、结合本课题的内容,如何分离苯酚和乙醇的混合物?

20、设计实验区分甘油、丙醇和苯酚?

21、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的含量的原理是什么?比较下列测定方法具体的应用:元素分析

仪、氢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原子吸收光谱、焰色反应、分光光度法。

【拓展课题】苯酚和甲醛的反应

1、酚醛树脂的制备属于什么反应,产物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写出对应的方程式?

2、比较线型和体型酚醛树脂的制备过程条件控制及产品,有哪些不同点?

3、本实验中长直导管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不需要温度计?为什么使用水浴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

热?

【总结】

1、有机物的性质决定于有机物的结构,主要是官能团;

2、基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同基团连在不同基团上,性质既有相似性,又有特殊性

3、酚羟基的活泼性大于醇羟基,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主要是羟基的邻对位。

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1、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定性实验)

1、牙膏中常用摩擦剂有哪些,如何检验?如何检验Ca2+?

2、含氟牙膏有什么特别功能?含氟牙膏中的氟以氟离子形式存在,能用什么方法检验?

3、甘油在牙膏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检验?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4、如何鉴别甘油、葡萄糖、醋酸、乙醇?总结新制氢氧化铜在有机物鉴别中的应用。

5、如何使用pH试纸测溶液pH值?

6、安全火柴的起火原理是什么?

7、如何检验火柴头中的硫元素,能否直接检验?总结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

程式。检验二氧化硫是利用二氧化硫的哪些性质?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8、如何检验火柴头中的氯元素,能否直接检验?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9、用硝酸银溶液、稀硝酸和亚硝酸钠溶液来检验火柴头中的氯元素时,试剂的添加顺序如何?

10、比较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实验过程,有何不同?

【拓展课题】

3-1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检测(定量实验)

1、实验原理是什么,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2、如何配制较稀的高锰酸钾溶液,能否直接配制?高锰酸钾溶液往往要加一些硫酸酸化且一般要现有现配,为什么?所用的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要小,为什么?

3、实验中,抽气时应慢慢抽拉活塞,为什么?如果抽拉活塞太快,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4、为提高实验的检测结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3-2汽车尾气成分的检验

1、如何收集汽车尾气?

2、一氧化碳如何检验?新鲜鸡血中加入草酸钠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

1、物质检验的一般过程(方法)是怎样?如何评价实验方案及装置的优缺点?

2、比较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区别?

3、总结常见气体和离子的常用鉴别方法。(可参考《实验手册》P22、教材P42(4))

课题2、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定性实验)

1、误食亚硝酸钠引起中毒的原因,体现亚硝酸钠的什么性质?

2、用化学方程式(能写离子方程式的写离子方程式)描述亚硝酸钠的化学性质:

①受热分解(亚硝酸钠受热分解)

②亚硝酸的生成与不稳定性(亚硝酸钠与稀硫酸反应),其酸酐是什么?

③氧化性(亚硝酸钠可与I-、Fe2+、S2-、NH4+等反应)

④还原性(亚硝酸钠与KMnO4(H+)、K2Cr2O7(H+)溶液、溴水反应)

⑤沉淀反应(亚硝酸钠与硝酸银反应)

3、总结氯化钠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4、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有哪些实验方案,何种方法既简单有安全?

5、为什么等浓度的亚硝酸酸性比醋酸强,在家中却可以用醋酸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拓展课题】

3-3 真假碘盐的鉴别(定性实验+定量实验)

1、碘盐为什么加碘酸钾而不加碘化钾?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碘盐鉴别的原理?

3、本实验用碘化钾作还原剂的优点和缺点分析?

【总结】

1、物质鉴别的一般过程。

2、评价实验方案优劣的基本思路。

3、物质鉴别类实验方案设计的描述:语言描述和图表描述。

4、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有什么异同点?

高中化学教案-苏教版化学必修二整理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结构:如: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 原子序数=质子数 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 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3. 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A. 相关概念: 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AB,A2B,AB2,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价键: A. 相关概念: B.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C.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NH3,CH4,CO2,HClO,H2O2) 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最新版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伴你学》答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伴你学》答案 第一单元 1 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 1.(1)xiān páo xiào áo luǒm?yáo banɡ (2)彩色的翅膀没有东西遮盖,这里指没有树遮盖山岩;形容水流奔腾轰鸣;形容枝叶茂盛的样子;没有被开发和利用的山岭 7.裸露寂寞歌谣枝繁叶茂茂密拥抱咆哮荒山野岭 8.ɡǎo tǎnɡ pàn shù c?nɡ chēnɡ 9.(1)荒山野岭裸露山岩 (2)枝繁叶茂茂密丰收 10.(1)烈晒(2)舞(3)绿衣表达效果:第二句写小鸟惠东彩翼,运用拟人化的写法写出了小鸟在茂密的森林中快乐生活的情景。 11.(1)春风轻轻抚摸着柳树的脸颊。 (2)远远望去,山坡上覆盖的片片绿荫如晶莹的翡翠般,绿莹莹的。 12.(1)诗歌植树同学们保护山林 (2)不再浑浊咆哮荡漾着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待到金色的秋天我们把丰收的果园拥抱荒山野岭 (3)保护树林,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4)4月10号 (5)①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春风拂柳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3.示例:春天是一种生命状态,代表着生命的勃兴,能够酝酿出巨大的生命力量。 2 暖流 1.(1)ǎi shìquachán qi?nɡ (2)形容愉快和蔼的面容形容兴致很浓,情绪很高。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2.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第二部分(2-6自然段)写江主席与同学们亲切交谈,并和他们一起背诵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同学们对江主席发自内心的敬佩。 7.暖流和蔼涌动抑制强调婵娟 8.和蔼满意吃惊 9.(1)体现出江主席平易近人的形象。 (2)体现出江主席非常关心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 (3)体现出江主席渊博的学识和对古典文化的喜爱。 10.(1)和蔼骄傲接着谦虚流利(2)春风习习逃之夭夭得意洋洋滔滔不绝飘飘欲仙栩栩如生 (3)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4)这段写江主席和蔼地询问王辉同学的读书情况,指出一些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应该背诵下来,并亲自背诵《滕王阁序》 (5)略 11(1)比喻非常近的距离表示很有兴趣,非常希望了解的样子。 (2)示例:江学长是一位和蔼可亲,关心学生成长的人。

2018年最新小升初语文六年级毕业模拟试卷(苏教版)-有答案

2018年苏教版小升初模拟考试 六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44分) 1、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2分) 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ɡū fù shōu liǎn ɡuò lǜ cēn cī bù qí yān hóu juàn liàn fánɡài yù zhuó bīnɡ diāo 3、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写成语。(4分) (1)写与这些成语相关的人物。 卧薪尝胆()破釜沉舟() 纸上谈兵()指鹿为马() (2)与“小心翼翼”结构相同的: (3)与孔子教育思想有关的: 4、选择题。(只填序号)(10分) (1)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教无类.(类别) B、猝.不及防(突然) C、顾.名思义(照顾) D、望而却.步(后退) (2)与《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启示不相符的一项是()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抓住当前,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C、志存高远,抢抓机遇 D、机会多的是,不用急于定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昨天的语文课上,刘老师回忆了过去的往事。新课第一网

B、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看了《青铜葵花》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至少有两千年了。画线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直接引用。 B、《烟台的海》一课是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写海上景观的。 C、“春种一粒粟”中的“种”与农具“耙”有关。 D、《夹竹桃》的作者是著名学者季羡林,题目中的“夹”应该读成“jiá”。(5)下列括号里,应填哪些短语?正确的一项是() 有人说,宽容是(),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宽容是(),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宽容是(),可以消融彼此的猜疑;宽容是(),可以让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①一座桥梁②一束阳光③一种镇定剂④一种润滑剂 A、③④②① B、③④①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5、根据提示填写诗句、名言警句。(8分) (1),闻过则喜。户枢不蠹, (2)“,死亦为鬼雄。”这是李清照的人生观。“ ,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刚正不阿的写照。 (3)什么是春夏秋冬?古人用诗歌告诉我们:春,就是高鼎笔下描绘的“,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烂漫;夏,就是令辛弃疾惊喜的“,听取蛙声一片”的热闹;秋,就是少年王勃吟诵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和谐;冬,就是岑参眼里的“忽如一夜春风来,”的纯洁。一年四季就是这样充满着诗情画意。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水与人类密切相关:水奔流不息,是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水穿山岩,,从无惧色,它好像有……水还具有、的品行;我们赞美长江,她是,我们依恋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书复习纲要(整理)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复习纲要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复习纲要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一)、原子结构: 原子的表示方法:X A Z ,其中X 是原子符号,A 表示质量数,Z 表示质子数。 原子:核电荷数= = =原子序数 质量数= + ≈相对原子质量 阳离子:(a A m+)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a-m 阴离子:(b B n-)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b+n (二)、同位素: 叫同位素。 (要点)两同:质子数相同,同种元素;两不同:中子数不同,不同原子. (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 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 的区域内运动。据此可以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距核由 到 ,能量是由低到高的方式进行排布。通常把能量最 、离核最 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由里往外以此类推,共有 个电子层,分别用字母 、 、 、 、 、 、 表示,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个。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 个(K 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得超过18个。 (四)、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二、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周期序数=;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O、F除外) 周期表结构 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与特点: 周期:每个横行称为周期;同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从1增加到8。(第一周期除外) 族:每个纵行称为族;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注意:一定要记住主族的表示方法。 (二)、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的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一般说来,元素的金属性就是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因为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1、2、3个,容易失电子);元素的非金属性就是元素原子的得电子的能力(因为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4个,容易得电子)。

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苏教版小学语文毕业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细心拼一拼,认真写一写,请把你最漂亮的字展示出来。4% 2、成语、对联是祖国语言文字中的瑰宝,也很有意思,你来试试看。5% ⑴将成语补充完整:精兵( )政 ( )机妙算 文质( )( ) ⑵成语加减法:( )顾茅庐 +( )步登天 =( )海为家 十全十美—( )上( )下=( )心( )意 ⑶对对子:稻草捆秧父抱子 3、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这些千古佳句相信你一定记得。4% ⑴死去元知万事空, 。 (陆游《示儿》) ⑵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 也。 (王充《论衡·量知篇》) ⑶ ,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⑷洛阳亲友如相问,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语文学习一定让你阅读了不少好文章吧,同时你一定也积累了不少知识,看看这些 题目,会做吗?给自己加把劲!9% ⑴本学期的课内外阅读让我们赏识了几件我国的稀世珍宝: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 ,1995年我国赠给联合国的 ,举世闻名的古代绘画 ,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里的书法艺术宝库 ,1980年在秦始皇陵区周围出土的 等。 ⑵《将相和》中的“将”指 ,“相” ,“和”的意思是 。 文章由“ ”、“ ”、“ ”这三个小故事组成,我欣赏的人是 ,由他的品质我想到了 。 ⑶“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这段话选自课文《 》,他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 铁路。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 ……………………………………装……………………………订……………………………线………………………………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最新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2、通过认真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 1、通过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 2、学会修改作文。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挂图。 3、学生日记。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从小学到中学语文一直是门很重要的功课,你知道为什么要学好语文呢?学好语文有什么意义? 2、要想学好语文是不是就是上好语文课,读好语文书呢?请你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学习语文的? 二、指导看图,了解、掌握学习语文的渠道。 1、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学习语文的途径,除了这些还可以有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我们一起来看图。

2、学生看图,思考:有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 3、汇报交流,相机板书:广播电视、电脑、参观、访问、图书、讨论…… 4、讨论:在这么多的渠道中你喜欢采用哪些形式去学习语文?为什么?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小结,通过看图,讨论交流我们掌握了多种学习语文的渠道希望你们能学以致用。请大家说说看本学期自己准备怎样学好语文? 三、总结。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很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希望大家说到做到,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的小主人。 第二课时 一、导入质疑,明确修改的重要性。 1、(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二、指导如何修改作文。 1、过渡:我们都明白了修改的重要性,那到底如何修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2、讨论:一篇文章写好后,要修改些什么呢? 3、对,找出这些毛病后我们要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来修改符号,来修改也就是我们平时做修改病句所使用到的符号,只不过那是句子,现在将句子组合成文章。 4、回忆复习所学修改符号。 5、自学书上例文《小花猫》 6、汇报:这篇文章中修改了哪些部分?毛病在哪儿?

化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同时,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虽然到了近代乃至现代,化学的飞速进步已经产生了各种新的研究方法,但是,实验方法仍然是化学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识特点,是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通过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使用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一、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认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即过去的“双基”;“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所以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在知识、学法、人文等方面得到发展。”其中第5条特别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书复习纲要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全书复习纲要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复习纲要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复习纲要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一)、原子结构: 原子的表示方法:X A Z ,其中X 是原子符号,A 表示质量数,Z 表示质子数。 原子:核电荷数= = =原子序数 质量数= + ≈相对原子质量 阳离子:(a A m+)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a-m 阴离子:(b B n-)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b+n (二)、同位素: 叫同位素。 (要点)两同:质子数相同,同种元素;两不同:中子数不同,不同原子. (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 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 的区域内运动。据此可以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距核由 到 ,能量是由低到高的方式进行排布。通常把能量最 、离核最 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由里往外以此类推,共有 个电子层,分别用字母 、 、 、 、 、 、 表示,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个。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 个(K 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得超过18个。 (四)、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二、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核电荷数= = =原子序数 周期序数= ;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O 、F 除外) 周期表结构 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与特点: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汇总

1册一去二三里 (北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册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册锄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册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而死。 3册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册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册大雪压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4册春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册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册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册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册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6册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册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册望洞庭 精品文档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7册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7册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册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册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册春日偶成 (北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8册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8册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9册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9册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9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册清平乐?村居 (南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wú)赖,溪头卧剥莲蓬。 10册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0册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0册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0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北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精品文档

几个化学小实验

化学小实验:油水混合 向一个透明的小玻璃瓶中注入半瓶清水,再倒进一些菜油。这时候,油漂在水面上,界限分明。用手摇晃玻璃瓶,强迫油和水混合,静置一会儿,油和水又分成上下两层。这时再往小玻璃瓶里加一点洗涤剂(或洗衣粉),然后充分摇晃瓶子,再观察,就可以看出油和水不再分为两层,而是混合在一起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洗涤剂有个特属性质,能把一个个油滴包围起来,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作用叫“乳化作用”。在这种作用下形成的油水混合液叫“乳油液”。人们喝的牛奶、乳白色的鱼肝油都是乳油液。洗衣粉能去除衣服上的油污,洗涤剂能清洗油泥,就是因为它们跟油和水的关系都不错,能把油污从衣服上拉到水中来的原故。 化学小实验:樟脑丸的沉浮 在一杯醋中放入几颗樟脑丸,樟脑丸会下沉到杯底,这时往杯中加入少量的小苏打,樟脑丸会浮起来,但浮到水面后又往下沉,下沉以后又会往上浮,如此反复,很有意思。 为什么樟脑丸会在杯中上下浮沉呢?原来小苏打遇到醋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二氧化碳气泡。二氧化碳气泡停在樟脑丸上,就把樟脑丸带上来了,当气泡中的气体跑到空气中后,樟脑丸就又下沉了。 化学小实验:汽水中的气体 热天时,人们喜欢喝汽水。你发现汽水中有很多气泡吗?这是什么气体呢?它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找一块泡沫塑料削成一个瓶塞,中间开一个小孔插入一根橡皮管。一只广口瓶中放一支点燃的短蜡烛。打开汽水瓶盖,把泡沫塑料塞塞入瓶口,橡皮管伸入广口瓶,轻轻地摇晃汽水瓶,汽水中冒出的气体通过管子进入广口瓶,过一会儿,原来燃着的蜡烛灭掉了。再试着把管子伸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会变得浑浊。 我们可以断定汽水中的气是二氧化碳。汽水喝入胃中,人会不停地打嗝来释放这些气体,从而带走体内的一部分热量,使人觉得凉快。 化学小实验:清水变浑水 取两只玻璃酒杯,一只盛冷水(自来水或河水),一只盛凉开水。然后,每杯各加五滴用药棉滤过的肥皂水,搅拌均匀。过一会儿,你会发现,冷水杯里很浑浊,并有许多白色的沉淀,而凉开水杯里沉淀很少,水也不太浑浊。水中含有许多矿物质及其它杂质,如钙、镁等。它们就像食盐溶解在水中一样,不容易被人看到。水中加入肥皂水以后,一些矿物质就与肥皂“纠缠”在一起,变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水中矿物质及杂质越多,沉淀就越多。 若把水烧成开水,水在煮沸过程中,一部分矿物质及杂质已经从水中跑出来,变成沉淀形成水垢附在水壶壁上。这样凉开水中的杂质比冷水中少,所以加入肥皂以后,沉淀也就少了。 化学小实验:吹气变色 取一些石灰放在玻璃杯里,加入清水,搅拌,等沉淀后把上边那些无色透明的液体倒入一个杯中。

苏教版小学语文毕业试卷

苏教版小学语文毕业试卷 (答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和上下文填空。(10分) 清明节那天,我们迈着jiǎo jiàn()的步伐去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扫墓。 wèi lán()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清新的空气像被ɡuò lǜ()了一样,路两旁的nǚ zhēn()郁郁葱葱,一切都显得那么hé xié()。站在纪念塔前,我感慨万千:当年解放军叔叔在战场上面对死亡的wēi xié(),不怕流血xī shēnɡ(),终于换来今天令人xiàn mù()的幸福生活。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想到这儿,我暗下决心:(接下去补写一两句话,要求用上一个表现人努力向上的成立语): 。 二、照样子,联系课文内容,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人物特点。(6分) 课文人物特点 例:《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忧国忧民的音乐家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聂荣臻的将军 《孔子游春》孔子的教育家 《船长》哈尔威的船长 三、结合课内外积累填空。(14分) 我注意积累优秀的古诗名句。《村居》中的“,拂堤杨柳醉春烟”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宿新市徐公店》的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则描绘了一个富有童趣的农村生活场景。我积累的表达朋友间深情厚谊的古诗名句有:,。 。 我用心感悟优美的现代诗文。《我们爱你啊,中国》中写道:”我们爱你——桂林山水的,杭州西湖的,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长江、黄河的。”每当读起这些朗朗上口的诗句,我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夹竹桃》中写道:”在和煦的春风里,在,在……无日不。”朴实的语言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让人百读不厌。 我常常在阅读中学以致用。《孔子游春》中写道:”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茂密的森林是她……”作者的想象多么奇妙!我也能发挥想象仿写一句:是她…… 四、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30分钟) (一)儿子的鱼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钓到、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①儿子12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 1、Li 与02 反应:4Li + 02 2Li2 O 2、Na 与02 反应:2Na+O2 Na2O2 3、Na 与H20 反应:2Na+2H2O===2NaOH+H2 T 4、K 与H20 反应:2K+2H2O===2KOH+H2 f 5、卤素单质F2与氢气反应:F2 + H2 === 2HF 6、卤素单质CI2氢气反应:CI2 + H2 === 2HCI 7、卤素单质Br2与氢气反应:Br2 + H2 === 2Br 8、卤素单质I2与氢气反应:I2 + H2 === 2HI 9、氯水与饱和溴化钠反应:CI2+2NaBr===Br2+2NaCI 10、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 CI2+2NaI===I2+2NaCI 11、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Nal===l2+2NaBr 4、Mg 与H20 反应:Mg+2H2O === Mg(OH)2+H2 T Al 与HCI 反应:2AI+6HCI===2AICI3+3H2 T Mg 与HCI 反应:Mg+2 HCI === MgCI2+ H2 T 5、Na与CI2反应(点燃): 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Ba(0H)2 ?8H2O 与NH4CI 的反应: Ba(0H)2 ? 8H2O+2NH4CI==BaCI2+2NH3 T +10H2O 2、原电池原理 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 负极(锌):Zn-2e-===Zn2+ (氧化反应) 正极(铜):2H++2e-===H2 T (还原反应)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Z n2++H2 T 3、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2H2O2 催化剂 △2H2O+O2 T 4、Na2SO4 与CaCI2 反应:Na2SO4+CaCI2===CaSO4 J +Na2CO3 5、高炉炼铁: 2C + 02 === 2C0 Fe2O3 + 3C0 ==2Fe + 3CO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与02的反应):「II; 点燃CO2(g)+2H2O(I)(2)取代反应(与CI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与02的反应):C2H4+3O2 点燃 2CO2+2H2O (2)加成反应((与Br2的反应): ⑶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CH2=CH2 + H2CH3CH3 CH2=CH2+HCICH3CH2CI (一氯乙烷)CH2=CH2+H2O CH3CH2OH (乙醇) (4)聚合反应: (乙烯制聚乙烯)①(氯乙烯制聚氯乙烯) ②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02的反应):2C6H6+15O2 点燃12CO2+6H2O (2)取代反应: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 第一组 培养良好的习惯(一) 汉语拼音 o e u ü 认一认1 ? 第二组 p m f t n l k h q x 认一认2 ? 第三组 c s ch sh r w 认一认3 ? 第四组 ei ui ou iu üe er 认一认4 ? 第五组

ün eng ing ong 认一认5 ? 识字部分 第一组 1.识字1?一去二三里 2.识字2 3.识字3 练习1?自我介绍 课文部分 第二组 1.人有两个宝 2.升国旗 3.江南 4.我叫“神舟号” 练习2?借铅笔 第三组 5.家 6.东方明珠 7.秋姑娘的信 8.看菊花 练习3?打电话 第四组 识字4 识字5 识字6 练习4?悄悄告诉他

9.大海睡了 10.冰花 11.北风和小鱼 练习5?我们来讨论 第六组 12.怀素写字 13.小河与青草 练习6?听故事讲故事 ?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组 培养良好的习惯(二) 识字1 识字2 识字3 识字4 练习1 第二组 1.春笋 2.雨点件 3.小池塘 4.春到梅花山 5.草原的早晨 练习2?春天来了 第三组 6.蘑菇该奖给谁 7.骑牛比赛

8.小松树和大松树 有趣的发现 练习3 第四组 9.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10.奶奶的白发 11.陈毅探母 12.好学的爸爸 练习4 ? 第五组 识字5 识字6 识字7 识字8 练习5 ? 第六组 13.鲜花和星星 14.放小鸟 15.这儿真好 16.世界多美呀件 17.我叫足球 练习6 第七组 18.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19.蚂蚁和蝈蝈 20.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初中化学实验大全

化学复习 (一、实验部分) ★整体分析 一、仪器的排列组合 根据实验的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的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一般遵循气体制取→除杂(若干装置)→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其中除杂与干燥的顺序,若采用溶液除杂则为先净化后干燥。尾气处理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若制备的物质易水解或易吸收水分及CO2气体,应连接一个装有干燥剂的装置。 二、接口的连接 一般应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应“长”进(利于杂质的充分吸收)“短”出(利于气体导出),若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水分和CO2,则应“大”进(同样利用CO2和水蒸气的充分吸收)“小”出(利于余气的导出),若为排水量气时应“短”进“长”出,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气体的体积。 三、气密性检查 气密性检查可以有多种方法。 其一,关闭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长颈漏斗与试管存在液面差,则说明不漏气。 其二,向长颈漏斗加水淹没漏斗导管,打开活塞,用手捂住烧瓶,若长颈漏斗水面上升及导管有气泡逸出,则气密良好。 其三,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四、防倒吸 一是在装置中防倒吸(如在装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气体等),如:1、未冷凝的气体用盛有NaOH溶液的倒扣的漏斗吸收,以防倒吸;2、用排水法收集H2的装置前加装一个安全瓶防倒吸;3、用NaOH溶液吸收SO2,CO2前加装一个安全瓶防倒吸。一般来说在加热制气并用排水集气或用溶液洗气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应先撤插在溶液中的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 五、事故处理 :1、浓硫酸稀释时,浓硫酸应沿着容器的内壁慢慢注入水中,边加边搅拌使热量均匀扩散。2、在做有毒气体的实验中,应尽量在通风橱中进行。3、不慎将苯酚沾到手上时,应立即用酒精擦洗,再用水冲洗等等。 六、反应装置: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从两个方面考虑:①反应物的状态;②反应的条件。其具体装置如下图所示:

苏教版小学语文毕业试卷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字词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上横线.(2分) 挑拨离间.(jiān jiàn)门神尉.(yù wèi )迟恭的画像 购物券.(juàn quàn )参.(cēn cān shēn)差斑驳 2、联系语言环境,给下面句子中的拼音标上正确的声调.(2分) 在学习中,总会碰到一( y i )些困难,但只要我们不( bu )怕困难,迎难而上,一( y i )切困难都不( bu )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你说是不( bu )是?如果不( bu )信的话,你可以亲自试一( y i )试,通过实践,你会认识这一( y i )真理. 3、写出下面读音是“ju”的字.(2分) 家()抗()戏()临危不() 4、先把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适当的填在句中的括号里.(5分) 同心()力日()月累五彩斑()尺()寸阴 浮想()翩画蛇()足棋()对手宾客()门(1)、为了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我们要()地保护地球. (2)、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只有(),我们的知识才能不断丰富起来. 5、先用“望”组成六个词语,再分别填入下文中:(3分) 凡卡()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他给爷爷写信,()爷爷能来接他回家,这是他美好的().信寄出后,他整天等待着.半年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信,他很().一年后,家里捎来信,说爷爷死了,凡卡彻底()了.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带点字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6分) (1)[ A ] 醇chún美 [ B ] 浙zhè江 [ C ] 勉强qiǎnɡ[ D ] 恶劣lüè(2)[ A ] 戈ɡē壁 [ B ] 史册cè [ C ] 尴尬ɡà [ D ] 综zònɡ观

化学实验大全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15.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31.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二)

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 取正值)来表示。计算公式:v(B)= () c B t ? ? = () n B V t ? ??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i)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ii)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 V A(正方向)=V A(逆方向)或n A(消耗)=n 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 zC,x+y≠z)

最新【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知识大全(一)

【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知识大全(一) 苏教版课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大全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4、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出自《说勤奋》 5、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7、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可桢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10、从善如流,疾恶如仇--古格言 11、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自《祁黄羊》 12、人心齐,泰山移。--谚语 13、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谚语 14、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谚语 1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俗语 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18、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古训 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0、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巴金 2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2、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23、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4、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25、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香气满乾坤。--王冕 26、不教一日闲过--齐白石 27、昔促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三字经》 2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三字经》 29、竹篮打水---------一场空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30、 31、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石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老舍 32、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33、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 3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格言 3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 3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古格言 39、闻过则喜,知过必改--古格言 40、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古格言 4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4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 4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