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要点

《心理学》复习要点
《心理学》复习要点

《心理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3.1879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实验室的诞生。冯特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4.心理现象分类:

5.心理学流派

6.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的类型一般包括三种: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人的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个部分组成。

大脑分为四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由反射组成。

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接受刺激并作相应反应的过程。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有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可分三类:食物发射、探究反射、性发射。 心理过程 心理现象 (共性) 个性心理

(个性)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过程的心理过程)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例如,望梅止渴。

根据条件刺激的特点,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和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如“望梅生津”,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如“谈虎色变”“望梅止渴”,是人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神经活动主要只大脑皮层的活动,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如,知之深爱之切,有所知才能有所感。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如,萨特说“人生来是自由的!懦夫使自己成为懦夫,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

第二章认识过程

第一节: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

4.注意的分类:(1)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2)有意注意: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3)有意后注意:有自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5.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同一时间内,清楚地知觉出对象的数目。

(2)注意的稳定性,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

(3)注意的分配,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4)注意的转移,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第二节感觉

一、感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分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肌体觉);

二、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2.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4.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5.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三、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暗适应:(亮—暗)。明适应:(暗--亮)

2.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一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

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月明星稀、鹤立鸡群。

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一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如:先苦后甜。

3.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受器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使感觉发生变化。

4.联觉:一个刺激一不仅能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能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如:看到红色就会感到热烈、看到蓝色就会感到清凉。

5.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6.同一感觉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是: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

第三节知觉

1.知觉: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2)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时光飞速—人对长时间估计变短,对短时间估计偏长。

(3)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似动现象。

(4)错觉:对事物的歪曲知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选择性:对客观事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差异律、组合律、活动律和强度律的规律。

(2)知觉理解性: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说明。

(3)知觉整体性:把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成一个整体。

(4)知觉恒常性:条件发生变化,人的知觉映象仍相对不变。

4.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5.观察的品质: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敏锐性。

6.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

第四节 记忆

1.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2.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3.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者回忆过程。

4.识记的分类:

瞬时记忆是人类记忆加工的第一个阶段。编码方式:图像记忆。

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程环节。编码方式:(声像编码)

长时记忆:容量无限。编码方式:意义编码(语义编码、表象编码)

5.记忆品质的特点: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6.遗忘:对于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错误的回忆或再认的过程。

遗忘的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进程不均衡,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8.遗忘的原因

5.记忆的分类

形象记忆 游览过“万里长城” 逻辑记忆 对法则、定理或数学公式的记忆

第五节 想象

1.想象: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新颖性和形象性是想象的基本特征。

2.想象的种类:

(1)按照有无目的性: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如:“白日梦”。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表现。 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有预定目的,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如,在居家装修前,对房间进行的想象。

(2)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根据语言和图表示意在头脑中形成形象的想象。

如,阅读小说《白鹿原》时头脑里出现白嘉轩和鹿子霖的形象 。

创造想象:在头脑海创造出新形象的想象。 如,鲁迅阿Q 塑造的形象。

(3)根据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

幻想: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积极的幻想就是理想。消极的幻想就是空想。

3.想象的品质:主动性、丰富性、生动性、新颖性、深刻性。

4.想象的功能:预见、补充、替代和调节功能。

第六节 言语

第七节 思维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外部言语 言语

内部言语:隐蔽性、简略性

书面言语:正式性、开展性、计划性

独白言语:独自性、开展性、针对性

口头言语

对话言语:情境性、简略性、直接性、反应性 记忆分类

内容主题 保持时间 内容性质 情绪记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运动记忆 做广播操 瞬时记忆 1秒钟以内 短时记忆 1分钟以内 容量7±2组块 长时记忆 1分钟以上 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 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 打篮球 意识类型

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

2.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

1.间接性:不直接作用于感官事物,借助知识经验。如:天气预报、医生号脉

2.概括性:抽取本质特征和规律。(通过现象看本质)如:看到“月晕而风”

3.思维的类型:

(1)根据思维发展水平: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直觉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

具体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为支柱。

抽象逻辑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进行。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

分析思维:分析--结论。如:学生解几何题的多步推理和论证;医生会诊。

直觉思维:未经分析—结论。如:医生通过病人描述诊断病情。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朝一个方向,导出单一答案。如: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找出一种最佳解题方法。

发散思维:朝多个方向,形成多种答案。如:一题多解。老师提出“砖头可以当作什么来用”。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再造思维(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再造思维:按惯常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学生按例题的思路去解练习题。

创造思维: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教学改革。

(5)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经验思维: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来分析问题。

理论思维:以科学原理、定理、定律等为依据来分析问题。

4.思维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整体---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如:将一棵植物分解为根、茎、叶、花、果等。

综合:各个部分、各个特征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的思维过程。如: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结合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比较和分类

比较: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确定相同点和不同点。如:常讲“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分类: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如:学生掌握数的概念时,把数分为实数和虚数;又把实数分为有理数和理无理数。

(3)抽象和概括

抽象:把同类事物与现象的共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

如:对人的认识,抽出人类共性的特征,即会说、能思维、难制造工具等,舍弃会能吃饭、能喝水等。

概括:把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如:对人的认识。人的共有特征—古今中外所有人。

(4)具体化和系统化

具体化:用一般原理来解决问题。如: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系统化: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

如:学生掌握数的概述,在掌握整数、分数、小数之后,可以概括归纳为有理数;当数的概念扩大,学习了无理数后,又把有理数和无理数挺好概括为实数;掌握了虚数之后,双可以把实数和虚数概括为数,从而掌握数的知识。

5.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1)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对具有这些属性的事物的概括反映的思维形式。

合取概念: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它们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如:“毛笔”这个概念必须同时具有两个属性,即“用毛制作的”和“写字的工具”。

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形成的概念。

如:“好孩子”概念可以结合各种属性,如“学习成绩好”、“诚实”、“乐于助人”,都可称为“好孩子”。

关系概念: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如:高低、上下、大小等。

(2)判断是用概念去肯定或否定某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形式。

直接判断:“灯是照明的工具”

间接判断:昨晚下雨了,所以地上湿了。

(3)推理: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

归纳推理:则具体事物到一般规律,即由特殊到一般。如:由铁、铜、铝能导电等,推理出“金属能导电”的结论。

演绎推理:由一般规律到具体事物,即由一般到特殊。如:所有的哺乳类动物都是胎生的,虎是哺乳类动物,所以虎是胎生的。

6.思维品质: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

第三章:情绪与意志

一、情绪和情感

1.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的基本形式: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2.情绪的分类: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通常叫心情,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如:人逢喜事精神爽。

(2)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由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或激烈的冲突引起。如:范进中举。球场暴力。

(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机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如:突遇地震火灾时的反应。“急中生智”

3.情感分类: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4.情绪的功能:适应、调控、信号和组织功能。

二、意志

1.意志:有意识的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2.意志的特征:(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3)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3.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采取决定阶段,包括动机斗争、确定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等环节。

动机冲突可以分为四类: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双趋冲突:都想要,只能择其一(更可行者)。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狗熊掰棒子

双避冲突:都不想要,必须择其一(损失小者)。如,前遇大河,后有追兵。前有狼,后有虎。

趋避冲突:一个目标,有利有弊,想要又不想要的矛盾。如,想吃糖又怕胖,想吃鱼又怕鱼刺。

多重趋避冲突:两事皆各有利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如,春节回家时间、毕业报考公务员教师等

4.意志品质的特征: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第四章:个性心理

一、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二、需要

1.需要是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奥尔德弗的三重需要理论: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三、能力: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的分类:一般与特殊;模仿能力、再造能力与创造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

创造能力具有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的特点。

4.智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意志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思维力是核心。

5.智力理论

(1)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1983年提出--- “多元智能理论”之父。

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自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

(2)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G因素、S因素(一般和特殊因素)。

(3)吉尔福智力三维结构论:内容、操作和成果。

(4)卡特尔:流体智力、晶体智力。

(5)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元成份、操作成份和知识获得成份

6.智力测验

(1)比纳.西蒙智力量表--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美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

提出用智力年龄来表示智力水平,简称智力。

(2)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美国推孟翻译和修订。当今世界上广泛流传的智力测验之一。

(3)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美国医学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提出“离差智商”。

(4)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非文字智力测验。

四、气质与性格

1.气质是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俗称脾气、秉性、性情。

2.气质的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3.气质理论

体液说: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古希腊希波克拉特)

体型说:体型决定气质。(德国克雷米奇尔)血型说:血型决定气质。(日本古川竹二)

激素说:内分泌腺决定气质。(美国伯曼)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4.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5.气质无好坏,性格有优劣。性格是人格的核心和最稳定因素。

6.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

7.人格特质说。代表人物:奥尔波特和卡特尔。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共性和个性(首要、中心、次要)

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

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随和型;谨慎性。

第五章社会心理与行为

1.社会态度: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

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

2.社会态度的功能

(1)适应功能。(2)价值表现功能。(3)认识或理解功能

(2)自我防御功能。常见的有:升华、补偿、退行、转移、否认、移情等。

3.刻板印象:把群体特征归属某个人。晕轮效应:一俊遮百丑。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总体印象。近因效应:新近获得影响原来获得。投射效应:自己的认识转移到其他人。

4.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构成。

5.人际关系类型:

(1)美国心理学家舒茨三维理论: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感情需要。

(2)根据外部表现:外露型、伪装型、内涵型。

(3)根据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谦让型、进取型、分离型。

(4)根据基础:血缘型、地缘型、业缘型

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

6.群体的分类:

(1)根据构成原则: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2)根据成员相互关系的程度和发展水平:松散群体、联合体。(3)根据内心倾向和行为动机:实属群体、参照群体。

7.群体凝聚力的正能量:(1)形成成员间的人际吸引;(2)加强成员留在群体中的动机;(3)提高群体的有效性和和谐性。

8.社会助长:他人在场可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反之就是社会干扰或社会抑制。

9.社会惰性:一起完成工作时,个人努力比自己单独情况下,努力少。

10.从众: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

从众三种类型:真从众、权宜从众和不从众。

《教育心理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教学育心理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不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2)以“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为核心。研究序列:首先是学生的学,其次是教师的教。

2.学习与教学的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3.学习与教学的三过程:①学习过程。②教学过程。③评价/反思过程。

4.裴期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

5.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

6.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7.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5.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6.廖世承: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963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师范院校开设课程。

7.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赞科夫:最近发展区;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

3.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4.劳伦兹首先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第二节认知发展与教育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认知发展机制:图式(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同化和顺应、平衡。

2.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苏联)首先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研究,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著名论断。

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支架式教学: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

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第三节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1.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奥地利)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人格发展五个时期: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青春期

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岁―1.5岁),培养信任感。

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岁―3岁),培养自主性。

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培养主动性。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11岁),培养勤奋感。

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18岁),培养自我同一性。

4.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

组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发展阶段: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第四节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认知方式差异

1.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2.认知差异表现:

(1)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

场独立性的人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常根据自己的内部参照,独立进行分析判断;场依存性的人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2)沉思型与冲动型(杰罗斯.卡根)

沉思型是指对问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冲动型是指对问题解答速度较快但错误较多的一种类型。

(3)辐合型与发散型(吉尔福德)

二、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发展水平、智力类型、智力表现早晚和性别差异上。

第三章学习理论

第一节学习概述

1.广义学习: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狭义学习:就是人类的学习。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2.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①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②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③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3.学生的学习的特点:(1)以学习间接知识经验为主。(2)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3)是为了全面发展。(4)是为未来实践做准备的。

4.学习的分类

主体根据内容

我国学习的内容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品德的学习

加涅学习的结果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学习层次分类: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

奥苏贝尔学习性质与形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阿瑟·雷伯学习的意识水平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

第四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观。知识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而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学生观。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合作学习:由几个能力不同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学对话:学生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交流来进行学习。

教师观: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第五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等。

2.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

3.人本主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类。

4.学生中心模式又称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中,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助产士”和“催化剂”。主张废除教师的角色,代之以“学习的促进者”。

第四章学习心理

第一节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组成: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2.学习动机种类:

(1)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按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分)

(2)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按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分)

(3)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按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

(4)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按活动中作用大小分)

3.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

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1)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

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惟一条件。(2)在一定意义上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是一致的。

5.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学习效果不仅与学习动机、学习行为有关,而且与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有关。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3)动机水平与行为呈倒U型曲线。

7.学习动机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8.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二节知识的学习

1.知识的类型

(1)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按概括水平及认识深度分)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不同表述形式分)

陈述性知识:是用语言直接陈述的知识,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程序性知识:借用方法间接推测的知识,说明“做什么”、“怎么做”。

例:有一把扫帚,告诉你它是扫地用的,是陈述性知识,告诉你如何使用扫帚扫地的就是程序性知识。

(3)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按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

符号学习(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符号本身代表什么。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

概念学习:是指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

例:鸟的本质特征:有羽毛,卵生。----掌握了“鸟是有羽毛的卵生动物”,就学会了鸟的概念。

命题学习:是指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复合意义。

例: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红楼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伟大而不朽的文学巨著。

(4)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按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分)

2.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提取。

3.遗忘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4.遗忘理论(——遗忘原因

①痕迹衰退说(最古老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消退随时间推移自动发生。

②干扰抑制说(占统治地位):前摄抑制、后摄抑制。

③同化说(奥苏伯尔):实质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④动机说(弗洛伊德):遗忘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压抑理论)

第三节学习迁移概述

1.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

2.种类:

(1)按性质:正迁移(促进作用);负迁移(相互干扰)。

(2)按前后方向:顺向迁移(前-后);逆向迁移(后-先)

(3)按象概括水平:水平迁移(同一概括水平之间影响);垂直迁移(不是同一水平之间的影响)(4)按方式分:一般迁移(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如:在解决问题时候都会按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态度。具体迁移(具体的,特殊的经验迁移到另一学习中)。如:在证明题中我们学到了可以反证,然后在其他的证明题中我们都会想是否也可以反证。

(5)按迁移范围分:近迁移(迁移到相近的情景中);如把学英语的方法用在学法语上。远迁移:(迁移到不相似的情景中)。如学英语的方法用在学化学上。

5.影响迁移的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

6.促进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第四节技能的形成

1.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种类:①操作技能(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指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它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的特点。

②心智技能(能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3.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4.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阶段形成理论:(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3)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

5.安德森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6.我国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1)原型定向。(2)原型操作。(3)原型内化。

7.高原现象:练习到一定阶段,常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

第五节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特征: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和程序性。

3.意义:(1)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质量;(2)促进教师的教;(3)适应发展。

4.学习策略的构成:学习策略主要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如图)

5.认知策略: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

复述策略:为了记住某信息不断积极地重复的过程;

精加工策略:为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而作的有意义的添加、构建或升华的过程。

组织策略:建构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

6.复述策略方法:①排除相互干扰;②注意复习时间的合理安排;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⑤试图回忆;⑥画线。

精加工策略方法:(1)记忆术:①位置法;②首字母缩略词法;③关键词法;④谐音法。(2)做笔记;

(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背景知识。

组织策略方法: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

7.元认知策略: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

8.资源管理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资源的策略。

9.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效能性原则。

10.学习策略训练三种要素:(1)策略及巩固练习;(2)自我执行及监控策略的使用;(3)了解策略的价值及适用的范围。

11.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1)指导教学模式;(2)程序化训练模式;(3)完形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

12.指导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1)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示;(2)让学生口头叙述和明确解释所操作的每一个步骤;(3)在教学中依据每种策略来选择恰当的事例以说明其应用的多种可能性。

13.程序化训练模式的基本步骤:(1)将某一活动技能,按有关原理分解成可执行、易操作的小步骤;

(2)通过活动实例示范各个步骤,并要求学生按步骤活动;(3)要求学生记忆各步骤,并坚持练习,直至达到自动化程度。

14.完形训练模式的步骤:(1)提供一个几乎完整的提纲,需要学生听课或阅读时填写一些支持性细节;

(2)提供一个只有主题的提纲,要求填写所有的支持性细节;(3)提供一个只有支持性的细节,而要求填写主要的观点。

15.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策略:(1)总结,即总结段落内容;(2)提问,即提与要点有关的问题;(3)析疑,即明确材料中的难点;(4)预测,即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

第六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

1.问题解决: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将问题从起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过程。

2.问题解决的特点:(1)目的指向性;(2)认知性;(3)序列性。

3.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4.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和启发法。

5.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酝酿效应、一般性障碍。

6.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5.创造性的基本特征:①流畅性、②变通性、③独创性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7.影响创造性的主要因素:(1)环境;(2)智力;(3)个性。

8.创造性的思维训练:(1)发散思维训练;(2)推测与假设训练;(3)自我设计训练;(4)头脑风暴训练。

9.头脑风暴:由奥斯本提出的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就是通过学生集体讨论,激发学生思考,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第七节态度与品德

1.态度: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结构: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行为)成分。

3.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4.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5.皮亚杰的品德发展三阶段论:(《儿童的道德判断》,对偶故事)

(1)前道德阶段(0-3岁)。(2)他律道德阶段(3-7岁)。(3)自律道德阶段(7-12岁)。

6.柯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理论:(道德两难故事法)

三水平六阶段:

(1)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7.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依从、认同、内化

第五章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心理健康的标准:(1)情绪稳定、乐观;(2)正确的自我观;(3)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4)人际关系和谐;(5)人格完整;(6)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年龄特征。

3.学校心理健康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针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2)个别咨询和辅导。(3)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3)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谈话法、咨询面谈、建立心理档案、角色扮演、班级和小组讨论。

6.心理评估的方法:(1)心理测验。(2)评估性会谈(技术:①倾听、②鼓励、③询问、④反映、⑤澄清、⑥面质)(3)其他方法:观察法、自述法、调查法。

7.心理辅导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尊重与理解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性、个别对待学生、整体性发展的原则。

8.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

(1)强化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用的方法。

(2)系统脱敏法:南非精神病专家沃尔普创立。

系统脱敏疗法的步骤:放松训练;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进行脱敏治疗。

(3)认知疗法。常采用的技术: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

(4)来访者中心疗法: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

主要技术:①真诚交流的技术。②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③促进共情的技术。

(5)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提出):错误的思维方式或非理性信念是情绪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合理情绪疗法的实质原理,就是通过帮助求助者克服不合理的信念,建立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来寻求心理问题的解决。这一理论被称为ABC理论。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韦斯勒):绝对化要求、过份概括化、糟糕至极。

9.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技术:(1)参与性技术;(2)影响性技术;(3)非言语技术。

参与性技术包含:(1)倾听的技术;(2)鼓励与重复;(3)内容反应与情感反应。

影响性技术包含:(1)指导技术;(2)面质技术;(3)自我开放。

非言语技术有:(1)目光注视;(2)身体姿势;(3)声音特征。

第六章教师心理

1.教师角色: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2.教师角色形成的三个阶段:(1)角色认知。(2)角色认同。(3)角色信念。

3.教师的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提出。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对学生要充满信任与期待。

4.教师成长的历程:(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5.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6.波斯纳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7.布鲁巴奇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①反思日记;②详细描述;③交流讨论;④行动研究。

8.微格教学时间5-20分钟。

9.教师威信的形成。教师威信的形成过程是由“不自觉威信”向“自觉威信”发展的。

10.教师威信的内容:人格威信、学识威信、情感威信。

补充:

第七章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2.布卢姆教学目标的分类

(1)认知目标(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情感目标(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3)动作技能目标(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3.教学设计四原则(布鲁纳):

①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②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

③根据学生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④材料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4.教学过程基本要素:教学事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课堂教学环境。

5.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

包括:教学事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师生相互作用设计。

6.加涅九大教学事项:(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

(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7.教学媒体:(1)非投影视觉辅助;(2)投影视觉辅助;(3)听觉辅助;(4)视听辅助。

8.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指导教学:(1)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2)呈现新材料;(3)提供有指导的联系;(4)提供反馈和纠正;(5)提供独立的练习;(6)每周或每月的复习。

9.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1)发现教学。(2)情境教学。(3)合作学习。

10.发现教学设计四原则:(1)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3)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4)确保材料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11.合作学习教学五特征:(1)分工合作;(2)密切配合;(3)各自尽力;(4)社会互动;(5)团体历程。

12.个别化教学的经典模式:

(1)程序教学(普莱西,贡献最大:斯金纳):让学生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

(2)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以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3)掌握学习(布鲁姆):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第八章课堂管理

1.课堂里的群体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群体的特征:(1)两个以上个体组成;(2)共同目标;(3共同群体规范;(4)相互交往,协调活动。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1)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2)群体凝聚力;(3)群体极化;(4)从众;(5)群体规范;(6)课堂气氛;(7)课堂里的人际关系。

4.群体动力的表现。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

5.群体规范的形成阶段:(1)相互影响阶段;(2)优势意见阶段;(3)规范确立阶段。

6.课堂气氛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

7.教师对课堂气氛的影响:(1)领导方式;(2)对学生的期望;(3)情绪状态;(4)焦虑水平。

8.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9.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10.课堂管理目标:(1)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2)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3)帮助自我管理。

11.影响课堂管理因素:课堂管理影响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直接影响);(2)班级规模(重要因素);(3)班级的性质(情境因素);(4)对教师的期望

12.课堂管理的策略:(1)明察秋毫;(2)一心多用;(3)整体关注;(4)变换管理。

13.课堂纪律的类型:(1)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3)任务促成的纪律;(4)自我促成

的纪律。

14.课堂结构: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情境这三者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包括课堂情境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情境结构包括:(1)班级规模的控制;(2)课堂常规的建立;(3)学生座位的分配。

课堂教学结构包括:(1)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2)课程表的科学编制;(3)教学过程的合理规划。

15.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1)外向攻击型问题行为;(2)内向退缩型问题行为。

16.课堂问题行为处理:(1)预防(2)非言语暗示(3)表扬(4)言语提醒(5)有意忽视(6)转移注意。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5-03-07 分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C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反应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D )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D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B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举一反三属于(A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C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B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B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C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 )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C ) 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 )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 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 A、关注生存阶段B 、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就阶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整理后的心理学试卷3套

玉林师范学院心理学期末试卷A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认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与的含义基本相同;狭义的认知与的含义基本 相同。 2、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五个基本因素, 是智力的核心,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3、思维具有、和三个基本特征。 4、个体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识、和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5、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 事物的的反映。 6、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标志是。 7、是根据他人的描述而在大脑中产生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8、“教师期望效应”又被称为。 9、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的那些心理活动,通常称之 为。 10、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在西方心理学中,它往往被称作。 1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与。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心理是人脑对 A .客观现实象镜子一样的反映 B. 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 C. 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 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2、有人对数学感兴趣,有人对哲学感兴趣。有人喜欢高尚的内容,有人则喜欢繁琐的事物。这表明兴 趣具有 A. 稳定性 B. 效能性 C. 指向性 D. 广度 3、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都是。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 C.复杂的无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系统 4、研究发现:女孩在语言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而男孩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这反映了 能力在方面的差异。 A.性别 B.发展速度 C.发展水平 D.类型 5、果断、坚定、英勇、有明确的目的性,这属于性格的。 A. 态度特征 B. 理智特征 C.情绪特征 D.理智特征 6、的出现,是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最后分界线,它的发展标志着个体心理成熟的程度。 A.个性 B.能力 C.性格 D.自我意识

服务心理学期末考试及答案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 1、淘宝网的客服在为客户服务时一般称顾客为“亲”,这是利用了顾客的()情感因素? A.身体状况 B.客观条件 C.团队及人际关系 D.需要 2、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服务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3、冲突的双方为了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双方都放弃某些东西,而共同分享既得利益的做法称为( ) A.协作 B.回避 C.迁就 D.折衷 4、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5、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 6、“早熟”与“晚熟”是( )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能力的质的差异D. 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C. 7、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魏特海默 D.劳动保护金纳 8、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 A.神经元 B.神经系统 C.大脑 D.大脑皮层 9、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 ) A.组织形式 B.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10、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A.客观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 C.社会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 11、由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性境或实验并由其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的因素或条件是()。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 12、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13. ()。 A.实验法 B.观察法

实验心理学题目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双耳分听技术: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两个分离的相互独立的声音信息。 本质: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不同声音。 2. 追随耳实验: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实验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个耳朵听到的信息,并且忽略所有来自另一只耳朵的信息。分别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 3. 材料限制:指作业收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 4. 资源限制:指其作业收到所分配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进行。因此,两个同事进行的作业若对资源的总需求量超过中枢能量,就会干扰。此时两个作业水平受互补原则决定,即一个作业应用的资源增加多少就会使另一个作业可得的资源减少多少。 5. 客体和特征特征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客体是一些特征的结合。 6. 错觉性结合实验。指在不注意的条件下,向被试呈现的不同客体的特征发生彼此交换的现象。 7. 任务定义注意: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某些刺激值或刺激维度而非其他刺激值或刺激维度的反应。 8. 加工定向注意:将注意看做一个把心理集中于多个感觉输入的一个的主动加工过程,注意提高了某些“被注意到”的任务或信息的加工质量。即为了改进加工的速度或准确性而把认知加工过程限制并集中在所有当前信息的某个子集上的过程。 9.(1)外围提示和符号提示。外围提示指提示直接出现在将被注意的位置,此类提示能自动引起注意,也被称为外源提示。 符号提示指提示只是指出注意应指向某个位置的一个符号。这种提示不会自动使注意指向被提示的位置,因此也被称为中间提示或内源提示。 (2)预言性提示和非预言性提示 预言性提示指对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多于无效试验次数的提示。(即目标更频繁地出现在被提示的位置上) 非预言性提示指在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与无效实验次数接近的提示。(即目标出现在被提示位置的次数并不比不被提示的位置多) 10.双任务范式:是在多个并行任务间注意的指向和调节作用。 11.警戒:持续性注意的一种形式,指个体在一定环境中为觉察特定的,难以预测而又较少出现的信号所保持的准备状态。(注意章节) 14.自下而上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而从上而下加工则指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 15.不可能图形:是一种无法获得整体知觉经验的图形,也可说是一种特殊的错觉。 16.主观轮廓:错觉现象,指人们在一片完全同质区域中知觉到的轮廓。 17.知觉恒常性: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过程。 18.暗适应:指在低亮度环境下感觉缓慢提高的过程。 19.视敏度: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 20.闪光融合:P369 21.视错觉:指单凭眼睛所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 22.接近法则:P372 23.听觉掩蔽: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 24.促声融合:来自双耳的声觉信息融合成了来自一个“中央耳”的信息。

2019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新东方在线 Ⅰ.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内容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 心理学导论约100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 实验心理学约60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Ⅳ.考查内容 心理学导论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测验法 4.调查法 5.个案法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试卷整理

《心理学》试卷整理 1、(1)心理现象就叫心理活动。 (2)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个性。 (3)心理学就其产生发展(产生的方式)讲是反射活动。 (4)人和动物共有的心里现象是情绪。 (5)1879年,德国心理学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6)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7)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心理实验室的建立。 (8)在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个性心理特征。 (9)认识活动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现象。 (10)教育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1)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称为反映;在中枢神经参与下个性对内外刺激所 作的规律性应答则称为反射。 (2)实现发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式反射弧。 (3)反射弧的组成依次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4)狗听到主人叫它的名字就跑过来,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5)吃饭的时候的多重液是第一信号系统,属于无条件反射。 (6)“谈虎色变”“谈梅生津”是第二信号系统的表现。 3、(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既不属于单独的心理过程也不属于个性的心理现象是注意。 (3)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对活动的目的和人物的理解、意志锻炼、间接兴趣。(4)无意注意是一种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老师讲课语调抑扬顿挫,主要是运动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6)维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配养学生的间接兴趣 (7)学生集中精力坚持45分钟听完一节课,体现了注意的稳定性。 (8)“一目十行”是注意的广度的表现。 (9)女同志一边织毛衣一边看书,反映了注意分配。 (10)“边说边听”、“一心二用”是注意分配的表现。 (11)由无关诱因、嘈杂环境干扰或由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所引起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12)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与认识过程难以分开的,有时是与意识相关联的一种活动状态,其基本特征是指向状态和集中状态。 (13)特瑞斯曼关于注意的衰减模型认为接收信息的通道是双通道。 4、(1)动物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抽象思维。 (2)根据思想指向的结果,思维可以分为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3)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和发散思维。 (4)大脑两半球有不同的功能,左半球主管言语和抽象思维。 (5)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为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6)“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叶落知秋)是思维的间接性。 (7)古代中医主要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诊断病人的病情,这是思维间接性的表现。 (8)在考试中解答多项选择题的思维主要属于发散思维。 (9)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与变化,及时地改变先前的计划、效果、方法,寻找新的解决

实验心理学专业知识汇总资料

实验心理学考点整理 第一章 1、实验心理学: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心理能力会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分支,是应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规律的科学。 2、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1)客观性(2)验证性(3)系统性 3、获取知识信念两类方法(1)科学方法:演绎逻辑;归纳逻辑;中庸逻辑 (2)非科学方法:权威;注意凝聚;先验(ppt) 4、心理学研究方法:理论(思辨)的研究方法: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史等 现象学的研究方法:观察/个案/访谈 实证的研究方法:相关/实验 5、描述研究法:描述一种我们感兴趣的行为或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分为观察法(自然观察法与参与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 观察法样例:费孝通—江村经济福西—观察山地大猩猩 如何保证观察本身不会对观察结果产生影响?(反应性问题的控制) a.无干扰观察——艾布尔艾贝斯费尔特的无表情研究(调整镜头的角度) b.无干扰测量(如:课堂分析系统) 6、相关研究法a.是对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互相关系的测量b.与描述性研究方法相比,相关研究在控制、测量和统计分析更严格 c.相关研究的目的是在于证实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并对其关系的强度和性质进行描述,并不解释内在原因 d.相关研究法优点:显示共变关系,提示因果关系。有因果一定有相关,有相关不一定有因果。 缺点:相关的前提必须满足;无法确定因果方向。 注:高相关不等于真的相关(可能与第三变量有关)高相关不等于因果关系推导因果关系时,相关关系是前提(因果一定相关,相关不一定因果) 低相关不等于无关系(全距和样本太少)问卷调查是因果研究,实验研究是相关研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第二章 1.心理学研究的规则:(1)多重条件规则;(2)避免混淆因素规;(3)则随机化规则;(4)统计检验规则;(5)使用全部数据规则 1.1多重条件规则 a.任何实验都必须不止一个条件

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心理学试卷(本科A) 一、选择题(以下每小题都提供了四个选择支,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其标号,填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40分)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心理过程 B心理概念 C心理现象 D个性 2、气质主要属于 A心理过程 B认识过程 C个性心理倾向 D个性心理特征 3、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是 A心脏 B脑 C脊髓 D整个身体 4、反映的最高级形式是 A感应性 B心理 C思维 D意识 5、“眨眼反射”属于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系统 C第二信号系统 D以上一个都不是 6、狼孩的现象说明遗传在人的心理发展中 A起决定作用 B起主导作用 C不起决定作用 D不起作用 7、、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社会交往的需要属于 A安全需要 B 尊重的需要 C爱和归属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8、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与人的活动的根本动力是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和信念 9、根据韦纳的三维归因理论,个体把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为努力程度,是 A稳定的内部归因 B不稳定的内部归因 C稳定的外部归因 D不稳定的外部归因 10、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11、突然敲门声,打断了人的思路而分散了注意力,属于下列哪种选项干扰?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C、注意动摇 12、“一心二用”是指注意的 A范围 B稳定 C转移 D分配 13、直接兴趣是产生()的重要原因 A、随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 14、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是利用了 A 强烈的刺激 B 对比的刺激 C 持续的刺激 D新异的刺激 15、对客观现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是 A空间知觉 B时间知觉 C社会知觉 D 运动知觉 16、在空中飞机上看地面的人是很小的,但我们不会认为到了小人国,这是知觉的 A形状恒常性 B大小恒常性 C亮度恒常性 D颜色恒常性 17、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 A正比 B反比 C对数 D定比 18、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某种感觉的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是 A感觉的适应 B感觉的对比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感觉的后象 19、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人的一种固定的看法,被称为 A 首因效应 B 晕轮效应 C 刻板印象 D 近因效应 20、以语词为中介,以抽象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主要是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 21、考试卷上名词解释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情况。 A 评价 B复述 C 再认 D 重视 22、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 A3±2 B5±2 C7±2 D9±2 23、某学生考试不及格时便会悔恨当初学习没用功,这是 A、因果联想 B 接近联想 C 相似联想 D 对比联想 24、艾宾浩斯经过研究将遗忘的规律描绘成了一条 A直线 B正加速曲线 C负加速曲线 D “U”型曲线 25、我国古代的童蒙教材《三字经》、《百家姓》等很便于记忆,这是因为采用了 A、谐音记忆法 B、连锁记忆法 C、歌诀记忆法 D、归类记忆法 26、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能诊断患者的病情,这反映的思维特性是 A形象性 B逻辑性 C间接性 D概括性 27、儿童看见桌布上的玩具,会拉桌布取到玩具,这种思维形式是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求同思维 28、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的关键、找出主要矛盾,这是 A发现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29、认知或解决问题之前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倾向性,称为 A原型启发 B变式 C同化 D定势 30、“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所反映的良好思维品质是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31、作者关于小说中人物的构思主要是一种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32、情绪与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而产生的

民航服务心理学(试卷A)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民航服务心理学》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级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服务的本质是通过 满足客户的 ,创造交换价值,使客户满意值最大化。 2、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 要、安全的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 3、德国哲学家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4、复杂的心理现象分为 和 两个方面。 5、旅客对客运班机的选择,主要与以下四个因素密切相关:起飞时间、是否按时抵达目的地、 和 。 6、希波克拉底将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 和 。 7、霍曼斯认为: 、 和 是群体的三个组成要素。

— 8、群体心理的特点包括情绪性、 、随意性和 。 9、人际关系的原则包括: 、 和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10、从人的气质角度来判断,孙悟空是 ,林黛玉是 。 11、与“酸葡萄心理”对应的典型心理防御方式是 心理。 二、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 1、服务只能被人们所享用,不能为他人所占有,指的是服务的易逝性。 2、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 3、外部动机推动力量较大,持续时间也较长。 4、情绪是天然的、人独有的。 5、压力无好坏之分。 6、多血质的特点是反应速度快、意志坚强、注意力稳定而集中。 7、对民航服务人员来说,感受性和灵敏性越高越好。 8、正式群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 9、适合于熟人和朋友交谈的的距离是46-76cm 。 10、人的个性中,性格是最稳定的,没有好坏之分。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服务意识。

实验心理学复习个人整理

第一章 实验研究步骤:(1)查阅以往的研究文献(2)实验验证(3)提出理论解释结果(4)从理论到实践。 科学方法的特征: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寻求现象解释的可重复性,并进行自我校正。 实验心理学是科学的原因:(1)从经验观察:观察感觉、记忆、情绪等;拥有一套有效、稳定的观察方法,其观察结果必须尽可能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2)从自我校正:理论观点是可以检验、反驳质疑。 心理学科学方法:观察法、相关研究法、实验法 第二章 实验心理学的含义与内容体系:实验心理学就是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其内容就是阐述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阐述实验法在一些专门领域中的应用。 费希纳: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心理测量学”--感觉测量的思想被后人进一步深化,对各种心理现象都试图科学量化;“信号检测论”--针对其阈限思想的缺陷与不足发展出来。 冯特:倡导用心理现象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提出必须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人才。实验心理学的开山之人,费希纳让心理量化成为可能,冯特宣告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艾宾浩斯:证明实验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从根本上变革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保证了实验心理学结论科学性,解决了高级心理过程的量化问题,找到某些行为指标的变化来反映心理过程的特性,建立第一个高级心理过程函数遗忘曲线。 实验心理学研究伦理:(一般伦理是实事求是,严谨审慎)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保护被试免遭伤害,消除有害结果,保密原则。 实验心理学一般程序:课题确定,被试选择,实验因素控制,数据整合,撰写实验报告。 第三章 变量: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属性。 自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者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对其操作定义进行控制,即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时间、现象和方法做出具体界定。 因变量:因为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对其指示语进行控制。 其他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称为相关变量,其中实验者不用于研究的条件称为额外变量;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称为无关变量。对额外变量的控制方法有:排除法、恒定法、匹配法、随机化法、抵消平衡法(事前控制),统计控制法(事后控制)。 实验设计基本类型:(1)根据实验控制条件的严密程度: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非实验设计;(2)根据实验中要操纵变量的多少:单因素实验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3)根据在各种自变量及各种被试处理水平中是否相同被

2017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及重点梳理

2017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及重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节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A.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学心理学》 B.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20年代以后,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30年代,学科心理学也成了教学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个性和社会适应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学心理学领域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也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C.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重视探讨教学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人本主义思潮也前期李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D.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皮亚杰、维果斯基理论的传播 1994年布鲁纳总结教学心理学发展的成果: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作用 (1)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学习与教学的要素【5要素】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B.学习与教学的过程【3过程】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反思过程 (2)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作用 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B.为是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识记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学 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和关键期等基 本概念 (1)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 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 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A. 连续性与阶段性 B. 定向性与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2)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 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 形成的有关自我一致性形象。 (3)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 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 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 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 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指儿 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 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 自解决问题多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 异。 (5)关键期【劳伦兹】在某一期间, 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来这 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 或没有影响。 2、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 论,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自 我意识及其发展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 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前运算阶段【2~7岁】 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 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有一下 特征: a.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 的 b.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 自我为中心 c.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 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 d.思维不具可逆性 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 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 进行逻辑推理。 标志: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 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D.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a.命题之间的关系 b.假设-演绎推理 c.抽象逻辑思维 d.可逆与补偿 e.思维的灵活性 (2)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A.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内容和方法 B.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 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包括三种 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 监控 自我意识的发展: A.生理自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

心理学试卷答案复习

心理学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D 3 B 4 C 5 D 6 C 7 C 8 D 9 B 10 B 11 D 12 B l3 C 14 B 15 B 16 D 17 B 18 C 19 A 20 C 二、名词解释 1、意识 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2、心理定势 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心向或心理定势。 3、诱因 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4、焦虑障碍 受不合乎现实或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 三、简答 1、简述学习心理学知识对人们认识内外世界的意义。 认识内外世界:加深自身的了解。调整和控制行为。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2、简述两种常见的学习策略 一、复习策略:解决如何对所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复学习,主要用于信息的长时记忆和保持。复习应注意及时、系统的复习。掌握过度学习。运用尝试背诵法,即阅读与背诵相结合,调动多感官共同进行记忆。 二、组织策略: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常用:群集(归类),摘录,划线,写标题,列提纲,做笔记等。 3、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气质:是常所说的脾气禀性,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性格: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嵌入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所以性格具有好坏之分,体现了一定阶级、道德性。 4、简述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1.社会助长 2.社会惰化 3.去个体化 4.群体的决策行为 5.从众 6.服从

服务心理学期末考试及答案综述

、单项选择题 1、淘宝网的客服在为客户服务时一般称顾客为“亲”,这是利用了顾客的()情感因素? A.身体状况 B.客观条件 C.团队及人际关系 D.需要 2、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服务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3、冲突的双方为了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双方都放弃某些东西,而共同分享既得利益的做法称为() A.协作 B.回避 C.迁就 D.折衷 4、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5、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A .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 6、“早熟”与“晚熟”是 () A. 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7、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

C.魏特海默 D.劳动保护金纳 8、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 A.神经元 B.神经系统 C.大脑 D.大脑皮层 9、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 A.组织形式 B.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10、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A.客观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 C.社会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 11、由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性境或实验并由其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的因素或条件是()。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 12、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 是()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3、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14、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 室,使心理学成为 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实验心理学整理版

一、名词解释(4个) 1.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实验者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具有刺激特点、环境特点、被试特点、暂时被试差别四种类型。 2.额外变量:不准备研究而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可以通过排除、恒定、匹配、随机、抵消、统计等进行控制。 3.变量混淆: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混淆的结果是额外变量就是潜在的自变量。 4.主效应:指由一个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引起的因变量变化,多出现在多因素试验设计中。5.交互效应:(指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受其他自变量的影响情况。)当一个因素(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大小因其他因素的水平或安排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时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影响因变量的结果。 6.嵌套设计:指在实验设计中一个自变量的每个水平仅与另一个自变量的某个水平相结合。7.真实验设计:是在各种设计方法中要求控制条件最严密、操纵自变量最有效和测定记录因变量最准确的一种。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常常需要将这类研究置于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也称为实验室研究设计。(张一中,1998) 8.随机区组设计:将控制的额外变量分为几个组,组内同质,每一区组接受全部实验处理,同一区组内被试按设计要求随机地接受处理的实验设计。目的是对某些特殊额外变量进行控制,使处理效应的估计更加精确。 9.拉丁方设计:拉丁方设计又叫轮换设计,即让各组被试都接受不同的处理,对实验处理的顺序和实验时间的顺序采用了轮换的方法。 10.被试内设计:被试内设计是指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又称“重复测量设计”。 11.被试间设计:指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对另一被试(组)进行另一种自变量水平处理的实验设计。这种设计的特点是,比较在不同被试之间进行,因此,这种设计又称为组间设计。 12.混合实验设计:既包含非重复测量的变量(被试间因素),又包括重复测量的因素(被试内因素)的实验设计。 13.反应时:反应时间是指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的时距。刺激的呈现引起一种过程的开始,此过程在机体内部的进行是潜伏的,直至此过程到达肌肉这一效应器时,才产生一种外显的、对环境的效应为止。因而,反应时间往往也被称为“反应的潜伏期”。在反应的潜伏期中包含着感觉器官、大脑加工、神经传入传出所需的时间以及肌肉效应器反应所需的时间,其中大脑加工所消耗的时间最多。 二、效应的处理(简答4个) 1.实验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者为搜集能证明其假设的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有意无意地通过不同的表情、动作、语言将预期的要求暗示给被试(人或动物),造成一种引起实验结果有利于证明原假设的效应,即称为实验者效应。 2.被试效应:(霍桑效应、被试者效应)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我们称之为“霍桑效应。也可以是,由于实验对象对其被试身份的认知及态度而产生有意识的变化。 (处理) (1)采用双盲实验法,让主试和被试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做实验。 (2)另外一种方法是“霍桑控制”, 也就是增加一个霍桑控制组, 设计如下: 在该实验中儿

我整理好的心理学试题

2007 一单项选择题 2.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 A.调查法B.个案法C.测验法D.观察法 16.引发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A.诱因B.需要C.兴趣D.信念 17.“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A.整体性B.选择性C.层次性D.动力性 23.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具有强、平衡、不灵活特点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30.在成人中期,一般不随年龄增长而衰退的能力是() A.逻辑推论B.知觉速度C.图形识别D.机械记忆 31.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A.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33.蕴涵“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是() A.社会学习理论B.人本学习理论C.认知学习理论D.联结学习理论 3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 A.抽象性和结构性B.情境性和结构性C.抽象性和非结构性D.情境性和非结构性 35.内控型学生通常将个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 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运气好坏D.任务难度 36.提出学习迁移概括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贾德B.苛勒C.伍德沃斯D.鲁宾斯坦 50.在学年开始时,实验者测试了所有儿童的智商,然后从每班随机抽取几名儿童,告诉他们的班主任这些儿童“智力超常”。学年结束时,再对所有儿童进行同样的测试,发现“智力超常”儿童智商分数提高的幅度明显超过其他儿童。这种现象称为() A.罗森塔尔效应B.安慰剂效应C.反应定势D.肯定偏向 68.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各种活动都具有最佳动机水平,而且动机最佳水平随任务难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具体表现为() A.在低难度任务中,处于较高动机水平的工作效率最高 B.在中等难度任务中,处于中等动机水平的工作效率最高 C.在高难度任务中,处于较低动机水平的工作效率最高 D.在高难度任务中,动机水平的高低与工作效率无关 69.问题解决过程中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有() A.手段-目的分析B.爬山法 C.算法D.逆向搜索 71.关于成就目标定向与内隐能力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陈述中正确()A.掌握目标的学生持能力不变观B.掌握目标的学生持能力发展观 C.表现回避目标的学生持能力不变观 D.表现接近目标的学生持能力发展观 75.描述数据离中趋势的统计量有() A.方差B.标准差C.平均差D.四分位差 三、简答题: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简要说明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2.试根据斯金纳的理论,简述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三者之间的区别。

《酒店服务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酒店服务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心理学 2、感觉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酒店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酒店服务人员、酒店企业管理人员。 2、酒店服务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个案研究法。 3、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4、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5、按照需要的起源来划分,需要可分为生理需要和。 6、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态度主要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所组成。 7、影响酒店客人态度形成的客观因素包括、休闲时间、社会风气。 8、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是。 9、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10、客人情绪情感从情绪活动发生的强弱程度和持续时间来看,可划分为心境、、应激、热情等基本形态。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不同角度、不同距离、不同明暗程度下观察某一物体,虽然物体的物理特征会受环境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我们对物体特征所获取的知觉经验,却倾向于保持不变,描述的是知觉的() A 理解性 B选择性 C感受性 D整体性 E恒常性 2、社会知觉的效应包括() A第一印象效应 B刻板效应 C首因效应 D晕轮效应 E光环效应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高的顺序为() 图1-1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社交需要 D生理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4、下列属于需要的特点包括() A发展性 B指向性 C异同性 D一次性 E层次性 5、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的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受到他人及周围环境的不断影响逐渐形成,指的是态度的() A对象性 B习得性 C强度性 D稳定性 E价值性 6、小明原本特别反感进入豪华酒店消费,认为这种行为奢侈浪费,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体验到了某豪华酒店的服务,并感到特别满意,喜欢上该酒店的服务,小明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A实质性 B偏向性 C一致性 D客观性 E非一致性 7、酒店服务人员与客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要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来说,人际交往的发展可以区分为()阶段。 A敏感阶段 B觉察阶段 C表面性接触 D亲密性接触 E冷淡阶段 8、客人情绪情感的特征包括() A易变性 B稳定性 C兴奋性高 D感染性强 E多样性 9、下列调节情绪的方法中属于注意转移法的有() A目标转移法 B合理宣泄法 C心理暗示法 D合理化作用 E理智控制法 10、舒兹1958年对大量有关社会行为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人际关系方面,人们有三种基本的人际交往需求,包括。() A包容需求 B尊重需求 C控制需求 D生理需求 E感情需求 四、论述题(10分) 工作压力是造成酒店人员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试简述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某日傍晚,一香港旅游团结束了“广州一日游”,回到了下榻的饭店。然而,不到十分钟,旅游团的一位中年女领队情绪很激动光着脚就来到大堂,怒气冲冲地向前台投诉客房服务员。原来,早晨出发时,这位女领队要求楼层客房服务员为房间加一卷卫生纸,但这位服务员却只将这位客人的要求写在了交班记录本上,并没有向接班服务员特别强调指出。结果,下一班次的服务员看到客房卫生间内还有剩余的半卷卫生纸,就未再加。结果,这位客人回来后,勃然大怒。无论前台的几个服务员如何规劝、解释,她依旧坚持光着脚站在大堂中央大声说:“你们的服务简直糟透了。”引来许多客人好奇的目光。值班经理和客房部经理很快赶到了,看到此情此景,他们一边让服务员拿来了一双舒适的拖鞋,一边安慰客人说:“我们的服务是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请您消消气,我们到会客室里面坐下来谈,好吗?”这时客人态度渐渐缓和下来,值班经理耐心地向客人询问了整个事件的经过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最后

北师大新版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整理

北师大版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五个要素: (1)学生。包括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2)教师。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起关键因素。教师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等。 (3)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4)教学媒体。 (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2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作用。具体体现为: (1)帮助教师准确了解学生问题 (2)为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 专著,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2、1924年我国的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中学生心理发展教育 §1 中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 化。学生心理变化有四个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 新的知识时,那些促进或者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特点。 3、关键期是指个体早期生命中的一个短暂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 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到5岁时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2 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1、皮亚杰将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 算阶段(守恒的出现,即认识到客体外形发生变化,特有属性不变)、形式运算阶段(命题之间关系、假设-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 2、最近发展区由前苏联的维果茨基提出,他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现有的和将要达到 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异,即两个邻近发展区间的过度状态。 §3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1、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稳定的区别的综合心理 特征。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影响人格的社会因素有:家庭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