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辛亥革命》有感

观电影《辛亥革命》有感
观电影《辛亥革命》有感

观电影《辛亥革命》有感:革命的孤独与美

在辛亥革命纪念日的前夜,恰遇放假,所以走进影院看了这部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而拍摄的影片。好久没有进影院了,上一次大概是看《十月围城》吧。

秋瑾、徐锡麟、林觉民、陈天华、邹容,一个个和革命相关的人物逐一出现在影片中,我不自觉想到的是蒋勋先生讲过的“革命孤独”。一般来说,无论是改革还是革命,都意味着

这些人在思想上是走在时代的前列的,对错我们姑且暂不讨论。我们看到,历史上很多变法是流血的,比如商鞅变法、百日维新,革命更是如此。所以,当一个人选择革命的时候,他就走了和常人不一样的道路,也就意味着很难得到大众的理解,特别是像秋瑾、林觉民这样家庭环境很不错的,尤为如此。因为大家会觉得说他们为什么要去革命呢?他们本来可以过上很不错的物质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绝对是孤独的。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在其《面包与自由》中写道,他不仅希望面包可以被普通人分享,而且美、诗歌、音乐也可以为所有的俄罗斯人共有。从当时的现实角度看,这样的渴望与梦想也许很难被实现,甚至被人认为是痴人说梦,所有他也是孤独的。

“千金不惜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所以当秋瑾有那么几个知己因为买了一把很好的

刀送她而没有钱喝酒时,她就把自己的名贵貂皮大衣拿来换酒和大家一起喝,一个女子,有这种像李白一样的豪情,实在是难得。而林觉民写出那篇让千万人感动的《与妻书》,他也在努力试图让她的妻子明白他为什么作出了革命的选择。

不过,你同时也会发现,他们走向革命,走向死亡的过程中也饱含了一种让人激动的美,一种像壮丽的落日、灿烂的晚霞那样的美!就算是被我们看成汉奸的汪精卫,在刺杀摄政王载沣失败被捕后,在狱中也写出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情的诗句。所以当秋瑾说,

她的选择是要为无数的孩子有一个宁静幸福的世界而努力;当林觉民说,他选择牺牲是希望无数和他一样的家庭的人能够拥有幸福的生活时,我们会感觉那是多么崇高和美的理想。当我们看到《刑场上的婚礼》中,男女主角说,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婚礼的礼炮吧!我们不禁为此落泪;当我们看到美国的民族英雄内森黑尔在被敌人问道,这么年轻就死去,难得没有什么遗憾吗?他的回答是,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我只能为我的祖国牺牲一次时。我们有的只能是仰望。

追求公平、自由是无数仁人志士的理想,从古到今都是如此。然而,人性中贪婪的部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克服的。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当张若虚在江边发出这样的千古之问时,他虽然说“不知江月待何人”,但他也许会有一种感觉和自信,就是这江水、月亮就是在等他来看的。

那么,虽然辛亥革命已经有很多人思考和评价过,但也许今天就轮到我来作这么一点点思考和评价了吧!

拼搏·奉献·顽强——观《辛亥革命》有感

作者:高二理张小群

生命,就是一间面积有限的屋子,但你推开哪扇窗,看到什么样的风景,活出什么样的境界都可以自己掌握。

——题记

一声声枪炮,子弹如雨滴纷洒,一枚枚炸弹,随风伴尘漫天飞窜。那不是雨滴,也不是轻风,那是结束他们年轻生命的“刽子手”,然而,他们义无反顾,拿着枪械勇往直前,抱着炸弹与敌同尽。漫天的硝烟,纷乱的战火,数不尽的残骸,充斥着每个人的心尖。

这是影片《辛亥革命》中的一个镜头,我深深地为这壮烈的一幕所感动。英勇无畏的革

命军,铮铮铁骨的血性男儿,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革命,选择拼搏,选择斗争。生命不再是贪生怕死,生命也不再是安于现状。他们让我知道,生命应勇于拼搏,敢于斗争。

阴郁的天,风呼呼地吹,似是带着某种强烈的控诉。秋瑾发丝凌乱,双手被缚,被士兵挟持着向刑台走去。她面不改色,从容淡定,看不出是那即将临死之人。临刑前,执行官威逼她说:“这个世界将会有两个孩子失去母亲。”然而,她不卑不亢地回答:“我的死,将会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母亲。”刽子手斩刀一挥,血洒刑场,秋瑾倒了。

巾帼不让须眉,秋瑾死了,她的死是为了革命的进程,是为了万千华夏儿女的幸福,更

是为了祖国母亲的美好未来。生命不再是懦弱胆小,生命也不再是自私自利。她让我明白,生命应乐于奉献,胸怀天下。

浓黑的炮灰,遍地的残骸,深灰色的天空愈加阴霾。黄兴被敌人逼入死穴——一间小屋。

门外是数十清军和几架大炮。已负重伤的黄兴此时犹如瓮中之鳖。然而,他没有妥协,更没有害怕,拖着伤残的脚,举起枪,向敌人射击。一阵炮响,小屋倒了。黄兴呢?他是不是亦如这小屋?不,他没有倒下。他顽强地活了下来,即使自断一掌,即使遍体鳞伤。

“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黄兴用自己的壮举诠释了男儿当自强。生命不再是渺小脆弱,生命不再是轻言放弃。他让我知道生命应顽强进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辛亥革命》渐渐拉上了帷幕,一张张青春年少的面孔,一副副威武挺拔的身躯浮现脑海,

久久不能散去。他们的生命年轻而又坚强,他们的生命不因年华短促而减少精彩,他们的生命不因岁月流转而失去光泽,他们永垂不朽!

信任信念信仰之观《辛亥革命》有感

观看主旋律影片,很多人都是抱着“数星星”的态度去的。我不敢说自己没有这样的心

态,但至少我在影片中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每个人对于革命的那种坚定的信念以及他们为了各自的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畏精神。

纵观革命历史,为了战争,为了正义,为了胜利,被逼死,被迫害死,为了守口如瓶被就地杀害的英雄人物有千千万,还有那数不清的无名烈士。一次辛亥革命就能如此震撼我,更别说那8年多的抗日战争了。

有时候我经常在想,那时候的他们胸腔内到底活跃着怎样的一颗跳动的心,何以让他们如此激情澎湃,斗志昂扬,无惧无畏。那鞭子底下抽的,枪口对准的,刀子劈下去的可是活生生的肉体啊!他们面对这疼痛,这死亡为何能如此淡然?他们都风华正茂啊!

是信任,信念,还是信仰?我相信这是对孙中山的信任,对黄兴的信任,更是对奋战在沙场上的无数名革命人的信任;是坚定的信念让他们选择守口如瓶,选择坚持革命,选择

放弃生命来捍卫自己的信仰。

无论是当初即将要做父亲的林觉民,还是义气凛然的秋瑾,还是那长眠于黄花岗的烈

士们,包括那使节之女唐曼柔都选择坚持自己的信仰,尽管他们知道前方的路到处是枪眼,是炮弹,但是他们依然义无反顾。

我相信他们曾经一定也挣扎过,畏惧过,但是最终他们选择了前进,选择了牺牲,选

择无愧于心。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对于生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做这样的选择更是无法想象的。如果此时我们身陷战乱之中,是选择保命逃避﹑舍家弃国,还是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如果此刻枪口对准着我们,是将组织的机密合盘托出,还是紧闭双唇誓死不言?我不知道,也不敢说。

当今社会是安定的﹑和谐的,但有时候也是让人心寒的。温州动车事件,政府让人心寒;广州小悦悦事件,路人让人心寒。是国家不够强大,政府太腐败,还是很多人内心的本质已经开始被腐蚀?个人的利益真的已经超过了内心的良知了吗?100年前的他们为了国

为了家可以战死在杀场,而现在呢?是可以为了尽早通车而无视鲜活的生命,还是可以眼看着车轮一次次轧过一个小生命而无动于衷?

《辛亥革命》中,一位华侨卖了祖屋,集资给孙中山用于革命,他说:“家都没有了,还要什么祖屋!”那么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果联最基本的尊重生命﹑保护生命都做不到,

那还如何发展经济,创建和谐,将如何得到人民的信任?如果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那还如何保卫国家,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安稳的立足之地?

或许我们已经做不到像100年前的他们那样大义凛然,无私奉献。但我们依然需要

人与人之间的那份信任,依然需要为了目标勇往直前的那份坚定的信念,依然需要一个民族的伟大信仰。现在的我们已不必为了革命而牺牲自己,也不必为了革命而受皮肉之苦,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找回最初的那份斗志,那份勇敢。

观电影《辛亥革命》有感

今天,应党组织的交代,我看了革命性电影《辛亥革命》,看完后发现自己的对辛亥革命了解的太少了,以前我的理解是那么的抽象。革命到底为了什么?为什么先人会愿意为其付出那么多,一次次的失败,屡败屡战,甚至于牺牲自己的性命,直到取得胜利。今天,直到看了电影《辛亥革命》后,我才深深地明白,他们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仰,就是给中国和中华民族唤来新生,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他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他们获得胜利。

影片表现的就是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起义至1912年2月12日孙中山辞任临时大总统,围绕武昌首义前后的历史画卷,贯穿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武昌起义、阳夏保卫战、十八省代表民主选举大总统、清廷退位等诸多历史事件。将革命党人不怕牺牲,为了心中的信念百折不挠、坚强不屈、顽强奋斗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观看过程中,我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完全投入其中。当看到广州,黄花岗等起义失败的时候,心情和革命党人们一样失落,但仍然坚信革命必将取得胜利;当看到武昌起义取得胜利的时候,同学们不由得拍手叫好;当看到孙中山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奔赴海外,力排众议,最终说服西方列国财团,不再借贷款支持清廷的时候,心中亦是欣喜难耐,神采飞扬,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当看到清帝退位封建统治土崩瓦解,共和制度逐渐建立起来的时候,和革命先驱们及劳苦大众一样,也是感概万千。整场电影放完,我依然沉浸在辛亥革命的激昂氛围中,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经过一番深思,我明白了几点,第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都是我们的革命英雄人物以民族的解放和振兴为己任,抛家舍业,甚至于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艰苦斗争而赢得的。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今人乃至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他们对真理和信念的追求的执着,是我们入党积极分子永恒的追求,永远的榜样,第二、要取得成绩和进步,不经过努力和奋斗,靠着幻想是行不通的,我们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当代大学生来说,责任重大,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担当起祖国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为国家富强而做出最大的贡献;三是要时刻对客观存在的真实判断,从大局着眼的利益,如果你不掌握真才实学,不了解实际情况,被欺骗、被蒙蔽是轻的,成果被窃取乃至丢掉身家性命也不是不可能发生。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距离今天已经百年了,我们今天的生存环境也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愿辛亥革命的精神永远根植于民族的血液里!

我没有理由能平静内心的激动。片头同盟会会员秋瑾说:“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他们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才能使自己的国家得到真正的解放,才能使人民真正快乐地生活。每一个人都有值得自己花费一生去追求的东西,革命也是其中一种。我认为,革命是一个可以让社会进步,让国家富强的一个理念,这个想法在《辛亥革命》中已经是贯彻到底的。有句话是“敢有帝制自为着,天下共击之。”可从中读出大家一心反对帝制的决心,也读出了人民的心已连成了一线。一部好的电影,不仅可以用来学习牢记历史,更可以引发人们的思考。1911年的情势以及各种政治势力斗争在这部电影风起云涌地上演着,带给世人的思考也必定是久远的,对于革命者而言,他们内心最大的期望就是点亮中国人被封建制度熄灭已久的幸福火种。

影片展现了革命理想高于一切的思想。多次出现平和与惨烈的场面,在我看来,那个时代的和正在观看影片的或者即将观看影片的这个时代的人,肯定都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和平而安宁的地方。虽然平和安宁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平淡,但是看来影片以后你会觉得,这未尝不是一种斗争呢?失去信仰的人生,常常会迷失自己的生活方向;失去信仰的民族,必定难以拥有恒久的前进动能。而一个失去信仰的政党,更不会持久地赢得民心和大地的力量。越是再平和安宁的年代,我们是不是更该有一种值得自己奋进的信仰呢?

辛亥革命不彻底导致的悲剧——观辛亥题材影视有感

看了一些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相关影视,篡改历史是意料之中的,但真到看了之后,还是不免愤懑。

就以电影《辛亥革命》为例,一开头就是秋瑾就义的画面,秋瑾一脸煽情状环顾周围人群,嘴里念叨着何以革命之故,什么为了将来幸福宁静的生活云云。到了后面孙中山等人,更是满嘴推翻两千年封建制度之类的昏话不绝,而对于辛亥最响亮的口号,最根本的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只字不提。

这些编导奉命而为,原不足怪。只是在强奸历史的时候,也不妨敬业一点,不要把笑话弄得太过离谱低智。

孙中山等人怎么会把秦朝以后的帝制时代说成是封建?怎么会把革命说成是推翻封建皇朝?那应该是十几年后郭沫若之类对马克思主义消化不良的宣传手,把西欧历史观念生吞活剥,生搬硬套到中国头上的结果,硬把这类昏话栽到同盟会员头上,这穿越把戏真是玩得有趣。

还有如清帝退位之后,孙中山到明孝陵祭拜明太祖朱元璋,告慰其在天之灵的这一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实,在影片中也彻底不存在了。

其他影视剧也好不到哪里去,电视剧辛亥革命,电影竞雄女侠秋瑾,无不如此。贯穿始终的腔调都是把满清二百多年同两千年君主制历史绑在一起。

此类行径,与其说是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不如说是对辛亥革命的侮辱。

满清之黑暗到登峰造极的民族压迫统治也配和中国秦汉唐宋明的历史绑在一起,只能是某些昏人的梦呓。

辛亥革命之宗旨究竟是什么,秋瑾等革命先烈革命之目的究竟为何?自有先烈之遗文在!

某些人欲篡改历史,强奸历史,不妨更彻底一些,效满清之故伎,把秋瑾、徐锡麟、陶成章、孙中山等人的文章尽数销毁,或者挖改涂改。若要更圆满一些,就制造文字狱,凡是敢有披露历史真相的人,一概枪毙,倒也干脆。

至于现在这样,在影视里玩弄半遮半掩的伎俩,逞一时之快意,最终不过是掩耳盗铃,欲盖弥彰,徒贻自欺欺人之笑。

总之,辛亥革命各派系革命党摆在第一位的宗旨,就是反满,就是彻底扫荡满清统治给中国造成的恶果。

所谓的反满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没有任何关系,其本质是反侵略,反压迫,和犹太人反纳粹没有任何区别。革命党人口中的满夷、满奴、鞑子、鞑虏不过是对盘踞统治中国二百年的满清屠夫刽子手应有的评价

辛亥革命的悲剧不是什么反封建、反帝不彻底这类不知所云的呓语,而恰恰在于对满清统治的危害没有彻底肃清,在革命根本宗旨没有实现之时,就达成了妥协。

现在有些人因为是袁世凯逼伪清退位,而对其歌功颂德,实在是愚人之见。袁世凯者,本就一清廷奴才,汉奸败类,其对伪清之温情脉脉,给予种种优待,窃夺革命之果实。导致满清之遗毒不但没有肃清,反而隐形扩散,深入骨髓,直至蔓延于今日。仅此一点,袁世凯之罪恶就滔天,虽寸磔其肉,亦不足以蔽其辜矣。

与其如此,宁可当时革命晚胜利五年,十年,乃至二十年,只要能彻底扫荡满清,也远胜于当时那个不死不活的结果。

那么辛亥革命当时要实现什么样的目的才算彻底胜利,才对得起徐锡麟、秋瑾等革命先烈呢?

第一、必须把满清罪恶统治集团的主要头目,包括北京的大小亲王格格太后之类,各地满人巡抚之流,一律送上法庭,接受公开审判,明正典刑,斩首处死,枭首

通衢,示众一月。让所有国民看到这些满清刽子手的下场,一抒愤懑,告慰从夏完淳、张煌言、李定国到秋瑾等烈士之在天之灵。另外满清列代伪帝之坟墓一律挖掘平毁,将其中陪葬的民脂民膏,变卖银两,兴办教育,尽数还之于民。

第二、在各地的人流密集地带,各城市中心区域醒目位置,树立起满清大屠杀纪念碑,建造满清大屠杀纪念馆,供人凭吊,纪念死于满清屠杀的牺牲者。让后人永世不忘满清之罪恶行径。

第三、收集明末清初一直到清末,历年反清殉节的英雄义士殉难地点资料,建造陵墓公园。在首都可以建造国家烈士纪念祠堂,供奉众多烈士之牌位。同时可效仿岳王庙让秦桧夫妇下跪在岳飞墓前受人唾弃,把明末清初到清末的众多助纣为虐屠杀同胞的汉奸如宁完我、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施琅、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等排成两排,集体跪在祠堂两边,让万世唾弃

第四、聚集众多学者,悉心研究满清档案,把满清所犯之罪恶,分门别类,索隐探源,一一辩明,编写满清罪恶史料汇编大全,刊印行世。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小说,戏曲,创作绘画,诗歌,总之各种通俗题材的作品,向普通大众广为宣传。

第五、把中国文化被满清扭曲之处,一一辨明,从服装礼制,到儒学的四书五经,程朱理学,组织人员撰写专文,分析满清如何阉割中国传统思想的精神实质。给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恢复名誉。

以上五条是最基本的,如果这五条都不能实现,那这个辛亥革命,自然远谈不上胜利。

辛亥革命不彻底导致的悲剧,是理解二十世纪中国许多重大事件的关键钥匙。

第一件为害最烈者就是导致华夏传统文化为满清之愚昧残暴落后背上了黑锅,酿成了整整两三代人对中国传统思想,传统文化厌恶排斥的偏见,最终导致中国现在成了一个完全的断根文明。

辛亥革命之前,众多反满志士对中华文化,都怀抱无比深情,无限自豪热爱,都清醒的认识到中国近代之落后羸弱实为满清民族压迫统治酿成之恶果。

秋瑾、徐锡麟、陶成章、孙中山、章太炎等人自不必说。就是后来抨击中国文化最烈的鲁迅,在那一时期,提起中国文化来,也不乏自信自豪。

在《文化偏至论》中他热情称赞中华传统典章文物“化成发达,咸出于己而无取乎人”;嘲讽俗流只知道艳羡西方武力“喋喋誉白人肉攫之心,以极世界之文明者又何耶?”;质问盲目学习西方者“不知彼所谓文明者,将已立准则,慎施去取,指善美而可行诸中国之文明乎?抑成事旧章,咸弃捐不顾,独指西方文化而为言乎?”;抨击一些人“归罪恶于古之文物,甚或斥言文为蛮野,鄙思想为简陋,风发浡起,皇皇欲进欧西之物以代之”。

鲁迅那时大声疾呼的是“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但是到了辛亥革命那个半吊子的结果出来之后,一方面大批满清余孽仍旧借着儒学孔教传统的外衣在那里招摇撞骗,猖獗嚣张,为满清招魂;另一方面,普通群众和知识分子惑于清帝退位之假象,在所谓宽容、不念旧恶的欺骗之下,把满清当成与现实无关的历史陈物放在一边,反而把中国落后之原因归咎于传统文化本身。

由此造成的结果,原先为推翻民族压迫而累积的革命势能,一转之下,矛头反而冲向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五四运动的口号变成了“打倒孔家店”。

真正罪恶元凶满清反金蝉脱壳,在罪行没有得到清算之下,给轻松洗白了,其僵尸阴魂不散,直至如今,仍旧在大小屏幕上,愚惑世人。

个别头脑清醒如鲁迅者,因为不齿于那些孔孟不离口的满清遗老遗少,只能摆出截然相反的姿态,甚至号召青年不读中国书。

风潮影响之下,中国落后源于中国固有文化思想之腐朽反动几乎成了不移定论。传统的四书五经,以及儒学思想家孔子、孟子、朱熹、二程都被彻底妖魔化。

罪恶的种子,既然被种下,必定生根发芽,其最终结出的恶果,就是毛某人的文革。

文革对文化教育之摧残,对中国传统之破坏,对人心性之败坏,真可谓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罄南山之竹,书恶无穷。至于在所谓破四旧的口号下,对各地文物之直接破坏,

更是无法计数。其对中国文化之打击毁灭,仅次于满清近三百年的统治,甚至可说是满清统治一个逻辑上的顺延。

毛发动文革固然是其个人权欲熏心,市侩破坏心理恶性膨胀的结果,但不可否认,也和其青年时代就被妖魔化中国传统思想的风潮灌输洗脑有密切关系。

既然中国落后是和满清没有多大关系,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果,那自然对传统破坏越厉害,中国就越能进步,文革得以煽惑人心处就是肇因于此。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文革的发生,在辛亥革命没有彻底扫荡满清罪恶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更进一步说,毛之独裁专制,本身也是割裂中国传统文化后,从满清继承来,再和西方舶来传统混杂在一起的产物。

中国在满清以前的君主制时代,向来没有神化在世之统治者的传统,皇帝权势名义上固然最高,但臣下不会把他当成什么精神导师,思想教主来对待。恰恰相反,皇帝的一举一动都是被监督的对象,要随时被进谏,被批评,有时候还要下罪己诏。最为强势的几个皇帝,如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明成祖,也不能例外。即以明朝来说,周观政可以迫使朱元璋向他认错,钱唐可以挺立讲课,并激烈捍卫孟子荣誉,解缙可以上万言书对朱元璋指手画脚。明成祖虽然能在肉体上消灭方孝孺,但却无法令方孝孺之意志屈服,方孝孺之精神气节也在明代备受推崇尊敬。

中国主流的儒家学说也一向褒扬人格独立,精神尊严之可贵。所谓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类似毛时期把肉体控制和精神控制合二为一,把皇帝和教皇合二为一,对待统治对象,不但肉体上要征服,精神上也要彻底摧垮你,让你自承十恶不赦,卑鄙下贱,死有余辜。你不但肉体上要被摧残乃至消灭,精神上也要被置于极度羞辱之地位。此种专制类型正是满清统治所开创的,而被毛所继承和发扬。而毛对满清传统之继承,又夹杂以西方之精神专制传统。

西方人的宗教专制传统,其核心正是肉体消灭加精神征服,正是通过神化偶像化某人的方式,来愚弄操纵世人。

这和中国文化固有的宽容开放的传统恰恰是截然对立的,不要说皇帝不会被当成不能批评的神灵,即便是儒家被封为万世宗师的圣人孔子。大家如果去看看《论语》的话,就会发现,这也是一个有血有肉,会被嘲笑,会被挖苦,会承认自己某方面无知,会承认自己说话错误,会赌咒发誓,会有颓唐,也会发脾气,会被自己弟子指责的一个活生生的人。

比如孔子去见了当时有名的风骚女人南子,他的徒弟子路就不高兴了,结果孔子就赌咒发誓说如果我否认的事情是真的,那就让老天厌弃我好了(“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这赌咒架势颇见一个可爱老头模样,而不是一个冰冷僵硬的偶像。

再如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道不行,乖桴浮于海”可见他也有意态消沉的时候。

孔子也有破口大骂的时候,比如他骂原壤“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孔子还有随便开玩笑,结果被他的弟子指出后,赶忙认错的事情,“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孔子的弟子如果对孔子不满意了,也可以当面指责嘲笑他,比如子路就嘲笑过孔子的迂腐,子路曰:“子之迂也!”,虽然孔子驳斥了他,但至少说明孔子是可以被嘲笑的。另外还对孔子去见南子表达不满,这前面已经有了

甚至在论语里,还有其他非儒学的人物不把孔子当回事,居高临下教训孔子的记载,如楚狂接舆教训了孔子几句,结果“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还有如长沮,桀溺教训孔子及其弟子的记载。

总之,即便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里最神圣的孔子,也是可以嘲笑,可以批评,可以质疑,可以不屑的对象,这还不是来自其他学派,而是儒学经典自己塑造的孔子就是如此。这和西方全知全能,庄严不可侵犯的神化宗教人物是完全两样的。可以说中国汉族的主流文化从根本就是排斥那种绝对化的,阉割民众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人崇拜,偶像崇拜。

而当满清彻底割裂了这种传统,满清倒台之后,又没有彻底肃清其遗毒,再加上西方那种造神传统,极端思想专制宗教专制的风气影响,出现毛式的皇帝加教主二合一,杜绝任何批评监督的专制,也就不足为奇了。

辛亥革命不彻底,其为害如此。

革命不彻底的第二件危害,就是给大批汉奸的诞生提供了足够的土壤。这一定程度上类似明初明太祖虽然恢复了中华文化,但却对蒙元以及投靠蒙元的汉奸的批判鞭挞不够彻底一样。只不过辛亥革命更不彻底。

倘若辛亥革命足够彻底,让满清罪恶无所遁形,让历史上助纣为虐之汉奸丑态无所遁形,遗臭万年。那么再有外敌入侵,稍有智识者,自然耻于再为汉奸了。

而现在呢,清帝退位了,不审判明正其罪,反而还用几百万两白银民脂民膏加以优待,这客观上给人造成的印象就是当初满清的统治是正当的,是合法的,所以让其退位,还要继续优待。满清统治既然合法,那么满清侵略之时,给其充当走狗的汉奸自然也就没什么好责怪的了。

当日本再来侵华的时候,一些人以史为鉴,自然觉得效仿他们的汉奸先驱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最后说不定还能得一个促进民族融合功臣的美名。汪精卫、陈公博、周作人、胡兰成等大大小小的汉奸,其心理根源也正在于此。

就比如汪精卫其人,众人只知其在日寇入侵时为汉奸,却不知此人在清末被清廷抓捕后,就已露汉奸之苗头。现在一些昏愚之人只知道引用汪精卫那句引刀成一快的诗句,却不看其实际表现。

同样是抓获革命党人,清廷对秋瑾、对徐锡麟处死唯恐不及,对汪精卫却大发慈悲,不仅不杀,还亲王数次探望,这其中关键何在?真象某些无耻者所认为的那样,一到汪精卫,满清就转了性子了?

其实关键只有一个,秋瑾、徐锡麟等人反满态度斩钉截铁,决无任何动摇余地。而汪精卫不过是一个洪承畴似的软骨头,稍加怀柔,稍微利诱,其人就动摇不定。

汪精卫行刺不成被捕后,满清的肃清王善耆数次和汪精卫密谈,汪精卫这个软骨头和满清头目善耆之间上演了一幕“惺惺惜惺惺”令人作呕的丑剧,甚至在其出狱之后,汪精卫还恬不知耻的说什么伪满肃清王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于是在汪精卫等无耻者看来,辛亥革命的意义也就只是所谓反对帝制,而原本反满之宗旨,彻底扫荡民族压迫之宗旨被彻底阉割。

而被汪精卫所吹捧的这个所谓“了不起的政治家”的肃清王善耆究竟是一个如何了不起的东西呢?

大家随便一搜就知道,这个善耆就是一个彻头彻尾认为中国是满清殖民地,满人不是中国人的货色,也是著名的日本女走狗川岛芳子的父亲。

在这个善耆看来,宁可投靠日本人来瓜分中国,也绝不能做一个中国人。善耆在“民国之后图谋复辟,勾结日本人两次发起满蒙独立运动”,这里是不必责怪善耆的,因为他和他的主子溥仪,以及他的列祖列宗顺治、康熙、乾隆这些满酋都是抱有同样的心思,他不过是忠于其列祖列宗的志愿罢了。

“善耆深感复辟无望,便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他不许子女作中国的官,也不许为中国的民。38个子女中,除3个儿子分别去了英国、德国、比利时,其余全部进了日本学校。善耆死后,他的一些子女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从事卖国活动。伪满洲国时,善耆的第七子金璧东(宪奎)曾任伪铁道守备队中将司令、黑龙江省长、长春市特别市长。其女金璧辉过继给川岛浪速后,改名川岛芳子,成了罪恶昭彰的日本间谍。”

这就是和汪精卫惺惺相惜的伪清肃清王善耆的“了不起”表现。汪精卫给日本人当走狗、做汉奸,也就丝毫不必奇怪了。他早在清末入狱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动摇了反满的思想,满清对他特别宽大,不是没有理由的。既然可以对满清统治者屈膝,给日本人当狗自然也不在话下。而且还可以延续他和善耆的友谊,继续和善耆的子女共同奋斗,一起给日本人当狗。

现在某些把辛亥革命反满,驱除鞑虏的宗旨彻底阉割的汉人,真到了类似日本入侵之类事情,多半选择汪精卫一样的表现,因为在他们看来,这都是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的伟业。

如果辛亥革命之时,就能把善耆之类的满清头目以及给满清效力的死忠汉奸一网打尽,斩首示众,枭首通衢,杀鸡给猴看。不但日本扶植之伪满不可能存在,就是汪精卫之类反满不坚分子,也必定大受触动,知道当汉奸必定遗臭万年之下场,则日后也必定不会重蹈历史上汉奸覆辙。

辛亥革命不彻底的第三件危害就是使得大批做戏的虚无党从满清一直繁衍到现在,甚至成为社会的主流。

“做戏的虚无党”这个概念是鲁迅提的,意思就是内心本来没有任何信仰,唯利是图,但却做戏成某某信念不理嘴,骨子里就是变色龙,一切看形势需要变换保护色。

“做戏的虚无党”当然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会存在。但满清的统治让做戏的虚无党却成为社会的主流,甚至对知识分子来说,成了活命的前提条件。

满清也宣扬孔孟啊,尊崇朱子啊,但如果有人真心信仰孔孟及程朱理学的追求真理,舍生取义,捍卫独立人格尊严,宣扬尊王攘夷等思想,乃至直接效法孔孟和朱熹到处游学演讲,那就只有被满清当大逆不道处死的命运了。所以满清的知识分子,只能是嘴里颂圣人之言,做的却是向犬羊卑躬屈膝,不知羞耻之行径。读书只能成了贪污发财之敲门砖,宋明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气节荡然无存。

到了满清灭亡,由于辛亥革命没有彻底清算满清之罪恶。这种做戏的虚无党已经如同遍布肌体的病毒一样深入骨髓,本来国外先进思潮输入,共产革命兴起,无数烈士鲜血也算略微洗涤了一下这种风气。但到毛某人发扬满清之传统,其扼杀人之独立人格尊严之洗脑改造运动迭起,尤其文革之后,做戏的虚无党又成国内官场,以及教育系统之主流矣。

此种情形之根源也仍旧在于辛亥革命对满清之恶,没有清算彻底的结果。

以上所列举的三件危害,不过举其大者而言,若真要细说,真是无穷无尽,这里限于篇幅,就不必赘述。

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已经是历史即成之事实了,纵然不满也无法改写。那作为我们当代人的话,又能以何法补救。

对此只能抱有悲观态度,华夏文明之断裂中绝现在已经是即成事实。中国本来是礼仪之邦,服饰华美之邦,现在呢,人的气质涵养,精神面貌,审美趣味比之暴发户国家尚且不如,已经沦为粗俗野蛮之邦,审美丑陋之邦。看看那些不三不四不伦不类,港味十足的古装大片,看看那些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之流炮制的电影,文化上的丑陋化粗俗化已经是积重难返了。

偶然看看电视节目,某些主持人还在外国人面前还大言不惭的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对稍有廉耻的中国人来说,恐怕是羞得要找条地缝钻下去。从各种新闻报道来看,中国人现在在国外给人的形象就是以粗俗不懂礼节而闻名的。

各类给满清歌功颂德的电视剧,也是从未断绝过。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的有生之年是多半看不到中华文明光复之时。

现在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如果能在二十年后,也就是2031年,辛亥革命两个甲子周期之后,同样是辛亥年,能有新的局面,还华夏以本来面目,那就是理想到不能再理想的结果了。

如果要预想2031年的辛亥革命,那其关于民族部分的纲领应该如下

第一,各民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平等为纲领的前提基础,各大小民族之间的友爱团结为这一纲领必然实现的结果

第二,民族身份的确定和政治脱钩,完全以公民自己的民族认同,以及文化归属来确定,杜绝一切形式的纳粹血统论的思想,或者把民族身份政治利益化的做法,杜绝在政府表格上,身份证件上填写民族身份的做法。

第三,彻底取消所谓中华民族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提法,这种提法从根本上就浸透了大国沙文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或者说部族主义的腐朽观念。众所周知所谓五十六个民族中有俄罗斯族,有哈萨克族,有白俄罗斯族,有朝鲜族,中国有什么资格厚颜无耻的宣称俄罗

斯族是中华民族,白俄罗斯族是中华民族,朝鲜族是中华民族?这种愚不可及的说法完全是赤裸裸的民族歧视政策,人为的取消其他民族平等的独立的存在价值。而且潜台词里也包含了,凡是钦定的所谓五十六个民族之外的民族,就不能成为中国人,即便加入中国国籍,也只能是一个异类民族。设想假如一个黑人要移民中国,并且凭借他自己的贡献取得了中国的国籍,那他不属于五十六个民族之中,那就是和其他被宣称为中华民族的相比,变成了一个被排斥的对象,这不是民族歧视又是什么?还有那些取得中国国籍的英美裔的友人,对他们也不公正。这岂非是把中国变成一个还不如美国等西方国家包容的狭隘国度。这种赤裸裸的民族歧视宣传手段,不彻底取消就没有天理!

第四,坚持任何人,只要加入中国的国籍,那他就是和其他中国人享有同等政治经济权力的公民。中国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民族,中国境内的一个民族也可以分布到其他不同国家去。不能因为某个民族的成员现在是中国人,就宣称某民族历史上也一直是中国人,这种做法本身就是民族歧视的狭隘心理表现。

第五,中国必须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国家,国家政权必须无条件去提倡汉文化,普及汉文化的方方面面。注意所谓提倡,不是强迫,也就是说用国家的力量投入人力财力把汉文化发扬光大,用政府的宣传手段普及汉文化,比如国家领导人必须以汉服作为自己在隆重场合的正式礼服或者说国服。任何其他民族当然可以自愿的基础上去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但国家政府没有义务去扶持资助。在汉文化得到充分全面的普及发展之后,国家才顺带也可以采取促进其他民族特色文化的繁荣的手段。国家对于文化从来就是倾斜的,任何国家都必然如此,美国是如此,英国是如此,法国是如此,俄罗斯是如此。所谓民族平等只能是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上的平等。绝对的平等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凡是不认同此条的中国人,可以申请移民到其他国家,看看其他国家是否会给他绝对的文化平等,他是不是要入乡随俗?更何况,事实证明汉文化经过历史场合的考验,从来就是最有凝聚力,最有向心力,最能把不同民族统一融合在一个国家内的文化,甚至感召其他国家人民的文化。

第六,彻底废除教育体系内的所谓语文这门课程,而代之以国学,从小学到中学,课程里不能包含任何白话文的教学,而必须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等经典。教育的目的,任何一个合格的中学生都必须对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篇目,以及一些经典古文诗词,倒背如流,并学会作古诗,作对联。现代文白话文完全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自己去看,艰深的古文都能掌握的人,对白话文根本不必刻意去学。此外取消体育这门课程,代以

武术课,任何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中学生,都必须掌握一套武术拳法套路,一套器械如棍术剑法套路,以及一定的实用格斗技术,至于武术种类可以自由选择。至于跑步,跳远,足球之类,完全可以作为群众运动普及在课外进行。武术倒是需要专门教学才能掌握的。

第七,彻底肃清满清统治对中国文化的破坏,彻底清算满清统治的罪恶,具体措施,可参考上面辛亥革命如何才算彻底的内容。

第八,对于历史上民族、国家的问题,形成一个历史问题的决议。首先明确历史传承的中国定义,是建立在华夏文化为核心文化,以汉民族为主体民族,传承汉族习俗,不对汉族实行排挤提防压制歧视政策,有明确的华夏认同感归属感的政权系列。符合此定义的,即是历史上的中国政权,不符合此定义的既是外国政权。凡是中国传统领土全部被不符合此定义的政权所统治,即是亡国时期。另外要明确申明,不能用现在的中国领土去套历史上的中国领土。任何一个国家,其领土在历史场合范围内都必然会有变动,不能强行认定凡是现在属于中国的领土,历史上就也属于中国,或者现在不属于中国的领土,历史上就不算中国领土。这是一种非历史的,唯心主义,用臆想捏造来代替历史事实的态度,必须彻底打倒。现有的中国领土是现行的国际法确定的领土,任何妄图独立,或分裂的想法都必须给予迎头痛击,根本用不着任何其他的废话。如果要说历史传承,那么现在中国拥有这些领土,首先要感谢推翻满清王朝的革命烈士,要感谢实际控制领土的人民解放军。而不能感谢作为侵略者的满清。这正如同俄罗斯现在占有外兴安岭地区,他们不可能感谢满清政府,只可能感谢打败满清的俄罗斯军队,并且签订《中俄北京条约》逼迫满清割让领土的外交官一个道理。类似的,中国现在法理上包括台湾在内,也不可能感谢日本侵华,而只能感谢抗日的烈士。否按照某些人感谢满清的逻辑,要不是日本侵华,那台湾就会和满清割让给俄罗斯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样拿不回来了,是不是要感谢侵略者?那当然是荒唐的逻辑。实际上那些要感谢满清的昏人,如果日本的侵华成功,大东亚共荣圈成功,他们大概又会去感谢日本的侵略了,这当然是万劫不复的奴才思想。更何况他们的感谢本身就建立在虚妄假设基础上,也就是他们主观认定如果不是满清的侵略屠杀,那么现在中国就不会有这些领土。实际上没有满清的侵略,中国度过了明末政权的衰弱期,按照正常人口繁殖移民的情况,那领土只会比满清统治下更大。

当然以上说的八条,仅仅是非常粗糙的想法。要实现这些内容,估计也不是我们这代人能看到的,所谓二十年后,在新的辛亥年能实现,更只能是一个美好而不切实际的愿望。

更大的可能性是真正的华夏文明彻底消亡,中国逐渐演变成粗俗的暴发户的代名词,不能在文化上,审美上,给世界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了。当然,希望好的结果能实现。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心得 2010年5月23日,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纪念馆。 我们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亲身亲身感受了那革命的气息,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远远观望博物馆,就可以看到由红色砖砌的鄂军都督府,它庄严宏伟的气势立刻吸引了每个人的目光。走近辛亥革命纪念馆,首先看到的就是孙中山的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视远方,有一种大义凛然的气概,一种敬意不禁油然而生。大门两端插着的鄂军都督府的军旗,它迎风飘扬,由鲜红的颜色和紧密围绕着的十八只五角星组成,叫做十八星旗。十八颗黄星,是代表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红底是鲜血,黑色是铁,庄严肃穆。 感叹着这里的革命气息,我走进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在这片历史圣地中穿行、体验,开始了耐心细致的参观。我们先后参观了传达员室,外交部,都督会客与会议室,黎元洪起居室等十余间古色古香的房屋,然后就去参观辛亥革命的壁画,在墙壁四周都陈列有关辛亥革命的画,同学们在仔细看着,想象着,解说员了也在一旁不停地叙说着,不仅如此,我们还见到了先烈们的部分遗物与手迹,还有战斗时的血衣,大炮,刀等战斗工具。通过一件件实物的展示,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那一段历史的动荡、艰险和国家命运的茫然,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忠心爱国的革命党人的那一份火热的爱国之情。他们深深的感染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那句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则昌,逆之则亡”。我想,“红楼”经过时间的历练,已化身为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深植于广大人民心中,它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不怕吃苦、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为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而奋斗。 结束了参观,我们大家合影留念,最后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而我相信博物馆的一切将永驻每个人心中。通过这次对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革命先辈们当时的物质生活上是简陋的,武器装备是落后的,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他们的灵魂是伟大的,他们凭借着他们的那份爱国热情,冒着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在探索祖国前途命运的道路上,勇敢的向前冲去,由于他们一代又一代的热血儿女的努力,终于推翻了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近两千年的统治,极大的解放了人民被禁锢了近两千年历史的思想,敲醒了中国人民求得民主自由的欲望,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翻身的热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加足马力,又经过几代人的探索,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制度。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稳定,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牢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要珍惜我们幸福时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我们一份力量。 历史属于过去,但是现在我们更加不能忘记,要以此来激励我们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但未来与现在相比之下更加重要。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未来的历史的乐章由我们去谱写。我们现在应努力在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做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去报效祖国,投身社会。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要以准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同学,从小事做起,为同学多做些事情,为班级多做些事情,为学院多做些事情,逐步真正融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精神当中去。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永记革命志士所流传下来的精神,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这些精神更好的发扬下去。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创新积极进取,牢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从这些前辈的身上看到他们为国家前途,为民族命运不顾一切的积极探索的精神。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精神秉承下去,为党的不断壮大,国家的不断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未来是美好的,是更加辉煌灿烂的。为了自己、祖国的明天,我们要从现在起,从此时起把握机遇,创造辉煌,明天一定是我们的!

辛亥革命电影观后感

辛亥革命电影观后感 10土木工程一班毛烁极201030490115 “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纵使世人并不只革命为何,竟使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所为何事,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能静温和为何物”“我的死是为了所有孩子。”革命是要流血的!不仅男人要流血,女人也要流血,因为革命不是一个人的革命!秋瑾女士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更是一个坚强勇敢的革命烈士! “你说这些大话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问得好,在场诸位,大多数都是华侨同胞,你们心里最清楚,咱们这张与生俱来的中国人的脸,曾经让咱们遭受过多少白眼,多少欺凌,多少苦难和屈辱,这是因为咱们面孔背后的国家,早已腐朽不堪,羸弱不堪,困苦不堪,咱们中国人就这样任人歧视,被人觊觎,由人宰割,我辈之革命,正是为让民众获得幸福,为民族正得尊严,中国革命一直受着华侨的恩惠,多年来,我深深地感受到,华侨乃革命之母,诸位,你们的孩子,为你们死了。”孙中山先生的话语一语中的,赤裸裸地道明了中国华侨们心中的无奈,愤怒与期待。正是因为这份无奈、愤怒与期待,中国华侨们再一次聚集致公堂默默捐款,只因那一丝信仰,他们希望这些金钱一定能转化成强大的力量推动革命前进。 “逸仙啊,我们这几代生活在海外的华侨,总是要落叶归根的,清王朝不是我们的家,家都没有了,还要什么祖屋”“拿去吧,革命要是不成功,你欠我们几代人的”是呀,落叶总要归根,虽是海外华侨,可是祖宗就是中国人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林觉民为了中国革命无所畏惧地抗争着,临死前还能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之感慨,着实令人钦佩、仰慕。 “荷马里,作为一位美国人,你为什么对中国革命有兴趣”“当下世界,只有中国革命,才有可能创造激动人心的历史”“激动人心?我们的革命可不是为了激动人心”“那么你们为什么要革命”“我曾今是一名医生,我用手术刀救过很多人的生命,但是,在我的国家仍旧有太多的人生不如死,生不如死,我一直在

辛亥革命影片观后感1500字作文

辛亥革命影片观后感1500字作文 今天我们一起从《辛亥革命》这部电影中重温那场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见证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我在那鲜活的画面中真正的感受到了那些曾经无数个为了今天的中国而英勇奋斗的情形。下面为大家分享辛亥革命影片观后感!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中国自身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是社会发展的坚冰已经被打破,实现中华复兴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在这一时刻,回顾近代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们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与牺牲,仍然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 近代前的中国曾经是大国、强国,但是近代以来,由于政治的腐朽与经济的衰退,无法扼制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在一次次列强的进攻面前败下阵来。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都是中国被迫割地赔款,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而引起列强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国联军进入中国并强迫签订《辛丑条约》,迫使中国“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务,而外国军队则驻扎于中国京畿周围的要地,实行永久军事占领。中国在西方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人民当然不甘心承认备受列强欺凌的侵略现实,面对列强侵略的加深也掀起过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动。民族复兴的追求是几代人的目标、理想。但是,实现近代中国的复兴则面临十分艰巨的困难:摆脱 ___的外来干涉侵略与压迫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步,而使广大人民摆脱贫困,使中国作为大国富强起来,则是中华民族复兴更艰巨的一步。历史上,许多人为这一目标曾经进行了多次尝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从事的努力。中国近代史就是人们以这样一种精神支撑着从坎坷中走过来的历史。 列宁曾就中国的辛亥革命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没有真实的民主主义高潮,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摆脱历来的奴隶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这种高潮才能激发劳动群众,使他们创造奇迹。在 ___纲领的每一句话中都可以看出这种高潮。” 辛亥革命吸纳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先进分子,他们献身革命,同时也在革命中接受,不断修正改变积贫积弱中国的想法。 ___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与当时的志士仁人们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百年后的人们已经很难切身体会辛亥时期的社会状况,甚至不能理解当时的革命志士们的历史性的抉择。所以在辛亥百年后的今天,

战狼观后感400字(共9篇)

篇一:战狼观后感 战狼观后感 由吴京自导自演,余男、斯科特·阿特金斯等中外明星主演的3d军事动作片《战狼》今天上映。很久没有这么期待国产大片了,对于天下无敌的中国大陆军旅电影和神剧已经无力吐槽,相对而言,今天首映的《战狼》堪称为中国大陆军旅片中的经典之作。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是剧中冷锋(吴京饰)的回答,让多少想当兵的青年满腔热血!让多少在役或退役军人感到无比自豪!让多少错过当兵的人后悔莫及!当然还有那最吸引我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对我印象最深的两段情景,一个是小队长死了,战狼换实弹准备战斗,旅长的那番战前动员,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配上小队长的遗体随战机升起,战狼们那坚毅、悲伤、决绝的表情,外表刚毅,内心比较感性的我真的有点热泪盈眶。第二段就是最后的高潮,吴京那句:你丫来中国就别想回去。和最后上刺刀,杀!一个人站在边境,对着敌人喊,来啊!我想如果真的是士兵,那时也应该忘了自己吧。最后,直升飞机到了,在吴京背后。当时内心想,这才应该是强国应有的气质吧。 或许现在的国家可能不会那么完美、理想。 精忠报国,虽没有手握钢枪,但不损国家之利,不泄国家之密! 篇二:战狼观后感 《战狼》观后感 观看完《战狼》这部影片,对这部影片的评价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词形容——好看!好看在哪里呢?好看在一下三点: 第二,影片极具感染力。看完《战狼》后有一种刚听完国个的感觉,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片中有段情节是:小队长牺牲了,战狼换实弹准备战斗,旅长的那番战前动员,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第三,副队长说的那番令人映像深刻的话。他说:一匹狼是斗不过狮子,斗不过老虎的,它什么都不是,但是一群狼是强大的,可以所向披靡,狮子、老虎都得给它让路。我们“战狼”不是逞个人英雄,而是一个团队。在演习中,当他们真正遇到一群狼,真正感觉到群狼的可怕,在与狼群战斗时,他们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最终“战狼”在无队员牺牲的情况下战胜了群狼。 同样,对于我们来说,个人的力量微薄,能力有限,但是我们组成一个团队,智慧、力量就会呈指数增长。 篇三:《战狼》观后感 观《战狼》有感 战狼上映有一段时间了,网上好评如潮。其对这类国产战争片,我的一贯态度是:不太抱有希望的。 当然观影前功课我是做足了的。主演兼导演吴京,老鲜肉一枚,虽然他不喜别人称他为鲜肉。可不得不承认这么多年从《新少林寺》到《杀破狼》。他都一直扮演着冷酷硬汉的形象。一张“老脸”这么多年都没变过。而说“鲜肉”,是因为这么多年小吴都默默诠释着自己的角色,不炒作,不高调,甚至都没有大红大紫过。 《战狼》由吴京自导自演,为此他甚至深入部队一年,倾力要打造“特种兵之王”。《战狼》不走市场上的商业大片为了赚钱一味迎合观众的路线,而是耗时7年,剧本改了14道,甚至因为题材不被看好,投资难拉,吴京不得不身揽出品、监制、制片、导演、编剧、主演、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的感想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的感想 周三是武汉经历寒潮的第二天,在这天的下午,我们一行八个人,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在我们决定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后,我首先想了一下自己对辛亥革命的了解。遗憾的是,我仅有的一点点常识都是来自于中学时期的历史课本。我只知道这个伟大事件的时间,地点,重要人物以及一些肤浅的认识。于是我在出发前对辛亥革命进行了一些搜索和了解。在文字的描述下,一百多年前峥嵘岁月的画卷仿佛就在我的面前展开。历史又一次发挥了她的独特魅力,呼唤起了我对革命年代英雄人物和人民的思念。 我们一群人走在去纪念馆路上,此时的武汉正在经历严寒,路上的行人个个都裹紧了棉袄,全副武装,只留出眼睛。因为没有充分的准备,我没有戴围巾和口罩,被冷风吹的瑟瑟发抖。我不禁想到,也就是在一百零五年前的秋冬时节,就在这个武汉三镇,一群有识之士发动了革命,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那时的他们会感到冷吗?我想,身体是冷的,可心永远是热的。在他们想到自己能为饱受磨难的祖国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再冷的寒冬也抵挡不住他们心中的热情。 当我们到达辛亥革命纪念馆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这位伟人挺拔在纪念馆之前。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真的鞠躬尽瘁的一生。满腔热血,积极革命。他会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继续往前走,我们站在了纪念馆之前,十八星旗飘扬在风中,“鄂军都督府”展现在眼前。乱世出英雄,百多年前的仁人志士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创造了自己的辉煌,更造就了祖国的未来。进入纪念馆后,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主楼,因为是红色的,所以被称为红楼。红楼的主楼实际上是红色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通过讲解人员我们得知,整个纪念馆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而主楼面阔73米,进深42米。由于最初建立时为清末湖北省谘议局办公场所,因此建造型式仿照西方国家的行政大厦,风格典雅庄重:花岗石砌台基,红砖砌墙,廊前列柱起卷,檐下饰飞头,檐上压以女儿墙。外墙砖砌,间饰附加假柱、柱头和垂花、垂禾、束莲等图案。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 在纪念馆中,沿着革命的发展历程,我们参观了几个展厅。总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名称依次是“风动汉上”,“武昌首义”,“走向共和”,和“复兴之光”。在参展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无名英雄们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都是在我们的历史书上所看不到和体验不到的东西。“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亲身体验后,我们对辛亥革命又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革命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它的意义却历久弥新。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辛亥革命后,接受这场革命洗礼的中国先进分子和中国人民继续顽强探寻救国救民道路。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有了用先进理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中国革命出现焕然一新的面貌。在当代生活中,学习革命前辈的品质,继承他们的伟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永远的选择。

辛亥革命观后感4篇_心得体会

辛亥革命观后感4篇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辛亥革命观后感4篇,感谢您的阅读! 辛亥革命观后感(一) 《辛亥革命》这一电影是对历史事件的纪念,通过荧幕上的历史画面,让我们看到祖国发展的道路,通过了解历史,认知历史,以促进当代的发展。 《辛亥革命》是一场充满荆棘的革命,在这一道路上,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鲜血描绘祖国的未来。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注定了辛亥革命是一场空前的革命,孙中山先生用自己的坚强意志,开拓了革命的新道路。电影中有许多细节描述,比如孙中山先生在国外与外国政府官员协谈时的激烈争论的一幕,其以一己之力舌战众人,在面对种种刁难与不领略的情绪下,孙中山先生丝毫没有动摇过自己的意志,这是铁一般的意志!这是铁一般的力量!正因为孙中山先生在思想上已经有了彻底的觉悟,在整个革命的道路上,才能走到最后。 电影中还有那么一幕,在孙中山先生与革命同志们讨论临时大总统的事宜的时候,有刺客枪击。一阵慌乱后,刺客被抓,在审问刺客的过程中,刺客对孙中山是满嘴的辱骂,黄兴进来后说了一句:"他和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世界里。"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在当时清政府的历史背景下,要完成一场革命并不只是军阀形式的占领,一场完整意义上的革命,应该是深入群众的内心,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要播种革命的种子,而且还要让其健康成长。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不仅改变了形式,而且革命的精神深入人心,是一场实质改变的革命。 时代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一旦其发展变成盲目的,脱离实际的,就需要勇于改变,将发展的方向标重新定位。辛亥革命给予了我们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历史不会再重演,但历史的规律是会再现的,我们要观史而明智,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正确指导自我的发展,不断提高自我的综合能力。 辛亥革命观后感(二) 他,仅仅一袭白衣就足以构成残酷战争中最美的一道风景,脸上革命的骄傲足以让末路之人看不到生还的退路,甚至望而生畏。侠肝义胆,铁骨铮铮,利落的装枪上膛,迅捷的瞄准射击,一举一动,凌厉中饱含诗意,白衣上点点血色漫延而开,踉跄的身影凝聚了毫不屈服的意志……这不是翩翩公子的白衣,这不是

战狼电影观后感600字作文

战狼电影观后感600字作文 本文为战狼电影观后感600字作文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一颗子弹的呼啸作为战狼的开篇吸引住了大家的眼球,一声声军歌嘹亮带领大家走进了战狼的世界。冷锋,当亲眼目睹战友倒在敌人枪口下,男儿的热血沸腾淹没了上级的命令,但却并未失去理智,他,用自己的智慧击毙了罪犯,虽因违令被关进禁闭室却不负军人的荣誉,也因此得到了战狼女队长的青睐,进入了共和国的尖刀——战狼中队。 《战狼》这部影片讲述了一名叫做冷锋的特种兵战士加入了一个叫做“战狼”的优秀特种兵队伍。在他们与另一支队伍进行对战演习时,一小队外籍雇佣兵突然非法入侵中国,并杀害了一名正在演习的中国军人。于是正在演习的队伍立刻转入实战状态,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最后消灭了入侵的敌人。 其中有一段说的是敌人把冷锋的队友打伤了,对友们为了救他,接连冲上去几个人,也被打死了。打伤的队友为了不让队友牺牲,要冷锋把他打死。冷锋为了救他,让队友们打断旁边的一棵树,树倒下来,刚好让敌人打不到他们,他快速冲过去,把受伤的队友救了回来。他们这种团结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他的机智勇敢也非常让我佩服。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不是一句口号,这是千千万

万中国军人面对越境雇佣兵发出的怒吼!当看着自己的战友倒在自己的面前;当被境外佣兵蔑视的叫做童子军;当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犯下滔天罪孽;当中国军人的荣誉和尊严侵犯,天朝华夏的神圣领土被外敌肆虐! 身为华夏的守护者,战士们用鲜血的生命诠释了军人的使命和骄傲!中国战士,东方之狼! 身为一名因身体原因无缘军校的铁杆军迷,在战狼中,我感到了浑身滚烫的鲜血在沸腾,半年的大学生活似乎让我迷失了方向,但这个下午,徜徉在战狼的军旅世界里,感受着军人的铮铮铁骨,看我中华好儿郎的家国情怀。军人殉国,魂佑疆土,我找回了在血液里潜伏半年的血性,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血性,渴望投笔从戎的军人血性! 最让我感动的一处是:在冷锋被敌人用刀抵着喉咙时,敌人把他衣服上的中国国旗撕掉并扔在地上,他本绝望的眼睛立刻充满了斗志和愤怒。他一把夺过敌人手里的刀,并刺进了敌人的喉咙,然后捡起地上的小国旗,贴在了衣服上。冷锋那强列的爱国精神让我很是感动,在自己的生命都快保不住的时候,为了国家的尊严,他爆发出力量杀死了敌人。这种强烈的爱国精神值得我学习。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是啊,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者将来,只要侵犯我中华的人,就一定会消灭! 余秋雨说,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曾几何时,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 张潞璐2016023079 【论文摘要】: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关键词】;革命,共和,献身,铭记,反省 【正文】:三月中旬,在春雨之中,我们班为了响应团的号召,组织去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参观中我受益良多,也对辛亥革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初中学习历史的时候,辛亥革命对于我来说只是书中的文字“中国封建制从此彻底崩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而辛亥革命后期更是被袁世凯夺取国家总理的位置。但我今天意识到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就更别谈后面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如今的新中国! 一、压迫 以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辛酉政变后,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清廷政局逐渐稳定下来,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也日趋巩固。1895年中日战争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国争先恐后地夺取侵华权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国的局势,国内百姓哀鸿遍野,中国婴儿被用来贩卖,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等,

看了让人沉重,难过。中国需要一股新的力量来拯救! 二、变革 随着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西方文化艺术作品大量输入中国,西方文化思潮逐渐深入到中国人的文化生活。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变革时代,中国话剧诞生。1902年,梁启超创办文学杂志《新小说》,首倡小说界革命。电影的出现,给予了中国人对域外风情的最直接的感受和观感,深深地促进了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20世纪初,西洋音乐和乐器传入中国,中国传统音乐在保留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也顺应时代的发展做了较大的创新。 不得不承认,在列强打开中国大门之后,中国的发展进程显著加速,中国人也开始真正放眼望世界,并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技术,一昧封闭、自我满足的国家是没有未来的,只会被欺凌,甚至被吞并。只有赶上世界进程,才有可能更好地发展。 三、武装起义 1911年10月11日晚上,武昌风云涌动。许许多多的烈士们,他们有的是士兵,有的是农民,有的甚至是学生,他们在历史中将自己的身躯化作大河冲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我很佩服革命先烈那种抛头颅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他们在选择革命时,便已经知道他们选择的很可能是一条不归路,但是,为了国家的兴旺,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还是无悔的走上这条道路。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长眠广州东郊黄花岗。正是这些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革命党,用生命与热血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历史,他们的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1 看完电影“辛亥革命”,心潮澎湃。电影中的烈士一个个鲜活起来,他们为了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了大我舍弃小我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他们对于革命的解读在今天听来仍然铿锵有力,激动人心。 这段历史其实我们都从历史课本中学习过,那时的我们对于这段历史的意义理解的并不深刻。今天看来,这是多么伟大的一段历史,没有这段历史,我们今天可能依然生活在封建社会,受人欺负,卑躬屈膝,一直是别人的奴隶。 其实,每一个社会或者个人的进步都与一个人或者一群人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息息相关。如果孙文没有去过日本、欧洲,他不会知道清朝和世界的差距,也不会深切地体会中国人民的痛苦。正是基于对世界的认识,他才会不遗余力的去奔走,去建立一个新国家。 秋瑾对革命的理解是为天下的孩子造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林觉民说,革命是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孙文说,革命就是让全国之人无一贫者,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现在新中国建立了,不需要革命了,但是革命的精神却不能忘,我们要认真地继承下来,因为它在今天依然有用,

有意义。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清醒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如果我们发现了自己的差距,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就要争分夺秒的大踏步走到前边去,只要你坚定改变自己的信念,谁也挡不住你。我想,对于革命的解读每个人现在都有自己的认识。我以为,个人的革命就是要达到自立自强的状态,不再人云亦云,不再懦弱恐惧,不再固步自封。一个人自己有了主心骨,有了更高的奋斗目标,有了坚韧不拔的信念,他就会建立一个思想上的“中华民国”,做自己的大总统。 同理,一个企业也需要革命,也需要为自己的员工去争取一个崭新的未来。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管理企业的目的是什么?我想,看完“辛亥革命”后我有了一个初步的答案,那就是一个企业能够让自己的员工通过各自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体现自己的价值,在当今社会能够有尊严的活着。 “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不仅仅在当时,更加深远的影响应该在现在和将来,什么时候,我们国家能够达到全国无一贫者,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那时候革命才真正成功了。斯人已逝,其言犹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2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历史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辛亥革命》。我觉得这部影片看后却久久不能释怀。 这部电影,细腻,深刻,把辛亥革命的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影片片头宁静的那段告白,秋瑾带着脚镣走向断头台

电影《战狼》观后感

电影《战狼》观后感 今天下午陪我爱人看了由吴京执导并主演的电影《战狼》,电影结束,回家的路上,我妻子和我谈起电影观后感,她说这部电影真的很好看,看着过瘾,是难得的一部好电影,她问我,这部电影为什么能创造四个亿的票房,成功在哪?就她的问题我说了一下我的看法,我把它形成文字,与大家一起分享。 近些年来,军旅题材的影视剧作品被大家骂,骂作品粗制滥造,骂导演脑残,骂剧情雷人,特别是我们这些军事爱好者,总能在军旅题材的影视剧中挑出众多毛病,最大的毛病就是子弹永远打不完。有朋友会说,看的是故事,管他子弹打多少干嘛?其实这种观点大错特错,军旅题材(或是枪战)影视作品不但要有值得推敲的故事,也要有合理的逻辑关系,更重要的是细节,而《战狼》的成功就在细节。 在讲述战狼前,先聊一个题外话,是关于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目标战》,八一厂原厂长黄宏曾透露,《目标战》拍摄共消耗空包弹5万发,炮弹、火箭弹数十枚,炸药3000公斤,油料60余吨。此外,还有新型突击炮、新型伞兵突击车、新型水陆两栖突击车、95系列突击步枪、大口径反器材步枪、武直-10直升机、米-171运输直升机等一系列武器装备的银幕处女秀……但是,集中了各种资源、调动济南军区力量支持的《目标战》排了6000多场,最后的票房收入只有24万,有网友戏称“黄宏宣传时提到的那“60多吨油料”的开销都比这个钱要多”。为什么要提《目标战》呢,原因就是细节。 那么,《战狼》的细节在哪?我来告诉大家…… 说实在的,《战狼》的故事确实一般,而且没跑出英雄和美女逗咳嗽的老套路,只有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让人振奋,

但《战狼》中真实的展现了PLA(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文缩写)现役最新装备,集中展现的有96式主战坦克,86(改)步战车,武直9、武直10武装直升机,直8、米171运输直升机,运8运输机,95式自动步枪,88式狙击步枪,92式手枪等等,而且这些装备通过细节表现的淋漓尽致。打个比方,武直9武装直升机在追击越境分子时发射的火箭弹,那要在以前的军旅题材作品中是绝对不能出现的,而这部戏中,集中展示了PLA的指挥方舱,按道理说,这应该属于保密性极高的装备。 说了装备,那就再聊剧中的细节部分。以往枪战片中,敌我双方的武器都是一样的,不管哪国的敌人,手里一水的“中国造”,而《战狼》中就细化了,外国雇佣兵使用的是M16自动步枪,狙击步枪则是美制M14,手枪则是德国USP,让观众一看就是真实的外国军人,影片最后跑出来的那些国外武装分子手里全是AK47,场景一下子就真实了。在电影里这样细化武器的作品中我唯一有印象的是80年代末的《中国勇士》,那里是武装分子用的是国外武器,我曾查过资料,那部作品得到过国防科工委208所(现北方国际射击场)的大力支持,所以才有那么多外国武器。 说到这,我再说说张艺谋的那部《代号美洲豹》,在80年代末,那部电影着实的让观众大开眼界,故事也合理,但唯一的缺憾就是细节,劫机犯使用的是大陆的59式手枪,79式冲锋枪,这个可以忍了,假设这些匪徒是从大陆走私的武器吧,可乘坐美洲豹来大陆的国军特种兵也使用79式冲锋枪,头几天在铁血网论坛中看到网友留言“《代号美洲豹》的之所以失败就失败在让国军用上了共军的武器”。 再回到《战狼》,敌我双方的武器分清楚了,我军全部制式

参观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参观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位于武昌区武珞路阅马场广场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其大门的迎面可见的房屋主要由红砖砌成,故又有“红楼”之称。望着那刻满时间痕迹的红色的一砖一瓦,令人不由地感叹与敬畏:这便是历史,中国革命、崛起的历史。 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取得武昌起义胜利的革命党人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其实,更深入去了解这段历史,会发现在10号那晚所打响的那一声响亮的“第一枪”之前所做的革命准备和发生的意外事故,令这一声枪响有那么多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偶然性。但是,它成功了。正是这一声枪响让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崛起的道路:废除了君主专制,中国不再由皇帝一个统治!这是个多么伟大,也是个多么重大的事件。正是从这里开始,中国的男人纷纷剪掉了长长的辫子,女人们陆续解放小小的裹脚……是的,中国人正一步一步向现代迈去,尽管路途阻力重重。 望着首义广场屹立着的孙中山铜像,那威武高大的身躯,目光深邃的双眼,仿佛就是用那满腔热血的身躯挡下阻碍我们走向崛起之路的一支支利箭,用那正视前方的明亮双眼告诉我们道路就在前方,毫不畏惧地往前走去吧。孙中山带着闪耀的思想结晶——三民主义,带领一众革命烈士发动了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再看看馆内陈列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以及革命勇士黄兴先生等人的事迹展览,我更加从心底发出了感叹:这便是中国人!他们不怕敌人不畏惧死亡,只害怕自己热爱的祖国还在水深火热之中继续灭亡,只害怕自己亲爱的同胞以后只能在欺压中沉沦。他们心中所惦记的都是他人,都是祖国的伟业。他们只凭着自己那顽强地令死神都惧怕的执念来反抗,反抗敌人的欺压,反抗欺压的命运!他们沉思,反思古今中外,凝聚各方的智慧结晶,得出拯救中国、拯救同胞的方针与政策;他们呼喊,背起枪支弹药,瞄准四面的凶残敌人,杀出拯救中国、拯救同胞的道路与天地。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的这片土地,他们多少人就从此长眠于这片土地,但是他们都没有退缩;是的,他们更加勇敢,他们扛起已牺牲的烈士的身躯,系上已失去的勇士的沸腾的灵魂,眼里迸发出更加激烈昂扬的光芒:中国要的是民主,要的是自由,要的是属于人民的祖国,要的是中国强大崛起的身影! 怀着激动的心情离开了辛亥革命纪念馆,是的,历史的革命已经结束了,中国已经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但是我心里明白,属于我的“革命”尚未结束,作为当代中国的新新人类,我必须勇往直前,心怀理想,为自己开创出光明的一片天,为身边的人、为自己的祖国,发出那即使渺小也重要的光芒。

推荐-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三篇3篇 精品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三篇(3篇)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回看历史,振我中华 作者:高一(3)班?奉路瑶 上周星期三晚自习一、二,我们观看了电影《辛亥革命》以后,我深深地被震撼了:徐锡麟被杀、秋瑾被俘、彭楚藩等被抓、黄兴揭竿而起……这些可敬的革命先驱者,可歌可泣,令人荡气回肠!一股振我中华的豪情油然而生! 回看一百前的历史,我们看到懦弱无能的清政府,闭关锁国。国门被轰炸,主权被践踏,中华民族每况愈下:由于政治的腐朽与经济的衰退,无法扼制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在一次次列强的进攻面前败下阵来。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都是中国被迫割地赔款,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而引起列强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国联军进入中国并强迫签订《辛丑条约》,迫使中国“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务,而外国军队则驻扎于中国京畿周围的要地,实行永久军事占领。中国在西方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以孙中山为首的先驱者们,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早期他在日本创立了报社或团体之类的松散组织来宣传和探讨挽救民族问题。渐渐地思想成熟,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专门负责和领导具体地活动。团体成熟后就建立了同盟会,把各个革命团体组织和团结

起来,形成同盟。这大大壮大了革命力量。同盟成熟后,就成立政党。用政党力量来挽救国家和治理国家。显然他的这种思路在当时已经很先进了。因为他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一一用政党地形式来进行革命——一种有组织有纪律有纲领和武装力量地形式。 接下来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斗士们,领导武装力量发动武装革命,掀起了一系列反封建高潮,使得清朝政府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无法在十九世纪的中国立足。民主共和国思想深入人心。中国看到了希望,人民开始有了思想的醒悟和革命的萌芽———这就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勋! 回看一百年前的历史,我们还知道以林觉民为代表的年轻的革命党人?,为什么抛妻弃子,放弃富裕的家庭,个人的前途,去进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因为革命代表了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胜利,也要为革命奉献的精神。 回看一百年前的历史,我们更明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过主义伟大旗帜,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巩固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才能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共同奋斗。 回看历史,站在辛亥革命百念的历史新起点上,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们距离富民主文明和谐

爱国片战狼观后感范文600字5篇

爱国片战狼观后感范文600字5篇 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配上小队长的遗体随战机升起,战狼们那坚毅、悲伤、决绝的表情,让人热泪盈眶。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观看爱国片战狼观后感6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观看爱国片战狼观后感600字 《战狼》这是一部主旋律电影,故事及其简单,但是剧情极为紧凑。故事讲诉吴京饰演的冷锋在一次行动中违抗军令打死了片中倪大红饰演的大反派的弟弟,要被开除出队,却意外得到了神秘“战狼”的接纳,在新的特种中,结实了个性十足的战友,也喜欢上了有些冷酷的余男饰演的女队长。之后又与倪大红雇用的跨过边境线入侵中国雇佣兵进行战斗。最后作为超级英雄拯救了队友,杀死了雇佣兵,也抓到了大反派,也追上了女队长…… 记得上一次看的这种类型的影片,就应是《冲出亚马逊》,该片在好多层面都超出了前者。该片采用3D技术,特技极为酷炫,绝对到达了国际水准,武打场面充分吸引眼球。电影的主题讲诉的是军人的战斗,很能展示军人的血性,作为女性观众的我,看的也很是过瘾,但是片中表现的爱国主义很是牵强,但是这是军人的职责,军人的人性透过几个事件也展现的很好。主角的父亲当兵时因为帮忙队友解脱而开枪,从此而深陷自责,而当他开枪时看似重走父亲的老路,却峰回路转救了副队长。片中也有他勇敢追逐感情,最后抱得美人归。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军人的人性。但是特种与跨境组织的斗智斗勇的剧情设置有些偏短,显得前面铺垫与主要资料搭配不协调,最大的反派剧情略少,剧情设置上存在不合理因素,和狼群打斗场面其实是鸡肋,完全能够剔除,太仓促并且科幻效果并不出彩。作为武打演员出身的吴京第一次做导演,可能是过于苛求了,但是片中展现的诚意绝对是值得认可的,绝对强于大部分前几年跨界导演执导的影片。片中的武打镜头很有好莱坞的感觉,虽然有些不贴合真实,但是绝对有超级英雄的范儿。余男作为唯一的女主角,演的还是不错的。反派中的雇佣兵演的也很是给力,特种的大BOSS也很有军人外的人情味,片中的其 他内的人物也展示除了配角的喜剧元素力量,我只能说我看够了主旋律,喜

辛亥革命电影观后感800字

辛亥革命电影观后感800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辛亥革命电影观后感800字 100年前一场革命轰轰烈烈,他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力量席卷了中华大地,震惊了世界四方,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辛亥革命,使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成为一种信仰,他揭开了救亡图存的历史篇章,也在中国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画卷上书写了举足轻重的一笔。 电影《辛亥革命》还原了民族存亡、战火纷飞的岁月。片头秋瑾的从容赴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勇捐躯令人心生悲愤;片中孙中山满怀救国之志,广播革命思想,推进民主共和;阳夏保卫战黄兴浴血奋战,誓死追随令人倍感振奋、热血沸腾;晚晴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袁世凯处心积虑,窃取革命果实令

人愤恨惋惜。影片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刻画和的不同细节演绎,生动的展现了孙中山、黄兴为首的革命党人和革命先驱,为实现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不断探索,不屈斗争的革命信念和爱国情怀,再现了激情澎湃的辛亥革命,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场景。向我们阐述了革命的定义和革命的精神,诠释了改革、信仰和希望对于一个民族存亡的重要。 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屈辱走向富强,100年过去了,重温这段历史,我们心潮澎湃。”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面对山河破碎、生灵遭涂炭的危局,一批批爱国志士在呼号、在求索、在抗争,直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的提出和”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理论的横空出世,民主共和的观念才第一次深入人心,振兴中华才的呼喊才第一次成为响彻华夏的最强音,他让苦难的人民看到了希望,为迷茫的革命者指明了方向。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650字_观辛亥革命有感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650字_观辛亥革命有感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辛亥革命观后感1 20__年,正值辛亥革命__周年。举国都在为了这个历史性的事件展开讨论。但无一例外,所有讨论都会提到,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中国的新纪元,同时,三民主义深入人心。但有些问题却还是值得商榷。 在电影的开头,是秋瑾的英勇赴死。清朝官员在斩首秋瑾之前,曾经给她看了一张照片,"你可晓得这两个孩子将会失去母亲?",秋瑾望着远方,平静的回答,"可我的死却是为了天下所有的孩子。"无私伟大的母爱!赴死的前一刻,她还在想,到底自己的革命是为了什么?原来,"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在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为了革命,为了天下,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为了新中国的美好,她,革命女子第一人,英勇赴死,不为其他,只为了自己的死可以唤醒麻木的群众,可以让革命的鲜血断裂清政府腐朽的统治,人民可以享受着幸福。敬佩之!最感动的一刻莫过于广州黄花岗起义。黄兴、林觉明、徐宗汉等义士们不惧自己生死,用最年轻的生命,最炽热的鲜血,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孙先生在国外演讲时,其中的内容大抵都

忘了,只记得信仰这两个字深深的打动了我。信仰,崇高的字眼,缺失的文明。当代的青年们,扪心自问,真正有信仰的又有几位?没有信仰,行尸走肉,或者没有目标,或者只为名利,或者麻木漠视生命。最近看报纸,关于中国对于缅甸影响的那一块很有感触。很多国家都认为,缅甸似乎再走中国之前的老路,但是其中却有一点,那是我们国人实在无法相比的,那就是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 前不久缅甸政府出台了一项政策,要求缅甸政府机关办事的国民,必须身着缅甸的传统服饰"笼基"才准进入。总统吴登盛说,"华人传统的习俗,你们丢了,但我们还保留着。"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信仰,使得他们在祖国受屈辱的日子里,无论穷苦,依旧快乐开心的活着。即使现在可以过得更好,也没有跳入金钱的旋窝,知足常乐,人生足以。但是反观国人,多数人是活在金钱的牢笼里。导致的结果就是国人没了信仰,漠视生命,不懂生活,麻木的眼睛也捕捉不到美好。青年们没有激情,面对危难不公也只会瞎嚷嚷几句,却不会有实际行动来证明什么。大学学术之风低迷腐败,弄虚作假之风太多,跟风者比比皆是,这样的年轻团体,要是面对祖国的危难时期,我们是否还能有五四运动时学生们的激情,这怕是岌岌可危了吧。很多人都在问中国这是怎么了?国民这是怎么了?依我看来,还是经济发展太快的原因,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怎么可能靠这几十年几百年可以完全改变的。 如今的世道,官僚之风盛行,在学生团体里面,这种现象也很严重。我想问的是,我们一直呼喊着的民主与自由,却只真正成为了我们利用的工具,我们所谓的信仰,也变成了我们利用的工具,除了可

电影战狼2观后感5000字

战狼2观后感 《战狼2》电影虽然是一部轰轰烈烈的主旋律电影,难免带着挥之不去的政治正确、坚定不移的指向性,所以影片中的叛军,也即是电影中的反派来说,就显得太过扁平化、太过一根筋,毫无特点与逻辑。红巾军为何如此残暴、灭绝人性?这样毫无顾忌的见人就杀、见人就机枪扫射、见人就扔炸弹放钢炮的行为是不是显得太过简单粗暴、幼稚可笑?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叛军这边的首领老爹,一言不合就开枪杀人,上司训斥他不要伤害中国人,他直接开枪把上司给杀掉了,最让人目瞪口呆的是,屠杀一个工厂里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和战狼成员冷锋、老何、卓亦凡等三人,竟然出动了一个连的雇佣兵外加各种机枪、重兵器、杀手、钢炮、十几辆坦克,如此小题大做、用高射炮打蚊子的做法充分反映了该红巾军首领老爹智商的惨不忍睹,甚至还不如被他杀掉的上司有头脑,至少他上司还要求部下不准伤害中国人,要争取中国政府的支持,和中国搞好关系。而叛军老爹却完全是一个智商弱爆的杀人机器。要消灭这种坏得无可救药的屠夫,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直截了当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如果单从电影内涵上来说,这部电影的内涵并没有超越当下泛滥的抗战神剧所共有的思想高度,也没有超过好莱坞打造的超级英雄孤身拯救地球的个人英雄主义套路,这是电影的

局限性,其实不难想到,《战狼2》在在神话个人英雄主义的程度上还要高于去年的爆款《湄公河行动》,《湄公河》里至少还有一个全副武装的小队去剿灭贩毒集团,可在《战狼2》中,什么装备、什么支援都没有的冷锋怎么可能赤手空拳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剿灭重型装备齐全、人数爆棚的叛军团队并且还要成功营救出上千名难民?这种事,蝙蝠侠都难以做到。除此之外,冷锋还不忘在炮火连天随时都会秒死的情况下谈一场浪漫的恋爱,好像他们不是在打仗,而是在打CF,死了可以复活似的。也就是说,《战狼2》这种神迹在真实生活中是永远也不可能存在的,这种“只身过险地,帅过宋仲基”的神迹只能存在于电影里。 即使这部电影有诸多这般那样的纰漏,但在我看来,它却仍能称得上是迄今为止最燃魂、最激励人心、最能提高中国观众共鸣的一部、也注定能收获满满怒赞的最高规格、最高制作水准的国产优秀电影之一。其原因就是这部电影从头至尾贯穿始终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以及中国军人身上的那种百折不挠、万死不辞、不畏强暴、保家卫国、尽忠职守、齐心协力、义薄云天、心如明镜、高风亮节、舍己为人、即使天塌下来也能岿然不动、巍峨如山的高贵品质和人道主义精神。看完这部电影,我们会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自豪、庆幸,半个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当时的国人都没有失掉,更何况是现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