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SD固态硬盘的接口概述

关于SSD固态硬盘的接口概述
关于SSD固态硬盘的接口概述

关于SSD固态硬盘的接口概述

SSD最早期的接口:PATA接口

--------------------------------------------------------------------------------

最近很多朋友准备升级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陆续在我们这里换了几个SSD硬盘做启动盘,网上也有很多朋友在不断地问起关于如何加SSD固态硬盘,最多的问题集中在固态硬盘与电脑如何匹配的问题上,要说明这个问题就必须讲清楚SSD固态硬盘的接口,下面我们就固态硬盘的接口做一个简单介绍:

在蓄积了很多年之后,SSD已经在准备谱写它的辉煌,在速度、安全、噪音、功耗、重量等方面的能力,让其拥有了不可替代的优势,今天我们一起来介绍一下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的诸多接口种类,从早至今,它的接口主要包括PATA 、SATA 、PCIe 与USB3.0。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SSD最早期的接口PATA,使用这个接口当然是为了与当时的硬盘接口相吻合,以方便SSD主攻PC市场,让消费者也更容易接受SSD,使用并发现其速度上的优势。

不过就如同PATA消失在硬盘上一样,该接口的诸多限制已经难满足PC要求,该接口优点为便宜、容易使用且兼容性高,不过受限于接口特性,传输速度并不快,最高仅达133MB/s,当时的硬盘来说是个限制,更不用说追求高速的SSD了。

所以这个读取效能不足并诸多限制的PATA接口便很快的消失在了SSD接口上,而是采用的其接替品SATA接口。

PATA接口的接替品:SATA接口

--------------------------------------------------------------------------------

SATA接口则为解决PATA接口缺失而设计,其讯号线接脚仅7-pin,可将干扰降至最低,宽度也能大幅降至1公分以下,有利机壳的散热,另外,SATA采点对点串行的方式传送讯号,每1条信道只支持1个装置,因此不需像PATA接口需要对同1条通道中的主、从装置设定跳接,如此可消除同一信道上有2个装置时,所产生的资源冲突,传输速度也会比较快。

SATA接口于2001年推出SATA 1.0时,传输速率便已达150MB/s,高于PATA最大传输速率133MB/s,随着SATA 2.0与3.0的陆续推出,传输速率更倍速成长至300与600MB/s,

传输速度演进之快,非PATA接口能及,近年来已逐渐取代PATA,成为储存设备主流接口。

目前市面上主打SATA接口的SSD,主以取代机械式硬盘为目标,故需较先进与高效能的接口规格来满足PC要求,且现阶段SATA接口的SSD以SATA 2.0为主流,虽SATA 3.0占比尚低,然其每秒高达600MB的传输速率,将成为SATA SSD未来趋势。

1.8吋SSD接口的天下:mSATA接口

--------------------------------------------------------------------------------

m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SSD)一般是指超小型的SSD模块,不同于传统2.5吋或1.8吋的SSD产品,架构设计上类似于嵌入式系统的DOM型态,之前苹果(Apple)的MacBook Air

采用mSATA接口的SSD,让市场对于mSATA SSD开始投以关注眼光。

过去市场对于SSD的定义都是以2.5吋、1.8吋产品为主,将控制芯片、NAND Flash内存组装在这两种尺寸的机构内,但走到嵌入式内存之后,开始有各式各样不同的SSD形式出现,像是DOM (disk on module)、PCI-Express接口、mSATA SSD等。

mSATA SSD应用领域多以平板计算机、Netbook、POS、机顶盒(STB)、打印机等为主,日前不但是记忆卡大厂新帝(SanDisk)、台系内存模块厂创见推出mSATA SSD产品,英特尔(Intel)也开始加入mSATA SSD战局,瞄准平板计算机、工规、军规等应用领域。

这类接口产品主要服务于内嵌式内存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超薄型的系统产品上,是客户和产品需求来选择应用。

USB2.0的最初替代品:eSATA接口

--------------------------------------------------------------------------------

eSATA就是外置式SATA II规范,是业界标准接口Serial ATA(SATA)的延伸,是用来连接外部而不是内部SATA设备。简单的说就是通过eSATA技术,让外部I/O接口使用SATA II 功能,拥有eSATA接口,你可以轻松地将SATA II硬盘插到eSATA接口,而不用打开机箱更换SATA II硬盘。

eSATA是SATA的外接式接口,但是配备更耐用的缆线和连接器。eSATA可以达到如同SATA般的传输速度,例如SATA 1.5Gb/s或SATA 3Gb/s。eSATA 3Gb/s速度同样向下兼容于1.5Gb/s,与目前台式硬盘的情况相同。由于硬盘内部的数据持续传输率已高达75MB/sec,因此USB和1394的接口速率成为外接硬盘的瓶颈。同时eSATA外设还可以在主机内部的系统崩溃后作为启动盘引导,直接将系统恢复,进一步增大其备份功能的附加值。

一般采用eSATA接口的SSD都类似U盘使用,所以此类产品一般都会多加一个MINI USB 接口,mini USB除了第4针外,其他接口功能皆与标准USB相同。第4针成为ID,在mini-A 上连接到第5针,在mini-B可以悬空亦可连接到第5针。这种eSATA/USB SSD固态硬盘,采用四信道技术,以确保产品不管是在eSATA 或USB的接口下,皆能够达到较好的传输速度,同时支持即插即用的热插入功能,让用户在数据传输与携带链接上更加简便。

未来的主流接口:SATA3接口

--------------------------------------------------------------------------------

在SSD推出之后,就凭借着相比传统机械硬盘高上许多的速度成为了众多发烧玩家的最爱,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一些高端的SSD产品也已经能够达到SATA2.0接口的极限值。随着英特尔最新系列主板的上市,SATA3.0接口也即将成为硬盘接口的标准配备。

SATA3是串行ATA国际组织(SATA-IO)在2009年5月份发布的新版规范,主要是传输速度翻番达到6Gbps,同时向下兼容旧版规范“SATARevision2.6”(也就是现在俗称的SATA3Gbps),接口、数据线都没有变动。

SATA3.0接口技术标准是2007上半年英特尔公司提出的,由英特尔公司的存储产品架构设计部技术总监Knut Grimsrud负责,Knut Grimsrud表示,SATA3.0的传输速率将达到6Gbps,将在SATA2.0的基础上增加1倍。

SSD提升速度的一代:PCIe接口

--------------------------------------------------------------------------------

接下来就要说到PCIe与USB接口了,这两个接口分别代表内嵌与外接SSD需求,除PATA与SATA接口较为消费者所知,PCIe与USB亦为SSD业者较常采用的接口,其中PCIe 接口主要用于内嵌式应用,目前市场上使用这类接口的SSD众多。

SSD将原有机械盘的机械设备转变为纯电子设备,使得存储设备的读写速度大幅上升。但在性能提升的过程中固态硬盘再次受到物理尺寸和数据接口的限制,使得性能和容量再次受到限制,于是更大带宽的PCIE接口出现在SSD上,使得性能和容量取得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固态硬盘潜能。

SSD固态硬盘性能远远超过普通机械硬盘,为了逐步取代机械硬盘,绝大多数SSD沿用了已有的机械硬盘的尺寸和接口协议。由于构造原因,机械盘物理尺寸几乎就只有1.8寸 2.5寸和 3.5寸几种规格,这就给固态硬盘的尺寸设计带来了极大的局限,这又带来存储芯片数量的限制致使固态硬盘最大容量偏小,市面上绝大部分厂家提供的固态硬盘最大容量仅区区256G。同时,现有的硬盘SATA接口也在制约固态硬盘发展,这就好像一台装有涡轮引擎的超级跑车只能在限速80码的高速公路上“奔驰”。

PCIe接口规格由PCI-SIG (PCI Special Interest Group)于2002年中期所制定,如今市面上大多数主板皆提供PCIe插糟,随着版本的推陈出新,PCIe接口可提供的传输速度也愈

快,以最基本的x1规格为例,PCIe 2.0的传输速率由PCIe 1.0时的单向250MB/s提升到500MB/s,PCI 3.0更可提升至750MB/s,若以高阶显示适配器所采的×16规格来看,PCIe 2.0可达单向8GB/s、PCIe 3.0可达单向12GB/s的传输速率,十分惊人。也可透过Express Card 来满足PC的外接需求

最常见的外置接口设备:USB接口

--------------------------------------------------------------------------------

至于USB (Universal Serial Bus)为目前最常见的PC与其外围设备标准,几乎所有的PC 产品皆配备1~2个USB端口(Port),其最受人称道的优点在于其即插即用与可热插入的特性,虽USB接口也有其限制,例如热插入达一定次数后容易造成系统当机,且连接的外围设备愈多,传输速率与效能也将打折扣,不过因具成本优势,故许多IT与CE产品皆配备USB接口。

目前USB接口以USB 2.0为主流,最大传输速率可达480Mbps ,不过这类接口马上就要被最新的USB3.0接口所取代,这种接口也被认为是SuperSpeed USB ,也就是高速USB 接口。

所以说,对于已高速著称的SSD,采用USB3.0接口未来是可行方案,USB 3.0宣称可提供最高4.8Gbps (换算后为600MB/s)的传输速率,为USB 2.0 High Speed规格的10倍,可有效提升NAND Flash相关应用的传输速度,例如高速随身碟、记忆卡与SSD等,由于SSD未来亦可能有外接式需求,所以USB接口SSD仍是有其发展空间。

SATA接口图解

SATA接口详解 一、SATA数据接口和电源接口 上图是数据线(DATA)、电源线(POWER)和硬盘接口示意图 上图是数据线、电源线和硬盘接口实物图

上图是 SATA数据线(7针)对应硬盘上的数据接口(7针)特写 上图是 SATAS数据线(母口)特写,(硬盘上接口成为公口)

二、数据接口(7针)定义 引脚定义: 1 GND Ground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 2 A Transmit 数据发送正极信号接口 3 A- Transmit 数据发送负极信号接口 4 GND Ground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 5 B- Receive 数据接收负极信号接口 6 B Receive 数据接收正极信号接口 7 GND Ground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

三、电源接口(15针)定义 针脚信号线颜色定义 1 +3.3VDC 橙色直流 3.3V 正极电源针脚 2 +3.3VDC 橙色直流 3.3V 正极电源针脚 3 +3.3VDC 橙色直流 3.3V 正极电源针脚,预充电,与第二路配对 4 GND 黑色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 1 路配对 5 GND 黑色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 2 路配对 6 GND 黑色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 3 路配对 7 +5VDC 红色直流5V 正极电源针脚,预充电,与第二路配对 8 +5VDC 红色直流5V 正极电源针脚 9 +5VDC 红色直流5V 正极电源针脚 10 GND 黑色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 2 路配对 11 Optional 黑色保留的针脚 12 GND 黑色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 1 路配对 13 +12VDC 黄色直流12V 正极电源针脚,预充电,与第二路配对 14 +12VDC 黄色直流12V 正极电源针脚 15 +12VDC 黄色直流12V 正极电源针脚

SATA硬盘引脚定义

SATA是Serial ATA的缩写,即串行ATA。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得名。S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图片:SATA.jpg SATA Data pinout SATA PinOut, Data Pin # Signal Name Signal Description 1 GND Ground 2 A+ Transmit+ 3 A- Transmit- 4 GND Ground 5 B- Receive - 6 B+ Receive + 7 GND Ground SATA Power pinout

SATA PinOut, Power Pin # Signal Name Signal Description 1 V33 3.3v Power 2 V3 3 3.3v Power 3 V33 3.3v Power, Pre-charge, 2nd mate 4 Ground 1st Mate 5 Ground 2nd Mate 6 Ground 3rd Mate 7 V5 5v Power, pre-charge, 2nd mate 8 V5 5v Power 9 V5 5v Power 10 Ground 2nd Mate 11 Reserved - 12 Ground 1st Mate 13 V12 12v Power, Pre-charge, 2nd mate 14 V12 12v Power 15 V12 12v Power PATA Power pinout IDE Power Connector Pin Out Pin # Signal Function 18 AWG Wire 1 +12V DC Yellow 4 +12V Return Black 3 +5V Return Black 4 +5V DC Red

笔记本SATA接口定义

SATA是Serial ATA的缩写,即串行ATA。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 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目前已经成了桌面硬盘的主力接口。 一、SATA数据和电源接口图: 二、电源内部联接图: 三、电源和数据线接口定义图:

四、SATA接口定义描述: 1、SATA数据接口定义: 1 GND Ground(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 2 A Transmit(数据发送正极信号接口) 3 A- Transmit(数据发送负极信号接口 4 GND Ground(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 5 B- Receive (数据接收负极信号接口) - 6 B Receive (数据接收正极信号接口) 7 GND Ground(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

2、电源接口定义: 01 V33 3.3v Power (直流3.3V正极电源针脚) 02 V33 3.3v Power (直流3.3V正极电源针脚) 03 V33 3.3v Power, Pre-charge, 2nd mate (直流3.3V正极电源针脚,预充电,与第二路配对) 04 Ground 1st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1路配对) 05 Ground 2nd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2路配对) 06 Ground 3rd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3路配对) 07 V5 5v Power, pre-charge, 2nd mate (直流5V正极电源针脚,预充电,与第二路配对) 08 V5 5v Power (直流5V正极电源针脚) 09 V5 5v Power (直流5V正极电源针脚) 10 Ground 2nd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2路配对) 11 Reserved –保留的针脚 12 Ground 1st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1路配对) 13 V12 12v Power, Pre-charge, 2nd mate (直流12V正极电源针脚,预充电,与第二路配对) 14 V12 12v Power (直流12V正极电源针脚) 15 V12 12v Power (直流12V正极电源针脚) 3、SATA电源线颜色释义 (1)、黄色-直流12V正极 (2)、黑色-直流12V负极(GND) (3)、红色-直流5V正极(GND,VSS) (4)、黑色5V负极(GND) (5)、橙色-直流3.3V正极 PS:(1) 3.3V不接是一样的正常使用,但有用不带3.3V的电源线接的SATA硬盘不认的情况。 (2)在2.5英寸的笔记本串口硬盘中,+12V脚(即后三脚)悬空。 SATA接口定义 SATA是Serial ATA的缩写,即串行ATA。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目前已经成了桌面硬盘的主力接口。 一、SATA数据和电源接口图: 二、电源内部联接图: 三、电源和数据线接口定

IDE硬盘针脚定义

IDE硬盘针脚定义 IDE 是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的缩写,由Compaq 和Western Digital 公司开发,新版的IDE 命名为ATA 即AT bus Attachment,IDE 接口在设备和主板侧的外观为40 脚插针: 1、Reset 复位硬盘(就是硬盘重新启动) 在加电或加电以后,当内部电平稳定保持25ms以上,这个来自主机的信号将复位驱动器,除非一些事故引起加电复位。注:ATA驱动不识别少于20ns的有效复位信号,驱动将响应任何长于20ns的信号,将识别一个等于或长于25ms的信号。 2、Gnd Ground(就是接地了GND) 3-18、DD线传输数据信号接口 19、Gnd 20、空无定义引脚 旧的40针IDE接口(在ZX等老主板能看到)这个位置是有针的,估计是区分40芯线和80芯线的标志。 21、DMARQ DMA Request DMA (直接内存存取)请求信号。 22、GND 23、DIOW DIOW I/O Write Strobe写选通信号,有的资料标明该针脚是/HIOW,/IOW 时钟上升沿锁存写入驱动的数据线8位DD0-DD7或16位DD0-DD15上的信号。直到数据被锁存,驱动才会接受数据。 24、GND 25、DIOR I/O Read Strobe读选通信号.有的资料标明该针脚是/HIOR,/IOR 时钟下降沿驱动数据8位DD0-DD7或16位DD0-DD15有效。上升沿在主机端锁存信号,锁存前主机无动作 26、GND

27、IORDY I/O Channel Ready IO设备就绪信号, 28、ALE Host address latch enable 主机允许地址锁存允许信号,有的资料标明该针脚是DPSYNC (SPSYNC):CXEL 同步电缆选择。 SPSYNC:该信号由生产厂商指定,它用于两个驱动器之间的同步。需要注意的是,在该信号产生时,主驱动器是信息的提供者,而从驱动器是信息的接收者。 CSEL:主驱动器选择信号。如果把该信号接入某个驱动器的接口,则该驱动器就是主驱动器,并且编号为0,反之就是从驱动器,并且编号为1。 29、DMACK DMA Acknowledge DMA响应输出信号。 30、GND 31、INTRQ Interrupt request 中断请求信号 32、IOCS16 IOCS16 为IO片选16 33、DA1 地址1 34、PDIAG Passed diagnostics 通过诊断。 该信号是启动协议的一部分。该信号为高电平,表示主驱动器和从驱动器完成了自检。 35、DA0 地址0 36、DA2 地址2 DA0,DA1,DA2这是一个三位二进制地址编码,主机用来选择是操作数据接口还是具体的某一个寄存器 37、CXO命令寄存器组选择信号,有的资料标明这个针脚是CS1FX/(片选0) 38、CSI 控制寄存器组选择信号,有的资料标明这个针脚是CS3FX/(片选1) 39、DASP Dual purpose pin,双重用途针脚。 该信号有两个功能。当启动系统或对系统进行复位时,如果从驱动器存在,则向主驱动器发出此信号;在系统正常工作时,该信号为低电平,表示选通的驱动器正在工作。一般是作为检测硬盘是否在运行指令的信号针脚。通常,这个针脚和+5v之间串联390欧电阻和LED发光二级管(电阻和发光二级管也串联),作为硬盘指示灯(HDD LED) 40、GND

IDE接口及针脚定义

IDE接口及针脚定义 November 12th, 2009 § 0 目前硬盘接口常见的就三种:IDE、SATA、SCSI。IDE是比较老的接口了,现在基本上使用SATA接口,现在很多新主板上都找不到IDE接口了,市面上的硬盘也清一色的SATA接口的。当然,我们说的是民用市场,像超市收款机等专门的设备上很多还是用的IDE的。SCSI是面向服务器的,产品是价高稳定。 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串行接口(注意不是串口)。由 Compaq 和 Western Digital 公司开发,新版的 IDE 命名为 ATA 即 AT bus Attachment,IDE 接口在设备和主板侧的外观为 40 脚插针。 IDE数据线:IDE数据线是扁平的40针或者80针的,可以连接两个IDE设备。 IDE数据线的接口是公头,主板上的IDE接口是母头(这个公母应该还是很好区分)。IDE数据线第一根针是连接红线或者黑线,就是一排线中最边上颜色不一样的那一根。 IDE针脚定义: Pin 1 Reset 复位硬盘(就是硬盘重启) Pin 2 Ground 接地 Pin 3-18 D ata 这几个接口传输数据信号 Pin 19 Ground 接地 Pin 20 空空,什么也不接 Pin 21 DMARQ DMA Request-DMA请求信号 Pin 22 Ground 接地 Pin 23 I/O write 写选通信号 Pin 24 Ground 接地 Pin 25 I/O read 读选通信号 Pin 26 Ground 接地 Pin 27 IOCHRDY I/O Channel Ready-设备就绪 信号 Pin 28 Cable select 主从设备选择 Pin 29 DMAACK DMA Acknowledge-DMA响应信 号 Pin 30 Ground 接地 Pin 31 IRQ Interrupt request-中断请 求信号 Pin 32 IOCS16 为IO片选16 Pin 33 Addr 1 地址1

SATA接口定义

SA TA接口定义 SA TA是Serial A TA的缩写,即串行A TA。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 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 TA 1.0规范,2002年确立了Serial A TA 2.0规范。Serial A 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 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目前已经成了桌面硬盘的主力接口。 一、SATA数据和电源接口图: 二、电源内部联接图: 三、电源和数据线接口定义图:(借用了别人的,引用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4215658334.html,/33640537_674534_d.html) 四、SATA接口定义描述: 1、SATA数据接口定义: 1 GND Ground(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 2 A Transmit(数据发送正极信号接口) 3 A- Transmit(数据发送负极信号接口 4 GND Ground(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 5 B- Receive (数据接收负极信号接口)- 6 B Receive (数据接收正极信号接口) 7 GND Ground(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 2、电源接口定义: 01 V33 3.3v Power (直流3.3V正极电源针脚) 02 V33 3.3v Power (直流3.3V正极电源针脚) 03 V33 3.3v Power, Pre-charge, 2nd mate (直流3.3V正 极电源针脚,预充电,与第二路配对) 04 Ground 1st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1路 配对) 05 Ground 2nd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2 路配对) 06 Ground 3rd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3 路配对) 07 V5 5v Power, pre-charge, 2nd mate (直流5V正极电 源针脚,预充电,与第二路配对) 08 V5 5v Power (直流5V正极电源针脚) 09 V5 5v Power (直流5V正极电源针脚) 10 Ground 2nd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2 路配对) 11 Reserved –保留的针脚 12 Ground 1st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1路

SATA硬盘接口基础知识

SATA硬盘接口 SATA的由来 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 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串口硬盘 串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相对于并行ATA来说,就具有非常多的优势。首先,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其次,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目前最新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将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 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SATAII接口 定义 SATA II是在SAT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征是外部传输率从SATA的 1.5Gbps(150MB/sec)进一步提高到了3Gbps(300MB/sec),此外还包括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队列)、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交错启动(Staggered Spin-up)等一系列的技术特征。单纯的外部传输率达到3Gbps并不是真正的SATA II。 性能 SATA II的关键技术就是3Gbps的外部传输率和NCQ技术。NCQ技术可以对硬盘的指令执行顺序进行优化,避免像传统硬盘那样机械地按照接收指令的先后顺序移动磁头读写

硬盘中的常见接口类型及特点介绍

硬盘中的常见接口类型及特点介绍 一套完整的PC需要很多个部件组成,如果在某次灾难中你只能保留一个部件,大家会选择留下哪个部分?这时候不管你的CPU多么高级,显卡多么有信仰,正常的人类应该都会选择留下硬盘吧,因为硬盘里不仅住着很多美日欧漂亮姐姐,最关键的是里面保存了你的使用记录,说的文艺点就是只有硬盘才能留住你的记忆,人要是没了记忆,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活鱼还有7秒的记忆)。 作为PC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杯具的是硬盘还往往是最拖累系统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纯机械硬盘平台上。整套平台性能要想极大地提升,硬盘速度就不得不革命。时至今日,HDD 硬盘依然是很多实体店装机的首选,但更快速的SSD已经是用过都说好,它好你也好。在这场革命中,为了实现更快的速度,硬盘的接口也在不断进化,今天的超能课堂我们就来谈谈硬盘的主流接口都有哪些。 不同规格的硬盘上会使用不一样的接口 大家都能说出不少,不过小编还是自己先曝答案吧——如上图所示,视硬盘大小不同,硬盘接口也是多种多样的,现在能见到的至少有SATA、mSATA、M.2、SATA Express、PCI-E 及U.2等,其实这些还只是一部分,因为我们没提到的还有很多,比如BGA封装的,针对外置设备的eSATA接口,企业级市场用的SAS 3.0接口,习惯独来独往的苹果甚至还定制了很多自家专属的硬盘接口。考虑到它们跟日常使用的关系不大或者你知道了也没个卵用(因为是专属的),所以我们重点介绍的是普通人见得着的接口,如下图所示: 硬盘常见接口及特色 上述表格中一共列举了SATA 6Gbps、mSATA、SATA Express(以下简称为SATA E)、M.2、U.2及PCI-E接口,实际上每个接口下面通常还会有很多子类型,比如SATA硬盘还有1.8寸规格的,mSATA还有mSATA mini,PCI-E插槽除了常见的HHHL半高半长之外,还有全高全长、全高半长等等,不胜枚举,我们就选择最典型的吧。

笔记本硬盘_光驱接口定义

笔记本硬盘接口定义

笔记本光驱接口定义 笔记本光驱接口定义 01.RESET# 02.GND 03.D7 04.D8 05.D6 06.D9 07.D5 08.D10 09.D4 10.D11 11.D3 12.D12 13.D2 14.D13 15.D1 16.D14 17.D0 18.D15 19.GND 20.未用 21.GND 22.GND 23.HIOW 24.GND 25.HIOR 26.GND 27.IOCHRDY 28.HALE 29.DAKS 30.GND 31.IRQBUS 32.IOCS16 33.A1 34.未用PDIAG 35.A0 36.A2 37.HCS0 38.HCS1 39.DASP 40.GND 41.+5V逻辑电源(驱动电路板) 42.+5V(给电机供电) 43.GND 44.NC 45. 46. 47.D 48.C 49.B 50.A 2.5英寸笔记本硬盘一般使用50针接口,其中41针一般为驱动逻辑(电路板)提供+5V电压,42针为电动机提供+5V电压(笔记本硬盘用+5V电机,台式机硬盘用+12V电机) 数据D0-D15是主机和驱动器之间的双向传输线 RESET#是上电时主机送来的信号,使驱动器复位,其后保持高电平 写选通HIOW:当低电平有效时,把主机送来的数据写入寄存器或驱动器的数据寄存器 读选通HIOR:当低电平有效时,读某个寄存器或驱动器的数据寄存器 地址锁存允许HALE:用于锁存地址信号 中断请求IRQBUS:驱动器向主机发送中断请求信号 I/O芯片选中IOCS16:它通知主机,16位寄存器已经选中,驱动器准备发送或接收16位数据 地址信号A0-A2 片选HCS0,HCS1:是主机地址译码后得到的片选信号,选择可直接存取的寄存器。 笔记本的硬盘接口引脚定义:

非常准确的SATA电源线和数据线接口定义

SATA电源线和数据线接口定义 SATA是Serial ATA的缩写,即串行ATA。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 规范,2002年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目前已经成了桌面硬盘的主力接口。 一、SATA数据和电源接口图: 二、电源内部联接图: 三、电源和数据线接口定义图:

四、SATA接口定义描述: 1、SATA数据接口定义: 1 GND Ground(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 2 A Transmit(数据发送正极信号接口) 3 A- Transmit(数据发送负极信号接口 4 GND Ground(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 5 B- Receive (数据接收负极信号接口) - 6 B Receive (数据接收正极信号接口) 7 GND Ground(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 2、电源接口定义: 01 V33 3.3v Power (直流3.3V正极电源针脚)

02 V33 3.3v Power (直流3.3V正极电源针脚) 03 V33 3.3v Power, Pre-charge, 2nd mate (直流3.3V正极电源针脚,预充电,与第二路配对) 04 Ground 1st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1路配对) 05 Ground 2nd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2路配对) 06 Ground 3rd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3路配对) 07 V5 5v Power, pre-charge, 2nd mate (直流5V正极电源针脚,预充电,与第二路配对) 08 V5 5v Power (直流5V正极电源针脚) 09 V5 5v Power (直流5V正极电源针脚) 10 Ground 2nd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2路配对) 11 Reserved –保留的针脚 12 Ground 1st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1路配对) 13 V12 12v Power, Pre-charge, 2nd mate (直流12V正极电源针脚,预充电,与第二路配对) 14 V12 12v Power (直流12V正极电源针脚) 15 V12 12v Power (直流12V正极电源针脚) 3、SATA电源线颜色释义 (1)、黄色-直流12V正极 (2)、黑色-直流12V负极(GND) (3)、红色-直流5V正极(GND,VSS) (4)、黑色5V负极(GND) (5)、橙色-直流3.3V正极 PS:(1) 3.3V不接是一样的正常使用,但有用不带3.3V的电源线接的SATA 硬盘不认的情况。 (2)在2.5英寸的笔记本串口硬盘中,+12V脚(即后三脚)悬空。

SATA接口定义

SATA接口定义 SATA是Serial ATA的缩写,即串行ATA。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目前已经成了桌面硬盘的主力接口。 一、SATA数据和电源接口图: 二、电源内部联接图: 三、电源和数据线接口定义图:(借用了别人的,引用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215658334.html,/33640537_674534_d.html)

四、SATA接口定义描述: 1、SATA数据接口定义: 1 GND Ground(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 2 A Transmit(数据发送正极信号接口) 3 A- Transmit(数据发送负极信号接口 4 GND Ground(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 5 B- Receive (数据接收负极信号接口)-

6 B Receive (数据接收正极信号接口) 7 GND Ground(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 2、电源接口定义: 01 V33 3.3v Power (直流3.3V正极电源针脚) 02 V33 3.3v Power (直流3.3V正极电源针脚) 03 V33 3.3v Power, Pre-charge, 2nd mate (直流3.3V正极电源针脚,预充电,与第二路配对) 04 Ground 1st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1路配对) 05 Ground 2nd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2路配对) 06 Ground 3rd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3路配对) 07 V5 5v Power, pre-charge, 2nd mate (直流5V正极电源针脚,预充电,与第二路配对) 08 V5 5v Power (直流5V正极电源针脚) 09 V5 5v Power (直流5V正极电源针脚) 10 Ground 2nd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2路配对) 11 Reserved –保留的针脚 12 Ground 1st Mate (接地,一般和负极相连,与第1路配对) 13 V12 12v Power, Pre-charge, 2nd mate (直流12V正极电源针脚,预充电,与第二路配对) 14 V12 12v Power (直流12V正极电源针脚) 15 V12 12v Power (直流12V正极电源针脚) 3、SATA电源线颜色释义 (1)、黄色-直流12V正极 (2)、黑色-直流12V负极(GND) (3)、红色-直流5V正极(GND,VSS)

电脑接口图解大全 图解硬盘接口

电脑接口图解大全图解硬盘接口 2010-12-29 19:09:01| 分类:计算机常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每台电脑,无论台式机还是笔记本,里里外外都有许多接口和插槽,你全都认识吗?也许你已经对USB、PS/2、VGA等常用接口非常熟悉,但是你知道SCART、HDMI,抑或USB接口分为Type A、Type B等类型吗?总之这是一篇主要面对电脑初学者的文章,但那些有经验的用户也许也能从本文学到一些新知识 第一部分外部接口:用于连接各种PC外设 USB

USB(Universal Serial Bus 通用串行总线)用于将鼠标、键盘、移动硬盘、数码相机、VoIP电话(Skype)或打印机等外设等连接到PC。理论上单个USB host控制器可以连接最多127个设备。 3 X1 H8 g) q6 [5 y# `3 W0 L硬件技术、网络技术、病毒安全、休闲娱乐,软件下载USB目前有两个版本,USB1.1的最高数据传输率为12Mbps,USB2.0则提高到480Mbps。注意:二者的物理接口完全一致,数据传输率上的差别完全由PC的USB host控制器以及USB设备决定。USB可以通过连接线为设备提供最 高5V,500mA的电力。 接口有3种类型:- Type A:一般用于PC - Mini-USB:一般用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测量仪器以及移动硬盘等 左边接头为Type A(连接PC),右为Type B(连接设备) USB Mini

USB延长线,一般不应长于5米 请认准接头上的USB标志 USB分离线,每个端口各可以得到5V 500mA的电力。移动硬盘等用电大户可以使用这种线来从第二个 USB端口获得额外电源(500+500=1000mA)

SATA硬盘15针供电接口的引脚定义_照牛排博客

SATA硬盘15针供电接口的引脚定义 本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215658334.html,/archives/160.html 1)ChinaFix的张先生,作了张SATA硬盘15针供电接口的引脚定义图,很直观。SATA硬盘供电接口有15针,三针一组(相通),从缺口开始数: 第1、2、3脚,目前来说这个低压3.3V不是必须的; 第4、5、6脚接地1; 第7、8、9脚接+5V电源; 第10、11、12脚接地2; 第13、14、15脚接+12V电源(在2.5英寸 串口硬盘中,此三脚悬空)。 看左图,张先生说,第3、7、13脚是预充 电(?)的,第11脚可能用于其它用途。第1、 2、3脚是可选的,已经发现有用来连接到其它的电源单元上去的,通常还有一种带4脚连接器的 Y - 适配器。 2)SATA串口硬盘的电源线,与IDE并口硬盘电源线(D型接口,4Pin)相比,就多了+3.3V供电,而+3.3V目前基本上闲置不用。即,两种电源线都提供+5V和+12V电源,都有两路地线,可以转接。老式电脑用的都是D型电源接口,用来接老式的并口硬盘(容量一般在160G以内)和光驱,近年来流行SATA串口硬盘和光驱。下图是4针D型并口转SATA串口的电源转接线,如果你的SATA 供电接口不够,或买了个500G 的串口硬盘装在自己的老机器上,可能用得着:

4针D型并口转SATA串口的电源转接线 3)SATA光驱的供电接口和SATA硬盘是一样的,就像IDE光驱和IDE硬盘都用4Pin的D型接口供电一样。SATA硬盘15针供电接口的引脚定义,That' s All。 PS:照牛排写一篇博文,一般要用两三个小时,本文字虽少,但也耗了两个多小时。写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边写边消化,不懂的随时问谷歌百度。博客配的图大多是从网上刨来的。本人比较挑剔,一张图,往往是从谷歌图片找到百度图片,遴选再三,要是有相机就好了,可以直接拍下来,记录整个维修的过程。 除非标出来源,照牛排的文章均为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的形式注明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215658334.html,/archives/160.html

USB标准接口定义

USB B型接口/引脚管脚定义图 USB公口(B型插头)外形图 到网络上有很多USB,Mini-USB接口的文章,里面很多的贴图要么不清楚(不是照片,而是手画的),要么就是错误的(按照它的标法插头都插不到插座里),考虑到USB连线和接口的广泛使用,特重新整理编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面介绍的是标准USB接口定义 USB是一种常用的PC接口,只有4根线,两根电源两根信号,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正负极弄反了,否则会烧掉USB设备或者电脑的南桥芯片!

?? 其中ID脚在OTG功能中才使用。由于Mini-USB接口分Mini-A、B和AB接口。 如果你的系统仅仅是用做Slave,那么就使用B接口。 系统控制器会判断ID脚的电平判断是什么样的设备插入,如果是高电平,则是B接头插入,此时系统就做主模式(master mode) 如果ID为低,则是A接口插入,然后系统就会使用HNP对话协议来决定哪个做Master,哪个做Slave。这些说明为技术人员总结的,仅供参考。 我们手机上一般用的都是B型Mini-USB口 下面贴一张常见的USB接口图片

从左往右依次为:miniUSB公口(A型插头)、miniUSB公口(B型插头)、USB公口(B型)、USB母口(A 型插座)、USB公口(A型插头) 什么是USB 接口 常用USB接口的识别及USB接口标准和作用 一、什么是USB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缩写,中文含义是“通用串行总线”。它是一种应用在PC领域的新型接口技术。早在1995年,就已经有PC机带有USB接口了,但由于缺乏软件及硬件设备的支持,这些PC机的USB接口都闲置未用。1998年后,随着微软在Windows 98中内置了对USB接口的支持模块,加上USB设备的日渐增多,USB接口才逐步走进了实用阶段。 这几年,随着大量支持USB的个人电脑的普及,USB逐步成为PC机的标准接口已经是大势所趋。在主机(host)端,最新推出的PC机几乎100%支持USB;而在外设(device)端,使用USB接口的设备也与日俱增,例如数码相机、扫描仪、游戏杆、磁带和软驱、图像设备、打印机、键盘、鼠标等等。 USB设备之所以会被大量应用,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热插拔。这就让用户在使用外接设备时,不需要重复“关机à将并口或串口电缆接上à再开机”这样的动作,而是直接在PC开机时,就可以将USB电缆插上使用。

SATA硬盘15针供电接口的引脚定义

)ChinaFix的张先生,作了张SATA硬盘15针供电接口的引脚定义图,很直观。SATA硬盘供电接口有15针,三针一组(相通), 从缺口开始数: 第1、2、3脚,目前来说这个低压3.3V不是必须的; 第4、5、6脚接地1; 第7、8、9脚接+5V电源; 第10、11、12脚接地2; 第13、14、15脚接+12V电源(在2.5英寸串口硬盘中,此三脚悬空)。 看左图,张先生说,第3、7、13脚是预充电(?)的,第11脚可能用于其它用途。第1、2、3脚是可选的,已经发现有用来连接到其它的电源单元上去的,通常还有一种带4脚连接器的 Y - 适配器。 2)SATA串口硬盘的电源线,与IDE并口硬盘电源线(D型接口,4Pin)相比,就多了+3.3V供电,而+3.3V目前基本上闲置不用。即,两种电源线都提供+5V和+12V电源,都有两路地线,可以转接。老式电脑用的都是D型电源接口,用来接老式的并口硬盘(容量一般在160G以内)和光驱,近年来流行SATA串口硬盘和光驱。下图是4针D型并口转SATA串口的电源转接线,如果你的SATA 供电接口不够,或买了个500G的串口硬盘装在自己的老机器上,可能用得着:

4针D型并口转SATA串口的电源转接线 3)SATA光驱的供电接口和SATA硬盘是一样的,就像IDE光驱和IDE硬盘都用4Pin的D型接口供电一样。SATA硬盘15针供电接口的引脚定义,That' s All。 PS:照牛排写一篇博文,一般要用两三个小时,本文字虽少,但也耗了两个多小时。写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边写边消化,不懂的随时问谷歌百度。博客配的图大多是从网上刨来的。本人比较挑剔,一张图,往往是从谷歌图片找到百度图片,遴选再三,要是有相机就好了,可以直接拍下来,记录整个维修的过程。

解读 M.2硬盘接口

解读M.2 SSD硬盘接口 M.2 接口的SSD,目前电脑的主流SSD。目前新出的电脑的SSD接口基本都是M.2的,MSATA的慢慢的淘汰了。 大家只知道这个接口叫M.2,但是大家了解它吗?相信很多人对M.2都是相当的模糊。所以咱们今天就来简单聊聊M.2的那些事儿。 PS:M.2 SSD好小哦。。。这个SSD是2280规格的,2280的意思是宽度是22MM,长度是80MM。 M.2最早还用过NGFF这个名字

它有很多长度版本,但最常见的还是42/60/80m m三种,如果只是长度差异就好办了。可惜M.2还存在通道、协议等方面的差异,在兼容性和性能方面有太多的选购误区了,想要买到自己想要的好东西,下面的干货必须看完。 我们来重新认识几个专属名词,和M.2相关的还有PCI-E、SATA.NVMe 等关键词。这些参数之间有着剪不清理还乱的复杂关系。所以,在挑选M.2 SSD 之前,一定要先弄明白各种关键词的含义。 M.2是接口类型,M.2是一种接口/插槽类型,与其同级别的,则是串口(SATA或mSATA )和并口(IDE) 这些用于连接硬盘的插槽。或者,我们可以将M.2理解为比3.5英寸和2.5英寸更小的硬盘和硬盘插槽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M.2接口(SSD上的金手指形状)和插槽(主板上)又被细分为了B Key( 又称Socket2 )和M Key (又称Socket3) 两个模组,二者由于金手指缺口和针脚数量不同而容易产生兼容问题!

SATA和PCI-E是总线标准,同样是M.2 SSD,有些产品的顺序读取速度最多也只有550MB/s,但有些产品却能轻松突破2500MB/S大关。能实现后者速度的M 2 SSD通常会伴随一个名为PCI-E的参数。这个PCI-E是个啥? 各位感觉到差距了吗? 注: PCI-E3.0X4的完整叫法应该是Express Gen3x4 就M 2 SSD领域,PC-E可不是台式机主板上用来安装显卡、声卡的物理插槽,而是代表着一种总线(通道) 标准。与它对应的则是我们熟悉的SATA3.0总线,这两种总线标准将直接决定M.2 SSD的读写速度。

存储基础知识SATA、SCSI、SAS硬盘接口区分

存储基础知识SATA、SCSI、SAS硬盘接口区分(图) 现在服务器上采用的硬盘接口技术主要有两种,SATA和SCSI,使用SAS 硬盘的产品目前也已经上市,当然还有高端的光纤硬盘,其中前两种是最常见的。下面我们就SATA、SCSI、SAS等接口技术作简单介绍。 SATA 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是串行ATA的缩写,目前能够见到的有SATA-1和SATA-2两种标准,对应的传输速度分别是150MB/s和300MB /s。SATA主要用于已经取代遇到瓶颈的PATA接口技术。从速度这一点上,SATA在传输方式上SATA也比PATA先进,已经远远把PATA硬盘甩到了后面。其次,从数据传输角度来看,SATA比PATA抗干扰能力更强。 SATA-1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最大数据传输率为150MBps,信号线最长1米。SATA一般采用点对点的连接方式,即一头连接主板上的SATA接口,另一头直接连硬盘,没有其他设备可以共享这条数据线,而并行ATA允许这种情况(每条数据线可以连接1-2个设备),因此也就无需像并行ATA硬盘那样设置主盘和从盘。 另外,SATA所具备的热插拨功能是PATA所不能比的,利用这一功能可以更加方便的组建磁盘阵列。串口的数据线由于只采用了四针结构,因此相比较起并口安装起来更加便捷,更有利于缩减机箱内的线缆,有利散热。

SCSI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是一种专门为小型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存储单元接口模式,可以对计算机中的多个设备进行动态分工操作,对于系统同时要求的多个任务可以灵活机动的适当分配,动态完成。 SCSI规范发展到今天,已经是第六代技术了,从刚创建时候的SCSI(8bit)、Wide SCSI(8bit)、Ultra Wide SCSI(8bit/16bit)、Ultra Wide SCSI 2(16bit)、Ultra 160 SCSI(16bit)到今天的Ultra 320 SCSI,速度从1.2MB/s到现在的320MB/s 有了质的飞跃。目前的主流SCSI硬盘都采用了Ultra 320 SCSI接口,能提供320MB/s的接口传输速度。

电脑接口图解大全 图解硬盘接口

2010-12-29 19:09:01| 分类:计算机常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每台电脑,无论台式机还是笔记本,里里外外都有许多接口和插槽,你全都认识吗也许你已经对USB、PS/2、VGA等常用接口非常熟悉,但是你知道SCART、HDMI,抑或USB接口分为Type A、Type B等类型吗总之这是一篇主要面对电脑初学者的文章,但那些有经验的用户也许也能从本文学到一些新知识 第一部分外部接口:用于连接各种PC外设 USB USB(Universal Serial Bus 通用串行总线)用于将鼠标、键盘、移动硬盘、数码相机、VoIP电话(Skype)或打印机等外设等连接到PC。理论上单个USB host控制器可以连接最多127个设备。 3 X1 H8 g) q6 [5 y# `3 W0 L硬件技术、网络技术、病毒安全、休闲娱乐,软件下载USB目前有两个版本,的最高数据传输率为12Mbps,则提高到480Mbps。注意:二者的物理接口完全一致,数据传输率上的差别完全由PC的USB host控制器以及USB设备决定。USB可以通过连接线为设备提供最高5V,500mA 的电力。 接口有3种类型:- Type A:一般用于PC - Mini-USB:一般用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测量仪器以及移动硬盘等 左边接头为Type A(连接PC),右为Type B(连接设备) USB Mini USB延长线,一般不应长于5米 请认准接头上的USB标志 USB分离线,每个端口各可以得到5V 500mA的电力。移动硬盘等用电大户可以使用这种线来从第二个 USB端口获得额外电源(500+500=1000mA) 你见过吗:USB接口的电池充电器 比较常见的USB转PS/2接口 IEEE-1394/Firewire/ IEEE-1394是一种广泛使用在数码摄像机、外置驱动器以及多种网络设备的串行接口,苹果公司又把它称作Firewire(火线),而索尼公司的叫法是。目前,数据传速率为400Mbps的IEEE-1394标准正被800Mbps 的IEEE-1394b (或Firewire-800)所取代。普通火线设备使用的6针线缆可提供电源,另外还有一种不提供电源的4针线缆。Firewire-800设备使用的是9针线缆以及接口。 一头6针,一头4针的1394连接线 1394扩展卡挡板,提供两个6针接口以及一个较小的4针接 可提供电源的6针接头 不提供电源的4针接头,一般用于数码摄像机以及笔记本电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