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疏散平台调研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疏散平台调研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疏散平台调研报告

上海轨道交通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思政课社会调研报告选萃 上海轨道交通的调研报告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关于近年上海在建轨道交通的研究报告 一、调查概况 上海是个国际化都市,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很多,但为了更加的完善轨道交通的建设、使市民出行更加的方便,现已有7、10、11、12、13号线轨道交通在建或者即将投入建设。了解这些正在进行中的轨道的线路以及周边环境,分析它们建成之后给周边区域所带去的影响和意义,可以深化我们对城市规划建设的认识,可以准确的分析和把握轨道交通的健全所带去的城市区域性经济增长点,便于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这些线路全线建成之后,市民出行将会更加的便捷便也会带动周边设施的建设,尤其是这些线路都是从市中心到周边地区,这将大大推动周边的经济建设发展。除此以外建成之后,轨道与轨道之间的换乘将变得更加丰富,极大的促进了客流量的增长,缓解上海大多数地区的交通出行压力。 二、调研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调研目标: 1、了解上海已建及在建轨道交通情况; 2、认识在建轨道交通给居民带来的潜在便利; 3、探索在建轨道交通完成后带来的区域性经济增长成因; (二)调研基本对象: 1、各个主要地铁站的路人、乘客; 2、网络调查受访者; (三)调研地点: 1、各个主要地铁站周边; 2、校内网进行网络调查; (四) 调研方法: 1、问卷调查 居民问卷,内容涵盖对轨道交通的满意度、轨道交通的便利程度、新轨道交通的建 。 车,找不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等一系列问题。有些乘客提出可以更换一些周围明显的建筑物等的地名,例如:中林站,儿童医学中心站等。 (三)人民广场站: l 1,2,8号线的换乘站。上海客流量最大的地铁车站。 l 1,8号线南北平行走向,1号线先建成,原在人民公园下,8号线在它东侧的西藏中路下, 2号线东西向,南京西路南侧,列车在1,8号线下通过。1号线为地下二层,b2为站台,b1为站厅。8号线为地下二层,b2为站台,b1为站厅。2号线为地下三层b3为站台,b2为站厅,而b1就可作为商场——华盛街。1,8号线通过站厅直接换乘。而1,8号线与2号线是l型换乘,要通过三角大厅和一段通道上下一层实现换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社会调研报告书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调研报告 一、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预测分析 (一)预计区域人才需求量 从全国来看: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开通运营,对运营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将不断扩大。从横向来看,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发布的职位大致有四类,分别是工程技术类、安全保障类、商务拓展类和运营管理类,而运用管理类的人才则需要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具备一定专业技能、有经验的人士担任。 城市轨道交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采用国内外当前最先进的设备和高新技术,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专门理论知识和智能化的操作技能,经过专门教育的、高职层次的一线操作和管理人员将是未来几十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的重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类的职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企管,而是要对轨道交通领域的运输、组织、管理、调度等十分熟悉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相关人才的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与企业发展需求也存在较大差距。 通常平均每公里地铁线路所需的员工数为50到80人,到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营业里程将达到7395公里,照此计算,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将为369750人至591600人。以现有的人才需求结构来看,其中60%为运营管理人员,故至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需要的运营管理人员将达到221850人至354960人。

从成都市来看: 依据2008年版《成都市总体规划》及《成都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的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于2011年3月正式通过市政府批复。2011年版线网规划由原04年版的7条线路增加到23条线路。线网总里程由原线网规划274.15公里增加到938公里。具体为:地铁线路10条,全长371公里;市域快线9条,全长475公里;市域铁路2条,全长92公里。线网形成后,中心城区(绕城内)线网密度由原0.34 km/km2增加到0.74km/km2,核心区内线网密度达到1.5km/km2,每日客运量由原680万人次增加到1800万人次。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将带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按现有人才需求结构配置,2015年成都城市轨道交通总人数需求将超过5万余人,而新增员工的主体是高职高专毕业生,为该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二)学历需求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所需人才学历要求主要是高中32%,专科45%,本科及以上23%。 (三)岗位需求情况 轨道交通运营的具体工作在轨道交通的车、机、工、电、辆等多个部门及工种中较为成熟且比较稳定的工作, 相应的业务标准、作业规范和规章制度伴随着铁路的发展历程而来, 具有标准化程度高、制度科学严谨、内容丰富全面的特点。因此, 由这些工作对应的岗位群也相对固定, 岗位分工边界明确, 岗位工作内容具体明晰。根据现行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1、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 2、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了解我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 本报告针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调查采取从网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 (三)项目执行 调查时间:自2013年11月12日至11月15日。 三、调查结果 (一)中国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即已建成通车的城轨交通)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揭开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随后,大连、天津、沈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行,运行速度不高,正点率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开始相继拆除旧式有轨电车,到50年代末,只有大连、长春、鞍山等个别城市保留至今。 由于人口及汽车的猛增,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积和无限增长的汽车数量产生了尖锐矛盾。城市轨道交通再次进入规划者的视野。 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 1965年北京地铁中国最早的地铁线路 1965年7月1日,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开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目前北京在建地铁有4、5、10、奥运支线、机场特铁,2008年长度达200公里。2007年12月24日是北京地铁1号线和13号线缩短高峰运行间隔的第一天,地铁全网客运量突破300万,达到3018347人次,全线开行列车2306列,其中加开临客82列。至此,北京地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日客流超过300万人次的地铁系统。 198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天津规划地铁系统总长度227公里,预计到2010年将累计实现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30公里。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始于1990年初。截至2008年底,运营线路总长236公里,车站总计162座。覆盖13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2008年上海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课程标准 (2)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为全国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规划教材。共分为4个单元,l8个工作任务。主要内容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基本理论体系;站务工作常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行车工作中重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恶劣天气与自然灾害等综合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此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与方法,对于学生步入社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课程目标。 1.能说明突发事件的定义、分类、分级和特征; 2.学会编制应急预案; 3.熟练掌握车站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和流程; 4.掌握行车突发事件的以及处理原则及方法; 5.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自然灾害及恶劣天气下的应急处理方法。 三、参考学时 单元顺序及名称总课时授课技能训练 单元1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概述? 单元1.1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概述? 单元1.2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 单元1.3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预案? 单元1.4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预案演练? 实训1.1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预案? 实训1.2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方案?7 3 1 1 1 4 2 2 单元2车站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单元2.1 车站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原则与客运组织措施? 单元2.2屏蔽门系统故障应急处理? 单元2.3车站客伤事故的处理? 单元2.4车站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 单元2.5大客流应急处理? 单元2.6城市轨道交通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理? 单元2.7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发生火灾的应急处理? 实训2.1屏蔽门故障应急处理演练? 实训2.2乘客受伤(急病)救助演练? 实训2.3 车站发生群伤或群体性恐慌事件应急处理演练? 实训2.4车站接到炸弹恐吓电话事件应急处理演练? 27 13 1 2 2 2 2 2 2 14 2 2 2 2 2 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社会调研报告

精心整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调研报告 一、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预测分析 (一)预计区域人才需求量 从全国来看: 道交通累计营业里程将达到7395公里,照此计算,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将为369750人至591600人。以现有的人才需求结构来看,其中60%为运营管理人员,故至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需要的运营管理人员将达到221850人至354960人。 从成都市来看:

依据2008年版《成都市总体规划》及《成都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的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于2011年3月正式通过市政府批复。2011年版线网规划由原04年版的7条线路增加到23条线路。线网总里程由原线网规划274.15公里增加到938公里。具体为:地铁线路10条,全长371公里;市域快线9条,全长475公里;市域铁路2条,全长92公里。线网形成后,中心城区(绕城内)线网密度由原0.34 222680 32% , 晰。20-30人, 可以预测近期内新增一条线路至少需增加运营管理人员人数( 见下表) 。

根据前期调研的情况来看, 行车岗位人员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岗位专业训练才 , 行车的相关工作。 主要就业岗位群: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客运值班员、行车值班员、售检票人员、安全运行监督员、乘务人员、通号、车辆、AFC等系统维修、维护人员、行车调度、值班站长、车站站长。

2)城市客运管理:车辆调度、咨询服务、安检、售检票人员、车站管理。(五)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情况 1.职业岗位群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 (一)从业基本素养 (二)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结构与要求

轨道交通的调查报告

轨道交通的调查报告 篇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XX年11月15日 一、调查背景 当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惟一途径。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

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1、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 2、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了解我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 本报告针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调查采取从网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 (三)项目执行 调查时间:自XX年11月12日至11月15日。 三、调查结果 (一)中国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即已建成通车的城轨交通) 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揭开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随后,大连、天津、沈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行,运行速度不高,正点率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

城市轨道交通调研报告

调研论文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目录 1.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及分类 (1) 3.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意义 (2) 3.1提升城市运输能力 (2) 3.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可以直接带动城市的经济效益 (2) 3.3 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环保效应 (2) 3.4 客运量极大,能极大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3) 4.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 (3) 4.1线路能力 (3) 4.2列车能力 (4) 4.3换乘站点的设置 (4) 4.4列车线路规划 (4) 5.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措施 (4) 5.1优化作业流程,维持候车秩序,提高乘客素质 (4) 5.2提高列车的载客能力 (5) 5.3提高列车折返效率 (5) 5.4优化站点 (5) 6.结论 (6) 参考文献: (6)

关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调研报告 1.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交通堵塞问题日渐严重,如何在高密度人口的环境下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显得至关重要。我国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对城市的运转,城市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很大的作用。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不仅仅具有运输人的重要作用,更是对城市的建设以及相关建设资源的运输和流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当前的城市交通压力逐渐呈现饱和的状态,拥堵的道路状况成为当前城市的重要问题, 如果不能够通过有效的方法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的发展都会有着较大的限制和阻碍。该调研报告分析了城市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列车的载客能力、优化站点等措施,目的在于提升读者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认识。为此我国城市交通从地上转入地下,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和加速城市的交通运转,需要提升城市轨道的交通运输能力,分析影响因素并作出合理举措,从而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发展。 2.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及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磁悬浮系统等多种类型。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具有节能、省地、运量大、全天候、无污染(或少污染)又安全等特点,属绿色环保交通体系,特别适应于大中城市。 地铁系统是客运量最大的城市轨道运输系统,也是最重要的轨道运输系统,其修建场所为大中型城市的地下,基本不占用地上面积。地铁运输系统主要车型分为ABC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的车辆宽度、长度、轴重、线路半径和坡度等参数都不相同。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 告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篇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当前,中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中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惟一途径。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一般见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一般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1、了解中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 2、了解中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了解中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本报告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调查采取从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 (三)项目执行调查时间:自XX年11月12日至11月15日。 三、调查结果 (一)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即已建成通车的城轨交通) 19 ,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揭开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随后,大连、天津、沈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它车辆混行,运行速度不高,正点率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各大城市开始相继拆除旧式有轨电车,到50年代末,只有大连、长春、鞍山等个别城市保留至今。 由于人口及汽车的猛增,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积和无限增长的汽车数量产生了尖锐矛盾。城市轨道交通再次进入规划者的视

城市轨道交通调研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调 研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根据轨道交通系统基础技术的特征不同,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系统,单轨铁路,自动导向交通系统,磁悬浮运输系统等类型。 地铁建设通常需要较大的客运量来保证项目的可行性。因此,50万人以下的城市很少能建地铁,地铁通常要与其他轨道交通全隔离,路权专用,市中心站间距在1km左右,郊区为2km左右。单方向小时通过能力在3万人左右,一般可延伸到离市中心20km左右. 各种轨道系统的适用范围,要根据该城市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等来判断。 地铁是由电力牵引、轮轨导向、轴重相对较重、具有一定规模运量、按运行图行车、车辆编组运行在地下隧道内,或根据城市的具体条件,运行在地面或高架线路上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地铁的运能,单向在3万人次/小时,最高可达6~8万人次/小时。最高速度可达90km/h,旅行速度可达40km/h以上,可4~10辆编组,车辆运行最小间隔可低于1.5min。驱动方式有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直线电机等。地铁造价昂贵,每公里投资在3~6亿元人民币。地铁有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的弊端,但同时又具有运量大、建设快、安全、准时、节省能源、不污染环境、节省

城市用地的优点。地铁适用于出行距离较长、客运量需求大的城市中心区域。一般认为,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就应该考虑修建地铁。 轻轨一般采用地面和高架相结合的方法建设,路线可以从市区通往近郊。列车编组采用3~6辆,铰接式车体。由于轻轨采用了线路隔离、自动化信号、调度指挥系统和高新技术车辆等措施,最高速度可达60km/h,克服了有轨电车运能低、噪声大等问题。由于轻轨具有投资少(每公里造价在0.6亿~1.8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短、运能高、灵活等优点,因此发展很快。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轻轨方兴未艾。各国纷纷根据自已的国情,制定相应的轻轨发展战略和模式。纵观各国情况,大致有以下三类发展模式:一是改造旧式有轨电车为现代化的轻轨。这种模式以德国、前苏联及东欧各国为典型代表。二是利用废弃铁路线路改建成轻轨路线。这种方式以美国圣迭戈轻轨为代表,欧洲也有类似的情况,如瑞典的哥德堡、德国的卡尔·马克思州也都采用这一方式。我国上海五号线、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也属于这种方式。三是建设轻轨新线路的方式。对有些城市而言,修建轻轨比修建地铁更经济实惠,因此,诸如马尼拉、鹿特丹、中国香港等城市都相继新修了轻

最新整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总则 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应急预案适用本办法。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综合管理、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急预案的综合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单位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建设单位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建设单位负责辖区内施工单位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

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规范开展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修订等工作,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建设单位必须设置独立的应急管理部门,配备相应的应急管理岗位,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培训、演练及修订等工作。 预案编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上一级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制定本部门应急预案。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结合工程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种类多,发生多种事故类型概率高,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编制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源及危险性分析、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专项应急预案构成、事故预防、应急处置、信息发布、后期处置、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

城市轨道交通调研报告样本

都市轨道交通调 研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依照轨道交通系统基本技术特性不同,轨道交通系统重要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系统,单轨铁路,自动导向交通系统,磁悬浮运送系统等类型。 地铁建设普通需要较大客运量来保证项目可行性。因而,50万人如下都市很少能建地铁,地铁普通要与其她轨道交通全隔离,路权专用,市中心站间距在1km左右,郊区为2km左右。单方向小时通过能力在3万人左右,普通可延伸到离市中心20km左右. 各种轨道系统合用范畴,要依照该都市地理位置,人口数量等来判断。 地铁是由电力牵引、轮轨导向、轴重相对较重、具备一定规模运量、按运营图行车、车辆编组运营在地下隧道内,或依照都市详细条件,运营在地面或高架线路上迅速轨道交通系统。地铁运能,单向在3万人次/小时,最高可达6~8万人次/小时。最高速度可达90km/h,旅行速度可达40km/h以上,可4~10辆编组,车辆运营最小间隔可低于1.5min。驱动方式有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直线电机等。地铁造价昂贵,每公里投资在3~6亿元人民币。地铁有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弊端,但同步又具备运量大、建设快、安全、准时、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节约都市用地长处。地铁合用于出行距离较长、客运量需求大都市中

心区域。普通以为,人口超过百万大都市就应当考虑修建地铁。 轻轨普通采用地面和高架相结合办法建设,路线可以从市区通往近郊。列车编组采用3~6辆,铰接式车体。由于轻轨采用了线路隔离、自动化信号、调度指挥系统和高新技术车辆等办法,最高速度可达60km/h,克服了有轨电车运能低、噪声大等问题。由于轻轨具备投资少(每公里造价在0.6亿~1.8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短、运能高、灵活等长处,因而发展不久。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轻轨方兴未艾。各国纷纷依照自已国情,制定相应轻轨发展战略和模式。纵观各国状况,大体有如下三类发展模式:一是改造旧式有轨电车为当代化轻轨。这种模式以德国、前苏联及东欧各国为典型代表。二是运用废弃铁路线路改建成轻轨路线。这种方式以美国圣迭戈轻轨为代表,欧洲也有类似状况,如瑞典哥德堡、德国卡尔·马克思州也都采用这一方式。国内上海五号线、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也属于这种方式。三是建设轻轨新线路方式。对有些都市而言,修建轻轨比修建地铁更经济实惠,因而,诸如马尼拉、鹿特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等都市都相继新修了轻轨线路。

轨道交通调查报告

轨道交通调查报告 调查之后需要写调查报告,那么大家知道调查报告怎么写吗?各位,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欢迎各位借鉴。 轨道交通调查报告当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惟一途径。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 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主要为城市内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调查目的 1、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 2、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了解我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 调查方法 本报告针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调查采取从网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 项目执行 调查时间:自20xx年11月12日至11月15日。 中国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 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揭开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随后,大连、天津、沈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行,运行速度不高,正点率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开始相继拆除旧式有轨电车,到50年代末,只有大连、长春、鞍山等个别城市保留至今。 由于人口及汽车的猛增,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积和无限增长的汽车数量产生了尖锐矛盾。城市轨道交通再次进入规划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铁道运营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随着城乡居民不断增加,百姓出行需求更加强烈,预计2018年铁路旅客发送量达40亿人,旅客周转量将达到16000亿人,货物发送量将达42900亿吨,现在人首选 铁道轨道供电专业培养目标:预计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电化率为60%,规划建设新线4.1万公里。铁路的大发展需要更多的青年学子投入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 培养目标:铁道信号的首要作用是保证列车运行正安全:铁路信号装备是组织指挥列车运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传递行车信息,改善行车人员劳动条件的关键设备, 铁道线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我国铁路系统经过今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呈现吃加速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提升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2013年11月15日 一、调查背景

当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惟一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1、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 2、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了解我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 本报告针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调查采取从网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 (三)项目执行 调查时间:自2013年11月12日至11月15日。 三、调查结果 (一)中国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即已建成通车的城轨交通)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揭开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随后,大连、天津、沈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行,运行速度不高,正点率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开始相继拆除旧式有轨电车,到50年代末,只有大连、长春、鞍山等个别城市保留至今。 由于人口及汽车的猛增,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积和无限增长的汽车数量产生了尖锐矛盾。城市轨道交通再次进入规划者的视野。 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 1965年北京地铁中国最早的地铁线路 1965年7月1日,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开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目前北京在建地铁有4、5、10、奥运支线、机场特铁,2008年长度达200公里。2007年12月24日是北京地铁1号线和13号线缩短高峰运行间隔的第一天,地铁全网客运量突破300万,达到3018347人次,全线开行列车2306列,其中加开临客82列。至此,北京地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日客流超过300万人次的地铁系统。 1970年天津地铁 198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天津规划地铁系统总长度227公里,预计到2010年将累计实现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30公里。 1990年上海地铁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始于1990年初。截至2008年底,运营线路总长236公里,车站总计162座。覆盖13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2008年上海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

城市轨道交通调研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调研报告

城市轨道交 通调研 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建设快、安全、准时、节省能源、不污染环境、节省城市用地的优点。地铁适用于出行距离较长、客运量需求大的城市中心区域。一般认为,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就应该考虑修建地铁。 轻轨一般采用地面和高架相结合的方法建设,路线可以从市区通往近郊。列车编组采用3~6辆,铰接式车体。由于轻轨采用了线路隔离、自动化信号、调度指挥系统和高新技术车辆等措施,最高速度可达60km/h,克服了有轨电车运能低、噪声大等问题。由于轻轨具有投资少(每公里造价在0.6亿~1.8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短、运能高、灵活等优点,因此发展很快。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轻轨方兴未艾。各国纷纷根据自已的国情,制定相应的轻轨发展战略和模式。纵观各国情况,大致有以下三类发展模式:一是改造旧式有轨电车为现代化的轻轨。这种模式以德国、前苏联及东欧各国为典型代表。二是利用废弃铁路线路改建成轻轨路线。这种方式以美国圣迭戈轻轨为代表,欧洲也有类似的情况,如瑞典的哥德堡、德国的卡尔·马克思州也都采用这一方式。我国上海五号线、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也属于这种方式。三是建设轻轨新线路的方式。对有些城市而言,修建轻轨比修建地铁更经济实惠,因此,

诸如马尼拉、鹿特丹、中国香港等城市都相继新修了轻轨线路。 市郊铁路是指建在城市郊区,把市区与郊区,尤其是与远郊联系起来的铁路。市郊铁路一般和干线铁路设有联络线,设各与干线铁路相同,线路大多建在地面,部分建在地下或高架。其运行特点接近于干线铁路,只是服务对象不同。市郊铁路通常使用电力牵引和内燃牵引,列车编组多在4~10辆,最高速度可达100~120km/h。市郊铁路运能与地铁相同,但由于站距较地铁长,运行速度超过地铁,可达80 km/h 以上。 单轨也称作独轨,是指通过单一轨道梁支撑车厢并提供导引作用而运行的轨道交通系统,其最大特点是车体比承载轨道要宽。以支撑方式的不同,单轨通常分为跨座式和悬挂式两种:跨座式是车辆跨座在轨道梁上行驶;悬挂式是车辆悬挂在轨道梁下方行驶。 单轨是采用一条大断面轨道并全部为高架线路的轨道交通。跨座式轨道由预应力混凝土制作,车辆运行时走行轮在轨道上平面滚动,导向轮在轨道侧面滚动导向。悬挂式轨道大多由箱形断面钢梁制作,车辆运行时走形轮沿轨道走形面滚动,导向轮沿轨道导向面滚动导向。

武汉地铁考察报告

武汉地铁考察报告 篇一:武汉地铁2号线调研报告 武汉地铁(Wuhan Metro),又称武汉轨道交通,是湖北省武汉市及武汉城市圈成员城市的城市捷运交通系统。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是第一条运营线路,一期于 2004年7月28 日开通运营,武汉成为中国内地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后第五个拥有地铁的城市[1]。现已投入运营1号线、2号线和4号线一期,共62座车站,运营里程73公里。4号线一期的开通,标志着武汉形成“工”字形的轨道交通网,武汉3大火车站被地铁串起。按规划,武汉地铁将由3条市域快线和9条市区线路构成,共设站309座。主城区线网规模将达到333公里,共有7条长江通道,其中6条位于主城区。今后,武汉市66%的人口在600米的步行范围内就能找到

地铁站。至2017年,将会开通7条中心城区线路及2条新城区线路,其中中心城区路线总长公里,新城区路线长达公里。 2004年7月28日,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开通运营。 2012年12月28日,我国首条穿越长江地铁——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通车试运营。 现状 按规划,到2020年主城区线网规模将达到333公里,共有7条长江通道,其 中6条位于主城区,比原有方案增加3条,以缓解日益严峻的过江交通状况。 主城区轨道交通线网的覆盖率将大幅提高。今后,武汉市66%的人口在600米的步行范围内,就能找到地铁站。“60分钟穿城,30分钟到达中心城区”。若干年后,该市轨道交通在主城区承担的客流将达55%以上。

到2040年,将建成9条地铁干线和3条城市快线,全长约540公里,其中有过江地铁通道7条穿越长江和汉江。届时,有66%的人口和岗位位于地铁站点600米步行半径范围内,全市居民进入武汉市一小时经济圈。 位于汉口地区的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线路已经于2004年09月28日开始通车,武汉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也已经于2010年07月29日开始通车。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于2012年12月28日开始通车。4号线一期工程于2013年12月28日开始通车。武汉已建成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和武汉地铁4号线一期三条线路,形成约70公里的”工”字形线网骨架,武汉三镇七个主城区(除汉阳区)以及东西湖区(远城区)实现轨道交通互联。 2007年,武汉市地铁完成建设投资亿元;2008年,完成建设投资亿元,同比增长247%;2009年,完成建设投资亿元,同比增长%。

城市轨道交通导向设计开题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导向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 班级(学号) ******* 姓名 ***** 指导老师 ***** 一.课题背景 城镇化进程导致了一些大城市的过度膨胀,立体化的空间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缓解措施,人们的生活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地面之上,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地下空间多年以前就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开拓,并且目前还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轨道交通是以解决人口、环境、能源三大危机和医治“城市病”为目的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不仅缓解地面交通的拥挤,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导致城市轨道交通视觉导向系统的设计已成为公众关心的重要问题。它涉及现代化大都币的管理问题,体现城市的风貌、城市的人文文化。并且由一开始的单一化向着多功能方向发展,地下空间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交错缭绕,越来越像迷宫。在这样的空间里,人们要想行动自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完善的、人性化的标识导向系统。 如何进一步完善视觉导向标志标示系统已经成为公众关心的重要问题。以往,我国不太重视交通视觉导向系统。以道路交通为例,北京市每公里的交通标志只有东京的15%。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给城市轨道交通提建议,其中就有一条:“各种标识应方便市民”。因此,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力量对轨道交通标志标示系统进行研究。例如,请有关专业单位对各条轨道交通标志标示所采用的颜色、符号、形状、尺寸等进行研究。但这些研究还限于轨道交通标志标示系统的微观层面。要想解决好轨道交通系统的导向问题,最大限度地为乘客提供方便,其重要性还在于,当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络基本成型以后,它要形成现代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软件板块。这就需要从宏观的层面来系统考虑视觉导向系统的设计体系。主要对设计体系的框架、理念、内容进行探讨。 二.课题的目的、意义 现在地铁地下空间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交错缭绕,越来越像迷宫。在这样的空间里,人们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调研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调研报告 时间:2004-11-26 20:18:53 作者:轨道交通研究所 交通中心轨道所一行五人在李城坤副主任的率领下,进行了为期7天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专题调研。沿途考察了南京、上海、北京三个城市,并利用参加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会年会的机会,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国内其它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策略、轨网构架、换乘系统的思路与项目运作方法。吸取兄弟城市轨道网建设的经验,对交通中心正在开展的深圳cts与rds项目以及深圳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对国内轨道网规划不同思路的认识和体会 我国的城市轨道网规划尚无成熟的理论和模式。目前已有如下8个城市做了轨道网规划研究工作:北京、上海、宁波、济南、广州、青岛、大连、成都,另深圳等24个城市正在开展此项工作。根据对交通模型的重视程度不同,已完成8个轨网规划可归纳为3种思路: 1)以北京城建院为代表的传统方法。 特点: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即使用到了交通模型,其功能也仅限于客流预测。 代表城市:广州、青岛、济南、南京。 2)以中规院交通所为代表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特点:①详尽地论述了与城市规划的衔接; ②根据交通模型得出的分析数据来修正规划方案。 代表城市:大连、宁波。 3)外国顾问公司的交通模型分析法。 特点:定量分析为主,定性为辅,定性分析主要作于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代表城市:上海。 (一)传统的轨网构架思路 北京城建院是国内参与城市轨网规划最早,经验最丰富的单位,其思路为传统的“设计”型。以南京为例: 南京的2000年线网规划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重点研究线网合理规模和线网构架方案,在搜集和分析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匡算线网规模,提出预选方案,并对线网构架进行定量分析,经专家评审确定最终线网方案;第二阶段对线路敷设方式、运行方式、车辆段、修建顺序、联络线、交通衔接等内容进行实施性规划研究。 初线路网的产生基本出于定性分析,具体步骤为: 1.确定轨道网的合理规模 南京轨网的规模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测算: ①按规划指标推算 已知规划远景年建成区的面积和轨道网密度的控制指标,按城市道路网情况,推算建成区各分区的线网密度,并由此计算出相应的线网长度。

轻轨调研报告1

交通工具造型设计 ----------轻轨设计 专业班级: 工业设计 09-1班 学生姓名: 0908010115王婧宇 0908010119王玉洁 指导教师: 高勇 学生成绩 :

一,轨道车辆外观设计: 1.轻轨的特点 (1)列车运行使用自动化信号系统 (2)列车运行使用专用轨道和车站 (3)列车运行最高时速一般为每小时200公里 (4)列车最大编组为4节 (5)轻轨线路单向每小时运量为1~3万人(地铁可达3~7万人) 澳門運建辦公佈輕軌“路氹城及口岸段”路線和車站設計,即日起在氹仔花城公園舉行專題展覽。運建辦主任李鎮東表示完成整個氹仔和路氹城路線及車站設計後,相關土建工程將於今年第三季起陸續招標及動工,澳門段土建工作也將緊接進行。石排灣公屋已預留輕軌站點,日後將視乎石排灣社區人口情況再考慮 车站设施、服务及特点 计划之列车班次,平均3至6分钟一班 双组列车行走每小时及每方向最高载客量约8000人次 胶轮行走,噪音量较低 具完善可靠疏散系统

车厢设计宽敞、舒适、照顾需要 主要车站将预留与其他公共运输工具的转乘接驳设施车站采用自然透光,自然通风的环保设计 月台设有安全幕门 车站设扶手电梯及升降机、导盲砖

2.生活中车辆外形:

二,轨道车辆内饰设计: 1.首列在长春下线的武汉轻轨列车“A01”号内部构造究竟如何?其高科技装备到底有何玄机?昨日,轻轨列 车制造商——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人士作出详细解读。 ●乘客不能开侧窗 ●座椅可调温 ●列车可无人驾驶 ■内部设置:客室侧窗为固定式,乘客无法打开;车内温度调节由设在车顶两端的空调机组、车顶中部的自然排风器及客室座椅下面的电热器来实现;客室座椅由不锈钢花纹板制作,美观舒适,座位下的电热器可调节座椅温度。 ■无人驾驶系统:通常情况下,列车由人工驾驶。但是,列车运行也可完全由地面指挥中心通过电脑系统对车辆进行控制。其安全通过地面指挥中心、车载设备、轨道信号来共同保证。 ■动态地图报站系统:显示列车整个运行线路,并可对列车运行区间实时直观地显示,方便乘客上下车。 ■自动检测设备:通过列车通信网络,采集车上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 ■防爬器:它设置在每列车的两端,其作用是当列车发生意外,如两车相撞时,能最大限度地防止一列车前端跃起穿入另一列车前端驾驶室内,从而保护司机和乘客的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