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带包扎法

绷带包扎法
绷带包扎法

2 、包扎包扎有保护伤口、减少感染机会、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和减少伤痛的作用,是损伤急救的主要技术之一。包扎常用的材料有绷带、三角巾等。现场如果没有这些材料,亦可用毛巾、衣物等代替。包扎动作应力求熟练、软柔,松紧应适宜。这里介绍以绷带为材料或类似绷带的材料的几种包扎法:( 1 )环形包扎法常用于肢体较小部位的包扎,或用于其他包扎法的开始和终结。包扎时打开绷带卷,把绷带斜放伤肢上,用手压住,将绷带绕肢体包扎一周后,再将带头和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绕圈包扎,第二圈盖住第一圈,包扎 3-4 圈即可。( 2 )螺旋包扎法绷带卷斜行缠绕,每卷压着前面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差别不大的部位。(

3 )反折螺旋包扎法做螺旋包扎时,用一拇指压住绷带上方,将其反折向下,压住前一圈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关较大的部位。(

4 )“8”字包扎法多用于关节部位的包扎。在关节上方开始做环形包扎数圈,然后将绷带斜行缠绕,一圈在关节下缠绕,两圈在关节凹面交*,反复进行,每圈压过前一圈一半或三分之一。

2、急救的包扎方法

1)绷带包扎法

用绷带包扎伤口,目的是固定盖在伤口上的纱布,固定骨折或挫伤,并有压迫止血的作用,还可以保护患处。

操作要领

A.环形法:此法多用于手腕部,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首先

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压于环形圈内,最后用粘膏将带尾固定,也可将带尾剪成两个头,然后打结。

B.蛇形法:此法多用于夹板之固定。先将绷带按环形法缠绕数圈。按绷带之宽度作间隔斜着上缠或下缠。

C.螺旋形法;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同处。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上缠每圈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呈螺旋形。

D.螺旋反折法:此法应用肢体粗细不等处。先按环形法缠绕。待缠到渐粗处,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依此由下而上地缠绕。

注意事项

A.打好绷带的要领是,不要过紧,也不能过松。不然会引起血液循环不良或松得固定不住纱布。如果没经验,打好绷带后,看看身体远端有没有变凉,有没有浮肿等情况。

B.打结时,不要在伤口上方,也不要在身体背后,免得睡觉时压住不舒服。

C.在没有绷带而必须急救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撕成窄条),、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绷带包扎。

3)三角巾包扎法

对较大创面、固定夹板、手臂悬吊等,需应用三角巾包扎法。

操作要领

A.普通头部包扎:先将三角巾底边折叠,把三角巾底边放于

前额拉到脑后,相交后先打一半结,再绕至前额打结。

B.风帽式头部包扎: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中央各打一结成风帽状。顶角放于额前,底边结放在后脑勺下方,包住头部,两角往面部拉紧向外反折包绕下颌。

C.普通面部包扎:将三角巾顶角打一结,适当位置剪孔(眼、鼻处)。打结处放于头顶处,三角巾罩于面部,剪孔处正好露出眼、鼻。三角巾左右两角拉到颈后在前面打结。

D.普通胸部包扎:将三角巾顶角向上,贴于局部,如系左胸受伤,顶角放在右肩上,底边扯到背后在后面打结;再将左角拉到肩部与顶角打结。背部包扎与胸部包扎相同,唯位置机反,结打于胸部。

注意事项

A.一般家庭没有三角巾,但其在急救时用途较广,应配备。制作很简单,用一米见方的布,从对角线剪开即成。

B三角巾除上述用法外,还可用于手、足部包扎,还可对脚挫伤进行包扎固定,对不便上绷带的伤口进行包扎和止血。

C.三角巾另一重要用途为悬吊手臂;对已用夹板的手臂桢固定作用;还可对无夹板的伤肢想到夹板固定作用。

3、骨折

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称为

主要有两种骨折,一种是没有刺穿皮肤的成为闭合性骨折。另外一种是把皮肤刺穿的称为开放性骨折。多数骨折是由于直接的外

伤所引起,或者是由于直接的外伤所引起的,或者是从所受外伤的部位传导而发生。后一种被成为应力骨折。肌肉突然性的激烈收缩及反复异常的牵拉也会引起骨折。骨折在运动损伤中属于重伤类的一种,随着骨折的发生,其周围的肌肉也会因此而受到损伤,在运动中常见的骨折有撕脱性骨折和疲劳性骨折两种。

A撕脱性骨折:是韧带、肌腱附着的骨发生剥离。这种骨折是由于身体的某一部分突然被过度扭拉所引起的。例如:踝关节突然向外翻就会造成三角韧带将内踝的一部分撕脱,这就是韧带性撕裂。这在跟腱的撕脱性骨折和髌骨骨折中经常可以看到。后者是膝关节突然过度弯曲向前跌到时发生的。过度牵拉膝关节,韧带就会将髌骨拉伤造成髌骨撕脱性骨折。

B疲劳性骨折:又称为应力性骨折。造成这种骨折的真正原因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解释,但主要是由于符合过重及肌肉的疲劳使骨骼受到很大的压力和应力作用,使骨质发生微细的损伤并逐渐积累而形成的自发性的骨折。例如,从木质的地板换到诸如草坪这类比较柔软的地方时,由于地面反弹力的变化,相同节奏的反复造成连续的压力集中在一点时,导致冲击集中的形成而发生骨折。对于后一种原因很多学者也都证明,不管从事什么运动项目的运动员都是应该多加注意的问题之一。阈值下长时间相同节奏的活动会使肌肉收缩,超过骨骼的承受能力的牵拉,也会引起疲劳性骨折。可以说,在激烈运动的前几周里骨折是非常容易发生的,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

诊断症状:疲劳性骨折在发生前是很难发现的,在容易引发的部位有异样的感觉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疲劳性骨折的早期症状有肿胀、局部的压痛和疼痛等。骨折的初期阶段虽一动就痛,但是如果休息后则会感觉不到疼痛,但是不久以后开始出现有规律性的疼痛,夜里疼痛则会加剧。如果在有异常感觉的部位轻轻扣打骨头或者给它一定的外力冲击,在被怀疑发生疲劳性骨折的部位会找到痛点。

处理: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

C骨折固定法

当发生骨折事故之后,为了使断骨不再加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便于医生的诊治,在运送患者去医院的途中,应进行必要的固定。

操作要领

1.肱骨骨折固定法:患者手臂呈屈肘状,用两块夹板固定,一块放于上臂内侧,另一块放在外侧,用绷带固定。如只有一块夹板,则夹板放在外侧加以固定,用三角巾悬吊伤肢。

2.大腿骨折固定法:将伤腿拉直,夹板长度上至腋窝,下过脚跟。两块夹板放于大腿内、外侧;有绷带或三角巾缠绕固定。

3.脊柱骨折固定法:病情多较严重。严禁乱加搬动,应轻巧平稳地在保持脊柱安定状况下,移至硬板担架上,用三角巾固定后,及早转运。切勿扶持患者走动,或躺在软担架上,这样会使

脊柱骨折加重对神经操作,引起终生截瘫。

注意事项

1.有出血时应先止血和消毒包扎伤口,然后固定骨折。如有休克,同时进行抢救。

2.对于大腿、小腿和脊椎骨折,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患者。

3.固定力求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

4.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弯着绑屈肘状。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绑。

徒手救护搬运法

4、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脱位是两骨间的连接关系遭到破坏的损伤。容易引起脱位的位置主要是手指和肩关节两部分。如果超越了正常的关节解剖学的限制范围进行活动就会发生脱位。

根据脱位的症状大体上可分为完全脱位和不完全脱位,完全脱位是骨从关节上完全脱离,不完全脱位是构成关节的两骨并没有完全脱离。

“一次脱位会形成习惯性脱位”这样的说法经常可以听到,事实也是如此。一次完全脱位和不完全脱位发生后,连接关节的韧带被拉伸,关节部位则非常容易脱位。

症状:疼痛与压痛、肿胀、关节功能丧失、畸形

例如肩关节脱位:

处理:关节脱位的复位,时间越早越易复位,效果越好,严禁动作粗暴和反复复位,以免加重损伤,造成骨折和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因此,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

危重患者,经过现场急救后,下一个步骤是迅速安全地将病人送往医院。

5、搬运伤员的方法

操作要领

1.扶行法:救护人站于病人一侧,使其身体略靠着救护人。

2.抱持法:将病人抱起。

3.背负法:将病人背起。如病人卧于地上,救护人可躺其一侧,一手紧握伤者肩部,另一手抱其腿,用力翻身,使其伏于救护人背上,而后慢慢起来。

4.椅托式:甲乙两人在病人两侧对立,甲以右膝、乙以左膝跪地,各以一手入病人大腿之下互相紧握,另外之手彼此交替搭于肩上,支托患者背部。

5.双人拉车式:一个站在病人的头部,两手插其腋下,抱入怀内;一个站其足部,立在病人中间,然后步调一致前行。

6.三人搬运法:三人并排,将患者抱起齐步前进。

注意事项

1.搬运抽风患者时,要在其上下牙齿间垫塞纱布或缠上纱布

的筷子。

2.上止血带的患者,每隔4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约1-2分钟。

3.途中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要积极抢救。

4.患者在车上应横卧,身体与前进方向成垂直角度。

5.夏天注意防暑,冬天预防冻伤。器械救护搬运法

对病情严重、路途遥远又不适于徒手搬运的患者,应用器械救护搬运法。常用的器械有帆布担架。绳络担架和被服担架多为临时制成。

操作要领

1.绳络担架的制作:用木杆或竹竿两根,横木两根,扎成长方形的担架状,然后缠上较坚硬的绳索即成。

2.被服担架的制作:取两件衣服或大衣,翻袖向内成两管,插入木棒两根,再将钮扣妥善扣好即成。

3.将患者平稳轻巧地移上担架,患者头部向后,足部向前,便于观察。行走时步调一致,并使患者保持在水平状态。

注意事项

1.对脊柱骨折的患者,应用门板或其它硬板担架,搬运时使其面向下,由3-4人分别用手托其头、胸、骨盆和腿部,动作一致平放到担架上;用三角巾或其它宽布带将患者绑在担架上以防移动。

2.对颈椎骨折、高位胸椎骨折的患者,在搬运时,要有专人

牵引头部,患者卧在担架上,并用沙袋或枕头垫在头颈部两侧,避免晃动。

3.对头部骨折的患者,一般无须特殊固定。在去医院的途中,要保持头部安定,头稍垫高,头部两侧放沙袋或枕头固定,避免头部来回晃动

6、急救用品代用法

各种急性病症的发生,谁也很难预料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就是平时准备了家庭急救箱,但也不能把它随身带到发生事故的现场,下面介绍一下急救用品的代用法,使之在应急处理时派上用场。

操作要领

1.长筒袜子:不管穿在身上的还是旧的,均可在应急处理时作绷带用。

2.领带:骨折时可以作固定夹板用或作止血带用。

3.浴巾:上肢骨折时可作三角巾用。

4.手帕:用电熨斗充分熨烫后可作消毒纱布用。

5.手帕、手巾:出血时可用作止血,也可作冷湿敷用。

6.杂志、尺子、厚包装纸、伞、手杖均能在骨折时作夹板作用。

注意事项

1.乘坐汽车发生事故时,用坐罩止血是不干净的,为了防止感染,车内应常备急救箱,以防万一。

2.不管用什么物品来替代止血带止血,都应在替代品上标明止血的时间,每隔40分钟放松一次。因为采用这种方法止血后,如不定时放松止血带,会引起远端坏死,甚至必须截肢。

3.当用木棒、裁尺、木板、手杖、厚杂志等代用品当夹板用时,其外边最好再用毛巾之类包衬一下,使患部得到充分固定。

7、心肺复苏

人工呼吸法

一个人呼吸停止后2-4分钟内便会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病人实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将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操作要领

1.病人仰卧,而部向上,颈后部(不是头后部)垫一软枕,使其头尽量后仰。

2.挽救者位于病人头旁,一手捏紧病人鼻子,以防止空气从鼻孔漏掉。同时用口对着病人的口吹气,在病人胸壁扩张后,即停止吹气,让病人胸壁自行回缩,呼出空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约12次。

3.吹气要快而有力。此时要密切注意病人的胸部,如胸部有活动后,立即停止吹气。并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让其呼出空气。

注意事项

1.成人每次吹气量应大于800毫升,但不要超过1200毫升。低于800毫升,通气可能不足;高于2000毫升,常使咽部压力超过食管内压,使胃胀气而导致呕吐,引起误吸。

2.每次吹气后抢救者都要迅速掉头朝向病人胸部,以求吸入新鲜空气。

3.对小孩3秒一次,一分钟20次。要规律地、正确地反复进行。

4.进行4-5次人工呼吸后,应摸摸颈动脉、腋动脉或腹股沟动脉。如果没有脉搏,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按摩。

心脏按摩法

心脏按摩是从体外压迫一度停止跳动的心脏,使之恢复跳动的一种急救方法。

操作要领

1.患者仰卧在硬板上或地上。

2.抢救者站在或跪在病人侧面(左侧或右侧均可),两手相迭,将手掌根部放在病人的胸骨下方、剑突之上,借自己身体的重量,以手掌根部用力向下作适度压陷,然后放松压力,让胸廓自行弹起。

3.如此有规律地以每分钟60-80次的速度按压,向下按压和松开的时间必须相等。按压的间歇不再使胸部受压,便于心脏充盈。但手掌根不要抬起离开胸壁,以免改变按压的正确位置。

注意事项

1.抢救者的双臂应绷直,双肩应在患者胸骨的正上方,上半身可向前倾斜,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度和宽度应够大。不然会使压迫心脏的力量减少了按摩的作用。

2.如患者在钢丝床上,应在其背后垫一块硬板,其长度和宽度应够大。不然会使压迫心脏的力量减弱而减小了按摩的作用。

3.心脏大致位于胸腔的中央。在进行心脏按摩时,一定把一只手掌放在胸骨中央下三分之一处,用另一只手放在前一只手的上面加强力量。

4.对儿童心脏按摩要轻而快。只用一只手,试着力量进行,压力约为成人的二分之一左右,每分钟90-100次。若是幼儿,可用两个手指压迫,压力为儿童的二分之一,100-110次左右为妥。单人心肺复苏抢救法

当家庭出现危重病人时,或在郊外的事故发生地,都可能只有一个人在场,掌握单人心肺复苏抢救法,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处理,可使之免于不幸。

操作要领

1.首先判定患者神志是否丧失。如果无反应,一方面呼救,让旁人拨电话通知急救中心,一方面摆好患者体位,打开气道。

2.如患者无呼吸,即刻进行口对口吹气两次,然后检查颈动脉,如脉搏存在,表明心脏尚未停搏,无需进行体外按摩,仅做人工呼吸即可,按每分钟12次的频率进行吹气,同时观察患者胸廓的起落。一分钟后检查脉搏,如无搏动,则人工呼吸与心脏按摩同时进行。按摩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

3.按摩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其比例为15:2,即15次心脏按摩,2次吹气,交替进行。

4.操作时,抢救者同时计数1、2、3、4、5……15次按摩后,抢救者迅速倾斜头部,打开气道,深呼气,,捏紧患者鼻孔,快速吹气2次。然后再回到胸部,重新开始心脏按摩15次。如此反复进行,一旦心跳开始,立即停止按摩。

注意事项

1.单人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一分钟后,可通过看、听和感觉来判定有无呼吸。以后每4-5分钟检查一次。操作时,中断时间最多不得超过5秒钟。

2.一但心跳开始,在立即停止心脏按摩的同时,尽快把患者送到医院继续诊治。

婴儿及儿童心肺复苏抢救法

在心肺复苏中,我们称小于1岁者为婴儿,1-8岁者为儿童,对这些患者须采取特殊的急救方法。8岁以上的儿童则采用与成人相同的心肺复苏法。

操作要领

1.儿童心肺复苏法开始同成人一样先判定意识是否消失。然后判定呼吸是否停止,抢救者看不见患孩胸腹抬起,感觉不到或听不到呼气时的气流声,,应立即打开气道,马上进行呼吸急救。抢救者的嘴必须将婴儿的口及鼻一起盖严;如病人为儿童就像对成人一样,捏住鼻子,套住嘴进行人工呼吸。吹气时先迅速连续的呼气两口,以便打开阻塞的气道和小的肺泡,避免肺脏回缩。吹气的力量以胸郭上升为度,人工呼吸的频率,婴儿为每分钟20

次;儿童为每分钟15次。

2.一旦打开了气道和进行了两次吹气后,就必须检查脉搏。对婴儿,一般检查肱动脉,它位于上臂内侧,肘与肩的中点。婴儿胸外按摩的部位在胸骨中部,两乳头之间的连线上,儿童的按摩部位较婴儿为低,成人则更低。

3.婴儿用中、食两个指头进行按摩,胸骨下陷深度为1.5-2.5厘米;每分钟100次。对儿童用一只手掌根,下陷深度为2.5-

4.0厘米;每分钟80次。

注意事项

1.不管婴儿或儿童,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经率均为5:1。

2.经抢救后呼吸恢复,立即去医院继续诊治

因此,总体来说,我们对待运动损伤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应当是:预防为主、抓早抓小(抓损伤的早期症状,抓思想麻痹的倾向和苗头)积极治疗,练治结合、总结经验。这样我们就能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一)

(六)

冷敷:

冷敷就是冷冻疗法,利用比人体温度低的冷水、冰块等刺激

患处进行初期治疗,有止血、退热、镇痛、麻醉和消肿的作用。

方法:

将毛巾浸透冷水后放在伤部,两分钟左右换一次;或者将冰块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外敷。在遭到挫伤、关节韧带扭伤、早期肌肉拉伤等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抑制感觉神经,缓解症状。“冷敷”就是冷冻疗法,利用比人体温度低的冷水、冰块等刺激患处进行初期治疗,有止血、退热、镇痛、麻醉和消肿的作用。方法是将毛巾浸透冷水后放在伤部,两分钟左右换一次;或者将冰块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外敷。在遭到挫伤、关节韧带扭伤、早期肌肉拉伤等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抑制感觉神经,缓解症状。

热攻:

热攻就是通过热疗,促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具有消肿、散淤、解疼、镇痛、减少粘连和促进损伤愈合的作用。

方法:

将毛巾浸透热水或热醋后放于伤部,每次敷30分钟左右。“热攻”就是通过热疗,促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具有消肿、散淤、解疼、镇痛、减少粘连和促进损伤愈合的作用。常用方法是将毛巾浸透热水或热醋后放于伤部,每次敷30分钟左右。热敷法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

组织损伤的中期、后期和慢性损伤。

适应症:

热敷法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期、后期和慢性损伤。

第十章.绷带包扎与石膏固定

绷带包扎与石膏固定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绷带包扎和石膏固定的方法。 实习内容: 普通绷带 绷带借助物理作用,达到固定与治疗患部的目的。如固定敷料、出血伤口的加压包扎、肢体支持与悬吊以及和夹板、石膏一同应用固定骨折等等。运用绷带包扎机体的各个部位,要求牢固、舒适、整齐、美观并符合节约的原则。包扎绷带是临床外科最常用的基本技术之一,每个实习生都应很好地掌握。 一、绷带包扎注意事项 (一) 绷带包扎前的准备: 包扎部位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对皮肤皱襞处,如腋下,乳下,腹股沟等处应用棉垫、折叠纱布遮盖,骨隆突处用棉垫保护。 (二) 绷带包扎的体位: 在满足治疗目的的前提下,病人位置应尽量舒适。对肢体应保持功能位或所需要的体位。 (三)绷带选用: 根据包扎部位选用不同宽度的绷带。手指需用3厘米宽,手、臂、头、足用5厘米宽,上臂、腿用7厘米宽,躯体用10厘米宽的绷带。 (四)包扎操作: 一般应自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开始处作环形两周固定绷带头,以后包扎应使绷带平贴肢体或躯干,并紧握绷带勿使落地,包扎时每周用力要均匀适度,并遮过前周绷带的1/3~1/2,太松易滑脱,太紧易致血运障碍。一般指、趾端最好暴露在外面,以观察肢体血循环情况。包扎完毕,要环形包绕两周用胶布固定,或将绷带端撕开结扎,但注意打结处不应在伤处及发炎部、骨突起处、四肢内侧面、病人坐卧受压部位及易受摩擦部位。 (五)绷带拆除: 拆除绷带应先自固定端,顺包扎相反方向松解,两手相互传递绕下,在紧急和绷带已被 伤口分泌物浸润干涸时,可用绷带剪剪开。为了节约起见,如果绷带还干净,可重新卷起再用。

二、绷带基本包扎方法 (一)环形包扎法: 用于肢体较小或圆柱形部位,如手、足、腕部及额部,亦用于各种包扎起始时。绷带卷向上,用右手握住,将绷带展开约8cm(图1),左拇指将绷带头端固定需包扎部位,右手连续环形包扎局部,其卷数按需要而定,用绞布固定绷带末端。 (二)螺旋形包扎法: 用于周径近似均等的部位,如上臂、手指等。从远端开始先环形包扎两卷,再向近端呈30°角螺旋形缠绕,每卷重叠前一卷2/3,末端胶布固定(图2)。在急救缺乏绷带或暂时固定夹板时每周绷带不互相掩盖,称蛇形包扎法。 (三)螺旋反折包扎法: 用于周径不等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开始先做二周环形包扎,再做螺旋包扎,然后以一手拇指按住卷带上面正中处,另一手将卷带自该点反折向下,盖过前周1/3或2/3。每一次反折须整齐排列成一直线,但每次反折不应在伤口与骨隆突处(图3)。 图1 持绷带的正确姿势图2 螺旋形包扎法图3 螺旋反折包扎法 (四)“8”字形包扎法: 用于肩、肘、腕、踝、等关节部位的包扎和固定锁骨骨折。以肘关节为例,先在关节中部环形包扎2卷,绷带先绕至关节上方,再经屈侧绕到关节下方,过肢体背侧绕至肢体屈侧后再绕到关节上方,如此反复,呈“8”字连续在关节上下包扎,每卷与前一卷重叠2/3,最后在关节上方环形包扎2卷,胶布固定(图4~8)。

各种伤口的包扎方法

各种伤口的包扎方法 包扎伤口是各种外伤中最常用、最重要、最基本的急救技术之一。 【包扎的作用】 1?包扎时施加压力,可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2?保护伤口、减少感染。 3?扶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员的痛苦。 4?固定辅料和夹板的位置。 【包扎的原则】 包扎时,要做到快、准、轻、牢。快,即动作敏捷迅速;即部位准确、严密;轻,即动作轻柔,不要碰撞伤口;牢,即包扎牢靠,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能过松,以免纱布脱落。 【方法及步骤】 、清洁、消毒伤口 (1)清洁伤口前,尽量对患儿讲清目的,这样既能取得患儿的合作,又可以避免患儿因害怕或疼痛发生晕厥等意外事故。 (2)如周围皮肤太脏并杂有泥土等,应先用清水洗净,然后再用75%酒精消毒伤面周围的皮肤。涂擦酒精时要由内往外,即由伤口边缘开始,逐渐向周围扩大消毒区,这样越靠近伤口处越清洁。如用碘酒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必须再用酒精擦去,这种“脱碘”方法,是为了避免碘酒灼伤皮肤。应注意,这些消 毒剂刺激性较强,不可直接涂抹在伤口上。 (3)伤口要用棉球蘸生理盐水轻轻擦洗。自制生理盐水,即1000毫升冷开水加食盐9克即成。 (4)清洁伤口时,如有大而易取的异物,可酌情取出;深而小又不易取出的异物切勿勉强取出,以免把细菌带入伤口或增加出血。如果有刺入体腔或血管附近的异物,切不可轻率地拨出,以免损伤血管或内脏,引起危险。 (5)伤口清洁后,可进行包扎。如果是粘膜处小的伤口,可撒上消炎粉,但是大面积创面不要涂撒药物。 (6)大的伤口需要包扎。包扎前,最好垫衬敷料(一般也是由纱布块做成),用于止血和吸收伤口分泌物。也可直接用包扎材料包扎。

、包扎材料及使用方法。包扎伤口,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方法,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用的包扎材料和包扎方法。 包扎材料最常用的是绷带卷和三角巾,紧急情况下可用干净的布物剪裁后代替。 (一)卷轴绷带及使用方法 药店里可以买到各种宽度和长度的用纱布卷成的绷带卷,一般长5米,家庭也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蒸煮15分钟后自制备用。绷带可以适应人体的多数部位。 1 ?绷带环形法。适用于肢体粗细相等部位,如颈部、胸腹部、四肢、手指、脚趾。小伤 口的包扎一般都用此法。 ①将绷带作环形缠绕,第一圈略斜一点,第二圈与第一圈重叠,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压 于环形圈内,这样固定更牢靠些。 的一角压于环形圈内,这样固定更牢靠些。 ②第三圈开始每一圈都将上一圈压住约3/4,按同一方向缠绕起到将敷料全部包裹住。 ③将绷布剪断,用胶带或别针固定,或剪开带尾成两头打结,或者将绷带反方向再拉出 一段,形成一边单层,一边双层,然后打结。 2 ?螺旋法。适用于四肢和躯干等处。 从肢体较细部位开始,把绷带向渐粗部位缠绕,每一圈压在上一圈的1/2处, 然后将绷带尾端固定。 3?螺旋反折法。用于四肢的包扎。 将绷带由肢体细端开始缠绕,每绕一圈把绷带反折一下,盖住上一圈的1/3— 2/3,然后固定。 4?“ 8”字形法。多用在肩部、膝部、脚踝(髂、髁)等部位。 先绕两圈固定,然后一圈向上缠绕,再一圈向下,每圈在正面和前一圈相交叉,并压盖 前一圈的1/2,然后固定绷带尾端。 用“8”字形包扎手和脚时,手指、脚趾无创伤时应暴露在外,以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如水肿、发紫等。 5?回返法。用于头和断肢端的包扎。 将绷带多次来回反折。第一圈从中央开始,接着每圈一左一右,直至将伤口全部包住,

常用包扎方法

常用包扎方法 :绷带包扎和三角巾包扎 常用包扎方法:绷带包扎和三角巾包扎。 1.绷带包扎之环行包扎(还有蛇行、螺旋、螺旋反折包扎等): 绷带作环行重叠缠绕。用在胸部、腹部、手腕等粗细大致相等的部位。为了便于固定,使之不滑落,第一圈可以梢斜,第二、三圈环行,并把斜出圈外的绷带尾部平均剪开,先打半结,绕一圈后,再将两尾用活结结扎。 2.三角巾(边长1米的直角三角布块)包扎是广泛用于较大创面的一种包扎方法。三角巾包扎包扎要做到:边要固定、角要拉紧、中心伸展、消毒纱布要结实,否则会影响包扎质量。 三角巾头部包扎(还有面、胸背部、手足包扎等): 先沿三角巾的长边折叠两层(约二指宽),从前额包起,把顶角和左右两角拉到脑后,先作一个半结,将顶角塞到结里;然后再将左右角包到前额作结。 也可以把三角巾的顶角放在鼻尖,底边放在脑后,把左右两角拉到前额作结,再把顶角上翻固定。 手足包扎: 把手指、足趾放在三角巾的顶角部位,把顶角向上折,包在手背或足背的上面;然后把左右两角交叉,向上拉到手腕或踝的左右两面缠绕作结。 ①包扎术是战场救护及家庭医疗救护中的基本技术之一,它可直接影响伤病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恢复。常用的包扎材料有三角巾和绷带,也可以用其它材料代替。 ②三角巾包扎法:

(1)头部包扎:将三角巾的底边折叠两层约二指宽,放于前额齐眉以上,顶角拉向后颅部,三角巾的两底角经两耳上方,拉向枕后,先作一个半结,压紧顶角,将顶角塞进结里,然后再将左右底角到前额打结。 (2)面部包扎:在三角巾顶处打一结,套于下颌部,底边拉向枕部,上提两底角,拉紧并交叉压住底边,再绕至前额打结。包完后在眼、口、鼻处剪开小孔。 (3)胸背部包扎:取燕尾巾两条,底角打结相连,将连接置于一侧腋下的季肋部,另外两个燕尾底边角围绕胸背部在对侧打结。然后将胸背燕尾的左右两角分别拉向两肩部打结。 (4)膝关节包扎:三角巾顶角向上盖在膝关节上,底边反折向后拉,左右交叉后再向前拉到关节上方,压住顶角结。 (5)手、足包扎:手(足)心向下放在三角巾上,手指(足趾)指向三角巾顶角,两底角拉向手(足)背,左右交叉压住顶角绕手腕(踝部)打结。 ③绷带包扎: (1)绷带包扎法:用绷带包扎时,应从远端向近端,绷带头必须压住,即在原处环绕数周,以后每缠一周要盖住前一周1/3~1/2。 (2)环形包扎法:在肢体某一部位环绕数周,每一周重叠盖住前一周。常用于手、腕、足、颈、额等处以及在包扎的开始和末端固定时用。 (3)螺旋包扎法:包扎时,作单纯螺旋上升,每一周压盖前一周的1/2,多用于肢体和躯干等处。 (4)8字形包扎法:本法是一圈向上、一圈向下的包扎,每周在正面和前一周相交,并压盖前一周的1/2。 多用于肘、膝、踝、肩、髋等关节处。 ④包扎时应注意: (1)动作要迅速准确,不能加重伤员的疼痛、出血和污染伤口。

绷带包扎法

2 、包扎包扎有保护伤口、减少感染机会、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和减少伤痛的作用,是损伤急救的主要技术之一。包扎常用的材料有绷带、三角巾等。现场如果没有这些材料,亦可用毛巾、衣物等代替。包扎动作应力求熟练、软柔,松紧应适宜。这里介绍以绷带为材料或类似绷带的材料的几种包扎法:( 1 )环形包扎法常用于肢体较小部位的包扎,或用于其他包扎法的开始和终结。包扎时打开绷带卷,把绷带斜放伤肢上,用手压住,将绷带绕肢体包扎一周后,再将带头和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绕圈包扎,第二圈盖住第一圈,包扎 3-4 圈即可。( 2 )螺旋包扎法绷带卷斜行缠绕,每卷压着前面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差别不大的部位。( 3 )反折螺旋包扎法做螺旋包扎时,用一拇指压住绷带上方,将其反折向下,压住前一圈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关较大的部位。( 4 )“8”字包扎法多用于关节部位的包扎。在关节上方开始做环形包扎数圈,然后将绷带斜行缠绕,一圈在关节下缠绕,两圈在关节凹面交*,反复进行,每圈压过前一圈一半或三分之一。 2、急救的包扎方法 1)绷带包扎法 用绷带包扎伤口,目的是固定盖在伤口上的纱布,固定骨折或挫伤,并有压迫止血的作用,还可以保护患处。 操作要领 A.环形法:此法多用于手腕部,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首先

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压于环形圈内,最后用粘膏将带尾固定,也可将带尾剪成两个头,然后打结。 B.蛇形法:此法多用于夹板之固定。先将绷带按环形法缠绕数圈。按绷带之宽度作间隔斜着上缠或下缠。 C.螺旋形法;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同处。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上缠每圈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呈螺旋形。 D.螺旋反折法:此法应用肢体粗细不等处。先按环形法缠绕。待缠到渐粗处,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依此由下而上地缠绕。 注意事项 A.打好绷带的要领是,不要过紧,也不能过松。不然会引起血液循环不良或松得固定不住纱布。如果没经验,打好绷带后,看看身体远端有没有变凉,有没有浮肿等情况。 B.打结时,不要在伤口上方,也不要在身体背后,免得睡觉时压住不舒服。 C.在没有绷带而必须急救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撕成窄条),、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绷带包扎。 3)三角巾包扎法 对较大创面、固定夹板、手臂悬吊等,需应用三角巾包扎法。 操作要领 A.普通头部包扎:先将三角巾底边折叠,把三角巾底边放于

绷带包扎顺序

绷带包扎顺序、原则、要点及方法 绷带包扎顺序原则应为:从下向上、从左向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有环行、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包扎时要掌握“三点一走行”,即绷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走行方向顺序。 绷带包扎要点及方法: 1.患者准备 工作取舒适坐位或卧位,扶托肢体,使保持功能位置。检查包扎部。位皮肤是否清洁并保持干燥。按包扎部位选择宽度合适的绷带卷,绷带潮湿或落地污染均不宜使用。 2.操作要点 包扎要求牢固、舒适、整齐、美观,应注意包扎的起点、止点和着力点以及包扎时绷带的走行方向。 起点:包扎均由远心端开始,先环形包扎两周,将其始端固定。再向近心端包扎。指(趾)端尽可能外露,以便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情况。 移行与着力点:每包扎一周应压住前周的1/3~1/2,用力均匀,松紧适度,使绷带平整均匀,反折部分不可压在伤口或骨隆突处。包到出血伤口处,宜稍加压力,起止血作用;若是脓腔引流伤口则不要太用力,以免妨碍引流。 止点:包扎完毕时再环绕两周以胶布固定,或撕开带端打结,亦可用安全别针固定。打结应打在肢体外侧,不可打在伤口、骨隆起及坐卧受压处。 (1)基本包扎法 1)环形:在包扎原处环形缠绕,后一周完全压住前一周。用于开始和结束包扎时,或包扎项、腕等处。也可使绷带环向同一方向逐渐错开,适用于包单眼、单耳。 2)蛇形:斜形环绕包扎,两周问留着空隙。用于绷带不足或临时简单固定夹板。 3)螺旋形:如螺旋状缠绕,后一周压住前一周的1/2~1/3左右。用于上臂、大腿、躯干及手指等周径相近的部位口 4)螺旋反折形:在螺旋形的基础上每周反折成等腰三角形,每次反折处应对齐以保持美观。用于包扎径围不一致的小腿和前臂。 5)“8”字型:按“8”字的书写行经包扎,交叉缠绕,包扎牢固,应用较广。用于包扎肘、膝关节、腹股沟或前臂、小腿、足跟、足背、手掌和手背等处。 6)回反形:用于包扎头顶和残肢端等处。从顶端正中开始,分别向两侧回反,直到顶端包没为止。 (2)各部位绷带包扎法:根据各部位形态,选用合适的基本包扎法进行。

绷带包扎法

绷带包扎法 包扎有保护伤口、减少感染机会、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和减少伤痛的作用,是损伤急救的主要技术之一。包扎常用的材料有绷带、三角巾等。现场如果没有这些材料,亦可用毛巾、衣物等代替。包扎动作应力求熟练、软柔,松紧应适宜。 这里介绍以绷带为材料或类似绷带的材料的几种包扎法: ( 1 )环形包扎法常用于肢体较小部位的包扎,或用于其他包扎法的开始和终结。包扎时打开绷带卷,把绷带斜放伤肢上,用手压住,将绷带绕肢体包扎一周后,再将带头和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绕圈包扎,第二圈盖住第一圈,包扎 3-4 圈即可。 ( 2 )螺旋包扎法绷带卷斜行缠绕,每卷压着前面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差别不大的部位。 ( 3 )反折螺旋包扎法做螺旋包扎时,用一拇指压住绷带上方,将其反折向下,压住前一圈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关较大的部位。 ( 4 )“8”字包扎法多用于关节部位的包扎。在关节上方开始做环形包扎数圈,然后将绷带斜行缠绕,一圈在关节下缠绕,两圈在关节凹面交*,反复进行,每圈压过前一圈一半或三分之一。 急救的包扎方法 1)绷带包扎法 用绷带包扎伤口,目的是固定盖在伤口上的纱布,固定骨折或挫伤,并有压迫止血的作用,还可以保护患处。 操作要领 A.环形法:此法多用于手腕部,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首先将绷

带作环形重叠缠绕。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压于环形圈内,最后用粘膏将带尾固定,也可将带尾剪成两个头,然后打结。 B.蛇形法:此法多用于夹板之固定。先将绷带按环形法缠绕数圈。按绷带之宽度作间隔斜着上缠或下缠。 C.螺旋形法;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同处。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上缠每圈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呈螺旋形。 D.螺旋反折法:此法应用肢体粗细不等处。先按环形法缠绕。待缠到渐粗处,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依此由下而上地缠绕。 注意事项 A.打好绷带的要领是,不要过紧,也不能过松。不然会引起血液循环不良或松得固定不住纱布。如果没经验,打好绷带后,看看身体远端有没有变凉,有没有浮肿等情况。 B.打结时,不要在伤口上方,也不要在身体背后,免得睡觉时压住不舒服。 C.在没有绷带而必须急救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撕成窄条),、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绷带包扎。 2)三角巾包扎法 对较大创面、固定夹板、手臂悬吊等,需应用三角巾包扎法。 操作要领 A.普通头部包扎:先将三角巾底边折叠,把三角巾底边放于前额拉到脑后,相交后先打一半结,再绕至前额打结。 B.风帽式头部包扎: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中央各打一结成风帽状。顶角放于额前,底边结放在后脑勺下方,包住头部,两角往面部拉紧向外反折包绕下颌。

绷带包扎顺序、要点及方法

绷带包扎顺序原则、要点及方法 绷带包扎顺序原则应为:从下向上、从左向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有环行、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包扎时要掌握“三点一走行”,即绷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走行方向顺序。 绷带包扎要点及方法: 1.患者准备工作取舒适坐位或卧位,扶托肢体,使保持功能位置。检查包扎部。位皮肤是否清洁并保持干燥。按包扎部位选择宽度合适的绷带卷,绷带潮湿或落地污染均不宜使用。 2.操作要点包扎要求牢固、舒适、整齐、美观,应注意包扎的起点、止点和着力点以及包扎时绷带的走行方向。 起点:包扎均由远心端开始,先环形包扎两周,将其始端固定。再向近心端包扎。指(趾)端尽可能外露,以便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情况。 移行与着力点:每包扎一周应压住前周的1/3~1/2,用力均匀,松紧适度,使绷带平整均匀,反折部分不可压在伤口或骨隆突处。包到出血伤口处,宜稍加压力,起止血作用;若是脓腔引流伤口则不要太用力,以免妨碍引流。 止点:包扎完毕时再环绕两周以胶布固定,或撕开带端打结,亦可用安全别针固定。打结应打在肢体外侧,不可打在伤口、骨隆起及坐卧受压处。 (1)基本包扎法

1)环形:在包扎原处环形缠绕,后一周完全压住前一周。用于开始和结束包扎时,或包扎项、腕等处。也可使绷带环向同一方向逐渐错开,适用于包单眼、单耳。 2)蛇形:斜形环绕包扎,两周问留着空隙。用于绷带不足或临时简单固定夹板。 3)螺旋形:如螺旋状缠绕,后一周压住前一周的1/2~1/3左右。用于上臂、大腿、躯干及手指等周径相近的部位口 4)螺旋反折形:在螺旋形的基础上每周反折成等腰三角形,每次反折处应对齐以保持美观。用于包扎径围不一致的小腿和前臂。 5)“8”字型:按“8”字的书写行经包扎,交叉缠绕,包扎牢固,应用较广。用于包扎肘、膝关节、腹股沟或前臂、小腿、足跟、足背、手掌和手背等处。 6)回反形:用于包扎头顶和残肢端等处。从顶端正中开始,分别向两侧回反,直到顶端包没为止。 (2)各部位绷带包扎法:根据各部位形态,选用合适的基本包扎法进行。

绷带包扎方法

环形包扎法 用于肢体较小或圆柱形部位,如手、足、腕部及额部,亦用于各种包扎起始时。绷带卷向上,用右手握住,将绷带展开约8cm,左将绷带头端固定需包扎部位,右手连续环形包扎局部,其卷数按需要而定,用绞布固定绷带末端。 螺旋形包扎法 用于周径近似均等的部位,如上臂、手指等。从远端开始先环形包扎两卷,再向近端呈30°角螺旋形缠绕,每卷重叠前一卷2/3,末端固定。在急救缺乏绷带或暂时固定夹板时每周绷带不互相掩盖,称蛇形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 用于周径不等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开始先做二周环形包扎,再做螺旋包扎,然后以一手拇指按住卷带上面正中处,另一手将卷带自该点反折向下,盖过前周1/3或2/3。每一次反折须整齐排列成一,但每次反折不应在伤口与骨隆突处。 “8”字形包扎法 用于肩、肘、腕、踝、等关节部位的包扎和固定。以肘关节为例,先在关节中部环形包扎2卷,绷带先绕至关节上方,再经屈侧绕到关节下方,过肢体背侧绕至肢体屈侧后再绕到关节上方,如此反复,呈“8”字连续在关节上下包扎,每卷与前一卷重叠2/3,最后在关节上方环形包扎2卷,胶布固定 反回包扎法 用于头顶、指端和肢体残端,为一系列左右或前后反回包扎,将被包扎部位全部遮盖后,再作环形包扎两周)。 绷带包扎的实施规则及注意事项

1、伤者体位要适当。 2、患肢搁置适应位置,使患者于包扎过程中能保持肢体舒适,减少病人痛苦。 3、患肢包扎须在功能位置。 4、包者通常站在患者的前面,以便观察患者面部表情。 5、一般应自内而外,并自远心端向躯干包扎。包扎开始时,须作两环形包扎,以固定绷带。 6、包扎时要掌握绷带卷,避免落下。绷带卷且须平贴于包扎部位。 7、包扎时每周的要均等,且不可太轻,以免脱落。亦不可太紧,以免发生循环障碍。 8、除急性出血、开放性创伤或骨折病人外,包扎前必须使局部清洁干燥。 9、、金链镯及手表项链等于包扎前除去。

绷带包扎

包扎的目的: 1、保护伤口,避免伤口的污染而造成感染; 2、局部加压包扎止血作用; 3、保护重要器官组织,避免造成再次损伤。 包扎注意事项: 1、个人保护,在进行外伤处理时,特别是会接触到伤员的血液、分泌液时,一定要戴手套等防护用品; 2、尽量暴露身体,以明确检查伤口及寻找有无其他伤口,伤口上覆盖敷料; 3、包扎时动作要轻巧,部位准确,需要完全包住伤口,一般边缘需要超过伤口约3厘米,根据包扎目的选择合适的松紧度; 4、一般不要轻易用清水冲洗伤口,以避免影响伤口愈合; 5、不要在伤口上用消毒剂或消炎粉,容易因不恰当的使用而加重损伤; 6、包扎时绷带不要将手指、足趾末端完全缠绕,以便于检查血供情况,除非末端有损伤。 绷带包扎 一、环行包扎 特点:最简单和容易掌握的一种包扎方法,松紧度范围较广,容易调整。 原理:通过绷带在伤口局部环形固定敷料,以达到保护伤口和止血的作用。 适用:四肢非关节部位的环形伤口或较短的纵形伤口。 物品:一双手套、一块干净的纱布、一卷绷带。 方法: 1.抬高或垫高伤肢,高于心脏水平; 2.戴上手套,如果没有手套,可用塑料袋或布包手进行防护; 3.用一块干净的纱布完全覆盖伤口; 4.右手握住绷带,卷心朝外,将绷带一端斜向压住纱布;

5.将绷带沿伤口水平环绕一圈后,在第二圈时提起第一圈留下的边角内折; 6.第二圈环绕时压住边角,以防止包扎完成后环形打滑不稳定; 7.连续环绕至少三圈以上,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调节松紧度;如果是加压止血,则需要适力包扎,但不能太紧而导致远端缺血。 8.最后将绷带反折打结固定,或直接用胶布进行固定,但注意打结避开伤口,或胶布粘贴。

绷带包扎方法

绷带包扎方法 外科包扎是外科治疗学中的一种最基本的技术。可用于换药时伤口创面处理完毕,覆盖无菌纱布敷料后;也可用于伤口是污染伤口时,如外伤伤口,为了保护创伤免受再污染而及时进行包扎,还能起到止血,止痛作用,或固定作用等等。包扎材料 三角巾 一般在紧急情况(如在战地创伤救护时)及患者较多时,一下子其他包扎材料无法满足需要时为适用。主要用于头,胸,腹,四肢等处的损伤包扎,另还可用作悬吊带 腹带 常用于腹部手术或腹部受伤后病人的包扎固定,有防止伤口裂开的作用。还可以用于病人产后恢复体形。 普通绷带 绷带借助物理作用,达到固定与治疗患部的目的。如固定敷料、出血伤口的加压包扎、肢体支持与悬吊以及和夹板、石膏一同应用固定骨折等等。运用绷带包扎机体的各个部位,要求牢固、舒适、整齐、美观并符合节约的原则。包扎绷带是临床外科最常用的基本技术之一。 弹性绷带一种由弹性纤维织成的特殊软绷带,规格有7.5cm×225cm, 10cm×225cm两种。主要用于创伤后肢体肿胀、肢体静脉回流障碍以及四肢淋巴水肿。 二、绷带基本包扎方法 (一)环形包扎法: 用于肢体较小或圆柱形部位,如手、足、腕部及额部,亦用于各种包扎起始时。绷带卷向上,用右手握住,将绷带展开约8cm(图1),左拇指将绷带头端固定需包扎部位,右手连续环形包扎局部,其卷数按需要而定,用绞布固定绷带末端。

(二)螺旋形包扎法: 用于周径近似均等的部位,如上臂、手指等。从远端开始先环形包扎两卷,再向近端呈30°角螺旋形缠绕,每卷重叠前一卷2/3,末端胶布固定(图2)。在急救缺乏绷带或暂时固定夹板时每周绷带不互相掩盖,称蛇形包扎法。 (三)螺旋反折包扎法: 用于周径不等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开始先做二周环形包扎,再做螺旋包扎,然后以一手拇指按住卷带上面正中处,另一手将卷带自该点反折向下,盖过前周1/3或2/3。每一次反折须整齐排列成一直线,但每次反折不应在伤口与骨隆突处(图3)。 用于肩、肘、腕、踝、等关节部位的包扎和固定锁骨骨折。以肘关节为例,先在关节中部环形包扎2卷,绷带先绕至关节上方,再经屈侧绕到关节下方,过肢体背侧绕至肢体屈侧后再绕到关节上方,如此反复,呈“8”字连续在关节上下包扎,每卷与前一卷重叠2/3,最后在关节上方环形包扎2卷,胶布固定(图4~8)。 (五)反回包扎法: 用于头顶 指端和肢体残端,为一系列左右或前后反回包扎,将被包扎部位全部遮盖后,再作环形包扎两周(图9)。 一、绷带包扎注意事项 (一) 绷带包扎前的准备: 包扎部位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对皮肤皱襞处,如腋下,乳下,腹股沟等处应用棉垫、折叠纱布遮盖,骨隆突处用棉垫保护。 (二) 绷带包扎的体位: 在满足治疗目的的前提下,病人位置应尽量舒适。对肢体应保持功能位或所需要的体位。

常用包扎方法

常用包扎方法:绷带包扎和三角巾包扎 常用包扎方法:绷带包扎和三角巾包扎。 1.绷带包扎之环行包扎(还有蛇行、螺旋、螺旋反折包扎等): 绷带作环行重叠缠绕。用在胸部、腹部、手腕等粗细大致相等的部位。为了便于固定,使之不滑落,第一圈可以梢斜,第二、三圈环行,并把斜出圈外的绷带尾部平均剪开,先打半结,绕一圈后,再将两尾用活结结扎。 2.三角巾(边长1米的直角三角布块)包扎是广泛用于较大创面的一种包扎方法。三角巾包扎包扎要做到:边要固定、角要拉紧、中心伸展、消毒纱布要结实,否则会影响包扎质量。 三角巾头部包扎(还有面、胸背部、手足包扎等): 先沿三角巾的长边折叠两层(约二指宽),从前额包起,把顶角和左右两角拉到脑后,先作一个半结,将顶角塞到结里;然后再将左右角包到前额作结。 也可以把三角巾的顶角放在鼻尖,底边放在脑后,把左右两角拉到前额作结,再把顶角上翻固定。 手足包扎: 把手指、足趾放在三角巾的顶角部位,把顶角向上折,包在手背或足背的上面;然后把左右两角交叉,向上拉到手腕或踝的左右两面缠绕作结。 ①包扎术是战场救护及家庭医疗救护中的基本技术之一,它可直接影响伤病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恢复。常用的包扎材料有三角巾和绷带,也可以用其它材料代替。 ②三角巾包扎法: (1)头部包扎:将三角巾的底边折叠两层约二指宽,放于前额齐眉以上,顶角拉向后颅部,三角巾的两底角经两耳上方,拉向枕后,先作一个半结,压紧顶角,将顶角塞进结里,然后再将左右底角到前额打结。(2)面部包扎:在三角巾顶处打一结,套于下颌部,底边拉向枕部,上提两底角,拉紧并交叉压住底边,再绕至前额打结。包完后在眼、口、鼻处剪开小孔。 (3)胸背部包扎:取燕尾巾两条,底角打结相连,将连接置于一侧腋下的季肋部,另外两个燕尾底边角围绕胸背部在对侧打结。然后将胸背燕尾的左右两角分别拉向两肩部打结。 (4)膝关节包扎:三角巾顶角向上盖在膝关节上,底边反折向后拉,左右交叉后再向前拉到关节上方,压住顶角结。 (5)手、足包扎:手(足)心向下放在三角巾上,手指(足趾)指向三角巾顶角,两底角拉向手(足)背,左右交叉压住顶角绕手腕(踝部)打结。 ③绷带包扎: (1)绷带包扎法:用绷带包扎时,应从远端向近端,绷带头必须压住,即在原处环绕数周,以后每缠一周要盖住前一周1/3~1/2。 (2)环形包扎法:在肢体某一部位环绕数周,每一周重叠盖住前一周。常用于手、腕、足、颈、额等处以及在包扎的开始和末端固定时用。 (3)螺旋包扎法:包扎时,作单纯螺旋上升,每一周压盖前一周的1/2,多用于肢体和躯干等处。 (4)8字形包扎法:本法是一圈向上、一圈向下的包扎,每周在正面和前一周相交,并压盖前一周的1/2。多用于肘、膝、踝、肩、髋等关节处。 ④包扎时应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