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道德与法治中考九上守望精神家园真题演练

2020道德与法治中考九上守望精神家园真题演练

命题点1中华文化(5年3考)

备考指导

中华文化属于高频考点,多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2020年可以重大文化类热点材料、陕西地方素材、领导人讲话等为背景,结合文化多样性、中华文明交流互鉴等知识综合考查。

1.(2017陕西副题12)“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明( )

A.中华文化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2.(2015陕西副题11)2014年9月27日,世界同庆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暨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1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万人因爱汉语、爱中国文化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这有利于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B.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文化强国

C.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和谐发展3.[2017陕西23《2),2分]厉害了。我的家乡!

【陕西名片】秦岭有丰富的水资源,是居民饮水的水源地;秦岭是一个天然氧吧,是群众度假的好去处;秦岭有340种植物类中药,是一个巨大的药材库。秦岭见证了周秦汉唐的历史文明,留下了文人墨客的传世佳作,记录了陕西文化的发展历程。秦岭被称为陕西的名片。

请你概括材料,谈谈为什么秦岭能成为陕西的名片?

核心素养审读

3题通过讲述陕西名片秦岭的文化底蕴,考查秦岭能成为陕西名片的原因。题目从考点考查角度,侧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2016陕西25(1),2分]厚重发展的陕西

【戏曲观陕西】2016年2月,陕西省政府提出将推进优秀秦腔剧目进校园,试点开设秦腔选修课。

这一举措引发网友一片点赞。请你说说,点赞的理由是什么?

5.[2016陕西副题24(2)。2分]做关注社会的人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时隔37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围绕这次会议,同学们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

【人文城市】个别地方为了城市的发展,改造老城区时拆除了历史文化建筑,引起人们对城市发展与保护历史建筑关系的思考。

请你谈谈,我们应如何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

6.(2016陕西副题25⑦,1分)做有国际视野的人

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告诉同学们:2015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土耳其安塔利亚发表讲话时宣布,中国将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杭州主办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对此会议,师生们进行了交流。请你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我会 。

作为主办国的小主人,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者展示中华文化,你会怎么做?

核心素养审读

6题以对话探究的形式,通过讲述习近平主席宣布杭州主办重要国际会议,考查青少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题目从考点考查的角度,侧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引导学生坚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外,2019年23(1)④涉及考查中华文化,见本书P53] 考点2 传统美德(5年2考)

备考指导

传统美德属于基础考点,2020年可以人物事迹等材料为背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考点考查学生对人物品质的认识。

7.[2018陕西23(1),2分]谱写新篇章

【劳动绘新篇】1956年8月10日,1 000多名交通大学教职工、学生等,为响应党的号召,毅然离开了繁华的大上海,登上了“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如今的交大人不忘初心,为西部发展、国家富强再创辉煌。

交大人身上体现了新时代劳动者哪些必备品质?

核心素养审读

7题以千名交大教职工、学生等支援西部为材料,考查传统美德的内涵。从设题材料和考点考查的角度,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8.[2017陕西副题25(3),2分]砥砺奋进的中国

【时代先锋】在奋进的道路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他们心静如止水,专注干事业,书写了人生传奇。屠呦呦、孙家栋、潘建伟、黄大年等就是这一群体的代表。

这群人身上表现出了怎样的风骨?

[此外,2015年5①涉及考查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见本书P91]

考点3 民族精神(5年4考)

备考指导

民族精神属于高频考点,多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2020年可以常规材料、重大社会热点、领导人讲话等材料为背景,

结合中国梦等考点考查。

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了下面一则材料。请你回答下题。

材料

9.(2018陕西9)阅读材料,同学们被英雄的气概所震撼。下面感慨不正确的是( )

A.小新:“昨天你们用赤诚捍卫我们,今天我们用真情铭记你们。”

B.小勤:“英雄事迹气壮山河,英烈精神光照未来。”C.小莉:“英雄用生命筑起精神长城,我们用鲜血维护英雄尊严。”

D.小杰:“英雄足迹不容磨灭,英雄形象不容玷污。”

核心素养审读

9题以歌颂英雄的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英雄的认识。从设题材料和考点考查的角度,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

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习和宣传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严格要求自己,做新时代的青少年。

10.2018陕西副题10)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给同学们讲述了90年前发生在陕西的渭华起义。革命先辈为了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继、不畏牺牲的故事感染了大家。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小勤:“我们要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B.小莉:“我们要感恩为国捐躯的英雄先烈。”

C.小志:“我们应传承渭华起义熔铸的革命精神。”

D.小杰:“我们应弘扬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11.(2016陕西副题12改编)2016年“六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12名小学生回信时说,你们的爷爷奶奶用青春和汗水培育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你们是老垦荒队员的后代,要继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话( )

①表明垦荒精神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的不竭精神动力

②说明垦荒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③表明我国已经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伟大民族精神④勉励我们要自觉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2019陕西23(4),1分]探寻70年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70年的艰辛探索,

找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中国成就、中国奇迹,是一代代中国人接续奋斗出来的。

请你谈谈,奋斗精神在70年的光辉历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13.[2018陕西23(2)。3分]谱写新篇章

【精神助新篇】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请写出你对其他三个伟大精神内涵的理解。

核心素养审读

13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精神的讲话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从设题材料和考点考查的角度,侧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4.[2017陕西24(5)(6),3分]厉害了,我的国!

【体育精神】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令国人振奋。她们一分一分地咬,一局一局地拼,告诉了全世界:什么是拼搏!

(1)请你仿照下面句式,说说你对拼搏的理解。(1分)

如:拼搏就是坚持不懈。

拼搏就是。

(2)这种拼搏精神对实现中国梦有何意义?(2分)

15.【2016陕西22(4)。2分]开拓进取的祖国

【精神助成长】习近平总书记说,干事业好比钉钉子。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有大成效。

“钉钉子精神”给我们什么启示?

核心素养审读

15题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材料,考查“钉钉子精神”给我们的启示。从设题材料和考点考查角度,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引导学生发扬实干精神,做事持之以恒。

16.[2016陕西24(3),2分]开放和谐的世界

【讲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有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有讲好中国故事的底色和底气。

请你讲述两个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故事。(写出名称即可)

此外,2019年25(3)②涉及考查民族精神的内涵,见本书P174]

考点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8年考)

备考指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基础考点,2020年可以先进人物事迹、领导人讲话等为背景,结合传统美德等考点综合考查。17.[2018陕西24(4),2分]展现新气象

【乡村新气象】今天的乡村邻里纠纷少了,欢声笑语多

了;自私自利少了,顾全大局多了……处处呈现出一派新时代的新气象。

我省正在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活动。请你仿照样例,为所在乡村(社区)拟写两条公约。

18.(2018陕西副题22。6分)传承红色基因

【主席寄语】

2018年5月30日,习近平主席给铜川市耀州区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的回信中说,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希望你们将来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1)请你各写出一位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2分)

(2)请你说说,传承红色基因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何意义?(2分)

(3)你认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

1.B

2.B【解析】考查点:中华文化。解题思路:“孔子学院日”的设立有利于让世界人民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为文化多样性发展作出贡献,ACD正确;孔子学院的设立表明我国的文化建设不断进步,文化软实力增强,但文化强国的目标还未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任重而道远,B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B符合题意。

3.只要学生从自然和人文角度作答,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例答:秦岭养育了三秦儿女;秦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2分)

4.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例答:有利于弘扬陕西传统文化;有利于秦腔剧种的传承与发展。(2分)

5.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例答: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在城市建设中,应把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放在突出位置。(2分)

6.符合题意,答出一点即可。例答:表演中华武术。(1分)

7.爱国、奉献等。(答出两点即可,2分)

8.热爱祖国;勇于创新;敬业奉献;淡泊名利;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等。(答出两点即可,2分)

9.c【解析】考查点:民族精神。解题思路:材料是对英雄崇高精神的歌颂,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深刻的启迪和思考,ABD都属于正面积极的感慨;c“用鲜血维护英雄尊严”说法过于夸张。本题为逆向选择题,c符合题意。

10.D

11.c【解析】考查点: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解题思路:垦荒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一定时期的具体体现,继承和弘扬垦荒精神,有利于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①②④正确;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特点,③表述错误,排除。12.只要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例答:奋斗精神为中华儿女不断前进提供精神动力。(1分)

13.只要学生所答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例答:①自强不息;②同舟共济;③志存高远。(3分)

14.(1)只要学生所答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例答:坚韧不拔。(1分)

(2)只要学生所答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例答:拼搏精神是我们迎难而上、战胜困难的精神动力;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分)

15.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例答:

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2分)

16.符合题意,答出两点即可。例答:愚公移山、精忠报国。(2分)

17.只要学生所答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例答:①孝敬父母,勤俭持家;②遵守秩序,保护环境。(2分) 18.(1)只要学生所答符合题意即可。例答:刘志丹、王进喜。(2分)

(2)只要学生所答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两点即可。

例答:有利于青少年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青少年珍惜美好生活,承担社会责任。(2分)

(3)只要学生所答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两点即可。

例答: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是热爱祖国、奉献社会,有真才实学的人。(2分)

(完整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知识归类

中考复习—知识归类 班级姓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始终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 一、“核心”类 1.儒家思想的核心:“仁 2.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3.第一、二、三、四代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 4.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的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注: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网络 7.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8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 10.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 法治(社会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 1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 13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 14.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15.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6.全面创新的核心:科技创新 二、“根本”类 1.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植树造林,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2.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巩固 4.当今世界发展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5.造成和平问题(世界不太平)的根本原因(根源):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7.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国家安全 8.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 9.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10.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根本问题的法律是:宪法。 11.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12.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宪法 13.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发展教育事业 1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事业 1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也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16.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17.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 18民生问题(如住房难、看病难等)产生的根本原因;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 1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1.我国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根本原因: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 三“基本”类 1.我国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外开放 2我国基本治国方略:依法治国 3我国专门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提醒: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还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守望精神家园》知识点(XX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守望精神家园》知识点(XX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守望精神家园》知识点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 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 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 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 木之本。 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民主监督:守望公 共家园 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在我国可以“民告官”吗?为什么? 可以。因为我们拥有监督权,具体含义是指:我们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2.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哪些合法的渠道/方式?(一共四种) (1)信访举报制度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舆论监督制度 区别 含义不同 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 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 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 方式不同 写信函、打电话、手机短信、当面指出等

通过人大代表以议案质询的方式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 特点不同 是我们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 人大代表好比一条纽带,一头连着国家权力机关,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 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 作用不同 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能够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得以真正落实,得到切实的保障。 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同点 ①都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方式,在民主监督中发挥重要作用。 ②意义: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③不论哪种方式,都要遵守法律法规,依照规则和程序

“守望精神家园”材料作文升格示例

“守望精神家园”材料作文 [金题回放]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如果你去印度,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里的公路特别破旧,最好的路都赶不上我们的二级公路,但只要你沿着公路走,每隔数公里你就会发现一座华丽的教堂,其华丽程度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一位旅行者问当地的居民,你们这里教堂如此华丽,公路却如此破旧,你们就不能把那些建教堂的钱用来修公路吗?居民答道,路是通向财富的,不重要,教堂是通向神的,很重要。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含意,从任意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本题材料完全采用客观叙述方式,没有对材料的意蕴和倾向作出任何提示,审题难度较大。学生要全面理解材料的含意,就必须认真分析旅行者和印度居民的对话,辩证地看待信仰和财富的关系。如能辩证统一地提出既要坚守信仰又要积极创造财富的观点,可以视为最佳立意。学生只要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言之成理即可。比如,着眼于信仰与财富的关系,可以强调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坚守精神家园的的主张;也可以主张摒弃虚无的追求,自主创造现实的幸福。再比如,着眼于信仰的内涵与形式的关系,可以侧重论述内涵的重要,而否定华丽的形式。 范文展示 我们守望的精神家园 在现实世界里行走,我们看到钢筋混凝土叠起了一座又一座高楼。华灯高照的城市里,霓虹闪烁的马路上驰骋着一辆辆熠熠生光的跑车。过往着一个个浓墨重彩的行人。光鲜的跑车里是近似于发疯而又狰狞的司机,匆匆的行人中尽是些脸上被化妆品遮盖得毫无血色的躯壳。那些或狰狞或苍白的躯体里,隐藏的是麻木、迷惘,还是冷漠?这个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何时夺去了我们守望的精神家园?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练习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课时分层作业(七) 民主监督:守望公 共家园 (建议用时:45分钟) [基础达标练] 1.当下,美瞳是很多爱美女孩子的最爱。然而,由于相关环节的监管薄弱及消费者盲目跟风的消费观念,劣质“美瞳”充斥市场,色素剥落、引发眼病等种种“劣迹”也随之而来。某市民于是打电话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该市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B.舆论监督制度 C.社会听证制度D.信访制度 D [某市民通过打电话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该市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信访制度,D项符合题意;A、C两项属于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B 项与题意不符。] 2.2019年信访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治理创新为动力,积极运用互联网+信访的新模式,通过微信、短信、手机App推送受理办理信息,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互联网+信访新模式的运用( ) ①确立了公民权利保护制度,能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②拓宽了公民表达诉求渠道,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③调动了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维护了群众利益 ④从一个侧面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取得了新进展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D [积极运用互联网+信访的新模式,通过微信、短信、手机App推送受理办理信息,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说明互联网+信访新模式的运用拓宽了公民表达诉求渠道,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②④符合题意。] 3.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广大人民群众也纷纷参与进来,从论坛

到博客,从社交网站到微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新兴传播媒介行使监督权。一些涉及官员腐败等问题的案件正是通过网民的揭露浮出水面的。这一现象体现的是( ) A.公民通过信访制度行使监督权 B.公民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行使监督权 C.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监督权 D.公民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 D [“从论坛到博客,从社交网站到微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新兴传播媒介行使监督权”,体现的是公民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D符合题意。] 4.N市某中学附近有一条交通要道,由于没有设置红绿灯,常常发生交通事故。为此,该校学生李某直接给有关部门打电话反映情况。不久,有关部门便在此地设置了红绿灯,使这条“要命路”变成了“安全道”。这说明中学生李某( ) 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②正确行使了公民的监督权,体现了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③通过自己的民主实践,锻炼了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④按照信访制度行使监督权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C [针对交通要道缺乏红绿灯的问题,李某直接给有关部门打电话反映情况,提出批评建议,是正确行使监督权的体现,故②④符合题意。题中涉及民主监督而不是民主决策,①③与题意不符。] 5.“城市之窗”是某市政务门户网站。通过网站,可以加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民的沟通,有利于政务公开,加强行政监督。下列行为中,属于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是( ) A.通过“政风行风热线”,反映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问题 B.参加“网上调查”,为该市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 C.通过“办事服务”,反映小区车位紧张,向有关部门求助 D.通过“市长信箱”,发表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的意见建议 A [本题考查民主监督。通过“政风行风热线”,反映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问题属于公民参与民主监督,A正确且符合题意;B、D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C 属于公民向政府求助,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鲁教版2017年中考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鲁教版2017年中考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 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1、为什么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历史原因: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起步建设的现实原因:因为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根本原因),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初级阶段的含义: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表现在政治、积极、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性质);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发展程度)。初级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算起,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4、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重要意义? 答:①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总依据; ②是我们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 5、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1

矛盾。这一矛盾将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解决主要矛盾的主要/根本途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要求:(1)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党和国家从事和判断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标准。 6、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 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7、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说明社会主义在新时期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①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②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答:①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②总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2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_教学设计_教案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识记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利、作用,理解公民的民主监督的重要性,了解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学会分析如何行使监督权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有关错误观点和行为进行分析和批判的能力,逐步提高政治参与的实际本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加强法制观念,培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行为习惯,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 2. 教学重点/难点 民主监督的方式,如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3. 教学用具多媒体 4.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谁监督监督谁 背景材料:某乡农民老刘和儿子小刘拉了一车西瓜,准备到县城卖,途中碰到一伙歹徒拦路抢劫,一车西瓜被劫走了。无奈中,刘某和他的儿子跑到派出所报案。听了案情,值班民警小王说:“现在已经下班了。再说,一车西瓜也不值多少钱,这事我们管不了!”然后扬长而去。 问题探究一: 面对派出所值班民警的行为,小刘愤怒地说:“民警怎么可以这样?我要去告他!”;而老刘想了想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吃点亏就吃点亏,我们忍一忍吧。再说,我们也没有告他们的权利”。小刘和老刘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教师归纳:小刘观点正确,因为法律赋予公民具有批评、建议权和举报、控告权。老刘观点是错误,因为公民具有依法行使监督的权利。 二、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

学生活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人民在国家中处 于什么地位?这一地位通过哪些形式体现出来?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哪些 政治权利?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哪些民主监督权? 教师归纳: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权利。这里是一 切国家机关和人员,也包括权力机关,监督权内容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1.信访举报制度。 (1)含义:公民通过向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者向有关人员当面反映情况来行使监督权的一种制度。 (2)作用:是行使宪法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 举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431号令,颁布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该条例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问题探究二: 老刘找到了邻村的镇人大代表老吴,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要求人大代表老吴为 他作主。不料老吴说“你直接去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由他们去处理,这个事 情我也管不了。”老吴的话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老吴的话是错的。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要对人民负责,为 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1)含义:公民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制度。 (2)作用:能够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得以真正的落实,得到切实的保障。 举例:人大代表接待日制度 问题探究三: 当地一家新闻单位得知此事后,派了两名记者专程赶到刘村进行采访。小刘的 母亲一听急了,怕事情闹大后受到打击报复,硬把记者堵在门外,不让采访。 采访没有成功。小刘的母亲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错误。新闻媒体等是很重要的监督工具,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 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守望精神家园》 (2)

1.材料呈现: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思考: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3.教师总结: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内容 1.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相关链接”材料。 2.总结: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文化的意义 1.阅读教材第6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2.共同总结: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四)中华文化的发扬 1.阅读教材第62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1)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日益密切的国际文化交流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时代机遇?我们肩负着怎样的文化使命? 3.共同总结:(1)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

2020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备考计划

2020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备考计划 蔡店中学丁元珍 面对中考改革,试卷内容涵盖面广、难度大、跨越性强,所以我的教学并不能放松,而要一如既往做好备课、上课、复习工作。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上教学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导致教学效果一般,所以在开学复课伊始,结合我校毕业班实情特此制定本备考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备考主要依据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对七-九年级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要求和《中考说明》为依据,充分利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重点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和基本能力的训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复习过程,力争中考取得优异成绩。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有一部分开始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但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学习方法,仍然是死记硬背,不会联系身边的事情、国家大事思考问题,没有掌握好答题技巧和方法,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有待养成和提高,答题方法需要给与专门的指导和训练。因此,下一阶段在做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三、基本原则 中考复习备考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1、吃透考纲——准确把握命题方向。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2、立足课本——熟练掌握知识内核。复习以课本为依托,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3、触类旁通——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延伸与运用。 四、备考总复习的具体措施及方法 1、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梳理和巩固。(2020年5月-5月25日) 历年来中考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往往考查多课交叉或年级交叉的知识内容,跨度大,综合性强,并且多以时政材料为背景,从而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考查有机统一起来。所以复习要抓好主干知识、核心内容和核心能力的复习。依据新课程标准,确立重点复习篇目,复习时按“重点知识梳理——练习巩固——例题分析与重点讲解——达标 检测”四个步骤进行。通过这一轮复习,总体把握七-九年级学段的基础知识与复习要点,夯实基础。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复习与巩固: (1)对每一部分内容,认真解读课标,对照课标要求,落实到册、单元、课、节、知识点上,确定每一板块的考点。命题依据的是《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教学设计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教学设计 【目标引领】 1、课程目标: 列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明确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知道公民应如何进行民主监督 (2)能力目标: 提高公民进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1、重点: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有哪些合法的渠道。 2、难点:公民如何正确地行使监督权利。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体现“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和“课程即体验”的课程观、“学生是主人”的学生观、“教学即对话”的教学观。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材分析】 本框是《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四框 本框在学生学习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公民如何参与民主监督,共设三目: 第一目,“谁监督监督谁”,属于情景导入,目的是引导出本框题的主题: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和意义; 第二目,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本目的逻辑结构是:民主监督权利的具体内容—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第三目,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本目的逻辑结构是: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意义—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具体要求—设计实施监督方案。 【学生分析】 通过个别谈话了解学生普遍反映以下问题: 1、教材理论难度不大,内容易理解且条理清楚。 2、最感兴趣的问题是: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主监督的权利。 3、学生对民主监督有一些认识,但是往往并不系统、不深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录像导入] 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最近,我国召开“两会(政协会议和人大会议)”,下面,我们共同来关注“两会”,关注“反腐败问题”。 播放录像:解说《两高报告:反腐败不手软》 师:温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说“在反腐败问题,绝不手软”,而要解决腐败问题,要

道德与法治中考九年级初三总复习计划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有很多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习惯比较差,需要老师的监督。具体有以下几点:1、本届学生的优秀率、合格率较低。2、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应用课本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3、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不能用所学知识点综合全面的回答,得不全分。 二、复习目标 本学期道德与法治复习,主要任务就是备战中考、冲刺中考。对于教学来讲就是要做好最后的复习准备工作。为使本校道德与法治的复习有针对性、目的性、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真正对学生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为中考打下基础。制定计划,实施教学,系统复习,使每一位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夯实基础,在第二轮的复习中融技巧、方法、思想于一体,获得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第三轮的专题和时事政治复习中掌握时政题的答法。最后,做好辅导,确保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取得好的成绩。 三、复习范围 重点初二道德与法治上下册及初三道德与法治上下册。 四、复习步骤 结合本校实际,在总复习阶段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构建知识体系,夯实基础知识。(这一轮复习预计在3月底结束) 目的:反复落实基础知识,先概念后原理,学会整理知识,查漏补缺,认真钻研考点,在练中发现问题,不留知识疑点,达到“准、全、牢、熟”,把知识梳理一遍。因此,复习时首先要夯实基础知识。先按照中考考点的顺序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脉络清晰、全面,有利于同学们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考试中同学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运用这些知识多角度思考问题、解答问题。 措施和方法:由于系统复习的时间较短,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复习巩固。对此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抓住基础知识点,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第一轮的复习不应该是知识的简单重复,既要有知识的系统化,又要突出重点。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其他知识点也不能遗漏。根据我校只有教材和中考指导资料的实际,我们采取知识结构提纲与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措施,根据提纲熟悉本课知识点,并完成相应练习,此段练习设计相对较基础,以提高学生兴趣。课堂复习时,请学生列出提纲,师生共同把知识点连成线。课堂练习中,我们选择一些针对性强、并有一定梯度的题目,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基础。在课堂练习的讲解中,强调审题和答题方法。审题时注意关键词并多角度思考,答题时注意使用政治语言和政治观点,并注意答题的逻辑性和准确性。利用课余时间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辅导,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及时反馈矫正”和“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题,兼顾上、中、差的学生。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地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梳理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1.中华文化的形成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1)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和作用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7.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8.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9.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3)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

2.4《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说课稿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下面我将从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说教法、学法及说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对本框教学进行说明。 一、学习任务分析 首先是教材分析,即本框题的教学地位和作用。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四框题安排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了解到公民享有监督权,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框题承接了教材第一课“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这部分内容,又为后面第四课“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的学习埋下伏笔。所以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政治常识打下牢固的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了有效的进行本框题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框题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框题的核心概念是“监督”。即要求学生了解公民监督的对象、范围;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以及明确要负责任地行使公民监督的权利,合法地使用监督权。所以我确定了本框题的教学重难点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以及公民如何实行民主监督。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到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监督权是公民的其中一项政治权利,它包括有批评、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在这里学生知道了监督权的问题,而《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这一框题进一步详细地阐述在不同情况下,公民应该行使监督权里的哪个权利,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以及如何行使的问题,让学生对公民的监督权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复杂的生活发生的不同情况,学生要正确判断并选择正确的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是学生面临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相关内容,联系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基础知识以及认知、理解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本框题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列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感悟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监督权的内容; 2、理解行使监督权的渠道、意义以及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已经学过的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行为和能力,逐步增强和提高学生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 2、学会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本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民主监督的意义,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教学设计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教学设计 重庆市朝阳中学陈静 一、教材分析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是新课标人教版《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四框题的内容。监督权作为公民的政治权利,学生在第一课已初步接触。本框是对监督权的具体展开和深入,既承接了第一课“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这部分内容,又为第四课“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的学习埋下伏笔,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教材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课文围绕民主监督“是什么”即介绍民主监督的方式;“为什么”即讨论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怎么办”即探究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展开。 二、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认知、理解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系统、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方式 2.理解公民的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 3.学会分析如何行使监督权 (二)过程与方法 1.逐渐提高对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责任和意义的认识,逐步形成民主监督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民主监督的意义,珍惜权利,勇于行使权利。 2.进一步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引导学生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权。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民主监督的方式,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从教学内容的科学系统看,组成基本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是“监督”;从教学活动的要求看,要培养学生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主要环节是选择哪些方式进行监督;从情感教育和价值目标来看,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理解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要求,我确定了本框的教学重点,即公民民主监督的方式和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1.中华文化的形成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1)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和作用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7.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守望精神家园》知识点+练习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守望精神家园》知识点+练习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6.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8.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九年级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资料总结

九年级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第一模块:心理道德部分 一、青春 1、青春期给我们带来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身体方面的变化主要有身体外型、内部器官等变化,心理方面的变化主要有智力、自我意识、丰富的情绪等变化。对于这些变化,我们要意识到这是正常现象,并要积极悦纳和接受。 2、青春期的特点。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美好体现在青春带给我们活力、快乐和充实的生活,短暂体现在青春时光一去不复返。因此我们要将青春的主要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不可贪图享乐。同时,青春也是我们内心充满矛盾的时期,面对这些矛盾,我们要意识到这是正常的,切勿慌张,应该积极调控自己的心里冲动。 3、调控心里冲动的方法: ①可以向父母、老师、朋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 ②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如:听音乐或打打球放松自己、给朋友写信、与同学聊天等。 4、我们要珍惜青春,立足当下,积极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二、学习 1、学习中有苦有乐,我们要享受学习。 2、学习压力。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感受到压力是正常的。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过度的压力或没有压力则会给学

习效率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保持适度压力。 3、学习中也有焦虑,我们要克服焦虑。 4、我们要克服厌学情绪,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5、对于学习,我们要做到: 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转变学习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知道自己为何而学习; 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③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主动学习,积极学习。 三、挫折 1、挫折指我们从事有目的的活动,遇到了障碍、干扰,遭遇失利和失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碰钉子”,或者说“逆境”。 2、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具有两面性,遭遇挫折不一定是坏事,关键要看我们以什么态度去对待。 3、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却会使他们发奋图强,克服困难,取得成就。 4、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应对挫折的办法) ①要战胜挫折,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②要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 ③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