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名翻译的现状及方法

电影名翻译的现状及方法
电影名翻译的现状及方法

摘要:电影片名的翻译已成为翻译学界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要翻好电影片名应充分考虑社会历史及文化背景的差异。针对当前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现状,通过对实例分析,指出电影片名就是影片的广告和商标。电影片名的翻译须遵翻译的基本原则,语言规范,方法适当。

关键词:电影;电影片名;翻译;现状;方法

Movie Title Transla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Method

Abstract: As more and more foreign movies stream into china, the translation of a movie titl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of many scholars. Because of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differences as well as different culture, it is not easy to translate a movie title.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nslating English movie titles into Chinese and points out that a movie title can be regarded as a special advertisement or a brand of the movie. In the view of the author, an appropriate method should involves three fact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the norm of chinses language and the taste of the audience in China.

key words: movie; movie title; translation; current situation; method

一部好的影片之所以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除了演员的精湛演技、富有哲理的对话以及绚丽多彩的画面外,还与其寓意深刻、回味无穷的片名有着直接的联系。电影片名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其特点主要在语言简明,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激起人们的观赏欲。译者在忠实传达原作意图的基础上,应侧重译语观众效应,除应忠实传达原片名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更应考虑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以原文文本为起点、以译文观众为目标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这一点与电影片名翻译具有内在统一性。此外,电影片名翻译既是一种语言转换,也是一种商业性行为,因而不可避免地谋求市场效益和商业利润,以打动潜在的观众,促成其观赏行动。

一、英语电影名称翻译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开放程度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外电影进入中国,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忽缺的文化食粮。经典的电影片名五彩缤纷。例如:WaterlooBridge《魂断蓝桥》、The Bathing Beauty 《出水芙蓉》、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Legend of the Fall《燃情岁月》、Madison County Bridge《廊桥遗梦》、A Walkin the Clouds《云中漫步》等等。译名言简意赅,字里行间传递了强烈的信息,且具有音韵之美,富含中国传统文化韵味。除了忠实传达原片名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也反应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但是近几年的电影片名翻译却不尽人意。

1. 故事情节理解不够

对于电影名来说,不要急于翻译,要深入了解整片的内容、故事情节、以及所表现的内涵,这样才能作出准确的翻译[1]148。

例(1): White Nights

改编于托斯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照字面意思,无论小说或电影都译成了《白夜》。但是,这个词组源于法文,意思是:A night without sleep. 翻译过来应为《不眠之夜》。该英文原名实有双关之意,于主要的场景不是发生在雪夜,译作白夜似乎太牵强。

例(2): The Cable Guy

影片译名为“王牌特派员”。从片名看,观众会认为是一种侦探片,而实际上是一个是由Jim Carrey’s主演的安装员在寻找朋友友情的感人故事。有的翻译成“线鬼衰人”或“有线电视狂”, 给人印象是恐怖片。如果用“安装员”替换“特派员”可能会更好些。

2. 对文化信息的误解

电影片名通常有着很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翻译者没有很深刻的了解影片的文化背景以及出影片国家的社会文化状况,就不能正确把影片名给翻译出来[1]94。例(3): Pumpkin Eater

也许有人会译《食南瓜的人》。其实,这是源于一首广为流传的童谣:“Peter, Peter, pumpkin eater, hada wife and couldn’t keep her.”根据故事情节,译做《太太的苦闷》似乎比较恰当。

例(4): First Wives Club

影片译名为“大老婆俱乐部”。殊不知英文中的first wives 指的是男士的第一任夫人,与中国文化中的大小老婆妃嫔小妾毫不相关。如译为“原配夫人俱乐部”“发妻俱乐部”就准确得多。

3. 商业利益的影响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商品不可避免地受到利益的驱使。这样,译片商需要一些令人兴奋的、神秘的、通俗的、暴力的片名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导致影片名字与内容和原意不相符合。

例(5): Backtrack《赤面煞星》电影叙述的是一个女人目击了一起谋杀,由此她也为下一个杀手追杀的对象,但杀手在追杀过程中,杀手爱上了她并帮助她渡过难关。翻译成“赤面煞星”明显具有浓烈的商业倾向。

例(2):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香港有报纸译为《谁怕又贞又淫的女人》,台湾某报则译作《谁怕维吉尼亚州的狼》。Virginia Woolf是英国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家,后来自杀身亡。而这部影片则套用了一曲童谣,名为“Who’s afraid of the big, bad wolf?”港台媒体的想象力太过丰富[2]!

4. 相同的名称不同的译法

香港、台湾、大陆对同一部英文电影经常有着不同的翻译。

影片名(英)港台大陆

Pulp Fiction 黑色通缉令/危险人物低俗小说

Shakespeare in Love 写我深情/莎翁情史恋爱中的莎士比亚

English Patient 别问我是谁/英伦情人英国病人

Pretty Woman 风月俏佳人/麻雀变凤凰漂亮女人

Moulin Rouge 情陷红磨坊/梦断花都红磨坊

Original Sin 激情叛侣/枕边陷阱原罪

Charlie’s Angels 霹雳娇娃查理的天使

All the President’s Men 惊天大阴谋总统班底

从上面的比较分析,善于灵活运用煽动的语言来唤起人们的激情。一个主要原因是港台更注重其商业效果,而大陆侧重于原作、商业性和审美的统一。同时港台也有自己的习惯用法,特别是一些方言的使用。当方言用入片名中,对于当地观众来说会更具有吸引力[3]。

影片名(英)港台大陆

Space Jam 太空也入樽空中大扣篮

Multiplicity 丈夫一箩筐复制丈夫

The Runaway Bride 走佬俏佳人落跑新娘

Titanic 铁达尼号泰坦尼克号

Y. Schindler’s List 舒特拉的名单辛德勒的名单

二、英语电影名称翻译的标准

电影片名作为广告的一种类型,要具备:(1)引人注目(attract attention);(2)唤起兴趣(arouseinterest);(3)激发欲望(stimulate desire);(4)令人信服(create conviction);(5)敦促行动(getaction)等五种因素。18 世纪末,英国的亚力山大·F·泰特勒(Alender Fraser Tytler)提出了翻译“三原则”,后经历巴尔胡达罗夫(苏联)“意义不变”的标准的理论,尤金·A·奈达最“接近的等值”的标准的理论、卡特福德“等值替换”的标准以及莱斯(德国)的“翻译功能”理论,他们对翻译的标准、方法和原则进行了各自的阐述[4]。清末,我国严复在

《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这对我们翻译工作中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忠实。忠实于原电影的内容,译者必须把原电影的内容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阉割或任意增删的现象。翻译的过程是一个传情达意的过程,要在自己比较深刻地理解原电影名的含义后,明白无误地掌握整个影片的所要表达的内涵,体现原片的风格。如Roman Holidays《罗马假日》、Home Alone《小鬼当家》、Entrapment 《偷天陷阱》、the Bodyguard 《护花倾情》等。

第二,通达。电影名必须通俗易懂,符合规范,译文必须是明白晓畅的现代语言,没有逐词死译、硬译的现象;没有语言晦涩、诘屈聱牙的现象,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著名翻译家傅雷曾说:“琢磨文字的那部分工作尤其使我长年感到苦闷。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西方人的距离多么远,……要不在精神上彻底融化,光是硬生生的照字面搬过来,不但原文完全丧失了美感,连意义都晦涩难懂,叫读者莫名其妙。”有的电影名看起很通俗,不怎么出众,但却也很充分地表达出影片的意思。如果仔细推敲,就不难发现它的神妙之处。例如The Mask《变相怪杰》、The Thomas Crown Affair《天罗地网》、Legal Eagles 《法网神鹰》、The Silence of Lambs《沉默的羔羊》等。

第三,美。语言作为一门艺术在翻译当中做到前两点之外,还有注意文字之美,做到行云流水、漂亮大方,真正让人有着一种美的享受。漫主义爱情电影的经典Sleepless In Seattle,译为“缘分的天空”,它以一种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故事来诠释一种童话般的“缘分”,它足以打动每一个渴望爱情的人。根据英文名篇小说Gone with the Wind 改编的同名影片在中国公映时被译为《乱世佳人》,既切合题意又赏心悦目,乃成功翻译的典范之作。若直译为《飘》或《随风飘逝》、虽无可厚非,却逊色不少。下列英文片名都是带有艺术性的翻译:Ghost 《人鬼情未了》、The Legend ofthe Fall《燃情岁月》、Best in Show《宠物狗大赛》[5,6]。三、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一)形式对等翻译

形式对等翻译是指不引起联想误会, 在保持原文信息的前提下,力求使译文与原文在选词用字、句法结构、形象比喻及风格特征等方面尽可能趋于一致,译文和原文常用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且产生同样的效果。形式对等原理就是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语言具有共通性,英汉语言很多属于对应关系,英语中的意思,汉语中也有相同的意思与之对应。这种译法既反应了原片名的内容,也保留了原名的语言特征。如:Air Force One 《空军一号》、Sense and Sensibility《理智与情感》、Rain man《雨人》、God father《教父》、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fs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

(二)功能对等翻译

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系统性差别,两种文化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必然引起文化内涵存在不对应的现象,这时我们应采取功能对等翻译的方法。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1964)奈达解释道:“所谓功能对等, 是指译文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随着翻译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功能对等”补充了“形式对等”,奈达再度从功能对等角度阐述了翻译的新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7]他强调功能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在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形式的一一对应,而求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使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基本一致。他从翻译的角度阐述了语言的功能,主要包括九种:“①表达功能;②认知功能;③人际功能;

④信息功能;⑤祈使功能;⑥移情功能;⑦交感功能;⑧施变功能;⑨审美功能。”当然,这些功能既有交错又有区分,在实际的语言运用和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同时使用多种功能。在电影片名翻译中我们可以采取:

1. 直接功能对等翻译

在原语与译语体现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下,从跨文化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 直接功能对等翻译强调的是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实例说明, 直接功能对等翻译的使用体现出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更能够体现出本民族的语言特征。很多影片名形式对等翻译无法解决,因而只有在其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等方面达到对等,依据影片的内容以及所反映的内涵,采用直接功能对等翻译。例如Ghost《人鬼情未了》,讲述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及微软电脑公司创立者事迹的Pirates Of Sillicon Valley 译为“硅谷传奇”。又很多片名本身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直译难以体现其中精髓,译者在综合、分析、理解原片内容、风格、情节甚至于文体等的基础上,对片名进行创造性加工,将它译成能反映原片特点的译名,以实现其文化、审美、经济等方面的对等。又如ButchCassidy and the Sandance Kid 译为“神枪手与智多星”,生动了体现了该片内容、情节,优于最早的“虎豹小霸王”。

2. 间接功能对等翻译

功能理论源于“对等”并更进一步发展了新的核心理论—目的论(skopos theory)。在目的论理论框架中,译文的功能(目的)是译者决定采取何种策略的重要的标准,而译文读者的期待则是决定译文功能(目的)的主要因素。原作者与译者的目的不一致时,译者在期间进行协调、周旋,直至最后达成最恰到好处的、最适宜的译作。有的影片名可根据西方特有的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利用与中国相似的文化内容来宗释电影名。Blood and Sand《碧血黄沙》,这个译名堪称是片名翻译的一大经典了。一个“碧”字,一个“黄”字的增加在形式上是对原名的背叛,事实上译名只是把原名的气氛渲染出来了。译名所增加的内容无法在原名中找到原型,只能在影片中去找到译名的可行性。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Nest 中,Cuckoo’s Nest 与杜鹃窝无关,它是个习语,为“疯人院”之意,因此,该名后被纠正为“飞越疯人院”。Midnight Cowboy 中的cowboy 本意为“牛仔”,是美国特有文化,与汉文化中的“牛郎”并无关系,但作为折衷,“午夜牛郎”似可接受。

3. 功能加忠诚

2001 年诺德在《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Explained, 2001)中提出了的“功能加忠诚”原则。因为电影名不同于其他的翻译作品,要求短小精悍。基于这一特点,很多原电影名过于简单。在原语的环境、习俗中容易理解,也能充分表达电影的内容,但是换成另一种语言,由于情况、环境变了,就变得很费解了。所以在保持原电影名的对等的基础,增加一些注释性的词语,使片名更加直观,容易理解,增加单纯对等翻译可能导致费解甚至误解而无法传达的重要文化信息。例如Speed 《生死时速》,Speed原意是速度,加上生死,更加能体现电影的原意,增加时间的紧迫性,使片名具有广告的效应。Seven 原意是“七”,是一部有关圣经中所列出的七种罪过的恐怖片,中译名为《七宗罪》,它巧妙地转换了含有西方宗教色彩、中国观众不熟悉的文化,使影片主题鲜明。有的表示片名的人名、地名多为国内观众所不知。由此应考虑音译加补充信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例如Patton《巴顿将军》、Forrest Gump《阿甘正传》、King Kong《大金刚》等。

(三)纯音节翻译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除了要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外,其重要使命还在于传播文化信息,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很多片名本身常为表示人名、地名的特殊名词,在不致引起译入语文化的曲解时,可直接将其音译。例如Rocky《洛基》、Casablaca《卡萨布兰卡》、Jane Eyre 《简爱》、Spartacus 《斯巴达克斯》、Harry Porter《哈利·波特》、Troy 特洛伊等。另外,四字词是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以上译例可看出,四字词作为译名使用频率很高,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能立刻引起观众认同感。因此,四字词的译名往往有出奇制胜的效果,被

译者广泛使用[8,9,10,11]。

参考文献:

[1]NEW 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方永彬. 浅析电影片名的翻译现状及误区[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4):116-119. [3]毛发生.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19-23. [4]朱凡希. 论影片品名翻译原则[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7(3):72-75.

[5]林本椿. 福建翻译家研究[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7.

[6]孙占晓. 外语电影的汉译特点及翻译技巧[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67-69.

[7]蔡达. 翻译科学初探[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陈小慰. 语言·功能·翻译[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10-15.

[9]庞月慧,朱健平.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的解构主义印记[J]. 中国外语,2009(1):95-99. [10]周颖. 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J]. 中国翻译,2008(2):117-120.

[11]常晖. 认知—功能视角下隐喻的汉译策略[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1):57-59.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_

大众文艺 212 摘要:英文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将西方文化融入精彩的剧情之中,受到了广大中国观众的喜爱,也成为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之一,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观看一部电影之前,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起着导向作用的电影片名。因此一部英文电影要想在中国得到传播并获得认可,其影片名必须成为该电影的“点睛之笔”。本文将从文化影响翻译方法及策略的角度,浅析大陆、香港、台湾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的各自特点。 关键词:文化;翻译;电影片名 一、引言 文化,包罗万象,错综复杂。迄今为止,对于“文化”一词,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定义。维基百科最新的解释为:“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不同的人对‘文化’有不同的定义,通常文化包括文字、语言、地域、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大致上可以用一个民族的生活形式来指称它的文化。”1尽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人们对于文化的定义会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更侧重于精神层面,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地域特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有相互了解各自的不同文化,我们才能推进经济的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全世界的共同繁荣。 中西方国家由于在历史地理、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文化交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存在很大障碍。当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遭遇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当“重义气轻利益”的中国思想遭遇“重物质轻人伦”的西方标准,必将火光四溅。然而,英文电影作为一种视觉及听觉艺术,将西方文化融入精彩的剧情之中,受到了广大中国观众的喜爱,也成为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之一。但是在观看一部电影之前,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起着导向作用的电影片名。片名对于电影来说起着 “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一部英文电影要想在中国得到传播并获得认可,其片名的翻译举足轻重。 评判一部汉译电影片名好坏的标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片名是否忠实于原作内容,反映原作的主题和风格;其次,片名是否言简意赅,表述清晰,“一针见血”;第三,片名是否符合华语观众的观赏习惯,按照汉语的标准来表述;第四,片名是否吸引眼球,或幽默,或生动,或具有感染力。总之,理想的电影片名的翻译应该以既能保留原作内容,又能符合译入语的文化特征为标准。另外,还要考虑其商业价值,不要忽视目标观众的期待。所以对于英文影片片名的翻译来说,要做到形神兼备具有相当的难度。即便是同源于汉语文化的大陆、香港、台湾地区,由于其不同的历史经历,也孕育出了不尽相同的文化。译者从各 自的文化视角出发,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同一部英文影片在两岸三地上映时,往往拥有截然不同的汉译片名。以下将从文化影响翻译方法及策略的角度浅析两岸三地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各自特点。 二、大陆地区文化与片名翻译1.社会文化背景 大陆地区传承了比较稳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该文化体系蕴涵着丰富的儒家、道家及佛教文化色彩,总结其特点有三:一是和谐之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内部凝聚的文化,该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和谐至上,注重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结合;二是兼容并蓄,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封闭自固的,也不是一种批判的文化,现今在大陆地区流行的“韩流”、“日系”便是最好的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总是以一颗包容的心,接纳外来文化;三是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了儒家思想“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的境界,强调慎独自修、至诚尽性、忠恕宽容。 2.片名翻译特点 正是在和谐、兼容、中庸的中国传统文化驱使下,大陆的翻译者们多半拘谨且小心,不愿轻易改变原片名的结构,片名翻译通常以直译为主,力求“忠实”,且往往比较中性,极少带有煽情、暴力或夸张的色彩。这也使得传统的翻译标准 “信、达、雅”,尤其是“信”在大陆地区片名翻译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应用。然而这种“信”往往只是从字面上传递了原片名的信息,并没有起到赋予原作第二次生命的作用。大陆译本只有在直译的基础上,对片名进行深入地雕琢,使之成为兼具时代特征和影片内容精髓的译本,才能真正成为经典译作。 例如,由著名演员达斯汀??霍夫曼和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美国经典冒险喜剧电影“Rain Man”, 在大陆被译成了《雨人》,看似对原名绝对“忠实”的译本,其实丝毫没有传达影片的任何内容和信息,甚至让观众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谓的“直译”瞬间变成了“死译”。究其原因是没有弄清影片英文名的由来及电影的主旨。看过电影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其实是由于主人公雷曼咬字不清,总是错把自己叫成“瑞曼”,才有了“Rain Man”。而另一个译本《手足情未了》,是比较合适的版本。充分体现了片名的信息功能,影射了该剧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同时“情未了”又兼具了美感功能和吸引力。显然是值得推荐的译本。 当然,大陆的 “直译”式片名,也会造就一些佳译。例如:1997年上映的经典美国大片“Titanic”,香港当时将其译为《铁达尼号》,而中国大陆引进此片时,将其翻译成了后来大 从文化角度看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王 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突出的评价资源。反之,不同评价资源的整合也在建构不同的语类结构。英语新闻也带有撰稿者一定的主观倾向性,评价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工具,即通过作者对各种评价资源的运用,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正确解读新闻报道。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如能将评价理论适当引入来解读语篇,相信将会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J.R.Marin & David Rose.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陈明瑶. “新闻语篇态度资源的评价性分析及其翻译”, 《上海翻译》,2007(1). [3] 李国庆 孙韵雪. “新闻语篇的评价视角—从评价理论的角度看社论的价值取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7).[4]姜望琪. 《语篇语言学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张健.《英语报刊阅读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语言学研究?

翻硕十大翻译技巧之西方电影名的翻译特征

翻硕十大翻译技巧之西方电影名的翻译 特征 电影是一种老少皆宜、雅俗共赏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一部好的影片之所以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除了演员的精湛演技、富有哲理的对话以及绚丽多彩的画面外,与其寓意深刻、回味无穷的片名有着直接的联系。片名,是影视片的品牌商标看似简单却是作者颇费神思的产物,寥寥数词凝聚着整个作品的精髓。在众多的影视广告海报上,片名都处于十分醒目的位置,它直接起着“导视”的作用。 一、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片名的翻译既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也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语言功底。片名翻译不是简单机械地对号入座,需要根据影片的内容,考虑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以及翻译的可接受性,使其既传递影片的信息,同时又富有美感。“一名之立,旬月踯躅”,以严谨的态度进行片名的翻译,精雕细凿,才能有脍炙人口的经典佳译。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 认为在各种翻译法中,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是最具优点最为全面的一种。按照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基本理论,语言是一种独特的符号系统;语言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语义,它体现了语言的功能。而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认为语言具有六种功能: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祈使功能(vocative function)、美感功能(aesthetic function)、酬应功能(phatic function)、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其中,前四种是主要的。电影片名是一种专有名词,它是编剧精心构思的产物,既能高度概括影片的主题或内容,又能强烈激发读者的观看欲望。因此,它主要具有信息功能、祈使功能以及美感功能。 信息功能就是通过片名,将影片的内容简练地传达给观众,使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原片的思想内容。如曾风靡全球的影片Forest Gump (《阿甘正传》),一看就知道这部影片是关于Forest Gump的故事,这就是片名所传达的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就是通过精心构思的片名,给观众以美好的享受。如《西夏路迢迢》这一片名中,叠词的恰当应用,加重了抒情色彩,增强了片名的音乐美。而信息功能、美感功能都是为祈使功能服务的。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都有一种好奇心,见到新鲜、奇异的事物都会感到兴奋, 乐于知晓,易受感染。祈使功能正是通过片名,感染观众的情绪,吸引观众。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注定为读者而创作的,读者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电影是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电影应为观众而创作,并以观众的接纳、欣赏和评判为生存的依据和标准。因此,电影的特殊性决定其翻译是目标取向策略(target-oriented strategy)。也就是说,译者在忠实地传达原作意图的基础上,应侧重译语观众效应。电影片名的翻译更应如此。因片名是一种特殊的实用文本,除了考虑其所包含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更要注重其语用功能,即片名应能提示观众影片类型和题材。因此,翻译片名时,除应忠实传达原片名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更应考虑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译名应在片名语言、文化信息及其对观众产生的效应上尽可能地与原片名保持一致。依此,片名翻译的标准应是信息相符、功能一致。如Roman Holidays (《罗马假日》)、America’s Sweet hearts (《美国甜心》)、American

英语影视翻译

1、下列不属于影视英语特点的是( ) 。 选择一项: a. 瞬时性 b. 通俗性 c. 简洁性 d. 语境性 3、I was messed up for a long time.译文:这些年我一塌糊涂。(《阿甘正传》) 选择一项: 对 错 4、压缩性意译策略就是指用更加简短的语句来表达原文的大概意思,但是容易增加字幕的压力。 选择一项: 对 错 5、审美价值首先要讲求炼字,炼字讲求音美,()也是英语片名中常用以达到音美的方法 选择一项: a. 头韵和押韵 b. 比喻 c. 尾韵 d. 节奏 6、电影片名的翻译中,直译是指保留原片名的语言形式和意义,包括用词、结构和修辞手段等,同时译文也和原文一样语言流畅。 选择一项: 对 错

7、在电影字幕的汉译中,下列不属于浓缩的是( )。 选择一项: a. 词汇缩减 b. 长句缩减 c. 加注 d. 压缩性意译 8、——秦王:区区亭长,辖区不过十里。——A Country Prefect over10 square miles! 此台词的翻译体现了( )方法。 选择一项: a. 文化补偿 b. 文化转移 c. 文化协调 d. 文化移植 9、电影史学家们把1895年( )确定为电影诞生日。 选择一项: a. 12月28日 b. 11月28日 c. 12月26日 d. 11月26日 10、——(And) he was so embarrassed;his cheeks turned completely re ——他羞得满脸通红。此台词的翻译使用了( )。 选择一项: a. 词汇缩减 b. 长句缩减 c. 加注 d. 压缩性意译

英美电影片名的汉译研究

英美电影片名的汉译研究 摘要:本文探讨影片片名的翻译要结合翻译基本原则,不仅要从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思维方式出发,还要考虑片名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技巧,来增强片名的导视作用。电影片名的翻译和其它翻译一样,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不能因为短就小看,也不能为了一味的追求商业利润,而将“信,达,雅”的标准都抛弃。虽然现在译制片的翻译还不很规范,有些混乱,但是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会逐渐规范起来。只有更好的翻译,才能更好地传达文化思想。本文片名通过分析英美电影片名翻译的范例,来探讨影片的翻译状况和基本翻译法。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状况;翻译方法 前言 在探讨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时,首先要了解国内外电影翻译的现状。电影翻译包括片名翻译和字幕翻译。国外对字幕翻译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很多著作和研究理论。与此同时,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国内研究同国外研究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在西方研究的影响下,它也逐渐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趋势。最后本文阐述了翻译的一些方法,大体包括直译、音译和意译。因为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背景和故事,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采用用不同的方法来翻译英文电影的片名。电影片名的成功翻译是基于不同翻译方法之间的平衡。译者在了解电影内容、背景、西方文化思想的同时,也应该考虑中国观众的文化背景、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理解。译者应在翻译原则和技巧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翻译方法对原电影片名进行翻译。 一、国内外电影翻译研究现状 (一)国内电影翻译研究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英语电影被引进中国。越来越多的国外电影作品的引进,体现了电影翻译的重要性,推动了电影翻译实践的发展,而国内对电影翻译进行的研究却受到严重忽视。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检索的数据显示,1995~2008年这14年来国内有关翻译研究的文章达54771篇,而其中电影翻译研究的文章仅442篇,只占1%,由此可见,国内关于电影翻译的研究文献寥寥无几,事实上,这一研究本身在翻译界是被忽视的。更重要的是,它被翻译倾向的本质所否定。在所有的体系中,我国都缺乏国内对电影翻译研究的结合。一些教授曾经从作品的创作、想象、形象化、批判、复杂的探索和总结中选取了一些深刻的历史思想,这些都概括了中国电影片名翻译理论的现状。 (二)国外电影翻译研究现状 西方学者对于电影翻译的研究开始比国内早,其翻译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间就开始了。1956年出版的期刊《语言研究》中的《电影翻译》一文算得上是欧洲最早的电影翻译理论研究。1974年,多勒拉普发表一篇题为《电视节目中的字幕》的文章,文章分析了英语翻译为丹麦语时出现的问题和错误,20世纪90年代属于西方电影翻译研究的鼎盛时期,期间电影翻译研究理论大有进展。1995年以后西方电影翻译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发展迅猛,有关片名翻译的理论研究数量增加,比较突出的是欧洲学者的研究成果。 二、电影片名翻译方法 (一)直译

目的论在英文电影名称翻译中的应用

1. Introduction The film is a form of art loved by people. It is an acknowledge which tells different kinds of stories, create vividly image and express deep emotions which may attract clients. It’s a combination of color sound and moving pictures. The history, philosophy, social life and demonstrate different cultures are respected by it. I t tell us what’s the true love and how to achieve your dream. There more and more foreign movies, especially English movie get in Chinese film market,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film produc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or translation scholars.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produc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And as the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movie, th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Film title is at the eye-catching place to audience.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is very important.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is not easy though the name of film titles are very short. In fact, film title translation is a purposeful activity. So the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must put the special purpose of film title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theory effectively combined. 2. The Features of English Film Titles All the film makers want to reflect movie artistry by the movie titles, and also want to reflect the box office commercial value, so the movie titles have some unique features. 2.1. Concise and easy to remember Movie titles concentrated film content, objective asking on succinct, neat, but even a word, a term has abundant content, making people guess its general meaning through a look. 2.2. Straightaway The cinema is a public art, which suits the original of the film inside reflecting the original movie theme, helping the audience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glass, highlight the original film style. Instead, you should use straightaway popular language. 2.3. Attractive As the cinema is a business practices,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heavy box office value, or we can’t surv ive and develop. At the box office success, titles must be in good translation and full of humor and wit in order to let the audience sees a thought-provoking attracted attention, thereby,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之我见 [摘要] 电影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载体之一,翻译是不同文化间沟通的重要手段,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递。随着越来越多的英文电影进入国门,如何将英语影片片名译为能使观众理解的、接受的中文表述成为了当前翻译界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分析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特点,归纳出翻译的原则,对比不同的翻译方法在表达和理解上的异同。 [关键词]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特色翻译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被引进国门,极大地丰富和影响了我国国民的生活。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在传承文化内涵,传递文化特色,是我们了解外国历史文化、人文精华的一个渠道。翻译作为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重要沟通手段,显然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经典片名翻译鉴赏 电影片名即是电影的名片,寥寥数语凝聚的是整个作品的精髓,是令人颇费神思提炼的部分。好的译名是既能高度概括影片的主题内容,又能强烈激发观看欲望,能使影片锦上添花。以下是经典翻译片名例子: 1、《maid in manhattan》译为《曼哈顿灰姑娘》和《曼哈顿女佣》,影片讲述玛丽莎是最豪华的manhattan hotel的女服务员,英俊、温文尔雅的christopher hall是美国政坛中最有前途的响

当当的人物,两人的情感生活经历了地位和时间的考验,最终是灰姑娘娘变成了公主。格林童话中灰姑娘的故事已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童话,所以《曼哈顿灰姑娘》不仅比《曼哈顿女佣》易于理解和接受,又使原先非常普通的名字增添了一分色彩,更暗了片中女主人公的命运。 2、《the pursuit of happyness》译为《追赶幸福》和《当幸福来敲门》,影片源于真实故事改编,成功诠释出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耐劳的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译为《当幸福来敲门》更能体现影片励志的主题和主人公对生活的追求和体验。 3、《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或《飘》,影片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在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的背景下,庄园主小姐郝思嘉在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飘》简单的一个字,将郝思佳流离的一生,表现得淋漓尽致,把原名“随风而逝”的意境表达得完整贴切,更带领观众进入片中战乱纷飞的时代以及主人公对命运难以把握而无止无尽的痛苦和无奈之中。 二、片名翻译原则 1、展现文化特征 电影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更多地是展现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底蕴、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展露民族特有的一面。翻译电影片名时要关注其所承载的文化积淀,更注意如何用巧妙的文字、言简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策略 研究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摘要】影视翻译者们几乎把“整个世界”搬到中国观众眼前,将世界范围内的优秀影片引进中国。中国广大的电影观众对新鲜事物有着饱满的热情,与此同时,培养一种健康向上的审美心态、获取一种愉悦的审美感受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电影业的繁荣发展,电影字幕翻译也被提升到一个较高的位置。 【关键词】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策略 一、前言 我国着名学者钱绍昌曾明确地指出:“译制片受众(观众)的数量远远超过翻译文学作品受众的数量,但与之相反,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却远不如文学翻译”。总的来说,我国的影视翻译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 二、“信、达、雅”翻译标准新用 严复在《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中首次提出对中国乃至世界翻译产生重大贡献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很多人认为严复所提出的“雅”破坏了“信”和“达”,从字面上来看,的确如此,因为仅仅为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而脱离原文,这样的做法本身极具挑战和危险性,但是从积极乐观的一面来讲,严复的翻译标准极其重视润饰,这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关注的,这为后来的翻译美学研究奠定了理论

基础,启发大家在越来越重视美感的时代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追求译文美感。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之所以多年来没有被翻译界抛弃,是因为这简明扼要的三个字把翻译的精髓总结得淋漓尽致,尽管时代赋予了翻译新的意义,但是对严复翻译标准的运用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由于受到电影故事背景、情节、文化内涵以及观影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翻译标准必须被赋予全新的内容和要求。 三、“意境说”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翻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着名的翻译大家严复、鲁迅、瞿秋白等前辈将翻译提升到了文学艺术的高度。而中国文学艺术着意追求超越客观形象的神韵意味,将自然形象当做表现内在神情气韵的媒介,因而形象刻画并不是中国文学艺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第29页,《中西比较诗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意境说”在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就会有很大的运用空间,就可以从形式文采美的角度对字幕译文进行深度润饰,使观众通过颇具美感的字幕译文领略电影本身的魅力,进入精彩纷呈的电影世界。 1.偏重于主观的主客观统一。任何文学艺术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我们所谓意境,就是意与境浑,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31页,《中西比较诗学》)而非仅仅局限于主观论断。在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要注意主观的意

中国电影翻译现状

1.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和丰富,许多优秀的外国影视作品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同 时我国许多优秀影视作品也走出了国门。为了实现不同语种之间的影视欣赏,影视字幕翻译顺水而生。新时期,全世界的影视作品有新的特点,影视字幕翻译如何应对这种新的情况?本文仔细分析近几年我国影视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研究影响字幕翻译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因素,丰富影视字幕翻译理论,为我国影视作品的国际化铺平道路 2.现代影视业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影视充斥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我国的影视也推向了世 界各国。这些作品的引进或出口速度、数量都是非常惊人的。优秀的影视字幕翻译能让全世界人们畅快地欣赏到原作的风采,让观众没有丝毫的文化障碍。但这些高质量的译制片还是夹杂着一些不是太完美的影视作品。这些影视让人不太理解原作的意思,不能准确表达原作的文化内涵。字幕翻译的根本任务是服务于观众,它仅仅是整个电影工业上的一环,一部影片能够走上银幕与观众见面,有千千万万的工作者为此付出努力和心血,译者有将他们的心血完整还原给观众的责任和义务。影视字幕正在朝娱乐化、归化策略为主、翻译速度加快等趋势发展。一、影视字幕翻译的现状(一)词义的理解错误许多影视的翻译会出现词义上的理解错误,这种错误往往是译者自己对影视的理解没有深入,只是凭自己的语言环境或语言能力去翻译。2000年美国环球影片公司发行的动作电影《U571》里就有一句话:“All hands forward!”影视字幕翻译成:“全速前进!”细心的观众就会发现,出现这句字幕的时候,那位法国 现代影视业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影视充斥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我国的影视也推向了世界各国。这些作品的引进或出口速度、数量都是非常惊人的。优秀的影视字幕翻译能让全世界人们畅快地欣赏到原作的风采,让观众没有丝毫的文化障碍。但这些高质量的译制片还是夹杂着一些不是太完 字幕组(英语:Fansub group):是指将外语影片配上字幕的爱好者团体。是一种诞生于互联网的新事物,属于一种民间自发的个人团体组织。字幕组是由爱好者根据个人兴趣所组成的团队[注 1],并且,字幕组是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爱好者们制作字幕只是因为自己对某部作品的喜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兴趣。但是,并不排除有少数字幕组成员,为了个人利益,参与盗版活动。由于美国电视剧在中国流行,现在在中国国内,更为大众(基本上普通网民,他们接触字幕组的机会较多)所熟悉的,一般是指制作美国电视剧字幕的美剧字幕组。因为相比美剧来说,动画字幕组的受众面相对较小。 起源 中国在中国大陆,字幕组的起源是因为随着宽带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很多优 秀的电视剧、动画、电影都来自欧美、日韩以及其他国家等地区,而CCTV等有权引进境外节目的影视机构,因国外作品引进的速度非常慢而且数量有限;在国内的电视台须以普通话配音,导致水平降低;广电总局相关的审批手续也非常繁杂,而且对于“不良内容”可能加以删减或禁止引入。加上中国大众的外语水平不高,字幕组由此诞生。最早的字幕组的片源多数是从在海外的人士录制并发布至中国大陆的论坛上。字幕组不仅包括翻译日本动画的字幕组,随着外国片源的增加而逐渐出现电视剧或电影配上字幕的团体,另外部分综艺、游戏节目也被字幕组翻译。

电影名字翻译的文化价值原则

电影名字翻译的文化价值原则 翻译不单纯是语言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在片名翻译中体现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是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任务。 由于中西方在社会发展历程,地理气候、历史政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和不同,文化价值的实现首先表现在充分理解、准确传递原片名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情感,避免出现误译这一方面。 让我们来看看1995年的一部著名心理惊悚片“seven”。这部影片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晦暗的背景叙述了一个极富哲学意味的犯罪故事:一个疯狂的凶手自认上帝,围绕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惩戒逐条杀人。这七条死罪指七项世人常犯的过错,即:饕餮gluttony 、贪婪greed、懒惰sloth、淫欲lust、骄傲pride、嫉妒envy和暴怒wrath。Seven这个在宗教上非常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 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在这部电影里可谓无处不在,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无处不在的“7”暗示宿命的罪与罚。但是,可以想象,如果汉译为简单的一个“七”字,中国观众绝不会产生同样的文化联想和认同,所以影片公映时译为《七宗罪》,点明故事主线和seven最为主要的宗教寓意。

可谓文化价值体现的经典范例。 电影American Beauty的中文翻译大费周章也根源在于此。目前流行的译文“美国丽人”,和早先俗气一点的“美国美人”其实并不准确,简直可以说是望文生义。American beauty指的是美国产四季开花的红蔷薇。蔷薇花美丽、圣洁,表示崇高神圣的爱情,尤其是红色的蔷薇,更是初恋者赠送的佳品。据神话传说,有一位爱神要亲手采摘蔷薇花去送给自己的恋人,由于心情过于急切,动作有些慌乱,一不小心手指被花枝刺破,鲜血洒在了蔷薇花的花瓣上,把本来是雪白的花瓣染成了红色。爱神拿着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的蔷薇花去送给恋人,恋人见到后十分激动,以百倍的感激之情回报了爱神的忠贞。以后红色的蔷薇花就表示爱情的纯真和坚定,尤为恋人们所钟爱。电影以花喻人,以花表情,名花和美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熟知此中花语的台湾翻译将之改译为“美国心?玫瑰情”,以中国玫瑰代替美国蔷薇,揭示出了影片的精神内涵,倒是别有意境。不过这部片子目前也有了一个更直接而准确的文化翻译“美国蔷薇”。还有一个译本叫做“美丽有罪”,也许是译者根据剧情发出的慨叹吧! 此外,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形式类似的中英两个词汇,也有可能会指代截然不同的内容,这种貌合神离往往会造成灾难性的误译。比如:First Wives Club曾被人译作“大老婆俱乐部”,殊不知英文中的first wives 指的是男士的第一任夫人,与中国文化中的大小老婆妃嫔小妾

电影名称翻译

电影是一种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大众艺术,在众多媒体中受众最广,影响最大。电影片名自然成了影片的商标,直接起着“导视”的作用。电影名称的翻译在引进国外大片,或者向国外推荐中国影片电影的宣传和推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要注重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还要重视中西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不同,恰当运用典故、比喻、对比、双关等各种修辞方法,可以增强影片的艺术性。 一般说来,电影名称的翻译有着以下特点: 1.简洁易懂 短小简洁、通俗易懂的片名容易被观众接受,太晦涩或过长的片名不易普及大众。中国人对偶数的偏爱情绪也反映在片名的翻译上。如Ratatouille译为《料理鼠王》,Philadelphia译为《费城故事》,Music and Lyrics译为《K歌情人》等等。 2.概括统一 片名的翻译必须要对影片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达到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能通过片名给受众带来有益的联想和精神享受。如香港电影《天堂口》,影片以此命名是因为事件发生的地点是一个叫“天堂”的歌舞厅,讲述的是浴血兄弟在时代、追求、情感交织下的悲剧故事。如果按照字面译为The entry to the Heaven则容易误导观众为宗教影片,该片官方译名为Blood brothers则体现出兄弟情并预示悲剧结局。

3.吸引观众 片名作为电影的商标,能否成功吸引广大观众是至关重要,所以片名要尽量新颖独特,激发观众想看的欲望。如大陆电影《走着瞧》译为A Tale of Two Donkeys不仅指出故事发生在人与驴子之间,也暗示出主人公的性格像一头驴子一样倔强。人和驴子之间能发生什么事情呢,观众带着这个好奇自然比较容易走入电影院。 电影名称的翻译过程中要遵循以下翻译原则: 1.经济利益原则 在电影制作者的眼中,经济价值才是永恒的追求。因此吸引观众眼球的片名,甚至使用夸张、比喻、增删词组来使片名更加有趣、新颖。如Leon译为《这个杀手不太冷》,《赤裸特工》译为Naked weapon。 2.信息价值原则 尊重影片内容,并且暗含大量影片信息,如电影的主题、种类、文化背景等等。如Night At The Museum译为《博物馆惊魂夜》,暗示出“惊魂”这一主题。 3.文化价值原则 翻译是跨文化的活动,电影反映了习俗、传统、宗教信仰与价值观。“典型的例子就是电影Seven,这个名字是指人类的七宗罪:饕餮、贪婪、懒惰、淫欲、骄傲、嫉妒、暴怒。在西方文化中数字七时一个带着宗教暗示的神秘数字,起源于圣经中的创世纪篇:上帝在七天里造出了亚当,并用亚当的七根肋骨造出了夏娃。而且数字七仔

中国影视翻译研究14年发展及现状分析

中国影视翻译研究14年发展及现状分析 作者:刘大燕, 樊子牛, 王华, LIU Da-yan, FAN Zi-niu, WANG Hua 作者单位:刘大燕,LIU Da-yan(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74), 樊子牛,FAN Zi-niu(四川外语学院,教育技术中心,重庆,400031), 王华,WANG Hua(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经贸系,重庆,401120) 刊名: 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年,卷(期):2011,27(1) 参考文献(31条) 1.Gambier,Yves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Research 2008 2.Karamitroglou Fotios 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Norms in Audiovisual Traaslation 2000 3.Munday Jeremy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 2007 4.O' Connell,Eithne Screen Translation 2007 5.柴梅萍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期刊论文]-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6.柴梅萍配音与字幕声画同步翻译的策略[期刊论文]-山东外语教学 2003(05) 7.柴梅萍电影翻译的拓展[期刊论文]-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6(01) 8.董海雅西方语境下的影视翻译研究概览[期刊论文]-上海翻译 2007(01) 9.龚瑜行影视翻译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期刊论文]-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12) 10.康玉晶目的论视角下的华语古装片英文字幕翻译[期刊论文]-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05) 11.李国顺中国电影译制片理论现状[期刊论文]-电影评介 2008(18) 12.李新新中国的影视翻译研究 2005(12) 13.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1(04) 14.龙千红电影翻译的动态观--中国电影翻译考察[期刊论文]-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15.马建丽译制片脚本的翻译原则[期刊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2) 16.麻争旗论影视翻译的基本原则[期刊论文]-现代传播 1997(05) 17.麻争旗影视剧脚本的翻译及审美特征[期刊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02) 18.牟丽论再创造和影视翻译[期刊论文]-山东外语教学 2006(03) 19.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 2000(01) 20.陶丹丹从阐释学视角论字幕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期刊论文]-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03) 21.王明军带着镣铐的舞蹈--论影视配音艺术创作的制约性与适应性[期刊论文]-现代传播 2006(06) 22.王荣从关联理论看字幕翻译策略--《乱世佳人》字幕翻译的个案分析[期刊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2) 23.谢满兰读者接受理论与影视字幕中的隐喻翻译[期刊论文]-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02) 24.叶长缨电影对白配音翻译最佳关联的实现[期刊论文]-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25.叶长缨试论电影配音翻译中文化距离的处理[期刊论文]-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26.岳峰回眸二十世纪中国影坛翻译家[期刊论文]-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2(02) 27.张春柏影视翻译初探 1998(02) 28.张伟20世纪前期好莱坞影片的汉译传播[期刊论文]-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电影名称翻译的基本原则及其误译

一、前言 电影名称是电影的灵魂,是电影的宣传广告。它在第一时间告诉观众影片的性质、类型、主题等特质。电影名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影的票房收入。因此,电影名称的翻译也是整部电影翻译中的重中之重。虽然电影名称的翻译是一项非常谨慎的工作,但从表面看,电影名称的翻译较其他文本的翻译显得更加灵活。在翻译电影名称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直译或意译,甚至为使目的语观众更好地理解原影片或原影片名所携载的文化信息,还可以抛开原影片名另起一个全新的、让目的语观众更能接受和理解的新名字。这种另译的做法看起来好像不忠实于原影片名,似乎是“误译”,但在电影名称的翻译中,有些所谓“误译”其实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灵活翻译。只有那些歪曲原影片主题、在文化价值上误导观众的翻译才是真正的误译。 译界的朋友都会有同样的感触:翻译难,难于上青天。绝对忠实或者完美的翻译几乎是永远做不到的,因为任何语言中的一个简单的文字都富含着该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给人以特定的文化联想和心理感受。当我们选择用一种语言来转述另一种语言时,大量的文化信息已经在翻译中流失掉了,因为“相同的话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产生不同的会话含义。”所以,再忠实的翻译也都只是对原语言的一种解释。学者们对于这种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的标准,可以说自有了翻译实践活动之后就开始辩论不休。争论的目的不外乎一是为了在形式上对原文的忠实,二是为了在内容或语境上对原文的忠实,或两者兼而有之。尽管 翻译工作者都在尽心竭力地信守着各自的 翻译标准,力求完美地再现原语言的风采,但仍因两种语言及文化上的不通而不时出 现要么在形式上要么在内容上不忠实于原 文的误译。误译即是“错译”,是对跨文化语 境下信息交流的“阻碍与误导”。可见误译是 翻译的大忌,是翻译工作者应该尽量避免的 事情。 二、电影名称翻译的基本原则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曾说“语言 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有民族性的,每一种语言反映的都是相应民族特有的文 化体系。接触一个语言符号系统就意味着接 触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因此翻译从本质上说 就是一种文化交流。 虽然每个国家都拥有其特有的文化,但人类的习惯与情感有许多共通之处,这就使不同国家或文化体系之间有了交流与理解的可能。有许多电影名称所携载的文化信息直译过来是能被目的语国家的观众理解和接受的。这样的名字最好采取直译,如Sound of Music译为《音乐之声》,Pearl Harbour译为《珍珠港》,The Princess Diaries译为《公主日记》,Schindler’s List 译为《辛德勒的名单》,Hamlet译为《哈姆雷特》,King Kong译为《金刚》,Casablanca译为《卡萨布兰卡》,Napoleon译为《拿破仑》等等。这样的翻译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最大量地传达了异域文化和原影片名想传达的信息。但是电影名称的翻译仅仅做到形式或内容上的忠实还不够。“英语电影名称的翻译不单纯是语言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两[摘要] 电影名称的翻译有其自身的基本原则, 即无论直译,意译,或是另译,都必须使目的语观众易接受、能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译名能够恰当地传达 原影片名或原影片所携载的文化信息。如果译名给目的语观众的文化联想与原影片名或原影片的文化联想出入较大,甚至给目的语观众以文化价值上的误导,那么这个电影名称翻译得无论多么好听都是失败的,属于误译。现在有些很流行的电影的译名其实是很错误的翻译。 [关键词] 基本原则 电影名称 误译 文化 种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属于跨文化交际的活动。”既然不同民族之间是有文化差异的, 差异就会带来误解与冲突,差异就使得翻译者必须实现在文化间进行沟通。对那些影片名里有不为异域文化语境里的观众熟知的语言表达法、事件、地点和人名,不可采取直译,否则会让目的语观众感到不知所云,如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如果直译为《飞越布谷窝》则很令人费解,所以可以意译为《飞越疯人院》,因为布谷鸟在英语里常用来指疯子和傻子。如果不把cuckoo的隐含意思译出来, 就不能更好地传达原影片名的信息,继而有可能影响影片的票房收入。另外如Hobson's Choice,如果直译为《霍布逊的选择》,从表面看似乎合情合理,因为电影的男主角就叫Hobson。但这个翻译却不能很好的传达影片主题。因为男主角Hobson是一位鞋店老板,他不愿意把大女儿嫁给店里的伙计,结果遭到三个女儿联合反对,于是最后他别无选择,只好屈从。等我们查了英文字典才知道Hobson's choice还有一个意思正好就是“无法选择”。所以把影片名译为《别无选择》就更加贴切。再如Patton可译为《巴顿将军》,Gandhi译为《甘地传》,The Ghost译为《人鬼情未了》,SpiderMan译为《蜘蛛侠》,Shrek译为《怪物史莱克》,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译为《廊桥遗梦》,Kramer vs Kramer译为《克莱默夫妇》,Orient Express译为《东方快车谋杀案》,Father of the Bride译为《岳父大 人》,Suddenly Last Summer 《夏日痴魂》,JFK 《刺杀肯尼迪》等等。电影名称有其特有的性质,既要通俗又要考虑商业利益,因此 电影名称翻译的基本原则及其误译

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策略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从饮食的角度看中西文化差异 2 哈代的女性观在苔丝中的反映 3 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 4 《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困惑 5 浅论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6 《女勇士》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7 谈商务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 8 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9 美国校园俚语发展的促动因素看美国的自由精神 10 从词汇对等角度看《红楼梦》中“笑”一词的英译 11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 12 广告英语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 13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14 谈英语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15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6 Women’s Roles in the Family Based on the Bible 17 文化意识与语言教学 18 《嘉莉妹妹》中男女主人公命运的对比分析 19 Key Factors to Cause the Tragedy of Mariam 20 情景教学法在大学新生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中的实施 21 The Tragic Color of Tender Is the Night 22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商务索赔信函话语分析 23 从《嘉莉妹妹》看本性与理性的斗争 24 On China English as A Localized Variety of English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LT 25 论《弗兰肯斯坦》的叙事技巧 26 论委婉语与国际商务谈判 27 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 28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英文新闻标题翻译的策略 29 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方法 30 Unavoidable Tragedy –A Case Study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31 电影名称的翻译特点 32 论《双城记》中卡登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 33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34 简析商务沟通中的非语言沟通 35 相同的追求,不同的命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比较 36 中西方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礼貌的语义差别 37 从建立商务关系的角度对比中美商务礼仪 38 《女勇士》中的华裔女性形象浅析 39 中美脱口秀会话分析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 40 Reconstructed Motherhood in Beloved 41 礼貌用语中的语用失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