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光学

物理学史—光学
物理学史—光学

西方古代对光学的认识和研究(一)

牛顿在光学上的杰出成就,就可以使他成为科学界的头等人物,跻身于科学伟人的行列。当牛顿只有21 岁的时候,他已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对光学问题的研究,又是牛顿全部科学研究、创造生活的开端。1666年牛顿得到了用三棱镜把白光分成七种颜色的光的实验结果,并于1672年发表论文描述了这一色散实验;1704 年出版了《光学》一书,为光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本书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是牛顿的两部基本著作。

1666 年,牛顿正在磨制一些非球面形的光学透镜,同时做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棱镜,以便重复观察包括意大利物理学家格里马耳迪(F.M.Grimaldi,1618—1663)在内的所做的那些著名实验。牛顿想办法把自己的房间弄暗,在窗板上开了一个小孔,让适度的太阳光进入室内,然后把他自已磨制的棱镜放在光的入口处,使光线由此折射到对面的墙上。起初牛顿对墙上产生的那些鲜艳、浓烈的颜色,很感兴趣。但是经过周密考虑后,他惊异地发现它们是长条形的,而根据公认的折射定律,它们的形状应该是圆形的。为什么会这样?经过反复思考与实验,牛顿悟出了一个道理,并决心做一个判决性的实验。

牛顿取两块板,把其中的一块放在靠近窗户的棱镜的后面,板上开有一个小孔,光线可以通过这个小孔并落到另一块板上。他把另一块板放在相距约12 英尺的地方,板上也开有一个小孔,并使光线的一部分通过它,然后再把第二块棱镜放在第二块板的后面。当第一块棱镜绕它的轴转动时,落在第二块板上的像也跟着移动,同时使全部光线都相继通过板上的小孔,射到它后面的棱镜上,记下光线落在墙上的位置。牛顿发现,在第一块棱镜上被折射得最厉害的蓝光,在第二个棱镜上受到的折射也最大,而红光在这两个棱镜上都被折射得很少。

牛顿便领悟到长条形的像形成的真实原因:光不是同类的和均匀的,它是由不同类型的光线组成的,其中一些比另一些更能被折射。

1672 年2 月6 日,牛顿向英国皇家学会提交了题为“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的论文,详细地描述了上述实验,并提出了对颜色的新见解。他认为,应该“有两类颜色。一类是原始的、单纯的,另一类是由这些原始颜色组成的。原始的或本原的颜色为红、黄、绿、蓝和紫绀,橙黄、靛青等等只是一大堆不确定的中间层颜色。”并且指出:“和这些原始颜色同属一类的那些颜色,也可以用组合的方法使之产生,因为黄和蓝混合成绿;红和黄混合成橙;橙和黄绿混合成黄。一般地说,如果在棱镜所产生的颜色系列中,两种彼此相距不太远的颜色混合成一种颜色,它在上述系列中处于这两种颜色之间。但是那些相距太远的颜色并不如此。橙黄和靛青不会产生其间的绿色,深红和绿也得不出其间的黄色。”牛顿又明确指出,“最突出和最奇异的组合是白色,没有一种光线能够单独显示这种颜色。它永远是组合成的,而且要组成它就必须用所有前面提到的原始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从而否定了过去认为白色和黑色是两种基本颜色的观念。因此牛顿认为,以这些作为根据,就可以很1704 年,牛顿发表了《光学》(副标题为:关于光的反射、折射、弯曲和颜色的论文)一书,汇总了大部分很早以前完成的研究工作,但是为什么发表得这么晚呢?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对此,我们将在下一节中阐明。

《光学》一书的开头,牛顿就指出:“在这本书中我的意图不是用假说来解释光的性质,而是用讨论和实验来叙述和证实它们。”为此,他就讲了8 个定义和8 条原理。按照牛顿的说法,其中包括了“迄今为止,在光学中被谈论过的一切。”但当时人们知道得并不多。在8 条原理中,前5 条论述了反射和折射的基本规

律,后3 条描述了光入射到平面、球面和透镜后,反射光或折射光光程的几何原理,并清楚地引入了聚焦这一概念,同时谈了一些眼睛里的光程知识。

“假设”部分包括了一系列假设、定理和习题。定理都用实验证实。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实验是做得很出色的,说明牛顿高超的实验技艺。

假设Ⅰ(定理Ⅰ)的含义是这样的:“不同颜色的光,它们的折射率也不同。”这一思想用了2 个实验作验证。

假设Ⅱ(定理Ⅱ)断定:“太阳光是由不同折射率的光所组成。”这个定理用了8 个完全不同的实验来验证。

假设Ⅲ(定理Ⅲ)中,证明了“太阳光是由反射率不同的多种光线组成的,而且被折射得越强烈的光束,则被反射得也越多。”在实验的说明中,牛顿叙述了对棱镜内部光的全反射所作的观察结果。这里应该指出,光的全反射现象在较早的时候已被开普勒(J.Kepler,1571—1630)所发现。

假设IV 中,牛顿详细地阐述了怎样把“复杂的非均匀光束一一地分开”,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怎样用棱镜或透镜来获得单色光束。

假设V(定理IV)中,牛顿证实了“利用非均匀光照射到折射体上,由于不同类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就会产生不清晰的物体图象。”这就是色散像差的发现。为了排除在透镜中的色散像差,牛顿研制了反射式望远镜。

假设VI(定理V)证实,对于不同颜色的光,入射角和折射角正弦的比值不同,但是这一比值仍然与入射角的大小无关。

《光学》一书中还描述和讨论了干涉现象,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牛顿环的实验。对薄膜彩色现象,前人作了不少研究,但牛顿对它做了细致的、定量的解释,并从现象上确定了它们的基本特性。在这里,最重要的是牛顿发现了“光的周期性”。

在《光学》第三编的末尾总共提出了31 个“问题”,在这一系列闪耀着启发性光辉的“问题”中,牛顿的思想涉及到各个方面,例如,光的本性,重力和物质,探究自然的正确方法,上帝存在的证明以及关于上帝的可知的一切方面。《光学》一书的结束语,介绍了许多纯方法论问题,它不但涉及到具体问题,而且创造了建立任何其他科学的普遍原则。牛顿也自认为《光学》一书是他正确的哲学观点的最好证明。而《光学》全书,始终是建立在分析法的基础上,它仅仅是从实验中取得资料,描述大自然的规律,而撇开了引起它们产生的理由。

【光的本性之争】

光的本性是什么?对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回答。到17 世纪,形成了一场关于光的本性的争论,也就是微粒说和波动说之争。这场争论,是科学(特别是光学)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成为科学新发展的动力。微粒说是以牛顿为代表,波动说则是以胡克、惠更斯为代表。

1672 年2 月6 日,牛顿在送交皇家学会的“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一文中表明了自己对光的物质性的见解,认为“光线可能是球形的物体”,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光的微粒说的最早表述。这种观念,很容易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同时也能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但是这篇论文一经发表,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反对光的本性的微粒见解的人就是胡克。

胡克(Robert Hooke,1635.7.18—1703.3.3)是英国物理学家。他对弹性力定律的发现和论证,一直保存到现在,称为胡克定律。对光的本性问题,胡克主张光是一种振动。他举出金刚石受到摩擦、打击或加热时,在黑暗中会发光的例子来证明光必定是一种振动。同时他还以金刚石的坚硬特性,提出这种振动必定是短促的。当讨论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有限时,胡克认为,在一种均匀媒质中,这一运动在各个方面都必将成为一个球面。这个球面将不断地扩大,如同把一石块投入水中后,在水面一点周围的环状波膨胀为越来越大的圆圈那样。由此可见,胡克实际上已接触到了波前和波面的概念。

胡克与牛顿争论时,提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是微粒说所不能解释的一些事例。为了回答胡克提出的问题,牛顿又进一步研究,想办法完善自己的假设和理论。由于牛顿对振动和波动过程有一个严格的了解并有一个严整的数学原理,在与胡克的争论过程中,便认为自己关于光的粒子结构的理论是正确的,但是他也表明没有绝对肯定这个结论,所以只能用“可能”两个字来表示。进而认为这个结论在极端情况下,仅是自己学说的大概结果,而不是它的基本前提。

1675 年12 月9 日,牛顿向皇家学会又提交了一篇题为“涉及光和色的理论的假说”的论文,论文中提出了一个把光的微粒和以太的振动相结合的新假说。认为“以太的振动在这一假说和那一假说中都是一样有用的和不可缺少的。因为假定光线是从发光物质向各方面发射出去的小的微粒的话,那么当它们碰到任何一种折射或反射表面时,就必然要在以太中引起振动,正如石块被投到水中时要引起振动一样。我还假定,这些振动将按照激发它们的上述颗粒性光线的大小和速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深度和厚度。”“只有这样,它才能如此普遍而无所不包,以致把其他的假说也都包罗在内,而不需要创造什么新的假说。”

1675 年12 月21 日,牛顿在给皇家学会秘书奥尔登堡(H.Oldenburg)的信中谈到了自己和胡克看法的不同之处,牛顿认为,“除了假定以太是一种能振动的媒质以外,我和他没有什么共同之点。然而我的这个假定有和他很不相同的看法:他认为能振动的以太就是光本身,而我则认为它不是。”与此同时,牛顿在其他论文中又提出并确立了光的周期性。他在研究光在薄板上的干涉和干涉后颜色随薄板的厚度而改变的现象时,发现了光的周期性,并测量出周期性变化的序列,实质上,他已成为第一个测量光波的波长的人。

当牛顿在皇家学会上宣读新的论文、阐述新的假说时,胡克却提出了优先权的要求。于是,牛顿在愤慨之下,决定不发表光学著作。牛顿的多年来的关于光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都是在胡克死后的一年——1704 年发表在他的《光学》著作中。这就是《光学》为什么这么晚才发表的缘由。这一偶然事件,影响了光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对光的本性的理解,牛顿基本上倾向微粒说,他认为“光线是否是发光物质发射出来的很小的物体?因为这样的一些物体能直线穿过均匀媒质而不会弯到影子区域里去,这正是光线的本性。”“我们并不需要别的,而只要把光线看作是微小的物体,这些微粒用它们的吸引力或某种其他的力在它们对之作用的物质中激起振动,这些振动比光跑得更快,连续不断地赶上光线,并激动它们,乃至轮流地增加或减小它的速度,从而使它们处于这种一阵一阵的猝发状态之中。”但是在牛顿的学说中,后来也加进了以太的振动。

坚持光的波动说,并想法建立理论来解释它们的,则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ChristianHuygens,1629.4.14—1695.6.8)。1678 年,惠更斯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著作——《光论》。在书中,惠更斯把光波假设为一纵波,推导和解释了光的

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定律,书中并未提到关于光谱分解为各种颜色的问题。惠更斯的光的波动理论是研究碰撞现象的一个直接结果,他认为光是一种冲量,它类似于球与球之间的冲量的传递,这一研究代表了光学研究中物理观念和数学观念的联合。

《光论》全书正文分成5 章,分别为“论光线沿直线的传播”、“论反射”、“论折射”、“论空气中的折射”、“论冰洲石中的奇异折射”。最后再加一章,“论用于折射与反射的透明体的图形”。《光论》的英译本直到1912 年6 月才出版,译者汤普生(SilvanusP.Thompson)认为,惠更斯的著作之所以晚200 年才有英译本,可能是与牛顿的观点相抵触的所有想法,都被其门徒一概排斥的缘故。译者认为惠更斯的波动理论远远比不上杨氏和菲涅耳的理论,惠更斯更多地涉及到几何光学,而不是物理光学。他认为光是纵波,但却没有提出波长、横向振动、干涉原理和波列的概念。

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延,认识也在不断地前进。如果说,17 世纪是牛顿的光的微粒说占优势的话,那么,到19 世纪初,则是波动说占了统治地位,到了20 世纪初,人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

【光的理论和望远镜的建造】

与力学发展相反,光的理论在18 世纪实际上没有什么进展。1704 年牛顿的《光学》出版,然而,18 世纪并没有延续17 世纪物理学关于光的本性的争论。光到底是一种波动呢还是一种粒子流的问题,似乎由于它的难度,不再引起物理学家们的广泛兴趣。但是,不可否认,在整个18 世纪,光的微粒说被普遍地接受,而赞成、提倡波动说的人则很少,只有瑞士数学家欧拉(L.Euler,1707—1783)

和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B.Franklin1706—1790),但也只提出理论上的考虑。欧拉于1750 年出版了他的《致日耳曼公主关于物理学中几个问题的信》,他以振动持续时间的不同来解释颜色的差别。他推测眼睛的不同媒质具有防止色散的性质,并建议用两种不同的物质来制备透镜,以便消除色差,但是他又认为实际上无法制成一个消除色差的透镜。这一见解被以后的实践所否定。光的波动说的观念,到19 世纪开始时,才进入了复兴时期、“英雄”时期。

关于光的本性的争论对后世的影响,不少学者都加以评论。其中,兰利

(https://www.360docs.net/doc/4217253097.html,ngley,1834—1906)曾在1888 年发表过演说,他说:“当时有两个伟人,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灯光照引下在黑暗中察看。对每一个人来说在灯光以外的一切都是偶然的;并且命运注定了牛顿的灯照耀得比他的对手更远,而且牛顿发觉光正好照到足以表明错误道路的入口处。牛顿作出了我们都知道的结论;这个结论不仅对于光是错误的,而且对整个热学理论也产生了有害的结果,因为一旦承认光是物质的,同时如果认为辐射热是光的亲属,那么热必须也看作是物质的;??由此看来,这个不幸的微粒说的影响比我们平常所想象的要深远得多。”所以18 世纪光学理论没有什么发展,但是在光学仪器的研制方面却获得了不少成就。18 世纪的光学成就,主要是建造了一系列不同型式的望远镜。由于透镜存在色差,望远镜的制造者深感苦恼,欧拉的观念又引起人们的恐慌,但是也有人因好奇心而去重复牛顿的消色差实验,并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增强了制造消色差透镜的信心。18 世纪40 年代以后,伦敦的光学仪器商多朗德(J.Dollond,1706—1761)开始研制消色差的透镜,于1758 年建造成一台消色差望远镜,并送交皇家学会,此事轰动了整个欧洲。1761 年,其子P.多朗德继承父志,再接再励,与人合作,建成了更高水准的折射望远镜。这一成功,大大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经过反复试验,消色差透镜开始被成功地应用

到显微镜的制作上。1723 年,英国人哈德利(J.Hadley)循着牛顿的研究路线,建造了一台6 英尺长的反射式望远镜,它和惠更斯制造的123 英尺长的折射式望远镜等效,并将它送给皇家学会。由于反射式望远镜不存在折射式望远镜的令人烦恼的色差问题,一时便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各种类型望远镜的制造成功,对于天文学说来,无疑是极为重要的推动,但对于物理学来说,并不能引起理论或实验的大发展。

【光的波动说的复兴——托马斯·杨和菲涅耳】

1704 年牛顿的《光学》一书问世,差不多相隔整整一个世纪,光学(包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的发展缓慢,过去把这一切都归罪于牛顿的威望。到了19 世纪,光学的发展才有所突破,特别是物理光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开始了波动说的“英雄”时期。这一时期,从1800 年持续到大约19世纪30 年代,而这一发展主要发生在英国和法国,其代表人物是托马斯·杨和菲涅耳。

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6.13—1829.5.10)是英国医生和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除了提出“能”的概念(1807 年)和杨氏弹性系数以外,最大的成就是在1801 年提出了光的干涉理论。托马斯·杨最早研究眼睛的构造和光的特性,从1801 年到1804 年,是他研究光学的第一个时期。干涉理论被人嘲笑,托马斯·杨便“改行”,连续12 年从事语言学的研究,特别是象形文字的辨读工作。直到法国的菲涅耳进行光学实验,并且特别突出杨氏的干涉理论时,托马斯·杨也就重新恢复他早期的研究,进入了他的光学研究的第二时期。1801 年,托马斯·杨在皇家学会宣读了关于薄片颜色的论文,在论文中详述了实验的内容,并表达了他的观点——倾向波动说,提出了干涉理论。实验中,他用一个屏幕遮住暗房的窗子,屏上开有两个靠得很近的小孔。当这两个小孔比较大的时候,

穿过它们的阳光就在置于一定距离远的另一屏幕上形成两个光斑。当小孔逐渐缩小达到很小时,穿过它们的光束在屏幕上所形成的两个光斑就扩展开来,彼此部分重叠。托马斯·杨仔细观察后发现,屏幕上可以受到来自两个孔的光束照射的区域,有一系列暗条隔开的彩虹般的美丽的条纹,它与牛顿环十分相似。当屏上两小孔间相距1 毫米时,相距1 米远的另一屏幕上就会呈现0.6 毫米宽的条纹。对这一现象,托马斯·杨利用光的波动说和光的干涉理论就能很好地解释。如果堵住一个小孔,就变成了单孔衍射实验。

从历史来看,做过衍射实验的、第一个证明光是波动的是意大利的格里马耳迪(F.M.Grimaldi,1618—1663)。他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束光线通过的路径上,摆上一物,发现该物影子的边缘是模糊的,他称此种现象为“衍射”。如何解释呢?格里马耳迪认为光是传播着的光流体,是一种稀薄的、感觉不到的“液体”,遇到障碍物后,引起“液体”的波动。据记载,他也研究过干涉现象,并把光和水波进行类比。这些研究结果,都是在格里马耳迪死后的第三年(1665 年)才公布的。

托马斯·杨利用干涉的观念,成功地解释了牛顿环,同时也成为第一个近似测定光的波长的人。这一重要发现,在他的论文“关于物理光学的实验和计算”中发表,并刊于1803 年11 月24 日出版的《哲学学报》上。根据这一观念,证实了惠更斯对冰洲石晶体中所看到的双折射现象的分析是正确的。虽然托马斯·杨的功绩很大,但却受到了猛烈的抨击。他的文章被称为是“没有值得称之为是实验或是发现的东西”,“没有任何价值”。还有人评论为“它们除了阻碍科学的进展以外不会有别的效果”,指责干涉理论是“荒唐”和“不合逻辑”的,所以“暂时不接受这个作者无能的学究气的作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呢?原因之一是牛顿的

观点给大家的印象太深刻了,致使有些人不愿意接受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新观念。但是托马斯·杨是如何对待牛顿的呢?他认为,尽管仰慕牛顿的大名,但并不因此认为他是万无一失的,他的权威也许有时甚至阻碍了科学的进步。托马斯·杨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更何况牛顿在他的《光学》著作中,已提出对光的本性可以进一步探究的一些问题。虽然周围环境压抑了托马斯·杨的研究,但是他在1807 年出版的《自然哲学和机械工艺讲义》一书的第三十九讲中,还是对光的干涉再次作了解释。

光的波动说在英国的复兴,刺激了法国的牛顿学派,并推动了法国物理学界对光学问题的研究。首先,法国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拉普拉斯

(https://www.360docs.net/doc/4217253097.html,place,1749—1827)在对托马斯·杨答辩时,于1808 年用光的微粒说分析了双折射现象。1809 年,法国物理学家马吕斯(E.L.Malus,1775—1812)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他本人认为这是对波动说的否定(事实上,这一实验现象只与惠更斯《光论》中的光是纵波的观点相矛盾)。就在这一时期,法国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波动说的代表人物——菲涅耳。

菲涅耳(Augustin Jean Fresnel,1788.5.10—1827.7.14)大约从1814 年开始研究光学。1814 年12 月,菲涅耳在一封信中流露出“我不知道光的偏振意味着什么”的彷徨情绪,但是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在1815年10 月他就把一篇关于衍射的重要论文寄给了科学院,紧接着很快完成了其他一系列论文。菲涅耳发现,在由点光源发射出的光束中放上一根细线,精确地测定从这光束的轴到所产生的条纹间的距离。他注意到,当通过细线一边的光在它到达屏之前把它挡住时,影内的光带就消失了。菲涅耳不知道托马斯·杨早在13 年前就已经取得了这个成就,他正被引向发现干涉原理。许多物理学家不承认这个现象就是干涉引起

的。自从格里马耳迪发现衍射以后,人们已经知道衍射条纹,并且已经用微粒说加以解释。为了消除这些反对派的意见,菲涅耳设计了一个值得纪念的实验:利用两个与小孔或不透明障碍物边缘都无关的小光源,用两块彼此接近180°角的平面金属镜,避开衍射,由反射光束来产生干涉现象。

法国物理学家阿拉哥(D.F.J.Arago,1786—1853)受命报告了菲涅耳的论文,由此开始,阿拉哥也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并接受波动说的观点,成为菲涅耳的好友。由于菲涅耳提出的论文,数学处理不够好,受到了他人的指责。菲涅耳受此激励后,发愤努力,应用大量数学工具进行精密的计算,才使不少人开始相信波动说。由此可见,菲涅耳与托马斯·杨有很大的不同,后者没能用数学计算来证明自己的解释。同时,菲涅耳用波动说解释了影子的存在和光的直线传播,并指出光的干涉现象和声音的干涉现象所以不同,是由于光的波长短得多。这一成功,为光的波动说增添了不少光辉。

通过阿拉哥的介绍,菲涅耳注意到了托马斯·杨的工作,同时把自己的第一篇论文寄给了这位英国医生。令人欣慰的是,在托马斯·杨和菲涅耳之间没有发生优先权的争论。相反,托马斯·杨受到菲涅耳工作的激励,重新恢复了对光学的研究。光的偏振现象发现后,大家都想法来解释它。1817 年,托马斯·杨想到,如果光的振动不是像声音那样沿着运动方向作纵向振动,而是像水波或者拉紧的琴弦那样作垂直于运动方向的横向振动的话,这个问题说不定可以得到解释。这是一个绝妙的思想火花!托马斯·杨将这一思想于当年写信告诉了阿拉哥。这一思想和假说,后来又被实验所证实,由此确立了光波是横波的观点。1819 年,菲涅耳和阿拉哥合作研究,提供了相互垂直的偏振光不相干涉的证明。这样,光的横向振动理论(即光波是横波)得到了最终的证实。这样,托马斯·杨于1819

年10 月16日写信给菲涅耳,信中表达了对菲涅耳的敬意:“先生,我为您赠送我令人敬羡的论文表示万分感谢,在对光学进展最有贡献的许多论文中,您的论文确实也是有很高的地位的。”

菲涅耳在收到托马斯·杨1819 年的来信之前,参加了一次竞赛,即1817 年法国科学院举办的关于光的衍射现象最佳科研成果的竞赛,并于1818 年提交了论文。科学院成立了评委会,评委会的成员中有波动说的支持者阿拉哥,有波动说的反对者泊松(S.D.Poisson,1781-1840)、毕奥(J.B.Biot,1774-1862)和拉普拉斯,有中立者盖·吕萨克(J.L.Gay-Lus-sac,1778—1850)。尽管不少成员不相信菲涅耳的观念,但是由于他的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相一致,最后还是授予他优胜奖。泊松根据菲涅耳的计算结果,得出在一个圆片的阴影中心应当出现一个亮点,这是令人难以相信的,过去也从没看到过。但是菲涅耳的理论计算表明,当这个圆片的半径很小时,这个亮点才比较明显。经过实验验证,果真如此。通过托马斯·杨和菲涅耳的工作,比较牢固地确立了光的波动性的正确性,所以惠更斯与牛顿的这场争论,到惠更斯死后120 年才告一段落。

西方古代对光学的认识和研究(二)

【光速测定方法的发展——斐索和傅科】

从17 世纪起,科学家们就设想在实验室里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光速,但是没能成功。后来利用天体的运动来测量光速,获得了初步成功。19 世纪以后,人们又想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光速,这一想法最初是由惠斯通提出的。

1834 年,英国物理学家惠斯通(C.Wheatstone,1802—1875)利用旋转镜来测定电火花持续的时间,当时他就想用此法来测定光速,同时也想确认一下在折

射率更大的介质中,光速是否更大。惠斯通的思想方法是正确的,但是他没能完成。这个思想后来被阿拉哥采纳,可是由于他的视力不佳,就把此课题留给了更年轻的人去研究。另一方面,采用这种方法,镜子必须具有1000 多次每秒的速率,机械要求很高,当时的社会技术条件难以达到。与此同时,人们认为人的眼睛要从以如此巨大的速率转动着的镜子中,捕捉被反射的闪光的瞬时映像也是不可能的。随着时间的推延,采用这种基本的思想方法来测定光速,由斐索和傅科获得了成功。

斐索(Armand Hippolyte Louis Fizeau,1819.9.23—1896.9.18)是法国物理学家,先后研究了光的干涉、热膨胀等,发明了一种干涉仪。他在研究和测量光速问题上作出了贡献,是第一个不用天文常数、不借助天文观察来测量光速的人。他发表了题为“关于光传播速度的一次实验”的论文,刊载在1849 年出版的《法国科学院周报》第二十九卷上。斐索是采用旋转齿轮的方法来测量光速的。这个实验是在巴黎市郊相距8633 米的絮伦(Suresnes)和蒙马特里(Montmartre)之间进行的。经过28 次的观察和测量,得到光速的平均值为70948 里格(“里格”为长度单位,1 里格等于3 英里,或4828.032 米。70948 里格相当于342539.21 千米)每秒。这个数值与当时天文学家公认的光速值相差甚小。

除此以外,斐索于1851 年又做了关于以太和物质的相对运动的实验,后人称为斐索实验。这个实验结果表明透明介质内的以太,是被运动着的介质(当时用的是水)往前拖曳,但又不是全部被拖曳,其速度比介质的速度小。这一实验在20 世纪初由爱因斯坦作了重新解释。

傅科(Jean BernardLeonFoucault,1819.9.18-1868.2.11)是法国物理学家。原先研究医学,从1845 年开始从事物理学的研究,曾与斐索共事。两人分手后,各

自进行光速测定的研究工作。在物理学史上,傅科以其“傅科摆”的实验著名于世。他以摆球做实验,发现摆球的摆动面有转动,证明了地球的转动。所以我们说,这个实验验证了地球的自转。实验先后做了4 次,才得出这一结论。

在光速测定的研究中,傅科是采用旋转平面镜的方法来测量光速的。1850 年5 月6 日傅科向科学院报告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发现光速在水中比在空气中小,证明了波动说的观点是正确的。后来,傅科把它作为科学博士级的论文于1853 年提出,并刊载在1862 年出版的《法国科学院周报》第五十五卷上,论文的题目为“光速的实验测定:太阳的视差”。

在论文中,傅科叙述了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实验的结果。他所用的仪器与以前的仪器没有什么重大的区别,只是装了一套推动圆周屏幕移动的齿轮系统,以便准确量度镜的旋转速度。此外,实验中的距离,采用多次反射的方法,从4 米扩大到20 米。由于光通过的距离增大,时间的量度就更为准确,得到的结果也就更精确。傅科指出,光的速度显然比人们想象的速度要小,用旋转镜测得的光速大约为29.8×107 米/秒。接着他又分析了实验结果,据他看来,实验误差不可能超过5×105 米/秒。这样,傅科认为这一实验数值是正确的。

斐索和傅科之后,不少科学家采用并改进了前人的方法,继续测量光的传播速度。例如,法国的科尔尼(M.A.Cornu,1841—1902)采用斐索的方法,于1874 年在实验中把反射镜安置在23 公里远的地方,测出的光速为298500 千米每秒;1878 年又测得为300400 千米每秒。1880—1881 年,英国的詹姆斯·杨(James Young)和乔治·福布斯(G.Forbes)测得的数值为3O1382 千米每秒。最值得一提的是迈克耳逊的测量工作。

年轻的美国人迈克耳逊(A.A.Michelson,1852—1931)对测量光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继承了傅科的实验思想,于1878 年在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的实验室进行初步实验,测得的数值为299910 千米每秒。1882 年在俄亥俄州继续进行测量,针对傅科实验中的偏转太小,送回来的像的位移只有0.7 毫米的弱点进行改进,使送回来的像的位移达到133 毫米,这样测得结果为299853 千米每秒。在迈克耳逊的后半生,继续做测定光速的实验。1926 年在威尔逊山做实验,该山与作为远距离测量站的圣安东尼奥山相隔22 英里,改用八角形的转动镜(即此转动镜有8 个反射面),测得光速为299796 千米/秒。

【普朗克和黑体辐射】

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4.22—1947.10.3)是德国物理学家。他在热力学方面有扎实的基础,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提出了量子假说,为20 世纪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黑体辐射实验是和照相技术中的很多问题联系着的,它是与城市、企业中的人工照明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黑体辐射谱(也称热辐射谱)中的能量分布问题,也是物理学家们很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之一。1895 年,普朗克就开始研究这一课题。

任何经典理论都无法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结果。针对这一尖锐的矛盾,普朗克深入地对辐射规律进行了研究。他的研究工作可以分成两个循环,即1899 年到1901 年为第一循环,1910 年到1914 年为第二循环。

第一循环期间,1899 年,普朗克借助于纯粹热力学的考虑而得出方程式,发表了“关于辐射的不可逆现象”一文,严格地阐述了维恩定律,引进了“正常辐射”

的概念,也就是辐射的能量按单独振子的分布完全是无序的。

1900 年3 月,普朗克发表了“辐射热的熵和温度”一文,试图用经典物理学去解决黑体辐射问题。

理论与实验之间的矛盾和困难一直没能解决。1900 年夏天,库尔鲍姆

(F.Kurlbaum)和鲁本斯(H.Rubens)在柏林对热辐射光谱作了新的准确的测量。普朗克根据他们两人口头提供的结果,导出了熵S 与振子能量U的二次微商表式,然后又导出了En的表式。这一表式和最新的实验结果达到了令人喜悦的一致性。这就是普朗克的热辐射定律,它的出现标志着物理学发展的新时期的开始。

但是,什么是新表式的物理解释呢?普朗克开始了艰巨的理论研究工作。很快地发现,这一表式表明振子只熊包含分立的能量,也就是能量只能是hv 的整数倍,h 是个非常小的常数,称为作用量子,后来称为普朗克常数。hv 为振子的能量的最小单位,称为“能量子”。虽然普朗克自己一开始也难以相信,但是他也知道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结论。根据普朗克儿子的回忆:一天晚上,他的父亲曾在柏林近郊的绿林里散步时谈到了他的新观念,他感到自己可能已经完成了一个第一流的发现,或许只有牛顿的发现才能和它相比。由此可见,普朗克那时已经意识到,他的研究工作已经触动了我们描述自然的基础,并且有朝一日,这些基础将从它们现有的传统位置向一个新的、现在还不知道的稳定位置转移。尽管普朗克不喜欢这个结论,但他还是在1900 年年底发表了他的量子假说。

1900 年12 月14 日,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上宣读了论文“谈谈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论文中首次抛弃了经典物理学所特有的那种原则:从一个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状态必须是连续的,吸收和释放能量必须是连续的,开创了量子物理学的新时期。

1901 年起,不少物理学家相继发表文章,从实验上和理论上来探讨普朗克辐射定律及其物理内容。而普朗克本人也在1901 年发表了内容更为详尽的论文“论正常光谱中的能量分布定律”,对自己原有的工作作了补充。在论文中,普朗克计算得出两个常数:玻耳兹曼常数k 和作用量子(即普朗克常数h),数值分别为k=1.346×10-16 尔格/度,h=6.55×10-27 尔格·秒(目前的数值分别为

1.381×10-16 尔格/度,6.626×10-27 尔格·秒)。普朗克声称,前一个常数连玻耳兹曼自己也从未引到过它,从来没有想到可能对此常数作出正确的测定。爱因斯坦1905 年发表的论文中的一篇论文就是根据普朗克的这篇论文提出来的。

普朗克在研究方法上是成功地运用了内插法。对于内插法,普朗克本人是这样描写的:通过直接的实验,对某一函数得到两个简单的极限,在小能量时,函数与能量成比例;在大能量时,函数与能量的平方成比例。这样,在一般情况下,就选择了此函数的量等于这两项之和——一项是能量的一次方,另一项是能量的二次方,所以对小能量,第一项是主要的,对大能量,第二项是主要的。这样便得出了新的辐射公式。这一方法,普朗克称之为内插法。在很多物理学教科书中,常常讲到普朗克是在维恩定律和瑞利-金斯定律之间使用了内插法,得到了自己的定律,这是不符合历史的。瑞利导出自己的定律是在1900 年,而普朗克的任何研究工作都没有引证瑞利的结果。

由于普朗克这一研究工作对物理学发展的贡献,他获得了1918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循环期间,从1910 年开始,普朗克又研究黑体辐射问题,但是这一研究,并不是推动科学的发展,而是想利用经典理论去解释黑体辐射问题,想用电动力学来研究光的吸收,用统计物理来研究光的发射和辐射能的稳定分布,他总想建立一个不要太远离经典理论的理论,这当然是徒劳的。这段历史对我们后来的研究工作者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地奋发前进,后退是没有出路的。

【爱因斯坦和光子说、相对论】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3.14—1955.4.18)是20 世纪著名的物理学家,生于德国的乌耳姆,卒于美国的普林斯顿。对物理学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从1900 年便开始了科学生涯,1905 年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奇迹,这一年中他写了6 篇论文,在3 个领域内作出了4 个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有人说,每一项成就都可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首先,1905 年3 月发表了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性的观点”,把普朗克(M.Planck,1858—1947)在1900 年提出的量子观念扩充到光在空间中的传播,提出了光量子的假说。他认为,光对于时间平均值(即统计的平均现象)来说表现为波动,光对于瞬时值(即涨落现象)来说表现为粒子。这是物理学史上第一次揭示微观客体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即波粒二象性。论文的最后,用光量子假说极明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由于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他获得了1921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次,1905 年4 月、5 月、12 月分别发表了3 篇关于液体悬浮粒子运动理论方面的文章,其目的是要通过观测由分子运动的涨落现象所产生的悬浮粒子的

无规则运动,来测定分子的实际大小。三年后,物理学界用实验验证了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

再次,1905 年6 月,发表了一篇开创物理学新纪元的论文,题目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完整地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这是他将近10 年酝酿、探索的结果。该理论的产生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他从空间隔开的两个事件的同时性问题入手,否定了没有经验根据的绝对同时性,进而否定了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观念,否定了“以太”的存在,这样便对传统的空间、时间观念进行了必要的修改。从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出发,建立了新的时空变换关系式。通过这一研究,力学和电磁学也就在运动学的基础上统一了起来。第四,1905 年9 月,发表了一篇短文“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作为狭义相对论的一个推论,揭示了质量与能量的相当性,即E=mc2。这一相当性是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它为20世纪40 年代实现的核能的释放和利用开辟了道路。除此以外,爱因斯坦对量子论的进一步发展、广义相对论的建立、引力波的研究、统一场论的探索等都作出了贡献,但也留下了不少后人作继续研究的课题。

【激光的发现】

1960 年7 月7 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短讯,报导了美国加州休斯实验室的梅曼(T.E.Maiman,1927—)成功地进行了“激光器发生新的原子辐射光”的实验。仅仅过了几个月,几种不同类型的激光器相继问世,

使激光成为一种新型光源。这种光具有亮度高、方向性好、单色性好等特点,立即得到广泛的应用。“激光”就成为20 世纪60 年代最响亮的名词之一。回顾

物理学史及其研究方法

高中物理学史 熟记物理学史,包括科学家的贡献,如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卡文迪许、库仑、安培、奥斯特、法拉第等;熟悉物理常用的思想方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理想模型、放大(或缩小)思想(比如累积)、比值定义法、归纳演绎法、类比、推理等方法。 1、伽利略对物理学的贡献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提出假说: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对时间均匀变化的最简单的变速运动; 数学推理:由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v 的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 312222123s s s t t t ===和12v v =得出12s vt =;再应用v a t =从上式中消去v ,导出212 s at =即2s t ∝。 实验验证:由于自由落体下落的时间太短,直接验证有困难,伽利略用铜球在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滚下,上百次实验表明:312222123s s s t t t ===;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运动, 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比值不变,说明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相同;不断增大斜面倾角,重复上述实验,得出该比值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小球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变大。 合理外推:把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为90°的情况,小球的运动成为自由落体,伽利略认为这时小球仍保持匀变速运动的性质。(用外推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还需经过实验验证) 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 (2)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2、牛顿对物理学的贡献 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 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牛顿通过牛顿运动定律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得出万有引力定律(仅仅是定性讨论,没有定量计算,因为万有引力常数还没测出来);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利用转换放大的思想),被称为“测量地球质量的第一人”; 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宏 观、低速、弱引力。 牛顿设想,物体被抛出速度很大时,就不会落回地面

初中物理学史及常见数据总结练习

初中物理学史与常见数据总结 物理学史部分 一.力学 1、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对待“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错误的认为“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 2、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物理学家;利用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得出“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 第一次把“实验”引入对物理的研究。 3、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三大运动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二.热学 1、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三.电、磁学 1、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 2、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3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4、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从理论上得出光速等于电磁波的速度,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四.原子物理 1、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 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2、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了质子。 五.光学 牛顿发现了光的色散原理,证明白光由七种色光组成。 六.压强 1、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真空的存在,同样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常见数据部分 考题方向:(越靠前出题机率越高) 1、长度:成年人2步约1.2m,课桌高80cm,一层楼高约3m,一元硬币直径2.5cm,物理课本长26cm宽18cm,厚6mm,水性笔长度12-15cm. 2、温度:洗澡水 40--50℃,一标准气压下水沸点100℃(气压高沸点高), 水的凝固点(冰的熔点)0℃。 3、质量:一元硬币质量6g,苹果约200g ,鸡2—3kg 羊30kg ,中学生50kg, 物理课本质量约280g,一罐饮料500g。 4、时间:眼保健操时间 5min,播放一次国歌50s。 5、速度:人心跳65—80次/min,成年人步行速度1.2m/s 自行车速度4—6m/s 声速(15℃空气中)340m/s 光、电磁波在真空中(或空气中)速度3×108m/s 6、力:通过质量估算重力 7、压强:人站立对地面压强1.25×104Pa 1标准大气压=1.01×105Pa=760mm Hg=76cm Hg 8、密度:水密度 1.0×103kg/m8人体密度接近水 9、电压:一节干电池 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路220V 手机电池3.7—4.5V 工业电压 380V 人体安全电压≤36V 10、功:成人上一层楼做功1500J 从提起一桶水做功约为150J 11、功率: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的电功率约200w 空调,微波炉,电磁炉,电热水器的电功率1000—2000w 日光灯40—60w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物理学史与物理方法)

专题复习: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 ●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是新课标选择题中常出的一种提醒。 ●物理学史包括物理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历史进程和物理实验。 ●物理方法:物理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思路和方法;物理学中一般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抽象、理想化、比较、类比、假说、模型、数学方法等等:主要思维方法:类比法、等效法、理想模型法、图象法、合成与分解法、逆向思维法、假设法、微元法、极限法、对称法、外推法、数学(函数、几何、归纳、数列等)法。 【新课标高考试题回练】 1、(20XX年海南卷).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2、(20XX年新课标)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上,比利时出生的法国工程师格拉姆在布展中偶然接错了导线,把另一直流发电机发出的电接到了自己送展的直流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端。由此而观察到的现象导致了他的一项重要发明,从而突破了人类在电能利用方中的一个瓶颐.此项发明是 A.新型直流发电机B.直流电动机 C.交流电动机D.交流发电机 3、(2012全国新课标).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4、(20XX年新课标)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5、(2011新课标理综第14题).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B) 【复习巩固题】 1、(2013上海徐汇测试))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

2018年高考物理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物理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1.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 B. 伽利略最先验证了轻重不同的物体在真空中下落快慢相同 C. 奥斯特为了解释磁体产生的磁场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 贝克勒尔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电子电量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使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B. 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理想实验法 C. 探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2012 x v t at =+是利用微元法推导出来的 3.下列关于科学家对电磁学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安培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B.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安培定则 C.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由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总结出的规律 D. 楞次总结出了楞次定律并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4.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德布罗意大胆的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了实物粒子,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的假设. B.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D. 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就是高速氦核流 5.下列关于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贡献,说法正确的是 A. 麦克斯韦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B. 安培提出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的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 C. 奥斯特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D. 玻尔提出任何物体都有波动性,宏观物体表现不明显,微观物体则表现很明显 6.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首次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 A. 牛顿、卡文迪许 B. 开普勒、卡文迪许 C. 开普勒、伽利略 D. 伽利略、卡文迪许 7.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

2016届呼和浩特市段考物理圈题 题组4 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 (一)考法解法 命题特点分析 段考选取物理学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典型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这些学史中所包含的艰辛探索、研究方法、创造性思想及其对物理学发展的影响、对社会的推动等无不深深地影响着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解题方法荟萃 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类选择题由于比较简单,通常直接课本上知识点,应加强识记。一、直接判断法:对于科学家的突出贡献、对重要实验的研究方法,只要加强识记,可以直接判断正误。 附:常考物理学史人物与事件 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高中物理学史试题50道

2018年09月17日xx学校高中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库仑定律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1766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了带电金属空腔不仅对位于空腔内部的电荷没有静电力的作用,而且空腔内部也不带电。他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猜想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1785年法国的库仑通过实验证实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表明,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金属空腔内部的电场处处为零 B.普里斯特利的猜想运用了“类比”的思维方法 C.为了验证猜想,库仑精确测定了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 D.为了验证猜想,库仑制作了库仑扭秤装置 2.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开普勒等许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选项中不符合他们观点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在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羽毛和铁块下落速度一样快 B.伽利略认为: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后上升到另一光滑斜面,最终将回到原来的高度 C.开普勒认为:火星与太阳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同 D.开普勒认为:绕太阳公转的所有行星轨道半长轴长度跟它的公转周期的比值都相等 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一位物理学家利用图所示的扭秤装置进行研究,提出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这位物理学家是( ) A.牛顿 B.伽利略 C.库仑 D.焦耳 4.以下关于行星运动及万有引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B.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属于不同性质的力 C.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之间 D.开普勒认为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行星在轨道上各个地方的速率均相等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B.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 C.牛顿管实验说明没有空气阻力时,铁块和羽毛下落快慢相同 D.石头下落比树叶快,是因为树叶受到空气阻力,而石头没有受到空气阻力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首先提出理想实验,证实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认为物体之间普遍存在万有引力 C.牛顿利用扭秤最先测出了引力常量 D.为了纪念牛顿,将力的国际单位命名为牛顿,并将其作为基本单位 7.下面是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文章:阿波罗登月火箭在脱离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宇航员:“汤姆,我们现在已关闭了火箭上所有的发动机,正向月球飞去。”汤姆:“你们关闭了所有的发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

光学发展史

光学发展史 光科1001班曲东雪 10272017 摘要:光学的主要光学(optics)是研究光(电磁波)的行为和性质,以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学科。光学的起源在西方很早就有光学知识的记载,但是光学真正形成一门科学,应该从建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时代算起。其发展主要经历了萌芽时期,几何光学时期,波动光学时期和量子光学时期四个阶段。人们通常把光学分成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和量子光学来研究。 关键词:光学的定义;光学的历史发展;光学研究内容 Optical Development History Abstract: optical main optical ( Optics ) is the study of light ( electromagnetic waves) behavior and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of light with matter of physics. Optics origin in the West have long optical knowledge records, but the optical true to form a science, should from build reflection law and refraction law era. Its development mainly experienced budding period, geometrical optics, wave optics and quantum optics in four stages: the period of. People usually put on optical geometric optics, physical optics and quantum optics research. Key words: optical definition; optical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ptical research content 光学定义 光学(optics),是研究光(电磁波)的行为和性质,以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学科。传统的光学只研究可见光,现代光学已扩展到对全波段电磁波的研究。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物理学中,电磁波由电动力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同时,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需要用量子力学表达。光学既是物理学中最古老的一个基础学科,有事当前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前沿阵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前途。光学的发展过程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断揭露矛盾和克服矛盾、从不完全和不确切的认识总部走向较完善和较确切认识的过程。它的不少规律和理论是直接从欧美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也有相当多的发现来自长期的系统的科学实验。光学的发展为生产技术提供了许多精密、快速、的衡东的实验手段和重要的理论依据;而圣餐技术的发展,又反过来不断向光学提出许多要求解决的新课题,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光学准备了物质条件。 光学的起源在西方很早就有光学知识的记载,欧几里得(Euclid,公元

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发现摆的等时性 ②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在1683年出版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地研究了落体运动。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1 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 ★胡克(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2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 ②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经典题目3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对)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对)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对) ★卡文迪许 贡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 典型题目4 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错)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对)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观点: ①重的物理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 ②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5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对) ★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开普勒三定律 经典题目6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错)★托勒密(古希腊科学家) 观点:发展和完善了地心说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观点:日心说 ★第谷(丹麦天文学家)贡献:测量天体的运动 ★库仑(法国物理学家) 贡献:发现了库仑定律——标志着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 典型题目7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 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密立根贡献: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元电荷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e=1.6×10-19C ★昂纳斯(荷兰物理学家)发现超导 ★欧姆:贡献:欧姆定律(部分电路、闭合电路)★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物理学史、物理思想方法练习题

物理学史、物理思想方法来练习题 1.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选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与牛顿定律无联系,A错,B对;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但没有找出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C错;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错. 2.我国科学家潘建伟院士预言十年左右量子通信将“飞”入千家万户.在通往量子论的道路上,一大批物理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B.德布罗意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 C.玻尔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D.普朗克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解析:选A.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选项A正确;玻尔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选项B错误;普朗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故C错误;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选项D错误;故选A. 3.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数 B.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现象 C.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D.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选C.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选项A正确;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现象,选项B正确;洛伦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选项C错误;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选项D正确;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 4.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

物理学史—光学

西方古代对光学的认识和研究(一) 牛顿在光学上的杰出成就,就可以使他成为科学界的头等人物,跻身于科学伟人的行列。当牛顿只有21 岁的时候,他已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对光学问题的研究,又是牛顿全部科学研究、创造生活的开端。1666年牛顿得到了用三棱镜把白光分成七种颜色的光的实验结果,并于1672年发表论文描述了这一色散实验;1704 年出版了《光学》一书,为光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本书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是牛顿的两部基本著作。 1666 年,牛顿正在磨制一些非球面形的光学透镜,同时做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棱镜,以便重复观察包括意大利物理学家格里马耳迪(F.M.Grimaldi,1618—1663)在内的所做的那些著名实验。牛顿想办法把自己的房间弄暗,在窗板上开了一个小孔,让适度的太阳光进入室内,然后把他自已磨制的棱镜放在光的入口处,使光线由此折射到对面的墙上。起初牛顿对墙上产生的那些鲜艳、浓烈的颜色,很感兴趣。但是经过周密考虑后,他惊异地发现它们是长条形的,而根据公认的折射定律,它们的形状应该是圆形的。为什么会这样?经过反复思考与实验,牛顿悟出了一个道理,并决心做一个判决性的实验。 牛顿取两块板,把其中的一块放在靠近窗户的棱镜的后面,板上开有一个小孔,光线可以通过这个小孔并落到另一块板上。他把另一块板放在相距约12 英尺的地方,板上也开有一个小孔,并使光线的一部分通过它,然后再把第二块棱镜放在第二块板的后面。当第一块棱镜绕它的轴转动时,落在第二块板上的像也跟着移动,同时使全部光线都相继通过板上的小孔,射到它后面的棱镜上,记下光线落在墙上的位置。牛顿发现,在第一块棱镜上被折射得最厉害的蓝光,在第二个棱镜上受到的折射也最大,而红光在这两个棱镜上都被折射得很少。

高中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总结 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最早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导出S正比于t2并给以实验检验;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斜面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另外他还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微小形变放大思想);另外牛顿还发现了光的色散原理;创立了微积分、发明了二项式定理;研究光的本性并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历史上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 爱因斯坦,德籍犹太人,后加入美国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提出了“光子”理论及光电效应方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质能方程E=mc2”。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1905年爱因斯坦:受到普朗克的启发在德国物理学家赫兹首先发现“光电效应”实验(注:实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提出著名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v—W)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 ①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长度收缩和动钟变慢(或时间膨胀) ②相对论速度叠加:光速不变,与光源速度无关;一切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即光速是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 ③相对论质量:物体运动时的质量大于静止时的质量。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E与频率υ成正比,即E=hv;另外其在热力学方面也有巨大贡献。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应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玻尔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十九世纪末以前建立的物理学通常称为经典物理学,按照经典物理学理论,如果带电粒子做变速运动,包括振动和圆周运动,粒子一定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辐射的频率等与振动或圆周运动的频率。为了解释与经典物理学的一系列矛盾,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即玻尔理论。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在当时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并测得了电子的比荷e/m;研究了阴极射线,并指

大学物理学史试题

1、简述墨家在光学上的研究成就。 墨子是第一个进行光学实验,并对几何光学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墨子细致地观察了运动物体影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景不徙”的命题。墨子指出,光源如果不是点光源,由于从各点发射的光线产生重复照射,物体就会产生本影和副影;如果光源是点光源,则只有本影出现。墨子明确指出,光是直线传播的,物体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墨经》中论述了光的反射,包括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反射情况。 2、阿基米德对物理学的贡献有哪些? 力学: 1.系统总结并严格证明了杠杆定律,为静力学奠定了基础。此外,阿基米德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制造了许多机械。 2、他在研究浮体的过程中发现了浮力定律,也就是有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天文学:1、他发明了用水利推动的星球仪,并用它模拟太阳、行星和月亮的运行及表演日食和月食现象; 2、他认为地球是圆球状的,并围绕着太阳旋转,这一观点比哥白尼的“日心地动 说”要早一千八百年。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做深入系统的研究。 3、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有何特点? 1.把实验与数学结合起来,既注意逻辑推理,又依靠实验检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2)有意识地在实验中抛开一些次要因素,创造理想化的物理条件。既要力求使实验条件尽可能符合数学要求,以便获得超越这一实验本身的特殊条件的认识,又要设法改变实验测量的条件,使之易于测量。(3)用实验去验证理论。伽利略认为科学实验是为了证明理论概念(或观察规律)而去做的,不应该是盲目的、无计划的,而理论(数学)又必须服从实验判决。(4)把实验与理论联系起来。 4、说明牛顿三定律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第三章)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及总结 300多年前,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认识到: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他的运动速度减小得就越慢,他运动的时间就越长。他还进一步通过进一步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水平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讲不会减慢,这是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伽利略曾经专研过这个问题,牛顿曾经说过:“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成功的。”这句话就是针对伽利略的。所以牛顿概括了前人的研究结果,总结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5、说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的科学渊源。(第四章) 一、定律诞生的前提条件: 1、认识热的本质,伦福德和戴维的实验为热的运动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成了建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前奏。19世纪40年代以前,自然科学的发展为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力学方面,早已发现了机械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不灭性(动量守恒、“活力”守恒) 3、发现了各种“自然力”相互转化的现象 4、永动机不可能实现的历史教训,从反面提供了能量守恒的例证; 5、建立了能量的初步概念; 6、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接触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如楞次定律、赫斯定律 7、蒸汽机的发明与不断改进。 二、迈尔的贡献 1842年发表了题为《热的力学的几点说明》的论文,叙述了普遍的“力”(即能)的转化与守恒的概念,所以一般都承认迈尔是建立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的第一人。 三、焦耳对热功当量的测定 焦耳对电和磁的研究很感兴趣。他通过测定热功当量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提供了实验依据。焦耳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热功当量是一个普适常量,与作功的方式无关。他证实了自然界的能量是等量转换的,是不会被消灭的,哪里消耗了机械能或电磁能,

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

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 寄语: 物理学史或物理思想方法其本上每年都考,通常为选择题,难度上属于送分题,每位考生都务必拿下. 学史内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理想实验和比萨斜塔实验、牛顿三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三定律、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电流磁效应奥斯特、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电场线、库仑定律库仑扭秤实验、楞 次定律、麦克斯韦理论、赫兹实验、密立根油滴实验、安培定则 物理思想方法:理想化模型、理想实验、控制变量法、等效替换、微元法、放大法 练习题组 【题组 1】力学史 1.(单选 )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 B.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 C.牛顿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2.(单选)伽利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近代 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下面关于伽利略的观点和研究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伽利略运用“控制变量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C.伽利略最早提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D.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总体的思想方法是:对观察现象的研究→提出假说→逻辑推理→实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题组 2】电磁学史 3.(多选 )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理学史课论文

湖北理工学院物理学史概论论文 (物理学史概论) 物理学史的发展历程 专业班级:12级市场营销 姓名:董文杰 学号:201240510154 上课地点:J3-204 完成时间:2012.4.23 论文评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理工学院数理学院

物理学史的发展历程 摘录物理学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自我认识世界、认识科学的历史。有人说科学给人知识,历史引人深思。物理学史的发展让我们了解了探索这条充满泥泞道路上不屈、敢于冒险的物理伟人!物理学的发展包括声、光、热、电、力等等自然界所拥有的一切,科学家们运用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探索这个世界的未知与奇幻。最早的物理学是被称为自然哲学的,因为探索物理就是发现世界,发现这个人类世界未解之谜。物理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怀疑的,批判的,求真的的历史。多少人为之着迷,甚至有人为之献出了生命。从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到牛顿的“惯性是物体的根本属性”等等一切都展现了物理发展史上的批判与反复的研讨。 关键词物理学史、探索宇宙、物理学革命 古代物理知识的起源可追溯到人类文明之初。人类为了生存,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不断与大自然作斗争,不断改造大自然,逐步形成了对物质运动的最初认识。之后物理的发展就一直和人类的生产发展,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自然界中的声、光、热、电、力也随之在物理世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力学的发展推动工业的发展 首先来说说力学的发展史,力学的发展为人类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力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公元前5世纪到17世纪中叶,是力学发展的原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物体在重力及人力作用下的简单平衡与运动问题,总结出一些经验规律。亚里士多德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被当时的时代所推崇。到了17世纪中叶,又有一位物理巨匠崛起,同时也推翻了人们信奉了几千年的定律,提出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证明了“惯性是物体根本就有的属性,即使没有力的维持,物体在不受其他力的或者合力为零的情况下,物体是可以一直运动下去。”○1再者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之前,当时欧洲对于工业的大力发展,便迫

中国古代光学史简介

中国古代光学史简介 一、概况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遗留下来无数的书籍,例如收入《四库全书》的,就有3503种,共计79337卷。许多古书含有或多或少的中国光学史的信息,若干种书籍信息很集中,也有少数几种可算是中国光学专著。举例说明如下: (1)光学专著──《镜镜痴》、《格术补》…… (2)光学信息集中者──《墨经》、《梦溪笔谈》、《革象新书》、《物理小识》…… (3)含有光学信息者──《唐诗三百首》、《红楼梦》…… 另一方面,文物(传世的与出土的)十分丰富。对古铜镜(包括阳燧与透光镜)已有大量研究。阳燧是用以向日取火的凹面铜镜。透光镜在西方和日本称为“幻镜”(magic mirror),在本文第二部分中讨论之。 已完成的中国古代光学史著作: 王锦光、洪震寰:《中国光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若干中国物理学史的书籍中,包括中国光学史,例如: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4卷第一分册《物理学》,英国剑桥大学,1962。 (Joseph Needham,“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Printed in Great Britain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1962) 王锦光、洪震寰:《中国古代物理学史话》,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台北明文书局翻印,1984。 蔡宾牟、袁运开,《物理学史讲义——中国古代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刘昭民,《中华物理学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 王锦光、洪震寰,《中国古代物理学史略》,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将出). 研究人员:

从1978年起培养了不少物理学史研究生,有的已作出贡献并晋升为副教授。现在在这个领域中,已有少数教授、许多副教授,与一批青年工作者。同时,有不少国外学者也从事此项研究工作。 二、举例说明 (1)《墨经》、针孔成象与格术 《墨经》是战国时(?475~?221)墨翟及其门人撰。关于光学的有前后紧接的8条,开首5条是论影,从第6至第8条是论像,这8条形成系统的几何光学,而且既有实验结果又有理论叙述。 例如,第3条叙述光的直进与针孔成象。《经》:“景到,在午有端……”《经说》:“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景”即“影”,“到”即“倒”,“端”就是“点”,“午”就是交午,指光线相交的意思。“景到,在午有端,”意思是物体(人)的影子之所以倒立,是由于针孔的缘故。《经说》指出光的照射,如同射箭一样。从人的下面射入针孔的光线达到壁的高处,而从物体的高处射入针孔的光线达到壁的下方。人足在下,蔽着下光,故足的影成于壁的上方;人头在上,蔽着上光,故头的影成于壁的下方(图1)。 以后,北宋沈括(1032—1096)、宋末赵友钦(十三世纪)、清代郑复光(1780—?)等人发展针孔成像的实验和理论。 沈括的《梦溪笔谈》说:“阳燧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算家谓之‘格术’。如人摇橹,臬为之碍故也。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

E物理学史 物理单位 物理方法

物理学史物理单位物理方法 第一部分:物理学史 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6、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11、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选修部分:(选修3-1、3-2、3-3、3-4、3-5) 二、电磁学:(选修3-1、3-2) 12、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3、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4、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5、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