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概述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要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Compensated hemolytic disease)。

分类

根据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原因,可分为红细胞内在缺陷和外来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除少数外,内在缺陷是遗传性的。用Asby/技术,正常的红细胞输给病人,红细胞生存期正常,而病人的红细胞输给正常人,其红细胞生存期缩短。内在缺陷,溶血部位常在血管外。

(一)红细胞膜的缺陷红细胞膜结构的缺陷可造成膜的可渗透性、硬度异常,或不稳定和容易破碎。在大多数病例中,缺陷在于一种或一种以上骨架蛋白,红细胞形态也异常。这些遗传性膜的疾病,包括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其红细胞膜对补体异常敏感,但其膜的缺陷是一种获得性的异常。

(二)血红蛋白结构或生成缺陷血红蛋白结构异常,使血红蛋白成为不溶性或不稳定,导致红细胞僵硬,最后溶血。如镰形细胞性贫血或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时,过多的珠蛋白链沉淀,使红细胞变硬,破坏而发生溶血性贫血。

(三)红细胞酶的缺陷为维持血红蛋白和膜的巯基(硫氢基)处于还原状态或维持足够水平的ATP 以进行阳离子交换的红细胞酶的缺乏,可导致溶血性贫血,酶的疾病可分为2类:①红细胞无氧糖酵解中酶的缺乏(如丙酮酸激酶),②红细胞磷酸已糖旁路中酶的缺乏(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二、红细胞外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外部的缺陷,通常是获得性的,红细胞可受到化学的、机械的或物理因素、生物及免疫学因素的损伤而发生溶血。溶血可在血管内,也可在血管外。

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各种主要原因见表5-2-8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

(一)遗传性

1、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等

2、红细胞酶异常:(1)红细胞糖无氧酵解中酶的缺乏:丙酮酸激酶缺乏等(2)红细胞磷酸已糖旁路中酶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等

3、血红蛋白中珠蛋白链异常:(1)肽链结构异常(血红蛋白病):镰形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C、

D、E等的纯合子状态、不稳定血红蛋白等(2)肽链量的异常:海洋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二)获得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二、红细胞外在因素

(一)免疫性:1.自体免疫(1)温抗体型;(2)冷抗体型2.新生儿同种免疫;3、血型不合输血;4、药物性

(二)机械性1.心脏创伤性;2、微血管病性;3、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三)化学、物理、生物因素①化学毒物及药物:苯、苯肼、铅、氢氧化砷、磺胺类等②大面积烧伤③感染:疟疾、产气荚膜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④生物毒素:溶血性蛇毒、毒蕈中毒等。(四)脾机能亢进

发病机理

红细胞过早地被破坏可以发生在血管外或血管内。血管外溶血(extravascular hemolysis)即红细胞被脾、肝中的巨噬细胞(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后破坏。血管内溶血(intravascular hemolysis)是红细胞直接在血循环中破裂,红细胞的内容(血红蛋白)直接被释放入血浆。

一、血管外溶血

红细胞在巨噬细胞中破坏后,血红蛋白被释放出来,就在巨噬细胞内分解成珠蛋白(globin)和血红素(hematin),血红素分解为铁,一氧化碳,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胆绿素(biliverdin),后者最后变成胆红素(bilirubin)被血浆运至肝脏。在肝内,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为直接胆红素。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称间接胆红素。胆红素与葡萄糖结合为直接胆红素。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称间接胆红素。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复合物经胆汁排入小肠,分解为粪尿胆原。粪尿胆原可被吸收入血液而从尿内排出。血管外溶血可发生于脾、肝或骨髓的巨噬细胞。脾脏能最有效地清除有轻微损伤的红细胞,因在脾索中有独特的循环结构。肝脏血流量超过脾脏血流量,它是除去和吞噬广泛损伤红细胞的重要部位。IgM和补体二者致敏的红细胞,很容易在肝脏被有C3b受体的肝巨噬细胞除去。反之,IgM致敏而没有补体成分附着的红细胞,其生存期正常,因为巨噬细胞没有IgG致敏的红细胞,可激活或不激活补体,因红细胞表面IgG的许多分子只与一个补体分子结合。而IgG致敏的红细胞,即使没有补体也能被巨噬细胞清除。IgG致敏的红细胞主要在脾脏被巨噬细胞(有IgG-Fe受体,还有C3b受体)清除。IgG和补体二者同时致敏的红细胞的清除较迅速,因为吞噬作用受二种受体介导。所以血管外溶血的部位和程度决定于抗体的种类和有无补体存在。骨髓巨噬细胞清除有内在异常的成熟的前体细胞,导致无效红细胞生成,如地中海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遗传性红细胞膜、血红蛋白和细胞内酶缺陷等伴发的溶血性贫血,都有一定程度的无效红细胞生成。

二、血管内溶血

发生血管内溶血时,血红蛋白直接被释放入血浆,与血浆中的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一种α2糖蛋白一结合,由于其分子较大,故不被肾脏排泄而被肝细胞摄取,最后变成胆红素。溶血较多时血浆中结合珠蛋白的浓度显著降低或消失,不过血浆中结合珠蛋白浓度的高低也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血浆内结合珠蛋白全部与血红蛋白结合后,从游离血红蛋白分解出的血红素能与血结素(hemopexin)-一种β糖蛋白-结合,然后也被肝细胞摄取。大量溶血时血浆血结素的浓度亦降低。

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methemoglobin),再分解为高铁血红素(methematin),然后与血浆中白蛋白结合成高铁血红白蛋白(methemalbumin),最后与血结素结合而被细胞摄取。血浆如有较多游离的血红蛋白, 血浆可呈粉红色,但由于高铁血红白蛋白呈棕色,高铁血红蛋白呈褐色,因此其粉红色被掩盖而不易看出。

当血浆中的蛋白质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已达饱和时,未结合的血红蛋白由于分子较小(分子量66 000)出现于尿内,使尿色变红。高铁血红蛋白亦可出现于尿内,使尿呈褐色,高铁血红白蛋白由于分子大、不出现于尿内。

尿中血红蛋白被肾小管上皮吸收后分解的铁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积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随上皮细胞脱落而自尿排出,以尿沉渣作亚铁氰化钾染色,可见到上皮细胞内有蓝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含铁血黄素尿常出现于慢性血管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及机械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发生的一系列代谢改变见图5-2-5。

图5-2-5 溶血后血红蛋白代谢的途径

临床表现

根据红细胞破坏的部位不同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两种类型。血管内溶血一般呈急性溶血,也可表现为慢性溶血过程,多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G-6PD缺乏,冷抗体型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以及药物、理化、感染等因素所致之溶血性贫血。血管外溶血一般呈慢性溶血过程,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温抗体型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与溶血的缓急、程度和场所有关。

一、急性溶血

起病急骤、可突发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腰酸背痛、气促、乏力、烦燥、亦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其分解产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所致。游离血红蛋白在血浆内浓度越过130mg%时,即由尿液排出,出现血红蛋白尿,尿色如浓红茶或酱油样,12小时后可出现黄疸,溶血产物损害肾小管细胞,引起坏死和血红蛋白沉积于肾小管,以及周围循环衰弱等因素,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贫血,缺氧、严重者可发生神志淡漠或昏迷,休克和心功能不全。

二、慢性溶血

起病较缓慢。除乏力、苍白、气促、头晕等一般性贫血常见的症状、体征外,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脾、肝肿大多见,胆结石为较多见的并发症,可发生阻塞性黄疸。下肢踝部皮肤产生溃疡,不易愈合,常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患者。

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功能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因为红细胞膜先天性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包括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因为红细胞酶异常所致溶血性贫血,包括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丙酮酸激酶缺乏等:因为珠蛋白合成异常所致溶血性贫血,包括异常血红蛋白和海洋性贫血。这些溶血性贫血都是遗传性的,临床上较少见.非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包括,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性溶血性贫血等。本节主要叙述以下三种病:①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②海洋性贫血:③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系获得性的细胞膜缺陷引起的慢性血管内溶血性疾患,常在睡眠时加重,可伴血红蛋白尿发作和全血细胞减少症.属中医“血虚”、“虚劳”,“黄疸”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

(1)湿热内蕴:感受湿热外邪,或素体亏虚,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湿热内生,湿热交蒸,伤及营血致血败,湿热蕴于肝胆,肝胆不疏泄,湿热败血随胆汁外溢发为黄疸。

(2)气虚血瘀:久病伤及气血,脾肾亏虚,气血生化乏源,致使气血两亏,气虚则运血无力,血行涩迟而瘀滞,终致气虚血瘀出现发黄疼痛等.

(3)脾肾两虚:在本病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先天肾不足,后天脾胃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终至精气血俱虚,出现贫血、乏力、头晕、心悸。

西医学目前认为致病因素可能有化学物质,放射线或病毒感染等损害骨髓,致染色体突变,发生异常干细胞株,异常克隆生成的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都有共同缺陷。

治疗

为患者安排一个舒适、安静、空气新鲜的环境,鼓励患者自我调养,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消毒以避免交又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过分劳累或精神紧张,避免滥用药物。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湿热内蕴

尿呈茶色或酱油色,目黄,身黄,倦怠乏力,纳少,口干口苦粘腻饮水少,或午后发热,大便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敷.见于急性发作期。

[治法] 清热化湿.

[方药] 茵陈五苓散加减:绵茵陈25克,茯苓25克,猪苓12克,白术12克,山栀仁12克,白花蛇草25克,粉甘草12克,田基黄16克,板蓝根16克.

2.气血两亏

尿偶呈酱色或见目黄身黄,头晕心悸,神疲懒言,面色苍白或萎黄,气短乏力,舌体胖大,舌质淡,苔白,脉细。

[治法] 补益气血。

[方药] 八珍汤加减:党参16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7克,当归12克,川芎7克,熟地16克,白芍16克,绵茵陈16克,炙黄芪16克,女贞子16克,旱莲草16克,阿胶12克(另烊服)。

3.脾肾两虚

夜尿频,或呈茶色,腰膝酸软无力,面色无华,倦怠、畏冷,食欲不振,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 健脾补肾。

[方药] 十四味建中汤加减:党参16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7克,当归12克,黄芪16克,补骨脂12克,附子12克,肉苁蓉16克,仙灵脾1G克,山萸肉12克,茵陈16克.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血红蛋白尿发作时,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毫升,并予以碱性药,增加液体入量。

(2)输血;应输用经生理盐水洗涤的红细胞.

(3)雄激素;丙酸睾丸酮100毫克,肌注,每日1次,或康力隆2毫克,口服,每日3次,疗程2-3个月。

(4)强的松,每日20~60毫克,溶血缓解后减量,维持2~3月。

(5)缺铁时补充小量铁剂,采用常见剂量的1/10~1/3即可.

(6)骨髓移植.

(四)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归脾丸,每次45克,每日3次,脾虚血虚者用。

(2)八珍丸,每次45克,每日3次,气血两虐者用。

(3)六味地黄丸,每次45克,每日3次,肾阴虚者服。

(4)金匮肾气丸,每次45克,每日3次,是肾阴阳两亏者服用。

(5)绵茵陈16克,女贞子16克,旱莲草16克,生黄芪16克,当归16克,粉甘草6克,川杜仲16克,生地1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预防与护理

(1)患者应注意避免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过分劳累或精神紧张;避免滥用药物。因为本病本虚,故平素应调和精神、调养身体,可适当锻炼以提高抵抗力。

(2)让患者有一个舒适、安静、空气清新的环境,使患者自我调养。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让患者了解本病的基本知识,不要以尿色作为判断病情的惟一标准而产生恐惧心理,要保持乐观情绪。

(3)本病病程一般较长,可达10年左右,有长达20余年者,要坚持治疗。

什么是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要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

什么原因引起溶血性贫血

根据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原因,可分为红细胞内在缺陷和外来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一)红细胞膜的缺陷。

(二)血红蛋白结构或生成缺陷。

(三)红细胞酶的缺陷。

二、红细胞外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外部的缺陷,通常是获得性的,红细胞可受到化学的、机械的或物理因素、生物及免疫学因素的损伤而发生溶血。溶血可在血管内,也可在血管外。

溶血性贫血有什么症状

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与溶血的缓急、程度和场所有关。

一、急性溶血:

起病急骤、可突发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腰酸背痛、气促、乏力、烦燥、亦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其分解产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所致。游离血红蛋白在血浆内浓度越过130mg%时,即由尿液排出,出现血红蛋白尿,尿色如浓红茶或酱油样,12小时后可出现黄疸,溶血产物损害肾小管细胞,引起坏死和血红蛋白沉积于肾小管,以及周围循环衰弱等因素,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贫血,缺氧、严重者可发生神志淡漠或昏迷,休克和心功能不全。

二、慢性溶血:

起病较缓慢。除乏力、苍白、气促、头晕等一般性贫血常见的症状、体征外,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脾、肝肿大多见,胆结石为较多见的并发症,可发生阻塞性黄疸。下肢踝部皮肤产生溃疡,不易愈合,常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患者。

溶血性贫血需要做哪些检查

1、血常规:红细胞计数下降,一般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2、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多。

3、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

4、骨髓象。

5、特殊试验:红细胞形态观察;红细胞脆性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自溶血试验;

异丙醇试验及(或)热变性试验;血红蛋白电泳和抗碱血红蛋白试验。

如何治疗

溶血性贫血是一类性质不同的疾病,其治疗方法不能一概而论。总的治疗原则如下:

一、病因治疗:去除病因和诱因极为重要。如冷型抗体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注意防寒保暖;蚕豆病患者应避免食用蚕豆和具氧化性质的药物,药物引起的溶血,应立即停药;感染引起的溶血,应予积极抗感染治疗;继发于其他疾病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二、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

如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每日强的松40-60mg,分次口服,或氢化考的松每日200-300mg,静滴,如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可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或达那唑等。

三、脾切除术:

脾切除适应证:①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有良好疗效;②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脾切除术;③地中海贫血伴脾功能亢进者可作脾切除术;④其他溶血性贫血,如丙酮酸激酶缺乏,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等,亦可考虑作脾切除术,但效果不肯定。

四、输血:

贫血明显时,输血是主要疗法之一。但在某些溶血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给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可发生溶血反应,给pnh病人输血也可诱发溶血,大量输血还可抑制骨髓自身的造血机能,所以应尽量少输血。有输血必要者,最好只输红细胞或用生理盐水洗涤三次后的红细胞。一般情况下,若能控制溶血,可借自身造血机能纠正贫血。

五、其它:

并发叶酸缺乏者,口服叶酸制剂,若长期血红蛋白尿而缺铁表现者应补铁。但对pnh病人补充铁剂时应谨慎,因铁剂可诱使pnh病人发生急性溶血

概述

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超过造血代偿能力时发生的贫血。

一、发病机制与分类

(一)红细胞内部异常所致溶血性贫血

1、红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缺陷

(1)红细胞膜支架异常使形态发生改变

(2)红细胞膜吸附凝集抗体、不全抗体或补体

(3)红细胞膜化学成分改变

2、红细胞内酶缺陷

(1)红细胞内磷酸戊糖旁路酶和谷胱甘肽代谢缺陷

(2)丙酮酸激酶缺乏

3、血红蛋白异常

(1)珠蛋白肽链量的异常:海洋性贫血。

(2)珠蛋白肽链分子结构异常:镰形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C、D、E等。

(3)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等。

4、获得性细胞膜糖化肌醇磷脂锚接膜蛋白(GPl)异常

(二)红细胞外部因素所致溶血性贫血

1、物理与机械因素大面积烧伤、病理性心脏瓣膜、人工机械瓣膜、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等。

2、化学因素苯肼、蛇毒等。

3、感染因素疟疾、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支原体肺炎以及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等。

4、免疫因素主要由破坏红细胞抗体所致

二、临床表现

(—)急性溶血性贫血

起病急骤,严重腰背四肢酸痛、头痛、呕吐、寒战,随后出现高热、面色苍白和黄疸。严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

竭。

再生障碍性危象:表现为网织红细胞降低、贫血急剧加重。

骨髓象:呈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幼红细胞成熟停滞,严重者呈急性造血停滞。

(二)慢性溶血性贫血

起病缓慢,有贫血、黄疸、肝脾大三个特征。易并发胆石症和肝功能损害等表现。

血管内溶血:起病较急,常有全身症状、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慢性血管内溶血可以有含铁血黄素尿。

血管外溶血:起病比较缓慢,可引起脾大、血清游离胆红素增高,多无血红蛋白尿。

三、诊断步骧

1、肯定溶血依据。

2、确定溶血部位。

3、确定溶血性贫血病因。

四、实验室检查

(一)提示红细胞破坏增多的实验室检查

1、血管外溶血:高胆红素血症、粪胆原排出增多、尿胆原排出增多。

2、血管内溶血: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

(二)提示红细胞寿命缩短的检查

红细胞形态改变、吞噬红细胞现象和自身凝集反应、海因小体、红细胞寿命测定(红细胞寿命缩短)。

(三)提示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检查

网织红细胞增多、血中出现幼红细胞、血中大红细胞增多、骨髓的幼红细胞明显增生。

五、确定溶血性贫血病因的实验室检查

(一)肯定的化学、物理因素的接触史或明确的感染史,较易确定病因。

(二)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考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三)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血中发现大量球形红细胞――可能为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可进一步检查红细胞渗透性脆性试验及自体溶血试验。

(四)周围血片发现有特殊红细胞畸形者――考虑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海洋性贫血。

(五)病人无红细胞畸形而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血红蛋白电泳以除外血红蛋白病、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以除外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六)有血红蛋白尿者要作酸溶血试验等,排除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1、贫血病人

2、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红细胞破坏增多,骨髓中幼红细胞代偿性增生及红细胞寿命缩短

(二)鉴别诊断

1、有贫血和网织红细胞增多者

2、兼有贫血和非胆红素尿性黄疸

3、患有非胆红素尿性黄疸而无贫血者

4、有幼粒-幼红细胞性贫血、成熟红细胞畸形、轻度网织红细胞增多

溶血性贫血-蚕豆病)

溶血性贫血-蚕豆病 蚕豆病是由于遗传性红细胞六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酶)缺乏者进食蚕豆后,随后发生的急性溶血性疾病,又名胡豆黄,蚕豆黄。常见于小儿,特别是5岁以下男童多见,约占90%,常发生在蚕豆成熟的季节,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如粉丝、酱油)均可致病。母亲食蚕豆后哺乳可使婴儿发病。 一、临床表现: 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昏、倦怠无力、食欲缺乏、腹疼,继之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此后体温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续3日前后。与溶血性贫血出现的同时,出现呕吐、腹泻和腹疼加剧,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约50%病人脾大。严重病例可见昏迷、惊厥和急性肾衰竭,若急救不及时常于1~2日内死亡。 二、诊断: 该病通过性联不全显性遗传,G-6-PD基因在X染色体上,病人大多为男性,男女之比约为7∶1,在生吃蚕豆后数小时至数日(1~3天)内突然发热、头晕、烦躁、恶心,尿呈酱油样或葡萄酒色,一般发作2~6天后能自行恢复,但重者若不及时抢救,会因循环衰竭危及生命。可通过病史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还原率大于75%),尤其是荧光点试验诊断。 1. 有进食青蚕豆或吸入蚕豆花粉史。 2. 临床特点: ①潜伏期数小时至48小时。 ②中毒表现: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昏、倦怠无力、食欲缺乏、腹疼,继之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此后体温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续3日前后。③实验检查: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MHb)正常人还原率>75%(比色法),蚕豆病病人MHb还原率31%~74%(杂合子遗传者),还原率<30%(纯合子型);血中含变性珠蛋白小体(赫恩兹小体)可高于5%以上(正常为0~0.28%)。 三、实验室检查血检查:Hb、RBC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G6PD活性下降,尿液检查:尿色为浓茶色或酱油色,潜血试验阳性。 四、抢救及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输氧充足的给氧可使心肺负担减轻,避免心衰、肺水肿的发生。本组病例中,有26例患儿输氧,我们选用鼻导管输氧法,氧流量1~2L/min,输氧过程中保持呼吸道、输氧管通畅。注意防火、防热、防震、防油。 2、建立有效循环、及时输血急性溶血性贫血是小儿蚕豆病的主要特点。抢救的关键:则应迅速足量输血[2],以输新鲜血或浓集红细胞为宜,它有利于补充血容量、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纠正盆血,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本组病例均给输血治疗,轻症者输1次,重症者输23次即好转。在患儿入院后迅速选用留置针建立有效静脉通路,以保证及时有效地供给药物及输血输液的顺利进行。在静脉穿刺成功时,即留取血标本,急查血常规、定血型、交叉配血。操作中我们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认真执行查对制度,防止输错血或血液污染 患儿输血量及输血速度均应控制,谨防输血过量所致急性心衰和肺水肿的发生。输血量以5~10ml/kg、次)为限,输入速度应2~6ml/kg、h)或10滴/min,以患儿年龄及病情决定[3]。输血过程中严密巡视,持续观察有无输血反应。本组病例均未发生输血反应,在输血的同时还应注意应用5%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防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 3、应用糖皮质激素氢化考的松每日200~300mg,静脉滴注,根据病情酌情增减。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T.P.R、BP、注意观察患儿意识状态、瞳孔、面色、口唇

溶血性贫血血常规指标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血常规指标有哪些 生活中常听人讲,某某某经常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等。后来去医院诊断,说是得了溶血性贫血。这种病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和健康,但是还有各位别人不明白贫血的概念。那么溶血性贫血血常规指标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血常规指标有哪些 说起贫血,这种病是不分年龄大小的,有的才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也有患有贫血的。下面我们来看看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1、血常规:血常规溶血性贫血是一种血液系统的疾病,所以我们常规做一下血常规的检查,血常规不可以表现为红细胞明显的减少,且寿命缩短的表现,红细胞相互融合成一片,红细胞的生存时间大大减少,如检测出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小于40mg\l都可以怀疑,可能是血管内溶血,或者是,细胞膜缺陷性贫血,再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溶血性贫血。 2、骨髓象检查:以明显的表现,骨髓造血功能减少,红细胞明显减少,白细胞数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是正常的,0.5倍,明显减少为原来的1/2,在配合血常规检查,临床表现,结合诊断为溶血性贫血。血清结合珠蛋白,明显减少,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所以检查标准,可以明确的作为溶血性贫血的指标。 3、联合标准:溶血性贫血分先天和后天两种, 为了更精确的诊断疾病,也会结合地域遗传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这些标准就能够明确的诊断为溶血性贫血这种疾病。 得了溶血性贫血怎么办 得了溶血性贫血,首先不要盲目的忽略一些细小的表现。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去检查。平时应该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多吃蔬菜和水果,这样我们才能够有充足的抵抗力,身体才能够健康。 去除病因和诱因极为重要。如冷型抗体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注意防寒保暖;蚕豆病患者应避免食用蚕豆和具氧化性质的药物,药物引起的溶血,应立即停药,感染引起的溶血,应予积极抗感染治疗,继发于其他疾病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得了溶血性贫血,要先正确面对这种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平时多吃些补气养血的食物,还要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作为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医。平时要培养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方面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也要给胃制造酸性环境,利于铁的吸收。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诊断要点 1.起病急骤、可突发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腰酸背痛、气促、乏力、烦燥、亦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发生神志淡漠或昏迷。 2.黄疸:皮肤及巩膜黄染加重,出现血红蛋白尿,尿色如浓红茶或酱油样。 3.肝脾肿大:以脾肿大为主,肝不大或轻度肿大,脾区疼痛或不适感。 4.出血倾向或凝血障碍。 5.并发症:急性肾衰竭、休克或心功能不全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溶血危象可反复发生,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儿。个别患儿在溶血危象后,方能检查出并确诊原发性疾病。 7.实验室检查: (1)血象: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进行性降低,一般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显著增多,末梢血中出现幼稚红细胞;②白细胞多数升高,可见类白血病样反应,核左移现象;③血小板正常或增多。(2)骨髓:红系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例倒置,中晚幼红细胞增多,可见上述血液学改变,粒系往往增生显著,可见核左移。 (3)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多。尿内尿胆原的排泄量增多 (4)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骨髓细胞外铁和铁粒幼细胞均可增加。(5)血浆结合珠蛋白明显减少或消失。

(6)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增高。 (7)确定属于哪一种溶血性贫血的特殊试验: ①红细胞形态观察; ②红细胞脆性试验; ③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 ④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 ⑤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等。 处理原则:“一阻二输三护四维” ⒈迅速终止溶血发作 ⑴病因治疗: ⑵肾上腺皮质激素:首选甲泼尼龙,5~10mg/(kg·d),最大可用到30mg/(kg·d),也可选用地塞米松0.75~1mg/(kg·d),病情平稳后改为泼尼松1~2mg/(kg·d),分3~4次口服。 注意事项:①足量②缓慢减量③监测激素的副作用 ⑶丙种球蛋白:输注量按0.2~0.4g/kg·次,连续3日。若不能终止溶血发作,可加大剂量到1g/kg·次。 ⑷免疫抑制剂 ⑸抗过氧化剂 ⒉输血支持 输血原则: ①贫血的程度:贫血重者应少输、慢输,5ml/kg·次,必要时24h后可重复输入,一般患者10~15ml/kg·次,以0.5~1.5ml/min的速度输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概述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要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Compensated hemolytic disease)。 分类 根据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原因,可分为红细胞内在缺陷和外来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除少数外,内在缺陷是遗传性的。用Asby/技术,正常的红细胞输给病人,红细胞生存期正常,而病人的红细胞输给正常人,其红细胞生存期缩短。内在缺陷,溶血部位常在血管外。 (一)红细胞膜的缺陷红细胞膜结构的缺陷可造成膜的可渗透性、硬度异常,或不稳定和容易破碎。在大多数病例中,缺陷在于一种或一种以上骨架蛋白,红细胞形态也异常。这些遗传性膜的疾病,包括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其红细胞膜对补体异常敏感,但其膜的缺陷是一种获得性的异常。 (二)血红蛋白结构或生成缺陷血红蛋白结构异常,使血红蛋白成为不溶性或不稳定,导致红细胞僵硬,最后溶血。如镰形细胞性贫血或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时,过多的珠蛋白链沉淀,使红细胞变硬,破坏而发生溶血性贫血。 (三)红细胞酶的缺陷为维持血红蛋白和膜的巯基(硫氢基)处于还原状态或维持足够水平的ATP 以进行阳离子交换的红细胞酶的缺乏,可导致溶血性贫血,酶的疾病可分为2类:①红细胞无氧糖酵解中酶的缺乏(如丙酮酸激酶),②红细胞磷酸已糖旁路中酶的缺乏(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二、红细胞外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外部的缺陷,通常是获得性的,红细胞可受到化学的、机械的或物理因素、生物及免疫学因素的损伤而发生溶血。溶血可在血管内,也可在血管外。 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各种主要原因见表5-2-8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 (一)遗传性 1、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等 2、红细胞酶异常:(1)红细胞糖无氧酵解中酶的缺乏:丙酮酸激酶缺乏等(2)红细胞磷酸已糖旁路中酶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等 3、血红蛋白中珠蛋白链异常:(1)肽链结构异常(血红蛋白病):镰形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C、 D、E等的纯合子状态、不稳定血红蛋白等(2)肽链量的异常:海洋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二)获得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二、红细胞外在因素 (一)免疫性:1.自体免疫(1)温抗体型;(2)冷抗体型2.新生儿同种免疫;3、血型不合输血;4、药物性 (二)机械性1.心脏创伤性;2、微血管病性;3、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三)化学、物理、生物因素①化学毒物及药物:苯、苯肼、铅、氢氧化砷、磺胺类等②大面积烧伤③感染:疟疾、产气荚膜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④生物毒素:溶血性蛇毒、毒蕈中毒等。(四)脾机能亢进

溶血性贫血

前言 一、进行本案例讨论,学生应具备的背景知识 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诊断学、内科学 二、预期学习目标 1.红细胞生理。 2.血尿的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等。 3.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临床常见病。 4.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 5.血红蛋白代谢。 6.Coombs实验的原理及其意义。 7.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作用机制。 三、参考文献 1.朱大年主编。《生理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王建枝、殷莲华主编。《病理生理学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3.查锡良、药立波主编。《生物化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4.曹雪涛主编。《免疫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5.王学红、卢学峰主编。《诊断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6.葛均波、徐永健主编。《内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第一幕病史 9岁的丫丫于发病日中午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测体温39.7℃,伴咳嗽,无其他不适,考虑“上呼吸道感染”,予以“氨曲南、维生素C”输液、“美林”退热处理。同日晚上出现小便色红,无其他不适,未特殊处理。次日晨起小便仍色红,查尿常规示:尿蛋白+,尿隐血+++。同日中午12时患儿出现畏寒,伴嘴唇青紫,无发热,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再次就诊我院,经抗感染(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乳糖酸阿奇霉素)、碱化尿液(碳酸氢钠溶液)等治疗后症状好转,予以出院,出院时诊断为“1、急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上呼吸道感染;3、肺炎支原体感染”。10天后,患儿再次出现红色小便,伴发热,测体温39.1℃,遂以“反复红色尿12天,再发1天”收入我科。 既往史:患儿平素体质差,挑食,分别于2003-10、2007-08因“急性支气管炎”在我院住院治疗。有“鼻炎”病史半年。否认“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泌尿系结石”、“血友病”、“肾炎”等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高热惊厥史。按计划进行免疫接种。 个人史:第1胎第1产,足月剖腹产,无窒息抢救史,出生时体重3800g,Apgar评分10分。生后母乳喂养,4个月后添加辅食,3生长发育同同龄儿童。 家族史:父母均体健,非近亲婚配。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 学习重点 1.红细胞生理。 2.血尿的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等。 提示问题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一、溶血性贫血定义及分类 溶血(hemolysis)是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当溶血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引起的贫血即为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分类法有多种,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对溶血性贫血进行分类表1 表1 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对溶血性贫血进行分类

病因主要疾病主要溶血部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膜缺陷 红细胞酶缺乏 戊糖磷酸途径酶缺陷 红细胞酵解酶缺陷 谷胱甘肽代谢酶缺陷 血红蛋白病 遗传性珠蛋白生成障碍 先天性红细胞卟啉代谢异常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免疫性 自身免疫性 同种免疫性 红细胞膜缺陷 血管性 微血管病性 瓣膜病 血管壁受到反复挤压 生物因素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棘形细胞增多症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葡萄糖磷酸异构酶缺陷症 谷胱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缺陷症 海洋性贫血 血红蛋白病S、D、E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生成性血卟啉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冷凝集素综合症 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输血反应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败血症 钙化性主动脉办狭窄及人工心办膜 血管炎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溶血性链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疟疾、黑 热病等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内 血管外 血管内 血管外/内 血管外 血管外/内 血管外 血管内 血管内 血管内 血管内 血管内 血管内 血管内 血管内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概述】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d,自然消亡的红细胞数与新生成的红细胞数平衡,使红细胞的总量保持恒定。病理状态下,红细胞的寿命缩短,红细胞过多、过早被破坏,称之为溶血。溶血并不一定出现贫血,因为正常骨髓生成红细胞的代偿能力很强,在溶血情况下,其生成红细胞的效率可增加到原有的8~15倍,可以补偿过早消亡的红细胞,而不出现贫血,称之为代偿性溶血。红细胞的破坏过速、过多,超过代偿能力所发生的贫血称之为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简称溶贫)。红细胞消亡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在血液循环中破坏,血红蛋白直接释放入血浆,称血管内溶血或细胞外溶血。正常衰老红细胞中有10%~20%以此种方式破坏;二是由于红细胞表面的变化,被肝和脾的巨噬细胞辨认捕捉,在巨噬细胞内破坏,称血管外溶血或细胞内溶血。正常衰老的红细胞中有80%~90%以此种方式破坏。临床实践中常见到的重型溶血病常常两种方式兼而有之,但有所侧重。红细胞在骨髓生成过程中即被破坏,称之为原位溶血或无效红细胞生成,正常情况下原位溶血不超过红细胞生成的10%。【病因与发病机制】 溶血性贫血是一组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的疾病,一般将其分为两大类;即红细胞本身缺陷和红细胞外因素(表15-1)。除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之外,所有红细胞内在缺陷都属先天性,而绝大多数红细胞外因素者属后天获得性。有些情况是在红细胞内在缺陷的基础上又有外界因素诱发溶血。 溶血性贫血的发病率,国内目前尚无确切统计。据一些地区门诊或住院病例统计,溶血性贫血约占同期贫血病人中的10%~15%。1975年日本调查溶血性贫血的总发病率为 1.03~3.66/10万,其中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病占55%。不同的溶血病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中发生率不同。如镰状细胞贫血、异形红细胞增多症主要见于黑人。国内报道南方地区以遗传性溶血病多见,北方地区以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多见。 【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概述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主要包括2部分:1.确定是否存在溶血(见有关实验室检查)。2.属何种原因所致,即病因诊断(见溶血病有关部分)。但在临床确定诊断时,有些难以肯定,必须加以分析。如:①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常不同程度同时存在,如细胞外某种因素使红细胞一部分在血管内破坏,另一部分遭受损伤的红细胞膜尚完整,未在血管内破坏,而被吞噬细胞辨认而吞噬。红细胞本身缺陷的红细胞如严重影响膜的结构,在循环中遭受某些强力挤压,也可在血管内破坏。有人观察到吞噬细胞吞噬的红细胞可再吐出。这种红细胞在血管中破碎。此外,吞噬细胞所吞噬红细胞的血红蛋白未经降解进入血液中,因此有时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很难截然区分。②溶血性黄疸应以血清间接胆红素为主,但有时因长期慢性溶血,使肝细胞所承受处理胆红素的负担过重,排泄不及时,或贫血影响肝分泌功能,或由于胆红素过多淤滞于微细胆管,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完整版)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锁定编辑 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王文生(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系体内免疫功能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加速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分为根据抗体作用于红细胞膜所需的最适温度,可分为温抗体型和冷抗体型。 西医学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英文名称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 所属科室 内科 - 血液内科 主要症状 贫血,头晕等 主要病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淋巴增殖病,感染,肿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目录 1疾病分类 2疾病病因 3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鉴别诊断 7疾病治疗 ?病因治疗

?糖皮质激素 ?达那唑 ?免疫抑制剂 ?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 ?脾切除 ?血浆置换 ?输血 ?其他 8疾病预后 9疾病预防 1疾病分类 根据抗体作用于红细胞膜所需的最适温度,可分为温抗体型(37℃时作用最活跃,不凝集红细胞,为IgG型不完全抗体)和冷抗体型(20℃以下作用活跃,低温下可直接凝集红细胞,为完全抗体,绝大多数为IgM)。还有一种特殊的IgG 型冷抗体即D-L抗体(Donath-Landsteiner antibody),在20℃以下时可结合于红细胞表面,固定补体,当温度升高至37℃时,已结合在红细胞上的补体被依次激活,导致红细胞破坏而引发“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cold hemoglobinuria, PCH)。温抗体型AIHA的靶抗原以Rh抗原最多见,冷抗体型的抗原多为Ii,PCH时以P抗原为主。 根据是否存在基础疾病,温、冷抗体型溶血均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 2疾病病因 原发性温、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不存在基础疾病。 继发性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见的病因有:①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②淋巴增殖病: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等;③感染:麻疹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④肿瘤:白血病、胸腺瘤、结肠癌等;⑤其他:MDS、炎症性肠病、甲状腺疾病等。 继发性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见的病因有:B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感染(如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溶血(hemolysis)是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当溶血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也就是说造血的速度没有溶血的速度快,引起的贫血即为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骨髓具有正常造血6~8倍的代偿能力,溶血发生而骨髓能够代偿时, 可无贫血,称为溶血性疾病。由于造成溶血性贫血的病因较多,每种疾病的临床特点 不甚相同,故不可能一概而论,本词条旨在概括性介绍溶血性贫血, 临床分类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较多,可能是红细胞膜的异常,也可能是某些酶的缺乏,也可能是 珠蛋白生成的障碍等,按发病机制,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分类如下: 红细胞自身异常所致的HA 1.红细胞膜异常 (1)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 传性棘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等。 (2)获得性血细胞膜糖化肌醇磷脂(GPI)锚连膜蛋白异常,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 白尿(PNH)。 2.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 (1)戊糖磷酸途径酶缺陷,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等。 (2)无氧糖酵解途径酶缺陷,如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等。 由于这些酶的缺乏,红细胞不能正常发育,或容易破裂,造成溶血,此外,核苷代谢 酶系、氧化还原酶系等缺陷也可导致溶血性贫血。 3.遗传性珠蛋白生成障碍 (1)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不稳定血红蛋白病,血红蛋白病S、D、E等。 (2)珠蛋白肽链数量异常地中海贫血。 4.血红素异常 (1)先天性红细胞卟啉代谢异常如红细胞生成性血卟啉病,根据生成的卟啉种类,又 分为原卟啉型、尿卟啉型和粪卟啉型。 (2)铅中毒影响血红素合成可发生HA。 红细胞外部异常所致的HA 1.免疫性HA (1)自身免疫性HA温抗体型或冷抗体型(冷凝集素型、D-L抗体型);原发性或继发性(如SLE、病毒或药物等)。 (2)同种免疫性HA如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新生儿HA等。 2.血管性HA (1)微血管病性HA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综合征(TTP/HUS)、弥 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败血症等。 (2)瓣膜病如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及人工心瓣膜、血管炎等。 (3)血管壁受到反复挤压如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3.生物因素蛇毒、疟疾、黑热病等。 4.理化因素大面积烧伤、血浆中渗透压改变和化学因素如苯肼、亚硝酸盐类等中毒,可因引起获得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而溶血。 临床表现 急性溶血性贫血短期内在血管内大量溶血。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腰背及四肢 酸痛,伴头痛、呕吐、寒战,随后高热、面色苍白和血红蛋白尿、黄疸。严重者出现 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 慢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表现有贫血、黄疸、脾大。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可并发胆石症和肝 功能损害。慢性重度溶血性贫血时,长骨部分的黄髓可以变成红髓。儿童时期骨髓都 是红髓,严重溶血时骨髓腔可以扩大,X摄片示骨皮质变薄,骨骼变形。髓外造血可致肝、脾大。

9、溶血性贫血的检查目的和步骤

溶血性贫血的检查目的和步骤 文章发布者:李基文来源:收藏本文 (一)确定是否为溶血性贫血 可根据红细胞破坏增加和骨髓代偿功能增强而确定。 1.红细胞破坏增加的证据。 (1)红细胞计数下降,一般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2)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多。血清胆红素浓度不仅决定于溶血的程度,还决定于肝脏清除间接胆红素的能力,故黄疸为轻度或中度,血清胆红素一般在 17.1-51.3ukmol/L(1-3mg/dl)左右,很少超过136.8umol/L(8mg/dl),当黄疸不显时,并不能排除溶血性贫血。 (3)尿内尿胆原的排泄量增多。尿内尿胆原和尿胆素常增加。在肝功能减退时,肝脏无能重复处理从肠内吸收来的尿胆原,尿中尿胆原也会增加,故对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价值不是很大。粪内尿胆原是增加的,但粪内尿胆原的定量测定现在已不在用作诊断方法之一。尿内胆红素阴性,除非同时有阻塞性黄疸。 (4)血浆结合珠蛋白明显减少或消失。结合珠蛋白是在肝脏产生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清糖蛋白,正常值为0.7-1.5g/L(70-150mg/dl)。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结合珠蛋白含量均降低。在感染、炎症、恶性肿瘤或皮质类固醇治疗时可以增多。因此,在解释结果时须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5)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增高。正常血浆内有少量游离血红蛋白,一般正常不超过50mg/L(5mg/dl),当大量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可达2.0g/L(200mg/dl)。血浆中有高铁血红白蛋白存在时,血浆变成金黄色或棕色,可用分光光度计或血清电泳证明其存在。在血管内溶血后,它在血液中存在的时间为几小时至几天。

(6)尿内出现血红蛋白(急性溶血)或含铁血黄素(慢性溶血)。 (7)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红细胞的生存时间因溶血的轻重不同可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可用放射性铬(51Cr)加以测定,正常红细胞的T1/2(51Cr)为25-32天,此值低于正常表示红细胞的生存时间缩短,也表示溶血增多。由于放射性核素检验的技术操作不够简单方便,观察时间又长,故临床工作中应用较少,大多用于科研工作。 2.骨髓代偿性增生的证据。 (1)网织红细胞增多。这是溶血性贫血重要证据之一。网织红细胞增多至5-20%,急性溶血者可高达50-70%以上,但在发生再障危象时,网织红细胞数可减低或消失。 (2)末梢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其数量一般不多。并可见到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匀和异形较明显。可见到球形、靶形、镰形、盔形或破碎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增多,但在某些溶血性贫血时也可以减少。急性大量溶血可引起类白血病反应。 (3)骨髓内幼红细胞增生明显增多,粒红比例下降或倒置。少数病例如有叶酸缺乏,可出现类巨幼细胞,经用叶酸治疗后即消失,个别病例如正值“再生障碍危象时”,红系细胞显著减少。 (二)确定属于哪一种溶血性贫血,可根据需要选作下列特殊试验。 1、红细胞形态观察 成熟红细胞形态改变可为溶血性贫血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如球形红细胞增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及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靶形细胞提示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E病、血红蛋白C病等;盔形细胞、破碎细胞,表示机械性溶血性贫血;镰形细胞,表示镰形细胞性贫血,数量往往不多。 2、红细胞脆性试验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诊断

贫血的实验室诊断 贫血的定义 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或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下限。其中以血红蛋白含量最为重要。 贫血是一种症状,能够发生于多种疾病。 贫血的检查: 一、贫血的确定

二、确定贫血的程度 三、确定贫血的类型 (1)按形态学分类 1. 按MCV、MCH、MCHC分类 平均红细胞容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数 MCV=HCT×103/(1012×RBC)(fL)正常参考值: 80~9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 MCH=Hgb/RBC(Pg)正常参考值:27~32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 MCHC=Hgb/HCT(g/L)正常参考值:320~360g/L 可分成四类:

大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白血病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DA)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慢性感染性贫血 2. Bessman分型即按MCV/RDW分型 平均红细胞容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数 MCV=HCT×103/(1012×RBC)(fL)正常参考值:80~90fL RDW: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反映外周血红细胞异质性 的参数即红细胞大小均一程度。 可分成六类: 小细胞同质性贫血——轻度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小细胞不同质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 正细胞同质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正细胞不同质性贫血——早期缺铁性贫血 大细胞同质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大细胞不同质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2)按病因学分类 1. 红细胞生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造血原料缺乏、骨髓抑制(感染)、骨髓替代(纤维化) 2. 红细胞破坏增加:内部——膜、酶、珠蛋白;外部——免疫、感染、DIC、铅中毒 3. 失血:急性失血、慢性溃疡、月经紊乱、血红蛋白尿 (3)按骨髓增生程度(仅适用于国内) 增生性贫血:缺铁贫、溶贫、巨幼贫(幼红细胞≥20%) 增生低下性贫血:再障、纯红再障(幼红细胞<10%) (4)其它关心诊断贫血类型的检查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百分比法 0.5~1.5% 绝对计数法(24~84)×109/L 意义:反映骨髓造血功能,观看疗效(治疗性试验),病情观看的指标

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

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 检查目的和步骤有: (一)确定是否为溶血性贫血可根据红细胞破坏增加和骨髓代偿功能增强而确定。 1.红细胞破坏增加的证据 (1)红细胞计数下降,一般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2)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多。血清胆红素浓度不仅决定于溶血的程度,还决定于肝脏清除间接胆红素的能力,故黄疸为轻度或中度,血清胆红素一般在17.1-51.3ukmol/L(1-3mg/dl)左右,很少超过136.8umol/L(8mg/dl),当黄疸不显时,并不能排除溶血性贫血。 (3)尿内尿胆原的排泄量增多。尿内尿胆原和尿胆素常增加。在肝功能减退时,肝脏无能重复处理从肠内吸收来的尿胆原,尿中尿胆原也会增加,故对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价值不是很大。粪内尿胆原是增加的,但粪内尿胆原的定量测定现在已不在用作诊断方法之一。尿内胆红素阴性,除非同时有阻塞性黄疸。 (4)血浆结合珠蛋白明显减少或消失。结合珠蛋白是在肝脏产生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清糖蛋白,正常值为0.7-1.5g/L(70-150mg/dl)。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结合珠蛋白含量均降低。在感染、炎症、恶性肿瘤或皮质类固醇治疗时可以增多。因此,在解释结果时须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5)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增高。正常血浆内有少量游离血红蛋白,一般正常不超过50mg/L(5mg/dl),当大量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可达2.0g/L(200mg/dl)。血浆中有高铁血红白蛋白存在时,血浆变成金黄色或棕色,可用分光光度计或血清电泳证明其存在。在血管内溶血后,它在血液中存在的时间为几小时至几天。 (6)尿内出现血红蛋白(急性溶血)或含铁血黄素(慢性溶血)。 (7)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红细胞的生存时间因溶血的轻重不同可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可用放射性铬(51Cr)加以测定,正常红细胞的T1/2(51Cr)为25-32天,此值低于正常表示红细胞的生存时间缩短,也表示溶血增多。由于放射性核素检验的技术操作不够简单方便,观察时间又长,故临床工作中应用较少,大多用于科研工作。 2.骨髓代偿性增生的证据。 (1)网织红细胞增多。这是溶血性贫血重要证据之一。网织红细胞增多至5-20%,急性溶血者可高达50-70%以上,但在发生再障危象时,网织红细胞数可减低或消失。 (2)末梢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其数量一般不多。并可见到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匀和异形较明显。可见到球形、靶形、镰形、盔形或破碎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增多,但在某些溶血性贫血时也可以减少。急性大量溶血可引起类白血病反应。

以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例

以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例,简述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1.半抗原型属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的常见类型。药物半抗原(如青霉素、磺胺、奎宁等)与血细胞膜表面蛋白质结合,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药物的特异性抗体。此种抗体与结合于血细胞表面的药物结合,通过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及ADCC作用,导致血细胞溶解。药物半抗原也可以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

产生相应抗体,以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式吸附到血细胞上,通过上述机制损伤血细胞。由于损伤血细胞的种类不同,临床上可出现药物过敏性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艾滋病病毒是如何侵犯免疫系统的? 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对th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有特别的亲和力,或者说,th淋巴细胞就是艾滋病病毒的靶细胞。当艾滋病病毒附着在th淋巴细胞上面后,便把内含物注入淋巴细胞中进行繁殖,借助逆转录酶的作用,将病毒的rna转化入dna中,使该细胞成为带有病毒遗传信息的感染细胞。 艾滋病病毒利用靶细胞提供的一切条件分裂繁殖,产生成千上万的新病毒,又纷纷攻击其它靶细胞,主要针对th淋巴细胞,也可以侵犯其它细胞(如神经系统细胞),这样循环不已,艾滋病病毒最终散布全身。正常的th 淋巴细胞,对正常的免疫系统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th淋巴细胞,其功能会大大减弱,甚至完成丧失,最终因整个细胞不断受蚕食而毁灭。人体大约拥有10亿个th淋巴细胞,不可能一下子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 因此,在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第1阶段),免疫功能尚维持基本正常,病人一般不表现出该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能发现轻微异常(病毒检查结果阳性,抗体试验阴性);第2阶段,免疫功能仍正常,无艾滋病临床表现,但实验室病毒及抗体试验检查结果均为阳性;最终,当艾滋病病毒感染淋巴结时,病人淋巴结会局部发炎而肿大,免疫系统不断遭到严重破坏,严重感染随时发生。 随后,逐步升级,直至无力抵御外来的一切感染,此时,条件性感染和某些癌瘤便能很快地发展,乃至夺走病人的生命。 这就是有关艾滋病病毒侵犯免疫系统的一些过程,相信大家对此已经有所了解了,所以大家一定要预防这种疾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性生活卫生,远离这种疾

溶血性贫血

一.概念 溶血是指红细胞过早破坏。贫血是红细胞明显减少而骨髓不能代偿增生。这种情况在儿童经常发生。因为儿童的代偿能力只有2 - 3倍,而成人骨髓代偿能力有6 – 8 倍。 溶血后情况:如果红细胞在骨髓外被破坏,则被巨噬细胞吞噬。巨噬细胞将其中三种成份-血红蛋白、铁和血红素分离。珠蛋白回到氨基酸池;铁重新被代谢;血红素成未结合胆红素,直接从肠道排出,或经肝脏代谢排出,这时会出现黄疸。另一方面,如果红细胞在血管内被排出,就会跟结合珠蛋白结合,重新被吸收;如果不能被结合珠蛋白结合,重新回吸收变成血红蛋白尿,从尿里排出。 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苍白;黄疸(皮肤、眼睛和唇周、口腔粘膜);深色尿;发烧;虚弱;头晕;神志不清等;体能下降。 体征:趾甲和皮肤苍白;脉搏增快;心脏杂音;肝脾增大。 实验室检查:1.全血细胞:血色素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加。2.溶血证据:间接胆红素明显上升;LDH上升;结合珠蛋白下降;游离血红蛋白上升。如果是血管内溶血,则有血红蛋白尿或含铁血黄素尿。

儿童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三部曲如何进行? 三.诊断三部曲 (一)确定溶血存在 1.红细胞破坏存在 球形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尿和大便颜色加深;尿胆原和粪胆原阳性;生物代谢异常:未结合胆红素上升,乳酸脱氢酶及GOT上升;红细胞寿命缩短。 2.代偿增生 多色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增多;骨髓红细胞增多;骨髓腔增大,导致特殊面容-蒙古面容。 3.鉴别诊断 ①黄疸 肝性:肝大压痛、消化道症状;直胆/间胆上升、ALT增多,AKP(+-); 胆道梗阻:胆囊肿大,大便白,直胆增多, ALT (+-),AKP增多; 先天性黄疸:遗传性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缺乏,间胆—直胆, 缺乏溶血+贫血依据。 ②贫血 出血;营养性;生成不良。

溶血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方法

溶血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方法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anemia)是一个良性疾病,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骨髓具有正常造血6-8倍的代偿能力,如果骨髓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溶血”或代偿性溶血性疾病。溶血性贫血常伴有黄疸,称为“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要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骨髓常规检查、血清胆红素、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血清结合珠蛋白等)一般均可确诊。血红蛋白尿的发作可作为血管内溶血的标志,血红蛋白快速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超过1g/dl提示溶血、出血或血液稀释,除外后两者情况后,强力提示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其鉴别诊断如下: 一、诊断方法 1.外部因素与遗传因素: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引起溶血性贫血的物理、机械、化学、感染和输血等红细胞外部因素。如有家族贫血史,则提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可能。 2.临床表现:有急性或慢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有红细胞破坏增多或血红蛋白降解、红系代偿性增生和红细胞缺陷寿命缩短三方面实验室检查的依据并有贫血,此时即可诊断溶血性贫血。 3.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溶血主要发生在血管内,提示异型输血,PNH,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等溶血性贫血的可能较大;溶血主要发生在血管外,提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膜,酶,血红蛋白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机会较多。 4.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阳性者考虑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并进一步确定原因。阴性者考虑①Coombs试验阴性的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非自身免疫性的其他溶血性贫血。 二、鉴别诊断 以下几类临床表现易与溶血性贫血混淆: 1、血及网织红细胞增多:如失血性、缺铁性或巨幼细胞贫血的恢复早期; 2、非胆红素尿性黄疸:如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Gilbert综合征等); 3、幼粒幼红细胞性贫血伴轻度网织红细胞增多:如骨髓转移瘤等。以上情况虽类似溶血性贫血,但本质不是溶血,缺乏实验室诊断溶血的三方面的证据,故容易鉴别。无效性红细胞生成时兼有贫血及非胆红素尿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的血管外溶血,应予注意。 温馨提示:与溶血性贫血混淆有急性出血和部分诊断不明的疾病,但它们常是短暂的贫血和网织红细胞增多为特征。发生在后腹膜或其他组织间隙的潜在出血,表现为贫血进展迅

溶血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溶血性贫血的护理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是指红细胞遭破坏致使其寿命缩短,且溶血程度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时所引起的贫血。临床表现特点是贫血、黄疸、脾肿大、网织红细胞增高,骨髓幼红细胞增生。当骨髓造血功能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破坏时,可不发生贫血称为溶血性疾病。 【临床表现】 溶血性贫血表现与起病缓急、溶血程度及溶血场所有关。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一)急性溶血起病急,如血型不合输血。早期表现腰背四肢酸痛,且逐渐加重,伴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寒战高热等。这些表现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后分解产物对机体毒性作用所致。急性溶血主要在血管内溶血者可出现血红蛋白尿,患者多有明显贫血、黄疸。严重溶血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休克,溶血产物可造成肾小管细胞缺血坏死及管腔阻塞,最终导致急性肾衰。 (二)慢性溶血起病缓慢、症状较轻,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黄疸,肝脾多肿大,在疾病过程中常可并发急性溶血。由于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可合并胆石症和肝功能损害。 【主要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密切注意溶血性贫血患者贫血、黄疸、尿色的变化,询问患者主诉,了解有关检查结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2.休息与活动严重贫血或正处于疾病发作期应卧床休息,慢性期及轻中度贫血可以休息与活动交替进行,以休息为主。 3.疾病知识指导向病人讲述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受损破裂而溶血,要认识其受损诱因,且必须避免,如患G6PD缺乏症者,不可食用蚕豆,不能服用伯氨喹啉、磺胺类及镇痛药,以防诱发本病。上述疾病为遗传性疾病,不能去根,加强预防诱因可减少发作,不发作时可与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4.药物护理糖皮质激素多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该药物使用时间长,应注意副作用,定期测血压、血糖,观察大便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库欣综合征一般在减药及停药后可逐渐消失。 5.输血护理 (1)避免发生血型不合输血:输血前护理人员认真核对配血单姓名、床号、血型。应与血袋纸牌一致。输血后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反应。血型不合输血反应早期表现为腰背四肢酸痛,畏寒发热、头痛、恶心腹痛,重者出现酱油尿、血压降低甚至休克,最后可出现急性肾衰(表现少尿、无尿)。上述症状轻重与输入血量有关,故对输血患者有不适反应,一定要认真对待,可疑血型不合时,应立刻报告医生,同时停止输血。对输血病人发生反应不可掉以轻心,以往不少经验教训表明,不重视病人反应,有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2)及早发现溶血加重:溶血性贫血患者如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输血时,即使血型相符,也可能输入补体或红细胞而使溶血加重,故在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反应,贫血、黄疸是否加重,可疑时,立即向医生报告。 【健康教育】 1.普及疾病常识医护人员有责任将疾病知识向蚕豆病(GGPD缺乏症)高发区人群做广泛卫生宣教,蚕豆病是由于进食蚕豆后引起该病溶血发作,嘱病人不能吃蚕豆及蚕豆制品和氧化性药物(如伯氨喹啉、奎宁、阿的平、非那西丁、磺胺药、呋喃类、氯霉素等),因为上述因素可诱发溶血发作。加强预防宣传,可大大减少疾病的发作。另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忌食酸性食物和酸性药物,以减少溶血发作。 2.教会患者自我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依据贫血轻重、每天活动量要适度,以不出现心悸、气短及过度乏力为宜,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饮食要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以保证营养。自觉不适时,要观察贫血、黄疸是否加重,注意尿色是否加深或呈酱油色,可疑病情加重应及时就诊。遗传性溶血患者应去遗传门诊咨询,特别是对婚前、婚后的指导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