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语文课程教学必须实施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媒体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能生搬硬套大纲和教材目标,而应根据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设备情况和学生的水平来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目的。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了解教育新动态

信息技术理念发展迅速,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借助资源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强调教学必须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强调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就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并使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当今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创新地运用电教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目的是为了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语文教学将成为新世纪语文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而且能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思维,营造美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从而最大限度地作用于人。教学课件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课件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图象,还能呈现音频、动画、视频等。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为个性化、自主化、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持续发展的构想得以实现。利用信息技术,语文教师通过制作课件,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语文教师应多从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考虑,根据需要把一部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也可以利用身边的所有信息资料,如录像、图片等进行整理传输到计算机上转化为数字信息。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掌握一些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会使用视频展示台进行教学。同时,还应懂得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平台的用途,能设计课件脚本,具备一定的制作多媒体教材软件的能力,并积极开发符合新课程新教材要求的教育教学软件等。

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不能只为了追求形式,不能仅在“公开课”、“优质课”上使用,而是应该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文本需要合理选择、采用适合教学内容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佳的教

学环境。

三、强化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能力是教师信息素养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教师作为信息的吸收者和传递者,其信息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的好坏。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指教师的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处理、应用及传递能力。具体指教师能快速检索到所需信息的能力;加工和提炼信息的能力;整合创建信息的能力;交流传播的能力。在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结构中,信息意识起着先导的作用,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的提高是核心。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重点是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实际工作中,应主要通过对任课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内容应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等。

四、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协作学习是提高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信息社会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任课教师由于课程压力大、时间紧,让他们去了解、熟悉、掌握各种对于教学有用的信息技术可能是比较困难,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建议老师们实行分工学习、协作学习,共同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在协作学习中,人人都是教师,人人都是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交流、取长补短,遇到问题商议解决。另外还可以在校园网中建立一个相关信息技术素养论坛,学校老师有什么问题或什么解决好的、实用的办法就可在校园网论坛里面留言,相互探讨。老师们闲暇之余可以通过浏览互联网一些论坛,增加互动留言,共同提高等。这样,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便可由定期化向日常化转换,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也由主要依赖培训向教师自学转换;协作学习还对那些要求教高层次培训的教师创造了便利条件。

当然,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是提高信息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但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发生的过程,不可能仅仅在信息技术课程里完成,也不可能在任何一个有效的时间里完成,任何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只能是阶段性地“培养”或者“提升”信息素养。进一步说,信息素养的形成,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事情,更是学校所有教学活动的事情,不仅是学校教育阶段的事情,更是终生发展的事情。信息素养本身是一个丰富的体系,它包括多个方面和条目,但具体到某一个人和某一阶段,就不能刻意在这些方面和条目上都达到某一个特定的水平,要提倡个性化的选择与发展,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使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及课程实施等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信息素养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面临着新课程改革,尽管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应该坚定信念,不断的在教学中尝试使用多媒体教学,挑战自我,并不断的学习和总结,让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得以教学相长,从而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境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