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文化与杨绛的喜剧创作

上海城市文化与杨绛的喜剧创作
上海城市文化与杨绛的喜剧创作

收稿日期:2004202225

作者简介:杨颖(1978- 

),女,南京大学中文系戏剧戏曲学2001级硕士研究生。第4卷 第2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

VO L.4,NO.2

2004年6月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

Jun.,2004

上海城市文化与杨绛的喜剧创作

杨 颖

(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 要: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是一座处于新旧交替时期、兼容中西文化的东方大都会。这期间,杨绛居住在

这座城市中,创作了她仅有的两则喜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

)。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具有的喜剧性影响了杨绛喜剧的创作风格,这座城市不彻底的现代性和“上海人”不彻底的“市民”身份决定了杨绛喜剧在题材、人物和喜剧结构上的特色。在上海城市文化影响了杨绛的喜剧创作的同时,杨绛也在她的创作中积极地消弥其中的冲突和裂痕。这种互动的创作使得杨绛的喜剧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风俗喜剧创作中的巅峰之作。

关键词:上海;城市文化;喜剧;杨绛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65(2004)02—0092—05

自从1938年同钱钟书先生一起回国以来,直到抗战胜利,杨绛一直居住在上海。在这期间,她创作了《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这两部喜剧。上海这座城市、这种不同寻常的城市文化对她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影响,其喜剧性格圆融中带有感伤,而其万事感伤又淡释于其理性的诙谐之下,表现出对上海城市文化中矛盾冲突的消弥。

一、上海文化与杨绛喜剧的

题材和主题

杨绛创作的两部喜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都是围绕家庭伦理、婚姻爱情这类主题演绎的。从喜剧的风格来分析,这两部喜剧都属于风俗喜剧,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作品的题材的来源应当是当时的社会风尚。

19世纪末以来,西风渐入上海,逐步将其变成号称“东方巴黎”的大都会。上海人对于西方的接受首先是物质层面的,因为物质的接受毕竟

比较容易。随着人们物质消费的扩大,经典的西式生活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电影院、咖啡馆、西餐厅、跳舞场、跑马场、回力球场———这些西式生活的物质载体也出现在了城市当中。同时,社会经济、政治领域内的一些职能部门也以西式的面目出现了,譬如证券交易所、银行、律师事务所等等。就连我们通常以为的那些最能代表“东方”存在的弄堂,也仿照起了欧洲的直排式木板屋建构,著名的“石库门”即是中西合璧的建筑样式。可见,西方文化在上海的深入和普及的程度了。不过,上海不像那些殖民地一样被迫接受殖民主体的语言文字,这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这个现代大都会中的传统文化。另外,上海的宽容的人文环境也给多元文化的共存提供了可能性。“五四”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新旧思想、新旧文化的更替,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上海的新旧交替、华洋杂处便上演得更加激烈起来。在风俗文化层面上,石库门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家族伦理结构,代之以独门独户的小家庭模式,市民的意义覆盖了家族成员的意义,市民成了独立的单位,不再同家族产生权利义务上的关系,成了

2

9

为自身利益打拼奋斗的个体。然而,这种角色转化不可能是彻底的,因为这座现代城市本身也没有彻底地实现现代化。上海人既是个体的市民,同时又是伦理体系中的一员。这种双重职能的身份使他们具有奋斗和依附两种品性。在这两种品性的左右下,他们的家庭生活和婚姻爱情变得复杂起来,矛盾重重。因此,上海人用他们特有的精明和机智来化解这种矛盾,使得生活重新达到平衡。杨绛的两部喜剧便是将家庭婚姻这个主题放在当时上海这种特殊的文化冲突下,写出了上海人应对这一局面时表现出的机智。不过,上海人到底不能摆脱他们头顶上的这片天空,他们的机智到底小于整个的城市文化氛围,所以,他们的愿望也并不能实现,就像杨绛的喜剧的结局不能圆满一样。

《称心如意》侧重于展示家庭伦理方面的冲突。戏剧的主人公李君玉是私奔的富家小姐和穷画家的女儿。长大成人后,她又回到了上海。由于没钱没势被上海的亲戚们看不起,巧立名目将她从这家推到那家。最后,她被推到了最有钱有势、又最顽固守旧的朗斋舅舅家。亲戚们之所以愿意让君玉接近有钱有势的朗斋舅舅是因为他们还是把他当作老顽固,想到他当年反对君玉的母亲的婚事,就以为他一定不会喜欢君玉,必要时抖出君玉和穷学生自由恋爱的事情,朗斋舅舅就一定会恼怒,所以,君玉得不到什么好处。不想,今时的朗斋舅舅却很喜爱君玉,也完全赞同她和彬如的交往。所以,众人落了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虽然,决定朗斋舅舅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彬如是他的故人之子,但是,朗斋舅舅的顽固禀性的逐步软化也是不可否认的。从这部喜剧中可以看到伦理体制的逐步瓦解,它还是存在于市民的观念意识当中的,只是人们不再将它奉若神明,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弄假成真》则侧重于展示婚姻爱情方面的冲突。戏剧的主人公周大璋和张燕华都是典型的贪恋物质的都市青年。他们把婚姻当作往上爬的手段,可是,阴差阳错,他们没有骗过别人,却骗了自己,最后,两个人弄假成真结了婚,还是信誓旦旦要靠奋斗出人头地。在他们的眼里,婚姻爱情不是西方宗教中那般神圣的,也不是中国传统伦理体制中那般务实的,婚姻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成了一件工具。市民们失去了对家族的依傍,需要靠自己的奋斗来实现梦想。但是,这些不彻底的市民却把奋斗的意义曲解了,他们希望走婚姻这条和传统伦理有着切不断的联系的捷径。最终,阴谋失败后,他们才回到了奋斗本来的意义上。不过,这种牵强的回归却未必可以成就他们的理想。喜剧的最后也暗示了这一点。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上海的城市性格在文化层面上的新旧冲突、华洋并存决定了杨绛的喜剧在家庭婚姻这个社会生活领域内选取题材,并且在这个主题之中展现这一文化层面上的特殊风貌。

二、上海文化与杨绛笔下的喜剧人物

杨绛的两部喜剧中出场的人物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出现在剧作中最多的几类人物是:各式各样的“时代”女性,被赋予了上海文化的抽象气质的可以对举的几组男性和不那么顽固的城市中的老一辈。上海的城市文化决定了他们身上的矛盾性和喜剧性。

“五四”以来,“新女性”开始在中国崛起。不过,她们很大程度上只是摹仿了现代女性的外在行为,至多是附会了她们的现代意识。换句话说,她们只是以“新女性”姿态出现的旧女性。在上海,西式的妇女教育更加普及,女权运动也更加沸沸扬扬。不过,正像上海的民众对西方的接受方式一样,上海的女性最早接受的也只是西方的物质产品、物化的生活方式。在上海,打上女性标记的是百货公司、电影院、跳舞场这些物质享受的声色场所。上海的“时代”女性们就是这样带着新鲜的物质气息、西式打扮出场的,但是她们却没有能够包藏住那颗缺乏独立自主的现代意识的心。杨绛笔下的“新女性”就是直接从她们那里移植过来的。

《称心如意》一剧中的李君玉是温厚而不失新潮的女性形象。她是作为一个闯入者进入这个城市的,身上洋溢着不同于这座城市文化氛围的另一种气息,同时,也代表了另一种看待上海城市文化的视角。而她的对面,则是懋夫人(《称心如意》)这类在“新女性”的姿态伪饰下的旧式太太和张婉如(《弄假成真》)那样照搬好莱坞爱情电影模式的摩登小姐。

《弄假成真》中的张燕华则是杨绛笔下最具先锋性的女性,代表了上海城市文化中病态的一面,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女人,并且已经临近疯

39

第2期 杨颖:上海城市文化与杨绛的喜剧创作

狂,身上有着“上海现代派”人物的血脉。“上海现代派”是“海派”创作发展到中期的代表,代表人物是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30年代的上海现代派磨锐了自己的感觉神经,在剖析洋场社会人的行为方式和深层意识结构中,拓展了都市文学的新领域和新境界”[1](P.173),他们在作品中写出了紧张生活下的都市的流行病症。张燕华就是这样的一个患了都市病的人物,她出身微寒,寄人篱下,既能感到都市人情的淡薄,又承受着现代社会的紧张感和压迫感,这样的环境造成了她冷漠、坚强,甚至有些神经质的性格。

可以说,老上海是一个非常女性化的城市。在这个意义上,男性是这个城市的陪衬。不过,这并不会影响他们在西化程度上的遥遥领先。男性总有更大的可能性去接触社会上的新事物、新思想。上海这样一座城市更是为他们提供了这种可能性,但他们也不可能彻底地被现代化。

杨绛使用可以被对举的几组符号化的男性人物来写上海男性在文化风俗中的错漏之处,并将其夸大化,这些人物成了风俗喜剧创作中的定型人物。“无论是戏剧还是小说中一切生动的人物,其一致性都归功于定型人物的陪衬,陪衬正是定型人物的戏剧功能”[2](P.231),这也正合了上海男性在城市文化中的陪衬地位。这些人物各自的夸张之处正是通过同他们对立的一方体现出来的,“在风俗喜剧中,滑稽可笑的人物往往成对地出现”[3](P.261),这就是杨绛的对举的意图。赵祖荫和赵祖懋(《称心如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丈夫。祖荫是一家之主,祖懋则是被太太做了主去的上海好男人。赵祖贻和钱寿民(《称心如意》)这一对则是构成这个城市的喜剧性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前者代表了“洋泾浜”一派,后者则是上海滩上很有代表性的“假名士”。张祥甫和冯光祖(《弄假成真》)这一对人物也可以说是代表了文化层面上的两种模式,张以交易的方式看待所有问题,冯则是以数理方法去解释一切。

上海这座城市的主体无疑是那些年轻力壮的现代人士,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忽略老一辈的存在,他们是旧有的伦理体制的最后防线,同时也是在奋斗和依附间徘徊的年轻人的退守之处,在这个被西化的城市中处在边缘的地位。尽管如此,他们也不可能像茅盾《子夜》中的老太爷那样被上海的声光电化吓得一命呜呼。他们久居在这个城市中,放松了对旧有伦理体制的固守。对

于富有的朗斋舅舅(《称心如意》)来说,这种放松是指他对青年人婚姻的开放态度。对于穷困的周母(《弄假成真》)来说,则是对自己儿子凭借婚姻博取名利的行径的放任。不管是何种情况,城市中的老一辈所代表的还是阻挠的力量,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负担起保全传统的重任。这样的人物出现在喜剧中便成了阻挠人物,他们是制造喜剧效果的关键。“在风俗喜剧中,最能引起道德兴趣的照例是起阻挠作用的人物;而技巧上的男女主人公并不常是有趣的人物……”[2](P.224),上海这个城市的魅力是穿透性的,它甚至软化了坚守祖业的老一辈。这种耳濡目染的渗透造成了杨绛笔下的两位老人的喜剧性的变异。

综上,杨绛笔下的人物都带有这个城市的“混血”印记,他们的可笑之处也来自于这种矛盾性格,作者则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产生了喜剧效果。上海人是名义上的“市民”,需要履行“市民”的权利和义务;而这种身份的不彻底性又使他们依旧希望“背靠大树”,特别是在都市生活的紧张局促的重压之下,他们不得不制定出自己的游戏规则,摇摆在奋斗和依附之间,寻求捷径,这里就显示出了张爱玲所谓的“奇异的智慧”[4](P.83)。

三、上海文化与杨绛的

喜剧的结构特征 

居住在上海城市中的人们,身上带着不同程度的城市的印记,城市的现代性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他们,赋予了他们不同的文化品格。特别是对于中产阶级的知识阶层来说,他们自身的文化品格就是他们的代表。杨绛的喜剧关注的就是这类人物的状况。正因为差异的落脚点在文化品格的不同上,他们之间的磨擦构成的必然是喜剧。喜剧的冲突发生在不同的文化性格之间。上海城市文化中的错综复杂的冲突引发了杨绛剧本中的戏剧冲突,更进一步引发了读者的社会性的“笑”。

《称心如意》一剧中,李君玉的功能类似于杨绛曾经翻译过的西班牙流浪汉小说中的那个“流浪汉”,是一个具有“结构”功能的载体。上海城市文化通过与李君玉的对照得到展示的,而这种文化中的冲突则是通过她的视角来展示的。《称》剧就是通过李君玉这个人物建构了流浪汉小说式

49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4卷

的喜剧结构。这个结构清晰地呈现为两个层次上的文化冲突。

较低层面上的是李君玉眼中的上海亲戚之间的冲突。这些人代表了上海的富裕的中产阶层,他们有自己独立的居住空间,也完全有独立的能力。不过,由于传统意识的作祟,他们始终不能摆脱家族———财产这一对旧式大家庭中的利益关系。一方面,他们已经解除了对家族的义务;另一方面,他们还在觊觎有钱的族亲的家财,希望得到家族的利益。这是他们之间最大的冲突。在剧中,这种冲突主要体现在太太们的暗斗中。另外,对西式生活不同侧面、不同程度的理解造成了他们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喜剧冲突。这些冲突产生的喜剧效果直白而短暂,不像太太们的冲突那般回味悠长。

较高层面上的冲突是指李君玉所代表的文化性格同上海的城市文化之间的冲突。相对于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来说,上海的城市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很急促的过程。首先,它是各种文化元素的简单揉杂,它们之间缺乏磨合的过程。其次,不同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反反复复,上海的城市文化缺少反思这一环节。随着李君玉这一理想化的形象的出现,上海城市文化的这种芜杂和粗劣便暴露无遗了。然而,君玉在上海的际遇毕竟是不幸的,她所带来的那种反思的效果因其微弱而带上了忧郁的气质。这一冲突带来的喜剧效果是另类的。“幽默与某种特殊的忧郁有关联,当然,不是指那种强烈的忧郁,而是发自忧郁的感伤和对世道的沉思默想”[3](P.256),也许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柯灵说杨绛喜剧中的笑是泪洗过的,带着橄榄式的回甘。可见,上海的城市文化为《称》剧构筑了多层次的喜剧冲突。

《弄假成真》一剧最醒目的喜剧冲突发生在周家。周大璋随着他母亲居住在自己的舅舅家,也就是周母的娘家。而他的妹妹恰好也嫁进了舅舅家。他们分别住在一幢弄堂房子的楼上楼下。周母的娘家就成了周妹的婆家。建筑原本应该注重人的生存的合理性的,但是上海的弄堂房子往往最大限度地利用其空间纳入尽可能多的人口。原本已经拥挤、嘈杂的居住环境,再加上周家的奇特的伦理关系,冲突便更加加剧了。正是这居住格局和伦理格局的冲突造就了周大璋一家的喜剧场面。

该剧更高一层的喜剧冲突则是贫富间的冲突。贫富之间的矛盾尖锐地存在于任何大都市中。不过在上海,它有自己的面目。张爱玲在比较上海和香港这两座城市时说过:“香港人是犯冲、刺激、不调和、不平衡,上海人则世故、聪明(即便是小聪明)、有根底,有他们的一套完整和谐。”[5](P.62)《弄》剧中的这两个阶层之间的冲突正体现了这一特性。贫富最终是难共处的,但是这出喜剧中并没有富人压迫穷人的场景,喜剧性是出自精明的富人和精明的穷人之间的斗智而且是温和的,趣味盎然的。作为富人的张祥甫最后还为周大璋办了婚礼,虽然其中不无为自己的考虑。也就是说,城市还赋予了人调和冲突的意愿和机智。上海的城市文化中有许多的不合理之处,也存在很多不可调和之处,并且这个城市本身没有反思的机制。尽管诸般不是,它也还是有自身的协调机制的,虽然这种协调机制仅限于市民的小聪明和心理安慰。这种文化冲突以及应变冲突的机制决定了这两部喜剧的多层次的戏剧冲突。

中国旧戏中的团圆很大程度上是在伦理体制内的团圆,必定是因为故事发展到最后合了某种纲常伦纪,感天动地,才得以团圆,而且是一劳永逸的永恒的团圆。这种团圆是很难在上海成就的。上海作为一个不彻底、没有真正历史的城市,它不可能给人们提供一种精神上的规范,也就是说,人们无法得到精神上的安息。所以,“团圆”在这里只能退而求其次,成为一种暂时性的平衡而已。这样一种委屈的境遇毫无疑问会出现在杨绛的喜剧中。两部喜剧从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团圆的结局,没有违背喜剧的规则。不过,团圆只是勉强的团圆,带有悲凉的意味。

《称心如意》一剧中,“称心如意”这个标题本身就是对各个人物的下场的绝妙的讽刺。人们带着他们个人的利益、喜好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他们无法得到长久的心灵的平和。按照常理来说,李君玉同陈彬如在朗斋舅舅的许可下走在了一起这个结局是全剧的高潮,也可以说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不过,这只是黯淡的高潮和表面上的圆满,他们只是度过了冲突的时期,取得了暂时的相安。促成这一状况的关键因素则来自旧的伦理体制的代表———朗斋舅舅。朗斋舅舅之所以愿意促成两人的好事又是一个很偶然的因素,即陈彬如是其故人之子。他对李君玉的认可也不是对她全部性格的认可,一半是因为她是自己曾经宠爱的侄女的女儿,另一半则是因为她身上有传统的善良。

59

第2期 杨颖:上海城市文化与杨绛的喜剧创作

所以,李君玉的圆满是不可靠的。故事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可以想见此后她的生活一定是危机重重的。上海的无根的文化演绎出了喜剧冲突,冲突不会结束,也就是说,这些喜剧会不断上演,平衡会不断打破,而不可能得到一个真正圆满的结局。所以,结局便消解了它表面上的圆满,带上了悲凉的意味。

《弄假成真》一剧则结束于一场假戏真做的婚礼,也正应了该剧的标题。它的结局很是欢腾,但是婚礼的主角周大璋和张燕华却带着苦笑。上海这个城市中有很多这样的梦想摆脱贫困的社会下层的年轻人。在这个讲求物质甚于一切的城市生活,年轻人有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在面对这些压力的时候,城市文明没有给他们提供类似传统家族的庇荫,他们很难找到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周大璋和张燕华曲解了奋斗的意义,企图通过婚姻的手段跻身上流社会,但他们为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作的努力全部作废了,换来了一场无奈的婚礼。“以直接形式出现的命运之感和喜剧格格不入”[3](P.255),不过,命运可以以间接的、模糊的方式出现。这出喜剧的结尾出便出现了这种命运不可逆的暗示,呈现出潜在的悲剧危机。他们的婚礼不是结束,而是都市中苦恼人生的开始。

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被称作“东方巴黎”的上海,并不是一座彻底的现代城市,上海人也有着不彻底的市民身份,这种不彻底性导致了城市文化层面上的多重冲突,也造成了城市文化的多元化。短暂的历史和无根的状况导致上海这个城市缺少自身的协调机制,所以,只能通过“市民”们施展个人智慧来使这些矛盾冲突得到暂时的平衡。杨绛作为这个城市的匆匆过客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气氛,并且在这种气氛的影响下创作了《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这两部风俗喜剧。上海这座城市不彻底的现代性决定了杨绛选择家庭伦理和婚姻爱情作为喜剧的主题,从而揭示出了不彻底的现代性和微弱的传统伦理力量之间的关系。上海人的“市民”身份的不彻底性则决定了杨绛笔下的人物在奋斗和依附这两种生存方式之间的摇摆。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和城市文化层面上的多重冲突则决定了杨绛喜剧冲突的多层次性,而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会的有欠成熟的状况则决定了杨绛的喜剧结局团圆下的悲凉和无奈。当然,在受上海城市文化影响而进行创作的同时,杨绛也在通过自己的创作积极地消弥这些冲突和裂痕。正是这种同城市文化之间的互动的创作赋予了杨绛喜剧独特的个人风格,使之成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风俗喜剧创作的重要代表人物。

参考文献:

[1]杨义.京派海派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诺思罗普.弗莱.喜剧:春天的神话[M].北京:中国戏剧

出版社,1992.

[3]尼柯尔. 西欧戏剧理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

[4]张爱玲.到底是上海人[A].马逢洋1上海:记忆与想象

[C].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

[5]余斌.张爱玲传[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

Shanghai city culture and Yang Jiang’s comedies

Y ANG Y ing

(Department o f the Chinese Language,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Abstract:1940s witnessed Shanghai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and the combination of oriental and occi2 dental cultures.While dwelling in the city,Y ang Jiang wrote her tw o fam ous comedies,A fter One’s Own Heart and What was Said in Fun is Fulfilled in Earnest.Y ang’s comedic style was shaped by the comedic feature of the city it2 self:The un2thorough m odernization of Shanghai,as well as the incom plete citizenship of Shanghainese,plays a cru2 cial role in the thematic treatment,characterization and comedic structuring of Y ang’s comedies.Meanwhile,Y ang’s comedies als o showed an active attem pt at clearing up the gaps and con flicts.These interactions make Y ang’s come2 dies masterpieces of custom comedi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ntem porary drama.

K ey w ords:Shanghai;city culture;comedy;Y ang Jiang

69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4卷

关于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树立文化城市理念 城市价值何在?城市如何建设?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是随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而不断深化和丰富的。 从“功能城市”上升到“文化城市”,“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理念的最高境界。在西方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为适应加快扩大城镇承载能力的迫切需要,1933 年国际建协发布以“功能城市”为主题的《雅典宪章》,以物质空间为主体的功能主义的城镇建设主流思想随之长期控制世界。功能主义忽视人的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没有解决好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随着“城市病”的不断蔓延、加剧和扩散,人们逐渐把视角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对城市建设形成了注重人文生态和文化空间的社会文化理念;1938年L·芒福德出版《城市文化》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如何发展的深思;1985年欧盟提出“文化城市”概念,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理念形成潮流;1999年的《北京宪章》、2007年的《城市文化北京宣言》,都强调“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文化城市”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最先进理念。 从“物质家园”上升到“精神家园”,“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价值追求的基本趋势。什么样的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归结起来,就是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城市;就是既能为人们身体的幸福栖居提供物质空间,又能为人们心灵的幸福栖息提供文化空间的城市。确立“文化城市”目标、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国际潮流,“文化变成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我国也大力促进“文化城市”和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对发展作出“文化定位”或者提出“文化城市”目标,城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出保存城市记忆、体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已经成为一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从注重物质建设上升到注重文化建设,以“文化城市”理念引领我省城镇化发展。我省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城镇化不应仅仅是“量”的扩大,更应该是“质”的飞跃。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先进理论,认真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

上海的文化

海纳百川:上海的文化 一、古代上海文化特点: 上海在开埠前,虽也有一些文化设施,如书院,出过一些文化名人,如徐光启,产生过一些有文化意义的工艺品,如顾绣,但就整个城市而言,并无明显的文化个性。 由于上海大部分县直接从松江、昆山分出,且一直苏松太并称,同时江苏、上海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更与吴地渊源较深。 吴文化与越文化并无明确区分,历史上两地虽常有分合,但整个江南、浙北、浙东地区的交往非常频繁,语言基本一致,风俗大致相同,耕作方式、物产品种也大同小异,互为补充。春秋时吴越成敌国,但在古九州中同属扬州。秦汉时同属会稽郡,直到明清两代建南京和南直隶,江浙始分治独立,上海处于吴越文化圈的东缘。 上海当时的3000-4000平方公里不设一县,可见其被称为“海隅蛮荒”不是虚言。 上海是在明清两代才最后追赶上江浙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元人马端临(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注》、《多识录》)对此地性格作过判断:“扬州人,性轻扬而尚鬼好祀”。 宋以后,上海人终于找到三种基本产业:煮盐,植棉,海运,这三大支柱产业使上海社会文化在江南地区标出特色。 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顾绣因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而得名。 嘉靖年间官宦顾名世嗜好绣品,晚年在现南市露香园路筑一园林,命婢妾制作绣品观赏、赠友。可考的名手有缪氏、顾兰玉等。以韩希孟(顾名世的孙媳)最具代表性。现北京故宫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均藏有其作品。韩希孟的精湛技艺确立了"顾绣"的卓越地位,她的写真手法对后世仿真绣的发展具有启迪作用,苏绣也受她的影响很大。 二、近代上海文化特点与海派文化 上海近代文化的独特性,集中表现为“海派文化”。上海文化并不等同于海派文化,但无疑是上海文化的重要方面。 对海派一词如何理解,学术界见仁见智,其义有广狭之分,狭义的海派,指京剧、绘画、文学等具体艺术品种中的上海流派,其源起于晚清绘画中的“海上画派”和京剧中的海派,后来内涵扩展、延伸,成为一种文化类型和文化风格,乃至包括审美情趣、生活方式,所涉人事亦不复限于上海一地。 “海派”较早见于同光年间,时人对一批寓居上海,卖字画的画师画匠名之曰“海上画派”,简称“海派”。当之赵之谦、任伯年、虚谷等人的画笔自成一家,更有吴友如等人画洋楼、画美女,绘风俗图,与传统的山水人物花卉毫不相干。 代表人物:任伯年(1840—1896)清末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 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 体系研究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来源:添加日期:10年08月27日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世界城市大竞争的时代,这意味着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的竞争程度更为激烈,竞争范围更为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与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内容,已经从经济综合竞争力层面逐步扩大到文化竞争力的层面。当国际化大都市的“硬实力”——经济综合竞争力具备了相当的条件时,“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则成为竞争的重要“筹码”。这表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程度,已经从单一指标转向多重指标。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的实际,在城市的经济力、政治力要素指数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最具竞争意义、发展潜力、时效性的要素,往往是城市拥有的文化实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文化既是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精神投影,也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物质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最难以把握却又必须把握的要素,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力要素中将会占很大比重,城市之间新型竞争将基于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的双重博弈。本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有文化竞争力的城市。① 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文化发展体制的现代化。许多发达国家在经历工业文化的长期发展之后,已经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复兴对于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年西欧展开城市复兴运动,其中文化旗舰项目成为城市复兴的重要战略,这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计划包括对一些传统产业已经衰落的城市进行复兴。因为在产业衰落的同时,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均遭到破坏。城市复兴计划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在物质空间、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对城市进行全面改善,使城市的经济活力重生,恢复已失效的社会功能,改善生态平衡与环境质量,并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盛大庆典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文化措施,使这些城市综合提升其文化、经济和城市形象。这一举措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采取经济手段激活城市发展力的同时,国际组织及各国文化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以实现文化的长期与稳定的发展。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会议制定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最终可以用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

杨绛先生的经典名言

杨绛先生的经典名言 1、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2、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3、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4、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5、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6、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7、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8、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9、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以杭州为例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杭州案例研究 现代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城市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三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失去了可识别的身份,众多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古老建筑在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潮流中轰然倒地。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城市营造者的眼中沦丧。而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危机感与日俱增,缺乏地域文化的城市也使得居民缺乏城市认同感。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和发扬建筑的文化特性,是值得城市居民和城市营造者深思的。 一、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缺失 1.1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 任何建筑都和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精神的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以及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一直作为基本的建筑理念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使中国建筑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理性精神。 这种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理应得到继承与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西方文化思想的强势冲击,加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正确的应对策略,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冲击下变为了弱势。中国当下建筑,大都沿袭西方建筑的模式,摩天大楼、欧陆风情随处可见,一些标志性建筑以其新颖和现代的造型刺激着人们的眼球,然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却缺失了。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浩瀚如海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城市建筑的文化遗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不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面貌,延续城市的历史生命,对当下城市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建设中,这方面的工作却做得不够。当年梁思成谈北京城的规划与建筑时,曾感叹“伟大的北京城墙”被人们所忽视,他说,北京城墙的产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编辑 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的文化。有专家主张,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的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考古学文化。一些学者则将地域文化划分为广义和狭义,认为狭义的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广义的地域文化特指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时间上是指从古至今一切文化遗产。经过再三研究、反复探讨,多数与会专家学者认同“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 目录 1地域文化 2特点 方言文化 饮食文化 民间信仰 民间建筑 环境不同 移民影响 区划影响 民族分布 3发展途径 4研究意义 5社会发展 6形成 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例如: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 2特点 方言文化 地域文化 中国的方言数不清楚,尤其是南方(因为多山区交通闭塞不便利,所以方言较多)方言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部分意思只有方言才能表达清楚 中国的文字虽然是统一的,但是方言一直是不统一的。 方言成为媒介交流的在文字外的补充。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众多不同的方言。 中国人所谓的“同乡”有大同乡与小同乡之分,小同乡通常一定是同一方言的。在政治活动中,往往会走到一起,利益往往比较容易一致。 汉高祖刘邦的例子——老乡被重用(方言比较方便)——之后每个朝代都差不多宋太祖——丞相不能用南人,南人说方言北方人听不懂 李莲英祖籍绍兴,却不会说绍兴话 翁同和祖籍江苏常熟,却也不会说那里话 这两个人都是在北方长大的,所以不会有语言问题,而且已经隶属于北方的文化 饮食文化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五大地域文化

五大地域文化 一、齐鲁文化:齐鲁文化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全称,也就是现在山东省地域内的文化。现代的山东省,先秦时代,是齐国和鲁国两个国家的地域,汉代以后统一为山东。齐鲁文化是我国最繁荣的文化,春秋时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系统,而东临海滨的齐国却吸收了当地的土著文化(东夷文化),两种古老的文化存在差异。相对地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尚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汉代以后实现了文化融合。 二、巴蜀文化:巴蜀文化是指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兼及周边风俗略同的地区。它的腹心地区大致与今天的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区域相同。它西部毗连西藏和云南、贵州;西北部与青海相接,北部与陕西、甘肃为邻,东连湖北、湖南。巴蜀文化以农耕文化、茶文化、蜀汉文化、戏剧文化、雕版文化等为主要内容。雕版,古书上有“宋时蜀刻甲天下”的记载;茶,《神农本草》这本书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四川的盖碗茶小有名气。 三、荆楚文化: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是今湖北、湖南一带地域,又特别是湖北。荆楚文化有八大特点:一是炎帝的神农文化;二楚国的历史文化,如青铜铸造、丝织刺锈,还有哲学、辞赋(楚辞)、音乐、舞蹈等;三是秦汉文化,如赤壁赋、隆中对等;四是清江巴土文化,如土家人的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独居一格;五是名山古寺文化。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名山古寺文化的资源。如武当山是道教名山。六是长江三峡文化,长江的巫峡、瞿塘峡、西陵峡是中国最壮观的峡谷,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峡谷之一,还是举世闻名的水电能源基地。七是江城武汉文化。武汉是中国中部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大都市和中心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河(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八是现代革命文化。辛亥革命的武昌起义,近代的“二·七”大罢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活动都发生在这里。 四、吴越文化:吴越文化的地域空间主要是上海、浙江、江苏,及福建与江西的小部分,也称长江三角文化,无论经济、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学术思想等都在全国领先、典范有:吴语(是以苏州话、上海话、宁波话为典型口音)、世界文化遗产昆曲、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世界遗产苏州园林、梁祝传说、白蛇传说、师爷文化(以绍兴为代表)等。吴越文化的特质:一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二是聪慧机敏,灵动睿智;三是经世致用,务实求真;四是敢为人先,超越自我。 五、岭南文化:从地域上说,岭南文化大体上是广东文化、广西文化、海南文化三大板块,主要以广东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岭南文化以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从粤语、粤剧、广东音乐、广东曲艺、岭南书法、岭南画派、岭南诗歌、岭南建筑、岭南盆景、岭南工艺、岭南饮食文化等,都反映出岭南人的开放观念、兼容观念和改革观念。

上海建筑的城市文化

上海建筑的城市文化 建筑见证着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独特而有价值的建筑会为城市增添魅力,一个城市也会因建筑而被后人铭记。上海的建筑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不管是老上海市民生活起居、市井气息浓郁的弄堂里巷,还是见证上世纪20、30年代老上海繁华奢靡的外滩万国建筑群,还是今日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黄浦江两岸的摩天大楼,这些不同时期的建筑见证了上海的城市历史,共同构成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认同,“上海的城市建筑是海派文化的外在形象体现”①,因此风格迥异、各式各样的上海建筑可以说是表征海派文化的符号。 一、市井气息浓郁的弄堂、石库门 弄堂是上海民居的标志,一提起上海,弄堂里巷、石库门便与之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就如同四合院之于北京的意义。可以说,弄堂、石库门是影响上海市民社会生活方式、行为处事方式、风俗习惯最重要的建筑样式之一。这一独特的建筑样式随着上海对外开埠设立租界而日益兴盛,其空间布局和平面设计接近中国传统的江南民宅,但同时也借鉴了西方的联立式住宅方式的建筑,“石库门这种建筑样式,从它诞生年代那一刻起,就烙上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烙印:中西合璧、土洋结合、实惠、功利、精细狭窄,等等,等等”②。后来的石

库门建筑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高度、外形的处理(门框、门楣、山墙)等方面更多地借鉴西方古典的建筑风格而有显著的变化,由此在上世纪20、30年代进入石库门建筑的繁盛时期。 作为上海民居建筑的主要样式,石库门在容纳大量市井小民的同时,还承载着市民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显示了上海市民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生活习俗,包含着在这一空间下长期凝聚而成的情感等文化内涵。在这个独特的民居空间里,上海男男女女演绎着他们各自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弹奏着跌宕起伏的生命乐章。在海派文学作家张爱玲、王安忆等人笔下,石库门民居呈现出上海市民社会独特的生活景观。透过影像和书籍的记载,上海市民的生活众相、悲欢离合慢慢呈现出来。形形色色的居住习俗(“螺蛳壳里做道场”、乘风凉、孵太阳等等),充分利用狭窄空间的弄堂游戏(如滚铁环、刮片、扯铃等等),悠扬动听的弄堂歌谣,温馨朴实、情仇交加的邻里情愫,,共同构成别具一格的石库门文化,成为上海民俗文化的典型。 二、由外滩万国建筑群到浦东陆家嘴建筑群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外滩已成为上海的标志,是外来者透过它观看上海的门孔,也是上海向世人彰显自身实力的有力证明。外滩在上世纪30、40年代见证了上海的繁华奢靡,在当时海派文学、新感觉派小说作家那里,上海,确切一点说,外滩才是最能刺激人的感官和

杨绛先生一生经典语录大全

杨绛先生一生经典语录大全 1、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杨绛 2、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我们仨》 3、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杨绛 4、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100岁感言》 5、故人笑比中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杨绛《将饮茶》 6、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杨绛《我们仨》 7、我在融洽而优裕的环境里生长,全不知世事。可是我很严肃认真地考虑自己"该"学什么。所谓"该",指最有益于人,而我自己就不是白活了一辈子。我知道这个"该"是很夸大的,所以羞于解释。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 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杨绛《将饮茶》 8、假如"心如明镜台"的比喻可以借用,她就要勤加拂拭,抹去一切尘埃。--杨绛《洗澡》 9、"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从未后悔娶她" 钱钟书与杨绛的一世情缘我第一次和钟书见面是在1932年3月,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见面后老钱开始给我写信,约我到工字厅相会。见面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而我则紧张的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于是便开始鸿雁往来,越写越勤,一天一封,以至于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难受了好多时。冷静下来,觉得不好,这是fall in love了。--杨绛 10、"我只怕人不如书好对付。他们会看不起你,欺负你,或者就嫉妒你,或者又欺负又嫉妒。..." --杨绛《洗澡》 11、我常奇怪,为什么有人得了我父亲的帮助,感激得向我母亲叩头,终身不忘。为什么有人由我父亲的帮助得了一千多亩好田,二十年后居然没忘记她所得的便宜;不顾我父亲老病穷困,还来剥削他的脑力,然后用两个汤团来表达她的谢意。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竟这么大? --杨绛《将饮茶》

中国地域文化一

百家讲坛:地域文化的形成 葛剑雄教授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所以人们常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比如南方人习惯吃细粮,北方人喜欢吃粗粮,傣族人习惯住吊脚楼,福建沿海信奉妈祖等等。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造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那么什么样的文化才是真正的地域文化呢?了解地域文化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示呢? 葛剑雄教授认为地域文化,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区域或者说叫一个空间范围它的特点的文化类型。它的特点,要求它跟周围、跟其它地方有不同的。你不能说咱们现在穿西服,那人家也穿西服,这就都一样了,比如北京以前住四合院,那么其它地方,你到了上海没有四合院,他住石库门,这就是不同。 所以它应该是能够体现一个地方它的特点。其实这种现象,我们老祖宗早就注意到了。在司马迁他写的《史记》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他说一般谚语说,叫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在一百里的范围之内,可能风是一样的,出了一百里,这个风就不同了,如果你出了一千里,俗也不同了。什么叫风呢?用现在话讲风就是流行,你有什么流行的东西,它不会传得非常远的,也不会过一百里地,在过去这个流行就流行不出去了。但是俗就不同,俗是什么呢?我们现在讲风俗风俗,其实这个风和俗是两个含义,那个俗的我的理解就是习惯。就是风流行,它流行一段时间以后,有的就慢慢慢慢形成习惯了,那就保存下来了,有的流行流行一阵子就变了,新的流行又来了,新的风又来了。所以一个地方流行什么并不一定就能形成它的地方的文化或者地域文化。等它慢慢慢慢成为俗了,成为人,一批人的习惯,它就逐渐逐渐保存下来了。地域文化构成的范围很广,但是往往有几种因素是最重要的。比如方言、饮食、民间信仰、民居等。全文: (沿着历史的轨迹,追根溯源,揭示不同的地域文化差异。上海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将带我们领略地域文化的魅力,感受沉淀五千年的文明记忆。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所以人们常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比如南方人习惯吃细粮,北方人喜欢吃粗粮,傣族人习惯住吊脚楼,福建沿海信奉妈祖等等。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造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那么什么样的文化才是真正的地域文化呢?了解地域文化,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示呢?上海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将带您走遍中国疆域,为您讲述中国的地域文化。) 各位观众各位朋友,今天我要将的是关于地域文化。其实说穿了很简单,一个地方有它的地方特色的文化类型,这就是地域文化。比方说咱们北京,可能就说北京文化,你到天津,人家就说是天津文化。所以所谓地域文化,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区域,或者说叫一个空间范围,它的特点的文化类型。所谓它的特点,就要求它跟周围,跟其他地方有不同的。你不能说咱们现在穿西服,那人家也穿西服,这就都一样了。比如北京以前住四合院,那么其它地方,你到了上海没有四合院,他住石库门,这就是不同。所以它应该是能够体现一个地方它的特点。其实这种现象我们老祖宗早就注意到了。 在司马迁他写的《史记》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他说一般谚语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他那个时候离开我们两千多年,他讲的谚语就是他那个时候已经是老话了。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在一百里的范围之内,可能风是一样的,出了一百里,这个风就不同了。如果你出了一千里,俗也不同了。什么叫风呢?用现在话讲风就是流行,你有什么流行的东西,它不

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简介

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简介 2016年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澎湃新闻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对这一消息进行了确认。杨绛,原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少年时代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读书。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当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1935年与钱锺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49年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绛先生的第一部作品为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于1934年初发表于《大公报文艺副刊》。1940年代初,她连续创作了喜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这两部剧本写作和上演于抗战时期沦陷后的上海,当时引起很大反响。1980年代以来,是杨绛创作的“新时期”,她以散文和小说两方面的创作成就引起世人注目。其散文代表作《干校六记》出版于1981年,畅销于整个1980年代,在港澳台均出版了繁体字单行本,并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小说代表作《洗澡》(意即洗脑筋,系国内最早反映知识分子改造的文学作品),出版于1988年,在知识分子当中引起很大反响,作品亦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出版。作为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写过多篇评析西班牙和英国文学名著的理论作品,如评论《堂吉诃德》、《小癞子》(Lazarillodel Tormes)和《塞莱斯蒂娜》(La Celestina)等的文章,以及论英国作家菲尔丁等。作为翻译家,杨绛先生的文学翻译成就卓著,除《堂吉诃德》外,她还翻译了西班牙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文学名著《吉尔·布拉斯》(Alain ReneLe Sage:)以及古希腊散文柏拉图(plato)的“对话录”《斐多》(Phaedo)等。​跨入新世纪之后,杨绛先生在整理编订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难忘的一天》和《我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出版于2003年6月的家庭纪事散文《我们仨》,则因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笔而深深打动读者,成为2003年的超级畅销书。2014年,103岁杨绛新书《洗澡之后》8月出版,这是杨绛先生在98岁后为其小说《洗澡》所写的续作。包括《洗澡之后》在内,数篇未发表的杨绛先生作品收入在2014年8月出版的9卷本《杨绛全集》中,《全集》共270多万字。

塑造特色文化 丰富城市内涵

塑造特色文化丰富城市内涵 一座现代城市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实力,二是魅力。魅力也就是文化,或称软实力。九龙坡区作为重庆市主城工业大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为了塑造区域特色文化,深挖城市文化内涵,学习借鉴杭州、上海等地做法,需要打造具有九龙坡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丰富城市内涵,这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形势的需要。 一、我区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杭州重视文化建设是由这座城市的基因、自然禀赋、发展目标、发展阶段等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离开了文化,杭州就丧失了“立城之本”。对杭州来说,抓文化就是抓科学发展,就是抓核心竞争力,就是抓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就是抓城市发展的未来。历届杭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在具体做法上,他们深入实施“软实力提升”战略,发挥和整合文化资源优势,切实抓好文化发展规划编制、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艺精品创作、文化扶持政策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等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不断提升杭州文化建设的水平。。长期坚持“文化为魂”,注重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文化名城,把杭州建设成为一座先进文化渗透于血液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高素质城市。在大众化、通俗化上下更大的决心、做更多的文章,使杭州的文化建设既体现高端性,又体现群众性,既能创作精品名品,又能产生大众作品。 近年来国家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九龙坡区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

在新形势面前,九龙坡区特色文化目前还存在着体制不适应发展要求,特色文化事业的公共功能与市场功能定位不清,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市场主体培育不够;文化资源整合与开发力度不够,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缺乏高素质的特色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等主要问题。这主要表现在:1.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当代高新技术发展对特色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引发了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文化艺术形式和生产方式空前多样,文化管理方式和流通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面临着如何创新发展、获得新的文化生命的挑战。 2.周边区县特色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区特色文化的发展形成巨大压力。周边各区(县)近年来都在利用区域内较好的特色文化资源和人文环境,大力实施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且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对九龙坡区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构成了较大压力。 3.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九龙坡区经济的发展要求特色文化事业发展必须适应现有的增长模式,实现文化事业的跨越式增长。 二、塑造特色文化是丰富城市内涵的主要途径 一个城市的特色文化,是城市内涵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突出表现,是城市的灵魂和支撑。塑造特色文化,就是要深入挖掘城市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并打造出精品和亮点,让其充分展现该城市特有的文化渊源,做到在继承中扬弃、在扬弃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精品和亮点既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广阔的包容性、延伸性和现实性,从而赋予其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升

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

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 作者:张英进发布时间:2004-8-25 13:20:40 一电影与「知识考古学」 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电影的成功,使中国电影研究自80年代中期开始就成为在西方颇有学术价值的研究领域。与此相反,1949年以前的电影却罕有问津者。本书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将学者的注意力转移到1910-40年之间的中国电影。对民国时期城市文化语境下的早期中国电影进行持续的研究,将大大地扩阔中国电影研究的历史视角。除此之外,本书的第二个目标是将电影建构为民国时期重要的文化力量,并将电影研究与正在发展的上海文化史研究联系起来。本书将论证,电影文化作为特定社会政治语境下的文化现象,是一个能为现代中国知识考古学提供丰富资源的据点。 我在这里引用福柯(Michel Foucault)「知识考古学」的概念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首先,民国时期的大众电影文化还没在中国研究领域得到深入探索,大量文献研究还有待于电影与历史学者去做。其次,由于大批原创电影流失,早期中国电影的探索就像考古学一样旨在挖掘人文遗迹。它必然根据那些繁杂的资料来源,像广告、影迷杂志、电影说明书、海报、影评、传记等,来描述这些文化现象在早期历史文本中的构造和功能。第三,由于文献不能被彻底描述,这些被考古研究所披露的信息有待进一步提炼甚至修改。而新文献的出现将对那些文化遗迹的制作、管理、发行、流通、运作的种种假设提出新的挑战。有鉴于此,本书在方法论上与知识考古学相连接,系统地研究那些丰富的文化遗迹和文献,而这些文献往往是被现代中国的标准化的社会政治历史书籍所埋葬和草率处理掉。 本文将简述本书所集论文,并把它们分为三大主题:机构与革新、再现与实践、建构与争辩。最后,我将通过对某些文献来源的概述,指出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题目。 二电影与城市文化:机构与革新 本书的第一部分,「电影罗曼史:茶馆、影院、观众」,侧重于1910-30年间城市电影观众所感兴趣的家庭罗曼史。张真的〈茶馆、影戏、《劳工之爱情》〉,讨论1922年的由郑正秋所写的这部尚存的最早电影短片。该文叙述了20年代传统中国戏剧的巨大影响渐渐被电影手段和情节处理所取代的过程。在重构茶馆文化气氛的同时,张真指出电影从戏剧的外在性(滑稽戏的表演)到情节的内在性(心理动机)的转变留下了很多矛盾,这些矛盾在当时需要以阶级和性别的观念来解释。 从机构的历史来看,中国电影工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不只是张真所说的茶馆文化,还包括文明戏。郑正秋早期的影戏中就体现了文明戏的模式。二十世纪初,文明戏本身的改变很大,由清末与政治息息相关的创作转化为家庭伦理剧。郑正秋的文明戏传统,尤其是它对城市文化和流行趣味的重新重视,被后来的电影投资者和制片人所采用。因此,它也可以说是20年代上海电影观众和电影工业定型的重要因素。

上海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机制

地域文化与发展期末作业 ——上海地域文化特征地形成机制 上海地域文化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地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地主要是西方地文化因素,创立了新地富有自己独特个性地海派文化,其特点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海派文化地基本特征是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 . 开放性 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熔铸中西,为我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创风气之先.还表现在不闭关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不排斥时尚. . 创造性 吸纳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复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创新精神,洋溢着创造地活力.当年地海派京剧开创了连台本戏,机关布景是创新,如今地《曹操与杨修》也是创新,金茂大厦是在建筑文化方面地创新. . 扬弃性 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尤其在被动开放时期,在租界里,以及主动开放初期,百废待兴地形势之下,有些饥不择食,来者不拒,这是可以理解地.我们及时地提出这时特别需要清醒地辨别,有选择地有区别地对待,避免盲目和盲从. . 多元性 海派文化和其它事物一样,是复杂地共同体,不应该要求它纯之又纯,单一就不成其海派文化了.雅与俗,洋与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以致先进与落后,甚至低级,庸俗,黄色,反动文化也有可能混杂其间,特别需要清醒地区别对待.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地上海海派文化,体现在上海文化地方方面面: . 上海地建筑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造就了中西并存、中外合璧、艺术交融、风格独特地“世界建筑博览会”; . 上海地舞台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形成了本乡本土地“申曲”(沪剧)与国剧京戏、越剧、淮剧等地方戏,以及来自域外地话剧、芭蕾舞等百花争妍地“大联袂”; . 上海地音乐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由乡土气息浓烈地“紫竹调”、“梅花三弄”,吹来了喜气洋洋地“广东音乐”、喧腾激越地“欢庆锣鼓”、回肠荡气地“二泉映月”,以及来自欧美地交响乐、铜管乐、管弦乐;上海地书画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但传承、光大了传统中国书画地风骨,出现了被称为“海派”地“海上画派”,而且使发源于古希腊地雕塑艺术和来自文艺复兴发祥地佛罗伦萨地油画艺术在这里留下了“神秘地微笑”; . 上海地饮食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但荟萃了展示域内川、粤、京、鲁、江浙、淮扬等地特色菜系、传统名点和茶酒文化地馆堂楼肆,而且汇聚起散发着欧美情调、各国风味地西餐馆、咖啡厅;上海地民俗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仅保存并革新着传统节庆、吉凶礼俗、民间艺技、武术健身、收藏集古等彰显中华特色地文化,而且吸纳并发展着随欧风而来地交际礼仪、歌舞娱乐、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婚丧嫁娶等异域风情…… 上海地域文化如何形成:

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但在城镇化狂飙突进,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今天,名片上的字迹却变得模糊,城市文化的传承遭受威胁。在此关键时刻,只有保护和创新城市文化,才能使城市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 保护城市文化是打造特色城市的根本要求。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的“根”与“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的一首《忆扬州》,让我们领略了隋唐时称扬一益二的美妙扬州。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大拆大建,随意模仿,使得城市“千城一面”,完全丧失了城市的地方特色,而且城市文化传承和保护更是面临严峻考验,昔日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情画意即将成为回忆。城市文化饱含了城市的政治氛围、历史风貌和个性,是城市的历史文脉,只有在城市建设中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才能延续城市的记忆,确保城市的发展别具一格。 创新城市文化是文化传承的现实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如果脱胎于生活的文化不能随之变化,那么必将被发展的现实所抛弃。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并非一味的因循守旧,而应在保护中创新,让文化更好地代代相承。上海豫园旅游区,保留完好的江南园林,通过扩建,形成规模宏伟的仿明清商业建筑群,将历史渊源、民族风格融汇商业文化,通过建筑规划的创新突破,实现了传统文化建筑的传承。城市文化也是如此,发源于民国时代的海派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基融汇吴越精华,吸纳外国要素,正是这种勇于创新、善于扬弃的做法,形成了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的保护是保护文化的历史底蕴,是延续人们的城市记忆;创新是焕发城市的活力,激发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不能因为传统文化的保护而停滞,城市的发展同样不能以割断历史作为代价。传承需要保护,传承也需要创新,只有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城市文化才不会被割裂,才能得以更好地传承。 如果说红墙黄瓦的皇家文化是北京的名片,那么十里洋场的中西混搭则是上海的特色。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是展现城市风貌的名片,更是一座城市珍贵的资产。在城市建设中,我们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充分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留住城市的“根”与“魂”,使城市文化得到更好地诠释。

专题27 中国地域文化

专题27 中国地域文化 一、本设计说明 《中国地域文化》是高一地理第八篇《地域文化》最后一个专题,共1课时。要求学生掌握10个中国地域文化景观突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10个文化景观面面俱到、详细介绍,时间有点紧迫;本专题学生普遍容易理解。考虑到时间和难易程度,着重对比华北平原文化和江南水乡。首先,明确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简单分析南北方气候特征差异,引出:气候差异影响文化。其次,通过衣、食、住、行、艺、言等方面对比江南水乡文化、华北平原文化,并从气候、农业等地理角度分析文化差异的原因。总结出学习地域文化景观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等形式,自行学习其余八个文化景观,并完成表格。最后,通过连线配对图片,检验学生自学成果。 本教学设计,参考了高一《地理》第二册教材、《地理教学参考资料》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 二、学情说明 本校为乡镇普通高中,学生旅游的机会较少,因此本课运用大量图片。本课内容较易理解,因此采用教师演示、学生自学、教师检验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中国文化区的名称 2、能根据气候分析南北文化差异 3、知道各文化区典型的传统服饰、饮食习惯、民俗等 方法与过程: 1、通过图片展示直观感受南北文化差异 2、通过南北文化的对比,得出学习文化区的规律 3、通过自学掌握中国各文化区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中国地域文化的学习,理解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2、通过图片展示,自主学习,感受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中国地域文化的名称、典型文艺、饮食等 2、难点: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的山山水水孕育出精明灵秀之众;广袤粗犷的北方造就出来性格耿直、豪迈爽气之辈。不仅我国南北方人的性格受到环境的影响,传统服饰、饮食习惯、传统民居、交通工具、文艺、农业生产也无不体现出地域文化差异,诗曰“杏花春雨江南,古道西风冀北”,说的就是地理环境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通过衣食住行共同感受中国地域文化景观的多样性。 展示“中国文化区分布图” 师:东部又分为南方、北方。分界线是?生:秦岭-淮河。 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一月等温线分布图”,师:秦岭-淮河一线与哪条等降水量线重合?与哪条等温线重合?生:800mm等降水量线,一月0度等温线。师:引导学生对比南、北方气候差异。师总结: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如何导致南北方的文化的差异?我们以江南水乡文化、华北平原文化为例具体分析。 1、对比:衣 师:江南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是?并展示图片。生:答。旗袍。 师:是用什么布料做的?生:答。师总结:江南种桑养蚕,是我国重要的桑蚕基地。 师:华北传统的服装是?生:答。师:是用什么布料做的?生:答。师总结:华北种植棉花,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2、对比: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