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规划设计说明书——mars团队

机场规划设计说明书——mars团队
机场规划设计说明书——mars团队

机场规划设计说明书

Mars团队

成员:

刘洋

周畅

王希

王宁

张程舒

卢文轩

宋方启

目录

●前言

●现状分析及其必要性

●战略定位

●区位分析

●创作思路

机场名称

机场logo

●参数设置

●机场平面规划CAD及其手绘展示

●创新点介绍

前言

南京梧桐国际机场(NanJing Phoenix International Airport)坐落在人杰地灵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镇,距离南京市中心直线距离35.8公里,是国内外重要的干线机场,也是华东地区的主要客货运机场,这将是南京市继禄口机场创造优良运输成绩之后的又一续写者。南京位于江苏省南部,置身于长三角经济区内,毗邻上海强大经济极,倚仗其优势的交通枢纽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巨大的市场资源,注定将是长三角地区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与之强劲的发展势

头相适应,原有的交通运输系统早已不能适应,尤其在航空运输的需求日益增长的近年,原有的禄口机场的运输负担也逐渐增加。虽然近年来禄口机场运输生产发展势头迅猛,到2010年其全年累计完成起降11.61万架次,同比增长9.4%;旅客吞吐量1253万人次,同比增长15.6%;货邮吞吐量23.43万吨,同比增长17.1%。由于南京的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国内外的大型企业先后扎根南京以及2014年青奥会的成功申办,原有的禄口国际机场的保障设施已经难以满足未来的需求,因此建设一个更大容量、更高效、更节能、更科学的机场迫在眉睫。同时考虑到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与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绿色、低碳新主张,本项目将立足南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现禄口机场所在地修建全新的空中交通枢纽——梧桐机场,有望在今后进一步方便周边市民的出行生活,加大南京客货流量,促进南京经济发展腾飞,带动机场与周边城市的共同繁荣!

现状及其必要性需求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地区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作为最快最安全的交通工具的飞机,显然成为了人们出差的首选工具;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大断提高,选择飞机的人们越来越多。也因此,我国在“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决定,“加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机场的功能互补,促进多机场体系的形成。到2015年,全国运输机场总数达到230个以上,覆盖全国94%的经济总量、83%的人口和81%的县级行政单元。”将新建机

场56个,迁建机场16个,改扩建机场91个,全行业基础建设投资规模将达到4250亿元人民币。国家政策的支持进一步指明了修建、改建大中型机场的战略方向。

首先,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地区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以及大型企业的扎根,作为最快最安全的交通工具的飞机,显然成为了人们出差的首选工具;南京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腰包鼓了起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节假日出行旅游探亲,选择飞机的人们越来越多;但是现在京沪高铁的全面运行以及不断完善,在价格、时间以及服务上对民航运输造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改善民航服务,提高运营水平尤其是加大机场等硬件设施的改造势在必行;

其次,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成功申办,大大增加不仅仅是来自国内还有国外的客流量和货流量,对南京市各交通运输系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路面交通系统全面整修,而航空运输系统有待优化,数据显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在全国前20名的华东地区大中型机场中,禄口机场货邮吞吐量和旅客吞吐量增幅分列第一和第二位。在过去的2010年,禄口机场全年累计完成起降11.61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25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3.43万吨。远远超出了年起将架次8.5万,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的一期设计能力。经预测,南京路口国际机场2020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0万吨、年起将架次24万架次,2040年旅客吞吐量更将达到7000万人次,可见这样的数字已远远超过南京禄口机场的设

计标准,禄口机场的整体运行量已趋于饱和,已不能满足当下及未来的民航运输要求,因此机场高速的加紧建设为机场提供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战略定位

南京梧桐国际机场将打造成中国大型枢纽机场,航空货运和快件集散中心。立足苏皖,辐射华东,是长三角连接中西部地区的桥梁;也是通往东亚地区的门户机场。临近上海,成为上海机场的互为备降机场。打造中国继北京首都机场、广东白云机场、上海浦东机场之后的第四个4F级机场。

区位分析

1.机场定位于南京市江宁开发区,次级城市经济中心附近,地价较低,成本低;现在从市区到机场已建成一条长为29公里机场专用高速公路,距离市中心驾车仅需半个小时左右,并连接宁沪、宁连、宁马等高速公路,地面交通十分便捷,便于人们出行。

2.南京市位于长三角城市群中,周围有苏锡常等众多城市,距离较近,修建机场市场广阔

3.江宁区内有众多企业和旅游风景区,与机场联系紧密,外地游客周转距离短,利于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节约了游客周转过程中的能源浪费

创作思路

机场名称

南京梧桐国际机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禄口镇原禄口机场位置,机场航线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连接欧亚美重要经济都市,是航线为中枢辐射型的国际机场,由于南京市区街道种了许多梧桐树,成为了南京的一大特有景观,人们提到南京时多会想到梧桐树,故冠名梧桐机场,这必将成为南京市又一城市标志。

机场logo

机场logo创意来自南京近代以来的梧桐文化。漫步于南京街头,民国建筑与道旁的苍天梧桐交相辉映,微风袭来,树叶沙

沙作响,独特的历史造就了南京特色的城市环境,满街的梧桐书写了南京特别的城市名片。梧桐既是南京市的标志,其谦逊温和的特性也与南京相得益彰。

参数设置

1.机队组成:空客A380,A340,波音737全系列,波音747全系列,波音777,ARJ-21,C929,新舟系列

2.年旅客吞吐量(人次):4000万

3.年货流吞吐量(吨):160万

4.高峰小时吞吐量(人次):1 4000(40 000 000*0.035%)

高峰小时起降(架):60

年起降(架):30万

5.机位数(个):88

6.机场总面积(平方米):130万,其中停机坪79.2万(总共可以停放88架飞机)货运区6万,库外处理场地4.8万,航站楼40万

7.值机柜台数:国内部分160个国际部分80个

(值机柜台的总数的设置主要依据未来旅客流量,高峰小时客流量安排。综合考虑旅客排队时间的长短及旅客的舒适性。具体开放数目根据客流量来定)

8.安检口(个):国际30,国内70

9.登机口(个):50

10.跑道:两条,均为ш类精密进近跑道,第一条长3600米,宽度

60米,方向:06R/24L;第二条长3800米,宽度60米,两条间距666米,方向:06L/24R

11.塔台(米):高度88(详细设计在后页)

机场设计平面图展示

机场规划图俯视图

交通枢纽图

航站楼外部设计

俯视图

侧视图

航站楼内部设计3D图(3D图正在完善中)

二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塔台

创新点介绍

1. 航站楼的顶部的图样为梧桐树叶形状,体现了南京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南京的另一大招牌,顶部叶片部分采取太阳能电池材料,白天经过太阳照射,可以储存光能,这些光能用于机场内部的部分供电,而顶部的叶脉采用防弹玻璃,不仅可以保障安全而且白天太阳光线透过玻璃照进航站楼,减少航站楼内的灯的开放数量,大大节约电能;航站楼内的屋顶采用网状钢筋结构,是由多个椭圆形的刚环构成,多个交叉,保证了航站楼的安全,增加了航站楼的稳定性;航站楼下面部分是五个椭圆柱组合而成,并且表面都是高效保温的玻璃符合材料,不仅保证光线的进入,同时也保证了内部的温度,并且外部构型是圆柱面,避免了不必要的凹凸,也不会影响飞行员的视线。采用玻璃给旅客广阔的视野。以上设计符合当前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

2.塔台的设计思路来自于中华灯,有着中国的特色,也符合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背景,塔台的柱体部分为高强度、高保温、高吸收的复合材料,塔台上部为六边性的柱体,每面都是高强度的玻璃,保证广阔的视野。

3.南京梧桐国际机场不仅仅提供公用民航飞机,还提供直升飞机,私人飞机的停放以及飞行。

4.机场的停车场设置在航站楼外的绿化带的地下,分为两层,大大改善了路面交通。在地下停车场的下面提供租车服务,为喜欢自驾的旅客提供方便。

5.在地面上提供出租车和机场大巴专区,机场大巴会采用充电的

汽车,符合低碳的理念,并且机场大巴停靠点会增加,在大学城,旅店,重要居民区都会有所增添,方便旅客的乘坐。

东南大学机场规划设计简答题

东南大学机场规划设计 大作业

一、问答题: 1、简述航空运输系统的组成。 航空运输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飞机、机场、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和航路(航线)四个部分。各部分的内容如下: 飞机是航空运输系统的运载工具。按运输类型的不同,民用飞机可分为由航空公司定期航班或非定期航班使用的运输机和为工农业生产飞行、商务飞行、教学飞行等服务的通用航空飞机两大类。 机场是航空运输系统中运输网络的节点(航线的交汇点),是地而交通转向空中交通(或反之)的接口,也是使人们直接感受到航空运输系统对环境影响(土地、噪声、生态、空气和水污染等)的接触点。运输机场又可分为枢纽机场和非枢纽机场两类。前者为主要航线的文汇点和存货流的集散和中转地,集中了大部分运输量。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是为了保证航空器飞行安全及提高空域和机场飞行区的利用效率而设置的各种助航设备和空中交通管制机构及规则。空中交通管制机构通常按区域、进近、塔台设置。空中交通管制机构及规则包括飞行层的配备,垂直间隔和水平间隔的控制等。管制方式分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 航空公司开辟的由甲地航行到乙地的营业路线,称之为航线。航路是飞机按指定的航线由一地飞行到另一地的空中通道(空域)。航路可分为西部分:航站区空域——供飞机进出机场的交域;航线空域——连接各航站区的航路。航路由空军划定,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难。航路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限定.各部门的飞机,经申请批准后在指定的航路上飞行。 2、简述机场系统的组成。 为实现地面交通和空中交通的转接,机场系统包括空域和地域两部分。前者即为航站区空域,供进出机场的飞机起飞和降落。而后者由飞行区、航站区和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三部分组成。 (1) 飞行区 分空中部分和地面部分。空中部分指机场的空域:包括进场和离场的航路;地面部分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和登机门,各种保障飞行安全的设施、无线电同行导航系统和目视助航系统,以及一些为维修和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设施和厂地,如机库,塔台,救援中心等。 (2) 航站区 航站区为飞行区同出入机场的地面交通的交接部。因而,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①地面交通出入航站楼的交接面——包括公共交通的站台、停车场、供车辆和行人流通的道路等设施; ②航站楼——用于办型旅客和行李从地面出入交接面到飞机交接面之间的各项事务; ③飞机交接面——航站楼与停放飞机的联结部分,供旅客和行李上下飞机。 由市区进出机场的地面交迫,可以采用各种公共交通(例如公共汽车、轻轨、单执、地

厂房规划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自然条件 泗阳县地处苏北腹地,介于东经118 °20′——118 °45′,北纬33°23′——33 °58′之间,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南濒洪泽湖,北临沭阳县,西与宿迁市宿城、宿豫区毗邻。县域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0.38%;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9.62%。陆地面积中有可耕地70603公顷。 境内无山丘,属黄泛冲击平原。总地势西高东低,相对高度大多介于12米—17米之间。京杭大运河横穿东西50公里,成为天然“分水岭”。运河以南,北高南低,河流皆流入洪泽湖,统属淮河水系;运河以北,南高北低,河流皆属沂、沭水系。全县境内大小河道有30多条,总长度近700公里。境内气候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过渡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 2.项目地块状况 江苏生辉木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泗阳县木业园区。由生产区,附属区两部分构成。用地面积1245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72平方米,西临何庄路,南临规划工业区路,北靠徐淮路,基地成不规则梯形。 3.规划内容 根据规划要求该地块为工业用地。本次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为该项目地块的生产及其商业、办公配套的规划设计。 4.市场背景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带来了工业用地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经济

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厂房、商业、办公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房地产的潜在需求也将逐步释放出来。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工业区规划设计规范》 4.《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5.《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6.《建筑设计规范》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9.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10.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三、规划设计原则 根据地块周边现状以及整个泗阳县的房产市场,在设计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设计以满足人们对现代生产、工作环境所要求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出发点。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节能化的示范现代工业区,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绿意盎然、自然和谐、高尚的生产、办公环境。 2.注重品质———追求“新建筑主义”的主题风格 充分满足工人员工的归属感与舒适感。全方位营造高品质生产、办公空间,妥善处

小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居住小区方案设计说明 指导老师: 设计者: 一.概况 1.区位条件:该基地位于南方某发达城市新城区,规划土地使用性质为居住用地,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0公顷,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为10公顷。该基地地形平坦,基地内现有部分闲置建筑,多为一层砖混结构,建筑质量较差,规划予以拆迁。该基地四周均为规划的城市道路,东侧紧邻城市绿地,并有一河道从东侧经过,其余各册均为规划中的居住用地。 二.目标: 重塑和提升区域市环境及城市空间,打造城市内标志性居住社区。 三.规划设计依据: 1.本地块规划设计(土地使用)条件 2.规划建设法规文件 3.业主的相关要求 4.数字地形图 5.国家相关的主要设计规范 a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GB50180-93) b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c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d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e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 f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I6-87.2001年) g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二.设计理念: 设计遵循高品质及现代化的整体构念,强调居,商,景的一体化整合。从对用地现状环境特质的充分分析入手,结合地形的特点,合理安排用地分块及空间形态,功能及交通设计,形成有机秩序。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形成以下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以自然的生态为思考,以人文空间为参照点,塑造各具形态的居住空间。 2.关注小区公共空间的构合,以烘托小区的“大客厅”功能。 3.注意小区整体环境及空间序列组合及构成,围绕中心区和景观,交通轴线,通过建筑与景观,绿化的纵横穿插,住宅高低错落,景观节点的精心营造。配套设置的科学安排,人,车行系统的合理组织,绿化景观的巧妙梳理,为之提供了具有良好通顺,合理,宜人景色的均好性居住环境。

校园规划设计说明

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院校 二、院校设计背景 三、规划建设依据 四、背景分析 五、规划设计思想 六、规划设计理念 七、功能分区 八、道路系统 九、景观绿化 十、重点地段分析 十一、技术经济指标(一)十二、技术经济指标(二)

一、设计院校: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二、院校背景分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因水而生,缘水而成,60年来,学校三次搬迁,四易校址,风雨兼程,刚毅坚卓,自强不息,团结奋进,使学校发展壮大,并走向辉煌。现已经发展为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工、管、经、文、理、农、法互相渗透的综合型大学。 在2009年,水利部与河南省签署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协议,成为河南省第三所省部共建院校。近期增加了博士硕士点,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华北水院现共有师生3万余人,规划建立图书馆、专业实验楼,专业教学楼、综合教学楼、学生活动中心。校园文化广场等等。这一系列构思源旨在把华北水院建造成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和舒适的学生教工居住环境,致力将学校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高层次大学。 三、规划建设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4.《郑州市总体规划》 5.《郑州市十一·五发展规划》

四、背景分析: 大学的校园规划发展趋势 1、可持续发展 今天的校园规划要树立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能为后人的发展保留必要条件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这其中的内涵既包括在空间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更包含对校园文脉的延续和发展,即精神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2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为人创造环境,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以及无障碍设计。校园规划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对校园功能性建筑之间进行某种组织,在此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户外活动,能够随时随意进行交流的生活方式才是现代大学生活的核心内容。因此设计工作应该重视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高度,重视具体空间对使用者的空间印象,细节设计应符合人性化尺度。 3、从严谨的学院空间到绿色校园环境 新时期的大学新校园在空间景观设计上,逐渐从片面地追求大广场、长轴线的形式主义转向以人为本、人车分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生态可持续观念。校园景观设计以尊重自然生态为优先,同时也重视人工生态绿化,使人工与自然结合并相得益彰。大学校园是表达校园生态化、地域化、人文化特征的理想载体,着重于校园文化氛围和交往环境的塑造。强调校园生态中心区的设计,这是营造校园空间特色的重要环节,是体现大学校园学术气氛的重要部分。

机场规划计算书

2010年机场规划课程设计 ?航空港规划课程设计目的: 机场规划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场规划的基本知识,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民用机场规划体系,为了进一步巩固本课程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场规划方法和理论,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基本理论,并参考目前现代化机场的规划设计模型,独立完成规划一个新建机场的业务量预测、机场平面布置和净空布置等规划设计内容。二.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1.根据附表-某机场近十年的客运量统计资料,应用教材上介绍的预测方法,预测该机场近期(5年)、中期(10年)、远期(20年)的年客运量、高峰小时客运量、高峰小时飞机起降架次、航站楼总面积以及停机坪机位数量. 2. 飞行区平面设计: 按照机场使用功能要求进行飞行区平面位置的设 计,并绘制机场的总平面布置图. 3.按照教材中例题3-6,修改设计参数设计一条跑道的平面尺寸. 4.机场净空设计:根据教材表4-1、4-2绘制4E/D级机场的净空布置图。 5.机场位置确定:根据附表-某机场风力统计表,绘制风徽图, 计算风 力负荷, 确定跑道方位. 三.课程设计要求: ?参照教材及相关资料独立完成本次机场规划的课程设计. 2. 课程设计的计算书及设计图纸要求认真、整洁. ?课程设计时间为二周, 要求按时上交课设作业(计算书一份、平面布

置图、机场净空图) 某机场2000~2010年客运量统计 2010年运行的飞机和满座率 注意: ?年高峰小时系数、人均航站楼面积、机位利用系数及各类飞机占用机位时间均按教材例题中的取值。 ?国内与国外旅客量之比为5:1,客运量预测采用趋势外推法中的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飞行区各类数据取值均按机场代码为4E/D情况下选取。 ?跑道设计参数举例:飞机最大机坪重量240000lb,坡度为0,设置净空道500 ft, 月最高平均气温700F,最热月平均气压1965lb/ft2,其它 参数可以自行设置。

2 民用机场规划设计安全和环保要求

2 民用机场规划设计安全和环保要求 2.1 民用机场场址选择(MH5002) 2.1.1机场场址选择应根据全国与地区机场网布局并结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按照民航总局68号《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选址规定》进行。 2.1.2场址在保证飞行安全方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场址空域应满足机场规划空域的要求。与相邻机场的间隔距离应符合MH5002规范第9章第9.4节的规定。位于空中禁区和限制区附近的机场,应和有关部门研究确定机场与禁区和限制区边界间的距离。 2 场址净空或经处理后的净空应符合《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 (MH5001)的有关技术要求。如仍有局部不能满足要的,应进行航行方面的专门研究。 3 场址应避开气象条件不良地区。 4 场址地域应满足飞行区所需要的几何尺寸和构形的要求,同时也应满足机场导航台站和助航灯光地段的要求。 5 机场场址应远离候鸟群的习惯迁移飞行路线和吸引鸟类聚集的地区。 6 场址与易燃易爆、产生大量烟雾以及电磁干扰等设施应根据有关要求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2.1.3场址在为社会服务及环境方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场址地域范围应尽可能满足所服务城市和地区航空业务量发展的最大需求所需要的机场建设规模。 2 场址与所服务城市的距离应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拟定的机场跑道方位、

地面交通及公用设施的保障情况确定。 3 拟建机场的起落航线与起飞着陆程序一般不宜飞越城市上空。必要时,应与有关当局协商允许飞越的高度和地域范围。 4 跑道方向应避让学校、医院、精密仪表研究机构或工厂以及人口稠密的居民区等超声敏感设施,并符合国家有关的噪声环境标准。 5 机场建设应与当地城镇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相互协调。 6 机场场址应与地区无线通信网站规划相协调。 2.1.4场址在减少工程投资方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场址应选择在地形、地势、地质等有利的地段;尽可能利用荒地、劣地、拆迁少的地区等。 2 场址应尽可能避开地质不良地段。 3 场地应尽量结合了用附近的道路、供油设施及城市公用设施的现有条件及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就近的地方建筑材料和工业材料。 2.1.5应按机场场址的基本条件预选3个(含)以上可能场址。 2.1.6应按机场场址选择的一般规定及场址基本条件对可能场址进行综合比较,并做出技术经济分析。 2.2 民用机场飞行区物理特性(MH5001) 2.2.1跑道 1 跑道方位和条数应使使用该机场的飞机的机场利用率不少于95%。 2 主跑道的长度应满足使用该跑道的主要设计机型的运行要求,根据主要机型的性能手册中的有关图表,按预测航程计算的起飞质量、机场标高、

生态园规划设计说明书

城阳女姑口生态园规划说明书 一、项目区位交通及现状概况 本项目选址于城阳胶州湾畔女姑口附近,紧邻城阳汽车 站、流亭飞机场、女姑口跨海大桥。 规划区域主要由林地、花卉、大棚、鸽场及部分老建筑 组成。 二、生态园项目开发SWOT分析 1、 Strength (优势) 本区内部环境具有原生态特征、田园情调,有林、花、 动物养殖等资源,具备一定的生态园发展基础。 本区紧邻胶州湾高速、城阳汽车站、流亭飞机场,公路 交通便捷,生态园可进入性良好。 2、 Weakness(劣势 ) 除林地环境外,缺乏有价值的生态旅游资源,资源单一;除城阳世纪公园距离较近,周边缺少有影响力的旅游点,周边旅游产品组合情况一般。 本案位于城阳北部与即墨市交界处,距离青岛市区较 远。 3、 Opportunity(机会) 近几年景区景点人满为患、城市生活压力剧增等因素促 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越来越钟情于乡村田园牧歌式的休

闲方式;城市食品污染事件的不断发生也使城市居民越来越 向往“绿色食品” ;今年是国家“乡村旅游年”,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成为时代主题。所以,乡村生态园的生态旅游与 生态农业建设项目与整体大环境相适应。 青岛市相关旅游规划将本区周边的胶州湾沿海区域定 位为生态旅游发展区;同时确提出了大力发展郊区山林、乡 村旅游的思路。空间上将成为青岛海滨旅游向内陆区域延伸 的重要手段,产品上将与海滨旅游共同构建青岛旅游大框 架。 所以,在具有一定乡村情调的城阳女姑口建设生态园项目,从旅游角度符合整体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本项目具有一 定的发展机遇。 4、 Threats (威胁) 青岛正在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一些区域拥有良好的 自 然生态资源条件、交通区位条件与民俗文化依托,胶州 湾畔很多地方都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本区生态园项目 将面临同类项目的竞争。 三、应对策略建议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园。 2、在现地理环境条件基础上,以“生态旅游”与“生态农 业”为主题,认真规划生态旅游项目与生态农业项目,精心

民航直升机场规划设计规范

民航直升机场规划设计 3.1民用直升机场物理特性 3.1.1地面直升机场 1地面直升机场必须至少设置一块最终进近和起飞区。供1级直升机使用时, 最终进近和起飞区的大小应按直升机飞行手册中的规定确定,在没有规定宽度时,其宽 度不小于1.5D ;供2级、3级直升机使用时,最终进近和起飞区应能包含一直径不小于 1.5D的园。上述D为直升机全尺寸,采用预计使用该机场的直升机中的最大值。在炎热 或海拔较高地区,应参照直升机飞行手册中的规定适当延长最终进近和起飞区的长度。 2地面直升机场必须至少设置一块接地离地区。接地离地区必须能包含一个直径为 1.5C的圆。上述C为直升机起落架外距,采用预计使用该接地离地区的直升机中的最大 值。 3在最终进近和起飞区周围必须设置安全区。在目视气象条件下,安全区应从最终 进近和起飞区的周围至少向外延伸3m获0.25D的距离(两者中取较大值)。 上述D为直升机全尺寸,采用预计使用该区的直升机中的最大值。在仪表气象条件下, 安全区的横向应从最终进近和起飞区中心线向两侧至少各延伸45m ,纵向应从 最终进近和起飞区端部向外至少延伸60m。 4直升机地面滑行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直升机地面滑行道的宽度不得小于表 3.1.1-1的规定。 直升机地面滑行道宽度表3.1.1-1 2)直升机地面滑行道与另一地面滑行道、空中滑行道、物体或直升机位之间的间距符合311-2的规定。 地面滑行道和空中滑行道等的疑N间距表311-2 注=表中W位直升机全宽,采用预计使用该地面滑行道的直升机中的谡大值, 3)直升机地面滑行道应能承受预计使用该地面滑行道的直升机的作用。 5直升机空中滑行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空中滑行道的宽度不得小于2W。上述W为直升机全宽,采用预计使用该空中滑行道的直升机中的最大值。 2)空中滑行道与另一空中滑行道、地面滑行道、物体或直升机机位之间的间

建筑规划设计说明书

一、背景资料 (一)、地理位置 宝隆金香苑规划设计项目位于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市。白族自治州地处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东邻州,南靠普洱市、市,西与市、怒江州相连,北接市。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辖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8个县以及漾濞、巍山、南涧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常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以秀丽山水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境以蝴蝶泉、洱海、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 (二)、用地条件 用地现状较规整,为近长方形,总用地面积3343.12㎡,地形较为平整。南面为次纬二路,西侧为规划北三路。 (三)、功能要求 依据建设方提出的设计要求,本项目为商住楼,一层为商业用房,二层及以上为住宅,并设计有地下机械停车场。 (四)、设计依据 由建设方提供的用地地形图和场地的道路红线等资料 由建设方提出的设计要求 《中华人民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GB50180-9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GB50220-95),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CJJ83-99),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GB50289-98), 《住宅设计规》GB50096-1999, 《住宅建筑规》GB50368-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JGJ100-98,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GB50038-2005, 《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 二、规划思考及定位 1、本项目用地西靠苍山,东临洱海,人居环境优越,如何与周边环境协调,形成生态自然的居中空间。 2、如何与周边环境,周边项目协调,形成完善的城市空间,。 3、如何在尽量不破坏周边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打造一个集优越景观与精致建筑为一体的高品质小区。 三、规划设计 整个项目占地3343.12㎡,项目较小,本着大盘做气势,小盘做精致的原则:只有将更多的细节做好,从市场需求,从户型合理性上下功夫,整个楼盘的品质才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1.用地位于城市边缘,远离喧嚣又融予山林,在满足总的建筑面积要求的同时,尽量做高建筑以留出更多的空地,营造较多的绿色空间,实现小区部景观与 周边自然环境的自然交融。 2.通过畅通的道路设计,使得居住小区更加的舒适和便利,方便小区居民生活和娱乐。建筑立面的设计在运用现代特色的同时,注重细节的设计,使得建筑 外部效果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使该地块成为城市发展的活力点。

机场规划课程设计模版

2010年机场规划课程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目的: 机场规划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场规划的基本知识,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民用机场规划体系,为了进一步巩固本课程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场规划方法和理论,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基本理论,并参考目前现代化机场的规划设计模型,独立完成规划一个新建机场的业务量预测、机场平面布置和净空布置等规划设计内容。二.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1.根据附表-某机场近十年的客运量统计资料,应用教材上介绍的预测方法,预测该机场近期(5年)、中期(10年)、远期(20年)的年客运量、高峰小时客运量、高峰小时飞机起降架次、航站楼总面积以及停机坪机位数量. 2. 飞行区平面设计: 按照机场使用功能要求进行飞行区平面位置的设 计,并绘制机场的总平面布置图. 3.按照教材中例题3-6,修改设计参数设计一条跑道的长度和宽度 4.机场净空设计:根据教材表4-1、4-2绘制4级机场的净空布置图。 5.机场位置确定:根据附表-某机场风力统计表,绘制风徽图, 计算风 力负荷, 确定跑道方位. 三.课程设计要求: ?参照教材及相关资料独立完成本次机场规划的课程设计. 2. 课程设计的计算书及设计图纸要求认真、整洁. ?课程设计时间为二周, 要求按时上交课设作业(计算书一份、平面布

置图、机场净空图) 某机场2000~2010年客运量统计 2010年运行的飞机和满座率 注意: ?年高峰小时系数、人均航站楼面积、机位利用系数及各类飞机占用机位时间均按教材例题中的取值。 ?国内与国外旅客量之比为5:1,客运量预测采用趋势外推法中的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飞行区各类数据取值均按机场代码为4情况下选取。 ?跑道设计参数举例:飞机最大机坪重量250000,坡度为0,设置净空道600 , 月最高平均气温800F,最热月平均气压19652,其它参数 可以自行设置。

规划设计说明

省青阳县"九华山国际旅游城"一期工程规划设计说明: “昔在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诗仙白来九华山游后,为其景色所折服,写下《望九华山》一诗。 【一.规划背景(九华文化)】: 九华山位于省池州市,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与人文景观为特色的山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佛教圣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是国家级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省“两山一湖”(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开发战略的主景区。 九华山以地藏菩萨道场驰名天下,享誉海外。公元719年,新罗国(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唐,卓锡九华,苦心修行75载,99岁圆寂,因其生前逝后各种瑞相酷似佛经中记载的地藏菩萨,僧众尊他为地藏菩萨应世,九华山遂辟为地藏菩萨道场。受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感召,自唐以来,寺院日增,僧众云集,香火之盛甲于天下。九华山现存寺庙99座,僧尼近千人,佛像万余樽。长期以来,各大寺庙佛事频繁,晨钟暮鼓,梵音袅袅,朝山礼佛的教徒信众络绎不绝。九华山历代高僧辈出,从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樽肉身,现有5樽可供观瞻,其中明代无瑕和尚肉身被崇祯皇帝敕封为“应身菩萨”,1999年1月发现的仁义师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在气候常年湿润的自然条件下,肉身不腐已成为生命科学之谜,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更为九华山增添了一分庄严神秘的色彩。 谛听,又称“地听”,“善听”。顾名思义,真理即听。其实,谛听是佛门传言和民间演绎而存在下来的一个图腾和圣物。唐开元末年,古新罗(今国)王子24岁的金乔觉,看破红尘,携白犬一只浮海来华,削发为僧。白犬伴金乔觉一路颠簸,卓锡九华。在共同苦修的75载中,白犬与金乔觉昼夜相随,处处使其逢凶化吉。贞元十年(794)农历七月三十日金乔觉坐化,白犬亦随之傍息。三年后,金乔觉尸身开缸,见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锁。 根据佛经曰:“菩萨钩锁,百骸鸣矣!”故建寺连白犬同请供奉。这只神犬也因是金乔觉的信物、爱物、宠物和护身之物,被佛教尊称为神犬。后人更缘神犬谛听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 今存放在九华山文物馆,作为展示珍品的国家级文物“谛听”。她是中国四大——九华山镇山之宝。该文物形状为一独角兽猛然回首,低部标识“姑梅城吾造”,属国家重点保护文物,1987年5月入藏九华山开山祖寺——化城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属九华山寺庙传世文物。 九华山地藏文化和谛听文化已融入中国人的文化精神。九华山以醇厚的佛教文化涵和瑰丽的自然风光,成为海外信众瞻礼朝拜的著名佛教圣地和人民观光游览、避暑度假的理想胜地。 九华山风景区围呈大致的棒槌形,根据风景区总体规划有北、东、南三个出入口,但北入口是风景区目前和将来最主要的出入口。从五溪到乔安,全长约15公里。山水相间,渐见景致,渐显禅境。池州市已修筑一条依山傍水的佛光大道,彻底改变了原“五九”公路的面貌。目前的城市建设活动也非常活跃,沿线地区既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又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里已然是投资建设的热点。 青阳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南倚,北枕长江,面积1180平方公里,分为15个乡镇,青阳县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佛教圣地九华山雄踞境。青阳县交通便捷,基础设施良好。 青阳县县委、县政府正着力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县城力争在较短时间将青阳建成九华山旅游区:“交通枢纽中心、旅游接待中心、休闲服务中心、商品集散中心、会展中心”。 但是纵观青阳城区,以九华山主题为特色的建设项目并不是很多,而九华山国际旅游城的项目建设恰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白。九华山国际旅游城项目正是在青阳县和五九公路(以下称佛光大道)大发展,大建设的背景下,提出开发要求。

民用机场规划设计基础规定word文档

民用机场规划设计基础规定 民用机场类别 1.1.1 民用机场应按照其使用性质与作用进行分类。民用机场按航线性质可分为国际机场和国内机场;民用机场按航线的布局可分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和分线机场。(MH5002)1.1.2 民用直升机场按物理特性分三种类型:地面直升机场、高架直升机场和直升机甲板。(MH5013) 1.2 民用机场飞行区及旅客航站区划分指数 1.2.1 机场飞行区应按指数I和指数II进行分级,以使该机场飞行区的各种设施的技术标准能与在这个机场上运行的飞机性能相适应。(MH5001) 飞行区指数I:按使用机场跑道的各类飞机中最长的基准飞行场地长度,分为1、2、3、4四个等级,根据表1.2.1-1确定。 飞行区指标I 表1.2.1-1 飞行区指标II:按使用该机场飞行区的各类飞机中的最大翼展或最大主起落架外侧边的间距,分为A、B、C、D、E、F六个等级,两者中取其较高等级,根据表1.2.1-2确定。 飞行区指标II 表1.2.1-2 1.2.2 旅客航站区指标应按影响机场旅客航站楼规模的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的数值划分。如表1.1.2所示。(MH5002)

旅客航站区指标表1.2.2

注:旅客航站区指针按规划目标年的旅客吞吐量范围而确定 1.3 民用机场航空业务量预测(MH5002) 1.3.1 机场总体规划应以航空业务量预测为基础。 1.3.2 航空业务量预测年限为近期和远期,近期为10年,远期为30年。 2 民用机场规划设计安全和环保要求 2.1 民用机场场址选择(MH5002) 2.1.1 机场场址选择应根据全国与地区机场网布局并结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按照民航总局68号《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选址规定》进行。 2.1.2 场址在保证飞行安全方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场址空域应满足机场规划空域的要求。与相邻机场的间隔距离应符合MH5002规范第9章第9.4节的规定。位于空中禁区和限制区附近的机场,应和有关部门研究确定机场与禁区和限制区边界间的距离。 2 场址净空或经处理后的净空应符合《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的有关技术要求。如仍有局部不能满足要的,应进行航行方面的专门研究。 3 场址应避开气象条件不良地区。 4 场址地域应满足飞行区所需要的几何尺寸和构形的要求,同时也应满足机场导航台站和助航灯光地段的要求。 5 机场场址应远离候鸟群的习惯迁移飞行路线和吸引鸟类聚集的地区。 6 场址与易燃易爆、产生大量烟雾以及电磁干扰等设施应根据有关要求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2.1.3 场址在为社会服务及环境方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场址地域范围应尽可能满足所服务城市和地区航空业务量发展的最大需求所需要的机场建设规模。

机场规划设计说明书

机场规划设计说明书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一)机场业务量预测计算 在进行机场规划和设计时,首先要对机场未来客运量,邮货运量等航空业务量做出预测,然后根据预测结果确定机场所需各项设施,它们的规模和等级,合理的分期建设。机场航空业务量的预测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专家判断法、类比法、趋势外推法、计量经济法、市场分析法等等。鉴于目前所掌握的数据,采用趋势外推法比较合理。趋势外推法用于短期预测,比较适合本次课程设计。以下采用趋势外推法中的回归分析法。 1.客运量 先尝试直线模型bx a +=y 年份 x y (万人) xy 2x 2y 2009 -2 750 -1500 4 562500 2010 -1 780 -780 1 608400 2012 1 850 850 1 722500 2013 2 950 1900 4 902500 2014 3 1100 3300 9 1210000 n=5 ∑=3x 4430 3770 19 4005900 为简化计算,取2011年的x =0(这样x 的代数和较小) 209.8473 19537703443019)(a 2 2 2 2 =-??-?=--=∑∑∑∑∑∑x x n xy x y x 651.643 1954430 337705)(b 2 2 2=-??-?= --= ∑∑∑∑∑x x n y x xy n 客运量每年增加64.651万人 计算相关系数γ的值 [][] 9426 .0) 443040059005)(3195(4430337705)()(2 2 2 222 =-?-??-?= ---= ∑∑∑∑∑∑∑y y n x x n y x xy n γ 再尝试指数曲线模型x ab y =,两边取对数,令'log y y =、'log a a =、 'log b b =,代入得 x b a y '''+=

文化广场规划设计说明书

文化广场规划设计说明书 一、现状分析 1、宜昌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宜昌古称夷陵,距今已2000多年历史。 据《史记.楚世家》载,楚倾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夷陵之名始于此。《史记》索隐解释说:“夷陵,陵名,后为县,属南郡。”《括地志》云:“峡州夷陵县是也。在荆州西。”如上所述,夷陵是战国时代的楚邑,故有“全楚西塞第一关”之称。关于夷陵名字的由来,《汉书.地理志》说得很清楚:“夷陵城西北十五里有夷山,即西陵山而得名。”另有旧志说:“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因山川形势而得名。 据《宜昌府志》记载:夏、商、周三代,夷陵为古荆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县。“汉承秦制”,西汉时夷陵属荆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又改临江郡为宜都郡,领宜都(今宜昌)、秭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三国时,吴皇武元年(公元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改置为夷陵县。南北朝时,宋、齐皆称宜都郡、领夷陵、宜都、很出(今长阳)、宜昌四县。梁名宜州,西魏改名拓州,后周改为陕州,领夷陵、宜都、长阳、远安四县。到了隋代,改陕州为夷陵郡,仍领原四县。唐代初期仍为夷陵郡,到唐乾元二年(公元761年)复将夷陵郡改为陕州,亦仍原四县。五代时,始属前蜀,后属南平国,复更名为陕州。宋朝初年仍为陕州,到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改陕为峡,故名峡州,仍辖领原四县。元代置峡州路,明初始改名峡州府,领夷陵、秭归、巴东、宜都、长阳、远安六县,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为夷陵州,仅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清初仍为夷陵州,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因其忌讳“夷”字,故将夷陵的“夷”字改为“彝”。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彝陵州为宜昌府,“宜昌”一名使用至今。 2、文化底蕴 历史悠久的宜昌,是古代巴文化的摇篮、楚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是伟大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以及民族文化的使者——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这片神奇的土地,记录了无数古往今来的历史名人。古城周围山传形胜天下称奇,历朝历代三十多位赫赫有名的文学家、诗人、学者先后来过宜昌。他们无不陶醉于此,流连于斯。 二、规划指导思想及广场定性 1、规划指导思想 ①创造集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整体形象,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唤起人们建设和保护家园的参与意识。

城市规划期末大作业

城市规划期末大作业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城市规划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10分) 1.(城市)的产生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2.(周代)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体现。 二、简答(60分) 1.现代城市发展有哪两种趋势 答: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 2学术界关于城市起源的说法有哪些 答:学术界关于城市起源的有三种说法。 一是防御说,即建城郭的目的是为了不受外敌侵犯; 二是集市说,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们手里有了多余的农产品、畜产品,需要有个集市进行交换; 三是社会分工说,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一个名族内部出现了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一部分专门从事农业。 3城市的定义是什么 答: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并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4.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因素 答: 1. 自然因素 2.防御功能 3.经济发展 4.政治体制 5.我国古代城市的典型布局

答:1.隋唐长安城2.元大都3.明清北京城 6.城市的职能有哪些 答: 1.提供安全、适宜的居住场所 2.军事防御 3.政治统治 4.宗教信仰 5.手工业生产 6.商品交换等其他城市职能 三、名词解释(30分) 田园城市、城市规划、城市总体布局、居住用地的规划结构、行政行为 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是为了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的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做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它是一项为城市长远合理发展奠定基础的全局性工作。 居住用地的规划结构: 住用地的规划结构就是指生活居住用地内,居住建筑用地与公共设施用地、公用服务设施、道路、绿地等用地的功能衔接和组织方式。 行政行为: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说明书

郑州市财税学校扩建项目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由业主提供的本工程招标文件 2. 国家相关规范与规定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7.《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 8.《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GBJ 38—99) 9.《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 10.《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 1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97) 二、总体规划设计 1、项目概况: 区域位置:该项目位于郑州市金岱路以南,岗南路以北,尚庄路东西两侧区域。总征地面积67540平方米(合亩)其中城市道路面积17540平方米(合亩),建设用地面积50000平方米(合75亩)。 建设规模:本次主要扩建项目总建筑面积53810平方米,包括行政办公楼7946平方米(地上6176平方米,地下1800平方米),学生宿舍19500平方米,学生食堂7830平方米,综合服务楼10684平方米(地上9184平方米,地下1500平方米),体育馆5930平方米,体育看台1800平方米,锅炉房120平方米。 2、规划原则与设计理念: 规划原则: 1)分析周边环境,延续校园原有的肌理,做好扩建的衔接与发展。 2)提倡一种弹性规划思想,弹性的规划结构是一种规划的宏观结构和发展方向。一方面,这种规划具有开放性,尽量包含今后的发展可能。另一方面,规划结构具有清晰的空间逻辑,使空间在不断的发展中保持结构的完整性。考虑校园今后的发展,提供一种分步骤,有弹性的空间需求。 3)合理分区,合理布局,集约用地。 4)建筑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强调多层次的交流空间,为人的活动、停留、交往创造不同尺度的空间:如各种形式的庭院、入口灰空间、休息连廊、共享空间等,“围而不堵、透而不疏”的空间设计既有空间的围合感又具有层次丰富的室内外空间。 5)智能型校园是21世纪校园的必由之路,智能型校园的特征,校园即是交流信息的场所,又是教育生活的地方,同时校园的设施应多用途、频繁地、高效率地利用。规划设计充分体现智能型校园的特征,为学校建筑的多功能和对外

通用机场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规划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1.1 通用航空的定义 (1) 1.2 通用航空的功能 (2) 1.3 通用航空的特点 (3) 1.4 通用航空与公共航空运输的关系 (4) 1.5 通用航空的地位 (4) 1.6 通用航空的作用 (5) 第二章项目简介 (10) 2.1 项目名称、项目承建单位 (10) 2.2 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10) 2.3 建设内容概况 (10) 2.4某某县基本情况 (11) 2.5 总投资及来源 (14)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目的、作用和必要性 (15) 3.1项目意义及必要性 (15) 3.2 项目建设目的 (22) 3.3 项目建设的作用 (22) 第四章通用航空服务需求分析 (24) 4.1 安徽省社会公益类通用航空服务需求分析 (24) 4.2 安徽省经济建设类通用航空服务需求分析 (27) 4.3 安徽省航空消费类通用航空服务需求分析 (29)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35)

5.1 功能定位 (35) 5.2 项目选址 (35) 5.3 项目建设方案 (36) 第六章环保及安全分析 (41) 6.1 环境影响分析 (41) 6.2 安全风险控制 (42) 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 (43) 第八章投资分析 (44) 8.1 投资总额及资金来源 (44) 8.2.投资估算 (44) 8.3 主要经营收入 (45) 8.4 主要经营成本、费用 (45) 8.5 盈亏预测、投资回收 (45)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46) 9.1 结论 (46) 9.2 建议 (46)

第一章前言 1.1 通用航空的定义 航空分为民用航空和军事航空。民用航空又分为公共航空运输与通用航空两大类。 公共航空运输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民用航空器为他人提供旅客、行李、邮件或者货物运送服务的行为。定期客运、货运航班服务是人们常见的公共航空运输形式。 通用航空活动种类有上百种,一般只能用排除法给它下定义。通用航空的定义在我国有以下两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1996年3月1日施行)第一百四十五条对通用航空进行了定义:“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2003年1月10日颁布)第三条也对通用航空进行了定义:“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设计理念 一、总平面布局 第一章项目概述及现状分状 居住区属较高档类别,周围风景优美。其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通过合理的设想,完善的规划理念进行统一规划、实施。如何能合理利用周围的环境,体现其地方特点,是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本设计以现代居住水准为目标,积极采用新方法和新观念,在兼顾居住环境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同时,以“地方性居住环境”为主题力求创造舒适优美、方便的居住环境,促进该地区住宅建设和新型住宅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设计理念 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 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 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总体规划 ⒈总平面布局: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 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小区四周分散设置 了出入口,其中,主入口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 相贯通,组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小区主景观为中心广场区,优越 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2功能、结构形式: 结构分析 一轴两中心——以南北向干道为轴;以发展方向为重心;以服务规划区为 中心。将住宅区与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发展与服务共存的原则。 一带一片——西向东为沿河绿化带;南北为规划绿地片区。做为两个生态 区域,它丰富了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的生态资源,在本规划 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两界——以纵向条道路为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