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讲义

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讲义
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讲义

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

【大纲要求】

(一)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二)社会工作的发展

1.西方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2.中国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三)社会工作的要素

(四)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五)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要点详解】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

(一)社会工作的概念

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职业性活动。从事这类活动的人就被称为社会工作者。在国际上,它指的是一个专门的职业领域,指的是一种职业的、专业化的助人活动,也指的是一个学科。

(二)社会工作的定义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对社会工作定义的理解:

1.社会工作是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活动

2.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活动

3.采用科学的助人方法

4.是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而不是管理、控制对方

(三)我国社会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1.我国对社会工作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1)普通社会工作:业务的、公益性的活动,相对于本职工作而言。

(2)行政性社会工作:政府部门或群众团体,专门从事的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是国家正式人员承担的,但是行政性的、非专业化的。

(3)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人士承担的助人活动,有专业理念为指导,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针对困难人群开展服务。

2.按照中共中央《决定》的精神,结合国内外经验,对社会工作有以下全面理解: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二、社会工作的目标

(一)服务对象层次的目标

1.解救危难

2.缓解困难

3.促进发展

(二)社会层面的目标

1.解决社会问题

2.促进社会公正

【例题1.1】社会工作不但要对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士和群体进行服务,而且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的目标是()。

A.促进社会和谐

B.推动社会进步

C.解决社会问题

D.促进社会公正

E.寻求社会资源

【答案】ABCD

三、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功能的概念与类型

1.功能的含义

功能是一个与系统相联系的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部分形成的体系。功能则是指在某个系统中部分对整体所发挥的作用。概要地说,功能是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及影响。

2.功能的基本类型

(1)正功能与负功能

所谓正功能是指所发挥的正面的、积极的、支持性的作用。当甲对乙发生了积极影响时,我们就可以说甲对乙具有正功能。比如可以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具有正功能。如果甲对乙产生了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就是甲对乙具有负功能(2)显功能与潜功能

社会学家默顿指出,那些明显的、被参与者所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是显功能,而那种未被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是潜功能。某些社会现象的某些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容易被认识到,这种社会现象的功能就是显功能。

(二)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2.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三)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1.维持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2.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1)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

(2)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3)制度背景——济贫法等

2.社会工作的产生

在社会工作产生阶段,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工作对象以贫困者为主、社会服务人员开始职业化、社会工作受到政府制定的社会政策的影响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特点。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形成

1.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

(1)1893年,英格兰由济贫院和英国慈善组织会社开设了一个两年制的“慈善训练”学校,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历史。

(2)1898年,美国的纽约慈善组织会社举办了为期六个星期的训练课程。同时,荷兰

的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成立,开设两年制的社会工作教育课程。

(3)1904年,纽约社会工作学院成立,原来六个星期的社会工作训练课程也拓展为一年课程。

(4)1910年,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等高等学院开设了社会工作课程。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训练成为社会工作人员和队伍发展的重要因素,后来变为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训练的发展和正规化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形成。

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确定

(1)1898年,美国社会工作学者玛丽·里士满出版了《贫民中的友善访问》,开始对社会工作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化总结。

(2)玛丽·里士满发表《社会诊断》(1917年)、《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1922年),使得社会个案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方法被社会工作者普遍接受。至20世纪初,一个有系统的服务体系、服务人员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追求服务效果的现代社会工作逐步形成了。

(3)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小组工作也被纳入社会工作训练课程。

(4)40年代,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被接受,社区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工作方法也逐步发展起来。

(5)60年代,社区工作已被正式承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基本方法。

(6)70年代,社会行政作为一种间接的工作方法被接受,从而社会工作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专业。

3.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

1.专业的特征及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1)1957年格林伍德在其《专业的属性》中指出专业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①一个专业应该有一套系统的、支持其活动的理论体系。

②它已被社会广泛认可,即社会对这种专门活动是接受的和高度评价的。

③该种活动具有专业权威,即在这种活动内部已经建立起专业的权威,专业能力成为该领域活动的重要评价标准。

④职业内部有伦理守则。首先,从事该活动已成为一种职业,而且职业内部有对其成员进行约束的、系统的伦理上的要求。

⑤这一职业群体形成了专业文化,从业者有高度认同的价值观,有基本上一致的专业行为方式。

(2)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是在长期的社会服务实践、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不断借用其他学科的新的研究成果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这个形成过程就是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2.专业方法的发展

社会工作是以助人的价值观为指导,运用科学方法帮助人、服务人的活动和职业,专业方法是其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3.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社会工作是针对社会中的问题而出现,并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社会工作不但关注现有问题的解决,而且特别注重从预防和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这就使得社会工作的目标追求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社会工作的最初目标是救助穷人和弱者,后来变成不但“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助人自助”反映了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4.工作对象的拓展

随着社会问题的变化和人们对人类生存问题认识的变化及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也在不断拓展。

5.理论派别的形成

现代社会工作不是只靠个人经验而开展的专业活动,它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1.我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

2.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3.1949年以后我国的社会工作

4.改革开放与我国社会工作的恢复发展

5.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第三节社会工作构成要素

一、对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解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过程是有丰富内涵的。

1.社会工作服务常常不是通过一次服务就可以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解决的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是一个渐进的、不断促使服务对象改变,逐渐达到目标的过程。

2.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帮助受助者的过程)是双方互动的过程。

二、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1.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中的服务对象也称受助者(或称之为案主),它指的是在社会工作过程中需要帮助的一方,是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而解脱困难的个人或群体。

服务对象存在是社会工作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没有服务对象或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对象,社会工作也就不会发生。服务对象是在服务发生之后形成的,在这之前他们处于潜在状态。

2.社会工作者

在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是提供服务的一方,他依据助人价值观去设计和实施助人活动,并积极吸引服务对象主动参与这一行动过程,以相互配合与协调,从而达到助人的。

3.价值观

(1)社会工作价值观(values)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评判助人活动的一套观念。

(2)它包括社会工作者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服务对象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的看法等。

(3)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即社会工作者以帮助他人、服务于他人为自己行动的目标。这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4.助人活动

助人活动(或称服务)是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依据社会工作价值观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动,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及合作的过程。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提供后者所需要的服务或帮助是社会工作的最基本的活动。

5.专业方法

社会工作的助人方法不只是指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一般方法,而是指社会工作群体在长期的助人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做法。这是一套基于多种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帮助人走出困境的方法,是一些可操作性很强的实务工作方法。这些方法作为一种知识被社会工作者共享,并有效地支持着社会工作者的实践。

第四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一、社会工作者的概念

1.社会工作者的含义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社会服务职业的人员。

2.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

(1)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

(2)从事社会福利服务

(3)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4)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活动

【例题1.3】根据对社会工作者的界定,社会工作者具有的基本特征有()。

A.是靠权力控制和支配他人的行政官僚

B.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

C.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D.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活动

E.从事社会福利服务

【答案】BCDE

3.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关系

虽然志愿者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与社会工作者的活动有相似之处,但是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1)活动方式不同

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志愿服务是志愿者的业余活动。

(2)专业技术能力不同

社会工作者必须受过专业教育和专门训练,志愿者可以不受任何专门训练。

(3)处理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

志愿者所从事的多是一般性服务,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一般是较难解决的问题。

(4)社会约束不同

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行为及效果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而对志愿者的服务要求比较一般。

【例题1.4】志愿服务是公益服务和社会服务的组成部分,它的普及和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表征。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显著区别在于()。

A.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志愿服务是志愿者的业余活动

B.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活动表明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要求更高、更严,因此,他们比志愿者更高级

C.志愿者所从事的多是一般性服务,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一般是较难解决的问题

D.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行为及效果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而对志愿者的服务要求比较一般

E.社会工作者必须受过专业教育和专门训练,志愿者可以不受任何专门训练

【答案】ACDE

4.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与专业社会工作者

(1)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一般是行政或事业“干部”,而不是专业人员;

(2)实际社会工作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社会服务方面的专业训练;

(3)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一般靠行政系统自上而下地开展工作,专业社会工作者强调与服务对象的平等关系;

(4)实际社会工作人员的活动或多或少地带有政治色彩;

(5)实际社会工作人员所遵循的一般是行政权威,而专业社会工作者首先遵循的是专业权威。

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一)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

1.服务提供者

2.支持者

3.倡导者

4.关系协调者

(二)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

1.管理者

2.资源筹措者

3.政策影响者

4.研究者

【例题1.5】以下()不属于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

A.管理者B.倡导者C.资源筹措者D.政策影响者E.研究者

【答案】B

三、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

1.理论方面的知识

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

2.政策方面的知识

社会政策或社会福利政策是针对困难群体的,其目的是通过向困难群体提供优惠以促进社会公正,社会政策或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社会政策主要涉及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老人与残疾人服务等领域,涉及儿童、老人、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这些都是社会工作的基本领域。

3.技术方面的知识

重要的包括调查研究的技术,口语和文字表达技术,现代资讯工具使用技术等。

4.文化知识

社会工作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样化的,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掌握多种知识,这既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也包括人文知识。

【例题1.6】社会工作者要对服务对象的处境和状况进行评估,他所运用的知识,属于()。

A.学科知识B.政策知识C.技术知识D.文化知识E.科学知识【答案】C

四、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1.技术能力

2.文化能力

3.心理素质

4.持续学习能力

第五节社会工作的领域

一、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

社会工作领域是指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服务所介入的人们的社会生活领域或空间。根据我国开展社会工作的实际状况和迫切需要,主要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1.儿童及青少年服务

包括对弃儿、流浪儿童、残疾儿童的救助,对受虐儿童的援助,对儿童的受教育权的保护,以及对童工的救助,对沾染不良行为的少年儿童的帮助等。

2.老人社会服务

老人救助及福利、老人家庭服务、医疗保健服务、老人的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都是重要的社会工作领域。另外,老人发展服务、老人社会参与也是老人服务的重要内容。

3.妇女社会服务

女婴被虐待、女童失学、女性被迫失业、就业中的男女不平等、对女性的家庭暴力、女性被迫卖淫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女性的权益。

4.康复服务

包括物理治疗和精神康复两部分。

在对残障人士的康复服务方面,有机构内康复、社区康复和职业康复等几种重要的服务方式。

5.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政府对其成员生存权利的最基本的保护,所以,它往往是现代国家的最基本的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救助不但是向困难人群发放金钱和物资,而且也包括向他们提供政策的、心理的帮助。

6.就业服务

某些人不能顺利就业,既有供求关系不匹配方面的原因,也有就业观念、求职技巧等方面的原因。社会工作可以在就业培训、职业辅导等方面做工作,促进其就业。帮助求职者明确自己的要求以实现与就业市场需求的良好衔接,对求职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向求职者进行就业政策辅导肜投鸵倒芾聿棵拧⒂萌嘶菇立联系,促成双方互相了解和相互接纳。

7.心理健康服务

(1)通过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舒缓心理压力,进而使他们正常地投入工作和生活。

(2)对于那些有较严重精神疾患的人来说,社会工作者可以对他们进行精神健康方面的服务和治疗。

8.家庭服务

家庭的正常生活遭遇困难进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或者因夫妻不睦、亲子关系紧张、失业、疾病、迁移以及单亲等原因而出现较严重问题时

9.医疗社会工作

传统的医疗社会工作着重在医疗机构内对病人的服务,现在,它的工作领域已扩大至促进保健和疾病预防。

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患病者有效连接医疗资源,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及帮助建立患者与社区之间的良好关系。

10.学校社会工作

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是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工作;

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是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剧烈变迁两开展的工作,包括生活辅导、

学业辅导和就业辅导等;

社区一学校型学校社会工作则把社会工作延伸到学校外的社区,包括联系学生家长、支持学校的政策、实现家-校沟通、促进学校教育,对离校学生提供追踪服务11.矫治服务

用专业理论和方法对罪犯或有犯罪危险的违法人员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使之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其行为模式,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

矫治服务包括在监狱中的服务和在社区中的服务,后者又叫社区矫正。

12.城乡社区发展

在城市,由于工作高度紧张、家庭小型化和城市重建,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了消极影响。

农村社区发展常常包括选择和推广新发展项目、社区规划、社区教育与卫生事业的发展等,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社会工作者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居民的需求调查、社区发展项目的选择、社区组织与动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3.军队社会工作

通过心理辅导、放松和发展性的活动,帮助军人解决其心理、军队生活、婚恋、家庭、退伍转业适应及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克服消极因素,提高士气,积极地面对军队生活。

14.企业社会工作

劳动条件、劳动者与劳动环境的相互适应、劳动者的压力、劳动关系(劳资关系)和职工的未来发展前景,都是影响其积极性发挥的重要方面。

企业社会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辅导、服务和改善劳动关系(劳资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帮助改善工作条件、职业生涯设计等方法提高职工的积极性。

二、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

1.从困难人群到有需要人群

最初的社会工作关心的主要是困难群体,特别是极度贫困和处于严重困境中的老人、残疾人、孤儿,后来社会上作将工作范围扩大指其他遭遇生活困难而不能自拔的人群,如在适应学习生活遇到挫折的青少年学生,在婚姻家庭方面陷入困境的人,在事业发腱中遇到困难的人等。

2.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工作从主要为处在极度困境中的人群服务变为为生活中处处于一般困境中的群体服务,从关注贫穷问题到关注心理健康,都在关注社会问题。在关注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关注各类社会群体的正常需要的满足,关注人们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它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去促进各群体的发展和社会认同,促进各群体的社会团结。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大纲要求】

(一)中国和西方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

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

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

3.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

4.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及处理原则

(四)社会工作专业守则

【要点详解】

第一节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一、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意义

(1)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确定专业的使命和核心关怀所在,从而确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专业特质,使得它同其他社会科学表现出明显的区别;

(2)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对专业人员的职责和行为规范提供了指引,从而确保专业行动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减少对服务对象造成的各种潜在的或实际的伤害;

(3)社会工作价值体系通过对专业共同体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从而确保社会工作专业作为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重要力量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时代变迁的结果

(1)反映了文化传统对专业实践和理念的影响;

(2)也反映了福利制度的演变对专业伦理的重塑。

二、西方文化传统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西方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工作价值观源于西方宗教理念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它注重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受助者个人价值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主张个人自决,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基于基督教伦理的爱、关怀和责任三个重要要素成为社会工作者认同的专业实践的基本价值。

在崇尚法治和民主的环境里,社会工作专业对自身的实践发展出了一整套制度约束,这些约束体现在专业社会工作者、机构和政策的使命、目标和责任里面。西方社会政治结构以民主为基础,强调公民自下而上参与,强调个人的自由平等与价值理念的多元化,因此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里,体现了强调受助者参与和个人自决的伦理原则。

2.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起源于宗教理念和人文主义思潮,主要形成于中世纪以来的宗教救济和工业革命时期的慈善实践。中世纪尤其是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以后,人文主义思想在欧洲得到了广泛传播。人类日益关注自身的利益、需要满足和人的发展,国家或政府为了解决现实中的社会问题,出于宗教教义、人道主义与政治统治等需要,逐步实施有限的社会救助和开始建立规范的社会救济法案,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开始逐步形成。

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成为上述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成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的传递者,社会工作者担当着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正义以及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平等的重任。在西方福利国家制度框架下,社会工作的主要价值观受到了民主社会主义中的社会权利、平等、正义、民主、父爱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

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福利国家制度的危机和改革,新自由主义思想促成了社会工作实践的方向与服务模式从需要与权利为中心转向了以自由与效率为中心。

三、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释、道教的思想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寓含了深刻的福利思想。儒家传统强调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提出要注重“仁爱”,但这种“仁爱”也有上下秩序与亲疏远近之分,对传统的政治思想影响深刻。而道家却提出“无为而治”的观念,它主张顺应自然,并宣扬人应尊重生命,主张个性自由。在民间流传很广泛的佛教,则一贯强调“慈善、博爱,众生平等”,它对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与幸福观等产生了显著影响。

2.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在中国社会里,民间慈善实践强调互助仁慈、家庭家族互助,儒家伦理和礼制秩序,统治者推行的仁政,形成了传统社会福利形式。

(2)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福利制度主要通过城市单位体制和农村集体经济实施。改革开放后,如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都突出了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思想,在社会救助、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政策干预,努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3)社会工作专业虽产生于西方,其价值观和专业伦理深受西方社会的文化体系的影响。但这些价值观和专业伦理同中国社会并非完全排斥。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大同”和现代政府所强调的“共同富裕”、“和谐与发展”“以人为本”等理念,同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所主张的推进总体福利进步和实现个人潜能的提升并不矛盾。

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

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涵

1.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涵

(1)“专业价值”是针对“个人价值”而言的,它是指一整套指导专业行为和认知活动的思想、观念和基本原则。

(2)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就是指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遵守的一整套指导其实践的原则与理念。

(3)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体系形成于它的产生和发展的百年历史过程,并在近些年得以系统和完备。

(4)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不同于个体的价值观,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价值观,它是社会工作者专业共同体内部的一种总体的价值偏好,代表着整个专业团体内部对社会正义、服务、个人价值与尊严、人类关系重要性、社会团结等的一般看法以及对专业活动标准的认定。

2.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

(1)服务大众

(2)践行社会公正

(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5)待人真诚和守信

(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3.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1)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不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种族(或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信仰等因素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更不能因为上述原因而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在这里,

接纳不等于认同,它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在价值观与个人背景特征等的一种包容。

(2)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

不仅称谓尊重,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服务对象自身的生活价值和其他基本权利。不应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更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也不能向服务对象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3)注重个别化原则

不应当使用一般或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要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在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以及精神或生理残疾状况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差异,及其与社会主流价值之问可能存在的冲突。

(4)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

服务对象有权利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服务的内容、方式,并在事关服务对象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即便是出于好意,一般也不能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这样做可能不利于服务对象发展自尊和挖掘潜能。

(5)注重为服务对象保密的原则

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

4.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1)理论作用

①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②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

③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2)实践作用

①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

②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标准这种形式,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

③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

④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例题 2.1】社会工作专业之所以有别于其他人类服务专业,其专业价值观体系是个()标志。

A.主要

B.次要

C.最终

D.重要

E.基本

【答案】D

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容

1.基本原则

(1)个人是社会主要的关怀所在;

(2)在任何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是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的;

(3)个人应该对他人负责;

(4)人类有共同的需要,但是个人又与其他人不同;

(5)民主社会最主要的特征是个人充分实现其潜能,个人通过积极参与可以实现其社会责任;

(6)社会有责任为个人的自我实现扫除障碍。

2.体现

(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看法

(2)社会工作者对专业实践的看法

(3)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看法

(4)社会工作者对公共福利发展的看法

(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看法

三、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价值观

1.以人为本,回应需要

2.接纳和尊重

3.个别化和不批判

4.注重和谐,促进发展

家庭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群体关系和谐、干群关系和谐以及社区和谐等。通过人性的、有效的社会行政与管理,落实社会政策,实施有效的与适当的社会服务,从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满足不同人群的社会需要。

5.平等待人,注重参与

6.道德与责任并举

社会工作是一种服务过程,也是一种道德实践。社会工作者要将助人、满足困难人群需要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放在第一位,在服务过程中实践专业承诺。帮助服务对象树立责任意识,逐步强化自我改变和自我发展的能动性,减少服务对象对制度和外部支持体系的依赖,真正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7.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伦理是操作层面上的价值,是把价值观念转变为行动的行为守则。

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含义

对社会工作专业团体而言,职业伦理就是一整套指导从事该专业的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责任和义务并预防道德风险的行为规范。

2.作为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必须遵守以下准则:

一是履行专业行为的一般规定;

二是以受助者利益考虑为第一,任何时候都不能剥夺受助者的利益;

三是不得夸大专业资格和能力,不得盗用组织名义做不利于专业的事;

四是在有关受助者个人的信息使用和处理上,要知会受助者并获得其同意,同时要严格履行保密原则,确保受助者的隐私不受侵犯,以及保护受助者及相关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五是严格专业标准,避免渎职和失职行为。

3.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

(1)服务对象利益优先;

(2)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3)约束和鼓励并重;

(4)权威性。

4.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

(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等。包括对服务对象的义务,自我决定,知情

同意,实践能力,文化能力,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等。

(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

(3)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遵循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服务对象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要求等。

(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保障专业的完整性,遵循评估和研究等方面的要求。

(6)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促进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参与解决公共危机事件,参加适宜的社会行动等方面的要求。

【例题2.2】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

A.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B.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

C.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D.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要求

E.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等方面的要求

【答案】D

5.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基本原则

(1)社会工作者要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重,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为优先考虑,保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2)坚持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在个人价值与专业价值发生冲突时,社会工作者要坚守专业信念和原则;

(3)坚持专业伦理的权威性,并坚持自我约束,积极推动专业服务和活动的发展,促进专业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的伦理决定

1.社会工作实践和伦理决定的关系

社会工作者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和伦理规定,并在特定的环境下对伦理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以尽力减少伤害和风险的基础。绝对按照专业实践按照伦理规定来执行是有一定困难的,专业实践需在充分考虑到各种伦理要素和环境条件的前提下作出的最可能和最符合现实要求的选择,但其宗旨仍是要保护受助者利益和维护社会正义。

2.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及其处理的一般步骤

(1)伦理困境

①保密问题。

②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

③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价值主导的专业和职业,有很强的价值关怀;社会工作同时也是一种科学实践,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并结合可信的证据来实施服务计划,应强调方法与资料等的客观性,尽量减少个人主观上的判断,并多倾听服务对象的声音与诉求,尊重服务对象的价值选择。

④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

⑤自我决定问题。

【例题2.3】属于常见的社会工作伦理难题的是()。

A.情理法问题

B.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

C.保密问题

D.社会利益

E.自决原则和知情同意

【答案】ABCE

(2)伦理决定的一般步骤

①认识案件的伦理问题,包括分析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观、责任和义务。

②清楚识别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影响伦理决定的境况。

③正确认识伦理行动的各个过程以及参与其中的人,分析可能存在的利益和风险。

④深入了解支持或反对作出有关伦理决定的理由。

⑤与同事和适当的专家进行咨询。

⑥作出伦理决定并记录决定过程。

⑦监督和评估伦理决定。

(3)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的处理原则

①保护生命原则

②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原则

③自主和自由原则

④最小伤害原则

⑤改善生活质量原则

⑥隐私和保密原则

⑦真诚原则

第四节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

一、伦理守则的内涵

1.伦理

就社会工作而言,伦理是指一种专业范围内的价值观和道德约束,这些伦理包括:保密性、隐私、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对机构的忠诚等。

2.伦理守则

社会工作专业范围内的伦理守则,主要是指通过专业价值观和专业共同体制定出的伦理守则,来约束社会工作者正确处理实践中的价值观问题。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的一般规定,它清晰地告诉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内容

1.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的内容

(1)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和态度;

(2)社会工作者对受助对象的道德责任;

(3)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道德责任;

(4)社会工作者对专业的道德责任;

(5)社会工作者对机构的道德责任;

(6)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2.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守则的基本原则

(1)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

(2)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

(3)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

3.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

(1)以人为本,服务社会;

(2)协助政府,为民排忧解难;

(3)依法行政,公正无私;

(4)坚持普遍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倾听沟通,有效缓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6)工作中同事之间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7)坚持政策与管理的理性原则,注重服务中的人情味;(8)平衡个人利益满足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异。

【例题2.4】属于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的基本原则的有()。A.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

B.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原则

C.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D.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

E.保护生命原则

【答案】ACD

社会工作概论

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 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为作 业上交 社会工作概论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是一种介入手段;其最直接目标是助人自助,终极目标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门专业:个案、团体、小组——三大方法;是一门职业;其四大要素是:社会工作者、受助人、价值观、助人活动。 社区工作——广义: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狭义:以整个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提供助人的、利他服务的一种专业手法。 怀旧——简而言之,怀旧就是缅怀过去。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的岁月都是怀旧最通用的题材。 二、简答题 1、改革后我国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0年代初,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民政工 作的发展,建立和发展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的任务就提上议事日程。社会变迁 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促进作用。 2、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社会福利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含县以上政府部门兴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和由社区创办的敬老院等社会福利事业,二是由政府和社会为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而开办的社会福利企业,三是以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服务。 (2)救灾救济。一是救灾,民政部门主要是在灾害发生时抢救生命财产,在灾后向灾民提供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组织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以及倡导群众中的互助互济。二是五保工作,是指由农村集体负担保证无法定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援助,对他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荐(保教)”。三是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由民政部门予以资金扶持、政策和思想扶持、科技和信息扶持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等。四是社会救济,包括给城镇中的“三无”人员、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退职职工和城乡困难户的临时救济等。 (3)优抚安置,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优抚工作包括国家抚恤、政府补助、群众优待、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接受安置及优抚事业单位管理等。 (4)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即对城市社会救助对象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进行救助,并开始在全国普遍建立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和涵 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助人的专业活动,它首先发端于西方社会,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工作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整个社会日益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告诉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力 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的扩 第四:社会问题大量的出现(饥饿、贫穷、失业、堕落) 综上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对于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带来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试图消灭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的途径方面,基本上分为改良和革命两种思路。改良主义者认为,可以采用补救和协调的方法,可以通过修改社会政策来调整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其具体措施包括实施社会救济、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互助等等。总之,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要在资本主义制度围去解决自身的问题。革命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运行规律出发,论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对之进行革命的改造。这不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批判,而且是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种公平的、没有阶级压迫的、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社会。 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学校社会工作 教材:学校社会工作,许莉娅主编,2009年1月第一次印刷,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课程之一,也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之一,对于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方法和技术应用到现实社会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对学校社会工作有一个概括式的了解,并进一步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念、基本技巧和方法;具有对学校当中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理解、解决和处理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去具体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法。课堂讨论:就社会热点话题,联系本专业知识进行讨论;观看专业视频后,提交观后感(联系专业知识) 主要参考书(名称、编著者、出版时间、出版社):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王思斌.学校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范明林、张洁.学校社会工作.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林胜义.学校社会工作.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4. 第一章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主要内容: 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 第二节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目标及功能 第三节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基本要求: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征、基本性质;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类型、对象和实施作用的基本领域;理解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辅导的关系。 重点:学校社会工作的含义和对象 难点: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辅导的关系。 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概念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 1.试述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答: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以文艺复兴为先导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主张恢复古代世俗的思想文化,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张扬了人道主义,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力。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2)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接着到19世纪30年代,西欧主要国家法国、德国也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表现在: ①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的两极分化也是财富和贫困、特权和无权向两极的积累,两个阶级日益尖锐地对立起来。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他们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破坏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 ④社会问题大量出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自由竞争使得竞争中的失败者沦为贫困、

无助的一群,贫穷、饥饿、失业、堕落充斥着社会。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2.试述社会工作的领域。 答:社会工作的领域是广泛的,就它的主要方面做初步分类主要有: (1)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 按此标准,社会工作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除了上述类别外,按生理特征,还可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 (2)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 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困难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因身体不适或身患疾病而难以自理,因心理发育不健全或受挫折而形成的自我封闭和心理失调,因婚姻变故或家庭成员冲突而造成的家庭关系不睦,儿童无人抚养、老人无人赡养或在抚养、赡养方面出现问题,因住房紧张影响正常生活等。日常生活给人们特别深刻的影响,为有困难者解决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 ②就业方面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失业问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工伤、劳资关系不协调,职工合法利益未能有效保护,退休金不足或退休后的福利、医疗缺乏保障,工作压力过重造成的精神健康问题等。 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自我封闭、孤独与偏执,吸毒、酗酒、赌博和犯罪等。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和内涵 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助人的专业活动,它首先发端于西方社会,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工作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整个社会日益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告诉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力 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的扩张第四:社会问题大量的出现(饥饿、贫穷、失业、堕落) 综上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对于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带来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试图消灭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的途径方面,基本上分为改良和革命两种思路。改良主义者认为,可以采用补救和协调的方法,可以通过修改社会政策来调整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其具体措施包括实施社会救济、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互助等等。总之,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要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去解决自身的问题。革命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运行规律出发,论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对之进行革命的改造。这不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批判,而且是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种公平的、没有阶级压迫的、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社会。 西方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受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它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19春社会工作概论期末复习

2012春社会工作概论期末复习 第一章——第二章 单选题 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 D )。 A、为人民服务 B、慈善和爱心 C、科学知识 D、利他主义 2、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 C )。 A、尊重案主 B、引导案主 C、助人自助 D、为案主提供服务 3、下列对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D )。 A、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慈善事业 B、社会工作是社会中的中上层成员出于人道主义或宗教信仰的驱使,对社会上贫苦及不幸者的施舍 C、社会工作是对被救助者物质上的扶助 D、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服务活动 4、关于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不对称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表现为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 B、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是双方面的 C、合作的促成力量不对称 D、助人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相互配合的过程 5、关于社会工作的直接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预防 B、促进个人的发展 C、推进社会公平 D、治疗 6、在中国,接受他人的帮助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先接受“自家人”的帮助,实在行不通了才会选择接受“外人”的帮助。接受“外人”的帮助对讲“面子”的中国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因为这会欠下很大一笔人情债。由此,在开始与案主接触阶段,下列社会工作者要注意的问题中哪个是错误的?( D ) A、建立信任 B、扮演的社会角色 C、平等的地位 D、协助案主运用其自身的内部资源 7、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背景,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他们身上可能有很多缺点,有适应和不适应的品质,有建设性和非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但不管怎样,他有权成为他自己,他有权这样去想这样去做。这意味着( A )。 A、社会工作者应接纳案主 B、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案主的信息进行保密 C、社会工作者应该赞同案主所做的每一件事 D、社会工作者应该帮助案主做他(她)想做的一切事情 8、社会工作的精髓在于消除案主的悲观、自暴自弃等颓废心理和行为,引导他们认清自身的长处和弱点;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和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社会工作概论完整版

社会工作概论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 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为作 业上交 社会工作概论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是一种介入手段;其最直接目标是助人自助,终极目标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门专业:个案、团体、小组——三大方法;是一门职业;其四大要素是:社会工作者、受助人、价值观、助人活动。 社区工作——广义: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狭义:以整个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提供助人的、利他服务的一种专业手法。 怀旧——简而言之,怀旧就是缅怀过去。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的岁月都是怀旧最通用的题材。 二、简答题 1、改革后我国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0年代初,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民政工作的发展,建立和发展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的任务就提上议事日程。社会变迁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促进作用。 2、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社会福利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含县以上政府部门兴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和由社区创办的敬老院等社会福利事业,二是由政府和社会为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而开办的社会福利企业,三是以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服务。 (2)救灾救济。一是救灾,民政部门主要是在灾害发生时抢救生命财产,在灾后向灾民提供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组织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以及倡导群众中的互助互济。二是五保工作,是指由农村集体负担保证无法定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援助,对他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荐(保教)”。三是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由民政部门予以资金扶持、政策和思想扶持、科技和信息扶持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等。四是社会救济,包括给城镇中的“三无”人员、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退职职工和城乡困难户的临时救济等。 (3)优抚安置,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优抚工作包括国家抚恤、政府补助、群众优待、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接受安置及优抚事业单位管理等。

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第一节接案 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1、接案前的准备 (1)什么是接案.(2)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类型。(3)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面谈提纲. 2、面谈 主要掌握面谈的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2)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3)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5)达成初步协议。(6)决定工程进程. 面谈的技巧:1主动介绍自己2。沟通3。倾听 3、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1)收集资料的内容和范围 A:个人资料B:身体健康C: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D: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2)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A:询问B:咨询C:观察D:利用已有资料E:问卷调查 4、做接案会谈记录 二、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3)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 第二节预估 一、预估的目的、任务. 目的:在于达到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了解,并对之形

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建构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问题。 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二、预估的基本步骤: 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做出预估摘要。 A: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B:列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先后次序。C:决定介入的策略。 第三节计划 一、服务计划的构成 1.目的及目标.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3。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 二、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2。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3.详细和具体. 4。计划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三、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1.设定目的和目标 目标设定包括: A: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B: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C: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D: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的利弊。E: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2.构建行动计划: A:选择进入系统。

社会工作概论1-3章教案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 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思想背景 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助人思想,基督教的博爱思想等,是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最早的思想来源之一。 2.起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人道主义是一种把人的权力、价值和尊严放在首位来考虑的价值观念,它承认人的一切权力与生俱来,包括人的生存权、发展权等,人道主义强调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价值和平等权力,对社会工作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社会福利观念从“个人责任观”向“社会责任观”的转变,对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二)时代背景 工业化、市场经济等在欧美的推进,导致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这是社会工作产生的基本的时代背景。 1.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转型加速了传统社会福利模式的解体。 2.工业化、市场经济导致了社会收入分配愈益两极分化,激烈的竞争使中小企业破产,使工人、农民变成赤贫者,激起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3.工业革命、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社会关系,将以初级关系(血缘、地缘关系等)为主的社会变成了以次级关系(业缘关系)为主的社会。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实践)▲ (一)产生: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二)形成: 1.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PoorLaw)。 这部济贫法是英国第一部成文的济贫立法。这部法案的颁布一方面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制度化进程,另一方面则直接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前身——志愿助人活动的发展。

内容:(1)规定每一个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明确了政府在救济贫民问题上的责任。 (2)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个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亦设置监察人员。首创国家设立机构、建立制度进行救济的先例。 (3)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工作,以工作换取救济。 (4)禁止无家可归者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济贫所收容济贫,强迫其在济贫所里工作。 (5)规定人民有救济其家人和亲属的义务,教区即公共救济机构仅在贫民不能从其家人或亲戚那里获得救济时,方给予救助。 (6)济贫法将贫民分成三类:①体力健全的贫民,须强迫入“感化所”或“习艺所”工作;②不能工作的贫民,包括病患者、老人、残病者、精神病患者及须抚育小子女的母亲,令其进入“救济院”或施以“院外救济”;③失去依靠的儿童,包括孤儿、弃儿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设法领养或寄养。 意义: 首先,政府负起了社会救助的责任,并直接参与了社会救助活动的组织工作。 其次,伊丽莎白《济贫法》从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这既是一个救助的原则,又是一个救助理念。 第三,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来说,伊丽莎白《救济法》最重要的作用还在于它确定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职业化)。 第四,伊丽莎白《济贫法》所实施的院外救济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 第五,该法尝试用个性化的方式解决问题,为今天个案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 (1)汉堡制 1788年在汉堡市实行的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救济制度,史称汉堡制。对后来各国救济制度与方法影响较大。规定在该市设立中央办事处,综理全市救济业务。全市按救济需要设立若干区,每区设监察员一人,赈济员若干人。实施救济的原则是助人自助。其工作的内容或方式包括:①为失业者介绍工作;②将贫苦儿童

社会工作者概述题库大全(附答案)

社会工作概述单选题和多选题精练和答案 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 )中] 1.社会工作的定义告诉我们,社会工作是一种( )。 A.公益活动B.职业活动C.行政活动D.慈善活动E.互助活动2.一个养老机构的社会工作者为住养老人提供的社会工作个案辅导服务属A.普通社会工作B.行政性社会工作C.专业社会工作D.业余社会工作的美女编辑们E.社区社会工作 3.行政性社会工作是指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它是( )。 A.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B.普通的社会工作C.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D.业余的社会工作E.社区社会工作 4.2006 年10 月中央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强调今后在中国内地要着力推进和发展的主要是指( )。 A.普通社会工作B.行政性社会工作C.业余社会工作采集者退散 D.专业社会工作E.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5.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职业活动。它的目标除了解除服务对象困难和促进其发展外,还包括( )。 A.管理层面的目标B.行政层面的目标C.个人层面的目标 D.社会层面的目标E.机构层面的目标 6.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认为人是有( )的,而这一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和帮助,逐渐达到自己能应对困难、面对生活以至预防新问题出现的状态。 A.尊严B.信心C.潜能D.个性E.需要 7.社会工作相信社会问题的产生有个体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 )方面的原因。 A.心理B.生理C.认知D.精神E.社会 8.社会工作所发挥的作用被称为功能,社会工作的功能主要包括对服务对象的功能和对( )的功能两个方面。 A.个人B.家庭C.社区D.社会E.组织 9.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就是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可以达到促进其正常生活、促进人与( )的相互适应。 A.社会B.心理C.经验D.生理E.能力 10.在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第一个被总结并被社会工作者普遍接受的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方法是( )。 A.小组工作采集者退散B.个案工作C.社区工作D.社会行政 E.社会工作研究 11.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被接受是在20 世纪的( )。 A.20 年代B.30 年代C.40 年代D.60 年代E.70 年代12.社会工作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专业,是从20 世纪( )开始的。 A.20 年代B.30 年代C.40 年代D.60 年代E.70 年代 13.20 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中国内地的一些大学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教学并从事服务实践活动,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开始出现。( )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可视为我国

社会工作概论试题

社会工作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下不属于社会工作职能的是()。 A.恢复职能 B.预防职能 C.发展职能 D.控制职能 2.社会工作的精髓在于()。 A.助人自助 B.施人恩惠 C.解人危难 D.为人治病 3.英国政府为了更好地承担救助贫民的责任,在()年将以往有关贫民救济法规加以 编纂,制定了伊丽莎白济贫法。 A.1601 B.1788 C.1852 D.1610 4.“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这套以剧场作比喻研究社会互动 的理论称为“戏剧论”,它是由()提出来的。 A.米德 B.斯金纳 C.韦伯 D.戈夫曼 5.联合国1956年提出:()岁以上人口占总人中的7%为老龄社会的标准。 A.60 B.65 C.70 D.68 6.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采取引而不决的态度,意味着:()。 A.工作者代替案主做决定 B.案主自己做决定 C.工作者和案主共同做决定 D.工作者和案主的关系人帮案主做决定 7.以下不属于社会工作间接工作方法的是()。 A.社会行政工作 B.社会团体工作 C.社会工作督导 D.社会工作咨询 8.心理学家()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对社会工作影响很大。 A.弗洛伊德 B.华生 C.马斯洛 D.戈夫曼 9.个案工作的原则之一是()。 A.保密性原则 B.互助原则 C.治疗原则 D.资源共享原则 10.社会团体工作的模型之一是()。 A.问题解决模型 B.心理模型 C.行为修正模型 D.社会目标模型 1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讲义

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 【大纲要求】 (一)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二)社会工作的发展 1.西方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2.中国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三)社会工作的要素 (四)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五)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要点详解】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 (一)社会工作的概念 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职业性活动。从事这类活动的人就被称为社会工作者。在国际上,它指的是一个专门的职业领域,指的是一种职业的、专业化的助人活动,也指的是一个学科。 (二)社会工作的定义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对社会工作定义的理解: 1.社会工作是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活动 2.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活动 3.采用科学的助人方法 4.是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而不是管理、控制对方 (三)我国社会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1.我国对社会工作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1)普通社会工作:业务的、公益性的活动,相对于本职工作而言。 (2)行政性社会工作:政府部门或群众团体,专门从事的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是国家正式人员承担的,但是行政性的、非专业化的。 (3)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人士承担的助人活动,有专业理念为指导,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针对困难人群开展服务。 2.按照中共中央《决定》的精神,结合国内外经验,对社会工作有以下全面理解: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二、社会工作的目标 (一)服务对象层次的目标 1.解救危难 2.缓解困难 3.促进发展 (二)社会层面的目标 1.解决社会问题 2.促进社会公正

最新整理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复习提纲资料讲解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重点) 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背景:⑴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⑵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①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④社会问题大量出现P3- 2、社会工作领域的涵义:也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P8 3、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⑴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⑵人类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关注扩大着社会工作领域P9 4、社会工作的领域:⑴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①按服务对象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②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⑵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②就业方面的问题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⑶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P10 5、社会工作内涵: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P11联合国1960年出版《国家社会服务方案的发展》P12 6、社会工作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P12 7、社会工作的要素:⑴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⑵受助者:也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也有人称之为案主⑶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⑷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P14 8、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P8(1986年高校建立专业)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⑴在社会上占主流地位的普通社会工作⑵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⑶新出现的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P15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重点) 1、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P21 2、助人过程特征:⑴是帮助他人获利的过程⑵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合作过程⑶是不对称互动①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差异②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③合作促成力量的不对称。P22 3、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管理者、资源获取者、政策影响人P23 4、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服务的实务模式,他是对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经验总结。经过环节:接触问题——进一步了解和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评估服务——终结P29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重点) 1、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新教理论、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观念P44- 2、个案工作者不应该做的事项:⑴说服⑵直接改变当事人的态度和行为或操纵他们⑶做一些为了当事人或针对当事人的事情⑷控制和指导当事人⑸忠告,提供没有恳求的计划⑹为当时人承担责任⑺预先决定结论⑻批准或不批准当事人的行为P50 3、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原材料:⑴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⑵中国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 一、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其分类 1社会工作概念的内涵 (1)国际上关于社会工作的三种认识角度 ①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慈善事业。认为社会工作是社会中上层成员出于人道主义或宗教信仰的驱使,对社会上贫苦及不幸者举办的慈善、施舍。 ②将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私人社团举办的以解决各种因经济困难所导致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 ③将社会工作视为一种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专业服务。 (2)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①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对社会工作所下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活动,用以协助个人、群体、社区去强化或恢复能力,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助于达成其目标的社会条件。 ②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过程。弗里兰德1980年在其所著的《社会福利概论》一书中强调,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服务,也是一种助人的过程。 ③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方法。我国台湾学者廖荣利在1996年出版的《社会工作概要》一书中引述了芬克对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或学科,它通过提供助人的服务,以增强个人与群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功能。这种助人的专业方法注重人们和其所处环境的交互关系。 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廖荣利本人在《社会工作概要》一书中对社会工作所下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中一种独特的专业领域,它运用社会的和心理的

科学原则,以解决社区生活中的特殊问题,并减除个人的生活逆境和压力。 ⑤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威特默尔1942年在其所著的《社会工作:一种社会制度的分析》一书中认为:社会工作是有组织的机构或团体为解决个人所遭遇的困难而实施的一种援助,是为协助个人调整其社会关系而实施的各种服务。 史伯林在1975年出版的《社会工作实务概论》一书中也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协助人们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并增强他们社会生活功能的一种社会制度化方法。 ⑥对社会工作的综合性定义。斯基摩尔在其1994年出版的《社会工作导论》一书中,对社会工作下了一个综合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专业,其目的在于协助人们解决其个人、群体(尤其是家庭)、社区的问题,以及运用个案工作、群体工作、社区工作、行政和研究等方法,促使个人、群体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达到满意的状态。 2.社会工作的分类 (1)按社会工作方法进行分类 ①个案社会工作:以个人及单个家庭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②小组社会工作:以一群人、团体或社团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又称社会群体工作。 ③社区社会工作:以一群人共同生活的地区即社区为对象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④社会工作行政:主要以行政的方法与程序,通过制定和执行社会政策推进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 (2)按社会问题的性质进行分类 按社会问题的性质进行分类,即将社会工作者职责范围之内的社会问题做出划分。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领域)【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领域 1.试述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答: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如下: (1)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助人的专业活动,它首先发端于西方社会。作为尊重人、关心人并致力于人的发展的社会工作与西方的文化传统及社会思想有关。西方文化有崇尚个人价值的传统。以文艺复兴为先导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主张恢复古代世俗的思想文化,主张以人为中心。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张扬了人道主义,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写到自己的旗帜上。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利。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现代慈善活动和社会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2)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①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接着在19世纪内,西欧主要国家法国、德国也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促进了重大的社会转型,即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冲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②资本主义也剧烈地改变着城乡结构、阶级结构,制造着严重的社会对立,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贫穷、饥饿、失业、堕落充

斥着社会。这种现象不符合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和社会人士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使人们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2.试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工作的发展。 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工作的发展情况如下: (1)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解决历史上积累的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形成的各种问题,其中包括各种民生问题。 (2)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社会工作课程作为应用社会学也在一些大学逐渐恢复起来。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在高等学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接着,北京大学等高等学校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这样,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开始恢复重建。 (3)与此同时,民政部门对干部进行在职培训,讲授社会工作内容。1991年,民政部推动建立了“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并加入国际社会工作者协会,促进了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得到发展,并形成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先行”的发展模式。 (4)1999年国务院转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后,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招生大幅度、持续、快速增加。 (5)2006年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了发展社会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决定》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在中央政策引导和相关部门的推动下,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较快发展。 (6)随着2012年《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制定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

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种1.助人活动;2.助人过程;3. 助人方法;4.专业;5.制度 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1.复原; 2.配置资源; 3.预防; 4.发展; 5.稳定社会(P29) (1)服务对象: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适应 (2)社会层面: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三、社会工作的目标(1)服务对象:解救危险、缓解困难、促进发展 (2)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 四、社会工作的领域 1.社会保障; 2.社会救助; 3.社会福利; 4.思想政治工作; 5.社会服务(P10) 第二章、社会工作发展 一、慈善组织会社(含义) (P39)协调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各种慈善活动。基本理论主张是,个人应对其平穷负责。接受公共救济将损害贫民的自尊心、进取心和道德观念,致使他们依赖救济为生。因此,该会主张贫民尽其所能以维持其本人的生活,外来力量只在必要时才介入救济。 二、睦邻组织运动(含义) (P40)属于社区的改良运动。与贫民同处,以便实际了解贫民生活情形,研拟对策。 1、设于贫民区,备有宿舍,所有工作人员均与贫民共同生活。 2、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视居民实际需要而工作。

仅是服务中心,而且也是文化中心,向居民介绍本国及国外文化。 三、专业社工的发展(三个方面) 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相继形成:(P49) 1、个案工作方法; 2、小组工作方法; 3、社区工作方法 第三章、社会工作价值 一、国际社工界认同的价值观 1、服务大众; 2、践行社会公正; 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5、待人真诚守信; 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P71)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含义、内容) 伦理是操作层面上的价值,是把价值观念转换为行动的行为守则。(P85)专业价值的基本原则:(P86) (1)人权与尊严:1、尊重自决能力; 2、提倡参与的权力; 3、整体地看待每一个人; 4、辨识及增强能力。 (2)社会公义:1、挑战消极的歧视; 2、认识多元性; 3、公平分配资源; 4、挑战不公的政策和措施; 5、团结一致。 社会工作的价值序列:(P88)1、保护生命; 2、维护独立性、自主性、自由;

社会工作概论选择题汇总-附答案.

社会工作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汉堡制创于( ) A.1788年 B.1852年 C.1869年 D.1884年 2.1884年在英国伦敦创设的汤恩比馆是_________的开始。( ) A.慈善组织会社 B.睦邻组织运动 C.爱尔伯福制 D.社会保障制度 3.1982年世界老龄大会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_________当作老龄社会的标准。( ) A.5% B.7% C.8% D.10% 4.以下对社会工作与社会学之间的区别描述错误的是 ( ) A.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比社会工作广 B.社会学的任务解释社会,社会工作的任务解决社会问题 C.社会工作的知识领域超越社会学的学科范围 D.社会工作的产生早于社会学 5.团体发展的四阶段模型是由_________提出。( ) A.西伦与迪克曼 B.加兰 C.克洛德尼 D.特雷克 6.社会工作者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都要贯彻案主的_________原则。( ) A.自决 B.服从 C.主动 D.被动 7.以下属于社会工作间接工作方法的是 ( ) A.社会行政工作 B.社会团体工作 C.社会个案工作 D.社区社会工作 8.下列陈述与社会个案工作的特点不一致的是 ( ) A.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 B.是一对一的工作方法 C.协助案主完善人格和自我 D.调整和改善社会关系 9.社会工作的_________之一是:社会工作者承认每一个工作对象都有潜在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能力。( ) A.特征 B.职能 C.价值前提 D.使命 10.下列_________不属于托马斯关于行为修正派的三大基本类别的内容。 ( ) A.社会行动 B.反应制约 C.社会学习 D.操作制约 11.社会个案工作的功能派以_________为理论基础。 ( ) A.行为科学 B.激励理论 C.学习理论 D.自我心理学

社会工作概论

一、单选题 1、在1601年,英国颁布的一部著名的济贫法令是( B )。 A.慈善组织法 B.伊丽莎白济贫法 C.爱尔伯福制 D.睦邻组织法 2、在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中,被称为西方社会救济立法和贫民救济事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的是( B )。 A.德国的汉堡制 B.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 C.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 D.美国的睦邻组织运动 3、小李的丈夫因意外事故死亡,儿子才2岁,小李要上班没有办法照顾儿子,社会工作者小周帮助联系小李所在社区的家政服务机构,帮助小李解决了儿子的照顾问题。小周提供的这项服务体现了社会工作的哪一项功能?( C ) A.预防 B.救难 C.解困 D.推进社会公平 4、关于社会工作的直接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预防 B.促进个人的发展 C.推进社会公平 D.治疗 5、关于妇女社会工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妇女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女性 B.社会性别成为指导妇女社会工作的重要概念 C.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D.妇女社会工作不涉及男性 6、女性常被认为是“温柔的、照顾的、细心的”,这是由于(C)。 A.女性天生的生理特点所致B.法律规定的 C.女性承担的社会角色所致D.社会分工所致 7、大卫?豪认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理论至少应该包括两大部分: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B )。 A.借用理论B.社会工作的理论 C.中层理论 D.宏观理论 8、在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中,中层理论的创始人是(D )。 A 、班杜拉 B 、桑代克 C 、帕森斯 D 、默顿 9、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内部矛盾表现最明显的是(C ) A 、尊重 B 、接纳 C 、隐私权 D 、个别化 10、下列方法中属于社会工作方法中起源最早、发展最快,而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是(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