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1. 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

g g mol / 即n=

M

m

;M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2)物质的量(mol )=

(个微粒数(个)mol /1002.623? 即n=A N N N A 为常数6.02×1023

,应谨记

(3)气体物质的量(mol )=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

L L mol 224 即n=

m

g

V V 标, V m 为常数22.4L 〃mol -1,应谨记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即n B =C B V aq (5)物质的量(mol )=

)反应热的绝对值()量(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mol KJ KJ / 即n=H

Q

?

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

溶液质量溶液体积()()

g mL 即ρ =

aq

V m 液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g g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

)

)

g g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即w=

100%?液质m m =剂质质m m m +×100%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mol L 即C B=aq

B

V n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100%(g/m L)

1000(m L)(g/m ol)

1(L)(m ol/L)????=

溶液密度溶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

②物质的量浓度=???1000(mL)(g /mL)(g /mol)1(L)

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摩尔质量 即C B =

B

M ρω

1000 ρ单位:g/ml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原则: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

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即浓m 稀稀浓ωωm =

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即c (浓)〃V (浓)=c (稀)〃V (稀)

(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 (5)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某些关键性的原子总是守恒的。

3.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质为不含结晶水的固体)

(1)基本公式:①

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质量(g)100(g)

(g)

(g)

=

溶解度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饱和溶液的质量(g)100(g)(g)

(g)

(g)

+=

(2)相同温度下,溶解度(S )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关系:

S g w g w g g ()()()()()=

-?100100 w S g S g %()

()()

=+?100100%

(3)温度不变,蒸发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水),析出晶体的质量m 的计算:

m g g g =

?溶解度蒸发溶剂(水)的质量()

()

()100

(4)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析出晶体的质量m 的计算:()

()

m g g =

+?-高温溶解度低温溶解度高温溶解度高温原溶液质量100()()

4.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

(1)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 (混)和总物质的量n (混):M m n =

()()

混混=....n n ....

n M n M 212211++++

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2)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ρ(混):M =?224.ρ(混)

注意:该方法只适用于处于标准状况下(0℃,101

105

.?Pa )的混合气体。

(3)已知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另一气体A 的密度之比D (通常称作相对密度):

D=

)((混)A ρρ=)

((混)

A M M 则M D M A =?()

5. 有关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重要推论 (说明:该定律及推论只适用于气体。气体可以是不同气体间比较,

也可以是同一气体的比较,即气体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前提请记住公式:PV=nRT=

M mRT =M VRT ρ =m g V RT V 标,=A

N NRT

(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其质量(m )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M )之比,等于其密度(ρ)之比,即: B

A

B A B A ρρ==M M m m

(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V )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n )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目(N )之比,即:B

A

B A B A N N n n V V =

= (3)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不同气体的体积(V )之比与其密度(ρ)成反比,即:

A

B

B A ρρ=

V V (4)同温下,同体积气体的压强(p )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n )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目(N )之比,即:

B

A

B A A A N N n n =

=ρρ 6.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值同一元素化合价变化差×发生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 7. 摩尔质量(M )=N A ×每个该物质分子的质量(m 0);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的质量(一个)

一个某原子的质量(g C g 1212

1

?

8. 有关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计算公式

(1)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注意: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2)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的关系 A Z N =+ (3)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①对于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对于氢元素,负价为-1,正价为+1;氧和氟无正价)。 ②主族元素的最高价=主族序数=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9.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

(1)某物质X 的化学反应速率: )m i n ()()(1h s L m o l X X v 或或时间的变化量的浓度变化量-?= 即t C X ??=)(ν=t

V n ???

(2)对于下列反应 mA nB pC qD +=+ 有v A v B v C v D m n p q ()()()()::::::=

v A m v B n v C p v D q

()()()()

=== 10. 化学平衡计算公式 对于可逆反应:

(1)各物质的变化量之比=方程式中相应系数比

(2)反应物的平衡量=起始量-消耗量 生成物的平衡量=起始量+增加量 表示为:(下列表达的单位若反应过程中体积不变,也可以用浓度代入计算)

起始量(mol )

a b c d 变化量(mol )

mx nx px qx

平衡量(mol )

mx a - mx a +

nx b - nx b +

px c + px c -

qx d +(反应正向进行) qx d -(反应逆向进行)

(3)反应达平衡时,反应物A (或B )的平衡转化率(%) ()()

()()

=

?=

?=

?A B m o l /L A B m o l /L 100%A B mol A B mol 100%

A B mL L A B mL L 100%

(或)的消耗浓度(或)的起始浓度(或)消耗的物质的量(或)起始的物质的量气体(或)的消耗体积(或)气体(或)的起始体积(或)

说明:计算式中反应物各个量的单位可以是mol/L 、mol ,对于气体来说还可以是L 或mL ,但必须注意保持分子、分母中单位的一致性。

(4)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三个重要推论。 (注意事项见上面第5点。)

①恒温、恒容时:

p p n n 121

2

=

,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②恒温、恒压时:

V V n n 121

2

=

,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③恒温、恒容时:ρρ121

2

=

M M r

r

,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其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5)混合气体的密度ρ混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总)

容器的体积=

m V

(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r 的计算。

①M M A a M B b r =?+?+()%()%…

其中M (A )、M (B )…分别是气体A 、B …的相对分子质量;a%、b%…分别是气体A 、B …的体积(或摩尔)分数。

②M r =

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g)(mol)

11、溶液的pH 值计算公式

(1)[]

pH c H =-+

lg () 若c H mol L n ()/+-=10,则pH n =; 若c H m mol L n ()/+-=?10,则pH n m =-lg

注意:

为溶液中H +的总浓度

(2)任何水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与(

)c OH -

总是相等的,即: c

H c OH 水水

()()+-

= (3)任何水溶液中,水的离子积K W =

注意:

指溶液中H +的总浓度和OH -的总浓度的乘积

常温(或25℃)时: (

)c H c OH

()+

-

-?=?110

14

(4)n 元强酸溶液中c H n c ()+

=?酸;n 元强碱溶液中(

)c OH

n c

-

=?碱

12、烃的分子式的确定方法

(1)先求烃的最简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再依(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n =相对分子质量,求得分子式。

注意技巧:①原子个数之比若不能简单处理成最简整数时,应用较小数作为除数,将一项变为1,若另一项还不是整数时,再同时扩大一定的倍数,即可找出最简式。②当最简式中H 已饱和,则有机物的最简式即为分子式。

(2)商余法: ①知相对分子质量,M 则

→12

相对分子质量

商为C 原子数,余数为H 原子数。

注意: 一个C 原子的质量=12个H 原子的质量; 一个O 原子的质量=16个H 原子的质量=一个CH 4的质量

②知耗氧量A ,则

x A ==5

.1 分子式为(CH 2)x

注意:一个C 耗氧的量=4个H 耗氧的量;

若增加一个氧则增加2个H 或增加0.5个C ,即分子式也可以为:(CH 2)x 〃(CO 2)a 〃(H 2O )b

③知电子总数B ,则

b a B (5)

.1== 分子式为(CH 2)a H b

注意:一个C 电子的数目=6个H 电子的数目; 一个O 电子的数目=1个C H 2 电子的数目

13、依含氧衍生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求算其分子式的方法

,所得的商为x ,余数为y 。(注意:1个原子团的式量=1个O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6)

14、有关多步反应的计算 有关公式:物质纯度=

%100)

)

?g g 不纯物的质量(质量(不纯物中所含纯物质的

原料利用率(或转化率)=

原料的损失率投入原料量实际参加反应的原料量-=?1%100 产率=%100?产品理论产量

产品实际产量

说明:①多步计算需把各步反应方程式逐一列出,然后根据各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一步计算即可;②生产过程中各步的转化率、产率可累积到原料或产物上;③原料或中间产物中某元素的损失率可转化为原料的损失率;④原料损失率、中间产物的利用率、产率、转化率、损失率、吸收率等也可按一定方式转化为原料的利用率。

贴心小提示:高考中有关N A 的考查:①若只给体积数,必看二条件:“标况”、“气体”②若给出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必思考二问题:“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是盐类的水解吗?”③另外,应记住以下几点:a 、各类晶体的构成微粒是什么,一些特殊物质中(如:金刚石、S i 、S i O 2、CH 4、P 4、Na 2O 2、H 2O 2、有机物等)化学键的数目是多少?b 、哪些是双原子分子,哪些是单原子分子?c 、可逆反应的特征:反应物、生成物之间不能完全转化,每时每刻均存在!d 、无纯净的NO 2或N 2O 4(因为2NO 2 N 2O 4 )

2011-5-7 ∩_∩

高中化学常见题型解法归纳

化学常见题型的一般处理方法 1、有关N A 的计算 (1)涉及22.4 的换算应注意“标况”“气体”两个条件,不涉及22.4 的气体问题的可在 任意条件下进行换算,标况下有些物质不是气态(水,溴,SO3,碳4 以上的有机物等);(2)关于原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共价键数(共用电子对数)的求算注意对 象的转化要正确,出现18O、13C 之类的同位素对质量数和中子数均有影响,NaHSO 4 晶体中阴阳离子为1:1 ,NaHSO 4 溶液,Na2O2 中阴阳离子为1:2,;氧化还原反应转 移电子数的求算注意与涉及物质的系数对应; (3)涉及存在可逆反应、弱电解质电离、水解、胶体微粒物质的量的计算,其数值无法 求算,要比算得值小; (4)混合物的问题,可将其作为单一物质算两次,若数值相同,则可求;若两次数值不 同,则无法求算。 2、离子方程式常见错误 (1)原子不守恒或电荷不守恒;(2)该拆的没拆(例HI 、浓硝酸、浓盐酸)或相反; --(3)忽略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氧化性离子:MnO 4 、NO 3 、ClO - 3+等,还原性、Fe 2-2- 离子:S 、SO3、I 2+ - 、Fe 等)或漏掉多个反应中的一个(NH 4HCO 3 与NaOH 等); (4)少量、过量问题(一定涉及两个离子反应。若同步进行,注意少量物质定为1;若又先后顺序,注意强者优先)。 3、离子共存问题 (1)注意题干的说法,如:无色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 —12 + 为10 、与Al 反应放氢气(若— 为酸性不能存在NO 3 )、酸性(碱性)溶液、一定(可能)共存的是; (2)离子不共存的条件:离子间反应生产沉淀、气体、弱电解质或发生氧化还原、络合 3+与SCN— 反应(Fe )及双水解(Al 3+、Fe3+2—、HCO 与CO 3 —2— 、[Al(OH) 、S 3 — 4 ] ); (3)多数阳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共存,多数阴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共存,即离子反应多发生于阴阳离子间,同电性离子一般共存。

(完整word)高一化学计算题常用解题技巧和方法

高一化学计算题常用解题技巧和方法 1、差量法 例题. 将质量为100克的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烘干,称量,棒的质量变为100.8克。求有多少克铁参加了反应。 解析: Fe + CuSO4= FeSO4+Cu 棒的质量增加 56 64 64-56=8 m (Fe) 100.8g-100g=0.8g 56∶8=m (Fe)∶0.8 答:有5.6克铁参加了反应。 归纳小结 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这个差量可以是固态、液态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之差。,也可以是气态物质的体积、物质的量之差等。。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差量也是质量守恒定律的一种表现形式。仔细分析题意,选定相关化学量的差量。质量差均取正值。差量必须是同一物理量及其单位,同种物态。

差量法优点:不需计算反应前后没有实际参加反应的部分,因此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案。差量法利用的数学原理:差量法的数学依据是合比定律,即 差量法适用范围 ⑴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 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 ⑵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时,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经典习题 1.在稀H2SO4和CuSO4的混合液中,加入适量铁粉,使其正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所加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混合液中H2SO4和CuSO4的质量比为( ) A.7:8 B.8:7 C.7:80 D.80:7

高中化学常用基本公式整理汇总

高中化学常用基本公式汇总 1.碳与氧气(不足)的反应2C+O2==== 2CO 碳与氧气(充足)的反应C+O2==== CO2 2.一氧化碳与氧气的反应2CO+O2==== 2CO2 3.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CO2+C==== 2CO 4.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NaHCO3+HCl==== NaCl+H2O+CO2↑ 5.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6.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Cl==== CaCl2+ H2O+ CO2↑ 7.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NaHCO3+NaOH==== Na2CO3 +H2O 8.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a2CO3+Ca(OH)2==== CaCO3↓+ 2NaOH 9.碳酸氢钠(少量)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aHCO3+ Ca(OH)2==== CaCO3↓+NaOH+ H2O 碳酸氢钠(过量)与氢氧化钙的反应2NaHCO3+ Ca(OH)2==== CaCO3↓+Na2CO3+2H2O 10.碳酸氢钠加热的反应2NaHCO3==== Na2CO3+ H2O+CO2↑ 11.碳酸氢钙加热的反应Ca(HCO3)2==== CaCO3↓+H2O+CO2↑ 12.碳酸钙加热的反应CaCO3==== CaO+CO2↑ 13.二氧化碳(过量)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的反应Ca(OH)2+2CO2==== Ca(HCO3)2 二氧化碳(少量)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的反应Ca(OH)2+CO2==== CaCO3↓+H2O 14.氮气与氧气的反应N2+O2==== 2NO 15.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2NO+O2==== 2NO2 16.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3NO2+ H2O==== 2HNO3+ NO 17.氮气与氢气的反应N2+3H2========= 2NH3

最新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讲解学习

学习资料 精品文档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1.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g) (g /mol)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 (2)物质的量(mol )=() (/mol)?23微粒数个6.0210个 (3)气体物质的量(mol )=(L) 22.4(L /mo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 2.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g) (mL)溶液质量溶液体积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g) 100%()(g)?+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mol) (L)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mol/L)1L (g /mol) (mL)(g /mL)???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摩尔质量1000溶液密度 ②物质的量浓度=mL (g /mL)(g /mol)1L ???1000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摩尔质量 3.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 (1)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 (混)和总物质的量n (混):m() n()M =混混 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2)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ρ(混):22.4()M ρ=g 混 注意:该方法只适用于处于标准状况下(0℃,1.01×105 Pa )的混合气体。 4.化学平衡计算公式 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

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一些巧解和方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一些巧解和方法 在每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计算题的分值大约要占到15%左右,从每年的高考试卷抽样分析报告中经常会说计算题的得分率不是太高,大家在心理上对计算题不太重视,使得每次考试都会有不少考生在计算方面失分太多。高一化学中计算类型比较多,其中有些计算经常考查,如能用好方法,掌握技巧,一定能达到节约时间,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下面就谈一谈解答计算的一些巧解和方法。 一、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态物质的体积差或物质的量之差等。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 例1 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1.0g,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2.5g。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析混合物质量减轻是由于碳酸氢钠分解所致,固体质量差21.0g-14.8g=6.2g,也就是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混合物中m(NaHCO3)=168×6.2g÷62=16.8g,m(Na2CO3)=21.0g-16.8g=4.2g,所以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0%。 二、守恒法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重新组合,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现象,如: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利用这些守恒关系解题的方法叫做守恒法。质量守恒就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在配制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原子守恒即反应前后主要元素的原子的个数不变,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元素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电荷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和物、溶液、胶体等,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电子得失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无论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是以后将要学习的原电池或电解池均如此。 1. 原子守恒 例2 有0.4g铁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 在高温下将其还原,把生成的全部CO2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0.75g固体沉淀物,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 FeO B. Fe2O3 C. Fe3O4 D. Fe4O5

【强烈推荐】高一化学所有计算公式

高一化学所有计算公式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 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突破高中化学计算题

突破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和思路) 上了高中许多的学生都会发觉化学越来越难了,尤其是化学中的计算题.正因为这样,他们一看到化学计算题就马上想到先放弃,先去做其他的,计算题最后做.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化学计算题很难,也都坚持”先其他,后计算”的解题路线.其实这样的想法很盲目,太过于绝对了.我个人认为化学计算题是很简单的,关键是解题的人有没有把问题简单化,分析化,也可以说是”干脆点理解”吧.其实我们想想也知道,在化学的计算题目中,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或者数据都不过是从那些长长的或者简短的句子中简化分析而来的.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什么要把那些句子用这种方式表示出来呢,而不干脆点直接告诉我们?”在我看来,这也许就是一中老套的障眼法和耐力战吧,想用这或长或短句子把信息藏起来,也想用这些句子,让我们看得不耐烦了,把我们”打倒”.所以咯!狭路相逢,勇者胜!看你是不是勇者了! 以下是我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所总结的解题方法,希望对同学们可以有一点帮助吧. 一..列方程组求解: 这是我认为最简单的解题方法,比如: 1.标准状况下,CO2和CO的混合气体15g.体积为10.08L,则此混合气体中的CO2和CO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所谓求什么设什么,我们就设CO2的物质的量为X ; CO的物质的量为Y (当然我们一定要在计算时熟知n (物质的量) M(摩尔质量) m(一般的质量) V(标况下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一定要知道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找关系了,这道题目中的信息给得非常的全面了,直白点说就是单纯的初中数学题目---列方程组求解,不用我说都知道怎么列(根据”混合气体15g.体积为10.08L”) 可以得到两个方程| 44X + 28Y =15 | 22.4(X + Y) = 10.08 这样就很快了解出来了,再看看这道题,题目给到了总质量,和总体积,都有牵涉到两个未知数,这样就可以列出等式,并解出来了.但是有时候为了方便,也可以先设两种物质的其他的量为未知数最后化成所求的量. 还有一种更简练的题型,就像我的原创题目一样 2.标况下SO2和SO3混合气体在不考虑化学变化时,其中含O的质量分数是60%,求SO2的含量(质量分数). (我个人认为这道题目可以用”看似条件唯一,却蕴涵条件无数来形容) 这道题目如果也是用列方程组求解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从题目中可以知道要求的和已知的都和质量有关系,但是总质量不知道,乍看下最后所要的答案也没有总质量,这说明了总质量最后可以消去. 于是我们就可以设总质量为100 g,那么O的质量就是60 g SO2的含量为X ; SO3的含量为Y 就有X + Y=1 ; 也可以知道SO2 , SO3的质量分别是100X , 100Y 这里又会用到”分子中各原子的质量分数”于是我们就可以很快找到O的质量的表示关系 1/2 * 100X + 3/5 * 100Y =60 这样两个方程就都出来了,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解决 还有一种类型是牵涉到化学变化的,不过也是非常简单的 3.KCl 和KBr的混合物共3.87 g全部溶解在水中,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银和溴化银共6.63 g , 则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钾的质量是多少? 这个看上去好像是和前面的不一样,但是实际上还是一样的. 从这道题目中牵涉到的方程式,我们可以发现有多少物质的量的KCl 和KBr就可以生成多少物质的量的氯化银和溴化银,也同样设两个为知数,设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 ; 原混合物中的溴化钾的质量为Y,可以得到:

化学计算公式

化学计算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通过化学式,根据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量,直接计算分子量。 2.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式量:M=22.4ρ。 3.根据相对密度求式量:M=M ˊD 。??? ? ?? '=ρρD 4.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Bb A M a M M 混合物物质的量总数 克物质的总质量 5.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1126?原子的质量一个一个原子的质量 C A 1、A 2表示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a 1%、a 2%表示原子的摩尔分数 ①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2211a A a A A (二) 溶液计算 1、V N N MV m V n c A === 1000C M ρω= 2、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C 1V 1=C 2V 2。 3、同溶质的稀溶液相互混合:C 混=2 1221V V V C CV ++ (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不计) 4、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100%100%?+=?=剂质质液质 m m m m m a ②(饱和溶液,S 代表溶质该条件下的溶解度) ③混合:m 1a 1%+m 2a 2%=(m 1+m 2)a%混%100100%?+=S S a ④稀释:m 1a 1%=m 2a 2% 5、有关pH 值的计算:酸算H +,碱算OH — Ⅰ. pH= —lg[H +] C(H +)=10-pH Ⅱ. K W =[H +][OH —]=10-14(25℃时)

图中的公式:1. A N n N = 2. m n M = 3. m V n V = 4. n n V = ×M ×NA 质 量 物质的量 微 粒 m ÷M n ÷NA N × ÷ 22.4 L/ mol 22.4 L/ mol 气体的体积 (标准状况下)

高中化学必背公式

●高一至高三化学方程式总结 ●碳与氧气(不足)的反应2C+O2==== 2CO ●碳与氧气(充足)的反应C+O2==== CO2 ● 2.一氧化碳与氧气的反应2CO+O2==== 2CO2 ● 3.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CO2+C==== 2CO ● 4.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NaHCO3+HCl==== NaCl+H2O+CO2↑ ● 5.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 6.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Cl==== CaCl2+ H2O+ CO2↑ ●7.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NaHCO3+NaOH==== Na2CO3 +H2O ●8.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a2CO3+Ca(OH)2==== CaCO3↓+ 2NaOH ●9.碳酸氢钠(少量)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aHCO3+ Ca(OH)2==== CaCO3↓+NaOH+ H2O ●碳酸氢钠(过量)与氢氧化钙的反应2NaHCO3+ Ca(OH)2==== CaCO3↓ +Na2CO3+2H2O ●10.碳酸氢钠加热的反应2NaHCO3==== Na2CO3+ H2O+CO2↑ ●11.碳酸氢钙加热的反应Ca(HCO3)2==== CaCO3↓+H2O+CO2↑ ●12.碳酸钙加热的反应CaCO3==== CaO+CO2↑ ●13.二氧化碳(过量)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的反应Ca(OH)2+2CO2==== Ca(HCO3)2 ●二氧化碳(少量)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的反应Ca(OH)2+CO2==== CaCO3↓+H2O ●14.氮气与氧气的反应N2+O2==== 2NO ●15.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2NO+O2==== 2NO2 ●16.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3NO2+ H2O==== 2HNO3+ NO ●17.氮气与氢气的反应N2+3H2========= 2NH3 ●18.氨气与水的反应NH3+H2O==== NH3?H2O ●19.氨气与盐酸的反应NH3+HCl==== NH4Cl ●20.氨气与硫酸的反应2NH3+H2SO4==== (NH4)2SO4 ●21.氨气与强酸的离子的反应NH3+H+==== NH4+ ●22.氨的催化氧化的反应4NH3+5O2====== 4NO+6H2O ●23.碳酸氢铵加热的反应NH4HCO3==== NH3↑+CO2↑+H2O ●24.氯化铵加热的反应NH4Cl==== NH3↑+HCl↑ ●25.碳酸铵加热的反应(NH4)2CO3==== 2NH3↑+CO2↑+H2O ●26.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反应2NH4Cl+ Ca(OH)2==== CaCl2+2NH3↑+2H2O ●27.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NH4Cl+ NaOH==== NaCl+NH3↑+H2O ●28.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NH4HCO3+2NaOH==== Na2CO3+NH3↑+2H2O ●29.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H4HCO3+Ca(OH)2==== CaCO3↓+NH3↑+2H2O ●30.硝酸的分解的反应4HNO3========= 4NO2↑+O2↑+2H2O ●31.铜与浓硝酸的反应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32.铜与稀硝酸的反应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33.铁与浓硝酸的反应Fe+6HNO3(浓)==== Fe(NO3)3+3NO2↑+3H2O ●34.铁与稀硝酸的反应Fe+4HNO3(稀)==== Fe(NO3)3+NO↑+2H2O ●35.碳与浓硝酸的反应C+4HNO3(浓)==== CO2↑+4NO2↑+2H2O ●36.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反应2NO+2CO====== N2+2CO2 ●37.一氧化氮与氧气和水的反应4NO+3O2+2H2O==== 4HNO3 ●38.二氧化氮与氧气和水的反应4NO2+O2+2H2O==== 4HNO3 ●39.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反应2NaOH+NO2+NO==== 2NaNO2+ H2O

高中化学公式大全

高中化学常用公式总结 1. 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 g g mol / (2)物质的量(mol )() = ?微粒数(个) 个6021023 ./mol (3)气体物质的量(mol )=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 L L mol 224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 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 溶液质量溶液体积()() g mL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g g ) () 100%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 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 () mol L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摩尔质量溶液密度(mol /L)1(L)(g /mol) 1000(mL)(g /mL) 100% ②物质的量浓度= ???1000(mL)(g /mL)(g /mol)1(L) 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摩尔质量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不变) 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即c (浓)·V (浓)=c (稀)·V (稀)] (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 3.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质为不含结晶水的固体) (1)基本公式: ① 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质量(g)100(g) (g) (g)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化学计算常用的方法

方法一电解质溶液的计算法宝——电荷守恒法 涉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时常需用到电荷守恒,首先找出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和阴离子,再根据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列等式。 如Al2(SO4)3、NH4NO3混合溶液的电荷守恒为 3c(Al3+)+c(NH+4)+c(H+)=2c(SO2-4)+c(NO-3)+c(OH-)。 注意一般情况下,列电荷守恒等式时不能忽略H+、OH-,但在计算时,酸性溶液中常可忽略OH-,碱性溶液中常可忽略H+。 针对训练 1.(2016·河南安阳一中月考)在硫酸钠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SO2-4为0.4 mol·L-1,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 mol·L-1B.0.2 mol·L-1 C.0.3 mol·L-1D.0.4 mol·L-1 答案 B 解析在任何一个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则有3c(Al3+)+c(Na+)=2c(SO2-4),解得c(Na+)=0.2 mol·L-1。 2.某硫酸铝和硫酸镁的混合液中,c(Mg2+)=2 mol·L-1,c(SO2-4)=6.5 mol·L-1,若将200 mL 的此混合液中的Mg2+和Al3+分离,至少应加入1.6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 A.0.5 L B.1.625 L C.1.8 L D.2 L 答案 D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得: 2c(Mg2+)+3c(Al3+)=2c(SO2-4), c(Al3+)=2×6.5 mol·L-1-2×2 mol·L-1 3 =3 mol·L-1,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Mg2+、Al3+分离,此时NaOH转化为Na2SO4和NaAlO2,由电荷守恒

(完整)高中化学常用公式总结,推荐文档.docx

高中化学常用公式总结1.有关物质的量( mol )的计算公式 物质的质量g ( 1)物质的量( mol ) 物质的摩尔质量(g / mol) ( 2)物质的量( mol ) 微粒数(个) 6 021023 个 / mol .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L ) ( 3)气体物质的量(mol ) 22.4( L / mol ) (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 2.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溶液质量 ( g) ①溶液密度(g/mL ) 溶液体积 (mL) 溶质质量 (g)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 g) 溶质物质的量 ( mol )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 溶液体积 ( L) (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量浓度(mol / L) 1(L)溶质的摩尔质量(g / mol)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1000(mL) 溶液密度 (g / mL) 1000(mL) 溶液密度 (g / mL)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摩尔质量(g / mol) 1(L)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 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不 变) 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即c(浓)· V (浓) =c(稀)·V (稀)] (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 3.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质为不含结晶水的固体) (1)基本公式: 溶解度 (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g) ① 溶剂质量 (g) 100(g) 溶解度 (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g) ② 饱和溶液的质量 (g) 100(g) 溶解度 (g) ( 2)相同温度下,溶解度( S)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的关系:

(完整word)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1. 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 g g mol / 即n= M m ;M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2)物质的量(mol )= )(个微粒数(个)mol /1002.623 ? 即n=A N N N A 为常数6.02×1023,应谨记 (3)气体物质的量(mol )=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 L L mol 224 即n= m g V V 标, V m 为常数22.4L ·mol -1,应谨记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即n B =C B V aq (5)物质的量(mol )=)反应热的绝对值()量(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mol KJ KJ / 即n=H Q ? 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 溶液质量溶液体积()() g mL 即ρ = aq V m 液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g g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 ) g g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即w= 100%?液质m m =剂质质m m m +×100%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mol L 即C B=aq B V n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100%(g/mL) 1000(mL)(g/mol) 1(L)(mol/L)????= 溶液密度溶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 ②物质的量浓度=???1000(mL)(g /mL)(g /mol)1(L) 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摩尔质量 即C B = B M ρω 1000 ρ单位:g/ml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原则: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 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即浓m 稀稀浓ωωm =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归纳

化学计算题是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比较头痛的一类题目,也是他们在测验和考试中最难得分的一类题目,能选用最合适的方法准确而快速地解决计算题,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选用合适的方法解计算题,不但可以缩短解题的时间,还有助于减小计算过程中的运算量,尽可能地降低运算过程中出错的机会。例如下题,有两种不同的解法,相比之下,不难看出选取合适方法的重要性: [例1]30mL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与5.12克铜片反应,当铜片全部反应完毕后。共收集到气体2.24升(S.T.P),则该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 A、9mol/L B、8mol/L C、5mol/L D、10mol/L 解法一:因为题目中无指明硝酸是浓或稀,所以产物不能确定,根据铜与硝酸反应的两个方程式:(1)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可以设参与反应(1)的Cu为xmol,则反应生成的NO气体为xmol,反应消耗的硝酸为xmol,再设参与反应(2)的Cu为ymol,则反应生成的NO2气体为2ymol,反应消耗的硝酸为4ymol,从而可以列出方程组:(x+y)×64=5.12, [ x+2y]×22.4=2.24, 求得x=0.045mol,y=0.035mol,则所耗硝酸为x+4y=0.26mol,其浓度为mol/L,在8-9之间,只能选A。 解法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铜片只与硝酸完全反应生成Cu2+,则产物应为硝酸铜,且其物质的量与原来的铜片一样,均为mol=0.08mol,从产物的化学式Cu(NO3)2可以看出,参与复分解反应提供NO3-的HNO3有2×0.08=0.16摩;而反应的气态产物,无论是NO还是NO2,每一个分子都含有一个N原子,则气体分子总数就相当于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 的摩尔数,所以每消耗一摩HNO3都产生22.4L气体(可以是NO或NO2甚至是两者的混合物),现有气体2.24L,即有0.1摩HNO3参与了氧化还原反应,故所耗硝酸为0.16+0.1=0.26摩,其浓度为mol/L,在8-9之间,只能选A。 从以上两种方法可以看出,本题是选择题,只要求出结果便可,不论方式及解题规范,而此题的关键之处在于能否熟练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第二种方法运用了守恒法,所以运算量要少 得多,也不需要先将化学方程式列出,配平,从而大大缩短了解题时间,更避免了因不知按哪一个方程式来求硝酸所导致的恐慌.再看下题: [例2]在一个6升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X(气)和2升Y(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气)+3Y(气) 2Q(气)+nR(气) 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 A、3 B、4 C、5 D、6 解法一:抓住“X浓度减少”,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等于体积比,可分别列出各物质的始态,变量和终态: 4X + 3Y 2Q + nR 始态3L 2L 0 0 变量- ×3L=1L - ×1L= L + ×1L= L + ×1L= L 终态3-1=2L 2- == L 0+ = L 0+ = L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 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 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常用计算公式

常用计算公式: (1)相对原子质量 (2)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 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③A元素的质量分数 (3)混合物中含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4)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g/L) (5)纯度 (6)溶质的质量分数

(7)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8)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9)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二. 化学方程式: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3)磷在空气中燃烧 (4)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5)硫在氧气中燃烧

(6)铁在氧气中燃烧 (7)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 (8)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9)氧化汞受热分解 (10)电解水 (11)锌与稀硫酸反应 (12)镁与稀硫酸反应 (13)铁与稀硫酸反应 (14)锌与盐酸反应

(15)镁与盐酸反应 (16)铁与盐酸反应 (17)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18)氢气还原氧化铜 (19)木炭在空气不足时不充分燃烧 (20)木炭还原氧化铜 (21)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2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2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24)碳酸分解的反应 (25)煅烧石灰石的反应 (2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 (27)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2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3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32)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33)甲醇在空气中燃烧 (34)铁与硫酸铜反应 (35)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36)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 (37)硝酸银与盐酸反应 (38)氧化铁与硫酸反应 (39)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 (40)氯化钡与硫酸反应 (41)氧化锌与硝酸反应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主要有:差量法、十字交叉法、平均法、守恒法、极值法、关系式法、方程式叠加法、等量代换法、摩尔电子质量法、讨论法、图象法(略)、对称法(略)。 一、差量法 在一定量溶剂的饱和溶液中,由于温度改变(升高或降低),使溶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溶质(或饱和溶液)质量的差量;每个物质均有固定的化学组成,任意两个物质的物理量之间均存在差量;同样,在一个封闭体系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尽管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但物质的量、固液气各态物质质量、气体体积等会发生变化,形成差量。差量法就是根据这些差量值,列出比例式来求解的一种化学计算方法。该方法运用的数学知识为等比定律及其衍生式: a b c d a c b d == --或c a d b --。差量法是简化化学计算的一种主要手段,在中学阶段运用相当普遍。常见的类型有:溶解度差、组成差、质量差、体积差、物质的量差等。在运用时要注意物质的状态相相同,差量物质的物 理量单位要一致。 1.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1.0g ,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 2.5g 。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实验室用冷却结晶法提纯KNO 3,先在100℃时将KNO 3配成饱和溶液,再冷却到30℃,析出KNO 3。现欲制备500g 较纯的KNO 3,问在100℃时应将多少克KNO 3溶解于多少克水中。(KNO 3的溶解度100℃时为246g ,30℃时为46g ) 3.某金属元素R 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m ,相同价态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 ,则金属元素R 的化合价为多少? 4.将镁、铝、铁分别投入质量相等、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所得各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的镁、铝、铁三种金属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 (A )Al >Mg >Fe (B )Fe >Mg >Al (C )Mg >Al >Fe (D )Mg=Fe=Al 5.取Na 2CO 3和NaHCO 3混和物9.5g ,先加水配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加9.6g 碱石灰(成分是CaO 和NaOH ),充分反应后,使Ca 2+、HCO 3-、CO 32-都转化为CaCO 3沉淀。再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可得20g 白色固体。试求: (1)原混和物中Na 2CO 3和NaHCO 3的质量; (2)碱石灰中CaO 和NaOH 的质量。 6.将12.8g 由CuSO 4和Fe 组成的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滤出不溶物,干燥后称量得5.2g 。试求原混和物中CuSO 4和Fe 的质量。 二、十字交叉法 凡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的命题,即二组分的平均值,均可用十字交叉法,此法把乘除运算转化为加减运算,给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 十字交叉法的表达式推导如下:设A 、B 表示十字交叉的两个分量,AB —— 表示两个分量合成的平均量,x A 、x B 分别表示A 和B 占平均量的百分数,且x A +x B =1,则有:

高中化学计算公式

高中化学公式 1. 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2)物质的量(mol) (3)气体物质的量(mol)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体积(L) 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物质的量浓度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不变) 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即c(浓)·V (浓)=c(稀)·V(稀)] (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 3.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质为不含结晶水的固体)

(1)基本公式: ① ② (2)相同温度下,溶解度(S)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关系: (3)温度不变,蒸发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水),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 (4)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 4.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 (1)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 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2)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混):(混) 注意:该方法只适用于处于标准状况下(0℃,)的混合气体。 (3)已知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另一气体A的密度之比D(通常称作相对密度): 则 5.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 (1)某物质X的化学反应速率:

高考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 化学计算主要包括以下类型:①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③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④有关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⑤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⑥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⑦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⑧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⑨以上各种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 常见题型为计算选择题,计算填空题、实验计算题、计算推断题和综合计算题,而计算推断题和综合计算题,力求拉开学生的层次。 一、化学计算的基本类型与解题策略 1.有关化学量与化学式的计算 有关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微粒数间的换算 推断 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考查热点分子式(化学式)、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 确定 相对原子质量 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式 有机物的通式 掌握基本概念,找出各化学量之间的关系 解题策略加强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有机物结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在常规解法和计算技巧中灵活选用 2.有关溶液的计算 有关溶质溶解度的计算 有关溶液浓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考查热点有关溶液pH的计算 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 有关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计算,关键要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理清相互关系

一般可采用守恒法进行计算 有关溶液pH及离子浓度大小的计算,应在正确理解水的离子积、 解题策略 pH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解题时,首先明确溶液的酸(碱)性,明确c(H+)或c(OH-) 3.有关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 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进行计算 考查热点各物质反应速率间的换算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加强对速率概念、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 解题策略将等效平衡、等效转化法等分析推理方法与数学方法有机结合,在采用常规解法的同时,可采用极值法、估算法等解题技巧 4.有关氧化还原、电化学的计算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确定及量的计算 转移电子数、电荷数的计算 考查热点电极析出量及溶液中的变化量的计算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其他典型计算 解题策略关键在于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运用计算技巧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考查热点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计算 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充分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的有 解题策略关守恒关系 搞清各解题技巧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读懂题目,正确选择 6.有关综合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