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电梯电气配置标准

15.电梯电气配置标准
15.电梯电气配置标准

电梯电气配置标准

一、常用变频器(安川)功率和额定电流关系表

二、常用电梯曳引机、电机功率——额定电流关系表

2、偏离上述例表中的电机功率、额定电流以供应商资料为准。

3、当使用VVVF驱动时,变频器功率一定≥电机功率,变频器额定电流一

定要>1.2倍的电机额定电流,视提升高度、驱动电机、同步等)

三、电梯机房开关容量和动力线配置表

度。

通过以上计算,你就可以选用电动机了,一个可选22KW的,一个可选15KW 的电机。你想用发电机支持电梯的运行,它只能是提供的电源而已,你还是得用电动机来直接带动电梯运行的。不过你的发电机的容量适当的还得留一些余地的。

电梯设计说明书

设 计 说 明 书 题目:基于PLC的电梯运行控制模拟实验教学系统 ---------- 控制策略及主程序设计姓名:赵盈盈 班级:07机械电子工程 学号:0704105116 指导教师:叶军 所在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完成日期:2011年6月5日 答辩日期:2011年6月10日

基于PLC的电梯运行控制模拟实验教学系统 摘要 本文针对PLC及电梯教学的需要,介绍了由PLC控制的自我设计的四层电梯模型的构成、设计要求、编程方法及程序等。对电梯模型采用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描述,希望通过实际教学的应用,积累宝贵的经验,在教学方面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本设计是数控工作台的设计,该控制系统由微机部分、键盘、LED、I/O接口、光电偶合电路、步进电机、电磁铁功率放大器电路等组成。系统的控制部分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设计。该设计系统基于功能强大的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配以必要的传感装置,在X 和Y方向均有一个步进电机,利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使其按三相六拍运行方式运行,并且通过编写汇编程序,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使其按预定的运行规则和程序,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运用步进电机来驱动传动部分,从而控制数控工作台的运行速度和时间,LED为显示系统,用于实时显示工作台的运行方向。从而实现系统设计要求,实现该数控工作台的基本功能。 关键词:电梯模型,PLC控制,程序设计

NUMBER OF CONTROL WORK STATION DESIGN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need for teaching PLC and the elevator is introduced by the PLC control model of self-designed four-storey elevator composition, design, programming methods and procedures. Model of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design using PLC described the hope that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gain valuable experience in teaching has good practical value. This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numerical control table, the control system consists of computer parts, keyboard, LED, I / O interfaces, optical coupling circuit, stepping motor, electromagnet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and other components. System control part of the use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mbination designed. The design system is based on powerful AT89S51 microcontroller core, accompanied by the necessary sensing devices, in both X and Y direction of a stepper motor, stepping motor used to make it run shot by three-phase six-run, and by writing assembler, can achieve a variety of complex control, so according to predetermined operating rules and procedures, the control signals control the speed of the stepper motor, stepper motor used to drive transmission parts to control the operation CNC table speed and time, LED for the display system for real-time display table in the running dire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system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to achieve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CNC table. Keywords:Elevator Model, PLC control, programming

电梯设置

1.1层数和使用功能 *《住宅设计规范》4.1.6: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 以上必须设置电梯。 注:室外设计地面起计,包括底层商店、架空、跃层、中间层。 4.1.7: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4.1.8:宜每层设站,不设站的层数不宜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4.1.9:侯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梯中最大轿箱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4.1.4:老年人建筑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4.6:设电梯的老年人建筑,电梯厅及轿厢尺度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电梯速度直选用慢速度,梯门宜采用慢关闭,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4: 一、四层及四层以上门诊、病房楼应设,且不少于2台,病房楼高度超过24m,应设污物梯; 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6: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挽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并应有防滑措施。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3.1.2疗养院建筑不宜超过四层,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3.1.8:电梯 一、二级旅馆3层及以上台数计算确定 三级旅馆4层及以上服务梯据等级和需要 四级旅馆6层及以上服务梯据等级和需要 五、六级旅馆7层及以上(乘客梯与服务梯可合用)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3.1.3:陈列室不宜布置在4层或以上,大、中型馆内2层或以上的陈列室宜设客货两用电梯;2层或2层以上的藏品库应设载货电梯。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2.10: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有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提升设备宜不少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梯。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1.4: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的图书馆宜设乘客电梯或客货两用梯。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3.1.6: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应设电梯。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4.1.4:查阅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设计为五层和五层以上时就设电梯,超过二层的档案库应设垂直运输设备。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3.1.3: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室应设电梯。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3.5.3:居住层距入口层地面高度大于20m时,应设电梯。 1.2 消防电梯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3.1: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一类公共建筑。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住宅。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3.2:高层建筑每层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1500m2设1台≥1500 m2 ≤4500 m2设2台,>4500m2设3台

电梯控制系统设计设计说明

电梯控制系统设计设计说明

第 1 页共 3 页 编号: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院(系):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0900840218 指导教师:李莉 职称:讲师 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软件开发 2013年5月20日

第 3 页共 39 页 摘要 本设计主要利用AT89S52单片机,实现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单片机与电机驱动电路的结合完成了电梯基本的升降、楼层停靠、方向选择、时间控制等基本功能,研究并实现了在上位机的模式下通过LABVIEW的远程监测的方法,完成了系统样机的设计与制作。 本设计参照了通用电梯的设计标准,有良好的操作界面和通用的外部接口,具有人性化设计,实现较好的外设兼容性。同时在系统样机中完成的其它设计研究还包括,利用LED和蜂鸣器组成的简单电路实现电梯意外声光报警、利用数码管实现电梯楼层显示,利用4x4矩阵键盘实现电梯楼层按键选择,利用LED实现目的楼层的指示,利用MAX232串口电路实现串口通信,来监测电梯实时状态。样机使用的主要器件包括低功耗、高性能的AT89S52单片机,低功耗、低成本、低电压的MAX232,双全桥电机专用驱动芯片L298,共阴极八段数码管,4x4矩阵键盘等,通过比较合理的设计使样机系统基本达到了任务要求,并具有很高的性价比,硬件设计简单可靠。软件部分使用keil软件进行C语言程序编写,用proteus 7软件进行仿真调试。本设计中综合使用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高频电路、单片机及编程、硬件逻辑描述、LABVIEW及其应用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多方面的知识,软硬件结合,很好地完成了本科毕业设计任务要求并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AT89C52;单片机;电梯控制系统; C语言

TSETA-0001-2019上海市住宅电梯配置和选型要求

ICS 91.140.90 078 团体标准 T/SETA 0001—2019 上海市住宅电梯配置和选型要求 Planning and selection of residential elevators in Shanghai 2019- 01 -30 发布2019- 02 -01 实施

目次 前言 (2) 引言 (3)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术语和定义 (4) 4住宅电梯配置和选型要求 (4) 5土建设计要求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住宅电梯基本选型图 (11) 参考文献 (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技术专业委员会、上海市联合电梯安全技术促进中心、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电梯检测中心、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通力电梯有限公司、蒂森电梯有限公司、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东芝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富士达电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爱登堡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昌明、丁毅敏、车学娅、张伯仑、任昭霖、张鹏、黄文和、王捷、卜灵伟、沈毅君、陈远锋、黄文山、蔡晓宏、赵建兵、黄磊、刘文卿、潘阿锁。 本标准于 2019 年首次发布。

引言 住宅电梯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合理配置和选型住宅电梯并使其安全运行,是提高城市居民居住与出行质量的重要部分,也是关系人民群众生活安全的大事。 上海市电梯协会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组织电梯行业、建筑界等方面的企业与专家起草了《上海市住宅电梯配置和选型要求》。本标准给出了住宅电梯配置、选型和土建设计的相关要求,是对相关单位在住宅建设时的电梯配置选型给予规范性指导,推动本市电梯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住宅设计规范中有关电梯要求的-说明

住宅设计规范中有关电梯要求的说明 该帖被浏览了1379次| 回复了6次 4.1 楼梯和电梯 4.1.1 目前国内住宅楼梯间绝大多数是靠外墙布置的,这有利于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和排烟,也有利于节约能源,符合使用及防火疏散的要求。高层住宅的楼梯间当受平面布置限制不能直接对外开窗时,则须设防烟楼梯间,采用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排烟措施,以符合防火规范有关规定。 4.1.2 梯段最小净宽是根据使用要求、模数标准、防火规范的规定等综合因素加以确定的。要说明的一点是将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梯段最小净宽定为1m ,原因是:①过去,为满足防火规范规定的楼梯段最小宽度为1.10m,一般采用2.70m 或2.60m(不符合3模)开间楼梯间,目前单元式住宅都趋向一梯二套,服务套数少,相应楼梯间面积也可减少,如采用2.40m开间楼梯间,每套可增加1m2左右使用面积,而砖混住宅2.40m开间楼梯间,楼梯宽度只能做到1m左右;②2.40m开间符合3模,与3模其它参数能协调成系列,在平面布置中不出现半模数,与3.60m等参数可组成扩大模数系列,有利于减少构件,也有利于工业化制作,平面布置也比较适用、灵活;③从各地调查中看,采用2.40m开间楼梯间很普遍,据分析,只要保证楼梯平台宽度能搬运家具,2.40m是能符合使用要求的;④参照国内外有关规范,前苏联规定不小于1.05m,台湾省规定不小于0.90m,经与公安部协调,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了“不超过六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净宽可不小于1m”,但七层和七层以上单元式住宅或所有走廊式、塔式住宅楼梯梯段最小净宽应为1.10m。 4.1.3 原规范规定楼梯踏步宽度不小于0.25m,高度不大于0.18m,其坡度为37.75°而偏陡,与国外标准相差很大,居民上下楼颇感费力,尤其是老年人。现将踏步宽度修改为不小于0.26m,高度不大于0.175m,坡度为33.94°,接近舒适性标准,在设计中也能做到。按层高2.80m计,正好设16步,面积增加也 不多。 4.1.4 实际调查中,楼梯平台的宽度是影响搬运家具的主要因素,本条比原规范中规定的平台最小宽度1.10m增加了0.10m,为1.20m,如平台上有暖气片、配电箱等凸出物时,平台宽度应以凸出面起算(图4.1.4 1),垃圾道不宜占用平台(图4.1.4 2)。调查中发现有的住宅入口楼梯平台的垂直高度在1.90m左右,过人碰头,很不安全。1954年《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不小于2m。根据我国青年人体有普遍增高的趋势,维持这个高度是必要的。 规定入口处地坪与室外设计地坪的高差不应小于0.10m,第一考虑到建筑物本身的沉陷;第二为了保证不使雨水侵入室内。当住宅建筑带有半地下室、地下室时, 应严防雨水倒灌。

第4章四层楼电梯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 第4章四层楼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电动机控制电路图 根据设计要求,本次设计的电气控制系统主回路原理图如图4-2所示。图中M1,M2为曳引电机和门电机,交流接触器KM1~KM4通过控制两台电动机的运行来控制轿厢和厅门,从而进行对电梯的控制。FR1,FR2为起过载保护作用的热继电器,用于电梯运行过载时断开主电路。FU1为熔断器,起过电流保护作用。 曳引电机门电机 图4-2电动机控制电路图 PLC外部接线图 PLC外部接线图见下图4-3,其中包含主控制器CPU224CN及扩展模块EM223。接线图分为DC输入端和DC输出端。 , 输入端DC24V的负极接公共端1M和2M。输入开关的一端接到DC24V的正极,输入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到CPU224或ME223各输入端。

输出端DC24V的正极接L+端。输出负载的一端接到DC24V的负极,输入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到CPU224或EM223各输出端。 : } —

] ) 图4-3 PLC外部接线图 流程图 电梯上下行流程图见图4-4。假设电梯停在N(N=1,2,3,4)楼,M楼有信号,M >N时,电梯上行;M<N时,电梯下行。 / 、

~ ; 图4-4 电梯上下行流程图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梯上升(或下降)途中,任何反方向下降(或上升)的外呼梯信号均不响应,但如果反向外呼梯信号前方向无其它内、外呼梯信号时,则电梯响应该外号。 ; 电梯应具有最远反向外梯响应功能。例如:电梯在一楼,而同时有二层向下外呼梯,三层向下外呼梯,四层向下外呼梯,则电梯先去四楼响应四层向下外呼梯信号。 电梯响应流程图见图4-5。

, ? 图4-5 电梯响应流程图 . 当电梯到达系统控制的目标楼层时,控制系统发出开门信号,电梯门开,当门开到开门限位时,计时3秒钟,然后关门,直到关门限位产生信号。此过程期间,按开门按钮电梯门打开,按关门电梯门关闭,并且当门关闭动作时,门间来人会使光电传感器产生信号,控制系统发出开门信号,电梯开关门流程图见图4-6。

电梯标准配置与功能解释

电梯标准配置及功能解释 1、全集选控制 ①共乘方式 电梯一边应答轿内召唤,一边依次应答与运行方向同方向的厅外召唤。 ②换方向运行功能 如果完成运行方向的召唤(包括基站),则自动地换方向运行,尽快应答反方向的召唤。 ③待机 当无基站时,完成全部召唤服务后,在最后服务的楼层上关门待机。 当有基站时,可以使电梯回到基站待机。 ④门的开启、关闭 当登记要去的楼层召唤后,电梯自动地关门、出发、平层、开门。 2、检修运行方式 操作人员通过此功能可在电梯的机房、轿内或轿顶用点动运行方式控制电梯在井道中以0.25米/秒的速度慢速行驶。同样,检修时电梯在门区内开关门按钮也为点动开关门。 3、召唤功能 ①轿内召唤: a.按压操纵箱的各层召唤按钮,除电梯所在层的召唤灯不能自保外,其余召唤灯都应亮灯。 b.电梯应按召唤顺序停站,当电梯运行至被召唤的层楼时,对应的轿内召唤灯应熄灭。 ②厅外召唤: a.电梯能按楼层顺序应答厅外的召唤。 b.电梯停靠层的厅外召唤试验:电梯所在层和电梯运行方向相同的厅外召唤应不能登记,但关门过程中按压该按钮应能重开门;电梯所在层和电梯运行方向相反的厅外召唤应能登记。 4、电梯自救运行 电梯故障的发生可能会导致电梯在非平层区(离平层位置超过125mm)停车,当故障被排除后或该故障并不是重大的安全类故障时,电梯会自动以低速进行自救运行,并在最近的服务层停车开门,以防止将乘客困在轿厢中。 5、到站自动开门 在自动状态、司机状态或专用状态下,电梯响应指令信号运行,到达服务层后自动开门。 6、自动关门

在自动状态运行时,电梯到站自动开门后,延时若干时间自动关门。 7、对讲机通讯、警铃 可通过轿内对讲机与机房(或值班室[有三方通话功能时])直接对话。可在轿箱按压操纵箱上的“紧急呼唤”按钮,使轿顶警铃发出响声,通知值班人员。 8、关门按钮提前关门 在自动状态运行时,电梯到站自动开门后,可按压关门按钮直接关门。 9、开门按钮开门 电梯关门过程中,可按压开门按钮重新开门。 10、故障重开门 如果电梯持续关门10秒后,尚未使门锁闭合,电梯就会转换成开门状态。 11、起动补偿 使用数字开关量在电梯启动时进行力矩补偿,从而保证电梯在不同负载下都有较好的启动舒适感。12、满载直驶 为保持最大运行效率,在自动状态,当电梯轿厢的载重大于额定载重量的80%时,电梯自动将运行方式切换到直驶运行状态。在直驶运行状态下,电梯将优先响应当前运行方向上的内召唤指令,若当前运行方向上无内召唤指令登记则电梯自动响应该方向的最远外召唤指令。 13、闲驶时轿内照明、风扇自动断电 *如果电梯在30分钟内运行的次数是3次或小于3次,系统判断此时为闲驶状态,则3分钟无呼唤后自动熄灭照明灯、风扇。 *如果电梯在30分钟内的运行次数超过3次,系统判断此时为繁忙状态,则30分钟无呼唤后自动熄灭照明灯、风扇。 *对于观光电梯照明灯不自动熄灭(除泊梯外)。 14、故障历史记录 电梯系统具有全面合理的系统故障自动检测和存储功能,当电梯有故障发生时,电梯自动检测出故障发生的原因、位置和状态,并对故障作出及时的分项登录和分级处理。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可通过电梯系统的微机故障记录表了解电梯发生故障的资料,以及时排除电梯故障。 15、井道层楼数据自学习 通过此功能能使电梯自动对建筑物层楼高度进行自测定,当测定工作完成后,层楼高度的数据会自动存贮在电梯系统的微机中,这样电梯微机就能准确计算出该建筑物内各层的位置,对电梯的加减速及平层位置实现精确的控制。 16、层楼位置信号的自动修正 在运作过程中,电梯系统会对轿厢所在的位置作监测和分析,当由于故障或人为操作而使电梯轿厢位置

现代电梯别墅设计说明

现代电梯别墅设计说明 被别人一说,我感觉原来的设计想的真复杂,如果知道内幕的人会很清楚,设计的出发点非常简单,有的建筑师真的喜欢把问题复杂化,我是这个项目的原设计师,我真的觉得自己的脑子很简单,后来被什么院长和专家冠以的什么主义啊、欧洲啊我真的没有想过,这只是个房地产的项目,目的是为了我设计、业主造、卖掉这么简单的出发点。 这是最开始的说明: 塞纳维拉的表现主义与实用主义 作为服从房地产开发的建筑师来说,不能不从客户角度的实用主义作为课题的切入点,但又从引导住宅发展的社会角度来说,又不得不将表现主义作为一种设计的结果。 而我们的课题又是什么呢? 而对这么尴尬的问题,我几乎无法用一句话来阐述,因为从一块空地到现在的“现代水景住宅”没有一个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是由一系列的偶然性构成的。就像一幅几经修改的绘画和乐章,因为不断变化的市场氛围和外部条件而不断调整。 房地产受地域性和阶级性制约,换句话说:某个地方、某类人、住某种房子,当然这里没有考虑时间的变迁,因为我们谈的只是现在。 我们前面提的表现主义与实用主义同样也受地域性与阶级性制约。 回到正题上来,我们的课题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是由建筑师来回答的,那是一群富裕而有修养的人,他们憧憬在一个看得到水体流动、充满阳光、绿树掩映的大房子里;视觉的通透性与生活的私密性必须同时得到满足;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房子是现代的、鲜明的和富有个性的。 针对这些要求,我必须将其换成建筑师语言:舒适的尺度、优美的室外景观、流动的水系、均好性的宅前空间、鲜明而细致的建筑立面及变化得体的建筑造型。 完成这个理想有赖于有良好素养的建筑师来设计,由建筑师将可获得的技术用艺术的手法组合起来,这就是前面所谓的塞纳维拉的表现主义与实用主义。 无论基地多大,人的感受总是有限的,由几幢房子构成的区域才为人所知,这和建筑师面对着几公顷甚至几平方公里的图纸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所以将这个从基地中心到任何角落均在步行五分钟之内的地块拆解成若干个“园”,可能每个“园”的规模不尽相等,“园”用“墙”来围合,半通透的墙,木质的半通透材料增加了“领域感”。 水是流动的,建筑空间同样需要流动,空间的流动也受北京特定的建筑朝向制约,所以在建筑的“抑扬顿挫”中建筑师也显得很小心,在有限的角度变换中融合一些中国书法的精神,“形散而神不散”,“藕断而丝连”。 北京的水是宝贵的,合理安置水景有着一定的社会意义,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是合理利用技术及材料的前提,任何滥用技术材料的浪费行为均为发展商、用户、建筑师所不齿。浅水系流动设计中大量的考虑了现状、蒸发、渗漏、循环、过滤等技术难点,当然首先考虑的应当是效果。 人与住宅的亲水性表现在驳岸设计上,“钢柔相济”的驳岸设计除了技术要求外也提供对比的视觉效果,中国人传统平衡的信念始终贯穿在这种现代的水系设计中。 处理环境中的“软质材料”之前,建筑师了解并回顾了别人及自己记忆中的兴奋点:一片杨树林、一条法国梧桐的林荫道,长长的绿篱以及很多重复性的种植景观,均在每个人的记忆中留下了亮点。避免种植的过度混杂,追求区域的单一性可以在每个“园”内造成不同的性格,并形成一定的“禅意空间”,使居住者内心宁静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畅想的场所。 细心的营造了这许多外部条件后,最终到了课题的重点——住宅本身。方便居住及出行、合理的借用景观并将

电梯调度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电梯调度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版本:1.1 最近修改时间:2012年3月14日 项目负责人:韩辉 开发单位:数计学院09软件开发与应用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项目背景 (3) 1.3定义 (3) 1.4参考资料 (3) 2.任务概述 (3) 2.1目标 (3) 2.2运行环境 (3) 2.3需求概述 (4) 2.4条件与限制 (4) 3.总体设计 (4) 3.1处理流程 (4) 3.2总体结构和模块外部设计 (5) 4.接口设计 (5) 4.1外部接口 (5) 4.2内部接口 (5) 5.数据结构设计 (6) 5.1逻辑结构设计 (6) 5.2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6) 6.运行设计 (6) 6.1运行模块的组合 (6) 6.2运行控制 (6) 6.3运行时间 (7) 7.出错处理设计 (7) 7.1出错输出信息 (7) 7.2出错处理对策 (7) 8.维护设计 (7)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此文档的编写是为了描述系统功能实现的方向以及一些问题的解决。根据需求分析,将电梯调度系统模块化,建立模块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确定模块间的接口及人机界面等。数据结构设计包括数据特征的描述、确定数据的结构特性。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电梯调度系统. 实现软件单位:数计学院 09软件开发与应用专业 1.3定义 软件接口:软件数据接口 硬件接口:就是装机时可以介入设备的接口,如内存和显卡接槽以及电脑装机完成后与外部设备耳机,网线,USB等相连接的接口 数据字典: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1.4参考资料 软件开发文档模板。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UML软件建模 实用软件设计模式教程 2.任务概述 2.1目标 模拟实际的电梯调度系统。 2.2运行环境 服务器平台:windows2000或以上 数据库:无

各种商品住宅楼梯电梯设置标准

各种商品住宅楼梯电梯设置标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一般性标准 6层:敞开楼梯*1 6+1层:敞开楼梯*1 7~9层:敞开楼梯*1+无障碍电梯*1 10~11层:敞开楼梯*1+无障碍电梯*1 11+1层:敞开楼梯*1+无障碍电梯*1 12~18层:封闭楼梯*1+消防电梯*1+无障碍电梯*1+屋顶联通18+1层:封闭楼梯*1+消防电梯*1+无障碍电梯*1+屋顶联通19~32层:剪刀楼梯(防烟)*1+消防电梯*1+无障碍电梯*1+屋顶联通 专业性标准 楼梯的设置标准: (1)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2)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宜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3)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1.20

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过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4)楼梯井宽度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标准: (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 m2,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m2;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 m2;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m2。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消防电梯设置标准: (1)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2)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m2。 (3)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电梯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题目电梯控制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电梯控制技术 院系电力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设计地点 指导教师 设计起止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电梯也已成为人类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运输工具。随着人们对电梯运行的安全性、舒适性等要求的提高,电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拖动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调频调压调速,其逻辑控制也由PLC代替原来的继电器控制。 可编程控制器(PLC)因为稳定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简单易学、功能强大和使用方便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成为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支柱之一。电梯控制要求接入设备使用简便,对应系统组态的编程简单,具有人性化的人机界面,配备应用程序库,加快编程和调试速度。通过PLC对程序设计,提高了电梯的控制水平,并改善了电梯的电梯运行的舒适感。本文争对以上优点,对电梯运行进行了改进,使其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控制效果。 本文通过研究电梯实物模型,可编程控制器,了解模型的结构,了解PLC的I/O,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单台四层电梯曳引系统;设计开关门系统;设计电梯楼层召唤,轿厢命令响应系统;设计电梯楼层控制逻辑;设计电梯控制继电器原理图等。

目录 一、绪论 (11) 1、电梯基本知识 (11) 2、PLC基本知识 (11) 二、电梯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2) 1、四层电梯控制上下行主电路 (12) 2、电梯门开关主电路 (13) 3、四层电梯控制电路图 (13) 5、四层电梯模拟控制面板 (15) 三、电梯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16) 1、四层电梯控制要求 (16) 2、电梯运行流程图 (16) 2、输入/输出的分配如下 (17) 3、PLC内部字、存储位分配表 (18) 4、四层电梯控制程序梯形图 (19) 四、结语 (23) 五、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电梯课设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梯设计说明书

电梯设计说明书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 姓名:薛萍萍 学号:1120830216 指导教师:刘晓芳 2013-12-23

目录 一、电梯控制功能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各控制按钮对应的控制版面及功能 (3) 三、工作控制电路图 (4) 四、工作过程介绍 (6) 五、设计遇到的问题 .................................................................................. 摘要:运料小车的自动控制能极大解放人在生产中的地位,让我们工作更轻松,与此同时,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 关键词:四层电梯工作原理工作介绍 一、功能要求分析 1、开始时电梯可以处于任意一层,使用者可以由任意层输入信号。 2、当有电梯外信号输入时,轿厢应该响应信号,到达该楼层时停止运行,轿厢打开三秒自动关门;当有轿厢内有信号输入时,轿厢响应信号,到达该楼层后停止运行,电梯门打开3秒后自动关闭。 3、在轿厢运行时,不响应反向的输入信号,即上升时不响应下降的信号,除非该层往上没有上升信号,下降时也不响应上升的信号,除非该层往下没有下降信号。 4、正向最近呼应,反向最远呼应。比如,三层和二层的人均要下楼,电梯处于第一层,则要先到三楼然后到二楼,与外信号输入顺序无关。

5、安全性:上升或下降时是加速启动、匀速、减速停止的过程。 6、重力传感器控制最大负荷量。 7、电梯出现故障时报警系统(灯亮和响铃)。 二、电器元件标志与说明 1 QS 电机房整个电梯通电总开关 2 FU 电机房过流保护 序号标志位置作用 3 FR 电机房过载保护 4 M1 电机房牵引电机 5 M2 电机房门电机 6 KM1 电机房控制门电机开门 7 KM2 电机房控制门电机关门 8 KM3 电机房控制牵引电机上行 9 KM4 电机房控制牵引电机下行 10 QS1 箱内,1楼按 钮当箱内有人按1楼时刀开关QS1闭合 11 QS2 1楼外,箱外 1楼有信号输 入当箱外有人在1楼输入上升或下降信号时QS2闭合 12 QS3 箱内,2楼按 钮当箱内有人按2楼时刀开关QS3闭合

电梯设计书

电梯工程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电梯工程设计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1.1 电梯工程设计项目背景 1.1.1 电梯工程设计项目名称 1.1.2 项目承办单位 1.1.3 项目拟建地点 1.1.4 项目建设内容 1.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北京华灵四方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1.1.6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 (5)国家计委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现行财税制度 (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

1.2.1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2.2 厂址 1.2.3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2.4 环境保护 1.2.5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1.2.6 项目建设进度 1.2.7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8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2.9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符合国家节能政策 本项目产品符合国家节能政策 (2)工艺技术国内领先 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生产技术,采用节能设备,污染少,能耗低,而且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可以满足下游市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产品市场空间广阔,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企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本项目所在地拥有丰富的资源、稳定的电力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较好,是建设项目的较好地点。 (4)本项目财务评价分析主要指标均超过行业相同规模企业,项目财务经济效益较好,并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本项目能保持企业的平稳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项目建设可行。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

电梯安全部件设计说明

第1章机械安全设计方法 1.1 电梯安全技术特点 1.1.1 电梯安全技术的综合性技术 电梯安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涉及的学科领域多,如电机工程学、电工学、电子学、机械工程学、力学、管理学、建筑学等。 1.1.2 电梯安全技术系统化 电梯安全技术在电梯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保养工作中始终贯穿其整个过程,建立安全方面的组织、管理、培训、监督机构,健全安全保证系统和安全监督体系才能使电梯安全优化管理。 1.1.3 电梯安全技术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预防为主就是不断地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操作者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安全操作性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能是学习不够。电梯的不安全状态可能是管理不完善造成的,所以对人和设备的管理都应该是超前的。 1.2 电梯安全运行条件 1.2.1 安全应“以人为本” 保证电梯安全运行,人是第一位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会造成电梯处于不安全状态,因为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使用、管理都是人来完成的。因此,做好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工作是电梯安全运行的最基本条件。 1.2.2 电梯产品质量与安全 电梯的质量主要是指安全可靠性质量和标准型质量。在电梯的设计、加工制造中,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把贯彻国家标准放在首位。 目前我过的电梯标准是依照国际上的相关电梯设计、制造、使用标准制定的,它包括基本标准、通用标准、专业标准三个层次,既有世界通用性又结合了我国的国情,它也是总结了百年来电梯的生产、使用实践而制定出来的。因此,只有严格贯彻国家标准,

才会有高质量的合乎安全要求的电梯产品和优质服务,电梯的安全可靠性才有保障。当然,标准的制定也应适应和满足科学技术进步,新产、新技术的需要。 电梯元器件的质量也是保证电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合理的设计基础上,选择好各种器件尤为重要。特是选好电梯的安全部件。安全部件应永远保持可靠。 电梯的安全可靠,还应体现在整机的综合质量上。 1.2.3 电梯的安装质量与安全 电梯的安装是将厂家生产的各个部件,由电梯技工现场装配安装成为整机,因此其装配、安装质量与电梯安全运行关系密切。 对于电梯的安装在国家标准中有严格的规定。安装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安装资质和等级,凡超出其资质等级允许的安装围,均属违规行为。 电台安装除了要有合格的资质外,还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安装标准应是按照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制定出来的行业标准,并在施工中按施工顺序、安装进度逐项逐条予以落实。 从事安装工作的单位还要有自己的检验机构,对安装电梯进行质量把关,检验工作应由有资格的质量检验人员进行,这是保证安装质量、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一环。 1.2.4 电梯的使用管理与安全 电梯在交付使用后,除做好定期维修保养工作之外,使用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电梯自管单位或维修承包单位应该依据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根据电梯的类型、用途、使用场合等,制定出相应的使用管理规定,确保电梯安全可靠地运行。 第2章电梯机械安全保护装置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梯与人们是生活息息相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梯是用动力拖动的垂直起重运输机械,在运行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安全,因此,设置了安全装置。 我国对电梯的安全装置是非常重视的,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中第三十七条规定:“电梯出厂时,必须付有制造企业关于该电梯产品或者部件的出厂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书,装箱清单等出厂随机文件。合格证上除标有主要参数外,还应当表明驱动主机、控制柜、安全装置等主要部件的型号和编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总结: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1.电梯设置 层数和使用功能 《住宅设计规范》4.1.6:七层及以上或入口屋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必须设。注:室外设计地面起计,包括底层商店、空、跃层、中间层。 4.1.7:十二层以上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4.1.8:宜每层设站,不设站的层数不宜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宜成组集中,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4.1.9:侯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梯中最大轿箱深度。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4.1.4: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4.6: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 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4: 一、四及以上门诊、病房楼应设,且不少于2台,病房楼高度超过24m,应设污物梯; 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6: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挽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

于1:10,防滑措施。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3.1.2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424305567.html, 藏品库应设载货电梯。 4.2.10: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有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提升设备宜不少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梯。《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1.4: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的图书馆宜设乘客电梯或落货两用梯。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3.1.6: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应设电梯。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3.1.5:查阅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设计为五层和五层以上时就设电梯,超过二层的档案库应设垂直运输设备。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3.1.3: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室应设电梯。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3.5.3:居住层距入口层地面高度大于20m时,应设电梯。 消防电梯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3.1: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一类公共建筑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建筑,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住宅。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3.2:高层建筑每层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1500m2设1台≥1500 m2,≤4500 m2设2台>4500m2设

(完整word版)电梯设计计算书

ZFTG1600/3.0-JX(VVVF)乘客电梯 设计计算说明 ZFTG1600/3.0-JX(VVVF)绿色节能永磁同步无齿轮电梯,是经国家特种设备管理局批准研制的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后,采用优化设计而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有加减速度曲线圆滑、乘座电梯舒适感好、运行平稳、速度快噪音低、环保节能等优点。我们的电梯采用日本富士电机公司出产的电梯专用变频器:LEFT型,功率37KW。控制系统采用32位微机控制,主要控制原器件选用日本富士电机公司(FUJI ERECTRIC)的产品。轿厢是用板式压制的结构件,强度高、刚性好、美观大方。而安全件则选用经国家认可的检验所检验为合格的产品,如安全钳、限速器、门锁、缓冲器、上行保护装置等。设计的ZFTG1600/3.0-JXW(VVVF)乘客电梯特性如下。 1. 该款电梯的最大特点是:节约能原、每年可为用户节省约100天的电费,每台比传统电梯节省30%的电能。是一款以绿色节能为核心的全电脑模块化控制永磁同步无齿轮电梯。

无齿轮曳引机与有齿轮曳引机的区别在于:有齿轮曳引机的传动的方式是电动机将动力通过齿轮变速箱传动到曳引轮;而无齿轮曳引机则在设计上省略了齿轮变速箱,其传动方式是由电动机直接带动曳引轮,避免了传动过程的机械磨损和能耗。另一方面和传统的感应电动机相比,永磁电动机无需耗费电能来产生励磁,因而进一步节省了电能。永磁无齿轮曳引机具有振动小的效果, 闭环的门操作系统,开关门动作平稳。结构合理,体积小巧,重量较轻,降低了电梯对建筑结构的要求,节省了建筑的空间。 先进的技术则代表着更卓越的性能,零件少意味着成本的降低,。珠江富士在继续秉承其电梯产品安全,可靠和耐用的同时,在产品开发中应用价值工程,降低了电梯系统的成本,并将这一成果回馈给用户。更高的性价比,给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以人为本”的理念熔入产品设计中,产品安全可靠、乘座舒适,门光幕保护以及盲文呼梯按钮大大方便了特殊人群。 电梯润滑存在油污问题。永磁无齿曳引机无需润滑避免油垢对环境的污染。电梯系统机械性能优越。运行平稳,舒适和安静,无噪声污染。 2.采用调频、调压、调速微电脑控制的电梯,以控制电压以及周波数作连续性变化的新型方式,按照现代社会的需要和人体的生理适应需求,运用优化设计而适应人体在运行中所要的舒适感。求得理想运行优化曲线:平稳、无噪音。平层精度在±3mm之内,确保运行安全性,保证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3.提高电梯运行速度:电梯的运行速度提高,加快了房屋的高层化,可达到30层楼以上。该电梯己进入高速度电梯挡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