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王朝的演变

英国王朝的演变
英国王朝的演变

诺曼人征服英国后经历10个王朝

一,诺曼王朝(1066-1154)

威廉一世(1066-1087)

威廉二世(1087-1100)

亨利一世(1100-1135)

斯蒂芬(1135-1154)

二,安茹王朝(1154-1216)

亨利二世(1154-1189)

理查德一世(1189-1199)

约翰(1199-1216)

三,金雀花王朝(1216-1399)

亨利三世(1216-1272)

爱德华一世(1272-1307)

爱德华三世(1327-1377)

理查德二世(1377-1399)

四,兰加斯特王朝(1399-1471亨利四世(1399-1413)

亨利五世(1413-1422)

亨利六世(1422-1471)

五,约克王朝(1461-1485)

爱德华四世(1461-1483)

理查德(1483-1485)

六,都铎王朝(1485-1603)

亨利七世(1485-1509)

亨利八世(1509-1547)

爱德华六世(1547-1553)

玛丽一世(1553-1558)

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七,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詹姆斯一世(1603-1625)

查理一世(1625-1649)

查理二世(1660-1685)

詹姆斯二世(1685-1688)

威廉三世(1688-1702)

玛丽二世(1688-1694)

安妮(1702-1714)

八,汉诺威王朝(1714-1901)乔治一世(1714-1727)

乔治二世(1727-1760)

乔治三世(1760-1820)

乔治四世(1820-1830)

威廉四世(1830-1837)

维多利亚(1837-1901)

九,萨克斯-科堡-哥达王朝(1901-1910)

爱德华七世(1901-1910)

十,温莎王朝(1910-至今)

乔治五世(1910-1936)

爱德华八世(1936)

乔治六世(1936-1952)

伊丽莎白二世(1952-至今)

现在仍是温莎王室。

注意:这些王朝之间全部都有血缘关系!一般不出五服。比如,

“安茹王朝”的第一个国王实际上是“诺曼王朝国王的外甥;而汉诺威王朝”的第一个国王乔治一世是斯图亚特王朝詹姆斯一世的曾外孙。他们大部分的改朝换代都是法定继承人的轮换,而不是暴力革命或者外族入侵的结果。换句话说,英国这10

个朝代实际上约等于中国的一个朝代。英国朝代的名称不同,多是因为祖上的地理关系或者他们曾经获得的爵位名称不同而已,并且很肯定地说,没有一个英国的王朝是农民起义的结果。

浅析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浅析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摘要:英国是首创议会制的国家,其议会制度被称为“议会之母”,因此,了解英国议会制度的产生形成过程,分析英国议会制度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英国议会制度作为民主制度的产物,不仅对英国意义非凡,也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认可、采用和借鉴,在世界民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国议会制度;发展历程;影响 一、英国议会制度的产生形成过程 (一)英国议会制度的开端 自11世纪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断加强。13世纪,约翰王统治时期经常增加额外的捐税,对外战争接连失败,还干涉封建法庭的权力,使国王与贵族的关系日趋紧张,并与教皇发生了冲突,被教皇革除了教籍。分离倾向日益明显的强大贵族势力乘机联合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开始了反对国王的斗争。1215年,约翰王被迫接受了他们所拟的《大宪章》。大宪章保证贵族和骑士的领地继承权,由贵族和骑士组成王国的“大会议”,只有得到这个会议的同意,国王才能向封建主征收额外的税金。这就意味着在英国长期以来至高无上的专制王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约束。 《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具有进步意义,它的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因此它被称之为“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到了17世纪,资产阶级为了适应反封建的要求,对它赋予了新的解释,成为资产阶级法治的主要依据。 但约翰王并未实行这个宪章,并且准备对贵族进行新的战争。1258年,亨利因为干预意大利战争,不顾农业歉收和饥荒,要求贵族缴纳三分之一的收入作为军费,激起了贵族的不满。贵族武装冲入王宫,亨利无奈,被迫于当年6月在牛津召开了贵族大会,制定了《牛津条例》,把国家权力交给贵族操纵的十五人会议,国王非经同意,不得做任何决定。 《牛津条例》是继《大宪章》之后又一重要的政治和法律文献,首次提出政府主要大臣要对委员会而非国王负责以及定期召开议会的原则,公开宣布王权处

_高一人民版必修1历史一课一练:7.1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1.“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光荣革命’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其“收效”主要体现在( ) A.恢复了召开议会的传统 B.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D.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2.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由多数党领袖组阁②实际上对议会负责③首相是内阁政府首脑④掌握司法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特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则材料说明( ) A.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B.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 C.在英国拥有实权的是上下两院 D.英国没有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 4.以下哪一情景最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 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 C.国王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 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 5.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从此代议制政府掌握了国家的实权 6.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英国王朝谱系

诺曼王朝 House of Normandy 1066-1087 威廉一世(征服王),1027-1087 诺曼底公爵。表兄爱德华早年流亡诺曼底,所以与其结盟,并许诺英格兰王位。爱德华死后哈罗德继承英格兰王位,于是威廉出兵占领英格兰。诺曼王朝开始。 1087-1100 威廉二世(红毛王),1060-1100 威廉一世之次子。长兄罗伯特继承并承诺将诺曼公国王位传给他。在狩猎时中流箭身亡,也有说法是被亨利一世暗箭伤害。 1100-1135 亨利一世,1068-1135 威廉一世幼子(第四子)。其独子威廉在横渡英吉利海峡时身亡,无子。因丧子和安茹伯爵叛乱而忧郁,导致消化不良而病死。 1135-1154 斯蒂芬 法国的布鲁瓦伯爵之子,母亲阿黛拉是威廉一世的第四个女儿。亨利一世死后第一个赶到英格兰宣布继承王位。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继承权,1153年,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的儿子——安茹伯爵亨利率领军队在英格兰登陆。经过几场战斗,他与斯蒂芬达成协议,斯蒂芬继续担任国王,死后由亨利继承王位。次年斯蒂芬死去,亨利即位,金雀花王朝开始。 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 House of Plantagenet 1154-1189 亨利二世,1133-1189 法国的安茹伯爵戈特弗雷德和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之子。19岁时同因淫乱被迫离婚的法王路易七世王后埃莱奥诺(30岁)结婚,取得法国南部大片领地。晚年发生王后和王子叛乱,亲征诺曼底和阿基坦,被法国国王菲利浦二世和阿基坦叛军俘虏死亡。该王朝本名叫安茹王朝。但是因为纹章用金雀花的小枝做装饰,所以通常人们叫它金雀花王朝。 1189-1199 理查一世(狮心王),1157-1199 亨利二世次子。参加十字军东征,获得狮心王的称号。在镇压阿基坦叛乱时身亡。身为国王十年,在英格兰的时间一共只有六个月。是骑士的楷模,但是作为国王却非常失败。 1199-1216 约翰(无地王),1167-1216 亨利二世第四子。长兄和三兄早亡。父王把在法国的领地全部授予几位兄长,由于已经没有领地可以封给约翰,所以被称为无地王。在位期间出兵法国而战败,回国后由于征税而面临国内诸侯反抗,被迫颁布了承认封建特权和城市自治的《大宪章》。

英国政体的演变过程

英国政体的演变过程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101班 李若昭 6002210019 【摘要】英国现行的政体是议会民主制和君主立宪制,而且英国没有总统;英国的国家元首即形式上的最高领袖是国王。但是实权在内阁,内阁首相就是政府的真正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是因为议会由国王,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的。本文主要探讨英国现行政体的形成过程,并分析其中重要的几次变革。【关键词】君主;议会制;首相责任制 英国的现行政体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完备的政体——议会代议制和责任内阁制。从最初建国的绝对君制,英国政体经历了长达7个多世纪的演变与改革。从而使英国以一个强国的身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大舞台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英国政体的初步奠定——绝对君主制 公元827年,西塞克斯王爱格伯特(Egbert)统一了七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英格兰这一名称。这时的英格兰,政治上有耆老会议(全国最有势力的贵族会议),国王的一切重大政务,都要经过耆老会议的批准,由此而形成了英国贵族制约国王的传统。1066年诺曼人征服,在英国建立了诺曼王朝(征服者威廉一世建立,1066-1154),随着征服分封了众多的追随者,并由国王的直接附庸组成大议会,负责决定重大事务,提出法令建议,确定赋税征收。大议会每年召开三次,因过于庞大,开会有困难,于是又有一个较小的库里亚(御前会议), 由宫廷大臣参加,也邀请贵族、骑士参加。库里亚具有财政机关和最高法院职能。同时,诺曼王朝开始在英国推行诺曼法。诺曼法本质上是一种契约法:它不是建立在国王的单方支配和臣民的单方服从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国王和受封者之间相对的权力义务上。不管国王和受封哪一方,只要是单方面拒绝行使自己的义务,或者是寻求契约以外的权利,权益受害的一方都可以投诉于法庭获得救济。如果法律解决不了,则受害者有权解除封建契约,国王可收回领地,附庸可放弃效忠义务。显然,独立的司法,在这时已经有了苗头。 限制王权的里程碑——《大宪章》 这一时期,随着王权的强大,王权和法律的关系就成了英国人注目的重大问题。1199年登基的约翰王,仗着手中的权力,践踏封建契约,横征暴敛,残害民众,破坏了以往的封建传统,导致了国内封建领主的普遍不满。在坎特伯利大主教的支持下,封建领主领导了反约翰王的起义。值得庆幸的是,约翰王因为刚刚在对法作战中失利,没有力量同国内的封建领主抗衡,而是以契约的方式达成了与封建贵族的“和解”,并由此而产生了等级代表机构-- 国会。这个契约,就是有名的《大宪章》。《大宪章》共65条,其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国 王与领主关系规定;第二部分为国王施政方针与程序规定;第三部分为国王与领主争端处理规定。按照《大宪章》的规定,国王要保障贵族和骑士的封建继承权,不得违例向封建主征收高额捐税;不得任意逮捕、监禁、放逐自由人或没收他们的财产;承认伦敦等城市的自治权。为了保证宪章能够顺利执行,由25名男爵组成一个委员会,对国王进行监督。如果宪章遭到破坏,封建领主有权以军事手段强迫国王履约。英国以后的宪政,追根溯源即来自《大

试论英国都铎王朝君主专制的特点

试论英国都铎王朝君主专制的特点 【原文出处】史学集刊 【原刊期号】198304 【原刊页号】63—69 【分类号】K5 【分类名】世界史 【复印期号】198312 【作者】尹曲/李德志 封建君主专制是封建国家的一种政体形式,东西方大多数封建国家都曾实行过,而其专制本质都是一样的。但由于各国社会历史条件不同,表现的形式各异。英国都铎王朝的君主专制,在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哪些特点?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重商主义政策 东方各国君主专制,以农为本,国家收入主要靠农民交纳的赋税,因此不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大都采取闭关自守,重农抑商的政策。英国都铎王朝则相反,从王朝奠基人亨利七世至伊丽莎白女王,都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究其原因:一是王朝收入一半以上来源于工商税,特别是伊丽莎白时代,毛纺业成为英国民族工业,一五六四至一五六五年,呢绒和毛织品的输出竟占出口总额百分之八十一点六;其次,随着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上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与旧贵族在国会中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因此,都铎王朝的君主为了增加收入,扩大财源和争取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支持,必然要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大力保护工商业的发展。 亨利七世即位之初,便与佛兰德尔恢复正常的贸易关系,一四九六年双方订立“大通商”条约,此后,英国毛纺业得到迅速发展。据估计,一三五四年出口毛布不到五千匹,到一五○九年就达八万匹。正如培根所说,亨利七世“喜爱财富,不忍商业雕零”。①为了发展海外贸易,亨利七世对造船业实行津贴政策,凡建造百吨以上新船者,每吨可得五先令津贴②,这一政策促进英国海运事业的发展。在一四○○年以前,英国船只很少一百吨以上,之后不久,布利斯托尔著名商人威廉·坎宁共有船二、八五三吨,内有一只重九○○吨③。亨利七世还积极鼓励海外殖民活动。一四九六年三月,亨利七世曾向约翰·卡波特和他的三个儿子颁发了一份特许状,支持他们对美洲的探险活动。特许状中写到:“他们可以征服、占领和占有他们所发现的任何市镇、城市、城堡和岛屿,作为朕的臣属,他们能够从朕这里获得对上述村庄、市镇、城堡的统治权、财产所有权、司法权……”。他们可以“占有和支配他们航行中所增加的全部收入、利润、货物和商品……从主要收益中扣除五分之一的制品或钱交给朕”④。亨利七世还号召英国臣民大力支援约翰·卡波特父子,装备他们的船只,供应其所需的物品。 卡波特父子的美洲探险之行,得到亨利七世的赞赏,他赐给卡波特十镑赏钱和二十镑的年金,⑤并且答应卡波特的请求,为他下一次航行装备船只,派给他若干名囚犯。 除此之外,亨利七世还积极支持其他一些人的海外探险活动。1501年亨利七世向布里斯托尔的商人查德·沃德和约翰·托马斯等人颁发了发现、殖民和垄断贸易的特许权,鼓励他们寻找一条到达亚洲的航线。1502年亨利七世又向休·埃利奥特颁发了新的特许权。⑥亨利八世当政后,因袭亨利七世的重商主义政策,继续鼓励海外探险活动。1527年5月,他支持皇家海军的一位船长率船西行,航抵北美洲的拉布拉多半岛一带。⑦同时,他还支持另外一些商人在西非沿海地区开展贸易活动。此外,亨利八世在宗教改革中没收了大批教会的土地,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至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代,都铎王朝的重商主义政策得到了全面贯彻。资本主义商业活动呈

英国教育制度演变历史和特点

一、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推进,英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又创立了一批新的大学,如威尔士大学和伯明翰大学。同时,在19世纪成立的一批城市学院也先后改为大学。由此,英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大学的发展进入了持续增长期。相继建立了诺丁汉大学、基尔大学、艾克斯特大学等。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英国的大学已经超过了20所。但英国的高等教育依然保持着“重质量、轻数量”的“精英教育”模式,这使得英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在此背景下,英国政府推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罗宾斯报告》。该报告提出了著名的“罗宾斯原则”,即“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这标志着英国高等教育正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此后,英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1987年后,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已经从20世纪60年代初的5%左右稳定地提高到了15%以上,这标志着英国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已经完成。为进一步理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解决大学与多科学院之间无序竞争的问题,英国议会于1992年通过了《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决定废除高等教育双轨制,建立单一的高等教育框架,所有符合条件的多科技术学院全部升格为大学,从而建立了统一的高等教育体制。此前已建立的大学被称为“皇家特许大学”或“老大学”,而新升格的大学则被称为“法规大学”或“新大学”。 类型: 一、高等教育机构 1992年英国《扩充与高等教育法》公布实施是英国高等教育的分水岭,该法案结束了自1966年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的“双轨制”,一批多元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目前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大学、高等教育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及设计学院四大类。 1、大学 大学是完全独立的组织,不受政府控制和干预,自行决定开办的课程、教学和评审课程的方法,以及确定课程名称。以前大学自己负责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现在所有大学都设有校外主考员制度,由校外人士以客观态度进行评审,确保所有大学的质量和水平。 2、高等教育学院 英国的高等教育学院和大学一样,是提供高等教育的主要学府,课程包括本科、硕士、研究院及师范专业课程。这些院校的学生人数通常比大学少,便于更加细心周到的照顾。3、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主要提供师范及与教育有关的课程,同时可攻读本科或研究生课程。 4、艺术及设计学院 顾名思义,此类学院开办有关艺术及设计各方面的基础、文凭、高级文凭及本科课程,申请人通常还要提交一些个人作品来证实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潜力。 三、特点

议会主权原则

议会主权原则 议会主权原则是指议会拥有最高立法权,议会立法不受限制,议会通过的法律其他机关不能进行审查,更不能加以否定,只有议会可以修改和否定。 议会主权原则是英国宪法的重要原则。英国宪法基本原则包括: (一)限制王权原则。 (二)议会主权原则。 (三)人权原则。 (四)法治原则。 在英国,王权受到了限制,权力归议会,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议会的立法权没有限制,议会可以就任何事情制定法律,也可以修改和制定任何已制定的法律,而且不需要特别的程序。议会通过的法律是最高法律,其他机构制定的法律从属于议会的立法。议会通过的法律必须执行,其他机关无权进行审查。行政机关必须取得议会的多数才能成立,并且要对议会负责。总之,在法律上最高决定权在议会。这也是英国宪法的重要原则,是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当然,随着政党制度的形成,议会又被政党所控制。[1] 英国宪法议会主权原则 议会主权原则,即国会在立法方面拥有最高权力,并且这种最高权力是与生俱来的,无需任何人、任何机关的授权,甚至不需要宪法的授权;任何人、任何机关不得宣布国会通过的法律无效,亦无权限制国会立法权;法院无权以任何理由拒绝适用国会通过的法律;只有国会自身能够修改和废止法律。美国学者阿瑟·库恩从比较的角度考察英美宪法后曾指出:“对英国的宪法,我们可以勉强地称它如同一种宪法。它的基本原则,就是国会的主权。”“议会主权”首先体现在立法方面,国会拥有至高无上、不受约束的权力。其次,国会还拥有对政府行政与财政的监督权、弹幼权和理论上的最高司法权。 在“光荣革命”以后,英国议会权力得到空前加强,19世纪中叶,这种权力达到顶峰,议会的政治影响进人“黄金时代”。在这个国会权力光芒万丈的时代“国会可以做的事情,凡非自然法则上不可能的,均包括在内,甚至有些人毫不犹豫地用近于夸张的词句称之为…国会的万能?甚至说“除了将男变女及将女变男以外,无论什么事情,国会都可以做”。 但是19世纪末期以后,英国政党制度已经确立,议会多数党按照惯例成为当然首相,议会作用开始逐步下降。在英国这种变化表现为:一方面,以内阁为首的行政权力迅速膨胀,严重威胁到议会权力,加之议会中的党争因素,议会对行政权力监督的职能逐渐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随着“委托立法”的盛行,行政机关对议会权力在立法方面也进行冲击。据统计,1922年至1931年政府通过的法律每年多达400件,而1920年至1937年国会通过的法律平均每年不足70件,同期行政部门发布的命令、法规多达1400件以上。委托立法侵犯下议院立法权的做法一度引发英国法律界的批评。 可以认为,伴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进一步加强行政权力,有利于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这势必侵夺议会的权力,这在现代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英国历代国王列表

英国历代国王一览表 (一)英格兰王国ENGLAND Name(Nickname)姓名(俗称)Family Tie 亲属关系Reigned 在位Anglo-Saxons and Danes 盎格鲁- 撒克逊王朝(802 - 1066)Egbert 埃格伯特King of Wessex 802 - 839 Ethelwulf艾特尔沃尔夫son of Egbert 839 - 855 Ethelbald艾特尔鲍尔德son of Ethelwulf 855 – 860 Ethelbert I 艾特尔伯赫特second son of Ethelwulf 860 – 866 Ethelred I 艾特尔雷德一世third son of Ethelwulf 866 - 871 Alfred(The Great)阿尔弗烈德大帝fourth son of Ethelwulf 871 – 899 Edward(The Elder)爱德华一世Alfred’s son 899 - 925 Ethelstan艾特尔斯坦Edward’s son 925 - 939 Edmund I(The Magnificent)埃德蒙一世third son of Edward 939 - 946 Edred埃德雷德fourth son of Edward 946 – 955 Edwy(The Fair)埃德威格eldest son of Edmund 955 – 959 Edgar(The Peaceful)埃德加一世second son of Edmund 959 - 975 Edward(The Martyr)爱德华二世eldest son of Edgar 975 - 979 Ethelred II(The Unready)艾特尔雷德二世second son of Edgar 979 - 1016 Edmund II(Ironside)埃德蒙二世son of Ethelred II 1016.4-1016.4 Canute The Great 卡纽特大帝the Danish King 1016 - 1035 HarlodHarefoot哈罗德一世son of Canute 1035 - 1040 Hardicanute 哈迪卡纽特son of Canute 1040 - 1042 Edward(The Confessor)爱德华三世son ofEthelred II 1042 – 1066 Harode II 哈罗德二世the last Saxon King 1066 -1066 House of Normandy 诺曼底王朝(1066 – 1154) William I(The Conqueror)威廉一世cousin of Edward (The Confessor)1066 - 1087 William II(Rufus)威廉二世third son of William I 1087 - 1100 Henry I Beauclearc亨利一世youngest son of William I 1100 - 1135 Stephen 斯蒂芬son of William I’s daughter 1135 - 1154 House of Plantagenet 金雀花(或称:安茹)王朝(1154 - 1399)Henry II(Curtmantle)亨利二世son of Henry I’s dau ghter whose husband was Count of Blois 1154 - 1189 Richard I(The Lion-Hearted)理查一世son of Henry II(crusader)1189 - 1199 John(Lackland)约翰son of Henry II 1199 - 1216 Henry III亨利三世son of John 1216 - 1372 Edward I(Longshanks)爱德华一世son of Henry III 1272 - 1307 Edward II爱德华二世son of Edward I 1307 - 1327 Edward III爱德华三世son of Edward II 1327 - 1377 Richard II理查二世grandson of Edward II 1377 - 1399 House of Lancaster 兰开斯特王朝(1399 – 1461) Henry IV 亨利四世son of Edward III’s son, Duke of Lancaster 1399 - 1413 Henry V 亨利五世son of Henry IV 1413 - 1422 Henry VI 亨利六世son of Henry V 1422 - 1461 及1470 - 1471

英国政体的演变

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封建君主制 时间:449——1215 内容:1、封臣对封君的义务:“效忠”、“帮助”、“劝告”; 2、封君对封臣的义务:“保护”和维持“封臣”。 特征:“义务性”、“直属性”、“权力分散性”、“世袭性”。二、等级君主制 形成:1215年,《大宪章》的颁布,维护封君封臣的既定原则,维护教俗封建贵族的特权。 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 标志着英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时间:1215——1485 内容:1、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利渐渐集中到中央; 2、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 分摊权。 特征:君主的权力相对受到约束。 作用: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 一步发展。 三、专制君主制 时间:1485——1649

内容:统治者君主(皇帝或国王王)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程序的制约。 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作用: 四、共和制 时间:1649——1653 内容:共和制国家最高权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根据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的不同,分为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 民主制是相对于集权制而言的,区别在于:权力的行使必须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 而共和制是相对于君主制而言的,区别在于: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是由选举产生还是世袭 五、君主立宪制 时间:1689——至今 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发展: 1、责任内阁制: 起源:16——18世纪,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化而来。当时即有内阁之称,但性质是封建君主的咨询机构。 形成:18世纪早期,英王退出内阁,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

都铎王朝:1485~1603(近代英国开始) 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 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 1638年,苏格兰起义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 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 1644年,马斯顿荒原战役 1649年,结束内战查理一世被处决(1.30),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5.19) 1651年,第一个航海条例颁布 1652年,第一次英荷战争 1660年:(查理二世)王朝复辟【詹姆斯二世(查理二世儿子)继承王位,后被罢黜。】 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玛丽二世(詹姆斯二世

女儿)执政。制定《权利法案》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 1698年:伦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1701年:制定《王位继承法》 汉诺威王朝:1714~1917 1714年,王位传给查理一世的外甥家族、德国的汉诺威王室。接着是乔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执政。乔治三世在位期间,美国独立,英国击败拿破仑。 1721年,华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渐形成 1760~1830年:工业革命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 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 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火车 1815年,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1837—1901年,英国的黄金时代,先进的工业国,贸易跃居世界首位。炮舰政策,夺取海上霸权,侵占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海上殖民霸主”。】

英国王室世袭及年表王朝

一、诺曼王朝 1066年征服者威廉一世自己统治20年,死后一个儿子继承英国王位,是为威廉二世(又名“红脸威廉”),威廉二世在位13年,1100年在一次打猎事故中被一箭穿心,可能是谋杀。其四弟亨利继位为亨利一世,亨利一世是第一个能讲流利英语的诺曼朝英王。亨利一世国王唯一的儿子和两个私生子在同一次海难中淹死,亨利在位35年无男性法定继承人,於是做安排要传位给女儿玛蒂尔达Matilda。亨利王忧郁起来,一次大吃鳗鱼结果难以置信地撑死了。贵族会议不愿有女主,挑选了亨利的侄子,征服者威廉的另一个孙子继位,是斯蒂芬一世。亨利王的女儿不满此安排,跟丈夫安茹伯爵带兵打回来,一番争斗双方妥协:斯蒂芬一世继续在位19年,死后由亨利王女儿的儿子继位,此人即亨利一世的外孙,称亨利二世(Henry II Curmantle,因为常穿短披风得了浑号短斗篷王亨利)。 1、威廉一世(征服王)(法文:Guillaume le Conquérant; 英语: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1028年9月-1087年9月9日)诺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兰国王(1066年-1087年在位)。

2、威廉二世·鲁弗斯 (又名“胡佛”,或许是因为他的红脸颊外观)(英文名William II Rufus,约1056年~1100年8月2日),英格兰国王,由1087年到1100年在位。长兄罗伯特继承诺曼公国王位。在狩猎时中流箭身亡,也有说法是被亨利一世暗箭伤害。 3、亨利一世 Henry I (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兰诺曼底王朝国王(1100年—1135年在位)。 "儒雅王"。威廉一世幼子(第四子)。亨利一世在国内励精图治。他于1106年渡海至法国,在坦什布赖战役中击败竞争对手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二世·柯索斯(征服者威廉的长子),将后者永远监禁。1120年其继承人威廉·艾德林溺死。亨利一世遂指定其女玛蒂尔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的遗孀)为继承者。但其死后王位实际落入外甥布卢瓦伯爵斯蒂芬手中。 4、斯蒂芬(英文名Stephen,1096年~1154年10月25日),英格兰国王,由1135年到1154年在位。法国的布鲁瓦伯爵之子,母亲阿黛拉是威廉一世的第四个女儿。亨利一世死后第一个赶到英格兰宣布继承王位。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继承权,1153年,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的儿子——安茹伯爵亨利率领军队在英格兰登陆。经过几场战斗,他与斯

历史趣谈英国议会改革时间 英国议会改革主要有哪些特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英国议会改革时间英国议会改革主要有哪些特点 导语:英国议会改革是指的十九世纪英国议会进行的三次重大的改革,英国议会改革时间分别是:1832年议会改革、1867年议会改革和1884年议会改革,三 英国议会改革是指的十九世纪英国议会进行的三次重大的改革,英国议会改革时间分别是:1832年议会改革、1867年议会改革和1884年议会改革,三次议会改革不仅仅大大的提升了工业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而且扩大了选民的范围,使得更多的人拥有了选举权,使得资本主义民主获得了很大的进步。 英国议会改革时间一:1832年,这一年的议会改革提升了资产阶级在英国议会中的议席,使得资产阶级获得了比较大多的议席,提升了资产阶级在国家管理中的地位,这次改革使得英国人看到了采用和平的温和的方式获得制度变革的可能性,使得资产阶级意识到完全可以通过非暴力的方式获得国家管理权的可能性。也可以说这次改革开辟了英国非暴力革命的先河,直接的促进了以后两次改革的发生。 英国议会改革时间二:1867年,这一年的议会改革使得资产阶级成为了最高权利机关议会中的主导力量,基本上实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由于选举权范围的扩大,使得之后的政党在选举中要关注选民的意见,极大的推动了政党政治的发展,使得争取选民成为政党活动的核心内容,这个时候的工人拥有了选举权。 英国议会改革时间三:1884年,这次改革再次扩大了选民资格,但是选民的选举权仍然受到财产资格的限制,妇女这个时候还没有选举权,农业工人在这次改革中获得了选举的权利。 通过以上英国议会改革时间可以看出,英国议会的改革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逐渐的进行的渐进式的改革,这 生活常识分享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演进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演进-权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 英国是西方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确立议会制度的国家,议会制度对英国乃至西方政治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 英国议会由上院(贵族院)、下院(贫民院)和国王共同组成,行使国家的最高立法权。上院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教会大主教和主教组成,共669名议员,没有任期限制。下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共659名议员,任期5年。国王虽然被看成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和“国家的化身”,但在英国政治生活中却处于“临朝而不理政”的地位,仅具有国家的象征意义。议会主权是英国宪法的特点,议会曾经拥有几乎是无限的立法权,法国人瑞洛姆曾有一句名言来说明英国议会的万能:“在法律上它什么都可以做,除了把女人变成男人外。” 一、议会的萌芽与产生 宪政史学家罗·巴特认为:英国“议会根源的最深处藏于盎格鲁——萨克逊人进入英格兰之初即有的协商习惯”。盎格鲁——萨克逊部落的原始民主制对国王的权力有一定的约束:国王处理大事须先征得民众的意见和同意,国王必须服从习俗。公元5世纪中叶,盎格鲁——萨克逊人乘乱入侵不列颠,随之产生了由少数有影响的权贵要人组成的“贤人会议”,由于参加会议的成员都是有身份和地位的社会贤哲,故称为“贤人会议”。“贤人会议”有五大职能:一是选举、废黜国王;二是审判大案;三是表达民情;四是协商国务;五是协商立法。据历史学家考证,整个盎格鲁——萨克逊时期,国王在做任何决定前都要征得贤人会议的同意,没有一位国王是在未先征得贤人会议的意见和同意时就独自决断一件大事的。

都铎王朝人物介绍及历史~附图

电视连续剧:都铎王朝 2008年12月29日星期一06:54 P.M. 中文名: 都铎王朝第一季 英文名称: The Tudors Season 1 版本: 更新第十集Final[HR&HDTVRip] 首播时间: 2007年04月01日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简介:

中文名称:都铎王朝第二季 英文名称:The Tudors Season 2 资源类型:RMVB 版本:[YYeTs人人影视翻译组出品] 发行时间:2008年 导演:Ciaran Donnelly Brian Kirk 演员:Jonathan Rhys Meyers .... King Henry VIII Sam Neill .... Cardinal Thomas Wolsey Jeremy Northam .... Sir Thomas More Gabrielle Anwar .... Princess Margaret Callum Blue .... Knivert Henry Cavill .... Charles Brandon Henry Czerny .... Norfolk Natalie Dormer .... Anne Boleyn Maria Doyle Kennedy .... Queen Katherine Nick Dunning .... Boleyn

James Frain .... Thomas Cromwell Kristen Holden-Ried .... Compton Steven Waddington .... Buckingham Ruta Gedmintas .... Elizabeth Blount 地区:美国,加拿大,爱尔兰 语言:英语 据《时代》周刊 一个英俊富有魅力的年轻明星厌倦了他的婚姻,成天为没有子嗣忧虑,于是选择寻欢作乐、声色犬马———如果这让你想起的是《明星伙伴》(美国HBO电视网热播剧集),那么调整你的历史坐标吧,再往前移个500年。再给你加些限定———这个年轻人,叫亨利八世,他的第一个妻子是西班牙公主凯瑟琳,他的朋友是渥西主教和托马斯·莫尔骑士,而他的情妇则是安妮·博林,伊丽莎白一世的生母。 现在,听起来很熟悉了吧? 他是有杀妻欲的偏执狂 与人们从历史书上获得的关于肥胖的亨利八世的印象不同,如果16世纪有八卦小报,他肯定是每一期的封面明星。 对于喜欢历史更有趣一面的普通观众而言,没有比年轻的亨利八世更合适的人选了。他简直是一个闪着耀眼光芒但充满危险气息的摇滚明星,他聪明,有魅力,后来则成了一个有杀妻欲的偏执狂,为求子嗣而娶了六位妻子。通过娱 乐产业来揭示他和他那个年代的确是件大好事,因为那是英国历史上被丑闻折磨得最厉害的一段。“那真是个性感的年代。其中的暴力和美实在无法被超越。”《都铎王朝》和《金色年代》的剧作者迈克尔·赫斯特说,“亨利因为爱上一个女人而毁了英国的历史。” 由于风骚的安妮·博林不停煽动亨利休掉他的第一任妻子凯瑟琳,亨利在凯瑟琳的天主教和安妮的新教信仰之间摇摆,整个国家的信仰也被这位专制君主的欲望所左右。 他是睿智的知识分子 《都铎王朝》不是一部《绝望的“宫廷”主妇》或者《白宫群英》。“那时的政治气候对知识分子没有任何好感,但都 铎家族是英国皇家史上最有文化的一群。亨利甚至用拉丁文写了一本书。”北卡罗林那大学的历史学教授查尔斯·宾说。 不仅如此,亨利身边的聪明朋友们也有着敏锐的目光。比如山姆·内尔扮演的渥西主教,对于现代观众而言,他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正面人物———他是一个工作狂,而非以前描绘的贪污分子和幕后政客。而托马斯·莫尔骑士,也是一个人道主义者。这两位幕僚说服强硬派的亨利将英国从与法国开战的悬崖边拉了回来,还明智地把缔结和平条约的功劳 让给君主。“陛下,您将作为新世界的构建者而铭记于史册。”渥西主教说。 他的形象焕然一新 这部剧集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美丽,有时还更加修饰。亨利的高领皮革装将极大地引来人们的喜爱。而安妮·博林 在历史上一直被描述为一个长相普通的女人,但被戴着耀眼的珠宝、袒露着一大半胸脯的娜塔莉·多默尔一演绎,她的美摄人心魄,成了一个令人喜欢的女人。赫斯特说,这个剧中有85%的情节在历史上是真实的,但通过人性化表现方式,“我们会让他们更加真实些”。 29岁的乔纳森·莱斯·迈勒斯演出的是亨利在当外交使臣的年代,当时的他帅得简直相当于今天《人物》杂志评出的“最性感男士”。而这位曾经赢得金球奖的爱尔兰演员,有着足够表现亨利性感和风度的外貌。“我用直觉就能感觉到,乔纳森有很多地方和亨利很相似。”赫斯特说:“他们都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们乾不了的。”这种气质使得乔纳森举着巨大的长矛骑在马上、流利地操着五种语言说话的样子像足了亨利。“我以前想象中的亨利不是现在这样的,”乔纳森说,他在做了许多研究之后改变了原来的想法:“但我认识到他对他的国家的审美和文化改变有多深刻,他如何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命运。”

英国王朝列表

诺曼王朝House of Norman ·威廉一世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征服王" ·威廉二世King William II Rufus "红毛王" ·亨利一世King Henry I Well-Educated, Beauclerc "儒雅王" ·斯蒂芬(King Stephen) (布洛瓦王朝) 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r ·亨利二世King Henry II Curtmantle "短斗篷王" ·理查一世King Richard I Coeur de Lion "狮心王" ·约翰King John Lackland "无地王" 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 ·亨利三世King Henry III) ·爱德华一世King Edward I Long Shank) "长脚王" ·爱德华二世King Edward II ·爱德华三世King Edward III ·理查二世King Richard II 兰开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 ·亨利四世King Henry IV ·亨利五世King Henry V ·亨利六世King Henry VI 约克王朝House of York ·爱德华四世King Edward IV ·爱德华五世King Edward V ·理查三世King Richard III 都铎王朝House of Tudor ·亨利七世King Henry VII ·亨利八世King Henry VIII ·爱德华六世King Edward VI ·简·格雷Lady Jane Grey ·玛丽一世Queen Mary I the Bloody "血腥玛丽" ·伊丽莎白一世Queen Elizabeth I 斯图亚特王朝House of Stewart ·詹姆斯一世King James I ·查理一世King Charles I 共和政府 ·奥利弗·克伦威尔 ·理查·克伦威尔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House of Stewart ·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 ·查理二世King Chales II ·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King William III and Queen Mary II) ·安妮女王Queen Ann 汉诺威王朝House of Hannover ·乔治一世King George I ·乔治二世King George II ·乔治三世King George III ·乔治四世King George IV ·威廉四世King William IV ·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

英国议会的历史演变

英国议会的历史演变 摘要:英文议会Parliament一词,源于法文Parler(原意为谈话),它的拉丁文形式为Parliamentum(意为会谈) 。英国议会的开端一般认为始于1263年,英王亨利三世无视大宪章,以亲信取代具有否决权的15人会议。在国王与贵族的冲突中,S.de孟福尔为首的贵族反对派在内战中获胜。1265年在威斯特敏斯特宫召集会议,出席者有僧俗贵族和每个郡两名骑士代表,每个大城镇两名市民代表,史称“孟福尔议会”.1295年,爱德华一世为筹集战费召集议会,史称“模范议会”。“模范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议会的最终诞生。中世纪的议会在国王与贵族的冲突中不断增长其限制王权的重要作用,并在日后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和完善自身体制。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议会制的国家,其制度不仅对英国自身的民主政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民主政治体系,甚至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具有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系统详细地介绍了英国议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其对美中两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 资本主义君主政治议会弹劾贵族 Abstract:The word “Parliament”in English came from the French word “Parler”(means conversation) and is written as “Parliamentum”(means discussion) in Latin .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parliament was started in 1263 when Henry Ⅲ, the king ,replaced the 15 person meeting which had the veto with his trusted followers , ignoring the great completely .In the clash between the king and the aristocracy , the aristocratic opposition faction led by Simon de Monfort , won the civil war finally . A meeting , was held in Westminster Abbey palace in 1265 ,with the attendants consisting of religion aristocrats , two knights from every county and two citizens from every big town . In 1295 , a Parliament “ Model Parliament ” was called by Edward Ⅰfor collecting war funds . During the Middle Ages , the Parliament wa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restrain the power of the sovereign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king and the aristocracy . The Parliament system was first established in Britain . It is not only meaningful to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of Britain itself , but also to some western countries , such as the system of US . And it even ha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China . This thesis elaborat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origin of the British Parliament in history , and also talk briefly about its influence on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of both US and China . Key words: capitalism monarchy parliament impeach noble 1. 引言 英国议会是资产阶级议会的鼻祖,它起源于中世纪,大约在13世纪中期,贵族在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争中获胜,成立议会,议会制度形成。13世纪末以后,议会经常召开,议员由贵族、市民和骑士组成,由于各个阶层的利益不同,常常不在一起开会,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又称贵族院;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又称平民院。国王是议会的召集人。即由英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共同构成英国的议会政体。此后,下院的权力不断扩大,并最终发展成为近代史上的代议制议会。 那么,英国议会制度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呢?它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又是怎样的呢?以及议会对当今世界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下面,我将把全文分为五节来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2、3、4节将着重分析前两个问题,第5节具体阐述第三个问题。 2. 英国议会产生的历史背景 与大多数国家一样,英国曾经有过较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和与之相伴随的封建君主制。可以说,议会就是在同封建君主不断地抗争,夺权的背景下产生的。 2.1 英国的贤人议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