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意图和读者意义在文本解读中的复杂处理

作者意图和读者意义在文本解读中的复杂处理
作者意图和读者意义在文本解读中的复杂处理

当前,语文教学中对由文本解读而产生的作者意图、读者意义等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惑。有的老师认为文本解读不需要知人论世、深挖作者;有的老师认为文本解读离不开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的参照;有的老师对解读中出现的多重读者意义不知如何评价和处理:哪些“哈姆雷特”是正确的?哪些“哈姆雷特”是偏颇的?判断正确和偏颇的标准是什么?哪个“哈姆雷特”是“最哈姆雷特”?判断的标准又是什么?等等。下面结合实践谈一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理解和处理方法。

一、对作者意图的处理方法――既是文本解读的标准,又不是文本解读的标准

(一)作者意图不是文本解读的标准

这与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正确无疑的观点无疑相违背。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挖掘文本的作者意图一直是文本解读中的重要工作。但事实上,很多时候,作者意图并不能作为解读文本的标准。

比如,郭沫若的爱情悲剧《孔雀胆》,作者起初认为该剧的主题是“善与恶、公与私、合与分的斗争”,这也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写作意图。但是《孔雀胆》演出后,剧评家徐飞在《新华日报》发表文章,认为该剧要表现的是“造成这个历史悲剧之最主要的内容,还是妥协主义终敌不过异族统治的压迫,妥协主义者的善良愿望,终无法医治异族统治者的残暴手段和猜忌心理”,郭沫若读到徐飞的剧评后,非常赞同,认为这是“画龙点睛”之笔,替他“点醒了主题”,并据此对剧本进行了修改①。显然,连作者本人都承认剧本意义和作者意图存在着偏差。

有时,评论者分析的结果甚至远远超出了作者的原意,让作者吃惊和自愧不如。曹禺创作《雷雨》后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他说:“这一年来评论《雷雨》的文章确实吓住了我,它们似乎刺痛了我的自卑意识,令我深切地感触自己的低能。我突地发现它们的主人了解我的作品比我要明切得多,他们能一针一线地寻出个理由,指出究竟,而我只能普遍地觉得不满、不成熟。”“我很钦佩,有许多人肯费了时间和精力,使用了说不尽的语言来替我剧本下注脚;在国内这次公演之后,更时常有人论断我是易卜生的信徒,或者臆测剧中某部分是承袭了易卜生的灵感。认真讲,这多少对我是个惊讶。我是我自己――一个渺小的自己:我不能窥探这些大师们的艰深,犹如黑夜的甲虫想象不来白昼的明朗。”②

毕飞宇的说法非常形象,读者没有必要一读作品就考虑作者是怎么想的;有时候即使明知道作者是怎样想的,分析作品也可以不以此为据。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已经被证明了很多年。

英美“新批评派”早就指出:文本是独立于读者与作者而存在的,它已经包含了自身的全部意义,自成一个世界。“新批评派”中的两位理论家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在1946年就发表了著名的《意图谬见》一文,他们认为:“所谓意图就是作者内心的构思、计划。意图同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态度、他的看法、他动笔的始因有着显著的关联”,但是“就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成功与否来说,作者的构思或意图,既不是一个适用的标准,也不是一个理想的标准。”③更激进的作者意图否定者是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罗兰?巴特。1968年,罗兰?巴特在《占卜术》杂志上发表《作者之死》,指出:“作者一经远离,试图‘破译’一个文本也就完全无用了。赋予文本一位作者,便是强加给文本一种卡槽。”“读者的诞生应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来换取(这里巴特并不是说文本来了一个新的主宰,而是说文本阅读没有主宰,自由阅读的空间出现了)。”当然,“新批评派”和罗兰?巴特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些偏激,也曾遭到广泛的批评。

不仅国外的理论早就否定了作者意图,国内的学者也早就发现了作家因素在文本解读中的困难。他们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特定时间、环境因为某种认识的触发而产生的特殊性的情感表达,它不一定就与作者当时一段时间内的生活背景、生活态度、思想境界完全吻合。

孙绍振先生就说过:“文本个案只是作家的这一次、一刻、一刹那体验与表达。在文学作品中,作家的自我并不是封闭、静态的,而是以变奏的形式随时间、地点、文体、流派、风格等处于动态中。作品的自我,并不等于生活中的自我,而是深化了、艺术化了的自我。因此,文学文本解读不仅应超越普遍的文学理论,而且应超越文学批评中的作家论。”④(二)作者意图的确是解读文本的标准

在国外,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在传统的文本阐释中,探究作者意图被认为理所当然而没有受到过质疑。只是从“新批评派”兴起之后作者中心论才受到了冲击。不过即便是在“新批评派”横扫欧美的时候,仍有很多理论家相信探索作者意图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在我国,分析文本要联系作者创作意图更是在长期的传统文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孟子首创“以意逆志”的解释方法论,这是中国古典解释学史上第一个具有自觉理论意识的心理解释方法论,它与“知人论世”结合起来,建立起文化经典解释方法论,对后世影响很大。从诸多文本解读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只有联系文本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才能实现对文本深入的、准确的解读。

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般读者从“客船”二字出发,往往会认为这是诗人的怀乡之作。其实这首诗写于张继赴京科考失利之后,因为心情不好,所以他不想回家,而是漫游姑苏一带散心,所以全诗写的不是思家,而是抒发功名未遂的孤独、伤感之情。再如《沁园春?长沙》的上阕,如果按照现有的《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背景介绍,即“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那么,词中的“独立”“寒秋”“怅”理解起来都有些别扭,因为革命形势如此向好,毛泽东又豪情满怀,素来乐观奔放,为什么会“怅”呢?而真正走进那段历史,我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毛泽东“怅”的真实缘由。

据刘祥老师考证,英国作家迪克?威尔逊所作的《毛泽东传》和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著的《毛泽东传》里都提到:

1924年底,毛泽东与党内同事的观点、关系都出现了严重的分歧,这一年他几乎没有参与活动。“他对国民党领导人对他的指责可以不在乎,但要忍受他的共产党同事的侮辱那就困难得多,特别是他失去了同情他的李大钊的支持,李大钊去了莫斯科。10月以后,(毛泽东的)这种压力变得难以承受,特别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最蔑视他的批评者张国焘被释放,重新进入政治争吵。”

“毛泽东的眼睛只盯着统一战线,一切工作都打着国民党的招牌,共产党中很少有人同意他的意见。”

“他失眠了,这是不常有的,健康状况有所下降,他在中国共产党中的地位更加孤立,1924年底,他离开了共产党总部。”

毛泽东虽然还在上海,但没有参加1925年1月的中共四大,“会议结果对毛泽东来说是例行公事,他被赶出了中央委员会。毛泽东精疲力竭,陷入了困境。”

“他的不得志或者生病使他回到了童年时的村子韶山。”⑤

1925年8月,回到韶山后毛泽东一边创办农民夜校,一边组织农民协会,湖南省长赵恒惕秘密派兵赴韶山捉拿毛泽东,毛泽东扮作郎中,被人用轿子抬出了韶山,一路躲避追捕,险象环生,一个人秘密来到长沙,准备转道广州,所以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是在秘密的情况下悄然来返的。在这种政治处境中,我们再来看词中的“独立”“寒秋”“怅”就会有更丰富立体的理解。大自然的客观景物固然无比壮美,但越是壮美,越引发了作者的深层慨叹和思考:如此壮阔、美好的山河,到底应该谁来主宰呢?国民党吗?共产党吗?如果是共产党,如今党内思想分歧如此严重,未来怎么走?还能不能担当起力挽狂澜的重任?自己未来的出路又

在哪里?很多人读《沁园春?长沙》,认为其实上下阕的末句都表达了毛泽东力求掌控天下、改天换地的豪情,其实这更加不可能,因为当时作者在党内的地位并不高,且政治处境已经处于人生的最低谷,怎会有这样豪情?且真的有这种豪情,怎么会突然来一个“怅”呢?

(三)对作者意图的处理方法

所以,对待作者意图,要视不同文本的实际情况进行辩证而灵活地处理。我们可以把文学类文本大概分为“意图类文本”和“自足类文本”两类。

所谓意图类文本,指这些文本与写作的背景、意图联系较紧,它们或托物言志,寓有深意(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或者与作者的经历、遭遇密切相关(如柳宗元的《黔之驴》),或者与当时的时代、环境紧密相连(如茅盾的《雷雨前》),这时必须要联系作者本人或者写作背景才能准确解读。如果不联系,就读不懂文本;或者对文本理解不深刻、不全面、不透彻,那么此时就必须要认真研究、把握作者写作特定的“这一篇”时的背景、处境、心理、情感等,给予文本更准确、更切合原意的解释。

所谓自足类文本,指文本本身就是一个自足的整体,不靠联系背景、意图也可以充分展示自身意义,这时就没有必要再联系时代或作者本人,如果联系的话,很有可能窄化文本的理解(如《沁园春?雪》),甚至使文本理解走向偏颇或错误。比如江苏省2012年高考卷考查了师陀的小说《邮差先生》,由于小说的结尾明确标注了写作时间“1942年2月”,所以,文中有一个问题“‘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绝大多数同学按照惯性思维都答成了“表达了人民在国民党黑暗统治时期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殊不知,即使在1942年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在偏远封闭的小城,也会有安静、和平、闲适的生活,这句话表达的是对现有的这种生活状态的赞美,而不是向往。

二、对于多重读者意义的处理方法――比较读者意义和作者意图(或文本立意)是并行还是相悖。

一个文本读出丰富的读者意义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当那么多的读者意义呈现在师生面前的时候,到底如何处理呢?这要分两种情况分析。

(1)如果这些丰富的读者意义与作者意图(或文本立意)虽然不一致但都能保持平行,则这些读者意义都应该得到尊重。比如《黔之驴》,从文本中能读出的意蕴最少有六种:①事物的外形并不能代表实质,启示人们不能被外物的表象所迷惑(从驴子角度);②遇到危险时,要沉着冷静,善于伪装,不能暴露自己的弱项(从驴子角度);③讽刺当时无德无能而官高位显、外强中干的统治集团中的某些人物,指出他们必然覆灭的下场(从驴子角度);④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从老虎角度);⑤弄清事物的本质需要耐心、细致和智慧(从老虎角度);⑥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从老虎角度)。

这些解读相互平行,没有明显相互矛盾、相互悖反的情况,所以可以认为这些解读都是对的。但一般而言,文本解读意义虽多,总会有最贴近文本或者最合理的意义,不可能所有的意义都一样轻重。那么,本文的解读中,哪一种解读是文本中的“最哈姆雷特”呢?文本的题目叫“黔之驴”,全文写驴的并不多,写虎的却非常传神细致,题目为什么不是“黔之虎”呢?可见,作者的立意主要是从驴身上着力的。此外,《黔之驴》选自柳宗元的《三戒》,再联系《三戒》文前的小序:“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出技以怒强……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所以作者主要是借驴来讽刺那些没有本事却又不顾对方强大而显摆自己、自取其祸的人。由此可见,在六种文本理解中,第③种最为准确。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本意。由此可见,作者意图是选择“最哈姆雷特”的一个重要参考,这对于“意图类文本”来说大多如此。毕竟,作者本人最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作者本人试图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文本内容、文本表达形式最水乳交融。当然,有时候有的文本作者意图无从查考,如莫泊桑的《项链》;还有的“自足类文本”无需顾及作

者意图。这时,从文本的整体结构和立意中寻找“最哈姆雷特”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比如泰格特的著名短篇小说《窗》,它的主题最少有以下几种:

①从心灵之窗能窥探出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相对整个情节);②真相往往与想象的内容相差很远(相对整个情节);③自私换来的往往是意想不到的恶果(相对整个情节);④内心充满阳光,生活就充满阳光(相对近窗病人);⑤善良不一定能得到善报(相对近窗病人);

⑥人即使在生命垂危的时候都不能忘记帮助别人(相对近窗病人);⑦邪念一旦升起,往往无法控制(相对远窗病人);⑧攀比往往是邪念的起源(相对远窗病人);⑨自私往往会泯灭一个人的良知(相对远窗病人)。

《窗》的写作本意现在无从探知,也许泰格特的写作意图原本就是赋予作品尽可能多的意蕴。但联系整篇作品,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这九种文本立意中,①是最切合文本的,因为这毕竟是根据文本整个情节和由题目的深意探究中得出的,②③虽然也相对于整个情节,但主要由贯穿全文的远窗病人归纳而出;而其他的几个理解主要是针对某一个病人的某一种心态或行为得出的,虽然也有道理,但毕竟和文本全篇所反映的立意有远近之分。

(2)当丰富的读者意义中有的意义与作者意图(或文本立意)不但不一致且思想情感、价值观念还相反的时候,则要对这些读者意义保持警惕。

当前,这类的相反解读并不少见,有的师生认为当前社会提倡培养创新能力、求异思维,文本解读就应该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内涵,这样的解读才新颖、深刻,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类的相反解读诸如:对特定情境下的“非合规行为”予以否定,如认为《背影》中的父亲爬月台违反了交通规则;对文本中的“非现实情节”予以否定,如认为《窦娥冤》中亢旱三年、六月下雪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以一己之私坑害他人;对文本中的“非实际能力”予以否定,如认为《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根本没有能力移山,移山行为是愚蠢的,不如搬家;对文本中的“非人道描写”予以谴责,如认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打斗场面描写血腥、暴力,不符合法治社会精神也不合人道等等。

之所以要对这些跟作者或文本相反的读者意义保持警惕,是因为这些解读常常包括着读者一种错误的思想观或者文本分析观。漠视这些错误,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反而脱离了语文作为一个学科很重要的教学方向――育人。下面主要以《愚公移山》为例来分析这些新颖的读者意义到底错在哪里。

认为愚公移山是一种蛮干,不如搬家最好,这其实是用科学的逻辑来评价文学作品的逻辑,这本身就是一种荒唐的逻辑。很多时候文学遵循的不是实用理性逻辑,如果一味遵循实用理性逻辑,文学就会索然无味。比如很多童话或者动画片,不但儿童喜欢看,成人也喜欢看,这些作品中,森林里的动物都能说能笑,能歌能舞,动物之间都能友好相处,如果用科学的逻辑或者实用理性逻辑来看,动物能说话吗?这还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森林吗?这样的作品还真实吗?

就《愚公移山》来说,作品来源于现实,但又可以高于现实。正因为愚公的力量太弱,而愚公又有这样持之以恒、挖山不止的精神,所以才感动了山神,最终愚公移山成功,唯有最小的力量撼动最不可能实现的移山理想,而最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最终竟然真的实现,一个最不可能产生的壮举居然在一个最不可能实现的人手中实现,所以这个故事才震动人心,也正因为读者的被感动和震撼,于是文学的教育意义和审美愉悦产生了。试想,如果写愚公带领了一万人的队伍挖山,即使最终真的把山挖走了,这个故事还能成为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至今吗?所以,“文学文本是真、善、美的‘错位’。它们既不完全统一,也非完全分裂,而是部分重合又有距离。在尚未完全脱离的前提下,三者的错位幅度越大,审美价值就越高。三者完全重合或脱离,审美价值就趋近于无。”⑥这有些像诗歌欣赏理论中的“无理而妙”。所谓“无理而妙”,“无理”指违反一般的生活情况以及思维逻辑而言;所谓“妙”,则是指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人的各种复杂感情以及因这种逆常悖理而带来

的鉴赏者所意想不到的诗美或诗味。从这个角度来看《愚公移山》,我们会发现:文本中为什么把愚公设置成年且九十的老翁,而不是身强力壮、力大无比的青壮年?为什么要设置一个才八九岁的遗男去助他,而不是成百上千的人助他?为什么要设置一个叫做“智叟”的老头去劝他?这些都是为了造成一个理想和现实之间巨大的反差,反差越大,故事所传达的寓意就越震动人心、耐人深思。

按照这个道理再来看《背影》。其实,朱自清父亲不知道横穿铁道违规吗?当时他是榷运局长,相当于“烟酒公卖局长”,因为家庭生活问题而被撤职,他连这点交通常识都不知道吗?但唯有知道,他情愿犯规去买才体现出了父子深情,唯有月台很高爬不上去却努力去爬,才使作者感动得流下了泪水。这就是“无理而妙”。如果他在火车旁就近买了橘子,不过铁道也不爬月台,他就是买了一筐橘子朱自清也不见得感动。

同样道理再看《窦娥冤》,其实老师这时应该给学生阐明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即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的真实,虽然生活当中不可能六月飞雪,但文学作品中可以,这些描写意在说明,在那种最黑暗、最腐败的社会中,底层百姓也能用这种强烈的方式进行反抗,反抗越强烈,越使读者看了快意,越是快意,越能为底层人民的反抗在那最黑暗的日子里点亮一盏指引的灯,以此告诉人们:人间自有公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终归要实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描写目的也是如此);不要屈从于黑暗的现实,只有反抗、控诉,才能寻找到出路。当然,作者这样写本属虚构,那就无所谓给人民带来灾害,且设置这个情节其本意是强调反抗,而不在危害,所以并不能以此引申出并放大窦娥的“自私自利”。否则的话,如果一味遵循现实中的真实,你说窦娥如何去反抗?她理性地打一辈子官司也不可能洗涮冤屈,唯有不可能,于是超现实的“非真实”就必须产生,而正是这样的“非真实”,才让读者拍手称快,获得了阅读后的畅快和愉悦,体会到了文学艺术的动人美感,感受到了文学作品的魅力。如果学生懂得了艺术创作的规律,对文本的理解就不会出现偏向。

参考文献

①李开荣:《论创作意图与文本解读之关系》,《石河子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②曹禺:《雷雨(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版。

③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意图谬见》,罗少丹译,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9页。

④孙绍振:《文论危机与文学文本的有效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⑤刘祥:《中学语文经典文本解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205-206页。

⑥孙绍振:《美的结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8页。

《读者》栏目变迁的特点及制约因素

《读者》栏目变迁的特点及制约因素 1.《读者》栏目变迁的特点 通过对《读者》杂志栏目设置的变化进行分析,《读者》栏目设置变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读者》杂志的发展,对栏目设置的不断创新,为《读者》杂志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读者》杂志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1.1保留经典品牌栏目 通过对《读者》杂志30多年的栏目设置变化统计发现,在最初设置的20个栏目中,发展至今仍然保留了9个,并且这9个栏目已成为《读者》杂志的核心栏目,分别为文苑、社会之窗、人物、青年一代、生活之友、风情录、点滴、在国外以及书摘。《读者》杂志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沉淀,以这些核心栏目发展起来的品牌栏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位,正是对这些品牌栏目的坚持,才使属于《读者》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得以保持和延续。《读者》杂志栏目设置的变迁,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经典品牌栏目的保留和发展,既延续了《读者》杂志的风格,维系了大量的老的客户群体,又体现出了《读者》自身的醇厚历史感,吸引新的客户群体成为《读者》杂志的忠实读者。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读者》杂志的核心期刊栏目不仅增加了《读者》杂志的底蕴,同时也成为当今《读者》杂志在激烈的期刊竞争中的优势所在。 1.2 栏目设置围绕期刊的功能和定位进行 《读者》杂志的成功在于其对自身功能和准确定位的坚持,在创刊之初,《读者》就将自己的功能定位为传播信息、教育宣传和审美娱乐等,旨在创办一份注重人文关怀和弘扬真善美的期刊。正是在此基础上,《读者》栏目设置始终围绕这一功能和定位进行设置,逐步行形成了自身的办刊理念和独特风格,推动了《读者》杂志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1.3 栏目设置努力克服和减少编辑人员的主观随意性 在办刊初期,《读者》杂志栏目设置的数量增长迅速,每年都会新开设10余个栏目,为《读者》杂志初期的发展积累了许多栏目设置经验,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期刊杂志得到了快速发展,《读者》杂志在栏目设置上也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栏目设置上更加严谨,在进行栏目设置时,尽可能的减少编辑人员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

作家与读者(2019浙江卷)

2019年高考浙江卷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作家与读者 晨林 假如我是创造生活的作家,心里面既要装着读者,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作品是写给读者看的,所以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多倾听读者的呼声,这样才能写出好作品。再一个方面,作为一个作家,必须在作品中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打动读者,传递正能量,使自己的创作之路越走越远。 有人会问:作家心里既要装着读者,又要不为读者所左右,二者岂不是矛盾了吗?其实呀,它们并不矛盾。我们知道,作家的创作源泉是什么?——生活。如果作家离开了对

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他(她)能写出好作品来吗?例如,回族女作家霍达创作的《穆斯林的葬礼》,通过她细致入微的描写,把回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性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让这部作品既适合回族阅读,也适合其他民族阅读。由这部优秀的长篇小说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好的文学作品既不是作家臆造出来的,也不是片面迎合读者而产生的。它源自于两个方面的“最佳结合”:一是作家与生活的完美结合。就拿《穆斯林的葬礼》来说,如果霍达缺乏对伊斯兰民族生活习性的了解,她能写出长达52万字的长篇小说吗?读过这部小说的人都会知道,作品中很多细节都反映了作家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因此能让读者在阅读情感上与作家产生共鸣,真正达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 好作品的第二个“最佳结合”是作家与读者的完美结合。文学作品是写给读者看的。如果作家忽视了自己的读者,那么他(她)创造的作品又有什么交流价值呢?比如,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喜欢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那么孩子们为什么热衷他的童话故事呢?原因就是安徒生的创作基因里就只有孩子,所以他毫无疑问地成为小读者心中的“童话大王”。在他的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拇指姑娘、冰雪女皇等童话人物,在无数孩子的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同时也成为无数成年人童年时代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阐述,我们对作家与读者的关系就

《寄小读者》题目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寄小读者》的作者(),原名()。 2.《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才能经历。 3.《寄小读者》(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 4.《寄小读者》中,“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 5.《寄小读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和()。 6.《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年之久。 7.《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 ) 。 8.《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 ) 节。 9.《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 ). 10《寄小读者》中,“我”为自己害了()而忏悔。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B.赴美留学前夕

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 A.日记体 B.游记体 C.寓言体 D.书信体 3.《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A. 日本 B. 意大利 C. 英国 D. 美国 4.《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穰”的读音是:() A. rǎng B. ráng C. xiāng D. xiàng(普学网) 5.《寄小读者》描写的是()。 A.冰心早年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B.不同国家的地理、历史与人文的知识。C.在国内的见闻和感受.D.歌颂祖国、人民、新生活。 6. 冰心给儿童写通讯,是因为() A.她的通讯只有儿童要看。B.她爱小孩子。C.她为了排解在异国他乡的寂寞。D.她不会写别的体裁。 7.《寄小读者》中,作者第一次远渡重洋,乘()到日本。 A.约克逊号邮船B.海轮C.飞机D.火车 8.《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这个地方在( )。 A.美国B.日本C.中国D.英国 9.《寄小读者》中,冰心为了说明“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她以()为例子。 A.玫瑰B.菊花C.桂花D.蒲公英 10.在(通讯七)中,,“我”和海亲近在童年,和湖亲近是现在。这是为何()

文章的开头如何吸引读者

2.文章的开头如何吸引读者 最近审核了几本要上架的飞库作品,发现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我看不到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重点 因为在文章的开头几万字里面,作者把很多背景的东西,推动情节的对话的东西,全部都交代出来,使得作品的主要线索被掩盖住。 我经常问作者:三千字,你最慢能看多久,能记住多少东西? 这个问题,我想问一问在座诸位,然后再请大家看一看你的开头三千字,有多少东西,是必须要记忆的,有多少东西,是没有必要存在的。那些需要记忆的东西,是否明显的指出来了? 为什么这么问呢?我们看书,都是从开头看的,没有任何一个读者会从中间开始看,哪怕他看了感觉有兴趣,也会从头开始。 也就是说,在开头,我们要让读者记住一些东西 那么,你想让读者记住什么? 第一:主角 第二:主线 第三:伏笔 第四:开场 个人以为,这四个东西,是我们需要让读者记忆的 先说主角:在开头,我们想要让读者记住主角,让读者在读者的心理产生代入感 当读者对你的人物产生了代入感,他才会继续追看下去 可是呢,很多作者,开场弄几十个人上百人 几十个人物名称出现,试问一下:你能否从好几个人名里面,找到谁是主角? 如果开场出场人物,有姓名的超过五个,试问,读者会不会有代入感障碍? 如果作者给主角弄了几十个形容词,身高马大,鼻若悬胆,目如朗星,帅得惊天动地 试问:读者能否从这些形容词里面,找出主角特有的特征? 所以说,如果想让读者记住主角的样子,请记住两点:

第一,死跑龙套的尽量少 第二,专门点出主角最特异性的特征即可,别整一大堆形容词 第二:主线,第三伏笔 想要让读者记住你的主线和伏笔,那么,开头的细节和场景,就不能太多,否则会把你要交代的东西冲淡 主线,也不能交代太多,点出重点的就好了,你后面有的是机会,交代清楚一切。 所以说,开头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背景的人,其实都是很悲惨的,因为你写的这些,把重要的淹没了,反而让读者无法读到你的重点 请记住,不管你文章写得好不好,最好是前三章,读者闭上眼睛就已经有了主要人物的脸谱。有了一点稍微清晰的主线,还有你埋伏在开头的伏笔 这样的文章,是不是比开场三章几十个人名,大量的背景,详细的细节的小说好呢? 而在七成以上的新人作者里面,他们都是详细刻画大场景,人物多到令人发指。。。 第四:开场,开场决定着小说的吸引力,好的开场可以让作者马上就获得一群忠实读者 开场,就是在介绍了主要人物伏笔后的第一个矛盾冲突,比如家破人亡,比如被人欺凌,比如资质测试之类的 开场呢,最好写的就是对比,很多人用很鲜明的对比来刻画开场矛盾,特别是凡人流,他们利用主角平凡但坚韧的特性,来对比别人资质好却懒散的特性 这样子对比下来,我们对人物的印象,就出现了,闭上眼睛还可以勾勒出人物的形象。 当我们闭上眼睛可以勾勒出一个人物形象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有了代入感了,这种代入感,会让我们愿意天天等更新,愿意花钱看小说 其实我们想让读者记住的东西还很多,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以刻画主角鲜明特色,以及增强主角代入感为主。至于其他的东西,完全可以丢在后面的东西补充。 只有读者对你的作品有了期待,他们才会持续追看。 你想让读者记住的东西,就是告诉他们:这些东西能否让你们期待呢?如果可以,那么你就成功了。 今天这个话题,不止可以应用在文章的开头,而是任何地方都可以。 只要我们有在考虑,把什么东西写出来,让读者记住,让他们喜欢这个东西,那么,你写的小说,就是一部很棒的小说。 今天培训到此为止,接下去是提问时间。

作者、读者与文本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24518798.html, 作者、读者与文本 作者:董映雪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6期 摘; 要:诠释学在文学理论中占重要地位,是解读读者、作品、作家关系的重要钥匙。本篇通过对诠释的三个主体——作者、读者与文本进行方向探究与角色归属,辨析其在诠释中的交互作用,认为作者为文本创作阶段与文本交互关系中的主体,而文本诠释阶段则为读者与文本联系,于詮释理论主体作基础探究。 关键词:诠释;诠释主体;作者意图;读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01 诠释(interpretation)也被部分地称作解释,基本定义是读者对文本作出的解读。作者写作文本,文本具有延展性内涵,读者解读文本,此三者是研究诠释理论的三主体,任何关于诠释的理论探讨、研究都必然围绕至少一者展开。 作者在文本诠释中的角色存在诸多探讨。艾柯将之分为三类:“经验作者”、“标准作者”、“阈限作者”[1],而综而言之,作者是对文本进行创造的人,其生活经历、写作方式、情感目的等多种因素都显然或潜在地现于文本。“作者已死”在文本解读中并不合理,尽管解构主义与新批评一直试图在文本诠释中彻底摆脱作者存在,然而这无法实现。以例证,如果直接让一位读者解读《长恨歌》却不告知作者,其是否对作者所处时代、感情目的与写作经验产生需要?这时告知他:不必知道作者是谁,随便一人,也许是泰戈尔。必将对读者诠释造成阻碍。对诠释应摆脱作者条框、拥有读者思想的要求不应以彻底抹掉作者既定存在实现,而可认为作者与文本分具独立性。在进行文本诠释时毋须对作者作靡细理解,也不须站在作者独特位置以观文本,但其参考必存。 文本创作阶段作者是文本交互关系中的主体,在文本诠释阶段,其退居后方,读者成为与文本关系中的绝对主角。此时读者又该作何理解,还需分析几个著名读者理论以观。 米歇尔·立法德尔“超级读者”理论认为其代表检验概念,“超级读者允许对隐含文本信息中的语义潜能和实际潜能作出积极的经验性的和可以证实的说明,它能够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做出反应,并经验到文学作品的意义”[2]。即读者与其是文本意义建构者,不若是文学作品既有意义的发现者、检验者。打个比方,文本意义是珍宝的话,读者不再是塑形匠人,而是提灯于矿藏中寻觅并检验成色的人。这显然忽视了其主动创造性与能动作用,虽谓“超级”却难免边缘化了。伊泽尔“隐含读者”是文本自身设置的能对文本进行圆满解读的存在,读者不再是个体,不再具时间性、历史性、个人独特思维等特征化。“他是一个思维的产物,决不与任何实际读者

读者因素对第二语言阅读理解的影响_邹启明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Quarterly)Vol.25 No.3 July 2002:318-322 Guangzhou,China The Influence of Reader Factors on L2 Reading Comprehension ZOU Qi-ming Keywords: reading strategies,reading prupose,interest and attitudes,text-processing models,inferences Correspondence:Faculty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Culture,Guangdong U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Guangdong 510420,P.R.China

中国?广州现代外语(季刊)第25卷2002年第3期(总第97期):318-322 读者因素对第二语言阅读理解的影响 邹启明 读者因素历来是第一和第二语言阅读研究的热点。作者在文中讨论了第一和第二 语言阅读研究对三个读者因素:阅读策略、阅读目的、兴趣和态度的研究情况, 并根据他本人的研究情况,就这三个因素对阅读理解和记忆的制约作用提出他的 初步见解,同时也指出他本人实验的不足之处。最后,他还对这三个读者因素今 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阅读策略、阅读目的、兴趣与态度、篇章处理模式、推论 1. 引言 阅读是读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因此,读者因素对阅读理解的影响是不可置疑的。第一语言阅读研究探讨了教育水平、背景知识、阅读任务和目的、阅读策略、兴趣与态度等因素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如Asher 1980; Spiro, 1982; Athey 1982; Van Dijk 1982; Van Dijk and Kintsch 1983; Meyer, 1983; Scardamalia and Bereiter 1984; Entin and Klare 1985; Brown, Ambruster, and Baker 1986; Wilson and Anderson 1986; Yekovich, Walker, Ogle and Thompson 1990; Narvaez, van den Broke and Ruiz 1999等)。在第二语言阅读研究中,研究者们主要注意语言水平、背景知识、母语和第二语言阅读策略,对阅读任务和目的,兴趣与态度则很少研究。尽管存在种种争议,第二语言阅读的研究者们对读者语言能力和背景知识的制约作用是没有疑义的,但是对第二语言阅读策略则存在不同意见。此外,第二语言读者的阅读目的,兴趣与态度是否与母语阅读相同,是否会影响到读者的篇章处理方式和阅读理解与记忆,也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作者根据他本人的研究,对第二语言读者的阅读策略、阅读目的、兴趣与态度提出一些初步看法,并就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2. 阅读策略 第一语言阅读研究提出三种主要篇章处理模式:由下至上,由上至下,以及综合处理(Adams 1980)。第二语言阅读研究也主要按照这三种模式来分析读者的阅读策略。Block (1986)对9名第二语言学习者进行了一项阅读策略研究,发现了14种篇章处理策略:预测内容,辨认篇章结构,综合信息,质疑信息,解释内容,使用常识和联想,评价行为为与过程,监控理解,改正错误,对文章内容作出反应,句子分析,重复阅读,质疑从句或句子,质疑单词意思。通过对受试者篇章处理策略的归类,他发现两种主要的篇章处理模式:综合处理模式与非综合处理模式。综合处理者注意综合文章信息,对篇章结构敏感,能经常并有效地监控自己的理解。非综合性处理者主要靠个人经验来处理文章信息,不注意信息之间的联系,只注重文章细节而忽视主要内容。Block指出,语言背景似乎不是影响篇章处理策略的因素,第二语言读者的篇章处理策略与第一语言读者并无本质上的不同。综合处理者虽然在阅读理解方面与非综合处理者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校学习成绩明显优于后者。因此,他认为采用综合处理策略的读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Horiba (1996)对76名美国和日本大学生也进行了一项阅读研究,但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参加实验的受试者分为三组,第二语言组是40名学习日语的美国大学生,第一语言日语组是20名日本学生,第一语言英语组是16名美国在校大学生。第二语言组和第一语言日语组阅读一篇日语民间故事,第一语言英语组阅读这篇文章的英文译文。通过对受试者有声思维材料的分析,Horiba发现了9种篇章处理策略:语音处理,单词处理,句子处理,向后推论,延伸推论,预测推论,联想,评论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财务报表分析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公司在经营决策方面应与财务报表保持一致。财务报表分析会影响领导者的决策,从而影响企业发展方向。财务报表只是代表本年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决策者不能只依靠这个数据来做决策,应该和往年同期数据作比较,否则管理决策意义不大。公司的财务报表应结合实际情况,将公司本年及往年的财务报表与同一行业进行比较,剔除随意性和非本质性的东西,统筹兼顾合理分析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的财务状况。根据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6-2018三年的企业财务报表,计算公司偿付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等财务指标,提供相关决策信息;以确保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读者传媒;财务报表;财务分析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daily business activities. The company shall keep consistent with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terms of business decisions. The 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will affect the decision-making of leaders, thu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nterprises. The company's financial statements reflect only the financial position of the year. The decision-makers cannot only rely on this data to make decisions. They should make comparison with the data of the same period of previous years, otherwise, the management decision is of little significance. The company's financial statements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in combination with macroeconomic factors, compare the company's history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with that of the same industry, remove the randomness and non essential things,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reasonably analyzing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reflected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remove the randomness and non essential things,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reasonably analyze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reflected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ccording to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reader publishing media Co., Ltd. in 2016-2018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rrectness and accuracy of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the financial indicators of the enterprise in terms of solvency, operation ability, profi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can obtain substantiv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decision. Keywords: Reader media; Financial statements; Financial analysis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寄小读者》的作者(),原名()。 2.《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才能经历。 3.《寄小读者》(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 ). 4.《寄小读者》中,“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 5.《寄小读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和()。6.《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年之久。 7.《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 ( ) 。

8.《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 ) 节。 9.《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 ( ). 10《寄小读者》中,“我”为自己害了 ()而忏悔。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 A.日记体 B.游记体 C.寓言 体 D.书信体 3.《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A. 日本 B. 意大利 C. 英国 D. 美国 4.《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3.文学理论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2)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3)文学创作论:“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4)作品构成论: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4.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1)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3)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4)(可略)模仿论: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应行为。立论观点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世界的模仿”。柏拉图从模仿世界的观点出发,在结论上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近的感受。 5.文学起源说:(1)巫术发生说:弗雷泽,“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田野调查(2)宗教发生说:赫尔德“灵魂的音乐”,格罗塞(3)游戏发生说:康德“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4)劳动说:马克思,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6.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1)无功利与功利: A.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B.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 C.作为作家或读者的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简洁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2)形象与理性 文学是形象的,这是由文学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同时,文学又蕴含某种理性,即文学创作、阅读及形象本身都可能与某种间接的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这是由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的。 (3)情感与认识 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在其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我爱这土地》 7.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话语则是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

读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诊断报告

读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诊断报告 近年来,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其在信息获取方面的速度、信息获取的广度上、开放性上等具有的强大优势,给传统纸质媒体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传统纸质媒体影响力受到削弱、市场份额不断缩小、业绩普遍出现下滑。读者传媒是我国著名的文化企业,经营范围主要以期刊图书出版发行为主,《读者》杂志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但受到新媒体冲击等因素的影响,读者传媒营业总收入、毛利润等财务指标下滑明显。这就迫切需要对公司进行财务诊断,从而发现公司目前在财务和经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找到解决的措施。 财务诊断是指借助财务分析工具、方法,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指出其存在的短板,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本文研究中,以读者传媒作为目标企业,在哈佛分析框架下,借助SWOT分析方法对公司进行了战略分析,指出了其优势、劣势、机会、风险;会计分析方面,则着重对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了分析辨别;财务分析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主要依据读者传媒2012—2016年的年报数据,运用基本财务诊断方法如结构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来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将读者传媒相关指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进行了对比,找优势、找差距,并运用杜邦分析法找出了致使读者传媒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对公司当前的经营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其发展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也归纳出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归纳的问题,结合公司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对读者传媒的发展能有所帮助。

编辑与读者、作者

编辑与读者、作者 编辑的定位 编辑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组稿、编稿、发稿。那么,稿子来自何处?来自作者;发稿出书后给谁看?读者。这是一般的常识。从这个常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充当着中介的角色——将作者的创作,通过出版的手段,以最恰当的方式,传播给读者。这就是编辑的定位。 可是,这样一种简单的常识,并非每个编辑都明白的。比如,近年来,出版界盛行“策划”,策划大师满天飞。有一位出版社的资深编辑,策划了一套“感悟生活丛书”,约请了10个名作家,一个写饮食,一个写居住,一个写旅游,一个写交朋友,一个写教育孩子……同样的字数,同样的风格。凭他在出版界的经历和人缘儿,这套书组织成功了,作家们加班加点地完成了任务,出版社如期出版。书上市后,经过策划者的宣传炒作,还真造成了很大影响,销售见好,一版5000本一个月就发完了,于是又加印8000本。没想到三个月不到,这套书滞销了,加印的8000本只发出去2000本。一年下来,库存6000本,加上退货,有7000多本。算细账,如果不加印第二次,销5000本,起码不会赔本,还不算失败。问题是,编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作者又是名家,这套书为什么这样短命? 很显然,在这套书中,真正的原创者,不是那些名作家,而是编辑,即所谓的“策划人”。名作家在这里不过是编辑的“雇工”,他们的作品往往是一种拼凑物,人工痕迹太浓,所以,很难有真正意义的好作品。 我并不反对编辑有这样的策划能力,有许多书只能这样操作,如大型辞书;还有一些好书就是这样策划出来的。问题是,这些年来,过于强调“策划”,实际已混淆了编辑、作者、读者之间的定位。并且,由于策划风的盛行,影响得作者队伍也十分浮躁,而编者、作者的浮躁,又必然影响读者,造成整个文化的浮躁。 我认为,编辑最重要的素质,是其“发现”的能力,发现好的作者,发现好的选题,而非“策划”的能力。社会上好作者、好书稿很多,就看你能否发现。在这里,编辑不是指挥原创者,而是通过自己开掘、掌握的作者资源、作者信息,发现原创者发自内心情感和思想自然而然创作出或正在创作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再进入“策划”的领域,如怎样使这些作品的表达方式更适合市场,怎样设计装帧,用哪种开本、哪种纸,怎样定价,以及怎样宣传营销等等。很显然,这些策划既是为作者的作品着想,更是为读者着想。 举几个例子: 《风雨中的雕像》利用杂志信息 李辉著。本书以凝重的笔触,记述了11位富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在“文革”中的遭遇,如邓拓、吴晗、田

文学概论重点

文学概论整理重点 预计连线题资料: 袁枚——《随园诗话》 刘熙载——《艺概·诗概》 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内篇一》 王充——《论衡·乱龙》 王昌龄——《诗格》 王夫之——《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内编》 欧阳修——《六一诗话》 皎然——《诗式·重意诗例》 胡应麟——《诗籔》 吴乔——《围炉诗话》 泰纳——三因素说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批评方法 席勒——游戏说 弗雷泽——巫术说、《金枝》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八分法 严羽——《沧浪诗话》、九分法 预计填空、选择、名词解释资料: 文学创作的结果就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作家创作出来供读者欣赏的语言艺术作品,有三个层次,文学语言层、文学形象层和文学意蕴层。文学形象可分为一般文学形象和理想艺术形象两个层面。 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主要体现为: 表达目的不同;服从的真实标准不同;语言意义生成的方式不同。 文学形象是由文学语言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的具体生活画面,包括人物、景物等具体形象及其构成的整体形象。 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文学象征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 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境是我国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 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叙事作品中塑造的显出性格特征的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 根据“四分法”,可以把文学体裁分为诗歌、小说、剧本和散文四类。诗歌是一种以富有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来表情达意的文学体裁。诗歌按表达的性质可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 小说是一种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叙事性虚构作品。 小说的基本特征:叙事性;故事性;虚构中的现实。

读者传媒2019年经营成果报告

读者传媒2019年经营成果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1、利润总额 2019年实现利润为6,294.94万元,与2018年的4,144.01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51.90%。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2、营业利润

3、投资收益 2019年投资收益为1,844.3万元,与2018年的1,165.19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58.28%。 4、营业外利润 2019年营业外利润为640.14万元,与2018年的355.86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79.88%。 5、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从营业收入和成本的变化情况来看,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97,186.32万元,比2018年的76,070.87万元增长27.76%,营业成本为77,156.96万元,比2018年的60,342.64万元增加27.86%,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时增长,但营业成本增长幅度大于营业收入,表明企业经营业务盈利能力下降。 实现利润增减变化表 项目名称 2019年2018年2017年 数值增长率(%) 数值增长率(%) 数值增长率(%) 营业收入97,186.32 27.76 76,070.87 -3.68 78,979.34 0 实现利润6,294.94 51.9 4,144.01 -42.03 7,149.1 0 营业利润5,654.8 49.28 3,788.14 -36.47 5,963.06 0 投资收益1,844.3 58.28 1,165.19 99.52 584 0

营业外利润640.14 79.88 355.86 -70 1,186.04 0 二、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构成情况 2019年读者传媒成本费用总额为89,629.33万元,其中:营业成本为77,156.96万元,占成本总额的86.08%;销售费用为3,533.84万元,占成本总额的3.94%;管理费用为10,540.05万元,占成本总额的11.76%;财务费用为-846.25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94%;营业税金及附加为541.21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6%。 成本构成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例) 项目名称 2019年2018年2017年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成本费用总额89,629.33 100.00 74,169.63 100.00 74,553.38 100.00 营业成本77,156.96 86.08 60,342.64 81.36 61,308.52 82.23 销售费用3,533.84 3.94 3,221.13 4.34 2,864.44 3.84 管理费用10,540.05 11.76 9,096.86 12.26 9,973.64 13.38 财务费用-846.25 -0.94 -1,117.12 -1.51 -1,036.03 -1.39 营业税金及附加541.21 0.60 540.87 0.73 532.62 0.71 2、总成本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读者工作(整理)

《读者工作》 第一章 1.读者工作:是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及其他条件,通过组织研究藏书、组织研究读者和组织研究服务,帮助读者利用馆藏文献并从中获得知识、掌握信息,从而实现图书馆工作社会价值的一种专业工作活动。 2.读者工作体系:是指包括文献流通、参考咨询、文献检索、信息服务和宣传导读,以及读者组织、读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性、服务性工作。 3.资源共享的原则:是指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即图书馆之间相互分享各自的资源,为读者或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 4.职业道德:指的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 简答题 1.建国以来,我国图书馆读者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经过我国图书馆战线广大职工的积极努力,读者工作出现了喜人的变化,成绩十分突出。表现在: (1)职能转变,图书馆工作的重心,由藏书的保存转向藏书的利用。 (2)作风转变,由传统的相对保守的服务作风转变为现代的积极主动服务的作风 (3)内容转变,变单一服务为综合服务, (4)方法转变,变传统手工操作为自动化操作, (5)管理转变,我国各类型图书馆正逐步地实现资源共享。 (6)意识转变,变自我意识为读者意识。 2.在新的网络环境下,读者工作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服务特征? (1)电子化;(2)社会化;(3)个人化(4)现代化;(5)精品化; (6)智能化;(7)专家化。 3.读者工作者应具备什么基本素质? 一般地说,读者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思想修养、职业道德修养和文化专业修养等3个方面。其中(1)政治思想修养,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公仆精神。 (2)职业道德修养,要首先树立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其次要有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再次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3)文化专业修养一要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二要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三要具有学科文献知识,基本的专业技能。 4.在图书馆的读者工作中应如何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就要在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内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重视提高图书馆人的综合素质,增强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图书馆工作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就要在读者服务工作中,把“一切为了读者”等理念作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5、读者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2)充分服务的原则;(3)区分服务的原则; (4)科学服务的原则;(5)资源共享的原则。 6、读者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1)组织研究藏书;(2)组织研究读者;(3)组织研究服务。 论述题 1.试述读者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1)读者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图书馆的所有工作活动的目标,都是为了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读者工作作为图书馆直接面向社会、面向读者的服务活动,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是图书馆各项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读者工作是联系读者和图书馆的桥梁。读者工作是图书馆工作中的第一线工作,它面向社会、面向读者,广泛地接触各种类型各种成分的读者群,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窗口,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前沿。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既使读者受益于图书馆,也使图书馆受益于读者。 (3)读者工作是检验图书馆社会价值的标尺。读者工作的成效,直接反映了图书馆对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所产生的广泛的效果。它关系到图书馆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图书馆实际的社会效益,又可以检验图书馆工作的质量及馆藏文献信息的使用价值。因此,读者工作是衡量图书馆一切工作质量和价值的尺度,它直接反映出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2.浅论图书馆应如何创建自己读者工作的服务体系

读者与作者的对话

摘要:互文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其异质性,研究互文性的重点在于研究文本之间产生的异质性。互文性中提到,异质性产生于读者与剧作家的对话之中。汤姆?斯托帕德的《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已死》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互文性研究是本篇文章的重点。本文的主要运用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观念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汤姆?斯托帕德;互文性;异质性;《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已死》 1 研究背景 汤姆斯托帕德是英国当代著名剧作家,他一共获得了一个奥斯卡奖和4个托尼奖,并于1997年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爵位。他的名作包括:《跳跃者》(1972)、《怪诞的效仿》(1975)、《每个好男孩都该得恩宠》(1977)、《乌托邦海岸》(2002)、以及他的成名作《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已死》(1967)等。《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已死》(此后简称《罗》)故事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此后简称《哈》)。它的标题“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已死”在《哈姆雷特》中是一句台词。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在莎剧中只是两个小人物,他们是哈姆雷特的老同学,老朋友。他们在别人看来同时还是国王克劳迪亚斯的爪牙。他们的悲剧不同于《哈》剧所表达给观众的那种悲剧感,因此他们的悲剧更值得当代人去品读与赏析《罗》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舞台之下”。 2 读者与作者的对话 首先,这种对话性并非一次性的。这里说的并非一次性有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指同一部作品之中,读者与作者的不断磨合;另一方面是指作者与读者的身份互换。以斯托帕德为例,他即使作者(《罗》的作者),更是读者(《哈》的读者)。米哈伊尔?巴赫金曾在他的著作《小说的美学与理论》中提到了对话理论。其中曾提到过一个概念,巴赫金认为,所有的文本都是由表达片段的粘结而成的,文本重新排列并交换了这些语言碎片。这种表述有一定的极端性,但是不可否认,没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不会有汤姆斯托帕德的《罗》。 《罗》对于它的观众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观众们知道整个故事的开始与结尾。他们知道罗斯和吉尔出现之前的故事;知道他们接下来的命运;甚至知道他们在剧末注定死亡。观众眼睁睁看着罗斯和吉尔一步步走向自己的死亡。但是观众们不知道的是“舞台之下的故事”:那些没有在《哈》剧中讲述的细节。对于《哈》剧的观众来说,他们仅在国王的召唤和命令中出现。但是在《罗》剧中,罗斯和吉尔被召唤到丹麦这一情节就被斯托帕德扩展成了一整幕。整个《罗》剧共有三幕,而其中有十一个《哈》剧的片段在其中穿梭。观众就跟着斯托帕德的思维不断地在《哈》剧中进入和抽离。斯托帕德首先和《哈》剧进行了对话,在情节的进入与抽离中,加入了自己的话语。例如罗斯在剧中曾抱怨过他所需要的只是连续性(《罗》p39),这既是斯托帕德自己对生活的诉求,更是他对《罗》创作的要求。他要求自己的改编要对观众来说有连续性,这样看似荒诞的改写才能不至使人像剧中的罗斯与吉尔一样感到莫名其妙、一无所知。罗斯对连续性的渴望,正反映出了《哈》剧中连续性的缺失。他们总是在别的角色需要时出现在观众面前,之后又会立刻消失到不知哪里去了。 克里斯蒂娃认为互文性可以分为三种,强制性、选择性和偶然性。而斯托帕德也从不避讳谈及自己作品与《哈》剧的关系,甚至这种关系能够直接从《罗》的标题中看出。因此,这种强制性互文性促使学者不断将两部戏剧进行分析对比。相信最让观众感受深刻的是罗斯和吉尔对自己的命运和故事的发展所知甚少。他们唯一知道的一点点信息还有可能是假的,比如他们被召唤到丹麦的原因,以及哈姆雷特发疯的原因。《罗》的第三幕场景一中,罗斯和吉尔偷听了哈姆雷特和奥菲利亚的对话,他们以为他们知道了哈姆雷特是为何发疯(为了女人),但其实这也是谎言。罗斯和吉尔偷听的这一情节并非在《哈》剧中提及,这幕戏就是一个对话的出现:观众可以在罗斯和吉尔的对话中听到斯托帕德的声音,这让我们想到了复调理论。斯托帕德通过罗斯和吉尔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例如不符合客观规律性的抛硬币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