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每章重点笔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每章重点笔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每章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治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政治制度的含义

[多选]政治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历史性;(2)稳定性;(3)强制性;(4)合法性。

二、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

[单选]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

[单选]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多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单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节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坚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单选]完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途径就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多选]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目标是:(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2)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简答]政治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取得的主要改革成果有:

(1)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

(2)实现了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

(3)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

(4)实施公务员制度。

(5)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

(6)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7)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人大立法速度,完善人大立法制度。

(8)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9)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10)按照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

[多选]我国要想加强制度建设,就要着重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第二章当代中国国家制度

第一节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一、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建立

[单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单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多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具有制定国家法律、监督法律执行、任免最高国家机关负责人、订立对外条约等权力。同时它又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某些职能。

二、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发展

[多选、简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时期:

(1)1956—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历史时期。

[多选]1982年,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至此党中央形成了中央书记处、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三个层次的领导体制。

第二节当代中国的国体

一、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单选]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多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经济利益,通过制定法律和制度,以确定其政治统治权的。而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统治的工具。[单选]人民民主专政是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所创造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形式,是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的具体形式。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简答]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2)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中居于领导地位。

(3)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有机联结起来。

(4)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群众基础,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发展。

第三章当代中国国家形式和国家机构

第一节当代中国国家形式

一、国家形式的含义

国家形式,主要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也包括国家结构形式,即国家政权的区域组织形式(单一制、复合制)和国家治理形式(集权制、民主制)。

[单选]在国家本质与国有形式的关系即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上,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国家形式在根本上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社会的经济基础、阶级关系决定的。

[多选]君主立宪制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多选]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形式。

[多选]决定一个国家采用单一制还是制合制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民族问题和宗教因素等。

[简答]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它分为哪几种形式?

(1)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政权的区域组织,即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关系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联邦制)两种形式。

(2)单一制,是指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实行统一的中央集权,具有统一宪法和国籍,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

(3)联邦制,指由共和国、州、省、邦等联邦成员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二、中国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单选]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制度的实质和核心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按照法律的规定,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三、中国国家结构形式

[论述]中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

(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需要。

(4)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国独立完整的保证。

(5)我国的单一制形式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状况,有自己的特点。

第二节当代中国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的含义

[单选]政府职能变化是国家机构变革的根本依据,而政府职能是由社会需求产生的。

二、国家机构的分类

[多选]自国家产生以后,任何国家其国家职权主要分为三部分:议事立法权、行政管理指挥权、司法

[多选]国家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有一院制和两院制两种基本组织形式。

[单选]社会主义国家元首,一般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产生。

[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机构的一部分,从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三、中国国家机构概况

[多选]我国国家机构系统,按其性质和职能可以分为五部分: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

[单选]中国国家军事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它是全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关。

四、中国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

[多选]中国国家机构设置主要遵循三个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议行合一的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四章当代中国选举制度

第一节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选举和选举制度

[单选]自由选择是选举的关键,选举与自由、民主相联系,是自由民主制度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多选]选举程序包括建立选举机构、选区划分、选民登记、代表候选人的提出与确定、计票方法、确定当选等。

二、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单选]第二部选举法颁布后,根据选举实践,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第二部选举法,分别于1982年、1986年、1995年、2004年进行了四次修正。

[单选]第四次修正规定对于县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50人以上联名,对于乡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

第二节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原则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原则

[多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即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是否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受到两个条件的限制,一是年龄条件的限制,必须年满18周岁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政治条件的限制,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选举的平等原则

[单选]选举的平等原则首先表现在“一人一票制”上。

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

四、秘密投票的原则

[多选]我国选举法规定了投票的四种类别:“选举人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也可以弃权。”

第三节直接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单选]中国县级和县级以下(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

一、主持选举的机构

[单选]《选举法》第7条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二、选区划分

[单选]县级人大代表名额基数为120名,每5 000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

三、选民登记

[简答]选民登记的主要工作是:

(1)每次选举前对上次选民登记后新满18周岁的、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后恢复政治权利的选民,予以登记。

(2)对选民经登记后迁出原选区的,列入新迁入的选区的选民名单。

(3)对死亡的和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从选民名单上除名。

(4)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

[多选]下列人员准予行使选举权利:

(1)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2)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没有决定停止其行使选举权利的;(3)正在取保候审或者被监视居住的;

(4)正在被劳动教养的;

(5)正在受拘留处罚的。

[单选]选民登记后,选举委员会应在选举日的20日以前公布选民名单。

四、代表候选人的提出与确定

[多选]直接选举人民代表时,代表候选人按选区提名产生:(1)按选区推荐候选人。(2)确定代表候选人。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5日以前公布。(3)介绍代表候选人。

[多选]《选举法》规定可以提名代表候选人的:(1)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2)选民10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单选]获得过半数选票当选代表的人数少于应选代表的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另行选举时,根据在第一次投票时得票多少的顺序,按照选举法规定的差额比例,确定代表候选人名单。

[单选]另行选举时,代表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得票数不得少于选票的1/3。

第四节间接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一、主持选举的机构

[单选]《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二、全国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及分配

[单选]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必须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中的中国公民。

[单选]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解放军单独组织选举产生,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单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名额基数为350名,省、自治区每15万人可以增加1名代表,直辖市每2.5万人可以增加1名代表;但是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1 000名。

三、全国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提名、确定和正式选举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提名、酝酿代表候选人的时间不得少于两天。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当向代表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政党、人民团体和代表,也可以在代表小组会议上介绍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情况。但是在选举日必须停止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

[单选]如果所提候选人的人数超过《选举法》规定的比例,可以进行预选。

第五节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职权及监督、罢免

一、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职权及保障

[单选]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组成代表小组开展活动,如对本级或下级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视察时可以向被视察单位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但不直接处理问题。[多选]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1)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2)县级以上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可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3)对代表参加活动,所在单位必须给予时间保障;在其执行代表职务时,所在单位按正常出勤对待,享受所在单位的工资和其他待遇。

[简答]人大代表的义务有:

(1)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接受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二、对人大代表的监督、罢免及人大代表的辞职和补选

1.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都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2.对于县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50人以上联名,对于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罢免要求应当写明罢免理由。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在选民会议上提出申辩意见(或书面提出申辩意见),县级人大常委会将罢免要求和申辩意见印发原选区选民。

3.对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提出罢免案有两种方式: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代会举行会议时,主席团或者1/10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在人代会闭会期间,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或者常委会1/5以上组成人员联名,可以向常委会提出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罢免案应当写明罢免理由。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在主席团会议和大会全体会议上或在主任会议和常委会全体会议上提出申辩意见或者书面提出申辩意见。由主席团或主任会议将申辩意见印发会议。

4.对县、乡级代表提出的罢免要求由县级人大常委会派有关负责人员主持。对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提出的罢免案由主席团或主任会议提请全体会议表决。

5.罢免人大代表采用无记名投票的表决方式。罢免县级和乡级人大代表,须经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罢免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代会选出的代表,须经各该级人代会过半数的代表通过,或者须经该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依法被罢免的代表,如果在人大担任职务的,其职务也被相应撤销。

第五章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

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单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由选民或代表依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选举代表,组成全国及地方各级权力机关体系即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其他国家机构,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简单&论述)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相适合的政权组织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代表性,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保证全体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3.人民代表大会根据议行合一的原则设置国家机关,可以有效地保证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得到迅速执行,人民的意志得到有效实现。

第二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组成、任期

[多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政治法律地位是: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它在国家权力机关中处于最高地位。

(2)中央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单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由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国人民解放军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组成。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多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1)立法权;(2)决定权;(3)任免权;(4)监督权。

[多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单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重要方式是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多选]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程序:(1)会议准备工作;(2)预备会议;(3)全体会议;(4)代表团会议和代表小组会议。

[多选]主席团会议决定下列事项:(1)副秘书长人选;(2)会议日程;(3)表决议案的办法;(4)代表提出议案截止日期;(5)其他需要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决定的事项。

[多选]立法程序:(1)提出议案;(2)审议议案;(3)表决与通过;(4)公布。

[多选]选举或决定任命的程序:(1)候选人提名;(2)候选人介绍;(3)选举或者决定任命。[单选]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的人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人选,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人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人选,由主席团提名,经各代表团酝酿协商后,再由主席团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

[单选]国务院总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名,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由国务院总理提名。

第三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地位、组成、任期

[多选]全国人大常委会由下列人员组成: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

[单选]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5年,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1)立法权;(2)决定权;(3)任免权;(4)监督权;(5)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多选]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权可分为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制度

1.委员长会议

2.常务委员会会议

[单选]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合议制机关,实行集体讨论、集体决定的集体领导制度。规定由委员长主持常委会的工作,召集常委会会议。

[单选]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的法定人数为常委会全体组成人数的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会议。常委会委员除因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请假的以外,应当出席会议。

四、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议案的程序(立法程序)

1.提出议案包括法律案。

[单选]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内议案的有:委员长会议;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

2.审议议案。

3.法律草案的审议。

4.对议案的表决。

5.公布。

[单选]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五、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其他国家机关实行工作监督的程序

1.听取和审议专题工作报告的程序。

2.提出质询案的程序。

[单选]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委会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单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议案、决定问题,应当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

六、全国人大常委会机构

1.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2.办公厅。

3.工作委员会。

[多选]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工作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组成。

[多选]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委员会有法制工作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第四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

一、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会、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和全国人大认为需要设立的其他专门委员会。

[多选]十届全国人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共设立了9个委员会: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简答]二、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1.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付的议案;

2.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议案;

3.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付的被认为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命令、指示和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和规章,提出报告;

4.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付的质询案,听取受质询机关对质询案的答复,必要的时候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报告;

5.对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

第六章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

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组成、任期

[单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单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五年。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即地方立法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人大有:

(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

(2)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2.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可行使审议、决定、任免、监督等15项职权,可以归纳为下列5个方面:

(1)在本行政区域,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保证国家计划和国家预算的执行。

(3)组织国家机关。

(4)监督权。

(5)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权利。

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单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经过1/5以上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召集。

[多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有:(1)预备会议。(2)全体会议。

[多选、简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1)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2)提出和审议、表决议案;

(3)选举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决定和选举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领导人;(4)向本级人大及常委会提出工作方面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5)提出对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

(6)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和询问。四、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和审议议案程序

[多选]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五、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决定任免的程序

1.候选人提名。

[多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30人以上书面联名,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20人以上书面联名,县级人大代表10人以上书面联名,可以提出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候选人。

2.候选人名额的确定。

3.正式选举和决定任命。

第二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法律地位、组成、任期

[单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同本级人大每届任期相同,即每届任期五年。它行使职权至下届本级人大选出新的常委会为止。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1.地方立法权。

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单选]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城市的人大常委会,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根据本市情况的需要,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2.其他职权:

(1)保证权。

(2)领导、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召集本级人大会议。

(3)重大事项决定权。

(4)监督权。

(5)人事任免权。

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和工作程序

1.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和人大常委会会议。

[多选]主任会议的主要职责:负责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负责召集人大常委会会议。

[多选、简答]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内容主要有: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决定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有关人员的任免;审议和通过议案;受理质询案等。

2.议案的提出和审议。

[多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5人以上联名,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3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3.听取国家机关的专题工作汇报;听取人大各有关机构报告。

4.对其他国家机关和下级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级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相抵触的,建议有关机关予以纠正。

5.质询案的提出和答复。

[多选]在常委会会议期间,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5人以上联名,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3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四、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机构

1.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2.综合办事机构。

3.工作机构。

4.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地区设立工作机构。

第三节县级以上(不包括县级)地方各级

一、县级以上(不包括县级)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产生和组成

[单选]县级人大一般不设立专门委员会,而只设立工作委员会。

[单选]人大主席团或者1/10以上代表书面联名,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由主席团提请全体会议决定。

二、县级以上(不包括县级)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1.提出议案。

2.审议本级人大主席团或本级人大常委会交付的议案,提出报告。

3.审查政府工作报告。

4.审议质询案。

5.审议政府决定、命令、规章和下一级人大的决议案。

6.提出立法意见,起草法规和决议草案。

7.检查监督与本委员会有关法律、地方性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的贯彻实施情况,必要时可提出报告。

8.联系本级人大代表,听取意见和建议。

9.对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交付征求意见的法律草案,组织讨论,提出修改意见,综合上报。

10.办理属于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范围内与本委员会有关的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事项。

第四节乡级人民代表大会

一、乡级人大的任期

[单选]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由3年修改为5年。

二、乡级人大的职权

1.保证权。

2.决定权。

3.审查、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工作实施计划。

4.选举权、任免权。

5.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6.维护公共利益权。

三、乡级人大的工作机构

[多选]乡级人大的工作机构有: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多选]《地方组织法》规定,乡级人大主席、副主席的职责是:

(1)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负责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

第五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议会制的主要区别

1.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

2.法律地位不同(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不同)。

3.与政党关系不同。

4.人大代表和议员的区别:

(1)在选举方式上,西方国家议员大多通过竞选产生,而我国人大代表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差额选举产生。

(2)人大代表和议员的阶级基础不同。

5.组织形式、组织机构不同。

[论述]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提高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自觉地维护国家的这一根本制度。

2.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和执法监督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立法权,可以制定全国性法律或地方性法规。

3.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国家监督。

4.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制度建设。

5.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的领导。

第七章当代中国国家元首制度

第一节当代中国国家元首制度的演变

[简答]世界各国国家元首行使的职权基本职权有下列八项:

(1)公布法律权。(2)发布命令权。(3)召集议会权。(4)外交权。(5)统帅武装力量权。(6)任免权。(7)赦免权。(8)荣典权。

一、国家主席的产生、任期

1.国家主席候选人资格

[多选]我国对国家主席候选人资格的规定:一为政治条件,即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二为国籍,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三为年龄条件,要年满45周岁。

2.国家主席的提名、选举、任期

[单选]1954年和1982年《宪法》都规定中国国家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名,

[单选]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主席,曾庆红为国家副主席。

[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以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暂时代理主席的职位。

3.国家主席的法律地位

[多选、简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是独立的国家机构,它在整个国家机构中的地位是: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行使职权。

二、国家主席的职权

[多选]对内方面职权:(1)公布法律。(2)任免国务院总理和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3)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4)发布特赦令。(5)宣布进入紧急状态。(6)宣布战争状态。(7)发布动员令。[多选]对外方面职权:

(1)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

(2)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

(3)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单选]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与外国政府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或废除,再由国家主席予以批准或废除。

第八章当代中国中央行政制度

第一节国务院的法律地位、组成和任期

一、国务院的法律地位

[单选]在国际交往中,国务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出现,代表整个国家。

二、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

[多选]按照1982年制定的现行《宪法》规定,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组成。

[单选]1982年宪法规定:“国务院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任期相同。”第二节国务院的职权

一、国务院的职权

[多选、简答]1982年《宪法》规定国务院的职权有18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立法权;(2)提案权;(3)领导权;(4)监督权;(5)人事权;(6)决定紧急状态权;(7)其他权力。

(5)外事领域。

二、国务院职能转变

[多选]国务院的职能具体表现为:(1)健全宏观调控体系。(2)加强市场监管。(3)认真履行社会管理职能。(4)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多选]政府正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转变职能:(1)依法界定政府的管理职能。(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3)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第三节国务院机构设置

一、建国以来国务院机构设置的沿革

1.计划经济时期国务院机构的设置

[多选]我国政府机构的设置遵循以下四个主要原则:需要原则、统一原则、精简原则和效能原则。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国务院机构的设置

[单选]1993年的机构改革,按照政企职责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力求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现阶段国务院机构设置

1.国务院组成机构。

2.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

3.国务院直属机构。

4.国务院办事机构。

5.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6.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

第四节国务院领导体制和会议制度

一、行政首长负责制

[多选、简答]总理负责制的具体内容包括:(1)全面领导权。(2)最后决定权。(3)人事提名权。(4)行政首长负全面责任。

二、国务院会议制度

1.国务院全体会议

[多选]国务院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1)讨论决定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事项;(2)部署国务院的重要工作;(3)通报国内外形势。

2.国务院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由总理召集和主持

[多选]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1)讨论决定国务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项;(2)讨论法律草案、

三、国务院工作规则

1.国务院工作的指导思想;

2.推进依法行政;

3.推进政务公开制度;

4.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5.加强行政监督。

第九章当代中国一般地方行政制度

第一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地位、组成和任期

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地位

[单选]我国是单一制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体制的基本特点是中央政府统率全国各级地方政府,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实行垂直领导。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和任期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

(1)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县长、副县长,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和局长、科长等组成。

(2)乡、民族乡的人民政府设乡长、副乡长。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镇人民政府设镇长、副镇长。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任期

[单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都是5年。

第二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

一、地方政府职权的规定

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职权:(1)执行权。(2)地方行政立法和制令权。(3)管理权。(4)领导与监督权。(5)保障权。(6)关于乡、民族乡、镇的建置的决定权和区域划分权。

2.地级市人民政府的职权:

(1)执行权。(2)制令权。(3)管理权。(4)领导与监督权。(5)保障权。

3.县级市人民政府的职权:(1)执行权。(2)制令权。(3)管理权。(4)领导与监督权。(5)保障权。

4.乡级人民政府的职权:(1)执行权。(2)保障权。(3)其他职权。二、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论述]省级政府作为最高一级地方政府,当前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加强法规制定与规划引导,强化宏观经济管理职能。

(2)实行有进有退,弱化微观经济管理职能。

(4)加强宏观指导,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5)理顺省级政府与市县级政府的关系,提高行政效率。

[简答]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角度看,县乡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包括三个方面:

(1)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本的公共管理服务。

(2)落实中央提出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的目标,促进县城范围内的公共事业的发展。(3)把握辖区的社会经济走向,特别是区域的比较优势及其变化,并通过制订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提供政策指导,为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

和领导体制

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

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机构设置

[单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的厅、局、委员会等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2.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政府机构设置

[多选]依据人口、面积、工农业总产值及预算内财政收入等指标,将县一级政府分为四大类: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县;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多的县;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居中的县;经济贫困、人口较少的县。

3.乡级政府机构设置

[多选]自1993年以来,我国确定了有关地方政府的分类办法,依据人口、工农业总产值、土地面积等指标,可将乡镇分为三类:经济发达、规模大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大小居中的乡镇;经济不发达、规模小的乡镇。

4.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多选]地方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是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简机构设置,精简人员编制。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和会议制度

1.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多选、简答]我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就是明确各级行政首长在本级人民政府的全部工作中负有“三权一责”,即:(1)全面领导权。(2)最后决定权。(3)人事提名权。(4)行政首长负全面责任。

2.会议制度[简答]政府会议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运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是因为:

(1)政府会议的召集人和主持人通常是本级地方政府的行政首长。

(2)政府会议的参加人都是本级政府的成员,他们熟悉自己经管部门的情况,掌握一定的实权,他们发表的意见有很大程度的代表性。

[单选]政府行政会议又叫“行政首长办公会议”,是指县级以上地方行政首长为处理日常工作,召集本级政府有关成员出席,并邀请有其他人士列席的会议。

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规则

[多选]地方政府的行政原则包括: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加强行政监督以及推行政务公开等。

[多选]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基本原则是:(1)依法公开。(2)真实公正。(3)注重实效。(4)有利监督。

[多选、简答]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基本要求是:

(1)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和企业、事业单位办事。

(2)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依法管理。

(3)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有效遏制消极腐败现象。

(4)进一步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

第四节当代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

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概念及实质

[单选]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建立在一定利益基础之上的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关系,其核心是中央政府代表的国家利益和地方政府代表的地方利益两者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

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三种模式

[多选]我国的中央和地方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在实践中有三种模式:中央与普通行政区域关系模式;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关系模式;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关系模式。

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基本原则

1.利益原则和法制原则。

2.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原则。

3.应当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和责任原则。

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现状

1.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关系

[单选]我国是单一制国家,政府体系是一元的,中央政府处于核心地位。中央和地方之间是一种领导和被领导关系。

2.中央和地方的人事关系

(1)实行党管干部原则。

(2)干部人事管理的组织体制。我国的干部人事管理的组织体制,主要由各级党委的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管理部门构成,实行分部分级管理的原则。

(3)实行统一的公务员制度。

(1)立法主体多元化。

(2)法治的统一化。

4.中央和地方的经济关系

(1)财政关系的重要性。

(2)1992年以后的财政关系——分税制改革。

(3)加强税收管理,防止税源流失。

5.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关系

第十章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

[单选]民族问题不等于阶级问题,因为民族与阶级、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是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的历史范畴。民族和民族矛盾作为历史范畴,其存在比阶级和阶级矛盾更加稳定、长久。

[单选]当代中国依然存在民族问题,但它基本上是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内部矛盾。

二、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

[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社会、历史情况,采取了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简答]三、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

1.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在中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从来不是一种殖民关系。

3.在国际上还存在着民族分裂主义和其他敌对势力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与抵御它们可能的分裂、渗透、颠覆,维护祖国的统一、独立与安全,更需要居住在广大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团结、统一于一个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单一制社会主义国家。

4.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5.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四、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基本特点

[单选]1950年5月,成立了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的县级自治区——甘肃省天祝自治区(1955年7月改名为天祝藏族自治县)。

[简答]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一种新型的政治制度,是新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如下特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复习资料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被通过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C ) 2.国务院组成人员中,除总理外,其他人员的提名权属于 A.全国人大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总理 D.国家主席(C ) 3.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其派出机关的是 A.县、自治县人民政府 B.市辖区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D.乡、民族乡人民政府( A ) 4.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可以制定 A.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 D.地方性法规(B ) 5.我国各省设置的人民法院称为 A.最高人民法院 B.高级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 D.基层人民法院(B ) 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二年(C ) 7.邓小手指出我国实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符合 A.马克思主义观点 B.精兵简政原则 C.市场经济要求 D.中国实际(D ) 8.1953年2月通过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的是 A.中共中央委员会 B.政务院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 ) 9.乡镇每届政府任期是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二年( A ) 10.我国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主要标志是(C ) A.多党合作 B.政治协商 C.民族区域自治 D.基层民主 11.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 A.中央委员会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中央书记处(B ) 12.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地方法规的前提是 A.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B.本行政区人民代表大会10名代表提议 C.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D.本行政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0名代表联名提议(C ) 13.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渊源于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精讲笔记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精讲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制度:规范、法度的意思。 (选择题)二、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维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持社会政治实体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从狭义的角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选择题)三、政治制度的几个显著特点:历史性、稳定性、强制性、合法性。 (简答题、论述题)四、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社会领域的各项制度,尤其是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成分,它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教育制度。因此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不一致就要产生矛盾和冲突。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这种相互关系,告诉我们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要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制度主要体现在居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方针等方面。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意识形态以及传统对政治制度及由政治制度决定的决策活动、实施活动有重要作用。思想文化意识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关系更紧密,也更直接。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建立与其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以起到巩固和发展政治制度的作用,在我国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当代中国行政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一般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也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 (论述题)六、坚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不仅是中国人民奋斗 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而且被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事实和人民民主政治生活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实际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我们必须坚持当代中国的 各项政治制度,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2、当代中国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存在的五大 弊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选择题、简答题)七、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的区别:政治制度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性质、组织、分配、运作等方面的规范法度,主要是指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政治体制是关于国家管理形式、机构设置、实际措施等的具体制度,可理解为局部的微观的政治制度,是政治制度在政治生活过程中的具体化,它受政治制度制约,也影响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实施和巩固。 (简答题)八、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以来的主要成果: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实现我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实施公务员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

傅雷家书与培根随笔练习及答案上

培根随笔练习 1,《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着. 2,本书分为:( )( )( )( )( )( )( )等多篇随笔. 《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3,(《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 4,从《培根随笔》的“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的培根。热爱哲学 5,从《培根随笔集》“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的培根。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 6,从《培根随笔》“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的培根。富有生活情趣 7,从《培根随笔》“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的培根。自强不息 8,从《培根随笔》“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的培根。工于心计、老于世故 9,培根随笔内容简介: 本书亦以大地万物为主角,呈现人们百态。通过精炼的语言、紧凑的情节、贴切的比喻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浅显的故事之中,使人获取借鉴,受到启迪。 10, 《培根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11,《培根随笔》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12,《培根随笔》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13,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伟大的复兴》),虽然只完成1、2两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响。 14,《培根随笔》体裁以及类型:哲学散文随笔集。(也可以称为“论文集”) 15,《培根随笔》主要内容:涉及(中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省会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16,《培根随笔》中《谈美》:这是一篇(论美)的文章,作者主要阐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短文笔墨不多,但却十分精彩,说理透彻,且语言优美。他在培根的随笔中颇有代表性,集中体现了培根善于用诗话的语言阐述精辟的哲理的特点。 17,《培根随笔》中《论拖延》:这是培根谈论(“时机”于“拖延”)的哲学小论文。作者用举例子、作比喻的论证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当机立断、迅速行动,不要拖延时间而延误机会。文章论述层次清晰,表达手法多样,语言简洁有力、形象生动,体现了培根论说文的又一特点。 18,《培根随笔》中《谈读书》:这是培根谈论(读书的作用)的一篇议论文。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读书足以悦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并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9,《培根随笔》共有(58)篇. 20,主要艺术特点以及成就: 1)、这些散文关注现实,其中议论官场生涯的篇章和探讨修身持家的文字都得力于他深入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他力图以不带先入之见的“客观”态度来审视和考察各种现象和行为,很少从传统的宗教道德观念出发简单化地评判是非。 2)、从培根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者是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 3)、培根的散文,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知识、人生的至理名言,对我们有多方面的启发。如“知识就是力量”等。 4)、培根的散文结构严谨,论证合理,语言形象生动;常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论说通俗易懂。对我们写作议论文有一定的启发。 《傅雷家书》练习 1 《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 2《傅雷家书》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 3 傅雷: -,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史》随堂练习答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史》随堂练习答案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 1.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 A.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原则 B.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C.民族团结的原则 D.平等协商的原则 参考答案:A 2.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是() A.三权分立的关系 B.相互制衡的关系 C.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D.相互监督的关系 参考答案:C 3. 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宪法修改案须()提议。 A.1/2以上联名 B.1/3以上联名 C.1/4以上联名 D.1/5以上联名 参考答案:D 4. 我国宪法规定提名国家主席、副主席人选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C.全国人大全体会议 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参考答案:B 5. 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属于()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B 6.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会议是() A.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 B.委员长主持常委会工作的一种工作机构 C.全国人大的工作机构 D.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 参考答案:B 7. 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权力属于()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共中央 D.国务院 参考答案:A 8.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人选由()提名。 A.中央军委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大主席团 D.全国人大委员会 参考答案:C 9.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由委员长召集,一般()举行一次。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四个月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B 11.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普选是在1953-1954年。() 参考答案:√ 1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时间为1954年9月。() 参考答案:√ 13. 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参考答案:√ 14.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参考答案:√ 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五年。() 参考答案:√ 16. 宪法的修改,由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议。() 参考答案:√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产生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参考答案:√ 18. 全国人大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重要方式是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参考答案:√ 1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之前,全国人大代表按照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 参考答案:√ 20. 我国宪法规定,有权决定任免驻外全权代表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参考答案:√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 1.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 A.地方权力机关 B.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C.地方立法机关 D.地方国家立法机关 参考答案:B 2. 县级以上地方人代会代表可以联名向本级人代会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的法定人数为() A.5人以上 B.10人以上 C.15人以上 D.20人以上 参考答案:B 3. 省级人大常委会在本级人代会闭会期间有权任免() A.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B.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C.省人民政府秘书长 D.省长 参考答案:C

2018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电大复习试题及答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C. 工农联盟) 3.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的(D. 《选举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D. 成文宪法)。 5.我国的制宪机关是(A全国人大)。6.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8个)。 7.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A. 中央委员会)。8.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D.5年)。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B. 18岁以上)。 11. 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D. 邦联制)。 12.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C.6700万)。 13.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C. 主权在民)。 14.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D.政治体制)。 16.决定和制约着我国其他一切政治制度的是(C.人民民主专政)。 17.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8.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C.民定宪法)。 19.在我国行使制宪权的是(A.全国人大)。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共制定了(D.五部宪法)。 21.我国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A.单一制)。 22.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是(B.公民)。 23.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的是(C.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 2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是(A.人民代表大会)。 25.负责新一届的全国人大会议的准备工 作的主要是(B.全国人大常委会)。 26.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 主任委员和委员的人选由(B.大会主席 团)提名。 27.按照修宪通常的程序,首先提出修宪 建议的是(B.中共中央)。 28.我国拥有最高的监督权的机构是(B. 全国人大)。 29.在人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 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的人大代表 是(A.县级以上代表) 30.凡直接选举产生的县、自治县、不设 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 代表大会,每届任期(B.三年)。 3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B.民 主集中制)。 3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 每届任期(D.五年)。 3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均需 具备党龄(A.5年以上)。 34.除中共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 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8个) 35.中国最大的参政党是:( C. 中国民 主同盟) 36.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组成 的民主党派是( D.中国致公党) 37.宪政的前提是(B民主) 38.从我国的立法实践看,除了宪法和少 量的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以外, 大量的法律的制定者是( C.全国人大常 委会) 39.我国的宪法解释属于( D. 专门机 关解释制) 40.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省、自治区、 直辖市,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 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 C.人大及其常 委会) 41. 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副主 席候选人名单的是(B. 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主席团) 42.中国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要求是年满 (C. 45周岁) 43.国家主席、副主席连选连任不得超过 (A. 不得超过10年) 44.国家主席第二顺位补缺候选人是(B. 全国人大委员长)。 45.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 的是(A. 国家主席)。 46.在我国所授予的勋章和称号中,具有 最高荣誉等级者的授予人是(D. 国家主 席)。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最早设立于(D. 1954年)。 48.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B.国务院)。 49.国务院每届任期为5年,总理任职年 限为(B. 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50.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 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人选 的是(C. 全国人大常委会)。 51. 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D. 不定期召 开)。 5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属于(B. 国 务院直属机构)。 53.地方性法规与国家部门规章之间对同 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 时,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 的,应当由(C. 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54.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所 编制和汇编的本级年度总预算草案,经本 级政府审定后,报财政部的时间是(B. 下 一年1月10日前) 55.我国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置最多有 (D. 五级) 56.从城市功能和能力的角度看,目前我 国城市的主体是(C.地级市) 57.我国的省作为一级政区的行政地位基 本成形于(C. 元代) 58.目前我国的副省级市有(D.15个) 59.最晚设立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最 早设立的则是(D. 内蒙古自治区)。 60.自治州主要是设立在省行政区域内的 民族自治地方。目前设有自治州的省有7 个,其中设立自治州最多的省是(B. 四 川) 61.自治县(旗)可以设立在一般行政地 方,也可以设立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 治县最多的省是(C. 云南) 62.我国政府机构数量众多、规模庞大, 其中地级市、行署一般有(C. 40-50个左 右) 63.目前全国被正式确认并予以公布的少 数民族有(C. 55个) 64.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其居住的区

培根随笔主要内容

培根随笔主要内容 《培根随笔》试卷 一、填空题 1、《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__ 哲学家(弗兰西斯)? 培根所著. 2, 本书分为: 《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3,(《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 )年。4, 从《培根随笔》的“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 5,从《培根随笔集》“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 6,从《培根随笔》“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 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

7,从《培根随笔》“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 8,从《培根随笔》“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9、培根的格言警句有(知识就是力量) 10、复仇的动机不仅是为了让对方受苦,更是为了(让他悔罪)。 11、一个念念不忘旧恶的人,他的伤口将永远难以愈合,尽管(那本来还是可以痊愈的)。 12.顺境所需要美德是节制,而逆境的修养则是(坚韧)。 13.人的心灵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而嫉妒者往往是自己没有优点,又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因此他只能用(败坏别人幸福的方法来安慰自己)。 14.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书籍可(增添情趣);处事行事时,知识(意味才干)。

15.读书太慢会(懒惰),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完全按照书本做事就(呆子)。 16.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周密),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 17.如果没有友情,生活中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在没有友谊和仁爱的人群中生活,那种苦闷正如古代拉丁谚语所说:“(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 18.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其性格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 19.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_;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分掉一半忧愁)。 20、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思想)和(哲学)领域内的建树 21、培根的散文,对我们写作(议论文)有一定的启发 22、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

2018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材料 (选择题1)

一、单项选择题:10题(1′×10=10′) 1、国家政体形式千变万化,纷繁复杂,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君主制和(A )。 A 、共和制 B 、民主制 C 、联邦制 D 、单一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C )。P4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民主专政 D 、单一制 3、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B )中,第一次提出中国未来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要建立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 A 、《论十大关系》 B 、《新民主主义论》 C 、《矛盾论》 D 、《实践论》 4、全国人大代表的总额不超过(B )。P16 A 、2500 B 、3000 C 、3500 D 、4000 5、我国宪法规定,如果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者(C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开全国人大会议。 A 、1/3 B 、1/4 C 、1/5 D 、1/6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需达到法定人数,全国人大会议需要有(B )以上的代表出席,才可以举行。P21 A 、1/2 B 、2/3 C 、3/4 D 、4/5 7、宪法修正案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和(C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才有权提出。P23 A 、1/3 B 、1/4 C 、1/5 D 、1/6 8、在国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时,在全国人大补选之前,由(B )暂时代理国家主席职位。P26 A 、总理 B 、全国人大委员长 C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D 、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 9、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为(C )年。P27 A 、3 B 、4 C 、5 D 、6 10. 我国宪法规定,法律由(B )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公布。P25 A 、国务院总理 B 、国家主席 C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11.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为(C )。P27 A 、3年 B 、4年 C 、5年 D 、6年 12、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每年举行(A )次会议。P20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1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B )。P7 A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 、民主集中制 C 、首长负责制 D 、层级制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及参考答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 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C. 6700万3. 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C. 民定宪法4. 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D. 邦联制5.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均需具备党龄()。A. 5年以上6. 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D. 政治体制7. 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是()。B. 公民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B. 18岁以上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D. 成文宪法10. 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 社会主义制度正确答案:A 满分:1 得分:111.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2. 在我国行使制宪权的是()。A. 全国人大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14.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B. 民主集中制15.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 D. 五年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法律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中国公民的资格B. 成年性C. 享有法律所规定的政治权利D. 精神健全、正常 E. 爱祖国爱人民2. 政治制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A. 历史性B. 阶级性C. 权威性D. 层次性E. 稳定性3. 宪法解释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A. 统一解释B. 部分解释C. 条理解释D. 专门解释E. 补充解释 F. 扩大解释4.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有:()A. 平等权B. 政治自由C. 人身自由D. 信仰自由E. 监督权F.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5.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就是:()A. 有法可依B. 有法必依C. 依法行政D. 司法公正E. 执法必严F. 违法必究6.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会外职权主要有()A. 质询和询问权B. 视察权C. 与选民和原选举地位的联系权D. 列席其他会议权E. 召集临时会议的提议权F. 提出议案权7. 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基本职权有:()A. 重大事项的讨论、决定权B. 选举权C. 任免权D. 地方立法权E. 监督权F. 否决权8. 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 人民当家作主原则B. 民主集中制原则C.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D. 群众路线的原则E. 首长负责的原则F. 精简和效率的原则9. 从宪法的形式看,我国宪法属于()A. 成文宪法B. 不成文宪法C. 刚性宪法D. 柔性宪法E. 协定宪法F. 民定宪法10. 在我国现阶段,直接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如下基层群众组织当中:()A. 农村村民委员会B. 城市居民委员会C. 工会D. 妇联E. 共青团F. 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三、判断题(共5 道试题,共25 分。)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宪法的制定者,而不是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关。A. 错误2. 统治和治理国家的主要权力都应当集中在统治者手里。A. 错误3. 中共虽然禁止除共青团之外的其他任何党派、政治团体、政治组织在军队中建立组织和发展成员,但其他组织和团体的成员如果参加军队,并不须与原来的组织脱离关系。A. 错误4. 任何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都有权以个人名义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A. 错误5. 我国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宪法修改的基本模式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策性修宪”的模式。B. 正确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共15 道试题,共15 分。)1. 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 )。D. 不定期召开2.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其居住的区域地域辽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C. 64.3%3. 目前我国的副省级市有(D. 15个4.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数是()C. 800人5. 地方性法规与国家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由( )。决C. 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6. 我国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置最多有()D. 五级7. 目前全国被正式确认并予以公布的少数民族有()C. 55个8.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任职的年龄要求是\(C. 年满四十周岁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最早设立于()年D. 1954年10. 自治州主要是设立在省行政区域内的民族自治地方。目前设有自治州的省有7个,其中设立自治州最多的省是()B. 四川11. 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 )。A. 中共中央书记处B. 国务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笔记 第三章 选举制度)【圣才出品】

第三章选举制度 一、概述 1.选举与选举制度 (1)选举,是指某一社会群体中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按照既定的方式和程序,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若干人员担任某项公职的行为。这一定义包括五层含义: ①“社会群体”,包括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群众组织等; ②“全体或部分成员”,涉及到在一个社会群体中哪些人有资格参加选举,亦即选举主体问题; ③任何选举都必须预先设定某种方式(如投票、举手、鼓掌、起立等)和某种程序(如划分选区、提出候选人、投票、计票、宣布投票结果等); ④选举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有被选举权的人员中的任何人,这是任何选举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所在; ⑤任何选举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即为了选择若干人员担任某项公职。 选举的基本要素是主体(选举人)、客体(被选举人)、目的、方式、程序、结果;选举的根本特征是实现选举人的意志,从而实现公民的选举权这一现代民主社会中基本的政治权利。 (2)选举制度的涵义,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加以理解: 从广义上说,指有关选举一切公职人员的制度(其中制度是法律、法规、章程、规则和惯例等等所有规范、准则的总和); 从中义上说,指有关选举各类国家机关(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组成人员的制度;

从狭义上说,专指有关选举国家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的制度。 本章讲的是狭义上的选举制度,其内容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确定、选举所遵循的原则、选举的组织机构、选举的方式和程序、代表与选民的关系等,这些内容一般都在各国的宪法、选举法和有关法律中得以明确的规定。 2.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 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选举制度发展而来的,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政权,实行了革命政权的选举制度,为新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建国大纲——《共同纲领》中规定,新中国实行普选制度。 (2)1953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当代中国第一部选举法,《选举法》对中国实行普选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方法等作了具体规定,从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制度的正式形成。 (3)形成于1953年的中国选举制度,有个明确指导思想,即既强调发扬民主,又坚持从实际出发。选举制度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与保障,自然必须强调发扬民主,然而,民主的实现程度又离不开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历史的条件,无视诸条件的制约,急于追求“高度的民主”,只能流于形式而于实质无益,甚至会陷于形式主义而有碍民主实质的体现。 3.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发展 自1953年选举法实施后的最初十余年间,中国选举制度的贯彻还比较正常,总的来说,各级人大尚能按期改选,但在“文革”时期,中国的选举制度受到了严重破坏,全国几乎没有进行过真正的选举,人大制度亦名存实亡。

名著题目

名著题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专项训练 一、《爱的教育》亲情?友情?师恩 1、《爱的教育》原名《》,是()(国)作家()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它采用()的形式,讲述一个叫作()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 2、《爱的教育》全书100篇文章,由三个部分组成:(),()以及()。这三部分都以()为中心。 3、《爱的教育》中,老师讲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爱国故事和美德故事两类。爱国故事包括《》、《》、《》三篇。 二、《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著称。 2、《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3、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的歌颂;二是对()的崇拜和赞颂。三是()。 三、《伊索寓言》小的故事?大的哲理 1、《伊索寓言》产生于()的古典时期。作者是()。 2、根据要求,写出《伊索寓言》中的相关故事。 (1)影射当时社会现实 ①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例如:《》、《》 ②表现穷人对为富不仁者的不满,例如:《》。 (2)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①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的,例如:《》。 ②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例如:《》。 ③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例如:《》。 ④嘲笑吹牛皮说大话的,例如:《》、《》。 ⑤讽刺好逸恶劳的,例如:《》。 ⑥批评贪得无厌的,例如:《》。 四、《童年》:在苦难中长大 1、《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 2、《童年》讲述的是()(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乐观纯朴的(),正直的老工人(),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五、《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 1、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一读()的代表作《》。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2、《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是(),他敢于(),勇于(),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3、《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部分就是主人公在荒岛生活的生动记述。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的第24年,他还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在他的教育下成为一个忠实的奴仆。 六、《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业1答案[1]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性作业一参考答案 三、辨析题 1.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政治制度。 答:错。阶级社会才有。 2.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宪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答:错。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我们常说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指政治制度改革。 答:错。我们常说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制度改革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答:对。我国宪法虽突出了中国特色,但也是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5.全国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因此没有任何特权。 答:错。代表在执行代表职责时,有一定特权。 四、简答题 1.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答: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领导;领导和管理干部工作;组织和动员社会;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说明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原则指的是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或者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在宪法中予以确认,并且规定了人民行使主权的方式。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平等享有的权利。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在国家生活中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首要前提和直接表现,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确保公民能够享受各种权利和自由。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应当地在宪法中确认了人权保障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牵制、彼此约束、互相监督,以保障国家权力正常运行并进而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但也主张国家机关的职能分工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首先,社会主义国家设立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此基础上一般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别由三个不同的机关独立行使(其中立法权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其次,作为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再次,各级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在执行国家法律的时候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治理的一种思想理念、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我国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是民主制度,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不允许有任何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侵犯公民权利的专制权力。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些都是法治原则的具体体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题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四、简答题(每题10分,2题共20分) 1.什么是制度?什么是政治制度? 制度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体系,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映和体现。(2分)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制度指的是一个社会为确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约束规则,(2分)狭义的制度指的就是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特别是社会组织机构及其所遵循的规则。(2分) 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2分)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 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特色? 第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2分)第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2分)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分)第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2分)第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能够实现自身的改革和完善。 4.何谓“依法治国”?如何“依法治国”? 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制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是实行法治。(4分) 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分) 依法治国突出表现在依法行政方面。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必须以司法公正为目标,推进司法体制改革(2分)。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笔记( 国家行政制度上)【圣才出品】

第四章国家行政制度(上) 一、概述 1.行政及国家行政制度 (1)行政 ①马克思给行政提出的经典定义认为:“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这就明确了两点:第一,行政是一种国家活动,而不是个别或一般社会组织的行为;第二,行政是国家对社会事务的组织与管理,这就使国家行政区别于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活动。 ②另一种观点认为,行政应指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等各类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 ③概而言之,有三种意义上的“行政”。 广义即指管理。 中义即指各类国家机关的管理, 狭义仅指除立法、司法机关以外的国家机关对社会事务的管理。 (2)国家行政 国家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的组织管理活动。它是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的结合,是国家职能两重性的具体体现,具有以下特点: ①国家行政主体的公共权威性 国家行政的主体是带有公共权威性质的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权力只能由国家行政机关来依法行使。主体的公共权威性质,决定了国家行政权力的行使要具有公共性,不能用来服务于个别团体和个人的特殊利益;另一方面,国家行政权力要依法行使。 ②国家行政活动兼具社会性与政治性

国家行政活动受制于统治阶级的意志而带有浓厚的政治性,这主要表现在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的政治职能的履行上;但是国家又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在形式上不能仅仅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必须同时以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标,这主要表现在国家行政对国家的社会职能的履行上。 ③国家行政体制的集权性 国家行政以效率为首要目标,而在体制上强调以集权为主。在中国,国家行政体制的集权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央与地方的集权模式,强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模式;二是行政组织内部,在权力领导体制上采取行政首长负责制。 ④国家行政效力的强制性 国家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是对国家制定的宪法和法律的全面贯彻和实施,因此国家行政机关在其法定的管辖范围内,其权力行使具有普遍的强制效力。 2.当代中国国家行政制度的历史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行政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总结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行政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革命时期的行政制度为新中同国家行政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些基本原则:①党的领导原则;②议行合一原则;③廉价政府原则;④民主监督原则。 (2)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行政制度从形成到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逐步形成阶段(1949年至1954年)。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同时,宪法和组织法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组成以及主要活动程序都作了明确规定。这就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政制度的正式形成。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笔记(第4~6章)【圣才出品】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笔记 第四章国家行政制度(上) 一、概述 1.行政及国家行政制度 (1)行政 ①马克思给行政提出的经典定义认为:“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这就明确了两点:第一,行政是一种国家活动,而不是个别或一般社会组织的行为;第二,行政是国家对社会事务的组织与管理,这就使国家行政区别于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活动。 ②另一种观点认为,行政应指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等各类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 ③概而言之,有三种意义上的“行政”。 广义即指管理。 中义即指各类国家机关的管理, 狭义仅指除立法、司法机关以外的国家机关对社会事务的管理。 (2)国家行政 国家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的组织管理活动。它是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的结合,是国家职能两重性的具体体现,具有以下特点: ①国家行政主体的公共权威性 国家行政的主体是带有公共权威性质的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权力只能由国家行政机关来依法行使。主体的公共权威性质,决定了国家行政权力的行使要具有公共性,不能用来服务于个别团体和个人的特殊利益;另一方面,国家行政权力要依法行使。

②国家行政活动兼具社会性与政治性 国家行政活动受制于统治阶级的意志而带有浓厚的政治性,这主要表现在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的政治职能的履行上;但是国家又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在形式上不能仅仅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必须同时以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标,这主要表现在国家行政对国家的社会职能的履行上。 ③国家行政体制的集权性 国家行政以效率为首要目标,而在体制上强调以集权为主。在中国,国家行政体制的集权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央与地方的集权模式,强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模式;二是行政组织内部,在权力领导体制上采取行政首长负责制。 ④国家行政效力的强制性 国家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是对国家制定的宪法和法律的全面贯彻和实施,因此国家行政机关在其法定的管辖范围内,其权力行使具有普遍的强制效力。 2.当代中国国家行政制度的历史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行政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总结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行政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革命时期的行政制度为新中同国家行政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些基本原则:①党的领导原则;②议行合一原则;③廉价政府原则;④民主监督原则。 (2)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行政制度从形成到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逐步形成阶段(1949年至1954年)。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同时,宪法和组织法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组成以及主要活动程序都作了明确规定。这就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