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填报高考志愿的计算方法(更新)

如何快速填报高考志愿的计算方法(更新)
如何快速填报高考志愿的计算方法(更新)

如何快速填报高考志愿的计算方法(2013.6.29更新)

为了帮助广大学生家长快速了解填报高考志愿的计算方法(参考资料):

按线差计算法。各个学校办学方向不同、办学特色不同和教学质量不同涉及就业比例不同等等情况,各个学校录取线就不同。其中线差即学校实际分数与录取线的差叫线差,线差越大这所学校录取分数越高。为了让学生根据高考成绩进入自己满意的学校,分析、计算线差就很重要。成绩不高的学生尽量选择线差为零的学校、专业,而且要招生人数大的学校和专业,这样录取把握性大,否则,就要作好复读的思想准备啊。

计算出同一个学校连续三年或四年的线差,然后求出平均值,按其平均值估计/预测,这样比较好。这份资料为今后高考生及家长,提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数据来源于网络)下面以西南交通大学二批招生情况在四川分析为例:

一、西南交通大学2009在四川二本线差(理科):Q1=62.6’

1、总平均分:5485/11=498.6

四川2009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批次/科类

理工农医类第一批院校第二批院校第三批院校

498 436412

2、二本线差Q1:498.6-436=62.6’

二、西南交通大学2010在四川二本线差(理科):Q2=72.6’

1、总平均分 : 5649/11=513.6’

2010四川高考分数线理科批次名称最低控制分数线

理科本科一批512

理科本科二批441

2 、二本线差Q2:513.6-441=72.6’

三、西南交通大学2011在四川二本线差(理科):Q3=54.8’

1 、平均分5208/10=520.8’

四川2011年高考分数线公布理科一本线519分

本科第一批519分;本科第二批448分;本科第三批416分

2、二本线差Q3:502.8-448=54.8’

四、西南交通大学2012在四川二本线差(理科):Q4=54.5’

1 、平均分5095/10=509.5

2012四川招生录取分数线理科

本科第二批445分

2、二本线差Q4:509.5-455=54.5’

五、线差越大这所学校录取分数越高

***最后求出连续四年线差总分值:Q 总= Q1+Q2+Q3+Q4;

62.6’+72.6’+54.8’+54.5’=244.5

***求出其平均值:Q/4=Q’244.5/4=61.125

六、如何这些数据运用和结论:

如果今年你的高考成绩(GKcj)是562,录取线是492,那么562-492=70你这70分超过线差平均值Q’多少?

终级结论值(ZJLz)=GKcj-(录取线+Q’)=562-(492+61.125)

=8.875

结论:1、ZJLz一般情况大于5,录取把握性就有很大。即你可以报考这所大学。ZJLz等于零,你也可以报考,但不要选热门专业。

2、ZJLz一般情况低于15,建议你考虑报考其他大学。

3、成绩不高的学生尽量选择线差平均值为零的学校、专业,而且要招生人数大的学校和专业,这样录取把握性大。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打电话到学校招生就业处咨询,你能否报考这所学校,得到肯定回答,你才能填报。否则,就要作好复读的思想准备啊。

声明:此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各科分数综合考虑。比如,外语专业要求英语成绩高,工科、计算机、医学要求数学、理综成绩高,但不同学校要求不同,也有例外。比如,同样的高考成绩报考同样学校和相同专业,两个人同时录取机会少。这就是命运!人各有命,命运这东西很难说清楚。只要有人得到大好事,经常有人说某某人有贵人相助。因此,作者不承担任何责任!

2、例如查找四川外国语大学过去连续三年或四年在北京录取线差Q1~4,

、你今年的高考成绩-录取线超过线差平均值Q’越多把握性越大,

你才可以填报这所学校。如果今年你的高考成绩是562,录取线是492,那么562-492=70 你这70分超过线差平均值Q’多少?

2012年530-录取线=Q1

2011年511-录取线=Q2

2010年543-录取线=Q3

2009年538-录取线=Q4

Q1+Q2+Q3+Q4=Q

Q/4=Q’

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打电话到学校招生就业处咨询,你能否报考这所学校,得到肯定回答,你才能填报。

数学快速计算法

数学快速计算法 二位数乘法速算总汇 1、两位数的十位相同的,而个位的两数则是相补的(相加等于10)女口:78 X 72= 37 X 33= 56 X 54= 43 X 47 = 28 X 22 46 X 44 (1) 分别取两个数的第一位,而后一个的要加上一以后,相乘。 (2) 两个数的尾数相乘,(不满十,十位添作0) 78X 72=5616 37 X 33=1221 56 X 54= 3024 43 X 47= 2021 (7+1) X 7=56 (3+1) X 3=12 (5+1) X 5=30 (4+1) X 4=20 8X 2=16 7 X 3=21 6 X 4=24 3 X 7=21 口决:头加1,头乘头,尾乘尾 2、两个数的个位相同,十位的两数则是相补的 如:36 X 76= 43 X 63= 53 X 53= 28 X 88= 79 X 39 (1) 将两个数的首位相乘再加上未位数 (2) 两个数的尾数相乘(不满十,十位添作0) 36X 76=2736 43 X 63=2709 3X 7+6=27 4 X 6+3=27 6X 6=36 3 X 3=9 口决:头乘头加尾,尾乘尾 3、两位数的十位差1,个位的两数则是相补的。 如:48 X 52 12 X 28 39 X 11 48 X 32 96 X 84 75 X 65

即用较大的因数的十位数的平方,减去它的个位数的平方。

48 X 52=2496 12 X 28 = 336 39 X 11= 819 48 X 32=1536 2500-4=2496 400-64=336 900-81=819 1600-64=1536 口决:大数头平方 —尾平方 4、一个乘数十位加个位是 9,另一个乘数十位和个位是顺数 X 78 = 81 X 23 = 27 X 89 = 5 23 2 如:12 X 13= 13 X 15= 14 X 15= 16 X 18= 17 X 19= 19 X 18= (1) 尾数相乘 ,写在个位上 (满十进位 ) (2) 被乘数加上乘数的尾数 12X 13=156 13 X 15= 195 14 X 15=210 16 X 18= 288 2X 3=6 3 X 5=154X 5=20 6 X 8=48 12+3=15 13+5=18 14+5=19 16+8=24 口决:尾数相乘 ,被乘数加上乘数的尾数 (满十进位 ) 6、任何二位数数乘于 11 如 :36 X 45 = 72 X 67 = 45 1 、解 : 3+1=4 4 X 4 = 1的6补5 数是 4X 5=20所以 36 X 45= 1620 2、解: 7+1=8 8 X 6 = 4的8补7 数是 8X 3=24所以 72 X 67 = 4824 3、解: 4+1=5 5 X 7=3的5补8 数是 5X 2=10所以 45 X 78 = 3510 5、10-20 的两位数乘法

造价工程师快速计算工程量的几种技巧

造价工程师快速计算工程量的几种技巧 合理安排工程量计算顺序是快速准确计算工程量的关键之一。计算工程量时,有些项目是相互联系的,如果计算顺序安排不当,就会使有些数据重复计算,增大计算工程量、降低计算速度。安排工程量计算顺序的原则是尽量少翻阅图纸、资料,以求快速、方便。对于一般工程,分部工程量计算顺序应为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饰,先内部后外部。在计算建筑和装饰部分时也要对计算顺序进行合理安排。 1.计算建筑部分时,应按基础工程、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木门窗工程、砌筑工程这样一个顺序,而不能按定额的章节顺序来计算,否则会对某些项目反复计算,从而浪费大量的时间。例如,我们先算出了混凝土工程中的梁、柱的体积和门窗面积,那么,在计算砌筑工程需要扣除墙体内混凝土构件体积和门窗部分在墙体内所占体积时,可以利用前面计算的梁、柱的体积和门窗部分所占的体积。利用这些数字时,要注意这样两个问题,一是要看梁、柱等混凝土构件是否在所计算的墙体内,如在墙体内,则扣除,否则,不扣除;二是当梁、柱宽不同于墙厚时,即梁、柱不完全在墙体内时,只能部分扣除,而不能扣除整个混凝土构件的体积。同样,在计算回填土方和土方运输时,砖基础的体积也可以为后面的计算所利用。 当然,在计算各分部的各项目工程量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技巧。如计算混凝土工程部分时,一般应采用由下向上,先混凝土、模板后钢筋,分层计算按层统计,最后汇总的顺序。砌筑工程可从整体上分层计算,每

层的量可采取整算零扣的方法。 2.计算装饰部分时,要先地面、天棚,后墙面。先算地面工程量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地面的面积,计算出平面天棚和斜天棚的面积。计算墙面扣除门窗及洞口面积时,可利用先前算出的面积。当以房间为单元计算抹灰工程量时,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同一门窗要扣两次面积。 3.计算预制混凝土构件时,要按预制构件的施工顺序计算。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作、运输、安装都要计算损耗量。因此,我们在计算预制混凝土构件时,首先根据施工图计算预算量,再依次根据定额规定的损耗率计算制作工程量、运输工程量、安装工程量,最后计算预制构件灌缝工程量。利用这个顺序计算,除了计算的快速和准确外,还能保证预制构件计算项目的科学性,不会漏项。 二、利用两表(预制混凝土构件表、门窗表)计算的技巧 1.预制混凝土构件表。该表主要用于统计和计算预制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工程量以及钢筋、模板用量。计算时应按结构施工图顺序每图单独列表,以防漏算。在计算结构工程量时,宜一次算出并填入相应表内,并注意标出对应位置,以便在计算相应墙体工程量时扣除。其中,相同型号的预制构件只计算一次,另统计出该构件的各层数量和总数。(预制混凝土构件表表式略)

四年级用简便方法运算计算题

27×99 541×67-67×441 48×101-48 34×201 256×7-56×7 103×37 125×16 420÷35 76×23+24×23 103×23 25×(40+8)75×3×4

123×67-23×67 38×7+62×7 25×16×5 68×48+68×2 52×32+48×32 5×27+63×5 64×9-14×9 125×18 67+42+33+58 18×137-18×37 18×45+18×55 250×28

199×9+199 50×(60+8)49+49×49 304×22 12×(40-5)75×141-75×40 55×25+25×45 (30+4)×25 27×37+37×23 47+99+47 25×65+25×25 24×250

163×8+37×8 256×9-46×9 63×8+91×63+63 28×111-28×11 201×34 78×101-78 560÷16 373×9-73×9 2×46+46×1813×125×8 44×25 28×57+43×28

99×64+64 16×401 36×25 199×53+53 12+19×12 (30+2)×15 226×13-26×13 125×16 402×15 25×19 (30+8)×25 48×125

63+15×2 202×41 21+254+79+46 125×(8+16)202×13 13+13×49 304+297 25×124-24×25 41×99 56+56×49 15×301-15 250×9×4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的简便方法总结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的简便方法总结 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是什么意思?

还有总时差的缩写为什么是TF,F是什么英文的缩写? 最佳答案 总时差是不影响总工期的情况下该工作拥有的时间 总时差其实就是机动时间或宽裕时间 F。。。。flexible: 自由时差是在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下拥有的时间,可以简单理解就是多余的时间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的简便方法总结 项目组织与管理和实物课程的考试都会涉及网络图的计算,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计算是经常考到的,我在学习中总结了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快更准确的解决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一、自由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的计算很简单,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 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容易忽略,如下图: 其中E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E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E工作的自由时差为E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即E的自由时差为1。 二、总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总时差教材中的计算公式=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本工作与该 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 这样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计算出每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我总结的简单的方法如下: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波形线的长度和,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就是该工作的总时差。还是以上面的网 络图为例,计算E工作的总时差,

以E工作为起点工作,通过E工作的线路有EH和EJ,两天线路的波形线的和都是2,所 以此时E的总时差就是2。 再比如,计算C工作的总时差,通过C工作的线路有三条,CEH,波形线的和为4;CEJ,波形线的和为4;CGJ,波形线的和为1,那么C的总时差就是1。 施工管理中的自由时差和总是差的计算 一项工作的自由时差(FF)是指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该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自由时差也叫局部时差或自由机动时间,其计算公式如下: FFi-j=ESj-k—ESi-j—Di-j= ESj-k —EFi-j FFi-j—工作i-j的自由时差。 ESj-k—工作i-j的紧后工作j-k的紧早开始时间,对紧后一项工作ESj-k = Tp 。 ESi-j—工作i-j的最早开始时间。 Di-j—工作i-j的持续时间。 EFi-j—工作i-j的最早完成时间。 工作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工期的前提下,该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以TFi-j表示。 即:TFi-j=LSi-j—ESi-j 或TFi-j=LFi-j—EFi-j LSi-j—在总工期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工作i-j的最迟开始时间。 ESi-j—工作i-j的最早开始时间。 LFi-j—在总工期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工作i-j的最迟完成时间。 EFi-j—工作i-j的最早完成时间。 中文词条名: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英文词条名: 工作的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工作的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从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定义可知,对于同一项工作而言,自由时差不会超过总时差。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 图上计算法计算工作时差

怎样快速计算工程量

怎样快速计算工程量 【学员问题】:怎样快速计算工程量? 【解答】(一)重点看图预算编制前的看图与组织施工或图纸自审、会审的看图有所不同。它的方法是: (1)修正图纸首先按图纸会审纪录的内容和设计变更通知单的内容修改、订正全套施工图。施工图的修正走在前头,可避免事后改变图纸,而改变已计工程量计算数据等大量的重复劳动。 (2)粗略看图这种看图方法亦可称浏览整套施工图,要达到以下目的:a、了解工程的基本概况。如建筑物的层数、高度、基础深度、结构型式和大概建筑面积等。b、一般了解工程的材料和做法。如楼地面层是水泥砂浆还是水磨石,外墙面是水刷石还是干粘石,屋面是柔性防水还是刚性防水,门窗是钢制还是木制等等。C.了解图中有没有灯具表、和门窗统计表。若有的话,要对照施工图进行详细核对,检查是否有误。一经核对,在计算相应工程量时就可直接利用。D.了解施工图表示方法。设计单位不同,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往往有些出入。如装饰抹灰工程是在装饰表内列出还是在相应图纸上分别表示等。对于一些简单的工程,有时可以省去粗略看图这一步,仅看一下建筑三大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就可着手计算工程量。 (3)重点看图这是在上述粗略看图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详细阅图。所看图纸的范围,主要是建筑三大图和设计说明。看清楚后,可在具体分项工程量计算时做到心中有数,防患未然。同时也便于合理、迅速地划分分部计算范围和内容。利用粗略看图和重点看图的方法,可

大大缩短看图时间。一般工程施工图,仅需几小时到半天时间,最多一天时间。预算编制前的看图,没有必要从施工的角度去动脑筋。如构件安装是否合适、分尺寸之和是否等于总尺寸、施工操作是否困难等,这些问题相信图纸会审已经解决。这种看图方法纯粹是从预算编制的角度出发,为了排除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障碍而进行的。有的人在动手计算预算工程量前,像现场施工人员一样,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很长的时间去看图,其实是不必要的。也有的人在预算工程量计算前不看图,提笔拿图就开始计算,这种做法势必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随时要去翻阅有关图纸,造成工作混乱,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容易发生差错,因此也是不可取的。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时差计算

时差计算 产生时差: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的偏东位置的地方总比偏西位置的地方要先见到日出,时刻较早。 2、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就是地方时。 要点: A 经度每隔15o地方时相差1小时,1o相差4分钟; B 东早西晚; C 同一经线的各地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上各地地方时存在差异。 思考: 1)若A点在B点的东边15°,那么A的时间就比B的时间早或晚多长时间?(早1小时) 2)B点6:00,那么A点几点?(7:00) 3)若A点6:00,那么B点几点?(5:00) 3、地方时计算的步骤: (1)求间隔的经度差:同减异加 (2)计算时间差: 间隔的经度数÷150=商(小时)+余数(余数×4分钟=分钟) 时间差=小时+分钟 (3)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或-)时间差(东加西减)▲注意:所求地方时的地点若在已知地的东边,则加时差;若在已知地的西边则减时差。即东“+”西“-” ▲两地东西位置的判断方法:①若同为东经度,度数大的在东;②若同 1

2 为西经度,度数小的在东;③若两地一为东经度,一为西经度,进行地方时计算时,总是认为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 ▲答数处理:若计算结果大于24小时,则日期加一日,结果减去24小时;若计算结果出现负值,则日期减一日,结果加上24小时。 例1:我国最东端约在135oE ,最西端在73oE ,当最东端的地方时是8点时,最西端的地方时是多少? 经度差=135°E —73oE=62°,地方时差=4小时8分钟 所求地点在西,所以8-4:08=3:52 例2:当60oE 的地方时是9点时,120oW 是几点? 经度差=180o,地方时差=12小时,所求地点在西,所以9—12=-3小时,﹣3+24=21小时(前一天) 练一练:地方时的计算 1】88°W上是3月4日8:06,108°W上是几点? 2】20°E 上是3月4日10:10, 18°W上是几日几点? ▲方法技巧:参照点地方时的确定

数学快速计算方法_乘法速算

一.两个20以内数的乘法 两个20以内数相乘,将一数的个位数与另一个数相加乘以10,然后再加两个尾数的积,就是应求的得数。如12×13=156,计算程序是将12的尾数2,加至13里,13加2等于15,15×10=150,然后加各个尾数的积得156,就是应求的积数。 二.首同尾互补的乘法 两个十位数相乘,首尾数相同,而尾十互补,其计算方法是:头加1,然后头乘为前积,尾乘尾为后积,两积连接起来,就是应求的得数。如26×24=624。计算程序是:被乘数26的头加1等于3,然后头乘头,就是3×2=6,尾乘尾6×4=24,相连为624。 三.乘数加倍,加半或减半的乘法 在首同尾互补的计算上,可以引深一步就是乘数可加倍,加半倍,也可减半计算,但是:加倍、加半或减半都不能有进位数或出现小数,如48×42是规定的算法,然而,可以将乘数42加倍位84,也可以减半位21,也可加半倍位63,都可以按规定方法计算。48×21=1008,48×63=3024,48×84=4032。有进位数的不能算。如87×83=7221,将83加倍166,或减半41.5,这都不能按规定的方法计算。 四.首尾互补与首尾相同的乘法 一个数首尾互补,而另一个数首尾相同,其计算方法是:头加1,然后头乘头为前积,尾乘尾为后积,两积相连为乘积。如37×33=1221,计算程序是(3+1)×3×100+7×3=1221。 五.两个头互补尾相同的乘法

两个十位数互补,两个尾数相同,其计算方法是:头乘头后加尾数为前积,尾自乘为后积。如48×68=3264。计算程序是4×6=24 24+8=32 32为前积,8×8=64为后积,两积相连就得3264。 六.首同尾非互补的乘法 两个十位数相乘,首位数相同,而两个尾数非互补,计算方法:头加1,头乘头,尾乘尾,把两个积连接起来。再看尾和尾的和比10大几还是小几,大几就加几个首位数,小几就减掉几个首位数。加减的位置是:一位在十位加减,两位在百位加减。如36×35=1260,计算时(3+1)×3=12 6×5=30 相连为1230 6+5=11,比10大1,就加一个首位3,一位在十位加,1230+30=1260 36×35就得1260。再如36×32=1152,程序是(3+1)×3=12,6×2=12,12与12相连为1212,6+2=8,比10小2减两个3,3×2=6,一位在十位减,1212-60就得1152。 七.一数相同一数非互补的乘法 两位数相乘,一数的和非互补,另一数相同,方法是:头加1,头乘头,尾乘尾,将两积连接起来后,再看被乘数横加之和比10大几就加几个乘数首。比10小几就减几个乘数首,加减位置:一位数十位加减,两位数百位加减,如65×77=5005,计算程序是(6+1)×7=49,5×7=35,相连为4935,6+5=11,比10大1,加一个7,一位数十位加。4935+70=5005 八.两头非互补两尾相同的乘法 两个头非互补,两个尾相同,其计算方法是:头乘头加尾数,尾自乘。两积连接起来后,再看两个头的和比10大几或小几,比10大几就加几个尾数,小几就减几个尾数,加减位置:一位数十位加减,两位数百位加减。如67×87=5829,计算程序是:6×8+7=55,7×7=49,相连为5549,6+8=14,比10大4,就加四个7,4×7=28,两位数百位加,5549+280=5829

简便方法

整数简算·四则混合运算 【练习】 1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999+3+99×8+8+2×9+9 125×128-125×27-125 ※(11×9+11)×(111×999+111)×(7×11×13-1001) (24×21×45)÷(15×4×7) (125×72×24)÷9÷8 111×111 1111×1111 999×999 9999×9999 15.利用数的分解法计算下面各题. (1)9+99+999+9999+99999 (2)2772÷28 (3)579999971÷29 (4)1986+331×594 (5)1111×58+6666×7 (6)99999×77778+33333×66666 (7)321×17+107×39+1070 (8)2999998+299997+29996+2995+294+23 16.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54+38+46 (2)37+44+56 (3)88+(37+22) (4)67+15+33 (5)375+342+658+625 (6)827+74+36+163

(7)428+267+(733+572) (8)536+(541+464)+469 (9)327+108(10)325+98 (11)872-48-272 (12)384-(184+36) (13)528-(138-72) (14)387-124 (15)564-387+187 (16)843+78-43 (17)274-87+26-13 (18)936-867-99+267 (19)813-(613-237) (20)537-(543-163)-57 (21)36×(468÷9) (22)58÷17×34 (23)48×5 (24)24×25 (25)56×125 (26)26×64×625 (27)84×(25×37) (28)68×36+36+31×36 (29)84×29-18×84-21×4 (30)72×(51÷12) (31)4321-1996+1998

关键路径计算、总时差、自由时差

关键路径计算、总时差、自由时差 络图中的关键路径、自由时差、总时差等相关的知识作为进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历年软考中必考的一个知识点,要求大家一定要掌握,关键路径是怎么计算的,最早开始,最早结束,最迟开始,最迟结束是怎么得来的,总时差的计算、自由时差的计算。在2013年上半年的考试中就曾经考到了计算自由时差。 1. 关键路径是什么 2. 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的区别 总时差是指在不延误项目完成日期或违反进度因素的前提下,某活动可以推迟的时间。 总时差=LS-ES=LF-EF 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紧后活动最早开始的情况下,当前活动可以推迟的时间。 自由时差=(后一活动)ES-(前一活动的)EF 所以总时差影响总工期,自由时差影响紧后活动。 3. 如何计算ES,EF,LS,LF 前推法来计算最早时间

某一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ES)=指向它的所有紧前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的最大值。 某一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EF)=ES+T(作业时间) 逆推法来计算最迟时间 某一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LF)=指向它的所有紧后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某一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LS)=LF-T(作业时间) 4.计算关键路径的步骤 1. 用有方向的线段标出各结点的紧前活动和紧后活动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方向的网络图(PDM) 2. 用正推和逆推法计算出各个活动的ES,LS, EF, LF,并计算出各个活动的自由时差。找出所有总时差为零或为负的活动,就是关键活动 3. 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持续时间决定了项目的工期,总和就是项目工期。 自由时差 例子1: 打比方你有个朋友坐晚上9点的火车去合肥到火车站发现忘带身份证了,打电话让你帮他送过去,为了不耽误他赶火车你必须在9点前将身份证交给他。那么当你交给他身份证时的时间与晚上9点之间的差距就是自由时差把身份证交给他是紧前工作赶火车是紧后工作把身份证交给他不能影响他赶火车也就是紧前工作最早完成不能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 例子2: 是活动可以推迟,但是不影响后面活动按时开始的等待时间。比如夫妻俩要出门,老公洗了把脸,刮了刮胡子,穿好外衣就OK了,只用了10分钟。可老婆又是化妆,又是梳头,还得挑衣服,整整用了40分钟。老公虽然早就准备好了,可不能自己走,得等老婆收拾好了一块儿出门,所以老公等老婆的这半个小时,就是自由时差。与总时差不同,不是每个活动都有自由时差,只有当几项历时不同的活动同时并行执行,并且这几项活动全部结束后才能开始后面的活动时,这几项活动中用时较短的才有自由时差,并且自由时差一定是大于0的。 计算公式: 自由时差=所有紧后工作中最早开始时间最小值-最早结束时间

谈如何快速准确计算工程量

谈如何快速准确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是编制预算、(标底)或投标报价的原始数据,是编制预算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目前因各地的套价软件很多,且较为成熟,已被很多预算工作者所使用。在这方面,阳大大降低我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现行工程量计算仍以手工计算为主,也是我们编制预算耗时最多,而又不可少的基础工作。那么如何快速、准确计算工程量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本文结合自己工作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熟悉定额内容及计算规则 熟悉定额内容及计算规则,也是预算人员的最起码的基本功。工程量计算必须有统一尺度,这就是定额规定的计算规则。因此熟悉和掌握定额内容及计算规则,是快速、准确计算工程量的前提,如果在计算时,因对某些工程量计算规则不熟悉,计算时不停地再翻看定额或对计算规则理解有偏差,又怎能谈上计算的快速、准确呢?比如有些人在计算墙体时对墙体高度取定时较混乱,造成工程量计算有误,主要就是对工程量计算规则不熟悉。外墙与内墙、平屋面与坡屋面、现浇板与预制板的墙体高度都有区别。 二、熟悉相关规范及图集 众所周知,无论什么施工图都会或多或少地引用某些规范或图集。比如框架工程常会引起《险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这一图集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又如江苏地区常用的《建筑抗震构造详图》为江苏省结构构件通用图集,又如《险结构构件设计规范》等也是设计人员常用规范。因一般设计时引用规范或图集时,在施工图上就不会再出现相关的节点构造,细部做法。而我们在计算工程量时如不熟悉相关的常用规范、图集,临时于花时间看懂、熟悉其内容,才能计算工程量,而这样又会影响计算的连续性。或某些人仅凭大致印象去计算,这样的结果虽然速度有了,但准确性又差了。从我的工作实践看,熟悉常用规范、图集特别对钢筋工程量(钢筋抽样)非常重要。因这些规范、图集中有很多关于钢筋锚固、搭接说明或节点大样。只有我们非常熟悉这些规范、图集后,计算工程量才能得心应手,准确无误。特别是一些很重要的数据应熟记于心。如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要结合险强度、钢筋级别、建筑物抗震等级三方面因素才能综合确定。 三、灵活运用"统筹法"原理 "统筹法"在此不必多述,它的最大特别是利用基数(三线一面),连续计算相关的工程量。但由于工程结构多变,基数统一利用有困难,另外很多工程量计算规则并未用到基数等原因,使得"统筹法"并没有被普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几种类型

四年级数学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几种类型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 积相加) (40+8)×25 125×(8+80)36×(100+50) 24×(2+10)86×(1000-2)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1;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 律)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 律)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归类

一、交换律(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 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适用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256+78-56 450×9÷50 =256-56+78 =450÷50×9 =200+78 =9×9 =278 =81 二、结合律 (一)加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 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 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 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 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345-67-33 789-133+33 =345-(67+33) =789-(133-33) =345-100 =789-100 =245 =689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 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 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

总时差的计算

题目中“工作 B 的最迟时间为14”有误,应为“工作 B 的最迟开始时间为14” 某网络计划中,工作A的紧后工作B和C,工作B的最迟开始时间为第14天,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0天;工作C的最迟完成时间为第16天,最早完成时间为第l4天,工作A和工作 B、C的间隔时间均为5天,则工作A总时差为( )天。 答案:工作A的总时差为 7 天。 解析一: 在实际计算和运用中下面两个理论很重要 a、本工作总时差=其后续工作各条线路自由时差的最小值+本工作自由时差 b、本工作总时差=(某项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本工作与该某项紧后工作的自由时差)min 注:紧后工作它有时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组,因为紧后工作可能有若干个。取最小值。 1、工作A的自由时差为5天。(工作A和工作 B、C的间隔时间均为5天) 2、工作A的紧后工是B和C 3、工作B的最迟开始时间为14,最早开始时间为10;则B工作的总时差为4天; 4、工作C的最迟完成时间为16,最早完成时间为14;则C工作的总时差为2天; 工作A的总时差:5+min{4,2}=5+2=7天 解析二: A工作的总时差=12-5=7,如图所示。

总时差 1、概念:总时差(用TFi-j表示,TF 是Total Float 的缩写)。双代号网络图时间计算参数,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所具有的机动时间。用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i-j 与最早开始时间ESi-j之差表示或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2、计算公式:总时差TF=LS-ES=LF-EF 3、区别 相应总时差的还有自由时差,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下所拥有的机动时间。用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之差表示。 总时差的含义就是,不影响总工期的情况下,可以耽误的时间;自由时差的含义就是,不影响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而可以耽误的时间。

关键路径计算、总时差、自由时差一点通算法

关键路径计算、总时差、自由时差 1. 关键路径 2. 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的区别 总时差是指在不延误项目完成日期或违反进度因素的前提下,某活动可以推迟的时间。 总时差=LS-ES=LF-EF 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紧后活动最早开始的情况下,当前活动可以推迟的时间。 自由时差=(后一活动)ES-(前一活动的)EF 所以总时差影响总工期,自由时差影响紧后活动。 (1)总时差(TF):当一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不相同时,它们之间的差值是该工作的总时差。计算公式是:TF=LS-ES。 (2)自由时差(FF):在不影响紧后活动完成时间的条件下,一项活动可能被延迟的时间是该项活动的自由时差,它由该项活动的最早完成时间EF和它的紧后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决定的。计算公式是:FF=min{紧后活动的ES}-EF。

(3)关键路径。项目的关键路径是指能够决定项目最早完成时间的一系列活动。它是网络图中的最长路径,具有最少的时差。在实际求关键路径时,一般的方法是看哪些活动的总时差为0,总时差为0的活动称为关键活动,关键活动组成的路径称为关键路径。 尽管关键路径是最长的路径,但它代表了完成项目所需的最短时间。因此,关键路径上各活动持续时间(历时)的和就是项目的计算工期。 3. 如何计算ES,EF,LS,LF (1)最早开始时间(ES):一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取决于它的所有紧前活动的完成时间。通过计算到该活动路径上所有活动的完成时间的和,可得到指定活动的ES。如果有多条路径指向此活动,则计算需要时间最长的那条路径,即ES=max{紧前活动的EF}。 (2)最早结束时间(EF):一项活动的最早完成时间取决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它的持续时间(D),即EF=ES+D。 (3)最晚结束时间(LF):在不影响项目完成时间的条件下,一项活动可能完成的最迟时间。计算公式是:LF=min{紧后活动的LS}。 (4)最晚开始时间(LS):在不影响项目完成时间的条件下,一项活动可能开始的最晚时间。计算公式是:LS=LF-D。 前推法来计算最早时间 某一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ES)=指向它的所有紧前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的最大值。 某一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EF)=ES+T(作业时间)

工程量快速计算的基本方法经验

工程量快速计算的基本方法经验 本章所述工程量快速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练好“三个基本功”;合理安排工程量计算顺序;灵活运用“统筹法”计算原理;充分利用“工程量计算手册”等四项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只要能够熟练掌握,充分利用以上“基本方法”,就可以快速提高工程量计算业务水平。 第一节练好“三个基本功” 练好“三个基本功”包括:提高看图技能;熟悉常用标准图做法;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等三个方面。 一、提高看图技能 工程量计算前的看图,要先从头到尾浏览整套图纸,待对其设计意图大概了解后,再选择重点详细看图。在看图过程中要着重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筑图部分 1、了解建筑物的层数和高度(包括层高和总高)、室内外高差、结构形式、纵向总长及跨度等。 2、了解工程的用料及作法,包括楼地面、屋面、门窗、墙柱面装饰的用料及法。 3、了解建筑物的墙厚、楼地面面层、门窗、天棚、内墙饰面等在不同的楼层上有无变化(包括材料做法、尺寸、数量等变化),以便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二)结构图部分 1、了解基础形式、深度、土壤类别、开挖方式(按施工方案确定)以及基础、墙体的材料及做法。 2、了解结构设计说明中涉及工程量计算的相关内容,包括砌筑砂浆类别、强度等级,现浇和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的锚固和搭接规定等,以便全面领会图纸的设计意图,避免重算或漏算。 3、了解构件的平面布置及节点图的索引位置,以免在计算时乱翻图纸查找,浪费时

间。 4、砖混结构要弄清圈梁有几种截面高度,具体分布在墙体的那些部位,圈梁在阳台及门窗洞口处截面有何变化,内外墙圈梁宽度是否一致,以便在计算圈梁体积时,按不同宽度进行分段计算。 5、带有挑檐、阳台、雨篷的建筑物,要弄清悬挑构件与相交的连梁或圈梁的连结关系,以便在计算时做到心中有数。 目前施工图预算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主要是围绕工程招投标进行的,工程发标后按照惯例,建设单位一般在三天以内要组织有关方面对图纸进行答凝,因此,预算(或清单)编制人员在此阶段应抓紧时间看图,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作好记录整理。在看图过程中不要急于计算,避免盲目计算后又有所变化造成来回调整。但是对“门窗表”、“构件索引表”、“钢筋明细表”中的构件以及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尺寸,要进行复核,待图纸答凝后,根据“图纸答凝纪要”对图纸进行全面修正,然后再进行计算。 计算工程量时,图中有些部位的尺寸和标高不清楚的地方,应该用建筑图和结构图对照着看,比如装饰工程在计算天棚抹灰时,要计算梁侧的抹灰面积,由于建筑图中不标注梁的截面尺寸,因此,要对照结构图中梁的节点大样计算。再如计算框架间砌体时,要扣除墙体上部的梁高度,其方法是按结构图中的梁编号,查出大样图的梁截面尺寸,标注在梁所在轴线的墙体部位上,然后进行计算。 从事概预算工作时间不长,而又渴望提高看图技能的初学人员,在必要时应根据工程的施工进度,分阶段深入现场了解情况,用图纸与各分项工程实体相对照,以便加深对图纸的理解,扩展空间思维,从而快速提高看图技能。 二、熟悉常用标准图做法 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时常需要查阅各种标准图集,实在繁琐,如果能把常用标准图中的一些常用节点及做法,留在记忆里,在工程量计算时,不需要查阅图集就知道其工程内容和做法,这将节省不少时间,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工程中常用标准图集基本上为各省编制的民用建筑及结构标准图集,而国标图集以采用

如何快速计算工程量

如何快速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计算耗用的工作量,约占全部预算编制工作量的60%以上。工程量计算的快慢,直接影响和决定工程预算书的编制速度。所以,工程量的快速计算应作为研究的重点。本文所述的基本方法为的是一个目的,即少看(减少翻图、看图和翻阅其他预算资料的时间)、少算(避免重复计算),以达到工程量的快速计算。 预算编制前的看图与组织施工或图纸自审、会审的看图有所不同,它的方法是:1、修正图纸 首先按图纸会审纪录的内容和设计变更通知单的内容修改、订正全套施工图。施工图的修正走在前头,可避免事后改变图纸,而改变已计算工程量计算数据等大量的重复劳动。 2、粗略看图 这种看图方法亦可称浏览整套施工图,要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工程的基本概况。如建筑物的层数、高度、基础深度、结构型式和大概建筑面积等; (2)一般了解工程的材料和做法。如基础是混凝土的还是砖、石的;墙体砌砖还是砌块,楼地面层是水泥砂浆还是水磨石,外墙面是水刷石还是干粘石,屋面是柔性防水还是刚性防水,门窗是钢制还是木制等等;(3)了解图中有没有钢筋表、混凝土构件统计表和门窗统计表。若有的话,要对照施工图进行详细核对,检查是否有误(钢筋表用抽查的方法核对)。一经核对,在计算相应工程量时就可直接利用; (4)了解施工图表示方法。设计单位不同,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往往有

出入。如装饰抹灰工程是在装饰表内列出还是在相应图纸上分别表示等。 对于一些简单的工程,有时可以省去粗略看图这一步,仅看一下建筑三大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就可着手计算工程量。 3、重点看图 这是在上述粗略看图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详细阅图。所看图纸的范围,主要是建筑三大图和设计说明。要着重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房屋室内外高差,以便在计算基础和室内挖、填方工程量时利用这个数据;(2)建筑物层高,墙体、楼地面面层、门窗等相应工程内容是否因楼层或段落不同而有所变化(包括尺寸、材料、做法、数量等变化),以便在有关工程量计算时区别对待。避免按想当然办事,盲目简化计算,后来发现再返工,浪费时间。

简便计算计算法则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几种方式 在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除了根据计算法则按运算顺序计算,还要注意认真观察题目的结构特征和数据特点,正确、合理、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简便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整体简便计算。整个一道算式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这种形式最为常见。例如: =1.14×10 =11.4 二、局部简便计算。一道算式中局部可以进行简便计算,这种形式也不少见。 三、中途简便计算。开始计算并不能简便计算,而经过一两步后却能进行简便计算,这种情况最容易忽视。例如: =1.2×(1+5+4) =1.2×10 =12 四、重复简便计算。在一道题里不止一次地进行简便计算,这种情况往往不注意后一次简便计算。例如: =8×55×0.125 =8×0.125×55 第二次 =1×55 =55 几种简便运算方法 最近金思维数学课上学了几种简便运算的方法,个别同学理解得不好,所以我想在这里把书中涉及到几种方法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一、替换法(重点是把接近整十数的数看成整十数加或减几) 例1:46+49 (把49看作50-1) = 46+50-1 = 96-1 = 95 例2:54-28 (把28看作30-2) = 54-30+2

= 14+2 = 16 二、凑整法(重点是找到适合凑整十的数) = 72-(17+23) = 72-40 = 32 例3:93-58-13 =(93-13)-58 = 80-58 = 22 三、加减抵消法(在有加有减而且加减的数值很接近的情况下使用非常方便,但是一定要注意运算符号,否则很容易出错。) 例:76-19+18 =76-1 =75 四、观察规律法 这部分题非常灵活,我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10-9+8-7+6-5+4-3+2-1 式子很长怎么办?看下面红颜色的部分 10-9+8-7+6-5+4-3+2-1 是不是发现规律了 =1+1+1+1+1=5 学会方法很重要,当然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会了方法还需要一定量的计算才能把各种方法运用得熟练,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有空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做以下试题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1、23+49 2、36-19 3、64-48 4、37+29 5、52+34+18 6、35-17-5 7、56+25-36 8、36-24+23 9、17+28+12+23 10、1+2+3+4+5+6+7+8+9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一、带符号搬家法(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率)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二、结合律法 (一)加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

预算快速计算方法

预算快速计算方法 功;合理安排工程量计算顺序;灵活运用统筹法计算原理;充分利用工程量计算手册等四项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只要能够熟练掌握,充分利用以上基本方法,就可以快速提高工程量计算业务水平。 第一节练好三个基本功 练好三个基本功包括:提高看图技能;熟悉常用标准图做法;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等三个方面。 一、提高看图技能 工程量计算前的看图,要先从头到尾浏览整套图纸,待对其设计意图大概了解后,再选择重点详细看图。在看图过程中要着重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一)建筑图部分 1、了解建筑物的层数和高度(包括层高和总高)、室内外高差、结构形式、纵向总长及跨度等。 2、了解工程的用料及作法,包括楼地面、屋面、门窗、墙柱面装饰的用料及法。 3、了解建筑物的墙厚、楼地面面层、门窗、天棚、内墙饰面等在不同的楼层上有无变化(包括材料做法、尺寸、数量等变化),以便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二)结构图部分 1、了解基础形式、深度、土壤类别、开挖方式(按施工方案确定)以

及基础、墙体的材料及做法。 2、了解结构设计说明中涉及工程量计算的相关内容,包括砌筑砂浆类别、强度等级,现浇和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的锚固和搭接规定等,以便全面领会图纸的设计意图,避免重算或漏算。 3、了解构件的平面布置及节点图的索引位置,以免在计算时乱翻图纸查找,浪费时间。 4、砖混结构要弄清圈梁有几种截面高度,具体分布在墙体的那些部位,圈梁在阳台及门窗洞口处截面有何变化,内外墙圈梁宽度是否一致,以便在计算圈梁体积时,按不同宽度进行分段计算。 5、带有挑檐、阳台、雨篷的建筑物,要弄清悬挑构件与相交的连梁或圈梁的连结关系,以便在计算时做到心中有数。 目前施工图预算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主要是围绕工程招投标进行的,工程发标后按照惯例,建设单位一般在三天以内要组织有关方面对图纸进行答凝,因此,预算(或清单)编制人员在此阶段应抓紧时间看图,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作好记录整理。在看图过程中不要急于计算,避免盲目计算后又有所变化造成来回调整。但是对门窗表、构件索引表、钢筋明细表中的构件以及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尺寸,要进行复核,待图纸答凝后,根据图纸答凝纪要对图纸进行全面修正,然后再进行计算。计算工程量时,图中有些部位的尺寸和标高不清楚的地方,应该用建筑图和结构图对照着看,比如装饰工程在计算天棚抹灰时,要计算梁侧的抹灰面积,由于建筑图中不标注梁的截面尺寸,因此,要对照结构图中梁的节点大样计算。再如计算框架间砌体时,要扣除墙体上部的梁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