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租船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租船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租船问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0°C读作() A.零上0摄氏度B.零下0摄氏度 C.0摄氏度D.正0摄氏度 2.比10小的自然数共有()个. A.8B.9C.10 3.下面各数的读写法中,错误的是() A.10000000 读作:一千万 B.一百二十亿零七百万七千零七写作:12007007007 C.30078001206 读作:三十亿零七千八百万一千二百零六 D.二千零四十万零七十写作:20400070 4.()两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都约等于十万. A.94900和105000B.104200和1102600 C.98500和104500 5.如果45□703≈46万,那么□里可以填的数有()个. A.5B.4C.3D.2 6.下面各数中,最大的是() A.13090034B.96万C.860100D.5290900000 7.下面的圆圈里,应该填“<”的是() A.685002000〇86500200B.200公顷〇2平方千米 C.890×110〇89×1100D.58999米〇59千米 8.用三个0和三个4组成的六位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A.440004B.404400C.400044D.400404二.填空题(共8小题) 9.与10000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10.在横线里填上“>”“<”或“=”. 3001200003亿

799998万 280×43430×28 301×7878×300+1 11.中国歼﹣20隐形战机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五代机国家行列,一架战机的造价约合759110000元人民币.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12.一个数的近似数是8亿,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13.二百零七万零七百一十写作:;400305000000读作:. 14.一个自然数由7个千万,4个百万和9个千组成,这个数写作,它是一个位数.15.有3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36,那么其中最大的自然数是. 16.按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4300,3004,340,4030,4003 >>>>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7.A、B两个不同的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判断对错) 18.50452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505万.(判断对错) 19.3□6000≈40万,则□里可以填的数有5、6、7、8、9.(判断对错) 20.三万与六十组成的数写作300060.(判断对错) 21.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大的自然数是999999999.(判断对错) 四.应用题(共2小题) 22.一个九位数,亿位上是8,千位上的数是它的一半,个位上的数是千位上的一半,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多少?请把它读出来. 23.一个四位数,千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数字的5倍,百位上的数字等于千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十位上的数字等于千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的差,这个数是多少? 五.操作题(共1小题) 24.把下面各数按照数位的多少,分别填写在不同的圈里.(按题中数的顺序填) 541290130401207199 109199911111200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一、填空。(24分) 1.6703850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6在()位上,“3”表示()。 2.2584120000里面有()个亿和()个万。 3.在算盘上,上方一颗珠子代表(),下方一颗珠子代表()。 4.《永乐大典》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约三亿七千万字。横线上的数写作(), 省略“亿” 后面的尾数约是()。 5.6□6903≈65万,□里只能填()。 6.10个一万是(),()个十万是一百万,()个一百万是一亿。 7.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60500505 60500550 6500005 60万 ()﹤()﹤()﹤() 8.22□7690030是一个十位数,□里填()时,这个数最接近23亿;□里填()时,这个数最接近22亿。9.用9,8,7,6,5,4.3,0,这七个数中,最大的是(),读作(),最小的是(),读作()。 二、判一判。(对的画“√”,错的画“×”)( 10分) 1.个位、十位、百位……都是计数单位。() 2.比较数的大小要从左边第一位看起。() 3.山东省有九千万人口,这里的“九千万”是个近似数。() 4.把104000和105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所得的近似数都约等于10万。() 5.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三、选一选。(10分) 1.最大的七位数和最小的七位数相差()。 A、1000000 B、1 C、8999999 2.16□895≈17万,□里最小可以填()。 A、4 B、5 C、9 3.40048009这个数的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 1 / 5

小学数学2011版本小学四年级租船问题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以及上学期学过的除法、余数的意义后 教学的。学生已经可以比较自如地解决用加减乘除综合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基础上来进行本课的教学的。实际上,租船问题是生活中数学最优化问题的研 究!租船问题就是数学中优化问题中的一个典型事例。解决最优化问题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我们要让学生亲身感受问题、寻找解题策略,实现再创造以及体验数学 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见解不完全相同,选择的方案就会有所差别、合 作探讨、互相评价、取得共识、达到群体算法多样化,让学生获得探索成功的快 乐。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的收获,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有所 创新,提高创造思维水平高,丰富实践经验,增强探索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对“租船费用”问题的研究,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 结果进行逐步调整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究“租船费用”最省的过程,感受数据变化的规律性,培 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应用的灵活性、广泛 性和优化思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逐渐调整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春游图片、展示板,学生准备练习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导入】激情引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请出示:(见展示板) 看到了这个好消息,你们开心吗?现在老师想带着同学们去公园划船,你们说 好吗? 【讲授】 出示例5:现在我们一起来到河边,请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 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打开课本第10页例5。 好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租船吧! 【活动】 1.出示问题:怎样租船最省钱? 2.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同桌一组讨论一下。 3.学生反馈:生1:可以算算每种船每个人合多少钱?再选择。生2:可以都用小 船或都用大船试一试,看看哪种方式更省钱,然后再调整。 【讲授】 师:同学们都有好的想法了。你们认为哪种方法可行呢?预设:生:第二种方法 可行。 师:既然方法选定了,就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计算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采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第①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011?慈利县)一个整数的末尾有几个零,读数的时候() A.只读一个零B.一个零也不读 C.几个零都读出来D.读两个零 2.(2011?安平县)下面几个数中,最接近8.07万的整数是() A.8.071万B.80701 C.80691 D.80709 3.(2010?萝岗区)一个整数精确到万位是40万,这个数精确之前可能是() A.494999 B.409111 C.404997 4.(2010?武汉)下列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A.35000700 B.3050700 C.35007000 5.(2017?广东)下面各数,在读数时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A.620080000 B.35009000 C.700200600 D.80500000 6.(2017?邵阳县)最接近4.08万的整数是() A.4.081万B.40801 C.40891 D.40809 7.(2015?绵阳)一个整数精确到万位是30万,这个数精确前可能是() A.294999 B.295786 C.305997 D.309111 8.(2014?永宁县)下面各数中,只读出一个零的数是() A.600606 B.606600 C.606060 9.(2017秋?绵阳期末)在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A.4000960 B.4008600 C.4080600 二.填空题 10.(2018?滨湖区)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五一”期间,某市共接待游客1043900人次,横线上的数读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 11.(2018?玄武区)“神舟六号”飞船每天绕地球飞行16圈,日飞行路程约为旦675664千米.横线上的数读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千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的近似数是万千米.12.(2018?无锡)2016年,北湖镇工农业总产值大约是2768000000元,这个数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大约是. 13.(2018?云岩区)2017年“五一”期间,由于高速公路实行小轿车免费通行,有效促进了各省周边游,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四(9)班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2012年伦敦奥林匹克组委会估计可安排大约6600000张奥运会门票,并从2011年起售。6600000读作()。它是()位数,左起第一个“6”表示()个(),第二个“6”表示()个()。 2、一万是()个一百,100个()是一亿,一千万里面有()个一万。 3、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位数,一个七位数的最高位是()位。 4、一个数的亿位、万位和个位都是8,其余各位数字是0,这个数写作()。 5、一个自然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20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6、从右边起,每()个数位分一级,个级的数位有(),万级包括的计数单位有()。亿级的数位有() 7、一个数四舍后所得的近似数是45万,这个数千位上的数最大只能是()。 8、按要求写数。 (1)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最新资料显示,中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三百五十六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7%;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4998000000吨,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生产及生态安全带来多重危害。 ①三百五十六万平方千米,写作()平方千米。 ②4998000000吨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亿吨。 (2)截止2011年,全国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人口数达八亿三千二百万人,横线上的数写作(),把这个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亿。 (3)读出横线上的数。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面积105879平方米,其结构体系为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所用钢材达23000吨。①105879平方米读作()。②23000吨读作()吨。 9、一个数由2个亿,7个百万,9个万,3个千,其余各位是最小的自然,这个数写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万。10、一个自然是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20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303006950读作:三亿三百万六千九百五十。() 2、与万位相邻的数位是千位和十万。() 3、所有的七位数都比八位数小。() 4、8953004000≈89亿。() 5、算盘的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

四年级数学下册《租船问题》教案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租船问题》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对“租船费用”问题的研究,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结果进行逐步调整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探究“租船费用”最省的过程,感受数据变化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应用的灵活性、广泛性和优化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逐渐调整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 三、教学准备 、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中央3套有一档娱乐节目叫《开门大吉》,

大家知道吗?课前,我们也来玩一把《开门大吉》考考大家的耳力,看看谁反应最快? (播放歌曲伴奏) 预设: 生:《让我们荡起双桨》 2.师:同学们猜得真准,《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老师儿时流行的歌曲,几十年来经久不衰。你知道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情景吗? 预设: 生:北海划船 3.师:大家想象一下,和风旭日,杨柳如茵,轻摇橹桨,泛舟河中,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别光美,你知道吗?这划船里也有不少学问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租船问题》。 (板书:租船问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现实生活的事例引出研究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审视事物和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出示问题: 2.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预设: 人数:30人 小船租金:20元/艘 大船租金:35元/艘 小船人数:4人/艘 大船人数:6人/艘 3.问: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怎样租船最省钱? 4.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同桌一组讨论一下。 5.学生反馈: 预设: 生1:可以算算每种船每个人合多少钱?再选择。 生2:可以都用小船或都用大船试一试,看看哪种方式更省钱,然后再调整。 …… 6.师:同学们都有好的想法了。你们认为哪种方法可行呢? 预设: 生:第二种方法可行,因为用20÷4我们可以计算,35÷6我们还没有学过。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百万位,第九位是()位,亿位的 右边一位是()位,亿位左边一位是()位。 2.最小的九位数是(),最大的八位数是()。 3.一个十位数,它的最高位上是5,百万位上是8,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 4.一个数由36个亿、9个十万、3个万组成,这个数写作()。 5.900606000是()位数,9在()位上,表示(),左边的6在() 位上,右边的6在()位上,两个6表示的数相差()。这个数读作()。 6.在5和3之间添()个0,就成为五十亿零三。 7.最小的自然数是(),与最小的六位数相邻的自然数是()和 ()。 8.一千多年前,由中国人发明的计算工具是()。 二、读出下面各数,并将这4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10900 23000401 606066000 50200090800

()<()<()<() 三、连一连,看看各数中的“6”都表示什么。 6154000000 6个千 462735806个万 35600006个百万 15863106个亿 36578000006个十亿 四、在里填上“>”“<”或“=”。 6012006000120 5010000克501千克 402万402000500千米500000米 五、选择题。(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4920590最高位上的数表示()。 A.4个万 B.4个十万 C.4个百万 D.4个千万 2.下面各数中,()“四舍五入”到万位的近似数是84万。 A.834776 B.844165 C.845000 D.849999 3.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数是()。 A.630900000 B.639008000 C.639070000 D.40024077 4.最接近425万的数是()。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希望小学任会美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整理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 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具体安排如下: 编排形式具体内容运算顺序 加减混合运算(例1) 第一级运算顺序 乘除混合运算(例2) 解决问题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 3) 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第二级运算顺序 算(例 4) 三步式题含小括号的运算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例5) 顺序 引导总结有关0的运算(例6)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 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四、总体感觉 1、溶计算教学溶于现实情景。 将计算教学溶于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更易理解计算的算理和运算顺序的现 实意义。 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引出 4 个例题。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 2、系统梳理,有效落实。 通过一系列的例题让学生计算滑冰场上的人数,计算购买门票所用的钱数,关于安排保洁员的事等等。这样编排让学生有较长的时间,通过较 丰富的现实素材,逐步体会、理解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分散了教学的难 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出现比较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1,6题每2空1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1.714285是由()个十万、()个万、()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据统计,2015年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总次数超过11000000000次,11000000000的最位是( )位,这个数读作( )。 3.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数起第三位是( )位,第五位是( )位,第九位是( )位。 4.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万位,它是( )位数;一个八位数的最高位是( )位。 5.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 ),它们每相邻两个间的进率都是( )。 6.357085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3”在( )位上,表示( ); “7”在( )位上,表示( )。 7.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都是(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表示。 8.计算器的“ON/C”键起( )的作用,“AC"键起( )的作用。 9.由1个亿、45个万和3160个一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二、读数与写数。(7分) 1.读出下面各数。(4分) 我是地球,我表面积约有510000000(读作: )平方 千米,陆地面积约有149500000(读作: )平方千米。 截至2014年,生活在我上面的人口约7000000000(读作: )人,土地荒漠化每年给我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4000000000(读作: )美元。我快承受不了了,快救救我吧! 2.写出横线上的数。(3分) (1)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六亿二千一百万吨。写作: (2)2014年鲁甸地震后、某地向灾区捐款二百一十四万元。写作: (3)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的火星,按离太阳由近而远的次序计为第四颗,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二亿二千七百九十四万千米,写作: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大的自然数是100000000。() 2.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总建筑面积约为十六万零一百平方米,写作1600100。 () 3.6060600>6060060 () 4.算盘上,用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5.在56000800中的5个0只读出1个零。() 四、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等都是( )。 A.数位 B.位数 C.计数单位 2.一个数的百万位和百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A.5000500 B.5005000 C.5500000 3.下面算盘( )上表示的数是603900.

四年级《租船问题》

租船问题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例5 二、教学目标 1、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中寻找最佳方案 2、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的比较、分析和判断能力 3、经历运用相关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最佳方案的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能够自己提出并解决此类问题 4、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租船问题的基本策略。 教学难点:学会通过应用四则运算的相关基础知识,计算并比较各个不同方案的结果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法 组织练习,质疑引导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师引导提问:同学们,春天到了,你们有没有去公园划过船呢? 生:没有! 师:今天呀老师就带你们去公园划船。 公园里一般有各种各样的船供我们乘坐,但是不同的船价格也不同。 如果我们全班一起去租船,怎样租船才能最省钱呢? 今天,我们通过租船问题来学习如何在众多方案中选取最佳方案。 板书课题:租船问题最佳方案的选取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现实生活的事例引出研究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审视事物和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释疑解难,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的例5主题图) 师:如果我们班上有32个同学去划船,公园提供大船和小船两种,其中大船限乘6人,小船限乘4人。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限乘6人是什么意思? 生:最多只能坐6人 师:好!大船最多只能坐6人,小船最多只能坐4人。大船租金:每艘30元,小船租金:每艘24元,小船和大船的租金不一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有哪几种租船的方案,想一想怎样租船才最省钱呢? 学生小组进行交流,教师点名学生来回答。 师:大船平均每个座位30÷6=5(元),小船呢? 生:小船平均每个座位24÷4=6(元) 1、全部租大船的情况 师:如果我们全部都只租大船,需要几条船? 生: 32÷6=5(条)……2(人) 师:我们全部都只租大船,需要5条大船,还剩2人,如果剩下的这2人租大船的话太费钱了,不如租小船省钱,所以我们得出其中一种方案。 方案一:如果尽可能多的租大船 32÷6=5(条)……2(人) 租5条大船后剩下的2人再租1条小船会比较便宜。 一共花费:30×5+24×1=174(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检测 一、填空题。 1.计算“45÷5+36×6”时,()和()可以同时计算。 2.计算320÷[(4+12)×2]时,第一步计算()法,最后一步计算()法;如果没有小括号和中括号,最后一步计算()法。 3.小红在计算□-30÷3时,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得到的结果是5,那么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4.根据18×45=810,可以知道810÷45=(),810÷18=()。 5.如下图,一只蚂蚁从A点沿阶梯爬到B点,共要走()m。 二、在○里填上“>”“<”或“=”。 90÷6÷3○90÷(6×3)80÷4×2○80÷(4×2) 60×2+30○60×(2+3)60-40÷5○(60-40)÷5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50×4÷2-30与4×(50-5)÷2的运算顺序()。 A.相同 B.不相同 C.无法确定 2.24+3×150÷6与24+3×(150÷6)的运算结果()。 A.相同 B.不相同 C.无法确定 3.△+△÷(△×△)计算时,第一步应算()。 A.+ B.÷ C.×

4.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算式是()。 A.0+△ B.0÷△ C.0×△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23×40=36÷4×8=6×6÷9= 42÷7×3=135÷3=28+9-14= 2.计算下面各题。 [96-(42-18)]÷8168-(24×3+62) (33-18)×(24+34)216+96÷3×5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先在方框里填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2.在360+50×2÷4中,按要求先加括号,再计算。 (1)按加法、乘法、除法的顺序计算。

最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知识点归纳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等等;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 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做数位顺序表;如下。 5、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 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 6、大数的读法: 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读数注意事项:“2”读作“二”;如果是大数的最高位是十位、十万位、十亿位……且最高位上的数字是“1”时;这个“1”不读;如125046读作“十二万五千零四十六” 7、大数的写法: 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写数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四位一级”;保证每级有四个数位;不够的要用0补足。 8、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9、写出所组成的数:对照数位顺序表把每个部分的数字分别写入;再用0补足。 如: 10、大数的比较: ①位数多的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租船问题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租船问题练习题 1、外出参观学习的学生与教师共32人。怎样租车最省钱? 大船:限乘6人,每条大船30元 小船:限乘4人,每条小船24元 2、我们学校共有老师14人,学生326人去春游。怎么租车最便宜? 大车可坐40人,租金900元;小车可坐20人,租金500元。 3、某旅游团逛游乐园,团里共有46人,其中儿童36名,选哪种方案合算? 方案一:成人每人30元。儿童每人15元。 方案二:团体10人以上(包括10人)每人20元。 4、男生14人,女生8人住一晚,房费最少要用多少钱?请写出你的安排方法。 (1)600与560的 5、外出参观学习的学生与教师共32人。怎样租车最省钱? 大船:限乘6人,每条大船30元 小船:限乘4人,每条小船24元 6、我们学校共有老师14人,学生326人去春游。怎么租车最便宜? 大车可坐40人,租金900元;小车可坐20人,租金500元。 7、某旅游团逛游乐园,团里共有46人,其中儿童36名,选哪种方案合算? 方案一:成人每人30元。儿童每人15元。 方案二:团体10人以上(包括10人)每人20元。 2人间 40元3人间 50元4人间60元

8、男生14人,女生8人住一晚,房费最少要用多少钱?请写出你的安排方法。 9、四年级8名老师和43名学生去公园,有两种方案(如下图)。按哪种方案买票最省钱,最少需要多少钱? 10、四年级8名老师和43名学生去公园,有两种方案(如下图)。按哪种方案买票最省钱,最少需要多少钱? 11、长江旅行社推出东湖一日游,有 A 、 B 两种方案。小明(12岁)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去游东湖,他们选哪种方案省钱些? 12、长江旅行社推出东湖一日游,有 A 、 B 两种方案。小明(12岁)和弟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去游东湖,他们选哪种方案省钱些?2人间 40元3人间 50元4人间60元 方案A 成人票:120元/人 ,儿童票:80元/人方案二团体票(10名及以上):每名15元 方案一 成人票:每名 20元学生票:每名10元成人票:每名20元,学生票:每名10元 团体票(10名及以上):每名15元 方案B 团体票)5名及以上): 100元/人 方案A 成人票:120元/人 ,儿童票:80元/人方案B 团体票)5名及以上): 100元/人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计算挑战。(共40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8分) 180+270=475-370=40×25=840÷40=12×6÷8=84-14+26=45×4×0=54÷6-9=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每空1分,共6分) 387+( )=804 618-( )=256 ( )-345=960 24×( )=48 35×( )=840 ( )÷42=105 3.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每题2分,共6分) 725-78=108×26=※546÷27= 4.计算下面各题。(每题3分,共12分) 560+40-30×15 [285-(79+56)]×8 56-[240÷(71-56)] [(112-37)×28]÷14

5.先在长方形框里填上数,再列综合算式。(每题4分,共8分) (2)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 二、填一填。(第8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 1.( )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小括号“( )”是公元17世纪由( )人吉拉特首先使用的。 3.在申办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的投票中,北京获得44票,阿拉木图比北 京少获得4票,阿拉木图获得( )票。 4.□÷12=25……□,余数最小是( ),这时被除数是( );余数最大 是( ),这时被除数是( )。 5.在除法里( )不能作除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 6.根据□+=,△×=○,○-=※列出的综合算式是( )。 7.计算68+32×(21-5)时,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8.按照要求的运算顺序添括号。 第一步先算减法:368-20×15+35 最后一步算乘法:368-20×15+35 先算加法最后算乘法:159×132÷4+62 9.乐乐看一本书,这本书一共有300页,乐乐每天看24页,已经看了9 天,还剩下( )页没有看。

(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租船问题

《有余数的除法》例5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城关小学唐珊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P67例5 设计特色: “解决问题”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需要学生真正理解“至少”和“最多”的意思,正确用“进一法”和“舍余法”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同时经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对子既是独立的,同时又是互相依赖的,保证学习合作交流的开展,为需要用“进一法”和“舍余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提供保证。学生通过写、画、算、比,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例5的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让学生理解“进一法”和“舍余法”,会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和感悟知识的形成全过程。在教学解决有余数的除

法问题时,应该根据知识点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操作、讨论、合作交流、对比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法简介: 针对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交流、发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写、画、算、比的学习体验,用合作交流的方式,通过动手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进一法”和“舍余法”,会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会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现在

四年级《租船问题》

租船问题 备课人:李华青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租船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租船问题的基本策略。 教学难点: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寻找最佳方案。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春天到了,老师想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他们想去划船,遇到了租船问题,请帮他们想一想,怎样租船最省钱?(板书:租船问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现实生活的事例引出研究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审视事物和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出示问题:人数:32人 小船租金:24元/艘大船租金:30元/艘 小船人数:4人/艘大船人数:6人/艘 2.师:怎样租船最省钱?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同桌一组讨论一下。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采样,合作交流: 提示:大船和小船的租金不一样,坐的人数不一样,每人付的钱…… 大船:30÷6=5(元)小船:24÷4=6(元) 大船便宜,尽量多租大船。 如果都用大船需要多少钱?32÷6=5(条)……2(人) 5条大船,1条小船:30×5+24×1=174(元) 师:这是最省钱的方法吗?你还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假设的情况下,在算一算、比一比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和数学方法的灵活性,同时把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使学生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有更全面的认识。】 (三)逐步调整,深入研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2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P1-2。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关键: 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1.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可以出示书上图)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 ①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

小学数学租船问题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下《1.5租船,》word教案,(3)]

小学数学租船问题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下《1.5租船,》word教案,(3)] 租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重点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6<25 8×()<38 7×()<40 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 48÷5= 36÷6= 53÷7= 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二、探索新知出示P6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寻找信息:每条船每时3元、每条船限乘4人 2.提出问题:

至少要租几条船? 3.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时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1÷4=5(条)……1(人)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1人。4×5+1=21。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 另外两条船,一条2人,一条 3人。4×4+5=21。 (3)其中3条船,每船4人; 另外3条船,每船3人。3×4+9=21。 4.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 5.练习:P6“试一试”先默读题目,独立思考条件和问题。后指名回答。 条件:每时租金3元。问题:10元钱最多划几时?先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3.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4.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教学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试题(含答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场:________ 考号:________ 密 封 线内 不 要 答 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一、填空。(24分) 1.6703850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6在( )位上,“3”表示( )。 2.2584120000里面有( )个亿和( )个万。 3.在算盘上,上方一颗珠子代表( ),下方一颗珠子代表( )。 4.《永乐大典》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约三亿七千万字。横线上的数写作( ), 省略“亿” 后面的尾数约是( )。 5.6□6903≈65万,□里只能填( )。 6.10个一万是( ),( )个十万是一百万,( )个一 百万是一亿。 7.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60500505 60500550 6500005 60万 ( )﹤( )﹤( )﹤( ) 8.22□7690030是一个十位数,□里填( )时,这个数最接近23亿;□里填( )时,这个数最接近22亿。 9.用9,8,7,6,5,4.3,0,这七个数中,最大的是( ),读作( ),最小的是( ),读作( )。 二、判一判。(对的画“√”,错的画“×”)( 10分) 1.个位、十位、百位……都是计数单位。( ) 2.比较数的大小要从左边第一位看起。( ) 3.山东省有九千万人口,这里的“九千万”是个近似数。( ) 4.把104000和105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所得的近似数都约等于10万。( ) 5.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 三、选一选。( 10分) 1.最大的七位数和最小的七位数相差( )。 A 、1000000 B 、1 C 、8999999 2.16□895≈17万,□里最小可以填( )。 A 、4 B 、5 C 、9 3.40048009这个数的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材介绍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数室 一、教学内容 1.亿以内数的认识。 2.十进制计数法。 3.亿以上数的认识。 4.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万以上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认识自然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掌握数位顺序,会根据数级正确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 3.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4.能借助计算器进行大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5.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数感。 三、编排特点 1.建立科学合理的教材结构,促进知识、方法的迁移。 “大数的认识”从万以内的数扩展到千亿,数目大,数位多,读和写的情况比较复杂,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学生理解掌握数概念的特点,采取逐步扩大认数范围的方式,把大数的认识分为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部分。教材按“亿以内数的认识”→“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的顺序编排教学内容。先由万以内的数扩展到亿,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水平。①把计数单位扩展到“千亿”,通过对计数单位的整理引出数位顺序表,概括出“十进制计数法”等概念。这里,整理并拓展了亿以内数的认识的知识。学生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清楚地了解到从个位到千亿位的排列顺序及每四位一级的分级情况等,为认识亿以上的数奠定基础。②学生可以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探索、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及比较大小的方法……从而丰富、提升学生对整数的认识的知识和经验,为认识亿以上的数作好准备。③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类推出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比较大小和求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对整数的基本知识有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