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点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点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点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一、切削加工基本概念

1、成形运动(切削运动)是为了形成工件表面所必需的、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成形运动(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2、主运动是指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形成已加工表面所需的最基本运动。一般来讲,主运动是成形运动中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的运动,机床的主运动只有一个。

3、进给运动是指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以加工出完整表面所需的运动。进给运动可能有一个或几个,通常运动速度较低,消耗功率较小。

4、切削过程中,工件上形成三个表面

1)待加工表面——将被切除的表面;

2)过渡表面——正在切削的表面;

3)已加工表面——切除多余金属后形成的表面。

5、切削用量三要素

1)切削速度v c

切削刃上选定点在主运动方向上相对于工件的瞬时速度。

2)进给量f

在进给运动方向上,刀具相对于工件的位移量,称为进给量。

3)背吃刀量a p

背吃刀量是在通过切削刃基点并垂直于工作平面方向上测量的切削深度。

6、成形运动简图

7、切削层尺寸要素

(1)切削层:刀具切过工件的一个单程,或只产生一圈过渡表面的过程中所切除的工件材料层。

(2)切削层尺寸平面:通过切削刃基点并垂直于该点主运动方向的平面,称为切削层尺寸平面。

(3)切削层尺寸要素

①切削厚度: 指在切削层尺寸平面内,沿垂直于切削刃方向度量的切削层尺寸。

②切削宽度:指在切削层尺寸平面内,沿切削刃方向度量的切削层尺寸。

③切削面积:是指在给定瞬间,切削层在切削层尺寸平面里的实际横截面面积。

二、刀具角度

1、车刀的组成

三个刀面:前面、主后面、副后面

两个切削刃:主切削刃、副切削刃

一个刀尖

2、辅助平面

1)基面: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

2)主切削平面:过切削刃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3)正交平面:通过主切削刃上的某一点,并同时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

3、车刀的标注角度

γ

(1)前角

在正交平面中测量,是刀具前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α

(2)主后角

在正交平面中测量,是刀具主后面与主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κ

(3)主偏角

r

在基面中测量,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κ

(4)副偏角'r

在基面中测量,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之间的夹角。

λ

(5)刃倾角

s

在主切削平面中测量,是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角度标注

4、刀具材料的选用

(1)对刀具切削部分材料的基本要求

①高的硬度:刀具材料的硬度必须高于工件材料的硬度,刀具材料的室温硬度一般要求在60HRC以上。

②高的耐磨性:耐磨性高,抗磨损能力强。一般刀具材料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③高的热硬性:即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较高硬度的性能。一般用热硬性温度表示,热硬性温度是指能保持刀具切削性能所允许的最高温度。热硬性温度越高,刀具材料所允许的切削温度越高。

④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⑤较好的工艺性

(2)常用的刀具材料

1、碳素工具钢与合金工具钢

碳素工具钢淬火后具有较高的硬度,而且价格低廉。但这种材料的耐热性较差,淬火时容易产生变形和裂纹。

合金工具钢是在碳素工具钢中加入少量的Cr、W、Mn、Si 等合金元素形成的刀具材料(如9SiCr)。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与碳素工具钢相比,其热处理变形有所减少,耐热性也有所提高。

2、高速钢

高速钢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其许用切削速度为30~50m/min,是碳素工具钢的5~6倍,而且它的强度、韧性和工艺性都较好,可广泛用于制造中速切削及形状复杂的刀具,如麻花钻、铣刀、拉刀、各种齿轮加工工具。

3、硬质合金

它是以高硬度、高熔点的金属碳化物(WC,TiC)为基体,以金属Co,Ni等为粘结剂,用粉末冶金方法制成的一种合金。其硬度为

HRC74~82,能耐800~1000o C的高温,因此耐磨、耐热性好,许用切削速度是高速钢的6倍,但强度和韧性比高速钢低,工艺性差,因此硬质合金常用于制造形状简单的高速切削刀片,经焊接或机械夹固在车刀、刨刀、端铣刀、钻头等刀体(刀杆)上使用。

4、陶瓷

陶瓷的硬度高,化学性能高,耐氧化,所以被广泛用于高速切削加工中。但由于其强度低、韧性差、长期以来主要用于精加工。

陶瓷刀具与于传统硬质合金刀具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可加工硬度高达HRC65的高硬度难加工材料;可进行扒荒粗车及铣、刨等大冲击间断切削;耐用度可提高几倍至几十倍;切削效率提高3~10倍,可实现以车、铣代磨。

5、立方氮化硼(CBN)

既能胜任淬硬钢、冷硬铸铁的粗车和精车,又能胜任高温合金、热喷涂材料、硬质合金及其它难加工材料的高速切削。

6、金刚石

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其摩擦系数小,切削刃可以做得非常锋利。但

人造金刚石的热稳定性差,不得超过700~800o C,特别是它与铁元素的

化学亲和力很强,因此它不宜用来加工钢铁件。人造金刚石主要用作制

作模具磨料,用作刀具材料时,多用与在高速下精细车削或镗削有色金

属及非金属材料。尤其用它切削加工硬质合金、陶瓷、高硅铝合金及高

硬度、高耐磨性的材料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三、切削的形成过程

1、切削过程也是切屑的形成过程,其实质是一种挤压过程。在挤压过程中,被切削的金属主要经过剪切滑移变形而形成切屑。

当与切削速度方向呈一定夹角的OA晶面上(约45o)产生的切应力

达到材料的屈服强度时,开始剪切滑移产生塑性变形。

OE位置时,应力、应变达到最大值。

2、变形区

(1)第I变形区或基本变形区:OA与OE之间是切削层的塑性变形区,变形量最大。

(2)第II变形区:切屑沿前刀面流出时会进一步受到挤压和摩擦而又一次发生塑性变形。

(3)第III变形区:由于刀具磨损,已加工表面会受到后刀面的强烈挤

压和摩擦而发生塑性变形。

3、切屑的种类

a) 带状切屑:切屑延续成较长的带状,接触的面很光滑,背面呈毛茸状。

b) 节状切屑:切屑的背面呈锯齿形,底面有时出现裂纹。

c) 粒状切屑:切屑切离成单元切屑。

d) 崩碎切屑:切屑的形状不规则,加工表面凸凹不平。

4、积屑瘤※

(1)定义:在用中等或较低的切削速度切削塑性较大的金属材料时,往

往会在切削刃上粘附一个楔形硬块,称为积屑瘤。

(2)形成

切屑塑性材料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与刀具前面接触的

切屑底层受到很大的摩擦阻力,使这层金属的流动速度低于切屑上层的

流动速度,形成一层很薄的滞留层。当刀具前面对滞留层的摩擦阻力超

过切屑本身分子间的结合力时,滞留层的部分金属就会粘附在切屑刃附近,形成楔形的积屑瘤。

(3)对切屑过程的影响

1)保护刀具,减少了刀具磨损,起到保护刀具的作用。

2)增大前角,使切屑变形和切屑力减小。

3)使实际吃刀深度和切削厚度不断变化,影响尺寸精度,并导致切削力变化,引起振动。

4)增大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值。

粗加工时产生积屑瘤有一定的好处,精加工时应避免产生积屑瘤。

(4)影响积屑瘤形成的因素

影响积屑瘤形成的因素主要是工件材料的性能和切削速度。

工件材料的性能:塑性大的材料易产生积屑瘤,对塑性大的材料进行正火或调质处理,切削塑性材料不会产生积屑瘤。

切削速度:切削速度在5-60m/min范围内时容易产生积屑瘤。

(5)防止积屑瘤产生的方法

精车、精铣采用高速切削,拉削、绞削和宽刀细刨采用低速切削,均可以避免产生积屑瘤。增大前角、减少切削厚度、提高刀具前面光滑程度、合理使用切削液等,也可以防止积屑瘤的产生。

四、切削力

1、切削力的分解

(1)切削力F c

F c是计算机床动力以及主传动系统零件、刀具、夹具强度和夹具夹紧力的依据,也是选择刀具几何角度和切削用量的主要依据。

(2)进给力F f (轴向力)

F f一般只消耗总功率的1%~5%,是设计和验算进给系统零件强度的依据。

(3)背向力F p(径向力,不作功)

F p是设计机床主轴、选用轴承和校验机床刚度的主要依据之一。

2、影响切削力的因素

主要有:工件材料、切削用量、刀具角度

(1)工件材料

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变形抗力越大,切削力也越大。强度、硬度相近的材料,塑性、韧性大时,因切削变形较大,硬度增加,消耗的功率增多,故切削力较大。

(2)切削用量

◎当a p增加1倍时,切削宽度增加1倍,切削力成倍增加。

◎当f成倍增加时,切削力只增加68%-86%。

(3)刀具角度

◎前角增大时,切削变形减小,切削流出顺利,刀具前面推挤金属的正压力和摩擦力都相应降低,切削力下降。

◎主偏角增加时,F p减小而F f增大

车细长轴时,常采用90度主偏角车刀,以减少工件弯曲变形和振动。

五、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1、切削热:在切削过程中,由于被切削材料层的变形、分离及刀具与被

切削材料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称为切削热。

2、切削热的传导

传入切屑,约占总热量的50%~86%,对切削加工无不利影响

传入工件,约占总热量的10%~40%,会使工件膨胀或伸长,产生尺寸和形状误差,影响加工精度

传入刀具,约占总热量的3%~9%,使刀具温度升高,硬度下降,磨损加快,耐用度降

传入周围介质,约占总热量的1%,对切削加工无不利影响。

六、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

1、刀具磨损的形式

(1)刀具后刀面磨损:切削脆性材料或以较低的切削速度和较小的切削厚度(<0.1mm)切削塑性材料时。

(2)刀具前刀面磨损:以较高的切削速度和较大的切削厚度

(>0.5mm)切削塑性材料时。

(3)刀具前、后刀面同时磨损:以中等切削速度和中等切削厚度

(0.1~0.5mm)切削塑性材料时。

2、刀具耐用度

(1)磨损限度:后面磨损带的高度VB作磨损值。

(2)刀具耐用度:由于生产中不可能用经常测量刀具后面磨损值的办法来判断刀具是否已经到达磨损限度,所以提出了用刀具耐用度作为刀具磨损限度的标准。刀具两次刃磨之间允许进行切削的总时间。

(3)刀具寿命:刀具耐用度和刀具允许重磨次数的乘积。

第二章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一、零件的加工质量与检验

1、零件加工质量包括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加工精度:反映加工后表面的几何参数的(尺寸、形状、位置)精确程度。

表面质量:反映的是零件加工后表面层的质量。例如:表面粗糙度、变形强化程度、表层残余应力的性质及大小、金相组织等。

2、工艺系统中凡是能直接引起加工误差的因素都被称为原始误差

原始误差中,一部分与工艺系统的初始状态有关,称为工艺系统的几何(静)误差,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称为工艺系统的动误差。

3、加工原理误差

(1)采用近似的加工运动造成的误差

如在车削或磨削模数螺纹时,由于其导程t=πm,式中有π这个无理因子,在用配换齿轮来得到导程数值时,就存在原理误差。

(2)采用近似的刀具轮廓造成的误差

如用滚刀滚切渐开线齿轮时,滚刀制造困难,多用阿基米德基本蜗杆或法向直廓基本蜗杆来代替渐开线基本蜗杆,从而产生了加工原理误差。

4、误差复映

工件的毛坯外形虽然具有粗略的零件形状,但它在尺寸、形状以及表面层材料硬度上都有较大的误差。毛坯的这些误差在加工时使切削深度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切削力的变化,进而引起工艺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形,使得零件在加工后还保留与毛坯表面类似的形状或尺寸误差。

5、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1)基本概念: 表面质量是指零件加工后表面层的状态。可以从几何特征与物理力学性能两方面进行评定。

(2) 表面层的几何形状特性

①表面粗糙度: 它是指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通常是由机械加工中切削刀具的运动轨迹所形成。

②表面波纹度: 介于宏观的形状误差与微观的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周期性形状误差。一般由工艺系统振动引起。

6、加工误差的统计性质

(1)系统误差: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大小和方向均不改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加工误差。

◆常值系统误差——其大小和方向均不改变。如机床、夹具、刀具的制造误差,工艺系统在均匀切削力作用下的受力变形,调整误差,机床、夹具、量具的磨损等因素引起的加工误差。譬如,铰刀直径尺寸误差所造成孔径尺寸的误差就是常值系统误差。

◆变值系统误差——误差大小和方向按一定规律变化。如机床、夹具、刀具在热平衡前的热变形,刀具磨损等因素引起的加工误差。譬如,加工中刀具的磨损使工件尺寸产生有规律的变化。

(2)随机误差: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大小和方向随机变化的加工误差。

第三章回转面加工与平面加工

回转面加工

一、车削

1、车刀种类

整体式、焊接式、机夹重磨式、机夹可转位式

2、装夹方法

卡盘装夹、花盘装夹、顶尖装夹、心轴装夹

3、加工方法

车外圆、车内孔、车断、车锥面与车成形面、车平面、车螺纹

4、公差等级

粗车的公差等级为IT13~IT11,表面粗超度Ra为50~12.5 μm。

半精车公差等级为IT10~IT9,表面粗超度Ra为6.3~3.2 μm。

精车的公差等级为IT8~IT6,表面粗超度Ra为1.6~0.8 μm。

5、车削工艺特点

(1)生产率高

(2)容易保证工件各加工面的位置精度

(3)加工范围广

(4)适于有色金属工件的精加工

(5)车孔时工件上孔的轴线必须与主轴回转中心重合才能加工

二、钻削与镗削

1、钻床

立式钻床、摇臂钻床、台式钻床

2、钻孔的工艺特点

(1)钻头容易偏斜(2)排屑困难(3)切削热不易传散

3、公差等级

钻削的公差等级为IT13~IT11

三、扩孔与铰孔

1、公差等级

扩孔精度一般为IT10~IT9,表面粗糙度Ra值可达6.3~3.2 μm。

铰孔精度一般为IT8~IT6,表面粗糙度Ra值为1.6~0.2μm。

四、镗削

1、镗孔

镗床上镗孔按进给方式分为主轴进给和工作台进给两种方式。

主轴进给方式中,进给时主轴悬伸长度和刚性是变化的,容易带来误差。所以此方法只适宜加工长度较短的孔。

工作台进给方式可加工孔径较大且孔深短的孔。对于孔深又有同轴度要求的孔系,可用主轴前锥孔和后立柱上的尾座来支承镗杆进行加工。

2、公差等级

一般镗孔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8~IT7,表面粗超度为1.6~0.8 μm,精细镗时,公差等级为IT7~IT6,表面粗超度Ra为0.8~0.1μm。

五、拉削

1、公差等级

一般拉孔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8~IT6,表面粗超度Ra为0.8~0.1μm。

六、磨削

1、公差等级

(1)无心磨削尺寸公差等级为IT6~IT5

(2)内圆磨削尺寸公差等级为IT8~IT7

(3)先进磨削尺寸公差等级为IT5~IT3

(4)砂带磨削尺寸公差等级为IT6~IT5

七、光整加工

1、研磨

研磨后尺寸公差等级为IT5~IT3,表面粗超度Ra为0.1~0.008 μm。

2、珩磨

珩磨后尺寸公差等级可达IT6~IT4,表面粗超度Ra为0.2~0.025μm。并可以提高孔的形状精度,但不能提高孔的位置精度。

3、超级光磨

超级光磨只能提高加工表面质量(Ra=0.1~0.008 μm),不能提高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

4、抛光

不能提高或保持工件原有的尺寸和形状精度

平面加工

一、刨削

1、刨床

(1)牛头刨床:刨刀主运动

(2)龙门刨床:工件作主运动

2、刨削加工

a) 刨平面b)刨垂直面c)刨斜面d)刨燕尾槽e)刨T形槽f)刨直槽g)刨成形面

3、公差等级

粗刨后两平面之间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13~IT11,表面粗超度Ra为12.5μm。精饱后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9~IT7,表面粗超度Ra为

3.2~1.6μm。

二、插削

1、主运动

滑枕带动插刀沿立柱导轨作垂直的直线往复运动,刀架上下往复运动

2、公差等级

插削的表面粗超度Ra为6.3~1.6μm

三、铣削

1、铣床

卧式万能升降台铣床、立式升降台铣床、龙门铣床

2、铣刀

圆柱铣刀、端面铣刀、立铣刀、圆盘铣刀、锯片铣刀、键槽铣刀和T形槽铣刀、角度铣刀

3、铣削力

铣削过程中由于切削厚度不断变化,使得工件受力的大小也在变化。此外,同时参加切削的刀齿数以及切削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也时刻在变化。

4、铣削方式

1、周铣

用圆柱铣刀的圆周刀齿进行铣削称为周铣。

分类:

1)逆铣铣刀切削速度方向与工件进给速度方向相反时,称为逆铣。(由薄到厚)

2)顺铣铣刀切削速度方向与工件进给速度方向相同时,称为顺铣。(由厚到薄)

2、端铣

端铣是用端铣刀的端面齿进行切削的方法。

根据铣刀与工件相对位置的不同,端铣分为不对称铣和对称铣两种,不对称铣又分为不对称逆铣和不对称顺铣。

①不对称逆铣是指铣削时铣刀轴线偏置于铣削弧长的对称位置,且逆铣部分大于顺铣部分的铣削方式。

②不对称顺铣的特点与不对称逆铣相反。

③对称铣是指铣刀轴线位于铣削弧长的对称位置,即顺铣部分等于逆铣部分,切入与切出的切削厚度相等且大于零。

第四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一、基准与装夹

1、按照基准的不同的功用,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2、设计基准: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

分类:

(1)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中用来确定本道工序所加工的表面,加工后尺寸、形状、方向和位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2)定位基准:在加工中用作定位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3)测量基准: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

(4)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3、工件装夹

(1)装夹的含义

装夹又称安装,包括定位和夹紧两项内容。

(2)定位与加紧

◎定位—— 机械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叫做定位或者找正。

◎夹紧—— 夹紧: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不致因切削力、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而偏离正确的位置,而始终保持正确位置不变的操作。

(3)工件装夹方法

直接装夹、专用夹具装夹

二、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1~n个工序组成,每个工序又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1)工序: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或一台机床)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人、工作地、工件和连续工作构成了工序的四个要素。

(2)安装:安装工件(或装配单元)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安装

(3)工位:工件在一次安装中,先后经过若干个不同位置,顺次进行加工,则工件在夹具或机床上占据的每一个位置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称为工位。

(4)工步:在一次安装中,在加工面(或装配时的连接表面)、加工

(或装配)工具、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

工序,称为工步。

(5)走刀:同一工步中,若加工余量大,需用同一刀具,在相同转速和进给量下,对同一加工面进行多次切削,则每切削一次,就是一次走刀。一个工步可包括一次或几次走刀。

2、生产类型

单件生产、大量生产、成批生产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1、定位基准: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正确位置所用的基准。

粗基准:采用毛坯上未经机械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

精基准:采用毛坯上经机械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

(1)粗基准选择

①选择不需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②为保证某重要表面余量均匀,则选择该重要表面本身作为粗基准。

③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粗基准,以保证各加工面都有足够的加工

余量。

④选择较平整、光洁,面积足够大,定位稳定、夹紧方便的表面作粗基准。

⑤粗基准精度低,表面粗超度值大,形状不平整,一般只能使用一次。(2)精基准选择

①基准重合原则:应尽量选择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精基准,这样可

以避免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定位误差。

②基准统一原则:尽可能选择统一的精基准来加工工件上的多个表面,便于保证各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③互为基准原则:当两表面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很高时,可以采用互为精基准的原则,反复多次进行精加工。

④自为基准原则:对于某些精度要求很高的表面,在精密加工时,为了保证加工精度,要求加工表面的余量很小且均匀,这时常以加工表面本身定位。

2、定位原理

六点定则:在加工中,为使工件在空间保持正确的位置,一般要用相当于六个支承点的定位元件与工件定位基准相接触,来限制六个自由度,即六点定位,或称六点定则。

3、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

①完全定位:限制六个自由度,这种定位称为完全定位。

②不完全定位:这种根据加工要求,没有完全限制六个自由度的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4、过定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元件同时限制工件的一个或几个自由度的现象,称为过定位。

四、夹具的基本知识

1、夹具的分类

按夹具用途划分: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可调整夹具

2、机床夹具的组成

(1)定位元件(2)夹紧元件(3)对刀元件、导向元件(4)连接元件(5)其他元件(6)夹具体

图5-1 钻模

1—心轴;2—支承板;3—钻套;4—工件;5—螺母;6—钻模体(1)定位元件(装置)夹具上直接与工件定位基准接触,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正

确位置的元件(装置)称为定位元件,如图5-1中的支承板和心轴。

(2)夹紧元件(装置)工件定位后,将其夹紧以承受切削力等作用的元件(装置)称为夹紧元件,如图5-1中的螺母和带螺纹的心轴等。

(3)对刀元件、导向元件用来确定刀具位置或引导刀具方向的元件,称为对刀元件、导向元件,如图5-1中的钻套。

(4)连接元件用来确定夹具在机床上正确位置,并与机床相连接,如图5-1中的钻

模体(夹具体),其底面为安装基面。铣床夹具上的定位键等都是连接元件。

(5)其他元件(装置)根据加工需要,某些夹具上还设有分度装置,防止工件安装错误的装置,安全保护装置,为便于卸下工件而设置的顶出器,平衡铁等。

(6)夹具体夹具体是夹具中的基准零件,用以连接夹具各元件或装置,使之成为一个整体,通过夹具体将夹具安装在机床上,如图5-1中的钻模体。

五、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1、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2、工艺规程的格式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以工序为单位简要列出整个零件全部加工过程所经过的工艺路线。

(2)机械加工工艺卡:以工序为单位,详细说明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其内容介于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之间。

(3)机械加工工序卡: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是在工艺过程卡或工艺卡片的基础上,按每道工序所编排的一种工艺文件。它更详细的说明了零件在

各个工序的加工要求,是用来具体指导工人操作的工艺文件。

3、工艺规程的制定步骤

(1)分析零件技术要求

(2)审查被加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3)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

(4)拟订工艺路线

(5)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6)确定切削用量、工时定额

(7)填写工艺文件

4、加工阶段的划分

粗加工阶段:切除大量多余材料,主要提高生产率。

半精加工阶段:完成次要表面加工(钻、攻丝、铣键槽等),主要表面达到一定要求,为精加工作好余量准备安排在热处理前。

精加工阶段: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要求。

光整加工阶段: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降低粗糙度,但不能提高形状、位

置精度。

5、划分加工阶段的主要目的

(1)保证加工质量

粗加工余量大,较大夹紧力、切削力、切削热,工件产生较大变形和加工误差,通过半精、精加工逐步纠正。

(2)合理使用设备

有利于按照不同要求选不同精度、刚性、功率的机床。

(3)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

热处理常穿插在加工阶段之间,也便于组织生产。

(4)及时发现毛坯的缺陷

以决定零件的报废或修补,避免盲目加工造成的浪费。

6、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工序集中:就是将工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较多。

(2)工序分散:就是将工件的加工,分散在较多的工序内进行。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很少,最少时每道工序仅一个简单工步。

7、工序顺序的安排

(1)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

先基准后其它、先主后次、先粗后精、先面后孔

(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①预备热处理:位置:粗加工前

目的:改善切削性能,消除内应力

退火:用于高碳钢、合金钢等,降低硬度,便于切削;

正火:用于低碳钢,提高硬度,便于切削;

调质:淬火后高温回火

②最终热处理:位置:半精加工后,精加工前

目的:提高强度、硬度

淬火、渗碳、氮化等

③去除内应力处理:位置:粗加工前、后,半精加工后,精加工前

目的:消除内应力,防止变形、开裂。

自然时效、人工时效

加工余量的确定与工艺尺寸链

1、加工余量的基本概念

为加工出合格的零件,从毛坯上切除的那层金属,称为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分工序余量和总余量。

工序余量: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

总余量:毛坯尺寸与零件图样上的设计尺寸之差,等于相应表面各工序余量之和。

工序尺寸公差带的布置,采用“单向、入体”原则,将公差带偏置在零件表面有材料的一方。

1)对于被包容面(轴类):公差标成下偏差,取上偏差为零,工序基本尺寸即为最大工序尺寸。

2)对于包容面(孔类):公差标成上偏差,取下偏差为零,工序基本尺寸即为最小工序尺寸。

3)孔中心距尺寸和毛坯尺寸的公差带一般都取双向对称布置。

2、工艺尺寸链

(1)工艺尺寸链的主要特征是:封闭性和关联性

1) 封闭性——尺寸链中各个尺寸的排列呈封闭形式,且各尺寸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不封闭就不成为尺寸链。

2)关联性——尺寸链是由一个自然形成的尺寸和若干个直接获得的尺寸所组成。任何一个直接保证的尺寸及其精度的变化,必将影响自然形成的尺寸和其精度。

(2)工艺尺寸链的组成 

把组成工艺尺寸链的每一个尺寸称为环。包括封闭环和组成环两种。

1)封闭环——在加工过程中,间接获得、最后保证、自然形成的尺寸称为封闭环,“A0”。

2)组成环——除封闭环以外的其他环称为组成环。按其对封闭环的影响可分为增环和减环。

◎增环——当其余组成环不变,而该环增大(或减小)使封闭环随之增大(或减小)的环为增环。

◎减环——当其余组成环不变,而该环增大(或减小)反而使封闭环减小(或增大)的环为减环。

(3)增、减环判别方法

在尺寸链图中用首尾相接的单向箭头顺序表示各尺寸环,其中与封

闭环箭头方向相反者为增环,与封闭环箭头方向相同者为减环。

(4)尺寸链的建立

1、确定封闭环

关键:①封闭环是加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加工顺序或装配顺序确定后

才能确定封闭环。

②封闭环的基本属性为“派生”,表现为尺寸间接获得。

要领:①设计尺寸往往是封闭环。

②加工余量往往是封闭环

2、组成环确定

关键:①封闭环确定后才能确定。

②直接获得。

③对封闭环有影响

(5)尺寸链计算方法

尺寸链计算方法有极值法和概率法两种,目前生产中常采用极值法。概率法主要在大批量生产中,特别是当环数较多时采用。极值法计算公式如下所述。

(1)基本尺寸

∑∑==-=q

1i i

10A A A P i i 式中:m ——增环数;n ——尺寸链总环数

例题

1、车削大孔时要求保证尺寸0.16+-,但是该尺寸不便直接测量,只好通过

测量尺寸L 来间接保证,试求工序尺寸L 及其极限偏差。

例题2

例题3

拟定工艺路线举例主要任务是:

1、选择定位基准

2、选择加工方案

3、安排加工顺序

最新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复习题 第1章 切削与磨削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1、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屑的形成主要是( 1 )的材料剪切滑移变形的结果。 ① 第Ⅰ变形区 ② 第Ⅱ变形区 ③ 第Ⅲ变形区 ④ 第Ⅳ变形区 2、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为( 1 )。 ① 前角 ② 后角 ③ 主偏角 ④ 刃倾角 3、切屑类型不但与工件材料有关,而且受切削条件的影响。如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加大前角,提高切削速度,减小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1 )。 ① 带状切屑 ② 单元切屑 ③ 崩碎切屑 ④ 挤裂切屑 4、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 2 )变形的重要成因。 ① 第Ⅰ变形区 ② 第Ⅱ变形区 ③ 第Ⅲ变形区 ④ 第Ⅳ变形区 5、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 2 )。 ① 切削速度 ② 背吃刀量 ③ 进给量 ④ 切削余量 6、精车外圆时采用大主偏角车刀的主要目的是降低( 2 )。 ① 主切削力F c ② 背向力F p ③ 进给力F f ④ 切削合力F 7、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 )。 ① f a v p c →→ ② p c a f v →→ ③ c p v a f →→ ④ c p v f a →→ 8、在切削铸铁等脆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一般是在( 3)。 ① 刀尖处 ② 前刀面上靠近刀刃处 ③ 后刀面上靠近刀尖处 ④ 主刀刃处 (加工钢料塑性材料时,前刀面的切削温度比后刀面的切削温度高,而加工铸铁等脆性材料时,后刀面的切削温度比前刀面的切削温度高。因为加工塑性材料时,切屑在前刀面的挤压作用下,其底层金属和前刀面发生摩擦而产生大量切削热,使前刀面的温度升高。加工脆性材料时,由于塑性变形很小,崩碎的切屑在前刀面滑移的距离短,所以前刀面的切削温度不高,而后刀面的摩擦产生的切削热使后刀面切削温度升高而超过前刀面的切削温度。) (前刀面和后刀面上的最高温度都不在刀刃上,而是离开刀刃有一定距离的 地方。切削区最高温度点大约在前刀面与切屑接触长度的一半处,这是因为切屑在第一变 形区加热的基础上,切屑底层很薄一层金属在前刀面接触区的内摩擦长度内又经受了第二 次剪切变形,切屑在流过前刀面时又继续加热升温。随着切屑沿前刀面的移动,对前刀面 的压力减小,内摩擦变为外摩擦,发热量减少,传出的热量多,切削温度逐渐下降。) 9、积屑瘤是在( 1 )切削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 ① 低速 ② 中速 ③ 高速 ④ 超高速 10、目前使用的复杂刀具的材料通常为( 4)。 ① 硬质合金 ② 金刚石 ③ 立方氮化硼 ④ 高速钢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

福建省莆田市技工学校课时授课计划 (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任课教师:方建忠 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

绪论 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机械制造工艺是是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它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的技术学科,涉及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各种劳动,主要有:生产技术准备、毛坯制造、零件加工、装配和试验以及产品检测等。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机械类通用工种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毛坯制造工艺、切削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等三部分。 本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是: (1)以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为主线,了解毛坯制造、零件切削加工的各主要工种的工作内容、工艺特点、工艺装 备和应用范围等基础知识; (2)一般了解各工种主要设备(包括附件、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 (3)初步掌握选择毛坯和零件加工方法的基本知识; (4)初步掌握确定常见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5)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机械、部件的装配方法。 三、生产过程概述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一般是: 铸造、锻压或焊接切削加工和热处理装配和试验 金属材料毛坯零件机械 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1)生产过程: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不仅包括直接作用到生产对象上去的工作,还包括生产准备工作和生产辅助工作。 (2)工艺过程: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及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包括毛坯制造、零件加工、热

处理,以及产品的装配和试验等。 (3)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关系如下: 工艺规程编制及材料定额的制定 生产准备过程夹、刀、量具设计制造或购置 机床设备的设计制造或购置 焊接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热处理、表面处理工艺过程 工具的修磨和修理 生产辅助过程机床设备的维修及保管 成本核算及统计 销售与服务 2、工艺规程 (1)工艺文件与工艺规程: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文件称为工艺文凭。 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冶叶倡条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凭。 (2)工艺规程的重要性:在正常条件下,必须按照工艺规程组织生产,以建立和保持正常的生产秩序。工艺规程是各项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全体有关生产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和严格执行的纪律性文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1.刀具后角是指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粗车钢时,应选用(YT5)。 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切削温度(增加)。 8.机床型号由字母与数字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其中符号C代表(车床)。 11.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一致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误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位置)误差。 12.机床制造误差是属于(系统)误差,一般工艺能力系数C p应不低于(二级)。 15.工艺过程是指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 一、简述切削变形的变化规律,积屑瘤对变形有什么影响(8分) 变形规律:ro↑,Λh↓;Vc↑,Λh↓;f↑, Λh↓; HB↑, Λh↓ 积屑瘤高度Hb↑,引起刀具前角增加,使Λh↓ ¥ 六、加工下述零件,以B面定位,加工表面A,保证尺寸10+0.2mm,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出工序尺寸L及公差。(8分) L=mm 2201.0- 九、在六角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18 03 .0 08 .0 φ+-mm滚子,用抽样检验并计算得到全部工件的平均尺寸为Φ17.979mm,均方根偏差为0.04mm,求尺寸分散范围与废品率。 尺寸分散范围:-18.099mm 废品率:% 、 1.工序是指一个工人在一台机床上对一个(或多个)零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剪切角增大,表明切削变形(减少);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减少)。 3.当高速切削时,宜选用(硬质合金)刀具;粗车钢时,应选用(YT5)。 4.CA6140车床可加工公制,英制,模数和径节等四种螺纹。 5.不经修配与调整即能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称为(互换法)。 6.当主偏角增大时,刀具耐用度(减少),当切削温度提高时,耐用度(减少)。 11.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元件制造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位置)误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位置)误差。 12.测量误差是属于(随机)误差,对误差影响最大的方向称误差敏感方向。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题库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六版)试题库 绪论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_是应用广泛的工程材料. 2、机械制造包括从金属材料的制造到制成_后装配到产品上的全过程。 3、制造在制造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4、按照被加工金属在加工时的状态不同·机械制造通常分为加工和加工两大类。 5、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x) 1、机械制造技术的先进程度代表着制造业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工业和科技的整体实力( ) 2、在制造业中所采用的主要加工方法就是机械制造。( ) 3、利用各种特种加工设备,完成对普通金属、高硬度金属、有色金属、高精度金属零件的加工属于金属特种加工。( ) 4.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各类机床的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机床操作规程.避免发生人员、几床事故。(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下列属于高温职业(工种)的是( )。 A.磨工 B.铸造工C钳工 D.车工 2、利用各种手段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从而得到所需产品的过程称为 A.金属加工 B.产品制造 C.零件制造D机械制造 3.( )属于机械制造中的冷加工工种。

A.焊工B铸造工 C.钳工 D.车工 4.下列属于金属热加工职业(工种)的是( )。 A.钳工 B.车工 C.锻压工 D.镗工 第一章铸造 §1-1铸造基础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铸造所得到的金属工件或毛坯称为。 2.按生产方法不同.铸造可分为和两大类. 3.铸造组织,晶粒,铸件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韧度,铸件质量不 4.铸造被广泛应用于机械零件的制造.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x) ( ) 1.将熔融金属浇注、压射或吸人铸型型腔中,待其凝固后而得到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方法称为铸造. ( ) 2.铸件内部易产生缩孔、缩松、气孔等缺陷,会导致铸件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韧度低.铸件质量不够稳定。 ( )3.铸件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韧度低.但铸件质量很稳定。 ( )4.由子铸造易产生缺陷.性能不高.因此多用于制造承受应力不大的工件. ( ) 5.铁液包、钢液包和灼热件起重作业影响范甩内不得设置休息室、更衣室和人行通道不得存放危险物品.地面应保持干燥. ( ) 6.液态金属、高温材料运输设备要设置耐高温、防喷溅设施.不得在有易然、易爆物质的区域停留,离开厂区的应当发出警报信号。 ( )7.铸件可以直接着地.工具分类装人工具箱中.化学品需放入专用箱内并盖好。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六版教案9-4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和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2、安定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 齿轮的齿廓(齿形曲线)有渐开线、摆线、圆弧等。最常用的是渐开线齿廓。齿轮的加工可分为齿坯加工和齿面加工两个阶段。齿面加工则分为成形法和展成法两类。 §9-4齿面的切削加工 一、齿面的加工方法 1.齿面的成形法加工 成形法——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铣齿 ●成形插齿 ●拉齿 ●成形磨齿 成形法制造的齿轮精度较低,只能用于低速传动。 铣齿——用成形齿轮铣刀(盘状或指状模数铣刀)在铣床上直接切制一、组织教学(约2分钟) 二、复习导入(约10分钟) 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上次课学习效果。 三、讲授新课 (约70分钟) 重点内容多媒体演示铣床,直观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轮齿的方法。 铣齿的加工特点:●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 ●铣齿生产率低。 多媒体演示铣床,直观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铣齿的精度较低,一般铣制齿轮的精度只为10~9级。 2.齿面的展成法加工 (1)展成原理 展成法——利用工件和刀具作展成切削运动进行加工的方法。 原理:利用齿轮副的啮合运动实现齿廓的切削。将齿轮副中的一个齿轮制成具有切削能力的齿轮刀具,另一个齿轮换成待加工的齿坯,由专用的齿轮加工机床提供并实现齿轮副的啮合运动。 齿条刀具与齿坯的啮合运动,即齿条刀具沿着齿坯滚动(在分度圆上作无相对滑移的纯滚动),随着齿条刀具的切削刃不断变更位置而逐层切除齿坯金属,在齿坯上生成齿廓。 ( 2)齿面的展成加工方法●滚齿 ●插齿 ●剃齿 ●珩磨齿或剃齿 ●磨齿 多媒体演示铣床,直观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

第六讲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 生产过程:机械产品制造时,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变为产品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称为生产过程。它包括: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如产品的开发设计、工艺设计和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各种生产资料及生产组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运输和保管;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各种加工、热处理及表面处理;部件和产品的装配、调试、检测及涂装和包装等。 应该指出,上述的“原材料”和“产品”的概念是相对的,一个工厂的“产品”可能是另一个工厂的“原材料”,而另一个工厂的“产品”又可能是其他工厂的“原材料”。因为在现代制造业中,通常是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如汽车制造,汽车上的轮胎、仪表、电器元件、标准件及其他许多零部件都是由其他专业厂生产的,汽车制造厂只生产一些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件,并最后组装成完整的产品一汽车。产品按专业化组织生产,使工厂的生产过程变得较为简单,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是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趋势。 ?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性质(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统称为工艺过程。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及装配等,它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过程,其他过程称为辅助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其成为产品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二、工艺过程的组成 一个零件的加工工艺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根据它的技术要求和结构特点,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常常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和设备,通过一系列的加工步

骤,才能使毛坯变成零件。我们在分析研究这一过程时,为了便于描述,需要对工艺过程的组成单元给于科学的定义。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们匝序排列的工序组成,而工序又可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1.工序 -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是否变动和加工是否连续。如图2-1所示阶梯轴,当加工数量较少时,可按表2-1划分工序;当加工数量较大时,可按表2-2划分工序。 从表2-1和2-2可以看出,当工作地点变动时,即构成另一工序。同时,在同一工序内所完成的工作必须是连续的,若不连续,也即构成另一工序。下面着重解释“连续”的概念。所谓“连续”有按批“连续”和按件“连续”之分,表2-1与表2-2中,整批零件先在磨床上粗磨外圆后,再送高频淬火机高频淬火,最后再到磨床上精磨外圆,即使是在同一台磨床上,工作地点没有变动,但由于对这一批工件来说粗磨外圆和精磨外圆不是连续进行的,所以,粗磨和精磨外圆应为二道独立工序。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按件“不连续”问题,如表2-2中的工序2和工序3,先将一批工件的一端全部车好,然后调头在同一车床上再车这批工件的另一端,虽然工作地点没有变动,但对每一个工件来说,两端的加工已不连续,严格按着工序的定义也可以认为是两道不同工序。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究竟是先将工件的两端全部车好再车另一阶梯轴,还是先将这批工件一端全部车好后再分别车工件的另一端,对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均无影响,完全可以由操作者自行决定,在工序的划分上也可以把它当作一道工序。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如果工件在同一工作地点的前后加工,按批不是连续进行的,肯定是两道不同工序;如果按批是连续的而按件不连续,究竟算一道工序还是两道工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制定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 2.安装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试题

金属工艺作业第二次 一.判断题:(对打√、错打╳) 1.纤维组织使金属在性能上出现了方向性,应使零件在工作中产生的最大正应力方向与纤维方向重合,最大切应力方向与纤维方向垂直。() 2.“再结晶”就是从固态金属中重新结晶出一种新的晶格结构。() 3.金属材料的塑性越好,变形抗力越低,则表示其可锻性越好。() 4.经过加热的压力加工,称作热加工,相反常温下的压力加工称为冷加工。()二.填空题 1.冲压生产的基本工序中,分离工序包括___、___、___等,而变形工序又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等。 2.自由锻造工艺的基本工序包括___、___、___ 三、综合题 1.如题图2所示,均为2mm厚的Q235钢板冲压件,试说明其冲制过程并绘出相应的工序简图。 图2 2.如图所示锻件结构是否适合于自由锻造的工艺要求?试修改不合适的部位 班级学号姓名

一.判断题:(对打√、错打╳) 1.铸铁的流动性很好,因此其焊接时也较容易。() 2.电弧焊焊接薄工件时,为保证焊接容易成功,应采用反接法。()3.埋弧焊适用于平焊长焊缝,而电渣焊适用于竖焊厚大件。() 4.金属的碳当量越低,则其焊接性能越好。()二.填空题 1.焊接应力会引起焊件变形,变形的基本形式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要减少和防止变形,在焊件设计上可以采用____和____结构,焊缝分布要___,施焊中可采用____和______法,消除变形的方法有_____和______法。 2.在焊接中、高碳钢或结构刚度大的低碳结构件时,要保证焊接质量,可采用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三、综合题 1.焊接15钢、45钢、15MnV钢和15MnTi钢结构时,各应选用什么牌号的焊条?为什么? 2.如题图所示两焊件的焊缝布置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加以更改。 图1 班级:学号:姓名: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五版)教案

绪论 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机械制造工艺是是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它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的技术学科,涉及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各种劳动,主要有:生产技术准备、毛坯制造、零件加工、装配和试验以及产品检测等。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机械类通用工种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毛坯制造工艺、切削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和装配四部分。 本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是: (1)以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为主线,了解毛坯制造、 零件切削加工的各主要工种的工作内容、工艺 特点、工艺装备和应用范围等基础知识; (2)一般了解各工种主要设备(包括附件、工具) 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 (3)初步掌握选择毛坯和零件加工方法的基本知 识; (4)初步掌握确定常见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 基本知识; (5)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机械、部件的装配 方法。 三、生产过程概述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一般是: 铸造、锻压或焊接切削加工和热处理装配和试验 金属材料毛坯零件机械 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1)生产过程: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不仅包括直接作用到生产对象上去的工作,还包括生产准备工作和生产辅助工作。 (2)工艺过程: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及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包括毛坯制造、零件加工、热处理,以及产品的装配和试验等。

(3)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关系如下: 产品设计 工艺规程编制及材料定额的制定 生产准备过程夹、刀、量具设计制造或购置 机床设备的设计制造或购置 生产计划的制定 铸造工艺过程 焊接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热处理、表面处理工艺过程 装配、试车工艺过程 原材料购置及保管 工具的修磨和修理 生产辅助过程机床设备的维修及保管 成本核算及统计 销售与服务 2、工艺规程 (1)工艺文件与工艺规程: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文件称为工艺文凭。 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冶叶倡条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凭。 (2)工艺规程的重要性:在正常条件下,必须按照工艺规程组织生产,以建立和保持正常的生产秩序。工艺规程是各项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全体有关生产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和严格执行的纪律性文件。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newmaker 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把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全过程。机械产品的 生产过程一般包括: 1 .生产与技术的准备如工艺设计和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资料的准备等; 2 .毛坯的制造如铸造、锻造、冲压等; 3 .零件的加工切削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4 .产品的装配如总装、部装、调试检验和油漆等; 5 .生产的服务如原材料、外购件和工具的供应、运输、保管等; 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如毛坯的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均为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中,若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工艺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同样,将加工好的零件装配成机器使之达到所要求的装配精度并获得预定技术性能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是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的两项主要容。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而工序又可分为若干个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一 ) 工序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容。 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或设备)是否变动和完成的那部分工艺容是否连续。 图 3-1 所示的圆盘零件,单件小批生产时其加工工艺过程如表 3-1 所示;成批生产时其加工工艺过程如表 3-2 所示。

表 3-1 圆盘零件单件小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表 3-2 圆盘零件成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由表 3-1 可知,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分车削和钻削两道工序。因为两者的操作工人、机床及加工的连续性均已发生了变化。而在车削加工工序中,虽然含有多个加工表面和多种加工方法(如车、钻等),但其划分工序的要素未改变,故属同一工序。而表 3-2 分为四道工序。虽然工序了 1 和工序 2 同为车削,但由于加工连续性已变化,因此应为两道工序;同样工序 4 修孔口锐边及毛刺,因为使用设备和工作地均已变化,因此也应作为另一道工序。

(完整版)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练习题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刀具标注角度时,主剖面参考系不包括下列哪个平面?(B) A 基面 B 前刀面 C 主剖面 D 切削平面 2.数控机床按运动轨迹分类,不包括下列哪种类型?(C) A 点位控制系统 B 直线控制系统 C 开环控制系统 D 轮廓控制系统 3.下列哪种加工方式不是外圆表面的主要加工方法?(B) A 车削 B 铣削 C 磨削 D 光整加工 4.下列哪种孔的加工方法精度最高?(D) A 钻孔 B 扩孔 C 拉孔 D 研磨孔 5.螺纹三要素不包括下列哪种几何要素?(A) A 大径 B 中径 C 螺距 D 牙形半角 6. 下列哪种齿形加工方法属于展成法?(B) A 铣齿 B 滚齿 C 拉齿 D 成型磨齿 7.下列哪种齿形加工方法精度最高?(D) A 铣齿 B 插齿 C 滚齿 D 磨齿 8.下列哪一项不是成形刀具加工的特点?(D) A 加工质量稳定 B 生产效率高 C 刀具寿命长 D 刀具费用低 9.工件上一个自由度同时被两个定位元件限制时称为(A) A 过定位 B 欠定位 C 完全定位 D 不完全定位

10.下列哪种方法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达到加工目的?(B) A 激光加工 B 电解加工 C 超声加工 D 电火花加工 二、填空题 1.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和_______ ___。 磨料磨损、粘结磨损、相变磨损、扩散磨损。 2.切削加工时,由于被加工材料性质与切削条件的不同,得到不同形态的切屑,常见的切屑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 ___和_______ ___。 带状切屑、挤裂切屑、崩碎切屑。 3.外圆表面的技术要求有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和_______ ___。 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质量。 4.研磨是一种常用的光整加工方法,研磨剂由_______ ___和_______ ___混合而成。 磨料和研磨液 5.孔是各类机械中常用零件的基本表面,其技术要求有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和_______ ___。 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质量。 6.平面磨削的方法有_______ ___和_______ ___两种。 周磨和端磨。 7.螺纹根据不同用途分类可分为_______ ___和_______ ___两种。 联接螺纹和传动螺纹。 8.螺纹根据截形分类可划分为_______ ___、_______ __和_______ ___三种。 三角螺纹、梯形螺纹和方牙螺纹。 9.根据齿轮传动的特点和不同用途,对齿轮精度提出不同的要求,将齿轮各项公差分为_______ ___、_______ ___、和_______ ___三组。

最新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3

江苏省技工院校 教案首页 课题:§1-2 砂型铸造(二) 教学目的要求: 1. 如何造芯;2. 如何设置浇注系统和冒口、完成合型 3.了解几种特种铸造的工艺特点述。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设置浇注系统和冒口、完成合型 授课方法:讲授法、研讨法、视听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参考:《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齐乐华主编;教具:多媒体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组织教学 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宣布上课。 复习旧课 1.铸造定义: 答案:将液态金属浇注到具有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称为铸造。 2. 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答案:砂型铸造工艺过程:制造模样、制备造型材料、造型、造芯、合型、金属熔炼、浇注、冷却、落砂、清理及铸件检验等组成。 导入新课 通过上次课的学习,砂型制作过程中只是刚刚开始,后续工作还有哪些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讲授新课 §1-2砂型铸造(二) 3、造型 1、定义:用造型混合料及模样等工艺装备制造铸型的过程称为造型。 2、分类:分为手工造型、机器造型和自动化造型。 3、手工造型: ⑴定义:全部用手工或手动工具完成的造型工序。 ⑵特点:手工造型操作灵活、适应性广、工艺装备简单、成本低,但其铸件质量不稳定、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操作技艺要求高。 ⑶造型方法及特点P8-9

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4、机器造型: ⑴机器造型定义:指用机器全部完成或至少完成紧砂操作的造型工序。 ⑵紧砂定义:提高砂箱内的型砂和芯盒内的芯砂紧实度的操作。 ⑶紧砂常用的方法:压实法、震实法、抛砂法。 5、自动化造型: ⑴自动化造型定义:P111 ⑵自动化造型特点(优点、缺点): ⑶适用范围: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和流水线生产。 4、造芯 1、造芯及其分类: ⑴定义:制造型芯的过程。 ⑵作用/目的:是为了获得铸件的内孔或局部外形,用芯砂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安放在型腔内部的铸型组元。 ⑶分类:手工造芯和机器造芯。 ⑷手工造芯的方法:为芯盒造芯。 a)芯盒的装配 b)取芯 ⑸机器造芯利用造芯机来完成填砂、紧砂和取芯的。 2、烘干与刷涂料 ⑴烘芯定义: ⑵烘芯目的:提高………,减少………。 5、合型 1、定义:将铸型的各个组元如上型、下型、型芯、浇口盆等组合成一个完整铸型的操作过程(又称合箱)。 2、合型过程: ⑴合型前: ⑵合型时: ⑶合型后:根据教师引导,列 举事例分析。 根据教师引导,结 合日常生活,列举 事例分析。如:橡 皮泥。 运用生产实例,再 加老师讲解,同学 仔细听讲、观看。 主要目的是增长 学生的见识以及 对造芯的了解。 观看多媒体视频。 观看多媒体浇注 系统模型,可以很 直观的了解浇注 系统的组成结构 及其各部分作用。 5分 5分 5分 5分 5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1.制造系统:制造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硬件,软件和人员组成的一个将制造资源转变为产品的有机体,称为制造系统。 2.制造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物料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运动。 3.制造过程由技术准备,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质检,运输,储存等过程组成。 4.制造工艺过程:技术准备,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一般称为制造工艺过程。 5.机械加工由若干工序组成。 6.机械加工中每一个工序又可分为安装,工位,工步,走刀等。 7.工序:一个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8.安装:在一个工序中,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每定位和加紧一次,称为一个安装。 9.工位:在工件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改变加工位置每占据一个加工位置称为一个工位。 10.工步:在一个工序内,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完成的加工内容称为工步。 11.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加工内容。 12.按生产专业化程度不同可将生产分为三种类型: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 13.成批生产分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批生产。 14.机械加工的方法分为材料成型法,材料去除法,材料累加法。 15. 材料成型法是将不定形的原材料转化为所需要形状尺寸的产品的一种工艺方法。 16.材料成型工艺包括铸造,锻造,粉末冶金,连接成型。 17.影响铸件质量关键因素是液态金属流动性和在凝固过程中的收缩性。 18.常用铸造工艺有:普通砂型铸造,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陶瓷铸造。 19.锻造工艺分自由锻造和模膛锻造。 20.粉末冶金分固相烧结和含液相烧结。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六版教案

一、组织教学(约2分钟) 二、复习导入(约10分钟)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上次课学习效果。 三、讲授新课(约70分钟) 重点内容 多媒体演示气焊的加工视频配合教师详细讲解,直观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和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2、安定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 一、电弧引燃两种方式? 引弧的操作方法有直击法和划擦法两种。 二、运条的三种运动方式? 1、焊条送进运动 2、焊条沿焊接方向移动 3、焊条横向摆动 §3-4气焊与气割 一、气焊 气焊——利用气体火焰作热源的一种熔焊方法。 气焊的原理 1.气焊的设施 气焊常用的可燃气体是乙炔气(C2H2)。 使用的助燃气体是氧气(O2)。

(1)氧气和氧气瓶 1)氧气。氧气是助燃剂,与乙炔混合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的热量。 2)氧气瓶。氧气瓶是储存高压氧气的圆柱形容器,外表漆成天蓝色作为标志,最高压力为14.7MPa,容积约40L,储气量约6m3。 (2)乙炔和溶解乙炔气瓶 1)乙炔。乙炔是可燃气体,无色,氧乙炔焰是气焊最常用的热源。 2)溶解乙炔气瓶。溶解乙炔气瓶是储存及运输乙炔的专用容器,外表漆成白色,并用红漆在瓶体标注“乙炔”字样。乙炔瓶的最高压力为1.47MPa。 (3)减压器 减压器——是将高压气体降为低压气体的调节装置,其作用是将气瓶中流出的高压气体的压力降低到需要的工作压力,并保持压力的稳定。

重点内容 难点内容 多媒体视频,及其图片演示气焊操作,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4)焊炬 焊炬——气焊时用于控制火焰并进行焊接的工具。 其作用是使氧气与可燃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将混合气体喷出燃烧,形成稳定的火焰。 2.氧乙炔焰 1)中性焰 2)碳化焰 3)氧化焰 3.气焊操作工艺 (1)焊前准备 气焊前,应彻底清除焊件接头处的锈蚀、油污、油漆和水分等。 (2)选择焊丝 焊丝在气焊时与熔化的焊件混合形成焊缝金属。常用的气焊焊丝有碳素结构钢焊丝、合金结构钢焊丝、不锈钢焊丝、铜及铜合金焊丝、铝及铝合金焊丝和铸铁焊丝等。 (3)气焊熔剂 是气焊时的助熔剂,其作用是与熔池内的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夹

蒋群科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复习资料.doc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铸造所得到的金属工件或毛坯称为铸件。 2.按生产方法不同,铸造可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种。 3.紧砂的方法常用的有压实法、震实法、抛砂法等。 4.特种铸造主要包括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和离心铸造。 5.锻造分为自由锻和模锻两大类。 6.冲压的基木工序主要有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7.刀具的切削部分由切削刃、前面及后面等产生切屑的各要素组成。 8.工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三个方面。 9.车削断面和切断实心工件时,车刀刀尖应与工件轴线等高。 10.螺纹种类较多,按其牙型特征可分为三角形螺纹、梯形螺纹、 矩形螺纹、锯齿形螺纹等。 11.通孔的车削基本上与车外圆相同,只是进刀与退刀的方向相反0 12.偏移尾座法可加工锥度小,锥体较长,精度不高的外圆锥。 13.常用的钻床有台式钻床, 立式钻床和摇臂钻床三种。 14.麻花钻由柄部、颈部和工作部分组成。 15.常用的扩孔工具有麻花钻和扩孔钻。 16.镇床可分为卧式镇床、坐标镇床和精镇床等。 17.铳削是铳刀的旋转运动为主运动,以工件或铳刀的移动为进给运动的一种切削 加工方法。 18.回转工作台可以进行圆周分度及圆周进给。 19.平口钳钳口方向根据工件长度确定。 20.铳削用量的要素包括铳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和铳削宽度。 21?铳削速度与铳刀育径、铳刀转速有关。 22.磨削时,砂轮的回转运动是主运动。 23.磨削可获得很小的表面粗糙度值。 24.在平面磨床上磨削平面有圆周磨削和端面磨削两种方式。 25.刨床分为牛头刨床、龙门刨床(包括悬臂刨床)两大类。 26.在插床上可以插销孔内键槽、方孔、多边形孔和花键孔等。 27.数控机床一般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 测量反馈装置和机床本体组成。 28.按执行机构的控制方式分类,数控机床可分为开环、半闭环和闭环三种控制方 式。 29.数控机床常用的伺服驱动元件有直流伺服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

最新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期末题库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题库 一、填空题 1.机械加工中常见的冷加工种类 有、、、、。 2.机械热加工的种类 有、、。 3.《机械制图》采用投影法。 4.《机械制图》三视图分别为视图、 视图、视图。 5.《机械制图》中图纸的基本幅 面、、、、。6.《机械制图》中轮廓线用线绘制,对称中心线用线绘制,不可见的线用线绘制。 7.《机械制图》中绘图铅笔用、表示其软硬程度。 8.《机械制图》中尺寸三要素分别 为、、。 9.《机械制图》中采用字体。 10.《机械制图》中的比例有、、三类。 11.平面图形中的尺寸按其作用可分为尺寸

尺寸。 12.钳工中用来敲击的工具为。 13.钳工中用来旋紧或松退螺丝的工具为。14.常用的夹持和剪断工具为。 15.钳工中最简单的一种量具为。 16.钳工中台虎钳安装在上。 17.钳工中所使用的夹持工件的通用夹 具。 18.钳工中用来安放工件和划线工具的 是。 19.锯弓用于安装锯条,有式式两种。 20.锉刀按用途不同可分 为、、。 21.钳工中使用的钻床为。 22.V带型号按规定分 为、、、、、、7种。型截面尺寸最新,型截面尺寸最大。 22.两带轮间的中心距越小,带轮越小,带的越短。 23.V带的装紧装置有和两种形式。

24.操作钻床时不可 ,袖口必须 ,戴好 。 25、车床可以分为 、 、 、及特种车床。 26、车削加工的主要工艺内容有 、 、 、 、等。 27、机械加工的工种分为 、 两大类。 1.下图为车削工件端面的示意图,图上标注的主运动 是 1 ,主偏角是 8 ,副偏角是 ,刀具前角是 6 ,刀具后角是 ,已加工表面是 3 ,过度表面是 , 1012 34 2. 根据产品零件的大小和生产纲领,机械制造生产

第7章-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考试复习题电子教案

第7章练习题 一、是非题 1、零件的切削加工工艺性反映的是零件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2、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衡量零件结构设计优劣的指标之一。(√) 3、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一般采用机械加工艺过程卡片指导生产。(√) 4、定位基准属于工艺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基准,因此属于设计基准。(×) 5、粗基准是粗加工所使用的基准,精基准是精加工所使用的基准。(×) 6、经济精度指的是在正常工艺条件下,某种加工方法所能够达到的精度。(√) 7、加工顺序的安排仅指安排切削加工的顺序。(×) 8、单件小批生产中倾向于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 9、退火等热处理工序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 10、箱体类零件的精基准及定位方式一般采用一面两销。(√) 11、热处理前已加工好的中心孔,热处理后必须研磨,以保证定位精度。(√) 12、粗基准是粗加工所使用的基准,精基准是精加工所使用的基准。(×) 13、变速箱体上的Φ50H7Ra0.8μm轴承孔,采用下列方案:钻—扩—粗磨—精磨。(×) 14、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一般倾向于使用工序分散的原则。(×) 15、有色金属的精加工适合车削和铣削而不适合磨削。(√) 二、选择题 1、下面关于零件结构工艺性论述不正确的是(D ) A.零件结构工艺性具有合理性 B 零件结构工艺性具有综合性C:零件结构工艺性具有相对性D零件结构工艺性具有正确性 2、零件加工时,粗基准一般选择(A) A 工件的毛坯面B工件的已加工表面 C 工件的过渡表面D工件的待加工表面 3、下面对粗基准论述正确的是(C) A 粗基准是第一道工序所使用的基准B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C 粗基准一定是零件上的不加工表面D粗基准是一种定位基准 4、自为基准是以加工面本身为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这是由于(C) A 符合基准重合原则B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C 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D保证加工面的形状和位置精度 5、工艺设计的原始资料中不包括(D) A零件图及必要的装配图B零件生产纲领 C工厂的生产条件D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6、下面(C )包括工序简图。 A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B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B机械加工工序卡片D机械加工艺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7、淬火一般安排在(B)。 A毛坯制造之后B磨削加工之前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1章 1.制造 广义:制造企业的生产活动,即制造是一个输入输出系统,其输入是生产要素,输出是具有直接使用价值的产 品。生产要素是 material,machine,man,money,message。输出有正效益和负效益。 狭义:从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经加工和装配后形成最终产品的具体操作过程。 转变过程的度量标准是生产率。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矿采石石油;第二产业:除建筑和能源工业外是制造业;第三产业:金融和服务产业。 2.制造系统的程序特性物 质流和信息流两方面 物质流用于改变物料的形态和地点;信息流用以规划、指挥、协调与控制物料的流动,使制造系统有效地运行。3.制造技术 广义: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生产的全过程,制造技术被认为是从一个产品概念到最终产品的集成过程, 同时制造技术又是一个实现制造企业目标的功能体系和信息处理系统。 狭义:从原材料或半成品经加工和装配后形成最终产品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多实行的一切手段的总和。 4.制造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在现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国民经济总收入的60%以上来源于制造业。 5.先进制造哲理和生产模式 批量法则 [batch rule] :来源, 20 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建立的第一条自动生产线;定义,大批量生产可以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成本,当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成为决定因素时,大批量生产经济效益高。 成组技术 [group technology] :来源,苏联科学院院士;定义:是一门生产科学,研究和发掘生产活动中有关事 件的相似性,并充分利用它,即把相似的问题分类,寻求解决这一组问题的相对统一的最优方案,以取得希望 的经济效果;机械零件中有70%[2/3] 的零件属相似零件;成组的类型,成组单机、成组单元、成组流水线、成 组柔性制造系统;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是用字符对零件有关特征进行描述和识别的一套特定的规则和依据。 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来源, 1974 年美国博士;定义,是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率和响应能力。 并行工程 [concurrent engineering] ;定义,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面向 X 的设计 [design for X] :包括 DFM 和 DFA 。 精良生产 [lean production] :来源,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原则,消除一切浪费、完美质量和零缺陷、柔性制造系统及不断改进。 敏捷制造 [agile manufacturing] :来源,美国国防部 1991 年完成的“ 21 世纪制造企业发展战略”报告;特征,虚拟公司、大范围通信基础结构、模块化柔性成品设计和制造系统、有知识和技术的人才是企业关键及基于任 务的组织和管理。 6.零件成型方法 材料成形法:用于毛坯制造;材料去除法:目前零件的最主要加工方法;材料累加法:快速原型制造。 2章 1.机械制造工艺过程 定义:直接改变零件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能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包括零件的制造和零件 的装配。零件制造[毛坯和零件成形、机械加工、材料改性与处理] 及机械装配。 2.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机床或同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者同时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机械加工工

机械制造基础题库资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一 一、判断题 1. 制造系统是一个将生产要素转变成离散型产品的输入输出系统。 2. 采用成组技术后,工装系数可以大大提高。 3. "大批量生产"(Mass Production)生产方式形成于19世纪。 4. 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日渐成为制造业的主流生产方式。 5. "批量法则"当今已不适用。 6. 在产品设计中应用成组技术可以大大减小新设计的工作量。 7. 设计标准化是工艺标准化的前提。 8. CIMS是一种制造哲理。 9. 网络与数据库是CIMS功能模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0. 实施并行工程必须具备由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组成的通讯基础设施。 11. 实现CIMS的技术方案中,开放系指选用标准化设备。 12. 虚拟企业是指已采用虚拟制造技术的企业。 二、分析题 1.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 3. 制造过程与技术。 4. 有人讲"成组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如何理解这句话?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二 一、判断题 1.电火花线切割采用细金属丝作电极。() 2.电解加工可以加工任何高硬度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3.激光焊接可以用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焊接。()

4. 电子束加工可以在大气中进行。( ) 5.采用超声复合加工可显著提高加工效率。( ) 二简答题 1. 何谓加工中心?利用加工中心如何加工曲面? 2. 简述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和超声波加工的表面成形原理和应用范围。 3. 已知一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的主要几何角度为: ο 150=γ、ο8' 00==αα、ο75=r k 、 ο15'=r k 、ο 5-=s λ。试绘出该刀具切削部分的工作图。 4. 刀具的工作角度和标注角度有什么区别? 影响刀具工作角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 例说明。 5. 何谓顺铣?何谓逆铣?画图说明。 6. 刀具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各有何作用?如何选用合理的刀具切削 角度? 7. 何谓基准?试分析下列零件的有关基准: (1)图1所示齿轮的设计基准和装配基准,滚切齿形时的定位基准和测量基准。 (2)图2所示为小轴零件图及在车床顶尖间加工小端外圆及台肩面2的工序图,试分析台肩面2的设计基准、定位基准及测量基准。 图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试题带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试题带答案 一、金属切削基础知识 1. 车削时,主轴转速升高后,也随之增加。 () A 切削速度 B 进给速度 C 进给量 D 切削深度 2. 切削过程中,主运动是。其特点是。(切下切屑的运动、速度快,只有一个) 3. 镗床镗孔时,其主运动是。(镗刀连续转动) 4. 当车床上的挂轮架和进给箱的速比一定时,如主轴转速变快,此时进给量加快。(╳) 5. 拉削加工时,机床无需进给运动。(√) 6. 切削加工时,须有一个进给运动的有。 (A) A 刨斜面 B 磨外圆 C 铣斜齿 D 滚齿 7. 切削加工时,须有两个进给运动的有。 (B、D) A 刨斜面 B 磨外圆 C 铣直齿 D 滚齿 8. 调整好切削用量后,过程中切削宽度、切削深度是变化的。 (C) A 车削 B 刨削 C 铣削 D 镗削 9. 所有机床都有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10. 切削运动中,具有间歇运动特点的机床有。 (B、F) A 车床 B 插床 C 磨床 D 镗削 E 拉床 F 刨床 11. 切削运动中,具有往复运动特点的机床有。 (C、F) A 车床 B 插床 C 磨床 D 镗削 E 拉床 F 刨床

12. 任何表面的形成都可以看作是沿着运动而形成的。(母线、导线) 13. 切削用量包括、和。(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二、刀具知识 14. 刀具的主偏角是在平面中测得的。 (A) A 基面 B 切削平面 C 正交平面 D 进给平面 15. 刀具的住偏角是和之间的夹角。 (刀具进给正方向、主切削刃) 16. 刀具一般都由部分和部分组成。 (切削、夹持) 17. 车刀的结构形式有:等几种。 (整体式、焊接式、机夹重磨式和机夹可转位式) 18. 在车刀设计、制造、刃磨及测量时必须的主要角度有:。 (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前角、后角) 19. 后角主要作用是减少刀具后刀面与工件表面间的,并配合前角改变切削刃的与 。 (摩擦;强度、锋利程度) 20. 刀具的刃倾角在切削中的主要作用是。 (D) A 使主切削刃锋利 B 减小摩擦 C 控制切削力大小 D 控制切屑流出方向 21. 车刀刀尖安装高于工件回转轴线,车外圆时,。 (C、D) A 工作前角变小 B 工作前角不变 C 工作前角变大 D 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