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原理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原理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答案2.1

解:本题练习分流、分压公式。设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a) 由分流公式得:

23A 2A 23

I R Ω?==Ω+

解得

75R =Ω

(b) 由分压公式得:

3V 2V 23

R U R ?==Ω+

解得

47

R =Ω

答案2.2

解:电路等效如图(b)所示。

20k Ω

1U +

-

20k Ω

(b)

+

_

U

图中等效电阻

(13)520

(13)k //5k k k 1359

R +?=+ΩΩ=

Ω=Ω++

由分流公式得:

220mA 2mA 20k R

I R =?

=+Ω

电压

220k 40V U I =Ω?=

再对图(a)使用分压公式得:

13==30V 1+3

U U ?

答案2.3

解:设2R 与5k Ω的并联等效电阻为

2325k 5k R R R ?Ω=+Ω

(1)

由已知条件得如下联立方程:

32

113

130.05(2) 40k (3)

eq

R U U

R R R R R ?==?+??=+=Ω

?

由方程(2)、(3)解得

138k R =Ω 32k R =Ω 再将3R 代入(1)式得

210k 3

R =Ω

答案2.4

解: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1820mA 8mA (128)I Ω

=?=+Ω

2620mA 12mA (46)I Ω

=?=+Ω

由节点①的KCL 得

128mA 12mA 4mA I I I =-=-=- 答案2.5

解:首先将电路化简成图(b)。

图 题2.5

120Ω

(a)

(b)

图中

1(140100)240R =+Ω=Ω

2(200160)120270360(200160)120R ??+?=+Ω=Ω??++?

? 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2

112

10A 6A R I R R =?=+

21104A I I =-=

再由图(a)得

32120

1A 360120

I I =?

=+

由KVL 得,

3131200100400V U U U I I =-=-=-

答案2.6

x

R

x

(a-1)

图2.6

解:(a )设R 和r 为1级,则图题2.6(a)为2级再加x R 。将22'-端x

R 用始端

11'-x R 替代,则变为4级再加x R ,如此替代下去,则变为无穷级。从始端11'-看等

效电阻为x R ,从33'-端看为1-∞级,也为x R ,

则图(a)等效为图(a-1)。

x

x x

rR R R r R =++

解得

(/2x R R =

因为电阻为正值,所以应保留正的等效电阻, 即

(

/2x R R = (1)

(b )图

(b)为无限长链形电路,所以从11'和22'向右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均为x R , 故计算x R 的等效电路如图(b-1)所示。参照图(a-1)及式(1)得:

10Ω

x

R (b-1)

(/2x R R =+

代入数据得:

15x R ==Ω

所以

15x R =Ω

答案2.7

解 (a) 电流源S I 与电阻R 串联的一端口,其对外作用,可用电流源S I 等效代替,如图(a-1);再将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等效成电流源与电阻的串联,如图(a-2);将两个并联的电流源电流相加得图最简等效电路(a-3)。

(a-1)(a-3)

(b) 图(b)中与电压源并联的Ω5电阻不影响端口电压、电流。电路的化简过程如图(b-1)至图(b-3)所示。

50V (b-1)

(b-2)

(b-3)

注释:在最简等效电源中最多含两个元件:电压源与串联电阻或电流源与并联电阻。 答案2.8

解:(a)

(1)将电压源串电阻等效为电流源并电阻,如图(a-1)

(a-1)

(2)将两并联电流源电流相加,两2Ω电阻并联等效为1Ω电阻,2A 电流源与2Ω电阻并联等效为4V 电压源与2Ω电阻串联,如图(a-2)

(a-2)(a-3)

(3)再等效成图(a-3),由(a-3)求得

(94)V 0.5A (123)I -==++Ω

(b )

(1) 将电压源串电阻等效为电流源并电阻,电流源并电阻等效成电压源串电阻,

如图(b-1);

(2)将两并联受控电流源电流相加,如图(b-2);

(3)再将电流源并电阻等效成电压源串电阻,如图(b-3);

I

I

(d)

(b-1)

(b-2)

(b-3)

对等效化简后的电路,由KVL 得

76V 0.5(45)I I -=+ 76V/9.58A I =Ω=

答案2.9

解:

(a) 此电路为平衡电桥,桥30Ω电阻上的电流均为零,将其断开或短接不影响等效电阻,分别如图(a-1)和(a-2)所示。

由图(a-1)得:

(3040)352

R +Ω==Ω

或由图(a-2)得

30403522

R ΩΩ=+=Ω

(b) 对图(b)电路,将6Ω和3Ω并联等效为2Ω,2Ω和2Ω并联等效为1Ω,4Ω和4Ω并联等效为2Ω,得图(b-1)所示等效电路:

Ω

2

0.2Ω

(b-1)(b-2)

在图(b-1)中有一平衡电桥,去掉桥(1/3)Ω的电阻,再等效成图(b-2),易求得 10.21111242R ?? ?=+Ω=Ω ? ?++??

答案2.10

解:此题有两种解法。 解法一:由图(a)可以看出,此图存在平衡电桥。可将图(a)化为图(b)或(c)的形式。

Ω

2I

Ω

2I Ω

2I (a)

(c)

以图(b)为例计算 图中

11

10(1010)20230V 1.5A

R I R

=Ω++Ω=Ω

== 由分流公式得

211

0.75A 2

I I ==

解法二: 将图中下方的三角形联接等效成星形联接,如图(d)。进一步化简成图(e)

10Ω

2

I

53

Ω5Ω

(d)

(e)

由图(e)求得:

130V

1.5A (1010/355/3)I =

=+++Ω

再由图(d)求得:

21

0.75A A 0.75A 2

I =-=

答案2.11

解:如图所示

R 41

R 4

R ①

(a)

(b)

(a)对独立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①: 1250I I I ++=

节点②: 2360I I I -+-= 节点③: 3450I I I -+-= 对网孔列KVL 方程

网孔1m :

1122S R I R I U -= 网孔2:m

3344S R I R I U += 网孔3:m

2233554R I R I R I rI +-=-

(b)对独立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①:123S I I I I -+=

节点②:2340I I I -+=

对网孔列KVL 方程,电流源所在支路的电流是已知的,可少列一个网孔的KVL 方程。

网孔1122441:S m R I R I R I U +-=

网孔22332:S m R I R I U +=

答案2.12

解:图(a)、(b)为同一电路模型,选取了不同的回路列支路电流方程。图(a)选取网孔作为回路,网孔2和网孔3包含电流源,电流源的电压U 是未知的,对包含电流源的回路列KVL 方程时必须将此未知电压列入方程。图(b)所取回路只让回路3包含电流源,如果不特别求取电流源电压,可以减少一个方程。

(a) 对节点①列KCL 方程:

1230.1A I I I -++=

对图示网孔列KVL 方程

网孔1:m 1210204V I I Ω+Ω= 网孔2:m 22050.1I U -Ω-Ω?=-

网孔3:m 350.1A 102V I U Ω?+Ω=- (b) 对节点①列KCL 方程:

1230.1A I I I -++= 对图示回路列KVL 方程

回路1:l 1210204V I I Ω+Ω= 回路2:l

2320102V I I -Ω+Ω=-

回路3:l 350.1A 102V I U Ω?+Ω=-

答案2.13

解:选网孔为独立回路,如图所示

所列方程如下:

1231213(123)2310V 2(24)5V 3(35)5V m m m m m m m I I I I I I I ++Ω?-Ω?-Ω?=??

-Ω?++Ω?=??-Ω++Ω?=-?

联立解得

1 2.326A m I = ,

2 1.61A m I = ,

3 1.71A m I =。 利用回路电流求得支路电流

120.717A m m I I I =-=

答案2.14

解:选如图所示独立回路,其中受控电流源只包含在3l 回路中,其回路电流1110l I I =,并且可以不用列写该回路的KVL 方程。回路电流方程如下:

1

12312331(235)(35)50(35)(3465)(56)12V 10l l l l l l l l I I I I I I I I ++Ω?-+Ω?-Ω?=?

?

-+Ω?++++Ω?++Ω?=??=?

联立解得 11A l I = 25A l I =- 310A l I = 所求支路电流

235A l l I I I =+=

答案2.15

解:适当选取独立回路使受控电流源只流过一个回路电流,如图所示。

x

I

对图示三个回路所列的KVL 方程分别为

1231233(0.51)(0.51)15V (10.5)(0.5121)302m m m m m m m I I I I I I I I +Ω?++Ω?-Ω?=??

+Ω?+Ω+Ω+Ω+Ω?-Ω?=??=?

由图可见,控制量和待求电流支路所在回路均只有一个回路电流经过,即

I I m =2

,1m x I I =。这样上式可整理成

(0.51)(0.51)125V (10.5)(0.5121)320x x I I I I I I Ω+Ω?+Ω+Ω?-Ω?=?

?

Ω+Ω?+Ω+Ω+Ω+Ω?-Ω?=?

解得

5A x I =

答案2.16

U

μ8V

解:选图示回路列回路电流方程:

121221(1040)408V -40I (4050)40()

I I I I I μ+Ω?-Ω?=?

?

Ω?++Ω?=-?Ω?-?

整理得:

1212

50408V 4(1)(94)0I I I I μμΩ?-Ω?=?

?

-+Ω?++Ω?=? 当上述方程系数矩阵行列式为零时,方程无解, 令

5040

04(1)(94)μμ-=-++

得:

7.25μ=-

答案2.17

解:图(a)、(b)为同一电路模型,选取了不同的回路列回路电流方程。

(a) 在图(a)中以网孔作为独立回路。电流源的两端电压U 是未知的,应将其直接列入回路电流方程:

12123(1020)204V 10V 20(2015)10V 820m m m m m I I I I U I I U +Ω?-Ω?=-??

-Ω?++Ω?+=??Ω?+Ω?-=?

(1) 补充方程 230.1m m I I -+= A (2)

将控制量用回路电流来表示:

12m m I I I =- (3) 将(1)、(2)式代入(3)式,整理得:

1212

1232330206V 203510V 22800.1A m m m m m m m m m I I I I U I I I U I I Ω?-Ω?=-?

?-Ω?+Ω?+=??

Ω?-Ω?+Ω?-=??-+=?

(b) 适当选取独立回路使电流源只流过一个回路电流,如图(b)所示。这样该回路电流3m I 便等于电流源0.1A 。因此减少一个待求的回路电流。对图(b)所示三个回路所列的KVL 方程分别为

12123(1020)204V 10V (1)

20(81520)8210V (2)m m m m m I I I I I I +Ω?+Ω?=-??

Ω?+++Ω?-Ω?-Ω?=-?

消去控制量:

12m m I I I =+ (3)

补充方程:

30.1A m I = (4) 将式(3)、(4)式代入(1)、(2)式整理得

121230206V 18419.2V m m m m I I I I Ω?+Ω?=-??Ω?+Ω?=-?

答案2.18

解:以节点①为参考点的各节点电压相对以节点④为参考点的节点电压降低了

147V n n U U U ?=-=。

122334405V 7V 2V 4V 7V 3V 07V 7V

n

n

n n

n n n U U U U U U U U U U '='=-?=-=-'=-?=-=-=-?=-=-

答案2.19

解:已知

41V n U =,143V U =-,315V U =-,237V U =-

根据KVL ,得

11443V 1V

2V n n U U U =+=-+=- 3431145V 3V 8V U U U =+=--=- 33448V 1V 7V n n U U U =+=-+=- 22337V 7V 14V n n U U U =+=--=-

答案2.20

解:取节点③为参考节点,对节点①和②列节点电压方程。

12(12)S (105)A

(34)S (54A n n U U +?=-??

+?=+?

) 解得:

V 3/51=n U ,V 7/92=n U 120.38n n U U U =-+=V 5 1.9W P U =?=

答案2.21

解:1A 电流源与20Ω电阻相串联的支路对外作用相当于1A 电流源的作用。对节点①、②列出节点电压方程如下:

节点①:

1211120V

()1A 10404040n n U U +-=+

ΩΩΩΩ 节点②:

12111120V 50V

()404025504050n n U U -+++=-+

ΩΩΩΩΩΩ

解得 114V n U =,210V n U =

电流源电压

1201A 34V n U U =Ω?+=

电流源发出功率

1A 34W P U =?=

答案2.22

解:对节点①、②列出节点电压方程如下: 节点①:

1212323211111

(

)()S n n S U U U I R R R R R R ++-+=+

节点②:

12232342

11111

(

)()S n n U U U R R R R R R -++++=- 答案2.23

解:对节点①、②、③列出节点电压方程如下:

节点①:12312424411111

()S n n n U U U U R R R R R R ++--=- (1)

节点②:12223

111

()n n U U I R R R β-++=- (2)

节点③:I R U U R R U R S n n β+=++-4

35414)1

1(1 (3)

用节点电压表示控制量电流

1

1R U

I n -= (4)

将式(4)代入式(2)、(3)消去电流I ,整理得:

123124244122123134145411111()111()()0111

()()S n n n n n S n n U U U U R R R R R R U U R R R R U U U R R R R R ββ?++--=-????

-+++=?

?

?-+++=?

??

答案2.24

解:(a) 对图(a)电路,选①、②、③节点电压及电流I 为待求量列KCL 方程。

123123123111115V

()120.50.5221111

()0.50.51111115V

()5A

21212n n n n n n n n n U U U U U U I

U U U ++--=-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

节点①:节点②:节点③: 根据电压源特性列补充方程210V n U =

解得11A I =

(b) 对图(b)电路,选①、②、③节点电压及电流I 为待求量列KCL 方程。

1212323111

:()10.50.511111

:()00.50.521111

5A

11n n n n n n n U U I

U U U U U I +?-?=-ΩΩΩ-?+++?-?=ΩΩΩΩΩ-?+?=-ΩΩ

节点①节点②节点③:

根据电压源特性列补充方程

315V n n U U -=

解得

8A I =

答案2.25

解:

节点①:231223313()n n n S G G U G U G U I I +---=-

节点②:2125214()0n n G U G G U I I -+++-=

节点③:3136347366()n n S S G U G G U I I I G U -++++=+ 根据电压源特性列补充方程

121S n n U U U =- 37n S U U =- 根据电阻元件特性方程

)(2344n n U U G I -=

答案2.26

解:如图所示

2U

2

I

解法一:用节点电压法

12312312311111220V

:()(1)

551051051011112()2A (2)555551111120V

()(3)

1051010510n n n n n n n n n U U U U U

U U U U U U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

节点①节点②:节点③:

用节点电压表示控制量电压

23n n U U U -= (4) 解得

1231040V,35V,V 33n n n U U U ===

23212137A , 2A A, 533

n n U U I I I -===-=Ω

解法二:用回路电流法,取回路如图所示。 回路1l :

123(55105)(510)(510)2l l l I I I U +++Ω++Ω-+Ω= (1) 回路2l :

22A l I = (2) 回路3l :

123

(510)10(51010)20V l l l I I I -+Ω-Ω+++Ω= (3) 用回路电流表示控制量

12()5l l U I I =+?Ω (4) 将(4)式代入(1)式,解得

137

A , 3A 3l l I I ==

11212713

A, A 33

l l l I I I I I ===+=

答案2.27

解:列节点电压方程:

13111 1.2V

()1k 4k 4k 1k n n U U +-=

ΩΩΩΩ

23111(

)04k 2k 2k n n U U +-=ΩΩΩ 由运算放大器的端口特性,得

12n n U U =

解得

134872

V 1.371V,V 2.057V 3535

n n U U ====

答案2.28

解:列节点电压方程:

1212323o 11111V ()2k 4k 4k 4k 2k 1

111()04k 4k 10k 10k 111()10k 10k 5k n n n n n n n U U U U U U U I ?++-=?ΩΩΩΩΩ?

?-

++-=?ΩΩΩΩ??

-++=?ΩΩΩ?

由运算放大器端口特性得,

20n U =

解得:

o 0.375A I =-

答案2.29

解:设运放输出端电流为o I 。如图所示,列节点电压方程:

??????

?Ω=

Ω+Ω+Ω

-=Ω-Ω-Ω+Ω+Ωk 10)k 201k 101(k 2010k 201k 251)k 251k 401k 201

(313

21i n n n n n U U U U U U 由运算放大器端口特性得

30n U =

解得

o 2i 5.75n U U U ==-,o i 5.75U U =-即

答案2.30

解:列节点电压方程:

124123412411111()2mA 5k 20k 10k 10k 20k 111111()010k 10k Ω10kΩ25kΩ25kΩ10kΩ1111()020k Ω10k 20k 10k n n n n n n n n n n U U U U U U U U U U ?

++--=?ΩΩΩΩΩ?

?

-+++--=?Ω?

?

--++=?ΩΩΩ?

由运算放大器端口特性,得

40n U =

解得

125V, 2.5V n n U U ==- o 327.5V n U U ==-

答案2.31

解:由题意可知,此4输入单输出的数模转换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即为一个加法器,输入端所接电阻分别为01232222R R R R 、、、,反馈电阻为R 。 根据加法器电路,此电路可设计如下图所示。

1u 2u 3

u u

《基础会计学》第二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5.在借贷记账法下,有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称为账户对应关系。()第二章会计记账方法 6.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平行登记时的所谓同时登记,确切地说应该是同一会计期间作业一: 登记。()一,单项选择题: 7.平行登记的要求中,所谓登记方向一致,是指会计分录中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记账 1.下列科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符号是一致的。()A预提费用B短期借款C资本公积D应收账款 8.采用借贷记账法,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必定要在两个账户中同时登记。() 2.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净额,就是企业的() 四,名词解释A所有者权益B实收资本C资本公积D盈余公积 平行登记发生额平衡法余额平衡法 3.预付供货单位货款属于企业的一项() 五,简答题A资产B负债C收入D费用 1.简述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内容和特点。 4.经济业务发生后,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2.简述总账和明细账平行登记的要点及两者数量关系核对的公式。 A可能会受影响B不一定受影响C必然不受影响D必然受影响 3.简述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5.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是指()

六,综合题A一项资产金额与一项权益金额的相等关系B几项资产金额与一项权益金额的相等关系 1.计算题C流动资产合计金额与流动负债金额的相等关系D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相等关系 某企业有关会计要素的数据如下: 6.引起资产内部一个项目增加,另一个项目减少,而资产总额不变的经济业务是() 负债5000万元;所有者权益8000万元;A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B收到投资者投入的机器一台C收到外单位前期欠的货款 费用200万元;利润6000万元;D收到国家拨入的特种储备物资 要求: 计算资产总额和收入总额 7.企业用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购货款,属于() 2.某公司设有以下账户: 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现金、银行存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原材A资产项目和权益项目同增B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C资产项目和权益项目同减 料、固定资产、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付款、材料采D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 购、累计折旧、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8.只有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的企业,才需要设置()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应交税金、短期借款、资本公积、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库存商A待摊费用B本年利润C银行存款D库存商品

环境监测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3.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怎样测量污染物排放总量 (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一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二类污染物。 (2)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如需了解废水处理效果和调控处理工艺参数提供依据,应在处理设施进水口和部分单元处理设施进、出口布设采样点。 (3)用某一时段污染物平均浓度乘以该时段废(污)水排放量即为该时段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4.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 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1)冷藏或冷冻方法 (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 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如:在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入HgCl2,可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测定氰化物或挥发酚的水样中加入NaOH 溶液调pH至12,使之生成稳定的酚盐。 5.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1)被污染的环境水样和废(污)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多数污染祖坟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共存组分的干扰等,都会影响分析测定,故需预处理。 (2)预处理包括悬浮物的去除、水样的消解、待测组分的浓缩和分离。 14.说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 (1)利用待测元素原子蒸汽中基态原子对光源发出的特征谱线的吸收来进行分析。 (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测定流程 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显示光源—原子化系统—分 光系统—检测系统 16.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有何不同之处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测定灵敏度高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但基体干扰较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严重。

电路理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陈希有主编 第一章

答案1.1 解:图示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a 指向b 。当时间t <2s 时电流从a 流向b,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t >2s 时电流从b 流向a ,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为负值。所以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为 2A 2s -3A 2s t i t ? 答案1.2 解:当0=t 时 0(0)(59e )V 4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即b 为高电位端,a 为低电位端; 当∞→t 时 ()(59e )V 5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 即a 为高电位端,b 为低电位端。 答案1.3 解:(a)元件A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A 消耗的功率为 A A A p u i = 则 A A A 10W 5V 2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b) 元件B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B 消耗的功率为 B B B p u i = 则 B B B 10W 1A 10V p i u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c) 元件C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C 发出的功率为 C C C p u i = 则 C C C 10W 10V 1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答案1.4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③: 42A 3A 0i --=,得42A 3A=5A i =+ 节点④: 348A 0i i --+=,得348A 3A i i =-+= 节点①: 231A 0i i -++=,得231A 4A i i =+= 节点⑤: 123A 8A 0i i -++-=,得123A 8A 1A i i =+-=- 若只求2i ,可做闭合面如图(b)所示,对其列KCL 方程,得 28A-3A+1A-2A 0i -+= 解得 28A 3A 1A 2A 4A i =-+-= 答案1.5 解:如下图所示 (1)由KCL 方程得 节点①: 12A 1A 3A i =--=- 节点②: 411A 2A i i =+=- 节点③: 341A 1A i i =+=- 节点④: 231A 0i i =--=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 方程得

高数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2.3

2.2)1 ()3,0 x f x x ==; 解: 11 lim 11 lim lim ()lim 3330 lim ()lim 333 x x x x x x x x x x f x f x - →--+ →++-∞ →→+∞ →→========+∞ 因为0 lim ()lim ()x x f x f x - + →→≠,所以3 lim ()x f x →-不存在。 3)2 11(),02x f x x - ?? == ? ?? ; 解: 2 10000 11lim ()lim ()lim ()lim 22x x x x x f x f x f x -+- -∞ →→→→?? ??=====+∞ ? ??? ?? 所以3 lim ()x f x →-不存在。 4)3,3 9)(2 -=+-= x x x x f ; 解:63 ) 3)(3(lim )(lim )(lim 3 3 3 -=+-+==+ + - -→-→-→x x x x f x f x x x 故极限6)(lim 3 -=-→x f x 2 2 2 2 2 5).lim ()224,lim ()3215, lim ()lim (),lim ()x x x x x f x f x f x f x f x -+-+→→→→→=?==?-=≠解:因为所以不存在。 ()0 6.lim ()lim 21,lim ()lim cos 12,lim ()lim (),lim ()x x x x x x x x f x f x x f x f x f x --++-+→→→→→→→===+=≠)解:因为所以不存在。 7)1()arctan ,0f x x x ==;

管理会计第二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课后习题 思考题 1.管理会计对成本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各种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管理会计将成本按各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同需求。 1.按成本经济用途分类: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 主要目的是用来确定存货成本和期间损益,满足对外财务报告的需要。 2.按性态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按性态进行划分是管理会计这一学科的基石,管理会计作为决策会计的角色,其许多决策方法尤其是短期决策方法都需要借助成本性态这一概念。 3.按可控性分类: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4.按是否可比分类:可比成本和不可比成本 5.按特定的成本概念分类:付现成本和沉没成本、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差别成本和边际成本、机会成本 6.按决策相关性分类: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 2.按成本性态划分,成本可分为几类?各自的含义、构成和相关围是什么? 按成本性态可以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1)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围,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但是符合固定成本概念的支出在“固定性”的强弱上还是有差别的,所以根据这种差别又将固定成本细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为选择性固定成本或者任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与酌量性固定成本相反,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因而也称为承诺性固定成本,它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固定成本,其支出的大小只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与质量,因而具有很大的约束性,企业管理当局不能改变其数额。 固定成本的“固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定条件的,这种限定条件在管理会计中叫做相关围,表现为一定的期间围和一定的空间围。就期间围而言,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期间具有固定性。从较长时间看,所有成本都具有变

电路原理练习题一及答案

、选择题 已知ab 两点之间电压为10V ,电路如下图所示,则电阻 R 为( A 、愈慢 B 、愈快 C 、先快后慢 D 、先慢后快 有一电感元件,X L =5i 」,其上电压u=10si n( ? ■ t+600 )V,则通过的电流i 的相 量 ( ) C 、I = 2 -300 A D 、1= 2 300A F 面关于阻抗模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就 8、 为 9、 A 、0 门 B 、— 5 门 C 、5 门 D 、10 门 A 、丄 I R 1 R 2 B 、亠 I R R 2 在上图2示电路中,发出功率的是( A 、电阻 B 、电压源和电流源 叠加定理用于计算( ) A 、 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B 、 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C 、 非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D 、 非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将下图所示电路化为电流源模型,其电流 ) C 、电压源 电流源 A 、 B 、 C 、 D I S 和电阻R 为 1A ,1 'J 1A ,21'.1 2A ,1'J 2A ,2'? 在直流稳态时,电感元件上 A 、有电流,有电压 C 、有电流,无电压 在电路的暂态过程中,电路的时间 常数 ( ) B 、 ) 无电流,有电压 无电流,无电压 ?愈大,贝U 电流和电压的增长或衰减 A 、I =50^150° A B 、 I =2 .2 150° A R 2 ) C I R 2 + 2V

u U U U A 、 Z = — B 、 Z= — C 、 Z = — D 、Z =— i I I I 10、u=10-、2sinC.t-3O 0 )V 的相量表示式为( ) A 、U =10/-30°V B 、U =10 .. 2/ -300 V C 、U =10. 300 V D 、U =10.,2. 300 V 11、已知电路如下图所示,贝皿压电流的关系式为( ) 13、在图示电路中,电压源发出功率的为( A 、 6W B 、 12W C 、 30W D 、 35W 14、下列关于戴维宁定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戴维宁定理通常用于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 B 、 戴维宁等效电阻R eq 是指有源一端口内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 C 、在数值上,开路电压 U OC 、戴维宁等效电阻 R eq 和短路电流I sC 于满足 U OC = R eq I SC ; D 、求解戴维宁等效电阻R eq 时,电流源置零时相当于短路,电压源置零时相 当于开路 12、 B 、U= — E —RI :U 的值等于( C 、U= E+RI ) D 、U= E —RI A 、 B 、 11V 12V 13V 14V U + A 、U= — E+RI I 在下图示电路中,电压 1「

操作系统第二章课后答案

第二章进程管理 2. 试画出下面4条语句的前趋图: S2: b:=z+1; S3: c:=a-b; S4: w:=c+1; 3. 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它们共享系统资源,以及为完成同一项任务而相互合作, 致使在这些并发执行的进程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也就使得进程在执行期间出现间断性。 4. 程序并发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因为程序并发执行时,是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是 由多个程序来改变,致使程序的运行失去了封闭性。而程序一旦失去了封闭性也会导致其再失去可再现性。 5. 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为了使程序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能并发执行,并能对并发执行的程序加以控制和描述,从而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进程概念。 影响: 使程序的并发执行得以实行。 6. 试从动态性,并发性和独立性上比较进程和程序? a. 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可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 而暂停执行,以及由撤销而消亡,因而进程由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是静态实体。 b. 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OS的重要特征。引入进程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其 程序能和其它建立了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本身是不能并发执行的。 c. 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系统中独立获得资源和 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而对于未建立任何进程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运行。 7. 试说明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a. PCB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PCB中记录了操 作系统所需的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因而它的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含数据),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能和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 b. 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总是通过其PCB对进程进行控制,系统是根据进程 的PCB而不是任何别的什么而感知到该进程的存在的,所以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8. 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a. 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当进程调度程序为之分配了处理机后,该进程便由就绪状态变 为执行状态。 b. 当前进程因发生某事件而无法执行,如访问已被占用的临界资源,就会使进程由执行 状态转变为阻塞状态。 c. 当前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被暂停执行,该进程便由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9. 为什么要引入挂起状态?该状态有哪些性质? a. 引入挂起状态主要是出于4种需要(即引起挂起的原因): 终端用户的请求,父进程 请求,负荷调节的需要,操作系统的需要。

电路原理习题及答案

电路原理习题 习题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29分) 1、(本小题6分) 电路如图所示, 若R 、U S 、I S 均大于零,, 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A. 电阻吸收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供出功率 B.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C. 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 D. 电阻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电压源无法确定 答( ) U I S 2、(本小题9分) 若电流表A 读数为零, 则R 与I 的值分别为 A. 6 Ω, 2.5 A B. 8 Ω, -2.5 A C. 6 Ω, 1 A D. 0.66 Ω, 15 A 答( ) a b

3、(本小题14分) 用叠加定理可求得图示电路中ab 端的开路电压U ab 为 A. 8.5 V B. 7.5 V C. 6 V D. 6.5 V 答( ) ab - 二、填充题:在下列各题中,请将题止所要求的解答填入题干中的各横线上方内。 (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31分) 1、(本小题12分) 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A ,电压=U V . 105 A o 2、(本小题19分) 图示正弦交流电路,已知t u 3 10cos 2100=V ,电源向电路提供功率P =200W ,L u 的有效值为50V ,求R 和L 。 L u + 三、非客观题 ( 本 大 题40分 ) 电路及外施电压波形如图所示,求电感贮能的最大值,并表明t >2s 时电阻所消耗的能量等于该值。

t s 习题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4分) 1、(本小题9分) 电路如图所示, 若R 、U S 、I S 均大于零,, 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A. 电阻吸收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供出功率 B. 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 C.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D. 电阻吸收功率,供出功率无法确定 答( ) U I S 2、(本小题8分) 用叠加定理可求得图示电路中电压u 为 A. ()1+cos t V B. ()5-cos t V C. ()53-cos t V D. 513-?? ?? ?cos t V 答( )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解: (1)将需求函数Q d= 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 ,有:50- 5P= -10+5P 得: Pe=6 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 ,得: Qe=50-5×6 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Q s =-10+5P ,得:Qe=-10+5×6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图略.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 代入均 衡条件Q d=Q s有: 60-5P=-10+5P 解得Pe =7 以均衡价格Pe =7代入Q d=60-5p ,得 Qe=25 或者,以均衡价格Pe =7代入Qs =-10+5P, 得Qe=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7,Qe=25 (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 ,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50-5P=-5+5P得 P e=5.5 以均衡价格Pe=5.5代入Q d=50-5p, 得Qe=50-5×5.5=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Qe=22.5图略。 (4)(5)略 2.解: (1)根据中点公式计算,e d=1.5 (2)由于当P=2时,Q d=500-100*2=300,

所以,有: 22 .(100)3003 d dQ P dP Q e =- =--*= (3)作图,在a 点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e d =GB/OG=2/3或者e d =FO/AF=2/3 显然,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时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 d =2/3 3解: (1) 根据中点公式 求得:4 3 s e = (2) 由于当P=3时,Qs=-2+2×3=4,所以 3 .2 1.54 s dQ P dP Q e = =?= (3) 作图,在a 点即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为:e s =AB/OB=1.5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 s =1.5 4.解: (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 、b 、e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相等的,其理由在于,在这三点上都有: e d =FO/AF (2)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同样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 、e 、f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不相等的,且有e da

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2章程序控制结构 2.1 选择题 1.已知int i=0, x=1, y=0;,在下列选项中,使i的值变成1的语句是( C )。 (A)if( x&&y ) i++; (B)if( x==y ) i++; (C)if( x||y ) i++; (D)if( !x ) i++; 2.设有函数关系为y= 10 00 10 x x x -< ? ? = ? ?> ?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关系的是( C )。 (A)y = 1; (B)y = -1; if( x >= 0 ) if( x != 0 ) if( x == 0 ) y = 0; if( x > 0 ) y = 1; else y = -1; else y = 0 (C)if( x <= 0 ) (D)y = -1; if( x < 0 ) y = -1; if( x <= 0 ) else y = 0; if( x < 0 ) y = -1; else y = 1; else y = 0; 3.假设i=2,执行下列语句后i的值为(B )。 switch( i ) { case 1 : i ++; case 2 : i --; case 3 : ++ i; break; case 4 : -- i; default : i ++; } (A)1 (B)2 (C)3 (D)4 4.已知int i=0,x=0;,在下面while语句执行时循环次数为(D )。 while( !x && i< 3 ) { x++; i++; } (A)4 (B)3 (C)2 (D)1 5.已知int i=3;,在下面do_while 语句执行时的循环次数为(B )。 do{ i--; cout<=0 ); (C)int a=5; while( a ) { a--; };

电路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电路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1.如图所示,若已知元件A 吸收功率6 W ,则电压U 为____3__V 。 2. 理想电压源电压由 本身 决定,电流的大小由 电压源以及外电路 决 定。 3.电感两端的电压跟 成正比。 4. 电路如图所示,则R P 吸= 10w 。 5.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电压与电流同向 。 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 有效值 6. 参考方向不同时,其表达式符号也不同,但实际方向 相同 。 7. 当选择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将 改变 ,但任意两点 间电压 不变 。 8. 下图中,u 和i 是 关联 参考方向,当P= - ui < 0时,其实际上 是 发出 功率。 9.电动势是指外力(非静电力)克服电场力把 正电荷 从负极经电源内部移 到正极所作的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 10.在电路中,元件或支路的u ,i 通常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之为 关联参考方向 . 11.电压数值上等于电路中 电动势 的差值。 12. 电位具有相对性,其大小正负相对于 参考点 而言。 13.电阻均为9Ω的Δ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Y 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 3 Ω。 14、实际电压源模型“20V 、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S I 20 A ,内阻=i R 1 Ω。 15.根据不同控制量与被控制量共有以下4种受控源:电压控制电压源、 电压 控电流源 、 电流控电压源 、 电流控电流源 。 16. 实际电路的几何 近似于其工作信号波长,这种电路称集 总参数电路。 17、对于一个具有n 个结点、b 条支路的电路,若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则需 列出 b-n+1 个独立的KVL 方程。 18、电压源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它的电流及外电路 无关 。 (填写有关/无 关)。 19、流过电压源的电流与外电路 有关 。(填写有关/无关)

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版《电路原理》课后作业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a)(b) 题1-1图 解 (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 答:(a) 关联——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b) 非关联——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答:(a) 吸收功率——关联方向下,乘积p = ui > 0表示吸收功率; (b) 发出功率——非关联方向,调换电流i的参考方向之后,乘积p = ui < 0,表示 元件发出功率。 (3)如果在图(a) 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答:(a) 发出功率——关联方向下,u > 0,i < 0,功率p为负值下,元件实际发出功率; (b) 吸收功率——非关联方向下,调换电流i的参考方向之后,u > 0,i > 0,功率p为正值下,元件实际吸收功率; 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a)(b)(c) (d)(e)(f) 题1-4图 解(a)电阻元件,u、i为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 = R i = 104 i (b)电阻元件,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 = - R i = -10 i (c)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 = 10V (d)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 = -5V

第二章 习题答案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2. 假定表2—1(即教材中第54页的表2—5)是需求函数Q d =500-100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 表2—1 (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 =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需求函数或需求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 =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解答:(1)根据中点公式e d =-ΔQ ΔP ·P 1+P 22,Q 1+Q 22 ),有 e d =2002·2+42,300+1002)=1.5 (2)由于当P =2时,Q d =500-100×2=300,所以,有 e d =-d Q d P ·P Q =-(-100)·2300=23 (3)根据图2—4,在a 点即P =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 e d =GB OG =200300=23 或者 e d =FO AF =23 图2—4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 =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 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 d =23 。 3. 假定表2—2(即教材中第54页的表2—6)是供给函数Q s =-2+2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

表2—2 (1)求出价格(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 =3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供给函数或供给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 =3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解答:(1)根据中点公式e s =ΔQ ΔP ·P 1+P 22,Q 1+Q 22 ),有 e s =42·3+52,4+82)=43 (2)由于当P =3时,Q s =-2+2×3=4,所以,e s =d Q d P ·P Q =2·34 =1.5。 (3)根据图2—5,在a 点即P =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为 e s =AB OB =64 =1.5 图2—5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 =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 s =1.5。 4. 图2—6(即教材中第54页的图2—28)中有三条线性的需求曲线AB 、AC 和AD 。 图2—6 (1)比较a 、b 、c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大小。

大物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简答题 什么是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什么是狭义相对性原理 答: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又称力学相对性原理,是指一切彼此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系,对于描述机械运动的力学规律来说完全等价。 狭义相对性原理包括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狭义相对性原理是指物理学定律在所有的惯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形式。光速不变原理是指在所有惯性系中,真空中光沿各方向的传播速率都等于同一个恒量。 同时的相对性是什么意思如果光速是无限大,是否还会有同时的相对性 答:同时的相对性是:在某一惯性系中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相对于此惯性系运动的另一个惯性系中观察,并不一定同时。 如果光速是无限的,破坏了狭义相对论的基础,就不会再涉及同时的相对性。 什么是钟慢效应 什么是尺缩效应 答:在某一参考系中同一地点先后发生的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叫固有时。固有时最短。固有时和在其它参考系中测得的时间的关系,如果用钟走的快慢来说明,就是运动的钟的一秒对应于这静止的同步的钟的好几秒。这个效应叫运动的钟时间延缓。 尺子静止时测得的长度叫它的固有长度,固有长度是最长的。在相对于其运动的参考系中测量其长度要收缩。这个效应叫尺缩效应。 狭义相对论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与牛顿力学的有何不同 有何联系 答:牛顿力学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即绝对时空观的基本出发点是:任何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不因参考系而差异;任何物体的长度测量不因参考系而不同。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测量和空间测量都是相对的,并且二者的测量互相不能分离而成为一个整体。 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是相对论时间和空间概念在低速世界的特例,是狭义相对论在低速情况下忽略相对论效应的很好近似。 能把一个粒子加速到光速c 吗为什么 答:真空中光速C 是一切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不可能把一个粒子加速到光速C 。从质速关系可看到,当速度趋近光速C 时,质量趋近于无穷。粒子的能量为2 mc ,在实验室中不存在这无穷大的能量。 什么叫质量亏损 它和原子能的释放有何关系 答:粒子反应中,反应前后如存在粒子总的静质量的减少0m ?,则0m ?叫质量亏损。原子能的释放指核反应中所释 放的能量,是反应前后粒子总动能的增量k E ?,它可通过质量亏损算出20k E m c ?=?。 在相对论的时空观中,以下的判断哪一个是对的 ( C ) (A )在一个惯性系中,两个同时的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一定不同时;

《电路原理》练习题及详细解析答案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a)(b) 题1-1图 解:(1)题1-1图(a),u、i在元件上为关联参考方向。题1-1图(b)中,u、i在元件上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题1-1图(a)中,P=ui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题1-1图(b)中,P=ui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 (3)题1-1图(a)中,P=ui<0表示元件吸收负功率,实际发出功率。题1-1图(b)中,P=ui>0,元件实际发出功率。 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a)(b)(c) (d)(e)(f) 题1-4图 解:(1)题1-4图(a)中,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u=10×103i。(2)题1-4图(b)中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u=-10i。 (3)题1-4图(c)中u与电压源的激励电压方向相同u= 10V。(4)题1-4图(d)中u 与电压源的激励电压方向相反u= -5V。(5)题1-4图(e)中i与电流源的激励电流方向相同i=10×10-3A。(6)题1-4图(f)中i与电流源的激励电流方向相反i=-10×10-3A。 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b)(c) 题1-5图

解:题1-5图(a)中流过15V电压源的2A电流与激励电压15V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电压源发出功率PU发=15×2W=30W; 2A电流源的端电压为UA=(-5×2+15)=5V, 此电压与激励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电流源吸收功率PI吸=5×2W=10W; 电阻消耗功率PR=I2R=22×5W=20W,电路中PU发=PI吸+PR功率平衡。 题1-5图(b)中电压源中的电流IUS=(2-5/15)A=-1A,其方向与激励电压关联,15V的电压源吸收功率PUS吸=15×(-1A)=-15W 电压源实际发出功率15W。 2A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15V,与激励电流2A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A电流源发出功率PIS 发=2×15=30W 电阻消耗功率PR=152/5=45W,电路中PUS+PR=PIS发功率平衡。 题1-5图(c)中电压源折中的电流IUS=(2+15/5)A=5A方向与15V激励电压非关联,电压源发出功率PUS发=5×15=75W。 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15V,与激励电流2A为关联参考方向,电流源吸收功率PIS吸=2×15=30W, 电阻消耗功率PR=152/5=45W,电路中PUS发=PIS吸+PR功率平衡。 1-16 电路如题1-16图所示,试求每个元件发出或吸收的功率。 I 1 (a)(b) 题1-16图 解:题1-16图(a)中,应用KVL可得方程: -U+2×0.5+2U=0 解得: U=-1V 电流源电压U与激励电流方向为非关联,因此电流源发出功率为: PIS发=-1×0.5=-0.5W(实际吸收功率)。 电阻功率为: PR=0.52×2=0.5W VCVS两端的电压2U与流入电流方向关联,故吸收功率为 PUS吸=2U×0.5=-1W(实际发出功率)。 显然,PIS发=PUS吸+PR 题1-16图(b)中,在结点A应用KCL可得: I2=I1+2I1-3I1 再在左侧回路应用KVL可得: 2I1+3I1=2 解得: I1=0.4A 根据各电流、电压方向的关联关系,可知,电压源发出功率为: PUS发=2I1=0.8W CCCS发出功率为:

燕山大学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习题解答 5-1 在题5-1图示对称三相电路中,电源相电压为220V ,端线阻抗 ()0.10.17l Z j =+Ω,负载阻抗()96Z j =+Ω。试求负载相电流'' A B I 和线电流A I 。 N A U -+ 题5-1图 解:该电路可以变换为Y 形负载电路,如题解5-1图所示。 N A U -+ ' 题解5-1图 图中'Z 为 ()'323 Z Z j = =+Ω 设2200A U =∠ V ,则线电流A I 为 ' 220058.14353.1 2.17 A A U I Z Z j ∠===∠-++ A 所以相电流A B I 为

''3033.575A A B I = =∠- A 5-2 题5-2图所示对称三相电路中,已知星形负载相阻抗 ()19628Z j =-Ω,星形负载相电压有效值为220V ;三角形负载阻抗()214442Z j =+Ω,线路阻抗 1.5l Z j =Ω。求:(1) 线电流A I 、B I 、C I ;(2) 负 载端的线电压''A B U 。 2 Z A B C Z ' 题5-2图 解:该电路可做如下变换,如题解5-2图所示。 A B C Z ' ' N 题解5-2图 图中'Z 为 ()'2 248143 Z Z j = =+Ω 设2200A U =∠ V ,则线电流A I 为

' 12200 6.337.9434.4 4.8A A l l U I j Z Z Z ∠===∠-++ A 根据对称性可以写出 2 6.3312 7.94B A I a I ==∠- A 6.33112.06C A I a I ==∠ A (2) 'A 端的相电压为 () ()'''12 6.337.9434.4 3.3218.76 2.46A N A U I Z Z j =?=∠-?+=∠- V 所以负载端的线电压''A B U 为 '' ''30378.9027.54A B A N U =∠=∠ V 5-3 对称三相电路的线电压230l U =V ,负载阻抗()1216Z j =+Ω。求:(1) 星形连接负载时的线电流及负载吸收的总功率;(2) 三角形连接负载时的线电 流、相电流和吸收的总功率;(3) 比较(1)和(2)的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 解:星形连接负载时,把三相电路归结为一相(A 相) 计算。令电源相电压 0132.790A U = =∠ V , 且设端线阻抗10Z =,根据一相计算电路,有线电路A I 为 132.790 6.6453.131216 A A U I Z j ∠===∠-+ A 根据对称性可以写出 2 6.64173.13B A I a I ==∠- A 6.6466.87C A I a I ==∠ A 所以星形连接负载吸收的总功率为 cos 1587.11l l P I ==?W (2)三角形连接负载时,令负载端线电压'' 102300A B AB U U U ==∠=∠ V ,则三 角形负载中的相电流''A B I 为

第二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2章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初步 1. 设有如下语句,请用相应的谓词公式分别把他们表示出来:s (1)有的人喜欢梅花,有的人喜欢菊花,有的人既喜欢梅花又喜欢菊花。 解:定义谓词d P(x):x是人 L(x,y):x喜欢y 其中,y的个体域是{梅花,菊花}。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 梅花)∨L(x, 菊花)∨L(x, 梅花)∧L(x, 菊花)) (2) 有人每天下午都去打篮球。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B(x):x打篮球 A(y):y是下午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a (?x )(?y) (A(y)→B(x)∧P(x)) (3)新型计算机速度又快,存储容量又大。 解:定义谓词 NC(x):x是新型计算机 F(x):x速度快 B(x):x容量大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NC(x)→F(x)∧B(x)) (4) 不是每个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喜欢在计算机上编程序。 解:定义谓词 S(x):x是计算机系学生 L(x, pragramming):x喜欢编程序 U(x,computer):x使用计算机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 (?x) (S(x)→L(x, pragramming)∧U(x,computer)) (5)凡是喜欢编程序的人都喜欢计算机。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L(x, y):x喜欢y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pragramming)→L(x, computer)) 2 请对下列命题分别写出它们的语义网络: (1) 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 解: (2) 高老师从3月到7月给计算机系学生讲《计算机网络》课。 解: (3) 学习班的学员有男、有女、有研究生、有本科生。 解:参例2.14 (4) 创新公司在科海大街56号,刘洋是该公司的经理,他32岁、硕士学位。 解:参例2.10 (5) 红队与蓝队进行足球比赛,最后以3:2的比分结束。 解:

数据结构第二章课后答案

2.4已知顺序表L递增有序,试写一算法,将X插入到线性表的适当位置上,以保持线性表的有序性。 解: int InsList(SeqList *L,int X) { int i=0,k; if(L->last>=MAXSIZE-1) { printf("表已满无法插入!"); return(ERROR); } while(i<=L->last&&L->elem[i]last;k>=I;k--) L->elem[k+1]=L->elem[k]; L->elem[i]=X; L->last++; return(OK); } 2.5写一算法,从顺序表中删除自第i个元素开始的k个元素。 解: int LDel(Seqlist *L,int i,int k) { if(i=1||(i+k>L->last+1)) { printf("输入的i,k值不合法"); return(ERROR); } else if(i+k==L->last+2) { L->last=i-2; return OK; } else { j=i+k-1; while(j<=L->last) { elem[j-k]=elem[j]; j++; } L->last=L->last-k+1; return OK;

} } 2.6已知线性表中的元素(整数)以递增有序排列,并以单链表作存储结构。试写一高效算法,删除表中所有大于mink且小于maxk的元素(若表中存在这样的元素),分析你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注意:mink和maxk是给定的两个变量,他们的值为任意的整数)。 解: int Delete(Linklist,int mink,int maxk) { Node *p,*q; p=L; while(p->next!=NULL) p=p->next; if(mink>=maxk||L->next->data>=maxk||mink+1=maxk) { printf("参数不合法!"); return ERROR; } else { while(p->next->data<=mink) p=p->next; q=p->next; while(q->datanext=q->next; free(q); q=p->next; } return OK; } } 2.7试分别以不同的存储结构实现线性表的就地逆置算法,即在原表的储存空间将线性表(a1,a1,…,an)逆置为(an,an-1,…,a1)。 (1)以顺序表作存储结构。 解: int ReversePosition(SpList L) { int k,temp,len; int j=0; k=L->last; len=L->last+1; for(j;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