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辉三角的各种算法实现

杨辉三角的各种算法实现
杨辉三角的各种算法实现

/*

Name: 杨辉三角算法集锦

Copyright: 始发于goal00001111的专栏;允许自由转载,但必须注明作者和出处Author: goal00001111

Date: 27-11-08 19:04

Description:

分别使用了二维数组,一维数组,队列,二项式公式,组合公式推论和递归方法等9种算法

算法思路详见代码注释——注释很详细,呵呵

*/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ROW = 40;

void PrintBlank(int n);

int Com(int n, int m);

int Try(int row, int cel);

void Fun_1(int row);

void Fun_2(int row);

void Fun_3(int row);

void Fun_4(int row);

void Fun_5(int row);

void Fun_6(int row);

void Fun_7(int row);

void Fun_8(int row);

void Fun_9(int row);

int main()

{

int row;

cin >> row;

Fun_1(row);

cout << endl;

Fun_2(row);

cout << endl;

Fun_3(row);

cout << endl;

Fun_4(row);

cout << endl;

Fun_5(row);

cout << endl;

Fun_6(row);

cout << endl;

Fun_7(row);

cout << endl;

Fun_8(row);

cout << endl;

Fun_9(row);

system("pause");

return 0;

}

//输出n个空格

void PrintBlank(int n)

{

for (int i=0; i

cout << ' ';

}

//使用二维数组输出杨辉三角

void Fun_1(int row)

{

const int DIS = 6;

int blank = 32;

int a[MAXROW][MAXROW] = {0};

for (int i=0; i

{

PrintBlank(blank-=DIS/2);//输出第i行空格

for (int j=0; j<=i; j++)

{

if (j == 0 || j == i)

a[i][j] = 1;

else //规律: 左上与正上元素之和

a[i][j] = a[i-1][j-1] + a[i-1][j];

cout << setw(DIS) << a[i][j];

if (j == i)

cout << endl;

}

}

}

//使用队列输出杨辉三角

void Fun_2(int row)

{

const int DIS = 6;

int max = row + 2;

int blank = 30;

int *a = new int[max];

int front, rear;

front = 0; a[0] = 1;

rear = 1; a[1] = 1;

PrintBlank(blank);//输出第一行空格

while (front != (rear+1)%max)

{

if (a[front] == 1 && a[(front+1)%max] == 1)//到i-1行尾部

{

rear = (rear+1)%max; a[rear] = 1; //第i行尾部

rear = (rear+1)%max; a[rear] = 1; //队尾进入第i+1行

cout << setw(DIS) << 1 << endl; //输出第i-1行尾部

front = (front+1)%max; //对头进入第i行

PrintBlank(blank-=DIS/2);//输出第i行空格

}

//处理中间数据

rear = (rear+1)%max; a[rear] = a[front] + a[(front+1)%max];

if (front != rear)//队列非空时输出

cout << setw(DIS) << a[front]; //输出对头

front = (front+1)%max; //删除对头元素

}

delete []a;

}

//使用两个一维数组代替二维数组输出杨辉三角

void Fun_3(int row)

{

const int DIS = 6;

int blank = 33;

int *a = new int[row]; //存储下一行

int *b = new int[row];//存储输出行

b[0] = 1;

for (int n=1; n<=row; n++)

{

//输出第n行

PrintBlank(blank-=DIS/2);

cout << setw(DIS) << b[i];

cout << endl;

if (n == row)//已经到最后一行则不再复制

continue;

//生成第n+1行数据

a[0] = b[0];

for (int i=1; i

a[i] = b[i] + b[i-1];

a[n] = 1;

//复制第n+1行数据

for (int i=0; i<=n; i++)

b[i] = a[i];

}

delete []a;

delete []b;

}

//使用一个一维数组和两个临时变量代替二维数组输出杨辉三角:很巧妙void Fun_4(int row)

{

const int DIS = 6;

int blank = 30;

int *a = new int[row]; //存储输出行

int left, right;

//输出第一行

PrintBlank(blank);//输出第1行空格

cout << setw(DIS) << 1 << endl;

a[0] = 1;//左侧数据永远为1

for (int n=1; n

{

left = a[0];

//生成第n行数据

for (int i=1; i

{

right = a[i];

a[i] = left + right;//left=a[i-1],right=a[i]

left = right;

}

a[n] = 1;//设置右侧的数据1

//输出第n行

PrintBlank(blank-=DIS/2);

cout << setw(DIS) << a[i];

cout << endl;

}

delete []a;

}

//使用一个一维数组和两个临时变量代替二维数组输出杨辉三角:方法同Fun_4,但更具有技巧,有点难懂

void Fun_5(int row)

{

const int DIS = 6;

int blank = 33;

int *a = new int[row]; //存储输出行

for (int i=1; i

a[i] = 0;

a[0] = 1;

int left, right;

for (int n=1; n<=row; n++)

{

left = 0;

//生成第n行数据

for (int i=0; i

{

right = a[i];

a[i] = left + right;//left=a[i-1],right=a[i]

left = right;

}

//输出第n行

PrintBlank(blank-=DIS/2);

for (int i=0; i

cout << setw(DIS) << a[i];

cout << endl;

}

delete []a;

}

//使用一个一维数组输出杨辉三角;两侧的1不变,计算中间的元素

void Fun_6(int row)

{

const int DIS = 6;

int blank = 30;

int *a = new int[row];

//输出第一行

PrintBlank(blank);//输出第1行空格

cout << setw(DIS) << 1 << endl;

a[0] = 1;//最左侧为1,永远不变

for (int n=1; n

{

a[n] = 1; //设置最右侧的1

for (int i=n-1; i>0; i--)//设置中间的元素,由于a[i]的值变化,故应从右到左计算

{

a[i] += a[i-1]; //杨辉三角的规律

}

//输出第n+1行

PrintBlank(blank-=DIS/2);

for (int i=0; i<=n; i++)

cout << setw(DIS) << a[i];

cout << endl;

}

delete []a;

}

//使用二项式定理输出杨辉三角

void Fun_7(int row)

{

const int DIS = 6;

int blank = 30;

//输出第一行

PrintBlank(blank);//输出第1行空格

cout << setw(DIS) << 1 << endl;

for (int i=1; i

{

PrintBlank(blank-=DIS/2);//输出第i行空格

for (int j=0; j

{

cout << setw(DIS) << Com(i, j);

}

cout << setw(DIS) << 1 << endl;//输出每行最后一个1

}

}

//输出组合c(n,m)

int Com(int n, int m)

{

int s1 = 1;

int s2 = 1;

m = (m > n/2) ? (n - m) : m;//取小的,以减少计算量

for (int i=1; i<=m; i++)

{

s1 *= n;

s2 *= i;

if (s1 % s2 == 0)//防止溢出

{

s1 /= s2;

s2 = 1;

}

n--;

}

return s1;

}

//使用组合公式推论输出杨辉三角:C(n,m) = (n-m+1)/m * C(n,m-1) void Fun_8(int row)

{

const int DIS = 6;

int blank = 30;

//输出第一行

PrintBlank(blank);//输出第1行空格

cout << setw(DIS) << 1 << endl;

for (int n=1; n

{

int c = 1;

PrintBlank(blank-=DIS/2);//输出第i行空格

cout << setw(DIS) << c; //输出每行第一个1

for (int m=1; m

{

c = c * (n - m + 1) / m;

cout << setw(DIS) << c;

}

cout << setw(DIS) << 1 << endl;//输出每行最后一个1 }

}

//使用递归方法输出杨辉三角:C(n,k) = 1 (k=0或者n=k);C(n,k) = C(n-1,k-1) + C(n-1,k) void Fun_9(int row)

{

const int DIS = 6;

int blank = 33;

for (int n=0; n

{

PrintBlank(blank-=DIS/2);//输出第i行空格

for (int m=0; m<=n; m++)//输出中间元素

{

cout << setw(DIS) << Try(n, m);

}

cout << endl;//输出每行最后一个1

}

}

//递归函数,输出杨辉三角:C(n,k) = 1 (k=0或者n=k);C(n,k) = C(n-1,k-1) + C(n-1,k) int Try(int n, int k)

{

if (k == 0 || k == n)//在左右两侧返回1

return 1;

return Try(n-1,k-1) + Try(n-1,k);//递推公式

}

显示杨辉三角实验报告

显示杨辉三角实验报告 姓名:许严班级:计122 学号:1213023050 1.问题描述 杨辉三角如图2.4.3所示,其特点是两个腰上数值是1,其他位置上的每一个整数都是它的上一行相邻两个整数之和。问题是:对于指定的最大行数rmax,要求从第一行到第rmax逐行显示杨辉三角形的所有元素。 2.基本要求 ⑴设计输出形式,尽量反映杨辉三角的特点。 ⑵设计计算杨辉三角形各行数值的方法。 ⑶输入:rmax从键盘输入。 ⑷输出:屏幕输出杨辉三角形. 3.实现提示 ⑴存储设计 计算杨辉三角形第i行时,如果在第i-1行两侧各添加一个0,则第i行的第j个元素等于第i-1行的第j-1个元素与第j个元素的和。计算如图2.4.4所示。第i行计算完,第i-1行的数据就没有用了,依据第i行数据可计算第i+1行的数据。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 图2.4.3 杨辉三角形 从上述计算中不难看出,第i行的元素从左往右依次可被求得,求解过程中也是从左往右依次使用地i-1行的数据,显然,具有先入先出的特点。所以,可借助一个队列存放计算过程中所需的数据,如图2.4.5所示。 但随着航数的增加,队列会很长。所以,可以设置一循环队列,队长不少于rmax+2,边计算边出队。 (2)算法设计 计算各行元素的算法步骤如下。 Step1:队列初始化,0、1入队。队头ftont指向0处,队尾指向1后。 Step2:i从1到rmax,循环执行下列操作,求第i行数据。 2.1 0入队。 2.2 从队首起直到队尾,每出队两元素,求和后入队。 输出时注意0不输出。

杨辉三角队列实现

网上看了许多杨辉三角队列实现的代码,结果运行时都或多或少有点小问题,为此我提供一份自己运行正确的。 程序无误,细心做一下 注意,这是做成三个文件运行的 第一个文件命名 stdafx.h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50 struct queue { int *base; int front; int rear; }; typedef struct queue *SqQueue; SqQueue InitQueue();//队列的初始化 int EnQueue(SqQueue Q,int e);//数据进队(从队尾传值) int DeQueue(SqQueue Q);//数据出队(返回队头) void YHPrint(SqQueue Q,int n);//打印杨辉三角 void jiemian();//界面函数,方便调用(个人习惯) 第二个文件命名为 stdafx.c #include "stdafx.h"

int GetQueueFirstData(SqQueue Q) { return Q->base[Q->front]; } int isEmptyQueue(SqQueue Q) { if(Q->front=Q->rear)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SqQueue InitQueue() { SqQueue Q; Q=(SqQueue)malloc(sizeof(struct queue)); if (Q==NULL) return NULL; Q->base=(int *)malloc(Max*sizeof(int)); if(Q->base==NULL) return NULL; Q->front=Q->rear=0; return Q; } int EnQueue(SqQueue Q,int e) { if((Q->rear+1)%Max==Q->front) return 0; Q->base[Q->rear]=e; Q->rear=(Q->rear+1)%Max; return 1; } int DeQueue(SqQueue Q) { int e; if(Q->front==Q->rear) return 0; e=Q->base[Q->front]; Q->front=(Q->front+1)%Max; return e; }

编译原理实验(递归向下语法分析法实验)附C语言源码-成功测试

实验二递归向下分析法 一、实验目和要求 根据某一文法编制调试递归下降分析程序,以便对任意输入的符号串进行分析。本次实验的目的主要是加深对递归下降分析法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 (1)功能描述 1、递归下降分析法的功能词法分析器的功能是利用函数之间的递归调用模拟语法树自上而下的构造过程。 2、递归下降分析法的前提改造文法:消除二义性、消除左递归、提取左因子,判断是否为LL(1)文法, 3、递归下降分析法实验设计思想及算法 为G 的每个非终结符号U 构造一个递归过程,不妨命名为U。 U 的产生式的右边指出这个过程的代码结构: 1)若是终结符号,则和向前看符号对照,若匹配则向前进一个符号;否则出错。 2)若是非终结符号,则调用与此非终结符对应的过程。当A的右部有多个产生式时,可用选择结构实现。 具体为: (1)对于每个非终结符号U->u1|u2|…|un处理的方法如下: U( ) { ch=当前符号; if(ch可能是u1字的开头) 处理u1的程序部分; else if(ch可能是u2字的开头)处理u2的程序部分; … else error() } (2)对于每个右部u1->x1x2…xn的处理架构如下: 处理x1的程序; 处理x2的程序; … 处理xn的程序; (3)如果右部为空,则不处理。 (4)对于右部中的每个符号xi ①如果xi为终结符号: if(xi= = 当前的符号) { NextChar();

return; } else 出错处理 ②如果xi为非终结符号,直接调用相应的过程xi() 说明: NextChar为前进一个字符函数。 (2)程序结构描述 程序要求: 程序输入/输出示例: 对下列文法,用递归下降分析法对任意输入的符号串进行分析: (1)E->TG (2)G->+TG|—TG (3)G->ε (4)T->FS (5)S->*FS| / FS (6)S->ε (7)F->(E) (8)F->i 输入出的格式如下: (1)E 盘建立一个文本文档" 222.txt"存储一个以#结束的符号串(包括+—*/()i#),在此位置输入符号串例如:i+i*i# (2)输出结果:i+i*i#为合法符号串备注:输入一符号串如i+i*#,要求输出为“非法的符号串” 函数调用格式、参数含义、返回值描述、函数功能;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图。 程序所用主要参数和头文件说明: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FILE *fp; //定义一个全局文件指针变量 char ch; //定义一个全局字符变量 #define N 20 //定义一个数组大小常量 char string[N]; //定义一个用于存储算式字符串的数组 char *p; //定义一个全局字符指针变量 函数说明: 1)非终结符函数E() 函数功能描述:根据以上文法要求E->TG,所以从主函数开始调入第一个非终结符函数执行,显示调用产生式,依次嵌套调用非终结符函数T()和G(),进行递归向下分析。 void E(){printf("E--->TG..............%c\n",ch); T(); G();}

数据结构第三章栈和队列3习题

第三章栈和队列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栈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在()进行。 A. 栈顶 B. 栈底 C. 任意位置 D. 指定位置 2.当利用大小为n的数组顺序存储一个栈时,假定用top==n表示栈空,则向这个栈插入一个元素时, 首先应执行()语句修改top指针。 A. top++; B. top--; C. top = 0; D. top; 3.若让元素1,2,3依次进栈,则出栈次序不可能出现()种情况。 A. 3, 2, 1 B. 2, 1, 3 C. 3, 1, 2 D. 1, 3, 2 4.在一个顺序存储的循环队列中,队头指针指向队头元素的()位置。 A. 前一个 B. 后一个 C. 当前 D. 后面 5.当利用大小为n的数组顺序存储一个队列时,该队列的最大长度为()。 A. n-2 B. n-1 C. n D. n+1 6.从一个顺序存储的循环队列中删除一个元素时,需要()。 A. 队头指针加一 B. 队头指针减一 C. 取出队头指针所指的元素 D. 取出队尾指针所指的元素 7.假定一个顺序存储的循环队列的队头和队尾指针分别为front和rear,则判断队空的条件为()。 A. front+1 == rear B. rear+1 == front C. front == 0 D. front == rear 8.假定一个链式队列的队头和队尾指针分别为front和rear,则判断队空的条件为()。 A. front == rear B. front != NULL C. rear != NULL D. front == NULL 9.设链式栈中结点的结构为(data, link),且top是指向栈顶的指针。若想在链式栈的栈顶插入一 个由指针s所指的结点,则应执行操作()。 A. top->link = s; B.s->link = top->link; top->link = s; C. s->link = top; top = s; D. s->link = top; top = top->link; 10.设链式栈中结点的结构为(data, link),且top是指向栈顶的指针。若想摘除链式栈的栈顶结点, 并将被摘除结点的值保存到x中,则应执行操作()。 A. x = top->data; top = top->link; B. top = top->link; x = top->data; C. x = top; top = top->link; D. x = top->data; 11.设循环队列的结构是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int ElemType;

04.递归算法讲解

1.用递归法计算n! 【讲解】 递归是算法设计中的一种基本而重要的算法。递归方法即通过函数或过程调用自身将问题转化为本质相同但规模较小的子问题,是分治策略的具体体现。 递归方法具有易于描述、证明简单等优点,在动态规划、贪心算法、回溯法等诸多算法中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是许多复杂算法的基础。 递归概述 一个函数在它的函数体内调用它自身称为递归(recursion)调用。是一个过程或函数在其定义或说明中直接或间接调用自身的一种方法,通常把一个大型复杂的问题层层转化为一个与原问题相似的规模较小的问题来求解。递归策略只需少量的程序就可描述出解题过程所需要的多次重复计算,大大地减少了程序的代码量。递归的能力在于用有限的语句来定义对象的无限集合。用递归思想写出的程序往往十分简洁易懂。一般来说,递归需要有边界条件、递归前进段和递归返回段。当边界条件不满足时,递归前进;当边界条件满足时,递归返回。 使用递归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递归就是在过程或函数里调用自身; (2)在使用递增归策略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递归结束条件,称为递归出口。 例如有函数r如下: int r(int a) { b=r(a?1); return b; } 这个函数是一个递归函数,但是运行该函数将无休止地调用其自身,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为了防止递归调用无终止地进行,必须在函数内有终止递归调用的手段。常用的办法是加条件判断,满足某种条件后就不再作递归调用,然后逐层返回。 构造递归方法的关键在于建立递归关系。这里的递归关系可以是递归描述的,也可以是递推描述的。 例4-1 用递归法计算n!。 n!的计算是一个典型的递归问题。使用递归方法来描述程序,十分简单且易于理解。 (1)描述递归关系 递归关系是这样的一种关系。设{U 1,U 2 ,U 3 ,…,U n ,…}是一个序列,如果从某一项k开始, U n 和它之前的若干项之间存在一种只与n有关的关系,这便称为递归关系。 注意到,当n≥1时,n!=n*(n?1)!(n=0时,0!=1),这就是一种递归关系。对于特定的k!,它只与k与(k?1)!有关。 (2)确定递归边界 在步骤1的递归关系中,对大于k的U n 的求解将最终归结为对U k 的求解。这里的U k 称 为递归边界(或递归出口)。在本例中,递归边界为k=0,即0!=1。对于任意给定的N!,程序将最终求解到0!。 确定递归边界十分重要,如果没有确定递归边界,将导致程序无限递归而引起死循环。例如以下程序: #include int f(int x) { return(f(x?1));}

队列实现杨辉三角

Main:

queue.h: typedef int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Inode{ ElemType data; struct Inode *next; }Inode; typedef struct linkque{ Inode *front; Inode *rear; }linkque; int QueInit(linkque &); int QueIn(linkque &,ElemType); int QueOut(linkque &,ElemType &); app.cpp: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queue.h" void main(){ linkque q1,q2; int i,n; ElemType e,e1,e2,e3; printf("请输入需要的杨辉三角长度:\n"); scanf("%d",&n); QueInit(q1); QueInit(q2); for(i=1;i<=n;i++){ e3=0; while(q1.front!=q1.rear){ QueOut(q1,e1); e2=e3+e1; printf("%d\t",e2); QueIn(q2,e2); e3=e1; } if(q1.front==q1.rear){ e2=1; QueIn(q2,e2);

printf("%d",e2); printf("\n"); } while(q2.front!=q2.rear){ QueOut(q2,e); QueIn(q1,e); } } } queue.cpp: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queue.h" int QueInit(linkque &q){ q.front=(Inode *)malloc (sizeof(Inode)); q.rear=q.front; if(!q.front){ printf("溢出"); return (0); } q.front->next=NULL; return (1); } int QueIn(linkque &q,ElemType e){ Inode *p; p=(Inode *)malloc (sizeof(Inode)); if(!p) return (0); p->data=e; p->next=NULL; q.rear->next=p; q.rear=p; return (1); } int QueOut(linkque &q,ElemType &e){ Inode *p;

杨辉三角的各种算法实现

/* Name: 杨辉三角算法集锦 Copyright: 始发于goal00001111的专栏;允许自由转载,但必须注明作者和出处Author: goal00001111 Date: 27-11-08 19:04 Description: 分别使用了二维数组,一维数组,队列,二项式公式,组合公式推论和递归方法等9种算法 算法思路详见代码注释——注释很详细,呵呵 */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ROW = 40; void PrintBlank(int n); int Com(int n, int m); int Try(int row, int cel); void Fun_1(int row); void Fun_2(int row); void Fun_3(int row); void Fun_4(int row); void Fun_5(int row); void Fun_6(int row); void Fun_7(int row); void Fun_8(int row); void Fun_9(int row); int main() { int row; cin >> row; Fun_1(row); cout << endl; Fun_2(row); cout << endl; Fun_3(row); cout << endl; Fun_4(row); cout << endl; Fun_5(row);

cout << endl; Fun_6(row); cout << endl; Fun_7(row); cout << endl; Fun_8(row); cout << endl; Fun_9(row); system("pause"); return 0; } //输出n个空格 void PrintBlank(int n) { for (int i=0; i

杨辉三角解析(队列实现)

for(i=1;i<=N;++i) { for(j=0;j<30-3*i;++j)//打印每行前面的空格 printf(" "); do { DeQueue(); GetHead(); if(e!=0) printf("%6d",e); EnQueue(); }while(e!=0); UpQueue(); puts("");//每行后回车换行 } 以n=4举例 结果为: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解析: queue_size=n+2;//队列的最大容量queue_size=6(数组空间大小) for(i=0;i

继续执行do……while语句因为e不为0 DeQueue(); 删除队首元素,并将queue[2]赋值s front=3 GetHead(); 取队首元素,e= queue[front]=queue[3]=1 if(e!=0) printf("%6d",e); e!=0 打印e 即1 EnQueue(); 在队尾添加元素s+e 此时queue[rear]=queue[0]=2 rear=1 继续执行do……while语句因为e不为0 DeQueue(); 删除队首元素,并将queue[3]赋值s front=4 GetHead(); 取队首元素,e= queue[front]=queue[4]=0 if(e!=0) printf("%6d",e); e==0 不执行printf()语句 EnQueue(); 在队尾添加元素s+e 此时queue[rear]=queue[1]=1 rear=2 此时e==0跳出do……while语句 即打印第一行完毕输出: 1 1 UpQueue(); 在队尾添加元素0 即queue[rear]=queue[2]=0 rear=3 队列为: 2 1 0 1 0 1 puts("");//每行后回车换行rear front

实验二 栈与队列操作实验题目

实验二栈与队列操作 实验目的: (1)理解栈与队列的结构特征和运算特征,以便在实际问题背景下灵活运用。 (2)了解复杂问题的递归算法设计。 本次实验中,下列实验项目选做一。 1、顺序栈的基本操作 [问题描述] 设计算法,实现顺序栈的各种基本操作 [基本要求] (1)初始化栈s。 (2)从键盘输入10个字符以$结束,建立顺序栈。 (3)从键盘输入1个元素,执行入栈操作。 (4)将栈顶元素出栈。 (5)判断栈是否为空。 (6)输出从栈顶到栈底元素。 要求程序通过一个主菜单进行控制,在主菜单界面通过选择菜单项的序号来调用各功能函数。 2、链栈的基本操作 [问题描述] 设计算法,实现链栈的各种基本操作 [基本要求] (1)初始化栈s。 (2)从键盘输入10个字符以$结束,建立带头结点的链栈。 (3)从键盘输入1个元素,执行入栈操作。 (4)完成出栈操作。 (5)判断栈是否为空。 (6)输出从栈顶到栈底元素。 (7)输出链栈的长度。 要求程序通过一个主菜单进行控制,在主菜单界面通过选择菜单项的序号来调用各功能函数。 3、循环队列的基本操作 [问题描述] 设计算法,实现循环顺序队列的建立、入队、出队等操作。 [基本要求] (1)从键盘输入10个字符以$结束,建立循环队列,并显示结果。 (2)从键盘输入1个元素,执行入队操作,并显示结果。 (3)将队头元素出队,并显示结果。 (4)要求程序通过一个主菜单进行控制,在主菜单界面通过选择菜单项的序号来调用各功能函数。

4、只用尾指针表示的循环链表队列的综合操作 [问题描述] 假设以带头结点的的循环链表表示队列,并且只设一个指针指向队尾元素的结点(注意不设头指针),试编写队列初始化、入队、出队函数。 [基本要求及提示] (1)首先定义链表结点类型。 (2)编写带头结点的循环链表的初始化函数,只用尾指针表示。 (3)编写入队函数、出队函数。 (4)在主函数中编写菜单(1.初始化;2.入队;3.出队;4.退出),调用上述功能函数。 5、用标志域表示队空队满状态的循环队列的综合操作 [问题描述] 要求循环队列不损失一个空间全部都得到利用,设置一个标志域tag,以0和1来区分当队头与队尾指针相同时队列状态的空和满,试编写与此结构相对应的入队和出队操作。 [基本要求及提示] (1)教材中为区分当队头与队尾指针相同时队列状态的空和满,以牺牲一个空间的代价来实现的,空:Q->front==Q->rear,满:(Q->rear+1)%MAXSIZE==Q->front。 (2)本题不损失一个空间全部都得到利用,为此如下定义循环队列类型: Typedef struct { QueueElementType element[MAXSIZE]; int front; int rear; int tag; }SeqQueue; 此时,循环队列空和满的条件分别为: Q->front==Q->rear&&tag==0 和 Q->front==Q->rear&&tag==1 (3)编写入队函数、出队函数。 (4)在主函数中编写菜单(1.入队;2.出队;3.退出),调用上述功能函数。 6、利用辅助数组进行栈的逆置 [问题描述] 利用辅助栈将栈中的元素逆置。 [基本要求及提示] 在主函数中编写菜单(1.入栈;2.出栈;3.逆置;4.退出)调试运行程序。 7、利用辅助栈进行队列的逆置 [问题描述] 利用辅助栈进行队列元素逆置。 [基本要求及提示] 在主函数中编写菜单(1.入队;2.出队;3.逆置;4.退出)调试运行程序。 8、Hanoi塔问题

杨辉三角队列实现

杨辉三角显示实验报告 1.问题描述: 编写程序,根据输入的行数,屏幕显示杨辉三角。 2.基本要求: (1)行数不大于20行。 (2)基于队列的操作来实现杨辉三角的不断生成过程。(注:不要用其它的公式计算的方法或者二维数组来实现) (3)基于数组实现队列的物理数据结构 3.需求分析: 1、输入形式:输入一个整数n ,0<=n<=20 2、输出形式:打印出来前(n+1)行的杨辉三角数列 3、功能实现:输出前20层的杨辉三角序列 4、样例输入输出:(数据加强版) 输入:10 输出: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1 6 15 20 15 6 1

1 7 21 35 35 21 7 1 1 8 28 56 70 56 28 8 1 1 9 36 84 126 126 84 36 9 1 5、效率分析:O(n) 4.概要设计: 利用到队列先进先出的性质(First In First Out),基本的算法实现是利用已经进队的元素在其出队之前杨辉三角的下一行数列,----即利用要出队的元素来不断地构造新的进队的元素,即在第N行出队的同时,我们来构造杨辉三角的第N+1行,从而实现打印杨辉三角的目的。 5.详细设计: 算法思想已经在概要设计中提到了,现在通过基于队列基本操作的函数以及程序的模块化思想来实现杨辉三角的打印输出问题。 算法函数描述: 队列类: 队列类的数据成员: int front,rear,//ront和rear分别是指向队头和队尾的指针 maxsize;//队列中的元素数 int* listArray //存放队列中的元素 队列的基本操作: V oid Queue(int ) function://构造一个空队列

数据结构——队列的应用

软件学院 上机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实验项目:队列的应用 实验室:耘慧420 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实验时间: 2016.11.17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一) 目的 1.掌握栈队列特点及顺序存储结构(循环队列)下基本操作的实现。 2.掌握队列的应用,能根据问题特点选择队列结构。 (二).要求 1.定义循环队列的存储结构 2.完成入队、出队、取队头等基本操作的实现。 3.利用队列的基本操作实现n行杨辉三角的输出。 4.主函数调用杨辉三角输出函数,实现n行杨辉三角输出。 二、性质 设计性 三、实验学时 2学时 四、实验环境 C与C++程序设计学习与实验系统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内容 1.定义循环队列的存储结构,完成入队、出队、取队头等基本操作的实现。 2. 利用循环队列实现杨辉三角的输出 (二).步骤 1.//---------循环队列—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struct { QElemType *base; //初始化的动态分配存储空间 int front; //头指针,队列不空指向队列头元素 int rear; //尾指针,队列不空指向队列尾元素下一位置 } SqQueue; 2.杨辉三角: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 这是一个初等数学中讨论的问题。系数表中的第 k行有 k个数,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数为1之外,其余的数则为上一行中位其左、右的两数之和。 如果要求计算并输出杨辉三角前n行的值,则队列的最大空间应为 n+2。假设队列中已存有第 k 行的计算结果,并为了计算方便,在两行之间添加一个"0"作为行界值,则在计算第 k+1 行之前,头指针正指向第 k 行的"0",而尾元素为第 k+1 行的"0"。由此从左到右依次输出第 k 行的值,并将计算所得的第 k+1 行的值插入队列的基本操作为: void YangHui(int n) { printf("1\n"); EnQueue(&q,0); /*开始*/ EnQueue(&q,1); /*第1行*/ EnQueue(&q,1); for(j=2;j<=n;j++) { EnQueue(&q,0); do{

递归下降语法分析设计原理与实现技术实验报告

递归下降语法分析设计原理与实现技术 实验报告

变更说明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问题回朔与思维启发的方式,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掌握编译程序设计和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启迪学生的抽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专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实验项目] 完成以下描述算术表达式的LL(1)文法的递归下降分析程序 G[E]: E→TE′ E′→ATE′|ε T→FT′ T′→MFT′|ε F→ (E)|i A→+|- M→*|/ [设计说明] 终结符号i 为用户定义的简单变量,即标识符的定义。 [设计要求] (1)输入串应是词法分析的输出二元式序列,即某算术表达式“实验项目一”的输出结果,输出为输入串是否为该文法定义的算术表达式的判断结果; (2)递归下降分析程序应能发现输入串出错; (3)设计两个测试用例(尽可能完备,正确和出错),并给出测试结果。 三、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7 软件:VC++6.0 四、程序功能描述: ●提供了两种输入方式:键盘和文件,有文件输入时需为二元式序列; ●能够对输入的字符串做出正确的递归下降分析判断,并给出判断结果; ●能发现输入串中的错误,包含非法字符,输入不匹配等; ●能够处理一些可预见性的错误,如文件不存在,用户输入非法等。 五、数据结构设计: 全局:

局部(main()中): 六、程序结构描述: ●设计方法: 本程序采用从键盘输入或文件读取两种输入方式,其中文件的内容需为二元式序列,然后按照递归下降分析的方法对输入的字符串进行分析判断,并输出判断结果,程序通过对输入串的检查能够发现输入串中的错误。程序规定的单词符号及其种别码见下表: ●主要函数说明: advance():将下一个字符送入current; error():输出错误,表示不是该文法的句子;

递归讲解

复习 输入a,b,c,计算m 。已知m=) ,,max(),,max(),,max(c b b a c b b a c b a +?+ 请把求三个数的最大数max(x,y,z)定义成函数和过程两种方法作此题。 递 归 为了描述问题的某一状态,必须用到它的上一状态,而描述上一状态,又必须用到它的上一状态……这种用自已来定义自己的方法,称为递归定义。例如:定义函数f(n)为: /n*f(n -1) (n>0) f(n)= | \ 1(n=0) 则当n>0时,须用f(n-1)来定义f(n),用f(n-1-1)来定义f(n-1)……当n=0时,f(n)=1。 由上例我们可看出,递归定义有两个要素: (1) 递归边界条件。也就是所描述问题的最简单情况,它本身不再使用递归的定义。 如上例,当n=0时,f(n)=1,不使用f(n-1)来定义。 (2) 递归定义:使问题向边界条件转化的规则。递归定义必须能使问题越来越简单。 如上例:f(n)由f(n-1)定义,越来越靠近f(0),也即边界条件。最简单的情况是f(0)=1。 递归算法的效率往往很低, 费时和费内存空间. 但是递归也有其长处, 它能使一个蕴含递归关系且结构复杂的程序简介精炼, 增加可读性. 特别是在难于找到从边界到解的全过程的情况下, 如果把问题推进一步使其结果仍维持原问题的关系, 则采用递归算法编程比较合适. 递归按其调用方式分为: 1. 直接递归, 递归过程P 直接自己调用自己; 2. 间接递归, 即P 包含另一过程 D, 而D 又调用P. 递归算法适用的一般场合为: 1. 数据的定义形式按递归定义. 如裴波那契数列的定义: f(n)=f(n-1)+f(n-2); f(0)=1; f(1)=2. 对应的递归程序为: Function fib(n : integer) : integer; Begin if n = 0 then fib := 1 { 递归边界 } else if n = 1 then fib := 2 else fib := fib(n-2) + fib(n-1) { 递归 } End; 这类递归问题可转化为递推算法, 递归边界作为递推的边界条件. 2. 数据之间的关系(即数据结构)按递归定义. 如树的遍历, 图的搜索等. 3. 问题解法按递归算法实现. 例如回溯法等. 从问题的某一种可能出发, 搜索从这种情况出发所能达到的所有可能, 当这一条路走到" 尽头 "的时候, 再倒回出发点, 从另一个可能出发, 继续搜索. 这种不断" 回溯 "寻找解的方法, 称作" 回溯法 ". 例1、给定N (N>=1),用递归的方法计算1+2+3+4+…+(n-1)+n 。 分析与解答 本题是累加问题可以用递归方法求解。本题中,当前和=前一次和+当前项,而前一次和的计算方法与其相同,只是数据不同,即可利用s(n)=s(n-1)+n 来求解,另外递归调用的次数是有限次,且退出的条件是当n=1时s=1,这恰好符合递归算法的使用条件。 程序代码如下: program p_1(input,output); var s,t:integer;

数据结构-利用循环队列打印杨辉三角

//------循环队列—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exit的头文件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MAXQSIZE 100//最大队列长度 #define Status int #define N 10 #define QElemType int typedef struct{ QElemType *base;//初始化的动态分配存储空间 int front; //头指针,若队列不空,指向队列头元素 int rear; //尾指针,若队列不空,指向队列队尾元素的下一位置}SqQueue; //-----循环队列的基本操作的算法描述---- Status InitQueue(SqQueue &Q){ //构造一个空队列 Q.base=(QElemType *)malloc(MAXQSIZE * sizeof(QElemType)); if(!Q.base)exit(-1);//存储分配失败 Q.front=Q.rear=0; return OK; } int QueueLength(SqQueue Q){ //返回Q的元素个数,即队列的长度 return(Q.rear-Q.front+MAXQSIZE)%MAXQSIZE; } Status EnQueue(SqQueue &Q,QElemType e){ //插入元素e为Q的新的队尾元素 if((Q.rear+1)%MAXQSIZE==Q.front) return ERROR;//队列满 Q.base[Q.rear]=e; Q.rear=(Q.rear+1)%MAXQSIZE; return OK; } Status DeQueue(SqQueue &Q,QElemType &e){ //若队列不空,则删除Q的队头元素,用e返回其值,并返回OK; //否则返回ERROR if(Q.front==Q.rear) return ERROR; e=Q.base[Q.front]; Q.front=(Q.front+1)%MAXQSIZE; return OK; } Status GetHead(SqQueue &Q,QElemType &e){ //若队列不空,则用e返回Q的队头元素,并返回OK;

杨辉三角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enum error_code{underflow,success,overflow}; class queue{ public: queue(); bool empty()const; bool full()const; error_code get_front(int & x)const; error_code append(const int x); error_code serve(); private: int count; int front,rear; int data[50]; }; queue::queue(){count=0;front=rear=0;} bool queue::empty()const{ if(count==0)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 bool queue::full()const{ if(count==49)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 error_code queue::get_front(int &x)const { if(empty())return underflow; x=data[(front+1)%50]; return success; } error_code queue::append(const int x){ if(full())return overflow; rear=(rear+1)%50; data[rear]=x; count++; return success; } error_code queue::serve(){ if(empty()) return underflow;

C语言程序设计漫谈之从“杨辉三角形”谈起

从“杨辉三角形”谈起 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中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出现。在欧洲,帕斯卡(1623~1662)在1654年发现这一规律,所以这个表又叫做帕斯卡三角形。帕斯卡的发现比杨辉要迟393年。 如果将(a+b)n(n为非负整数)的每一项按字母a的次数由小到大排列,就可以得到下面的等式: (a+b)0=1 ,它只有一项,系数为1; (a+b)1=a+b ,它有两项,系数分别是1,1; (a+b)2=a2+2ab+b2,它有三项,系数分别是1,2,1; (a+b)3=a3+3a2b+3ab2+b3,它有四项,系数分别是1,3,3,1; …… 由此,可得下面的图表,这个图表就是杨辉三角形。 观察上图表,我们发现每一行的首末都是1,并且下一行的数比上一行多1个,中间各数都写在上一行两数中间,且等于它们的和,可以按照这个规律继续将这个表写下去。 【例1】杨辉三角形。 输入n(1<=n<=30),输出杨辉三角形的前n行。 (1)编程思路1。 用一个二维数组y[31][31] 来保存杨辉三角形每一行的值。杨辉三角形第row行可以由第row-1行来生成。 例如:

由上表知:当row=5时,y[5][1] = 1, y[5][2] = y[4][1] + y[4][2],y[5][3] = y[4][2] + y[4][3], y[5][4] = y[4][3] + y[4][4] ,y[5][5] = y[4][4] + y[4][5] 一般的,对于第row(1~30)行,该行有row+1个元素,其中: y[row][1]=1 第col(2~row+1)个元素为:y[row][col] = y[row-1][col-1] + y[row-1][col]。(2)源程序1。 #include int main() { int n,i,j,y[31][31]={0}; for (i=1;i<=30;i++) // 赋行首与行尾元素值为1 y[i][1]=y[i][i]=1; for (i=3;i<=30;i++) // 每行中间元素赋值 for (j=2;j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显示杨辉三角形

数 据 结 构 课 程 实 验 报 告 班级:计嵌141 姓名:陈志远 学号:1413052023

显示杨辉三角实验报告 1.问题描述 杨辉三角如图2.4.3所示,其特点是两个腰上数值是1,其他位置上的每一个整数都是它的上一行相邻两个整数之和。问题是:对于指定的最大行数rmax,要求从第行到第rmax逐行显示杨辉三角形的所有元素。 2.基本要求 ⑴设计输出形式,尽量反映杨辉三角的特点。 ⑵设计计算杨辉三角形各行数值的方法。 ⑶输入:rmax从键盘输入。 ⑷输出:屏幕输出杨辉三角形 3.实现提示 ⑴存储设计 计算杨辉三角形第i行时,如果在第i-1行两侧各添加一个0,则第i行的第j个元素等于i-1行的第j-1个元素与第j个元素的和。计算如图2.4.4所示。第i行计算完,第i-1行的数据就没有用了,依据第i行数据可计算第i+1行的数据。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 图2.4.3 杨辉三角形从上述计算中不难看出,第i行的元素从左往右依次可被求得,求解过程中也是从左往右依次使用地i-1行的数据,显然,具有先入先出的特点。所以,可 借助一个队列存放计算过程中所需的数据,如图2.4.5所示。 但随着航数的增加,队列会很长。所以,可以设置一循环队列,队长不少于rmax+2,边计算边出队。 (2)算法设计 计算各行元素的算法步骤如下。 Step1:队列初始化,0、1入队。队头ftont指向0处,队尾指向1后。 Step2:i从1到rmax,循环执行下列操作,求第i行数据。 2.1 0入队。 2.2 从队首起直到队尾,每出队两元素,求和后入队。 输出时注意0不输出。 (3) 程序设计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汇编输出杨辉三角

1.2 杨辉三角性质 1、每行数字左右对称,由1开始逐渐变大,然后变小,回到1。 2、第n行的数字个数为n个。 3、第n行数字和为2^(n-1)。(2的(n-1)次方) 4、每个数字等于上一行的左右两个数字之和。可用此性质写出整个帕斯卡三角形。 5、将第2n+1行第1个数,跟第2n+2行第3个数、第2n+3行第5个数……连成一线,这些数的和是第2n个斐波那契数。将第2n行第2个数,跟第2n+1行第4个数、第2n+2行第6个数……这些数之和是第2n-1个斐波那契数。 6、第n行的第1个数为1,第二个数为1×(n-1),第三个数为1×(n-1)×(n-2)/2,第四个数为1×(n-1)×(n-2)/2×(n-3)/3…依此类推。 7.两个未知数和的n次方运算后的各项系数依次为杨辉三角的第(n+1)行。 图1-2-1 杨辉三角图 1-2-2 杨辉三角数学公式

第一章汇编语言简介 2.1 汇编语言概况 根据本次设计要求:通过汇编语言编写汇编程序要求能够在提示信息下,从计算机键盘任意输入一个数据,在输出提示信息后显示相应的杨辉三角。下面对汇编语言作简单的介绍。 汇编语言(AssemblyLanguage)是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在汇编语合中,用助记符(Memoni)代替操作码,用地址符号(Symbol)或标号(Label)代替地址码。这样用符号代替机器语言的二进制码,就把机器语言变成了汇编语言。于是汇编语言亦称为符号语言。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机器不能直接识别,要由一种程序将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这种起翻译作用的程序叫汇编程序,汇编程序是系统软件中语言处理系统软件。汇编程序把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的过程称为汇编。 汇编语言是一种功能很强的程序设计语言,也是利用计算机所有硬件特性并能直接控制硬件的语言。汇编语言,作为一门语言,对应于高级语言的编译器,需要一个“汇编器”来把汇编语言原文件汇编成机器可执行的代码。高级的汇编器如MASM,TASM等等为我们写汇编程序提供了很多类似于高级语言的特征,比如结构化、抽象等。在这样的环境中编写的汇编程序,有很大一部分是面向汇编器的伪指令,已经类同于高级语言。现在的汇编环境已经如此高级,即使全部用汇编语言来编写windows的应用程序也是可行的,但这不是汇编语言的长处。汇编语言的长处在于编写高效且需要对机器硬件精确控制的程序。 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是一种采用助记符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即用助记符来表示指令的操作码和操作数,用符号或标号代表地址、常量或变量。助记符一般都是英文单词的缩写,便于识别和记忆。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源程序。汇编语言源程序不能由机器直接执行,而必须翻译成有机器代码组成的目标程序,这个翻译的过程称为汇编。把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软件称为汇编程序。 汇编语言与机器语言密切相关,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一条汇编语言指令对应一条机器语言代码,所以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一样都是面向机器的语言。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能充分利用机器的硬件功能和结构特点,从而有效地加快程序的执行速度,减少程序占用的存储空间。所以汇编语言大量用于编写计算机系统程序、实时通信程序和实时控制程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