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

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
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

《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标准送审稿)

a.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依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4年12月12日印发中汽学函[2014]73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规范起草任务书》/任务书编号2014-3制定,标准名称《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本标准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主要工作过程

2014年3月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中汽学会)提出制定《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标准的申请,当年成立了标准工作组,提出撰写思路并进行分工。

工作组于2015年2月召开标准讨论会,确认撰写大纲和章节目录;会后形成标准试验验证稿,并对标准相关项目进行试验验证工作分工、确定试验验证单位和责任人。

2015年3月-2015年5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以下试验验证项目:1、正向冲击;2、吸能冲击;3、主销孔冲击;4、转向节臂冲击;5、耐腐蚀性;6、总成耐久性;7、转向节臂耐久性等项目。

试验验证工作完成后,标准工作小组即对标准的文稿和图进行了修改编制,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标准于2015年6月18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发展部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发给5家相关单位征求意见,未收到任何意见。

2016年3月根据2015年12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北京标准工作会议要求工作组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做了如下修改:1、标准名称正式确定为《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2、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规范了标准的格式;3、完善和修改了标准用图。

标准于2016年4月20日形成送审稿请转向技术委员会专家函审。

3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主要工作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邓飞、廖梦楠、颜尧、赵赢、欧家福。编写本标准文本、标准用图、验证试验计划与实施、收集资料、征集意见与技术交流、工作汇报;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侯宗刚。提供验证样品;负责收集整理有关汽车转向节生产方面的术语、数据、措施、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b.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的论据

1、标准制订的主要依据

力求与国际接轨,参考国外公司产品的相关技术资料的同时,又考虑国内生产、试验条件的可行性,力求全面的包括汽车转向节总成的所有重要性能,通过所规定的试验项目能描述出汽车转向节总成的基本性能和特殊要求,能够指导该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2、标准制订的原则

在进行了大量的台架验证试验后,我们对国内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国外同类产品进行

了比较、分析,又征求了部分生产企业、使用单位的意见,确定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产品的内在功能、尽可能提升标准质量水平的基础上编制出该标准。

3、主要内容的论据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转向节总成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仅适用于汽车转向节总成(以下简称总成)

1、正向冲击;

考核目的是检查总成的正向耐冲击强度,是否满足汽车行驶过路面凹凸时的通过性。

2、吸能冲击;

考核目的是检查总成的侧向耐冲击强度,是否满足汽车行驶过路面凹凸时的通过性。

3、主销孔冲击;

考核目的是检查总成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是否满足对球头销的冲击强度要求。

4、转向节臂冲击;

考核目的是检查总成在汽车发生紧急极限转向时,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5、耐腐蚀性;

考核目的是检查总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是否满足对环境气候的适应性要求。

6、总成耐久性;

考核目的是检查总成在汽车长期行驶过程中,是否满足综合受力的可靠性要求。

7、转向节臂耐久性;

考核目的是检查总成在汽车频繁转向过程中,转向节臂受力是否满足可靠性要求。

c.主要验证情况分析

标准工作单位对国产的所有结构型式的汽车转向节总成进行了大量的验证试验,通过对验证试验数据的分析,工作组确定了标准的技术性能要求。

验证结果

检验项目要求验证结果

1正向冲击样件达到规定的冲击能量不得出现断裂、裂纹、

破损、球头销脱离转向节等影响转向节使用性能

的损伤,或100%探伤检测无裂纹。

满足要求

2吸能冲击样件达到规定的冲击能量不得出现断裂、裂纹、

破损、球头销脱离转向节等影响转向节使用性能

的损伤,或100%探伤检测无裂纹。

满足要求

3主销孔冲击样件达到规定的冲击能量不得出现断裂、裂纹、

破损、球头销脱离转向节等影响转向节使用性能

的损伤,或100%探伤检测无裂纹。

满足要求

4 转向节臂冲击样件达到规定的冲击能量不得出现断裂、裂纹、

破损、球头销脱离转向节等影响转向节使用性能

的损伤,或100%探伤检测无裂纹。

满足要求

5 耐腐蚀性切割线漆膜下单侧锈蚀蔓延不应超2mm。满足要求

6 总成耐久性试验后样件不得出现断裂、裂纹、破损等影响转

向节使用性能的损伤,或100%探伤检测无裂纹。

满足要求

7 转向节臂耐久性球头销连接处球头无松脱,试验后样件不得出现

断裂、裂纹、破损等影响转向节使用性能的损伤,

或100%探伤检测无裂纹。

满足要求

d. 专利涉及情况

本标准未涉及专利。

e. 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汽车转向节是汽车上一个重要的安保件产品,品种众多,在1984年机械工业部曾经制定JB522-84《汽车转向节技术条件》标准,但是该标准只规定某些材料和尺寸等性能,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此标准已经远远落后而废止,但是作为汽车部件的一个重要的安保件,目前没有相关行业标准来进行规范,是不符合我国汽车工业目前发展的。提出制定本标准,目的是使应用汽车转向节的生产企业和设计、研究人员有统一的标准,达到以最低的使用成本、最佳的产品质量来满足汽车零部件产品基本性能要求。对在我国推进汽车转向节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f. 采用国际、国内标准情况

未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行业标准,但参考了部分国内外企业的技术条件。本标准的定位是国内先进水平。

g. 与相关标准协调性

与相关标准没有冲突矛盾。

h. 重大分歧意见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在工作过程中,无重大分歧意见。

i. 标准性质建议说明

建议为推荐性标准。

j.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在行业内组织实施。

k. 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l. 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标准申报时的名称是《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规范》,现为《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标准名称修改原因:根据2015年12月中汽学会标准工作会议要求修改。

标准工作组

2016-04-20

汽车性能台架实

汽车性能台架实

作者: 日期:

实验1整车性能台架实验 1.1实验目的与要求 1.1.1 实验目的 通过该实验的动手操作,要求学生掌握汽车整车台架实验的主要内容,熟悉汽车台架测量部分评价指标的方法,并加深对汽车评价参数的理解。 1.1.2 实验要求 1 )掌握汽车台架实验的方法和原理; 2 )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了解其主要功用及构造; 3 )对所得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4)撰写实验报告。 1.2实验场地与设备: 1.2.1 场地 测量实验室一间 1.2.2设备: 1 )底盘测功机; 2 )实验车一辆; 3 )冷却风扇。 1.3测功机构造与工作原理 1.3.1构造 汽车底盘测功机主要由道路模拟系统、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及引 导系统等构成。普通型道路模拟系统如图I所示。 1.机聲 2.功能吸收皱■3+史速禅氛凄丽5-途度传感祥 心联轴节7.举畀辭B-朋动甜亠KW 10丸传整霸 1.3.2阳工作原理衬商唧F —盘译「曲苗珞却坦r 沖塔黑』於济由电涡流测功机结构图可知,感应子主要 由旋转部分和摆动部分(电枢和励磁线圈)组成。转子轴上的感应子形状犹如齿轮,与转子同轴装有一个直流励磁线圈。当励磁线圈组通以直流电流时,其周围便有磁场存在,那么围绕励磁组就产生一闭

合磁通。很明显,位于绕组左侧的感应子具有一个极性,右侧具有相反的极性。旋转时,由于磁密值的周期性变化而产生涡流,此涡流产生的磁场同产生它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与被试机反向的制动力矩,使电枢摆动,通过电枢上的力臂,将制动力传给测量装置。 转速测量采用非接触式磁电转速传感器和装于主轴的60齿牙盘,将转速信号转 换成电信号输出。 1.4.1实验内容与步骤 1.4.1 实验条件 环境温度:0-40 ° C;环境相对湿度小于85% 大气压力80-10kpa 1.4.2 实验车辆载荷 除有特殊规定外,轿车为规定乘员数的一半(取整数) 1.4.3试验车辆应预热至正常工作温度,轮胎气压应符合汽车制造厂规定,左右轮胎花纹应一致; 1.4.4 底盘测功机应进行预热; 1.4.5 记录环境温度等相关数据; 1.4.6 测量汽车各档位中车速和驱动力。 图2-6料车驱动力图1.4.7测量汽车各档位中车速与功率的数值 1.4.8 测量汽车某档位的外特性与部分负荷特性中功率与转矩的数值。

汽车制动性能测试方法分析

编号:SY-AQ-06715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汽车制动性能测试方法分析Analysis on test method of automobile braking performance

汽车制动性能测试方法分析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汽车制动性能是汽车性能检测中极其重要的指标,关系着汽车行驶安全,为此应加强汽车制动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为更好的检测汽车制动性能奠定基础。本文着重探讨了汽车制定性能检测方法,以期为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提供参考。 截止去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4亿辆,由此引发的汽车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断提高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水平,对减少汽车事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制动性能指标 汽车制动性能指汽车在短距离内能够稳定停车,以及在长坡时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用于评判汽车制动性能优劣的重要参数称为汽车制动性能指标,包括制动稳定性、制动效能恒定性以及制动效能,下面逐一对其进行阐述。 1.1.制动效能

制动效能即汽车的制动减速度或制动距离,其优劣与否常用汽车在路面良好的条件下,以一定的速度行驶制动至完全停止的距离评定。汽车制动后行驶的距离越短,表示制动性能越佳。另外,为保证交通安全,国家对不同车型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做了明确规定,如表1所示: 表1不同车辆类型制动距离和速度 机动车类型 制动初速度/(km·h-1 ) 满载减速度/(m·s-2 ) 满载制动距离/m 空载减速度/(m·s-2 ) 空载制动距离/m 空载t1/s

汽车转向节的铸造问题

技术创新方法(TRIZ) 学习报告 作品名称:汽车转向节的铸造问题 院级名称:机电工程技术学院 班级名称:应用电子103 姓名:陈伟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START) 一、应用背景及意义: 汽车转向节是连接汽车方向盘与前轮轮轴的部件,并与减震器相连。 二、主要功能: 1:与前轮轴相连接,承担轴传来的力和力矩。 2:汽车转向的转动部件。 3吸收汽车行进过程中的震荡。它是汽车中应力最为集中、最为复杂的零件,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能,因此它的设计标准十分严格,制造过程和产品测试都要求符合规范。 三、矛盾定义及创新原理 目前转向节是由球墨铸铁为主要原料铸造而成,并加入碳、硅等元素,在微观结构上在铁原子之间形成碳或硅小颗粒以加强合金钢的延展性(韧性),宏观上提高零件的抗拉强度和疲劳强度。而且碳、硅元素的含量要求适当,过多会使合金变脆而导致强度下降。

2001年大众汽车(墨西哥)公司引进一套转向节铸造生产线,主要步骤是在感应电炉中在1400℃高温下熔化铸铁,以镁作催化剂混合适量沙粒(硅)产生反应形成熔液浇注入砂型中,冷却后打破砂型对铸件进行检测,进一步机械加工最终成品。生产线将型砂经传送带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熔渣与不合格铸件同样用升降机回收作为原料再次放入电炉。生产初期,应用此生产线使生产效率得以大幅提高,但同时也产生了铸件废品率(主要为缩型)也大幅提高的问题,经研究发现是由于熔液中沙粒含量超标(使熔液流动性差)造成的。导致生产成本升高以及效率下降。

图4 生产线示意图 有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TRIZ理论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创新后,在对生产线稍加改造后,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产品不合格率由大于10%降到低于3%,同时不增加任何额外投入,在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简化了生产线,缩短了生产周期。 问题描述: 使用生产线后,整个铸造过程的操作性提高了,但相应的也产生了铸件废品率增加了。研究发现,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感应电炉中的熔液的沙粒含量超标,导致熔液流动性差造成的。若提高熔液温度,可以是问题好转,但会给设备和人员带来危害。由此产生的技术矛盾为:为提高熔液的适应性和由此带来的温度提高之间的矛盾。 四、根据原理提出的解决方案: 1 分析沙质含量超标问题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交通工程系 目录 1.目录 (1) 2.实验一汽车检测站见习 (2) 3.实验二汽车发动机功率检测 (8) 4.实验三四轮定位参数的检测 (8) 5.实验四车轮动平衡的检测 (11) 6.实验五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测定 (13) 7.实验六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与检测 (15) 8.实验七柴油机烟度检测 (17) 9.实验八汽车空调的检测 (18)

实验一 汽车检测站见习 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汽车检测站的类型,工艺布局和检测线的工位布置和设备配备;了解汽车检测站的检测内容和检测工艺流程;熟悉汽车检测站各个检测工位的检测项目;了解车辆检测员的岗位责任;掌握汽车检测的相关标准与法规,掌握汽车安全环保检测线和综合检测线的工位布局。 实验内容: 参观汽车检测站; 学习汽车检测的相关标准与法规。 实验步骤: 1.按步骤观察汽车检测站的布局、各工位、检测设备; 2.学习汽车检测相关标准法规。 思考题: 1、简述汽车检测站的车辆检测流程。 实验二 发动机功率检测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理解和掌握无负荷测工原理;熟悉无负荷测工设备或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使用;掌握发动机整机功率和单缸功率的检测方法;能正确分析发动机功率偏低的原因。 实验仪器设备: 1、汽油发动机或汽油车; 2、发动机无负荷测功仪或发动机综合测试仪; 3、车用启动电源、工具。 实验内容: 无负荷加速测量发动机在规定转速范围内的加速时间或瞬时的角加速度。实验要求: 1、掌握无负荷加速测功的原理、方法和测功步骤;初步掌握无负荷测功实验的操作步骤。 2、根据无负荷测功的检测结果,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做出判断。 3、了解测量条件、实验操作方法、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发动机油电路的调整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准备: 1、启动并预热发动机至正常的工作温度(80-90℃),然后熄火。 2、接通仪器的电源并进行预热之规定的时间。利用仪器的模拟转速信号对测功初始转速和测功终止转速进行调试,并进行检查数码的显示以及仪器的各功能键的工作是否正常。 3、检查、调整发动机的燃料系、点火系至最佳的工作状态。 4、按仪器的接线要求将各信号传感器连接与规定的位置。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doc

第四章汽车制动性能检测 制动检验台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测试原理不同,可分为反力式和惯性式两类;按检验台支撑车轮形式不同,可分为滚筒式和平板式两类;按检测参数不同,可分为测制动力式、测制动距离式、测制动减速度式和综合式四种;按检验台的测量、指示装置、传递信号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式、液力式和电气式三类;目前国内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所用制动检验设备多为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和平板式制动检验台。目前国内外已研制出惯性式防抱死制动检验台但价格昂贵,短期内难以普及应用。本章内容重点介绍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 第一节制动台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 1.基本结构 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的结构简图如图2-4-1所示。它由结构完全相同的左右两套对称的车轮制动力测试单元和一套指示、控制装置组成。每一套车轮制动力测试单元由框架(多数试验台将左、右测试单元的框架制成一体)、驱动装置、滚筒组、举升装置、测量装置等构成。 图 2-4-1 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结构简图 (1)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由电动机、减速器和链传动组成。电动机经过减速器减速后驱动主动滚筒,主动滚筒通过链传动带动从动滚筒旋转。减速器输出轴与主动滚筒同轴连接或通过链条、皮带连接,减速器壳体为浮动连接(即可绕主动滚筒轴自由摆动)。日式制动台测试车速较低,一般为0.1~0.18km/h, 驱动电动机的功率较小,为2×0.7~2×2.2kW;而欧式制动台测试车速相对较高,为2.0~5km/h,驱动电动机的功率较大,为2×3~2×11kW。减速器的作用是减速增扭,其减速比根据电动机的转速和滚筒测试转速确定。由于测试车速低,滚筒转速也较低,一般在40~100r/min范围(日式检验台转速则更低,甚至低于10r/min)。因此要求减速器减速比较大,一般采用两级齿轮减速或一级蜗轮蜗杆减速与一级齿轮减速。 理论分析与试验表明,滚筒表面线速度过低时测取协调时间偏长、制动重复性较差,过高时对车轮损伤较大,推荐使用滚筒表面线速度为2.5km/h左右的制动台。 (2)滚筒组

汽车性能台架实

实验1 整车性能台架实验 1.1 实验目的与要求 1.1.1 实验目的 通过该实验的动手操作,要求学生掌握汽车整车台架实验的主要内容,熟悉汽车 台架测量部分评价指标的方法,并加深对汽车评价参数的理解。 1.1.2 实验要求 1)掌握汽车台架实验的方法和原理; 2)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了解其主要功用及构造; 3)对所得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4) 撰写实验报告。 1.2 实验场地与设备: 1.2.1 场地 测量实验室一间 1.2.2 设备: 1)底盘测功机; 2)实验车一辆; 3)冷却风扇。 1.3 测功机构造与工作原理 1.3.1 构造 汽车底盘测功机主要由道路模拟系统、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及引 导系统等构成。普通型道路模拟系统如图 l所示。 1.3.2 工作原理 由电涡流测功机结构图可知,感应子主要由旋转部分和摆动部分(电枢和励磁线圈)组成。转子轴上的感应子形状犹如齿轮,与转子同轴装有一个直流励磁线圈。当励磁线圈组通以直流电流时,其周围便有磁场存在,那么围绕励磁组就产生一闭合磁通。很明显,位于绕组左侧的感应子具有一个极性,右侧具有相反的极性。旋转时,由于磁密值

的周期性变化而产生涡流,此涡流产生的磁场同产生它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与被试机反向的制动力矩,使电枢摆动,通过电枢上的力臂,将制动力传给测量装置。 转速测量采用非接触式磁电转速传感器和装于主轴的60齿牙盘,将转速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1.4.1 实验内容与步骤 1.4.1 实验条件 环境温度:0-40°C;环境相对湿度小于85%;大气压力80-10kpa 1.4.2 实验车辆载荷 除有特殊规定外,轿车为规定乘员数的一半(取整数) 1.4.3 试验车辆应预热至正常工作温度,轮胎气压应符合汽车制造厂规定,左右轮胎 花纹应一致; 1.4.4 底盘测功机应进行预热; 1.4.5 记录环境温度等相关数据; 1.4.6 测量汽车各档位中车速和驱动力。 1.4.7 测量汽车各档位中车速与功率的数值 1.4.8 测量汽车某档位的外特性与部分负荷特性中功率与转矩的数值。 1.5 实验注意事项 1.5.1 每次实验前必须详细预习实验指导书,明了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及操作步骤;

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标准送审稿) a.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依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4年12月12日印发中汽学函[2014]73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规范起草任务书》/任务书编号2014-3制定,标准名称《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本标准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主要工作过程 2014年3月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中汽学会)提出制定《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标准的申请,当年成立了标准工作组,提出撰写思路并进行分工。 工作组于2015年2月召开标准讨论会,确认撰写大纲和章节目录;会后形成标准试验验证稿,并对标准相关项目进行试验验证工作分工、确定试验验证单位和责任人。 2015年3月-2015年5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以下试验验证项目:1、正向冲击;2、吸能冲击;3、主销孔冲击;4、转向节臂冲击;5、耐腐蚀性;6、总成耐久性;7、转向节臂耐久性等项目。 试验验证工作完成后,标准工作小组即对标准的文稿和图进行了修改编制,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标准于2015年6月18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发展部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发给5家相关单位征求意见,未收到任何意见。 2016年3月根据2015年12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北京标准工作会议要求工作组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做了如下修改:1、标准名称正式确定为《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2、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规范了标准的格式;3、完善和修改了标准用图。 标准于2016年4月20日形成送审稿请转向技术委员会专家函审。 3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主要工作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邓飞、廖梦楠、颜尧、赵赢、欧家福。编写本标准文本、标准用图、验证试验计划与实施、收集资料、征集意见与技术交流、工作汇报;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侯宗刚。提供验证样品;负责收集整理有关汽车转向节生产方面的术语、数据、措施、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b.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的论据 1、标准制订的主要依据 力求与国际接轨,参考国外公司产品的相关技术资料的同时,又考虑国内生产、试验条件的可行性,力求全面的包括汽车转向节总成的所有重要性能,通过所规定的试验项目能描述出汽车转向节总成的基本性能和特殊要求,能够指导该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2、标准制订的原则 在进行了大量的台架验证试验后,我们对国内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国外同类产品进行

基于汽车底盘测功机的汽车性能实验指导书

基于底盘测功机的汽车性能实验指导书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整车性能实验室 2005年3月

一、实验设备及其技术指标 1、汽车底盘测功机 型号:DCG-10G 主要技术指标:允许轴荷:10t 最大吸收功率:160kw 最大吸收驱动力:960daN(45km/h) 最高车速:120km/h 2、称重仪 型号:DS-425 主要技术指标:检定分度值:1g 最大秤量:15kg 二、汽车底盘测功机的功能 底盘测功机是模拟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测量其驱动轮输出功率以及加速、滑行等性能的设备。配有汽车燃料消耗量检测装置(称重仪或油耗仪)还可测量汽车燃料消耗量。主要功能有: 1、检验汽车动力性能: 1) 检验汽车驱动轮输出功率 2) 检验汽车滑行性能 3) 检验汽车加速性能 2、检验汽车经济性能 三、汽车底盘测功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汽车底盘测功机是一种不解体检验汽车性能的检测设备,它是通过在室内台架上汽车模拟道路行驶工况的方法来检测汽车的动力性,而且还可以测量多工况排放指标及油耗。同时能方便地进行汽车的加载调试和诊断汽车在负载条件下出现的故障等。由于汽车底盘测功机在试验时能通过控制试验条件,使周围环境影响减至最小,同时通过功率吸收加载装置来模拟道路行驶阻力,控制行驶状况,故能进行符合实际的复杂循环试验,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1、基本结构 汽车底盘测功机主要由道路模拟系统、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及引导系统等构成。如下图所示:

2、工作原理 汽车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运动惯性、行驶阻力,要在试验台上模拟汽车道路运行工况,首先要解决模拟汽车整车的运动惯性和行驶阻力问题,这样才能用台架测试汽车运行状况的动态性能。为此,在试验台上利用惯性飞轮的转动惯量来模拟汽车旋转体的转动惯量及汽车直线运动质量的惯量,采用电磁离合器自动或手动切换飞轮的组合,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满足汽车的惯量模拟。至于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非驱动轮的滚动阻力及爬坡阻力等,则采用功率吸收加载装置来模拟。路面模拟是通过滚筒来实现的,即以滚筒的表面取代路面,滚筒的表面相对于汽车作旋转运动。通过控制系统可对加载装置及惯性模拟系统进行自动或手动控制,以实现对车辆的动力性如加速性能、汽车底盘输出功率、底盘输出最大驱动力、滑行性能等项目的检测。同时如配备油耗测量装置,即可进行燃料消耗量的试验。 四、实验项目 开始实验前,按照底盘测功机操作规程作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根据测试软件的提示填写实验车辆信息和基本参数。 开始汽车动力性能试验前,需要进行汽车功率损耗实验,以确定汽车的各种阻力系数大小(行使阻力和空气阻力)。 1、汽车损耗功率实验 1)实验目的 确定汽车行驶的各种阻力系数,以模拟汽车的行使阻力和空气阻力等各种阻力。 2)实验方法 将汽车加速到某一车速,然后空档滑行,此时可以开始实验,记录数据;随后待车速降低到一定速度后结束实验。 2、检验汽车动力性能 1)实验目的 学习汽车驱动轮输出功率、加速性能、滑行阻力等动力性能的测定方法;了解实验用仪器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一般实验条件(实验指导老师介绍) 3)实验内容 A、检验驱动轮输出功率 实验方法:点击底盘测功进入底盘测功实验。首先设置起点速度和终点速度以及测功速度间隔,起动汽车,以汽车的某一档位加速行驶,当车速达到设定的终点速度时,程序自动终止实验。 B、检验汽车滑行性能 实验方法:点击滑行实验进入滑行性能实验。首先设置滑行初速度,起动汽车,开始实验后,将汽车加速到高于所设定的滑行初速度,然后空档滑行,此时可以开始实验记录数据;直到汽车停止,终止试验。 C、检验汽车加速性能 实验方法:点击加速实验进入加速性能实验。首先设置加速初速度和末速度,起动汽车,开始实验。起步连续换档加速或以最高档加速,使车速接近设定的加速末速度,停止实验。 五、实验数据整理 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将实验数据按照要求填入相应表格(见附录),并按要求作实验曲线。

汽车零部件检测标准汇总表

汽车零部件检测标准汇总表 汽车发动机 1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 物 ESC 稳态循环试验 ELR 负荷烟度试验 ETC 瞬态循环试验 OBD 耐久性 GB17691-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 限值及测试方法 **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 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 ECE R49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 2 压燃式发动机排气可见 污染物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ECE R24可见污染物 3柴油机全负荷烟度DB11/046-1994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测量方法 4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 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 气污染物 GB14762-2002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 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5发动机净功率GB/T17692-1999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ECE R85发动机净功率 80/1269/EEC发动机净功率 6发动机性能GB/T18297-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7发动机可靠性GB/T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8 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 定QC/T901-1998汽车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定试验方法 9冷却系 Q/QJX 004-2003汽车发动机冷却系冷却能力试验 方法 10排气消声器性能QC/T630-1999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方法QC/T631-1999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 GB/T 4759-1995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测量方法 离合器1技术要求 QC/T 25-2004汽车干磨擦式离合器总成技术条件 QCT 27-2004汽车干磨擦式离合器台架试验方法 变速箱1技术要求QC/T29063-1992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技术条件 QC/T 568-1999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台架试验方法 前轴1疲劳寿命 QC/T 513-1999汽车前轴台架疲劳寿命试验方法 QC/T 483-1999汽车前轴疲劳寿命限值 制动器1效能 QC/T 239-1997货车、客车制动器性能要求 QC/T 479-1999货车、客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 QC/T 564-1999轿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 2热衰退及恢复 3衬片(块)磨损 4管路失效及加力器失效

转向节开发流程

柔性制造技术应用实例--重型卡车转向节自动加工线的开发 王效勇1 孟繁纯2 (1.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济南桥箱有限公司;2.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济南桥箱有限公司) 摘要:基于柔性制造技术理念,以“突破传统和创新流程”为目的,广泛应用集成加工和复合加工技术,策划了全新的重型卡车转向节加工流程和制造工艺,结合当今成熟的“CNC”机床、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开发并实现了重型卡车转向节全自动加工线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重卡转向节,柔性制造技术,机器人,自动线,集成,复合加工工艺 前言 随着重型卡车需求的急剧扩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和生产能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整车的竞争。柔性化生产和精益化制造成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追求的理念,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运行的生产制造系统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迫切期望。本文通过自主开发重型卡车转向节全新的工艺流程,分析、应用先进的制造技术,详细介绍了全自动柔性化转向节自动加工线的开发应用。 1转向节零件功能及结构特点 1.1转向节零件功能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的关键重要零件,承受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实现汽车的转向、制动功能。在多变的冲击载荷之下,保证行驶操纵、直线稳定性,因此,该零件要求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制造精度。 1.2转向节零件结构特点 作者:王效勇,重汽济南桥箱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电话:85588603 在重型汽车上,转向节从结构上分主要有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整体式转向节从承载强度上要比分体式优越,但从加工的角度分析,整体式转向节要比分体式转向节复杂得多。整体式转向节属于非常典型的异形件,它是由支承轴、法兰盘、支架等零件结构的空间组合。 如整体转向节结构(图1、2示),支承轴部分的结构形状为阶梯轴,由同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螺纹面,以及与轴心线垂直的轴肩、过渡圆角和端面组成的回转体;法兰盘部分包括法兰面、均布的连接螺栓孔和转向限位螺钉孔;支架部分是由转向节的上、下耳和法兰面构成的支架形体。

汽车试验学总结

汽车试验学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一、汽车试验学的发展阶段: ①第一阶段,从第一辆汽车的研制开始至福特公司建成的“汽车流水生产线”,汽 车试验主要以研发性试验和道路试验为主,主要方法是操作体验和主观评价;②第二阶段,从福特公司建成全世界第一条汽车总装生产流水线至20世纪40年代,在此阶段,道路试验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有实力的大公司开始建设汽车试验场,汽车试验由手工生产阶段的操作体验、主观评价发展为仪器检测、客观评价;③第三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汽车试验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推动了试验技术的发展,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在现代汽车试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丰田公司创立精益生产方式开始,国际上有影响的大公司开始拥有自己的汽车试验场;④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汽车工业发展不仅保持了大规模、多品种和高科技,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更科学、更合理的生产组织管理制度,汽车试验技术也得到了同步的提高和完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对汽车试验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汽车试验的目的与分类: 1.汽车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对产品的性能进行考核,使其缺陷和薄弱环节得到充分暴 露,以便进一步研究并提出改进弈剑,以提高汽车性能。 2.①按实验目的分:研究型试验,新产品定型试验,品质检查试验; 3.②按对象分:整车性能试验,总成试验,零部件试验; 4.③按试验产所分:实验室台架试验,试验场试验,室外道路场地试验。 三、试验标准的分类 1.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制定 2.国际区域性标准:欧洲经济委员会ECE(Economic Commission of Europe)和欧洲 共同体EEC(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3.国家标准:我国国家标准简称GB;美国国家标准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日本国家标准简写JIS 4.行业标准:我国汽车行业标准简写为QC,交通行业JT;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FMVSS (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是目前世界上最全面、最严格的汽车安全法规;日本汽车工程师协会JSAE(Japanese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制定的日本汽车工业通用标准JASO(Japanese Automobile Standards Organization) 5.企业标准:各汽车生产企业、汽车试验场,根据本身特点,参考相应国际、国家标 准制定的,只限于本企业内使用,通常企业标准严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四、典型试验设备 1.车速仪由第五轮、显示器、传感器、脚踏开关等组成;第五轮由轮子、齿圈、连接 臂、安装盘组成。工作原理:试验时,第五轮固定在试验车尾部或侧面,当第五轮随汽车运动而转动时,磁电传感器感受到齿圈的齿顶、齿谷的交替变化,并产生与齿数成一定比例数量的电脉冲。脉冲数与汽车行驶距离成正比,脉冲频率与车速成正比。汽车行驶距离与脉冲信号的比例关系是一常量,通常称之为“传递系数”。 当显示器收到由传感器传递过来的一定频率和数量的脉冲信号时,便自动与“传递系数”相乘得到相应的距离,同时将距离与由晶体振荡器控制的时间相比得出车

汽车电动真空泵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汽车电动真空泵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0 年 5 月 29 日印发的 2010 年第一批行业标准修订计划,项目编号为 2010-1883T-QC。 1.2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计划下达后,标准起草牵头单位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安科技”)根据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动分技术委员会要求,向国内部分主机厂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发出邀请函,根据回函情况,最后确定邀请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集团”)和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江淮”)两家公司为标准编制工作小组参与单位。 2010 年 7 月,根据北汽集团和安徽江淮的回函,成立了由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电动真空泵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标准起草小组。其中,万安科技作为标准的主起草单位,负责标准主体的编制、实验项目的验证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工作。北汽集团和安徽江淮作为参与起草单位,负责反馈电动真空泵在整车运行中的工作情况及相关支持性工作。 根据标准起草工作需要和各起草参与单位实际情况,确定由李小攀、唐胜男、钟焕祥(万安科技)、詹文章(北汽集团)、董良(安徽江淮)等组成标准起草小组,李小攀任起草小组组长,负责标准编制过程总体规划工作,唐胜男负责标准主要技术文件的编写工作,钟焕祥主要负责技术支持,为标准的编制提供实验数据。詹文章和董良作为主机厂相关人员,主要负责标准的技术审查工作,确保标准中涉及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主机厂使用要求。 根据标准起草小组工作内容的分配,万安科技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电动真空泵基本性能测试、耐久性试验、振动试验、噪声试验及盐雾腐蚀试验等试验的全部试验过程及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工作。于 2011 年 6 月编制完成了《电动真空泵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标准初稿。该标准初稿主要包含电动真空泵、湿式真空泵、抽气速率、抽气效率和最低启动温度五个术语和定义,以及电动真空泵基本性能要求、极限真空度、工作电流、密封性、工作耐久性、振动耐久性、耐腐蚀性、低温启动性能、噪音和防护等级等十项性能指标及相对应的测试方法和相关试验设备、试验条件要求。 在标准初稿完成后,万安科技首先组织公司内部的标准化工作人员、电动真空泵工程师、技术检测员及制造单位人员对标准初稿进行讨论。在讨论会上,与会人员主要提出了如下问题: a)标准编制格式不符合 GB/T 1.1-2009 的相关要求;b)测试人员指出,在进行常温耐 久性测试时,电动真空泵连续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泵体 表面温度升高。从温度对内部零部件的影响及人员安全角度考虑,建议对产品最高工作温度进行控制,在标准中增加表面最高工作温度性能指标要求及相关试验。 根据起草小组第一次讨论会议建议,标准起草小组对标准初稿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并对新增项目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采集、整理分析。根据试验结果,起草小组完成了标准初稿

汽车简式减振器台架试验方法

减振器台架试验及评定方法 主题和范围:本方法规定了PLD 汽车悬架用筒式减振器的台架试验和试验件评定方法。 本方法包含筒式减振器的示功试验、速度特性试验、温度特性试验、耐久性试验。 1 示功试验 1.1 目的:测取试件的示功图和速度图。 1.2 设备:PLD 系列微机控制电液伺服汽车减振器试验台。 1.3 条件: 1.3.1 试件温度:20士2℃。 1.3.2 试件试验行程S :(100±1)mm 。 1.3.3 试件频率n :(100±2) c 、p 、m 。 1.3.4 速度ν根据1.3.2和1.3.3并由下式决定的减振器活塞速度。 (m /s )520106 4.n S π=???=-ν 1.3.5 方向:铅垂方向。 1.3.6 位置:将减振器拉伸至最大行程并测定其行程中间位置A m ,并纪录。 1.4 试验方法 1.4.1 按1.3加振,待f P 、y P 微机显示值稳定后,停止试验并记录相应得数值。 f P …………复原阻力,N ; y P …………压缩阻力,N ; 1.5 评定 1.5.1 示功图应丰满、圆滑,不得有空程、畸形等。 1.5.2 减振器在示功试验中,不得有漏油和明显的噪声等异常现象。 1.5.3 复原阻力和压缩阻力应符合附录A 要求,复原阻力和压缩阻力的允差值应符合下式规定: 复原阻力的允许差值为±(14%f P +40)N ,f P —额定复原阻力; 压缩阻力的允许差值为±(14%y P +40)N ,y P —额定压缩阻力; 2 速度特性试验 2.1 目的:检测减振器在不同活塞速度下的阻力,取得试件的速度特性。 2.2 设备:PLD 系列微机控制电液伺服汽车减振器试验台。 2.3 温度条件: 试件温度:20±2℃ 试件试验行程S :20~100 mm ,速度)/(.s m 520=ν;最高速度须高于1.5 m /s 。 方向:铅垂方向。 位置:A m 。 试验方法:本方法采用多工况合成法测试速度特性P 一v 曲线 每个测点工况皆按本标准1.4实施; 最后如图4所示取得试验速度特性:

关于汽车转向节的铸造问题

关于汽车转向节的铸造问题 设计的背景:汽车转向节是连接汽车方向盘与前轮轮轴的部件,并与减震器相连。它主要有三部分功能:1与前轮轴相连接,承担轴传来的力和力矩,2汽车转向的转动部件,3吸收汽车行进过程中的震荡。它是汽车中应力最为集中、最为复杂的零件,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能,因此它的设计标准十分严格,制造过程和产品测试都要求符合规范。 目前转向节是由球墨铸铁为主要原料铸造而成,并加入碳、硅等元素,在微观结构上在铁原子之间形成碳或硅小颗粒以加强合金钢的延展性(韧性),宏观上提高零件的抗拉强度和疲劳强度。而且碳、硅元素的含量要求适当,过多会使合金变脆而导致强度下降。 确定待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 2001年大众汽车(墨西哥)公司引进一套转向节铸造生产线,主要步骤是在感应电炉中在1400℃高温下熔化铸铁,以镁作催化剂混合适量沙粒(硅)产生反应形成熔液浇注入砂型中,冷却后打破砂型对铸件进行检测,进一步机械加工最终成品。生产线将型砂经传送带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熔渣与不合格铸件同样用升降机回收作为原料再次放入电炉。生产初期,应用此生产线使生产效率得以大幅提高,但同时也产生了铸件废品率(主要为缩型)也大幅提高的问题,经研究发现是由于熔液中沙粒含量超标(使熔液流动性差)造成的。导致生产成本升高以及效率下降。有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TRIZ理论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创新后,在对生产线稍加改造后,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产品不合格率由大于10%降到低

于3%,同时不增加任何额外投入,在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简化了生产线,缩短了生产周期。 第一步:设计的最终目的:汽车转向节是连接汽车方向盘与前轮轮轴的部件,并与减震器相连。它主要有三部分功能:1与前轮轴相连接,承担轴传来的力和力矩,2汽车转向的转动部件,3吸收汽车行进过程中的震荡。能够更好的对汽车进行减震,转向节处的铸造运用更好的材料加强其转向节的强度。 第二步:理想解是什么: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的功用是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能够减少生产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从转向节的改变从而提高汽车的整体质量,提高汽车承受多变冲击载荷的能力。 第三步:达到理想解得障碍是什么:转向节通过三个衬套和两个螺栓与车身相连,并通过法兰盘的制动器安装孔与制动系统相连。在车辆高速行驶时,路面通过轮胎传递到转向节上的振动,是我们分析时

汽车转向系统各部分结构作用图解

汽车转向系统各部分结构作用图解(一) 一.机械转向系统 l.转向盘 2.安全转向轴 3.转向节 4.转向轮 5.转向节臂 6.转向横拉杆 7. 转向减振器 8.机械转向器 上图是一种机械式转向系统。驾驶员对转向盘1施加的转向力矩通过转向轴2输入转向器8。从转向盘到转向传动轴这一系列零件即属于转向操纵机构。作为减速传动装置的转向器中有1、2级减速传动副(右图所示转向系统中的转向器为单级减速传动副)。经转向器放大后的力矩和减速后的运动传到转向横拉杆6,再传给固定于转向节3上的转向节臂5,使转向节和它所支承的转向轮偏转,从而改变了汽车的行驶方向。这里,转向横拉杆和转向节臂属于转向传动机构。 二.转向操纵机构

转向操纵机构由方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组成,它的作用是将驾驶员转动转向盘的操纵力传给转向器。

汽车转向系统各部分结构作用图解(一) [ 04-11-8 17:37 ] 太平洋汽车网 三.机械转向器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分两端输出式和中间(或单端)输出式两种。 1.转向横拉杆 2.防尘套 3.球头座 4.转向齿条 5.转向器壳体 6.调整螺塞 7.压紧弹簧 8.锁紧螺 母 9.压块 10.万向节 11.转向齿轮轴 12.向心球轴承 13.滚针轴承 两端输出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如图d-zx-5所示,作为传动副主动件的转向齿轮轴11通过轴承12和13安装在转向器壳体5中,其上端通过花键与万向节叉10和转向轴连接。与转向齿轮啮合的转向齿条4水平布置,两端通过球头座3与转向横拉杆1相连。弹簧7通过压块9将齿条压靠在齿轮上,保证无间隙啮合。 弹簧的预紧力可用调整螺塞6调整。当转动转向盘时,转向器齿轮11转动,使与之啮

汽车检测技术标准

汽车检测技术标准 第一章概述 1、汽车检测(vechicle inspection):1、汽车不解体 2、利用汽车检测设备和计算机技术 3、对 汽车性能进行快速、准确、定量的检测4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的检查和测量5、汽车继续运行或进厂维护或修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2、汽车检测的目的:1、预防故障。2、建立科学的汽车维修体系。 3、汽车检测的分类:1、汽车安全环保检测(年检,安全性、环保性)。2、汽车综合性能检测 (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可靠性、操纵稳定性)。 4、检测参数:1、工作过程参数(发动机功率、制动力)2、伴随过程参数(振动、噪声、异响) 3、几何尺寸参数(气门间隙、自由行程)。 5、检测参数的选择原则:1、灵敏性:检测参数相对于技术状况参数的变化快慢。2、单值性: 单调性,汽车技术状况参数:初始值uf终了值ue的范围内,检测参数的变化不应出现极值(即dP/du≠0)3、稳定性: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多次测的统一检测参事的测量值,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6、检测参数标准的类型: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JT-交通,/T-推荐性)、3、地方标准 (DB)、企业标准(Q/…) 7、检测参数标准的组成:初始值、许用值、极限值。 8、测量:利用测量仪表通过实验和计算方法获取检测参数的量值。 9、汽车检测设备的组成:试验条件模拟装置、取样装置、附加装置、测量系统。 10、测量系统的组成:传感器(把非电物理量转换成电量信号的一种变换器)、信号调理电路、 测量仪表。 11、信号调理电路: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各种形式的信号处理(如电量转换、阻抗转换、离 屏蔽、小信号放大、温度补偿、滤波和调制等)将其调整为适合后续处理电路(A/D卡)应用的规范信号(0~5V、0~10mA及4~20mA等电信号)。(热电偶) 12、智能仪表与虚拟仪表:智能仪表(微处理器与电子仪器相结合的产物)、虚拟仪表(计算 机和电子仪器结合的产物)。区别? 13、汽车检测线的检车单元布置的4个原则:1、对现场的环境污染最小。2、对检测精度影响 小。3、应考虑每个检车单元的检测等时行。4、空间布置上要合理,不能发生空间上的干涉,占地面积少。 第二章发动机性能检测 1、发动机综合检测仪的组成:信号拾取系统、信号与处理系统、采控显示系统。 2、起动系测试前的连接:蓄电池电压拾取器、起动电流拾取器。 3、充电系测试前的连接:蓄电池电压拾取器、充电电流拾取器、充电电压探针。 4、无外载测功:无外部负荷时,猛踩加速踏板,发动机突然加速所发出的动力除克服各种阻力 外,有效转矩全部用于加速自身各运动部件的运转,即发动机以自身运动部件为负载加速运转。 5、无外载加速时间测功法的原理:在节气门全开时,测量在给定转速范围(n2-n1)内的加速时间 Δt。点火系的点火脉冲一缸信号拾取器夹在一缸高压线上获取发动机的转速信号;当驾驶员迅速踩下油门,发动机转速迅速升高,计算机自动判断转速并且分别记下转速从n1到n2时的时间t1和t2。计算功率。 6、无外载加速时间测功法用哪些拾取器?一缸信号拾取器。

精编【汽车行业类】汽车制动性能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有关标准

【汽车行业类】汽车制动性能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有 关标准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有关标准 一、台试检验制动性能 1 制动性能台试检验的主要检测项目: (1)制动力; (2)制动力平衡要求; (3)车轮阻滞力; (4)制动协调时间。 2 制动性能检测方法 (1)用反力式滚筒试验台检验 制动试验台滚筒表面应干燥,没有松散物质即油污。驾驶员将车辆驶上滚筒,位置摆正,变速器置于空档,启动滚筒,使用制动,测取各轮制动力、每轴左右轮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的制动力差、制动协调时间、车轮阻滞力和驻车制动力等参数值,并记录车轮是否抱死。 在测量制动时,为了获得足够的附着力以避免车轮抱死,允许在车辆上增加足够的附加质量和施加相当于附加质量的作用力(附加质量和作用力不计入轴荷;也可采取防止车轮移动的措施(例如加三角垫块或采取牵引等方法)。 (2)用平板制动试验台检验 制动试验台平板表面应干燥,没有松散物质或油污。驾驶员以5km/h~10km/h的速度将车辆对正平板台并驶上平板,置变速器于空档,急踩制动,使车辆停住,测得的各轮制动力、每轴左右轮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的制动力差、制动协调时间、车轮阻滞力和驻车制动力等参数值。

3 制动性能台试检验的技术要求 (1)(1) 制动性能台试检验车轴制动力的要求见表4-1。 注:空、满载状况下测试应满足此要求。 (2)制动力平衡要求 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左、右轮制动力差与该左、右轮中制动力大者比较对前轴不得大于20%,对于后轴不得大于24%。 (3)车轮阻滞力 汽车和无轨电车车轮阻滞力均不得大于该轴轴荷5%。 (4)驻车制动性能检验 当采用制动试验台检验车辆驻车制动的制动力时,车辆空载,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了的总和应不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车辆此值为15%。 (5)机动车制动完全释放时间限制 机动车制动完全释放时间(从松开制动踏板到制动消除所需要的时间)对单车不得大于0.8s。 根据GB7528-2003《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6.15.3的规定,当汽车经台架检验后对制动性能有质疑时,可用道路试验检验,并以满载的检验结果为准。

汽车试验学试题及答案

1、简述汽车试验场的作用与分类。 作用:试车场可以进行可靠性、寿命及环境试验,也可强化试验、缩短试验周期提高实验结果的对比性。 分类:汽车试验场按地域分为热带、寒带、温带和高原试验场;从功能上分为综合试验场和专业试验场;按所有权分为政府、军队、企业和科研机构拥有的试验场;按行业可分为汽车试验场、轮胎试验场、拖拉机试验场和工程试验场;按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种试验场;随着计算机发展,又出现了虚拟试验场和数字化试验场。 2、简述测试系统静态标定的定义及静态标定的条件。 静态标定:在规定条件下,利用一定准确度等级的标准设备(比被标定测试系统的准确度等级至少高一个等级),产生已知标准的静态量(如标准压力、应变、位移等)作传感器或测试系统的输入量,用实验方法进行多次重复测量,从而得到输出量的过程静态标定的条件:无加速度、无振动、无冲击(除非这些参数本身就是被测物理量),环境温度一般为室温(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大气压力为 3、简述系统误差的定义和分类,以及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 系统误差的定义: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对象进行多次测量,有一种绝对值和符号不变,或按某一规律变化的误差 分类:仪器误差、方法误差、试剂误差、主观误差 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对照实验法、空白试验法、校准仪器、校正方法… 4、请简述正交试验设计的步骤。 1)确定试验因素及水平数; 5、请简述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一、与测量条件有关的因素 (1)测量的目的;(2)被测试量的选择(3)测量范围;(4)输入信号的幅值,频带宽度;(5)精度要求;(6)测量所需要的时间。 二、与传感器有关的技术指标 ( (1)精度;(2)稳定度;(3)响应特性;(4)模拟量与数字量;(5)输出幅值;(6)对被测物体产生的负载效应;(7)校正周期;(8)超标准过大的输入信号保护。 三、与使用环境条件有关的因素 (1)安装现场条件及情况;(2)环境条件湿度、温度、振动等(3)信号传输距离;(4)所需现场提供的功率容量 6、叙述交流和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在使用方面有何不同 Z1Z3=Z2Z4,R1R3=R2R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