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书籍设计文化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
中,日本不断从中国、朝鲜等民族引入优秀民族文化,藉以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但这种模仿并不是简单的照搬和移植,在每一次文化交流中,日本文化自身的独特性仍得以保存,并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发展出新的特色。日本传统建筑中隐含着许多与现代设计相似的特征,比如抽象简洁的美;崇尚自然、重感悟、重意象等。这一方面是和日本民族自古以来的朴素审美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禅宗重感悟、重抽象的美学思想有关。现代设计所追求的简洁在日本的绘画、园林设计中都得到明显的反映。
从总体上看日本艺术以柔和、内敛为主,重精神气质的表达,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遵循自然手法,以抽象表达具体——不重感性重悟性。
②以简约的形式和浓郁的意象表达丰富情感——不重形式
重精神。
③追求不对称布局。
④设计以技艺完美为一切艺术的基础,甚至将技艺本身
在日本人看来,对称和整齐划一是人为的表现,而自然之美就体现为不对称或不完美。这是一种迥异于其它民族的审美观。但将这种民族审美情调上升为一种文化理念和系统的审美模式并由此而泛化到茶道、歌道、俳句、能艺、花道等诸多艺术领域则是禅宗文化输入的结果。这里的“空”并非虚空,而是追求南宋院体画那样笔墨简淡、意境深远,以最少化的形式元素,即表象的“空”,衬托思维、悟境中的丰富,表达禅宗审美中“无中万般有”的境界。日本艺术将设计的整齐划一、对称、重复看做是对想象力的破坏.
从设计的角度来审视,大致可以将日本风格归纳为两大类别,一类是现代的“洋”式,另一类是传统的“和”式

“和”设计,首先是因为设计师在发扬民族风格特色的同时,还力求使作品具有时代性,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时尚风格;今天的日本已经在来自传统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加入了日本特有的民族文化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了日本化的气息和现代时尚的语境,不仅从图形创造和色彩的运用等方面都显示出深度。
日本设计教育中形态学、传统图形学和感性工学的深入研究是关键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我们可以追索这种设计产生和实现的背景。日本学者对现代设计基础教育作过深入的研究,并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理论和方法。他们曾对西方的构成主义造型思想和色彩学作过深入的研究和演绎,以日本特有的细分观念,构筑了所谓的“三大构成”教育体系;同时,他们没有放弃对东方的传统图案学的研究和演绎,诸如以“和服”服饰为轴

心的传统图案与加工工艺(诸如草木染
、扎染、刺绣、手绘等)的研究,这种将传统图案学与形态构成学并举的研究方式,必然呈现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格局。

传统设计中的很多语言,在现代设计中都有体现。就图案而言,主要以抽象为主,题材以植物图案(梅、樱、藤、菊)、动物图案(龙、凤、鱼、鸟)、器物图案(碟、扇子、团扇、茶道具)、麻叶、网眼和龟甲以及传统的家徽和几何图案为主。此外,在和服和古代妇女头饰中使用很多的“结”的元素,在设计中都有很好的运用,并作了新的演绎和变体。而围绕着“日本传统色”的应用,从传统绘画、图案、服装、食品等领域中产生了一系列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色彩语汇,并在平面设计上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色彩。

在日本的书籍装帧艺术中,用于封面装饰的构成手段可谓风格各异、流派繁多。但最富于时代精神的表现形式之一莫过于“点”的构成运用。纵观近十年来日本书籍装帧艺术中“点”的表现形式,大体可以归纳出四种类型:

一、强调整齐划一,以形成秩序美

秩序美也是一种韵律美。它蕴含在大小相同、间隔相等、横平竖直的严格模式中。整齐划一极易陷入板滞。然而背水一战,也会产生极具个性的优秀作品。


二、运用自然散点的构图,造成多变的视觉效应。

如果说整齐划一如同节奏感很强的打击乐,那么散点构成就是旋律优美的丝竹乐。散点构成活泼多变,散而不乱,变化有序。设计者需惨淡经营,而又不露声色。


三、采用类似群化的组合,显露时代风格

“点”的外形并不局限于圆形一种,也可以是正方形、三角型、矩形及不规则形等等。但其面积的大小,当然要限制在必须是呈现“点”的视觉效应的范围之内。在等间隔构成的网络上,把某一个或某一组单元的圆点,变换为上述其它各种形状中的某种或某几种,这种手法被称为类似群化组合。类似群化组合的特点在于统一之中蕴育着变化。

四、借方为圆巧用日语汉字,形成理念的表述。

一般说来,包括日语汉字在内的方块字在视觉上是呈“点”的排列组合,因此日本人把日语汉字作为“点”的装饰“材料”来加以利用。设计者采以违反常规的字空行距等距离排列法。由于文字缩得很小,在视觉上形成了“点”状,构成了空灵的网纹。文字已失去原有意义的可辨性,直接表现为若干“点”的复杂色彩变化,完成其装饰底纹的功能。

日本设计家们正在因此而无穷尽地挖掘着“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也正因为如此,“点”也更具有

无穷尽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