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复习汇总

《学前儿童游戏》复习汇总

简述题

1、简述按照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划分的游戏分类。

2、中国古代儿童游戏的种类。

3、幼儿园游戏环境规划的基本要求。

4、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特点。

5、表演区和角色游戏区的区域功能。

6、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策略。

7、结构游戏的基本特点。

8、幼儿在表演游戏中所需具备的基本表演技能。论述题

1、物理环境因素对游戏的影响。

2、儿童个体差异对游戏的影响。

3、儿童传统游戏的特点与价值。

4、规则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活动设计

1、请自定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亲子游戏活动方案。

2、请自定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智力游戏活动方案。

果蔬贮藏加工试题库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课程试题库之 果蔬贮藏加工技术》试题 库 果蔬贮藏加工技术》课程组 2015年12月28日

一、选择题 8. 果蔬无氧呼吸的临界氧气浓度( )。 A. 1% ?3% B. 2 %?3% C. 2%? 2.5 % D. 3 %? 5% 9. 下列不是常用的增稠剂有 A. 明胶和琼脂 B. C. 果胶和酪蛋白 D. 10. 属于天然色素的是( A. 柠檬黄 B. C. 苋菜红 D. 11. 酶法去皮利用的是( A. 果胶酶 C. 脂肪酶 12. 罐制品的 A. PH B. )。 淀粉和果胶 酪蛋白和海藻 )。 胭脂 红 核黄素 )。 蛋白酶 淀粉酶 B. D. )是选定杀菌对象菌的重要因 素。 耐热性 C. 1 3.罐制品杀菌工艺的主要条件是确定( A. 温度和时间 B. PH 和时间 14. 干制品的贮 存最适当的温度是( A. 0 ? 1 C B. 12 ? 15C C. 0 ?2C D. 10 ?15C 16. 果脯制品的护色处理常用的方法。( A. 熏硫 和热烫 B. 浸硫和热烫 C. 热烫 D. 熏硫和浸硫 17. 果酱加工的重要工艺是( 预煮 打浆 )为主导。 B. A. 浓缩 B. C. 过滤 D. 18. 腌制品是以( A. 乳酸发酵 ) 。 温度 ) C. PH )。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 C. 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 D. 22. 多数微生物繁殖的临界温度是( A. 0 C B. - 5C C. -10C D. -12C 26. 不属于酶褐变发生所必需的三个条件是( A. 底物 B. 酶 C. 氧 D. PH 29. 大白菜气调贮运的最适温度和相对湿度是( A. 0 C ? 5C C. 2 C ? 5C B. 0 D. 1 D. 时间 和温度 D. 温度和 PH ) 。 )。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试卷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期末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______为基本活动。 2.幼儿园中最典型的游戏活动包括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和_____。 3._______是最早形成的社会性关系,也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4.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环境的创设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自身规律,要充分体现儿童的心里特质,这体现了_________的原则。 5.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的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叫象征性游戏,这种游戏是_______游戏。 6.______是规则游戏的核心组成部分。 7.依靠文字语言和视觉图片的相互关系来共同起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作用的图书类型叫________。 8.认为游戏的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游戏的发展受认知发展的驱使和制约,并与认知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 9.按照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的幼儿园空间标准,室内人均不少于_____平方米,室外人均不少于4平方米。 10.来源于民间游戏,又是典型的角色游戏,常常出现在小班的区域游戏活动中,这种游戏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11.儿童利用不同的材料如积木、零部件、沙、水等来进行建造的游戏叫做()。 A. 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 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12.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明确规定,幼儿园的幼儿每天室外活动的时间不能低于()小时。 A. 1 B. 2 C. 3 D.4

果蔬课程现用教材出卷试题库

一、填空题 1. 《果蔬制品生产技术》学科主要解决的是果蔬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2.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是人们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二、判断题 1.(√)一般果蔬所提供的能量较低,属于碱性食品。 四、单项选择 1.(A )我国下列果蔬制品中达到国际贸易量的50%以上的是 A.苹果汁(浆) B.脱水蔬菜 C.蘑菇罐头 D.笋罐头 四、多项选择 1.(C、D )下列不属于蔬菜和水果主要营养成分的是 A.维生素C B.矿物质 C.脂肪 D.蛋白质 E.膳食纤维 2.()可利用废弃的柑橘果籽提取下列哪些成分比较合理 A.矿物质 B.食用油 C.蛋白质 D.胡萝卜素 E.果胶 六、简答题 1. 国外果蔬加工产业的特点是? 1、已实现了果蔬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2、深加工产品越来越多样化 3、技术与设备越来越高新化 4、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越来越完善 5、资源利用越来越合理 2. 我国果蔬加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果蔬商品化处理程度低,流通链条低温化程度低 2、缺乏优质原料和生产基地,品种结构不合理,尤其缺乏加工用品种 3、果蔬加工机械化、现代化速度较慢,加工转化能力低 4、果蔬综合加工利用低 5、果蔬加工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与技术监督 一、填空题 1. 一般将果蔬成熟度分为可采成熟度、加工成熟度、生理成熟度。 二、判断题 1.(×)一般食品的A w越大,食品越耐贮藏。 2.(√)只有密封才能保证一定的真空度。 3.(√)达到生理成熟度的果实除了做果汁和果酱外,一般不适宜加工其他制品。 4.(×)制作果脯及酱腌菜选择软水较好。 5.(√)果蔬汁、果酒加工选择软水较好。 6.(×)木糖醇、麦芽糖醇等糖醇类甜味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7.(√)蔗糖、淀粉糖浆不作为食品添加剂看待。 8.(√)振动筛可作为果蔬原料分级使用。 三、单项选择

学前儿童游戏价值(精选.)

举例说明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儿童最喜欢游戏,渴望游戏,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并认识周围的世界,他们在游戏中快乐,在游戏中探索,在游戏中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儿童与游戏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游戏促进儿童生理的发展 游戏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和发育,游戏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游戏促进大脑的发展。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能够锻炼思维,在跳跃奔跑过程中身体机能得到了发展。 儿童活泼好动,游戏正好满足了儿童的身体素质的需求,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不管哪种游戏都能促进儿童的身体机能发展。如表演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角色进行动作、表情、语言的表演、这些表演动作都能让儿童的身体体能得到锻炼,促进儿童身体素质健康地发展。在各体育活动中,利用游戏的形式组织的体育活动都能让儿童在游戏中练习走、跑、跳、平衡、钻、爬等身体动作,也还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运动器材,如沙包、绳子、皮球、键子等让儿童得到体育锻炼,从而达到锻炼儿童身体增强儿童的体质,促进了儿童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游戏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1.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语言游戏在幼儿教室里随处可见,它常常发生在最平常的环境里。例如,小班小孩喜欢自言自语,他们满足于自己对自己说话的快感。3岁儿童在游戏中进行言语交往,且交往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充分证明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在角色游戏中,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语言交往成为区别角色游戏和其他活动的要素之一为儿童从同伴那儿学习新的词汇和概念提供了机会。游戏又提供了重复练习语言及同伴互相学习的机会,使幼儿学的有趣和自然,游戏极大程度的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2.游戏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以其特有的没理吸引儿童,让儿童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自由的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会积极开动脑筋,遇到问题会想办法解决。 例如,在建构性游戏中,儿童会发挥自己想象力,用积木或者雪花片搭出各种各样的造型,

果蔬贮藏加工试题库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课程试题库之--- 《果蔬贮藏加工技术》试题库 《果蔬贮藏加工技术》课程组 2015年12月28日

一、选择题 8.果蔬无氧呼吸的临界氧气浓度()。 A. 1%~3% B. 2%~3% C. 2%~2.5% D. 3%~5% 9.下列不是常用的增稠剂有()。 A. 明胶和琼脂 B. 淀粉和果胶 C. 果胶和酪蛋白 D. 酪蛋白和海藻 10.属于天然色素的是()。 A. 柠檬黄 B. 胭脂红 C. 苋菜红 D. 核黄素 11.酶法去皮利用的是()。 A. 果胶酶 B. 蛋白酶 C. 脂肪酶 D. 淀粉酶 12.罐制品的()是选定杀菌对象菌的重要因素。 A. PH B. 耐热性 C. 温度 D.时间 13.罐制品杀菌工艺的主要条件是确定()。 A. 温度和时间 B. PH 和时间 C. PH和温度 D. 温度和PH 14.干制品的贮存最适当的温度是()。 A. 0~1℃ B. 12~15℃ C. 0~2℃ D. 10~15℃ 16.果脯制品的护色处理常用的方法。() A. 熏硫和热烫 B. 浸硫和热烫 C. 热烫 D. 熏硫和浸硫 17.果酱加工的重要工艺是()。 A. 浓缩 B. 预煮 C. 过滤 D. 打浆 18.腌制品是以()为主导。 A. 乳酸发酵 B. 酒精发酵 C. 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 D. 醋酸发酵 22.多数微生物繁殖的临界温度是()。 A. 0 ℃ B. -5℃ C. -10℃ D. -12℃ 26.不属于酶褐变发生所必需的三个条件是()。 A. 底物 B. 酶 C. 氧 D. PH 29.大白菜气调贮运的最适温度和相对湿度是()。 A. 0℃~5℃ B. 0℃~1℃ C. 2℃~5℃ D. 1℃~3℃

果蔬试题库及标准答案

填空 1,鲜切果蔬技术的关键在于_防腐保鲜_。 2,工业上用的最多的包装膜是__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乙烯PE____ 3,鲜切果蔬技术的包装方法主要有_自发调节气体包装(MAP)、减压包装(MVP)及涂膜包装 4,Vc在___酸性环境中较为稳定。 5,食盐的作用:调味脱水、抑菌防腐、改善品质。 6泡菜盐水配制时,用硬水 7 泡菜盐水配制时,以水为准,加入食盐6%-8% 8 入坛泡制时,盐水也不要装的过满,以距离坛口 10com为宜。 9 泡菜发酵初期,乳酸积累为 .0.2%-0.4% 10发酵中期,主要是.正型乳酸发酵 11蔬菜腌渍的主要发酵产物是乳酸、乙醇和醋酸。 12抑制酶活性和采取隔氧措施是限制和消除盐渍制品酶促褐变的主要方法。 13腌渍蔬菜的过程中,一般采用钙盐作为保脆剂,其用量以菜重的0.05% 为宜。 14对泡菜来说,由于需要乳酸发酵,适宜于乳酸菌活动的温度为26~30 15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较为稳定,腌制时间越长,维生素C损耗越大。 16蔬菜腌渍时,酱油、食醋、红糖在增加制品风味的同时,也能改善制品的色泽。 17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在酱腌菜中最大使用量为0.5g\kg。 18制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腌渍菜类、酱渍菜类糖醋渍菜类、盐水渍菜类、清水渍菜类、菜酱类。 19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包括:乳酸发酵、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 20食盐的防腐作用随时盐浓度的提高而增强食盐浓度不超过15% 21 用CaCl2作保脆剂时,用量以菜重的0.05%为宜。 为了防止混浊果蔬汁固体与液体分离而降低产品的外观品质,增进产品的细度和口感,常进行均质处理。 22、真空浓缩设备由蒸发器、真空冷凝器和附属设备组成。 23、果蔬汁的冷冻浓缩应用了冰晶与水溶液的固-液相平衡原理。 24、柑桔类果汁风味变化与温度有关,4 ℃下贮藏,风味变化缓慢。 25、通过表面或筛过滤使大于过滤孔径的颗粒被截留在过滤片的表面称为表面过滤。 26、深过滤三种基本的过滤机理:表面过滤、深过滤、吸附过滤。 27、主要的果蔬汁浓缩装置有降膜式、平板蒸发式、搅拌蒸发式循环式和离心薄膜式等 28、通常新鲜果蔬含水量比较高,水果含水量为70-90%,蔬菜为85-95%。 29、酶对湿热环境是很敏感的,在湿热温度接近水的沸点时,各种酶几乎立即灭活。 30、果蔬在干制过程中,有时采取升温、降温、再升温的方式,使原料内部的温度高于表面的温度,形成温度梯度,这时水分会借助温度梯度沿热流方向移动,也称之为水分的热扩散。 31、水分扩散受干燥介质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不同种类、不同形状的原料在不同的干燥介质下,其水分扩散的方式和速度不相同。 32、单宁是果品褐变的基质之一。在杀菌操作前,应防止大量出现乳酸。 33、食品中所含的水分有结合水和游离水。 34、干制过程就是水分的转移和热量的传递,实际上就是湿热传递。 35、果蔬原料在干制前处理包括热烫处理,硫处理和浸碱脱蜡 36、果蔬饮料中果浆含量不低于30%(m/v);果汁饮料中果汁含量不低于10%(m/v);果粒果汁饮料中果汁含量不低于10%(m/v),果粒含量不低于5%(m/v)。

果蔬加工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D值:果蔬罐头杀菌时,在所指定的温度条件下,杀死90%原有微生物芽胞或营养体细菌数所需要的时间。 2、F值:果蔬罐头杀菌时,在恒定的加热标准温度条件下杀灭一定数量的细菌营养体或芽胞所需要的时间。 3、烫漂:常称预煮,即将已切分的或经其他预处理的新鲜原料放入沸水或热蒸汽中进行短时间的处理。 4、压块:蔬菜干制后,体积膨松,容积很大,不利包装和运输,因此在包装前 需经过压缩,一般称为压块。 5、罐藏食品:凡以罐藏方法用密封容器包装并经热力杀菌的食品称罐藏食品。 6、均质:将果蔬汁通过一定的设备使其中的细小颗粒进一步破碎、使果胶和果蔬汁亲和,保持果蔬汁均一性的操作。 7、商业无菌:是指在一般商品管理条件下的贮存运输期间,不致因微生物所败坏或因病菌的活动而影响人体健康。 8、葡萄酒陈酿:新酿成的葡萄酒放在贮酒容器内,经一定的时间贮存,消除酵母味、酸臭味和2刺激味等,品质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一过程称为酒的熟或陈酿。 二、选择题 1、下列色素物质中属于脂溶性的是( C )。 A.叶绿素 B.花色素 C.类胡萝卜素 D.花黄素 2、马铃薯在食用前常需要去除发芽或发绿的部分,因为这些部位含有一种有毒的 糖苷类物质( C )。 A.黑芥子苷 B.枸桔苷 C.茄碱苷 D.苦杏仁苷

3、下列物质中属于脂溶性的是( A )。 A.微生素A B.硫胺素 C.核黄素 E.维生素C 4、下列腌制品属于非发酵性腌制的是( B )。 A.泡菜 B.酱菜 C.冬菜 D.酸菜 5、蜜饯制造时,原料浸泡饱和石灰水其主要目的为( C )。 A.漂白组织 B.中和有机酸 C.硬化组织 D.增加风味 6、罐头打检主要是用来判断( C )。 A.生菌数 B.杀菌值 C.真空度 D.固形物量 7、下列哪个选项无抑制返砂 (还砂) 之作用?( D ) A.转化糖 B.麦芽糖 C.蜂蜜 D.葡萄糖 8、果冻的冻胶态、果酱和果泥的粘稠度及果丹皮的凝固态都是利用果胶的胶凝作 用来实现的,下列因素不能影响低甲氧基果胶的胶凝的是( B )。 A.钙离子用量 B.糖用量 C.温度值 9、下列产品的制作工艺中通常需盐腌处理的是( C )。 A.湿态蜜饯 B.干态蜜饯 C.凉果 D.果冻 10、制作某种水果罐头,要求该罐头净重500g,开罐时的糖液浓度为16%,现决 定每罐加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的该水果400g,则应加入的糖液的浓度为( A )。 A.20% B.30% C.40% D.50% 11、下列酒精发酵产物中应除去的物质是( D )。 A.磷酸己糖 B.甘油 C.高级一元醇 D.甲醇 12、人头马属于( C )。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教学指导

教学辅导 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 什么是角色游戏,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自己创造的一种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又称主题角色游戏。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1.独立自主性 2.社会性(本质特征)。表现在:是由于儿童想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容是对成人社会生活内容的部分概括与再现;是在集体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活动方式具有集体性;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水平有密切关系。 3.象征性。表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三、角色游戏的产生与发展 角色扮演的发展:单纯摆弄、操作实物的行动——在角色游戏的情境下,操作实物的行动——担任角色,但未能以角色要求行动,往往随时可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游戏——按角色要求行动,遵守规则胜过使用物品的直接愿望,但仍不稳定——按角色要求行动,表演逼真——明确角色间的关系,规则复杂化。 游戏内容的发展:主题范围由熟悉的幼儿园或家庭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的性、主动性及组织能力的发展:从无目的到预先想到玩什么,发展到长时间玩情节复杂的游戏;从不参加游戏到在别人带领下玩游戏,发展到主动参与游戏;从听从老师分配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分配角色,发展到组织小朋友一起游戏,在遇到纠纷时能协调解决。 四、角色游戏的构成因素 1.以人代人——角色扮演:认识和理解成人的行动和活动;可将自己头脑中的表象重新组合,概括性地反映成人活动;能够用游戏材料、动作、语言来扮演新形象。角色游戏也能促进想象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2.以物代物——对物品的假想:游戏中儿童摆脱眼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为思维的支柱。最初这种假想依赖于实物与假想物之间的相似性,但后来可以脱离实物进行假想。 3.情景转换——对游戏动作和情境的假想:通过实用玩具的动作来表现假想的游戏情

果蔬贮藏学试卷和答案

《果蔬贮藏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果蔬贮运中的自然损耗包括()和()。 2、果蔬愈伤得基本条件()、()、()。 3、MA法贮藏果蔬的主要方式有()和()。 4、果蔬的低温伤害有()和()两种类型。 5、具有生理休眠特性的果蔬有()、(),具有强制休眠特征的果蔬有()、()。 6、下面几种果蔬贮藏的适宜温度(℃):甜橙()、葡萄()、甜椒()、胡萝卜()。 7、下面代号的中文名称:RQ()、ACO()、PPO()。 8、果蔬贮运中的自然损耗包括()和()。 9、奥氏气体分析仪测定O2和CO2的原理是:采用( )吸收CO2,采用()吸收O2。 10、果蔬收获的基本要()和()。 11、乙烯在果蔬体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是()→()→()→乙烯。 12、下面几种果蔬贮藏的适宜温度(摄氏度):香蕉(),葡萄(),甜橙(),青椒(),绿熟番茄()。 13、具有典型呼吸跃变的果实有(),(),()。 14、具有典型生理休眠特性的果蔬有(),(),()。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CA贮藏: 2、生理性休眠: 3、田间热: 4、呼吸跃变: 5、生理性病害: 6、温度系数(Q10): 7、湿度饱和差: 8、预冷: 9、果品蔬菜的冷链流通: 10、抗病性: 三、简答题(每题2分,共20分。) 1、简述运输的环境条件对果蔬质量的影响。

2、贮藏中控制侵染性病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蒸腾作用对果品蔬菜贮藏有何影响? 4、机械损伤如何影响果蔬的贮藏效果? 5、成熟度对果蔬贮藏效果有何影响?

6、果蔬长途运输应注意什么问题? 7、引起果蔬萎蔫的因素有哪些? 8、什么是果蔬的寄生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并各举三例。 9、如何解决MA贮藏中产生的凝水问题? 10、振动损伤对果蔬贮藏有何影响?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综合练习试题

《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导》综合练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儿童游戏的特点是:快乐的、自愿的、充满幻想的、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有序的。 2.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包括游戏主题、游戏规则、游戏角色、游戏情节。 3.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4.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角色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5.室内游戏环境规划的内容包括:空间利用、活动区划分、墙面及顶面规划、走廊空间及地面的规划。6.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安排象征游戏),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 7.成型玩具对(0-3 )岁的幼儿来说可以引起游戏的兴趣,未成型的玩具对( 3 )岁以上幼儿更具吸引力。 8.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9.角色游戏的象征性体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三方面。 10.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影子戏)。 11、表演游戏的特点:表演性、游戏性、创造性 12、表演游戏的(表演性)特点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它类型游戏的根本特征。 13、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包括:舞台、布景;道具、服饰(象征性的)与角色 14.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包括插接、镶嵌,排列、堆积,黏合,穿、编,(螺旋)的技能。 15.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模式包括(模拟构造)、命题构造、(自由构造)三种。 16.(象征性游戏)是2~7岁幼儿的典型游戏。 17. 4~5岁儿童对象征游戏的兴趣表现在以下内容:主题角色游戏、主题构建游戏、看图搭建游戏、主题表演游戏。 18.规则游戏的特点有(目的性和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和(由成人编制和指导)。 19.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20.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游戏要有(趣味性)、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21.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有: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健康和情绪。 22.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游戏主题、材料、行为习惯等方面。 23.小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方面的情况)。24.中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之间的冲突)。 25.大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于(幼儿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游戏)。 26.游戏观察计划的制定涉及(对象的选择)、(内容的确定)、(标准的选定)和(记录方式的设计与选用)等多方面的工作。 27.(游戏评价)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8、儿童的游戏是一种外部可观察的行为,通过对儿童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和所使用的材料的观察,我们可以判断儿童是否在游戏。 29、表演游戏是一种重“游戏性”的戏剧表演,引导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持“好玩”和“无观众”状态,同时要注意几个必须环节;了解文艺作品―――提供表演的条件―――创设表演机会。 二、名词解释 1.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游戏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阶段。2.游戏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 2.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依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创造性地进行的。 3.游戏环境: 是指儿童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等。 4.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5.结构游戏:是指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 6.表演游戏:是指通过扮演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 7、智力游戏:根据智育任务设计的,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规则类游戏。 8、体育游戏—也叫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根据幼儿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动作、角色、情节和游戏规则组成,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 9、音乐游戏—是幼儿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为实现一定的音乐教育目标按一定规定进行的游戏。 三、简答题 1.教师投放游戏材料时应考虑的要求有哪些 答:第一,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游戏材料; 第二,投入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第三,灵活投入游戏材料;第四,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作用。

蔬菜试题及答案

蔬菜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万安县县直机关干部学习农村实用技术 考试试卷(蔬菜类) 一、填空题。(每空2分,小计2×18=36分) 1. 蔬菜大棚是一种较常见的蔬菜栽培设施,它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让蔬菜反季节生产成为可能。 2.大棚塑料薄膜可以有效防止蔬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二氧化碳流出,以达到大棚内需要的保温效果。 3. 大棚内的光照主要决定于棚外太阳辐射强度,覆盖材料的光学特点和污染程度。 4.做好土壤、种子、空气消毒是大棚蔬菜生产省工省力的好方法,同时又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基本措施。 5.大棚高温生理障碍的防止措施主要有:加强通风、 遮阳网覆盖。 6.大棚瓜果类蔬菜畸形果防治措施有:加强温度、 水肥管理,补充足量肥料。 7.高温闷棚是棚内空气、土壤消毒的一种好方法。 8.竹荪属中温性菌类,具有喜阴怕阳、喜潮怕干忌淹 的特性。 9.完整的竹荪子实体由菌盖、菌裙、菌柄、菌托4部分组成。

10.万安主栽竹荪品种是福建长裙棘托竹荪,具有菌丝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的特点。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小计2×10=20分) 1. 我县春夏季节雨水充沛,蔬菜栽培作畦方式以 A 为主。 A、高畦 B、低畦 C、平畦 2.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是 C 。 A、全园防控用药不限 B、自然控制禁止用药 C、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3. 种子在破嘴时给予1-2天 A 的低温锻炼,可提高作物抗寒力,加快发育速度。 A、0℃以下 B、0~5℃ C、5℃以上 4. 大棚内地温与气温相比 A 。 A、更稳定 B、一致 C、变幅大 5. 大棚内气温分布呈 B 的特点。 A、中间低、两边高 B、中间高、两边低 C、一样高 6. 瓜类枯萎病是 B病害。 A、细菌性 B、真菌性 C、病毒性 7. 番茄细菌性青枯病在 A 土壤中发病重,可用石灰调整土壤酸碱度。 A、微酸性 B、中性 C、微碱性 8. 竹荪全园覆盖遮阳栽培,选用的遮阳网遮光率以 C 为宜。 A、50% B、60% C、70%

《食品加工基础》期末试题库完整

一、名词解释 1.食物;2食品(填空);3. 食品加工;4. 食品安全;5. 果蔬速冻;6. 果蔬糖制;7. 高甲氧基果胶;8. 蔬菜腌制;9. 果蔬的干制;10. 罐头真空度;11. 商业无菌1 2. 软饮料; 13. 果蔬汁饮料;14. 植物蛋白饮料;15. 茶饮料;16. 碳酸饮料;17. 含乳饮料;18.焙烤食品;19.面包;20. 面团醒发;21. 蛋糕;22. 膨化食品;23. 豆制品;24. 点脑;25. 香肠;26.火腿;27.酱卤肉制品;28.烧烤肉制品;29.腊肉;30. 牛乳的滴定酸度;31巴氏杀菌乳.;32.酸乳;33酸奶发酵剂;34.冰淇淋;35.松花蛋;36.咸蛋;37. 水产品加工; 38.冷冻鱼糜;39.食品发酵;40.黄酒;41.葡萄酒;42.酱油;43.食醋;44.烫漂 二、填空题 1.《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食品的定义: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包括_____食品、半成品和_______食品,不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 2.食品应具有本身应有的_____和形态、香气和味感、营养和易消化性、卫生和_____、方便性、贮运和_______ 等特点。 3.为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或者为了补充食品中所缺乏的_______,向食品中添加一定量的食品营养_______,以提高其营养价值,这样的食品称为营养强食品。 4.食品加工是指改变食品_______或半成品的形状、大小、性质或纯度,使之符合食品_______的各种操作,亦指将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加工成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的全部过程。 5.食品加工技术是指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原理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研究食品_______利用、原辅材料选择、_______加工、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_______ 、营养价值、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的一门科学。 6.果蔬贮藏保鲜的基本原理就是创造适宜的_______条件,将果蔬的生命活动控制在最小限度,从而延长果蔬的_______。 7.冷库贮藏指_______制冷贮藏,根据所贮藏果蔬的种类和品种的不同,进行_______的调节和控制,以达到长期贮藏的目的。 8.气调贮藏就是在_______贮藏的基础上,同时改变、调节贮藏环境中氧气、_______和氮气等气体成分比例,并把它们稳定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的一种方法。 9.速冻保藏是利用人工制冷技术降低食品的温度使其控制_______和_______活动,而达到长期保藏的目的。 10.速冻果蔬的包装分冻前包装和冻后包装。一般_______多采用先速冻后包装的形式,即冻后包装,以保证节蔬菜的冻结速度,而_______可采用冻前包装。 11.糖制品按其加工方法和状态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____类和_______类。 12.糖制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 13.常用加糖浓缩方法有_______浓缩法和_______浓缩法。 14.蔬菜腌制主要是利用_______的保藏、微生物的_______及蛋白质的分解等一系列的生物化学作用,达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 15.果蔬罐藏技术就是将果蔬原料经预处理后密封在罐式容器中,通过杀菌工艺杀灭大部分微生物,并维持其密闭和_______条件,进而在_______下得以长期保存的加工技术。 16.罐头食品一般杀菌对象菌选择最常见的耐热性最强的并有代表性的_______或引起的食品中毒的_______。 17.国内外罐头食品常用的容器主要有_______ 、______ 和_______。 18.罐制品的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最后工序,主要是对罐头内容物和外观时行检查。一般包括保温检验、_______检验、_______检验和_______检验。

课程标准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和检验学生关于幼儿游戏及开展与指导的基本理论以及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分类、影响因素、发展规律及教育价值;教育实施部分阐释幼儿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任务、原则以及做好对幼儿游戏的教育指导及评价等诸多实践性的思路、策略和方法。全书所阐述的幼儿游戏的基本原理具有抽象理论思维的特点,同时它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了解国内外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教育价值,理解在学前教育中实施游戏、实现游戏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在教育中实施游戏的基本环节和任务,努力提高自身对幼儿游戏进行科学教育指导的实践能力,增强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贯彻与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和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情景模作、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游戏的分类部分,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本课程安排有课程见习,可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见习,并要求写出见习报告。要求学生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努力掌握本学科的理论,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注意联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各种能力,如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等。 (五)考核要求 1.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大部分构成,期末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具体包括课程预习(占总评成绩的10%)、课程作业(占总评成绩的10%)、课堂考勤(占总评成绩的10%)、能力考核(占总评成绩的10%)、课外阅读(占总评成绩的10%)五个方面构成,符合学校关于成绩评定的规范。 2.考题设计 考题的重点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种类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多种形式,其中客观题占50%左右,主观题占50%左右。 二、本文 第一章幼儿游戏概述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立体地把握游戏的构成及游戏特征的层次组合,掌握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般指标。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游戏的多重涵义 第二节幼儿游戏的特征 第三节游戏的分类 考核要求: 一、游戏的多重涵义 1.识记:(1)作为进步的游戏;(2)作为进步的游戏;(3)作为力量的游戏;(4)作为身份认同的游戏;(5)作为想象的游戏;(6)作为自我的游戏;(7)作为无聊的游戏。 2.综合运用:理解七种涵义中游戏的差异,并能够举例。 二、幼儿游戏的特征 1.识记:(1)纽曼的“三内说”;(2)克拉思诺和佩培拉的游戏四因素论;(3)克罗伊斯对游戏特征的分析;(4)加维对游戏特征的分析;(5)鲁宾对游戏特征的分析。 2.领会:(1)我国学者对幼儿游戏基本特征的一般认识;(2)从游戏与非游戏活动的区 别与联系中归纳出的游戏特征;(3)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不同。 三、游戏的分类 1.识记:(1)从各种角度出发把幼儿游戏划分的类型;(2)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联合游戏、平行游戏、合作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创造性游戏、本体性游戏、工具性游戏的概念。 2.领会:(1)幼儿游戏的关键特性分类;(2)按游戏的教育作用的分类;(3)游戏按照时间的分类;(4)游戏按照复杂程度进行分类。

果蔬贮藏与加工试题无答案版

《果蔬贮藏与加工》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植物从授粉开始至果实生长达到品种应用的大小。该阶段是() A、生长 B、成熟 C、衰老 D、发育 2、新鲜果蔬采后贮藏、运输的基本原则是() A、降低温度 B、提高空气湿度 C、降低呼吸作用 D、提高新陈代谢 3、对跃变型果实而言,()是它的贮藏期 A、跃变上升期 B、细胞分裂期 C、跃变下降期 D、后熟期 4、采收下来就准备食用的果实应选择() A、加工成熟度 B、可采成熟度 C、生理成熟度 D、根据天气而定 5、抗坏血酸就是()。 A 维生素 C B 维生素 B C 维生素A D 维生素E 6、蔬菜加工中常利用石灰水浸泡,主要是起到()的作用。 A 护色保绿 B 防氧化 C 杀菌 D 防腐 7、葡萄采收的适宜时期为()。 A晴天上午晨露消失 B太阳曝晒 C阴雨连绵、浓雾未散 D 夜晚 8、包装是实现果蔬商品标准化的重要措施,最便于携带的包装是:()。 A 条筐 B 塑料薄膜小包装 C 木箱 D 纸箱 9、国内外应用的贮藏方法,可以归纳大类,低温贮藏和() A、通风库 B、气调贮藏 C、机械冷藏 D、简易贮藏 10、产品入库贮藏在堆放时应注意() A、一隙三离 B 一隙一离 C三离三隙 D 三离一隙

11、下列属于人工气调贮藏的英文缩写是() A、CA B、MA C、RGQT D、TPS 12、机械冷藏库的贮前准备包括()和防虫防鼠工作 A、设定库内适宜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 B、启动制冷系统将库温直接调到贮藏期内的最适宜温度 C、对库房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D、喷洒异氰酸和聚醚两种材料 13、果蔬有机酸含量的测定中,采用的方法是() A.酸式滴定法 B.沉淀法 C.碱式滴定法 D.置换法 14、有机酸含量测定的试验中,滴定终点的判定是() A.溶液呈无色 B.溶液呈淡红色,15秒不退色 C.溶液呈红色,15秒不退色 D.溶液呈淡红色,20秒不退色 1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蔬中有机酸含量、糖酸比的变化趋势是() A、降低、增加 B、降低、降低 C、增加、降低 D、增加、增加 16、果蔬中的鲜味主要来自一些具有鲜味的()、氨酰和肽等含氨物质 A、脂肪 B、多糖 C、氨基酸 D、氨气 17、罐头冷却的最终温度一般认为()最合适。 ~20℃ ~25℃ ~43℃ ~50℃ 18、果冻制作过程中()很重要。 A.原料选择 B.打浆 C.预煮 D.杀菌 19、在果蔬糖制品实际生产过程中,常采用加()来调节糖液的PH值。 A.柠檬酸 B.醋酸 C.酒石酸 D.苹果酸 20、熏蒸型保鲜剂,以()形式抑制或杀死果品表面的病原微生物 A、气体B、液体C、固体D、液固共存

果蔬试题库及答案

填空 1,鲜切果蔬技术的关键在于_防腐保鲜_。 2,工业上用的最多的包装膜是__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乙烯PE____ 3,鲜切果蔬技术的包装方法主要有_自发调节气体包装(MAP)、减压包装(MVP)及涂膜包装 4,Vc在___酸性环境中较为稳定。 5,食盐的作用:调味脱水、抑菌防腐、改善品质。 6 泡菜盐水配制时,用硬水 7 泡菜盐水配制时,以水为准,加入食盐6%-8% 8 入坛泡制时,盐水也不要装的过满,以距离坛口 10com为宜。 9 泡菜发酵初期,乳酸积累为 .0.2%-0.4% 10发酵中期,主要是.正型乳酸发酵 11蔬菜腌渍的主要发酵产物是乳酸、乙醇和醋酸。 12抑制酶活性和采取隔氧措施是限制和消除盐渍制品酶促褐变的主要方法。 13腌渍蔬菜的过程中,一般采用钙盐作为保脆剂,其用量以菜重的0.05% 为宜。 14对泡菜来说,由于需要乳酸发酵,适宜于乳酸菌活动的温度为26~30 15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较为稳定,腌制时间越长,维生素C损耗越大。 16蔬菜腌渍时,酱油、食醋、红糖在增加制品风味的同时,也能改善制品的色泽。 17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在酱腌菜中最大使用量为0.5g\kg。 18制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腌渍菜类、酱渍菜类糖醋渍菜类、盐水渍菜类、清水渍菜类、菜酱类。 19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包括:乳酸发酵、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 20食盐的防腐作用随时盐浓度的提高而增强食盐浓度不超过15% 21 用CaCl2作保脆剂时,用量以菜重的0.05%为宜。 为了防止混浊果蔬汁固体与液体分离而降低产品的外观品质,增进产品的细度和口感,常进行均质处理。 22、真空浓缩设备由蒸发器、真空冷凝器和附属设备组成。 23、果蔬汁的冷冻浓缩应用了冰晶与水溶液的固-液相平衡原理。 24、柑桔类果汁风味变化与温度有关,4 ℃下贮藏,风味变化缓慢。 25、通过表面或筛过滤使大于过滤孔径的颗粒被截留在过滤片的表面称为表面过滤。 26、深过滤三种基本的过滤机理:表面过滤、深过滤、吸附过滤。 27、主要的果蔬汁浓缩装置有降膜式、平板蒸发式、搅拌蒸发式循环式和离心薄膜式等 28、通常新鲜果蔬含水量比较高,水果含水量为70-90%,蔬菜为85-95%。 29、酶对湿热环境是很敏感的,在湿热温度接近水的沸点时,各种酶几乎立即灭活。 30、果蔬在干制过程中,有时采取升温、降温、再升温的方式,使原料内部的温度高于表面的温度,形成温度梯度,这时水分会借助温度梯度沿热流方向移动,也称之为水分的热扩散。 31、水分扩散受干燥介质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不同种类、不同形状的原料在不同的干燥介质下,其水分扩散的方式和速度不相同。 32、单宁是果品褐变的基质之一。在杀菌操作前,应防止大量出现乳酸。 33、食品中所含的水分有结合水和游离水。 34、干制过程就是水分的转移和热量的传递,实际上就是湿热传递。 35、果蔬原料在干制前处理包括热烫处理,硫处理和浸碱脱蜡 36、果蔬饮料中果浆含量不低于30%(m/v);果汁饮料中果汁含量不低于10%(m/v);果

15年山东春季高考农林果蔬类专业知识试题

山东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 农林果蔬类专业知识试题 (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下列作物的根系属于须根系的作物是() A.花生B.棉花C.玉米D.大豆 2.下列选项中,属于大蒜茎变态的是() A.块茎B.根状茎C.球茎D.小鳞茎 3.所有高等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A.大液泡B.中心体C.细胞壁D.叶绿体 4.植物细胞中,被喻为“养料加工厂”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B.内质网C.线粒体D.高尔基体 5.叶在茎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方式称为叶序。小麦的叶序属于() A.对生叶序B.簇生叶序C.轮生叶序D.互生叶序 6.下列作物中,二氧化碳同化途径为C4途径的作物是() A.小麦B.玉米C.棉花D.大豆 7.可以延缓植物叶片衰老、延长蔬菜贮藏期的植物激素是() A.细胞分裂素B.脱落酸C.生长素D.乙烯 8.植物感受光周期的器官是() A.根B.茎C.叶D.花 9.正常条件下,在长日照植物光照期给予短时的黑暗处理,对开花的影响是()A.正常开花B.延迟开花C.提前开花D.不开花 10.连续阴天时,温室适当降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增强光合作用B.增强呼吸作用C.降低呼吸作用D.降低蒸腾作用1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珠被发育成() A.子叶B.种皮C.胚乳D.果皮 12.无花果的花序类型为() A.隐头花序B.总状花序C.圆锥花序D.伞房花序13.植物体内有机物质代谢的枢纽是()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14.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质地B.土壤湿度C.土壤颜色D.太阳辐射15.下列植物中,可以作为酸性土壤指示植物的是() A.柽柳B.碱蓬C.茶树D.盐蒿 16.农业生产中,通过种植绿肥植物、施用菌肥等措施改良土壤,利用的土壤特性是()A.物理吸收B.化学吸收C.离子交换吸收D.生物吸收17.耕层土壤混合样品的采土深度一般为() A.10cm B.15cm C.20cm D.25cm 18.根瘤菌肥的主要施用方法是() A.撒施B.随水浇灌C.根外追肥D.拌种 19.容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的土壤水分类型是() A.吸湿水B.膜状水C.重力水D.毛管上升水

(完整版)学前儿童游戏练习试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填空题 1、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______的研究式样。 2、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___。 3、1903年我国创办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_湖北幼稚园_____,标志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 机构的诞生。 4、从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____、三段论式____”的方法模式。 5、生活预备说也叫预演说或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生活学家和心理学家______,他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家对象来研究的人。 6、弗洛伊德认为,_____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7、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________”的驱使。 8、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_______的协调与整合。 9、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__________。 10、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功能:以_______作用改变现实,满足自我的________。 11、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是________,他的游戏学说奠定了前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石。 12、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游戏是儿童________的活动。 13、由于0~2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_______为主。 14、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15、游戏特征“三内说”的代表任人物是______。 16、纽曼提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17、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有______、动作、________、言语、材料(玩具)等。 18、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_________、象征和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9、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20 、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是________与________。 21、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_______,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22、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岁)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成六种的人是_______。 23、依据儿童游戏的关键特性的不同,可将游戏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__。 24、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是情景转变、______、_______。 25、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的是_____,即角色扮演。它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26、角色扮演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心理结构较复杂,它主要包括角色行为、_________、_______等。 27、指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是________。它构成游戏的核心。它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游戏主题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_________的发展。 28、_________是指贯穿于游戏过程的富有故事性或艺术性的具体细节,是构成游戏内容的基本要素。_________是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