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延模的典型结构

拉延模的典型结构
拉延模的典型结构

一.按拉延模的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动拉延模和双动拉延模。

1.单动拉延模。

参考图:单动(内导向)拉延模

2.双动拉延模。

参考图:双动拉延模

二.按拉延模导向形式,一般分为内导向和外导向。

1.内导向:

优点:

1)可在使模具变得小型。

2)比较容易保证同凸模的配合精度。

缺点:

1)由于凸模需要紧固的螺栓、平行销较多,因此,当压料圈上加有侧向

力时较为不利。

2)加工困难。

参考图:单动(内导向)拉延模

2.外导向:

1)箱式结构

参考图:箱式结构拉延模

2)四角导向

参考图:四角导向拉延模

优点:

1)加工简便。

2)对细长部分有利。

缺点:

1)模具增大。

拉延模一般采用内导向,即压边圈内与凸模导向、外与凹模导向。特点是结构紧凑,模具尺寸小,造价低,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对于细长柱类件和周边为不规则曲线类件,导板位确定困难的可以采用外导向即:凸模和凹模都与压边圈的外部导向;或者采用箱式结构:即凸模与压边圈外部导向,凸模与凹模直接导向,提高了导向的精度。但采用箱式结构增大了模具尺寸,制造成本提高。

补充:凸模和下底板分为整体和分体两种形式(根据客户要求,一般为分体)

分体结构

三. 工艺切口拉延模 1. 内侧切口(刺破刀)

使用目的:在难于成形的位置加切口,以使板易于流动

注意:在内侧进行切口(冲孔)时,应在考虑冲压件成形性的前提下,决定切入。

参考图:内侧切口拉延模

整体结构

2.外侧切角

外侧进行切角时,应注意废料飞溅、滑出是否顺畅。

注意:导向形式导腿+导柱。

参考图:外侧切角拉延模

四.厚板料镶块拉延模

拉延镶块通常反把螺钉,如果采用正把螺钉,往往会造成压料面破坏,拉延成型过程中会划伤产品,影响产品表面质量,所以凹模和压料圈上的镶块必须反把螺钉。为了螺钉的合理布置和保障筋的强度,通常有以下三种结构形式。

1.沿分模线向外侧留出单排螺钉孔的位置,布置随型筋,同时在每个镶块

下加小立筋支撑。随后在随型筋外侧布置第二排螺钉孔。

特点:此种结构模具强度好,但是镶块会比较大,适用于拉延面较大的模具。

(注意:设计时不能仅为了采用此种方案而加大镶块尺寸,避免造成成本增加)

参考图:厚板料镶块拉延模\第一种结构

2.沿分模线布置随型筋,在随型筋上打螺钉过孔,同时在有螺钉孔的地方

局部补肉加强,保证沉孔(M16沉坑为φ26)周围壁厚单边不小于15mm,双边不小于40mm(有特殊要求时另定)。

特点:镶块尺寸较小,对于压料面小的模具比较适合。但对于实型制作和钳工打孔的精度要求较高,否则一但产生偏差会对随型筋造成致命的伤害,严重影响模具强度。(注意:设计时一定注意所有局部补肉!但不能整体增

注意此处在立筋上的螺钉要避免与导板螺钉干涉

外侧的一排螺钉要尽可能靠近镶块外侧边缘

加所有部位壁厚)

参考图:厚板料镶块拉延模\第二种结构

3.镶块先把在垫板上,垫板再把在压边圈上。此种结构由于成本高,一般

不采用。

综上所述:结构形式的选择可根据凸模轮廓线到料片边缘的大小(即压料面大小)选择,当压料面比较大的时候空间是足够的,优先选择第一种结构形式,根据目前情况制件一般都不大,采用第二种结构比较多。

参考图:厚板料镶块拉延模\第三种结构

拉延模结构通用注意事项:

1.到底标记销(左右标记销)设计注意事项:

标记销设置的面与冲压方向有角度时按标记销所在面的法向设计。

2.拉延筋顶出(弹顶销)设计注意事项:

应设置在各拉延筋的圆角部位。

3.上模顶出设计注意事项:

1)为防止产品变形,设置在拉延角的附近。

2)不设在产品表面内

3)不得已设在产品表面内时,应在表面贴橡胶。

4)应设置平衡良好的位置上

4. 模具触料前50mm,导向开始导入。

5. 凸模与压边圈之间的导板安装面凸出凸模轮廓线5毫米以上。

拉延模设计手册

拉延模设计手册 一、拉延模的分类 拉延模分双动拉延模与单动拉延模两类 1、双动拉延模是在专用的双动压力机上生产的拉延模,通常上模为凸模,下模为凹模,压边圈安装在压机的外滑块上,其结构如下图,此种结构拉延模压边力较为稳定,但由于需要专用的压机,安装较为烦琐,且结构尺寸较大,现在已经运用的越来越少。 2、单动拉延模是在单动压机上生产的拉延模,通常上模是凹模,下模是凸模,压边圈由下气垫或其它压力源(例于氮气弹簧)提供压料力,其结构如下图,由于模具通用性好,现大部分拉延模为此种结构。 工作台 下模 上模 压边圈 上模垫板 内滑块 外滑块 下模 上模 工作台 压边圈 上滑块

二、拉延模的主要零件(主要为单动拉延模) 拉延模一般有上模、下模、压边圈三大部件组成(根据结构的不同要求,可能增加一此部件,例于局部的小压料板),以及安装这三大部件上的其它功能零件,主要有以下零件: 1、导向零件:耐磨板、导向腿,导柱; 2、限位调压零件:平衡块、到底块; 3、坯料定位零件:定位具、气动定位具; 4、安全装置:卸料螺钉(等向套筒,也起锁付的作有)、安全护板; 5、拉延功能零件:到底印记、弹顶销、通气管、CH孔合件; 6、取送料辅助零件:辅助送出料杆、打料装置。 三、单动拉延模的设计 (一)模具中心的确认与顶杆的分布 模具中心的确认通常依据顶杆的布置的需要设定。一般在工艺设计时,会按钣件的中心确定一个数模中心。顶杆的分布需尽量靠近分模线,并均匀布,通常两根顶杆之间最多空一个顶杆位,顶杆数量要尽可能多。在模具设计时首先以数模中心与压机工作台中心重合,如顶杆分布满足上述要求,则以数模中心做为模具中心。如无法满足上述要求,侧在需要更改的方向上移动(最大1/2顶杆间距),确认一个最优化的方案,同时以工作台的中心做为模具的中心。 (注:在试模压力机与工作压力机顶杆孔不致时,需设置试模顶杆,并在优先保证生产顶杆的要求下,优化顶杆部置) 模具中心与数模中心重合

吐血奉献,多年的注塑模具设计经验总结,绝对转载

今天闲着没事来论坛看看,听说这个论坛比较不错。看完几个帖子后,我实在是坐不住了,我闲暇的时候也曾经浏览过很多关于模具结构的论坛。但看来看去,总是那些东西。很少有人能把真正设计模具的要点指出来。 我是从事注塑模具结构设计的,曾经设计过家电,汽车,电子产品类的模具。设计水平不见得很高,只是干过的活比较多比较杂而已。今天刚好闲着没事,跟大家共同讨论下关于注塑模具结构设计的问题。 首先我们拿到了一个产品后,先不要急着分模,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检查产品结构,包括拔模,厚度等模塑型问题。当然这些对于一个刚刚从事模具结构设计的人来说,可能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才是比较适合模具设计用的产品,这些没关系,只是自己日常积累的一个过程。当你分析完产品的拔模,壁厚,以及在出模方向有倒扣的地方后,你基本上已经知道了模具分型面的走向,以及浇口的位置,当然这些最终还是要跟客户确认的。 有人说,是不是我分析好了产品结构后,就可以开始设计模具了呢,答案当然是NO。要想在设计时少走弯路,一些关于影响模具结构的项目是一定要确认好的。具体内容如下:1,客户用来生产的注塑机的吨位及型号类型,这个确认不好,你就没法确认你模具的浇口套的入口直径以及定位圈的直径,顶出孔的大小跟位置,还有注塑机能伸进模具内的深度,甚至模架的大小,闭合高度等等。你辛辛苦苦的设计好了一套用油缸抽芯的模具结构,你也颇有成就感,可模具到了客户那里没法生产,因为客户那里只有电动注塑机,而且没另外加中子,估计那时你会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2,客户注塑机的码模方式,一般常用的是压板码模,螺丝码模,液压码模,磁力码模等等。这个确认好了,你才知道你设计模具时,到底需不需要设计码模螺丝过孔或者码模槽。3,刚才我们分析后的产品的问题点,以及产品夹线,产品材料及收缩率。不要想当然的认为PP的塑料收缩率就一定是1.5%,这个一定要跟客户确认好,要知道他们最终用于生产的材料是什么牌号的,有没有添加什么改性材料等等。 有条件时,最好能熟知产品的装配关系以及产品的用途等等,这些信息对于将来的模具结构设计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了解了这些,你就知道哪些是外观面,哪些是非外观,哪些地方的拔模角度是可以随便加大的,哪些地方是不能改的。甚至包括一些产品的结构,如果你了解了产品的实际装配关系以及用途,你就知道哪些倒扣结构是可以取消或改成另外一种简单形式的。一定要牢记,做模具的过程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过程。常看到一些人以做了一套多么多么复杂的结构而感到骄傲自豪,我觉得那是非常得无知。因为很多产品工程师可能会由于自身的经验问题,设计了一些不太合理的结构,如果作为下游工序,不能帮他们指正的话,他们可能永远都觉得那样设计是没问题的。那我们产品工程师的进步就会非常的缓慢。 4,模具水路外接参数,油路外接参数,电路外接参数,气路外接参数。只有在设计之前了解了客户这些要求之后,你才能有预见性的设计水路油路气路,别到时辛辛苦苦设计好了模具,后来发现客户需要在模具内部串联油路,那时你再改动,估计会累个半死,因为你水路,顶杆,螺钉什么的都好不容易排好了位。像这四路的设计顺序一般是先保证油路,因为油路要分布平衡,特指需要油缸顶出的模具结构,如果油路不平衡的话,油缸顶出的动作就会有先后,容易顶出不平衡。当然也可以采用齿轮分油器,但那样就更复杂了.其次是水路,因为水路要保证冷却效果,分布不均会影响产品质量及模具寿命。最后才是气路跟电路。在模具上的放置顺序是,最靠近TOP方向的是电路,然后是水路,

拉延模

拉延模 Posted on 2009-05-08 by 一、拉延模的典型结构 拉延形状复杂的覆盖件必须采用双动压力机。这是由于:(1)单动压力机的压紧力不够,一般有汽垫的单动压力机其压紧力等于压力机压力的20%~25~,而双动压力机的外滑块压紧力为内滑块压力的65%~70%。(2)单动压力机的压紧力只能整个调节,而双动压力机的外滑块压力可用调节螺母调节外滑块四角的高低,使外滑块成倾斜状,调节模压料面上各部位的压料力,控制压料面上材料的流动。(3)单动压力机的拉延深度不够。(4)单动拉延模的压料板不是刚性的,如果压料面是立体曲面形状,在开始拉延预弯成压料面形状时由于压料面形状的不对称致使压料板偏斜,严重时失掉压料作用。 覆盖件拉延模的结构是由双动压力机决定的,虽然在确定拉延件工艺方案和绘制拉延件图时比较复杂,但其结构比较简单。拉延模的结构,由主要的三大件或四大件组成:即凸模、凹模、压边圈或凸模、凹模、压边圈和固定座。凸模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双动压力机的内滑块上,压边圈安装在双动压力机外滑块上,凹模安装在双动压力机下台面上,凸模与压料圈之间、凹模与压料圈之间都有导板导向。 拉延模主要由五件组成,固定座、压边圈、顶出器、凹模和凸模。凸模、凹模、压料圈是由钼钒铸铁铸成,经加工后棱线、凹模拉延圆角等处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表面火焰淬火,淬火硬度50~55HRC。固定座1由灰铸铁铸造。拉延模铸造后都应经退火处理以消除铸造应力。顶出器是在拉延完成后顶出拉延件便于让机械手取件。 图12-20所示为散热器罩拉延模。图12-20a为覆盖件图,图12-20b为拉延件图。该制件的拉延方向是按汽车位置翻转90°,其投影关系不改变。考虑到制件两边有孔,因此两边采取倾斜修边,前后采取垂直修边,在第二工序修边冲孔模中一次行程完成。这样两边的折边沿制件斜壁展开,前边按边缘提高5㎜做30°补充,见放大图Ⅱ。修边后该处印痕不明显,后边将翻边90°展开,见放大图Ⅰ压料面中部与拉深件底部平行,拉延深度为55㎜,两端由R与直线组成。压料面的展开长度比凸模表面展开长度短,凸模对压料面材料有拉延作用,凸模开始拉延时与压料面下材料的接触面积大,将散热孔翻边补平构成散热器罩的拉延件。

拉延模设计规范

拉延模设计规范 模具大小分类: 注:为导板宽度

5 模具端头设计 上下模导向型式尺寸 导柱规格 d di D D1 D2 H1 H2 A ?50 50 40 70 60 125 75 70 140 ?60 60 50 :80 70 135 : 90 90 160 ?80 80 60 100 90 155 120 120 190 ?100 100 80 120 110 不套导 柱 150 150 210 h ■ 1? 严1 1 1 J' 常 — 工 I 1 町 1 1B 1 10 d . A A rj o 十 p — 1 II I 1 —1 + “ ,1 ■ L ---- ■ ? ----- 11 |i —1— 模具端头主要型式和尺寸如下: A <1> <2> <3>

模具锁附及压板槽结构压板槽结构如下: 4 60r ir' 般 模 结 自动装模、 用结构 装 用 构 注:1.H值见筋厚规定 9 Or In 模具长度L 压板槽单边数量 L W 1600 2 1600VL W 2500 3 L>2500 4 压板槽设置数量:

5 限位柱 模具类别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限位柱直径D 80 P 70 60 60 限位柱处方形 平 台尺寸A 100 90 80 80 注:1.每套模具在四角设置4处 材科:45

5 安全平面 每套模具必须设置4处安全平面(空间不允许时可仅设2处),且设置在明显处 安全平面尺寸: 注:1.中型模具空间有限时可设成120X120或120X150 2.上下模安全平面在闭合状态下相距110。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目次 1常用标准件优选清单 2常用外购件优选清单 3钣金件设计规范 4焊接件设计规范 5铸件设计规范 6机加件设计规范 7公差设计规范 8便于装配、维护及可靠性设计规范 9外观设计/表面处理规范 10技术要求规范 11常用材料及图样标注 12结构设计检查表

1常用标准件优选清单 常用标准件优选清单见HIFU-DP-121001(GF)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常用紧固标准件优选清表。 2常用外购件优选清单 2.1选用原则 满足性能指标,供货稳定,供货周期不超过2个月;性价比优,能够用其他品牌及型号替换。 2.2滚珠丝杆类 台湾TBI、台湾上银 2.3直线导轨类: 台湾上银 2.4减速器: 2.4.1 行星减速器:德国纽卡特(NEUGART) 2.4.2 蜗轮蜗杆减速器:台湾成大 3钣金件设计规范 3.1弯曲棱边应与切割边垂直。如不能保证,应在弯曲棱边和切割边的交汇处设计一个R大于2倍板厚 的圆角。如图1所示。 3.2弯曲棱边与槽孔棱边的距离应大于弯曲半径加2倍壁厚的距离,或者让槽孔横跨整个弯曲棱边。如图 2所示。 3.3复杂结构应组合制造。将复杂结构分拆成几件简单结构,再组焊在一起。如图3所示。

4焊接件设计规范 4.1 几何连续性原则 应避免在几何突变处设置焊缝。如果不能避免,则设定过渡结构。如图4所示。 4.2 避免焊缝重叠 应避免多条焊缝交汇。改进措施:加辅助结构;切除部分;焊缝错开。如图5所示。 · 4.3 焊缝根部优先受压 焊缝根部有裂纹,易产生缺口作用。焊缝根部承受拉载荷能力<承受压载荷能力。如图6所示。 4.4 最少的焊接 应减少焊缝的数量,减小焊缝的长度。如图7所示。

塑料注塑模具经典结构180例[管理资料]

塑料注塑模具经典结构180例[管理资料] 塑料注塑模具经典结构180例 本书汇集了180例国内外先进而实用的经典模具,采用2D和3D相结合的形式,以结构为主理论为辅,再加以简明的文字叙述,详细介绍了各例模具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全书共分10章,主要按照模具的结构类型进行分类,包括后模滑块与斜顶机构、前模滑块机构、后模内滑块机构、滑块二次抽芯机构、滑块中做顶出机构、二次顶出机构、前模顶出与斜顶机构、热流道机构、脱螺纹机构和圆弧抽芯机构,涵盖了塑料注塑模具的多种类型。书中的每一副模具都体现了各自的特点和难点,并通过了大批量的实际生产验证,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为了突出重点,使图面更加清晰简洁,特意对一些比较复杂和大型的模具图形进行了适当简化,望读者理解。 本书内容通俗,易学易懂,适用于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大专院校模具专业的师生阅读。 目录 前言 第1章塑料注塑模具结构的基本分类和概述 1.1 概述 1.2 塑料注塑模具结构的基本分类 1.3 塑料模具热流道系统介绍 第2章后模滑块与斜顶机构20例 2.1 滑块机构与斜顶机构介绍 2.2 实用范例 范例1 无绳电话主机面壳三面滑块机构

范例2 电子插件弹簧斜顶机构 范例3 电池后盖弹簧斜顶机构 范例4 轿车仪表框隧道式滑块机构 范例5 反光镜装饰圈推块式滑块机构 范例6 汽车接插件滑块中进胶机构 范例7 显示器框架斜顶中做顶出块机构 范例8 咖啡壶手柄盖斜顶中做顶出块机构范例9 餐用搅拌机杯子哈夫式滑块机构 范例10 汽车仪表框四面滑块机构 范例11 汽车仪表框针阀式热流道机构 范例12 圆筒无顶板滑块机构 范例13 电热杯外壳液压缸滑块机构 范例14 咖啡壶手柄液压缸抽芯机构 范例15 相机外壳液压缸抽芯机构 范例16 汽车内饰条活动抽芯机构 范例17 分水器壳体液压缸斜抽芯机构 范例18 浮动式滑块液压缸抽芯机构 范例19 轿车后视镜外壳液压缸滑块机构范例20 吸尘器喷水枪外壳滑块脱螺纹机构第3章前模滑块机构20例 3.1 前模滑块机构简介 3.2 实用范例 范例1 轿车仪表盒前模滑块机构 范例2 相机配件前模滑块机构

拉延模设计要点

拉延模设计 一:认真阅读DL图 1. 工件分析——拉延深度,形状尺寸 顶杆行程S1应保证压边圈的压料面高于凸模即工件最高点5mm以上。 限位螺钉行程S2= S1+15~20mm 2. 冲压方向和送料方向 3. 数模基准点和模具中心 4. 凸模轮廓线和压边圈轮廓线 5. 压料面形状 6. 拉延筋中心线 7. 试冲模板料压料面大小由试冲模板料向外偏移15mm来定 8. 标记销即R/L指示 9. 技术条件——材料,料厚,数模基准,冲压设备 二.压边圈轮廓尺寸的确定 1. 外轮廓的躲避尺寸:一般≥20mm 2. 压料面尺寸:试冲模板料向外偏移15mm 厚度H>25%L 但Hmin=150mm 宽度W>75%H 但Wmin=130mm(拉延前毛坯宽加大40~180mm般取 3. 压料面的轮廓尺寸应考虑制件的拉延深度和压床顶杆的布置 4.压边圈外缘面轮廓下降至少15mm,对轮廓形状变化比较大的压料面外缘形状设计时可 以给出简单形状尺寸 5.压边圈平面轮廓但毛坯板料形状复杂时应设计成简单的形状图 6.压边圈前后侧至少设置1~2处60mm以上观察凸模状态的铸造通孔和排气用铸造通孔

三导向设计 1. 气垫顶起时至少应有50mm导向接触面,大模具可延伸至100mm (1)导向腿设置在模具中部的尺寸规格 ①用于小型模具 注: 1. 图为单独使用导向腿和导向腿+导柱二者共用形式 2. 图中B,D,M处为设置导柱衬套时使用的尺寸

②用于中大型模具 注: 1. 图为单独使用导向腿和导向腿+导柱二者共用形式 2. 图中B,D,M处为设置导柱衬套时使用的尺寸(2)导向腿设置在木角部形式的尺寸规格

《拉延模的设计》word文档

拉延模的设计 第一章、综述 第一节、拉延模的概念 拉延模是在压床的作用下,通过凸模、压边圈、凹模的联合作用使平板状坯料经过塑性变形获得稳定的空间形状的一种工艺装备。 第二节、拉延模的种类 根据使用设备的不同,拉延模可分为单动拉延模和双动拉延模; 单动拉延模:(两种类型的图形上下模都反了) 单动拉延模是利用机床的气垫机构进行压料,靠凸模和凹模进行成形。其特点是结构较简单,模具安装较方便。 双动拉延模: 双动拉延模是利用机床外滑块机构压料,靠凸模和凹模进行成形。其特点是四角的压料力可分别调整,但模具安装、调整较费时间,现采用较少。 以下仅对单动拉延模结构加以介绍。 单动拉延模可分为以下多种形式: 1、按下模铸造结构特点分:分体,整体;

2、按压边圈与凸模的导向形式特点分:内导向,外导向;

3、按制件形状特点分:沿形,不沿形;(何时出现?如很少见可不介绍。) 4、按凸模轮廓线封闭与否分:开口,闭口; …… 详见拉延模设计规范 第三节、拉延模的设计要点 一、根据制件的大小、形状、受力情况确定采用哪种形式的结构 二、确定数模中心、压床中心、模具中心三者之间的关系,尽量使三心重合 三、确定压边圈的行程 四、确定气垫顶杆的数量、位置以及长度 …… 1、充分分析工 艺要求,了解制件的产品部分和工艺补充部分,确定拉延是否必须镦实,以及冲压方向、送料方向、料厚及方向等。 2、建立模具中 心、数模中心、压床中心之间的关系,尽量使三心重合。 3、分析拉延所 需行程,确定压边圈工作行程。 4、气垫顶杆布 置。 5、其它结构设 计。 第二章、单动拉延模的设计 第一节、单动拉延模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简图 第二节、单动拉延模的行程计算 一、压料行程 1、定义:当压料面为曲面时,从凹模接触板料到被凹模与压边圈固定住,上模在垂直方向运 动的距离。(当制件比较大或者拉延深度较深时)当压料面起伏较大时(如行李箱盖板),压料过程中如果不对板料加以约束,将会影响坯料定位。(压料行程的确定对于板料的定位有着决定性作用。)

拉延模的设计

拉延模的设计

————————————————————————————————作者: ————————————————————————————————日期: ?

拉延模的设计 第一章、综述 第一节、拉延模的概念 拉延模是在压床的作用下,通过凸模、压边圈、凹模的联合作用使平板状坯料经过塑性变形获得稳定的空间形状的一种工艺装备。 第二节、拉延模的种类 根据使用设备的不同,拉延模可分为单动拉延模和双动拉延模; 单动拉延模:(两种类型的图形上下模都反了) 单动拉延模是利用机床的气垫机构进行压料,靠凸模和凹模进行成形。其特点是结构较简单,模具安装较方便。 双动拉延模: 双动拉延模是利用机床外滑块机构压料,靠凸模和凹模进行成形。其特点是四角的压料力可分别调整,但模具安装、调整较费时间,现采用较少。

以下仅对单动拉延模结构加以介绍。 单动拉延模可分为以下多种形式: 1、按下模铸造结构特点分:分体,整体; 2、按压边圈与凸模的导向形式特点分:内导向,外导向; 3、按制件形状特点分:沿形,不沿形;(何时出现?如很少见可不介绍。) 4、按凸模轮廓线封闭与否分:开口,闭口; …… 详见拉延模设计规范 第三节、拉延模的设计要点 一、根据制件的大小、形状、受力情况确定采用哪种形式的结构 二、确定数模中心、压床中心、模具中心三者之间的关系,尽量使三心重合 三、确定压边圈的行程 四、确定气垫顶杆的数量、位置以及长度 …… 1、充分分析工 艺要求,了解制件的产品部分和工艺补充部分,确定拉延是否必须镦实,以及冲压方向、送料方向、料厚及方向等。

2、建立模具中 心、数模中心、压床中心之间的关系,尽量使三心重合。 3、分析拉延所 需行程,确定压边圈工作行程。 4、气垫顶杆布 置。 5、其它结构设 计。 第二章、单动拉延模的设计 第一节、单动拉延模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简图 第二节、单动拉延模的行程计算 一、压料行程 1、定义:当压料面为曲面时,从凹模接触板料到被凹模与压边圈固定住,上模在垂直方向运动 的距离。(当制件比较大或者拉延深度较深时)当压料面起伏较大时(如行李箱盖板),压料过程中如果不对板料加以约束,将会影响坯料定位。(压料行程的确定对于板料的定位有着决定性作用。) 2、计算方法:根据模具的实际情况,按照理想状态估计压料行程再加上5-10的余量即可(加 10~20较好,对行李箱盖还应在挡料机构上对坯料约束,如对坯料运动过程分析后,将挡料板做斜度,或做摆动结构等)。

毕业设计汽车顶盖拉延模设计说明

目录 中文摘要 (3) 外文摘要 (4) 1 绪论 (5) 1.1汽车覆盖件模具 (5) 1.1.1汽车覆盖件模具的特点和要求 (5) 1.1.2 汽车覆盖件模具发展现状与趋势 (6) 1.2基于UG的覆盖件模具设计 (7) 1.2.1 UG软件的功能 (7) 1.2.2 UG在覆盖件模具中的应用及问题 (8) 1.3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8) 2 汽车顶盖冲压工艺设计要求 (10) 2.1DL信息的获取 (10) 2.2拉延模具设计总体要求 (10) 2.2.1 整体结构选择 (10) 2.2.2 拉延模设计要求 (11) 2.3计算 (13) 2.3.1 拉延力的计算 (13) 2.3.2 压料力计算 (13) 2.3.3 总冲压力计算 (13) 2.4材料选择 (13) 2.5本章小结 (14) 3 汽车顶盖拉延模的三维造型 (15) 3.1汽车顶盖的三维造型 (15) 3.1.1DL图预处理过程 (15) 3.1.2拉伸实体 (15) 3.1.3修剪 (15) 3.1.4导板选择 (16)

3.2压边圈的三维造型 (17) 3.3下模座的三维造型 (19) 3.4上模座的三维造型 (20) 3.5装配 (21) 3.6本章小节 (22) 结论 (24) 致 (25) 参考文献 (26)

某车型顶盖拉延模具设计 摘要:本文以汽车顶盖为实例,具体分析了其成形特点,找出汽车覆盖件冲压件成形的共性。其中说明了汽车覆盖件的成形特点和覆盖件拉深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包括冲压方向、工艺补充面等设计的常用方法。此次,直接用三维造型软件UG构造出覆盖件模具的三维实体模型,完成了覆盖件的模具设计,更真实地反映了模具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减少了实际模具设计带来的一些问题和时间。同时,模具各部分的干涉检查能够方便地在做到,从而提高了汽车覆盖件模具结构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缩短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时间, 这对于制造业尤其是模具的设计制造来说尤其重要。 关键词 :汽车顶盖拉延模设计

拉延模设计顺序标准

拉延模设计顺序标准 1.整理DL图:删除不必要的,留板件形象,拉延成型形象,到底标记,CH孔,凸模分模线,压料面等与拉延有关的。完成后更换线颜色,并将线捆为一条。 2.开始下型平面图设计。 3.将凸模分模线用粗实线重新画。 4.画跟着凸模分模线的主加强筋。(凸模,压边圈-t=40㎜) 5.布置气顶杆:选定在离压边圈主加强筋最近的地方。要以均匀度最好的状态布置。压机中心和模具中心尽量做一致,若均匀度不好的情况下,移动压机中心。凸模分模线角落部的气顶杆最好不用。调试用气顶杆也要布置。生产用和调试用气顶杆要用不一样的标记区分。气顶杆用两点画线,气顶杆安装面和气顶杆孔用虑线图示。 6.压边圈和凸模的导向用导板的设置:安装导板的安装面要比凸模分模线往外出来5㎜以上,以便从上面加工安装面。 7.凸模辅助加强筋的设定:t=30㎜,加强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300㎜。 8.设定压料面:做的比压边圈大10㎜。 9.布置定位销:安装面要比定位销大10㎜。前后,左右各设置2个,只有板件宽度窄的情况,在左右各设置1个。 10.设置平衡块:距离不得超过500㎜且要均匀。安装面与压料面要维持30㎜以上的距离。 11.设置基准孔:∮10×DP20。基准孔设置在压边圈外侧,且设置在左右,前侧。前侧的安装面为80×60。 12.决定压边圈前后末端线:基准孔的安装面成为末端。 13.设置压边圈和上型导向:尺寸参照设计标准。必须适用左右公差。前后方向导向尺寸要差10㎜。 14.决定前后方向凸模尺寸:从压边圈末端往外100㎜决定凸模的大小。 15.决定左右方向型尺寸:导向的末端为左右方向设定安全空间的型末端。 16.设定凸模U孔位置:前后各设置2个~4个。 17.布置蹲死块。 18.压边圈加强筋作图:主筋为40㎜,辅助筋为30㎜,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300㎜。 平衡块下面,气顶杆上面,蹲死块上面必须要有加强筋。 19.凸模加强筋的制图:主筋为40㎜,辅助筋为30㎜,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300㎜。 蹲死块下面必须要有加强筋,U孔的加强筋的距离要确保80㎜以上。 20.设置快速定位螺钉:在前后方向,在外面可以看到的地方各设置2个。要从上面装配。 21.设置定位键:设置在4方向模具中心。

拉延模标准工艺

目录 拉延模基本结构 (2) 拉延模各部件标准工艺 (2) 一、下模(整体式、分体式) (2) A:下模是整体式 (2) (一)加工中心 (2) (二)五轴 (4) (三)装配钳工 (4) (四)调试钳工 (4) B:下模是分体 (5) (一)加工中心 (5) (二)装配钳工 (6) (三)五轴 (6) (四)装配钳工 (6) (五)调试钳工 (7) 二、压边圈(整体式、镶件式) (7) A:压边圈是整体式 (7) (一)加工中心 (7) (二)五轴 (8) (三)装配钳工 (9) (四)调试钳工 (9) (五)加工中心 (9) (六)调试钳工 (9) B:压边圈是镶件式 (9) (一)加工中心 (9) (二)装配钳工 (10) (三)加工中心 (10) (四)装配钳工 (10) (五)调试钳工 (10) 三、上模(整体式、镶件式) (11) A,上模是整体式 (11) (一)加工中心 (11) (二)五轴 (12) (三)装配钳工 (13) (四)调试钳工 (13) (五)加工中心 (13) (六)调试钳工 (13) B:上模是镶件式 (13) (一)加工中心 (13) (二)装配钳工 (14) (三)五轴 (14) (四)装配钳工 (15) (五)调试钳工 (15)

拉延模基本结构 拉延模各部件标准工艺 一、 下模(整体式、分体式) A :下模是整体式 (一)加工中心 1)加工支撑面: 操作:底平面朝下放置,测量四角的底平面铸造余量线的高度差,保证高度误差不大 于4毫米,加工辅助支撑面(不少于四处,且不能伤及吊耳); 注释:在翻面,后作为垫铁支撑面。 2)加工背面: 支撑面 上模 压边圈 下模

塑料注塑模具经典结构180例

塑料注塑模具经典结构180例 本书汇集了180例国内外先进而实用的经典模具,采用2D和3D相结合的形式,以结构为主理论为辅,再加以简明的文字叙述,详细介绍了各例模具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全书共分10章,主要按照模具的结构类型进行分类,包括后模滑块与斜顶机构、前模滑块机构、后模内滑块机构、滑块二次抽芯机构、滑块中做顶出机构、二次顶出机构、前模顶出与斜顶机构、热流道机构、脱螺纹机构和圆弧抽芯机构,涵盖了塑料注塑模具的多种类型。书中的每一副模具都体现了各自的特点和难点,并通过了大批量的实际生产验证,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为了突出重点,使图面更加清晰简洁,特意对一些比较复杂和大型的模具图形进行了适当简化,望读者理解。 本书内容通俗,易学易懂,适用于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大专院校模具专业的师生阅读。 目录 前言 第1章塑料注塑模具结构的基本分类和概述 1.1概述 1.2塑料注塑模具结构的基本分类 1.3塑料模具热流道系统介绍 第2章后模滑块与斜顶机构20例 2.1滑块机构与斜顶机构介绍 2.2实用范例 范例1无绳电话主机面壳三面滑块机构 范例2电子插件弹簧斜顶机构 范例3电池后盖弹簧斜顶机构 范例4轿车仪表框隧道式滑块机构 范例5反光镜装饰圈推块式滑块机构 范例6汽车接插件滑块中进胶机构 范例7显示器框架斜顶中做顶出块机构 范例8咖啡壶手柄盖斜顶中做顶出块机构 范例9餐用搅拌机杯子哈夫式滑块机构 范例10汽车仪表框四面滑块机构 范例11汽车仪表框针阀式热流道机构 范例12圆筒无顶板滑块机构 范例13电热杯外壳液压缸滑块机构 范例14咖啡壶手柄液压缸抽芯机构 范例15相机外壳液压缸抽芯机构 范例16汽车内饰条活动抽芯机构 范例17分水器壳体液压缸斜抽芯机构 范例18浮动式滑块液压缸抽芯机构 范例19轿车后视镜外壳液压缸滑块机构 范例20吸尘器喷水枪外壳滑块脱螺纹机构

汽车覆盖件工艺及拉延模设计烟台大学毕业论文

目录第1章概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1 课题的意义 1.2 国内汽车覆盖件模具的现状及发展 1.2.1 汽车覆盖件简介 1.2.2 模具CAD三维参数设计 第2章产品结构分析及工艺方案的确定 2.1 产品的结构分析 2.2 工艺分析 2.2.1 工艺方案的确定 2.2.2 工序流程图(DL图)的设计 2.3 拉延件的设计 2.3.1 拉延件的冲压方向 2.3.2 工艺补充部分的设计 2.3.3 压料面的设计 2.3.4 拉延筋的设计 第3章工艺计算及主要参数的确定 3.1 毛坯确定 3.1.1 毛坯的尺寸 3.1.2 毛坯的材质 3.1.3 材料利用率 3.2拉延力的计算 3.2.1 拉延凸模压力的计算 3.2.2 拉深压边力的计算 3.3压边圈压力的计算 3.4卸料力的计算 3.5凸、凹模间隙的确定 3.6拉延模具的行程计算 3.6.1 拉延工作行程 3.6.2压边圈行程 3.6.3顶杆行程 3.6.4导板行程 3.7压力机的确定 3.8模具闭合高度的确定 第4章拉延模结构设计 4.1拉延模介绍 4.1.1拉延模类型 4.1.2拉延模压边形式 4.1.3拉延模材料 4.1.4拉延模铸件结构

4.2拉延模的导向方式 4.2.1凸模与压边圈 4.2.3导板 4.2.2压边圈与凹模 4.3下模结构设计 4.3.1凸模结构 4.3.2下模座及组件 4.4上模结构设计 4.5压边圈设计 4.5.1压边圈强度 4.5.2压边圈尺寸 4.6排气孔的设计 4.7 其他组件的设计 4.8拉延模总装配设计 4.8.1总装配图 4.8.2爆炸图 第5章拉延件质量分析 5.1制件的质量分析 5.2基于Autoform的模拟仿真 第6章基于UG的模具参数化建模6.1 分模设计 6.2 其他组件的详细设计 6.3 模具的工作原理 致谢 参考文献

拉延模设计说明书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精密冷冲模设计项目实践 课题名称:拉延模设计说明书 作者:虞龙翔学号: 作者:周一帆学号: 作者:高超斌学号: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方向:精密冷冲压模具-拉延模具 指导老师:赵战锋专业技术职务 2011年11 月26 浙江温州

目录 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冲压成型与模具技术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冲压成型模具的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冲压成型模具的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冲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2冲压件分析与工艺补充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产品工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工艺补充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冲压方向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拉延模模具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拉延成型凹模设计与固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拉延成型凸模设计与固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压边圈设计与固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上模冲压件顶销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上模座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下模座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模具导向机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毛坯定位机构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压力机的选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模具二维总装图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7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金冲压模具设计规范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 通用规范

一、模具使用寿命,大小模具定义 模具使用寿命:30万次 二、模具导向方式 模具类型外形导向方式导向腿结构 拉延类小型□ A □ B □ C □ D ■ E □Ⅰ■Ⅱ中型■ A □ B □ C □ D □ E □Ⅰ■Ⅱ大型■ A □ B □ C □ D □ E □Ⅰ■Ⅱ 修边冲孔类小型□ A □ B ■ C □ D □ E □Ⅰ■Ⅱ中型□ A ■ B □ C □ D □ E □Ⅰ■Ⅱ大型□ A ■ B □ C □ D □ E □Ⅰ■Ⅱ 斜楔模、成形、翻边整形类 (不带冲切)小型□ A □ B □ C □ D ■ E □Ⅰ■Ⅱ中型■ A □ B □ C □ D □ E □Ⅰ■Ⅱ大型■ A □ B □ C □ D □ E □Ⅰ■Ⅱ 斜楔模、成形、翻边整形类 (带冲切)小型□ A ■ B □ C □ D □ E □Ⅰ■Ⅱ中型□ A ■ B □ C □ D □ E □Ⅰ■Ⅱ大型□ A ■ B □ C □ D □ E □Ⅰ■Ⅱ 落料冲孔类小型□ A □ B ■ C □ D □ E □Ⅰ■Ⅱ中型□ A □ B ■ C □ D □ E □Ⅰ■Ⅱ大型□ A ■ B □ C □ D □ E □Ⅰ■Ⅱ 防差错措施■需要,右侧两导柱间距及导板加大10mm。□不需要。 类型尺寸范围 小型模具模具的长度+宽度≤1800 中型模具1800<模具的长度+宽度<3500 大型模具模具的长度+宽度≥3500

类型方式 类型 A、导向退 B、导向退+导柱 C、导柱 D、导柱组 E、导板 导向方式 注意:导向装置不能承受侧向力,有侧向力时需增加直接反侧装置平衡侧向力 导向腿结 构 Ⅰ、角落导向腿(外导)Ⅱ、中心导向腿(内导) 三、平衡块墩死块的大小 尺寸 类型 尺寸 小型模具?40mm 、?50mm 盘起标准中型模具?50mm 、?60mm 大型模具?60mm 、?70mm 四、模具安全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