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防护管理规定

硫化氢防护管理规定
硫化氢防护管理规定

硫化氢防护管理规定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硫化氢防护管理规定

炼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本规定;油田企业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对硫化氢的防护,应按石油行业标准(SY)的有关规定执行;销售企业宜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一章工艺管理

第一条存在H

2

S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预防硫化氢中毒的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二条对存在硫化物的生产工艺应从原油评价开始,对生产过程中总硫和硫化氢分布生产环境和作业点的硫化氢浓度调查等建立动态硫分布图,制订相应的加工方案及工艺、管理措施。

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的规定和要求。对高温高压易腐蚀部位,应加强设备检测。对不符合防止硫化氢中毒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第三条因原料组分变化、加工流程、装置改造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硫化氢浓度超过允许含量时,主管部门应及时通知有关车间、班组或岗位。主要装置控制室应设置含硫原料(介质)硫或硫化氢含量动态显示牌。

第四条含硫污水应密闭送入污水气提装置处理,禁止排入其他污水系统。

保证脱硫和硫磺回收装置的正常运转,做好设备、管线的密封,禁止将硫化氢气体直接排入大气。

第五条加快工艺技术的革新改造,对所有含硫化氢介质的采样和切水作业应改为密闭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硫化氢的危害。

第二章作业过程防护

第六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单位应制订相应的作业过程防护管理规定,并建立定期隐患调查整改制度。

定期对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进行硫化氢浓度监测评价,并将结果存档、上报和向劳动者公布。监测仪器及个体防护设备应由专人管理并建立设备档案。

第七条 H

2S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或曾发生过H

2

S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

点隐患点,进行监控,并建立台帐。

第八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场所应设置醒目的中文警示标识。发生源多而集中,影响范围较大时,可在地面用黑黄间隔的斑马线表示区域范围。

装置高处应设置风向标。

第九条在可能有硫化氢泄漏的工作场所使用的固定式和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器。其低位报警点均应设置在10mg/m3,高位报警点均应设置在50mg/m3。

现场需要24h连续监测硫化氢浓度时,应采用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显示报警盘应设置在控制室,现场硫化氢检测探头的数量和位置按照有关设计规范进行布置。

所使用的监测仪器应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可,并按技术规范要求定期由有检测质资的部门校验,并将校验结果记录备查。硫化氢检测报警器的安装率、使用率、完好率应达到100%。

在生产波动、有异味产生、有不明原因的人员昏倒及在隐患部位活动(包括酸性水、瓦斯的逸出部位、排液口、采样口、储罐计量等)时,均应及时检测。

第十条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环境为作业人员配备适量适用的防护器材,并制定使用管理规定。

呼吸带硫化氢浓度低于50mg/m3时可以使用过滤式防毒用具,装置有多种型号过滤式防护用具时应在滤毒罐表面注明适用物质。在硫化氢浓度大于

50mg/m3或发生介质泄漏、浓度不明的区域内应使用隔离式呼吸保护用具,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上风侧。

禁止任何人不佩戴合适的防护器具进入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的区域,禁止在有毒区内脱卸防毒用具。

第十一条进入含硫化氢介质的设备内作业前,应切断一切物料,彻底冲洗、吹扫、置换,加好盲板,经取样分析合格、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并按照“统一作业许可证制度”办理作业票后,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第十二条原则上不应进入工业下水道(井)、污水井、密闭容器等危险场所作业。如需作业时,应按《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在含有硫化氢的油罐、粗汽油罐、轻质污油罐及含酸性气瓦斯介质的设备上作业时,必需佩戴适用的防护器具,作业时应有人监护。

第十四条硫化氢监测仪器在低位报警点发生报警时,作业人员应检查泄漏点并准备防护用具。当高位报警点报警时,作业人员应戴上防护用具并向上级报告,同时疏散下风向人员,禁止动用电、气焊,查明泄漏原因并控制泄漏。抢救人员进入戒备状态。硫化氢浓度持续上升而无法控制时,应立即疏散人员并实施应急方案。

第三章职业健康监护

第十五条在含硫化氢环境中的作业人员均应接受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并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培训内容应包括有关硫化氢的基本知识、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管理规定、硫化氢监测仪器及个体防护设备的使用和规定、急性硫化氢中毒的急救措施等。

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每年复训1次。各级主管和监护人员、高危作业人员(可能接触高浓度硫化氢;进入设备、容器或其他有限空间)应进行相应安全知识培训并取得上岗许可。

外来人员(含施工人员和非正式职工)应接受相关培训并遵守本规定。

第十六条对在含硫化氢环境中的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性健康检查应由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第四章硫化氢中毒处理

第十七条可能存在硫化氢暴露的单位应制定和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急救网络,保证现场急救、撤离护送、转运抢救通道的畅通,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中毒者得到及时救治。对预案应定期演练,并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第十八条发生硫化氢中毒时,救(监)护人员应佩戴上适用的防护用具,立即将中毒人员脱离危险区,到上风口对中毒人员进行现场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并送达有条件抢救的医疗单位,同时通知气防站和有关单位。

第十九条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的作业场所,在没有适当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应强制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同时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该作业,并可直接向上级安全主管部门报告。

硫 化 氢 防 护 知 识 培 训

硫化氢防护知识培训 ?一、前言 ?硫化氢是塔里木油田生产作业过程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由于硫化氢气体对人体危害大、毒性强,做好预防硫化氢中毒的安全防护工作十分重要。为了加强塔里木油田含硫化氢环境作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使员工了解硫化氢的危害,熟知预防硫化氢中毒的基本知识,正确使用硫化氢防护设备和检测器材,掌握应急救护的程序和现场急救常识,确保员工人身安全。 ?二、硫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剧毒、可燃、易爆的气体,其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如下: 硫化氢属无机化合物,分子式H2S,分子量34.08。 ?通常呈气态,沸点为-60.2℃,熔点为-82.9℃。 ?有臭鸡蛋刺激气味,低浓度可闻臭鸡蛋味,高浓度可迅速麻痹嗅觉,致使人的嗅觉感觉不到,起不到警示作用。 ?剧毒。毒性可与氰化钾相比,是一种致命气体。 ?相对密度1.189,比空气重,易在低凹处聚集。 ?可燃。自燃温度260℃,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生成有毒物质二氧化硫(SO2)。 ?易爆。与空气混合,占空气体积的4.3%-45.5 %时,形成爆炸混合物。 ?易溶于水,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溶解度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 ?硫化氢水溶液对金属有强烈腐蚀性。 ?三、硫化氢对人体的侵害作用 ?1、侵入途径 硫化氢气体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亦可皮肤吸收及消化道吸收。呼吸道粘膜吸收快, 皮肤吸收甚少。 ? 2、中毒毒理 ?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其毒作用主要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可伴有心脏等多器官损害。对毒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膜接触部位。 硫化氢对粘膜的局部刺激作用系由接触湿润粘膜后分解形成的硫化纳以及本身的酸性所引起。对机体的全身作用为阻断细胞内呼吸,导致全身性缺氧。由于中枢神经对缺氧最敏感,因而首先受到损害。中毒程度可因其不同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而异。浓度越高则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相对较低时粘膜刺激作用明显。误服含硫盐类与胃酸作用后产生硫化氢可经肠道吸收而引起中毒 ?四、中毒原理 1.血中毒:血液中高浓度硫化氢可直接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区的化学感受器,致反射性呼吸抑制。 2.脑中毒:硫化氢可直接作用于脑,低浓度起兴奋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与血细胞中铁结合,抑制氧的利用,而引起细胞内缺氧,造成细胞内窒息引起昏迷、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因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故最易受损。

硫化氢中毒的急救措施

硫化氢中毒的急救措施 发现中毒者应立即将中毒者迁移到空气新鲜处,在救助之前以鼓风机或者电风扇向现 场送入新鲜空气,救助者也要戴好防护措施,如防毒面具,湿毛巾,防护眼镜等,在确保 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入现场 有呼吸困难,或者昏迷者,应立即吸氧。 如有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应坚持不懈,在未确认中毒者死亡 之前,不能放弃。 眼部刺激严重者用清水或小苏打液洗眼,并滴眼药水数日。 输液,使用维生素C,细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等注射液静脉滴注。 硫化氢中毒的病因 在采矿和从矿石中提炼铜、镍、钴等,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的开采和提炼,橡胶、鞣革、硫化染料、造纸、颜料、菜腌渍、甜菜制糖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开挖和整治 沼泽地、沟渠、水井、下水道和清除垃圾、污物、粪便等作业,以及分析化学实验室工作 者都有接触硫化氢的机会;天然气、矿泉水、火山喷气和矿下积水,也常伴有硫化氢存在。由于硫化氢可溶于水及油中,有时可随水或油流至远离发生源处,而引起意外中毒事故。 硫化氢中毒的临床表现 急性硫化氢中毒一般发病迅速,出现以脑和或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亦可伴 有心脏等器官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可因接触硫化氢的浓度等因素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1.轻度中毒 轻度中毒主要是刺激症状,表现为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灼热感,或伴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可有干啰音,脱离接触后短期内可 恢复。 2.中度中毒 接触高浓度硫化氢后以脑病表现显著,出现头痛、头晕、易激动、步态蹒跚、烦躁、 意识模糊、谵妄,癫痫样抽搐可呈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等;可突然发生昏迷;也可发生呼吸 困难或呼吸停止后心跳停止。眼底检查可见个别病例有视神经乳头水肿。部分病例可同时 伴有肺水肿。脑病症状常较呼吸道症状出现为早。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强或有片状阴影。

涉硫化工装置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

硫化氢防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涉硫化工装置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中试提取的涉及硫化氢生产(产生)的化工装置的硫化氢气体防护的安全技术管理。 第一章生产管理 第一条存在硫化氢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预防硫化氢中毒的设备、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二条对伴随有硫化物的生产工艺过程,应从原料硫化铁含量的分析评估开始,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环境和作业点的硫化氢浓度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硫化氢分布等动态硫化氢分布图,确定危险作业点和危险区域,制订相应的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第三条因原料组分变化、工艺流程、装置改造、操作参数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硫化氢浓度超过允许含量时,生产、技术、设备和安全管理等主管部门应及时告知有关车间、班组或岗位其变更情况。主要装置控制室应设置含原料硫或硫化氢含量动态显示牌。

第八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单位应制订相应的作业过程防护管理规定,并建立定期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定期对可能存在硫化氢的作业场所进行硫化氢浓度监测、分析评估,并将结果存档和向作业人员公布。企业的监测仪器及个体防护装备应由专人管理并建立装备档案。 第九条硫化氢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或曾发生过硫化氢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点部位,进行监控,并建立监控检查台帐。 第十条在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的主要出入口应设置醒目的中文危险危害因素告知牌,在作业的场所应设置醒目的中文警示标志。发生源多而集中,影响范围较大时,按GB2893-2001规定可在地面用红或红黑间隔的斑马线表示防止人员随意进入的危险区域,涉及硫化氢的设备、管道上应涂刷提醒人们注意的黄色或黄黑相间的色环。 装置内应设置风向标,风向标的设置宜采用高点和低点双点的设置方式,高点设置在装置最高处,低点设置在人员相对集中的控制室、休息室等区域。

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制度(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制度 (新版)

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制度(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目的 为防止生产过程中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天津天保电力有限公司范围内以及进入公司区域内作业的外来施工单位和人员。 三、内容与要求 1.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防止硫化氢中毒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使作业环境中硫化氢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标准。 2.在有可能泄漏硫化氢气体的场所应配置固定式硫化氢检测报警器,有硫化氢危害的车间应配备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器。所使用的监测仪器应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可,“三证”齐全(即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消防认证、防爆合格证),并按技术规范要求定期由有检测资质的部门校验,并将校验结果记录备

硫化氢防护管理的规定.doc

硫化氢防护管理规定 炼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本规定;油田企业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对硫化氢的防护,应按石油行业标准( SY)的有关规定执行;销售企业 宜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一章工艺管理 第一条存在 H2S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预防硫化氢中毒的设施应与主 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二条对存在硫化物的生产工艺应从原油评价开始,对生产过程中总硫和硫化氢分布 生产环境和作业点的硫化氢浓度调查等建立动态硫分布图,制订相应的加工方案及工艺、管理措施。 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的规定和要求。对高温高压易腐蚀部位,应加强设备检测。对不符合防止硫化氢中毒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第三条因原料组分变化、加工流程、装置改造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硫化氢浓 度超过允许含量时,主管部门应及时通知有关车间、班组或岗位。主要装置控制室应设置含 硫原料(介质)硫或硫化氢含量动态显示牌。 第四条含硫污水应密闭送入污水气提装置处理,禁止排入其他污水系统。 保证脱硫和硫磺回收装置的正常运转,做好设备、管线的密封,禁止将硫化氢气体直接 排入大气。 第五条加快工艺技术的革新改造,对所有含硫化氢介质的采样和切水作业应改为密闭 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硫化氢的危害。 第二章作业过程防护 第六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单位应制订相应的作业过程防护管理规定,并建立定期隐患调查整改制度。 定期对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进行硫化氢浓度监测评价,并将结果存档、上报和向劳动者公布。监测仪器及个体防护设备应由专人管理并建立设备档案。 第七条 H 2S 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或曾发生过H2S 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点隐患点, 进行监控,并建立台帐。 第八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场所应设置醒目的中文警示标识。发生源多而集中, 影响范围较大时,可在地面用黑黄间隔的斑马线表示区域范围。 装置高处应设置风向标。 第九条在可能有硫化氢泄漏的工作场所使用的固定式和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器。其低 位报警点均应设置在 3 3 10mg/m ,高位报警点均应设置在 50mg/m。 现场需要 24h 连续监测硫化氢浓度时,应采用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显示报警盘应设置

排水管道防止硫化氢中毒预防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排水管道防止硫化氢中毒预防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485-47 排水管道防止硫化氢中毒预防措施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下井作业是市政排水疏通养护和排水工程施工以及防汛抢险中经常遇到的生产和施工项目,其主要工作内容是井下检查、管道维修、下井清淤和捞杂物,管道内砌堵、拆堵、砸管,排水泵站掏挖集水池等。 该下井作业工作看似简单,但其工作环境较恶劣,其工作面狭窄,通气性差,作业难度大,工作时间长,危险性高,有的存有一定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缺少氧气,作业稍有不慎或疏忽大意,极易造成操作人员中毒的死亡事故,特别是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历年来在全国市政排水行业中下井作业发生的硫化氢中毒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天津市近几年连续发生硫化氢中毒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事故。如99年9月纪庄子污水厂在检修泵站进水闸门时,五人井下作业中

硫化氢防护管理规定

硫化氢防护管理规定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硫化氢防护管理规定 炼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本规定;油田企业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对硫化氢的防护,应按石油行业标准(SY)的有关规定执行;销售企业宜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一章工艺管理 第一条存在H 2 S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预防硫化氢中毒的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二条对存在硫化物的生产工艺应从原油评价开始,对生产过程中总硫和硫化氢分布生产环境和作业点的硫化氢浓度调查等建立动态硫分布图,制订相应的加工方案及工艺、管理措施。 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的规定和要求。对高温高压易腐蚀部位,应加强设备检测。对不符合防止硫化氢中毒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第三条因原料组分变化、加工流程、装置改造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硫化氢浓度超过允许含量时,主管部门应及时通知有关车间、班组或岗位。主要装置控制室应设置含硫原料(介质)硫或硫化氢含量动态显示牌。 第四条含硫污水应密闭送入污水气提装置处理,禁止排入其他污水系统。 保证脱硫和硫磺回收装置的正常运转,做好设备、管线的密封,禁止将硫化氢气体直接排入大气。 第五条加快工艺技术的革新改造,对所有含硫化氢介质的采样和切水作业应改为密闭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硫化氢的危害。 第二章作业过程防护 第六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单位应制订相应的作业过程防护管理规定,并建立定期隐患调查整改制度。 定期对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进行硫化氢浓度监测评价,并将结果存档、上报和向劳动者公布。监测仪器及个体防护设备应由专人管理并建立设备档案。 第七条 H 2S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或曾发生过H 2 S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 点隐患点,进行监控,并建立台帐。 第八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场所应设置醒目的中文警示标识。发生源多而集中,影响范围较大时,可在地面用黑黄间隔的斑马线表示区域范围。 装置高处应设置风向标。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新编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 (新编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新编版) 一、危险区域 1、极度危险区域 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10mg/m3。 当浓度≥760mg/m3(502ppm)时,人会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麻痹而死亡,此区域属于极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硫磺回收装置,污水汽提装置,火炬装置,酸性气管线沿途区域,气体、气分脱硫火炬罐,一、二气分脱硫部分。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2、高度危险区域 当硫化氢浓度介于300~760mg/m3(198~502ppm)时,可引发

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排尿困难。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蒸馏装置蒸、常顶、减顶切水及轻烃回收回流罐切水,脱硫罐切液,轻烃回收脱丁烷塔顶酸性水,轻烃回收单元干气管线,火炬线沿途区域,瓦斯罐,瓦斯管网沿途2米之内,催化、加氢酸性水罐,催化分馏部分、稳定部分、脱硫部分、压缩机,641、642废汽油罐等。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3、中度危险区域 当硫化氢浓度10mg/m3~300mg/m3(6.6~198ppm)时,可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硫磺联合装置的液硫储存及成型单元,污水场,蒸馏装置电脱盐切水、污水池。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

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处理方案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吸入,经人体的黏膜吸收比皮肤吸收造成的中毒更快。 车间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10 mg/m3。 硫化氢物化性质:有“臭鸭蛋”气味的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硫化氢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迅速引着回燃。另外,它可溶入水,易溶入甲醇、乙醇类、石油溶剂以及原油中。 很快恢复。 2.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眼和呼吸道的刺激症状,如眼刺痛、畏光、流泪、眼睑浮肿、眼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混浊等急性角膜结膜炎表现;有咳嗽、胸闷、肺部可闻及干、湿性罗音,X线胸片可显示肺纹理增强等急性支气管周围炎表现;可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脱离接触,数日内症状即消失。 3.中度中毒:接触浓度常在300 mg/m3以上,除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加重外,尚有一般神经中毒症状和共济失调。有明显的头痛、头晕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有咳嗽、胸闷、肺部闻及干、湿罗音,X线胸片显示两肺纹理模糊,有广泛的网状阴影或散在细粒状的阴影,肺野透亮度降低或出现片状密度增高阴影,显示间质性肺水肿或支气管肺炎。面对光源时,眼周围有彩色环,这是角膜水肿的征兆 4.重度中毒:接触浓度常大于700 mg/m3,发病急,进展快,突出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昏迷、肺泡性肺水肿、心肌炎、呼吸循环衰竭或猝死。严

重中毒脱险后.可残留后遗症,包括神经衰弱症、前庭功能障碍、椎体外系统损害、中毒性肾损害、精神障碍、瘫痪及心血管病变等,甚至有个别引起心肌梗死的报道。 进入可疑作业场所前,必须使用检测仪器和防毒面具 硫化氢检测仪监测硫化氢浓度,或用浸有2%醋酸铅的湿试纸暴露于作业场所30秒钟,如试纸变为棕色至黑色,则严禁入场作业。进入高浓度硫化氢场所,应有人在危险区外监护,作业工人应佩戴隔绝式防护面具。发现有人晕倒在现场,切忌无防护入场救护,应佩戴防毒面具。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生产场所,应当安装自动报警仪。接触硫化氢工人应加强中毒预防及急救培训。 硫化氢中毒的处置原则 人体内最重要的是大脑,虽然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其需氧量可达22%,如果出现缺氧,首当其冲的便是大脑受到损害。心脏停止跳动、血液不流动、氧没法输送,造成缺氧。 尽快使中毒者脱离毒物的危害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大量有毒气体泄漏,往往会发生着火爆炸、多人中毒和多人受伤等重大事故,在这种情况下,抢救人员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慌张,迅速组织气防救护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对遇难者进行抢救,尽快将中毒者抢救出来,使其脱离毒物的危害,转送医院进行抢救。 切断毒源 组织人员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关闭泄漏管线的控制阀门,切断毒源,以利事故处理,不使事态扩大。 划定危险区,疏散人员 当大量毒气泄漏时,特别是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人们闻不到,危险性更大,我们要根据风向、风级做好划定危险区的工作,指派警戒人员,以免他人误入毒区,对危险区内的无关人员尽快地撤离,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硫化氢中毒防护措施 生产装置和罐区内凡有可能泄漏硫化氢气体的场所应《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设置固定式硫化氢气体检报警器,有硫化氢危害的单位要根据生产岗位和工作环境的不同,为生产管理和操作人员配备防硫化氢过滤式防毒器材或隔离式防毒器材,配备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报警器及适当的防毒器材。 在生产装置和罐区内,对含硫化氢浓度较高的介质的采样和切水作业应为密闭方式,从本质上减少硫化氢的危害。

硫化氢的防护和处理

硫化氢的防护和处理 目录 第一单元硫化氢气体的危害 (1) 第二单元含硫化氢气体井的井场布置及要求 (5) 第三单元怀疑有硫化氢时应采取的措施 (6) 第四单元钻井过程中硫化氢气体的处理............................ 1.0 第五单元含硫化氢地区作业的应急预案 1.1 第六单元硫化氢的腐蚀特征和影响因素............................ 1.3 第七单元硫化氢中毒途径及现场急救14 第八单元空气呼吸器和硫化氢检测器20 第一单元硫化氢气体的危害 」、概述 由于人类对石油、天然气及地热能源的需要,要钻探高压深井,在这类钻井中就可能钻遇含有硫化氢的地层。目前,我国已开发的油田不同程度地含有硫化氢气体,甚至有的油田含量极高。如四川石油管理局含硫化氢气田约占已开发气田的78.6 %,其中卧龙河气田含硫化氢高达10 % (体积比),华北油田晋县赵兰庄硫化氢气田硫化氢含量高达92 %。在油田生产中可能遇到硫化氢的有钻井、修井、采油、注水、集输、原油处理、运输及储运等工艺过程。硫化氢是仅次于氰化物的剧毒物,是易致人死亡的有毒气体。一旦硫化氢含量超标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将导致灾难性的悲剧。如华北油田的赵48井,试油起 电缆,诱发井喷失控,硫化氢气体大量喷出,当场6人死亡,数人中毒,造成

20余万人的大逃亡。四川的垫25井井喷失控,硫化氢气体迫使方圆数千米内的百姓弃家逃难;硫化氢气体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它对金属设备、工具也将造成严重的腐蚀破坏。天然气中硫化氢气体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掌握了它的特性,有一套完善的硫化氢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实现优质安全钻井生产,而且还可以通过一套回收装置,为其他工业提供工业原料。因此,为确保人员的绝对安全,杜绝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了解硫化氢气体的来源和危害,掌握硫化氢气体的预防及处理知识。 二、硫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 据加拿大节能局的统计,在1976 —1989年的14年中加拿大有30名工人死于硫化氢中毒。如果了解了这种气体的性质,也许可以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为了准确地检测硫化氢的位置,你首先要了解这种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只有了解了硫化氢的性质,才能避免因直接与这种气体接触受到伤害。 所有的气体通常都是从以下7个主要方面描述的:颜色、气味、蜜度。燃堡囫晚邀度j懈度(在水中)、沸点。硫化氢也不例外,通过上述几方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全面准确地了解硫化氢。 (1)颜色:硫化氢是无色、剧毒、酸性气体,人的肉眼看不见。这就意味着你用眼睛是无法判断是否存在。因此,这种气体就变得更加危险。 (2)气味:硫化氢有一种特殊的令人讨厌的臭鸡蛋味,即使是低浓度的硫化氢,也可以损伤你的嗅觉。因此,用鼻子来检测这种气体会致命。 (3)密度:硫化氢是一种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其相对密度为1.176。因此它存在于地势低的地方,像地坑、地下室、大容器里。如果你发现处在被告知有硫化氢的地方,那么你就应立刻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只要有可能,都要在上风向、地势较高 的地方工作。 (4)爆炸极限:当硫化氢气体以适当的比例(4.3% —46% )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就

硫化氢安全防护知识试题及答案

硫化氢安全防护知识答题 单位:姓名:分数: 一、硫化氢概念:H2S,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蛋味,是一种神经毒剂,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其对人的毒作用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被称之为“无形的杀手”、“瞬间杀手” 二、硫化氢的特点: 剧毒-----致命易燃-----可爆无色-----不能用眼睛识别 比空气重----通常聚积于低洼地带 低含量时有一股臭蛋味,但不能靠嗅觉检测 对一些金属有腐蚀作用容易被风或气流驱散 三、硫化氢的危害是什么? 1、对人体的危害:硫化氢被吸入人体,首先剌激呼吸道。其次,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头晕,丧失平衡,呼吸困难,心跳加速,严重时,心脏缺氧而死亡。 2、硫化氢对设备材料的危害:硫化氢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硫化氢溶于水形成弱酸,对金属的腐蚀形式有电化学失重腐蚀、氢脆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以后两者为主,一般统称为氢脆破坏。 3、硫化氢对环境的危害:硫化氢略重于空气,往往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主要是对大气和水源的污染,且污染非常严重,危害巨大。 四、依据SY/T5087-2005行业标准《职业性安全暴露极限》和《毒气的强度等级》可将采油厂含硫化氢的油井按照硫化氢检测出来的浓度分为哪五个等级: 第一等级为15mg/m3以内;(10PPM) (安全) 第二等级为15mg/m3~30mg/m3;(10PPM~20PPM) (尚安全,超过1小时有明显不适) 第三等级为30mg/m3~150mg/m3 ;(20PPM~100PPM) (暴露15分钟出现头痛、肺浮肿,眼睛产生严重刺激和伤害,症状明显。) 第四等级为150mg/m3~450mg/m3 ;(100PPM~300PPM)(3~5分钟失去嗅觉,为立即危害生命和健康的浓度值。) 第五等级为450mg/m3以上。(导致人身伤亡) 五、职业性安全暴露极限 1、15mg/m3 限时加权平均值是日工作8小时的暴露安全极限(10PPM)

硫化氢的危害与防治

硫化氢的危害与防治 0 引言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气体,比重为1. 1895(空气比重为1 000),熔点为一85. 5C,沸点为一 60. 7~C,溶于水,乙醇,甘油,二硫化碳和石油等。其标准电极电位(s /s )一0. 48V, (S /H2S)=0. 14V,水溶液为氢硫酸。在空气中H S能被氧气所氧化。硫根离子能与多种金属离子作用,生成不溶于水或酸的硫化物沉淀。硫化氢分子是极性分子。 1 H2S的危害 硫化氢是剧毒的危险性气体,当空气中浓度超过28mg/m时,人就无法正常工作;超过1000mg/m时,就可引起急性中毒,造成人员死亡。大多数油气田都存在着硫化氢的污染和危害。钻井过程中遇到酸性油层,或含有硫酸盐还原菌的各种流体,以及钻井液热分解时,都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一旦释放,其含量就非常大 (1000 mg/m 以上),将造成重大危害。一般来说,石油地层伴生气中硫化氢的含量可达 1000~2000mg/dm 或更高。主要是由含硫地层的高价硫 (如硫酸盐 )溶于地下水,此地下水中已不含氧,且其中的还原性有机物 (腐植质、沥青、石油等 )与高价硫化物相互作用还原成H S;同时地层中也存在硫酸盐的还原菌还可将高价硫酸盐还原成H S;此外,地层中存在的难溶硫化物在酸性条件下可产生H S。由实验可知硫化氢在 油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上述各种原因产生的硫化氢既溶于地下水,也溶于油层中,更混合于天然气或石油的伴生气中。由于硫化氢沸点很低,常以气体形式存在,在钻井过程中遇到酸性地层或酸性钻井液,一有缝隙就流出地面。在钻井完成后产油时,石油一出井口,压力降低,溶在石油中的硫化氢流入空气中,造成极大危害。例如在我国华北某油田曾发生硫化氢大量逸出,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事件。在 60年代,四川塘河某井就因发生硫化氢应力破裂引起大火,造成财产巨大损失。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采油过程中硫化氢从设备缝隙处微量泄漏出来,沉积在地势低洼处,在工作人员进入这些地带时造成人员伤亡。 硫化氢的另一个主要危害是造成油气田设备的腐蚀。硫化氢对油气田设备的危害不在于增加对钢铁的腐蚀速度,而在于加剧钢的渗氢作用,从而导致氢脆,使设备产生硫化氢应力腐蚀破裂,特别是硫化氢存在时会加速H 对钢铁设备的腐蚀,使氢脆现象更为严重。硫化氢与钢铁的作用较符合实际的解释是阳极反应: Fe+H2S+H20=Fe(HS吸 +H30 Fe(H「)吸附一(FeHS) +2e (FeHS) +H30 一 Fe +H2S+H20 由于Fe与S原子的电负性相差较大,在金属表面形成化学吸附的催化剂Fe(HS) 的作用下,Fe与s原子结合较牢固,使金属原子间的结合力减弱,从而使Fe的电子容易失去而形成Fe,电离出的Fe与H隸反应Fe +HS---~FeS+H进行。而阴极反应为:Fe+H2S+H20=Fe(H一)吸 +H30 Fe(SI■一)吸附+H30 =Fe(H— S— H)吸+H20 Fe(H— S- H)吸附 +e— Fe(HS)吸附 +H 吸 由此可见氢脆系由金属Fe在阴极区吸收阴极产物氢原子。由于氢原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使金属表面氢原子浓度大增,使其逐步向金属内部渗入占据金属原子空穴而引起氢脆。当氢原子从金属表面向其内部扩散至某些微裂纹的界面处,并在其

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9 页

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10mg/m3。 当浓度≥760mg/m3(502ppm)时,人会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麻痹而死亡,此区域属于极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硫磺回收装置,污水汽提装置,火炬装置,酸性气管线沿途区域,气体、气分脱硫火炬罐,一、二气分脱硫部分。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2、高度危险区域 当硫化氢浓度介于300~760mg/m3(198~502ppm)时,可引发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排尿困难。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蒸馏装置蒸、常顶、减顶切水及轻烃回收回流罐切水,脱硫罐切液,轻烃回收脱丁烷塔顶酸性水,轻烃回收单元干气管线,火炬线沿途区域,瓦斯罐,瓦斯管网沿途2米之内,催化、加氢酸性水罐,催化分馏部分、稳定部分、脱硫部分、压缩机,641、642废汽油罐等。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3、中度危险区域 当硫化氢浓度10mg/m3~300mg/m3(6.6~198ppm)时,可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硫磺联合装置的液硫储存及成型单元,污水场,蒸馏装置电脱盐切水、污水池。 第 2 页共 9 页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编号:SM-ZD-74162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 护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H?S对人体的危害方式 (一)硫化氢的性质 H2S是无色气体,具有臭蛋气味,式量34.08,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密度1.539 g/L,熔点-85.5℃,沸点-60.7℃。易溶于水,亦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可燃上限为45.5%,下限为4.3%。燃点292℃。H2S可用来分离和鉴定金属离子、精制盐酸和硫酸(除去重金属离子),以及制备元素硫等。它是一种好的还原剂。 溶于水形成弱酸性,对金属会产生氢脆破坏。氢脆破坏往往会造成井下管束的突然断落、地面管汇和仪表的爆破、使得井口装置破坏,甚至发生严重的井喷失控或者着火事故。H2S能加速非金属材料的老化,使地面设备、井口装置、井下工具中有橡胶、浸油石墨、石棉等非金属材料制作的封件失效。 (二)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硫化氢防护工作,防止硫化氢泄漏和中毒事故的发生,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及各所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三条各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硫化氢的职业安全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接触硫化氢作业人员的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检查落实和硫化氢作业场所检测工作。 第五条各单位的环保管理部门负责含硫废水、废气、废渣的 综合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单位的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从原料加工开始,对生产过程中总硫和硫化氢分布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建立动态硫分布图,制订相应的加工方案及工艺、管理措施。 第七条各单位的机电动力管理部门负责涉及硫、硫化氢的设备、设施的管理。 第八条各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硫化氢作业上岗人员的告知工作,协助安全、职防部门做好接触硫化氢作业人员的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第九条工会负责硫化氢作业过程劳动保护执行情况的监督。 第十条各单位对本单位硫化氢防护管理负全面责任。 第三章生产管理 第十一条对存在硫化物的生产工艺应从原料评价开始,对生产过程中总硫和硫化氢分布的生产环境和作业点硫化氢浓度调查等建立动态硫分布图,制订相应的加工方案及工艺、管理措施。

第十二条因原料组分变化,加工流程、装置改造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硫化氢浓度超过允许含量时,生产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有关车间、班组或岗位。 第十三条含硫污水应密闭送入污水汽提装置处理,禁止排入其他污水系统。保证脱硫和硫磺回收装置的正常运转,做好设备、管线的密封,禁止将硫化氢气体直接排入大气。 第十四条所有含硫化氢介质的采样和切水作业应为密闭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硫化氢的危害。 第十五条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的制度和要求,对涉及硫化氢的设备、管道及各类设施应从材质选用、制造安装、检验检测等各方面加强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对不符合防止硫化氢中毒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第四章作业过程防护 第十七条所有接触硫化氢作业人员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包括巡检、采样、切水、分析、进入密闭空间等)必须按要求佩戴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第十八条涉及硫化氢的单位应制订作业过程中的防护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九条定期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进行硫化氢浓度检测和评价,及时将结果向职工公告。 第二十条防止硫化氢中毒的监测仪器和个体防护设备应由专人管理并建立档案。 第二十一条硫化氢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或曾发生过硫化氢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点监控,并做好记录。 第二十二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场所应设置醒目的中文警示标识。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硫化氢告知牌。发

预防硫化氢中毒措施

编号:AQ-JS-04583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预防硫化氢中毒措施 Measures to prevent hydrogen sulfide poisoning

预防硫化氢中毒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硫化氢为无色、有腐蛋臭味的窒息性气体,常存在于废气、含硫石油、以及下水道、隧道中。含硫有机物腐败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在阴沟疏通、硫化氢为无色、有腐蛋臭味的窒息性气体,常存在于废气、含硫石油、以及下水道、隧道中。含硫有机物腐败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在阴沟疏通、河道挖掘、污物清理等作业时时常常会遭遇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在密闭空间中作业情况更为突出。如防范不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硫化氢产生机理和事故原因、特点分析,防范硫化氢中毒关键要抓好以下“六大环节”: 一、普及防范知识 污水处理、市政建设和化工等可能产生硫化氢等毒害气体中毒的企业每年要定期开展专题教育,针对硫化氢中毒等危害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企业管理者、安全人员、从业人员对硫化氢中毒等危害

的认识。 二、落实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加强作业场所劳动保护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要实行安全叮嘱,提示安全措施并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使用职业防护设备和用品。 3、生产经营活动有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的场所,必须为从业人员配备气体检测仪器、呼吸器、救护带等安全设备;配备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医疗救护设备和药品。防毒器具要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整洁完好。

硫化氢腐蚀与防护相关知识

硫化氢腐蚀与防护相关知识 1. 硫化氢腐蚀的预防措施 1.1. 选用抗硫化氢材料 抗硫化氢材料主要是指对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和氢损伤有一定抗力或对这种开裂不敏感的材料。同时采用低硬度(强度)和“完全淬火+回火”处理工艺对材料抗硫化氢腐蚀是有利的。 美国国家腐蚀工程师学会(NACE)标准MR-01-75(1980年修订)中规定:含硫化氢环境中使用的钻杆、钻杆接头、钻铤和其它管材的最大硬度不许高于HRC22;钻杆接头与钻杆的焊接及热影响区应进行“淬火+595℃以上温度的回火”处理;对于最小屈服强度大于655MPa的钢材应进行“淬火+回火”处理,以获得抗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的最佳能力。 1.2. 抗H2S腐蚀钢材的基本要求 ⑴成分设计合理:材料的抗H2S应力断裂性能主要与材料的晶界强度有关,因此常常加入Cr、Mo、Nb、Ti、Cu等合金元素细化原始奥氏体晶粒度。超细晶粒原始奥氏体经淬火后,形成超细晶粒铁素体和分布良好的超细碳化物组织,是开发抗硫化物应力腐蚀的高强度钢最有效的途径。 ⑵采用有害元素(包括氢,氧,氮等)含量很低纯净钢; ⑶良好的淬透性和均匀细小的回火组织,硬度波动尽可能小; ⑷回火稳定性好,回火温度高(>600℃); ⑸良好的韧性; ⑹消除残余拉应力。 1.3. 添加缓蚀剂 实践证明合理添加缓蚀剂是防止含H2S酸性油气对碳钢和低合金钢设施腐蚀的一种有效方法。缓蚀剂对应用条件的选择性要求很高,针对性很强。不同介质或材料往往要求的缓蚀剂也不同,甚至同一种介质,当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流速等)改变时,所采用的缓蚀剂可能也需要改变。 用于含H2S酸性环境中的缓蚀剂,通常为含氧的有机缓蚀剂(成膜型缓

硫化氢防护专项试题(2016)

单位: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硫化氢是一种具有特殊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2、硫化氢的臭味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3、在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的作业场所,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进行作业。(√) 4、在使用、输送、生产和可能释放硫化氢的工作场所应禁止吸烟及禁止使用其它可能产生静电、明火的设备。(√) 5、现场有中毒人员时,事故救援人员应迅速将中毒人员转移至事故现场外上风向空气新鲜处。(√) 6、进入含硫化氢的设备、管线及等密闭空间作业前,应切断一切物料,彻底冲洗、吹扫、置换,不需要加好盲板。(╳) 7、禁止任何人员不佩戴合适的防护器具进入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的区域,禁止在有毒区域内脱卸防毒用具。(√) 8、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的低位报警点应设置在10mg/m3。高位报警点应设置在 30mg/m3。(√) 9、在实施心肺复苏术时,按压通气比为30:2。(√) 10、当硫化氢接触浓度大于1000 mg/m3时,可发生“电击样”中毒,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倒下,瞬时内呼吸停止。(√) 二、选择题 1、工作场所硫化氢的职业接触限值是( B )mg/m3。 A、5 B、10 C、15 2、可能接触硫化氢的作业,作业人员应在产生硫化氢源的( B )操作。 A、下风侧 B、上风侧 C、两者都可以 3、根据集团公司《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当硫化氢浓度低于(C )mg/m3 时可以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A、10 B、20 C、50 4、用人单位应建立硫化氢工作场所的日常监测,监测周期为每( A )1次。 A、月 B、季 C、半年 5、发生硫化氢中毒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它的步骤应该是( A )。 A、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

急性硫化氢的中毒急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急性硫化氢的中毒急救 导语:积极供氧是改善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缺氧的重要措施。根据病情轻重,采用鼻导管、面罩等给氧方法纠正缺氧。现场呼吸停止时,即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时及早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 急救处理 (一)、在上风向空气新鲜处安置患者,脱去患者污染的衣物,同时注意保暖并且保持安静。供氧积极供氧是改善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缺氧的重要措施。根据病情轻重,采用鼻导管、面罩等给氧方法纠正缺氧。现场呼吸停止时,即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时及早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心脏骤停时,应立即实行体外心脏按压士。 (二)、现场局部急救治疗:眼部损害可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可用激素软膏点眼。接触的皮肤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后期按化学性烧伤处理)。(三)、在能维持呼吸、心跳的情况下,就近送往医院进进一步治疗: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则是早期、足量、短程;改善脑组织代谢、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对症和支持治疗,积极采取措施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防治感染,纠正酸中毒,控制抽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现场救援及人员防护安全 (一)、严格按防护要求进行,注意防止救援人员中毒。绝对禁止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造成多人无谓牺牲! (二)、向沟、池、井等事故现场鼓入新鲜空气(或氧气);设有事故通风的场所先打开风机通风。在通风换气后实施救援。 (三)、呼吸防护:救援人员必须配戴空气(氧气)呼吸防护器才能进入中毒现场救助中毒者(无关人员从中毒现场逃生可用过滤式呼吸防护器,配相应的滤毒罐)。(四)、朝上风向或侧上风向移离中毒者和疏散现场人员,疏散地确保空气新鲜,不要安置在低洼处;有条件时疏散范围和距离依据空气中硫化氢气体浓

硫化氢防护考试试卷

硫化氢防护考试试卷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硫化氢防护培训考试试卷姓名:身份证号: 考试时间: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 )1. 硫化氢15分钟短期暴露范围平均值为( )。 A.4.6ppm B. 10ppm C.15ppm D.20ppm ( )2. 硫化氢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 A. 皮肤 B. 呼吸道 C. 消化道 D. 其 他 ( )3. 对病员实施心肺复苏术时正确的安放位置为( )。 A.柔软舒适的表面 B.在硬表面上垫以缓冲物 C.平整的硬表面 D.床上 S可能积聚的地区。 ( )4. 没有戴上合适的呼吸装备的人,( )进入H 2 A.可以 B.领导批准可以 C.不要 D.视 情况 ( )5. 在含硫化氢气体的地层钻井时,井队现有条件下不能实施压井作业。 放喷点火时,点火人员应在( )方向。 A.上风 B.下风 C.侧风 D.地 势高的 ( )6. 氢分子所占空间比氢原子所占空间约大( )倍。 A.10 B.15 C.20 D.30 ( )7. 氢脆和硫化物应力腐蚀破裂是呈脆性破坏,这种破坏多发生在设备、工具使用不久后,发生( )破裂。

A. 低应力 B. 高应力 C. 中应力 ( )8. 当硫化氢气体以适当的比例( )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就会发生爆炸。 A.5.5%~50% B. 4.3%~45.5% B.C. 2.2%~36% D. 8.7%~58% ( )9. 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前,检查气瓶压力表的读数值应在( )。 A.18~20MPa B. 28~30MPa C.30~35MPa D. 10~30MPa ( )10. H2S的毒性几乎与( )气相同。 A.一氧化碳 B. 氢化氰 C.甲烷 D.二 氧化硫 二、判断题(共25题,每题2分) ( )1. 因为正常人的呼吸是自主的,因此实施心肺复苏术时病员的呼吸道也是自主打开的。 ( )2. 硫化氢比空气重 ( )3. 热作用于油层时,石油中的有机硫化物分解,产生硫化氢。 ( )4. 接触高浓度硫化氢后可发生闪电性死亡。 ( )5. 硫化氢失重腐蚀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其反应速度,一般是随温度升高而变慢,反之,要加快。 ( )6. 我国已开发的油田不同程度地含有硫化氢气体,甚至有的油田含量极高。( )7. 硫化氢气体只是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8. 某些钻井液处理剂在高温热分解作用下,会产生硫化氢。 ( )9. 硫化氢可以以气态的形式存在,不会存在于井内的钻井液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