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道顶管施工工艺标准

排水管道顶管施工工艺标准
排水管道顶管施工工艺标准

1顶管工艺施工过程主要工序

1.1工作坑及其布置

工作坑是顶管施工操作的场所。要在坑内布置千斤顶、导轨等设施。

排水管道顶进的工作坑,通常设在检查井位置。工作坑安排为单向坑、双向坑、转向坑、多向坑、交汇坑、接收坑等。工作坑纵断面形状有直槽形、阶梯形、平面有矩形、圆形不等。土质不稳定的工作坑壁应支设支撑,松散或饱和土层,经常采用沉井方法或连续壁方法修建工作坑。

工作坑内基础,为了防止工作坑地基沉降,固定导轨、使顶管位置方向准确,应在坑底修筑基础或加固地基,常采用碎石、砼或钢筋砼基础,对土质密实地基,可采用方木基础。

1.2管道顶进

人工挖土顶管法采取“先挖后顶,随挖随顶”的原则。施工时,首先选择工作坑位置,开挖工作坑。然后按照设计管线的位置和坡度,在工作坑底修筑基础,基础上设置导轨,管子安放在导轨上顶进。顶时前,在管前端开导轨上顶进。顶进前,在管前端开挖一个深约30-50厘米、断面形状与所顶管道相似的坑道,然后用千斤顶将管道顶入,经多次开挖及顶进的循环。一节管顶进后,再连接下一节管子继续顶进。

千斤顶支承于后背,后背支承于土后背墙或人工后背墙。

由于挖土和运土都在管内进行,为便于管内操作和安放施工设备,管道直径一般不小于800mm。

1.3管道压浆

管道顶进完成及检查井施工完成后应对所有管线进行压浆施工,通过每节管道预留的压浆孔进行压浆,以防止管道顶进施工管顶超挖后地面出现沉降现象。

4.2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开挖工作坑→工作坑支护→工作平台搭设→导轨安装→后背制做→顶进设备安装→下管→挖土→顶进→测量校对→接口→压浆

4.4.2工作坑开挖及支护

顶管坑开挖方法及支护设施选择应根据当地土质情况进行验算后,制订详细施作方案,在工作坑深度超过5m时应邀请相关岩土专业、结构专业专家召开论证会议后进行施工。顶管工作坑与接收坑支护采用工字钢圈梁结合的方式支护,土方开挖机械与人工配合,机械挖工作坑至2米深后采用人工配合挖除。钢木组合支撑:立梁采用I

20工字钢,栽立梁要顺直工整。长度比工作坑深0.6米,布置如下:工作坑长向间距为1.5米1根,横向2根,中间两根以中心线两侧离顶管管外壁

40cm各设一根,以便管道入土时不切割立梁,由地面以下0.8米设第一步盘撑,往下每1.3~1.5m设一步盘撑(其具体高度由开挖工作坑深度而定),但必须要高于管外顶15cm。盘撑采用I

30工字钢、八字撑上两步采用I

25工字钢,八字撑不得短于2.5米。最下一步撑位于导轨下5cm处,工作坑具体如图。

4.5顶管工作坑设备安装

4.5.1安装导轨

基坑底铺设碎石,其中埋设15cm*15cm的方木做枕木。安装要牢固可靠,以保证管子的顶进过程不会产生位移。枕木安装高程严格控制在低于管外底高程1~2.5cm,枕木长度比导轨外缘两边各长出30cm,导轨高100mm。

5.3顶进设备安装

考虑到顶管顶进采用人工在管前端开挖,管顶部位最大超挖量宜控制在1.5cm左右,管底部位135°范围内不超挖,因此,计算最大顶力时只考虑管道自重及土的侧面土压力和管道与土的摩擦力即可。根据顶力计算设置顶镐数量,如有两台顶镐,则必须将两台顶镐并联联接到油泵上,顶镐应使用稳定装

置固定,并与管道中心的垂线对称,顶力达到200t以上时采用护口铁保护管口。

5.4工作台提升架及棚架的安装

5.4.1工作台

工作平台采用4根长12m,I

50工字钢为主梁,上铺15cm×15cm方木,方木长度根据工作坑顶尺寸选用。所有方木铺平挤严后,用扒钉全部扒牢,然后安设活动平台。

4.5.4.2提升架与棚架

顶管工程下管、出土的工作支架采用定型顶管支架,在四脚外侧焊防滑挡托,横向拉杆要齐全,安装要平且保证拉杆能充分拉紧,以保证架子的稳定性。工作坑地面处三面用架子管焊出围栏。四脚架采用D=159型号,先在地面上组装好四根腿柱及顶部穿杠,挂好定滑轮及钢丝绳,再用吊车吊起人工定位焊住。提升设备采用两台卷扬机;一台为下管使用,另一台为出土使用;出土可使用2t卷扬机即可,下管则根据管径大小、重量选择相应的卷扬机。卷扬机安装应牢固、线路清晰,滑轮应转动灵活。

4.6复核导轨面高程

导轨安装好以后,要用水平仪复核导轨顶面的高程。符合设计坡度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4.7下管就位

下管前检查管子有无破损及裂纹,起重设备检查、试吊确认安全可靠方能下管。第一节管子下到导轨上,测量管子中心线及前端和后端的管底高程,安装合格后方可顶进。

4.8管前挖土与顶进

首节管下到导轨上应测量其高程、中心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合格后方可顶进。每顶进30cm要量测中心、高程一次,及时、细致操作,防止出现偏差。正

常顶进时每50cm即对首节管前后两端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测量一次。顶进时应昼夜三班不间断施工,防止因中途停置摩擦力增加,造成顶进困难。当遇下列情况时,应停止顶进,迅速采取措施处理,方可继续顶进:

a.顶管前方发生塌方或遇障碍物;

b.后背倾斜或严重变形;

c.顶铁发生扭曲变形现象;

d.管位偏差过大,且校正无效;

e.顶力较预计增大,超过管口许可承受的能力。每下一节管材,都必须检查配套橡胶密封圈是否存在及完整,如无密封圈或损坏者需另装配密封圈,以防漏水。

4.9顶管的接口

混凝土管口处待顶管完成后作管口处理。接口填打石棉水泥,填缝前先清理接缝,然后用清水湿润缝隙,按规定要求配制、填打石棉水泥,填缝完毕及时养护,钢板内涨圈与管内壁空隙用石棉水泥填满打实,钢板内涨圈外露部分涂热沥青防腐。管内接口处表面均匀涂抹聚硫密封膏。

4.10压浆处理

顶管工序结束后,进行水泥浆充填,最大限度地消除因顶管施工造成的地面沉降,水泥浆充填可以有效地补偿顶管管外侧空隙部分,从而达到管体外侧土体密实。填充完毕后,做好施工记录,并保存有关资料。注浆材料以低标号水泥为主,为节约材料可适当添加粉煤灰,具体注浆材料的配比暂按水泥:粉煤灰=1:1(重量比),加水量以目测稠度适当,(可参考水:灰=1:1)并能够具备注浆泵适用。

5、质量标准

5.1主控项目

1.工作坑应有足够的工作面

2.工作坑支护牢固,宜形成封闭式框架

3.管道外壁与土体的空隙必须进行注浆

5.2一般项目

1.接口必须严密、xx

2.两根导轨应直顺、平行、等高、安装牢固,其纵坡与管道设计一致

3.后背墙壁面与管道顶进方向应垂直

4.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石子、砂浆、砖块、木块的杂物

5.顶管工作坑、后背墙、导轨允许偏差见表5.2-2

6.顶进管道允许偏差见表5.2-1

5.3顶管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5.3.1测量控制

1.首先将设计中心线做好现场转移工作。当工作坑挖好以后将中心线移到工作坑内,控制好轨道方向及管中心线,注意高程变化,在施工中,随时检查偏差情况,工作坑一定要准确无误。方法:确定好管线中心线后,用十字拉线法向上、向下反复施测至少两次以上方可施工。

2.工作坑内的高程控制点不得少于两个,施工测量必须做到先闭合后使用的原则。

5.3.2顶进与接口

1.后背牢固可靠,后背计算要进行复核。

2.稳轨要细心,用经纬仪找方向,用水平仪控制高程,要多次复核,各道工序(如道轨铺设、高程测设等)必须用文字交底。

3.管前挖土时,根据土质情况,应随挖随顶,最多不得超过管端30cm必须向前顶进一次。管下135度严禁超挖,管上部超挖不得大于

1.5cm。5.3.3顶进过程测量及记录

做好顶管施工记录。第一节管每顶进一次测量一次,三节管后每50cm测量一次做好各种记录(高差、中心偏差、顶进压力、顶进距离)。在顶第一节管时,以及在校正偏差的过程中,测量间隔不超过30cm,保证管道入土的位置正确,管子顶进入土层以后的正常顶进,测量间隔不宜超过100cm。

5.3.3.1中心测量

顶进长度在50cm范围内,可采用垂球拉线的方法,要求两垂球的间距尽量拉大,用水平尺测量头一节管前端的中心偏差,一次顶进50cm,采用经纬仪测量。

5.3.3.2高程测量

用水准仪及特制高程尺,根据工作坑内设置的水准高程点标高(设两个),测头一节管前端与后端管内底高程,掌握头一节管的走向趋势,测量后应与工作坑内另一水准点闭合。在管子顶进过程中,管道一直处于动态,对于加强顶进中的施工记录是提高顶进质量的保证,每班组按规范要求真实、清晰、完整地填写好顶管记录表格和施工中的情况,交接班时,当班的负责人必须向接班的负责人交清记录,并说明在顶进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5.4偏差xx

顶管偏差修正是顶管预防偏差过量的一种措施,当顶管偏差量快超过标准时,必须进行修正。主要控制上下左右偏差值,防止出现不合格工序。5.5闭水试验(雨水管线无此项)

除雨水管以外,污水管线必须进行闭水试验。闭水试验的管段应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管道外观不得有漏水现象。实测渗水量必须小于或等于标准试验水头允许渗水量。

6、成品保护

1.管材进场时应有专人在现场对管材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及混凝土强度检查,对外观质量及回弹强度不合格的管材应予立即退场。

2.管道顶进过程中如遇阻力过大,应采取触变泥浆的润滑措施。不得强行顶进以造成管材损坏。

3.管道顶进完成后应有专人进行全线巡查,遇有施工时造成的管材损坏应立即进行修补。

4.管道压浆完成后必须对压浆孔进行密封处理。管道接口完成后应对管线整体进行清理,不得在管道内残留各类杂物及水渍。

5.管线施工完成后未经验收严禁通水及允许支线私自接入。

8、安全环保措施

8.1一般xx

8.1.1参加本工程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特种技术工种人员必须持有该专业技术证书后方可进行施工设备的操作,无证人员严格禁止作业。

8.1.2操作人员在使用各种机具时必须严格执行本机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8.1.3顶管施工时必须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相互配合。

8.1.4工地设专职安全员,随时检查、监督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

8.1.5进入施工现场的任何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不得穿拖鞋。

8.2顶管xx

8.2.1施工范围封闭围挡,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施工前施工

员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

8.2.2防土方坍塌。顶坑开挖前必须调查清楚土质,地下水位及各种管

线埋置情况,施工过程中应随挖随支护。顶管坑必须采取可靠支撑防护,顶管的掘土严禁超前开挖,按规范要求进行。工作坑上口地面的四周,要做土埂,防止地面水或雨水进入工作坑内。

8.2.3防高空坠落。进入施工范围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顶管坑槽边应有不低于1.2m护栏,平台无孔洞,无探头板;为防止作业人员上下井摔伤,施工人员上下井必须使用爬梯,严禁乘坐提升设备上下竖井;施工人员离开现场,井口必须盖罩,严防外人坠入;平台的支搭、拆除,应有熟练的专人操作,并有专人指挥,统一协调作业。把好测量关,准确定位,严格控制高程。

8.2.4顶管设备应按要求进行布置,并定期进行测试检查和维护。8.2.5吊装管子前要对钢丝绳、卡具等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

8.2.6吊装管子时要有统一的信号,有专人指挥,下部人员要避在安全处。

8.2.7在吊斗出土时,操作人员要认真操作,严禁吊斗撞击支护结构或防护平台。

8.2.8夜间施工必须有充足的照明,遇有暴雨、大风、地面下沉等情况时,应停止施工。

8.2.9顶进过程中,顶铁上不允许站人,注意观察顶铁有无异常,如发现异常,立即停镐,急速处理。

8.2.10施工时,应在工作坑周围设置安全措施,并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8.2.11工作坑处设专人值班,避免发生事故。

8.2.12严禁施工人员搭乘出土吊装设备。

8.2.13严禁闲杂人员进入井内。

8.2.14工作坑内外配备通讯设备,并设专人值班,确保安全。

8.2.15管内通风是顶管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不然很可能发生缺氧或气体中毒现象。为保证管内空气的流通,在顶管内用彩条布做成一直径为20cm 左右的圆形长筒,用鼓风机在管外对准彩条布长筒的一端向里吹风,使管内的空气流通。

8.3用电xx

8.3.1设专职用电管理安全员,加强临时用电安全防护管理。现场临时电力线路按规范要求布设,必须由持证的专职电工上岗操作,工程用电全部采用临时架空线敷设,执行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各类电器设备均安设安全保险装置,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保护,配置漏电开关,闸箱上锁.

8.3.2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严防乱拉电线。

8.3.3施工所用电缆必须定期检查,接头必须绑扎牢固,确保不透水、不漏电。

8.3.4由于顶管为地下施工,且需要连续作业,为保证施工安全,采用12V 低压照明,并采取防触电、漏电保护措施。

8.4环境保护措施

8.4.1进出工地的车辆一定要缓慢行驶,避免形成扬尘。

8.4.2施工现场配置洒水车,并指定专人管理,每天现场巡回洒水,保证施工便线及所涉及的社会路不扬尘。

8.4.3专人负责社会交通道路维修工作,对因施工造成的路面破损、凹陷等及时进行补修,确保路况完好。

8.4.4搞好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卫生。施工队伍的临时设施符合安全、通风、明亮及环境卫生要求。

8.4.5施工现场全部用围挡围起来,围挡一定要使用统一的围挡,围设时要整齐,线性基本顺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