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资源(共22套73页)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精品学案汇总(打包下载)

超级资源(共22套73页)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精品学案汇总(打包下载)
超级资源(共22套73页)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精品学案汇总(打包下载)

超级资源(共22套73页)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

精品学案汇总(打包下载)

第六章第一节金属的物理特性

【学习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 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3.知道合金的组成, 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 认识合金比纯金属有更广泛的用途.

【注释】

1.特性:是指某事物所特有的性质;特殊的品性、品质.

2.几种重要的金属材料使用顺序: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器时代.

一、自主阅读P164-165, 观看实验视频, 完成填空

1、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

大部分金属常温下为态(汞为态), 有光泽;大多数呈色(铜为色, 金为色), 有良好的性、性.

2、金属的差异性:

不同金属也有本身的特性, 如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

3、金属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硬度最高的金属(6)熔点最高的金属 7)熔点最低的金属(8)密度最大的金属(9)密度最小的金属

4、【归纳提升】

金属共同的区别于非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 少数金属呈其他颜色, 如金为金黄色, 铜为紫红色), 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但不同的金属物理性能的优良程度又存在差异.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但在选择材料时除考虑性能外, 还应综合考虑其储量多少、价格高低、生产工艺的难易等多种因素.

【合作交流】

比较最常见的合金——生铁和钢, 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二、自主阅读P166-167, 观看实验视频, 完成填空

1.什么叫合金

2.合金和金属相比有什么优点

【情景展示】纯金属受到品种和性能的限制, 不能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 制成合金后, 金属制品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问题探究】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 物理性质有什么变化?

【实验探究】认真观察实验视频, 仔细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与纯金属相比,合金色泽不固定、硬度一般都比纯金属更____ 、熔点一般都比纯金属更____、抗腐蚀性能力更___ 、拉伸强度更__ 、用途更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收获了什么?

【归纳提升】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一般情况下, 若跟组成它的成分相比, 合金的硬度增大、熔点降低;有的合金还有高强度、强磁性等物理特性. 有的合金则有耐腐蚀等化学特性.

【当堂检测】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 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 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

性. 下列物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

A、保险丝

B、医疗器械

C、潜艇外壳

D、眼镜架

3.古人曾将铅锻打成细细的铅条, 作为笔来写字, 这也是“铅笔”名称的由来. 铅条能像现代铅笔一样写字, 这一现象与下列铅的性质有关的是()

A、硬度小

B、熔点低

C、密度大

D、能导电

4.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不能导电、传热 B.合金属于纯净物

C.合金没有延展性 D.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5.用金属的化学式填空:

(1)体温表中的液态金属是(2)广泛用于航空工业、造船工业的金属是(3)包装糖果、香烟的银白色金属是(4)干电池的金属筒是

6.下列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A. 纯硅

B. 青铜器

C. 青花瓷器

D. 汉白玉雕塑

7.“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应该分类回收. 生活中废弃的铁锅, 铝制易拉罐、铜导线

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 因为它们属于( )

A.氧化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D.金属或合金

8.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 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餐具, 并向全世界推广. 其主要原因是()

A. 价格便宜

B. 升热慢退热也慢, 保温性较好

C. 烹饪出的食品含有铁元素

D. 铁中含有有机物必含铁元素

9.国际因特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20万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将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A.铁元素 B.铁单质 C.四氧化三铁 D.三氧化二铁

10.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 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 当玻璃被击碎时, 与金

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 “防盗玻璃”能报警, 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6.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知识的回忆与再现

我们学过哪些与金属有关的化学反应?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⑴ Mg+ O2=⑵ Fe+ O2=

⑶ Cu+ O2= ⑷ Mg + H2SO4 =

⑸ Zn + HCl = ⑹ Fe + CuSO4 =

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能否与氧气反应?

2.为什么铝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结合课本P9页的知识回答】

3.综合镁、铝、铁、铜、金等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和现象等信息, 可知:

①大多数金属都能与_______反应, 反应剧烈程度_______(选“相同”或“不同”)

②、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即使在高温时不能与氧气反应.

说明金属的活动性: ____、___ 较活泼,____、____次之, ______最不活泼.

三、活动探究(一):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镁与稀硫酸能反应, 锌与稀盐酸能反应, 那镁与稀盐酸、锌与稀硫酸能反应吗? 铁和铜等金属呢?…

1、分别在放有少量镁条、锌粒、铁丝和铜丝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观察现象, 比较反应的

2、讨论:

①根据反应时是否有H2产生将金属分两类: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H2的

金属有__ ___ ;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H2的金属有__ _;

②铁、镁、锌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剧烈程度不同:__ __反应最剧烈,

其次是 __ __, 然后是__ _, 由此推出金属活动性顺序___ _______

③观察上表中镁、锌、铁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对于能发生的反应, 若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指单质或化合物)的角度去分析, 比较它们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不同:它们都是由一种_______与一种_______反应, 生成另一种_______与另一种________, 这类反应叫做__ ____反应.

④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A、CH4+2O2= CO2+2H2O

B、CuO+CO=Cu+CO2

C、C+2CuO = 2Cu+CO2↑

D、Fe+CuSO4=FeSO4+Cu

⑤由铁与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我们知道铁单质与盐酸、稀硫酸或某些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 铁元素的化合价变为价.

四、活动探究(二):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那锌能否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呢?…有什么规律?

1、对比实验:

2、结论:

①分析上述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 它们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②通过上述实验, 你得出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 _

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经过了许多类似上述两类实验的探究过程, 人们进行了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 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课本P12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活动性由逐渐减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 ______ ,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通过活动探究(一)得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位于____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____ _, 生成 .

3.通过活动探究(二)得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位于___ _的金属能把位于_ ___ 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K、Ca、Na 除外!)

4.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①银和稀盐酸②镁和硫酸铜溶液

③铜和硫酸铝溶液④铝和稀盐酸

六、针对性练习:

1、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 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冒充黄金, 进行诈骗活动. 因为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 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极为相似, 所以很难区分. 现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

方案一方案二

2、小兰家中收藏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 至今保存十分完好. 其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被还原为铝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3、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 )

A ZnCl2

B CuSO4

C FeCl2

D Al2(SO4)3

4、X、Y、Z是三种金属, 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可知,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Z >X>Y B. Z>Y>X C. X>Y>Z D. X>Z>Y ()

① Z+YSO4==ZSO4+Y ② X+ YSO4==XSO4+Y

③ X+ H2SO4== XSO4+ H2↑④ Z+ H2SO4不反应

5、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和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稀盐酸和相

关的仪器. ( Cu-64 Zn-65 Ag-108 H- 1 Cl-35.5 )

(1)根据现有的条件, 你认为只能测出_____________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为了测定该合金的组成, 小华称取10 g该合金粉末, 在粉末中连续三次加入稀盐酸反应. 每加一次盐酸, 小华记录所得气体的质量, 实验数据如下:

(3)从上表数据分析, 小华用10 g 合 金粉末总共收集到氢气__ _g ; (4)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6.3金属矿物与冶炼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石, 记住可用来炼铁的矿石.

2.了解炼铁的基本原理.

【新知预习】

1.按顺序列举出常见的金属在地壳中的所占质量分数.

2金属在自然界中是如何存在的?

3.常见金属铁、铜、铝的矿石有哪些?并分别指出这些矿石的主要成分.

4.了解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二、铁的冶炼

思考: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Fe 3O 4)、赤铁矿(主要成分Fe 2O 3)、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 3)、黄铁矿(主要成分FeS 2), 你认为最适宜炼铁的两种矿石是 , 理由是 . (提示:可考虑铁元素的含量高低及在冶炼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大小)

观察实验6-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ml)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8

0.08 0.04

交流讨论:

1.实验开始时, 先 , 再 , 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实验结束时, 要先 , 再 , 原因是 .

3.最后导气管中的气体为何要接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

4.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中, 一氧化碳具有性, 做剂.

巧学妙记:上述实验可简记为:CO早出晚归, 酒精灯迟到早退.

5.高炉炼铁所需的原料有哪些?

6.高炉炼铁的高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有哪些?写出它们的化学方程式.

7.高炉炼铁的产物是什么?它与合金钢有什么区别?

■工业炼铁中焦炭的主要作用:①燃烧产生大量的热量, 提供高温条件;②燃烧产物为CO, 提供还原剂.

【自我检测】

1.下列金属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是()

A.铁 B.铝 C.镁 D.银

2.冶铁的原料中, 除铁矿石、焦炭、空气, 还应添加的是()

A.一氧化碳 B.石灰石 C二氧化锰 D.碳化铁

3.人类每年向地壳和海洋中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 以提取数以吨计的金属. 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 )

A.铜 B.铝 C.铁 D.银

6.4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有限的, 关注金属资源的消耗情况.

2.了解铁锈生成的条件, 体验铁生锈条件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认识防锈的几类简单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钢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金属资源的保护意识

2、难点:钢铁为何生锈, 如何防止生锈

【基础知识预习】

活动一:铁生锈的条件

钢铁锈蚀的因素:铁在有和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 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 生成铁锈, 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由于铁锈是一种的物质, 水分子和氧分子能穿过它的空隙, 不断向里层渗透, 继续跟铁反应, 直至全部被锈蚀. 当铁接触易跟它发生反应的化学物质(如酸)时, 就更容易被锈蚀了.

【课堂练习】

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腐蚀最慢的是()

A.在干燥、致密的土壤中

B.在干燥、疏松的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的土壤中

D.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活动二: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

(1)保持铁制品表面的;

(2)在铁制品表面覆盖 , 如在钢铁制品上、、等;

(3)改善铁的内部结构:把铁制成 .

【课堂练习】

为了防止家中的菜刀生锈,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①每天用机油擦拭一遍②用完后保存在水中③擦干后用植物油涂抹④用干布把它擦干⑤用食醋涂抹⑥用酱油涂抹⑦用清水洗干净后迅速放进塑料袋中, 并包裹好. 合理可行的方案 ( )

A、①②③④⑥⑦

B、②③④

C、③④

D、⑤⑥⑦

活动三:保护金属资源

1、金属资源的消耗:几种常见金属的开采年限, 我们应该怎么办?

2、金属保护:

(1)从资源的采掘与开发方面保护金属资源:

①;

②;

③ .

(2)从保护金属材料和制品方面保护金属资源:防止 .

【课堂活动】

活动一:铁生锈的条件

取3枚无锈的洁净铁钉, 如下表图中所示分别装在不同条件的试管内, 观察现象并记录:

活动二: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

活动三:保护金属资源

【课堂检测】

1.能解释“古代铁制品保存至今的很少”的理由是 ( )

A.铁元素在地壳里含量少 B.冶炼铁的原料少, 且冶炼困难

C铁易置换出其他金属 D铁易生锈, 且铁锈对铁制品无保护作用

2.厨房下列用具在空气中最易锈蚀的是 ( )

A、铜制火锅

B、铁制烧锅

C、铝制水壶

D、不锈钢餐具

溶解与乳化

科目化学课题第七章溶液授课时间

2.你怎么理解溶液具有透明、均一、稳定的特点?透明一定是无色的吗?阅读P.191--P.192“知识视窗”填写下列表格

溶液盐水石灰水稀盐酸稀硫酸碘酒酒精溶液溶质

溶剂

巩固提高1.乳浊液、溶液之间的相同点是()

A.都是纯净物 B.都是混合物 C.都澄清透明 D.都均一、稳定

2.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 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

D.用沐浴露洗澡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溶质只能是固体;②溶剂一定是水;③一种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④溶液是无色的纯净物. 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某一瓶长期密封恒温放置的蔗糖水, 若上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 则下部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 小于a% B 大于a% C 等于a% D 无法判断

5.下列物质中, 前者为化合物, 后者为溶液的一组是()

A.液氧、稀硫酸

B.氯化氢气体、盐酸

C.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

D.糖水、蒸馏水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

C.只要条件不变, 糖水中的糖不会分离出来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7.把1g食盐完全溶于

....9g水中, 得到 g食盐水溶液. 把9g食盐投入

..1g水中, 必然会得到10g食盐水溶液吗?

8.已知Cl2通入水中形成的溶液叫氯水. 发生的反应为: Cl2+ H2O = HCl + HClO(次氯酸)、2HClO 2HCl + O2↑. 将氯水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 溶液中的溶质

溶解与乳化

2.碘不易溶解于水但易溶解于酒精, 蔗糖易溶于水但石灰石难溶于水, 说

明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还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种类有关.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实验探究】实验7--4往三个装有等量水的烧杯分别中加入的三种溶质NaCl、NH4NO3、NaOH. 记录各烧杯加入溶质前后的温度.

水中加的溶质NaCl NH4NO3NaOH

加溶质前温度

加溶质后温度

溶解现象

三、溶液的导电性

【观察活动】将电极分别插入蔗糖溶液, 食盐溶液, NaOH溶液, 食醋,硫酸溶液中, 接通电源观察导电情况:

蔗糖溶液____, 食盐溶液_____, NaOH溶液_____, 食醋硫酸溶液

______

【解释】有些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_________________

有些溶液不导电是因为溶液中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提高1.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 不需要的仪器是()

A.烧杯

B.酒精灯

C.温度计

D.玻璃棒

2.通常情况下, 下列方法能够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的是①溶解时不断搅拌②把大颗粒的固体碾成粉末③溶解时给物质加热④静置()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3.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 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 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 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 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

A.生石灰 B.烧碱 C.食盐 D.硝酸铵

4.如图所示, 锥形瓶内盛有物质Y, 分液漏斗内盛有液体X, U形管内盛有红墨

水(便于观察).开始时a、b处于同一水平线, 当把X滴入锥形瓶内时.回答

下列问题:

(1)若X为水, Y为氢氧化钠固体, 则U形管内a液面(填“高于”“低

于”“等于”, 下同)b液面.

(2)若X为水, Y为硝酸铵固体, 则U形管内a液面 b液面.

(3)若X为石灰水, Y为二氧化碳气体, 则U形管内a液面 b液面. 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5.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 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6.根据下列实验报告回答问题:

活动与探究: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液体温度的变化

探究目的:了解物质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情况;学习测量液体温度变化的方法.

实验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氢氧化钠固体、水.

(1)图③中有一处操作存在的错误, 应改正为 .

(2)图③中错误改正之后, 上述实验能否测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范围?

为什么?

7.2 物质溶解的量(1)

【知识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课前预习】

一、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 、 加入某种溶质, 当溶质不能 时, 所得到的

溶液叫这种溶质的.....

;若溶质 时, 所得到的溶液叫 .

如;在一定温度下, 想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硝酸钾不溶解, 说明此时溶液已经达到

_______状态, 若硝酸钾还能继续溶解, 说明溶液是________.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自我检测】

1、在一定______下, 在一定量的_______里, 不能再溶解___________的溶液, 叫做___________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__________的溶液, 叫做__________________的不饱和溶液.

2、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可以采取的方法有(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改变_______ 、_________的条件下, 饱和溶液可以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4、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他们将样品放入烧杯中, 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至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各步称量数据如下:(稀盐酸的挥发可忽略不计)

反应后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243.6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g .

(2)计算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难点突破】

( )或( )

1、为什么强调“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

因为, 不饱和溶液蒸发溶剂(或________)就可以转化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加入溶剂(或________)可以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由此可见, 只有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溶剂”的前提下,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才有意义.

2、如何理解概念中“这种溶质”?

某氯化钾溶液在20 ℃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钾, 则该溶液为氯化钾

的溶液, 向其中加入氯化钠

...能继续溶解, 则该溶液为氯化钠的溶液.

3、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

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从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可以继续溶解溶质的角度分类的, “浓溶液、稀溶液”是根据溶质在溶剂中的含量来判断的. 如, 20℃时100水中溶解0.17克氢氧化钙, 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但溶液是___________(填“浓溶液”或“稀溶液”);20℃,100克水中溶解30克硝酸钾, 溶液是______(填“浓溶液”或“稀溶液”), 溶液中还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 说明, 该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由此可见, 饱和溶液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 下同)是浓溶液, 稀溶液也__________是不饱和溶液.

【随堂练习】

一.基础过关

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

B.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溶液中有固体溶质未溶解,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当溶质晶体与其溶液稳定共存时, 此溶液在该温度下是饱和的

2.能证明一杯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降低温度到0 ℃, 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蒸发10 g水后, 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加入少量硝酸钾后搅拌, 硝酸钾晶体溶解

D.恒温下, 加入少量硝酸钾后搅拌, 加入的硝酸钾晶体的量不再减少

3.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降低温度 D.其他条件不变, 加入溶质

4.下述方法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是()

①加水②加硝酸钾③蒸发水④冷却⑤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⑥加饱和硝酸钾溶液

A.①②⑤B.①⑤⑥C.②③④ D.②④⑥

5.在25 ℃时, 向100 g 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1 g NaCl固体, 充分搅拌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NaCl固体不能溶解

B. NaCl固体能够溶解

C.所得溶液的质量不变

D.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

6.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多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7.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二.同步培优

2.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浓溶液

B、稀溶液

C、含100克水的溶液

D、条件不变时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2.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 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3.下图中的四个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通过对阴影(表示两种溶液混合)B、D的分析, 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B表

(2)D表示

.

7.2 物质溶解的量(2) 【学习目标】

1、了解固体溶解度涵义;

【课前预习】

二、固体溶解度:

1、定义:指在 , 某固态物质在 里, 达到 时, 所

_________________

如:(1)20℃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是指在_____℃, ______g 水中, 溶解硝酸钾

_______, 溶液就达到________状态.

2、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易 溶 可 溶 微 溶 难 溶 20℃时的溶解度

【自我检测】

1、判断正误

(1)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 )

(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 )

(3)把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恒温蒸发20 g 水, 把析出的晶体过滤后, 所剩的液体仍是饱 和溶液. ( ) 基础天天练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____ ___ ____ ____ ____ ____ 2、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3、使用最广泛的金属______,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_____。

(4)泥水是一种溶液, 其中泥是溶质, 水是溶剂. ()(5)现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为了除去一氧化碳气体, 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 ()

2、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稀硫酸______;澄清的石灰水______;稀盐酸______;酒精的水溶液___ _ __;

锌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溶液______;铁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溶液________.

3、请你各举一个实例, 说明下列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__ _溶液, 不是无色的;

(2)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实例:_________可做溶质, 但不是固体;

(3)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实例: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 将该合金放人烧杯中,

逐渐加人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 恰好用去稀硫酸100g, 烧杯内剩余固体27g. 请完成下列计算:

(1)40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2)生成氢气的质量.

【难点突破】

1、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要素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0℃时, 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么, 20℃时, 把40 g氯化钠放到100 g水中, 是否所有氯化钠都溶解?_____所得

最新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上册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3、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a)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b)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4、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 6、蒸发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7、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8、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9、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10、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1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12、微观的粒子有: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等。(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原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各单元复习提纲

第六章 金属 90多种)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一定的韧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 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 特性的物质。(注:混合物)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低、密度小 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 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

泼。 2、金属 + 酸 → 盐 + H 2↑ 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 镁和稀硫酸: Mg + H 2SO 4 = MgSO 4 + H 2↑ 镁和稀盐酸: Mg+ 2HCl === MgCl 2 + H 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铝和稀硫酸: 2Al +3H 2SO 4 = Al 2(SO 4)3 +3H 2↑ 铝和稀盐酸: 2Al + 6HCl == 2AlCl 3 + 3H 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锌和稀硫酸: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锌和稀盐酸: Zn + 2HCl === ZnCl 2 + H 2↑ 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铁和稀硫酸: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铁和稀盐酸: Fe + 2HCl === FeCl 2 + H 2↑ 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3、金属 + 盐 → 新金属 + 新盐 置换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 铁与硫酸铜反应: Fe+CuSO 4==Cu+FeSO 4 (“湿法冶金”原理) 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3CuSO 4+2Al==Al 2(SO 4)3+3Cu 现象:铝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2AgNO 3+Cu==Cu(NO 3)2+2A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注意:①CuSO 4溶液:蓝色 FeSO 4 、FeCl 2溶液:浅绿色 ②Fe 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 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两种;物质种类是单质与化合物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 、Ca 、Na )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 2O 3 2Fe + 3CO 2 2、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注意事项: ①先通CO 再加热的目的: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CO 与空气混合,可能会发生爆炸。 ②实验完毕后继续通入CO 的目的;防止氧化铁被还原成铁后,在较高的温度下重新被氧化 ③尾气的处理:因为CO 有毒,所以尾气中的CO 气体要经过处理,变成无毒的气体。可点燃使其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 ○ 4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 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 高温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计算题复习(附答案)

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97.8g。(假设鸡蛋壳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g。 (2)计算10g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要求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 2.黄铜是铜、锌合金,它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现取10 g该样品粉碎,加入到50 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3.5 g。计算: (1)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由此得到启示是:在使用黄铜制品时应注意。(合理即可) 3.已知R+H2SO4=RSO4+H2↑,若13克金属R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可制得0.4克氢气,试分析: (1)RSO4中R的化合价为; (2)制得的氢气可用浓硫酸干燥,原因是; (3)通过计算确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

4.为减少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某发电厂向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若将7.2 kg二氧化硫完全吸收,计算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的质量。 已知: 2CaCO3+O2+2SO4+2CO2 5.称取铜、锌混合物粉末10.0 g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此时用去49.0 g稀硫酸。剩余固体3.5 g。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6.(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1)利用小心地将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粉末铺放进试管。 (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3)用酒精灯加热混合物几分钟,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4)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2018九年级化学(粤教版)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017——2018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果汁压榨B.酒精挥发C.木炭燃烧D.冰雪融化 2. 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碘酒 B. 苹果醋 C. 蒸馏水 D. 葡萄糖注射液 3.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4.人体中的元素与地壳中的元素有很大相关性,人体和地壳中含量都最多的元素是( ) A.铁B.碳C.氧D.铝 5.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6.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 A.H B.2H2C.2H+D.2OH - 7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 )。 A.3N----3个氮元素B.O2----氧气 C.Al----铝离子D.P----1个氮原子 8.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或数据中,正确的是( )。 9.光导纤维是信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高技术材料,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 化合价为( ) A.-2 B.0 C.+2 D.+4 10.月球上有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He-3”是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则 氦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是() A.1 B.2 C.3 D.4 11.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B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C.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接更充分触空气而燃烧得更旺 D.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1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 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会减少 C. 催化剂在反应后化学性质改变 D.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13.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分别观察气体的颜色B.分别罩上干而冷的烧杯 C.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D.分别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14.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 ...的是( ) A.质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Na D.核外电子数为22.99 15.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能力。下列 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虾青素是由三种原子构成的 B.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52:4 C.虾青素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虾青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满分18分) 16.(4分)用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只填一点)。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 内液面最终将上升到___,填“1…‘2…3”或“4”)处,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 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一条)。 17. (7分)熟练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 (1)按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 ①2个镁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②3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氦气④正三价的铝元素 (2)下列物质:①河水②水银③冰水④硫酸铜⑤液态氧⑥五氧化二磷⑦锰酸钾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第一、二章化学基本概念 1.试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答:用做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和加热时使用。加热是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2.酒精灯的使用“两查”“六注意” 答:“两查”是查灯芯顶端是否平整,灯内酒精不少于其容积的1/4不多于2/3。“六注意”(1)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加酒精(2)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另一个酒精灯(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用嘴吹灭(4)不要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子上着火用湿布盖灭(5)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用外焰加热温度最高(6)不用时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 3.胶头滴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答: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接触容器内壁,不能平放或倒放,防止污染胶头,用完清洗,滴瓶上的不用洗。 4.烧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答:用做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还可配制溶液。加热时垫上石棉网。 5.量筒的使用方法(语言描述),误差分析(作图) 答: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接近所需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读数时量筒放平,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6.反应容器有哪些?存放容器有哪些? 答:反应容器有试管、烧杯、烧瓶、锥形瓶、蒸发皿、燃烧匙、集气瓶。存放容器有广口瓶(装固体)、细口瓶(装液体)、集气瓶(装气体)。 7.药品的取用原则(三不原则、节约原则、处理原则) 答:三不原则:不拿、不尝、不闻。节约原则:没有要求用量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用1~2毫升。处理原则: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容器内。8.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答:块状或金属颗粒要把试管平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在试管口,试管慢慢竖起。粉末状药品要把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试管慢慢竖起。 9.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答: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试管倾斜。倒完后立即盖上瓶塞放回原处。10.给试管里固体加热的方法 答: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其炸裂。 11.给试管里液体加热的方法 答:试管与桌面成45。角,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 12.给药品加热时的注意事项 答:容器底部不与灯芯接触,热容器不用冷水冲洗,试管夹夹在距管口1/3处,手握长柄,拇指不能按短柄,防止试管夹松开,试管滑落,试管夹从底部套入。 13.可以加热的仪器有哪些答: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加热时垫上石棉网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 14.洗涤仪器干净的标准 答: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5.化学变化的定义,举2个例子 答: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例:镁燃烧,铜加热变黑 16.教材中三个化学变化的实验 答:(1)向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中滴加盐酸(HCl)有气泡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CO2。(2)向氢氧化钠(NaOH)中加酚酞溶液,变红。 (3)向氢氧化钠(NaOH)中加氯化镁Mg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镁Mg(OH)2 17.物理变化的定义,举2个例子 答: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例:水的三态变化,酒精挥发 18.化学性质的定义,举2个例子 答: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镁有可燃性,氧气能够支持燃烧 19.物理性质的定义,举2个例子 答: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现出来的性质。色、味、态、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例:汽油易挥发、氯化钠能溶于水。 20.科学探究的步骤 答:观察与问题、假设与预测、实验与事实、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拓展与迁移。21.镁燃烧的现象 答:2Mg+O 2 2 MgO (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 22.铜加热的现象 答:2Cu+O 22CuO(铜变黑) 23.磷燃烧的现象 答:4P+5O 22P2O5(黄色火焰、冒白烟、放热) 24.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答: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25.氮气的性质及用途 答:氮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氮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难跟其他物质反应,高温高能量时与某些物质反应。用途:充氮包装、充氮灯泡、制取氮肥、制炸药。 26.稀有气体的性质及用途 答: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用途:焊接保护气、激光技术、霓虹灯、探空气球。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 1.1社会生活与化学 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科学探究的方法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相关连接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1.2化学实验室之旅 一、参观实验室 1、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 2、固体和液体化学药品的摆放规律:按物质的类别进行摆放。 3、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2)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 (b)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d)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e)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 (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b)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c)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d)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一:粤教版(科学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 1.1 社会生活与化学 教学目的 通过生活与化学这一主题,带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初步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初步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与化学有关的 物品和现象。 [讲述]1.家里的塑料 2.做衣服的化学纤维 3.食品中的添加剂 4.制造交通工具的材料 5.药箱里的药品 6.生命现象与化学密切相关 [检查]请列举以下各类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品 教师理发师厨师医生警察 [讲述]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这些就是化学 科学的任务,也就是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此外,同学们还要学习科学家获得这些知识的常用方法,即科学探究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化学, 去研究自然世界。 [板书]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生活处处有化学)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化学对社会的影响

科学探究的方法 1.2 物质的变化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辩证的哲学观点。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两种变化的异同、区别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用具 白纸、装有某种无色溶液的喷雾器 镁条、碳酸氢钠固体、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镁溶液 试管、坩埚钳、石棉网、火柴 教学过程 [观察活动]请一位同学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上,用装有另一种无色溶液的 喷雾器向纸上喷雾,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提出问题]1.白纸上是否已用什么化学药液写下了隐形字? 2.喷雾器里装的是什么化学药品? 3.两种化学药品接触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使白纸上显出字来?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从“物质的变化”开始,学习这 门有趣而又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课。 [观察活动]变化1 火柴梗被折断 现象:火柴梗形状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2 水的三态变化 现象:水的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3 石蜡熔化成液态蜡油 现象:石蜡形状和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4 玻璃破碎 现象:玻璃形状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5 食糖溶解在水中,再加热蒸发掉水后又得到食糖 现象:食糖形状和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讲述]上述变化过程中,有的只发生物质形状或状态的变化,有的物质的 形状和状态 都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本质没有变化,即没有生成新物质。

九年级粤教版初中化学第四章单元测试

九年级粤教版初中化学第四章单元测试 生命之源一水 1.对在水的电解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正极产生氢气 B.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大 C. 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 : 8 D. 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 1 : 2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电解水实验及实验现象这两个知识点,解决本题的关键:①要注意实验现象是你通过感觉器官能够感知出来 的,而不是分析后得出的结论。②要注意与实验事实相符合。 答案:D 2?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中蘸一下,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靠近(不要接触,如图4-16),可观察到产生大量白烟。这种白烟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的微小的氯化铵晶体。请完成: 图4-16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这个实验你能获得的信息是(任写两点)

思路解析:通过题目给予信息:已知反应物是氨气、氯化氢,生成物是氯化铵,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不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所学知识依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关于分子、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的多条信息。 答案:(1)NH 3+HCl====NH 4Cl (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浓盐酸,浓氨水 具有挥发性,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等 3. 纳米材料被誉为21 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许多材料达到纳米(1 纳米 =10-9米)级的大小时,会产生许多让你料想不到的、奇特的光、电、磁、热、力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质。如:将金属制成纳米粉末后就变成了黑色,且不导电,机械强度也大幅度提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纳米碳虽然质地柔软,但强度却很大 B. 纳米氧化锌能吸收电磁波 C. 金黄色的金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 D. 在空气中能自燃的铁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 思路解析:根据题目信息:纳米材料“会产生许多让你料想不到的奇特的光、电、磁、热、力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质。如:将金属制成纳米粉末后就变成了黑色,且不导电,机械强度也大幅度提高”。要充分运用这些新知识去对各选项进行审查,从中找到符合题意的选项。选项A 属于纳米材料“力”方面的奇特性质,选项 B属于磁”方面的奇特性质,选项D属于热”和化学”方面的奇特性 质,它们的说法都正确。普通的金粉显金黄色,把金制成纳 米粉末后应为黑色,故选项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C 4. (2010江苏南京中考)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溶液复习 配套学案 粤教

第七章复习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溶液的定义、组成、特征 2.复习巩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3.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学会应用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了解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外界因素 4. 能进行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复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难点】溶液的定义、组成、特征;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固体物质溶解度,学会应用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能进行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复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三、知识清单(独立填写下列空白) 1.溶液的基本特征为、。溶质可以是体,也可以是体或体,通常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都是,溶液是由和组成,溶液的质量= + 。 2.加快固体物质溶解于水的方法有、、。 3.物质溶于水后能使溶液温度升高的有,能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有,溶液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有。 4.举例说出常见的乳化现象等;常见乳化剂有等物质。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①②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大多数溶质) ①②③ 特殊: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②,不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①②③ 注意: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6.固体物质溶解度:1)定义:在下,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 2)四要素:条件:标准:状态:单位:。

3)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外因:。 ①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如;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较平缓,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如;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如; 7.气体溶解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和;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 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 8.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稀释:稀释前后不变,即稀释前溶液的质量×﹦稀释后溶液的质量×。9.溶液的质量(m)﹦溶液的体积(V)× (p)。 10.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11.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的固体溶质一般用的方法得到晶体。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体溶质,一般用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12.对于不溶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混合物,一般用法进行分离,实验时的操作要点:“一、二、、三”。 【跟踪练习】 教材217页练习【七】第3、4、6、7、8(独立思考,有疑惑的小组内讨论交流) 【达标检测】 1.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溶液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锰 B.液氧、稀硫酸 C. 蒸馏水、冰水混合 D. 氯化氢气体、稀盐酸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的是() 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 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C. 溶液的均一性是指整个溶液里溶质的分布是均匀的 D.海水是溶解有多种溶质的溶液 3.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g水后,变为10%,则原溶液的质量为() A. 100g B. 50g C.150g D. 200g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章现代生活与化学知识点汇总

有机合成材料 一、有机化合物 是否含有碳元素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 、CO 2和Na 2CO 3、CaCO 3等碳酸盐) 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CH 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 2H 5OH (乙醇,俗名:酒精)、 CH 3COOH (乙酸,俗名:醋酸)、C 6H 12O 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2、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 有机物 有机小分子 如:CH 4、C 2H 5OH 、CH 3COOH 、C 6H 12O 6等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二、有机合成材料 1、 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 (三大合成材料) 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 合成橡胶 (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 热塑性 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网状结构 热固性 如:电木 (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4)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2、“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1)危害: 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解决途径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 胃肠道 尿素+CO 2+H 2O ,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 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氧化 合成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达标测试卷(word版 含答案)

第八章达标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 1个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碳酸钙用于补钙B.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C.氢氧化钠用作食品干燥剂D.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2.草木灰是一种碱性农家肥,下列肥料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的是() A.KNO3B.NH4HCO3C.KCl D.Ca3(PO4)2 3.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为缓解症状,最好涂抹() A.苹果汁B.牛奶C.肥皂水D.炉具清洁剂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配制NaCl溶液C.测定溶液的pH D.酸碱中和5.下列各组内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钠、烧碱、火碱B.氢氧化钙、消石灰、生石灰 C.盐酸、氯化氢、食盐D.冰、干冰、水 6.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7.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如图。所加试剂①②③依次是() A.稀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稀盐酸 B.稀盐酸、石蕊试液、稀氢氧化钠溶液 C.稀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 D.稀盐酸、酚酞试液、稀氢氧化钠溶液 8.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⑥稀硫酸 A.①⑥B.②③⑤C.③⑤D.②③④ 9.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烧瓶中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甲装置中的气球明显胀大,乙装置中气球无变化(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10.黄铜的颜色与黄金相似,在生活中常常误认为黄金。兴趣小组为探究某黄铜(铜锌合金)中锌的含量,向10.0 g该黄铜中加稀硫酸,测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a点时,锌有剩余 B.c点时,硫酸没有完全参与反应 C.该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为44% D.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29%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册

1.1身边的化学 课标依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化学启蒙教育第一章,带领学生走进化学学习课堂,通过对一门新功课的学习憧憬和疑问,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让学生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基本哲学观点,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通过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习惯和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这门科学,因此有许多疑问,也对新课程有一些期望和迷茫。教师应该在本节课积极引导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1能说出身边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2记住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3知道科学探究方法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有内容。 过程与 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感受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 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难 点 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五、教法学法创设好愉悦的学习情景,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面对各种物质产生联想。学法指导:产生,注意、发现,阅读、听讲,观察、猜想。 六、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引言: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一门新的功课。大家会有什么想法? 有什么问题?听老师从衣、食、住、行谈起。 板书:第一节生活与化学 活动一:就下列方面,请学生发言,列举他们知道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①家里的塑料。 ②用化学纤维做的衣服。 ③食品中的添加剂。 ④制作交通工具的材料。 ⑤药品。 ⑥生命现象与化学相关。 活动二:看书回答问题。 板书:化学学科的任务是什么? 化学学课学习的内容包括哪些? ①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②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化学对社会的影响。 ④科学探究的方法。 小结:知识梳理;方法、技巧与规律小结。 作业:配套综合练习 必做题1、2、3、4、5 选做题6 激发学生兴趣,引 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列举 生活中的化学物 品让学生感受到 生活中处处有化 学。学生能够发表 自己的见解,增强 学习化学的信心 和愿望。 学生自己总结感 受化学课的学习 内容,为后面学习 整个教材有一个 整体感受。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20201015110919)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 1.1 社会生活与化学 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相关连接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 一、参观实验室 1、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 2、固体和液体化学药品的摆放规律:按物质的类别进行摆放。 3、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2)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 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 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 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 ( b )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d)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e)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 (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b)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c)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d)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5)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 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 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 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 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 浊。2()23— 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 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 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 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2、、2,这些 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 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 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 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引言]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烂、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

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2] 首先展示胆矾晶体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 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 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的变化。 演示[实验1—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盐同步练习

常见的盐同步练习 1. 下列各组物质中,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不符的是() A. 石灰石CaCO B .氯化亚铁FeCl2 C. 生石灰CaO D . 纯碱NaOH 2. 下列类别的物质中,不可能含有三种元素的是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3. 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 头疏松多孔。这种物质是() A . N Q CO B . Ca(O H)2 C . CaO D . NaCI 4. 下列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 Mg(OH)2、CuSO "CO B . HNO、KOH NaCI C. CaCO、NaOH HPQ D . H2SQ KNQ NaOH 5.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Zn+MgC2==ZnCb+Mg B . Fe+CuS4==Fe SO+Cu C . 2NaOH+CaCO:Nc2C(3+Ca(OH) D . NaCI+KN3==KCI+NaNO 6 .某盐溶液分别跟氯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都有沉淀生成,则该盐溶液是 () A.硫酸钾 B.氯化铜 C.硫酸铁 D.碳酸钠 7.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 . CaCO HCI B . KNO、NaCI C . Cu(OH)2、HCI D . FeCb NaOH 8. 在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 物质是() A. Fe B . Cu C. Fe 和Cu D. Mg和Cu 9. 列两种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溶液 B .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食盐溶液和稀硝酸 D.三氯化铁溶液和烧碱溶液 10 .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SO,这种废水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为了降低废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