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学院-计算机操作系统老师画的题课后答案

软件学院-计算机操作系统老师画的题课后答案
软件学院-计算机操作系统老师画的题课后答案

第一章:

1. 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12.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进行比较。

答:(1)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

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微妙。

(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取了多级容错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

13.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第二章:

6.试从动态性,并发性和独立性上比较进程和程序?

答:(1)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而暂停执行,由撤销而消亡。进程有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是一组有序的指令集合,是静态实体。

(2)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OS 的重要特征。引入进程的目的正是为了使

其程序能和其它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是不能并发执行的。

(3)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也是系统中独立获得资源和独

立调度的基本单位。对于未建立任何进程的程序,不能作为独立单位参加运行。

7.试说明PCB 的作用,为什么说PCB 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

答:PCB 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成为能与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OS是根据PCB对并发执行的进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

8.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

(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

(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

(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

16.进程在运行时存在哪两种形式的制约?并举例说明之。

答:(1)间接相互制约关系。举例:有两进程A 和B,如果A 提出打印请求,系统已把唯一的一台打印机分配给了进程B,则进程A 只能阻塞;一旦B 释放打印机,A 才由阻塞改为就绪。

(2)直接相互制约关系。举例:有输入进程A 通过单缓冲向进程B 提供数据。

当缓冲空时,计算进程因不能获得所需数据而阻塞,当进程A 把数据输入缓冲区后,便唤醒进程B;反之,当缓冲区已满时,进程A 因没有缓冲区放数据而阻塞,进程B 将缓冲区数据取走后便唤醒A。

18. 同步机构应遵循哪些基本准则?为什么?

答:同步机构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原因:为实现进程互斥进入自己的临界区。

22.试写出相应的程序来描述图2-17所示的前驱图。

答:(a)Var a, b, c, d, e, f, g, h; semaphore:= 0, 0,0, 0, 0, 0, 0, 0;

begin

parbegin

begin S1; signal(a); signal(b); end;

begin wait(a); S2; signal(c); signal(d); end;

begin wait(b); S3; signal(e); end;

begin wait(c); S4; signal(f); end;

begin wait(d); S5; signal(g); end;

begin wait(e); S6; signal(h); end;

begin wait(f); wait(g); wait(h); S7; end;

parend

end

(b)Var a, b, c, d, e, f, g, h,i,j; semaphore:= 0,0, 0, 0, 0, 0, 0,0,0, 0;

begin

parbegin

begin S1; signal(a); signal(b); end;

begin wait(a); S2; signal(c); signal(d); end;

begin wait(b); S3; signal(e); signal(f); end;

begin wait(c); S4; signal(g); end;

begin wait(d); S5; signal(h); end;

begin wait(e); S6; signal(i); end;

begin wait(f); S7; signal(j); end;

begin wait(g);wait(h); wait(i); wait(j); S8;end;

parend

end

28.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任务,把所采集的数据送一单缓冲区;计算任务从该单缓冲中取出数据进行计算.试写出利用信号量机制实现两者共享单缓冲的同步算法。

答:

a. Var mutex, empty, full: semaphore:=1, 1, 0;

gather:

begin

repeat

……

gather data in nextp;

wait(empty);

wait(mutex);

buffer:=nextp;

signal(mutex);

signal(full);

until false;

end

compute:

begin

repeat

……

wait(full);

wait(mutex);

nextc:=buffer;

signal(mutex);

signal(empty);

compute data in nextc;

until false;

end

b. Var empty, full: semaphore:=1, 0;

gather:

begin

repeat

……

gather data in nextp;

wait(empty);

buffer:=nextp;

signal(full);

until false;

end

compute:

begin

repeat

……

wait(full);

nextc:=buffer;

signal(empty);

compute data in nextc;

until false;

end

38. 试从调度性,并发性,拥有资源及系统开销方面对进程和线程进行比较。

答:(1)调度性。线程在OS 中作为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进程只作为资源拥有的

基本单位。

(2)并发性。进程可以并发执行,一个进程的多个线程也可并发执行。

(3)拥有资源。进程始终是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线程只拥有运行时必不可少的资源,本身基本不拥有系统资源,但可以访问隶属进程的资源。

(4)系统开销。操作系统在创建、撤消和切换进程时付出的开销显著大于线程。

第三章:

6.在抢占调度方式中,抢占的原则是什么?

答:抢占的原则有:时间片原则、优先权原则、短作业优先权原则等。

22.下面截图:

第四章:

10.在系统中引入对换后可带来哪些好处?

答:交换技术将暂不需要的作业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它作业,交换到外存的作业也可以被再次调入。目的是解决内存紧张问题,带来的好处是进一步提高了内存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19.虚拟存储器有哪些特征?其中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答:虚拟存储器有多次性、对换性、虚拟性三大特征。最本质的特征是虚拟性。

26.在一个请求分页系统中,采用LRU 页面置换算法时,假如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4 , 3 , 2 ,1 , 4 , 3 , 5 , 4 ,3 , 2 , 1 ,5 ,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M分别为3和4时,试计算访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 比较所得结果?(参考答案有错)

答: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M为3时,缺页7次,缺页率: 7/12=0.583;

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M为4时,缺页4次,缺页率: 4/12=0.333.

-------以上解答出错。正确解法见下面:

答: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M为3时,缺页9次,缺页率: 9/12=3/4;

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M为4时,缺页10次,缺页率: 10/12=5/6.

第五章:

7.有哪几种I/O控制方式?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答:共有四种I/O 控制方式。

(1)程序I/O 方式:早期计算机无中断机构,处理机对I/O设备的控制采用程序I/O方式或称忙等的方式。

(2)中断驱动I/O 控制方式:适用于有中断机构的计算机系统中。

(3)直接存储器访问(DMA)I/O 控制方式:适用于具有DMA控制器的计算机系统中。

(4)I/O 通道控制方式:具有通道程序的计算机系统中。

9.引入缓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引入缓冲的主要原因是:

(1)缓和CPU与I/O 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2)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

(3)提高CPU与I/O 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10.在单缓冲情况下,为什么系统对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max(C,T)+M?

答:在块设备输入时,先从磁盘把一块数据输入到缓冲区,耗时为T;然后由操作系统将缓冲区数据送给用户区,耗时M;接下来由CPU对块数据进行计算,耗时C。在单缓冲情况下,磁盘把数据输入到缓冲区的操作和CPU对数据的计算过程可以并行展开,所以系统对每一整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max(C, T) + M。

11.为什么在双缓冲情况下,系统对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max(T,C)?

答:写入者花费时间T 将数据写满一个缓冲区后再写另一个缓冲区;读出者花费时间M将一个缓冲区数据送到用户区后再传送另一个缓冲区数据,计算者读出用户区数据进行处理。由于将数据从缓冲区传到用户区操作必须与读用户区数据处理串行进行,而且可以与从外存传送数据填满缓冲区的操作并行。因此耗时大约为max(C+M,T)。考虑M是内存数据块的移动耗时非常短暂可以省略,因此近似地认为系统对一块数据处理时间为max(C,T)。

18.试说明SPOOLing 系统的组成。

答:SPOOLing 系统由输入井和输出井、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输入进程SPi 和输出进程SPo 三部分组成。

第六章:

8.试说明顺序文件的结构及其优点。

答:第一种是串结构:各记录之间的顺序与关键字无关。第二种是顺序结构:指文件中的所有记录按关键字(词)排列。可以按关键词长短排序或英文字母顺序排序。

顺序文件的最佳应用场合是对诸记录进行批量存取时,存取效率最高;只有顺序文件才能存储在磁带上并有效工作。

9.在链接式文件中常用哪种链接方式?为什么?

答:链接方式分为隐式链接和显式链接两种形式。隐式链接是在文件目录的每个目录项中,都含有指向链接文件第一个盘块和最后一个盘块的指针。显式链接则把用于链接文件各物理块的指针,显式地存放在内存的一张链接表中。

14.在UNIX中,如果一个盘块的大小为1KB,每个盘块号占4个字节,即每块可放256个地址。请转换下列文件的字节偏移量为物理地址。

⑴9999;⑵18000;⑶420000

答:首先将逻辑文件的字节偏移量转换为逻辑块号和块内偏移量,就是将[字节偏移量]/[盘块大小],商为逻辑块号,余数是块内偏移量。在FCB中,第0-9个地址为直接地址,第10个为一次间接地址,第11个地址为二次间接地址,第12个地址为三次间接地址。

再将文件的逻辑块号转换为物理块号。使用多重索引结构,在索引节点中根据逻辑块号

通过直接索引或间接索引找到对应的物理块号。

(1)9999/1024=9余783,则逻辑块号为9,直接索引第9个地址得到物理块号,块内偏移地址为783。

(2)18000/1024=17余592,则逻辑块号为10<17<10+256,通过一次间接索引在第10个地址可得到物理块号,块内偏移地址为592。

(3)420000/1024=410余160,则逻辑块号为10+256<410,通过二次间接索引在第11个地址可得到一次间址,再由此得到二次间址,再找到物理块号,其块内偏移地址160。

24.某操作系统磁盘文件空间共500块,若用字长为32位的位示图管理磁盘空间,试问:(1)位示图需要多少字?

(2)第i字第j位对应的块号是多少?

(3)给出申请/归还一块的工作流程。

答:(1)位示图需要的字数计算:INT(500/32)=16 个字。

(2)块号b=(i-1)*32+j

(3)申请的过程:顺序扫描位示图、找到空闲块并分配、修改位示图map[i,j]=1。

归还的过程:找到回收盘块在位示图中的行和列,修改位示图map[i,j]=0。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1)选择题 (1)为多道程序提供的可共享资源不足时,可能出现死锁。但是,不适当的 _C__ 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优先权 B. 资源的线性分配 C. 进程推进顺序 D. 分配队列优先权 (2)采用资源剥夺法可以解除死锁,还可以采用 _B___ 方法解除死锁。 A. 执行并行操作 B. 撤消进程 C. 拒绝分配新资源 D. 修改信号量 (3)发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有四个,要防止死锁的发生,可以通过破坏这四个必要条件之一来实现,但破坏 _A__ 条件是不太实际的。 A. 互斥 B. 不可抢占 C. 部分分配 D. 循环等待 (4)为多道程序提供的资源分配不当时,可能会出现死锁。除此之外,采用不适当的_ D _ 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调度算法 B. 进程优先级 C. 资源分配方法 D. 进程推进次序 (5)资源的有序分配策略可以破坏 __D___ 条件。 A. 互斥使用资源 B. 占有且等待资源 C. 非抢夺资源 D. 循环等待资源 (6)在 __C_ 的情况下,系统出现死锁。 A. 计算机系统发生了重大故障 B. 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 C. 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相互等待他方释放已占有的资源 D. 资源数大大小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大大超过资源总数 (7)银行家算法在解决死锁问题中是用于 _B__ 的。 A. 预防死锁 B. 避免死锁 C. 检测死锁 D. 解除死锁 (8)某系统中有3个并发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4个,试问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少资源数是 _C__ 。 A. 12 B. 11 C. 10 D. 9 (9)死锁与安全状态的关系是 _A__ 。 A. 死锁状态一定是不安全状态 B. 安全状态有可能成为死锁状态 C. 不安全状态就是死锁状态 D. 死锁状态有可能是安全状态 (10)如果系统的资源有向图 _ D __ ,则系统处于死锁状态。 A. 出现了环路 B. 每个进程节点至少有一条请求边 C. 没有环路 D. 每种资源只有一个,并出现环路 (11)两个进程争夺同一个资源,则这两个进程 B 。

软件工程导论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1-1 什么是软件危机? 答: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1-3 什么是软件工程? 答: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1-4 简述结构化范型和面向对象范型的要点,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答:目前使用得最广泛的软件工程方法学有2种: 传统方法学:也称为生命周期方法学或结构化范型。 优点: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相对独立,而且比较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困难程度。 缺点:当软件规模庞大时,或者对软件的需求是模糊的或会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时候,开发出的软件往往不成功;而且维护起来仍然很困难。 面向对象方法学: 优点:降低了软件产品的复杂性;提高了软件的可理解性;简化了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工作;促进了软件重用。 1-5、根据历史数据可以做出如下的假设: 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需求大致按下面公式描述的趋势逐年增加: M = 4080 e0.28(Y-1960) 存储器的价格按下面公式描述的趋势逐年下降: P1 = 0.3×0.72Y-1974(美分/位) 如果计算机字长为16位,则存储器价格下降的趋势为: P2 = 0.048×0.72Y-1974(美元/字) 在上列公式中Y代表年份,M是存储容量(字数),P1和P2代表价格。基于

上述假设可以比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成本的变化趋势。要求计算: (1) 在1985年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需求估计是多少?如果字长为16位,这个存储器的价格是多少? (2) 假设在1985年一名程序员每天可开发出10条指令,程序员的平均工资是每月4000美元。如果一条指令为一个字长,计算使存储器装满程序所需用的成本。 (3) 假设在1995年存储器字长为32位,一名程序员每天可开发出30条指令,程序员的月平均工资为6000美元,重复(1)、(2)题。 (1)在1985年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需求,估计是 M=4080 e0.28(1985-1960)=4080 e7=4474263(字) 如果字长为16位,则这个存储器的价格是 P=0.048 ×0.721995-1974×73577679 =5789(美元) (2)如果一条指令的长度为一个字,则使存储器装满程序共需4474263条指令。 在1985年一名程序员每天可开发出10条指令,如果每月的20个工作日,则每人每月可开发出10*20条指令。 为了开发4474263条指令以装满存储器,需要的工作量是: 4474263 / 200 ≈22371(月) 程序员的月平均工资是4000美元,开发出4474263条指令的成本是 22371 *4000 =89484000(美元) (3)在1995年对存储容量的需求估计为: M=4080 e0.28(1995-1960) =73577679 (字)=4080e9.8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答 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 1.单项选择题 ⑴ B; ⑵ B; ⑶ C; ⑷ B; ⑸ C; ⑹ B; ⑺ B;⑻ D;⑼ A;⑽ B; 2.填空题 ⑴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系统软件,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系统资源; ⑵如果一个操作系统兼有批处理、分时和实时操作系统三者或其中两者的功能,这样的操作系统称为多功能(元)操作系统; ⑶没有配置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⑷在主机控制下进行的输入/输出操作称为联机操作; ⑸如果操作系统具有很强交互性,可同时供多个用户使用,系统响应比较及时,则属于分时操作系统类型;如果OS可靠,响应及时但仅有简单的交互能力,则属于实时操作系统类型;如果OS在用户递交作业后,不提供交互能力,它所追求的是计算机资源的高利用率,大吞吐量和作业流程的自动化,则属于批处理操作系统类型; ⑹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并发、共享、虚拟和不确定性; ⑺实时操作系统按应用的不同分为过程控制和信息处理两种; ⑻在单处理机系统中,多道程序运行的特点是多道、宏观上并行和微观上串行。 第二章进程与线程 1.单项选择题

⑴ B;⑵ B;⑶ A C B D; ⑷ C; ⑸ C; ⑹ D; ⑺ C; ⑻ A; ⑼ C; ⑽ B; ⑾ D; ⑿ A; ⒀ D; ⒁ C; ⒂ A; 2.填空题 ⑴进程的基本状态有执行、就绪和等待(睡眠、阻塞); ⑵进程的基本特征是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及结构性; ⑶进程由控制块(PCB)、程序、数据三部分组成,其中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而程序部分也可以为其他进程共享; ⑷进程是一个程序对某个数据集的一次执行; ⑸程序并发执行与顺序执行时相比产生了一些新特征,分别是间断性、失去封闭性和不可再现性; ⑹设系统中有n(n>2)个进程,且当前不在执行进程调度程序,试考虑下述4种情况: ①没有运行进程,有2个就绪进程,n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②有一个运行进程,没有就绪进程,n-1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③有1个运行进程,有1个等待进程,n-2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④有1个运行进程,n-1个就绪进程,没有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上述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①; ⑺在操作系统中引入线程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程序内部的并行性; ⑻在一个单处理系统中,若有5个用户进程,且假设当前时刻为用户态,则处于就绪状态的用户进程最多有4个,最少0个;

《我的老师》原文阅读及答案

《我的老师》原文阅读及答案 我的老师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 * 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笋。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

软件工程课后题答案

附加题: 1、对下列子程序进行调试: procedure example(y,z: real; var x: real) begin if (y>1) and (z=0) then x:=x/y; if (y=2) or (x=l) then x:=x+l; end. 该子程序接受x, y, z的值,并将计算结果x的值返回给调用程序。答题要求: (1)画出流程图。 (2)用白盒法设计测试用例,并写出它所满足的是何种覆盖标准、预期结果以及路径。 答:(1)流程图 (2)用白盒法中条件组合覆盖设计测试用例: ①y=2, z=0, x=4; ②y=2, z=1, x=1; ③y=1, z=0, x=2; ④y=1, z=1, x=1. 2、某报表处理系统要求用户输入处理报表的日期,日期限制在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即系统只能对该段期间内的报表进行处理,如日期不在此范围内,则显示输入错误信息。系统日期规定由年、月的6位数字字符组成,前四位代表年,后两位代表月。现要求用黑盒测试法中的边界值法写出测试用例。 答: 输入条件测试用例说明测试数据 报表日期的1个数字字符 5 类型及长度5个数字字符20035 7个数字字符2003005 有1个非数字字符2003.5 全部是非数字字符MAY--- 6个数字字符200305 日期范围在有效范围200301 边界上选取200812 数据200300

200813 月份范围月份为1月200301 月份为12月200312 月份<1 200300 月份>12 200313 3、对以下程序进行测试: PROCEDURE EX(A,B:REAL;VAR X:REAL); BEGIN IF(A=3)OR(B> 1)THEN X:=A×B IF(A>2)AND(B=0)THEN X:=A-3 END 先画出程序流程图。再按不同逻辑覆盖法设计一种(写出名称)测试数据。 答: 语句覆盖A=3 B=0 4、程序功能说明书指出,某程序的输入条件为:每个学生可以选修1至3门课程,试用黑盒法设计测试用例。 (1)按等价分类法设计测试用例(要求列出设计过程) (2)按边缘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 答: 1)合理等价类 选修1门 选修2门 选修3门 不合理等价类 没选课 选3门以上 测试用例 选修=2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5章死锁 1)选择题 (1)为多道程序提供的可共享资源不足时,可能出现死锁。但是,不适当的_C__ 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优先权 B. 资源的线性分配 C. 进程推进顺序 D. 分配队列优先权 (2)采用资源剥夺法可以解除死锁,还可以采用_B___ 方法解除死锁。 A. 执行并行操作 B. 撤消进程 C. 拒绝分配新资源 D. 修改信号量 (3)发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有四个,要防止死锁的发生,可以通过破坏这四个必要条件之一来实现,但破坏_A__ 条件是不太实际的。 A. 互斥 B. 不可抢占 C. 部分分配 D. 循环等待 (4)为多道程序提供的资源分配不当时,可能会出现死锁。除此之外,采用不适当的_ D _ 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调度算法 B. 进程优先级 C. 资源分配方法 D. 进程推进次序 (5)资源的有序分配策略可以破坏__D___ 条件。 A. 互斥使用资源 B. 占有且等待资源 C. 非抢夺资源 D. 循环等待资源 (6)在__C_ 的情况下,系统出现死锁。 A. 计算机系统发生了重大故障 B. 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 C. 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相互等待他方释放已占有的资源 D. 资源数大大小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大大超过资源总数 (7)银行家算法在解决死锁问题中是用于_B__ 的。 A. 预防死锁 B. 避免死锁 C. 检测死锁 D. 解除死锁 (8)某系统中有3个并发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4个,试问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少资源数是_C__ 。 A. 12 B. 11 C. 10 D. 9 (9)死锁与安全状态的关系是_A__ 。 A. 死锁状态一定是不安全状态 B. 安全状态有可能成为死锁状态 C. 不安全状态就是死锁状态 D. 死锁状态有可能是安全状态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3章处理机调度1)选择题 (1)在分时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经常采用_D_ 算法。 A. 先来先服务 B. 最高优先权 C. 随机 D. 时间片轮转 (2)_B__ 优先权是在创建进程时确定的,确定之后在整个进程运行期间不再改变。 A. 作业 B. 静态 C. 动态 D. 资源 (3)__A___ 是作业存在的惟一标志。 A. 作业控制块 B. 作业名 C. 进程控制块 D. 进程名 (4)设有四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均为2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器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_ B_ 。 A. l小时 B. 5小时 C. 2.5小时 D. 8小时 (5)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和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和T3,且T1<T2<T3。系统按单道方式运行且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是_C_ 。 A. T1+T2+T3 B. (T1+T2+T3)/3 C. (3T1+2T2+T3)/3 D. (T1+2T2+3T3)/3 (6)__D__ 是指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 A. 运行时间 B. 响应时间 C. 等待时间 D. 周转时间 (7)下述作业调度算法中,_ C_调度算法与作业的估计运行时间有关。 A. 先来先服务 B. 多级队列 C. 短作业优先 D. 时间片轮转 2)填空题 (1)进程的调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抢占(剥夺)式,另一种是非抢占(非剥夺)式。 (2)在_FCFS_ 调度算法中,按照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分配处理机。 (3)采用时间片轮转法时,时间片过大,就会使轮转法转化为FCFS_ 调度算法。 (4)一个作业可以分成若干顺序处理的加工步骤,每个加工步骤称为一个_作业步_ 。 (5)作业生存期共经历四个状态,它们是提交、后备、运行和完成。 (6)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_高响应比优先____ 。 3)解答题 (1)单道批处理系统中有4个作业,其有关情况如表3-9所示。在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时分别计算其平均周转时间T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W。(运行时间为小时,按十进制计算) 表3-9 作业的提交时间和运行时间

《我的老师》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我的老师》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

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软件工程课后习题_第1,2,3章

第一章: 一.判断题: 1.软件就程序,编软件就是编写程序。() 2.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是软件需求增加,软件价格上升。() 3.软件工程科学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软件危机的出现。() 4.与计算机科学的理论研究不同,软件工程是一门原理性学科() 二.选择题 1.在下列选项中,()不是软件的特征 A系统性与复杂性 B 可靠性与一致性 C 抽象性与智能性 D 有形性与可控性 2.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A软件工具落后 B 软件生产能力不足 C 对软件的认识不够 D 软件本身的特点及开发方法 3.下列说法正确是的是 A 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 B 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 C 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客户机/服务器技术 D 20世纪80年代软件工程学达到成熟 4.( )是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定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它包括方法、工具和过程三个要素 A 软件生命周期 B 软件测试 C 软件工程 D 软件过程

5.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软件工程学科索要研究的基本内容。 A 软件工程材料 B 软件工程目标 C 软件工程原理 D 软件工程过程 6.软件工程的三要素是() A技术,方法和工具 B 方法,对象和类 C 方法,工具和过程 D 过程,模型和方法 7.用来辅助软件开发,运行,维护,管理,支持等过程中的活动的软件成为软件开发工具,通常也称为()工具 A CAD B CAI C CAM D CASE 三简答题 1.与计算机硬件相比,计算机软件有哪些特点? 2.软件就是程序吗?如何定义软件? 3.什么是软件危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软件危机? 4.为什么说软件工程的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软件危机的各种弊端? 5.请简述软件工程的研究内容。 6.请简述软件工程的三要素。 7.请简述软件工程的目标,过程和原则。 8.请简述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 9.请简述现代软件工程与传统软件工程显著的区别与改进。 第二章: 一判断题 1.瀑布模型的最大优点是将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划分得十分清晰。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复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第一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 D )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 管理计算机裸机 B 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 C 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 D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 2、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C )。 A CPU利用率低 B 不能并发执行 C 缺少交互性 D 以上都不是。 3、在操作系统中,( D )部分属于微内核。 A 输入/输出井的管理程序,及作业调度软件。 B 用户命令解释程序 C 磁盘文件目录管理软件 D 进程通信服务例程 4、通常在分时系统中运行的作业称为( C )。 A 前台作业 B 后台作业 C 终端型作业 D 批量型作业 5、在下面的选项中,( A )不属于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的可用资源。 A 中断机制 B 处理机 C 存储器 D I/O 设备 6、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处于( B )的位置。 A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 B 计算机硬件和用户之间 C 处理机和用户程序之间 D 外部设备和处理机之间 7、操作系统是对( C )进行管理的软件。 A 软件 B硬件 C计算机资源 D 应用程序 8、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了CPU和外部设备的( A )。 A 利用率 B 可靠性 C 稳定性 D 兼容性 9、操作系统提供给程序员的接口是( B )。 A 进程 B 系统调用 C 库函数 D B和C 10、所谓( B )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内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的时间和外围设备等其他资源。 A 多重处理 B 多道程序设计 C 实时处理 D 共行执行 11、实时系统必须在( C )内处理完来自外部的事件。 A 响应时间 B 周转时间 C 规定时间 D 调度时间 12、在操作系统中,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 C )发生。 A 在同一时刻 B 一定在不同时刻 C 在某一时间间隔 D 依次在不同时间间隔内 13、订购机票系统处理各个终端的服务请求,处理后通过终端回答用户,所以它是一个( D )。 A 分时系统 B 多道批处理系统 C 计算机网络 D实时信息处理系统 二、填空题 1、操作系统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和(共享),两者之间互为存在条件。 2、实时系统应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它们是(及时性)和(高可靠性)。 3、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 将多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批处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能

计算机操作系统答案

习题一 1.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操作系统是用来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 其主要功能有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功能。 2.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把多个程序同时放入内存,使它们共享系统中的资源; 特点:(1)多道,即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多道相互独立的程序; (2)宏观上并行,是指同时进入系统的多道程序都处于运行过程中; (3)微观上串行,是指在单处理机环境下,内存中的多道程序轮流占有CPU,交替执行。 3.批处理系统是怎样的一种操作系统?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批处理操作系统是一种基本的操作系统类型。在该系统中,用户的作业(包括程序、数据及程序的处理步骤)被成批的输入到计算机中,然后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用户的作业自动地执行; 特点是: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4.什么是分时系统?什么是实时系统?试从交互性、及时性、独立性、多路性 和可靠性几个方面比较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 答:分时系统:一个计算机和许多终端设备连接,每个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向计算机发出指令,请求完成某项工作,在这样的系统中,用户感觉不到其他用户的存在,好像独占计算机一样。 实时系统:对外部输入的信息,实时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毕并作出反应。 比较:(1)交互性:实时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它不像分时系统那样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处理、资源共享等服务。实时系统的交互性要求系统具有连续人机对话的能力,也就是说,在交互的过程中要对用户得输入有一定的记忆和进一步的推断的能力。 (2)及时性:实时系统对及时性没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以人们能够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及时系统则对及时性要求更高。 (3)独立性: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一样具有独立性。每个终端用户提出请求时,是彼此独立的工作、互不干扰。 (4)多路性:实时系统与分时一样具有多路性。操作系统按分时原则为多个终端用户提供服务,而对于实时系统,其多路性主要表现在经常对多路的现场信息进行采集以及对多个对象或多个执行机构进行控制。 (5)可靠性:分时系统虽然也要求可靠性,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高度可靠。 5.实时系统分为哪两种类型? 答:实时控制系统、实时信息处理系统。 6.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不确定性。 7.操作系统与用户的接口有几种?他们各自用在什么场合? 答:有两种:命令接口、程序接口;

计算机操作系统大题整理教学内容

计算机操作系统大题 整理

四、应用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在一单道批处理系统中,一组作业的提交时间和运行时间见下表所示。 作业提交时间运行时间 1 8.0 1.0 2 8.5 0.5 3 9.0 0.2 4 9.1 0.1 计算以下二种作业调度算法的平均周转时间T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W。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2)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 2.考虑某个系统在某时刻的状态如下表所示。 Allocation Max Available ABCDABCD1520 P0 00120012 P1 10001750 P2 13542356 P3 00140656 使用银行家算法回答下面的问题: (1)求Need矩阵。 (2)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如安全,请给出一个安全序列。 (3)如果进程P1发来一个请求(0,4,2,0),这个请求能否立刻被满足?如安全,请给出一个安全序列。 (2) 安全,安全序例为:P0,P2,P1,P3……(3分) (3)能立刻被满足,满足的安全序列为: P0,P2,P1,P3……(3分)3.桌子上有一只盘子,每次只能向其中放入一只水果。爸爸专向盘子中放苹果,妈妈专向盘子中放桔子,儿子专等吃盘子中的桔子,女儿专等吃盘子中的苹果。只有盘子为空时,爸爸或妈妈就可向盘子中放一只水果;仅当盘子中有自己需要的水果时,儿子或女儿可以从盘子中取出。用信号量机制解决该问题。 答:在本题中,应设置三个信号量S、So、Sa,信号量S表示盘子是否为空,其初值为l; 信号量So表示盘中是否有桔子,其初值为0;信号量Sa表示盘中是否有苹果,其初值为0。(2分) father(){ 。while(1) { 。P(S); 。放苹果。V(Sa); 。} } 。mather(){。while(1) { 。P(S); 。放苹果。V(So);。} } 。son(){ 。while(1) { 。P(So); 。从盘中取出桔子; 。V(S); 。吃桔 子; 。}。} 。daughter(){ 。while(1) { 。P(Sa); 。从盘中取出苹果; 。 V(S); 。吃苹果; 。}。} 4.设某计算机的逻辑地址空间和物理地址空间均为64KB,按字节编址。若某进程最多需要6页数据存储空间,页的大小为1KB,操作系统采用固定分配局部置换策略为此进程分配4个页框,在时刻260前的该进程访问情况见下表。 页号页框号装入时间访问位 071301 142301 222001 391601 当该进程执行到时刻260时,要访问逻辑地址为17CAH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逻辑地址对应的页号是多少? (2)若采用先进先出(FIFO)置换算法,该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要求给出计算过程。 (3)若采用时钟(Clock)置换算法,当前指针指向2号页框。该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要求给出计算过程。 答:(1) 17CAH=0001 0111 1100 1010B,且页的大小为1KB,故页号为000101B=5…(2分) (2)采用FIFO置换算法,与最早调入的页面即0号页面置换,其所在的页框号为7,于是对应的物理地址为:0001 1111 1100 1010B=1FCAH…(3分) (3)采用Clock置换算法,首先从当前位置(2号页框)开始顺时针寻找访问位为0的页面,当指针指向的页面的访问位为1时,就把该访问位清“0”,指针遍历一周后,回到2号页框,此时2号页框的访问位为0,置换该页框的页面,于是对应的物理地址为:0000 1011 1100 1010B=0BCAH。(3分) 5.某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索引的方式组织文件的数据存放,假定在文件的i_node 中设有13个地址项,其中直接索引10项,一次间接索引1项,二次间接索引1项,三次间接索引1项。数据块的大小为4KB,磁盘地址用4个字节表示,这个文件系统允许的最大文件长度是多少? 答:直接索引对应盘块大小=10×4KB=40KB (2分) 一次间接索引对应盘块大小=1K×4KB=4MB (2分) 二次间接索引应盘块大小=1K×1K×4KB=4GB (2 三次间接索引应盘块大小=1K×1K×1K×4KB =4TB 一个文件最大=40KB+4MB+4GB+4TB (1分) 四、应用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在一单道批处理系统中,一组作业的提交时间和 运行时间见下表所示。 计算以下二种作业调度算法的平均周转时间T和平 均带权周转时间W。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2)短作业优先调度算 法。 答:1.(1)FCFS调度的情况如下表: T=(1.0+1.0+0.7+0.7)/4=0.85 (2分) W=(1.0+2.0+3.5+7.0)/4=3.375 (2分) (2)SJF调度的情况如下表: T=(1.0+1.3+0.2+0.2)/4=0.675 (2分) W=(1.0+2.0+3.5+7.0)/4=1.65 (2分) 2.桌上有一空盘,允许存放一只水果。爸爸可向盘 中放苹果,也可向盘中放桔子,儿子专等吃盘中的 桔子,女儿专等吃盘中的苹果。规定当盘空时一次 只能放一只水果供吃者取 用,请用P、V原语实现爸爸、儿子、女儿三个并 发进程的同步。 答:在本题中,应设置三个信号量S、So、Sa,信 号量S表示盘子是否为空,其初值为l;信号量So 表示盘中是否有桔子,其初值为0;信号量Sa表示 盘中是否有苹果,其初值为0。 father(){ 。while(1) { 。P(S); 。将水果放入盘 中; 。if(放入的是桔子)V(So); 。 else V(Sa);。}。 } 。son(){。while(1) { 。P(So); 。 从盘中取出桔子; 。V(S); 。吃桔子; 。}。} 。 daughter(){ 。while(1) { 。P(Sa); 。从盘中取出苹 果; V(S); 。吃苹果; 。}。} (2分) 若干个等待访问磁盘者依次要访问的磁道为20, 44,40,4,80,12,76,假设每移动一个磁道需要 3ms时间,移动臂当前位于40号磁道,请按下列算 法分别计算为完成上述各次访问总共花费的寻道时 间。(1)先来先服务算法;(2)最短寻道时间优 先算法。 答:先来先服务算法: 访问序列:20,44,40,4,80,12,76 访问时间 = (20+24+4+36+76+68+64*3ms=876ms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 访问序列:40,44,20,12,4,76,80 访问时间 =(0+4+24+8+8+72+4)*3ms=360ms 4.某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索引的方式组织文件的数据 存放,假定在文件的i_node 中设有13个地址项, 其中直接索引10项,一次间接索引1项,二次间接 索引1项,三次间接索引1项。数据块的大小为 2K,磁盘地址用4个字节表示。 问:这个文件系统允许的最大文件长度是多少? 答.直接索引对应盘块大小=10×2KB=20KB (2分) 一次间接索引对应盘块大小=512×2KB=1MB (2分) 二次间接索引应盘块大小=512×512× 2KB=512MB (2分) 三次间接索引应盘块大小=512×512×512× 2KB =256GB (1分) 一个文件最大=20KB+1MB+512MB+256GB (1分) 5.某进程已分配到4个页框,如下表所示。当进程 访问第4页时,产生缺页中断。请分别用FIFO、 LRU和改进的CLOCK算法,决定缺页中断服务程 序选择换出的页面。 答.FIFO 换出进入内存时间最久的页面,装入时 间20最久,故第3页换出。(2分) LRU 最近最长时间未用的页,第1页最近被访 问时间最久,故第1页换出。(3分) 改进的CLOCK 表中第1页的访问位为0,和修改 位都为0,故第1页换出。(3分) 四、解答题(共20分) 1.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共8分) 答: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 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 (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3分)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 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以及用户接口管理。(5分) 2.操作系统中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什么 叫虚拟存储器?(共8分) 答: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内存分配,地址映 射,内存保护,内存扩充。(4分)虚拟存储器是用户 能作为可编址内存对待的存储空间,在这种计算机 系统中虚地址被映象成实地址。或者:简单地说, 虚拟存储器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个假想的特大存 储器。 3.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共4分) 答:文件的逻辑组织——用户对文件的观察和使用是从自身处理文件中数 据时采用的组织方式来看待文件组织形式。这种从用户观点出发所见到的 文件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逻辑组织。文件的物理组织——文件在存储设备 上的存储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物理组织。 五、应用题(共20分) 1.(8分)某分时系统的进程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状态变化。 试问:(1)你认为该系统采用的是哪一种进程调度算法? (2)写出图中所示的每一个状态变化的原因(从①到⑥)。 解:(1)该分时系统采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是时间片轮转法。(2分) (2)状态变化的原因如下: ①进程被选中,变成运行态;②时间片到,运行的进程排入就绪队列尾 部;③运行的进程启动打印机,等待打印;④打印工作结束,阻塞的进程 排入就绪队列尾部;⑤等待磁盘读文件工作;⑥磁盘传输信息结束,阻塞 的进程排入就绪队列尾部。 2.(12分)在一个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4、 3、2、1、 4、3、 5、4、3、2、1、5,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分别为 3、4时,试计算采用下述页面淘汰算法时的缺页次数(假设开始执行时主 存中没有页面),并比较所得结果。 (1)最佳置换法(OPT)(2)先进先出法 (FIFO) 解:(1)根据所给页面走向,使用最佳页面置换算法时,页面置换情况如 下: 因此,缺页次数为7;(计算过程1分,结果正确1分,共2分) 因此,缺页次数为6。(计算过程1分,结果正确1分,共2分)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增加分配给作业的内存块数可以降低缺页次 数。 (2)根据所给页面走向,使用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时,页面置换情况如 下: 因此,缺页次数为9。(计算过程1分,结果正确1分,共2分) 因此,缺页次数为10。(计算过程1分,结果正确1分,共2分)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对先进先出算法而言,增加分配给作业的内存块数 反而出现缺页次数增加的异常现象。(2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 理和用户接口管理。 2.进程由程序、相关的数据段、PCB(或进程控制块)组成。 3、对于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从可靠性上看实时系统更强;若从交互性 来看分时系统更强。 4、产生死锁的原因主要是竞争资源和进程间推进次序非法。 5、一台计算机有10台磁带机被m个进程竞争,每个进程最多需要三台磁 带机,那么m为≤4时,系统没有死锁的危险。 6、实现SPOOL系统时必须在磁盘上辟出称为输入井和输出井的专门区 域,以存放作业信息和作业执行结果。 7、虚拟存储器具有的主要特征为多次性、对换性和虚拟性。 8、按用途可以把文件分为系统文件、用户文件和库文件三类。 为文件分配外存空间时,常用的分配方法有连续分配、链接分配、索引分 配三类 1.通常所说操作系统的四大模块是指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 理、文件管理。 2.进程实体是由进程控制块(PCB),程序段和数据段这三部分组成。 3.文件系统中,空闲存储空间的管理方法有空闲表法和空闲链表法、位 示图和成组链接法。 4.若P、V操作的信号量s初值为8,当前s的值为-6,则表示有6个等 待进程。 5.产生死锁的原因是竞争资源、进程推进顺序非法。 6.目前常用的外存分配方法有连续分配、连接分配和索引分配三种。 7.采用页式存储管理方式,未使用快表,CPU每存取一次数据访问内存 次数是2次。 8.一个文件系统中,其FCB占64B,一个盘块大小为1KB,采用一级目 录,假定文件目录中有3200个目录项,则查找一个文件平均需要100次访 问磁盘。 1.进程的三个基本状态是阻塞状态、就绪状态、执行状态。 2.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连续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链接条件 和环路等待条件。 3.若P、V操作的信号量s初值为6,当前s的值为-5,则表示有5个等 待进程。 4.目前常用的外存分配方法有连续分配、链接分配和索引分配三种。 5.采用段式存储管理方式,未配置快表,CPU每存取一次数据访问内存 次数是2次。 6.一个文件系统中,其FCB占64B,一个盘块大小为1KB,采用一级目 录,假定文件目录中有3200个目录项,则查找一个文件平均需要100次访 问磁盘。 7.实现SPOOLing系统时必须在磁盘上开辟出称为输入井和输出井的专门 区域,以存放作业信息和作业执行结果。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面对进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进程是指令的集合) 2.如果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 (就绪进程数越多) 则响应时间 越长。 3.在页式存储管理方案中,采用 (页表) 实现地址变换。 4.当已有进程进入临界区时,其他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以 保证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这是下列(忙则等待)同步机制准则。 5.定义:作业的周转时间=作业的完成时间-作业到达时间。现有三个 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计算时间均为1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机上按 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3小时) 6.位示图法可用于(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内存空闲块的分配和回收) 7.下列进程状态的转换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就绪→阻塞) 8.在一个可变式分区管理中,最坏适应分配算法宜将空闲区表中的空闲 区按(地址递减)的次序排列。 9.用V操作唤醒一个等待进行程时,被唤醒进程的状态转换为(就绪) 10.使用户所编制的程序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这是由设备管理的 (设备独立性)功能实现的 11.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105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增加的方向移动。现有 一个磁道访问请求序列为35,45,12,68,110,180,170,195,采用 SCAN调度(电梯调度)算法得到的磁道访问序列是。(110,170,180, 195,68,45,35,12) 12.以下(管程)技术是操作系统中用来解决进程同步的。 13.设备的打开、关闭、读、写等操作是由(设备驱动程序)完成的。 14.单处理机系统中,可并行的是(II、III 和 IV) I 进程与进程 II 处理 机与设备 III 处理机与通道 IV 设备与设备 15.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应采用(优先级法) 16.死锁的预防采取措施是(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 17. 按照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调度作业,排队等待时间最长的作业被优先 调度,这种调度算法是指(先来先服务法) 18.某基于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计算机,其主存容量为55MB(初始为 空),采用最佳适配(Best Fit)算法,分配和释放的顺序为:分配 15MB,分配30MB,释放15MB,分配6MB,此时主存中最大空闲分区 的大小是(15MB) 19.设有四个进程共享一个资源,如果每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该资源,则 用P、V 操作管理信号量时S的可能取值是(1,0,-1,-2,-3)。 20. 目录文件存放的信息是(所有子目录文件和数据文件的FCB) 1.(网络操作系统)不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2.不是分时系统基本特征的是 (实时性) 3.操作系统分配资源以(进程)为基本单位。 4.产生系统死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了循环等待) 5.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 (代码) 6.在页式管理中,页表的始址存放在 (寄存器中) 7.在以下存储管理方案中,不适用于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是 (单一连续分 配) 8.(单一连续分配)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9.在进程状态转换时,下列哪一种状态是不可能发生的 (等待态·运行态) 10.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时间片用完) 精品资料

3《我的老师》同步练习及答案

3.我的老师 caijuyudonglixi [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 ◎辛勤的园丁,你是那智慧的工程师, 为祖国的未来架起了一座座坚固的桥梁…… [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天穹.()女娲.()哽咽 ..()() 伫.立()擎.着()蜈蚣 ..()() 抻.动()翩.翩()吁吁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áoxiáng()() tǎng()若 zhì()气 kāngkǎi()()支chēng()酸sa() 3.注音组词。 (1)翘()(2)撒() ()() 衬()燥() (3)忖()(4)躁() 肘()噪() 纣()澡() 4.揣摩语言。 (1)“春天又.到了。”句中的“又”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2)体会加点的词语的精妙之处。 ①“教室里自然腾起 ..一股酸涩的感情,同..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 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②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 ..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 ..眼睛,关切 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 ..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次启发。(3)“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应怎样理解“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随州中考题) A.校园里的花开得很旺,姹紫嫣红 ....,满园芬芳。 B.刘老师讲课抑扬顿挫 ....,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同学。 C.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犯下的惨绝人寰 ....的暴行,已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D.在中考誓师大会上,李明信口雌黄 ....地说: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回报父母和老师。 6.填空。 (1)《我的老师》选自《》,作者,作品多次获奖,有四部作品获“”工程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