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考试大纲

《天体物理学》考试大纲
《天体物理学》考试大纲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天体物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大学理科的《天体物理》课程的基本内容,包含:实测天体物理,天体物理辐射过程,太阳物理,恒星物理,星系天文学和宇宙学等。

二.考试要求:

(一)宇宙概观

由近及远各层次天体:太阳系、恒星、星际物质、星系、宇宙

宇宙中物质状态,粒子和四种作用力,物理和天体物理,21世纪天体物理学(二)天体物理辐射过程

描述辐射场的物理量,辐射转移方程,热辐射,黑体辐射,普朗克定律的特征,维恩位移定律;

回旋辐射,同步加速辐射,曲率辐射,康普顿散射,逆康普顿散射,切连科夫辐射。

(三)实测天体物理

获得天体信息的渠道,天文望远镜,哈勃空间望远镜,LAMOST,

辐射探测器(CCD);

天体的光度测量:星等,绝对星等,色指数和热改正,星际消光,星际红化和色余;

天体的光谱分析:天体物理光谱分析,谱线轮廓,谱线强度,等值宽度,谱线证认;

恒星的光谱分类:光谱型,光度型;

射电天文方法:射电望远镜基本组成原理,射电天文测量基本参数,射电天文成就;

空间天文方法:红外天文卫星;X射线天文和γ射线观测;

天体的距离:视差:定义和单位,造父变星测距,谱线红移和哈勃定律;

天体的质量的测定;

天体年龄的测定方法。

(四)太阳物理

太阳的基本参数,太阳的质量、半径、光度、有效温度,太阳常数;

太阳大气分层:光球,(临边昏暗),色球,日冕;

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和磁场,太阳黑子(蝴蝶图),耀斑,日冕物质抛射,日地关系。

(五)恒星物理

恒星的观测特性:光度、光谱、质量、半径、有效温度,

星团和赫-罗图:星团、星协、赫-罗图(定义和各种表示法、在天体物理中的重要性),

恒星内部结构和演化:演化时标,内部结构方程和边界条件,物态方程,不透明度,能源和主要核反应,林忠四郎线,各种质量恒星的演化,

超新星和超新星遗迹(观测特征和分类)。

(六)致密星

白矮星:钱氏质量极限(Mch),多方球(Lane-Emden方程的解);

中子星:物态方程,中子星流体静力学平衡结构O-V方程,中子星的基本参数;

脉冲星:观测特性,常用导出量,色散量(DM);

黑洞:史瓦西半径,黑洞热力学;

密近双星:洛希瓣,X射线双星;γ射线暴;吸积盘。

(七)星际物质

星际尘埃和星际气体的发现,分子云和恒星形成,气体星云的各波段观测,星际空间中的激波,星云的运动,恒星和星际物质的相互作用。

(八)银河系

银河系的基本参数,银河系结构,银道坐标系,光度函数,星族,本地静止标准,银河系自转和奥尔特常数,银河系自转曲线,旋臂结构和密度波,银核和银心。

(九)河外星系

沙普利-柯蒂斯论争,星系分类,哈勃序列,光度函数,星系磁场,初始质量函数(IMF),星系的质量,质量-光度比,星系的距离阶梯,星系旋转曲线,本星系群,星系团;

活动星系核:活动星系分类,类星体和观测特性,活动星系核能源,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

星系团:星系团分类,合并星系,几个著名星系团。

(十)宇宙学

现代宇宙学三大基石:哈勃膨胀,哈勃定律,微波背景辐射,轻元素合成;宇宙学原理,广义相对论宇宙学,罗伯逊-沃尔克度规,标准宇宙模型,宇宙大爆炸模型;

弗里德曼方程,宇宙学基本参数:哈勃常数H0,临界密度ρ0,宇宙的密度参数ΩM,ΩΛ,Ωk,减速参数q,宇宙尺度因子R(t),时空弯曲,温度-时间-红移关系,宇宙原初核合成,COBE微波背景辐射各向异性观测,宇宙大尺度结构,宇宙年龄;暗物质问题,宇宙膨胀加速!宇宙学常数Λ,暗能量。

三. 主要参考教材:

《天体物理学》李宗伟肖兴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北京

《天体物理导论》徐仁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半导体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半导体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半导体材料 所属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 学分: 3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重点介绍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硅、锗、砷化镓等的制备基本原理、制备工艺和材料特性,介绍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碳化硅及其他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目标与任务:使学生掌握主要半导体材料的性质以及制备方法,了解半导体材料最新发展情况、为将来从事半导体材料科学、半导体器件制备等打下基础。 (三)先修课程要求:《固体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热力学统计物理》; 本课程中介绍半导体材料性质方面需要《固体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中晶体结构、能带理论等章节作为基础。同时介绍材料生长方面知识时需要《热力学统计物理》中关于自由能等方面的知识。 (四)教材:杨树人《半导体材料》 主要参考书:褚君浩、张玉龙《半导体材料技术》 陆大成《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外延基础及应用》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半导体材料概述 第一节半导体材料发展历程 第二节半导体材料分类 第三节半导体材料制备方法综述 第二章硅和锗的制备 第一节硅和锗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二节高纯硅的制备 第三节锗的富集与提纯

第三章区熔提纯 第一节分凝现象与分凝系数 第二节区熔原理 第三节锗的区熔提纯 第四章晶体生长 第一节晶体生长理论基础 第二节熔体的晶体生长 第三节硅、锗单晶生长 第五章硅、锗晶体中的杂质和缺陷 第一节硅、锗晶体中杂质的性质 第二节硅、锗晶体的掺杂 第三节硅、锗单晶的位错 第四节硅单晶中的微缺陷 第六章硅外延生长 第一节硅的气相外延生长 第二节硅外延生长的缺陷及电阻率控制 第三节硅的异质外延 第七章化合物半导体的外延生长 第一节气相外延生长(VPE) 第二节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外延生长(MOCVD) 第三节分子束外延生长(MBE) 第四节其他外延生长技术 第八章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一):第二代半导体材料 第一节 GaAs、InP等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特性第二节 GaAs单晶的制备及应用 第三节 GaAs单晶中杂质控制及掺杂 第四节 InP、GaP等的制备及应用 第九章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第一节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特性及应用 第二节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的外延生长 第三节碳化硅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第十章其他半导体材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心得:马政经的复习最主要的是搞清每个概念所包含的意 思。 把老师讲的习题和课后的每一道练习题做会,多做几套练习题就没啥大问题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是() ①购买、生产、销售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③循环、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④危机、萧条、复苏、咼涨 2.马克思说,()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①劳动价值②剩余价值③劳动二重性④平均利润 3.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③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 盾 4.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因此() 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少,价值总量不变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值总量增加 ③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不变 ④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增加 5.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价格是以() ①买卖双方讨价还价为基础②商品供求关系为基 础 ③商品的效用大小为基础④商品的价值为基础 6.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和直接动机是() ①追逐相对剩余价值②追逐绝对剩余价值 ③降低劳动力价值④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7.“1只绵羊= 5克黄金” ,从价值形式发展阶段来看,它属于() ①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②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③一般的价值形式④货币形式 8.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①以暴力剥夺小生产者,把社会财富集中到资本家手中 ②不断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和生产规模,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③资本家通过节制享受欲望来发展社会生产 ④资本家靠辛勤劳动发家致富9.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①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②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③生产资料的实现问题④消费资料的实现问题 10.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①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②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③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④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1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①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②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③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④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 12.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 ①总资本的大小②不变资本的大小 ③可变资本的大小④生产规模的大小 13.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①厂房、设备②原料③燃料④劳动力 1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①生产资料的私有制②商品的自由交换 ③劳动力成为商品④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职能 15.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商品价值中() ①c+v+m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②c+v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③c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 ④c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16.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②人口增长的必然规律③资本主义的产业后备军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基本概念 ①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②经济规律 分为三种: 1.适应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 2.适应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 3.适应于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性:经济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但可以利用它。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性:历史性、利益性、阶级性、 基本原理 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要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三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较为活跃,生产关系较为稳定。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但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基本概念 ①商品 (同时满足)必须是个有用物;必须是劳动产品;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通过有代价(经济 上的代价)的交换方式。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货币 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未来:电子货币。 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便成了货币。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货币主权) ③货币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派生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④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核心:等价交换。 既是价值决定规律,也是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规律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发挥作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总是受价值约束,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是以自身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波动的。 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兽医寄生虫学》全真模拟题

《兽医寄生虫学》全真模拟题 时间:2011-06-27 来源:福建畜牧网查看:146 次评论腾讯微博 A1题型 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不属于内寄生虫的是 A.钩虫 B.猪带绦虫 C.姜片吸虫 D.微小牛蜱 E.捻转血矛线虫 2.下列不属于外寄生虫的是 A.软蜱 B.华枝睾吸虫 C.疥螨 D.痒螨 E.硬蜱 3.下列寄生虫属于生物源性寄生虫的是 A.日本血吸虫 B.猪蛔虫 C.仰口线虫 D.食道口线虫 E.捻转血矛线虫 4.下列寄生虫属于土源性寄生虫的是 A.姜片吸虫 B.华枝睾吸虫 C.猪蛔虫 D.莫尼茨绦虫 E.前殖吸虫 5.弓形虫的终末宿主是 A.犬一 B.猫 C.狼 D.狐 E.猪 6.莫尼茨绦虫的中间宿主是 A.蚂蚁 B.蜗牛 C.蛞蝓 D.地螨 E.蚯蚓 7.华枝睾吸虫的补充宿主是(蜗牛、蚂蚁) A.淡水螺 B.剑水蚤 C.淡水鱼、虾 D.田螺 E.地螨 8.不属于寄生虫致病机理的是 A.掠夺宿主营养 B.机械性损伤 C.虫体毒素和免疫损伤作用 D.败血症 E.继发感染 9.犊牛感染牛蛔虫的途径是 A.经皮肤感染 B.经胎盘感染 C.接触感染 D.自体感染 E.经口感染 10.日本血吸虫对畜禽的感染阶段是 A.尾蚴 B.雷蚴C。胞蚴 D.囊蚴 E.毛蚴 11.不属于寄生虫病控制措施的是 A.控制感染源 B.增加饲养密度 C.消灭感染源 D.增强畜离机体抗病力 E.切断传播途径 12.对于多数线虫卵及球虫卵囊,实验室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饱和盐水漂浮液 B.水洗沉淀法 C.贝尔曼氏幼虫分离法 D.毛蚴孵化法 E.麦克马斯特氏虫卵计数法 13.猪肾虫病的生前诊断最好用

固体物理教学大纲2018

《固体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固体物理学融汇了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和晶体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理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介绍固体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固体物理学各种专门问题及相关领域的内容建立初步的理论基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意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 1.了解固体物理学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固体物理对现代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2.了解固体物理学及凝聚态领域的当代前沿概况。 3.掌握固体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4.掌握固体物理学分析与处理问题的基本手段和思想方法。 5.掌握固体的结构及其组成粒子(原子、离子、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晶体结构与物质力学、热学、光学性质的之间的关系。重点是晶体结构、晶体结合、晶格振动、金属自由电子论、能带论等。 四、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一是晶格理论,二是固体电子理论。晶格理论包括:晶体结构的基本特点和类型及对称性质;确定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方法;晶体的结合类型与特点;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固体电子论包括:固体中电子的能带理论;金属自由电子理论和电子的输运性质。 课程难点:倒点阵的性质及其与正点阵的关系;晶体X射线衍射的分析;晶格振动的色散关系与模式密度;布洛赫定理及推论;晶体中电子的准经典运动与有效质量。 五、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1.使用教材

基泰尔,《固体物理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6月第8版; 2.教学参考书目 (1)方俊鑫,陆栋,《固体物理学》(上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 (2)阎守胜,《固体物理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二版; (3)陆栋,蒋平,徐至中,《固体物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4)胡安,章维益,《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5)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 六、课程内容: 基本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晶格理论,二是固体电子理论。晶格理论包括:晶体的基本结构;晶体中原子间的结合力和晶体的结合类型;晶格的热振动及热容理论;晶格的缺陷及其运动规律。固体电子论包括:固体中电子的能带理论;金属中自由电子理论。 教学时间分配表 第1章晶体结构 第一节原子的周期性阵列 第二节晶格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晶面指数系统 第四节简单晶体结构 第五节原子结构的直接成像 第六节非理想晶体结构 第七节晶格结构的有关数据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本学期所讲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商品理论与商品经济 ●第三章货币理论与通货膨胀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剩余价值的创造 ●第五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六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 ●第七章经济运行机制 考试题型及分值安排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复习重点内容 (一)名词解释(共33个)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国际储备货币 ●剩余价值率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成本价格实际工资 ●产业资本生产价格 ●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 ●商业利润通货膨胀 ●自然垄断行政垄断 ●虚拟资本有价证券 ●政策银行投资银行 ●经济利润正常利润 ●消费者均衡边际产量 ●边际成本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均衡宏观调控 ●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二)各章节复习要点 ●1。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简史: ●最早提出“经济”一词的人、最早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人、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古典经济学家的代表作及主要思想。 ●2。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 ●3。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 ●4。货币的职能。 ●5。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

●6。现代纸币制度的主要特征。 ●7。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8。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9。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0。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11。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 ●12。平均利润是如何形成的? ●13。商业资本独立存在的作用。 ●14。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 ●15。生产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16。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7。生产集中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18。垄断形成的根源。 ●19。自然垄断行业的特征。 ●20。垄断促进经济效率提高的可能性。 ●2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2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 ●23。当代资本主义生命力延续的原因。 ●24。资本主义国有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2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6。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27。宏观经济总量失衡的类型及表现。 ●28。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与主要手段。 ●29。中央银行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

政治经济学知识要点 一、基本概念 1.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叫做社会生产关系,也叫经 济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三要素与四环节)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就是价 值)。价值体现在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3.私人劳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私人性质 4.社会分工: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内的生产分工(自然分工的基础上) 5.抽象劳动: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6.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 7.剩余价值: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本身价值的价值 8.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9.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代售商品数量、商 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10.信用: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11.垄断:少数资本主义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 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与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12.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获取 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资本形式。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它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13.金融寡头: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之间日益相互渗透并且在人事上实行联合,形成金融 资本。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少数既控制银行又控制工业的最大垄断资本家,即所谓金融寡头。 14.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 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15.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而长期获得的大于并包括垄断企业本身 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内的高额利润 16.通货膨胀: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

兽医寄生虫学

兽医寄生虫学 一.各种动物寄生虫病(各种寄生虫病只要大概的了解其病原、流行特征、 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防治) (一)人畜共患病寄生虫病(6): 1.弓形虫病:终末宿主是猫,磺胺类药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滋养体、包囊及 卵囊有很强的感染力。常有显著全身症状,如高热、斑丘疹、肌痛、关节痛、头痛、呕吐、谵妄,并发生脑炎、心肌炎、肺炎、肝炎、胃肠炎等。 2.利什曼原虫病:又称黑热病,虫体寄生于网状内皮细胞内,由吸血昆虫—白蛉传播,是流行于人、犬以及多种野生动物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引起的病症可分为内脏型和皮肤型,临床表现为皮肤型利什曼原虫病的病变常局限在唇和眼 睑部的浅层溃疡;内脏型利什曼原虫病由于眼圈周围脱毛形成特殊的“眼镜”,然后体毛大量脱落,并形成湿疹。可用锑制剂治疗。 3.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感染人和牛、羊、猪、犬、啮齿类及一些野生动物,寄生 于门静脉和肠系膜静泳内。日本分体吸虫病的基本病变是由虫卵沉着在组织中所 引起的虫卵结节。 4.猪囊尾蚴病:病原体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猪与野猪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犬、骆驼、猫及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人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该囊尾蚴寄生于人、猪横纹肌及心脏、脑、眼等器官。 5.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小肠的细粒棘球绦虫中绦期—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人兽共患病。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猪、马、骆驼等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内。致病作用 为机械性压迫、毒素作用及过敏反应等。 6.旋毛虫病:由旋毛形线虫寄生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称为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称为肌旋毛虫。检测时即当发现肌纤维间有细小白点时,撕去肌膜,剪下麦粒大小的肉样24块,放于两玻片间压薄,低倍镜下观察有无包囊。 (二)多种动物共患寄生虫病(10): 1.伊氏锥虫病:虫体寄生在动物的血浆和组织液中亦称苏拉病。由虻及吸血 蝇类(螫蝇和血蝇)在吸血时进行传播。临床上皮下水肿和胶冻样浸润为本病的显著症状之一。 2.新孢子虫病:主要危害是引起孕畜的流产或死胎,以及新生儿的运动神经障碍,其生活史中包囊(组织囊)、卵囊、速殖子是已知的三个重要阶段,犬作为终末宿主。 3.隐孢子虫病:引起哺乳动物(特别是犊牛和羔羊)的严重腹泻和禽类剧烈的呼吸道症状。包括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 4.肉孢子虫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腹泻、截瘫等症状。 5.华支睾吸虫病:寄生于猪、犬、猫等动物或人的胆囊和胆管。华枝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某些淡水鱼虾。生前诊断可用沉淀法粪检虫卵(虫卵上端有卵盖,下端有一小突起,内含毛蚴)。常用吡喹酮、阿苯达唑、丙酸哌嗪治疗 6.类圆线虫病:十二指肠和近段空肠的感染可损害粘膜和粘膜下层,引起的症状

固体物理学教学大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级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固体物理学》科目考试范围 一、晶体结构(掌握) 1、晶体中原子的周期性列阵 2、点阵的基本类型 3、晶列和晶面指数 4、简单晶体结构 二、晶体衍射(掌握) 1、倒易点阵 2、周期函数的付里叶分析 3、劳厄衍射条件 4、基元的几何结构因子及原子形状因子 5、X射线衍射的实验方法 三、晶体结合(掌握) 1、晶体结合的基本形式 2、分子晶体与离子晶体,范德瓦尔斯互作用,马德隆常数 四、声子(晶体振动及热学性质)(掌握) 1、一维原子链的振动 单元子链双原子链声学支光学支 2、格波 简正坐标格波能量量子化声子

3、长波近似 4、固体热容 爱因斯坦模型德拜模型 5、非简谐效应 热膨胀热传导 6、中子的非弹性散射测声子能谱 五、晶体缺陷(了解) 1、晶体缺陷线缺陷面缺陷点缺陷 2、热缺陷及其运动 3、扩散及微观机理 4、杂质在外力作用下的扩散 5、位错的物理特性 六、固体电子论基础(掌握) 1、金属自由电子的物理模型 2、金属自由电子的热容 3、金属的电导 4、电子在外加电磁场中的运动 漂移速度方程霍耳效应 5、金属热导率 七、能带理论(掌握) 1、布洛赫定理 2、布里渊区

3、近自由电子模型 4、平面波法紧束缚近似法赝势法 5、电子的准经典运动 6、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空穴的概念 7、费密面及费密面结构 八、专题(了解) 金属与合金半导体固体磁性固体的光学性质 铁电体超导电性非晶态物质固体的表面与界面低维固体与纳米结构

《现代光学》科目考试范围 一、光的传播和基本性质 1、光的电磁波理论(平面波和球面波) 2、惠更斯原理 3、费马原理 4、光传播的几何光学定律,折射率与光速和波长关系 5、光的电磁波基本性质及其证明 6、光度学基本概念(发光强度、亮度、朗伯余弦定律和光照度) 二、几何光学成像 1、近轴成像 2、理想系统成像理论 (1)光学系统基点基面,光焦度 (2)物像关系作图法 (3)利用牛顿公式和高斯公式计算物像关系 3、光学成像仪器及其原理 4、像差基础(像差的种类、产生原理、校正的方法) 三、波动光学 1、光波前函数的指数和复振幅描述 2、光的干涉 (1)干涉的充要条件 (2)衬比度 (3)分波前干涉(杨氏干涉,其它干涉装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作者:Jessie已被分享19次复制链接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 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2、作为价值实体的劳动是(抽象劳动)。 3、准确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指标是(剩余价值率)。 4、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垄断经营有限的较优等土地);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 6、在股份制中,实行一股一票,体现的是(出资者)主权;在合作制中,实行一人一票,体现的是(劳动者)主权。 7、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是由其(处于主体或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 8、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企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因而被称为不变资本。另一部分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可变资本。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由于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会发生价值增值,所以被称为可变资本。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基本方式。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即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总额的一种方式。而资本集中则是由若干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的过程。 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1)资本积聚以资本积累为基础,因而单个资本增大的同时,也使社会总资本增大;而资本集中是原有资本的重新组合,虽然使单个资本变大,但不能使社会总资本增大。(2)资本积聚的规模和速度最终受到原有资本积累速度和社会财富增长限制,因而其增长是缓慢的;而资本集中可以不受资本积累速度的限制,可以在较短时间有效资本合并为大资本,所以增大速度很快。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总产量(包括商品和服务)和生产能力的增加。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产值的变动率来衡量。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一般用人均收入水平来衡量。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相比包括的内容更丰富,它除了收入水平的变动,还涉及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市场范围等方面的变动。 4、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它是指国家境内投资的生产资源所生产的总产出量。而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年内一国居民所拥有的投入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这两个概念都是衡量一国一年内经济总量变动的指标,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国家国土范围内的生产总量,其中包括外国投资者在一个国家的投资

兽医寄生虫学复习思考题2015.11

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是感染性卵囊,这种卵囊内已形成成熟的孢子囊和子孢子,可以对宿主造成感染。 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是感染性卵囊,这种卵囊内已形成成熟的孢子囊和子孢子,可以对宿主造成感染。 孢子生殖: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即在卵囊内形成孢子囊或子孢子的孢子化过程。 补充宿主:有些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二个中间宿主,一般把第二个中间宿主称为补充宿主。 肠旋毛虫:寄生于猪小肠的旋毛虫的成虫。 成虫期前驱虫:即在虫体性成熟前,就对其采取驱除措施,以避免虫体成熟后向外界散播虫卵或幼虫。 成虫期前驱虫:即在虫体性成熟前,就对其采取驱除措施,以避免虫体成熟后向外界散播虫卵或幼虫。 穿梭方案:开始时使用一种抗球虫药物,至生长期时使用另一种药物,以防止球虫发生抗药性。 雌雄同体:是指在一个虫体内,既有雌性生殖器官,又有雄性生殖器官,雌雄是同一个体,没有雌雄虫之分。 带虫免疫:动物耐过寄生虫病后,体内的虫体并没完全消失,还残留一部分在体内,使动物对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抵抗力,这种免疫就称为带虫免疫。 定期寄生:寄生虫的生活史中,只有某个特定阶段需要寄生于宿主,如寄生于马胃中的马胃蝇幼虫。 二宿主蜱:在蜱发育过程中(卵、幼虫、若虫和成虫)需要2个宿主的蜱。 感染性虫卵:有的线虫种类,其虫卵不孵化就可感染宿主,这种对宿主具有感染性的虫卵就称为感染性虫卵。住肉孢子虫引起的病理变化在( A ) 特别是后肢、侧腹和腰部肌肉容易发现病变。 A.心肌和骨骼肌 B.心肌和咬肌 C.心肌和隔角肌 D.心肌和呼吸相关肌群 肌旋毛虫:寄生于横纹肌的旋毛虫的幼虫。 寄生:寄生物带给宿主以不同程度的危害的关系,宿主在此过程中往往发生疾病甚至死亡。 间接发育型生活史寄生虫:寄生虫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的寄生虫。 交合伞:是某些线虫雄虫的一种辅助交配器官,在雌雄交配时起固定雌虫的作用,在虫种鉴定时有一定意义。 接触感染:即病原体通过患病动物与易感动物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进行传播的一种方式。 经卵传递:梨形虫随雌蜱吸血进入蜱体内发育繁殖后,转入蜱的生殖系统,经过蜱卵传给蜱的一种途径。 柯赫氏兰体:即环形泰勒虫在宿主单核巨噬系统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时所形成的多核虫体,也叫裂殖体。

《材料性能》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性能》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MT322 2、课程名称(中/英文):材料性能/Properties of Materials 3、学时/学分:51/3 4、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加工原理 5、面向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6、开课院(系)、教研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教材、教学参考书: 1)《材料性能学》张帆, 周伟敏.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材料性能学》王从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3)《材料的力学行为》匡震邦, 顾海澄, 李中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材料物理性能》田莳.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2)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研制与开发新型结构材料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电磁材料等具有特殊物理性能的新材料已成为近代材料研究的发展方向,材料力学性能与物理性能测试方法与技术在现代材料研究领域中也显示出重要作用。其任务是通过教学和实验的手段,使学生掌握材料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概念,测试及计算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技能,为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无论是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工作或者是开拓新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实验技能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0章绪论 1、知识点群 材料性能的概念及划分;材料性能的宏观表征方法;微观本质;影响因素;材料性能测试的一般概念。 2、教学内容

第一节材料性能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材料性能的概念及划分 第三节材料性能的宏观表征 第四节材料性能的微观本质 第五节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第六节材料性能的测试 3、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总学时数1 ) 4、教学目标 对本课程的重要性、范畴、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和要求等有一个初步了解,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1章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 1、知识点群 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剪切等静载试验方法及相应的力学性能指标;材料的缺口效应;材料的硬度试验方法;材料的冲击韧性试验方法;材料的强度统计学特性。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1.1 单向静拉伸试验及性能 1.1.1 单向静拉伸试验 1.1.2 拉伸曲线 1.1.3 单向静拉伸基本力学性能指标 1.2 其它静载下的力学试验及性能 1.2.1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1.2.2 压缩 1.2.3 弯曲 1.2.4 扭转 1.2.5 剪切 1.2.6 几种静载试验方法的比较 1.3 缺口效应 1.3.1 缺口处应力分布及缺口效应 1.3.2 缺口敏感度 1.4 硬度 1.4.1 布氏硬度 1.4.2 洛氏硬度 1.4.3 维氏硬度

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汇总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加工劳动对 象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包含劳动者和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作用的对象,而不是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生产关系: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总是要相互结成一定的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的 社会形式,它表示人类社会发展在一定 阶段上的社会性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 即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和支配。它决定着 生产关系的性质。 经济规律:人们在社会生产、分配、交 换和消费过程中的活动,表现为各种经 济现象。各种经济现象有其内在的、本 质的、必然的联系,就叫做。它是在一 定经济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表示 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二.商品与货币 使用价值:物品能够用来满足人们某种 需要的属性,即物的有用性。商品都具有可以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 的使用价值,是在人们使用和消费的时 候实现的。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 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 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 具象劳动:人们用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 的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劳动的目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制作方法、劳动 成果各不相同的劳动。简单说:具象劳动就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同某种特殊 使用联系的劳动。具象劳动创造商品的 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 劳动的过程就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 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所以, 具象劳动不仅是商品生产条件下所必 须的,而且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抽象劳动(商品价值):是撇开具体形 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 体力的支出。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社 会劳动所特有的。在自然经济社会和未 来产品经济社会中,人们的劳动产品不 用来交换,因此,他们的劳动只表现为 具体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 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 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 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决定。 价值尺度:货币作为衡量和计算一切商 品价值量的尺度。 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流通手段:货币作为买卖商品的手段来 使用。 贮藏手段:货币推出流通而作为社会财 富被人们贮藏起来。 支付手段:以货币来偿还债款。 世界货币:货币越过一国的范围,在国 际经济关系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货币流通量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 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待售商品的 价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 通速度。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是指在市场流通 中收缩货币供应量或者减少纸币发行 量,使之少于市场上媒介商品流通所需 要的货币量,以减轻纸币贬值的程度或 使纸币升值,使得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下 降,从而提高货币购买力。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存在的必然趋 势,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商品价 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决定,不同商品的交换按照等价原则 来进行。 四.资本和剩余价值 资本总公式:货币商品货币() 剩余价值: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不变资产: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 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 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可变资产: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 资产,这部分资产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 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 的比率。 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 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 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源泉是工人的剩余 劳动。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的,暂时的。

薄膜物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薄膜物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薄膜物理与技术 所属专业:电子器件与材料工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3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讲授薄膜的形成机制和原理、薄膜结构和缺陷、薄膜各项物理性能和分析方法等物理内容;讲授薄膜各种制备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子薄膜、光学薄膜、以及各种功能薄膜研究与开发的能力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电子技术》、《电路分析》等。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杨邦朝,王文生. 《薄膜物理与技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主要参考书:1.陈国平.《薄膜物理与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 2.田民波,薄膜技术与薄膜材料,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本课程全部为课堂讲授。重点:真空的获得和真空测量的工作原理;物理气相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的原理及方法;薄膜生长的机理。 难点:磁控溅射的机理及控制;MOCVD技术;薄膜形成过程的机理 (一)绪论2学时 1、薄膜的概念和历史 2、薄膜材料与薄膜技术的发展 3、薄膜科学是边缘交叉学科 4、薄膜产业是腾飞的高科技产业

(二)真空技术基础2学时 1、真空的基本知识 2、真空的获得 3、真空的测量 (三)真空蒸发镀膜4学时 1、真空蒸发原理 2、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 3、蒸发源的类型 4、合金及化合物的蒸发 5、膜厚和淀积速率的测量与控制 (四)溅射镀膜4学时 1、溅射镀膜的特点 2、溅射的基本原理 3、溅射镀膜类型 4、溅射镀膜的厚度均匀性 (五)离子镀膜2学时 1、离子镀原理 2、离子镀的特点 3、离子轰击的作用 4、离子镀的类型 (六)化学气相沉积镀膜4学时 1、化学气相沉积的基本原理 2、化学气相沉积的特点 3、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简介 4、低压化学气相沉积 5、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6、其他化学气相沉积 (七)溶液镀膜法2学时 1、化学反应沉积 2、阳极氧化法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生习题 一、单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2.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3.商品是() A劳动产品 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C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D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 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6.价值形成发展到货币形式以前顺次经过() A.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B.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 D.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7.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A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 D能够分成若干等份 8.观念上的货币可以作为()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9.在1只羊=2把石斧的价值形式中,2把石斧是() 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B处在等价形式上 C既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在等价形式上 D处在一般等价形式上 10.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 A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B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 C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 D经过商品交换 1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 ( ) A.W-G-W’ B.G-W-G’ C.G-G’ D.G-W…P…W’-G’ 13.资本的总公式是() A.W-G-W’ B.G-W-G’ C.G-G’ D.G-W…P…W’-G’ 14.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明价值增殖产生的具体所在() A.发生在G-W购买阶段的货币上 B.发生在W-G售卖阶段上 C.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 D.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15.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资本主义部分 导论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经济”的含义:A、“经济”的最初含义:晋书中第一次出现,economy 家务,规则; B、“经济”的现在含义:①经济管理、经济制度;②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消费、交换、分配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③一个国家国民经济部门或总体的简称。 2、政治经济学的由来 ①古希腊色诺芬家庭管理;蒙克来田1615年第一次把“政治”和“经济”结合; 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17世纪中叶,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人物:A、威廉.佩蒂《政治算术》,B、魁奈《经济表》,③亚当.斯密《国富论》,④大卫.李嘉图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①劳动者的劳动——生产劳动: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进行 (主管条件——人)的有目的的劳动。 物质资料生②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对之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分类:包括没有经过人工加产的条件:工的自然物和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物质资料) ③劳动资料——劳动手段: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 物质条件。——主要是:劳动工具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生产关系不是片面、孤立、静止地研究) ①劳动者和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取决于科学技术) 狭义: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生产关系的内容:广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构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三、经济规律 1、含义: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它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作用是客观的。①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两种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既矛盾又统一。客观性: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要适应某些经济条件。 2、经济规律的特点:①与人的经济活动相联系;②随着经济条件的产生而产生,消失而消失;③有阶级 性,有阶级的背景。 4、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揭示经济规律。 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分类:一般经济规律、共有经济规律、特有经济规律。 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具有强烈的阶级性;阶级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 思考题:1、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2、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否是阶级斗争? 四、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五、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思考题:1、人们能够认识经济规律,能否改造经济规律? 2、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点。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商品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寄生虫学》复习资料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寄生虫学》复习资料 一、原虫病球虫发育: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孢子生殖 类别寄生虫种类所寄生的动物种类寄生部位其他宿主或传播媒介、感染途径与方式重要特征 弓形虫龚地弓形虫人和 多种温血脊椎动物多种器官组织 (有核细胞) 猫为终末宿主;其他动物为中间宿主。 各阶段虫体,多种感染途径 猪:高热、皮肤发绀、淋巴结肿大,流产; 人:胎儿畸形; 新孢子虫犬新孢子虫多种温血脊椎动物多种器官组织犬为终末宿主牛:流产或死胎 利什曼原虫热带、杜氏、巴西 利什曼原虫 人和犬,野生动物网状内皮细胞白蛉唇、眼睑部浅溃疡;眼圈周围脱毛;皮肤湿疹。 球虫猪等孢球虫猪肠上皮细胞不需中间宿主,经口食入孢子化球虫卵 囊而感染。致病力强,引起7~15天龄仔猪拉稀、脱水。 蒂氏艾美耳球虫致病力不强,可感染各年龄阶段猪。 粗糙艾美耳球虫 邱氏艾美耳球虫牛严重感染时犊牛出血性肠炎。 牛艾美耳球虫 阿氏艾美耳球虫绵羊急性或慢性肠炎 雅氏艾美耳球虫山羊 柔嫩艾美耳球虫鸡盲肠致病力最强,引起盲肠肿大、出血。 毒害艾美耳球虫小肠中段致病力强,引起小肠肿大、出血,缩短。 布氏艾美耳球虫小肠下段,直肠致病力中等,轻度肠炎,对营养、色素吸收和 增重有影响。 巨型艾美耳球虫小肠中段 堆型艾美耳球虫十二指肠 和缓艾美耳球虫小肠前段致病力弱,症状、病变不明显。 早熟艾美耳球虫小肠前段 毁灭泰泽球虫鸭小肠上皮小肠弥漫性出血性肠炎 菲莱氏温扬球虫 截形艾美耳球虫鹅肾小管致病力最强,引起肾肿大、出血和灰白色病灶。鹅艾美耳球虫肠上皮小肠黏膜出血、坏死,形成伪膜和肠芯。 柯氏艾美耳球虫 有毒艾美耳球虫

续上表 类别寄生虫种类所寄生动物种类寄生部位其他宿主或传播媒介、感染途径与方式重要特征 球虫斯氏艾美耳球虫兔胆管上皮不需中间宿主,经口食入孢子化球虫卵 囊而感染。肝脏有大小不等白色结节性病灶,沿胆管分布 其他15种艾美耳球 虫 肠道上皮肠道卡他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锥虫伊氏锥虫马、牛、骆驼、犬血液、淋巴液虻及吸血蝇类,机械传播虫体表面糖蛋白抗原具有极强变异性马媾疫锥虫马生殖器黏膜通过配种传播前期生殖器炎症,后期皮肤丘疹 隐孢子虫(多种)隐孢子虫哺乳类动物、禽类、 鱼类、爬行类呼吸道、消化道、 法氏囊等 不需中间宿主;除了球虫样的传播感染 外,还可自体感染 因感染寄生不同部位而产生相应症状、病变 肉孢子虫(多种)肉孢子虫犬、狼(或人)小肠上皮草食动物、禽类、啮齿类、爬行类(或 人):在肌肉纤维上形成包囊 中间宿主与终末宿主交替感染 微孢子虫蜜蜂、东方蜜蜂微孢 子虫 蜜蜂中肠接触传播柠檬酸预防;烟曲霉素治疗家蚕微粒子虫家蚕全身胚种传染或食入感染在家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病征和病变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牛红细胞血蜱、牛蜱高热、贫血、黄疸、血尿牛巴贝斯虫 驽巴贝斯虫马革蜱、扇头蜱 马巴贝斯虫 吉氏巴贝斯虫犬血蜱、扇头蜱 犬巴贝斯虫 泰勒虫环形泰勒虫牛红细胞、巨噬细 胞、淋巴细胞血蜱、璃眼蜱高热、贫血、体表淋巴结肿大 瑟氏泰勒虫 山羊泰勒虫羊 绵羊泰勒虫 毛滴虫胎儿三毛滴虫牛生殖道通过配种传播纵二分裂繁殖 组织滴虫火鸡组织滴虫火鸡、鸡、孔雀盲肠、肝脏通过异刺线虫虫卵传播单侧或双侧盲肠形成肠芯,肝表面溃疡 住白细胞虫卡氏住白细胞虫鸡各器官组织及血 细胞库蠓,叮咬全身广泛性出血、各器官组织上有成簇的花菜 样白色小结节。 沙氏住白细胞虫蚋,叮咬 变形虫蜜蜂马氏管变形虫蜜蜂中肠、马氏管孢囊随粪排出,群内传播变形虫(阿米巴)、孢囊两个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