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定义

艺术的定义
艺术的定义

第二章艺术的定义

艺术可以定义为“人类以创造美为主要目的的技术及其产品”。艺术需要技术,但不是技术。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技术才是艺术?”古希腊人引入了“美”的概念,然而对技术的划分并没有因为这个概念的引入而变得简单,恰恰相反,她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因为解释“美”本身并不比解释艺术更简单。

“现代汉词典”说: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客观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ART)在西文里本义为“人工造作”。认识论认为:艺术是自然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实践论认为: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种劳动生产,所以艺术有“第二自然”之称。人类劳动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切艺术都要有一个创造主体和一个创造对象,因此,它既要有人的条件,又要有物的条件。人的条件包括艺术家的自然资禀、人生经验和文化教养;物的条件包括社会类型、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社会实况和问题,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加工改造的对象;此外还要加上用来加工改造的工具和媒介。所以艺术既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物,它和美感一样,也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1999年版《辞海》对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作了解释:

“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他们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戏剧、影视)。

根据表演的时空性质,又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和时空并列艺术(文学、戏剧、影视)。”

第三章对艺术定义的讨论

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认识,通常有三种类型的观点:

一、从主观认识和感受出发,认为:艺术是美的追求,艺术是自己感情的真实体现,艺

术是为自己而创作,艺术是自由的等等,把自己的个性绝对化。

二、认为“艺术乃是创造,在独特发现基础之上的独特创造,新的审美境界及与之相关

的语言语境,新的图式结构、“大象”,乃至于新的传统整合为一的全方位创造”。这一提法的实质是在形式上作文章,是对优秀传统艺术的全面否定。此外,还有一种只追求形式,不求内容,或把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加以颠倒,要求内容要为形式服务的论点。

三、认为艺术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源于现实的社会和自然景观,但它又不是对事物的、

简单的认识和反映,而是经过人们主观的探索、提练、剪裁和加工,采用相应的技法和工具,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一定形式语境构成的,形神兼备的作品。形象地传达作者的感情,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

第一种说法强调了艺术创作的宣泄作用,忽略了艺术质量有高下之分,是艺术创作的第一境界。第二种说法追求技法的积累和创新,是学习艺术的第二境界。第三种观点肯定了艺术只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意识形态,是“高于生活”的一种状态。指明了高水平艺术创作成功的道路。

所以,一方面要保持创作过程的轻松状态,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积累知识积淀生活,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做人的境界,是提高艺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技能、认识和心态是艺术创作的三要素。

如何认识艺术创作中的天赋问题?

一个人出生以后具有独特的心理和生理特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发生复杂的影响,教育学家对人的成长具有更多经验,应该说艺术和宗教、信仰一样,是人类较高水平的追求。

问题: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什么意思?

艺术,迄今还没有公认的定义。通常认为,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来把握和反映互联网纾,表示对互联网纾及自身,对二者关系的看法的一种特殊方式。其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及客体的相互对象化。通俗的说,艺术也就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艺术也就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艺术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籍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本质特点是用语言创造出虚拟的人类现实生活。艺术是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一种文化形式,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所以,艺术的发生基础是人类的语言。

艺术可以定义为“人类以创造美为主要目的的技术及其产品”。艺术需要技术,但不是技术。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技术才是艺术?”古希腊人引入了“美”的概念,然而对技术的划分并没有因为这个概念的引入而变得简单,恰恰相反,她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因为解释“美”本身并不比解释艺术更简单。

“现代汉词典”说: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客观有典型性的

艺术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设计基础课程》 自学考试大纲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二章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三章平面设计艺术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四章现代设计艺术鉴赏 课程内容 '

考核目标 第五章环境设计艺术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六章工业产品设计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七章传统与民间工艺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第四部分附录:题型举例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设计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术设计教育专业(专科)的必修课,是美术设计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为设计的基础性课程,主要是对平面设计艺术、现代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工业产品设计艺术、传统与民间工艺等设计类别进行基本理论的讲述,以及对优秀作品进行概述、欣赏、评析。介绍各领域一些著名设计师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领会设计师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课程涉及设计艺术史、设计艺术批评和美学等艺术学科知识,但也有别于其他史论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课程用大量的设计艺术作品给鉴赏者以强烈的感性冲击。从案例中生成美的感觉、美的情趣、美的意识。 二、课程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在于以通过介绍各领域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欣赏优秀作品、分析重点设计作品,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设计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设计艺术审美能力,以及扩展设计的视野。 三、教材的第二、三、五和六章是考核重点。第二章是论述了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通过设计艺术门类的变化来考察现代设计艺术的历史演进规律同时便于实践。第三、五和六章分别对设计艺术的主要门类:平面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工业产品设计艺术三门进行基本理论阐述和作品鉴赏分析,这几部分是设计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鉴赏这些作品也能够掌握整个设计艺术的概貌。 "

艺术综合名词解释

艺术综合名词解释 基本概念 1、有意味的形式 这是从艺术的本质对艺术的定义,由20世纪英国美学家、艺术鉴赏家克莱夫·贝尔在其《艺术》一书中提出来的,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所谓“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有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他把通过形式组成的画面所可能有的指示、意义、记录的信息、传达的思想以及教化作用等现实生活的内容全部排除在外;所谓“意味”,是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意味的唯一来源。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形式,也即“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方面,比表现说更进一步,但是把“意味”及“审美纯形式”与一切现实完全切断,抽象的谈论审美情感和有意味的形式,则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2、陌生化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而且至今仍有启迪意义的思想。所谓陌生化就是讲对象从正常的感觉领域中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的创作方式。文学的价值就在于让人们通过阅读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在这一感觉过程中产生审美快感。如果审美感觉的时间越长,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陌生化手段的实质就是要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拉长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 3、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常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之一。它的直接源头是俄国形式主义。广泛来讲,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通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被表达出来。通常大家将索绪尔的作品当做一个起点。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思潮开始盛行,法国文学研究由于受这一思潮的影响,形成了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文论,他同列维·斯特劳斯、福柯以及阿尔都塞等人被称之为结构主义文论的“巨头”,在文论界和整个西方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模式研究,追踪作品的“深层结构”,注重二元对立的方法。 4、互文性 作为一种诞生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文本理论,已经大大突破了理论研究和可操作性术语的范畴,它以其对文学传统的包容性、对文学研究视野的可拓展性,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写作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文性”又称为“文本间性”和“互文本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像是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任何本**是对其他本文的吸收和转化。”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巨大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 5、新批评“文学本体论” “新批评”一词,源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兰塞姆1914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并与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蔚成大势。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减去衰落,但新批评提倡

艺术设计概念

艺术设计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使学生通过艺术设计理论思维能力、造型艺术基础及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素质,从事艺术设计教学、设计策划、设计创意和研究等的专业人才。核心课程:设计史论、设计原理、设计美学等。 专业介绍 艺术设计乃是一个技术和艺术融通的边缘学科,其内涵虽然也渗透到实用的造型计划中,但主要是指实用的美的造型计划。本文对艺术设计学的形成和发展、性质和特点、内容以及艺术设计训练的终极目标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指出艺术设计学必将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和多学科的协作,更好地满足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对于艺术设计的需求,为人类提供适合现代的、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艺术设计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发展态势强劲。经教育部批准增设的艺术设计专业,在全国有数百所高校。但很多学校由于缺乏合适的教材,无法开出艺术设计历史和理论课程。针对这一状况,东南大学现代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凌继尧教授和全国工艺设计学会技术美学分会会长徐恒醇教授撰写了本书。全书共有10章,系统阐述了艺术设计的生成和历史发展,详细介绍了艺术设计的有关理论及其各种流派和人物活动,对艺术设计的形态构成、功能定位、审美创造、市场开发等问题有深刻的思考。本书论述清晰,资料翔实,体例恰当,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理想教材,也可作为艺术设计工作者的参考书。业务培训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学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出版和文博等单位从事艺术设计学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在城市规划、建筑及园林等城建部门、在相关设计公司、工程公司从事设计、管理工作及在相关工程项目从事建设与监理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技术性专业人才。

艺术的定义

艺术的定义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第二章艺术的定义 艺术可以定义为“人类以创造美为主要目的的技术及其产品”。艺术需要技术,但不是技术。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技术才是艺术”古希腊人引入了“美”的概念,然而对技术的划分并没有因为这个概念的引入而变得简单,恰恰相反,她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因为解释“美”本身并不比解释艺术更简单。 “现代汉词典”说: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客观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ART)在西文里本义为“人工造作”。认识论认为:艺术是自然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实践论认为: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种劳动生产,所以艺术有“第二自然”之称。人类劳动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切艺术都要有一个创造主体和一个创造对象,因此,它既要有人的条件,又要有物的条件。人的条件包括艺术家的自然资禀、人生经验和文化教养;物的条件包括社会类型、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社会实况和问题,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加工改造的对象;此外还要加上用来加工改造的工具和媒介。所以艺术既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物,它和美感一样,也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1999年版《辞海》对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作了解释: “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他们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

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戏剧、影视)。根据表演的时空性质,又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和时空并列艺术(文学、戏剧、影视)。” 第三章对艺术定义的讨论 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认识,通常有三种类型的观点: 一、从主观认识和感受出发,认为:艺术是美的追求,艺术是自己感情的真实体现,艺术是为自己而创作,艺术是自由的等等,把自己的个性绝对化。 二、认为“艺术乃是创造,在独特发现基础之上的独特创造,新的审美境界及与之相关的语言语境,新的图式结构、“大象”,乃至于新的传统整合为一的全方位创造”。这一提法的实质是在形式上作文章,是对优秀传统艺术的全面否定。此外,还有一种只追求形式,不求内容,或把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加以颠倒,要求内容要为形式服务的论点。 三、认为艺术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源于现实的社会和自然景观,但它又不是对事物的、简单的认识和反映,而是经过人们主观的探索、提练、剪裁和加工,采用相应的技法和工具,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一定形式语境构成的,形神兼备的作品。形象地传达作者的感情,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 第一种说法强调了艺术创作的宣泄作用,忽略了艺术质量有高下之分,是艺术创作的第一境界。第二种说法追求技法的积累和创新,是学习艺术的第二

当代艺术的概念

当代艺术的概念 艺术与前现代东方艺术相交汇的切入点。介绍许多西方艺术家受到东方哲学思想影响的案例,来说明在当今西方博物馆的收藏中随处可见的东方艺术作品、特别是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对西方许多画家创作抽象形式的作品所提供的思想借鉴,这种借鉴以及由此而来的具有东方色彩的艺术作品为西方世界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形象。同时亚裔艺术家及中国文化诠释者在美国的持续努力也促进了这种交汇。 即艺术批评 指艺术批评家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所作的科学分析和评价。艺术批评的对象包括一切艺术现象,诸如艺术作品、艺术运动、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艺术家的创作以及艺术批评本身等。其中心是艺术作品。艺术批评既可以指一种活动,也可以指这种活动的结果。艺术批评离不开艺术鉴赏,但二者有根本的区别。 艺术鉴赏带有更多的感性活动的特点,艺术批评则是以理性活动为特征的科学分析、论断活动。艺术批评是艺术界的主要斗争方法之一,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艺术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开展正确的艺术批评,可以帮助艺术家总结创作经验,提高创作水平;可以帮助艺术鉴赏者提高鉴赏能力,正确地鉴赏艺术作品;还可以使各种艺术思想、创作主张、艺术流派、艺术风格相互交

流和争论。由于艺术批评者总是根据一定的世界观、审美观和艺术观对艺术现象作出分析和评价,因而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成分。 艺术批评应尽可能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艺术现象作出合乎实际、恰如其分的分析和阐释,以推动社会主义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真正的艺术批评是指有独立思考、有判断评价的一种写作活动,其主观性大于客观性,体现了写作者个人的强烈个性和态度。越是具有独立态度和观点的批评,越是具有批评的价值和可读性,那种四平八稳、八面玲珑的批评并不是批评。

艺术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 艺术鉴赏的概念 “鉴赏” :鉴者,照也,明也,即”识” , 赏者: 即赏心,称扬,玩娱之意. 鉴赏即:感受,鉴识,理解和评判的过程. 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 从具体设计作品的感受出发.由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认识的飞跃. 鉴赏课程,用大量的设计艺术作品给鉴赏者以强烈的感性冲击,从案例中生成美的感觉,美的情趣,美的意识. 涉及设计艺术史、设计艺术批评和美学等艺术学科知识。 1969年,美国学者,亚历山大,西蒙首次提出“设计科学” 论文<<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 : 从人的创造思维和器物的合理结构之间的辩证统一和互为因果的关系出发,对设计科学的基本框架进行总结.包括定义,研究对象和实践意义. 20世纪初,“design ”开始引入中国”中国开始注重装饰与设计 俞剑华<<最新图案法>> “图案design一语” 1920 蔡元培<<美术的起源>>“美术有狭义:建筑造像,,广义:图画与工艺美术”等 柳林<<提倡工艺美术与提倡国货>>我国制造家、实业家忽视工艺美术之得要,不以工艺美术为产品竟争这必要工具的结果。 1.1.1识记: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 设计: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与艺术含量. 设计艺术作品满足消费者三方面需求 1. 基本功能2. 享受功能 3.鉴赏功能, ,构成了文化与艺术上不断提高的需求.. 艺术: 是一种方式, 过程,手段,, 又可以是艺术品,艺术现象, 联系点: 1. 艺术的属性: 技术, 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 2. 技术成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在技术中成长出来. 整体设计的产生便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进步整合的产物. 技术化与艺术化的高度整合和统一,使设计日趋艺术化, 艺术化生活是人类的理想. 苏珊-朗格: <<艺术符号美学>> 席勒<<美育书简>> 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 1.1.2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 (1) 领会: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的不同点 以下艺术欣赏

平面设计 概念

平面设计概念

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的定义泛指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平面设计师可能会利用字体排印、视觉艺术、版面(page layout)等方面的专业技巧,来达成创作计划的目的。平面设计通常可指制作(设计)时的过程,以及最后完成的作品。 基本要素 平面设计除了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外,更重要的是向广大的消费者转达一种信息,一种理念,因此在平面设计中,不单单注重表面视觉上的美观,而应该考虑信息的传达,现在平面设计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A、创意:是平面设计的第一要素,没有好的创意,就没有好的作品,创意中要考虑观众、传播媒体、文化背景三个条件。 B、构图:构图就是要解决图形、色彩和文字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做到新颖,合理和统一。 C、色彩:好的平面设计作品在画面色彩的运用上注意调和、对比、平衡、节奏与韵律。 不管是现在的报刊广告、邮寄广告、还是我们比较经常看到的广告招贴等,都是有这些要素通过巧妙的安排、配置、组合而成的。 平面特征 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在商业社会中需要艺术设计与创作理想的平衡,需要客观与克制,需要借作者之口替委托人说话。设计与美术不同,因为设计即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替人设想、以人为本,设计是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装饰、装潢。设计没有完成的概念,设计需要精益求精,不断的完善,需要挑战自我,向自己宣战。设计的关键之处在于发现,只有不断通过深入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做到,打动别人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设计要让人感动,足够的细节本身就能感动人,图形创意本身能打动人,色彩品位能打动人,材料质地能打动人、……把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艺术化组合。还有,设计师更应该明

“大众艺术”概念的分析

“大众艺术”概念的分析 【摘要】大众艺术作为艺术发展的历史产物之一,已成为当代中西社会倍受关注的文化现象。大众艺术是指贴近大众生活,浅近、平易、流行的艺术。大众艺术具有艺术性、商业性和娱乐性。 【关键词】大众文化艺术大众艺术 大众艺术作为艺术发展的历史产物之一,已成为当代中西社会倍受关注的文化现象。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大众艺术以文化工业生产为标志,以都市市民为主要消费主体,具有商品化、技术化、共享化和消费性、流行性、通俗性、娱乐性等现代意义特征,通过广播、影视、广告、网络等现代媒介广为传播,已成为当代文化的一个鲜明特征。 艺术的追逐形式是“从大众中来,到小众中去,最终回归到大众”,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当代大众艺术的发展既顺应了社会发展要求和文化历史的变迁,同时又传承了传统精英艺术的某些精髓。随着其内涵的不断扩大,对于“大众艺术”概念的研究与分析,作为文艺理论建设中新的课题,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艺术的诞生,最初的起源就是模仿,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活的美化,还有对日常生活的精神感知以及深层次的诉求。日常生活和艺术的相互交融,那就是观众和艺术家之间、审美经验和艺术作品之间的一种距离的消蚀,人们把这看成心理距离,社会距离和审美距离的消蚀。艺术成为大众可以共享的日常生活对象,而不是少数人的自我陶醉和高贵独吟。自古以来,大众与艺术就存在着两种模式: 一、艺术与大众合一的古老朴素模式 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艺术是纯属大众化的,那就是原始社会的艺术。人的审美感觉最初是物化在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中,如彩陶上体现出的对造型和对色彩纹样的审美感觉,而劳动大众也就直接是艺术家,形成了艺术家与大众合二为一的古老模式。 二、艺术与大众对立的现代模式

洛可可艺术概念

艺术概念 1、意义与背景 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洛可可艺术风格是继巴洛克艺术风格之后,发源于法国并很快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样式。开始是指用贝壳、石块等建造的岩状砌石,源于中国的假山,玲珑剔透,华丽雕琢的艺术趣味,后指具有贝壳纹样曲线的主题,成为以室内装饰为主体的样式名称。洛可可特点是室内装饰和家具造型上凸起的贝壳纹样曲线和莨苕叶呈锯齿状的叶子,C形、S形和涡旋状曲线纹饰蜿蜒反复。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巴洛克那洋溢的生气、庄重的量感和男性的尊大感,都被洗练的举止和风流的游戏般的情调,以及艳丽而纤弱柔和的女性风格所取代。如果说17世纪的巴洛克风服饰是以男性为中心、以路易十四的宫廷为舞台展开的奇特装束,与此相对,18世纪的洛可可风服饰则是以女性为中心,以沙龙为舞台展开的优雅样式。十八世纪被看成是「理性的时代」或「启蒙运动」的时代,哲学家从过去假设上帝存在进而推论所有事物的工作,转换为依据实验和观察的理性方法去推论世间的万象,几乎将神学从哲学中剔除,选择倾向世俗的路线,趣味从注重高尚的教化转向寻求轻浮的快感。艺术的风格,在音乐家莫札特、海顿,文学家蒲伯、爱迪生、伏尔泰,画家华铎、康斯博罗中,贯穿著一种共同主题,它把理性与优美趣味同轻松、明晰、秩序井然的材料相互配合起来。 路易十四常在凡尔赛宫开各种舞会,藉著繁琐的礼仪与无意义的职务折腾贵族们,再以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营造悠闲的环境,有利搞风流韵事,以便消耗贵族们的精力,使他们无暇去策划造反。因此艺术家授命编造一种理想生活的极乐世界情景,其唯一的目的是塑造出一个悠闲的、实际上是懒惰的社会快乐。洛可可是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那种盛大﹑庄严的古典主义艺术的,这种变化和法国贵族阶层的衰落,与启蒙运动的自由探索精神(几乎取代宗教信仰),及中产阶级的日渐兴盛有关。洛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庭园设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如《中国人物小陶瓷》,麦尔,德国,1768)。由于当时法国艺术取得欧洲的中心地位,所以洛可可艺术的影响也遍及欧洲各国。洛可可艺术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是中西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共同征兆。 2、词源与含义 从词源来看,rococo 一词与法语rocaille(岩状饰物)相关。早在17世纪,法语rocaille 一词常用以称谓岩洞,(也有一说即文艺复兴时代传到意大利的中国假山设计),和庭园中的贝壳细工,travail de rocaille (岩状工艺)为travail 的同意语。洛可可即由「岩状工艺」和「贝壳工艺」引伸而来,指室内装饰、建筑到绘画、雕刻以至家具、陶瓷、染织、服装等各方面的一种流行艺术风格。洛可可的另一种解释

艺术设计基础试卷(3)含答案

艺术设计基础试卷(3)含答案

《设计基础》试题(第三章) (课程代码10177)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招贴内容属于社会公共招贴的是() A.企业形象招贴 B.音乐演出宣传画 B.电影海报 D.“预防爱滋病”宣传海报 2.包装设计必须以市场调查为基础,以下可不考虑进行定位的是() A.生产者 B.商品 C.销售渠道 D.销售对象 3.下列不属于包装设计审美的是() A.材料美 B.结构美 C.文化美 D.装饰美 4、连接封面和内页,目的在于封面和内页牢固不脱离,常采用抽象的肌理效果制作的版面叫() A.封面 B.扉页 C.环衬 D.目录 5.企业形象设计是围绕()为主体的一系列视觉符号的设计。 A.标志 B.标准字 C.标准色 C.吉祥物 6.具有实用价值和美感作用的包装外观形体,是指包装审美的() A.结构美 B.造型美 C.装饰美 D.材料美 二、多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平面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922年美国设计师德维金斯在讲述自己的书籍装帧设计时第一次使用了这个名词 B 其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 C 它的一个现代特征是与现代印刷技术的结合 D 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 E 包括图形、字体、文字、插图、色彩、标志等基本元素 2.下面属于平面性广告的是()。 A 杂志广告 B 报纸广告 C 广播广告 D 路牌广告 E 车身广告 3.下面属于招贴内容美的有()。 A 社会现实 B 图形 C 文字 D 文化内涵 E 思想情感 4.标志按构成要素分类可分为()。 A 公共标识 B 文字标志 C 图形标志 D 文字与图形结合的标志 E 徽标 5.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的外部视觉形象要素的是()。 A 标志 B 标准字 C 企业的各种制度 D 名称 E 标准色 6.在我国,用于公益或文化宣传的招贴可称为() A 广告招贴 B 公益招贴 C 文化招贴 D宣传画 E 商品宣传画

艺术设计的概念.doc

艺术设计的概念: 一部完整的平面设计艺术史,是从人类记录自己的思想活动、反映人类进行文化创造和物质创造的历程而开始的。平面设计即平面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简称。 设计艺术是一种文化性与物质性相结合的社会活动,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联系的时代特征。最早使用这一专业术语者是美国人威廉·阿迪逊·德维金斯(William Addison Dwiggins,1880-1956),始用于1922年的世界一战之后。这一术语把最早诞生在印刷工匠和建筑师手中的“设计概念”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即把一般理解中的平面与三维空间结合起来,把视觉的图形、图像与相关工程学的材料、结构应用的物质创造结合起来。因此,Graphic Design已经成为国际设计艺术界通用的专业术语。 平面设计艺术图形的视觉传达,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的物质世界三维空间的特定方式。人类不仅在原始时期的语言有限、能力不足情况下,而且在文化高度发展的抽象思维阶段,对于思想的传播、意图的表达、活动的组织及物质的创造等,均有赖于文字、图形、图像、图表等这些平面视觉传达途径。因此,图形、图像、文字就构成了平面设计中最主要、最稳定、也是最活跃的基本设计元素;图形、图像、文字在相互组合中的创造、复制、传播与应用,也就是平面艺术设计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平面设计的开端—文字创造与图形意识 .北美印安第人的岩画与文字创造 两河流域人的岩刻与契形文字 古埃及人的文字创造与发展—从契型走向“象形” 中国象形文字的创造与发展 古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和印刷技术对欧洲早期设计的推动 综合各国的探索而创造完善了金属活字并推动了印刷技术发展的是德国人。 德国的早期书籍插图装饰设计和字体设计 国的阿伯里奇.丢勒(1471-1528)既是世界著名的画家,又是具有杰出贡献的插图设计和字体设计家。 文艺复兴时期的平面设计发展 标志设计在德国、意大利的诞生与应用 印刷设计在法国的发展 巴塞尔、里昂成为16世纪欧洲新的印刷业中心 欧洲17世纪的平面设计 ——英国的作家威廉·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剧作家米贵尔·塞万提斯(等带动的文艺繁荣促使了设计与印刷的发展;——1640年法国皇帝十三在巴黎的罗浮尔宫设立了“皇家印刷处”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阿维莎关系报》(在德国、《柯兰托斯》在英国相继出版发行; ——荷兰的出版家路易斯·艾泽维与杰出的艺术设计家斯托佛·梵戴克合作,推动优秀的出版物发展; ——英国在其北美洲的殖民地输入印刷技术与平面设计; 18世纪欧洲平面设计的特点 ——法国罗可可(The Rococo)风格的书籍出版与平面设计;——英国平面设计与印刷行业的密切结合;——欧洲“现代”字体设计体系的形成 人类历史上的文艺复兴,是思想解放、经济发展、文艺繁荣的重要时期。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集艺术与科学创造予一身的最卓越的伟大代表人物。这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最著名的巨匠,不仅是一位天才的画家,并且是一位大数学家、科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是一位多才多艺、具有着多方面的才能,对人类作出过多方面的贡献。他不仅会画画,雕塑,建筑房屋,还会发明武器,设计过世界上第一个飞行机、他又是一个医学家、音乐家和戏剧家,而且在物理学、地理学和植物学等其它科学的研究上也很有成就。 平面设计的开端—文字创造与图形意识 1、古典风格的出现和发展 2、凯尔特人(Celtic)的书籍设计 3、卡罗琳时代(the Caroline)的平面设计 4、西班牙的图画表现风格发展(Spanish pictorial expressionism) 5、中世纪晚期宗教读物手抄本的装饰 第四节文艺复兴时期的平面设计发展 1、意大利文艺复兴对于平面设计的影响 2、法国印刷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3、16世纪印刷设计的新中心——巴塞

民间美术的概念分析

民间美术的概念:。民间美术是相对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宗教美术的一个概念,是由以农民为主的城乡劳动者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特征:一、原发性特征:特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互交织。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原发性,带有很大成分的生活原型特点。 二、集体性特征:劳动者始终是民间美术的创作者、使用者、传播者和欣赏者。劳动者集体的社会生活需要,是民间美术创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创造体现着劳动者集体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三、传承性: 四、实用性区域性会文化传统塑造着区域内居民的文化性格,制约着民众的生活习性,从而形成了各自的区域性特征。 五、工艺性特征:工艺性特征主要是材质、制作技艺对于民是美术造型和功能的意趣天成,创作过程中,始终包含着对材料的人文开发和充分利用,体现出材质自身的肌理、纹饰、光泽等自然形态特征。 民间美术的价值:一、实用价值:民俗文化则是民间美术发展的动力。民间美术的创作与传统农村的生活方式相契合形成了原始的图腾崇拜、深厚的民族心理、古老的生活方式和淳朴的民风。民间美术的创作作品往往就地取材、因漏而简,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回忆。 二、艺术价值:民间美术以艺术的形态服务于社会,形成自己的文化范畴和价值体系。它是原生态的、基础性的,以混沌的思维、朴素的造型、综合的品类为专业美术提供了创作源泉。民间美术的作者大都是农民,文化水品低、经济收入少,其创作完全是自发的,在集体无意识的支配下,受情感的驱使,将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直接表达出来,作品以圆满的构图、流利的用色、和谐的色彩、奇幻的想象充分显示了劳动者的聪明才智。 三、文化价值: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民间美术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创作,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学、艺术等上层文化一起共筑了我们辉煌的民族文化。为之提供了场景、道具、服饰和布景。如少数民族节日、春节、端午节、宗教、农耕风俗、人生礼仪等等。 四、历史价值:民间口传文学和民间美术,民间美术多繁盛于偏僻的乡间村野,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自身的传承发展中较多地保留了原始的形态,具有活化石的性质 五、经济价值: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时代,与衣食相关的生产和家庭紧密相关,是基本的生产结构形式,构成了民间美术所依存的社会基础。民间美术的主要作者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妇女比例较重,是用来补贴家用或换取生活必需品。随着民间美术进入城市,被视为旅游产品成为商品,价格也不断攀升。在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社会效益 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艺术样式 剪纸、年画、刺绣、玩具、建筑陈设、民间雕塑、民间陶瓷

艺术设计概述

以设计获取智慧--艺术设计概述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设计》教材的引言部分,篇幅较短,因此不分章节,其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设计的由来。2)设计的概念界定。3)设计的分类。4)设计的特点。5)设计发展简史。6)设计的思维方式。7)设计对开发智慧的意义。8)设计示例分析。 【学生分析】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设计似乎很简单但并不易理解,概念比较模糊,但学生的记忆力很强,理解能力也很强,学生也好张扬个性,思维活跃,大胆创新。(这也是新课改需要学生突破的点) 这节课侧重于学生认知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从学生感兴趣的入手,从图片的直观上入手,使学生主动理解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以及历史沿革,认识艺术设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设计思维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过程与方法: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结合教学预设,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关注教学过程的实施,创设实现教学预设和结果的有效教学手段。以教师为主导,充分使学生参与、研究、讨论,感受现代设计的特点—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艺术设计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艺术语言,让学生获得美术文化素质及个性潜能素质。从设计中获取生活和学习的智慧。【重点和难点】 重点:现代艺术设计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艺术发展的产物。它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门类,较之传统的美术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很大的区别。艺术设计更强调科学与艺术、时尚与实用、功能与审美、理性与感性、动脑与动手的高度统一,它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这个特点应该作为本课的重点。 难点:设计门类繁多,应用范畴极为广泛,它涵盖了平面、立体和空间三大设计领域,内容极为丰富,专业性强,因此,要在一个课时内作相对完整的介绍是个难点。

艺术的定义

第二章艺术的定义 艺术可以定义为“人类以创造美为主要目的的技术及其产品”。艺术需要技术,但不是技术。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技术才是艺术?”古希腊人引入了“美”的概念,然而对技术的划分并没有因为这个概念的引入而变得简单,恰恰相反,她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因为解释“美”本身并不比解释艺术更简单。 “现代汉词典”说: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客观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ART)在西文里本义为“人工造作”。认识论认为:艺术是自然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实践论认为: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种劳动生产,所以艺术有“第二自然”之称。人类劳动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切艺术都要有一个创造主体和一个创造对象,因此,它既要有人的条件,又要有物的条件。人的条件包括艺术家的自然资禀、人生经验和文化教养;物的条件包括社会类型、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社会实况和问题,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加工改造的对象;此外还要加上用来加工改造的工具和媒介。所以艺术既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物,它和美感一样,也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1999年版《辞海》对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作了解释: “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他们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戏剧、影视)。 根据表演的时空性质,又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和时空并列艺术(文学、戏剧、影视)。” 第三章对艺术定义的讨论 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认识,通常有三种类型的观点: 一、从主观认识和感受出发,认为:艺术是美的追求,艺术是自己感情的真实体现,艺 术是为自己而创作,艺术是自由的等等,把自己的个性绝对化。 二、认为“艺术乃是创造,在独特发现基础之上的独特创造,新的审美境界及与之相关 的语言语境,新的图式结构、“大象”,乃至于新的传统整合为一的全方位创造”。这一提法的实质是在形式上作文章,是对优秀传统艺术的全面否定。此外,还有一种只追求形式,不求内容,或把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加以颠倒,要求内容要为形式服务的论点。 三、认为艺术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源于现实的社会和自然景观,但它又不是对事物的、 简单的认识和反映,而是经过人们主观的探索、提练、剪裁和加工,采用相应的技法和工具,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一定形式语境构成的,形神兼备的作品。形象地传达作者的感情,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 第一种说法强调了艺术创作的宣泄作用,忽略了艺术质量有高下之分,是艺术创作的第一境界。第二种说法追求技法的积累和创新,是学习艺术的第二境界。第三种观点肯定了艺术只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意识形态,是“高于生活”的一种状态。指明了高水平艺术创作成功的道路。 所以,一方面要保持创作过程的轻松状态,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积累知识积淀生活,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做人的境界,是提高艺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技能、认识和心态是艺术创作的三要素。 如何认识艺术创作中的天赋问题?

美术基础知识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 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美术指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技巧,塑造可视的艺术形象,以此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反映社会或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类艺术形式。 2 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与各类别的特点:从美术的社会功能角度来划分,可以大体分为审美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大形态;从美术创作的表现形式及工具媒介来划分,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现代设计,摄影,书法,篆刻,新媒体艺术等;从美术作品的视觉形式及认知归类来划分,可以大致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与抽象美术。 3 列举美术的基本造型元素,并分析相关的形式原理造型元素:点、线、面、形状、色彩等点是最简单的造型元素,点可以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他和其他造型要素相比,更容易形成画面的中心,起到平衡画面轻重、填补空间、活跃画面的作用,点还可以和其他元素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肌理,衬托画面主体。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具备长度与宽度的变化,在绘画中,不同工具画出的线条感觉不同,没哟中线都具备独特的个性和情感。面是线移动的轨迹。它是美术领域三大元素中最大的形态,它可在大小,位置,形状,虚实,层次方面变化,是具有最多样外形特征和运用最广泛的造型元素。面包含了点和线的因素,丰富而多变。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彩度;色彩具有点线面所不具有的魅力。 4 焦点透视法包括哪三种主要形式:平行透视——当立方体的一个体面与眼睛平行时所产生的透视现象。(一点透视)成角透视——立方体与地面平行时,其他面与眼睛成一定角时所产生的透视现象。(两点透视)倾斜透

视——三种情况:物体自身的倾斜面产生的倾斜透视、视点太高所产生的俯视倾斜透视、视点太低所产生的仰视倾斜透视。(后两种透视中都有三个消失点,故也称三点透视) 5 男女人体的外观特征的差异性有哪些女性通常肩膀比男生窄,而骨盆和臀比男性宽。臀部是女性全身最宽的部位,宽于肩。臀部前后距离大于男性。臀部的高度小于男性。骨盆向前突出,有更明显的弧线。手臂就全身而言较短,这是因为肱骨较短,肘的位置就躯干而言较高,而手的位置就大腿而言较高。男性躯干相对于全身来说较短。这是因为胸腔到盆骨的距离较近。下肢就全身而言较长。脖子就头而言较短。肩比女性宽。骨盆和臀部比女性窄。臀部前后距离小于女性。臀部高度大于女性。骨盆较垂直,弧线不明显。肩是全是最宽部位,宽于臀。手臂就全身而言较长,因为肱骨较长。肘的位置就躯干而言较低,手的位置就大腿而言较低。 6 运用色彩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类:一、装饰色彩二、象征色彩三、写生色彩 7 分析材料与质感的主要形式以及特点:真实质感——客观现现实中具体存在的物质表面质地,它能够通过触觉被感受到。(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国和、素描、水粉画、水彩画、油画、版画以及卡通等绘画类别中的某些基本技法、表现形式,并进行创作实践。运用金属、草木、织物、废弃物等自然物、人造物进行综合材料的创作实践。运用雕塑语言、类型和制作方法、选用泥、石膏和木等材料进行创作实践。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标准:积极参与绘画和雕塑造型活动。恰当地使用绘画和雕塑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绘画作品或

什么是艺术

什么是艺术 在现成品艺术横空出世之前,人类对视觉艺术最基本的假定有以下几点: ①艺术是手工制作的;②艺术是独特的;③艺术应该看上去是美观的或美的;④艺术应该表现某种观点;⑤艺术应该需要技巧或技术。然而,法国艺术家杜尚的《喷泉》打破了我们关于艺术的常识和成见,把何为艺术、何为艺术品的问题尖锐的凸现出来,极大的冲击了人们长久以来对艺术和美的看法。 柏拉图曾说过:美是难的!这个判断对古典美学来说是真确的;而对现代艺术哲学来说,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说法加以改造,放到艺术问题上来,即:艺术是难的! 面对飞速发展的艺术世界,如何界定艺术的确已成为一个问题。它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传统的对艺术的看法逐渐变得不再有效,至少可以说,变得不再那么确定了。就如同美学家费舍尔针对杜尚的《喷泉》所指出的:杜尚因此而瓦解了许多构成视觉艺术的最基本的假定。 艺术这个概念是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含义。今天我们所说的艺术在古代是不存在的。中国古代的“艺”,并不是指今天的艺术,而是指技艺的意思。同样的,在古希腊,当时的“艺术”也和“手艺”、“技艺”所属同类,并不加以区别。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所用的概念是“自由的艺术”。“自由的艺术”是指“自由的人”,而“艺术”是指“技艺”。“自由的艺术”分两类,一类是低级的艺术,包括文法、修辞和逻辑,另一类是高级的艺术,主要有算数、几何、天文和音乐。艺术的这种用法表明,作为一个范畴,实用的技艺与非实用的艺术尚未具体区分开来,那时艺术还是一个包含了诸多领域的整合概念。法国美学家巴托1746年第一次提出了“美的艺术”的概念。所谓“美的”这个界定,清楚地表明了它与“非美的”(即实用的)艺术区分的差异。巴托认为美的艺术主要有五种:绘画、音乐、诗歌、雕塑和舞蹈。艺术逐渐从传统的记忆中分离出来,一方面说明艺术自身的逐渐独立,获得自身存在的合法化;另一方面也表明,人们认识到艺术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一种独特形式,有别于其他形态。前者是艺术实践逐渐与宗教、道德和科学等其他人类活动分离开来的结果,后者则是艺术哲学理论发展,是美学或艺术哲学形成的过程。在巴托提出“美的艺术”的同时,鲍姆加通也为美学做了命名。 艺术的概念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观念,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和现代的艺术概念是大相径庭的。从艺术概念的历史来看,也有一个不断被提升拔高的过程。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艺术的概念主要是指由奴隶和下层人的手工艺劳作,是被贵族和上层社会所蔑视的劳动技能。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自由的艺术则与贵族关系密切,是提升人心智的门径。18世纪提出“美的艺术”之后,艺术的概念便进一步和诸如“天才”、“才能”、“创造”等概念关系密切了。浪漫主义以前,创造的概念不被用于艺术家,艺术家是“制作”。浪漫主义把作为神的特权的创造力返还给艺术家,深刻的揭示了社会文化观念的激变。而艺术是创造,便需要天才和才能,这已不是一般普通人所具备的了。并且,早期的艺术概念与日常生活实践关系交错纠结,艺术也是日常生活实践的一部分。随着美的艺术的强调,艺术渐渐脱离了现实的日常生活,转而成为审美态度和判断的对象,遂也变得日益孤立了。艺术在现代社会中似乎只存在于音乐厅、剧院、美术馆,艺术的技艺传授在学院里被专业化了,一言以蔽之,艺术与日常生活脱节了。 《牛津哲学指南》给我们这样描述:一个问题是很难界定艺术。考虑一下艺术的最早的定义:艺术即模仿,或艺术是世界形象的再现。很长的时间里,绘画和文学可以统一在艺术门下,然而,如果艺术也包括音乐和建筑,以及20世纪的抽象视觉形式,这个定义就成问

艺术设计的概念 特点 分类

艺术设计的概念特点分类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 概念 而所谓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因素,再现于和我们生活精密相关的设计当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使用功能。换句话说,艺术设计首先是为人服务的(大到空间环境,小到衣、食、住、行、用等),艺术设计应是人类社会一定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艺术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作用于生活 特点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贵在创造活动与实践。 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考生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 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设计的叫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为仿效日本,而将院系名称由“室内设计”改成“环境艺术设计”。一时间,全国众多设计院校步其后尘、纷纷效法。改名称成了时髦,一阵风似的,很少有人冷静思考。几个认为改名不妥的专家出来呼吁也没人听,几年后,连那些当年积极带头的人也觉得改的不妥当。 在中国,所谓的“环境艺术设计”就是指室内装饰、室内外设计、装修设计、建筑装饰和装饰装潢等等。尽管叫法很多,但其内涵相同,都是指围绕建筑所进行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