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表面积基本练习题

圆柱表面积基本练习题
圆柱表面积基本练习题

圆柱表面积基本练习题

一、填空:

1、圆柱的侧面积等于()乘以高。

2、圆柱的()面积加上()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3、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筒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

4、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烟囱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

5、计算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

6、一个圆柱,它的高是8厘米,侧面积是平方厘米,它的底面积是

()。

7、把一个底面积是平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

8、把一个直径为4厘米,高为5厘米的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割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9、把一根直径是20厘米,长是2米的圆柱形木材锯成同样的3段,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二、求下面圆柱体的表面积:

1、底面直径7厘米,高12厘米。

2、底面半径7厘米,高7厘米。

3、底面周长分米,高分米。

4、侧面积米,高60分米。

三、应用题:

1、用一张长米, 宽米的铁皮做一个圆柱形烟筒, 这个烟筒的侧面积是多少? (接口处忽略不计)

2、做5节底面直径是2分米,长8分米的圆柱形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3、一个圆柱形无盖的水桶,底面的直径是60厘米,高是40厘米,做这样一个水桶,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得数保留整数)

4、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内半径是2米,高是米,在池内周围和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

5、一个压路机的滚筒横截面的直径是1米,长是米,转一周能压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分钟转8周,半小时能压路多少平方米?

6、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7、一个盛奶粉的圆柱形铁罐,底面周长是厘米,高是分米,做一个这样的铁罐至少需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接口处不计,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知识总结专项练习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面的旋转 知识点1、体会“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点的运动形成(),线的运动形成(),面的旋转形成() 知识点2、圆柱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1、圆柱有3个特征 (1),圆柱有()个底面和()个侧面; (2),底面是()的两个圆; (3),圆柱有()高,所有的高都()。 2、把圆柱平行于底面进行切割,切面是和底面大小完全一样的两个(),把圆柱沿底面直径进行切割,切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 二、圆柱的表面积 知识点1、圆柱侧面积的测量方法 1、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所以圆柱侧面积=()×(),用字母表示:S=() 2、侧面积公式的几个推导公式,由于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由圆的周长公式:C=πd、 C=2πr,可以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公式还有:S=(),S=()。 3、圆柱的侧面展开可能是()、正方形或者()。 知识点2、圆柱侧面积公式的应用 第一类,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 一个圆柱形纸筒,底面周长72cm,高8cm,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二类,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 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米,高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第三类,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 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 知识点3、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圆柱的组成部分: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2、圆柱的表面积:S=侧面积+底面积×2. 3、侧面积的公式有3个,相对应的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有3个分别是:

知识点4、圆柱表面积的应用(用分析法做题、用割补法做题) 第一类、求一个底面积和侧面积(无盖的桶、茶杯、水池等) 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桶,高24cm,底面直径是20cm,做这个铁桶大约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数) 第二类、只求侧面积(压路机、排水管、烟囱、通风管等) 一个圆柱形烟囱,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50厘米,做这样100个烟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第二周圆柱的表面积专项练习 公式默写 1、已知半径(r)求表面积(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直径(d)求表面积(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周长(C)求表面积(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已知半径(r)求表面积(S) 1、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30厘米,底面半径10厘米,做一对这样水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内半径是2米,高是1.5米,在池内周围和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 (二)已知直径(d)求表面积(S) 1.修建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m,深2m。在池的四壁与下底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小亚做一个高13cm,底面直径8cm笔筒,她想给笔筒的侧面和底面贴上彩纸,至少需要用多少彩纸? (三)已知周长(C)求表面积(S) 1、大厅内有6根同样的圆柱形柱子,每根高8米,底面周长米,每千克油漆可漆平方米,漆好这些柱子需要油漆多少千克? 2、一个盛奶粉的圆柱形铁罐,底面周长是厘米,高是分米。 (1)做一个这样的铁罐至少需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接口处不计,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

六年级精英班数学讲义(62期) 第二讲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圆柱表面积与体积的意义。 2、能够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主要知识点回顾 1、圆柱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圆柱体的表面积指它的()与两个()的和,用字母表示为: S表=S侧+S底×2=2πr·h+2πr2 =2πr(h+r)=C(h+r) 2、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V=S h =πr2h 3、关于圆柱体表面积和圆柱体积的解决问题 (1)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制作某种圆柱形物体,准备的原材料通常都会比实际数量多一些,因此计算出的结果在取近似值时要用“()”。(2)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容积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少一些,所以在保留整数时,应用“()”取近似值。 (3)关于圆柱的各类问题以及相应的解答方法 ①求材料:表面积 ②求压路面积:侧面积

③求容积或者占空间大小:体积 ④求占(站)地面积:底面积 ⑤求无盖圆柱形水桶所用铁皮:底面积+侧面积 ⑥求无盖圆柱形水桶所装的水:容积 ⑦求压路机所行路程:底面周长 三、方法探讨 例1、圆柱体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侧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提示: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与体积公式进行思考。 例2、在一个底面半径是10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装水,水中放一个底面半径是5厘米 的圆锥形铅锤,铅锤全部淹没,取出铅锤后桶里水面下降2厘米,铅锤的体积是()立方厘米。(2009年联考题) 思考:在这个过程中,铅锤的体积相当于什么的体积?

例3、把2米长的圆柱形木条截成三段小圆柱形木条,表面积增加8平方分米,这根圆柱形木条原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析:因为圆木截成三段,要锯二次,增加了四个底面。 提示:画图分析,有助于我们把问题简单化。 例4、一个圆柱体,如果把它的高截短2厘米,表面积就减少62.8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 )厘米;截去部分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07年东华) 思考:减少的表面积相当于哪部分的面积? 四、综合练习 (一)填空

圆柱的表面积评课记录说课材料

圆柱的表面积评课记 录

圆柱体的表面积评课记录 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学生学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多种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在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到曲线图形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而且也给学生探索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学生学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多种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在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到线图形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而且也给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注入了新的内容,并使得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图形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知识,只有结合生活,练习生活,让学生亲眼去看一看,亲手去做 一做,亲自去想一想,才能使之成为具体的、可接受的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教学层次非常清晰。 第一层次:巩固上节所学《圆柱体的认识》的有关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掌握圆柱体的底面、侧面和高,能正确地说出圆柱体的特征。 第二层次:推导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首先让学生讨论圆柱侧面展开的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通过实物观察和实验,使学生了解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

的宽就是这个圆柱的高,从而用已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很自然地推导出求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在会求侧面积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两个圆面积,引导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从而总结出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立体转平面、形变量不变的辨证关系,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分析能力。第三层次:针对本节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些基本应用题。安排有:求圆柱的侧面积,求圆柱的表面积。是对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的巩固。 杨老师极其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一方面,注重从生活现象中提取数学知识,引入数学学习;另一方面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后,及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说数学的回归。比如练习中帽子、通风管表面积的计算等,我想如果给足时间,数学知识的回归在这些课上有更多的体现和应用。在六年级的课堂上,杨老师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很明显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 让学生敢想、敢说,从而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同时,注重操作活动在图形学习中的地位。操作是学生认识图形、探究图形特征的重要途径,正是操作活动,学生的探索学习才能得到顺利展开,也正是操作活动, 学生对有关数学知识的体验更加真切和深刻。最后,杨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表述。如果说操作活动能更强调知识的深刻性,那么语言表述也就是“说”,就是对知识的梳理,知识的罗列,知识的系统化

圆柱的表面积测试题AB卷(含答案)

圆柱的表面积测试题A 学校:座号:姓名:评分: 一、填空题.(36分) 1、把圆柱体的侧面沿着它的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 2、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筒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3、.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4、一个圆柱,它的高是8厘米,侧面积是200.96平方厘米,它的底面积是()平方厘米. 5、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凑巧得到一个边长为15.7厘米的正方形,圆柱体的高是()厘米. 6、将一根长5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2段小圆柱体,表面积增加60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底面面积是()平方分米. 7、把一个底面积是15.7平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8、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是2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米,表面积是()平方米. 9、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将它锯成两个圆柱体后表面积增加()平方厘米. 10、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10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11、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厘米,它的高是()厘米. 12、把一张长8分米,宽5分米的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13.圆柱的()面积加上()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14.把一个底面积是15.7平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15.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筒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16.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烟囱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17.计算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18.一个圆柱,它的高是8厘米,侧面积是200.96平方厘米,它的底面积是(). 二、判断题.(10分) ()1、两个圆柱体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积一定也相等. ()2、圆柱的底面周长扩大2倍,表面积就扩大8倍. ()3、求一个圆柱形水桶能装水多少,就是求这个水桶的表面积是多少.()4、一个圆柱的高缩小2倍,底面半径扩大2倍,表面积不变. ()5、6立方厘米比5平方厘米显然要大.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把一个直径为4厘米,高为5厘米的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割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算式是() A、3.14×4×5×2 B、4×5 C、4×5×2 2、把一个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A.6.28 B.12.56 C.18.84 D. 25.12 3、甲乙两人分别用一张长12.56厘米、宽9.42厘米的长方形纸用两种例外的方法卷成一个圆柱体,(接头处不重合),那么卷成的圆柱体().

些数学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

一些数学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 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 S=ah =absinα 菱形 a-边长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

圆柱的表面积经典练习题

圆柱的表面积经典练习题 一、填空 1.把一个底面积是15.7平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2、一个圆柱体零件,高10cm,如果沿着它的一条底面直径往下切,切成大小相同的两份,表面积增加80cm2,那么原来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cm2? 3、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厘米. 6、把一张长8分米,宽5分米的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7、把一张边长为5.5厘米的正方形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8、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3米,直径1.2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平方米? 9、把一根直径是20厘米,长是2米的圆柱形木材锯成同样的3段,表面积增加了()立方厘米。 二、判断 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定是长方形.() 2、6立方厘米比5平方厘米显然要大.() 3、一个物体上、下两个面是相等的圆面,那么,它一定是圆柱形物体.() 4、把两张相同的长方形纸,分别卷成两个形状不同的圆柱筒,并装上两个底面,那么制的圆柱的高、侧面积、表面积一定相等.() 5、圆柱体的表面积=底面积×2+底面积×高.() 6、圆柱体的表面积一定比它的侧面积大.() 7、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侧面积就越大.() 8、圆柱的高与底面直径相等,它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9、如果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底面周长也相等。() 10、做一节圆柱形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就是求它的侧面积。() 三、选择题 1、做一个无盖的圆柱体的水桶,需要的铁皮的面积是(). ①侧面积+一个底面积②侧面积+两个底面积③(侧面积+底面积)×2 2、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这个圆柱表面积的式子是()。 A 2πrh B 2πr2+rh C πr2+2πrh D 2πr2+2πrh 3、已知圆柱侧面积(单位:厘米),选一个合适的底面制成易拉罐形的圆柱体,这个底面的直径是()厘米。 A 3 B 4 C 6 D 9 4、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4分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①400 ②12.56 ③125.6 ④1256

圆柱的表面积评课记录

圆柱体的表面积评课记录 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学生学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多种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在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到曲线图形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而且也给学生探索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学生学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多种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在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到线图形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而且也给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注入了新的内容,并使得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图形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知识,只有结合生活,练习生活,让学生亲眼去看一看,亲手去做 一做,亲自去想一想,才能使之成为具体的、可接受的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教学层次非常清晰。 第一层次:巩固上节所学《圆柱体的认识》的有关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掌握圆柱体的底面、侧面和高,能正确地说出圆柱体的特征。 第二层次:推导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首先让学生讨论圆柱侧面展开的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通过实物观察和实验,使学生了解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圆柱的高,从而用已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很自然地推导

出求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在会求侧面积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两个圆面积,引导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从而总结出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立体转平面、形变量不变的辨证关系,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分析能力。第三层次:针对本节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些基本应用题。安排有:求圆柱的侧面积,求圆柱的表面积。是对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的巩固。 杨老师极其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一方面,注重从生活现象中提取数学知识,引入数学学习;另一方面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后,及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说数学的回归。比如练习中帽子、通风管表面积的计算等,我想如果给足时间,数学知识的回归在这些课上有更多的体现和应用。在六年级的课堂上,杨老师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很明显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让学生敢想、敢说,从而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同时,注重操作活动在图形学习中的地位。操作是学生认识图形、探究图形特征的重要途径,正是操作活动,学生的探索学习才能得到顺利展开,也正是操作活动,学生对有关数学知识的体验更加真切和深刻。最后,杨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表述。如果说操作活动能更强调知识的深刻性,那么语言表述也就是“说”,就是对知识的梳理,知识的罗列,知识的系统化整理和知识的重组。整堂课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语言的衔接稍有跳跃。课堂的连接语是课堂驾驭能力的表现,也反映了教师设计课堂,生成课堂之间的一种应变。同时,这也与教师对于教学设计过程的熟悉程

圆柱体侧底表面积计算公式及例题

第一单元:圆柱、圆锥计算公式 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正比例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x=k(商一定)面 反比例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x=k(积一定)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关系式 主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逆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逆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圆柱体的侧面、底面、表面积例题c周长d直径r半径s面积h高v体积 1、一个圆柱形底面周长是6.28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侧面、底面、表面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①6.28×5(公式:s=ch ) ②3.14×(6.28÷3.14÷2)2(公式:s=πr2) ③6.28×5+3.14×(6.28÷3.14÷2)2×2 (公式:s=ch+πr2×2) 2、一个圆柱形底面直径是2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侧面、底面、表面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①3.14×2×5(公式:s=ch ) ②3.14×(2÷2)2(公式:s=πr2) ③3.14×2×5+3.14×(2÷2)2×2 (公式:s=ch+πr2×2) 3、一个圆柱形底面半径是1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侧面、底面、表面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①2×3.14×1×5(公式:s=ch ) ②3.14×12(公式:s=πr2)③2×3.14×1×5+3.14×12×2 (公式:s=ch+πr2×2) 圆柱体的体积、圆锥体的体积 1、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10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①3.14×32×10 ( 公式v=sh) ②3.14×32×10×1/3(公式v=1/3sh) 2、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是10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①3.14×(6÷2)2×10( 公式v=sh) ②3.14×(6÷2)2×10×1/3 (公式v=1/3sh) 3、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18.84厘米,高是10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①3.14×(18.84÷3.14÷2)2×10( 公式v=sh) ②3.14×(18.84÷3.14÷2)2×10×1/3 (公式v=1/3sh) 4、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高是10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①28.26×10( 公式v=sh)②28.26×10×1/3 (公式v=1/3sh)

圆柱的表面积评课稿

数学教学教研活动评课稿 今天我们有幸听了郑老师执教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和者老师所执教的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两节数学课,我觉得这两节课是质朴的,是耐人寻味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 一方面,注重从生活现象中提取数学知识,引入数学学习;另一方面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后,及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说数学的回归。比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练习中计算A4的面积,从A4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出正方形的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练习中帽子、通风管表面积的计算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二、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让学生敢想、敢说,从而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同时,注重操作活动在图形学习中的地位。操作是学生认识图形、探究图形特征的重要途径,正是操作活动,学生的探索学习才能得到顺利展开,也正是操作活动,学生对有关数学知识的体验更加真切和深刻。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例1的教学中让学生小组合作:用若干个小正方形摆三个不同的长方形,填表并交流所摆的长方形的面积各多少平方厘米然后通过例2的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测量、观察、汇报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在公式推导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的摆一摆、数一数、量一量、算一算,从而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圆柱体的表面积》一课,教师事先让学生准备好能拆、拼的圆柱体,教师课件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拆、拼,感受到圆柱体的表面积是一个侧面积的面积和两个底的面积的和,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三、注重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和谐统一。 这两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去经历几何形体的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几何形体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几何形体的面积计算,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应用意识,同时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从这两节课的教学实施上看,基本达到了两节课的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兴趣。 四、注重合理的利用教材 圆柱体的表面积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表面积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将表面积的计算作为重点来教学。教学设计和安排既源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整堂课容量较

(完整版)圆柱表面积测试题

圆柱的表面积测试题(一)姓名:分数 一、填空(共18分) 1. 2.6米=()厘米 48分米=()米 7.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9300平方厘米 =()平方米 2.圆柱上下两个面叫作(),它们是()的两个圆,两底面()叫作圆柱的高。 3.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圆柱的侧面积等于()乘高。 4.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侧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5. 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筒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6.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7.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厘米,它的高是()厘米。 8.一张长8dm,宽5dm的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二、判断(共12分) 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不一定是长方形。() 2.一个物体上、下两个面是相等的圆面,那么它一定是圆柱形物体。() 3.把两张相同的长方形纸,分别卷成两个形状不同的圆柱筒,并装上两个底面,那么制成的两个圆柱的高、侧面积一定都相等。() 4.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侧面积就越大。() 三、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共10分) 1.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7.3分米。 2.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是5米。 四、解决问题(共60分) 1.用一张长 2.5米, 宽1.5米的铁皮做一个圆柱形烟筒, 这个烟筒的侧面积是多少? (接口处忽略不计) (10分)

2.一个圆柱形铁皮盒,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5分米,在这个盒子的侧面帖上商标纸,需多少平方米的纸?(10分) 3.一个压路机的滚筒横截面的直径是1米,长是1.8米,转一周能压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分钟转8周,半小时能压路多少平方米?(10分) 4. 做5节底面直径是2分米,长8分米的圆柱形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铁皮?(10分) 5.某宾馆大堂有6根圆柱形大柱,高10米,大柱周长25.12分米,要全部涂上油漆,如果按每平方米的油漆费为80元计算,需用多少钱?(10分) 6.一个圆柱,它的高增加1厘米,它的侧面积就增加50.24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多少厘米?(10分)

圆柱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圆柱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圆柱体侧面积公式: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侧=C底×h 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表面积=2πr2+底面周长×高S表=S底+C底×h 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V圆柱=S底×h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 如果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则公式为:V长=abh 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正=a^2×6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如果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则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为v正=a·a·a=a ^3 圆锥体的体积=1/3×底面面积×高 V圆锥=1/3×S底×h边坡坡度1:0.5 应是垂距(1)比水平距(0.5)。深是多少?什么结构的?地下室?还是普通的基础挖土?算不了 可以告诉你个公式

S1是基础底面积S1=(基础底边长+工作面)*(基础底边宽+工作面) S2是基础顶面积S2=(基础底边长+工作面+高*0.5*2)*(基础底边宽+工作面+高*0.5*2) V=(S1+S2+S1 *S2的开平方)*H/3 H是深也就是高相当于直角三角形较短的一条直角边是3,较长的一条直角边是4,那么角度(较大的那个角)是arctan(4/3),用计算器算出为53.13010235度!坡度的表示方法有百分比法、度数法、密位法和分数法四种,其中以百分比法和度数法较为常用。 (1) 百分比法 表示坡度最为常用的方法,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水平距离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x100% 使用百分比表示时, 即:i=h/l×100% 例如:坡度3%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 3米;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以次类推! (2) 度数法 用度数来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数计算而得,其公式如下: tanα(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 所以α(坡度)=tan-1 (高程差/水平距离) 不同角度的正切及正弦坡度 角度正切正弦

(完整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圆柱的表面积》测试题

圆柱的表面积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圆柱的()面积加上()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 把圆柱体的侧面沿着它的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 (),宽等于圆柱的();也可以得到一个()形,这时圆柱的()和()相等。 3. 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筒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4. 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烟囱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6. 一个圆柱,它的高是8 厘米,侧面积是200.96 平方厘米,它的底面积是()。 7. 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 正好得到一个边长为15.7 厘米的正方形, 圆柱体的高是()厘米。 9. 将一根长 5 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2 段小圆柱体, 表面积增加60 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底面面积是()平方分米。 10. 把一个底面积是15.7 平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 11.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是 2 米,它的侧面积是(),表面积是()。 12. 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3 厘米,将它锯成两个圆柱体后表面积增加()。 13. 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12.56 分米,高是10 厘米,它的侧面积是(),表面积是()。 15. 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2.56 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 厘米,它的高是()厘米。 16. 把一张长8 分米,宽 5 分米的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 二、判断题1.两个圆柱体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积一定也相等。() 2.圆柱的底面周长扩大2 倍,表面积就扩大8 倍。()3.求一个圆柱形水桶能装水多少,就是求这个水桶的表面积是多少。() 4.一个圆柱的高缩小 2 倍,底面半径扩大2 倍,表面积不变。()5. 6 立方厘米比 5 平方厘米显然要大.()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 把一个直径为 4 厘米,高为 5 厘米的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割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增 加了多少平方厘米?算式是() A 、3.14 X 4X 5X 2 B 、4X 5 C 、4X 5X 2

圆柱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评课记录

圆柱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评课记录 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评课稿 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评课稿 适中小学:杨清明 张伟老师的这堂课总的来说准备充分,如教师的教具,学生的学具,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练习;教师语言精练,教态自然大方,难点突破,重点突出,练习有坡度。具体如下: 一、优点 1、合理的利用教材 圆柱体的表面积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表面积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罗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将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将表面积的计算作

为重点来教学。教学设计和安排既源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整堂课容量较大,但学生学的轻松,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 2、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 本堂课在教学上采用了引导__放手__引导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 新课前的复习,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由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到圆柱体的表面积。通过圆柱体模型的演示,引导学生复习圆柱体的特征,进而理解圆柱体的表面积的意义。 在教学侧面积的计算时,先让学生思考该怎样计算,再让学生动手探究。在实践中,学生很清楚地看到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求圆柱体的侧面积实际上就是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在学生会求侧面积的基础上,再加上两个圆面积,从而总结出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立体转平面,形变量不变的辨证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二、不足 圆柱体的物体在生活中很普遍,如学生的透明胶带,矿泉水瓶盖等,让学生动手测量这些物体的有关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兴趣会更高写,也让数学回归到生活。 练习中,出现三个不同直径的圆,而出示的图片却是三个圆同样大,直观效果不明显。圆柱的表面积评课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教学设计和安排既源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整个一节课,增加容量但又学得轻松,极大提高了调堂教学效率。 一、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 本节课在教学上采用了引导、放手、引导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1、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新课开始,教师通过圆柱教具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复习圆柱体的特征,进而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圆柱的表面积测试题(一)

圆柱的表面积测试题(一)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 1. 圆柱体上、下两个面叫做( ),它们是面积相等的两个(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 2. 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 )形,它的( )等 于圆柱底面周长,( )等于圆柱的高。 3. 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9 4.2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 4. 做一个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15厘米的圆柱体铁皮筒,至少用一张 长( )厘米,宽( )厘米的长方形铁皮。 5.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是8厘米,则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6. 一个圆柱体高8厘米,底面周长25.12厘米.现在沿着它的直径垂直 切开,表面积增加了( )。 二、 判断 1. 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定是长方形。( ) 2. 如果一个物体上下两个面是面积相等的两个圆,那么它的形状一定 是圆柱体。( ) 3. 圆柱体的表面积一定比它的侧面积大。( ) 4. 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 ) 三、选择 1. 计算一节圆柱形通风管的铁皮用量,就是求圆柱( )。 A.侧面积 B.表面积 C.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 3. 挖一个深3米,底面直径4米的蓄水池,水池的占地面积是( ) 平方米 A.9.42 B.12.56 C.25.12 4.下面的物体形状,不是圆柱体的是( )。 A.汽油桶 B.硬币 C.粉笔 二、实际应用 1.轧路机的前滚筒是个圆柱体(如下图),宽度为1.5米,半径0.5米, 求它向前滚动2周,轧路面积应是多少? 2. 大厅里有8根圆柱,每根柱子的底面周长是25.12分米,高7米,如 果每平方米需要油漆费0.5元,漆这8根柱子一共需花费多少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评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评课稿 执教人:苟小芳评课人:张梅 苟老师即是青年教学能手,又是一位数学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骨干教师,她对本堂课的设计注重培养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她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总结,从而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本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一堂非常精彩的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还数学的原始本来面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题目设问,既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演示操作、形成表象、建立概念 电脑课件使原来用实物不好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降低了观察上的难度,同时动静结合的画面使观察的重点更突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看剪开、展开的实物课件及动手操作剪一剪、标一标、贴一贴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真正动眼、动手、动脑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看一看中充分感知,建立表象,在动手操作中展开思维,发现并归纳出表面积的含义,而明确概念。 三、大胆猜想、动手测量、探索求法 当学生理解表面积的概念后,急于知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把求法直接告诉学生或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推导出表面积的公式,就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让学生通过看实物图和平面展开图,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大胆猜想,动手测量,探索尝试计算等。不仅学生自己主动参与了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且也自己探索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式。 四、迁移类推、自己发现、总结方法 由于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教师设问:长方体的表面积我们会计算了,那么正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教师没有讲,而是把迁移类推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类推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可见教师用心良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再创造能力。 五、在生活中学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的当堂训练,孙老师始终围绕生活展开,让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数学到用数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级数学《圆柱表面积的应用》听课记录

六年级数学《圆柱表面积的应用》听课记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六年级数学《圆柱表面积的应用》听课记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六年级数学《圆柱表面积的应用》听课记录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应用圆柱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教师:刘艳玲(解放小学206班) 课堂实录: 一、复习圆柱知识。 师:我们学过圆柱,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1:它有两个相等圆,一个侧面。 生2:它的侧面展开图有可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生3:它还有无数条相等的高。 师:谁知道怎样求圆柱侧面积呢? 生:圆柱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点评:关于圆柱相关知识的回答,学生很积极有6名同学发言,教师能适时总结,及时跟进。建议教师板书学生回答的纲要。

练习1:补充条件,只列式不计算:(用小黑板出示) 一个圆柱,高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请你先补充条件,再列计算式子。 生1:底面周长5厘米,S侧=55。 生2:底面直径8厘米,S侧=3.1485。 生3:底面半径4厘米,S侧=243.145。 师:S侧=ch=dh=2rh 点评:练习1的设计很好,所需的三种情况,在一个题目中全部展现了,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只列式不计算,提高了时效。 二、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练习2:(用小黑板出示) 一个圆柱形,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读一下题目,在题目中你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生1:读题 生2:我知道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求表面积。 师:什么是表面积? 生:S表=S侧+2S低。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解答,谁愿意上黑板解答? (两个学生上黑板练习,集体点评) 师: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还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圆柱的表面积》达标检测

《圆柱的表面积》达标检测(1) 一、填空。 1、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底面积=() 2、把一个底面积是15.7平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3、圆柱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侧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底面积扩大()倍。 4、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厘米,它的高是()厘米。 二、选择。 1、压路机滚筒滚动一周能压多少路面是求滚筒的()。 A.表面积 B.侧面积 C.底面积 2、圆柱的侧面积等于()乘以高。 A.底面积 B.底面周长 C.底面半径 3、圆柱的底面直径扩大3倍,高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圆柱的侧面积是()。 A.扩大3倍 B.缩小3倍 C.不变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问题()侧面积有关。 A.圆形水池的占地面积; B.做一节烟囱所需铁皮的面积; C.做一个无盖水桶所需铁皮的面积; D.做一个油桶所需铁皮的面积。 三、求下面圆柱体的表面积。 1、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7.3分米。 2、底面面积是28.26平方米,高是5米。

四、解决问题。 1、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内半径是2米,高是1.5米,在池内周围和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 2、一辆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6米,直径是0.8米,每分前轮钟转12周。每分钟前轮滚多远? 3、一根圆柱形的木料,截去10㎝长的一小段后,剩下圆柱形木料的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62.8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做5节底面直径是2分米,长8分米的圆柱形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圆柱的表面积实习听课记录表4

***学院教育见习、实习记录表 学校时间2012年 3 月2日第 3 节指导教师学科小学数学班级六(4)班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二、新课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为:S=ab 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所以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Ch=2πrh=πdh 2.侧面积练习:练习二第5题。 (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

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用字母表示为:S=2πrh +2πr^2 4.教学例4 (1)出示例4。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5.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 练习七第6题。 评价1.在实践中让学生明白,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3.转化方法的运用。

六年级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练习题

六(2)班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练习题 姓名: 一、知识归纳 求表面积:求体积:(1)侧面积S侧=2πrh (1)底面积S底=πr2 (2)底面积S底=πr2 (2)体积V=S底h (3)表面积S表=S侧+2S底 (1)已知圆的半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2)已知圆的直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3)已知圆的周长和高,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二、求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⑴底面积28.26平方米,高2米 ⑵半径3厘米,高15厘米 ⑶直径8分米,高12分米 ⑷底面周长25.12米,高3米 ⑸底面半径为3厘米,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3、一个圆柱形水池,直径16米,深1.5米。 (1)这个水池占地面积是多少?(2)在池底及池壁抹一层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3)挖成这个水池,共需挖土多少立方米? 2、压路机的滚筒是个圆柱,它的长是1.8米,滚筒横截面半径是0.8米,如果滚筒每分钟滚动12周,那么1小时可压路多少平方米?前进了多少米? 3、在直径8米的水管中,水流速度是每秒2.5米,那么5分钟流过的水有多少立方米? 三、填空题 1、0.9平方米=()平方分米3立方米=()立方分米 2、4.5立方分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 4、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6厘米,它的侧面积是(),表面积是(),体积是(). 5、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8厘米,它的侧面积是(),表面积是(),体积是(). 6、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6.28分米,高2分米,它的侧面积是(),表面积是(),体积是(). 7、一个圆柱形油桶,装满了油,把 桶里的油倒出 4 3 ,还剩20升,油桶高8分米,油桶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