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建设项目申报表

教材建设项目申报表
教材建设项目申报表

编号:

华中科技教材建设项目申报表

教材名称:

主编姓名:

联系电话:

主编单位:

华中科技教务处制

年月日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安图三小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材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究,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我校作为县课改实验校,于2004年开始进行了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学校把此项工作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来抓,并以此为契机,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下面就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以简单的汇报: 一.校本课程建设的背景及课程结构门类 学校地处长白山脚下,拥有一千三百多名学生,学校条件优越,师资力量较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待值较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创建特色学校,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改变过去单一的课程模式,学校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资源,结合县情和校情,积极向师生、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发展需求和教师特长。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对课程开发体系进行了前期认证,确定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向和思路。 现在已经完成初稿的校本教材有:《可爱的安图》共两册,六十八课;《硬笔书法》共一册,此系列为学生校本课程必修课。《经典诵读》共一册,此系列为学生校本课程选修课。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1.健全机构,明确目标,规范课程管理体制。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顺利的实施,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建立起校长统筹,主任指导,课题组组长负责,教师落实的管理网络,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管理,还成立了由校领导、教师代表等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课程审议、课程计划管理的执行、课程评价,教师培训等。 2.加强培训,提高认识,理清课程开发思路。学校通过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别学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方式做好教师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专题讲座,学习相关的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开发理论等,选派多名教师参加省、州、县组织的研讨会,定期组织课程开发专题研讨会。通过培训与学习,全体教师掌握了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理清了课程开发的思路。 3.深入调查,科学论证,明确课程开发方向。2004年3月,我们根据实施方案,对全校教师、学生、家长发放了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情况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从反馈的情况看,教师们对校本课程很感兴趣,对校本课程很关注,焦点都集中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生活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旅游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和适应现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及沿海都市型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构架 3、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思路 以“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体系、内容为重点,以加强实践实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为手段,以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为尺度,以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为切入点,加强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全面推进各核心课程的持续均衡发展。 4、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措施 4.1 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胜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为基点,不断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引进人才既看学历、职称,更注重实际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和职业道德,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 充分利用学院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引进或培养高水平旅游管理学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设学期 旅游学概论 I ntroduction to Tourism Science 54 3.0 二 导游实务 tour guide practice 36 2.0 二 旅游市场营销学 Tourism Marketing 36 2.0 三 旅游经济学 Tourism Economics 36 2.0 三 旅游商务英语 Tourism Business English 72 4.0 五 旅行社经营管理 Travel agency management 54 3.0 五 休闲农业 Leisure Agriculture 36 2.0 五 会展经济 Economics of MICE Industry 54 3.0 六 旅游地理学 Tourism Geography 36 2.0 六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54 3.0 七

教材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旅游产业要素和首都旅游人才发展规划,以及产学研一体、国际化办学要求,汲取先进教育理念,调整并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育管理,提升我系、我校在旅游高等教育的影响力、人才在旅游行业中的竞争力。 二、专业基本情况 (一)专业名称与属性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专业属性:归属一级学科“工商管理”(1202) ?专业方向: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 ?与专业对应的相关产业(职业领域):旅游业 (二)专业发展历程回顾 我系旅游管理专业下设酒店管理和旅游综合管理两个方向。学科专业已毕业学生达200余人。目前有在校7个班级,学生总数约为270人。 经历了坚持调整、改革、发展的过程后,我系旅游管理专业结构逐步拓展,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科梯队的学术水平有一定提高,学科专业教学科研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学院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1、组织研讨、制定学科专业发展规划 2012年以来,学科专业建设主要是巩固现有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规范各专业方向的培养计划,探索新的专业方向。 2、组织新的专业与专业方向的调研与论证 学校30余名教师进行社会急需专业方向的调研与论证,2013年完成了“民族旅游方向”、“旅游经济方向”、两个个专业方向的积极论证及申报工作。 3、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布局 从专业布局方面看,适应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从2012年始,我系逐步调整专业方向,增设酒店管理专业方向,并开始招生。 4、积极开展申报重点学科专业、特色专业及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我校组织专业团队,积极申报旅游管理学科专业的重点建设,目前由于受到学科级别要求未予通过。2012年,我系参与国家特色专业申报。此外,在上级

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研究方案设计文档

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研究方案设计文档 Design document of research scheme for school based t 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编订:JinTai College

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研究方案设计文 档 小泰温馨提示: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进 入黄金期,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工具,科学的教材对提高职业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在介绍职业教育校本教材概念基础上,分析了校本教材建设的必要性,最后提出相关的教材建设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必要性措施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based Textbooks TAN Ke, CAO Wei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dong Business Institute, Yantai, Shandong 26467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propulsion of modern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goes into the golden period, especially after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complet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ccelerat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xtbook, as the basic tool of teaching activit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o, based on the conception introd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based teaching textbook,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school-based textbook construc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finally.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based textbook; necessity; suggestion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教材的开发成为改革 的重要内容,因为职业教育本身的特殊性,校本教材的建设成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和载体,换句话说,校本教材的建设是未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和基本取向。但是,校本教材的编写要求较高,很多高职院校的办学时间不长,学校的校本教

“专业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方案与发展规划方案(初稿)-(11866)

淮南市职业教育中心计算机应用专业动漫 方向“专业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方案与发展 规划方案 一、建设背景 淮南市职业教育中心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中参建的1000所中职示范校之一,我专业是学校参建的重点专业。 基于以下文件,我专业正式按需成立本专业名师工作室: 《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 9号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教职成 [2011]7号 淮南市职业教育中心示范校建设方案书、任务书 二、建设目的 通过有针对性的建立本专业名师工作室,引入行业、企业以及职业教育专家资源,发挥专业带头人的核心作用,使之成为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项目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实验室、 社会培训及技术服务的窗口、生产性实习的车间主管、技能大赛及创新设计的工作间、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智囊团,从而全面提升专业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 求相适应的优秀实用型技能人才。 三、建设宗旨 1.充分调动学校现有优秀师资,参与到专业名师工作室; 2.认真引入行业、企业以及职业教育专家资源,通过校外资源带动专业的综合性发展; 3.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使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符合本地或本区域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 从而推动本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 4.通过本专业的建设,带动本专业相关专业群以及学校其它专业教学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提 升。

四、工作职责 (一)研究并施行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 养。 2.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 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3.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盈,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 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评的统一,实现 学生全面发展。 (二)研究并施行本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1.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 衔接。 2.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 3.创新教学方式,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 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 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三)研究并施行本专业办学模式改革 1.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 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模式。 2.通过整合、调整和园区建设等方式,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增强学校办学实力。 3.联合相关行业、企业以及其他职业学校共同组建职教集团,促进集团成员之间优势 互补。 (四)研究并施行本专业教育内容创新 1.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2.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建设国内领先的精 品专业。 3.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针对岗位技 能要求变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 4.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 5.创新教材展示方式,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 化融合。

(2020年编辑)教材建设方案

汽车专业教材建设方案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基础性措施。教材建设是学校教学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师资水平、反映教学改革成果、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教材建设的好坏不仅反映一所学校教学与科研的水平,也关系到专业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其中校本教材是我专业教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积极推进我校汽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我专业教材建设工作更好地适应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根据我校汽车专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业教材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我校的办学定位,牢固确立人才质量观,遵循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规律,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切实推进教材创新。校本教材的建设要依托课程改革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批体现我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科水平、反映最新科学技术发展、能得到国内职业教育同行认可的教材。教材建设必须全面反映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充分体现优秀教学经验和最新科研成果,优化结构,突出特色。通过精品教材建设,抓好重点教材,全面提高质量,突出我专业特色,力争系列配套,逐步建设立体化教材体系。 二、汽车专业教材建设原则 (一)非自编教材与自编教材均应在国内同类教材中具有较高水平。教材的建设要反映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时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能够充分体现本学科的最新学术理论研究成果。 (二)教材的建设要适应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要充分体现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特别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既传授知识,又引导能力的提

科技进步和创新项目立项申请书

附录2:科技进步和创新项目立项申请书 科技进步和创新项目 立项申请书 (GHTD-KJ-体系简称和科技分类简称-2011-XXX) 项目名称:卸船机大车行走行程移动限位挡块 编写: 初审:(部门主管需求部门经理) 审核:(管理部门技术主管、部门经理) 审定:(科技信息主管) 批准:(分管技术领导总工程师) 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 2012年 07 月 12 日

一、立项背景 1.国外相关产品与技术发展的概况,其代表产品、技术和公司 2.国内相关产品与技术现状,国内已取得的最新阶段成果和达到的技术水平3.该项目完成后市场需求前景、推广应用领域、达到的技术水平,发展中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现有研究基础、特色和发展趋势 2.研究项目所包含的内容 3.与现有产品、技术、装备的对比分析 4.要达到的技术性能指标和参数 三、实施方案 1.技术特点、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 2.实施的具体内容和技术路线 3.实施方式(自主开发、消化吸收、国际合作) 4.项目进度与完成期限

四、效益预测 1.经济效益(形成生产能力、降低成本、市场销售额、利税、创汇、节汇)2.社会效益 五、年度计划及经费预算 科目 总费用 (单位:万元) ××年××(+1)年××(+2)年 一、人员费(小计) 1、主要研究人员费用(项目补贴费) 2、外聘专家费 二、设备费(小计) 1、购置费(特殊需要) 2、试制费(包括样机) 三、相关业务费(小计) 1、材料费 2、测试及化验费 3、仪器设备使用费 4、差旅费 5、协作费 四、现场试验费(小计) 1、现场人员劳务费 2、设施使用费 3、材料费 4、交通费 5、其他费用 五、其他费用(小计) 1、项目管理费

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校本教材是指我校教师按照学校规划编写的教材,包括基本教材、学生学习辅助用书、音像资料三大类。为加强校本教材建设管理,保证和鼓励广大教师编写出反映我校学科特色的高质量教材,促进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校本教材建设的重点是解决部分课程没有教材或现有教材不适用的问题。 第二条校本教材内容应当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反映本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 第三条校本教材建设按规划进行,学校对校本教材建设进行立项管理。 第四条教务科、科研科负责统筹全校校本教材建设,组织规划与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和验收,组织非公开出版校本教材的印制,推荐校本教材公开出版;学术委员会负责校本教材的规划评审、立项评审、验收评审和使用评审;校本教材编写由主编负责。 第二章校本教材编写要求 第五条内容科学。教材内容精炼,反映本专业、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成就、新技术,可读性强,富有启发性,能满足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六条深广度适当。以必需和够用为度,适应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深入浅出,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完整表达本课程应包含的知识,结构严谨,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结合基础知识、基本训练以及实验实训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七条体例规范。章节正文、习题、参考文献等完整齐全;文字规范,语言流畅,表达严谨;文图配合恰当,图表清晰准确,符号、公式、计量单位等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章校本教材建设规划与立项

第八条校本教材建设规划与立项工作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六月组织规划,七月组织立项,建设期为1年。 第九条校本教材建设规划以缺门教材和基本教材为重点,其内容包括期内总体数量、每本教材的名称、性质(新编或修订)、使用对象(适用专业和学制)、计划字数、内容框架、建议课时、建设进度安排等。 第十条校本教材建设规划程序如下:(1)各专业根据课程建设、教学任务和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提出校本教材建设规划,填写《 年度校本教材建设规划申报表》;(2)教务处汇总,校学术委员会评审,学校审批,公布《年度校本教材建设规划》。 第十一条对主编的资格要求如下:从事本学科教学工作2年以上,教学效果好,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新专业、新课程可适当放宽条件。 第十二条校本教材建设立项程序如下:(1)主编根据《年度校本教材建设规划》提出申请,填写《年度校本教材建设立项申请书》。(2)教务处汇总审核,校学术委员会评审。(3)学校审批。 第四章对校本教材建设运行的具体管理 第十三条明确目标要求。教务处发布《鸡西市职教中心校本教材合格评估指标》,明确校本教材建设目标要求。 第十四条工作组织。主编是校本教材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其职责是负责校本教材建设项目的申报、编写方案的制定、编写任务的分解与落实、承担1/5以上编写任务并负责统稿、管理经费的使用。 第十五条合同管理。教务处代表学校与主编及其所在专业签订《校本教材建设合同书》,以确保按时完成建设目标。 第十六条经费拨发。校本教材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图书资料购买、专家审稿和有关会议的劳务开支,标准依据示范校建设统一规定,在验收合格后拨发。 第十七条专家审稿与修改。书稿形成后,请两名同行专家(高级以上,其中须有一名校外专家)审稿并按专家意见组织修改,审稿通过

xx公司聚酯膜电容器项目立项申请书模板

聚酯膜电容器项目 立项申请书 一、项目建设背景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京津冀协同创新引领协同发展, 抓好政策激励、金融支持、人才支撑、知识产权保护四个关键,着力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激活创新主体,夯实创新载体, 聚集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生态,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创新价值充 分体现,让创新成为发展的主动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 局面,努力建设创新型河北。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做多做强创新主体,夯实人才支撑,增强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一)培育发展创新主体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引导各种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加快培育 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打造一批行业旗舰式创新型领军企业。以百家领军企业为重点, 发挥其在优势产业中的创新引领作用,支持其加大研发投入,建立院 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布局创新、延揽人

才,重视原始创新,强化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自主 创新能力。支持钢铁、装备、建材、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龙头企 业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途径实现强强联合, 聚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水平,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 军企业。 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力军作用,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提升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服务功能,实施苗圃、雏鹰、科技小巨人 和新三板上市四大工程,搭建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成长阶梯, 强化差异化服务,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裂变式增长。支持大学生和科 技人员创办一批中小型科技服务企业。到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 到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00家,打造形成环京津、沿渤海、聚 省会等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密集区。 加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工程研究机构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大型 基础设施落地,大幅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新型产业(技术) 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协同创新组织建设,提升省属科研院所 创新服务能力,支持社会力量创办科技研发服务机构。加强军民融合

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工学结合校本教材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树立学校形象,扩大学校影响,提高学校知名度的有效途径。为此,学校鼓励广大教师积极编写适合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结合学校和本地区实际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能体现行业发展且与行业技术标准相接轨的工学结合校本教材。为做好该工作,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二条学校和各系部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对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工作,其职责主要是:提出校本教材建设的原则性意见,评审校本教材编写立项申报表,组织校本教材的验收和评选,代表学校联系校本教材出版事宜等。 第三章立项申报审批程序 第三条立项要求 1.体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成果;体现专业优势、专业特色和课程特色。 2.解决专业教学急需,填补教材空白。 3.教材类型可包括文字教材、实物教材和声像视听教材等。

4.基础理论课教材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教材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 第四条立项条件 1.拟申报立项的教材应有相应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原则上应具有较完整的课程讲义。 2.教材参编人员应具备编写教材所必需的教学经验、业务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健康条件,年龄、知识结构合理,能处理好本职工作和教材编写的关系。编写组成员中必须有行业企业专家,体现校企合作共建。 3.项目申请人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5年以上(含5年)高职教学经验;主讲其编写教材所相应的课程。 4.各级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程和精品课程的教材优先立项。 第五条立项程序 校本教材的编写实行立项申报制度,具体审批程序如下(见附图1): 1.教师(教材编写者)填写《校本教材编写立项申报表》(见附表1),报所在系部,系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申报者的资格、编写大纲、字数、提交时间等进行初审同意后,报学校教研室。

LED显示屏项目立项申请书

LED显示屏项目立项申请书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LED显示屏项目 (二)项目背景 积极构建高端高质高效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塑造“济南设 计”“济南智造”“济南服务”品牌,全面增强经济影响力、区域带 动力和环境吸引力,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建设信息经济强市。充分释放现代信息技术跨界融合的巨大潜力,加速信息技术向经济领域渗透融合,增创信息产业发展新优势,加快 形成信息化强劲推动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发展壮大信息产业。以云计算应用需求为牵引,做大做强高端容 错计算机、高性能服务器、网络设备、大容量存储、云服务终端等云 计算产业链。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提升新一代网络与通信产品的 研发与产业化水平,推进量子通信科研成果转化,培育卫星通信、光 通信产业,支持北斗系统应用产业,积极发展物联网、应用电子、数 字家庭、空间地理信息应用等产业。发挥国产自主可控软件优势,发 展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软件,丰富工业软件产品体系,

做大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培育特色应用软件产业集群,发展信息系统 集成、信息技术咨询产业,培育移动应用、位置服务、社交应用等网 络信息服务业,打造高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基地。依托碳化硅衬底、铌酸锂单晶薄膜技术优势,完善器件制造与终端应用环节,建设 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碳化硅半导体产业和光电子产业基地。扎实推 进中国软件名城、国家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等创新示范平台建设,不断增强政策聚焦作用和产业服务功能。 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发挥互联网对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的重要 作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技术与产业领域融合 创新,发展以要素、产能、需求高效对接为特征的分享经济。健全电 子商务支撑体系,培育电子商务服务能力,加快电子商务应用普及深化,推动互联网与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国家电子商 务发展示范城市。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 络化、智能化水平,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推进网络化协同制造, 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加快发展智慧能源,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 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多种能源协调互补的能源互联网。利用互 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发展精准化生产、网络 化服务、智能高效、绿色安全的智慧农业。优化发展环境,做强优势

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2019.3.12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学院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促进校本教材编写、印刷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现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校本教材的界定 校本教材是指经学院批准、由学院教师担任主编、未经正式出版、由学院统一印刷直接用于教学的教材和辅助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习题集等)。 主要包括: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进行教学改革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所需教材;体现“必须、够用,因材施教,立足专业建设,服务学生成长”原则进行教学改革的公共基础课程所需教材。 二、教材编写的原则 (一)特色引领原则:校本教材应体现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我院的专业特色,应该站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前沿,体现高职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二)能力本位原则:校本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应该打破学科体系,以能力本位为基础来构架教材,凸显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在确定教学场地、教学方法等因素时,应具体考虑到学院的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 三、教材编写的要求 (一)校本教材原则上每三年修订一次,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

(二)教材编写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要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要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出教材编写思路、内容提要并列出教材的一二三级目录,经充分论证后再行编写。 (三)编写教材应符合编写规范,一般应有绪论或前言,有篇、章、节、目录(或者情境、项目、任务等),有适量的思考题或习题,有参考资料索引等。 (四)编写教材在一级目录下(章、情镜、项目、任务等)应有相应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描述。 (五)编写教材要内容精炼,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文字通俗易懂,图表与正文密切配合,每学时不少于1000字,不超过3500字,每本教材原则上不少于10万字,不超过40万字。 四、编写申报条件 (一)实行主编负责制,每本教材主编限定1人,副主编不超过2人,参编人员一般不得超过4人。学院鼓励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校企合作编写的校本教材须增加1-2名校外专家作为编写组成员,并注明合作企业名称。 (二)教材主编应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副主编应具有初级以上(含初级)职称。编写人员须有一定的教学、科研经历,一般应主讲过本课程三年以上。 五、编写申报程序 (一)申请。各系(部)根据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安排布置校本教材编写事宜,编写者填写《校本教材编写立项申报表》(见附件1),报所在系部,系部初审同意后报教务处。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将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工作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和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开放、立体交叉的幼儿教师教育与培训体系,满足不同类型的幼教机构的需求,从而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等多项文件,对国家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宏观的定位,指明了战略方向,提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目标,这些都对本专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已将近30年,30年来专业发展规模已跃居全市同类专业之首,但随着新的发展需求,如:专业设施、办学模式、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管理机制、校企合作等等,都需要进一步改善与提高。 二、建设目标 (一)深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与宏观调控作用,完善园校融合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完善本专业“三级定位”师资培养计划,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技艺精湛、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 (三)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依据国家教委新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 标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 (四)建设设备先进、管理完善、运行通畅、服务一流的实训基地; (五)加强与北京各大幼儿园的合作,拓宽合作途径,增强本专业对南城地区 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及社会影响力,促进本专业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同类专业中的引领、示范性用不断提升。 三、建设内容与措施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 1.构建“园校融合、德能并举”人才培养模式 ①目标:

2020年道路项目申报书范文项目立项申请书范文

道路项目申报书范文项目立项申请书范文工业项目立项申请书范文工业项目立项申请书,是企业投资建设应报政府核准的项目时,为获得项目核准机关对拟建项目的行政许可,按核准要求报送的项目申请报告。编写工业项目立项申请书时,应根据政府公共管理的要求,对拟建项目从规划布局、资源利用、征地移民、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为有关部门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核准提供依据。下面是工业项目立项申请书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工业项目立项申请书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单位(盖章): 二00二年三月一日 目的和意义: 项目内容及技术可行性分析:

(1、项目的主要内容;2、主要技术基础原理;3、项目的技术创新点论述。尽可能详 细地说明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创新程度、以及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4、项目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与同类先进技术指标的比较;5、项目知识产权情况;6、技术成熟性和项目可靠性论述。) 实施方案: (技术路线、技术方案、技术途径和技术关键,要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果转化产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估算,具体计算该方法、依据。) 提交成果: (1、研究报告;2、二级以上查新单位查新资料;3、应用单位经济、社会效益证明。)

计划安排:(项目计划内容进度、时间安排及期限。) 计划内容进度、时间安排备注 经费概算: (1、申请资金;2、自筹资金;3、预算支出科目、金额及计算依据。) 很多初学者,都在疑惑一个问题,就是写完了一个项目申报书,不知道自己写的如何? 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下,怎么样书写好一个本子。 首先,我先介绍书写材料的几个基础步骤。 第一,项目审题。 项目审题这点十分重要,项目申报种类很多,申报部门也很多,每个项目看的材料内容重点都有所侧重,所以项目的审题,审在项目申报的专项题目,而不单指项目本身的名称。

语文校本教材建设思考

语文校本教材建设思考 摘要:目前对职业学校语文校本教材建设关注度不高,视为“鸡肋”,如何编撰校本教材对于语文教学、专业教学有着重要意义,首先语文校本教材不单纯是规定教材简单延续和补充。也不应该另起炉灶,脱离职业教学的实际。如何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并兼顾相关专业特点是笔者思考的问题。旅游管理专业语文校本教材的应定位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的桥梁。 关键词:校本教材;旅游;语言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今后从事导游职业,一名合格的导游必须具备:熟练的景点讲解技能,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对于语言知识积累和口头语言的表达有着比其他专业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旅游专业语文校本教材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校本教材建设思路上,我从地域文化视角出发,从基本的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的人文内容,然后再回归语言,让学生在与语言、人文的不断对话中,交流、感悟、体验、品味、积累、运用,从而让校本教材人文性在语文工具(与导游工作结合)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体现。 1注重地方方言俚语、口语的搜集 导游语言的运用和日常单纯的口语交流又有不同的地方。导游语言“正确、清楚、生动、灵活”、是四大原则。一名旅游专业的学生,经过认真努力的专业学习,从语言表达来说“正确”和“清楚”的目标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做到。但是要想做到语言的生动和灵活,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特别是讲解有地域特色比较浓厚的景点时,如果能够穿插一些地方的俚语和俗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其实好的导游语言应该雅俗共赏,因此校本教材可以有目的的收集一些地方俚语、俗语,并教会学生在讲解过程中运用。而现在学生成长语境,对方言、俚语这一方面接触较少,而传统教材在对地域语言关注不足,校本教材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这样既更好的传承了地方文化,也对导游语言有了鲜活的补充。 2编纂的文学作品更接地气 校本教材可以是对旅游文学作品做深度的扩展,知其首尾、本末。例如笔者在编纂校本教材时,对于汉赋大家枚乘(淮安人)代表作《七发》里面所包含对楚太子所言之美食“犓牛之腴,菜以笋蒲。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楚苗之食,安胡

21521教材建设方案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材料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 2.1.5.2-1 教材建设方案 三级项目 2.1.5.2 校本教材建设 二级项目 2.1.5教材、教研和教学资源建设一级项目机械加工技术专业

校本教材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目前职校中机械加工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市场严重脱节或滞后,且实用性不强。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强调动手教学促使老师编写校本教材。将机械加工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融合在一起,以满足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要求。根据典型生产性作业项目工作流程,以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对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根据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工作任务出现的频率,结合教学资源的整合,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模式的校本教材。 二、编写原则 (一)能力本位原则 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教材建设的起点和最终目标。教材开发应与相应国家职业标准中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有效衔接,立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供的教学情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二)遵从职业教育教学基本特点的原则 教材的编写应按照教育理论,把握教材编写的总体水平和结构,体现职业教育特点,要重点突出理实一体化模式,要按理实一体化模式的要求组织教材内容,所编写的教材要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 (三)符合课程大纲原则 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应准确地符合课程大纲的要求,对教学项目所包含的任务进行详尽描述,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和积累工作经验服务,教材应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 (四)实践指导性原则 教材作为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的载体,应充分体现出实践指导性要求,应以实训主导型教材建设为主。编写的教材必须具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教材的开发是在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对内容加以选择,只有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才能保证教材的先进性和职业性,才能够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五)理论知识“适用、够用”原则 教材中的基础理论知识的选择和安排要把握好“必需”与“适用、够用”这两个度。依据此项原则,要突破教材建设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系统性的思路,把握好教材内容的知识点、能力点和学生毕业后的岗

专业教材建设综述材料

专业教材建设综述材料 教材是高等教育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是衡量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专业历来重视教材管理和教材建设。按照省教育厅和学校的相关文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本专业制定了相应的教材选用及评价制度。现综述如下: 一、以专业建设为目标,制定了科学严谨的教材使用与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教材使用情况,确保专业教学质量,以《***学院教材选用评价制度》为指引,***系在教材的选用方面实行了严格的审核制度,规范教材征订、使用、评价各环节,坚持任课老师推荐、教研室主任初审、主管教学副主任审核、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终审、学院教务处统购、用后评价与分析等科学制度。 经过这层层把关,本专业确保了使用教材的质量。 二、仔细、严格的教材评价制度 以《***学院教材选用评价制度》的意见建议基础上,系部建立了合理的教材选用评估体系。 (一)明确了在教材的选用上要严格遵守六大原则: 适合原则、优选原则、更新原则、统一原则、组织选用原则、减轻学生负担原则。 (二)科学的教材选用评价论证制度。 各学期各教研室应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要求,对统一课程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广泛调查、评价和论证,提出课程教材的初选目录和备选书目,同时做好书面选用记载。 (三)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对试用进行质量评议。 根据学科的研究进展,进一步研讨现用教材的内容体系,分析教材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以便对今后的教与学起到指导作用。课程结束后,各教研室应组织教师对新选用的教材进行认证分析,并组织学生对使用教材进行评议,了解教材使用的教学效果,分析其

质量状况。 三、立足大纲要求,优选教材 我专业教材的选用以培养方向为出发点,在严格的教材选用及评价制度的基础上,选用的教材均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坚持优选原则,选用把握本学科、本课程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材,传授最前沿的科研成果。 (一)选用教材质量高 而在同级别的教材甄选中,本专业优先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重点教材”、“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和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 (二)选用教材出版社档次高 本专业选用、征订由国家级出版社、重点高校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作为专业课程教材,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等。 四、图书资料逐年增多,能满足师生教学、科研要求 (一)学院现有本学科拥有的专业图书总量为24970种,共50091册,供学生阅读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纸质国内期刊216种。(参见3.4.3英语专业图书目录一览表) (二)学校统一购买知网、超星读秀知识库等网络资源,并购买了53个电子期刊数据库,为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成员馆,共享全省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参见3.4.1英语专业信息资源建设综述)(三)专业图书资料、资源购置投入经费逐年增加,累计投入投入近180万元,不仅新建了大量的英语专业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而且增添了大量的图书资料与数字资源。(参见3.3.2英语专业图书资料经费投入情况一览表) (四)目前图书资料覆盖英语语言学、文学、教学论、翻译及相关学科专业领域。

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材 ——建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新课程改革中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坚持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开放性与探究性原则,通过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共同参与,多方搜集,调查研究,分期撰写论证,积极构建校本教材资源的体系,确保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质量。同时,促使了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了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一、明确认识,提升校本课程开发意识 1、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自主开发的课程。我们通过学习培训,充分理解“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校本课程不仅仅为区域性或本校独特的资源,如果那样,校本课程的开发面将是非常狭窄,根本无法完成新课程选修课开发的需要;校本课程还应包括能体现本校办学理念、根据本校自身条件自主开发的课程。我们认为,凡是能够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的课程,又属本校老师自主开发,均为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应该是多样性的,适合本校本地区的,有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课程以计划性、兴趣性、学生个性为主,更重于过程和活动,多给学生自学、实践和表现的机会。在编写和审核校本课程中,我们注重体现: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合作性、创新性、趣味性、民主性、灵活性等原则。校本课程不应过于“知识化、系统化”,不能以教师为中心,不能以学科为中心,而应注重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进行实验性,探究性的活动和学习,不能太强求“正规划”,校本课程应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变化的过程。不一定向标准教材看齐,我校既有自编的教材,同时也有讲义,不一而足,关键的是不断的积累,不断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提高。 二、加强管理,确保课程开发有效实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安排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良好的组织保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下设教研指导小组和校本教材编写小组,负责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领导与指导。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我们制定了《建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及《建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确保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实施。 (二)全员参与,通力合作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学校各部门、各层面教师都参与到此过程中来,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校本课程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所以学校从领导到教导处、工会等部门通力协作,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做到有计划,有经费保障。同时全体教师还尽力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从而使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体现出分阶段、可持续、全员参与的工作模式。 三、科学开发,促使校本课程良性运行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主体自主进行的课程建设过程。我校依照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适应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应用性原则),学校领导和课程研发小组成员通过反复学习、调查研究、对话交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结合本地特点和我校的实际,首先对我校的校本课题开发进行了定位,明确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决定利用自然界的、社会的、人文的、学生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开展了以下几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程生成经过以下了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