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与网络模型_最大流问题

图与网络模型_最大流问题
图与网络模型_最大流问题

最大流问题

在许多实际的网络系统中都存在着流量和最大流问题。例如铁路运输系统中的车辆流,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水流问题等等。

网络系统流最大流问题是图与网络流理论中十分重要的最优化问题,它对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本概念

设一个赋权有向图D=(V , A),在V 中指定一个发点(源)vs 和一个收点(汇)vt ,且只能有一个发点vs 和一个收点vt 。(即D 中与vs 相关联的弧只能以 vs 为起点,与vt 相关联的弧只能以 vt 为终点),其他的点叫做中间点。

对于D 中的每一个弧(vi, vj)A ∈,都有一个权cij 叫做弧的容量。我们把这样的图 D 叫做一个网络系统,简称网络,记做D =(V , A, C)

Vs

Vt 图1

图1是一个网络。每一个弧旁边的权就是对应的容量。

网络D 上的流,是指定义在弧集合A 上的一个函数f={f(vi, vj)}={fij},f(vi,vj)=fij 叫做弧在(vi,vj)上的流量

Vs

Vt 图2

图2中,每条弧上都有流量fij ,例如fs1=5,fs2=3,f13=2等。

容量是最大通过能力,流量是单位时间的实际通过量。显然,0≤fij≤cij 。网络系统上流的特点:

(1)发点的总流出量和收点的总流入量必相等;

(2)每一个中间点的流入量与流出量的代数和等于零;

(3)每一个弧上的流量不能超过它的最大通过能力(即容量)。网络上的一个流f={fij}叫做可行流,如果f 满足以下条件: (1)容量条件:对于每一个弧(vi,vj)A ∈,有0≤fij≤cij 。

(2)平衡条件:

对于发点vs ,有∑f sj ?∑f js =v (f ) 对于收点vt ,有∑f tj ?∑f jt =?v (f )

对于中间点,有∑f ij ?∑f ji =0

其中发点的总流量(或收点的总流量)v(f)叫做这个可行流的流量。

网络系统中最大流问题就是,在给定的网络上寻求一个可行流f={fij},其流量v(f)达到最大值,即从vs 到vt 的通过量最大。

最大流问题可以通过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来求解。图1的最大流问题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为

max v =f s 1+f s 2

s.t.

{

∑j

f ij ?∑i

f ij =0

i ≠s,t 0≤f ij ≤c ij

所有弧(v i ,v j )

fs1和fs2是与起点相连的两条弧上的流量。

满足上式的约束条件的解{fij}称为可行解,在最大流问题中称为可行流。

对有多个发点和多个收点的网络,可以另外虚设一个总发点和一个总收点,并将其分别

与各发点、收点连起来,就可以转换为只含一个发点和一个收点的网络。

S

T

所以一般只研究具有一个发点和一个收点的网络。

我们把fij=cij 的弧叫做饱和弧,fij0的弧为非零流弧,fij=0的弧叫做零流弧。

在图3(图1与2合并图)中,(v4,v3)是饱和弧,其他的弧是非饱和弧,并且都是非零

流弧。

Vs

Vt

,fij )图3

网络D 中,从发点νs 和收点vt 的一条路线称为链(记为μ)。从发点νs 到收点vt 的方向规定为链的方向。

链μ上的弧被分为两类:

一,弧的方向与链的方向相同,叫做前向弧,前向弧的集合记做μ+。

二,弧的方向与链的方向相反,叫做后向弧,后向弧的集合记做μ-。

在图3中,假设链μ=(vs,v1,v2,v3,v4,vt)中,则μ+={(vs,v1),(v1,v2),(v2,v3),(v4,vt)},μ-

={(v4,v3)}。

设f={fij}是一个可行流,如果存在一条从发点vs到收点vt到的链μ满足:

1.前向弧集μ+中的每一条弧是非饱和弧,即 fij

2.后向弧集μ-中的每一条弧是非零流弧,即0

则称链μ为增广链。

例如在图3中,链μ=(vs,v1,v2,v3,v4,vt)就是一条增广链。

定理 网络中的一个可行流f是最大流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不存在关于f的增广链。

定理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寻求最大流的方法:如果网络D中有一个可行流f,只要判断网

络是否存在关于可行流f的增广链。如果没有增广链,那么f一定是最大流。如有增广链,

那么通过不断改进和增大可行流f的流量,最终可以得到网络中的一个最大流。

标号法(Ford-Fulkerson 算法)

标号法是一种图上迭代计算方法,该算法首先从发点开始,通过标号找出一条增广链,

然后增加增广链上的流量,得到更大的流量。再通过标号找出一条新的增广链,再增加流量,…,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收点不能标号为止,这时就得到网络中的一个最大流。

在标号过程中,一个点仅有下列三种状态之一:

●标号已检查(有标号且所有相邻点都标号了)

●标号未检查(有标号,但某些相邻点未标号)

●未标号

每个标号点的标号包含两部分:

第一个标号表示这个标号是从那一点得到的。以便找出增广链。

第二个标号是为了用来确定增广链上的调整量I(vi)。

1,标号过程

标号过程开始,先给发点vs标号(0,+∞)。这时,vs是标号未检查的点,其他都是未标号点。

一般地,选一端已标号未检查且另一端未标号的弧,然后向收点方向依次标号。

选择一个已标号未检查的点vi,

1)对每一个弧(vi, vj),如果vj未标号,且fij

l(vj))。其中

I(v

)=min[I(v i),c ij?f ij]

j

这时,vj成为标号未检查点。

2)对每一个弧(vj, vi),如果vj未标号,且fij>0,即即流入非零流弧,那么给vj标号(-vi, l(vj))。其中

I(v

)=min[I(v i),f ij]

j

这时,vj成为标号未检查点。

然后vi就成为标号已检查的点。

重复以上步骤,如果所有的标号都已经检查过,而标号过程无法进行下去,则标号法结束。这时的可行流就是最大流。但是,如果vt 被标上号,表示得到一条增广链μ,转入下一步调整过程。

2,调整过程

首先按照vt 和其他的点的第一个标号,反向追踪,找出增广链μ。

例如,令vt 的第一个标号是vk ,则弧(vk,vt)在μ上。再看vk 的第一个标号,若是vi ,则弧(vi,vk)都在μ上。依次类推,直到vs 为止。这时,所找出的弧就成为网络D 的一条增广链μ。

取收点调整量θ=l(vt),即vt 的第二个标号,对增广链上的弧流量进行调整,

令f ij ′={

f ij +θ当(v i ,v j )∈μ+

f ij ?θ当(v i ,v j )∈μ-其他不变

去掉所有的标号,得到新的可行流f '={fij'},再从发点开始,重新进行标号过程,直到

收点不能标号为止。

例1,求图4的网络最大流,弧旁的权数表示(cij, fij)。

Vs

Vt

,fij )

图4

解:用标号法。1,标号过程。

(1)首先给vs 标号(0, +∞)(2)看vs :

在弧(vs,v2)上,fs2=cs2=3,不具备标号条件。

在弧(vs,v1)上,fs1=1

l(v1)=min[l(vs), (cs1-fs1)]=min[+∞,5-1]=4。

(3)看v1:

在弧(v1,v3)上,f13=c13=2,不具备标号条件。

在弧(v2,v1)上,f21=1>0,故给v2标号(-v1,l(v2)),其中

l(v2)=min[l(v1), f21]=min[4,1]=1。

(4)看v2:

在弧(v2,v4)上,f24=3

l(v4)=min[l(v2), (c24-f24)]=min[1,1]=1。

在弧(v3,v2)上,f32=1>0,故给v3标号(-v2, l(v3)),其中

l(v3)=min[l(v2),f32]=min[1,1]=1。

(5)在v3,v4中任意选一个,比如v3。

在弧(v3,vt)上,f3t=1

l(vt)=min[l(v3),(c3t-f3t)]=min[1,1]=1。

因为vt 被标上号,根据标号法,转入调整过程。标号过程,

v1

v2

vs

v3

v4

vt

Vs Vt

,fij )(0,+∞(vs,4)

(-v1,1)(-v2,1)

(v2,1)

图5

2,调整过程

从vt 开始,按照标号点的第一个标号,用反向追踪的方法,找出一条从vs 到vt 的增广链μ,如图5中粉红线所示。

不难看出,μ+={(vs,v1),(v3,vt)},μ-={(v2,v1),(v3,v2)}。取θ=1,在μ上调整f ,得到

f ′={

f s 1+θ=1+1=2在μ+上f 3t +θ=1+1=2在μ+上f 21?θ=1?1=0

在μ-上f 32?θ=1?1=0在μ-上

其他的不变

调整后的可行流f ',如图6所示,去掉原有标号,再对这个可行流从新进行标号过程,寻找增广链。

首先给vs 标号(0, +∞),看vs ,给v1标号(vs,3)。看v1,在弧(v1,v3)上,f13=c13,弧

(v2,v1)上,f21=0,均不符合条件。因此标号过程无法进行下去,不存在从vs 到vt 的增广链,算法结束。

Vt ,fij')

图6

设一个网络D=(V , A, C)。如果点集V 被剖分为两个非空集合V 1和ˉV

1,发点vs V ∈1,收点vt ∈ˉV

1,那么将弧集(V 1,ˉV 1)叫做是分离vs 和vt 的截集。(V 1,ˉV

1)={(v i ,v j )∣v i ∈V 1,v j ∈ˉV 1}将截集(V 1,ˉV

1)中所有的弧的容量的和叫做截集的截量,记做c(V 1,ˉV 1),c (V 1,ˉV 1)=∑(v i ,v j )∈(V 1,ˉV

1)c ij

下面的事实是显然的:一个网络D 中,任何一个可行流f 的流量v(f)都小于或等于这个

网络中任何一个截集(V 1,ˉV

1)的截量。并且,如果网络上的一个可行流f '和网络中的一个截集(V 1*,ˉV 1*),满足条件v(f ')=c(V 1*,ˉV 1*),那么f '一定是D 上的最大流,而(V 1*,ˉV 1

*)一定是D 的所有的截集中截量最小的一个(即最小截集)。

定理2 在一个网络D 中,最大流的流量等于分离vs 和vt 的最小截集的截量。例如在图6中,V 1*={vs, v1},ˉV

1*={v2, v3, v4, vt}。虚线框中的点集即为V 1*。(V 1*,ˉV 1*)={(vs, v2),(v2, v1),(v1, v3)}c(V 1*,ˉV 1*

)=fs2+f21+f13=5采用Ford-Fulkerson 标号算法求解最大流问题,同时得到一个最小割集。

最小割集的意义是:网络从发点到收点的各个通路中,由容量决定其通过能力,通常我们将最小割集形象地称为这些通路的咽喉部分,或叫做“瓶颈”,它决定了整个网络的通过能力,即最小割集的容量的大小影响总的流量的提高。因此,为提高总的流量,必须首先考虑改善最小割集中各小弧的流量,提高它们的通过能力。

数据流图复习及解题技巧.docx

软件设计师考试的下午题的笫一道题,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的下午题的笫一道题都是数据流图题,而能够将这道题全部做对的考生是非常少的。根据本人儿年的辅导和阅卷经验, 发现很多考生不是因为这方面的解题能力不够,而是缺乏解这种题的方法与技巧。本章介绍一些解这种类型题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起来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解题当中考生表现岀的特点 由于这是下午考试的第一道题,所以很多考生从考前的紧张氛围当中逐渐平静下来开始答题,头脑还比较清醒,阅读起来比较流畅,速度还可以,自我感觉不错。可偏偏这道题有很多人不能全取15分,纠其原因有以下一些特点: 1.拿卷就做,不全面了解试卷,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会导致在解题过程当中缺少一种整体概念,不能明确自己在哪些题上必需拿分(多花时间),哪些题上自己拿不了分(少花时间)。这样,在解题时目标就会明确很多。 2.速度快,读一遍题就开始动手做。 3.速度慢,用手指逐个字的去看,心想看一遍就能做出题来。 4.在阅读题目时,不打记,不前后联系起來思考。 5.边做边怀疑边修改,浪费时间。 6.缺少的数据流找不准,可去掉的文件找不出来。 7.由于缺少项目开发经验,对一些事务分析不知如何去思考。 8.盲目乐观,却忽略了答题格式,丢了不应该丢的分。 二?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1?首先要懂得数据流图设计要略。 有时为了增加数据流图的清晰性,防止数据流的箭头线太长,减少交叉绘制数据流条数, 一般在一张图上可以重复同名的数据源点、终点与数据存储文件。如某个外部实体既是数据源点又是数据汇点,可以在数据流图的不同的地方重复绘制。在绘制时应该注意以下要点: (1)自外向内,自顶向下,逐层细化,完善求精。

数学建模- 图与网络模型及方法

第五章 图与网络模型及方法 §1 概论 图论起源于18世纪。第一篇图论论文是瑞士数学家欧拉于1736 年发表的“哥尼斯堡的七座桥”。1847年,克希霍夫为了给出电网络方程而引进了“树”的概念。1857年,凯莱在计数烷22 n n H C 的同分异构物时,也发现了“树”。哈密尔顿于1859年提出“周游世界”游戏,用图论的术语,就是如何找出一个连通图中的生成圈,近几十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飞速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图论研究和应用,图论的理论和方法已经渗透到物理、化学、通讯科学、建筑学、生物遗传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 图论中所谓的“图”是指某类具体事物和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果我们用点表示这些具体事物,用连接两点的线段(直的或曲的)表示两个事物的特定的联系,就得到了描述这个“图”的几何形象。图论为任何一个包含了一种二元关系的离散系统提供了一个数学模型,借助于图论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可以对该模型求解。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哥尼斯堡有七座桥将普莱格尔河中的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联结起来问题是要从这四块陆地中的任何一块开始通过每一座桥正好一次,再回到起点。当 然可以通过试验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但该城居民的任何尝试均未成功。欧拉为了解决 这个问题,采用了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他将每一块陆地用一个点来代替,将每一座桥用连接相应两点的一条线来代替,从而得到一个有四个“点”,七条“线”的“图”。问题成为从任一点出发一笔画出七条线再回到起点。欧拉考察了一般一笔画的结构特点,给出了一笔画的一个判定法则:这个图是连通的,且每个点都与偶数线相关联,将这个判定法则应用于七桥问题,得到了“不可能走通”的结果,不但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开创了图论研究的先河。 图与网络是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 )中的一个经典和重要的分支,所研究的问题涉及经济管理、工业工程、交通运输、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通讯与网络技术等诸多领域。下面将要讨论的最短路问题、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流问题和匹配问题等都是图与网络的基本问题。 我们首先通过一些例子来了解网络优化问题。 例1 最短路问题(SPP -shortest path problem ) 一名货柜车司机奉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一车货物从甲地运往乙地。从甲地到乙地的公路网纵横交错,因此有多种行车路线,这名司机应选择哪条线路呢?假设货柜车的运行速度是恒定的,那么这一问题相当于需要找到一条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路。 例2 公路连接问题 某一地区有若干个主要城市,现准备修建高速公路把这些城市连接起来,使得从其中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经高速公路直接或间接到达另一个城市。假定已经知道了任意两个城市之间修建高速公路的成本,那么应如何决定在哪些城市间修建高速公路,使得总

分层数据流图的设计方法

分层数据流图的设计方法 第一步,画子系统的输入输出 把整个系统视为一个大的加工,然后根据数据系统从哪些外部实体接收数据流,以及系统发送数据流到那些外部实体,就可以画出输入输出图。这张图称为顶层图(顶层加工名是软件项目名字)。 第二步,画子系统的内部 把顶层图的加工分解成若干个加工,并用数据流将这些加工连接起来,使得顶层图的输入数据经过若干加工处理后,变成顶层图的输出数据流。这张图称为0层图。从一个加工画出一张数据流图的过程就是对加工的分解。 可以用下述方法来确定加工: 在数据流的组成或值发生变化的地方应该画出一个加工,这个加工的功能就是实现这一变化,也可以根据系统的功能决定加工。 确定数据流的方法 用户把若干数据当作一个单位来处理(这些数据一起到达、一起处理)时,可以把这些数据看成一个数据流。 关于数据存储 对于一些以后某个时间要使用的数据,可以组织成为一个数据存储来表示。 第三步,画加工的内部 把每个加工看作一个小系统,把加工的输入输出数据流看成小系统的输入输出流。于是可以象画0层图一样画出每个小系统的加工的DFD图。 第四步,画子加工的分解图 对第三步分解出来的DFD图中的每个加工,重复第三步的分解过程,直到图中尚未分解的加工都是足够简单的(即不可再分解)。至此,得到了一套分层数据流图。 第五步,对数据流图和加工编号 对于一个软件系统,其数据流图可能有许多层,每一层又有许多张图。为了区分不同的加工和不同的DFD子图,应该对每张图进行编号,以便于管理。 ●顶层图只有一张,图中的加工也只有一个,所以不必为其编号。 ●0层图只有一张,图中的加工号分别是0.1、0.2、…,或者1,2 。 ●子图就是父图中被分解的加工号。 ●子图中的加工号是由图号、圆点和序号组成,如:1.12,1.3 等等。 应该注意的问题: 1.应适当的为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以及外部实体命名(尽量使用现实系统中已有的名字),名字应该反映该成分的实际含义,避免使用空洞的名字(如数据、信息)。 2.画数据流图,不是画控制流。 3.一个加工的输出数据流,不应与输入数据流同名,及时他们的组成完全相同。 4.允许一个加工有多条数据流流向另一个加工,也允许一个加工有两条相同的输出数据流流向不同的加工。 5.保持父图与子图的平衡。也就是说,父图中的某加工的输入输出流必须与他的子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在数量上和名字上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父图中的一个输入(输出)数据流对应于子图中的几个输入(输出)数据流,而子图中组成这些数据流的数据项的全体正好是父图中的这一个数据流,那么他们仍然算是平衡的。 6.在自顶向下的分解过程中,若一个数据存储首次出现时,只与一个加工有关系,那么这个数据存储应作为这个加工的内部文件而不必画出。

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的一个经典例子

系统的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实例 作为示例,为简单起见,我们只考虑人机分工。此处的数据流图是计算机化的帐务处理系统中涉及到计算机部分的数据流图,人工完成的部分将不做反应。例如:计算机没有能力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这些工作必须由人来完成,因此进入系统(系统的自动化部分)的应该是记账凭证而不是原始凭证。银行对帐单仍然是系统的输入数据流,原有的输出数据流系统也必须提供。 图1 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 图2 系统的第一层分解图 记账凭证进入计算机系统需要进行输入操作,而且由于记账凭证本身可能出错,或输入过程中可能发生错误,因此系统必须提供对已输入的记账凭证的修改功能和审核功能,审核通过的记账凭证才能够记账。据此,对“凭证处理”分解得到第二层分解图,该分解图由凭证输入、凭证修改和凭证审核三个处理构成。如果记账凭证是由操作人员直接根据原始凭证

用计算机填制,则凭证处理还应该包含一个打印记账凭证的处理。 图3 系统第二层分解图之一(图1)在系统中,登帐处理由计算机完成,其分解的流程图与原来一致。 图4 系统第二层分解图之二(图2)

图5系统第二层分解图之三(图3) 图6 系统第二层分解图之四(图4) 8.1.3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的作用是对数据流图中的各种成分进行详细说明,作为数据流图的细节补充,和数据流图一起构成完整的系统需求模型。数据字典一般应包括对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的说明。以下列出本系统的主要数据字典条目。 1. 数据项条目 数据项编号:D01-001 数据项名称:凭证编号 别名:凭证流水号 符号名:PZBH 数据类型:数值型 长度:4 取值范围:1~9999 其余略。 2. 数据结构条目

网络最大流问题

给定一个有向图D=(V,A),在V中指定一点称为发点(记为),该点只有出发去的弧,指定另一点称为收点(记为),该点只有指向它的弧,其余的点叫做中间点。对于A中的每一条弧,对应一个数(简记),称之为弧的容量。通常我们把这样的D叫做网络,记为D=(V,A,C)。 (2)网络流:在弧集A上定义一个非负函数。就是通过弧 的实际流量,简记,称就是网络上的流函数,简称网络流或流,称为网络流的流量。 §4 网络最大流问题 网络最大流问题就是网络的另一个基本问题。 许多系统包含了流量问题。例如交通系统有车流量,金融系统有现金流,控制系统有信息流等。许多流问题主要就是确定这类系统网络所能承受的最大流量以及如何达到这个最大流量。 4、1 基本概念与定理 1.1.网络与流 定义14 (1)网络: 例1如图7-20就是连结某产品产地与销地的交通图。弧表示从 到的运输线,弧旁的数字表示这条运输线的最大通过能力,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该弧上的实际流。现要求制定一个运输方案,使从运到的产品数量最多。 可行流与最大流 在运输网络的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瞧出,对于流有两个基本要求:

一就是每条弧上的流量必须就是非负的且不能超过该弧的最大通过能力(即该弧的容量); 二就是起点发出的流的总与(称为流量),必须等于终点接收的流的总与,且各中间点流入的流量之与必须等于从该点流出的流量之与,即流入的流量之与与流出的流量之与的差为零,也就就是说各中间点只起转运作用,它既不产出新的物资,也不得截留过境的物资。 因此有下面所谓的可行流的定义。 定义14对于给定的网络D=(V,A,C)与给定的流,若满足下列条件: (1)容量限制条件:对每一条弧,有 (7、9) (2)平衡条件: 对于中间点: 流出量=流入量,即对于每一个i (i≠s,t),有 (7、10) 对于出发带点,有 (7、11) 对于收点,有 (7、12) 则称为一个可行流,称为这个可行流的流量。 注意,我们这里所说的出发点就是指只有从发出去的弧,而没有指向的弧;收点就是指只有弧指向,而没有从它的发出去的弧。 可行流总就是存在的。例如令所有弧上的流,就得到一个可行流,(称为零流),其流量。 如图7-20中,每条弧上括号内的数字给出的就就是一个可行流,它显然满足定义中的条件(1)与(2)。其流量。 所谓网络最大流问题就就是求一个流,使得总流量达到最大,并且满足定义15中的条件(1)与(2),即 max

数据流图(DFD)专题讲解

软件设计师考试的下午题的第一道题,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的下午题的第一道题都是数据流图题,而能够将这道题全部做对的考生是非常少的。根据历年的辅导和阅卷经验,发现很多考生不是因为这方面的解题能力不够,而是缺乏解这种题的方法与技巧。本文介绍一些解这种类型题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起来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解题当中考生表现出的特点 由于这是下午考试的第一道题,所以很多考生从考前的紧张氛围当中逐渐平静下来开始答题,头脑还比较清醒,阅读起来比较流畅,速度还可以,自我感觉不错。可偏偏这道题有很多人不能全取15分,纠其原因有以下一些特点: 1.拿卷就做,不全面了解试卷,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会导致在解题过程当中缺少一种整体概念,不能明确自己在哪些题上必需拿分(多花时间),哪些题上自己拿不了分(少花时间)。这样,在解题时目标就会明确很多。 2.速度快,读一遍题就开始动手做。 3.速度慢,用手指逐个字的去看,心想看一遍就能做出题来。 4.在阅读题目时,不打记,不前后联系起来思考。 5.边做边怀疑边修改,浪费时间。

6.缺少的数据流找不准,可去掉的文件找不出来。 7.由于缺少项目开发经验,对一些事务分析不知如何去思考。 8.盲目乐观,却忽略了答题格式,丢了不应该丢的分。 二.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1.首先要懂得数据流图设计要略。 有时为了增加数据流图的清晰性,防止数据流的箭头线太长,减少交叉绘制数据流条数,一般在一张图上可以重复同名的数据源点、终点与数据存储文件。如某个外部实体既是数据源点又是数据汇点,可以在数据流图的不同的地方重复绘制。在绘制时应该注意以下要点: (1)自外向内,自顶向下,逐层细化,完善求精。 (2)保持父图与子图的平衡。 为了表达较为复杂问题的数据处理过程,用一个数据流图往往不够。一般按问题的层次结构进行逐步分解,并以分层的数据流图反映这种结构关系。根据层次关系一般将数据流图分为顶层数据流图、中间数据流图和底层数据流图,除顶层图外,其余分层数据流图从0开始编号。对任何一层数据流图来说,称它的上层数据流图为父图,在它的下一层的数据流图为子图。

数学建模图与网络模型及方法

第五章 图与网络模型及方法 §1 概论 图论起源于18世纪。第一篇图论论文是瑞士数学家欧拉于1736 年发表的“哥尼斯堡的七座桥”。1847年,克希霍夫为了给出电网络方程而引进了“树”的概念。1857年,凯莱在计数烷22 n n H C 的同分异构物时,也发现了“树”。哈密尔顿于1859年提出“周游世界”游戏,用图论的术语,就是如何找出一个连通图中的生成圈,近几十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飞速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图论研究和应用,图论的理论和方法已经渗透到物理、化学、通讯科学、建筑学、生物遗传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 图论中所谓的“图”是指某类具体事物和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果我们用点表示这些具体事物,用连接两点的线段(直的或曲的)表示两个事物的特定的联系,就得到了描述这个“图”的几何形象。图论为任何一个包含了一种二元关系的离散系统提供了一个数学模型,借助于图论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可以对该模型求解。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哥尼斯堡有七座桥将普莱格尔河中的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联结起来问题是要从这四块陆地中的任何一块开始通过每一座桥正好一次,再回到起点。当 然可以通过试验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但该城居民的任何尝试均未成功。欧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他将每一块陆地用一个点来代替,将每一座桥用连接相应两点的一条线来代替,从而得到一个有四个“点”,七条“线”的“图”。问题成为从任一点出发一笔画出七条线再回到起点。欧拉考察了一般一笔画的结构特点,给出了一笔画的一个判定法则:这个图是连通的,且每个点都与偶数线相关联,将这个判定法则应用于七桥问题,得到了“不可能走通”的结果,不但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开创了图论研究的先河。 图与网络是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 )中的一个经典和重要的分支,所研究的问题涉及经济管理、工业工程、交通运输、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通讯与网络技术等诸多领域。下面将要讨论的最短路问题、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流问题和匹配问题等都是图与网络的基本问题。 我们首先通过一些例子来了解网络优化问题。 例1 最短路问题(SPP -shortest path problem ) 一名货柜车司机奉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一车货物从甲地运往乙地。从甲地到乙地的公路网纵横交错,因此有多种行车路线,这名司机应选择哪条线路呢假设货柜车的运行速度是恒定的,那么这一问题相当于需要找到一条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路。 例2 公路连接问题 某一地区有若干个主要城市,现准备修建高速公路把这些城市连接起来,使得从其中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经高速公路直接或间接到达另一个城市。假定已经知道了任意两

运筹学答案_第_11_章__图与网络模型

第11章图与网络模型 习题1 配送的最短距离。用解:这是一个最短路问题,要求我们求出从v1到v 7 Dijkstra算法求解可得到这问题的解为27。我们也可以用此书附带的管理运筹学软件进行计算而得出最终结果为: 从节点1到节点7的最短路 ************************* 起点终点距离 ------------ 124 2312 356 575 此问题的解为:27 → 12357 习题2 解:这是一个最短路的问题,用Dijkstra算法求解可得到这问题的解为4.8,即在4年内购买、更换及运行维修最小的总费用为:4.8万元。 最优更新策略为:第一年末不更新 第二年末更新 第三年末不更新 第四年末处理机器 我们也可以用此书附带的管理运筹学软件进行求解,结果也可以得出此问题的解为4.8。 习题3 解:此题是一个求解最小生成树的问题,根据题意可知它要求出连接v1到v8的最小生成树。解此题可以得出结果为18。也可以使用管理运筹学软件,得出如下结果: 此问题的最小生成树如下: ************************* 起点终点距离 ------------ 132 342 124 252 573

习题4 782 763此问题的解为:18 解:此题是一个求解最大流的问题,根据题意可知它要求出连接v1到 v6 的最 大流量。解此题可以得出最大流量为 出结果为: 22。使用管理运筹学软件,我们也可以得v1从节点1到节点6的最大流 ************************* 起点终点距离 ------------ 126 146 1310 240 256 345 365 455 466 5611 此问题的解为:22 即从v1到v6的最大流量为:22 习题5 解:此题是一个求解最小费用最大流的问题,根据题意可知它要求出连接v1到v6的最小费用最大流量。解此问题可以得出最大流为5,最小费用为39。使用管理运筹学软件,我们也可以得出结果如下: 从节点1到节点6的最大流 ************************* 起点终点流量费用 ---------------- 1213 1341 2424 3211 3533 4624

图与网络模型_最大流问题

最大流问题 在许多实际的网络系统中都存在着流量和最大流问题。例如铁路运输系统中的车辆流,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水流问题等等。 网络系统流最大流问题是图与网络流理论中十分重要的最优化问题,它对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本概念 设一个赋权有向图D=(V , A),在V 中指定一个发点(源)vs 和一个收点(汇)vt ,且只能有一个发点vs 和一个收点vt 。(即D 中与vs 相关联的弧只能以 vs 为起点,与vt 相关联的弧只能以 vt 为终点),其他的点叫做中间点。 对于D 中的每一个弧(vi, vj)A ∈,都有一个权cij 叫做弧的容量。我们把这样的图 D 叫做一个网络系统,简称网络,记做D =(V , A, C) 。 Vs Vt 图1 图1是一个网络。每一个弧旁边的权就是对应的容量。 网络D 上的流,是指定义在弧集合A 上的一个函数f={f(vi, vj)}={fij},f(vi,vj)=fij 叫做弧在(vi,vj)上的流量 。 Vs Vt 图2 图2中,每条弧上都有流量fij ,例如fs1=5,fs2=3,f13=2等。 容量是最大通过能力,流量是单位时间的实际通过量。显然,0≤fij≤cij 。网络系统上流的特点: (1)发点的总流出量和收点的总流入量必相等; (2)每一个中间点的流入量与流出量的代数和等于零; (3)每一个弧上的流量不能超过它的最大通过能力(即容量)。网络上的一个流f={fij}叫做可行流,如果f 满足以下条件: (1)容量条件:对于每一个弧(vi,vj)A ∈,有0≤fij≤cij 。

(2)平衡条件: 对于发点vs ,有∑f sj ?∑f js =v (f ) 对于收点vt ,有∑f tj ?∑f jt =?v (f ) 对于中间点,有∑f ij ?∑f ji =0 其中发点的总流量(或收点的总流量)v(f)叫做这个可行流的流量。 网络系统中最大流问题就是,在给定的网络上寻求一个可行流f={fij},其流量v(f)达到最大值,即从vs 到vt 的通过量最大。 最大流问题可以通过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来求解。图1的最大流问题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为 max v =f s 1+f s 2 s.t. { ∑j f ij ?∑i f ij =0 i ≠s,t 0≤f ij ≤c ij 所有弧(v i ,v j ) fs1和fs2是与起点相连的两条弧上的流量。 满足上式的约束条件的解{fij}称为可行解,在最大流问题中称为可行流。 对有多个发点和多个收点的网络,可以另外虚设一个总发点和一个总收点,并将其分别 与各发点、收点连起来,就可以转换为只含一个发点和一个收点的网络。 S T 所以一般只研究具有一个发点和一个收点的网络。 我们把fij=cij 的弧叫做饱和弧,fij0的弧为非零流弧,fij=0的弧叫做零流弧。 在图3(图1与2合并图)中,(v4,v3)是饱和弧,其他的弧是非饱和弧,并且都是非零 流弧。 Vs Vt ,fij )图3 网络D 中,从发点νs 和收点vt 的一条路线称为链(记为μ)。从发点νs 到收点vt 的方向规定为链的方向。

软件设计师数据流图的设计(一)

[模拟] 软件设计师数据流图的设计(一) 填空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数据流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 [说明] 某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图书管理和信息查询。对于初次借书的读者,系统自动生成读者号,并与读者基本信息(姓名、单位、地址等)一起写入读者文件。 系统的图书管理功能分为4个方面:购入新书、读者借书、读者还书和图书注销。 (1)购入新书时需要为该书编制入库单。入库单内容包括图书分类目录号、书名、作者、价格、数量和购书日期,将这些信息写入图书目录文件并修改文件中的库存总量(表示到目前为止,购入此种图书的数量)。 (2)读者借书时需填写借书单。借书单内容包括读者号和所借图书分类目录号。系统首先检查该读者号是否有效,若无效,则拒绝借书;若有效,则进一步检查该读者已借图书是否超过最大限制数(假设每位读者能同时借阅的书不超过5本),若已达到最大限制数,则拒绝借书;否则允许借书,同时将图书分类目录号、读者号和借阅日期等信息写入借书文件中。 (3)读者还书时需填写还书单。系统根据读者号和图书分类目录号,从借书文件中读出与该图书相关的借阅记录,标明还书日期,再写回到借书文件中,若图书逾期,则处以相应的罚款。 (4)注销图书时,需填写注销单并修改图书目录文件中的库存总量。 系统的信息查询功能主要包括读者信息查询和图书信息查询。其中读者信息查询可得到读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读者借阅图书的情况:图书信息查询可得到图书基本信息和图书的借出情况。 图书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如图15-1所示,图书管理系统的第0层数据流图如图15-2所示,其中加工2的细化图如图15-3所示。 第1题: 数据流图15-2中有两条数据流是错误的,请指出这两条数据流的起点和终点。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从“2处理查询请求”到“读者文件”的数据流; (2)从“读者文件”到“3登记读者信息”的数据流。 详细解答:

顶层数据流图案例实例

网上作业提交与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 其中: 数据流A:账号和密码 数据流B:作业申请 数据流C1:需要完成的作业 数据流C2:完成的作业 数据流D:作业成绩 存储E:作业成绩统计文件 决策表 行李 重量 W>30 W≤30是否 国内 乘客 头等舱 其他舱 国内 国外 免费 是否 头等 舱 (W-30)×4 (W-30)×6 头等舱 其他舱 是否 头等 舱 (W-30)×8 (W-30)×12

需求分析文档 超市进货管理系统的开发主要涉及到商品信息的管理、供应商信息的管理、订单信息的管理、库存信息的管理、商品分类信息的管理五大功能的数据管理。商品信息管理包括添加商品、删除商品、修改商品信息、浏览商品信息。供应商信息管理包括添加供应商、删除供应商、修改供应商信息、浏览供应商信息、浏览供应商与商品间关系。订单信息管理包括添加订单、删除订单、修改订单信息、浏览订单信息。库存信息管理包括添加商品库存、删除商品库存、修改商品库存信息、浏览商品库存信息。商品分类信息管理包括添加商品分类信息、删除商品分类信息、修改商品分类信息、浏览商品分类信息。 一、功能需求 (1) 商品管理---对所有商品信息进行管理。 (2) 供应商管理---对购物车和订单信息的维护。 (3) 订单管理---对订单和订单中书籍打印信息的更新与管理。 (4) 库存管理---对后台用户进行管理添加、删除以及修改信息。 (5) 商品分类管理---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和恢复。 二、性能需求 (1) 系统中的软件不构成对人身健康的损害。 (2) 系统中的软件失效时不造成财产的损失。 (3) 系统中的软件失效时不造成环境的破坏。 (4) 系统中的软件可以每天使24小时,每年使用365天。 (5) 系统中的软件故障率小于等于5%。 (6) 用户输入错误信息时系统应提示不应崩溃。 (7) 软件适合12-70周岁的智力、视力、体力和肢体正常且具有图书借阅相关知识的人使用。 三、运行需求 (1) 系统在常温环境下使用。 (2) 系统在洁净的室内使用。 (3) 宽带网、1M以上宽带互联网。 (4) 任何有浏览器的设备打印功能需IE浏览器。 (5)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2008及以上。

数据流图(DFD)专题讲解

软件工程考试 之 数据流图(DFD)专题讲解及例题分析 ——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1.首先要懂得数据流图设计要略 有时为了增加数据流图的清晰性,防止数据流的箭头线太长,减少交叉绘制数据流条数,一般在一张图上可以重复同名的数据源点、终点与数据存储文件。如某个外部实体既是数据源点又是数据汇点,可以在数据流图的不同的地方重复绘制。在绘制时应该注意以下要点: (1)自外向内,自顶向下,逐层细化,完善求精。 (2)保持父图与子图的平衡。 为了表达较为复杂问题的数据处理过程,用一个数据流图往往不够。一般按问题的层次结构进行逐步分解,并以分层的数据流图反映这种结构关系。根据层次关系一般将数据流图分为顶层数据流图、中间数据流图和底层数据流图,除顶层图外,其余分层数据流图从0开始编号。对任何一层数据流图来说,称它的上层数据流图为父图,在它的下一层的数据流图为子图。 顶层数据流图只含有一个加工,表示整个系统;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为系统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表明了系统的范围,以及与外部环境的数据交换关系。 底层数据流图是指其加工不能再分解的数据流图,其加工称为“原子加工”。 中间数据流图是对父层数据流图中某个加工进行细化,而它的某个加工也可以再次细化,形成子图。中间层次的多少,一般视系统的复杂程度而定。 任何一个数据流子图必须与它上一层父图的某个加工对应,二者的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必须保持一致,此即父图与子图的平衡。父图与子图的平衡是数据流图中的重要性质,保证了数据流图的一致性,便于分析人员阅读和理解。 在父图与子图平衡中,数据流的数目和名称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在数目上不相等,但是可以借助数据字典中数据流描述,确定父图中的数据流是由子图中几个数据流合并而成的,也即子图是对父图中加工和数据流同时进行分解,因此也属于父图与子图的平衡,如图1所示。

网络最大流问题算法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数学与应用数学 网络最大流问题算法研究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最大流问题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 要求流过网络的物流、能量流、信息流等流量为最大的问题[2]. 最大流问题已有50多年的研究历史, 这段时期内, 人们建立了最大流问题较 为完善的理论, 同时开发了大量优秀的算法. 如Ford 和Fulkerson 增截轨算法 [3]、Dinic 阻塞流算法、Goldberg 推进和重标号算法[6]以及Goldberg 和Rao 的二分长度阻塞流算法等等, 这些经典算法及相关技术对网络最大流问题的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 网络最大流问题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 并极大地推动了最大流问题的研究进展. 然而, 研究工作仍未结束: 首先, 在理论算法研究方面, 人们还没有发现最大流问题算法时间复杂度的精确下界, 更没有任何一个通用算法达到或接近问题的下界; 其次, 在算法的实际性能方面, 目前算法的实际性能也不能满足许多应用问题的要求; 同时,最大流问题作为特殊的线性规划问题, 它远比一般线性规划问题容易解决, 发现应用领域中的问题和最大流问题的联系可以使应用问题更好地得到解决. 因此, 关于网络最大流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5]. 最早的算法是Dantzig 提出的网络单纯刑法和Ford 和Fulkerson 的增载轨算法, 他们都是伪多项式时间算法, 分别由Dinic, Edmonds 和Karp 等提出. 1973年Dinic 首次获得了时间复杂度的核心因子为nm 算法. 以后的几十年中, 最大流算法获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最大流问题中, ()nm O 时间界是一个自然的障碍. 如果我们把一个流沿从源到汇的各个路径进行分解, 根据流分解定理, 这些包含流的路径的总长度为()nm Θ.因此, 对每次利用一条曾接轨的算法, ()nm O 时间是这类算法的下界. 尽管这个下界对使用动态树数据结构或基于预流概念的算法是不适用的,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nm O 的

数学建模图与网络模型及方法

数学建模图与网络模型 及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五章 图与网络模型及方法 §1 概论 图论起源于18世纪。第一篇图论论文是瑞士数学家欧拉于1736 年发表的“哥尼斯堡的七座桥”。1847年,克希霍夫为了给出电网络方程而引进了“树”的概念。1857年,凯莱在计数烷22 n n H C 的同分异构物时,也发现了“树”。哈密尔顿于1859年提出“周游世界”游戏,用图论的术语,就是如何找出一个连通图中的生成圈,近几十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飞速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图论研究和应用,图论的理论和方法已经渗透到物理、化学、通讯科学、建筑学、生物遗传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 图论中所谓的“图”是指某类具体事物和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果我们用点表示这些具体事物,用连接两点的线段(直的或曲的)表示两个事物的特定的联系,就得到了描述这个“图”的几何形象。图论为任何一个包含了一种二元关系的离散系统提供了一个数学模型,借助于图论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可以对该模型求解。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哥尼斯堡有七座桥将普莱格尔河中的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联结起来问题是要从这四块陆地中的任何一块开始通过每一座桥正好一次,再回到起点。当 然可以通过试验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但该城居民的任何尝试均未成功。欧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他将每一块陆地用一个点来代替,将每一座桥用连接相应两点的一条线来代替,从而得到一个有四个“点”,七条“线”的“图”。问题成为从任一点出发一笔画出七条线再回到起点。欧拉考察了一般一笔画的结构特点,给出了一笔画的一个判定法则:这个图是连通的,且每个点都与偶数线相关联,将这个判定法则应用于七桥问题,得到了“不可能走通”的结果,不但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开创了图论研究的先河。 图与网络是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 )中的一个经典和重要的分支,所研究的问题涉及经济管理、工业工程、交通运输、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通讯与网络技术等诸多领域。下面将要讨论的最短路问题、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流问题和匹配问题等都是图与网络的基本问题。 我们首先通过一些例子来了解网络优化问题。 例1 最短路问题(SPP -shortest path problem ) 一名货柜车司机奉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一车货物从甲地运往乙地。从甲地到乙地的公路网纵横交错,因此有多种行车路线,这名司机应选择哪条线路呢假设货柜车的运行速度是恒定的,那么这一问题相当于需要找到一条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路。 例2 公路连接问题 某一地区有若干个主要城市,现准备修建高速公路把这些城市连接起来,使得从其中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经高速公路直接或间接到达另一个城市。假定已经知道了任

数据流程图实例

数据流程图案例 案例一: 阅读以下说明和流程图6-7,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写在答卷的对应栏内。 [说明] 本流程图描述了某仓库物品入出库管理的处理流程。每张入库单都由两们操作员分别录入,经处理1或处理3输入系统合作性检查,并将合法的入库单或出库单记入入库单文件或出库单文件。然后通过处理2或处理4实时更新库存文件。处理5每周执行一次,它依次检查库中的每一种物品,当某物品的库存小于该物品的最低库存量时,制订采购计划,输出订购单。处理6和处理7每月执行一次,处理6将入库单文件和出库单文件合并成月入库文件,并根据统计的要求对其进行排序。处理7进行统计,产生月报表,并把该月合并后的月入出库文件添加到月入出库后备文件中,以备日后查找。最后清除入库单文件、出库单文件和月入出库文件。 系统中某些文件和报表的格式如下: 库存文件记录。物品编号+名称+规格+库存量+最低库存量+最高库存量(其中"最高库存量"指该物品允许存放在库中的最大值。 入库单文件记录。日期+物品编号+数量 出库单文件记录。日期+物品编号+数量 月报表格式 物品编号日期入库数出库数 ×××××××××× ×××××××× ×××××× …… 当月小计×××××× ×××××××××× ×××××× ……

[问题1] 指出处理3能检查出库单中的哪些错误。 [问题2] 指出月入出库文件的记录格式。 [问题3] 指出处理6排序的第一和第二关键字。 案例二: 阅读以下说明和流程图6-17,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写在答卷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公司将其生产的商品通过若干销售点进行销售。销售点在收到商品后的规定时间内把货款江给公司。 流程图描述了该公司发货、收款、催款的处理过程。其中部分文件和单据的格式如下。商品文件:商品代号、商品名称、单价 销售点文件:销售点代号、销售点名称、地址 发货单:发货日期、销售代号、商品代号、数量、金额 收款单:收款日期、销售代号、商品代号、数量、金额、该商品的发货日期 处理1~3把当天的发货单合并到发货文件。处理4~6把当天的收款单合并到收款文件。处理7在发货文件中当天已收款的记录确良加上已收款标记。处理8和处得9在月末执行一次,主要用于输出月发货报告、催款通知单、月收款报告。 [问题1]详细写出流程图中商品文件和销售点文件对处理1的作用。 [问题2]说明处理8为何要写发货文件。 [问题3]说明处理9除制作月收款报告外还对收款文件做什么操作。 [问题4]为了提高处理效率,流程图需作何改动。 案例三: 阅读以下说明和流程图,如图6-1所示,回答问题1和问题2,将解答写在答卷的对应栏内。

数据流图与功能结构图

XXX系统结构化概要设计 (文档封面及目录格式与以前作业相同) 1.文档说明(5分) 1.1文档目的 //说明本文档的目的和作用

1.2文档范围 //说明本文档描述的主要内容 1.3读者对象 //说明可能的读者,比如详细设计、编码人员和测试人员 1.4参考文档 //说明编写该文档需要的参考资料,比如《用户需求说明书》和《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等1.5术语与缩写解释 //说明本文档与具体业务无关的技术术语,比如数据流、模块、关系表等 2.项目背景(2分) //说明项目的需求来源以及用户的基本需求,可以参考《用户需求说明书》。 3.需求分析结果(3分) //此章节描述需求分析的分层数据流图 3.1顶层数据流图 //将基于结构化数据流图的《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中顶层数据流图展示出来,无须进行修改(原样拷贝粘贴)

3.2第一层数据流图

3.3第二层数据流图 1. 处理临过期商品子系统 …… 3.n 第n层数据流图 4.基于功能需求的初始功能结构图(50分) //结合以上分层的数据流图,将整个系统对应的数据流图划分成多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由一个或多个结合紧密的加工组成。比如教科书第100页,从“医院就诊管理系统”的第一层数据流图可以看出,它由三个相对功能独立的子系统组成,分别是挂号子系统、问诊子系统、交费取药子系统。 4.1子系统1 处理临过期商品子系统 4.1.1数据流图(分数占20%)

4.1.2 功能结构图(分数占50%) // 画出对应的功能结构图,主模块名字和子系统名字一致

4.1.3功能模块说明(分数占30%) // 为功能结构图中每一个模块写一份处理说明和一份接口说明,格式如下: 1.模块名字1(与功能结构图中名字相同) (1)处理说明 // 参见教科书155页7.7.1 (2)接口说明 // 参见教科书155页7.7.2,只需要说明入口参数、返回值、下属模块、上级模块2.模块名字2 (1)处理说明 (2)接口说明 …… 4.2子系统2 定价子系统 4.2.1数据流图

网络最大流问题

给定一个有向图D=(V,A),在V中指定一点称为发点(记为),该点只有出发去的弧,指定另一点称为收点(记为),该点只有指向它的弧,其余的点叫做中间点。对于A中的每一条弧,对应一个数(简记),称之为弧的容量。通常我们把这样的D叫做网络,记为D=(V,A,C)。 (2)网络流:在弧集A上定义一个非负函数。是通过弧 的实际流量,简记,称是网络上的流函数,简称网络流或流,称为网络流的流量。 §4 网络最大流问题 网络最大流问题是网络的另一个基本问题。 许多系统包含了流量问题。例如交通系统有车流量,金融系统有现金流,控制系统有信息流等。许多流问题主要是确定这类系统网络所能承受的最大流量以及如何达到这个最大流量。 4.1 基本概念与定理 1.1.网络与流 定义14 (1)网络: 例1如图7-20是连结某产品产地和销地的交通图。弧表示从到的运输线,弧旁的数字表示这条运输线的最大通过能力,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该弧上的实际流。现要求制定一个运输方案,使从运到的产品数量最多。 可行流与最大流

在运输网络的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流有两个基本要求: 一是每条弧上的流量必须是非负的且不能超过该弧的最大通过能力(即该弧的容量); 二是起点发出的流的总和(称为流量),必须等于终点接收的流的总和,且各中间点流入的流量之和必须等于从该点流出的流量之和,即流入的流量之和与流出的流量之和的差为零,也就是说各中间点只起转运作用,它既不产出新的物资,也不得截留过境的物资。 因此有下面所谓的可行流的定义。 定义14对于给定的网络D=(V,A,C)和给定的流,若满足下列条件: (1)容量限制条件:对每一条弧,有 (7.9) (2)平衡条件: 对于中间点: 流出量=流入量,即对于每一个i (i≠s,t),有 (7.10) 对于出发带点,有 (7.11) 对于收点,有 (7.12) 则称为一个可行流,称为这个可行流的流量。 注意,我们这里所说的出发点是指只有从发出去的弧,而没有指向的弧;收 点是指只有弧指向,而没有从它的发出去的弧。

数据流图深入讲解

软件设计师:数据流图深入讲解[1] https://www.360docs.net/doc/4316492134.html,作者:佚名来源:考试吧2010年6月28日发表评论进入社区 软件设计师考试的下午题的第一道题,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的下午题的第一道题都是数据流图题,而能够将这道题全部做对的考生是非常少的。根据历年的辅导和阅卷经验,发现很多考生不是因为这方面的解题能力不够,而是缺乏解这种题的方法与技巧。本文介绍一些解这种类型题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起来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解题当中考生表现出的特点 由于这是下午考试的第一道题,所以很多考生从考前的紧张氛围当中逐渐平静下来开始答题,头脑还比较清醒,阅读起来比较流畅,速度还可以,自我感觉不错。可偏偏这道题有很多人不能全取15分,纠其原因有以下一些特点: 1.拿卷就做,不全面了解试卷,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会导致在解题过程当中缺少一种整体概念,不能明确自己在哪些题上必需拿分(多花时间),哪些题上自己拿不了分(少花时间)。这样,在解题时目标就会明确很多。 2.速度快,读一遍题就开始动手做。 3.速度慢,用手指逐个字的去看,心想看一遍就能做出题来。 4.在阅读题目时,不打记,不前后联系起来思考。 5.边做边怀疑边修改,浪费时间。 6.缺少的数据流找不准,可去掉的文件找不出来。 7.由于缺少项目开发经验,对一些事务分析不知如何去思考。 8.盲目乐观,却忽略了答题格式,丢了不应该丢的分。 二、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1.首先要懂得数据流图设计要略 有时为了增加数据流图的清晰性,防止数据流的箭头线太长,减少交叉绘制数据流条数,一般在一张图上可以重复同名的数据源点、终点与数据存储文件。如某个外部实体既是数据源点又是数据汇点,可以在数据流图的不同的地方重复绘制。在绘制时应该注意以下要点: (1)自外向内,自顶向下,逐层细化,完善求精。 (2)保持父图与子图的平衡。 为了表达较为复杂问题的数据处理过程,用一个数据流图往往不够。一般按问题的层次结构进行逐步分解,并以分层的数据流图反映这种结构关系。根据层次关系一般将数据流图分为顶层数据流图、中间数据流图和底层数据流图,除顶层图外,其余分层数据流图从0开始编号。对任何一层数据流图来说,称它的上层数据流图为父图,在它的下一层的数据流图为子图。 顶层数据流图只含有一个加工,表示整个系统;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为系统的输入 数据和输出数据,表明了系统的范围,以及与外部环境的数据交换关系。 底层数据流图是指其加工不能再分解的数据流图,其加工称为“原子加工”。 中间数据流图是对父层数据流图中某个加工进行细化,而它的某个加工也可以再次细化,形成子图。中间层次的多少,一般视系统的复杂程度而定。 任何一个数据流子图必须与它上一层父图的某个加工对应,二者的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 据流必须保持一致,此即父图与子图的平衡。父图与子图的平衡是数据流图中的重要性质,保证了数据流图的一致性,便于分析人员阅读和理解。 在父图与子图平衡中,数据流的数目和名称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在数目上不相等,但 是可以借助数据字典中数据流描述,确定父图中的数据流是由子图中几个数据流合并而成的,也即子图是对父图中加工和数据流同时进行分解,因此也属于父图与子图的平衡,如图1 所示。

数据流图&数据流程图-百度百科

数据流图 百科名片 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简称DFD,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 目录 编辑本段简介 数据流图是结构化分析方法中使用的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它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它是一种功能模型。 数据流图英文缩写DFD(Data Flow Diagram)它是描绘信息流和数据从输入移动到输出的过程中所经受的变换。 数据流图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数据流从输入到输出的移动变换过程。 数据流程图包括: a.指明数据存在的数据符号,这些数据符号也可指明该数据所使用的媒体; b.指明对数据执行的处理的处理符号,这些符号也可指明该处理所用到的机器功能; c.指明几个处理和(或)数据媒体之间的数据流的流线符号; d.便于读、写数据流程图的特殊符号。 在处理符号的前后都应是数据符号。数据流程图以数据符号开始和结束(除9.4规定的特殊符号外) 编辑本段数据流

数据流是一组数据。在数据流图中数据流用带箭头的线表示,在其线旁标注数据流名。在数据流图中应该描绘所有可能的数据流向,而不应该描绘出现某个数据流的条件。 加工(处理) 在数据流图中加工用圆圈表示,在圆圈内写上加工名。一个处理框可以代表一系列程序、单个程序或者程序的一个模块。 编辑本段组成元素 数据流图 数据流程图中有以下几种主要元素: →:数据流。数据流是数据在系统内传播的路径,因此由一组成分固定的数据组成。如订票单由旅客姓名、年龄、单位、身份证号、日期、目的地等数据项组成。由于数据流是流动中的数据,所以必须有流向,除了与数据存储之间的数据流不用命名外,数据流应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命名。 □:数据源(终点)。代表系统之外的实体,可以是人、物或其他软件系统。 ○: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加工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的单元,它接收一定的数据输入,对其进行处理,并产生输出。 〓:数据存储。表示信息的静态存储,可以代表文件、文件的一部分、数据库的元素等。 编辑本段分层数据流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