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溶液酸碱性检验与酸碱的化学性质复习

中考化学溶液酸碱性检验与酸碱的化学性质复习
中考化学溶液酸碱性检验与酸碱的化学性质复习

溶液酸碱性检验与酸、碱的化学性质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溶液pH B.吸取液体药品

C.闻气体的气味D.加热液体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量溶液的pH B.点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D.稀释浓硫酸

3.下列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几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测溶液pH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D.过滤

4.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实验能否成功,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放于白色瓷板或玻璃片上的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为防止液体溅到试管外,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滴加液体

C.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可燃性气体的纯度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慢慢的沿烧杯内壁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5.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测溶液的pH B.稀释浓硫酸C.加热液体

D.取用液体试剂

6.如图把示的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pH B.用液体药品

C.稀释浓硫酸 D.加入大理石

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时,应将pH试纸预先用水湿润

B.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在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

D.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8.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溶液的pH B.检查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9.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下列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直接沾取待测溶液

B.先用水润湿pH试纸再测定溶液酸碱度

C.用pH试纸测得石灰水的pH=5

D.用pH试纸测得盐酸的pH=1

10.下列对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并读出pH

B.收集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已集满二氧化碳

C.向鸡蛋清中滴加几滴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

D.将碘水滴加在馒头片上,出现蓝色

二、填空题

11.CO2通入NaOH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C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CO2.

②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有微溶物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也能发生.

【实验探究】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充满CO2),并进行实验.

打开瓶塞和活塞,使NaOH溶液快速滴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漏斗中仍有溶液剩余),观察到U形管左侧的红墨水液面(填“升高”、“降低”或“不移动”),小红根据现象判断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请根据初中化学知识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1】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严密,理由是.

【拓展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又设计了下表所示的两种方法,进一步探究.请填写表中的空格.

】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拓展实验】的(填“方法一”或“方法二”)依然不严密,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解答题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

(1)写出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

(2)写出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NaCl;

乙同学猜想:NaCl、CaCl2;

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

你的猜想:.

【交流讨论】

你认为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探究一: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报告.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乙同学从反应情况分析,溶液中除含少量酚酞外,溶质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CaCl2;②CaCl2和HCl;③CaCl2和Ca(OH)2

【分析讨论】丙同学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猜想③肯定不合理,其理由是.

探究二:

丁同学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设计实验如下:将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实验后得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得出结论】乙同学的猜想中,(填序号)合理.

【反思讨论】

学习小组结合图象,分析了丁同学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B.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大,V2后不变

C.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 D.溶液的pH一直在增大.

14.某校化学课堂围绕课本《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以下是探究片段,请你参与学习.

(1)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因此盐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进行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某一小组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因此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该小组同学对此时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成分产生疑问.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第一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和HCl

猜想三:有NaCl和NaOH 猜想四:有NaCl、HCl和NaOH

第二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

①第三组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无明显变化,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②为验证其余猜想,第四组同学分别取该溶液样品按下列方案探究:

【评价反思】①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给予肯定,同时指出方案二是错误的,原因是.

②小明发现,排除不合理猜想后,只做一次实验就能同时验证其余猜想,此实验方法是:.

【交流讨论】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请你举一个实例说明:.

15.某兴趣小组为了解学校旁边河水的污染情况,他们用p H试纸粗略测定河水的酸碱性,测定的具体方法是.

16.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对此同学们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常温下,氢氧化钠、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性如下.

【实验探究】

(1)溶液配制.甲溶液: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体积的乙醇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成为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量取一定体积的乙醇要用到的仪器是,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乙溶液: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体积的75%的乙醇溶液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成为不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判断甲、乙溶液形成的现象是.

(2)进行实验,按图所示装置加入药品后进行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装置的作用是,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

(3)由此小明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交流】

(4)小刚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还应补充的实验是.(5)若将图C中甲溶液换成乙溶液进行实验,C中可能无明显现象发生,原因可能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B;3.B;4.AC;5.B;6.C;7.A;8.B;9.D;10.A;

二、填空题

11.升高;U型管左侧液面升高,说明锥形瓶内气压减小,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2NaOH+CO2=Na2CO3+H2O;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发生反应)也会使锥形瓶内气压减小;有气泡冒出;方法一;CaCl2+2NaOH=Ca(OH)↓+2NaCl;

2

三、解答题

12.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Ca(OH)2+2HCl═CaCl2+2H2O;B、C;NaCl、Na2CO3;丙;Na2CO3先和HCl反应,当HCl过量时,Na2CO3被完全反应,不可能再与C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13.溶液变为蓝色;SO2+Ca(OH)2═CaSO3↓+H2O;稀盐酸加入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中,红色褪为无色,说明溶液为中性或酸性,不可能有氢氧化钙;滴加碳酸钠溶液,开始先产生气泡,随后才产生沉淀,溶液最终变红色;②;AB;14.Fe2O3+6HCl═2FeCl3+3H2O;猜想四;酚酞;碳酸钠溶液;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石蕊试液,如果石蕊试液不变色,说明溶质只有氯化钠,如果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如果石蕊试液变蓝色,说明溶质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利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15.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河水滴在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16.量筒和胶头滴管;加速溶解;甲烧杯底部有固体,乙烧杯底部没有固体;2HCl+CaCO3=CaCl2+H2O+CO2 ↑;除去氯化氢;溶液变浑浊;2NaOH+CO2=Na2CO3+H2O;将二氧化碳通入乙醇溶液,观察现象;生成的碳酸钠太少,溶解于乙醇溶液

高中化学 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云南省高中化学 3.2.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一、内容及其解析 1、 内容: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PH 。 2、 解析:学习水的电离以及影响水的电离的因素、水的离子积,,c (H + )、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1)、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 2、解析: (1)、通过学习知道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和离子积常数,知道水的电离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要求懂得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及PH 的测定方法,学会用PH 的理论进行有关溶液PH 的计算。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教学重点:水的离子积,溶液酸碱性和溶液pH 值的关系 2、教学难点:水的离子积,有关溶液PH 的简单计算。 四、教学过程: 引入:水是不是电解质?研究电解质溶液时往往涉及溶液的酸碱性,而酸碱性与水的电离有密切的关系。那么水是如何电离的呢?精确的实验证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 地电离,生成H 3O + 和OH — : 一、水的电离(第一课时) 1、水的电离 H 2O + H 2O H 3O + + OH — 简写为:H 2O H + + OH — 实验测定:25℃ [H + ]=[OH -]=1710-?mol/L 100℃ [H + ] = [OH - ] = 16 10 -?mol/L 水的电离与其它弱电解质的电离有何异同? 不同点:水是“自身”作用下发生的极微弱的电离。 相同点:均是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提问:请学生计算水的浓度,1L 纯水的物质的量是55·6mol ,经实验测得250 C 时,发生电 离的水只有1×10-7 mol ,二者相比,水的电离部分太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电离前后水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可以视为常数,常数乘以常数必然为一个新的常数,用K w 表示,即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2、水的离子积 K w = c (H +)·c (OH — ) 由于250C 时,c (H +)= c (OH —)= 1×10-7 mol/L 所以250C 时,K w = c (H +)·c (OH —)=1×10-14(定值)(省去单位) 提问:当温度升高时,K w 如何变化?影响K w 的因素是什么?(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 1000C 时,K w = c (H +)·c (OH —)=1×10 -12 影响因素:温度越高,Kw 越大,水的电离度越大。对于中性水,尽管Kw,电离度增大,但仍 是中性水,[H +]=[OH -]. 注:温度升高时K w 增大,所以说K w 时要强调温度。

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归纳

初中化学—酸碱盐化学性质得归纳 一、酸得化学性质 1、酸得通性:酸→H++酸根离子 2、常见得酸:硫酸(H 2SO 4) H2SO 4→H ++ SO 42- 硝酸(H NO3) HNO 3→H++ NO 3- 盐酸(HCl) HC l→H ++ Cl - 碳酸(H 2CO 3) H2CO 3→H++ CO 32- 醋酸(CH 3COOH) C H3C OOH →H ++CH 3C OO-(醋酸根离子) 3、酸具有酸得通性——原因:不同得酸在溶于水时,都能电离出相同得H +。 4、酸得化学性质归纳 (1)酸溶液与酸碱指示剂得反应 紫色石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 (2)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表达式:酸+金属→盐+H 2↑ (置换反应) 条件:金属活动性必须在H 得前面(K 、Ca 、Na 除外) 比如:Fe+H2SO 4===Fe SO 4+ H 2↑ Zn +2HCl === ZnCl 2+ H 2↑ Cu+H 2SO 4 /HC l 不能反应,因为Cu 在H 后面 (3)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表达式:酸+金属氧化物→盐+H 2O (复分解反应) 条件:常见得金属氧化物(ZnO 、F e2O 3、Al 2O 3) 比如:Zn O +H2SO 4===Zn SO 4+ H 2O Fe 2O 3+6HCl ===2FeCl 3+3H 2O Al 2O 3 +3H 2SO 4=== A l2(SO 4)3+3H 2O F e2O 3+3H2SO4=== Fe2(SO 4)3+3H 2O (4)酸与碱反应 表达式:酸+碱→盐+H 2O (中与反应、复分解反应) 条件:酸与碱都能反应 比如:NaOH+HCl ===NaCl+H 2O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复习实验探究(精选.)

实验探究“酸碱盐化学性质” 的复习 麒麟区七中 张兴国 一.探究目的 1.练习固体和液体的正确取用操作。 2.巩固和加深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认识。 3.通过对“物质转换知识链”的设计,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4.让化学知识与实验进行整合。 二.实验试剂和用品 1.试剂: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NaOH 溶液、石灰水; 食盐水、Na 2CO 3溶液、、CuSO 4溶液、BaCl 2溶液、FeCl 3溶液、MgCl 2溶液、 AgNO 3溶液;镁条、铜片、锌粒、锈铁钉、NaHCO 3粉末、Na 2CO 3粉末、 NH 4Cl 固体、熟石灰粉末。 2.用品:白瓷板、玻璃片、砂纸、玻璃棒、pH 试纸、胶头滴管、药匙、镊子、 试管夹、试管(5只以上)、玻璃管或吸管、烧小杯(2只)。 三.知识归纳与串链(预习题) 【归纳】1 我们可以将复杂的“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归纳为“238” (两个表、三种情况、八类反应)。请你写出一个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1. 两类置换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 的应用(有单质生成的反应) ① 金属+酸: ② 金属+盐溶液: 2. 三类“酸碱性相反”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③酸性..氧化物+碱. : ④碱性..氧化物+酸. : ⑤酸.+碱. (中和反应): 3. 三类“盐与酸碱盐”的反应——溶解性表.... 的应用(生成沉淀或气体) ⑥盐+酸: ⑦盐+碱: ⑧盐+盐: 【归纳】2 我们还可以将 “沉淀和离子检验”之间的情况归纳为“863”(八沉淀、六离子、三情况)。 1. 八沉淀的三种情况(写对应化学式) ① 不溶于酸的沉淀: ② 溶于酸并产生.. 气体的沉淀:

最新酸碱盐复习课教学设计

酸碱盐复习课教学设计 天河中学李俊 一、教学设计思路 酸碱盐部分的知识因其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和酸碱盐有关的考题又在中考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中考题中有不少题型是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结合酸碱盐中的特殊沉淀来解题的。学生在做酸碱盐的题目时,不懂得自觉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分析题目,或者做出来也不清楚自己思考的过程。所以这节酸碱盐的复习课首先让学生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出发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旨在帮助学生梳理酸碱盐部分的知识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练习卷几种中考题常见题型的例题分析,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能从物质类别的角度考虑,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应用在解题中,让学生学会将知识点和具体题目结合在一起,在解题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三、附录:复习练习卷 酸碱盐复习卷 一、基本知识点 1.将下列图中能相互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类别进行连线。 金属金属 单质单质 非金属非金属 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化合物酸酸化合物碱碱 盐盐

其中,属于酸的化学性质,属于碱的化学性质,属于盐的化学性质。 以上均为酸碱盐化学性质的通性。 3.完成下列填空(以下均填写化学式)。 是蓝色沉淀;是红褐色沉淀; 是不能溶于酸的沉淀。 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在中考题中的应用实例 1.补全化学方程式 例1.请根据酸碱盐的有关知识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HCl ==== + H2↑ (2)Fe + ===== Cu + (3) + Na2CO3 ===== + CO2↑ + H2O (4)Fe2O3 + ===== Fe2(SO4)3 + (5)BaCl2 + ===== HCl + (6)AgNO3 + ===== HNO3 + 【分析】:这种补全方程式的题目首先要分析物质类别,从物质类别出发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去完成,其中也要考结合反应发生的条件。物质转化题 2.例2.写出下列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② CaCl2Ca(OH)2 ① ② ③ 【分析】:这是常见的无机物相互转化关系的习题之一。解答这类题的基本思路是抓类别,想关系,看条件,从而确定应选择的物质。 3.鉴别题(不同物质类别间的推断题) 例3.某化工厂排出的无色透明的污水呈酸性,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鉴别。(至少写出三种方法) 【提示】可利用基本知识点总结出的酸的通性来思考。

高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练习试题

溶液的酸碱性 知识条目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1.水的离子积常数 b 2.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 c (H +)、c (OH -)的关系 a a 3.pH 的概念,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a a 4.pH 的简单计算 b c 5.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pH 试纸、pH 计测定溶液的pH) a b 6.中和滴定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b 7.几种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a 考点一 知识梳理 1.水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 2O +H 2O H 3O ++OH -或H 2O H ++OH -。 2.水的离子积常数(加试):K w =c (H +)·c (OH -)。 (1)室温下:K w =1×10-14。(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 增大。 (3)适用范围:K w 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4)K w 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 +和OH -,只要温度不变,K w 不变。 注意 (1)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c (H +)·c (OH -),其实质是水溶液中的H +和OH -浓度的乘积,不一定是水电离出的H +和OH -浓度的乘积,所以与其说K w 是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如说是水溶液中的H +和OH -的离子积常数。即K w 不仅适用于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不管哪种溶液均有22H O H O (H )(OH )c c +-=。 (2)水的离子积常数显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都有H +和OH -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增大。(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 w 不变。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 3、Na 2CO 3),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不变。 4.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体系变化 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K w 水的电离程度 c (OH -) c (H +) 酸 逆 不变 减小 减小 增大

酸碱盐化学性质复习

1 酸碱盐化学性质复习 知识联系结构图 有沉淀 ) 1. 酸碱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A. B.无色酚酞溶液 遇碱 注意:A.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或碱 B.使指示剂变色的是酸溶液中大量的H + 或碱溶液大量的OH - ,一些不溶于水的碱【如Cu(OH)2等】由于不能溶于水解离 出大量的OH -而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2. 金属 + 酸 盐 + 氢气 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镁与盐酸反应: 锌与稀硫酸反应: 铁与稀硫酸反应: 铝与盐酸反应: 说明:A 金属与酸反应会放热 B 单质铁与酸反应生成亚铁盐 3. 金属 + 盐 新金属 + 新盐 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前面的金属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即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特别注意盐一定要是可溶性的盐,如Cu 是不能和AgCl 反应的,因为AgCl 不溶于水,不能得到AgCl 溶液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说明:单质铁与盐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 4. 金属氧化物 + 酸 盐 + 水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铁锈的主要成分和稀硫酸反应: 铁锈的主要成分和稀盐酸反应: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 5. 酸 + 碱 盐 + 水 (中和反应)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硫酸和熟石灰反应:

1 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 盐酸和氢氧化铝反应: 硫酸和氨水反应: 6. 酸 + 盐 新酸 + 新盐 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新酸易分解生成气体或新盐不溶于水 盐酸和碳酸钙反应: 盐酸和纯碱(苏打)反应: 盐酸和小苏打反应: 总结:组成里含有 或 的盐能与酸反应生成CO 2气体 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7. 非金属氧化物 + 碱 盐 + 水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 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 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 说明:并非所有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如CO 不能和碱反应 8. 碱 + 盐 新碱 + 新盐 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新碱易分解生成气体或新碱、新盐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不溶于水) 石灰水和纯碱溶液反应: 烧碱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熟石灰和碳铵研磨: 总结:组成里含有 的盐能与碱反应生成NH 3 9. 盐A + 盐B 盐C + 盐D 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的两种盐可溶,生成的两种盐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不可溶) 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 氯化钡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硝酸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反应: 总结:酸、碱、盐之间、盐与盐之间及酸与金属氧化物之间发生的反应均是复分解反应,这些反应要能发生,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发生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 酸碱盐溶液与酸碱性溶液关系总结 酸溶液 一定是 酸性溶液 (pH <7) 少数 中性溶液 大多数 盐溶液 (pH=7) 少数 碱溶液 一定是 碱性溶液 (pH >7) 记住:碳酸钠、碳酸氢钠等可溶性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的水溶液呈碱性。 常见物质的俗名总结

2020-2021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后习题:第三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1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基础巩固 1常温下,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水的离子积是() A.1.0×10-14 B.1.0×10-13 C.1.32×10-14 D.1.32×10-15 答案:A 2纯水在80 ℃时的pH() A.等于7 B.大于7 C.小于7 D.无法确定 答案:C 3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 答案:B 4常温下,在0.01 mol·L-1 H2SO4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 A.5×10-13 mol·L-1 B.0.02 mol·L-1 C.1×10-7 mol·L-1 D.1×10-12 mol·L-1 答案:A 5下列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 W=c(H+)·c(OH-),所以K W随溶液H+和OH-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B.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与水的电离常数K电离是同一个物理量 C.水的离子积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与水的电离常数K电离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物理量 解析:水的离子积常数K W=K电离·c(H2O),一定温度下K电离和c(H2O)都是不变的常数,所以K W仅仅是温度的函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 W=c(H+)·c(OH-),只要温度一定,K W是常数,溶液中H+的浓度变大,OH-的浓度就变小,反之亦然。 答案: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方程式:H2O H++OH-

初中化学酸碱盐复习(超详细)

一、知识概述 在本周对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溶液的酸碱性?怎样表示和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酸和碱是怎样的物质?它们都有哪些性质?什么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常见的酸 (1)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或碱的溶液,本身可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常见的指示剂有石蕊、酚酞等。 (2)常见的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醋酸(CH3COOH)等。 ①盐酸、硫酸的性质和用途 盐酸硫酸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挥发性、有刺激 性气味、在空气中会产生白雾无色、黏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 化学性质 和酸碱 指示剂 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 色酚酞试液变色 和金属 的反应 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 和金属 氧化物 的反应Fe 2O3+6HCl=2FeCl3+3H2O CuO+H2SO4=CuSO4+H2O 用途 用于金属表面的除锈、制造氯 化物、药剂和试剂 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及冶 炼有色金属和金属除锈 ②二种常见酸的特性及主要用途 a.浓盐酸: 易挥发: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会看到白雾,这是由于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的盐酸小液滴。 长时间敞口放置浓盐酸,质量会减少,质量分数减小,发生物理变化。 b.浓硫酸:

吸水性:浓H2SO4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因此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质量分数减小(发生物理变化),所以浓H2SO4一定要密封保存。利用这一性质,浓H2SO4可能做干燥剂。 脱水性:浓H2SO4能将纸张、木材、棉布、皮肤(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这种作用叫做脱水作用,因而浓H2SO4能使皮肤脱水炭化造成严重的灼伤。浓H2SO4 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不慎将浓H2SO4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擦净,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浓H2SO4的稀释:一定要把浓H2SO4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H2SO4中。若将水倒进浓H2SO4里,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H2SO4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失,使水暴沸,带着酸液四处飞溅。 2、常见的碱 (1)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等。 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及用途 ②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固体要密封保存。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 一、单选题 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由水电离产生的c(H +)=1×10-10mol?L -1的溶液中:NO 3-、Fe 2+、Na +、SO 42- B . w +K c(H ) =10-10mol?L -1的溶液中:NH 4+、I -、Cl -、K + C .-+ c(OH )c(H ) =1×106的溶液中:K +、Na +、Cl -、HCO 3- D .惰性电极电解AgNO 3后的溶液中:SO 32-、K +、Na +、S 2- 2.常温下,下列溶液中c(H +)最小的是 A .pH =0的溶液 B .0.03 mol·L -1H 2SO 4 C .0.05 mol·L -1HClO D .0.05 mol·L -1的NaHSO 4 3.在下列叙述中:①0.1mol?L -1HA 溶液的导电性比0.1mol?L -1的盐酸的导电性弱;②测得0.1mol?L -1的HA 溶液的pH=2.7;③常温下,测得NaA 溶液的pH >7;④常温下,向HA 的溶液中加入NaA 固体,pH 增大;⑤等pH 等体积的盐酸和HA 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 反应,HA 放出的H 2多。能说明HA 是弱酸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4.下列溶液肯定呈酸性的是 A .c(OH -)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一、常见的酸和碱 注: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属于混合物。 (1)浓盐酸的挥发性: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挥发性越强。 雾是小液滴,烟是固体小颗粒,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HCl)气体与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不是白烟。 (2 (3)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物)、腐蚀性(化)、脱水性(化,是腐蚀性的一种) (4)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绝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里。因为浓硫酸密度比水大,而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浮在浓硫酸之上,造成局部沸腾。 (5)其他常见的酸:硝酸(HNO3)、醋酸(CH3COOH) 2.酸的化学性质(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H+) +

(1)用石灰石、水、纯碱为原料制熟石灰、烧碱: ①石灰石→生石灰:↑+23 CO CaO CaCO 高温 ②生石灰→熟石灰:CaO + H 2O = Ca(OH)2,放出大量的热 ③纯碱→烧碱:Na 2CO 3 + Ca(OH)2 = CaCO 3↓ + 2NaOH (2)其他常见的碱:氢氧化钾(KOH )、氨水(NH 3·H 2O ) 4.碱的化学性质(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OH -) -注:并不是所有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如H 2O 、CO 。

5.浓硫酸、氢氧化钠事故的处理: (1)浓硫酸: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氢氧化钠:用较多的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溶液。 6.常见的干燥剂: (1)浓硫酸:因能与NH 3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干燥NH 3 (2)氢氧化钠固体:因能与CO 2、SO 2等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干燥CO 2、SO 2 (3)生石灰:吸收水分,食品的干燥剂,CaO + H 2O = Ca(OH)2 (4)铁粉:吸收氧气、水蒸气,抗氧化剂,食品的保鲜剂 7.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1)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 (2)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8.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1)NaOH + HCl = NaCl + H 2O 该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了便于观察,在NaOH 溶液中滴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红色逐渐消失,证明NaOH 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2)中和反应关键是“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以上反应虽然有盐和水生成,但都不是中和反应。 所以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9.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 (3)水: 二、酸碱性和酸碱度 1.酸碱性:酸性、碱性、中性。注意:呈酸性不等于一定是酸、呈碱性不等于一定是碱。如纯碱不是碱,但其水溶液呈碱性,pH>7。 2.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pH 表示,范围:0~14。 (1)pH = 7 时,溶液呈中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2)pH < 7 时,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越接近7,酸性越弱;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3)pH > 7 时,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越接近7,碱性越弱;滴入紫色石蕊试 酸性氧化物 + 水→酸 碱→盐+水(可溶性碱) 碱性氧化物+ 水→碱(可溶性碱) 酸→盐+水 酸性氧化物→酸 水+ 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 CuSO 4→CuSO 4·5H 2O

《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

《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酸碱盐部分的知识因其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而和酸碱盐有关的考题又在中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考题中有不少题型都需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学生在做酸碱盐的题目时,不懂得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分析题目,做题时与物质的性质又联系不上,即使做出来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没有清晰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全凭做题经验套解习题。所以这节酸碱盐的复习课首先要让学生识别物质类别,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之中,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体会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应用。旨在帮助学生梳理酸碱盐部分的知识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学案的例题分析,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能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应用在解题中。在解题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教学设计:

附:《酸碱盐》复习学案 一、激趣引入: 一日三餐,我们离不开食盐;改良土壤酸性,少不了熟石灰;化学实验,常用到酸,碱,盐。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酸碱盐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环节 问题情境一:【学习方式:先自主思考,再全班交流】 实验室桌面上放有:①铁钉、②铜丝、③稀盐酸、④氧化铜、⑤氢氧化钠溶液、⑥稀硫酸、⑦碳酸钠溶液、⑧石灰石、⑨酚酞溶液、⑩氧化铁、⑾石蕊溶液、⑿石灰水。实验老师

让小华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指示剂进行分类整理。(溶液按溶质进行归类;混合物按主要成分进行归类) 请你也来试着进行一次整理。(填序号) 单质:;氧化物:;酸:; 碱:;盐:;指示剂:。 问题情境二:【学习方式:先组内讨论,再组间交流,后概括性质】 小华同学发现桌上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回想起应该是稀硫酸和石灰水,她想给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请你帮助她,取用什么试剂采取什么方法可以把两瓶溶液区分开呢?【学生讨论解决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方法五:; 方法六:;等 【教师点拨】在这次物质鉴别中,你一定应用了酸、碱的多种化学性质,请你归纳一下。1、酸在溶液中均能解离出离子,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性质有:[各举一例,(2)—(5)可用化学方程式举例] (1); (2); (3); (4); (5)。 2、碱在溶液中均能解离出离子,所以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性质有:[各举一例,(2)—(4)可用化学方程式举例] (1); (2); (3); (4); 3、盐的化学性质?(可用方程式表示) (1);

初三化学酸碱盐学习难点突破

初中化学总复习资料(条理清晰) 初三化学酸碱盐学习难点突破 一、熟练记忆规律是应用的前提 酸碱盐部分虽然题型众多,如:鉴别、推断、除杂……,但是这些应用离不开最基础的知识点:即: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熟练记忆。 通过学习可知:酸的通性有五点、碱和盐的通性各有四点。对于这些化学性质必须加以强化记忆和灵活记忆。可采用图表记忆法以及变式记忆法等。 如: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浓缩为下图记忆较好(图表记忆法) 在此基础上,再做变式练习,增加对化学性质的多角度记忆(变式记忆法)。如: (1)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2)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中,生成盐的规律有几条等。 通过如上练习,即可起到加强知识的同化和异化的作用。 二、掌握“规矩”,可成“方圆” 记忆住以上规律就可以熟练应用了吗?当然不能。在大量练习中同学们发现以上规律中有很多是有“规矩”有条件的。因此在记住规律的前提下,还要记住规律应用的条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应用。比如:可根据不同反应类型来灵活记忆有关反应的条件。归纳如下: 例如:写出下列物质中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氧化铁、烧碱溶液、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二氧化碳

思路点拨: 此类题目是考察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反应规律和反应发生条件的较好范例。解题时,为防止产生丢落现象,可采用以铁为起点逐次向后延伸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再以氧化铁为新起点逐次顺推……的方法。经判断共发生8个反应。由以上可以看出:在判断的过程中,自然强化了有关反应规律以及反应发生条件的记忆。这样的习题同学们可多找一些,做成卡片常备左右,随时加以练习,功到自然成。 三、抓重点题型,学会以点带面 在复习中经常见到不少同学埋头于题海之中,耗时长收效甚微。酸碱盐部分的题型虽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综合之下,可以说鉴别、除杂、推断这三类题型是很具代表性的,它们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对于提高其他相关题型的应变能力,必将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下面结合相关例题简要归纳一下各自特点。 例一: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鉴别以下各组溶液: A、NaOH、NaCl溶液、稀HCl() B、Na2CO3、AgNO3溶液、KNO3溶液() C、K2CO3、BaCl2溶液、NaCl溶液()

化学《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复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归纳总结教材上有关酸碱盐的化学方程式。 2、掌握酸碱盐间反应规律,构建酸碱盐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 2、通过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归纳培养学生的求同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实验探究能力,对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认识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构建其知识网络。 2、学会根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探究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通过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强调这节课复习的必要性。 探究活动一: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学生完成学案上该部分内容。教师巡回指导,并安排三名基础稍好的学生上黑板,演示学案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一)酸的通性 酸溶液的pH 7,它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而无色酚酞溶液遇到酸。 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二)碱的通性

碱溶液的pH 7,他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而无色酚酞溶液遇到碱。 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三)盐的性质 教师安排两名基础稍差的学生,分别回答酸(碱)与指示剂反应时的现象,并试着让其总结酸(碱)的化学性质第一条。(对其表现,教

师适时给与鼓励和表扬)。然后师生共同讨论黑板上三名学生书写的有关酸碱盐的化学方程式。注意要引导其书写的规范性和规律性:例如中和反应配平的规律等。另对方程式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如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老师给与强调与提醒。然后让三名基础好的学生,起来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学生对照自己书写的方程式,评价黑板上三名同学书写的方程式。并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通过这些具体的酸碱盐的化学 方程式,总结和概括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教师安排学生练习中考链接中3 题、4 题、5 题(分层要求,A、B 层做前两题,C 层的同学都做)。在学生做题过程时,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完成这些题目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教师要特别强调和突出题目中与本节复习内容相关联的部分。 教师再让学生完成探究活动二部分内容,即用最简练的线条,体现出酸碱盐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探究活动二】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构建相关的知识网络。

高中化学知识点详解大全——《水的电路与溶液的酸碱性》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 考点1 水的电离平衡概念和影响平衡的因素 1.水的电离平衡和电离平衡常数 H2O + H2O H3O+ + OH-ΔH>0 或者H2O H+ + OH- ΔH>0 ①25℃时:K W= =10-14mol·L-1 ②Kw随温度升高而 2.水的电离度 对于水c(H2O)=(1000g/L)/(18g/mol) = 55.56mol/L(常数). 常温时α水=10-7/55.6=1.8×10-9=1.8×10-7% 所以水是的电解质.比水还难电离的物质通常看作是非电解质. 3.影响水的电离度大小的因素: (1)温度的影响规律: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度. (2)浓度的影响规律: ①加入酸, c(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向移动,水的电离度。 ②加入碱, c(O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向移动,水的电离度。 ③加入因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或呈碱性的盐,使水的电离度。 ④加入因电离而使溶液呈酸性的酸式盐, 如:NaHSO4、NaHSO3和NaH2PO4等,相当于加入酸的 [例1]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KHSO4固体(温度不变),则溶液的() A、pH值升高 B、[H+]和[OH-]的乘积增大 C、酸性增强 D、OH-离子浓度减小 考点2 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1.溶液酸性、中性或碱性的判断依据是:看和的相对大小. 在任意温度的溶液中:若c(H+)>c(OH-) c(H+)=c(OH-) c(OH-)>c(H+)

[例2] (1)某温度下,某溶液的pH=7,该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吗? (2)某温度下纯水的c(H+)==2.0×10-7mol/L。在此温度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4.0×10-13mol/L,则该溶液的pH值可能是________。 [解析]在该温度下,kw= c(H+)·c(OH-)=2.0×10-7×2.0×10-7=4.0×10-14。 c(H+)=4.0×10-13mol/L,则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若酸性溶液,溶液中的c(H+)=4.0×10-14/4.0×10-13=1.0×10-1mol/L。所以溶液的pH值=-lg c(H+)=-lg(1×10-1)=1;若碱性溶液,则溶液的pH值=-lg c(H+)=-lg4.0×10-13=13-lg4=12.4。 【答案】(1)不一定(2)该溶液的pH值可能为1或12.4。 [规律总结](1)在25℃时是中性溶液,低于25℃时是弱酸性溶液,高于25℃时是弱碱性溶液。(2)本题的情境转换成非理想状况,主要考查考生灵活应变的能力。 考点3 pH值计算的基本规律 1. 两种强酸溶液混和,先求c(H+),再求pH。 C(H+)= 两种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和,且原溶液pH值相差≥2时,把稀溶液(pH较大的)当作水来处理,混和液的pH值=小pH+0.3。 2.两种强碱溶液混和,先求c(OH-),再通过求c(H+),最后求pH值. C(OH-)= 两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和,且原溶液pH值相差≥2时,把稀溶液(pH值较小的)当作水来处理,混和液的pH=大pH-0.3。 3.强酸和强碱混和,先确定过量离子的浓度: 若H+过量c(H+)=(c(H+)酸V酸-c(OH_)碱V碱)/(V酸+V碱) 若碱过量c(OH-)=(c(OH-)碱V碱-c(H+)酸V酸)/(V碱+V酸) 当酸过量时,必须以剩余的氢离子浓度来计算溶液的PH 值;当碱过量时,必须以剩余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来计算溶液的POH值,再求pH值。 4. 有关酸、碱溶液的稀释 强酸溶液每稀释10倍,pH增大一个单位,弱酸溶液每稀释10倍,pH增大不到一个单位; [例3] 求下列溶液的pH: (1)某H2SO4溶液的浓度是0.005mol/L:①求此溶液的pH;②用水稀释到原来体积的100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7.1 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结论: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红; (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 (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 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② 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 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 质。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 (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 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 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2CO3 等。

HCl==H++Cl-;H2SO4==2H++SO42-;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 等。 + - 2+ - NaOH==Na++OH-;Ca(OH) 2==Ca2++2OH-; (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NH4NO3 等。NaCl==Na++Cl-;NH4NO3==NH4++NO3-; 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 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pH 值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溶液的pH 值与酸碱性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且pH 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且pH 越大,碱性越强。 3.pH 试纸的使用方法: 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试液滴(或涂)在pH 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标准比色卡上相同颜色的pH 即为该溶液的pH。 (1)不能直接把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以免带入杂质,同时这种操作可能泡掉pH 试纸上一部分指示剂,以致比色发生较大的误差; (2)不能先用水将pH 试纸润湿,再进行测试,因为水润湿后的pH 试纸将测定的是稀释后溶液的pH。 (3)我们实验室一样使用的pH试纸是广泛pH试纸,测出的pH值是1~14的整数。(4)为了比较精确的测定溶液的pH,我们可以用精密pH 试纸和酸度计(又称 pH 计)来测量。三、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1.人的体液有一定的酸碱度。血液、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的酸碱度都接近于中性,而且变化极小; 2.胃液的pH 在0.9~1.5 之间,在这样的环境中铁屑都可被溶解,但胃本身却能安然无恙。因为胃里有一层“粘液屏障”,它是由粘液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出的一种胶冻状粘液,在胃粘膜表面构成一个保护膜,用来保护胃,防止胃酸对其本身的腐蚀及胃蛋白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及其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及其化学性质》教学 设计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及其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和分化点;这部分知识系统性强,反应的规律突出,内容较多,历届中招考试中都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在陕西2015年中考试题中占 22分(约占总分值的44%)。出题一般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因此很有必要对酸碱盐进行专题复习。本节课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复习了“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之后,设计了一些与之有关的初步运用,针对性练习、拓展练习,通过创设一些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使他们仿佛置身于中考,从亲身体验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复习,巩固“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②创设情景,让学生置身于中考,从亲身体验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 ②让学生通过具体题目的要求和条件,学会分析题意,掌握做题的方法,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生活态度。 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讲题,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复习,巩固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具体题目要求和条件,会分析题意,掌握做题的方法,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能力。 四、学情分析: 课本在新课教学阶段并没有系统的对酸碱盐化学性质进行归纳,学生对酸碱盐的一些化学反应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及时让学生对酸碱盐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

高中化学 3.2 溶液的酸碱性

3.2 溶液的酸碱性 每课一练(苏教版选修4) 夯基达标 1.在100 ℃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若该温度下某溶液中H +的浓度为1×10-7 mol·L -1,则该溶液( ) A.呈碱性 B.呈酸性 C.呈中性 D.c(OH -)=100c(H +) 则c(OH -)=172212101101----????L mol L mol =10-5 mol·L -1 因此c(OH -)>c(H +),溶液显碱性且10-5 mol·L -1=c(OH -)=100c(H +)=100×10-7 mol·L -1。 答案:AD 2.下列溶液的pH <7的是( ) A.人体内血液 B.橙汁 C.蔗糖水 D.胃液 解析:生物中许多生命活动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而且要在一定的pH 范围内,解题时应把化学知识与生物知识有机结合起来。pH <7说明溶液呈酸性,而血液略偏碱性,蔗糖是非电解质,其溶液为中性。橙汁中含有许多有机酸,胃液中含有盐酸,因而B 、D 呈酸性,pH <7。 答案:BD 3.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OH -为( ) A.1.0×10-7 mol·L -1 B.1.0×10-6 mol·L -1 C.1.0×10-2 mol·L -1 D.1.0×10-12 mol·L -1 解析:pH 为12的溶液若为碱溶液则溶液中c(OH)=10-2 mol·L -1,由K W =10-14 mol 2·L -2=c(H +)·c(OH -)知由水电离出来的c(H +)为10-12 mol·L -1,若为盐溶液,该盐为强碱弱酸盐,溶液中的OH -全部是由水电离产生为10-2 mol·L -1,由水电离出的H +一部分与弱酸根结合生成弱酸,导致c(OH -)>c(H +)显碱性。 答案:CD 4.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 A.11℃1 B.9℃1 C.1℃11 D.1℃9 解析:本题是求两溶液的体积比,实际上考查的是pH 的计算,且属于酸碱混合碱过量的情况。可根据溶液混合反应后剩余c(OH -)浓度列式求解。 设以下标1表示酸,2表示碱。则混合前碱中c 2(OH -)=0.1 mol·L -1,酸中c 1(H +)=0.01 mol·L - 1,则:c 余(OH -)=10-3 mol·L -1=121221112201.01.0)()(:V V V V V V H c V OH c V +-=+?-+- =0.001 解得V 2∶V 1=1∶9,故选项D 正确。 此题也可用估算法巧解。因强碱中c 2(OH -)是强酸中c 1(H +)的10倍,故二者恰好完全中和的体积比应为V 2∶V 1=1∶10,而题中不是恰好反应,而是碱稍过量,因而V 2∶V 1应略大于1∶10,从而得出结果。 答案:D 5.pH 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 和n 倍,稀释后两溶液pH 仍相同,则m 和n 的关系是( ) A.m=n B.m >n C.m <n D.无法判断 解析: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稀释至原体积的n 倍后,c(H +)也随之变为原来的n 1。醋酸是弱酸,不完全电离,也稀释至原体积的n 倍时,pH 小于盐酸溶液稀释后的pH 。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