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试题编号:414 试题名称:理论力学

注意:答题一律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草稿纸或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承重框架如图所示,重物重W=490N,杆件和滑轮的重量略去不计,滑轮

的半径为0.1m。试求A和C点的约束反力。(15分)

二、图示半圆形凸轮以等速v=100mm/s向右运动,通过CD杆使重物M上下运动。已知凸

轮半径R=100mm,重物质量为m =10Kg,C轮半径不计。试求当φ=45°时重物M对CD 杆的压力。(15分)

三、均质杆AG与BG由相同材料制成,在G点铰接,二杆位于同一铅垂面内,

=240mm。若系统由静止并放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已知AG=250mm,BG=400mm,GG

1

开始释放,求当A、B、G在同一直线上时,A与B二端点各自移动的距离为多少?(22

分)

四、

在图示曲柄连杆机构中,曲柄与连杆均看作均质杆,质量各为m 1、m 2,长度均为r 。

初始时,曲柄OA 静止地处于水平向右的位置,OA 上作用一不 变的转动力矩M 。求曲柄转过一周时的角速度。(18分)

五、 两均质杆OA 和O 1B 的上端铰支固定,下端与杆AB 铰链联结,使OA 与O 1B 铅垂,而

AB 水平,并都在同一铅垂面内,如图所示。如果在铰链A 处作用一水平向右的冲量S ,并设各铰链均光滑,三杆重量相等,且OA=O 1B=AB=l 。求每根杆的偏角。(22分) 六、

带有水平滑槽的套杆可沿固定板的铅垂导轨运动,从而带动销钉P 沿半径R=200mm 的

圆弧滑槽运动。已知套杆以匀速v=2m/s 沿铅垂方向向上运动,求当y=100mm 时线段OP 的角加速度。。

。(18分)

A

B

七、图示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平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并可绕通过环心并与其垂直的轴

O转动,另有一均质杆,长为R

2、重为W,A端铰链于环的内缘,B端始终压在轮缘上。

已知R=400mm,W=100N。若在某瞬时,圆环的角速度ω=3r/s,角加速度ε=6r/s2,求该瞬时杆的A、B端所受的力。

(22分)

八、图示机构,已知OD=l,OC=R,杆件的质量及摩擦忽略不计。设机构于图示α角度的

位置平衡,试用虚位移原理求力P和Q之间的关系。(18分)

一、 成果简介 -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一、成果简介 1.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承担着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驱动力。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农林院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程度很低,主要表现在: 1)具有海外交流经历的研究生规模很小。由于海外交流成本很高,所以受众面很小,出国交流人数占研究生总人数比例很低。 2)研究生校园国际化交流氛围不浓厚。研究生绝大部分为中国本土学生,难以形成多元文化共存的校园氛围。 3)研究生课程国际化程度不高。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实施缺乏国际化理念,全英文课程建设不成体系。 4)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制度机制不完善。学校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国际化运作机制不成熟。 2. 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 在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校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及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理念为引领,突破传统的“小规模、贵族式”国际化教育方式,积极探索新路径,在理念、形式和内容上做出转变,探索“大规模、大众化”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主要经验有: 1)首创研究生选派机制,提高选派学生质量,多形式多渠道不断扩大研究生出国学术交流规模。 2)开创以研究生为主导的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提升留学生招生规模和培养水平,营造校园国际交流氛围,搭建研究生国际化交流平台。 3)建设研究生全英文课程体系,为国际化教育提供支撑。 3. 创新点 1)创新研究生选派机制,研究生出国质量和规模逐年扩大,全面拓宽了研究生国际视野;首创直博生全英文论坛、国外访学新模式。 2)开创以研究生为主导的国际学术会议,扩大了农林学科海外影响力,为农林高校研究生打开了国际交流窗口。 3)建立与世界接轨、体现农林院校特色的全英文课程体系,在兄弟院校中示范推广。构建了科学、规范、长效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4.推广应用成果及贡献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04年(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班级学号课程(基础)生物化学成绩 各位同学: 开始做试卷前, 务必填写好你的姓名、班级和学号, 然后仔细阅读下列你所必须考试的题目, 不要遗漏 和错考. 1.农学类专业(农学,植保,生态,环科,资环,园艺,中药,食工,生工,食品安全)学生只考前面一、二、三、四、 五大部分试题; 2.生物科学专业学生除了考前面一、二、三、四、五大部分外, 还要考第六部分附加題; 3.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除了考前面一、二、三、四、五大部分外, 还要考第七部分附加題; 4.基地班学生除了考前面一、二、三、四、五大部分外, 还要考第八部分附加題。 一、单选题(40题, 每题1分, 共40分) 1. 软脂酰CoA经过一次β氧化,其产物通过TCA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的数目是多少?…………………………………………………………………………………………………………(D) (A) 5 (B) 9 (C) 12 (D) 17 2. 脂酰CoA的β氧化顺序是……………………………………………………………………………(C) (A) 脱氢,加水,再脱氢,加水(B) 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C) 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D) 水合,脱氢,再加水,硫解 3. 与脂肪酸的合成原料无直接关系的是………………………………………………………………(D) (A) 乙酰CoA (B) NADPH+ H+ (C) HCO3-(D) 丙酮酸 4. 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限速酶是…………………………………………………………………………(B) (A) 酰基转移酶(B) 乙酰CoA羧化酶 (C) 脂酰CoA合成酶(D) 苹果酸合酶 5. ACP分子结构中含有…………………………………………………………………………………(C) (A) 核黄素(B) 叶酸(C) 泛酸(D) 抗坏血酸 6. mRNA的主要功能

2006南京农业大学遗传学考研真题

试题编号:404 试题名称:遗传学 注意:答题(含填空题)一律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草稿纸或试卷上一 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15×2=30): 1.姊妹染色单体 2.假噬菌体 3.负干扰 4.SSR 5.颠换 6.基因文库 7.冈崎片段 8.异位同效基因 9.多克隆位点(MCS)10.孟德尔群体11.交叉遗传12.延迟遗传13.测交14.假基因15.遗传方差 二、填空(每题2分, 14题共28分) 1、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主要是由、、和组成 的。 2、许多生物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一般具有组成的功能,因而称为。 3、两对基因互作的主要方式有,,,, , 。 4、两个连锁基因的连锁强度,那么测交出来的遗传距离越大。如果一个杂合体 自交或测交均分离不出新类型,那么两个基因为连锁。 5、在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缺失和重复导致染色体上基因发生了变化,而倒位和易 位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发生了变化。 6、含有F因子的菌株叫菌株,不含F因子的菌株是菌株。染色体整 合有F因子的菌株叫菌株,即。 7、聚合酶链式反应,又称PCR反应,其主要步骤包括、、 等3个。 8、在玉米中,已知非甜粒基因(Su)对甜粒基因(su)是显性,为了测定玉米籽粒由非 甜粒变为甜粒的突变率,需用表现型为,基因型为的玉米作母本,由诱变处理的表现型为,基因型为的纯种玉米的花粉作父本进行杂交。

9、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要素是、、。 10、孢子体不育是指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其花粉的育性表现为。而配子体不育是指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其花粉的育性表现为。这两种不育类型均属于。 11、某个体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85%,狭义遗传力为45%。那么后代个体间差异有 是由环境引起的,而由等位基因间的显性效应和非等位基因间上位性效应引起的变异为。 12、研究一个群体子代之间与频率消长变化的遗传学分支是群体遗传学。打开一个孟德尔平衡群体结构的钥匙是群体内的频率。如果在这样群体内aa的频率为16%,那么p为,q为,D为,R为,H为。 13、假定F1基因型为AaBbCcDD,且这四对基因为独立遗传,则其F2分离群体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子代比例为。若将该自交5代,则其F6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 比例为。 14、遗传学发展史上的大事记有,, 等。 三、简答题(50分) 1、试解释基因、基因组、基因组学、核型概念。(5分) 2、经典遗传学中,如何测定同一连锁群上基因间的交换值?对一个生物种来说,基因间交换的益处和害处是什么?(8分) 3、试分析细菌的遗传重组方式有哪些?它与高等生物的遗传重组方式有何异同?(10分) 4、根据你所学遗传学知识,引起植物花粉败育的原因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7分) 5、试比较回交与自交的遗传效应异同。(7分) 6、简述基因工程的概念和步骤。(6分) 7、为什么说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如何证明?(7分)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 1 绪 论

1 绪论 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地和基本生产资料,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农业生产主要是由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管理三个环节组成。植物生产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质,其产品可直接作为粮食或工业原料被人类直接利用,也可作为饲料、饵料等用于动物生产,从而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动物性食品和其他产品。农业生产的废弃物,通过耕作归还土壤,继续进入土壤物质循环之中,更新土壤有机质,维持和提高土壤生产性能。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载体,因此还能给提供大部分生命必需元素。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主要是通过其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就现阶段而言,无论是植物生产还是动物生产,都是离不开土壤这个基地的。 土壤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不可再生型资源,因为土壤的形成和更新速度非常缓慢,而土壤质量的破坏却可能是极为迅速的。因此,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壤资源是全人类的一项迫切而又长远的历史任务。 1.1土壤和肥料的概念 土壤(Soil)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陆地表面”说明土壤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则是土壤这一物质客体的基本必要组成分;“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说的是土壤的基本特性,即具有肥力;“未固结层”指其物理状态之疏松多孔,明显有别于坚硬固结的岩石等。 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后再经成土作用形成的阶段性产物,岩石在风化过程中变得疏松多孔,部分矿物彻底分解成为可溶性物质。生物的活动不仅加快了岩石风化进程,而且为土壤积累有机物质创造了条件,于是具有一定生物活性、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壤诞生了。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这一概念涉及到土壤学的各个分支。狭义的土壤肥力的概念是指土壤供给植物必需养分的能力。 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表明,土壤养分和水分对评价土壤肥力是重要的,但不能全面反映土壤肥力状况。土壤肥力因素至少应包括养分、水分、空气和温度四个方面,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协调状态。 根据肥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将之分为自然肥力(natural fertility)和人为肥力(anthropogenic fertility)。自然肥力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土壤所具有的肥力。也就是土壤在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纯粹的自然肥力只有在原始林地和未开垦的荒地上才能见到。由耕作、施肥、灌排、改土等人为因素作用形成的土壤肥力称为人为肥力。人为肥力是在自然土壤经过开垦耕种以后,在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下创造出来的。 农业土壤(又称为耕作土壤、耕种土壤),既具有自然肥力,又具有人为肥力,就其发生而论可以区分,但极难分出各自的权重。在农业生产上,土壤肥力受到环境条件、土壤管理技术水平以及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特点等的限制并不能完全表现出来。我们把在一定农业技术措施下反映土壤生产能力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

《学科导论》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学科导论是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科导论》的学习: (1)使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行业发展动向; (2)熟悉资源、环境、生态领域的总体概况、研究进展、热点问题和学科前沿,激发兴趣,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对本学科的理解和把握; (3)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综合素养,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为本科生就业或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三、学时分配及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讲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习题要点:茶园土壤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针对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等。 本章重点、难点: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茶园土壤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熟悉解决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第二讲我国环境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习题要点: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当前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我国各时期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熟悉当前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热点等。 第三讲有机农业专题 习题要点:有机农业的概念;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历程;我国有机农业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历程;熟悉当前我国主要的有机农业企业等。 第四讲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专题 习题要点:我国主要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种类;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常规处理方法;当前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种类及常规处理方法;熟悉当前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等。 第五讲生物质炭及其环境应用 习题要点: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生物质炭的主要环境应用方式;生物质炭的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生物质炭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生物质炭制备方法及常规的环境应用方式;了解当前我国生物质炭的研究热点等。 第六讲污染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 习题要点:主要的污染元素;主要污染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特征;当前污染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污染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主要污染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特征;了解污染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热点等。 第七讲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习题要点:固体废物的含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热点与难点问题;城市污水污泥、工业污泥处置难点及新理论新技术;垃圾处理处置政策调研与制定;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及研究进展等。 本章重点、难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热点与难点问题;关于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的新理论与新技术。

南农土壤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土壤生产力 2、激发作用 3、浸水容重 4、气相率 5、斯托克斯定律 6、土壤水贮量 7、硅氧烷型表面8闭蓄态磷9.Soil order 10、土壤自净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根据历届国际土壤学会(或国际土壤联合会),土壤学较成熟的学科分支有哪些? 2.何为2:1型非膨胀性矿物?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3.简述气候与土壤发生的关系。 4.何为盐基饱和度?它与CEC有何关系? 5.土壤酸碱度对养分的有效性有何影响? 6.何为酸性沉降?酸性沉降对土壤的影响如何?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什么是粘土矿物?其基本结构单位有哪些?请叙述我国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2.何为土壤腐殖物质?土壤腐殖酸有哪些性质?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过程中有何作用? 3.土壤中存在哪些类型的水分运动?各自的推动力是什么?并请叙述土面蒸发的三个阶段。 4.土壤分类工作有哪些内容?请阐述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命名方法及其特点。 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单位晶片 2.矿质土壤 3.腐殖化系数 4.土水势 5.ESP 6.滞后现象 7.土壤呼吸 8.水合氧化物型表面9.黏着点10.土壤退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土壤学的研究方法有何特点? 2.简述土壤生物多样性。 3.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有何意义? 4.何为土壤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5.说明下列函数式中各字母和符号的含义:S = f (cl,o,r,p,t……) 6.什么是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有何用途?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哪些重要作用?目前土壤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何为土壤质地?不同质地的土壤肥力有何特点?如何进行利用与改良? 3.土壤酸度有哪些指标?土壤酸碱性对土壤生态环境有何影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如何对土壤土壤酸碱性进行调节? 4.土壤有机质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植物营养和环境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在当前农村有机肥减少的情况下,您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南京农业大学认定核心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7)”研究结果“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6)”是2006年1月制定的,根据2007年6月29日校八届二次学位委员会会议精神,建议对原目录进行修订。我办会同有关职能部门通过征求有关学院意见、影响因子核对、专家座谈等,在原目录修订的基础上编制了“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7)”,见附表。 发展规划办公室 2007年7月18日 附表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7)(一)(研究结果) (共1565种,按拼音排序) 一类(166种) Acta Geologica Sinica 《地质学报》 (中英文版)Acta Mathematica Sinica 《数学学报》 (英文版) Acta Mechanica Sinica 《力学学报》 (英文版) Acta Mechanica Solid Sinica《固体力学学报》 (英文版)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金属学报》 (中英文版)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海洋学报》(中英文版)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 (中英文版) Acta Polymerica Sinica 《高分子学报》 (中英文版)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大气科学进展》 (英文版) Algebra Colloquium《代 数集刊》 (英文版)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亚洲男性学》 (英文版)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 (英文版)Cell Research 《细胞研究》 (英文版)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 (英文版) Chin Astron and Astrophys《中国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 (英文版) Chin Phys 《中国物理》 (英文版) Chin Phys Lett 《中国物理快报》 (英文版) Chin of Polymer Science 《高分子科学》 (英文版)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 版)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Series B《数学年刊B辑》 (英文版)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 (英文版)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中国天文 和天体物理学报》 (英文版)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 文版)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中国化学》 (英文版)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电子学报》(中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机械工程学报》 (中英文)Chinese Medical Journal 《中华医学杂志》 (中英文版)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 (中英文) Commun Thero Phys《理论 物理学通讯》 (英文版) Episodes《地质幕》(英文版)Fungal Diversity 《真菌多样性》 (英文版) Insect science (原 Entomologia Sinica)《中国昆虫科学》 (英文版) J Comput Sci & Tech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报》(英文版) J Mater Sci& Tech 《材料科学与技术》 (英文版)

遗传学课后答案

遗传学 习题与参考答案 南京农业大学 农学院普通遗传学教研组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练习) 一、解释下列名词: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单倍体联会胚乳直感果实直感 二、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花粉粒?多少精核?多少管核?又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胚囊?多少卵细胞?多少极核?多少助细胞?多少反足细胞? 三、玉米体细胞里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四、假定一个杂种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本、A’、B’、C’来自母本。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 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各有什么意义? 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用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 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数目、形态和大小。 染色单体: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由同一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两条遗传内容完全一样的子染色体。 着丝点:即着丝粒。染色体的特定部位,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此部位不染色。 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cell cycle)。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生物双亲,在减数分裂时,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形状、大小和结构都相同。 异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上有所不同的染色体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一般不能两两配对,形状、大小和结构都不相同。 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是一种无纺锤丝参与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又称体细胞分裂。整个细胞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核分裂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最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染色体数目和性质上与母细胞相同。 单倍体: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n)的个体。 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联会复合体——减数分裂偶线期和粗线期在配对的两个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结构,包括两个侧体和一个中体。 胚乳直感:又称花粉直感。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二、可以形成:40个花粉粒,80个精核,40个管核;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10个胚囊,10个卵细胞,20个极核,20个助细胞,30个反足细胞。 三、(1)叶(2)根(3)胚乳(4)胚囊母细胞(5)胚 (6)卵细胞(7)反足细胞(8)花药壁(9)花粉管核 (1)叶:20条;(2)根:20条;(3)胚乳:30条;(4)胚囊母细胞:20条;(5)胚:20条; (6)卵细胞:10条;(7)反足细胞:10条;(8)花药壁:20条;(9)花粉管核:10条 四、如果形成的是雌配子,那么只形成一种配子ABC或A’B’C’或A’ BC或A B’C’ 或A B’ C 或A’ B C’ 或AB C’ 或A’B’ C ; 如果形成的是雄配子,那么可以形成两种配子ABC和A’B’C’或A B’ C 和A’ B C’ 或A’ BC 和A B’C’ 或AB C’ 或和A’B’ C 。

沈其荣简介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土壤微

沈其荣简介: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土壤微生 物、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研究。提出和建立了土壤微生物区系调 控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并研发出调控土壤微生物区系的有机(类) 肥料系列产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肥、全元生 物有机肥),相关技术工艺已被全国600多家企业采用;研发的土壤熏蒸与生物有机肥联用防治土传病害综合技术效果显著,为中国土壤生物肥力提升和有机(类)肥料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金奖1项、国家专利优秀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以及省部级一等奖8项。以第一和第二完成人获中国发明专利60多件、国际PCT专利6件,其中50多件专利在企业得到转化。发表SCI论文400多篇,H指数50,2014年-2018年连续五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农业部和江苏省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十大杰出发明人和江苏省首届发明人奖。已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21名、博士研究生83名。目前和曾经兼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领域主题专家、第六届和第七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有机(类)肥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营养学会生物与有机肥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组组长、教育部和农业部科技委委员、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农业学科组组长等社会职务。 1、主要学习简历: 1978.2-1982.1,南京农业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学位论文:江苏省红旗农场土壤有机质组成研究 1982.2-1985.1,南京农业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学位论文:不同有机肥氮素矿化特征研究 1985.2-1987.12,南京农业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学位论文:不同土壤氮素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有机实验 很全的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学时:36 学分:2 制订者:邵苏宁金射凤审核者:陈道文 1. 面向专业:农业院校农学等专业 2. 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实验课共有9个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1个,设计性实验2个,综合性实验6个。 1. 实验一:熔、沸点的测定(4学时) 1、了解熔点测定的方法,明确测定熔点的意义,掌握测定过程; 2、掌握微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意义和操作程序; 3、用测熔、沸点的方法进行未知物的鉴定。 实验二:1-溴丁烷的制备与鉴定(4学时) 1. 学习以醇为原料制备饱和一卤代烃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2、熟悉用常压蒸馏来纯化1-溴丁烷; 3、了解卤代烷烃的鉴定方法。 实验三:色谱层析法(4学时) 1、学习薄层层析和柱层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1. 应用薄层层析法分离与鉴定绿色植物中的各种色素; 2. 熟悉用柱层析法分离甲基橙和亚甲基蓝。 实验四:乙酰水杨酸的合成、纯化及光谱鉴定(4学时) 1. 掌握乙酰水杨酸合成的基本原理; 2. 熟悉乙酰水杨酸的制备、纯化及干燥的基本操作过程。 3. 应用红外光谱法鉴定乙酰水杨酸。 实验五:乙酸正丁酯的制备、纯化及折光率的测定(4学时)

1. 了解乙酸正丁酯的合成方法; 2. 掌握萃取、洗涤、干燥和蒸馏等操作过程; 3. 测定乙酸正丁酯的折光率。 实验六: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4学时) 1. 学习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原理和操作; 2. 掌握索氏提取器的使用和工作原理; 3. 熟悉简易的升华操作。 实验七:乙酰苯胺的制备、纯化及熔点测定? (4学时) 1. 掌握苯胺乙酰化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2. 巩固分馏操作技术; 3. 熟悉纯化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方法——重结晶; 4. 使用直读式熔点仪测定乙酰苯胺的熔点。 实验八:苯甲醇与苯甲酸的制备? (4学时) 1. 掌握使用Cannizzaro反应来制备苯甲醇与苯甲酸; 2. 熟悉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分离和纯化过程。 实验九:有机化学综合性实验? (4学时) 1. 熟悉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仪、直读式熔点仪和旋光仪等仪器的使用原理和操作程序; 2. 测定糖的旋光度、定量测定有机磷农药的含量、进行苯乙酮的红外光谱分析。

2004年南京农业大学421遗传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4年南京农业大学421遗传学考研真题 试题编号:421 试题名称:遗传学 注意:答题一律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草稿纸或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体细胞交换 2.斑驳型位置效应 3.基因组比较作图 4.FISH 5.异源染色体 6.部分二倍体 7.同源异源多倍体 8.重叠基因 9.基因标记 10.孢子体不育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80分) 1.普通小麦(2n=6x=42,基因组AABBDD)为异源六倍体。培育出的一套21个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单体系列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1)但单体在使用前必须要进行鉴定,为什么? 2)现将需要鉴定的小麦单体1A与小麦1A短臂的端二体测交,大部分测交后代具有41条染色体,这些测交后代在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构型分析发现,出现19个二价体、一个异型二价体和一个单价体。试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3)写出其他鉴定单体的主要方法。 2.简述孟德尔分离规律中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 3.简述交换值与重组率之间的关系与差异。 4.使细菌的ab+菌株与a+b菌株混合培养,形成了a+b+、ab重组类型,您将采用哪些方式来确定这种重组是转化、转导还是接合的结果? 5.试述经典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关于基因的概念。 6.在高秆玉米田里出现一株矮化植株,怎样验证它是由于基因突变,或是由于环境影响产生的? 7.简述基因组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的异同。 8.何谓杂种优势?简述杂种优势的基本特点。 9.简述哈德—魏伯格定律的要点。 10.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在哪里?这两类性状的分析方法有何异同?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普通小麦(2n=6x=42,genome AABBDD)的近缘物种栽培黑麦(2n=2x=14, genome RR)具有良好的小麦白粉病抗性,试详细叙述如何利用该遗传资源进行普通小麦抗白粉病性状的改良(可结合图示说明)? 2.纯合的匍匐、多毛、白花的香豌豆与丛生、光滑、红花的香豌豆杂交,产生的F1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生态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生态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生态学”专业简介 专业简介:(格式:学科级别、核准招生时间、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介绍、导师队伍(含姓名和研究方向)、研究条件、近年主要研究课题和成果) 学科级别:二级学科核准 招生时间:2002年 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介绍:生态学是研究从分子、个体到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等多个层次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的学科,它的本质是探讨生物的生存技巧。随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以及全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使生态学逐渐成为指导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学科,其在现代生物学中的地位以及解决和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南京农业大学生态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多年来通过相关学院的共同努力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学教学与科研体系。 目前本专业主要有以下研究方向:1、信息生态学:运用全新的信息处理理念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分析和处理日趋膨胀的生态学信息,寻求生态系统整体水平的规律,解决生态学中的重大问题。2、污染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系统与污染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污染生态系统的控制和修复。3、恢复生态学:重点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和机理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4、环境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系统与环境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作用机理与调控模式。5、农业生态学:主要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控规律以及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可持续管理对策。6、分子生态学:应用分子进化和群体遗传学的理论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研究种群的时空结构和动态、种群的进化历史、表型变异的遗传基础和生态适应以及物种形成和分化等。7、行为生态学:应用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解释动物的行为及生态适应性。8、全球变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全球变化条件下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响应机理。 导师队伍(含姓名和研究方向):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16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和出国留学或进修经历,指导研究生经验丰富。 曹卫星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生态学。 胡锋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恢复生态学。 卞新民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学。 翟保平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生态学。 潘根兴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染生态学。 黄耀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系统模拟。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研究生复试-539食品营养与化学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试题 539食品营养与化学 食品化学部分 一、单选题 1糖结晶能力大小() A蔗糖<果糖<转化糖B果糖<蔗糖<转化糖C淀粉糖浆>果糖>蔗糖D蔗糖>果糖>淀粉糖浆2 视黄醇是指()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B2 D维生素PP 3 促进蛋白质中氢键作用的因素有() A加热B冷却C氧化D还原 4 吸湿性和保湿性较高的糖是() A葡萄糖B转化糖C麦芽糖D蔗糖 5 下列可预防龋齿的是()? A 木糖醇B玉米糖浆C麦芽糖D糊精 6 下列食品中富含短链脂肪酸的是() A玉米油B深海鱼油C花生油D奶油 7 被称为鲜味核苷酸的是() A 5’-鸟苷酸二钠B3’-腺苷酸C5’-鸟苷酸D3’-黄甘酸钠 8下列关于赖氨酸水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H>7时带正电荷BPH=7时带正电荷C PH<7时带负电荷D PH=7时带负电荷 9 能够提高蛋白质水化力的方法是() A冷冻BPH远离等电点C温度升高D温度下降 10 下列关于淀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直链淀粉含量小于支链淀粉B直链淀粉分子量大于支链淀粉C支链淀粉可分散在冷水中D直链淀粉可溶于热水 11 下列关于SO2与亚硫酸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酶促褐变抑制B花青素的漂白C对羰氨反应无抑制D对维生素B1破坏 12 下列关于油脂氢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够将固态的脂变为液态的油B增加必须脂肪酸含量C产生反式酸D降低油脂氧化稳定性 13 下列关于β-胡萝卜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而损失B发色结构是多顺式非共轭双键系统C维生素D原D耐热性好,对光和氧1敏感 二、名词解释 1、淀粉老化 2、水分活度 3、氧化性酸败 4、酸价 三、联想题 例:等温吸湿线水分含量水分活度滞后现象 等温吸湿线是某温度下水分含量随水分活度变化的曲线,在吸湿和解吸的过程中曲线不重合的现象叫做滞后现象 1 结合水冰点沸点微生物 2 n-3多不饱和脂肪酸脑黄金深海鱼油脂肪氧化 3 胶原蛋白明胶老酸奶皮革下脚料

南京农业大学“十五”“211工程”总结报告提纲

南京农业大学“十五”“211工程” 总结报告提纲 一、总体建设目标及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一)项目建设概况 1、“十五”“211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 2、“十五”“211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3、“十五”“211工程”建设总投资、投资构成及投资安排 (二)“十五”“211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1、总体建设目标、建设任务以及具体指标完成情况 2、各子项目建设目标、建设任务以及具体指标完成情况 [队伍建设、人才培养、重点研究方向进展等] 3、建设资金到位、使用、完成及管理情况 4、仪器设备购置(调整)、使用及管理情况 二、“十五”“211工程”建设效益分析 (一)“十五”“211工程”建设成效 [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在总体水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办学条件等各方面取得的建设成效以及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二)“十五”“211工程”已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1、对“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从其水平、意义和影响等方面介绍 2、按标志性成果的重要性、水平、影响程度排序 (三)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与“九五”建设相比,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有哪些进步和重大突破;“九五”以来“211工程”对学科建设、学校整体发展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对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项目管理及运行机制改革情况 1、项目管理及运行机制改革情况 2、项目信息报送情况及项目档案管理情况 3、项目管理主要经验体会、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四、学校下一步“211工程”建设的设想和建议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

《给水排水管网》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城市及工业企业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系统结构和设计原理,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计算理论、水力计算方法,掌握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步骤与设计方法;熟悉管网系统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给排水管道施工、维护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管网系统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和方向。使学生初步具备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及相关科研工作的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城镇排水管道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本课程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1、2、3、4、6和11。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 第一节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习题要点:城镇给水排水系统组成 第二节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 1. 给水排水系统的流量关系 2.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关系 3.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压关系 习题要点:给水排水系统流量关系,3个水质标准与3个变化过程,水输送的压力方式第三节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2. 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3. 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习题要点: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组成 第四节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类型与体制 1. 给水管网系统类型 2. 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 习题要点:给水管网系统分类,合流制与分流制排水系统 本章重点、难点: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流量关系,水输送中的压力方式,排水体制的特点。本章教学要求:掌握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流量关系,掌握水输送中的压力方式,掌握排水体制的特点;熟悉给水系统中水质标准与水质变化过程,熟悉给水管网系统类型;了解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南京农业大学环境化学-2004真题

南京农业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416 试题名称:环境化学 注意:答题一律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草稿纸或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温室效应 2.Hyperaccumulator 3.Priority Pollutants 4.专属吸附 5.可变电荷 6.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7.臭氧空洞 8.POPs 9.CEC 10.生物放大 二.单项选择与填空:(33分,填空每空1分,选择每题2分) 1.由于人类活动,全球向大气排放以下污染物:问何种污染物对大气总储量贡献最大() a、CO:总量为371×106吨/年,假定CO在大气中停留时间为150天; b、NO2:总量为48×106吨/年,假定NO2在大气中停留时间为25天; c、SO2:总量为149×106吨/年,假定SO2在大气中停留时间为15天; d、碳氢化合物:总量为1680×106吨/年,假定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停留时间为30天。 2.下列哪种物质具有破坏臭氧层和影响对流层温度的双重效应() a、CH4 b、CFC c、CO2 d、NO2 3.土壤活性酸度是指() a.土壤胶体上吸附性氢离子解离后显示出的酸度 b.土壤溶液中游离氢离子浓度直接反映出来的酸度 c.土壤胶体上吸附性氢离子被其它阳离子交换后显示出的酸度 d.土壤胶体上吸附性金属离子进入土壤溶液后经水解作用产生氢离子所显示出的酸度 4.向某一含有碳酸的水体加入重碳酸盐,结果无机酸度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加,后达到饱和 5.碱度不是() a.水可以提供藻类生长程度的测量 b.水中和酸的能力 c.防止水减少pH能力的测量 d.pH的测量 6.在一个封闭体系的25℃水样中加入等量的下列物质,总酸度保持不变的是() a、氯化铝 b、碳酸钠 c、二氧化碳 d、碳酸氢钠 7.下列哪种不是用来描述双电层的模型() a、Temkin b、Helmholtz C、Gouy-Chapman d、Stern 本试题共2页,第1页

2006年南京农业大学考研化学真题

试题编号:312 试题名称:化学 注意:答题一律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草稿纸或试卷上一律无效 有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下列碳正离子中稳定性最大的是 ( ) A 叔丁基碳正离子 B 异丙基碳正离子 C 乙基碳正离子 D 甲基碳正离子 2. 用化学方法区别丙烯和环丙烷,应采用的试剂是 ( ) A 溴水 B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 酸性高锰酸钾 D 硝酸银的氨溶液 3. 下列几种酚中p K a 最大是 ( ) A 苯酚 B 2,4,6-三硝基苯酚 C 对硝基苯酚 D 对甲苯酚 4. 丙烯在光照条件下与氯反应生成烯丙基氯,该反应属于 ( ) A 亲电加成 B 亲核取代 C 自由基取代 D 亲电取代 5. 乙醇的水溶性大于1-丁烯,这主要是因为 ( ) A 乙醇的分子量小于正丁烷 B 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为sp 3杂化 C 乙醇可与水形成氢键 D 乙醇分子中没有 键 6. 不具有还原性的糖是 ( ) A 蔗糖 B 麦芽糖 C 纤维二糖 D 果糖 7. 等电点时蛋白质的电荷状态为 ( ) A 带正电荷 B 带负电荷 C 净电荷为零 D 与非等电点时状态相同 8. 油脂碘值的大小可以说明其 ( ) A 酸败程度 B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C 干性好坏 D 水解活泼性 9. 回流反应所采用的冷凝管为 ( ) A 直型冷凝管 B 蛇型冷凝管 C 球型冷凝管 D 空气冷凝管 10. 下列脂肪酸中,属于饱和脂肪酸的是 ( ) A 亚麻酸 B 亚油酸 C 油酸 D 软脂酸 11. 和D-果糖生成相同糖脎的是 ( ) A 麦芽糖 B D-核糖 C ?D-葡萄糖 D L-甘露糖 12. 与 为同一物质的是 ( ) C H 3 O H C l H

南京农业大学016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硕士拟录取名单

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陈晓静103079210002789381232.40613.40许晓明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栾俊霞103079210007550349249.80598.80章文华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王文磊103079210000339348240.80588.80徐益峰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李建民103079210000999344240.00584.00陈亚华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张子旭103079210006938336245.80581.80强胜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贾亚会103079210009081353222.80575.80沈振国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董律103079210004788373195.70568.70郑录庆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陈淑玉103079210007549327241.30568.30熊国胜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翟璐璐103079210008069358206.80564.80陈亚华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方倩倩103079210005445353205.00558.00蒋明义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付月103079210007429329227.10556.10郑录庆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王雪靖103079210008882322227.20549.20娄来清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张露103079210008624356188.40544.40於丙军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张亚鑫103079210009286322222.00544.00强胜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边祥利103079210003779335208.30543.30张阿英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刘茜103079210008027333207.80540.80郑录庆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郭春霞103079210007830328212.60540.60章文华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高沥文103079210004959328211.80539.80陈世国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刘金悦103079210008357316221.20537.20宋小玲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闻静103079210004805344189.00533.00徐益峰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肖兴凯103079210008130328202.80530.80张群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闫晋103079210004798336193.00529.00夏妍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潘妮103079210006782329198.40527.40陆巍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孙施乐103079210004941353173.80526.80於丙军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汤茗宇103079210007879308218.80526.80夏妍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朱姝娴103079210004383314210.60524.60谭明普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王一103079210008883310212.00522.00李新华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唐永伟103079210009031340181.90521.90陈晨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苏有科103079210000234316188.50504.50章文华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2动物学孙静103079210008019352212.50564.50张克云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2动物学孟珍103079210000133324195.50519.50曾严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2动物学左金娇103079210009051311206.80517.80林建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2动物学段云斌103079210007030316197.20513.20张晓晓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李宁103079210002615392229.00621.00陈凯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夏文潇103079210007883384236.00620.00王伟武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赵苏琴103079210006144380238.00618.00朱军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张璇103079210004374375242.00617.00何健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廖玉绮103079210007176355258.00613.00刘蓉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朱全宇103079210002638368239.00607.00贺芹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张楷韵103079210000772365240.00605.00何健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陶庆103079210006424367236.00603.00闫新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刘笑天103079210002617373222.00595.00任昂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陈奇峰103079210001310367228.00595.00黄星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任轶君103079210000521349245.00594.00洪青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刘俊泽103079210008701357237.00594.00梁永恒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李依扬103079210007175368225.00593.00朱军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张存智103079210007884370223.00593.00曹慧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王颖103079210007882358234.00592.00王伟武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